绚丽多彩的梁祝文化

合集下载

梁祝“化蝶”成因及其文化意义

梁祝“化蝶”成因及其文化意义

梁祝“化蝶”成因及其文化意义梁祝“化蝶”是中国传统爱情故事梁祝传说中最核心的情节之一。

这一传说起源于唐朝,经过多个历史阶段的演变,逐渐成为人们口耳相传的经典故事。

在梁祝传说中,化蝶是一个极具浪漫色彩和神秘色彩的情节,它不仅表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坚定爱情,还蕴含着深刻的文化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梁祝“化蝶”的成因及其文化意义。

梁祝化蝶的过程涉及到梁山伯与祝英台在人间的爱情受阻后,通过修炼成蝶来继续他们坚定的爱情。

这一过程包含了许多复杂的因素,如人物性格、情感变化、环境背景等。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人物性格是他们化蝶的重要原因之一。

梁山伯是一个忠厚老实、才华横溢的读书人,而祝英台则是一个勇敢、机智的女子,不甘于命运的安排。

这种性格差异使得他们在面对现实的压力时,选择了不同的方式来继续彼此的爱情。

情感变化也是梁祝化蝶的重要因素。

在梁祝传说中,两人经历了种种磨难,对彼此的情感不断加深。

当梁山伯在病重中离世时,祝英台悲痛欲绝,这时他们的爱情达到了最高点,也预示着化蝶情节的即将到来。

环境背景对梁祝化蝶也有一定的影响。

在封建社会中,女性的地位低下,婚姻往往由父母和媒妁之言决定。

梁祝的爱情故事发生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他们只有通过修炼成蝶才能突破现实的束缚,继续在一起。

梁祝“化蝶”不仅是一个浪漫的情节,还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它表达了对爱情、生死、命运等主题的多重解读。

梁祝化蝶表现了人们对爱情的赞美和追求。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历经千辛万苦,甚至在面对生死的考验时都不离不弃。

这种对爱情的执着追求,是梁祝传说得以流传千古的重要原因之一。

梁祝化蝶也表现了人们对生死观念的转变。

在封建社会中,人们的生死观念往往是尘世生命终止后,轮回转世或投胎转生。

而梁祝化蝶则表现了人们对生死观念的突破,表现了生命不灭、爱情永存的信仰。

梁祝化蝶还表现了人们对命运不公的反抗。

在故事中,梁山伯与祝英台受到了种种不公平的待遇,但他们并没有屈服于命运的安排,而是通过修炼成蝶来继续追求自己的幸福。

越剧梁祝观后感

越剧梁祝观后感

越剧《梁祝》观后感前言越剧《梁祝》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的经典之作。

以其动人的故事情节、精湛的表演技艺和优美的音乐旋律,深受观众的喜爱。

近日,我有幸观看了一场精彩的越剧《梁祝》演出。

下面,我将就这次观后感与大家分享。

舞台布景和服装整个剧场的舞台设计和布景非常精致,为观众营造了一个充满古典韵味的氛围。

舞台上的装饰物和道具都选用了精美的古代家具和器物,使人仿佛沉浸在古代的故事情境中。

演员们的服装更是亮眼,细节处理得非常到位。

男主角梁山伯服装上的金丝绣和繁复的花纹,展现了他高贵的身份和出身。

而女主角祝英台的服装则更加绚丽多彩,以金黄色为主,配以细致的刺绣。

整体来看,舞台布景和服装设计都非常考究,给观众带来了视觉的享受。

演员表演和声音效果演员们的表演技艺令人惊叹。

他们通过精准的动作和丰富的表情,将角色的情感传递给观众。

尤其是女主角祝英台的演员,在表现她的喜怒哀乐时,真实地展现了她的内心世界,引人入胜。

另外,演员们的声音也是越剧演出的一大特色。

他们用悦耳的嗓音唱出了剧中的歌曲,歌曲中深情款款的旋律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演员们的歌唱技巧和音域变化也非常出色,令人难以忘怀。

与此同时,演出的声音效果也非常出色。

背景音乐用来衬托情节,增加气氛。

每一个音效的使用都非常恰到好处,使观众更好地融入剧情中去。

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梁祝》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故事,讲述了梁山伯和祝英台两位青年的爱情悲剧。

剧中表现了他们艰难的爱情历程和无奈的结局。

通过这个故事,观众不仅感受到了爱情的伟大和坚贞,也思考了社会和人性的问题。

剧中展示了封建社会的种种束缚和制约。

祝英台明明深爱梁山伯,却因为封建的礼教和规矩无法与他结合。

而梁山伯则在亲情和命运的压力下,不得不违背自己的内心。

这些冲突和矛盾让观众深思社会道德规范对个人命运的影响。

同时,剧中也暗示了人性中的善恶之间的较量。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深情厮守和牺牲,与祝家的冷漠与勾结形成强烈的对比。

观众们在剧中看到了爱情、亲情和欺凌的对比,体味了人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蝴蝶(1)

蝴蝶(1)

蝴蝶与梁祝文化姓名:杨明瑞学号:20085153029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专业指导教师:卢东升职称:副教授摘要:蝴蝶一直是美丽的化身, 是最美丽的昆虫,自古以来就为人们所欣赏,并广泛用作绘画及服饰、首饰材料,具有高度的美学价值。

而梁祝化蝶的凄美爱情故事作为一种蝴蝶文化深受人们喜爱,广为流传。

因此,蝴蝶美学与良渚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关键词:蝴蝶美学价值梁祝文化Abstract:The butterfly has been the beautiful incarnation, is the most beautiful insect, appreciates since the ancient times for the people, and widely serves as the drawing and the clothing, the jewelry material, has the high aesthetic value. But Liang Zhuhua butterfly's chilly beautiful love story takes one kind of butterfly culture depth to like the people, spreads widely. Therefore, butterfly esthetics and Liangzhu Culture have the inseparable relation.Key Words:butterfly aesthetic value Butterfly lovers culture前言南朝梁.简文帝咏蛱蝶说:“复此从凤蝶,双双花上飞。

寄语相知者,同心终莫违。

”蝴蝶轻灵美丽,象征着人类美好的精神生活,自古便有“梁祝化蝶双飞”的美丽传说。

蝴蝶全世界大约有14000余种,大部分分布在美洲,尤其在亚马逊河流域品种最多,在世界其他地区除了南北极寒冷地带以外,都有分布。

梁祝社会文化内涵阐述

梁祝社会文化内涵阐述

梁祝社会文化内涵阐述梁祝是中国四大传说之一,有着深厚的社会文化内涵。

梁山伯是四川省崇州人,是南宋时期的一个读书人家庭的儿子,而祝英台则是浙江省临安的一位富商之女。

他们相爱了,但由于社会的阶层差距,两人的爱情很快遭到了干涉。

他们被迫分别离开,而最终这段爱情还是以悲剧收场。

梁祝的爱情故事背后反映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爱情、家庭以及社会的观念。

对于爱情,中国人有着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常用“以爱情为名,以婚姻为实”来表达这种观念。

而在梁祝的故事中,两人的爱情是真挚而又纯粹的,但由于社会等因素的影响,这段爱情最终还是无法得到认可。

梁祝的故事中还反映了中国社会中的等级制度。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只有同等社会地位的人才能够结合,否则,两人的爱情只会是一场悲剧。

梁祝的故事中,梁山伯只是一个读书人而祝英台则是富商之女,两人的社会地位存在巨大的跨度。

这也是导致两人无法在一起的原因之一。

梁祝的故事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社会阶层差距的认知和看法。

此外,梁祝的故事还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家庭和责任的观念。

在梁祝的故事中,无论是梁山伯还是祝英台,都有着家庭责任和家族荣誉的重压。

梁山伯虽然对祝英台心怀爱意,但他犯了家族规定不能与富家女通婚的错误,最终毁掉了两人的爱情。

而祝英台也因为家族的纷争,不得不左右为难,在关键时刻做出了无奈之举。

这一切都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家庭的重视和责任的观念。

总的来说,梁祝传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故事,有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

无论是关于爱情、社会等级差距,还是家庭责任等方面,梁祝的故事都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启示和影响。

虽然梁祝的结局十分悲惨,但精神却历久弥新,成为了中国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翩翩彩蝶,灼灼芬华——越剧《梁祝》的人文意蕴

翩翩彩蝶,灼灼芬华——越剧《梁祝》的人文意蕴

2021-06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民族文艺翩翩彩蝶,灼灼芬华———越剧《梁祝》的人文意蕴沈倩(中国传媒大学,北京100020)摘要:翩翩彩蝶飞至今,灼灼芬华耀神州。

越剧经典剧目《梁山伯与祝英台》以其温婉清丽的唱腔、细腻真切的表演和曲折延绵的情节,令无数观众为之着迷。

岁月流转,剧目的演出形式不断更迭,其精神内核却愈发闪耀。

本文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阐述对越剧《梁祝》人文意蕴的理解和体悟。

关键词:越剧;梁祝;人文蕴意中图分类号:J5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1)18-0134-02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1.18.066一、前言梨园百景中,有一对翩跹飞舞的彩蝶,令数代观众印象深刻,那便是经典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

在越剧前身“落地唱书”时期,艺人们根据流传在浙江嵊县的民间传说,编成了《十八相送》《楼台会》等小曲。

同名小歌班小戏在浙江城乡上演了十几年。

后来,《梁祝》经名角王永春和白玉梅加工为上中下三本的连台本戏,成为久演不衰、历久弥新的经典剧目,几乎伴随了越剧百年的光阴流转。

笔者与越剧的缘分,始于《梁祝》选段《十八相送》。

祝英台,也是笔者饰演的第一个戏曲角色。

年少的自己,只是用唱念做打描摹出英台的活泼灵巧,在隐隐中觉得一词一句蕴意深远,却还不能真正读懂梁祝二人的流转情谊。

岁月变迁,《梁祝》与笔者的缘分延续至今———在舞台上演绎人物,在剧院中潜心欣赏,在戏曲课堂上再度品析……随着阅历的增长、心性的成熟,笔者渐渐体悟出《梁祝》温婉缠绵的曲调之下的人文蕴意———冲破桎梏,追求本我;珍重情谊,坚守所爱;情系父辈,惋叹别离。

以下笔者将展开具体分析。

二、冲破桎梏,追求本我祝英台,是全剧的灵魂人物之一。

作为闺阁千金,她本应该遵守礼数、顺从父命,嫁到马文才家中,度过相夫教子的安稳人生。

这也是诸多古代女子的必然命运———一叶扁舟在水中飘行,任凭水流左右其航向。

梁祝文化

梁祝文化

梁祝文化发生在1600年前东晋时代的梁祝故事女主人公——才貌双全的祝英台,出生在丰惠蔡岙祝家庄。

祝英台女扮男装赴杭城求学,途中遇梁山伯及其衍生的凄美爱情故事,鼎足于文坛,流传于国内外,历数百年而不衰,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梁祝”故事最早见于南北朝梁元帝时的《金楼子》一书,而记载较详细的则是晚唐张读的《宣室志》。

2006年2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上虞“中国英台之乡”的称号。

“梁祝”故事成为一个举世瞩目的文化现象,而丰惠也此具有了这一地方特色文化和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遗产。

梁祝文化的内涵之一,是对爱情的决绝追求。

梁祝故事的主题,通过对梁祝爱情的叙述和描写,特别是通过祝英台对爱情的追求,表达了人们的爱情理想。

祝英台的殉情,是对不合理的制度作出的一种无声的、绝望的反抗,也是表明她对爱情的尊重和决不放弃的追求,这是梁祝故事震撼人心之所在。

梁山伯与祝英台之爱以浪漫、传奇的“化蝶”为结尾,寄托了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对忠贞爱情的美好理想。

对知识的追求是梁祝文化的内涵之二。

在奉行“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祝英台女扮男装去杭城求学,表现了她对知识的追求和肯定,反映了人类高层次的需求。

重视教育,尊重知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知识的积累和思维方式的进步是人类精神文明进步的标志。

对自由的向往,是梁祝故事蕴含的文化内涵之三,也是梁祝故事能引起共鸣、得到广泛传播的原因之一。

向往自由是人类的本性。

东晋时代虽然相对开放,但本质上还是封建社会,封建礼教对人的束缚和压制,还是很严重的。

比如门第观念;婚姻制度中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以及“男尊女卑”的观念等。

祝英台虽然出身于富贵人家,女扮男装外出求学,反映了她对男女平等、求知自由的追求;她对梁山伯的爱情,则反映了对恋爱自由的追求。

而且,祝英台对自由的追求执着到不惜付出自己年轻的生命。

东晋宰相谢安奏请皇上为祝英台墓封为“义妇冢”。

这种追求,也许还不是一种自觉的、理性指导下的追求,而仅仅是自然的、本能的,但从人性的本质需求上来看,与一年多以后法国人裴多菲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梁祝

梁祝

《梁祝》赏析《梁祝》是一个美丽、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在我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此乐曲正是以其为创作背景,由我国著名音乐家何占豪、陈钢先生在1959年创作完成的,并在同年5月27日在上海戏剧学院演出,在国外,它被称作“蝴蝶的爱情”而广为流传,得到了各国人民的喜爱和赞赏。

《梁祝》是以民间传说为题材,以越剧里的部分曲调为素材写成的一首单乐章乐曲标题协奏曲,以西洋乐小提琴协奏曲演绎这一民族化乐曲,堪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完美结合的典范作品之一。

这个故事有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情节----相爱、抗婚、化蝶乐曲采用奏鸣曲式的结构----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三者成功地结合在一起,整个乐曲分三个部分----“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一、草桥结拜小提琴独奏从轻柔而又朴素的A弦开始,在明朗的高音区奏出了浪漫的爱情旋律。

在轻淡的竖琴伴奏下,由木管与小提琴相互模仿而成,小提琴的演奏显得纯朴、甜蜜而深沉,诠释了梁山伯、祝英台执着、纯美的爱情。

接着,大提琴与小提琴模拟对答,这段欢快、明朗、跳动的旋律,为我们展现了梁祝草桥亭畔结拜的感人场景。

接下来由小提琴奏出间奏,末尾引出欢快、轻盈的小快板与唯美、深情的爱情主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音乐转入徐缓而抒情的慢板,清淡的和声与配器,将祝英台有口难开的心理状态描绘得惟妙惟肖,细腻地描绘出英台面对前来送行的山伯感慨万分、欲言又止的复杂心情。

缠绵的旋律,缓慢的速度,带着无限的伤感与惋惜,使人宛如看见梁、祝十八相送的镜头,真是“三载同窗情深似海,山伯难舍祝英台“。

二、英台抗婚突然,低沉、阴森的锣鼓声,暗示了不祥的预兆。

这是整部作品戏剧性发展的中心。

沉重的大锣声和定音鼓声,惊惶不安的小提琴与大提琴以及乐队的不和谐音。

把我们带到了一场悲剧性的抗争中。

接着,由独奏小提琴奏出了祝英台惊惶不安和悲痛欲绝的音调,由大管、圆号、长号、大号和低音弦乐奏出代表封建势力残暴的主题。

强烈的切分和弦,加上全乐队急烈的快板节奏,衬托出小提琴果断的反抗音调,十分有力地刻画出了英台面对残暴封建礼教的无畏的抗争精神。

梁祝古典舞舞蹈鉴赏

梁祝古典舞舞蹈鉴赏

梁祝古典舞舞蹈鉴赏梁祝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对烈士恋人,在中国民间文化中拥有极高的知名度。

而《梁祝》这部古典舞剧更是将梁祝的故事精彩地展现在舞台上,成为了中国古典舞蹈的经典之作。

首先,梁祝古典舞具有浓郁的民间文化特色,故事情节十分富有戏剧性。

整部剧分成了多个场景,包括“梁家庄”、“荷花台”、“青楼”等,每个场景都有具体的背景和场景设计,生动再现了古代社会的生活场景。

另外,剧中鲜明的角色塑造和情感描绘更是展现了古代文化中婚姻、爱情和家庭伦理观的实质,这为观众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观感体验。

其次,梁祝古典舞在舞蹈形式上也十分独特。

整部剧注重舞蹈技巧和舞蹈形态的精细表达。

舞者们身着古代汉服,其舞蹈动作典雅凝重,表情和动作的把握更是将梁祝的故事情境深深地烙印在观众的心中。

尤其是《梁祝》中的水袖舞,这一形式新颖、优美的舞蹈被称为中国古代舞蹈艺术的瑰宝,在古代舞蹈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最后,梁祝古典舞音乐亦是一大亮点。

舞剧的音乐由现代作曲家根据史料重构而成。

剧中的背景音乐、音效,还有歌曲,在舞蹈的基础上迅速提升了观众的情感投入。

音乐和舞蹈的和谐配合还原了古代社会的文化特色,让观众仿佛被导入到了一个氛围丰富的视听空间之中。

总之,古典舞剧《梁祝》以其深刻、优美的表现方式,很好地呈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展现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在数字化时代,梁祝古典舞这一传统艺术形式依旧受到了广泛的赞誉,这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为今后的艺术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益引导。

我们应该珍视这种文化遗产,让梁祝古典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传承的优秀代表。

梁祝与中国古代传说文化

梁祝与中国古代传说文化

梁祝与中国古代传说文化梁山伯与祝英台,通常被称为梁祝,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对相爱的男女。

梁祝这个故事在中国传说文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被视为中国古代爱情传说的代表作之一,是中国文学遗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介绍梁祝与中国古代传说文化的关系。

首先,梁祝作为中国古代传说文化中的经典之作,其故事内容深入人心,不仅在文学作品中得到广泛讴歌,还被曲艺、戏曲、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加以演绎。

梁祝故事让人们对古代爱情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从中可以感受到古代人们对情感的珍视和追求。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爱情一直是一道微妙而美丽的风景线,梁祝恰恰是这道风景线上最具代表性的景观之一。

在梁祝故事中,很多人通过哭红了双喝相,而这种情感是一种非常细腻的情感,让人们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人性内在本质的深刻思考。

其次,梁祝故事中的情节中充满了中国传统美学的特点。

例如,梁祝故事中常常出现的“烟雨蒙笼”、“戴花的女子”等景观元素,都是中国古代文化中非常熟悉的符号,能够直接让人们想到古代的画卷,让人联想到古代的文学作品。

这些符号在梁祝故事中得到了更深入的展现,为梁祝故事增加了更具有古色古香的美感。

此外,在梁祝故事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很多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传承,比如对婚姻、亲情、友情等方面的看法。

在梁祝故事中,男女之间的感情被放置在了社会的底层,他们的命运被大多数人看作是注定的。

但是,梁祝并没有接受这种命运,他们在爱情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最终用生命践行了对爱情的坚定信仰。

这种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至高无上的品德和美德,梁祝故事的传承也是对这些价值观的一种表彰。

最后,梁祝故事的流传还反映了中国古代传说文化的传承和变迁。

梁祝故事成为中国文学传承的重要田地,其故事形态在不同夭被重新诉说、重新演绎,描绘趋于多样,成为中国文化传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梁祝故事在不同的时期与不同的文学、艺术流派结合,得到了各种新的表现。

总之,在中国古代传说文化中,梁祝故事具有重要的地位,以其深入人心的故事情节、精湛的文学艺术,彰显了中国文化的内在魅力。

对梁祝的赞美

对梁祝的赞美

对梁祝的赞美
梁祝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一对恋人,故事深入人心,感人至深,因此备受赞美。

1.梁祝故事中的爱情是纯粹、坚贞、真挚的。

他们之间没有物质的交换,没有虚伪的文辞,只有单纯的感情和执着的追求。

这种爱情在现实生活中已经越来越少见,因此更加让人痴迷和崇拜。

2.梁祝的故事具有非凡的艺术价值,在文学、戏曲、电影、舞蹈等艺术形式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演绎。

不同艺术形式中的相同故事,不仅是对梁祝故事品位的不断提升,也体现了传承民间文化的意义。

3.梁祝故事中的女性形象,特别是祝英台,展现了女性的勇气、坚韧和超越自我的品质,成为了女性解放运动的精神符号和榜样。

4.梁祝的故事中流传着许多深刻的思想,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小人爱财,取之无道”,“择善固执,自古及今”。

这些思想早在几百年前的梁祝故事中就得到了真实有效地表达,无论对于当时还是对于现代,都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总之,梁祝是中国民间文化的珍宝,并且是一种不朽的美的传统。

尽管时间推移,我们的故事和寓意从未过时,其意义和价值仍然被广泛赞美和传颂。

归纳总结梁祝

归纳总结梁祝

归纳总结梁祝梁祝,作为中国流传最广、最为经典的民间传说故事之一,讲述了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爱情故事。

这个美丽动人的爱情传说在历史长河中流传至今,感动着亿万人的心灵。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梁祝这一传说进行归纳和总结,展现出它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和影响力。

梁祝这个故事发生在南朝宋时期,梁山伯是县城里的一个书生,祝英台是豪门世家的千金小姐。

两人自幼相识,互生情愫,并在一次长达三年的同窗学习中共同进取,共同成长。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爱情最终没有得到家族的认可,而祝英台被迫与他人成婚。

梁山伯深爱祝英台的才情和美貌,无法忘却,最终因思念过度而病倒,临终前,他还梦见祝英台。

祝英台得知梁山伯的遭遇后,悲痛欲绝,为了再次与梁山伯相见,不顾一切地来到他的坟前哭泣。

她的哭泣使梁山伯的坟地分裂成两半,她也因此而命丧黄泉。

最终,在他们的坟地上长出了一棵相连的梧桐树,象征着两人在生与死中不分离的爱情。

梁祝这个美丽而悲壮的爱情故事,以其情感真挚、音乐动听的艺术表现形式,深深地触动了人们的情感。

它通过对爱情的追求、牺牲和离别的描绘,展现了人性中最深刻、最纯洁的情感。

梁山伯和祝英台因为爱情而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不畏艰难,在逆境中展现出坚韧和勇气。

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在深爱的人面前,人们可以克服一切困难,无所畏惧。

此外,梁祝也寄托了人们对爱情坚贞不渝的向往。

无论是梁山伯还是祝英台,他们都以真挚的情感和牺牲精神成为了爱情的典范。

他们的爱情不仅是个体的私事,更是社会道德的标杆。

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爱情需要勇气,需要付出,需要永不放弃。

只有经历了困难和磨练,才能体会到爱情的真正价值。

梁祝这个故事的影响不仅仅限于中国本土,它在世界范围内也拥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从中国京剧的演绎到西方音乐剧的创作,梁祝在不同的艺术形式中得到了精彩的演绎和延伸。

例如,1954年李香兰演唱的《梁祝》主题歌曲《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曾风靡一时,成为中国音乐界的经典之作。

此外,梁祝的故事也被多次改编为电影、电视剧和舞台剧,在各种艺术形式中得到了生动的再现。

梁祝的故事

梁祝的故事




梁祝文化
五彩斑斓的“梁祝”美术世界
异彩纷呈的梁祝影视作品
美丽的蝴蝶,动人的旋律
梁山伯庙
梁祝化蝶雕塑
中国梁祝婚俗节
一、五彩斑斓的“梁祝”美术世界
梁祝文化公园 梁 祝 邮 票
梁 祝 连 环 画 祝
梁祝剪纸
江南千古情话,人间爱情殿堂 /u82/v_MTAwOTE3NTAz.html “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飞久徘徊,千古 传颂深深爱,梁山伯与祝英台……”梁祝故事是中 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被誉为“东方的罗密欧与 朱丽叶”。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 宁波是梁祝故事的发源地,以梁祝爱情故事 为主题的梁祝文化公园,是全国第一座大型的爱 情主题公园。梁祝文化公园地处宁波市鄞州区高 桥镇,为晋代梁祝墓、庙古遗址所在地。梁祝文 化公园以倡导梁祝爱情为文化内涵,以梁祝故事 情节“草桥结拜”、“三载同窗”、“十八相 送”、“楼台相会”、“化蝶永伴”为主导游线, 形成一个规模宏大的爱情主题公园。
梁祝被各种乐器不断演绎29种不同乐器演奏版本绚丽多彩的梁祝文化艺术最受世界人民崇尚的是小提琴协奏曲梁祝1959年5月由上海音乐学院何占豪陈钢创作俞丽拿首奏一举走红大江南北享誉海内外被称为具有民族特色和国际经典的乐曲以致被美国用作人类首次向太空发射的语言信号之一
分真翩染楼 开情花双台 在丛翅一 天来身别 长历化恨 地尽彩如 久磨蝶海 不难翩泪
梁祝曲艺
梁祝动画
梁祝影视
梁祝舞蹈
梁祝曲艺
个国 观 观 版剧 《 亮际 众 众 《百 梁 相演 超 见 梁年 山 国出 过 面 山诞 伯 家季 。 伯辰 与 大, 万 截 与, 祝 剧也 人 止 祝浙 英 院使 次 目 英江 台 的得 。 前 台小 》 专浙 该 为 》百 是 业江 剧 止 ,花 越 越小 此 , 并越 剧 剧百 次 该 于剧 的 表花 登 剧 团 经 演越 陆 已 历 典 团剧 国 在 年时 剧 体团 家 国 十 目 。成 大 内 月年 。 为 剧 巡 底创 为 国 院 演 首作 纪 内 开 次出 念 首 幕 场 与新 越 , 10 2006 8 80

梁祝的故事简介

梁祝的故事简介

梁祝的故事简介梁山泊,一个位于中国南方的小村庄,这里风景秀丽,人民勤劳善良。

在这个小村庄里,有一对令人羡慕的姊弟梁山和祝英台。

梁山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少年,他勤奋好学,善良正直。

而祝英台则是一个美丽善良的少女,她温柔贤惠,深受村民的喜爱。

梁山和祝英台是村里的一对孪生兄妹,他们之间的感情非常深厚。

然而,命运却对他们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在祝英台即将嫁给村里的富家子时,梁山却因为一场意外失去了生命。

祝英台悲痛欲绝,她决定与梁山化为一对蝴蝶,永远飞舞在一起。

梁祝的故事,成为了中国古代四大爱情传说之一。

它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古代人们对爱情的理解和追求。

梁祝的爱情故事,被誉为中国古代爱情的典范,被传颂千古。

梁祝的故事,不仅仅是一段凄美的爱情传说,更是中国古代社会风俗和伦理道德的写照。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严酷和残酷,也可以看到人们对爱情的无尽追求和执着。

梁祝的故事,也被改编成了京剧、电影、电视剧等多种艺术形式,被传颂于世。

梁祝的爱情故事,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也成为了中国人民心中永恒的经典。

梁祝的故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它告诉我们,爱情是无法被束缚和限制的,它是纯洁和美好的。

无论经历怎样的磨难和困苦,真挚的爱情永远都会在人们心中闪耀。

梁祝的故事,也告诉我们,生命是脆弱的,珍惜眼前人,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后悔莫及。

梁山和祝英台的爱情,虽然遭遇了命运的残酷,但他们的爱情却永远留存在人们的心中。

梁祝的故事,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朵奇葩,也是中国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

它以其深刻的内涵和动人的情感,感动了世人,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瑰宝。

梁祝的故事,永远都会被人们传颂,梁山和祝英台的爱情也永远都会在人们心中永恒。

愿梁祝的爱情故事,永远流传下去,成为永恒的经典。

《梁祝》中的传统文化价值观

《梁祝》中的传统文化价值观

《梁祝》中的传统文化价值观
传统文化价值观在《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个故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个故事强调了一些传统的价值观念,如忠诚、孝道和爱情。

首先,忠诚是这个故事的一个重要主题。

梁山伯和祝英台展现了对彼此的无私忠诚。

尽管面临许多困难和阻碍,他们始终坚守对彼此的承诺和信仰。

其次,孝道也是这个故事中的一个重要元素。

祝英台对母亲的孝顺和敬爱是她性格的核心特点之一。

她愿意为了母亲的幸福放弃自己的爱情,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对孝道的高度重视。

最后,爱情也是这个故事中的主题之一。

梁山伯和祝英台之间的爱情是纯洁、深沉的。

他们展示了相互关心、支持和牺牲的爱情观念,坚定地追求着彼此的幸福。

通过讲授《梁山伯与祝英台》,我们可以向后代传承这些传统的文化价值观。

这些价值观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忠诚、孝心和爱情观念,促进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梁祝故里_精品文档

梁祝故里_精品文档

梁祝故里梁祝,是中国民间流传的一则著名的爱情传说。

故事发生在唐朝,讲述了一个忠于爱情的男子梁山伯和一个出身低微、才艺出众的女子祝英台的凄美爱情故事。

梁祝故事由于情节动人、充满悲情而被广泛传播,并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梁祝故事的发源地,便是梁祝故里。

梁祝故里位于中国浙江省婺源县境内,是一个充满浓郁历史文化氛围的地方。

这里有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故居、纪念馆等历史遗迹,每年都吸引着众多游客和文化爱好者前来感受这段千年传说的魅力。

梁祝故里的主要景点是梁祝故居。

这座古老的建筑坐落在郊外的一片小山上,建筑风格古朴典雅。

故居内部展示了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生活场景和文物遗迹,给人们还原了当年的历史场景。

在这里,游客们可以欣赏到各种与梁祝有关的文物、美术作品和雕塑。

同时,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了解到更多关于梁祝的故事和传说。

除了梁祝故居,梁祝故里还有梁祝纪念馆。

这座纪念馆是梁祝故里最重要的一个景点,也是一个文化交流和展览中心。

馆内陈列了大量的梁祝相关文物和历史图片,游客可以在这里了解到更多有关梁祝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此外,纪念馆还举办各种相关的文化活动和展览,吸引了众多艺术家和文化爱好者前来参观。

除了以上两个主要景点,梁祝故里还有其他一些小景点,例如梁祝爱情园和梁祝石刻。

梁祝爱情园是以“爱情”为主题的公园,园内的花卉和景观都以梁祝故事为灵感,给人们一种浪漫和悲壮的感觉。

梁祝石刻是在梁祝故里周边地区发现的一些刻有梁祝故事的石碑和石雕,这些石刻保存完好,被视为宝贵的文化遗产。

梁祝故里作为一个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景区,除了吸引着众多的游客,还促进了该地区的旅游经济的发展。

为了保护梁祝故里的文化遗产和环境,当地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来修复和保护这些历史建筑和文物。

同时,还制定了相关保护法规和措施,禁止破坏梁祝故里的环境和文化。

梁祝故里的发展不仅仅是一个旅游景点,更是一个传统文化和历史的宝库。

通过梁祝故里的游览,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传统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

梁祝故事的文化内涵

梁祝故事的文化内涵

《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故事是中华民族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与《白蛇传》、《孟姜女》、《牛郎织女》被称作我国四大民间故事。

影响广泛久远,深受各族人民喜爱,文学、音乐、歌舞等艺术形式都曾以此为题材创造出许多经典作品,形成了蔚为大观的梁祝文化。

千百年来,它以反抗封建礼教,崇尚爱情自由的鲜明主题,受到大家的喜爱,老幼皆知,传诵不息。

有关梁祝神奇而美丽的传说,从有关史料的点滴记载到民间流传直至搬上现代的舞台银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岁月。

从晋代至隋唐的传说,宋代的诗词,元、明的戏剧,清代的歌谣,及至现代的戏曲、影视、小说、音乐、舞蹈等,文艺样式五彩缤纷,梁祝故事被翻译成英文、法文、马来文、爪哇文、巴厘文、马都拉文、朝鲜文等流传至世界各地,该剧不仅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优美动人的故事情节,日臻完美的艺术样式,显耀于国际文化之林,更重要的是该剧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梁祝故事是在梁山伯和祝英台婚姻悲剧的基础上改造、发展、完善起来的,期间的每个阶段的衍变,都是社会与时代的深刻积淀。

故事的叙事方式由一条线索发展成若干条线索,由事件的简单记载发展到全方位勾画渲染,体现了不同时期民间传说叙事艺术的日益多样化与成熟化,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特点。

第一,梁祝故事正面塑造了一个反抗封建礼教、要求男女平等的封建闺阁妇女形象。

故事一开头就展开了尖锐的矛盾—“避婚·求学”,从这里就表现出祝英台强烈的个性和反抗性。

接着中途和梁山伯相遇,一见倾心,草桥结拜,也是从正面来描写祝英台蔑视礼教。

在“书馆谈心”中,同处同宿三年而能纯洁无瑕,两无猜忌,更是一种大胆的构思与创造。

梁祝故事属民间创作,是一个产生于士大夫阶层的故事,一旦流传民间,就引起了本质的变化,经过劳动人民的艺术加工,祝英台的性格,就由一个纯粹的闺阁小姐,逐渐具有劳动人民对婚姻问题的看法和理想。

所以祝英台这个人物,如果同文人创作中的人物:崔莺莺、林黛玉加以比较,较之《西厢记》中的莺莺那样“自见了张生”,就“神魂荡漾”,显得纯洁;较之《红楼梦》中的林黛玉那样抑郁抱恨而死,不敢和封建礼教作正面斗争,显得勇敢。

【梁祝文化】梁祝和双蝶节

【梁祝文化】梁祝和双蝶节

【梁祝文化】梁祝和双蝶节梁祝和双蝶节彩虹万里百花开,花间蝴蝶成双对;千年万代不分开,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忠贞爱情,最后双双化为蝴蝶。

这个故事在江苏宜兴一带流传很广,情节十分动人。

据说在东晋永和年间,上虞有一富家女子祝英台,小名九娘,无兄无弟,才貌双全。

父母要她嫁人,她说:"儿当出外求学,求得贤士再嫁。

"因而,祝英台女扮男装,改称九官。

求学路上与会稽梁山伯相遇,两人一见如故,作伴同到宜兴善卷洞碧藓岩。

他俩见这里山青水秀、花开蝶舞,就筑庵读书。

一起同窗三年。

梁山伯诚实笃厚,不知祝英台是女子。

临别之时,两人再次游碧藓沿,只见一对彩蝶,向他们扑面飞来。

祝英台说:"假如我们能像蝴蝶一样,双双飞舞花间,该有多自由幸福。

"于是祝英台约梁山伯三个月内前来会晤,告知父母,将家中九娘许配给他。

实则九娘就是祝英台自己。

梁山伯自以为家贫,怕到祝家去求亲,终于耽误了日期。

祝英台父母就逼着英台许配给了马家公子。

后来,梁山伯考取功名,任勤县县令。

有一次路过祝家庄,想去拜访祝英台。

向家僮询问"祝九官"。

家僮回答:"祝家只有九娘,并无九官。

"梁山伯这才醒悟到,原来祝九官就是祝九娘。

就向家僮说能否以同学之宜,与英台相见一面。

祝英台恨梁山伯来迟,以罗扇遮面,侧身一揖就进去了。

梁山伯懊悔莫及,思念成疾,不久病亡,遗言葬在清道山下。

第二年,祝英台出嫁路上,叫船夫绕道清道山下,要到梁山伯墓前祭拜一别。

到了墓前,祝英台失声恸哭。

突然,狂风大作,坟墓裂开一道缝,祝英台纵身跳了进去,坟墓重又合拢。

一会儿,阳光灿烂,一对蝴蝶从坟墓中飞舞而出。

传说黄色大蝴蝶是祝英台,黑色的大蝴蝶是梁山伯。

说也奇怪,从此后,每年早春二月,桃李芬芳时,宜兴善卷洞碧藓庵附近,常常有一对彩色大蝶翩翩起舞,穿花栖草,追逐嬉戏,形影不离。

当地百姓传说,这些彩蝶就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精魂所化。

梁祝故事简介

梁祝故事简介

梁祝故事简介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古代四大爱情传说之一,也是中国戏曲文化中最为著名的爱情故事之一。

故事发生在南北朝时期,讲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两位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悲剧。

这个故事在中国文化中被传颂了千百年,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梁山伯是一个聪明好学、心地善良的年轻人,他自幼丧父,和母亲相依为命。

祝英台则是一个聪明伶俐、善解人意的女孩,她的父亲是当地的县令。

两人在祝英台的家乡相识,很快便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他们一起读书、玩耍,彼此之间的情感也在慢慢加深。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梁山伯被迫离开了祝英台的家乡,前往远方求学。

在分别的日子里,两人彼此思念,但又无法相见。

后来,梁山伯在外求学期间得知祝英台已被父母许配给他人,心灰意冷之下,他决定回家与母亲团聚。

梁山伯回到家乡后,得知了祝英台的婚事,心如刀割。

他决定前往祝英台的婚礼上贺喜,却在婚礼上与祝英台相认。

然而,婚礼被祝英台的父母打断,他们强行将祝英台送回家中,并将她软禁在家。

梁山伯得知消息后,决定前往祝英台的家中探望,却在途中遭遇了暴雨,被困在一座桥上。

在桥上,梁山伯和祝英台终于相见,他们倾诉了彼此的爱意,然而这段爱情却注定是悲剧。

祝英台的父母得知了两人的相会,决定将祝英台送往远方,与梁山伯永远隔绝。

梁山伯得知后,心如刀绞,他决定不顾一切追随祝英台。

然而,他们的爱情却无法逃脱命运的安排,最终两人在追随的路上相继离世。

梁祝的爱情故事被后人传颂,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他们的爱情虽然悲剧,却展现了爱情的伟大和坚贞,成为了中国文化中不朽的经典。

这个故事也被改编成了京剧、电影、电视剧等形式,深受人们喜爱。

梁祝的故事告诉我们,爱情是伟大的,它可以战胜一切,但也受到了命运的限制。

这段悲壮的爱情故事,将永远被人们传颂,成为中国文化中的永恒经典。

梁祝讲解词——精选推荐

梁祝讲解词——精选推荐

千古绝唱——宁波梁祝文化从古到今,有无数人被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惨爱情所感染,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早在中国家喻户晓。

梁祝传说起源于东晋六朝,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四百六十多年,相传祝英台女扮男装与梁山伯三载同窗,朝夕相处,山伯后得知英台女儿之身,前来祝府上门提亲,因英台另嫁他人,山伯病死,死后合冢,葬于鄞县西,梁山伯庙处。

故事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

但关于梁祝的传说起源的演变却存在着种种不同的说法。

国家发行梁祝邮票,把已久的发源地之争推向白热化,有十余个城市与梁祝传说沾亲带故的,卷入其中。

宁波争得了梁祝发源地之争的首发权。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传说起源于宁波是有根据的。

梁祝爱情文化主题公园,地处宁波市鄞州区高桥镇,濒临姚江,两面环水,为晋代梁祝墓、庙古遗址所在地。

梁祝传说的最早文字记载,出现在唐宋年间。

南宋张津编纂的方志《四明图经》有一段记载:义妇的墓,就是梁山伯和祝英台合葬的地方。

在鄞县西面十里地接待院的后面,有庙之处。

根据《十道四蕃志》说法,也有指明这件事。

义妇冢,是东晋丞相谢安奏表皇上时的说法。

在高桥姚江九龙墟的位置上,标有“义冢梁山伯祝英台”字样,这表明,早在初唐之前或更早,梁祝的传说已经在宁波广为流传。

梁祝文化起源于东晋,距今有1600多年的历史,据全国众多地方志及宁波史料记载,梁山伯,乃会稽人士,在鄞州区担任县令,积劳病逝,安葬于清道源九龙墟。

梁山伯庙亦称梁圣君庙,始建于东晋安帝隆安元年,庙总面积达4134平方米,红黛粉墙,飞檐翘角,雕梁画栋。

整个庙宇分为三进,依次是山门、正大殿和后大殿。

进入山门是一幅大型蝶恋陶瓷壁画,走廊两边梁祝文化碑林林立,庙内广场建有金碧辉煌的古戏台,正殿中塑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身像。

千百年来,梁山伯庙已成为人们祈求自由美满婚姻的爱情圣殿。

“若要夫妻同到老,梁山伯庙到一到”早已是家喻户晓的口碑。

故事流传着梁祝同窗三年,才得知英台是女子。

他怅然若失之下,便向她父母求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3 年 7 月 17 日 浙江省邮政局批复 ( 浙 邮局[ 2003] 210 号) 宁波市 , 同意将 民间传说 ! ! ! 梁山伯与祝英台 邮票首发式 主会场设在 宁波市鄞州区 2003 年 10 月 18 日上午 国家邮政局将在 梁祝故事发源地宁波举行 民间传说 ! ! ! 梁山
伯与祝英台 邮票首发式, 宁波将邀请邮票设计 者高云、 小本票设计者王虎鸣等在现场进行签 名活动 2003 年 10 月 18 日晚上 宁波市将举办庆 祝梁祝邮票发行大型文艺晚会∀ 蝶恋东方 ! ! ! 梁祝之夜#
文化研究中心成立 1997 年 9 月 宁波梁祝文化公园落成暨梁 祝文化节开幕 1999 年 12 月 周静书主编的四卷 梁祝文 化大观 巨著由中华书局出版 2000 年元旦 第一届中国 ( 宁波 ) 梁祝婚俗 节隆重举办 2001 年 2 月 宁波市政府、 宁波市邮政局向 国家邮政局邮资票品管理司汇报梁祝故事的发 源地 ! ! ! 宁波有关梁祝故事的具体情况 2002 年 4 月 30 日 梁祝文化国际学术研讨 会在宁波举 行, 中国民协 批 准成 立中国梁祝 文化研究会 , 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驻北京代表青 岛泰之、 中 国文联主 席周巍峙 等出 席成 立仪 式 , 在会上达成共识 ! ! ! 宁波鄞州是梁祝传说 的发源地 2002 年 5 月 1 日 第二届中国 ( 宁波 ) 梁祝 婚俗节举行, 全国 56 个民族 56 对新人欢聚宁 波喜结良缘 2002 年 5 月 18 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 黎总部接受 梁祝文化大观 , 作为珍藏 2002 年 5 月 29 日 国家邮政局邮资票品管 理司在宁波召开梁祝邮票 题材研讨会 , 宁波市 邮政局提出举办邮票首发式事宜 2002 年 11 月 12 日 中国梁祝文化研究会 对 民间传说 ! ! ! 梁山伯与祝英台 邮票设计图 稿进行审议 , 认可 民间传说 ! ! ! 梁山伯与祝 英台 邮票设计稿的内容 2002 年 11 月 15 日 宁波市人民政府致函 ( 甬政函 [ 2002] 26 号 ) 浙江省邮政局, 要求将梁 祝邮票首发式主会场设在宁波 2003 年 1 月 8 日 梁祝文化申报世界口头 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宁波通过可行性论证 2003 年 1 月 14 日 浙江省邮政局致函 ( 浙 邮局[ 2003] 11 号 ) 国家邮政 局, 要求在浙江省 宁波举办梁祝邮票首发式 2003 年 7 月 7 日 国家邮政局批文( 局票函 [ 2003] 49 号) 同意 10 月 18 日在浙江省 举办 民间传说 ! ! ! 梁山伯与祝英台 邮票首发式
编纂、 中华书局出版的 梁祝文化大观 , 内容丰 富, 被文化大师钟敬文先生赞为∀ 蔚为大观#, 被 北京国家图书馆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藏。 梁祝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 鲜明的主题、 感 人的情节、 迷人的魅力, 激发了历代民间艺人和 文学艺术家的创作欲望, 由此繁衍出色彩斑斓、 形式多样的文学艺术, 传播于各地区各民族及 世界各地。 ( 作者为中国梁祝文化研究会会长 ) 宁波梁祝文化回眸 东晋末 ( 公元 367- 375 年 ) 梁 祝故事 发 生, 宁波高桥筑梁祝墓( 今存) 东晋隆安元年 ( 公元 397 年 ) 宁 波鄞州建 造梁山伯庙 初唐( 公元 705- 710 年 ) 梁载言 十道四 番志 记梁祝事 晚唐 张读 宣室志 记述梁祝故事 南宋乾道年间 张津 四明图经 记载梁祝 传说及墓、 庙 元代 白朴创作杂剧 梁山伯死嫁祝英台 明代 产生明传奇 访友 等戏剧 清代 长篇叙事诗 梁山伯歌 和 长篇小说 梁山伯与祝 英台 等木刻本问世 清代 梁祝故 事传播到印度尼西亚、 朝鲜、 越南等国 1906 年 越剧 十八相送 、 楼台会 诞生 1918 年 北京 大学发起歌谣 学运动, 征 集 梁祝等歌谣 1926 年 天一影 片公司首 拍无声电 影 梁 祝痛史 1930 年 2 月 中山大学 民俗周刊 出版 祝 英台故事专号 1953 年 新中国第一部彩色戏曲片 梁祝 问世 , 次年在日内瓦国际会议间放映 1959 年 5 月 由何占豪、 陈钢创作的, 俞丽 拿首奏的小提琴协奏曲 梁祝 一举走红大江南 北 1987 年 12 月 江、 浙、 沪二省一市梁祝学术 研讨会在宁波举行 1996 年 5 月 梁祝学术研究机构 ! ! ! 梁祝
中国邮政报/ 2003 年/ 09 月/ 19 日 /
绚丽多彩的梁祝文化
周静书 美丽动人的梁祝故事从浙江省宁波发源 , 千百年来传颂不息, 家喻户晓 , 老幼皆知。梁祝 文化凭借多姿多彩的文艺形式, 在中国每一个 民族 , 每一块土地, 充分展示着她引人入胜的艺 术魅力, 深受人民大众的真心喜爱。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 最早以口耳相传 的形式流播于民间, 主题的鲜明, 故事的美丽和 情节的传奇 , 在人们心 中引起了强 烈的共鸣。 梁祝故事又依附各地的民情风俗, 在各地各民 族滋生了一大批凄美动听的异文传说。民间艺 人又以歌谣的形式传唱于街头巷尾 , 许多优美 动听的梁祝歌谣, 如 梁祝十二月花名 、 挖花 调梁祝 、 祝英台四季歌 等一直传唱到如今。 到唐宋, 有了新的文学形式 ! ! ! 传奇小说 , 如 宣室志 中的梁祝, 这也是至今看到的较早 的梁 祝文艺作品。宋词中有 祝英台 近 等词 牌, 著名词人苏东坡、 辛弃疾、 吴文英均有此类 词作。元曲兴盛的时期 , 元杂剧四大家之一白 朴创作了 祝英台死嫁梁山伯 杂剧, 为民间戏 曲表现梁祝故事开了先河 , 以后相继出现了元 戏文、 明传奇、 清滩簧。到明清, 梁祝以民间曲 艺的形式广泛流 行, 如 弹词、 鼓词、 清曲、 三弦 书、 木鱼书、 莲花落等几十种曲艺, 为平民大众 喜闻乐见。在清代, 多部梁祝长篇小说也相继 问世, 为近现代梁祝文化发展推波助澜。梁祝 文化展示形式最丰富的当属戏曲, 在中国上百 个剧种中几乎都有梁祝的剧目 , 从昆曲、 越剧、 川剧、 京剧、 豫剧、 晋剧、 楚剧、 闽剧、 粤剧、 秦腔 到黄梅戏、 洪洞戏、 彩调剧、 江淮剧。同一题材 涉足这么多戏剧 , 恐怕是文学史上绝无仅有的。 ∀ 文革# 中大批越剧梁祝时 , 毛主席指定要听梁 祝越剧唱段 , 他全神贯注听完 十八相送 、 楼 台会 后说 : ∀ 我看还可以 , 不要全盘否定 。 # 梁祝电影也是最早步入中国影坛的, 上世 纪初, 电影艺术刚刚传到中国, 1926 年, 上海邵 氏天一 影业 公司 就拍 成了 无声电 影 梁 祝痛 史 。1940 年岳枫编导了故事片 部彩 色戏曲片 梁山伯与祝英台 , 由袁雪芬、 范瑞娟 主演梁祝。次年 6 月在日 内瓦倾倒了 海外观 众 , 被 周恩来总理冠以 ∀ 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 叶# 美称。著名电影大师卓别林观后泪流满面 , 高度评价了梁 祝动人的情节和高超的电影艺 术。梁祝电影成了∀ 文革#结束后最早解禁公映 的影片之一 , 也是解放后放映场次最多, 上座率 最高的国产影片之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当 电视剧刚刚兴起之时 , 由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 范瑞娟、 傅全香主演的十八集电视连续剧 梁 祝 也时尚登场, 颇受大众欢迎, 随后香港、 台湾 等地也拍摄了多部梁祝电影和电视剧, 有的多 至 40 集。 而最 受世 人崇 尚的 是 小提 琴协 奏曲 梁 祝 , 1959 年 5 月由上海音乐学院何占豪、 陈钢 创作, 俞丽拿首奏, 一举走红大江南北 , 享誉海 内外, 被称为具有民族特色和国际经典的乐曲 , 以至被美国用作人类首次向太空发射的语言信 号之一。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认真地说 , 这支曲子很神圣的, 要跪着听。 梁祝文化无处不在 , 无所不有, 民间工艺美 术中的年画、 版画、 剪纸、 艺术模型、 彩陶瓷塑、 蝶翅工艺、 石雕木雕、 刺绣草编、 泥塑面塑等都 有梁祝题 材的作品。连 环画 梁祝 、 舞蹈 梁 祝 、 芭蕾舞剧 梁祝 深受读者和观众的青睐。 近年来 , 台湾和澳门地区也争相推出梁祝邮票。 中央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 也往往少不了梁祝 的节目。尤其是由宁波梁祝文化研究中心组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