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爱情悲剧中魏晋文化意蕴分析
梁祝传说调研报告
梁祝传说调研报告《梁祝传说调研报告》一、引言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是中国文化中脍炙人口的传说之一,背后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对爱情、忠诚和命运的思考和表达。
本报告将对梁祝故事进行调研,分析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和现代社会的启示。
二、梁祝传说的起源与演变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传说最早源于南宋作家袁枚所著的《世说新语》中的《忠孝节义》一则。
后经历史的演变和流传,逐渐形成了如今人们所熟知的梁祝故事。
梁祝故事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凸显了它对文化传承的深刻影响。
三、梁祝故事对中国文化的影响1. 爱情观念:梁祝故事展现了中国古代对于纯真、无私爱情的崇尚。
故事中的梁山伯和祝英台忠诚坚贞,甘愿为了彼此牺牲一切,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爱情观念的代表。
2. 忠诚精神:梁山伯对朝廷的忠诚以及祝英台对家族的责任感展现出中国古代忠诚精神的核心。
这种忠诚精神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时代意义,对人们的职业道德和家庭关系有着启示作用。
3. 命运与执着:梁山伯和祝英台的命运坎坷,却始终坚守爱情,表现出执着和不屈的精神。
这与中国文化中的命运观有着紧密的联系,对于今天人们对于命运和坚持的思考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四、梁祝故事对现代社会的启示1. 爱情与婚姻:梁祝故事引起了人们对于真爱与婚姻的思考。
在现代社会,婚姻制度的变化使得人们更加强调爱情的纯粹和个体幸福,梁祝故事对于爱情与婚姻关系的思考对今天的社会关系具有重要启示。
2. 忠诚与家庭:梁祝故事中的家族责任感与忠诚精神对于当今家庭以及企业文化具有启示作用。
忠诚是家庭和组织稳定发展的基石,梁祝故事对于当代社会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
3. 命运与坚持:命运的安排与人们对于坚持的思考也是梁祝故事对于今天社会的启示之一。
在面对逆境和困难时,人们对于命运的坚持和不屈不仅仅能够给予自己力量,同时也对周围的人产生积极的影响。
五、结论梁祝传说作为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经典之作,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承具有深远的影响。
爱情观念、忠诚精神和命运与执着等主题在梁祝故事中得到了充分展示,并且对现代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梁祝故事的文化内涵
《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故事是中华民族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与《白蛇传》、《孟姜女》、《牛郎织女》被称作我国四大民间故事。
影响广泛久远,深受各族人民喜爱,文学、音乐、歌舞等艺术形式都曾以此为题材创造出许多经典作品,形成了蔚为大观的梁祝文化。
千百年来,它以反抗封建礼教,崇尚爱情自由的鲜明主题,受到大家的喜爱,老幼皆知,传诵不息。
有关梁祝神奇而美丽的传说,从有关史料的点滴记载到民间流传直至搬上现代的舞台银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岁月。
从晋代至隋唐的传说,宋代的诗词,元、明的戏剧,清代的歌谣,及至现代的戏曲、影视、小说、音乐、舞蹈等,文艺样式五彩缤纷,梁祝故事被翻译成英文、法文、马来文、爪哇文、巴厘文、马都拉文、朝鲜文等流传至世界各地,该剧不仅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优美动人的故事情节,日臻完美的艺术样式,显耀于国际文化之林,更重要的是该剧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梁祝故事是在梁山伯和祝英台婚姻悲剧的基础上改造、发展、完善起来的,期间的每个阶段的衍变,都是社会与时代的深刻积淀。
故事的叙事方式由一条线索发展成若干条线索,由事件的简单记载发展到全方位勾画渲染,体现了不同时期民间传说叙事艺术的日益多样化与成熟化,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特点。
第一,梁祝故事正面塑造了一个反抗封建礼教、要求男女平等的封建闺阁妇女形象。
故事一开头就展开了尖锐的矛盾—“避婚·求学”,从这里就表现出祝英台强烈的个性和反抗性。
接着中途和梁山伯相遇,一见倾心,草桥结拜,也是从正面来描写祝英台蔑视礼教。
在“书馆谈心”中,同处同宿三年而能纯洁无瑕,两无猜忌,更是一种大胆的构思与创造。
梁祝故事属民间创作,是一个产生于士大夫阶层的故事,一旦流传民间,就引起了本质的变化,经过劳动人民的艺术加工,祝英台的性格,就由一个纯粹的闺阁小姐,逐渐具有劳动人民对婚姻问题的看法和理想。
所以祝英台这个人物,如果同文人创作中的人物:崔莺莺、林黛玉加以比较,较之《西厢记》中的莺莺那样“自见了张生”,就“神魂荡漾”,显得纯洁;较之《红楼梦》中的林黛玉那样抑郁抱恨而死,不敢和封建礼教作正面斗争,显得勇敢。
“梁祝”故事的历史嬗变与文化价值
“梁祝”故事的历史嬗变与文化价值“梁祝”传说,与《孟姜女》《牛郎织女》《白蛇传》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
自东晋时期产生以来,“梁祝”传说的内涵,经历了一个渐次丰富的历史过程。
至六朝时期增入“同冢”情节,至唐代增入“化蝶”情节。
《宣室志》以故事的笔法记叙了“梁祝”传说,可以说是文学记载中第一个完整的“梁祝”传说,其时“梁祝”故事的基本框架已经成型。
在漫长的流传发展过程中,“梁祝”故事为不同历史时期的民众所喜闻乐见,并通过民众“艺术消费”行为,“梁祝”参与了不同时代社会生活与文化精神的构建,对中华民族文化心理与审美意识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究其原因,不能不归因于“梁祝”本身所蕴含的艺术成就与精神文化内涵。
一、“梁祝”故事具有典型的“文化母题”意义“梁祝”传说由一个在民间流传的“义妇”故事发展而来。
在故事主体内容保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梁祝”传说通过为不同群体所接受和再创作,与不同历史时期的民众生活深度融合,实现了故事内涵的丰富和传播空间的扩大。
至元明清时期,“梁祝”成为民间歌谣、戏剧、小说的重要题材,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梁祝”故事更是渗透到民间文艺的各个方面。
作为故事剧排演的“梁祝”传说,对民众精神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她们不仅把祝英台的故事,拿来作谈话的资料,有时更会拿祝英台剧本里的歌曲或道白来做谚语,口头告诫……” 此时的“梁祝”,已经融入民众日常生活,成为民众心理、愿望和诉求的体现。
“梁祝”故事的传播路径和特殊社会价值,与我国的“诗教”传统一脉相承。
中华民族素有“文以载道”“乐以成德”“以文化人”的传统,“梁祝”故事的创作,亦与我国的诗歌、戏曲等文学艺术作品一样,寄寓着作者的理想信念与情感追求。
在其被受众接受与流传过程中,伴随着不同时代、不同利益群体精神追求的嬗变,进行着经典内容的解构与重建、情感蕴含的蓄积与丰富,影响力不断扩大。
“梁祝”题材,从最初的传说故事,凝练为具有特定思想内涵和情感表达的民族文化符号,其经典意义逐步成为我国社会移风易俗、化成天下的重要手段与依托。
古典文学教案:《梁祝》传统文化内涵的诠释
古典文学教案:《梁祝》传统文化内涵的诠释《梁祝》是中国古代四大爱情故事之一,讲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剧爱情故事。
这部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不仅在文学创作中有着广泛的影响,而且在文化传承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因此,让学生学习和研究这部作品,深入了解其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对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一、故事情节《梁祝》讲述了南朝梁时期,一位书香门第出身的才子梁山伯,因学习功夫不佳,被父亲赶出家门,不得不离乡背井去他处谋生。
在路上,他遇见了来泉州参加科举考试的女子祝英台。
二人产生了好感,在作为“雁门闺秀”的祝英台的帮助下,梁山伯考中了状元,并赢得了祝英台的芳心。
但梁的家庭阻拦了这场爱情,让梁、祝分离,愁苦压倒全身的梁最终躺在祝的陵墓上去世了,而祝目睹梁的惨状,为了和自己心爱的人永别,跳入墓穴自杀,后来再得梁之父看到二尸依偎,也不忍口诛笔伐,便将墓合而一起。
这正是《梁祝》的爱情故事情节,让人动容。
二、历史背景《梁祝》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于唐朝,普遍流传于民间故事成型于明清时期。
考古学研究表明,《梁祝》故事的发展与大自然灰岩峭壁上雕刻祝英台遗址关系密切,可以追溯至2000多年前的汉代。
相传祝英台投身大家族后,梁山伯一再被拒,与祝英台相爱无望,祝英台终于赴邻潮州公仪峰上出家而绝食而死,梁山伯沿崖舞剑后投滴水岩而终魂消。
在明清时期,梁祝故事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普及。
毛宗岗的《英台抛夫》被收入于《清嘉录》。
清代诗人杨士奇也有一首《梁祝庙》诗:“泪洒古寺巍消志,吊神牵线活结(缺文)”。
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一。
三、传统文化内涵的诠释《梁祝》作为一部古代爱情故事,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这些内涵贯穿于故事的情节之中,成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梁祝》强调了家族忠诚精神。
在整个故事中,梁山伯保持着对自己家族的忠诚与坚持,尤其是在母亲死后,坚持守住家中的祠堂,不受外界的侵扰。
梁祝社会文化内涵阐述
梁祝社会文化内涵阐述作者:林梦杰单位:广西大学文学院中国是一个民间传说故事大国。
在民间文学中,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及各民族的民间传说故事,不胜枚举。
其中作为四大民间故事之一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白蛇传》、《孟姜女》、《牛郎织女》等民间传说故事相比,较少地带有幻想色彩,它的人物形象也不像《白蛇传》、《孟姜女》、《牛郎织女》那样受神话影响之深。
但它同样由劳动人民口头创作、有经过长期口头流传而形成,是民俗文化孕育、积淀的结果。
[1]任何民间故事的产生与发展,都有其历史的、社会的原因。
[2]因此,《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中的一些典型情节的形成,往往都是民众共同心理的产物,是当时社会文化思想内涵的集中反映。
对《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进行研究与探析,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当时社会的一些民俗文化,更深入地理解梁祝故事背后所蕴含的社会思想。
1.祝英台女扮男装求学,是女性在男尊女卑社会环境下要求平等权利的体现。
在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封建礼教思想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是封建统治者用来麻痹大众、巩固其封建统治最有力的武器。
由于一般老百姓都深受"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封建礼教的禁锢,歧视妇女,认为女子应当顺从于男子、女子无才便是德。
于是社会便逐渐形成了一种男尊女卑的风气。
这种风气的形成是导致中国古代女性长期处于被动、从属地位的主要原因。
俗话说:有压迫就有反抗。
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女性主体意识逐渐觉醒,一些女性开始对自身所处的从属地位提出了质疑与挑战,并且这种反抗愈演愈烈,到"武则天夺取唐皇宝座,雄治天下"时几乎达到了顶峰。
作为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民间故事能够对时代精神、社会风尚作出最敏锐、最直接的反映。
[3]因此,关于《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中"祝英台女扮男装求学"这一故事情节的形成与发展绝非是偶然的,它与当时社会相对宽松的思想氛围有着必然的联系。
梁祝故事的寓意和道理
梁祝故事的寓意和道理
梁祝故事的寓意和道理可以包括以下几点:
1. 爱情至高无上:梁山和祝英台的爱情是纯洁、坚贞和无私的,他们能为了爱情付出一切。
这反映了爱情的伟大和珍贵,也提醒人们应该珍惜和维护自己的爱情关系。
2. 被逼迫的人需要勇气:梁山和祝英台面临家庭和社会的强大压力,他们需要勇气去面对和抵抗逼迫。
这教导人们在面对困难和压力时要有勇气和坚持自己的信念。
3. 坚守道义与忍受苦难:梁山和祝英台选择了坚守自己的道义和责任,并且愿意忍受困苦和痛苦,并最终为此付出了生命。
这传递了忠诚、品德和奉献的价值观念。
4. 社会制度的限制:梁祝故事中,梁山和祝英台的爱情被家庭和宗族的利益所束缚,因此无法圆满地实现。
这反映了社会制度对于个人爱情的限制和压抑,提醒人们反思社会制度对个人幸福的影响。
总的来说,梁祝故事寓意了爱情的纯洁和伟大,教导人们要勇敢面对困难和压力,并坚守自己的道义和责任,但也反映了社会制度对个人爱情造成的限制。
《梁 山伯与祝 英台》的悲剧美学与人性探讨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剧美学与人性探讨《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民间传说中一则广为流传、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
故事以其深刻的悲剧性和对人性的细腻刻画,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经典之作。
故事发生在古代社会,祝英台女扮男装外出求学,在书院中结识了梁山伯。
两人同窗共读,情谊深厚,却不知祝英台的女儿身。
当梁山伯得知祝英台是女子并对其心生爱意时,祝家却已将英台许配给了马文才。
梁山伯抑郁而终,祝英台在出嫁途中跳进梁山伯的坟墓,最终两人化蝶双飞。
从悲剧美学的角度来看,《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剧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首先,这种悲剧是命运的悲剧。
祝英台和梁山伯的爱情受到了封建礼教和门阀制度的无情打压。
在那个时代,婚姻往往不是基于爱情,而是家族的利益和社会地位的考量。
祝家将英台许配给马文才,并非出于英台的意愿,而是为了家族的荣耀和财富。
这种无法抗拒的命运安排,使得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悲剧的结局。
其次,这也是性格的悲剧。
梁山伯的忠厚善良和祝英台的勇敢坚定,在封建礼教的重压下显得如此脆弱。
梁山伯虽对爱情执着,但性格中缺乏抗争的勇气和手段;祝英台虽敢于反抗,但终究无法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
他们的性格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再者,悲剧的美还体现在其强烈的冲突上。
爱情与礼教、个人与家族、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贯穿始终。
这些冲突不仅展现了社会的黑暗和残酷,也让人们深刻感受到了爱情的伟大和珍贵。
而从人性的角度去探讨,这个故事揭示了多种复杂的人性特点。
祝英台的勇敢追求爱情,展现了人性中对自由和真爱的渴望。
她不顾封建礼教的束缚,女扮男装去求学,与梁山伯相知相爱,这种勇气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可贵。
她的反抗精神,反映了人性中对不公正命运的抗争。
梁山伯的忠厚善良,则体现了人性中的纯真和质朴。
他对祝英台的爱情真挚深沉,不掺杂任何杂质。
然而,他的软弱和顺从,也反映了人性中的局限性。
在面对强大的封建势力时,他无力反抗,只能默默承受痛苦。
梁祝中文赏析
梁祝中文赏析梁祝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部爱情传奇,被誉为中国四大爱情传说之一,被改编成了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包括戏曲、电影、电视剧等。
梁祝的故事情节感人至深,充满了中国传统的浪漫主义情怀,成为了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梁祝这部作品进行中文赏析,探讨其情节、人物形象、文学特色等方面。
首先,我们来看梁祝这个故事的情节。
故事的背景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主要讲述了梁山伯和祝英台这对相爱的情侣的爱情悲剧。
梁山伯是一个聪明正直、才华横溢的书生,祝英台是一个聪明美丽、善解人意的女子。
两人在读书的时候相识相知,彼此相爱。
然而,由于家庭的阻碍和社会的偏见,两人的爱情最终以悲剧收场。
梁山伯被迫远走他乡,祝英台则被迫嫁给了他人。
最终,梁山伯在思念祝英台的时候病倒,祝英台也在婚后忠贞不渝,最终双双殉情,化为蝴蝶飞舞在一起。
梁祝的情节虽然简单,但却富有戏剧性和感染力。
故事中的爱情是纯真而坚定的,两个年轻人在面对各种困难和阻碍的时候,依然选择了相爱相守,展现了他们的坚贞和勇敢。
而最终的悲剧结局也让人感到唏嘘和心痛,对于这对不幸的情侣,读者不禁为他们的爱情遗憾和感伤。
除了情节,梁祝中的人物形象也是这个故事的一大亮点。
梁山伯和祝英台这两个主要人物形象都是非常鲜活和具有代表性的。
梁山伯是一个典型的文人形象,他聪明、正直、有才华,对祝英台的爱情坚贞不渝。
祝英台则是一个典型的贤淑女子形象,她聪明美丽、善解人意,对梁山伯的爱情也是深沉和坚定。
除了这两个主要人物,梁祝中还有一些其他的配角形象,比如祝英台的父母、梁山伯的好友等,这些人物形象虽然在故事中的戏份不多,但却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
在文学特色方面,梁祝这个故事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浪漫主义情怀。
故事中的爱情纯真而坚定,两个年轻人在面对各种困难和阻隔的时候,依然选择了相爱相守,展现了他们的坚贞和勇敢。
而最终的悲剧结局也让人感到唏嘘和心痛,对于这对不幸的情侣,读者不禁为他们的爱情遗憾和感伤。
文化视野中的梁祝故事
文化视野中的梁祝故事季学源内容提要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是在魏晋南北朝的特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后经不断改造、加工,为我国四大民间故事之一;由其改编的影片、乐曲已成为享誉世界之杰作。
其巨大影响产生于它的丰厚民族文化内蕴,1600多年来,其主体部分的精神向度、文化历史指向是一以贯之的,它鲜明地反映了人们求打破传统落后的女性观、婚恋观的理想,赞美了美的爱情和爱情的美。
关键词梁祝故事文化内蕴精神向度历史指向孕育于姚江之滨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1],不但是中华民族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2],被誉为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之一[3],而且,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发展,梁祝故事与由其改编的戏曲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和小提琴协奏曲是享誉世界艺苑的杰作,周恩来总理曾说:“《梁祝》已成为最受欢迎的中国古典戏曲,受到世界其他国家的喜爱。
”[4]1954年6月电影艺术大师卓别麟看了戏曲影片《梁祝》后说:“影片好极了!”“就是需要有这种影片,这种贯串着中国几千年文化的影片。
希望你们发扬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对美的观念。
”[5]日本著名音乐家1987年听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后称:“这支曲子是很神圣的。
”上述评述表明:这个故事产生巨大影响的根本原因在于:它具有深厚而丰硕的民族文化内蕴。
但是,要正确而充分地评估梁祝故事的文化意蕴,必须解决迄今尚未完全解决的一个观念问题:典籍文化与民间文化的关系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是由两大板块构成的:典籍文化和民间文化。
前者主要代表正统文化,民间文化主要代表孕育和发展于民众之间的非正统文化。
民间文化虽然被最广大的民众的社会实践和人生经验强化为一种集体无意识和极其稳固的民族心态,但由于它基本上是由民众口口相传的,在日积月累的发展中,其内容和形式始终都处于嬗变发展之中,其统一性和凝固性显然弱于典籍文化。
典籍文化是以典籍的形式出现的,历来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和推崇,在文化思想史上它总是占据统治地位的。
因之,在以往的文化研究中,研究家们往往十分重视典籍文化而忽视民间文化,看不到它的重大价值,看不到典籍文化与民间文化相互对立、排拒又相互渗透、融汇的辩证关系。
了解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古代文化
了解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古代文化梁山伯与祝英台,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中一对著名的情侣,被广大读者所喜爱。
他们的故事不仅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还蕴含了丰富的古代文化内涵。
通过了解他们的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到梁山伯与祝英台所处的时代背景、古代文化以及人们对爱情的态度。
一、时代背景的影响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发生在宋朝,这是一个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时代。
儒家思想强调孝道、忠诚和品德修养,这种思想对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成长和他们的故事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家庭观念十分重要。
民间传统观念中,男女之间的交往往受到严格的限制,尤其是出身于贵族家庭的女子更加受窒息。
然而,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冲破了这些传统限制,展现了他们对自由、平等以及真爱的追求。
二、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对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中的一些核心价值观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尊重父母、敬重长辈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价值观,而梁山伯与祝英台在追逐爱情的同时也持守着对家庭的敬重。
其次,儒家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和爱情。
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中,他们之间的爱情并非仅仅停留在俗世的追逐和欢欣,而是表现出了他们对于真爱的奋不顾身和忠诚的态度。
三、爱情与命运的交织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中,爱情与命运交织在一起。
他们相互倾心却因命运的捉弄而无法在一起。
这种对命运的抗争以及对命运的理解,反映了古代人们在面对困境时的奋发向上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四、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身份与地位梁山伯和祝英台的身份差异和社会地位的不平等也是故事中的一大特点。
梁山伯出身于贫寒的书香门第,而祝英台则是一个身份高贵的女子。
他们的身份差距和社会地位差异既制约了他们的相爱,也增添了故事的戏剧性和感人之处。
结语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穿插着古代文化的烙印,展示了中国古代人们对于爱情的追求和理解。
通过了解他们的故事,我们更能够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蕴。
这些传统文化内涵将继续影响和激励着我们当代人,引领我们更好地理解爱情、追求幸福和坚守自己内心的梦想。
从《梁祝》故事的衍变看时代与社会对民间文学的影响
从《梁祝》故事的衍变看时代与社会对民间文学的影响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故事是中华民族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它与《白蛇传》、《孟姜女》、《牛郎织女》被称作我国四大民间故事。
千百年来,它以反抗封建礼教,崇尚爱情自由的鲜明主题,受到大家的喜爱,老幼皆知,传诵不息。
有关梁祝神奇而美丽的传说,从有关史料的点滴记载到民间流传直至搬上现代的舞台银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岁月。
在梁祝故事的研究中,有一个一直为大家所默认的观点,即梁祝故事之所以能流传下来,是因为这个故事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斗争性。
但是,要说故事自产生开始就具有强烈的反封建的斗争性,并认为这是故事不断流传发展的原因,就过于简单了。
分析、评价《梁祝》的思想内容,不仅要探索作品流传、发展的原因,还应注意到故事中情节与人物形象的渐变以及它的化蝶结局,从而挖掘其主题意义和社会意义。
一民间传说故事是劳动人民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创造的一种口头文学,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的真实面貌,但是它又不等于历史,却有着历史的依据和凭借,又有着成为这一传说故事的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又深深地烙下历史真实的痕迹。
梁祝故事就是在梁山伯和祝英台之间婚姻悲剧的基础上改造、发展、完善起来的。
期间每一个阶段的演变,都是社会与时代的深刻积淀。
若把梁祝故事的情节流变分阶段来分析的话,大致如下:第一个时期是六朝至晚唐。
有人认为这个故事的最早材料,是《韩凭妻》①和《华山畿》②,也有说梁祝故事虽然是从这两个故事衍变而来,但他们之间没有直接继承关系,只是这几个故事之间的情节有些类似,而最突出的类似点就是他们的主人公都能坚贞地为纯洁爱情而死;死后不管是“冢合”,或者“合葬”,还是“化鸟”,其意义都是在于表现他们的精魂不死,挚爱永存。
一般认为梁祝故事发生于东晋。
联系起明徐树丕的《识小录》③提供的线索,其产生时代,是有理由向上推至六朝。
最早的可靠的书面资料,还应是宋代张津《乾道四明图经》所引初唐梁载言的《十道四蕃志》:义妇冢,即梁山伯、祝英台同葬之地也,在县西十里接待院之后,有庙存焉。
电影《梁祝》中的文化内涵解读
电影《梁祝》中的文化内涵解读作者:陈琳来源:《读天下》2017年第09期摘要: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经过历代人无数次的演绎可谓家喻户晓,作为中国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它们和其他民间传说故事构成了中国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广大民众的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也从侧面反映了人们对真挚感情的认可。
电影在人物形象塑造、故事情节和电影制作上令人印象深刻,本文主要从影片中具有的文化内涵进行解读和思考。
关键词:电影;《梁祝》;文化内涵;解读有关梁祝神奇而美丽的传说,从有关史料的记载到民间流传直至搬上影视银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岁月。
在众多版本中,最喜爱的还是1994年上映徐克执导、杨采妮和吴奇隆主演的《梁祝》。
影片故事情节的发展,真实反映了历史生活内容的变化,增强了影片的艺术魅力,也使故事的思想内容有了更丰富的、更复杂的文化内涵。
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段爱情故事的流传,始于公元三七七年。
东晋时期门阀士族风气严重,所谓朱门对朱门,竹门对竹门。
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对东晋的影响不可不谓深远,有了前朝血的教训东晋人似乎更加看中“团队”的力量,结党拉拢、养食客以求为士族得到更高的地位,得到更多的话语权当然更重要的是利益,此种苦难过后,淬炼出为人处世之道理,实乃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赖以生存之一大益宝,可笑。
影片一开头呈现的是山中幽静的书院、苍翠的竹林、白衣的少年书生,跌坐于林间的听琴,琴音的回响与溪水旁的归僧、惶惶乎于天地间,不知今夕何夕。
在电影中祝父认为化妆尤其是把脸画得红光满面才能在官场才走运,片头开始就出现此情景,也为梁祝的悲剧埋下伏笔,第二次出现又很好地推进剧情,此中深层的寓意在我认为才是电影中最想表达的东西——反讽。
影片中男人抹粉化妆在东晋时期也确有其事。
虽然东晋社会黑暗门阀如虎,但是也出现了嵇康、谢安、王羲之等真名士,社会也有食“五石散”的风气,所谓“建安风骨魏晋风流”,佛教思想也随之流入,对老庄的崇拜也达到顶点,这样看来东晋的文化好似是消极的,是不入世的,与传统的儒家文化格格不入。
《梁山伯与祝英台》传统文化赏析与现代解读
析与现代解读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汇报人:XX
目 录
Part One.
添加目录标题
Part Two.
Part Three.
《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山伯与祝英台》
故事背景
传统文化赏析
Part Four.
Part Five.
Part Six.
《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山伯与祝英台》
现代解读的深入与发展
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梁山伯与祝英台》作为经典爱情故事的现代意义 跨文化传播:《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与影响 现代解读的创新:从不同角度挖掘《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内涵与外延 未来发展的展望:结合时代背景,探讨《梁山伯与祝英台》在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跨文化传播与交流
作品在全球范 围内的传播与
爱情观的现代解读:追求自由,反 对束缚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爱情观的现代解读:尊重女性,追 求平等
爱情观的现代解读:勇于追求,不 畏艰难
悲剧色彩的现代解读
添加标题
爱情悲剧:梁山伯与 祝英台的爱情故事被 视为爱情悲剧的代表, 现代解读中强调了爱 情、忠诚和牺牲的主
题。
添加标题
社会悲剧:故事背景反 映了古代社会对婚姻和 家庭的观念,以及女性 在其中的地位和命运。 现代解读中探讨了这些 主题在当今社会中的意
当代的影响
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提供了丰富的素 材和灵感
拓展了文学创作 的题材和主题
影响了后来的文 学作品和影视剧 创作
成为了文学经典, 具有永恒的艺术 价值
对影视创作的影响
影视改编:多部影视作品以《梁山伯与祝英台》为蓝本进行改编和创作 影视主题:影视作品中的爱情、友情、忠诚等主题与《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主题相呼应 影视元素:影视作品中采用《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元素,如蝴蝶、化蝶等 影视文化:影视作品中的文化内涵与《梁山伯与祝英台》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
梁祝故事的文化内蕴
梁祝故事的文化内蕴
季学原
【期刊名称】《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卷),期】2000(013)001
【摘要】"魏晋时代精神是真正哲学的,因为是最解放、最自由的."(宗伯华语)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正是在这一特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后经不断加工,成为我国四大民间故事之一,改编成影片和乐曲后又成为享誉世界之杰作.其巨大成就源于它的丰厚民族文化内蕴.1600多年来,其主体部分的精神向度、文化历史指向都是一以贯之的、鲜明的.
【总页数】6页(P22-27)
【作者】季学原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浙东文化研究所,浙江宁波,3152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419
【相关文献】
1.懦弱无能梁山伯作茧自缚祝英台--梁祝故事和戏曲中梁祝形象的分析 [J], 索绍武
2.梁祝中原说──梁祝故事本末、影响、价值及其发生地 [J], 马紫晨;
3.华美清新婉转凄美韵味醇厚的中原梁祝情———音乐故事《梁祝情》经典唱段赏析 [J], 季红莉
4.试析达斡尔族“鸿雁故事”——兼与梁祝故事比较 [J], 田梦
5.试析达斡尔族"鸿雁故事"
——兼与梁祝故事比较 [J], 田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梁山伯与祝英台赏析
梁山伯与祝英台赏析作者:陈晓墁陈佳来源:《东方教育》2016年第24期摘要:本文从梁山伯与祝英台对待爱情的态度,他们俩之间的爱情悲剧产生的原因,他们对悲剧命运抗争的方式以及他们的悲剧结局作了主要论述。
关键词:爱情;悲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汉族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自西晋始,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可谓中国家喻户晓,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
一、内容《梁山伯与祝英台》讲述了富家女和穷书生受到封建家长和第三者的阻挠的爱情悲剧。
在晋代,会稽郡上虞县祝家有一女名叫祝英台,女扮男装到会稽城游学,途中遇到梁山伯,两人便相偕同行。
同窗三年,感情深厚,但梁山伯始终不知祝英台是女儿身。
后来祝英台中断学业返回家乡。
梁山伯到上虞拜访祝英台时,才知道三年同窗的好友竟是女儿身,欲向祝家提亲,此时祝英台已许配给马文才。
之后梁山伯在鄞当县令时,因过度郁闷而过世。
祝英台出嫁时,经过梁山伯的坟墓,梁山伯的坟墓塌陷裂开,祝英台投入坟中,其后坟中冒出一对彩蝶,双双飞去,离开了尘世。
二、主题《梁山伯与祝英台》表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的至死不渝的美好爱情,颂扬了年轻男女对爱情的执着,敢于打破传统的枷锁,捍卫爱情的勇气,表达了对婚姻包办以及剥夺自主权的不满,反映了中国人对死生契阔的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也为后世的男男女女追求自己的婚姻自主带来一线光明。
三、爱情悲剧产生的原因《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悲剧一部分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性格所致,但不可否认的是其历史根源以及当下社会背景起到了更加重要的作用。
首先,中国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的农业文化。
长期依赖,形成了半封闭地形,适应了自给自足的生活模式,形成了顺从、被动、内向的民族心理,避免冲突、追求自由、团结一致、建立和谐关系的性格特征,因而形成了汉民族严格保守得道德观念,使中国人重视道德,护士独立自由。
其次,梁山伯与祝英台所处的时代,儒家思想盛行。
众所周知,儒家思想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
了解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爱情文化
了解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爱情文化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著名的爱情故事,广为人知。
通过了解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其中蕴含的爱情文化。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发生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南北朝时期。
故事中,梁山伯是一个书呆子,祝英台是一个贵族女子。
两人在书院相识,并相互倾心,他们的爱情在险恶的环境中不断被考验。
最终,他们无法克服社会和家庭的阻力,悲剧地以双双殉情收场。
这个故事描绘了一种纯洁、坚贞的爱情,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独特的意义。
首先,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的婚姻观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婚姻被视为家庭和社会的基础,而不仅仅是两个人之间的私人事务。
因此,家庭和社会的期望经常会对个人的爱情产生影响。
在梁祝故事中,两人的爱情受到了社会阶级差异和家庭利益的制约,他们最终选择了自我牺牲,以保持对彼此的忠诚。
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婚姻与家庭的重视。
其次,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也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真爱的崇尚。
尽管他们在社会和家庭的压力下受尽煎熬,但他们仍然选择了坚守对爱情的信念。
他们的爱情是纯洁、无私的,他们愿意为了彼此而牺牲一切。
这种追求真爱的精神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高尚的品质,故事中的主人公成为了对爱情的理想化代表。
此外,梁祝故事还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忠诚和坚定不移的追求。
无论他们面临多大的困境,梁山伯和祝英台都没有动摇对彼此的忠诚。
他们相互依靠,相互鼓励,坚持到底。
这种对真爱和坚守的追求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美德,梁祝故事成为了忠诚和坚持的象征。
总结起来,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爱情文化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婚姻观念、真爱和忠诚的重视。
这个故事通过叙述梁山伯与祝英台坚守爱情的坚定信念,向人们展示了一种对爱情的理想化追求。
在当代社会,虽然人们的价值观和观念发生了许多变化,但梁祝故事中所表达的对爱情的追求却具有普世的意义。
了解和传承这样的爱情文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珍视爱情,成就幸福和美满的婚姻关系。
再议《梁祝》作品的民族化
再议《梁祝》作品的民族化《梁祝》是中国南方婚姻悲剧故事的代表作。
随着年代的变迁,《梁祝》的文化价值不断凸显,因其有着深刻的民族性,广受人们喜爱。
然而,对于如何在作品中实现民族化,仍旧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在创作时,应当从多个方面考虑民族化的实践。
首先,在选择题材时,应该选择具有中国独特文化特征的故事。
《梁祝》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婚姻习俗的一部分,具有浓烈的中国文化特色。
在此基础上,创作者选择了中国古典音乐作为音乐背景,更加彰显了中国民族音乐的特征。
同时,在作品表演上,可以注重中国古典舞蹈的表现方式,以体现中国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其次,在故事情节的设定上,要注重体现中国文化内涵。
《梁祝》讲述的是两个相爱的年轻人,因为身份地位的差异,最终以自杀殉情的方式结束了生命。
整个故事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中“色、戒、情”等重要元素,也包含了忠贞不渝、爱国情怀等核心价值观。
在演绎这种值得传承的传统文化时,道德课的教育价值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
在这个意义上,《梁祝》的创作是一个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现代价值的典范。
再者,作品的语言运用和形式创新也是实现民族化的重要方式。
对于语言,应注意选择适合中国传统文化的语言,可应用文言或口语,并适当插入中国古诗词以及成语典故,来表达情感和意境。
在形式上,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来创新表现形式,在将传统表演形式升华到更高的艺术层次的同时,也为新一代观众带来视觉上的新鲜感受。
综上所述,实现《梁祝》作品的民族化,需要在选题、情节、语言、形式等方面注意处理。
带有强烈的中国文化特色、传统艺术表现形式的《梁祝》,独具民族性,在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梁祝爱情悲剧中的魏晋文化意蕴分析
梁祝爱情悲剧中的魏晋文化意蕴分析战乱与分裂是魏晋时期最显著的社会特征。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陶渊明《归园田居》其四)正是这一时期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
政局的动荡,使孔融、陆机、潘岳、谢等许多文人莫名卷入政治斗争而惨遭杀戮,这一时期的文人名士更能感触到生命之脆弱,命运之无常,从而形成他们在言行上放任性情、行为率真、执着于情的特点,后世文人将这一特点称之为魏晋风流。
由于这一时期社会整体上的动荡不安,秦汉以来维护封建集权统治的儒家传统思想受到很大冲击,人民,尤其是文人的思想呈现出解放态势。
玄学等多种文化思潮兴起,社会思想意识形态呈现出开放性与多元化趋势,女性的主体意识开始慢慢觉醒,不少知识女性在一定程度上开始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她们不仅追求自身的理想、价值,更追求男女平等的爱情。
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描述的是东晋时期浙江上虞县祝家庄千金小姐祝英台与会稽贫寒书生梁山伯之间的悲凉爱情故事。
祝英台为追求自己的理想与爱情,演绎了一段令人感慨不已、叹婉不止的传奇人生。
而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本原因是其所展示出的魏晋文化意蕴,或者说是其所蕴含的魏晋文化意蕴令其魅力永存。
一梁祝爱情故事源于魏晋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内容来源于浙江上虞关于梁祝的民间传说故事。
袁雪芬(祝英台)与范瑞娟(梁山伯)主演的戏剧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开场第一句合唱“上虞县,祝家村,玉水河边,有一个祝英台”,就道出了祝英台的家乡所在。
目前,所见到的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初唐年间梁载言《十道四蕃志》:“义妇祝英台与梁山伯同冢。
”载有具体故事情节的是晚唐时期张读的《宣室志》:“英台,上虞祝氏女,伪为男装游学,与会稽梁山伯者同肄业。
山伯字处仁。
祝先归,二年,山伯访之,方知其为女子,怅然如有所失,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马氏子矣。
山伯后为令,病死,葬城西。
祝氏马氏,舟过墓所,风涛不能进,问之有山伯墓,祝登号恸,地忽裂陷,祝氏遂并埋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祝爱情悲剧中的魏晋文化意蕴分析摘要由于汉末以来社会动荡不已,多种文化思潮兴起,社会意识形态呈现出开放化与多元化的特点,女性主体意识开始觉醒,魏晋女子对个人价值及平等爱情的追求成为魏晋一道美丽的风景。
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演绎的是源于东晋时期的爱情故事,男女主人公无论是对实现自身价值的理想追求,还是对至死不渝爱情的追求,其思想与言行在展示魏晋风流的同时,更展示出深层次的魏晋文化意蕴。
关键词: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魏晋风流文化意蕴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战乱与分裂是魏晋时期最显著的社会特征。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陶渊明《归园田居》其四)正是这一时期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
政局的动荡,使孔融、陆机、潘岳、谢等许多文人莫名卷入政治斗争而惨遭杀戮,这一时期的文人名士更能感触到生命之脆弱,命运之无常,从而形成他们在言行上放任性情、行为率真、执着于情的特点,后世文人将这一特点称之为魏晋风流。
由于这一时期社会整体上的动荡不安,秦汉以来维护封建集权统治的儒家传统思想受到很大冲击,人民,尤其是文人的思想呈现出解放态势。
玄学等多种文化思潮兴起,社会思想意识形态呈现出开放性与多元化趋势,女性的主体意识开始慢慢觉醒,不少知识女性在一定程度上开始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她们不仅追求自身的理想、价值,更追求男女平等的爱情。
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描述的是东晋时期浙江上虞县祝家庄千金小姐祝英台与会稽贫寒书生梁山伯之间的悲凉爱情故事。
祝英台为追求自己的理想与爱情,演绎了一段令人感慨不已、叹婉不止的传奇人生。
而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本原因是其所展示出的魏晋文化意蕴,或者说是其所蕴含的魏晋文化意蕴令其魅力永存。
一梁祝爱情故事源于魏晋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内容来源于浙江上虞关于梁祝的民间传说故事。
袁雪芬(祝英台)与范瑞娟(梁山伯)主演的戏剧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开场第一句合唱“上虞县,祝家村,玉水河边,有一个祝英台”,就道出了祝英台的家乡所在。
目前,所见到的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初唐年间梁载言《十道四蕃志》:“义妇祝英台与梁山伯同冢。
”载有具体故事情节的是晚唐时期张读的《宣室志》:“英台,上虞祝氏女,伪为男装游学,与会稽梁山伯者同肄业。
山伯字处仁。
祝先归,二年,山伯访之,方知其为女子,怅然如有所失,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马氏子矣。
山伯后为令,病死,葬城西。
祝氏马氏,舟过墓所,风涛不能进,问之有山伯墓,祝登号恸,地忽裂陷,祝氏遂并埋也。
晋丞相谢安奏表其墓曰‘义妇冢’”。
晋丞相谢安也是上虞人,其家与祝家庄相隔仅二十余里。
他的侄女就是被称为“柳絮才”的才女谢道韫。
由此可知,他对“伪为男装游学”的祝英台自然是赞赏有加,对祝英台为情而死之事自是感慨至极,以至于“奏表其墓曰‘义妇冢’”。
越剧的发源地嵊县紧邻上虞,早期的越剧艺人对梁祝故事自是极为熟悉与喜爱。
早在宋元时期,梁祝爱情故事就被搬上了戏剧舞台,明清时期传演愈盛。
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在民间传说故事的基础上,经过艺人们的多次改编而成的。
新中国成立后,华东越剧实验剧团编剧等进行改编之后,上海越剧院及越剧工作者又对其进行了修改,最终使该剧其成为越剧精品剧目。
1953年,由袁雪芬、范瑞娟主演的该部戏被拍摄成新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并拿到许多国家放映,梁祝的爱情故事不仅走遍了大江南北,为中国人家喻户晓,更是享誉全球,为世人熟知。
一千多年来,梁祝的爱情故事经历了不同的朝代,在不同的时代精神风貌和不同的人文社会背景影响之下,不同时期的人们依照自己不同的审美观念和社会理想对其进行整理、改编,但无论如何改编,祝英台为追求理想,义无反顾地走出家门,女扮男装外出求学;在求学过程中与梁山伯因相知而相恋,为追求爱情,不顾门第不当的礼念约束,誓死反对父亲为自己安排的、门当户对的马家婚约,因英台父亲不能突破魏晋时期“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门第观念,最终导致梁山伯为相思而离世,祝英台为情而决然赴死,梁祝二人双双徇情的悲惨结局,这些展示着魏晋文化意蕴的亮点从未被改编、丢弃,而是在中国文化史上闪耀着越来越耀眼的光辉。
二梁祝爱情悲剧的根源直接折射了魏晋门阀制度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袁雪芬、范瑞娟戏曲电影版)“劝婚”一场中,祝英台的父亲喜气洋洋地向英台道喜,认为自己虽然未同女儿商量,但能将女儿嫁给有财有势太守之子马文才是“攀得乘龙婿,祝家门第多光彩”,当祝英台惊愕地说自己不配时,祝员外很不理解,如此门当户对,怎么说不配呢。
当从丫头银心嘴里得知英台亲自许婚梁山伯时,气极败坏,认为马家有媒有聘有父命,闺女自己定亲为礼法所不容。
当英台辩解说自己与梁山伯有师母为媒,玉扇坠为聘,于礼无亏时,祝父才说出自己反对梁祝结亲最关键的原因是马家为簪缨世家,阀阅门第,如不同意门当户对的马家婚事,就是有辱门庭。
这一点也道出了梁祝爱情悲剧的根源乃是“门第不当”。
在婚姻方面,魏晋时期最为注重的就是门第的高低。
祝英台父亲深知自己的女儿作为世族大家之女,如能嫁与门当户对的“簪缨世家,阀阅门第”马家,将来她的后世子孙亦能享受种种特权。
从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剧情来看,梁山伯决非世族大家子弟,但他能够外出求学数载,并有书童相伴,也就是说梁山伯并非衣食无着的贫穷子弟。
祝英台唱词中提到的梁山伯家中贫寒,只是表明梁家不是世族大家,是世族以外的一般中小地主,应属庶族、寒门。
在当时的社会里,世族为了显示自身的高贵,不与庶族通婚,甚至不愿与庶族同席。
世族(也称门阀士族)属豪门大族,享有很高的政治、经济特权,世代都能担任重要官职。
庶族子弟根本难以与士族子弟相提并论,这也是平时对女儿百般溺爱,万事顺从,哪怕女扮男装外出读书也能依从的慈父,为什么在婚姻问题上,非逼着女儿离开梁山伯,嫁与世族子弟马文才的根本原因。
三梁祝爱情体现出男女平等的婚恋理想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草桥结拜”一场戏中当祝英台说起自家九妹也想外出读书,但父亲固执,未能成行之时,梁山伯也认为女孩儿该读书求学问。
梁祝二人均认同女子可以读书求学,共同的认知观点,令二人相识并相知。
在三年朝夕相处的读书生活中,二人更是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之上,相互欣赏,本是女子的祝英台心里早已爱上憨厚、直爽、真诚的梁山伯。
梁山伯不知英台是女子,但他也很喜欢这位聪明、可爱的祝贤弟,当他从师母口中得知英台是女子之时,惊喜万分,因为当时十八里相送时,英台所说的每句话语,所作的每种比喻,让梁山伯终于明白英台对自己的一片真心,此时的梁山伯马上起程,一路飞奔,去见英台,因为此时他的心中已认定此生非英台不娶。
梁祝二人的爱情是纯真的,是在三年相处的基础之上相互依恋,是感觉对方可爱的两情相悦,这里没有一般意义上郎才女貌的择偶标准,更没有一般婚姻“父母之命”“门当户对”的必要前提。
他们的相爱是心灵的相融,是建立在男女平等的理念之上的爱情。
梁祝爱情的产生,有着一定的社会基础。
魏晋期间,因时局动荡,生死难料,社会价值取向由“重礼节、崇伦理”的儒家模式转向“重自然,崇生命”的任性旷达情感模式。
人们崇尚生命的自然化,追求真情实感,追求和谐生活。
这些观念直接影响到家庭关系的和谐与夫妻关系的平等。
有相当一部分夫妻之间不再受礼法所拘束,关系较为随意、亲昵,充满情趣。
例如,《世说新语·排调》中记载的王浑与妻子钟氏,见武子从庭前过,王浑对妻笑曰:“生儿如此,足慰人意。
”但妻子钟氏却笑答:“若使新妇得配参军,生儿故可不啻如此!”不仅表现出夫妻关系的融洽,更体现出了女性的自信。
《世说新语·惑溺》篇还记载王安丰的妻子亲昵地称他为“卿”,刚开始王难以接受,但妻子却理直气壮:“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遂恒听之。
而西晋文人潘岳,作为绝世美男,却对妻子一往情深。
妻亡之后,所作系列《悼亡诗》篇更是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悼亡诗派。
四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人物形象彰显魏晋风流祝英台出身世族大家,从小与兄长一起读书习文,在读书过程中,她了解并开始追求放任性情、不为礼俗所拘的时代风尚。
《世说新语·任诞》记载有王子猷雪夜访戴安道的故事。
王子猷雪夜访友未至而返,当别人问起时,他却说自己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为何一定要见到戴呢?这种只凭兴致做事的异端行为,却能够体现出魏晋名士潇洒任达、不拘形迹的真性情。
成长在这样社会里的祝英台,也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
她能够坚持自己对个人理想与价值的追求,最终能够女扮男装,外出求学。
她的这种行为本身就体现出了放任性情、不为礼俗所拘的魏晋风流。
祝英台对待她与梁山伯的感情是热烈而奔放的,更是真诚而执着的。
从相识时的志同道合,到三年同窗期间的相互帮助与支持,临近分手之时,以玉扇坠为聘,托师母做媒,将自己许配梁山伯。
越剧中“十八相送”一段,祝英台妙语连珠,一会儿说樵夫砍柴为妻儿忙;一会儿说自家有枝好牡丹,梁兄要摘也不难;一会儿拿鸳鸯、白鹅、牛郎织女来打比方;一会儿又看到井底一对男女笑盈盈;一会儿又要和梁兄到观音堂里拜堂。
一步步向梁山伯敞开自己的心扉,吐露自己的心声。
直至草桥亭内自许小九妹,她把自己的一生都托付给了心上人。
但在门第区分严格的魏晋时期,梁祝爱情的悲剧结局是必然的。
祝英台抗婚失败后并未向命运妥协,她抗争到最后发出的爱情宣言是:与梁兄生不同罗帐死同坟。
梁祝爱情充满着诗意美,真挚、热烈而又内敛、蕴籍,纯情、执着而又无奈、绝望;有对意中人的一往情深,更有对爱情的至死不渝;纯真而热烈之中又蕴含着雅正与温馨。
祝英台这一人物形象进一步体现出了魏晋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魏晋女性的精神风貌在很大程度上受魏晋风流以及多种文化元素的影响,导致主体意识的觉醒。
在魏晋时期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中,女性有了受教育的机会,有了参与某些社会活动的机会,女才子大量涌现。
《世说新语·贤媛》篇记载了多位女才俊的故事。
有卓识远见的陈婴母,有善辩多才的班婕妤,有才识卓越却貌丑的许允妇,有苦口劝儿的王经母,还有“咏絮才女”谢道韫等。
晋代书法家王羲之被誉为“书圣”,他的书法老师就是女书法家卫夫人(卫铄)。
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从小读书习文的祝英台,非常羡慕班昭、蔡文姬等才女的学识,遗憾本地难以寻到良师,这才一心想到杭州求学。
魏晋时期士族大家女子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涌现出不少风仪美、气质佳、令人钦佩的杰出人物。
祝英台正是这些优秀女子的形象代表。
在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十八相送》一段唱词中,祝英台的才与情得以充分显现,其爱情更为美妙动人。
祝英台的言行不仅充分显示出魏晋女子主体意识的觉醒,更是中国热恋少女欲说还休这种心理与心智的诗意表达。
梁山伯对祝英台的爱情更是令人感慨万千,本就引以为知己的贤弟竟然是位女子,自己汗水淋漓赶至祝家时,英台已聘与他人,由大喜到大悲的梁山伯理解祝英台的苦衷,他离开祝家之后便万念俱灰,就相思而离世,临闭眼之前,最大的憧憬是死后能够成双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