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落体运动习题课》教学设计与反思

合集下载

自由落体教学设计(优秀10篇)

自由落体教学设计(优秀10篇)

自由落体教学设计(优秀10篇)自由落体运动教案篇一【教材分析】“自由落体运动”选自高一《物理》第二章“直线运动”的第八节,在学生认识了匀变速直线运动,掌握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之后,课本把该节放在本章的最后一节,把自由落体运动作为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例来处理,没有另外给出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的结构,避免死记公式。

本节教学的重点和关键在于说明不同物体下落的加速度都是重力加速度g,学生由于受日常经验的影响,对重的物体落得快,轻的物体落得慢印象很深,所以做好演示实验十分重要,除了牛顿管的实验之外,还可以做一些小实验,使学生明白,日常见到的现象是因为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的缘故,对“如果物体只受到重力,不同物体的加速度相同”有深刻的印象。

【教学设想】教学时间为一课时,整节课的--围绕“实验现象──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主线展开:→科学的抽象、推测(真空中,如何?)→实验验证(牛顿管演示)→得出结论(自由落体定义)→问题提出(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如何?)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并使学生对科学探究有一定的了解。

开始的小实验很重要,是科学探究的入口处,所以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演示的技巧,然后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积极主动地去探究问题。

【教学准备】小钢球、牛顿管、纸片、铁架台、电火花计时器、重物、纸带、直尺、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我们学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其规律可由三个公式体现出来(投影)。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研究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例──自由落体运动。

师:同学们对“自由落体运动”其实并不陌生。

(演示实验:将小钢球由高处静止释放,指出小钢球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师:那么除了小钢球的下落外,还有哪些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有什么样的特点和规律?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新课教学(演示实验:让一张纸片与小钢球同时自由下落,可看到什么现象?)生:钢球落得快。

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教案设计(精选8篇)

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教案设计(精选8篇)

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教案设计〔精选8篇〕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教案设计〔精选8篇〕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教案设计篇1整体设计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在知识上它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个特例,在方法上浸透着理想化模型的重要研究方法。

在整个必修一教学的安排上,匀变速运动的教学重点在于规律的应用,自由落体运动的新课教学那么要向学生介绍用现代先进教学仪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特征,有利于学生站在一个现代新科技的角度观望历史人物对自由落体的研究,体会近代物理的先驱伽利略是如何进展研究的——这是向高中学生首次介绍伽利略的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它在整个高中物理教学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本课程的教学设计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怎样引入课题和分析^p 论证课题;二是介绍自由落体运动规律以及用打点计时器实验时的本卷须知。

这两个问题是统一的,前者是教学的组织,即课程进展的形式;后者是课题内容本身,这两者的结合便是本课的教学任务。

教学重点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教学难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得出。

课时安排1课时三维目的知识与技能1、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和性质,掌握重力加速度的概念;2、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能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解决自由落体问题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观察才能和逻辑推理才能;2、进展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教育,理解研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培养探求知识的才能;3、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应用,进步学生的解题才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演示实验和课本中的小实验,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设疑、解疑、探求规律,做到师生默契配合、情理交融,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到达最正确的学习心理状态。

2、利用课后的阅读材料,介绍伽利略上百次的对落体运动本质规律的探究研究,使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究的艰辛,挖掘德育教育的素材。

课前准备木架、小球、细线、牛顿管、硬币、羽毛、纸片〔多张〕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景导入教师两手分别拿一小球和纸片,从一样的高度释放两物体。

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自由落体运动》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材分析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运动学的知识后编排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例。

通过对自由落体这种常见的特殊的运动的研究,对前面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复习和巩固;另一方面,通过在授课过程中讲授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思路和科学方法,为以后研究比较复杂的运动所遵循的规律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教材的思想体系:(1) 利用的牛顿管实验,验证在无阻力情况下物体下落快慢相同,并观察到其轨迹是直线。

(2)利用试验和数据表以及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方法(这一点很重要,是这堂课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的。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2) 通过实验探究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的大小,建立重力加速度的概念,知道重力加速度的方向、在地球上的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不同,通常情况下g取9.8m/s2(3)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定量)。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概括出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通过相关物理量变化规律的学习,培养分析、推理能力。

(2)渗透物理方法的教育,运用理想化方法,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抽象出物理模型——自由落体,研究物体下落在理想条件下的运动。

3、德育目标:要有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揭示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

三、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是使学生掌握自由落体的速度和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物体做自由落体的条件。

(2)难点是规律的得出,介绍伽利略的实验验证及巧妙的推理。

四、教具(1)硬币、纸片、小球、抽气机、牛顿管(2)多媒体教学软件五、教学方法观察演示,分析推理、实验验证、归纳总结等教学方法。

六、主要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有哪些:V t=V0+at V t=atS=V0t+1/2 at2 当V0=0时,有S=1/2 at2V t2-V02=2aS V t2=2aSS=v t=( V0+ V t)t/2(v为平均速度)(二)、引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利用这些知识来研究一种非常常见的运动(板书)1、物体的下落运动举例:粉笔头下落、树上苹果下落,挂在线上的重物把线剪断等等问:从运动轨迹看,落体运动有什么特点呢?生:都是沿直线下落。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2篇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2篇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精选2篇(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物理公式和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物理公式和计算方法的掌握。

教学难点:自由落体运动的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教学准备:投影仪、电脑、PPT、实物或图片、运动器材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通过展示一段自由落体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观察视频中物体的运动规律,分析物体下落的过程。

Step 2:概念讲解通过PPT或板书,介绍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包括:自由落体的定义、物体下落的加速度、自由落体的速度和位移变化规律等。

Step 3:公式推导引导学生思考自由落体运动的物理公式,通过推导和讨论,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和位移公式,并解释其物理意义。

Step 4:计算练习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公式进行计算练习,例如:一个物体自由下落2秒后的速度是多少?一个物体自由下落5秒后的位移是多少?Step 5:实验观察安排一个自由落体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结果验证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

可以使用一个小球或其他物体从一定高度自由下落,并用计时器测量下落的时间,然后通过计算得出下落的加速度。

Step 6:复习总结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对本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复习总结,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Step 7:作业布置布置相应的作业,让学生再次运用所学的公式进行计算练习,并思考自由落体运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延伸: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影响因素,如空气阻力的影响、斜面上的自由落体运动等。

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文献资料了解更多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际应用,如物体的自由落体测速法等。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精选2篇(二)教案: 自由落体运动课程背景:自由落体运动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也是学习物理学的起点之一。

通过学习自由落体运动,可以让学生了解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下,沿竖直方向运动的特点,进一步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

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习题课)教案

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习题课)教案

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习题课)教案【学习目标】1.掌握自由落体的特点及规律.2.能熟练解决自由落体运动的相关问题【学习过程】学习任务1:自由落体运动特点(回顾)问题: 自由落体的特点:同一位置一切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都相同,叫 加速度,通常用g 表示,它的方向 ,地球表面上不同的地方,重力加速度的值略有不同.问题: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公式:学习任务2: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应用例题1: 物体从距地面高度为1.25m 处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物体下落到地面时的 速度大小为多少?物体下落到地面所用时间为多少?(g 取)练习1: 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通过某一点时的速度为19.6m/s ,这时物体下落 高度是多少?物体下落了多长时间?(28.9s m g )例题2: 一个物体从楼顶下落,在到达地面前最后1s 内下落的高度为楼高的167, 求楼高?(210s m g )练习2: 一物体从塔顶自由落下,在到达地面之前的最后s 1内通过的位移是m 3.34, 求塔的高度和下落的总时间.例题3: 甲球从某点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2s 后乙球也从同一点开始做自由落体运 动,那么( )A 甲球相对于乙球做匀速直线运动B 甲球相对于乙球做匀减速直线运动C 甲球相对于乙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D 甲球相对于乙球静止.练习3: 从一定高度的气球上自由下落两个物体,第一个物体下落1s 后,第二个物体开始下落,两个物体用长93.1m 的绳连接在一起.问:第二个物体下落多长时间后绳被拉紧?例题4:长5m的铁链,悬其上端.若从悬挂点放开铁链,求铁链经过悬挂点以下25m处所需的时间.练习4:在高为15m的大楼上方5m处由静止释放一小球,求小球通过该高楼的时间.(g取102sm).例题5:在一矿井深为125m井口每隔一定时间自由下落一个小球.当第11个小球从井口开始下落时,第一个小球刚好到达井底,则相邻小球开始的时间间隔为s 这时第3个小球和第5个小球相距m.(g取102sm)练习5:利用水滴下落可以测出重力加速度g,调节水龙头,让水一滴一滴地流出.在水龙头的正下方放一个盒子,调整盘子的高度,使一滴水碰到盘子时,恰好有一滴水从水龙头开始下落,而空中还有一个正在下落的水滴.测出水龙头到盘子间距离h.再用秒表测时间,从第一个水滴离开水龙头开始计时,到第N个水滴落至盘中,共用时间为T.第一个水滴碰到盘子时,第二个水滴距离水龙头的距离________,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__.【课后作业】( )1.石块自高为h 处的楼房顶自由落下,落地前的速度为v ,当石块下落h/4距离时的速度为A .v/4B .v/3C .v/2D .2/2 v( )2.自由下落的物体,自起点开始依次下落三段相等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是A .1∶3∶5B .1∶4∶9C .1∶2∶ 3D .1∶(2-1)∶(3-2)( )3.一物体从H 高处自由下落,经t s 落地,则当下落t /3 时,离地高度为A .H /3B .H /9 C.3H /4 D.8H /9( )4.一石块从地面上方高H 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当它的速度大小等于着地时速度的一半时,石块下落的高度是A 、4H B 、83H C 、2H D 、43H( )5.如图所示是小球自由下落过程的相片,每两次闪光时间间隔为1/30s,a 、b 、c 、d 是四个相邻位置(图中所标为相邻两点间的距离).由此实验结果可得知,重力加速度的数值是A. 9.85m/s 2B. 9.78m/s 2C. 9.70m/s 2D. 9.92m/s 2( )6.从某建筑物顶自由下落的物体,在落地前的1s 内下落的高度为建筑物高的43,则物体落到地面的瞬间速度为(g 取102s m ) A 10s m B 15s m C 20s m D 25sm( )7.从塔顶释放一个小球A ,1s 后从同一地点再释放一个小球B,设两球都做自由落体运动,则落地前A 、B 两球之间的距离A .保持不变B .不断增大C .不断减小D .有时增大,有时减小( )8.一根轻绳的两端各拴一个小球,一人用手拿着绳的上端的小球站在三层楼的阳台上,放手让小球自由下落,两个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为t .如果站在四层楼的阳台上,同样放手让小球自由下落,则两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将会A 不变B 变大C 变小D 由于层高不知,无法比较( )9.一个小石块从空中a 点自由落下,先后经过b 点和c 点,不计空气阻力,已知它经过b 点时的速度为v ,经过c 点时的速度为3v ,则ab 段与ac 段位移之比为A 1:3B 1:5C 1:8D 1:9( )10.甲、乙两物体所受的重力之比为1 : 2,甲,乙两物体所在的位置高度之比为2 : 1,它们各自做自由落体运动,则2B.落地时的速度之比是1 : 1A.落地时的速度之比是1:C.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之比是1 : 2 D.下落过程中加速度之比是1 : 111.一座高16m的建筑物屋檐处,每隔一定时间有一滴水落下,当第五滴水离开屋檐时,第一滴水正好落到地面时,此时第三滴水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g取102sm).12. 甲乙两物体从不同的高度自由下落,同时落地.已知甲物体自由下落的时间为3s,乙物体自由下落的时间为1s,那么当乙物体开始下落时甲物体距离m)地面的高度是多少?(g取102sm,求:13. 从离地500m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g取102s(1)经过多少时间落到地面.(2)从开始落下的时刻起,在第一秒内的位移,最后一秒内的位移. (3)落下一半时间的位移.。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与反思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与反思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特点和公式;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爱,增强自学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特点和公式。

2.难点: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计算方法。

三、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参与,利用实际情景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和特点。

2.探究式教学法: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扔出的物体会下落?为什么物体在空中会有一个最大下落速度?听听学生的回答,然后引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

2.概念讲解(15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例如: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只受重力作用、自由落体的加速度始终是一个定值等等。

3.公式推导(15分钟):让学生自主探究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引导他们思考如何推导出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

然后,教师指导和学生合作推导得出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的结论。

4.实验演示(20分钟):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用小球和实验器材进行自由落体的观察和记录。

通过实验数据的测量和计算,验证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的正确性。

同时,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总结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和特点。

5.计算练习(20分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和计算题,让学生灵活运用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进行计算。

同时,鼓励学生通过拓展思维,设计一些新颖的问题,互相挑战和解决。

6.提高拓展(20分钟):对于理解较好的学生,提供一些自由落体运动的拓展知识和问题,鼓励他们自主学习和研究。

对于理解较差的学生,可以进行个别辅导和巩固练习。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情景教学和探究式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更加主动参与和思考,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5自由落体运动习题课课堂活动设计

2.5自由落体运动习题课课堂活动设计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2.5 6 自由落体运动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习题课时间:2016年月日主备人:§课堂活动设计一、能力发展目标1.通过活动1,加深理解自由落体运动,并能计算简单的自由落体运动;2.通过活动2,能灵活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关系分析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并对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计算;3.通过活动3,能运用自由落体运动定义,特点,以及规律解决较难的运动学问题,体会高考难度计算,同时开拓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能动性。

二、学习重点1.通过活动1,加深理解自由落体运动,并能计算简单的自由落体运动;2.通过活动2,能灵活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关系分析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并对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计算;三、学习难点2.通过活动2,能灵活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关系分析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并对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计算;3.通过活动3,能运用自由落体运动定义,特点,以及规律解决较难的运动学问题,体会高考难度计算,同时开拓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能动性。

四、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一)、展示目标学生活动预设:学生齐读能力发展目标教师活动预设:展示能力发展目标活动目的:使学生在课前明确本节课得学习目的,带着目的进入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二)、前备知识回顾1.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是什么?2.自由落体运动有什么特点?3.什么是重力加速度?一般情况下取多少?4.重力加速度的大小跟什么有关?5.自由落体运动的三个关系式是什么?写出来(三)、课堂活动活动1:标杆题展示估算从三楼晾台上下落的花盆,经多长时间到达地面?到达地面的速度有多大?(提示:每层楼高约2.8m,晾台高约0.9m)【自学指导】要求:1.认真读题,明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需要求解的物理量;2.找出题干中的隐含条件,例如:从静止开始、到达静止等等;3.挖掘题干中的关键词,例如:匀速、平衡状态等;4.理解题目所表述的情景并画出题目所表述的情景图;5.依据题意,情景图,结合所学相关知识,选取适合的计算方法6.注意解题的格式,规范解答,表述精准简洁。

《第二章 4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第二章 4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观点和性质。

2. 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和公式。

3. 能够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和公式。

2. 教学难点: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观点,掌握其性质和应用。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器械:包括实验室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2. 准备案例和练习题,用于实际操作和稳固知识。

3. 预习教材,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观点和原理。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程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观点和规律,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并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具体内容如下:1. 导入: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如硬币自由下落、羽毛和石头同时落地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自由落体运动的现象。

2. 自由落体运动观点:诠释自由落体运动的观点,包括定义、条件和特点等。

同时,通过一些例题和习题,帮助学生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3. 实验操作:介绍基本的实验器械(如纸片、尺子等),讲解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让学生亲手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4. 数据分析:引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5. 应用举例:通过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如电梯的加速减速、跳伞运动等,让学生理解自由落体运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 作业安置: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安置适量的课后作业,稳固所学知识。

7. 课后反思:学生和教师分别对本节课进行课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分组讨论、师生互动等,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同时,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别和特点,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观点和性质。

2. 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和公式。

《自由落体运动习题课》教学设计与反思

《自由落体运动习题课》教学设计与反思

《自由落体运动习题课》教学设计与反思课题:自由落体运动习题课科目:物理必修 1 教学对象:高一课时: 1课时提供者:黄基利单位:温州市龙湾中学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主要来源于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第6节《自由落体运动》学习后的一节应用课。

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在知识内容上,它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个特例,在思维方法上渗透着理想化模型的重要研究方法。

在必修一整个运动学的教学中,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教学重点就在于规律的应用,而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应用就包含了整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应用的思维方法,因而本节课对学生怎样分析运动学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和意义。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理解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2)能够利用打点计时器或其他实验仪器分析自由落体的运动轨迹并能分析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大小;(3)知道自由落体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4)知道竖直上抛运动与自由落体运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能解决竖直上抛运动的简单题型。

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2)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教育,了解研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培养探求知识的能力;(3)通过对重力加速度测量的实验探究,初步会进行探究实验的设计。

(4)初步了解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概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的兴趣,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2)渗透物理方法的教育,在研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中抽象出一种物理模型——自由落体。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位移、加速度、时间等描述运动的知识,而且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方面具有一定的基础。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及其运动规律也有了初步的认识,然而通过学生上交的作业来看,对于如何应用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来解决具体的问题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尤其是怎样求解重力加速度,需要教师进行指导,使学生能独立分析自由落体运动的简单题型。

高一物理必修1《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通用8篇)

高一物理必修1《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通用8篇)

高一物理必修1《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高一物理必修1《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通用8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一物理必修1《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一物理必修1《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篇1一、教材分析1.课标要求是:“通过实验认识自由落体运动现象”,要求学生能通过一些实验或具体的活动来了解和体验自由落体运动。

理解自由落体运动产生的条件与实质。

2.本节教材是学生学完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后,知识的迁移和应用部分,因此本节是本章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典型的应用型知识点。

表现其一:落体运动快慢的产生原因分析,要用到实验探究,突破原有认知,体会并应用忽略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这一科学思维方法,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分析物理问题的方法,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其二,这是一个贴近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会物理的生活化。

3.自由落体运动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理现象,学生往往能感受到,但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现象的特点,也不明确这就是自由落体运动现象。

怎样才能让学生不是机械化地记住自由落体运动的现象,而是通过各种方式真正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与本质所在,才是本堂课学习重点和难点。

二、学情分析自由落体运动,学生有一定感性和模糊的体会,但理解自由落体运动概念,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困难。

我觉得主要来自两方面,首先是物理语言的误导,使学生认为只要从某一高度随意下落的物体做的就是自由落体运动;其次生活中的落体运动与自由落体运动的区别──现实与理想的差异。

因此在本节课教学中利用了实验和理论探究的方法,让学生自己体验、分析、归纳、讨论、评价等得出结论。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动手与合作能力,生成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物理意识。

学生有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打点计时器及纸带分析的学习基础,完全可以通过自主体验与自主学习来完成本节课的内容。

《第二章 4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19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4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19必修第一册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和性质。

2. 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和公式。

3. 能够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和公式。

2.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和应用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器材:包括纸片、硬币、尺子等,用于演示自由落体运动的过程。

2. 准备案例和问题: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知识进行解答。

3. 预习相关概念:在课前预习自由落体运动的相关概念,以便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并解释其特点。

接着,通过展示一些与自由落体运动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规律:(1)实验探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由落体实验,观察并记录下不同物体下落的时间和距离。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总结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2)理论探究:在实验的基础上,教师介绍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并引导学生推导出其他相关公式。

通过理论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3. 自由落体运动的应用:教师介绍自由落体运动在生活、科技、军事等领域的应用,如GPS定位、火箭发射等。

同时,通过一些有趣的案例或故事,让学生了解自由落体运动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4. 课堂互动与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相关问题展开讨论,如不同物体在同一高度下落的时间是否相同?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应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等。

(2)教师提问与答疑: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提问,并给予必要的指导与解答,帮助学生加深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理解。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应用及注意事项。

同时,鼓励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加深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理解和掌握。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与反思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与反思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与反思2.4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1. 认识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理解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 能用打点计时器或其他实验仪器得到相关的运动轨迹并能自主进行分析。

3. 知道什么是自由落体的加速度,知道它的方向,了解在地球上的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大小不同。

4. 掌握如何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推出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并能够运用自由落体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5. 初步了解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推理能力。

(二) 过程与方法6. 会根据现象进行合理假设与猜想的探究方法。

7. 会利用实验数据分析并能归纳总结出物理规律的方法。

8. 善于进行观察,并能独立思考或与别人进行讨论、交流。

[来源:学科网](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9. 通过指导学生探究,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

10.渗透物理方法的教育,在研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中抽象出一种物理模型──自由落体。

11.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协作意识,敢于积极探索并能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

★教学重点1.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及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过程。

2.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并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来源:学&科&网]1.理解并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及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二、设计思想:1、先用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顺理成章地研究落体运动;2、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自己总结出物体下落快慢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空气阻力,从而猜想若没有空气阻力会怎样;3、用牛顿管实验验证猜想,引入了新的理想运动模型:自由落体运动。

讲述1971年宇航员做的实验,加深印象;4、了解地球表面物体下落运动近似成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5、着手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利用打点计时器进行研究,得到结论;6、总结自由落体运动特点及重力加速度;7、应用训练三、小结这节课主要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知道自由落体运动就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推出了运动规律的三个公式,要求学生与以前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灵活地运用。

【最新文档】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及反思-范文模板 (10页)

【最新文档】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及反思-范文模板 (10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及反思趣味实验虽简单,但对其的热情高涨出乎教学前的预料;自行制作的测定反映时间尺效果非常好;教学软件的使用也让学生体会到科技的力量。

下面是小编收集的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及反思,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大家喜欢。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一、课程分析1.本节课使用的教材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1)(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的内容是第二章第5节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内容。

2.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难点、关键)(1)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历程中体现出来的科学研究方法。

(2)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实验探究过程。

(3)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解决简单问题。

二、学情分析1.学生在刚学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后,急需一次真正的实践去更深刻的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而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恰恰适应了学生的这一要求,在本节课的学习中,要让学生的认识有进一步的提高。

2.本节课从人类对自由落体运动的认识历史引入,重点介绍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的研究方法,强调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理解,以期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有全面、清楚的认识。

3.两位科学家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讲课时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及对他们的评价,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思想,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三、设计理念本节课从生活实践出发,结合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观察,初步了解自由落体运动,并通过对两位科学家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结合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

接着,通过实验让学生自主探究自由落体运动所遵循的规律。

通过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理解加以训练,让学生初步接受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最后,在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后,通过回扣课堂游戏,使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加以巩固和提高。

四、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研究并认识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人教版物理高一年级《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之二

人教版物理高一年级《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之二

[高一物理教案2-8]2.82 自由落体运动(习题课)一、教学目标熟练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规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物理问题。

二、重点难点掌握并灵活运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是复习的重点,也是难点。

三、教学方法复习提问,讲练结合四、教具幻灯片、投影仪五、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有何特点?谈谈你的理解。

学生回答:(1)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2)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同一地点从同一高度下落的快慢是相同的。

2、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是什么?学生回答:是一种初速度等于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3、什么是自由落体加速度?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1)在同一地点,不同物体作自由落体运动时的加速度相同,这个加速度叫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做重力加速度,通常用g表示。

(2)不同的地理位置,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不同,通常情况下g 取9.8m/s2,粗略计算时g 取10m/s2。

(初中学过的常数g =9.8N/㎏,实质上是这里的重力加速度)(3)重力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与重力方向相同。

4、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如何?学生回答:(1)规律:速度变化规律 V t =gt位移变化规律 S =gt 2/2(2)推论:V t 2=2gs222/t g v v v t t === (3)特点:V 1 ∶V 2∶V 3…=1∶2∶3…S 1∶S 2∶S 3 … =12∶22∶32…S Ⅰ∶S Ⅱ∶S Ⅲ… =1∶3∶5…ΔS =S Ⅱ-S Ⅰ=S Ⅲ-S Ⅱ=…=gT 2(二)例题选讲:【例题1】一个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落至地面前最后一秒钟内通过的路程是全程的一半,求它落到地面所需的时间。

解法一:设物体运动的总路程为S ,落到地面所需的时间为t ,则由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得: S = 21gt 2 21S = 21g(t-1)2 由以上两式解得:t=(2+2)s 另一解t=(2-2)s 舍去。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与反思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与反思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与反思《《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与反思》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

2.知道什么是重力加速度,知道重力加速度的方向和通常的取值。

3.会应用相应的运动学公式解答有关自由落体运动的问题。

二、能力目标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的兴趣,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及表述。

三、德育目标利用课后的阅读材料,介绍伽利略上百次的对落体运动本质规律的探索研究,使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索的艰辛,挖掘素材。

【教材分析】教材把自由落体运动作为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例来处理,没有另外给出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这体现了物理学从简单问题入手,用理想化的方法处理实际问题的方法。

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给出了频闪照相机的照片,但没有作定量的详细分析,只要求从图上看出物体越落越快,物体作加速运动即可。

教材为了简便,援引伽利略的研究结果,直接给出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的讲述,也比较适合学生的思维习惯,根据实验在同一地点,从同一高度同时自由下落的物体,同时到达地面的事实。

由知它们的加速度必相同,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和关键是做好实验和推理分析。

【教法建议】可以按照教材安排的顺序,在讲解的同时,通过实验,边讲边议,如果学生条件许可,可采取讨论式的教法。

【教学重点】认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并能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解决自由落体运动的问题。

【实验器材】牛顿管、橡皮块、两张相同的纸。

【教学难点】自由落体运动中不同物体下落的加速度都为g。

【教学过程】一、自由落体运动1.思考与讨论:(1)重的物体下落得快?还是轻的物体下落得快?(2)请举出一重的物体下落快的实例?(演示一张纸和一块橡皮下落的现象)师:是否一定是重的物体下落的快?在17世纪时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就用一种巧妙的推理方法来进行推理:①假设一块大石头的下落比一块小石头下落快。

详案:自由落体运动习题课教案

详案:自由落体运动习题课教案

详案:自由落体运动习题课教案详案之高一物理习题课《自由落体运动》两道典型习题的详尽教案自由落体运动习题课【教学目的】1、进一步掌握有关自由落体运动的计算。

2、与一般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类比,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自由落体运动中部分与全部的关系。

2、平动物体在自由下落过程中选取特殊点进行具体研究的问题。

【教学难点】相对运动的理解与判断。

【教学方法】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启发学生深入理解。

【教学过程和内容】1、复习引入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自由落体运动,它的特点是只受重力作用,并且v0=0,a=g。

接下来,我们看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与匀变速直线运动一样,分别有缺s,vt,a,t的4个基本公式(见板书),这些公式要不要记忆?(不要,我们只要记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4个基本公式,再将v0=0,a=g代入,便能推导出黑板上的这些公式。

)2、提纲第16题(知s求t)师:大家看提纲第16题。

(此时,老师画图)由图读题,(为了不和a,b混淆,我们将图中的A写为P)大家做作业时很多人没有画图的习惯,将图画出来后,正确理解题目意思,便能将实际问题便转化为物理问题。

问:题目中问铁链完全通过P点需多长时间?什么叫铁链完全通过P点需多长时间?(铁链顶部到P点开始计时到铁链尾部离开P点所需时间)。

师:我们不能对整条铁链的自由下落过程进行分析,但是,铁链上个点的运动状态都是一样的,我们能不能盯住铁链上的某一个点,看它在铁链完全通过P点的过程中做怎样的运动?我们如果盯住a点看,当铁链顶部到P点时,a点在P点上方1m处;铁链尾部离开P点时,此时,a点也刚好离开P点。

这样,我们就把铁链完全通过P点需多长时间转化成a点从P点上方1m处下落到P点所需时间。

现在写出已知,求。

21m a P a b详案之高一物理习题课《自由落体运动》两道典型习题的详尽教案总结: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方法是将不含有v0=0的运动转化为包含初速v0=0的运动进行求解会比较简洁。

高中物理_《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物理_《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快?三、新课教学(一)自由落体运动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有哪些?学生实验1:铁片和大纸片,由同高度同时下落学生实验2:大纸片和小纸片,且小纸片揉成团,由同高度同时下落学生通过分组实验观察进而对原有的观念产生质疑,猜想:下落快慢不同可能是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问题导学:若没有空气阻力的影响,物体仅受重力作用时,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快慢如何?教师演示:牛顿管实验演示:管内空气近似抽空时,轻重物体下落的快慢?演示:管内充满空气时,轻重物体下落的快慢?学生通过对比观察证实猜想:真空时不同物体下落快慢相同,下落快慢不同是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

引入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①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

②特点:a、初速度为零b、只受重力(说明“自由落体运动”是理想化模型,实际生活中在重力比阻力大得多的情况下,可以忽略阻力的影响。

使学生了解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哲学思想。

)(二)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什么样的运动?学生猜想:“自由落体运动”可能是匀加速直线运动问题导学:怎么证明你的猜想?学生:根据实验问题导学:自由下落很快,怎样抓住它运动的轨迹?验证:自由落体运动的频闪相片重物自由下落时用打点记时器打出的纸带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测量数据。

学生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教师引导:假设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可以用哪些方法证明呢?学生回答:A、连续相等时间的位移差ΔX=aT2B、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从零时刻起,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等于(X1∶X2∶X3∶…=1∶3∶5∶…)C、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从零时刻起,在ts内、2ts内、3ts内…的位移之比等于(XⅠ∶XⅡ∶XⅢ∶…=1∶22∶32∶…)D、位移与时间关系X= at2/2,建立X-t2图象,看位移与时间成正比关系。

E、根据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计算各点速度大小,再由V=at,看速度与时间是否是正比的关系……同学根据刚才提出的方案,判断自由落体运动是否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由落体运动习题课》教学设计与反思课题:自由落体运动习题课科目:物理必修1教学对象:高一课时:1课时提供者:黄基利单位:温州市龙湾中学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主要来源于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第6节《自由落体运动》学习后的一节应用课。

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在知识内容上,它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个特例,在思维方法上渗透着理想化模型的重要研究方法。

在必修一整个运动学的教学中,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教学重点就在于规律的应用,而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应用就包含了整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应用的思维方法,因而本节课对学生怎样分析运动学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和意义。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理解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2)能够利用打点计时器或其他实验仪器分析自由落体的运动轨迹并能分析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大小;(3)知道自由落体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4)知道竖直上抛运动与自由落体运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能解决竖直上抛运动的简单题型。

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2)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教育,了解研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培养探求知识的能力;(3)通过对重力加速度测量的实验探究,初步会进行探究实验的设计。

(4)初步了解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概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的兴趣,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2)渗透物理方法的教育,在研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中抽象出一种物理模型——自由落体。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位移、加速度、时间等描述运动的知识,而且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方面具有一定的基础。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及其运动规律也有了初步的认识,然而通过学生上交的作业来看,对于如何应用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来解决具体的问题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尤其是怎样求解重力加速度,需要教师进行指导,使学生能独立分析自由落体运动的简单题型。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节课总体上采用“设定情景,提出问题”——“师生探讨,分析问题”——“设计方案,计算求解”——“总结规律,拓展练习”的主线开展。

首先回忆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然后提出“怎样测量重力加速度?”,师生分析问题之后,学生开展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理论推导计算;教师给出方案,学生自由探讨计算;最后教师给出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应用的两个常见题型,学生进行分析思考,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教学任务。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1. 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方法和理论计算;2.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应用的两种题型分析;教学难点:1. 逐差法和滴水法求重力加速度;2. 竖直上抛运动的题型分析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问题情景引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从静止开始下落的物体都必做自由落体运动B. 从地球表面附近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加速度都是相等的C.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D.满足速度跟时间成正比的运动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答案:C思考回忆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和运动规律让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1)定义:物体只受重力作用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2)性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3)重力加速度:大小:一般g可9.8m/s2或10m/s2方向:竖直向下问题情景一:如何求解自由落体的加速度呢?你可以想到几种方法。

学生思考并设计实验方法通过学生探讨研究利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来求解重力加速度,从而达到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应用。

实验方案1:利用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分析提问:根据纸带信息,可以有几种方法进行求解重力加速度?分析:方法一画出v-t图像,根据图像的斜率求解重力速度。

方法二逐差法①如果纸带上有六条连续的相等时间间隔,则②如果纸带上有五条连续的相等时间间隔,则去掉头或者尾的间隔,采用学生思考并举手回答对v-t图像的应用和逐差法公式的学习实验方案2:利用频闪照相频闪摄影是研究变速运动常用的手段。

在暗室中照相机的,频闪快门处于常开状态,频闪仪每隔一定时间发出一次短暂的强烈的闪光,照亮运动的物体,于是胶片上记录了物体在几个闪光时刻的位置。

根据小球自由落下时的频闪照片示意图,频闪仪每隔0.04s闪光一次,就可以测量出自由落体的加速度。

注意:单位是厘米问题:给出频闪照片的示意图,让学生讨论分析,提出求解方法。

学生思考,并回答计算方法:方法一:使用逐差法求解;方法二:求出某个位置的速度和开始自由落体运动到该位置的时间,利用计算重力加速度;方法三:量出开始自由落体运动到某个位置的高度和运动时间,利用计算重力加速度;方法四:取两个相邻相等时间间隔T及位移之差,利用求解;方法五:求出频闪照中某两个位置的速度,利用求解对自由落体运动公式的灵活应用实验方案3:滴水法测加速度某同学用下列方法测定重力加速度(1)让水滴落在盘中时,仔细调整水龙头的阀门,使第一滴水刚落入盘中听到响声的瞬间,第二滴水滴正好从阀门口处开始下落;(2)当听到水滴落进盘中的某次响声开始计时,并数“0”,以后每听到一次响声,依次数“1,2,3,……”,直到数到“50”按下停表按钮,停表上显示的时间为20.0 s;(3)用米尺测量出水龙头阀门口到盘子的距离为78.24 cm.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及所得数据,计算重力加速度的值为_____m/s2.学生思考并进行求解对知识点——滴水法测重力加速度的理解和应用问题情景二:屋檐定时滴出水滴,当第5滴正欲滴下时,第1滴已刚好到达地面,而第3滴与第2滴正分别位于高1m的窗户的上、下沿,问:(1)此屋檐离地面多少米?(2)滴水的时间间隔是多少?学生独立思考并分析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应用题型一问题情景三:竖直上抛一物体,初速度为30m/s,求:上升的最大高度;上升段时间。

(g=10m/s2)(教师演示,并讲解竖直上抛运动的特点)学生课堂练习:在离地15m的高处,以1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小球,求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和小球从抛出到落地所用的时间.(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取重力加速g=9.8m/s2)学生独立思考并分析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应用题型二竖直上抛运动特点:(1)具有竖直向上的初速度。

(2)因为重力远大于空气阻力,故空气阻力可忽略。

物体只受重力作用,加速度恒为重力加速度。

(3)物体上升达到最高点还要下落,上升阶段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下落阶段是自由落体运动。

七、教学评价设计《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应用》的量规评价表评价指标(权重)优良合格不合格自评师评学习完成情况(50分)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以及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10分)知道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以及重力加速度的大小(8分)对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的认识有点模糊(5分)熟练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和基本公式(20分)基本知道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和涉及的公式(15分)只知道自由落体运动涉及的公式,不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10分)能熟练应用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分析并解决实际的落体问题(20分)只能基本利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公式分析并解决实际的落体问题(15分)不会分析落体运动的问题(10分)自主探究(20分)能提出新的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设计方案,并独立完成探究测量重力加速度(20分)不能提出新的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方案,但能独立完成教材提供的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方案(12分)不能独立进行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效果差(5分)合作交流(15分)小组成员共同努力完成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并提出新的设计方案(15分)小组成员合作较好,能基本完成课本提供的实验方案(10分)小组成员之间表现不好,不能完成测量任务,效果差(5分)解决问题(15分)能很好地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15分)简单的实际问题解决效果一般(10分)不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5分)合计等第:1、优良:80分以上;2、合格:60分以上;3、不合格:60分以下八、板书设计一、自由落体运动规律(1)定义:物体只受重力作用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2)性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3)重力加速度:大小:一般g可9.8m/s2或10m/s2 方向:竖直向下二、重力加速度的测量(1) 纸带测量(2)频闪照相(3)滴水法三、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应用:(1)连续滴水型(2)竖直上抛型九.教学反思本节课以“设定情景,提出问题”——“师生探讨,分析问题”——“设计方案,计算求解”——“总结规律,拓展练习”的主线开展。

教学设计完整,而且题目选择合理、适度,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所给的例题代表性强,有助于学生掌握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应用。

本节课的主要亮点就是对“如何求解自由落体的加速度呢?你可以想到几种方法。

”和“给出频闪照片的示意图,让学生讨论分析,提出求解方法。

”这两个问题的探讨,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问题的探讨,并积极回答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课堂氛围活跃,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最大的发挥。

而且学生提出的很多意见都是我备课时没有想到的,这充分说明这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

尤其是对第二个问题的探讨,学生能充分应用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来求解重力加速度,语言表述也非常得清楚。

本节课存在的主要不足是1. 课堂的问题情境引入所花时间有点长,直接影响到后面课堂内容的开展,所以课堂的时间掌控方面今后还学要多加注意;2.课堂提问主要是让全体学生一起回答问题为主,单独让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的情况很少,今后要注意改变。

我校听课老师给我的意见是教学设计比较合理,内容安排恰当,学生能积极相应老师的教学,课堂非常活跃;不足之处就是在课堂氛围掌控方面要多加注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