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大鼠脾脏切除手术最适麻醉的探究
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
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是在科学研究中使用的一种技术,目的是为了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疼痛和不适感,同时保护实验动物的福利。
麻醉可以使实验动物处于无痛觉和无意识状态,以便进行各种操作、实验和手术。
在实验过程中,麻醉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动物的种类、实验需求、实验所需时间等因素来确定。
常用的实验动物麻醉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局部麻醉:局部麻醉主要针对某个具体的部位或区域进行麻醉。
例如,对于小鼠或大鼠的手术操作,可以通过使用局部麻醉药物如利多卡因、戊巴比妥钠等,将药物注射到手术部位,使动物在手术过程中局部麻醉。
2. 全身麻醉:全身麻醉是指使整个动物体表现出无痛觉和无意识状态的麻醉方法。
全身麻醉适用于复杂手术或需要较长时间操作的实验,如内窥镜检查、器官移植、生物体刺激等。
目前,全身麻醉通常使用静脉麻醉或吸入麻醉两种方式。
3. 静脉麻醉:静脉麻醉是通过给动物静脉注射麻醉剂,使药物迅速进入动脉血液循环,通过血流输送到全身,产生全身麻醉效果。
动物通常会在注射后几秒钟内失去意识,并进入无痛无感觉状态。
常用的静脉麻醉药物有戊巴比妥钠、异氟醚等。
4. 吸入麻醉:吸入麻醉是将麻醉剂以气态形式通过动物的呼吸道送入肺部,通过肺泡与血液交换,达到全身麻醉的效果。
吸入麻醉常用的药物有氟烷、异氟醚、氧化亚氮等。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吸入气体的方式进行给药,既可控制麻醉剂的剂量,还可根据需要调整麻醉深度。
除了以上主要的麻醉方法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下使用的麻醉方法,如眼科手术中常用的硬膜外麻醉、特定场景下使用的局部麻醉等。
在使用麻醉方法时,科研人员还应遵循一些麻醉实践原则以保护实验动物。
首先,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和药物,应考虑动物种类的特殊需求,例如老鼠和大鼠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其次,根据实验操作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麻醉深度;另外,在麻醉后需要对动物进行有效的监测,定期检查动物的生命体征,确保其处于麻醉的状态下没有额外的不适。
需要强调的是,为了保障实验动物福利和避免不必要的痛苦,实验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动物的使用数量以及对其造成的痛苦和不适。
大鼠的麻醉
用量:0.25ml/100g
6、2%戊巴比妥钠50mg/kg,书上推荐的剂量是40~50mg/kg(ip);或者苯巴比妥钠+乙醚麻醉,效果也可以.。
7、在建立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使用戊巴比妥钠,是沿用了很多同事的方案。使用中麻醉很平稳。效果很不错。估计肾脏移植模型和肠道相差不大,不知对否。
二、异氟醚大鼠麻醉
安全且具有麻醉科特色。
我们是用异氟醚(应该是国产的吧)麻醉的,用那种市面上常见的可以提的比较大的带盖塑料水杯自制一个封闭的小麻醉空间,水杯是那种直桶透明,盖子类似特百惠按盖,上有一个约2cm饮水孔的那种,用一个合适的注射器前端堵住饮水孔。使用时打开盖子,将杯子对着大鼠,大鼠顺势会自己进去,然后竖起杯子盖上盖,连抓大鼠都省了,超级安全!然后接麻醉机(临床淘汰的机型,不过作试验足够了),注意要事先准备好连接管道(临床上各种管子都是可以互相接口的),打开挥发器就行了。我们一般先开最大,大鼠一会儿不动了就麻好了(杯子要求至少半透明)。
4、3%的戊巴比妥钠,1ml~1.5ml/kg,但要体重称准。
5、戊巴比妥钠,40mg/kg,但不安全,用水合氯醛腹腔注射最安全,300mg/kg。或是用乌拉坦。用复合麻醉,2小时左右很有效。
配方:
戊巴比妥钠:0.886g
水合氯醛:4.25g
硫酸镁:2.12g
无水酒精:14.25ml
丙二醇:33.8ml
3、水合氯醛和戊巴比妥钠均可以的,前者的麻醉持续时间短些,看你的手术需要了,前者的一般剂量为350~400mg/kg,后者的剂量一般可为30mg/kg,均是ip注射,安全性是很好的。戊巴比妥钠最好用进口分装的,上海试剂公司有售。??
注:我们一般同时接着氧气,所以安全过程中的维持麻醉一般也采用吸入麻醉,与诱导时基本类似。取出诱导好的大鼠,快速固定四肢在操作板上,给大鼠口鼻处罩上剪下的合适注射器(好像是20或30ml注射器)前端,注射器头接诱导时的麻醉管道,连接到麻醉机上,一般维持时开到2,同时供氧,没有给它们插过气管插管,也没有出现窒息的(至少我没见过)。可作除开胸外的手术,一般切皮处给予少量局麻。作过颈部血管手术和股动静脉穿刺置管效果都很好。
SD大鼠脂肪采取
SD大鼠脂肪采取简介SD大鼠脂肪采取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研究大鼠脂肪组织的特性和功能。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介绍SD大鼠脂肪采取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希望本文能为相关科研人员提供一些帮助。
步骤1.准备实验材料:–SD大鼠–麻醉剂(如异氟醚)–消毒液–手术器械(如手术刀、手术剪、镊子等)–无菌培养皿和离心管2.麻醉SD大鼠:–将SD大鼠置于麻醉箱中,通过给予适量的麻醉剂使其进入麻醉状态。
–确保大鼠完全进入麻醉状态后,将其取出放在手术台上。
3.消毒操作区域:–使用消毒液彻底清洗手术台及手术器械,以减少感染风险。
4.实施脂肪采取:–使用手术刀在大鼠身体的特定位置(如腰部)切开皮肤,并将切口扩大。
–使用手术剪和镊子小心地分离脂肪组织,注意不要损伤其他组织。
–通过运用轻柔的力量,将脂肪组织完整地取出,并放置在无菌培养皿中。
5.脂肪组织的处理:–将采取的脂肪组织放入离心管中,并加入适量的生理盐水进行清洗。
–对脂肪组织进行离心,以去除其中的杂质。
–可根据实验需求,将清洗后的脂肪组织进行冷冻保存或进一步处理。
6.注意事项:–在实施脂肪采取之前,应经过相关机构的批准,并遵循相关伦理规定。
–在实施手术时,应注意麻醉剂的使用量,确保大鼠在手术过程中不会醒来。
–手术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伤及大鼠的其他组织。
–操作过程中要保持工作区域的洁净,使用无菌器械进行操作,以减少感染风险。
结论SD大鼠脂肪采取是一项常见的实验技术,用于研究脂肪组织的性质和功能。
通过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获得高质量的脂肪样本,为后续的实验研究提供可靠的基础。
同时,在进行实验前应获得相关批准,并遵循伦理规定,以确保动物的福利和实验的科学性。
希望本文对于进行SD大鼠脂肪采取的科研人员有所帮助。
注:本文所提供的步骤和注意事项仅供参考,具体操作应根据实验要求和相关规定来进行。
SD大鼠替代家兔行脾切除手术——搭建学生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技能实践平台的探究
可通过调 节各神经元 之间的 “ 息”交互 ,来调整大脑某 些比较长时 信 程 的活动 。鉴于人 体 的睡眠 的压力一 致人体 产生 睡眠需 求的生 理机 导
制 ,同样要 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 。
2慢性缺血性脑损伤中星形胶质细胞 的变化分析
我们 知道 ,慢 性缺血性 脑损伤 的生长特点 为浸润性 生长 ,与 正常 脑 组 织无 明显 界 限。在 脑损 伤后 ,星形胶 质细 胞胞 体变 大 ,数 目增
21 年 8 0 1 月第9 第2 期 卷 3
・实验研究 ・ 4 3
S 大 鼠替代家兔行脾切 除手术 D
— —
搭 建学生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技 能实践 平台的探 究
涂 颖 李岳霓 ’ 喻 萍 杨荣荣’ 辜丽丹 周 瑜 李 阳友。
刘付 海
( Il 1 J z 医学 院临床医学系 ,四川 南充 6 7 0 ;2 Ji1 ll ; 300 I " t, 医学 院医学影像学系 ,四川 南 充 6 7 0 ; 3 0 0 3川 医学 院教务处 ,四川 南充 6 7 0 ) E 30 0
星形胶质细 胞为神经元 提供营养物 质 ,并且亦 有助于细 胞修复过 程 的进行 。此外 ,与直接控制大脑 活动 的神 经元不 同,星形胶质细胞
通讯 作者 :E a: ago ̄ 16c m il nyu 2 . r li y o n —传递时起到整和作用 ,从而调节机体 的生长与发育 t l , 。
会逐渐加深 。
多 ,出现反应性增生 ,中间丝的G A 合成增多,这样的细胞就是反 FP
应 性星形胶质 细胞 。反 应性星形胶 质细胞对 神经的再生 起着双重 的作
用 ,而脑 损伤后 星形 胶质细 胞分泌 一些神 经生 长因子 ( F 、b NG ) 、 层粘 连蛋 白、神经钙黏 蛋白 ,都有 利于神经元 的存活 ,在神经元 的修 复 、芽生及 轴突再 生的过程 中起着 十分 重要作用 。同时 星形胶质 细 胞还 会将 神经元包裹起 来以保护它们 ,并让 它们保持健康 。 而我 们知道 ,慢性缺血性 脑损伤 一般 症状为 头痛 、颅 内压增高 、 视神 经乳头水 、呕吐 、视 力改变 、视 野改变 、复视 、癫痫 、复视和 生 命 体征改变 等 ,预后一 般都 比较差 ,同时在 我国的发病 率越来越高 。 而 慢性缺血 性脑 损伤 中星形胶质细 胞的变化依 星形胶质 细胞生 长状 态
SD大鼠脾脏切除手术最适麻醉的探究
SD大鼠脾脏切除手术最适麻醉的探究作者:李阳友涂颖刘付海喻萍杨荣荣李岳霓辜丽丹周瑜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第35期【摘要】目的探究SD大鼠脾脏切除手术的最适麻醉剂,及最适手术切口大小,为大鼠行脾脏切除手术及用于医学实验外科教学提供有力的数据资料。
方法将40只健康同龄SD雄性大鼠随机平均分为4组(A、B、C、D组),A组水合氯醛麻醉,行1.5 cm切口; B组戊巴比妥钠麻醉,行1.5 cm切口;C组水合氯醛麻醉,行2.0 cm切口;D组戊巴比妥钠麻醉,行2.0 cm切口,分别按要求行脾脏切除手术。
结果比较麻醉前后体温、呼吸,P0.05。
结论戊巴比妥钠对大鼠的呼吸频率、体温抑制较强,水合氯醛对大鼠呼吸频率和体温的抑制作用较少,且首剂麻醉成功率高,麻醉起效的时间快,是大鼠脾脏切除手术的最适麻药,该手术最适切口大小为2.0 cm。
【关键词】脾脏切除;麻醉;切口大小;水合氯醛;戊巴比妥钠脾脏切除术是每一位外科医生都需要掌握的外科基本手术,其中所涉及的基本操作是每个医生必须具备的实践能力[1],也是反映外科医生基本素质和工作能力的基本手术[2]。
本文从选取最适麻醉药品、手术最适开口大小,探究SD大鼠脾脏切除手术,希望为外科实验教学及临床技能实践提供有力的数据资料。
1 材料和方法1.1 实验动物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300±20)g,由南充市川北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
1.2 器材和药品电子秤,计时器,天平,智能体温计(量程:32℃~42℃,型号:7S0,制造商:豪展医疗有限公司),戊巴比妥钠(生产批号:WS20060401,上海西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蒸馏水配制成10%溶液,水合氯醛(生产批号:20060712,天津福晨化学试剂厂生产),蒸馏水配制成1%溶液。
1.3 实验阶段1.3.1 麻醉方法及用量动物于实验前禁食不禁水12 h,实验当天禁水。
10%水合氯醛溶液经预试确定麻醉剂量为4.5 ml/kg[3];戊巴比妥钠配制为1%溶液,麻醉剂量为6 ml/kg。
实验动物麻醉方法及注意事项
实验动物麻醉方法及注意事项一、吸入式麻醉起效快,恢复也快,且麻醉的深度和维持时间易控制,被认为是啮齿类动物最可靠的麻醉方式。
我们下面主要介绍2种常见的麻醉剂——异氟烷和乙醚。
1. 乙醚(Diethyl ether)特点:为高度易挥发性液体,被吸收后会广泛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操作简单,见效快;操作方式:将被乙醚浸湿的消毒脱脂棉球或纱布放入烧杯(常用1000ml)内,将实验动物放入,用塑料薄膜封口,观察,会发现动物先开始兴奋,继而出现抑制,自行倒下。
若实验时间过长,可将动物固定在实验台上,将含有乙醚的棉球靠近其鼻部,保持吸入状态;缺点:但其对呼吸系统有刺激性,可增加呼吸道分泌物;若麻醉过深,可导致动物死亡;由于其会对实验动物有害,且可能造成的操作人员危险等原因,目前使用相对较少[1]。
适用实验:由于起效和维持时间短,仅5-10min,主要用于短时间的浅麻实验,如大鼠眼眶取血等简单实验。
2. 异氟烷 (Isoflurane)特点:异氟烷为无色的澄明液体,易挥发,具有轻微气味;诱导和复苏均较快,加上不会影响动物的生理指标,在动物实验中的应用日趋广泛;操作方式:一般使用时会配专用的吸入麻醉机,混合纯氧进行麻醉,通过氧气气流使异氟烷挥发,诱导麻醉一般使用2~3%的浓度,维持使用1.5~2%。
一般在麻醉机连接一个麻醉罐子,如果单独维持麻醉操作就使用面罩比较合适。
一般小鼠的麻醉时间为2~3min,大鼠的麻醉时间为4~5min;异氟烷使用装置适用实验:研究表明,异氟烷麻醉能维持动物的心率、血氧分压、血液pH等生理功能处于稳定状态[2],适合情况复杂且持续时间较长的动物实验[3],包括连续监测动物参数变化如成像技术、还有一些其他全麻药不宜使用的疾病,例如癫痫、颅内压增高、重症肌无力、糖尿病等。
二、注射式麻醉一种既简单方便,又能使动物很快进入麻醉期,而无明显兴奋期的方法。
水合氯醛、戊巴比妥钠、阿佛丁和氯胺酮是目前大小鼠实验中最常用的注射类麻醉剂。
大鼠的麻醉
大鼠的麻醉点击次数:3690 发表于:2008-06-25 22:38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来源:<a href=''>丁香园</a>一、SD大鼠的麻醉1、SD大鼠腹腔麻醉把异氟烷和脂肪乳混合做成乳化异氟烷,腹腔注射,3分钟麻醉,30分钟清醒。
乳化异氟烷制备:用30%的脂肪乳为载体,在室温下(20℃)应用玻璃瓶法,配制成8%的乳化异氟烷。
即将1.2ml的液态异氟烷和21.3ml的30%脂肪乳加入至一个气密性良好的25~30ml玻璃容器内,在振荡器上以2000r/min的速度剧烈震荡30s,静置30s,然后再以2000r/min速度剧烈震荡50min,达到平衡后放置于4℃冰箱保存备用。
乳化异氟烷,大鼠腹腔注射的半数有效量(ED50)相当于液态异氟烷0.51~0.64ml/ kg,半数致死量(LD50)相当于液态异氟烷1.10~1.46ml/kg,治疗指数(TI)为2.24。
致死量大鼠表现为呼吸抑制、心律失常,继而心跳停止。
病理解剖显示腹腔注射乳化异氟烷不会引起心、肺、肝、肠系膜的病理改变。
2、SD大鼠吸入麻醉可以作一个小金鱼缸(四方形)算出体积,钻个眼用橡皮塞塞住,老鼠装进去封住缸口,从橡皮塞插上注射器给液态吸入麻醉药(如1ml异氟烷可挥发成196ml的气体),算出需要的浓度就会算出需要的液态麻醉药量,一般一个MAC就够了,老鼠的异氟烷MA C大约是2%。
3、SD大鼠经口气管插管腹腔麻醉,四肢仰面固定,上下切牙用丝线系住作牵引,操作者头戴额镜(五官科检查耳朵用的),对面放置好光源(一个射灯),牵出舌头和下切牙丝线一起由左手捏住,上切牙丝线由助手提着或用止血钳夹住用自己的前胸固定,拉动丝线使头部上提和口充分张开,右手持18G或16G套管针(戴芯但不超过管口),看到声门(鱼口状)既可插管。
二、异氟醚大鼠麻醉安全且具有麻醉科特色。
我们是用异氟醚(应该是国产的吧)麻醉的,用那种市面上常见的可以提的比较大的带盖塑料水杯自制一个封闭的小麻醉空间,水杯是那种直桶透明,盖子类似特百惠按盖,上有一个约2cm饮水孔的那种,用一个合适的注射器前端堵住饮水孔。
肾脏切除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肾脏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肾脏切除的实验操作方法。
3. 分析肾脏切除对机体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负责排泄代谢废物和调节水电解质平衡。
肾脏切除实验是医学研究中常用的动物实验,通过切除动物肾脏,研究肾脏切除对机体的影响,为临床肾脏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大鼠,体重200-250g。
2. 实验仪器:手术器械、解剖显微镜、手术显微镜、显微镜、天平、血压计、心电图仪等。
3. 实验试剂:生理盐水、肝素钠、氯化钠、葡萄糖、肾上腺素等。
四、实验方法1. 实验动物选择:选取体重200-250g的大鼠,雌雄不限。
2. 实验分组:将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
3. 实验操作:(1)实验组:进行肾脏切除手术。
首先,将大鼠麻醉,采用背部切口暴露肾脏。
在肾动脉和肾静脉处结扎,切断肾蒂,切除肾脏。
(2)对照组:进行假手术。
在肾脏表面做切口,不切除肾脏。
4. 实验观察:(1)观察实验前后大鼠的生理指标变化,如血压、心率、呼吸等。
(2)观察实验前后大鼠的体重、饮食、排泄等生活习性变化。
(3)观察实验前后大鼠的尿液颜色、透明度等尿液指标变化。
(4)观察实验前后大鼠的病理变化,如肾脏、心脏、肝脏、脾脏等器官的组织学变化。
五、实验结果1. 实验前后大鼠的生理指标变化:(1)血压:实验组大鼠在术后血压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2)心率:实验组大鼠在术后心率明显加快,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3)呼吸:实验组大鼠在术后呼吸频率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2. 实验前后大鼠的生活习性变化:(1)体重:实验组大鼠在术后体重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2)饮食:实验组大鼠在术后食欲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3)排泄:实验组大鼠在术后尿液颜色加深,透明度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动物脾脏切除术实验报告
动物脾脏切除术实验报告本实验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动物脾脏切除术对于生理机能的影响。
本文报告了该实验的具体过程和结果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一、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实验动物:实验组10只小鼠,对照组10只小鼠;实验设备:手术台、手术刀、止血钳、切开器、缝合针、药瓶、注射器等。
2. 实验方法1)实验动物的准备及分组将20只小鼠按照体重大小依次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10只小鼠进行脾脏切除术,对照组10只小鼠不进行手术操作。
2)脾脏切除术操作(1)麻醉:使用镇静剂将小鼠麻醉;(2)消毒:对手术部位进行消毒处理;(3)切开:在小鼠左下腹部做出5mm长的皮肤切口,用止血钳张开皮肤;(4)固定:将小鼠固定在手术台上,调整到合适的角度;(5)切除脾脏:使用手术刀在小鼠左下腹部的剖腹处穿刺,找到脾脏并进行切除;(6)止血:切除完毕后对手术处进行止血处理;(7)缝合:用缝合针缝合手术处的皮肤。
3)术后处理将实验组小鼠进行肠道抑制药物治疗,并加强护理。
对照组小鼠也加强护理。
二、实验结果1.实验组小鼠实验组小鼠脾脏切除后,出现了一系列的生理变化:血液中白细胞和红细胞计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值也有下降,伴随着不同程度的贫血表现。
同时,实验组小鼠的体重明显下降,行走困难,甚至出现了运动能力下降的情况。
2.对照组小鼠对照组小鼠在术后没有出现上述生理变化,正常进食、正常生长、正常运动。
实验组小鼠进行脾脏切除术后,在生理上主要表现为血细胞减少,贫血,运动能力下降等等。
具体表现为:1.血液变化,血红蛋白降低,红细胞计数降低,红细胞比容也随之下降。
因为脾脏主要负责清除血液中不成熟和老化的红细胞,脾脏切除后能引起红细胞过多、血红蛋白水平下降的情况。
2.能量代谢障碍。
脾脏对于血细胞代谢和储备的控制,能够影响能量代谢。
脾脏切除后可能导致能量代谢失衡,分解代谢不足,而造成机体代谢障碍。
3.运动能力下降。
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
实验动物麻醉方法麻醉(anesthesia)的基本任务是消除实验过程中所至的疼痛和不适感觉,保障实验动物的安全,使动物在实验中服从操作,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一、常用的麻醉药(一)常用局部麻醉剂:普鲁卡因,此药毒性小,见效快,常用于局部浸润麻醉,用时配成0.5%~1%;利多卡因,此药见效快,组织穿透性好,常用1%~2%溶液作为大动物神经干阻滞麻醉,也可用0.25%~0.5%溶液作局部浸润麻醉。
(二)常用全身麻醉剂:1. 乙醚乙醚吸入法是最常用的麻醉方法,各种动物都可应用。
其麻醉量和致死量相差大,所以其安全度大。
但由于乙醚局部刺激作用大,可刺激上呼吸道粘液分泌增加;通过神经反射还可扰乱呼吸、血压和心脏的活动,并且容易引起窒息,在麻醉过程中要注意。
但总起来说乙醚麻醉的优点多,如麻醉深度易于掌握,比较安全,而且麻醉后恢复比较快。
其缺点是需要专人负责管理麻醉,在麻醉初期出现强烈的兴奋现象,对呼吸道又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因此,需在麻醉前给予一定量的吗啡和阿托品(基础麻醉),通常在麻醉前20-30分钟,皮下注射盐酸或硫酸吗啡(每公斤体重5~10mg)及阿托品(每公斤体重0.1mg)。
盐酸吗啡可降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痛阈,还可节省乙醚用量及避免乙醚麻醉过程中的兴奋期。
阿托品可对抗乙醚刺激呼吸道分泌粘液的作用,可避免麻醉过程中发生呼吸道堵塞,或手术后发生吸入性肺炎。
进行手术或使用过程中,需要继续给予吸入乙醚,以维持麻醉状态。
慢性实验预备手术的过程中,仍用麻醉口罩给药,而在一般急性使用,麻醉后可以先进行气管切开术,通过气管套管连接麻醉瓶继续给药。
在继续给药过程中,要时常检查角膜反射和观察瞳孔大小(如发现角膜反射消失,瞳孔突然放大,应立即停止麻醉。
万一呼吸停止,必须立即施行人工呼吸。
待恢复自动呼吸后再进行操作。
2. 苯巴比妥钠此药作用持久,应用方便,在普通麻醉用量情况下对于动物呼吸、血压和其它功能无多大影响。
通常在实验前半至一小时用药。
脾脏手术的麻醉
脾脏手术的麻醉(一)麻醉前准备1.脾脏是人体血液储存和调节器官,有清除和调节血细胞及产生自身免疫抗体的功能。
原发性或继发性脾功能亢进患者,多有脾肿大,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骨髓造血细胞增生。
麻醉医师应在麻醉前全面了解病史及各种检查结果。
评估围手术期风险,做好相应准备。
2.严重贫血,尤其是溶血性贫血者,应输新鲜血。
有肝损害、低蛋白血症者,应给予保肝及多种氨基酸治疗。
有血小板减少、出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者,应小量多次输新鲜血或浓缩血小板,并辅以维生素K治疗。
择期手术患者应待贫血基本纠正、肝功能改善、出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恢复正常后再行手术。
3.原发性脾功能亢进者除有严重出血倾向外,大都已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ACTH。
麻醉前除应继续服用外,尚需检查肾上腺皮质功能代偿情况。
4.有粒细胞缺乏症者常有反复感染史,术前应积极防治。
5.外伤性脾破裂除应积极治疗失血性休克外,应注意有无肋骨骨折、胸部挫伤、左肾破裂及颅脑损伤等并存损伤,以防因漏诊而发生意外。
(二)麻醉选择与处理1.无明显出血倾向及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已恢复正常者,可选用连续硬膜外阻滞。
麻醉操作应轻柔,避免硬膜外间隙出血。
凡有明显出血者,应弃用硬膜外阻滞。
选择全麻时需考虑有无肝损害,可用静脉复合或吸入麻醉。
气管插管操作要轻巧,防止因咽喉及气管黏膜损伤而导致血肿或出血。
2.麻醉手术处理的难度主要取决于脾周围粘连的严重程度。
游离脾脏、搬脾、结扎脾蒂等操作,手术刺激较大,有发生意外大出血的可能,麻醉医师应提前防治内脏牵拉反应并做好大量输血准备。
巨大脾脏内储血较多,有时可达全身血容量的20%,故手术中禁忌脾内注射肾上腺素,以免发生回心血量骤增而导致心力衰竭。
3.麻醉处理中要密切注意出血、渗血情况,维持有效循环血量。
渗血较多时,应依情使用止血药和成分输血。
4.麻醉前曾服用激素的患者,围手术期应继续给予维持量,以防肾上腺皮质功能急性代偿不全。
外科手术-小动物脾脏摘除
3.切开皮肤后,钝性分离腹外、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直至腹膜,腹膜显露后,用剪刀剪开连,如有,应仔细耐心的将粘连部分分离开,并轻轻的将脾脏牵引切口外。同时用灭菌的纱布块,填塞于脾脏与皮肤切口之间。
所需器械
、
药品
、
辅料等
4号手术刀1把23#刀片2个巾钳4把肠钳4把止血钳4把
圆针2个三棱针2个四号线、肠线、七号线若干
药品:
静松灵/0.5%盐酸普鲁卡、生理盐水、甲硝唑、油剂青霉素、头孢、碘酒、酒精
辅料:
创巾、灭菌塑料布、灭菌纱布等
教师意见
小动物外科手术计划
年月日
手术名称
脾脏摘除
班组
手术分工
术者
麻醉助手
助手
保定方法
右侧卧保定
全身麻醉局部浸润麻醉。
麻醉方法
术式(手术的部位,切口的大小和方向,组织的分离、止血、缝合的方法。病灶如何处理,手术过程可能发生的意外,处理方法)及术后护理。
三、手术步骤
1.右侧卧保定,腹部清洗剃毛,消毒,盖好创巾。全身静松灵2毫克/公斤;局部切口用0.5%盐酸普鲁卡因浸润麻醉。
5.结扎所有通向脾脏的血管。一般先结扎脾动脉,这便于脾血回流,使脾脏自行缩小、变软。脾动脉用7号丝线,距脾门1.5一2.0厘米处进行双重结扎。再以同样的方法结扎脾静脉。然后,由_L而下或由下而上尽可能的把所有通向脾脏的细小血管,用4号丝线进行结扎。最后经检查,所有血管已结扎完毕,此时即可用剪刀或外科刀在距脾脏1一1.5厘米处,将脾、血管、系膜一起剪掉。经一定时间的观察,没有出血,将脾脏还纳腹腔。
戊巴比妥钠不同注射途径对大鼠麻醉效果的比较
受体花环率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来看,雄性均高于雌性。
表明雄性Wistar大鼠红细胞C3b受体粘附活性似稍高于雌性。
313 S.D大鼠和Wistar大鼠两个品种比较,结果为:(1)S.D大鼠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低于Wistar大鼠(P<0105),表明Wistar大鼠红细胞免疫粘附活性强于S.D大鼠。
而S.D大鼠红细胞结合循环免疫复合物含量高于Wistar大鼠(P<0105),可能S.D大鼠循环免疫复合物高于Wistar大鼠,有待进一步实验。
(2)与人体实验结果相反,两个品种大鼠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均高于C3b受体花环率。
这可能与小型动物血循环免疫复合物高于人体有关,也有待进一步实验研究。
4 参考文献1 郭峰等1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初步研究1中华医学杂志,1982;62(12):7151998—05—16 收稿戊巴比妥钠不同注射途径对大鼠麻醉效果的比较丁运萍 刘旭学华西医科大学 成都610041 在动物实验中,戊巴比妥钠麻醉大鼠常用腹腔注射(IP)给药。
其与肌肉注射(IM)、静脉注射(IV)给药的麻醉效果比较未见详细报道。
作者将这3种给药途径对SD大鼠的麻醉过程及效果等进行了比较,以期为不同动物实验中选择适当的给药途径提供参考。
1 材料和方法实验药物为戊巴比妥钠,由佛山市化工实验厂提供,化学纯,批号:860901,使用时配成2%注射液。
实验动物为一级SD大鼠(质量合格证号:川实动管第70号),每只体重200g左右,由本校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将SD大鼠随机分成IP、IM、IV3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称重,按300mg/kg注射。
2 结果3种给药途径在给药前后SD大鼠的体温变化、呼吸频率变化及其麻醉诱导时间和麻醉时间的观察结果分别列于表1、2、3。
可见各组的体温下降及其下降速率的差异都不显著(P>0105);麻醉期间呼吸频率变化基本一致,雌鼠60min内呈下降趋势,雄鼠30min内呈下降趋势,30min后逐渐增加;麻醉诱导期雌鼠均较雄鼠短,但差异不显著(P>0105),但各组间以IM组最长,IP组次之,IV组最短,有显著差异(P<0101);而麻醉期雌鼠均较雄鼠长,各组间以IP组最长,IM组次之,IV组最短,也有极显著差异(P<0101)。
脾切除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脾脏的生理功能及其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
2. 掌握脾切除手术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3. 观察脾切除后动物生理变化,分析脾切除对动物机体的影响。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家兔(体重2-3kg)2只。
2. 实验器材:手术刀、剪刀、镊子、止血钳、注射器、酒精棉球、生理盐水、碘伏、纱布等。
3. 实验药品:5%葡萄糖溶液、0.5%普鲁卡因、肝素钠等。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动物处理:将家兔置于安静环境中,禁食12小时,自由饮水。
实验前30分钟,肌肉注射0.5%普鲁卡因进行麻醉。
2. 脾脏暴露:家兔麻醉后,仰卧位固定于手术台上,常规消毒皮肤。
在左侧腹部做一长约5cm的切口,钝性分离肌肉组织,暴露脾脏。
3. 脾脏切除:用手术刀在脾脏底部找到脾蒂,结扎脾蒂血管,切断脾蒂。
用剪刀剪断脾脏与周围组织的连接,将脾脏完整切除。
4. 伤口处理:将切除的脾脏放入装有生理盐水的培养皿中,观察其外观和质地。
用酒精棉球消毒手术切口,逐层缝合肌肉和皮肤。
5. 术后处理:将家兔放回笼中,观察其术后恢复情况。
术后24小时内,每6小时肌肉注射肝素钠抗凝。
四、实验结果1. 脾脏外观:脾脏呈暗红色,质地较脆,表面光滑,边缘钝圆。
2. 术后恢复:家兔术后恢复良好,食欲、精神状态正常。
3. 脾切除后动物生理变化:(1)血液学指标:术后第1天,家兔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有所下降。
术后第3天,白细胞计数逐渐恢复正常,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逐渐上升。
(2)免疫学指标:术后第1天,家兔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均明显下降。
术后第3天,免疫球蛋白水平逐渐上升,但仍低于术前水平。
(3)组织学观察:术后第1天,脾脏周围组织出现炎症反应,部分组织细胞坏死。
术后第3天,炎症反应逐渐减轻,组织细胞恢复。
五、讨论1. 脾脏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脾脏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具有过滤血液、清除病原体、产生免疫细胞等生理功能。
脾切除后,机体免疫功能受到影响,导致免疫球蛋白水平下降。
脾细胞提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习掌握脾细胞提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熟悉无菌操作流程,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3. 了解脾细胞在免疫学研究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脾脏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其中含有丰富的免疫细胞,如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
脾细胞提取实验旨在从脾脏中获取这些免疫细胞,为后续的免疫学研究和实验提供材料。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成年小鼠、胰蛋白酶、Hanks平衡盐溶液(HBSS)、FBS、离心管、吸管、解剖显微镜、手术刀、镊子、剪刀、无菌操作台等。
2. 实验仪器:细胞培养箱、低温离心机、细胞计数仪、显微镜等。
四、实验步骤1. 小鼠麻醉与解剖- 将小鼠置于解剖显微镜下,用麻醉剂将其麻醉。
- 小心切开小鼠腹部皮肤,暴露脾脏。
- 使用手术刀将脾脏从体内取出。
2. 脾细胞制备- 将脾脏置于Hanks平衡盐溶液中,轻轻漂洗去除杂质。
- 使用剪刀将脾脏剪成小块,放入装有胰蛋白酶的离心管中。
- 将离心管置于37℃水浴中消化10-15分钟,期间轻轻摇动。
- 停止消化后,用吸管将消化后的脾细胞悬液转移至新的离心管中。
- 1000g离心5分钟,弃去上清液。
- 加入适量的FBS,重悬细胞,制成脾细胞悬液。
3. 细胞计数与纯度鉴定- 使用细胞计数仪对脾细胞悬液进行计数,计算细胞总数。
- 取少量脾细胞悬液,进行染色(如台盼蓝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活力和纯度。
4. 细胞培养- 将脾细胞悬液接种于细胞培养瓶中,放入细胞培养箱中培养。
- 定期观察细胞生长情况,记录细胞生长曲线。
五、实验结果1. 脾细胞悬液经离心后,上清液清亮,细胞沉底。
2. 细胞计数仪显示细胞总数为1.5×10^7个。
3. 台盼蓝染色结果显示细胞活力约为90%。
4. 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胞生长良好,呈典型的淋巴细胞形态。
六、实验讨论1. 脾细胞提取实验过程中,无菌操作至关重要,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程。
2. 胰蛋白酶消化脾细胞时,消化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损伤细胞。
氢氧化铝佐剂对Nogo-66免疫原性的影响
氢氧化铝佐剂对Nogo-66免疫原性的影响岳红云;贺翔鸽;燕振国;曹虹;马岩梅【摘要】目的通过不同浓度氢氧化铝吸附Nogo-66后对SD大鼠免疫特征的影响,探索氢氧化铝佐剂对Nogo-66免疫原性的影响. 方法氢氧化铝混悬液1 ml与4%Nogo-66蛋白溶液以体积比例1:1,1:2,1:3配制,充分微量震荡混匀30 min.微板考马斯亮蓝蛋白定量法计算Nogo-66蛋白质的氢氧化铝吸附率.吸附氢氧化铝佐剂的Nogo-66蛋白免疫接种sD大鼠,免疫频次为1次/7 d,共免疫4次.流式细胞术检测处于活跃分裂期细胞数目. 结果单纯蛋白质组在所有实验组中,免疫原性最高,与其余实验组对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剂量佐剂组与小剂量佐剂组无统计学差异,二者与高剂量佐剂组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氢氧化铝佐剂对Nogo-66的影响表现为对免疫原性的抑制作用,其原因可能由于其刺激吞噬细胞活性,抑制抗原表位释放.【期刊名称】《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0(041)001【总页数】3页(P24-26)【关键词】氢氧化铝佐剂;Nogo-66蛋白;免疫原性【作者】岳红云;贺翔鸽;燕振国;曹虹;马岩梅【作者单位】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眼科,兰州,730050;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眼科;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眼科,兰州,730050;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眼科,兰州,730050;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眼科,兰州,73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2为了加强机体对一定免疫原的免疫应答,常应用各种免疫促进剂,称为免疫佐剂(immunological adjuvant,IA),佐剂与免疫原混合,可以加强对免疫原的免疫应答能力。
佐剂增强对免疫原的免疫应答,但并不赋予半抗原免疫原性。
Nogo-66蛋白的等电点为6.09;当 pH>pI的溶液中,蛋白质为阴离子,根据 Nogo-66蛋白的等电点,当 pH=7时,Nogo-66在电场中向阳极移动;而中性 pH值时,硫酸铝带负电荷,氢氧化铝带正电荷。
大鼠器官移植的手术配合1
·实验研究·大鼠器官移植的手术配合1)Operative coordination in organ transplantation for rats袁 博,宫德正,吴云红,朱 亮,邹 原,关莉莉,吴 琼,高 颖Yuan Bo ,G ong Dezheng ,Wu Yunhong ,et al (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 ,Liaoning 116044China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C doi :10.3969/j.issn.100926493.2009.18.054 文章编号:100926493(2009)6C 21688202 动物模型在促进器官移植的临床应用中起着重要作用。
狗、猪、鼠等动物模型被建立,用来进行器官移植的研究[125]。
由于大鼠遗传背景明确,饲养环境和条件容易控制,其实验结果也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比性,而手术操作难度又比小白鼠小,因此大鼠是器官移植研究中最常用的动物模型,被广泛用于移植物保存,缺血再灌注损伤,免疫药物筛选,移植排斥反应,移植物功能恢复等方面的研究[6210]。
我实验室也成功开展了大鼠小肠移植手术和大鼠肾移植手术,在实践操作中体会到,在具有良好的手术技能的前提下,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对手术的成功十分重要,现将相关的手术配合注意事项和体会总结如下。
1 术前准备1.1 实验动物准备 根据不同的实验要求,选择不同的动物性别、年龄、体重、雌性动物是否妊娠、是否哺乳等。
一般宜选用SPF 级雄性大鼠,体重220g ~260g 。
术前首先将大鼠于饲养笼内单独饲养5d ~7d ,在此期间,一方面适应环境与饲养条件,另一方面观察其身体状况是否处于最佳状态,增加营养物质,以便提高手术耐受力。
术前供受体均置于代谢笼内禁食过夜,给予5%糖盐水自由摄取,手术时按照供体体重略小于受体的原则配对,术前给予背部皮下注射10mL 5%葡萄糖生理盐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D大鼠脾脏切除手术最适麻醉的探究
【摘要】目的探究SD大鼠脾脏切除手术的最适麻醉剂,及最适手术切口大小,为大鼠行脾脏切除手术及用于医学实验外科教学提供有力的数据资料。
方法将40只健康同龄SD雄性大鼠随机平均分为4组(A、B、C、D组),A组水合氯醛麻醉,行1.5 cm切口;B组戊巴比妥钠麻醉,行1.5 cm切口;C组水合氯醛麻醉,行2.0 cm切口;D组戊巴比妥钠麻醉,行2.0 cm切口,分别按要求行脾脏切除手术。
结果比较麻醉前后体温、呼吸,P<0.05;对比分析A、C和B、D两组术后苏醒时间,P<0.05;麻醉后心率、术后伤口恢复时间,P>0.05。
结论戊巴比妥钠对大鼠的呼吸频率、体温抑制较强,水合氯醛对大鼠呼吸频率和体温的抑制作用较少,且首剂麻醉成功率高,麻醉起效的时间快,是大鼠脾脏切除手术的最适麻药,该手术最适切口大小为2.0 cm。
【关键词】脾脏切除;麻醉;切口大小;水合氯醛;戊巴比妥钠
脾脏切除术是每一位外科医生都需要掌握的外科基本手术,其中所涉及的基本操作是每个医生必须具备的实践能力[1],也是反映外科医生基本素质和工作能力的基本手术[2]。
本文从选取最适麻醉药品、手术最适开口大小,探究SD大鼠脾脏切除手术,希望为外科实验教学及临床技能实践提供有力的数据资料。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
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300±20)g,由南充市川北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
1.2 器材和药品
电子秤,计时器,天平,智能体温计(量程:32℃~42℃,型号:7S0,制造商:豪展医疗有限公司),戊巴比妥钠(生产批号:WS20060401,上海西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蒸馏水配制成10%溶液,水合氯醛(生产批号:20060712,天津福晨化学试剂厂生产),蒸馏水配制成1%溶液。
1.3 实验阶段
1.3.1 麻醉方法及用量动物于实验前禁食不禁水12 h,实验当天禁水。
10%水合氯醛溶液经预试确定麻醉剂量为4.5 ml/kg[3];戊巴比妥钠配制为1%溶液,麻醉剂量为6 ml/kg。
麻醉方法均为腹腔注射[4]。
1.3.2 麻醉效果及指标评价[5]
首剂麻醉成功率:首次用适当的剂量给药是否取得麻醉效果。
麻醉起效的时间:大鼠无自主活动,对非疼痛刺激无肢体动作反映。
麻醉持续时间:麻醉生效至动物自行苏醒的时间。
1.3.3 保定、消毒麻醉后,将动物平放并绑缚在手术台上,手术区备皮,碘伏常规消毒,铺巾。
1.3.4 开腹距腹白线0.7 cm,距肋弓中点0.2 cm处,手术切口大小分1.5 cm、
2.0 cm。
1.3.5 探查进入腹腔,全面探查脾脏。
用盐水纱布将肠袢挡在腹腔的左侧,找到脾脏,衬着盐水纱布提起脾脏。
1.3.6 切除脾脏[5] 将脾脏轻轻托出至腹腔外的盐水纱布上,可看见脾系膜上有较多的血管。
分离出脾动脉,在脾动脉近心端、远心端分别用1号丝线结扎,再从中间切断脾动脉。
用止血钳轻轻压缩脾脏,把脾脏里的血液排出,同法结扎脾静脉。
将胃脾韧带内的其他血管依次用丝线结扎近心端、远心端,并在其间切断,近侧加贯穿缝扎,远侧单纯结扎,取出脾脏。
1.3.7 关腹检查手术区域内无活动性出血,无异物后,清点纱布和手术器械,分层,间断缝合腹壁切口。
75%乙醇消毒缝合口皮肤,纱布遮盖。
1.4 大鼠术后护理阶段
1.4.1 将术后大鼠放入饲养屋,分别饲养设置房间内的温度(22℃),湿度(60%)[6]。
观察动物情况,给以适量饮水及饲料。
以后每天定时饲喂养,定期更换垫料。
1.4.2 持续检测大鼠术后1周内的饮食和生理状况。
1.5 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经SPSS 17统计软件分析,数据以均值±标准(x±s)差表示。
2 实验结果分析
2.1 首剂麻醉成功率、剂量及追加剂量见表1。
水合氯醛首剂麻醉成功率达100%,麻醉起效时间比戊巴比妥钠快。
2.2 两种麻醉剂对大鼠心率、呼吸、体温的影响见表2,麻醉前后不同麻醉药对心率影响无统计学差异,水合氯醛组对大鼠呼吸和体温的抑制作用较小,戊巴比妥钠对大鼠的呼吸频率、体温抑制较强。
2 讨论
3.1 麻醉效果与试验成功与否密切相关。
戊巴比妥钠和水合氯醛对心功能均有抑制作用,但戊巴比妥钠对大鼠体温和呼吸抑制均作用明显强于水合氯醛,而水合氯醛起效较戊巴比妥钠更迅速,且水合氯醛价格低廉,较易获得,经腹腔注射麻醉动物,对动物呼吸频率、体温及心率的影响小,麻醉过程中动物痛苦较轻,但其麻醉持续时间较短,若需延长麻醉时间必须增加给药剂量。
3.2 脾脏切除手术,切口过大将会使大鼠失血过多或易使腹腔感染率增高,伤口愈合时间较慢;切口过小,手术视野小,不利于操作,不易寻找脾脏,手术时间过长、对腹腔其他脏器的损伤较大。
结果显示在距大鼠腹白线0.7 cm肋弓中点0.2 cm处,切口大小为2.0 cm时,手术视野适中,操作难度不大,大鼠预后最佳。
3.3 目前,大鼠脾脏切除术还未成熟应用于临床外科示教教学上,对于临床医学生而言,实验技能基本操作是医学实践、科研能力、科技开发的基础。
通过动物实验充分模拟外科手术,亲手操作,既有感性认识,又留下深刻的印象。
通过大鼠脾脏切除术可以培养医学生严格的无菌观念,掌握外科手术操作的基本技能, SD大鼠行脾切除手术能为学生搭建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技能实践平台,能在外科实验教学中推广。
参考文献
[1]邓声莉,梁莉,胡卫峰.提高医学生临床技能操作的探讨.医学教育探索,2007,6(8):724-725.
[2]牛义民,张天宏.外科动物手术学.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10,4:43.
[3]李志勇.水合氯醛和戊巴比妥钠对SD大鼠麻醉效果的比较.四川动物,2008,2:1-4.
[4]刘忠和,李佳,吴基良.杭白芷香豆素对巴比妥类药物催眠作用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27:(1):64.
[5]汤泓,吴三彬,夏鸣喆,等.大鼠脾脏切除手术中针药复合麻醉效果观察.探索性综合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2007,5(9):61-64.
[6]刘思歧,尹海林,顾为望.医学实验动物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