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新版圆单元同步讲义教学案
圆的单元教学设计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画图,感知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环节三:教的活动3 例1. (1)画线段PQ=4cm ,并画出下列图形:到点P 的距离等于2cm 的点的集合;到点Q 的距离等于3cm 的点的集合; (2)在所画图中,到点P 的距离是2cm ,且到点Q 距离是3cm 的点有几个?在图中表示出来。
(3)在所画图中,到点P 的距离不大于2cm ,且到点Q 距离不小于3cm 的点的集合是怎样图形?把它画出来。
例2.如图,已知矩形ABCD 的边AB=3厘米,AD=4厘米 (1)以点A 为圆心,3厘米为半径作⊙A ,则点B 、C 、D 与⊙A 的位置关系如何?(2)以点A 为圆心,4厘米为半径作⊙A ,则点B 、C 、D 与⊙A 的位置关系如何?(3)以点A 为圆心,5厘米为半径作⊙A ,则点B 、C 、D 与⊙A 的位置关系如何?学的活动31.⊙O 的半径10cm ,A 、B 、C 三点到圆心的距离分别为8cm 、10cm 、12cm ,则点A 、B 、C 与⊙O 的位置关系是:点A 在 ;点B 在 ;点C在 。
2.⊙O 的半径6cm ,当OP=6时,点P 在 ;当OP 时点P 在圆内;当OP 时,点P 不在圆外。
2. 已知:如图,BD 、CE 是△ABC 的高,M 是BC 的中点。
3. 试问:点B 、C 、D 、E 在以点M 为圆心的同一个圆上吗?通过例题分析板演,引导学生学会根据圆的定义和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数量关系来解决问题6.板书设计2.1圆1、定义与要素:运动的观点:线段绕着它的一个端点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所形成的封闭图形,叫做圆。
集合的观点:圆也可以看作是到定点距离为定长的点的集合2、点与圆的位置关系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1、作业纸2、课课练,基础题和拓展题9.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结合教学特色和实际撰写)几何画板演示教学,能够很好地理解圆的形成和点圆的数量与位置的变化关系10.教学反思与改进这节课的作业纸反映,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是对于根据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来确定半径的范围错误较多,对于数与形的结合思考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圆单元教学设计教案
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教学目标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圆及其有关概念,圆的性质,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以及圆中的计算问题,通过对圆的各种性质的探索,加强推理能力。
1、理解圆及弦、弧、圆周角的概念,了解弧、弦、圆周角的关系。
2、探索并了解圆的对称性以及垂径定理。
3、探索并了解圆周角与圆心角之间的关系、直径所对的圆心角的特征。
4、探索并了解点与圆、直线与圆以及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5、了解三角形的内心和外心及内切圆、外接圆、内接三角形、外切三角形的概念。
6、了解切线的概念,探索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之间的关系,掌握切线的识别方法。
7、了解切线长及切线长定理。
8、会过圆上一点画圆的切线。
9、会计算弧长及扇形的面积以及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
二、知识结构图三、各课时目标:第1课时:了解圆及弦、弧、圆心角的概念,了解弧、弦、圆心角的关系。
第2课时:掌握圆的对称性及垂径定理。
第3课时:了解圆周角的定义,掌握圆周角的有关性质。
第4课时:能熟练地运用圆周角定理和推论进行有关的计算和证明。
第5课时:1、探索并了解点与圆的位置关系;2、理解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3、会画三角形的外接圆,熟识相关概念第6课时:探索并了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第7课时:探索并了解圆与圆的几种位置关系;第8课时:能熟练应用圆与圆的位置与d 、1r 、2r 三者的对应关系解决相关的总 第9课时:第10课时:第11课时:第12课时:第13课时:四、教学重点剖析(一)第一课时:1、教学重点:2、重点包含的知识要素分析:3、突出重点的教学策略:(这是设计的重点)五、教学难点剖析1、教学难点:2、原因分析:学生为什么会觉得难3、解决策略:(这是设计的重点)六、错题的估计和采集:(1)错例(2)原因分析:(3)策略分析七、课时教案或学案一、知识结构二、概述本章利用圆的对称性,探索得出了圆的一些基本性质:在同圆或等圆的弧、弦与圆心角中,只要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另外两组量也分别相等;同弧所对的圆周角与圆心角之间的度量关系;垂直于弦的直径一定平分弦以及弦所对的弧.通过图形的运动,研究了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并得出这些位置关系与圆的半径以及点与圆心、直线与圆心、圆心与圆心之间的距离有关.在了解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了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经过半径的外端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复习题。
初中圆单元备课教案
初中圆单元备课教案1. 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圆的定义、圆心和半径的概念;(2)掌握圆的画法,包括圆规画圆和利用圆规和直尺画圆的方法;(3)学会用圆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圆的周长、面积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2)引导学生运用类比、归纳等方法,发现圆的性质和规律;(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习热情;(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勇于实践的精神;(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相互帮助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圆的定义和圆心、半径的概念;2. 圆的画法,包括圆规画圆和利用圆规和直尺画圆的方法;3. 圆的性质,如圆的对称性、周长、面积等;4.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计算圆的周长、面积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圆的定义和圆心、半径的概念;(2)圆的画法;(3)圆的性质和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1)圆的性质的发现和归纳;(2)利用圆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观察、实践、探究,发现圆的性质和规律;2. 运用类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圆的知识;3. 结合实例,讲解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4. 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如硬币、地球等,引导学生关注圆形的特征,激发学生对圆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圆的定义,讲解圆心、半径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圆的基本属性。
3. 知识讲解:讲解圆的画法,包括圆规画圆和利用圆规和直尺画圆的方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加深对圆的认识。
4. 性质探究:引导学生观察圆的特点,发现圆的对称性、周长、面积等性质,通过类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圆的性质。
5. 应用拓展:结合实际问题,讲解圆的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圆》单元教案公开课
《圆》单元教案公开课第一章:圆的引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圆的定义和特点。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圆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圆的定义:平面上一动点以一定点为中心,一定长为半径运动一周的轨迹称为圆。
圆的特点:圆是对称的,任意一条通过圆心的线都是圆的对称轴。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来理解圆的定义。
利用实物模型或图示来展示圆的特点。
1.4 教学活动让学生观察一些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如硬币、轮子等,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画出一个圆并观察其对称性。
1.5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找一些圆形物体,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点,并尝试画出一个圆。
第二章:圆的周长和面积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圆的周长:圆的周长等于半径乘以2π。
圆的面积:圆的面积等于半径的平方乘以π。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和练习法,让学生通过计算和实际问题来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4 教学活动讲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让学生进行一些计算练习,如给定一个圆的半径,计算其周长和面积。
2.5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找一些圆形物体,测量它们的周长和面积,并记录下来。
第三章:圆的性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圆的性质,如圆的直径、半径、弧等。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圆的性质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圆的直径:圆上任意两点通过圆心的线段称为直径。
圆的半径: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称为半径。
圆的弧:圆上任意两点之间的部分称为弧。
3.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和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来了解圆的性质。
3.4 教学活动讲解圆的直径、半径和弧的定义。
让学生进行一些实际操作,如画出一个圆,并用直尺和圆规来测量其直径、半径和弧。
3.5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找一些圆形物体,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直径、半径和弧。
第四章:圆的方程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
2017年秋季学期新版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学期24.1.1、圆教案13
学生独立完成题目 学生完成后,教师指导学 生讨论交流,并有针对性 的讲解
1、2 题巩 固与圆有 关的一些 概念;
1 圆周的弧是( 3
)
答案: 1 、 ( 1 ) AB 、 BD 、 AC (2)AC (3)ABBCDCBD AD (4)
A 优弧 B 半圆 C 劣弧 D圆 3、一点 P 到圆上各点的最大距离是 6 厘米,最小距离是 4 厘米,则圆的半径是 。
D
学生练习 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 个别问题适当辅导。
巩固决定 圆的两个 元素.
共性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明确弦和 直径的关 系.
C E o B
A
三、巩 固 提 高
1、读上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所有的弦: (2)写出图中的直径: (3)写出图中所有的劣弧: (4)写出图中所有的优弧: (5)图中有没有⊙O 中最长的弦? (6)图中有几个半圆? 2、等于
3 题较 难, 需要 考虑点的 位置的不 确定因 素.
BADABDACBBACDAC
( 5) 有, AC (6)2 个 2、 (C) 3、5 厘米或 1 厘米
四、课 堂 小 结
小结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总结 (本节课应掌握: 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 自己所学 圆的 两种定义,弧、弦、优弧、劣弧、半圆等基本概念) 总结回答 的内容. 教师结合板书,重点强调
作业: 1、如图 AB 为直径,P 为 OB 上一点(不同于 O、B)CD、 EF 是⊙O 中过点 P 的两条弦,则图பைடு நூலகம்有( )条直径, ( )条非直径的弦,以 A 为一个端点的劣弧有( ) 答案: 条 (1)1 条 2条 条 E (2)∵∠O=∠O OA=OB C OD=OC
24.1.1 圆
2017北师大六上数学第一单元圆的教案
第一单元:圆主备人:单元设计意图: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直观地认识了圆,并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以及它们的周长、面积计算,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进一步学习圆的知识。
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等。
本单元主要通过六个活动引导学生展开学习:圆的认识(一)、圆的认识(二)、欣赏与设计、圆的周长、圆周率的历史、圆的面积。
本单元教材编写力图体现以下特点。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学生对圆的本质特征和圆的对称性的认识。
2、开展测量活动,探索圆周率的意义及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3、经历探索圆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
4、结合适当的素材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引导学生感悟数学文化的魅力。
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对称性,认识半径、直径,理解同一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体会圆的本质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2、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动手拼摆等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
3、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圆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能用圆规设计简单的图案,感受图案的美,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4、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图案设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5、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结合圆周率发展历史的阅读,体会人类对数学知识的不断探索过程,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形成热爱数学的积极情感。
单元评价建议:本单元知识技能的评价应围绕以下几个要点:能正确描述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能解决一些与圆的周长和面积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评价学生对圆的认识,主要是能让学生说出圆的特征,同时,能根据特征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如“玩套圈游戏时,为什么要站成圆”等。
课时安排:11课时12课题圆的认识(一)教学目标: 教学时间:1、掌握圆各部分名称以及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
圆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圆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几何概念,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几何知识的基础。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圆的教学应该贯穿整个学年,设计由浅入深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圆的概念和相关定理,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主要围绕圆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展开。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 了解圆的定义,掌握圆的要素和特性;(2) 掌握圆心角、圆周角和弧度的概念;(3) 掌握圆心角、弧度、圆周角之间的关系;(4) 掌握切线和弦的性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 培养学生观察、发现、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2)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来认识和应用圆的知识;(3) 运用教具、实物、实验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情感与态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2) 培养学生的观察细致、思维敏捷的好习惯;(3) 培养学生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1. 圆的基本概念和要素(1课时)(1) 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平日生活中的圆;(2) 通过观察,引导学生给出圆的定义;(3) 系统介绍圆的要素(半径、直径、圆心、圆周、弧)。
2. 圆的基本性质(2课时)(1) 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圆上的特点;(2) 介绍圆的刻画方法和圆外切线、圆内切线、切点等概念;(3) 利用实物和教具演示,介绍圆心角、圆周角和弧度的概念。
3. 圆心角、圆周角和弧度的关系(2课时)(1) 教师通过示范和练习,引导学生计算圆心角、圆周角和弧度之间的关系;(2) 布置一些解题练习,提高学生对圆周角和弧度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4. 切线和弦的性质(2课时)(1)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圆的切线和弦的关系;(2) 系统介绍切线和弦的定义和性质;(3) 利用实物和教具演示,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运用切线和弦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圆的应用(2课时)(1)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 引导学生设计实际问题,运用圆的知识解决问题;(3)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相讨论和分享解题方法和答案。
2017—2018年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圆的认识》教学设计精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圆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圆心、直径和半径,探索并发现圆的基本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教材共安排了三道例题。
教材的编排思路是先借助实物让学生充分感知“圆”,让学生感受到圆与现实的密切联系,学生通过折、画认识圆心、直径、半径,再引导学生通过画、量、比等活动探索、发现,掌握圆的特征。
“圆的认识”是这一单元的第一节课,是这一单元中较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本课时的教学是进一步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的重要基础,同时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也很重要。
本节课,由于时间关系,我只选择了例1和例3的教学,即认识圆的各部分及体验圆的特征。
二、学情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圆,但学生对于圆的特点还不够系统、清晰。
圆的认识这一课,虽然知识简单,但学生容易产生在知识认识上的错误,如:半径是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圆上、圆内、圆外到底是哪儿必须搞清楚,还有直径和半径存在的前提条件。
三、预设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能力目标]:使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操作、小组合作等活动过程认识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探索能力。
[情感目标]:体验圆的美,同时感受数学是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教学重点、难点:圆的各部分名称及圆的特征。
四、设计思路《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实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因此本课教学我从学生观察动物自制的自行车的车轮,用动画演示比赛过程这一实例入手,引出本课教学内容,同时观看不同形状车轮及圆形车轮车轴安装在不同位置的运动,让学生感受到圆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具有优越性,激发学生探究圆的兴趣,学生通过折、画等活动认识圆心、直径、半径,再引导学生通过画、比、量等活动探索、发现,掌握圆的特征。
《圆》单元教学设计(定稿)全文
周长的含义、计算 化曲为直
一年级上第四单元 《认识图形》(一)
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认识图形》(二)
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
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三角形》
圆的认识 基本方法
六年级上册 特征、计算方法
第五单元
《圆》
转化思想
面积的含义、计算 转化思想
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面积》
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多边形面积》
圆的认识 圆的周长 圆的面积
扇形
课程内容
圆的认识与设计图案
巩固练习 圆的周长 数学文化与周长的应用 巩固练习 圆的面积 圆环面积 解决问题 巩固练习 扇形的认识 整理和复习 总计
课时安排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1课时
单元整合的说明: 圆的认识和欣赏与设计整合成一课时
利用圆规和直尺设计美丽的图案
活动五:找圆心
探究性作业:理解圆的特征
谢谢观赏 敬请指正!
欣 赏 与 设 计
画圆
单元整合的说明: 圆周率的数学文化知识与圆的周长整合为一课时
数学文化
解决问题
05
关键内容确定
种子课:圆的认识
起始课
化曲为直
极限思想
关键活动设计
《圆的认识》
关键活动
活动一:找生活中的圆 活动二:选择工具画圆 活动三: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 活动四:设计图案 活动五:找圆心
03
单元目标定位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画图、测量和实验发现圆的特征;认识半径、直径,理解同一圆 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会用圆规画圆。 2.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操作、猜想、测量、计算、验证、讨论和归纳等活动,理解圆周率的意 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相关实 际问题。 3.在探索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的过程中,体会“化曲为直”、“化圆为方”的思想,建 立“现实问题—-数学问题—-联想已有经验——寻求方法-—总结归纳—-解释应用”的“模型 化”思想。 4.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图案设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5.结合具体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能用圆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通过了解圆周率的史料,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爱国的情感。
《圆》单元教学设计
《圆》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教材分析1.单元横向联系圆和扇形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曲线图形,它们是同时存在,相互依存的,扇形是圆形的一部分。
所以,我们将圆和扇形进行同时认识和进一步学习。
基于以上思考,我们对本单元知识进行了“立”、“改”、“整”、“拓”等一系列操作,将本来复杂的知识网调整为2条知识线。
“立”--立标种子课,基于圆的本质进行学习,设计了《圆和扇形的认识》一课;“改”--设计了以探究活动为主的两节生长课《圆和扇形的周长》和《圆和扇形的面积》;“整”--整合练习和例题学习,变为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性学习;“拓”--基于学生学情,提高学生对知识运用的能力,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
2.单元纵向联系学生在一年级已经能直观认识圆,三、四年级学习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时为深化学习图形的认识提供了基本方法;三年级学习周长时,能用测量法、绕绳法等方法测量物体的周长;多边形面积的学习为测量、计算以及图形间的转化奠定基础。
在数与代数方面,乘法分配率的使用、小数四则运算和分数的意义的学习都为本单元提供了计算基础。
而本单元的学习也为后期学习扇形统计图和《圆柱与圆锥》在认识、推理、计算方法和数学思想方面提供了前提。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一年级已经能直观认识圆;三年级学习周长时,能用绕绳法等方法测量圆形物体的周长。
目前学生六年级,已经能提出几何图形的特点及计量问题,能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他们已经初步形成了几何直观和空间观念,能通过观察、实验、猜测、证明、综合实践等活动,进行初步的合情推理,并比较直观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单元课标(一)内容要求认识圆和扇形,会用圆规画圆;认识圆周率例2;探索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图形认识与测量的过程中,进一步形成量感、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
(二)学业要求会用圆规画圆,能描述圆和扇形的特征;知道圆的周长、半径和直径,了解圆的周长与其直径之比是一个定值,认识圆周率;会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能用相应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圆》单元教案公开课
《圆》单元教案公开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圆的概念,掌握圆的性质和基本画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几何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圆的定义:平面上一动点以一定点为中心,一定长为距离运动一周的轨迹称为圆。
2. 圆的性质:a. 圆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为直径所在的直线。
b. 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为圆心。
c. 圆的半径相等,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相等。
3. 圆的画法:a. 用圆规和直尺画圆。
b. 圆的直径、半径和弧长的计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圆的概念、性质和画法。
2. 难点:圆的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圆的性质。
2. 利用几何画板软件,直观展示圆的性质和画法。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 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圆的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圆的定义及性质a. 导入新课,展示圆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圆的特点。
b. 讲解圆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圆的概念。
c. 讲解圆的性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验证性质。
2. 第二课时:圆的画法及应用a.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导入新课。
b. 讲解圆的画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c. 讲解圆的直径、半径和弧长的计算方法。
d. 结合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圆的知识解决问题。
后续章节待您提供要求后,我将为您编写。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观察学生对圆的概念、性质和画法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思考问题的深度。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包括答案的正确性、解题思路的清晰性和创新性。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内的合作程度、交流能力和对问题的探究深度。
4. 实际问题解决:通过布置相关的实际问题,评估学生运用圆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几何画板软件:用于直观展示圆的性质和画法。
《圆》单元教案公开课
《圆》单元教案公开课第一章:圆的定义与性质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圆的定义及特点掌握圆的性质和基本概念能够运用圆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1.2 教学内容圆的定义圆的性质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1.3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1.4 教学步骤1.4.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圆形物品,引导学生思考圆的特点和定义1.4.2 新课导入讲解圆的定义和性质,示例说明1.4.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测量和记录圆的周长和面积第二章:圆的周长和面积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计算和应用圆的周长和面积解决实际问题2.2 教学内容圆的周长公式:C = 2πr圆的面积公式:A = πr²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例和练习的方式进行教学2.4 教学步骤2.4.1 导入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2.4.2 新课导入讲解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示例说明2.4.3 课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第三章:圆的画法与测量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圆的画法和测量方法能够运用圆的画法和测量方法解决实际问题3.2 教学内容圆的画法:圆规的使用和圆的绘制方法圆的测量:测量圆的周长和面积3.3 教学方法采用实践操作、小组合作和讲解的方式进行教学3.4 教学步骤3.4.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圆的画法和测量方法的重要性3.4.2 新课导入讲解圆的画法和测量方法,示例说明3.4.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圆的画法和测量第四章:圆的应用与拓展4.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运用圆的性质和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4.2 教学内容圆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如圆形物体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圆的拓展:探索圆的更多性质和应用4.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讲解的方式进行教学4.4 教学步骤4.4.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圆的应用和拓展的可能性4.4.2 新课导入讲解圆的应用和拓展,示例说明4.4.3 案例分析学生分析实际问题,运用圆的性质和公式解决问题第五章:圆的复习与评价5.1 教学目标复习和巩固圆的知识点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5.2 教学内容圆的定义、性质、公式、画法和应用5.3 教学方法采用复习讲解、练习测试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5.4 教学步骤5.4.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圆的知识点和学习过程5.4.2 复习讲解教师讲解圆的知识点和重点难点5.4.3 练习测试学生进行练习题测试,巩固圆的知识点学生分享练习结果,教师点评并第六章:圆与其他几何图形的联系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圆与其他几何图形的联系能够运用圆的性质和其他几何图形的知识解决综合问题6.2 教学内容圆与圆、圆与直线、圆与圆环的关系圆与其他几何图形的联系和应用6.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讲解的方式进行教学6.4 教学步骤6.4.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圆与其他几何图形的联系的可能性6.4.2 新课导入讲解圆与其他几何图形的联系,示例说明6.4.3 案例分析学生分析综合问题,运用圆的性质和其他几何图形的知识解决问题第七章: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7.2 教学内容圆形物体的应用圆在生活中的实例和应用7.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讲解的方式进行教学7.4 教学步骤7.4.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的可能性7.4.2 新课导入讲解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示例说明7.4.3 案例分析学生分析实际问题,运用圆的知识解决问题第八章:圆的扩展与深化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圆的扩展与深化的可能性能够运用圆的知识解决更复杂的问题8.2 教学内容圆的扩展:圆的倍数、圆的序列圆的深化:圆的切线、圆的弧、圆的弦8.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讲解的方式进行教学8.4 教学步骤8.4.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圆的扩展与深化的可能性8.4.2 新课导入讲解圆的扩展与深化,示例说明8.4.3 案例分析学生分析更复杂的问题,运用圆的知识解决问题第九章:圆的综合应用与创新9.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运用圆的知识解决综合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9.2 教学内容圆的综合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如圆形物体的运动、圆形布局等圆的创新:探索圆的新性质、新应用9.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讲解的方式进行教学9.4 教学步骤9.4.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圆的综合应用与创新的可能性9.4.2 新课导入讲解圆的综合应用与创新,示例说明9.4.3 案例分析学生分析综合问题,运用圆的知识解决问题第十章:圆的复习与评价10.1 教学目标复习和巩固圆的知识点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10.2 教学内容圆的定义、性质、公式、画法、应用和拓展10.3 教学方法采用复习讲解、练习测试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10.4 教学步骤10.4.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圆的知识点和学习过程10.4.2 复习讲解教师讲解圆的知识点和重点难点10.4.3 练习测试学生进行练习题测试,巩固圆的知识点重点和难点解析1.4 教学步骤1.4.1 导入:采用直观演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圆的特点和定义,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圆形物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圆单元教学设计教案
圆单元教学设计教案教案题目:圆单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圆的定义和相关术语;2.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3.能够解决与圆相关的问题。
教学重点:1.圆的关键概念和定义;2.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2.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圆的知识。
教学准备:1.教师:教学课件、圆形模型、计算器等;2.学生:课本、笔记本。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5分钟)1.教师用圆形模型或图片引入圆的概念,并让学生观察模型或图片。
2.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于圆的认识,如“你能说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圆吗?”。
Step 2:讲授圆的定义(10分钟)1.教师简要介绍圆的定义,即平面上所有到圆心的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2.教师解释圆的相关术语,如圆心、半径、直径、弦、弧等,并通过课件展示相关图形。
3.教师通过示例让学生辨认不同术语,并解释其意义。
Step 3:计算圆的周长(15分钟)1.教师介绍如何计算圆的周长,即使用公式C=2πr,其中C表示周长,r表示半径。
2.教师通过课件或示例,演示计算圆的周长的步骤和方法。
3.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完成练习题和实践操作,巩固计算圆的周长的方法。
Step 4:计算圆的面积(15分钟)1.教师介绍如何计算圆的面积,即使用公式A=πr²,其中A表示面积,r表示半径。
2.教师通过课件或示例,演示计算圆的面积的步骤和方法。
3.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完成练习题和实践操作,巩固计算圆的面积的方法。
Step 5:应用圆的知识(20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与圆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解决。
2.学生通过运用圆的知识和计算方法,尝试解答问题,并向全班汇报解题思路和答案。
3.教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引导学生总结问题解决的有效方法和思路。
Step 6:小结复习(5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和复习。
2.教师提问复习圆的概念、定义和计算方法等知识点。
Step 7:作业布置(5分钟)1.教师布置相关练习题作为课后作业,以巩固和复习所学知识。
《圆》单元教案公开课
《圆》单元教案公开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圆的定义、特点和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圆的定义:圆是平面上所有到定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2. 圆的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
3. 圆的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
4. 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周长C=2πr,面积S=πr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圆的定义、圆的半径和直径、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2. 难点: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圆的相关知识。
2. 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圆的定义和性质。
3. 开展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圆的定义: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圆的定义,掌握圆的特点。
3. 学习圆的半径和直径: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半径和直径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性质。
4. 推导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推导出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5. 应用练习: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圆的定义、性质和公式的掌握情况。
2. 注重评价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观察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思路和方法。
3. 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七、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适当加大练习难度,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3. 深入挖掘圆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教学拓展:1. 介绍圆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应用,如行星的运动、自行车轮子等。
《圆》单元教案公开课
《圆》单元教案公开课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圆的定义、特点和基本概念;(2)学会使用圆规和直尺画圆;(3)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2)学会运用圆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圆的定义与特点2. 圆的周长计算3. 圆的面积计算4. 圆的应用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圆的定义、特点和基本概念;(2)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3)运用圆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1)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2)运用圆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圆的知识;2. 运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清晰地理解圆的性质;3. 采用合作交流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4. 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圆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圆的特点;(2)提问:什么是圆?圆有哪些特点?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圆的定义与特点;(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3. 探究与实践:(1)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2)各小组展示探究成果,教师点评并讲解;(3)学生动手实践,用圆规和直尺画圆,并计算其周长和面积。
4. 应用拓展:(1)出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圆的知识解决;(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题思路和方法;(3)各小组展示解题成果,教师点评并讲解。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出疑问;(3)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合作等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圆》单元教学设计
《圆》单元教学设计圆主题单元教学设计主题单元标题圆适用年级九年级主题单元学习概述“圆”是在小学学过的基础上系统的研究圆的概念、性质、圆中有关的角、点和圆、直线和圆、圆和圆、圆和正多边形之间的位置、数量关系。
本章共分为四个小节,第一节是圆,主要是圆的有关概念和性质,圆的概念和性质是进一步研究圆与其他图形位置、数量关系的主要依据。
第二节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包括三部分内容,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正多边形是一种特殊的多边形,它有一些类似于圆的性质。
接下来的主要内容是一些与圆有关的计算,包括两部分“弧长和扇形面积”“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这些计算不仅是几何中基本的计算,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到的运用这些知识也可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因此,将这些内容紧密联系,层层递进,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展示数学知识的整体性。
这部分内容所涉及的图形很多是圆和直线形的组合,而且题目也相对复杂,应以新代旧、新旧结合,帮助学生树立已知与未知、简单与复杂、特殊与一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的思想,使学生学会把未知化为已知,把复杂问题化为简单问题,把一般问题化为特殊问题的思考方法,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知识技能:1.理解圆及其有关概念,理解弧、弦、圆心角的关系,探索并了解点和圆、直线和圆、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探索并掌握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直径所对的圆周角、圆内接四边形的特征。
2.了解切线的概念,探索并掌握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之间的位置关系,能判定一条直线是否是圆的切线,会过一点画圆的切线。
3.了解三角形的内心和外心,探索如何过一点、两点和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作圆。
4.了解正多边形的概念,掌握用等分圆周画圆的内接正多边形的方法;会计算弧长及扇形的面积、圆锥的侧面积及全面积。
过程与方法:1.经历操作、探究、归纳、总结与圆位置关系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概括的逻辑思能力。
圆的认识单元教学设计
《圆的认识》的单元教学设计一、本单元知识框架圆圆的认识(一)圆的认识(二)圆的周长圆的面积二、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本单元是小学六年级数学人教课标版十一册教科书第四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为16课时。
1.已学的相关内容第一学段·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初步认识•周长和面积的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四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认识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五年级下册·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2.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3.后续的相关内容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圆锥的体积•三、与本单元相关知识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并会计算它们的周长和面积,初步认识了圆,在此基础上继续研究学习,这是学生研究曲线图形的开始,从学习直线图形到学习曲线图形,无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方法,都有所变化,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激活已经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经验,促使学生逐步归纳内化,上升到数学的层面来认识圆,体会圆的本质特征,学会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四、本单元教学目标1. 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对称性,认识半径、直径,理解同一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体会圆的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2. 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动手拼摆等活动,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
3. 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圆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能用圆规设计简单的图案,感受图案的美,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4.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图案设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5.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的有关概念及圆的确定—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圆的描述概念和圆的集合概念;理解半径、直径、弧、弦、弦心距、圆心角、同心圆、等圆、等弧的概念;经历探索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过程,会运用点到圆心的距离与圆的半径之间的数量关系判断点与圆的位置关系;了解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了解三角形的外接圆、三角形的外心、圆的外接三角形的概念.2.能力目标:能应用圆半径、直径、弧、弦、弦心距的关系,进行计算或证明;会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作圆.3.情感目标:在确定点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的过程中体会用数量关系来确定位置关系的方法,逐步学会用变化的观点及思想去解决问题,养成学生之间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要点梳理】要点一、圆的定义1.圆的描述概念如图,在一个平面内,线段OA绕它固定的一个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A随之旋转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圆,固定的端点O叫做圆心,线段OA叫做半径. 以点O为圆心的圆,记作“⊙O”,读作“圆O”.要点诠释:①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确定一个圆应先确定圆心,再确定半径,二者缺一不可;②圆是一条封闭曲线.2.圆的集合概念圆心为O,半径为r的圆是平面内到定点O的距离等于定长r的点的集合.平面上的一个圆,把平面上的点分成三类:圆上的点,圆内的点和圆外的点.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到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的点的集合;圆的外部可以看成是到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要点诠释:①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②圆指的是圆周,而不是圆面;③强调“在一个平面内”是非常必要的,事实上,在空间中,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是球面,一个闭合的曲面.要点二、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点和圆的位置关系有三种:点在圆内,点在圆上,点在圆外.若⊙O的半径为r,点P到圆心O的距离为d,那么:点P在圆内⇔d < r ;点P在圆上⇔d = r ;点P在圆外⇔d >r.“ ”读作“等价于”,它表示从左端可以推出右端,从右端也可以推出左端.要点诠释:点在圆上是指点在圆周上,而不是点在圆面上;要点三、与圆有关的概念1.弦弦:连结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直径:经过圆心的弦叫做直径.弦心距:圆心到弦的距离叫做弦心距.要点诠释:直径是圆中通过圆心的特殊弦,也是圆中最长的弦,即直径是弦,但弦不一定是直径.为什么直径是圆中最长的弦?如图,AB是⊙O的直径,CD是⊙O中任意一条弦,求证:AB≥CD.证明:连结OC、OD∵AB=AO+OB=CO+OD≥CD(当且仅当CD过圆心O时,取“=”号)∴直径AB是⊙O中最长的弦.2.弧弧: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以A、B为端点的弧记作,读作“圆弧AB”或“弧AB”.半圆:圆的任意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把圆分成两条弧,每一条弧都叫做半圆;优弧:大于半圆的弧叫做优弧;劣弧:小于半圆的弧叫做劣弧.要点诠释:①半圆是弧,而弧不一定是半圆;②无特殊说明时,弧指的是劣弧.3.等弧在同圆或等圆中,能够完全重合的弧叫做等弧.要点诠释:①等弧成立的前提条件是在同圆或等圆中,不能忽视;②圆中两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4.同心圆与等圆圆心相同,半径不等的两个圆叫做同心圆.圆心不同,半径相等的两个圆叫做等圆.要点诠释: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5.圆心角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要点诠释: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反之也成立.要点四、确定圆的条件(1)经过一个已知点能作无数个圆;(2)经过两个已知点A、B能作无数个圆,这些圆的圆心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3)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4)经过三角形各个顶点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外接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外心,这个三角形叫做圆的内接三角形.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ABC是⊙O的内接三角形,点O是△ABC的外心.外心的性质:外心是△ABC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它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要点诠释:(1)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确定”的含义是“存在性和唯一性”.(2)只有确定了圆心和圆的半径,这个圆的位置和大小才唯一确定.【典型例题】类型一、圆的定义1.(2014秋•邳州市校级月考)如图所示,BD,CE是△ABC的高,求证:E,B,C,D四点在同一个圆上.举一反三:【变式】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在同一圆上,则该平行四边形一定是()A.正方形B.菱形C.矩形D.等腰梯形2.爆破时,导火索燃烧的速度是每秒0.9cm,点导火索的人需要跑到离爆破点120m以外的安全区域.这个导火索的长度为18cm,那么点导火索的人每秒钟跑6.5m是否安全?类型二、圆的有关计算3.已知,点P是半径为5的⊙O内一点,且OP=3,在过点P的所有的⊙O的弦中,弦长为整数的弦的条数为( )A.2B.3C.4D.5举一反三:【变式】平面上的一个点到圆的最小距离是4cm,最大距离是9cm,则圆的半径是().A.2.5cmB.6.5cmC. 2.5cm或6.5cmD. 5cm或13cm类型三、确定圆的条件的有关作图与计算4.已知: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A、B、C,求作:⊙O使它经过点A、B、C.【思路点拨】作圆的关键是找圆心得位置及半径的大小,经过两点的圆的圆心一定在连接这两点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进而可以作出经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的圆.【解析】作法:1、连结AB,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MN;2、连接AC,作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EF,交MN于点O;3、以O为圆心,OB为半径作圆.所以⊙O就是所求作的圆.【总结升华】通过这个例题的作图可以作出锐角三角形的外心(图一),直角三角形的外心(图二),钝角三角形的外心(图三).探究各自外心的位置.【变式】(2015•江干区二模)给定下列图形可以确定一个圆的是()A.已知圆心B.已知半径C.已知直径D.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5.如图,⊙O的直径为10,弦AB=8,P是弦AB上的一个动点,那么OP的长的取值范围是 .【变式】已知⊙O的半径为13,弦AB=24,P是弦AB上的一个动点,则OP的取值范围是___ ____.圆的有关概念及圆的确定—巩固练习【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2015春•张掖校级月考)有下列四个说法:①半径确定了,圆就确定了;②直径是弦;③弦是直径;④半圆是弧,但弧不一定是半圆.其中错误说法的个数是()A.1 B.2C.3D.42.下列语句中,不正确的个数是()①直径是弦;②弧是半圆;③长度相等的弧是等弧;•④经过圆内一定点可以作无数条直径.A.1个 B.2个 C.3个 D.4个3.如图,⊙O中,点A、O、D以及点B、O、C分别在一条直线上,图中弦的条数有(• )A.2条 B.3条 C.4条 D.5条第3题第4题4.如图,已知⊙O的半径为5,点O到弦AB的距离为3,则⊙O上到弦AB所在直线的距离为2的点有()A.1个 B.2个 C.3个 D.4个5.已知:A,B,C,D,E五个点中无任何三点共线,无任何四点共圆,那么过其中的三点作圆,最多能作出( ).A.5个圆B.8个圆C.10个圆D.12个圆6. 如图,点A 、D、G、M在半圆O上,四边形ABOC,DEOF,HMNO均为矩形,设BC=a,EF=b,NH=c,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A.a>b>cB.b>c>aC.c>a>bD.a=b=c第6题7.如图,P(x,y)是以坐标原点为圆心,5为半径的圆周上的点,若x、y都是整数,猜想这样的P点一共有 .8.若△ABC中,∠C=90°,AC=10cm,BC=24cm,则它的外接圆的直径为___________.9.(2014春•定陶县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①半径不等的圆叫做同心圆;②优弧一定大于劣弧;③不同的圆中不可能有相等的弦;④直径是同一个圆中最长的弦.10.如图,在半径不等的同心圆中,圆心角∠AOB所对的的长度有__ ___关系;的度数有_ ___关系.11.如图,已知⊙O内一点P,过P点的最短的弦在圆内的位置是__ __;过P点的最长的弦在圆内的位置是__ __;并分别将图画出来.12.在同一平面内,1个圆把平面分成0×1+2=2个部分,2个圆把平面最多分成1×2+2=4个部分,,3个圆把平面最多分成2×3+2=8个部分,4个圆把平面最多分成3×4+2=14个部分,……(1)10个圆把平面最多分成个部分;(2)n个圆把平面最多分成个部分.三、解答题13.已知⊙O的半径r=5cm,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d=OD=3cm,在直线l上有P、Q、R三点,且有PD=4cm,QD>4cm,RD<4cm,P、Q、R三点与⊙O位置关系各是怎样的?14.(2014秋•江宁区校级期中)如图,BD=OD,∠AOC=114°,求∠AOD的度数.15.如图所示,AB是⊙O的一条弦(不是直径),点C,D是直线AB上的两点,且AC=BD.(1)判断△OC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当图中的点C与点D在线段AB上时(即C,D在A,B两点之间),(1)题的结论还存在吗?圆的对称性—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理解圆的对称性;并能运用其特有的性质推出在同一个圆中,圆心角、弧、弦之间的关系,能运用这些关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善于从实验中获取知识的科学的方法;理解弦、弧、半圆、优弧、劣弧、等弧等与圆有关的概念,理解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2.通过探索、观察、归纳、类比,总结出垂径定理等概念,在类比中理解深刻认识圆中的圆心角、弧、弦三者之间的关系;3. 掌握在同圆或等圆中,三组量:两个圆心角、两条弦、两条弧,只要有一组量相等,就可以推出其它两组量对应相等,及其它们在解题中的应用.【要点梳理】要点一、圆的对称性圆是轴对称图形,过圆心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有无数条对称轴.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为圆心.要点诠释:圆具有旋转不变的特性.即一个圆绕着它的圆心旋转任意一个角度,都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要点二、与圆有关的概念1.弦弦:连结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直径:经过圆心的弦叫做直径.弦心距:圆心到弦的距离叫做弦心距.要点诠释:直径是圆中通过圆心的特殊弦,也是圆中最长的弦,即直径是弦,但弦不一定是直径.为什么直径是圆中最长的弦?如图,AB是⊙O的直径,CD是⊙O中任意一条弦,求证:AB ≥CD.证明:连结OC、OD∵AB=AO+OB=CO+OD≥CD(当且仅当CD过圆心O时,取“=”号)∴直径AB是⊙O中最长的弦.2.弧弧: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以A、B为端点的弧记作,读作“圆弧AB”或“弧AB”.半圆:圆的任意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把圆分成两条弧,每一条弧都叫做半圆;优弧:大于半圆的弧叫做优弧;劣弧:小于半圆的弧叫做劣弧.要点诠释:①半圆是弧,而弧不一定是半圆;②无特殊说明时,弧指的是劣弧.3.等弧在同圆或等圆中,能够完全重合的弧叫做等弧.要点诠释:①等弧成立的前提条件是在同圆或等圆中,不能忽视;②圆中两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要点三、垂径定理1.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2.推论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要点诠释:(1)垂径定理是由两个条件推出两个结论,即(2)这里的直径也可以是半径,也可以是过圆心的直线或线段.要点四、垂径定理的拓展根据圆的对称性及垂径定理还有如下结论:(1)平分弦(该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2)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3)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要点诠释:在垂径定理及其推论中:过圆心、垂直于弦、平分弦、平分弦所对的优弧、平分弦所对的劣弧,在这五个条件中,知道任意两个,就能推出其他三个结论.(注意:“过圆心、平分弦”作为题设时,平分的弦不能是直径)要点五、弧、弦、圆心角的关系1.圆心角与弧的关系: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也相等.2. 圆心角、弧、弦的关系: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分别相等.要点诠释:(1)一个角要是圆心角,必须具备顶点在圆心这一特征;(2)注意关系中不能忽视“同圆或等圆”这一前提.3. 圆心角的度数与它所对的弧的度数相等.【典型例题】类型一、应用垂径定理进行计算与证明1.(2015春•安岳县月考)如图,⊙O直径AB和弦CD相交于点E,AE=2,EB=6,∠DEB=30°,求弦CD长.举一反三:【变式1】如图所示,⊙O两弦AB、CD垂直相交于H,AH=4,BH=6,CH=3,DH=8,求⊙O半径.【变式2】如图,AB为⊙O的弦,M是AB上一点,若AB=20cm,MB=8cm,OM=10cm,求⊙O的半径.2.已知:⊙O的半径为10cm,弦AB∥CD,AB=12cm,CD=16cm,求AB、CD间的距离.图1 图2举一反三:【变式】在⊙O中,直径MN⊥AB,垂足为C,MN=10,AB=8,则MC=_________.类型二、垂径定理的综合应用3.(2015•普陀区一模)如图,某新建公园有一个圆形人工湖,湖中心O处有一座喷泉,小明为测量湖的半径,在湖边选择A、B两个点,在A处测得∠OAB=45°,在AB延长线上的C处测得∠OCA=30°,已知BC=50米,求人工湖的半径.(结果保留根号)【4. 不过圆心的直线l交⊙O于C、D两点,AB是⊙O的直径,AE⊥l于E,BF⊥l于F.(1)在下面三个圆中分别画出满足上述条件的具有不同位置关系的图形;(2)请你观察(1)中所画图形,写出一个各图都具有的两条线段相等的结论(OA=OB除外)(不再标注其他字母,找结论的过程中所连辅助线不能出现在结论中,不写推理过程);(3)请你选择(1)中的一个图形,证明(2)所得出的结论.类型三、圆心角、弧、弦之间的关系及应用5.已知:如图所示,⊙O中弦AB=CD.求证:AD=BC.或证【思路点拨】本题主要是考查弧、弦、圆心角之间的关系,要证AD=BC,只需证AD BC ∠AOD=∠BOC即可.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已知AB是⊙O的直径,M、N分别是AO、BO的中点,CM⊥AB,DN⊥AB. .求证:AC BD圆的对称性—巩固练习(提高)【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2015•河东区一模)如图,在△ABC中,∠C=90°,∠A=25°,以点C为圆心,BC为半径的圆交AB于点D,交AC于点E,则的度数为()A.25°B.30°C.50°D.65°2.下面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是( ).A.平分一条直径的弦必垂直于这条直径B.平分一条弧的直线垂直于这条弧所对的弦C.弦的垂线必过这条弦所在圆的圆心D.在一个圆内平分一条弧和它所对弦的直线必过这个圆的圆心3.如图,弦CD垂直于⊙O的直径AB,垂足为H,且CD=AB的长为()第3题第5题第6题4.⊙O的半径OA=1,弦AB、AC BAC的度数为( ).A.15° B.45° C.75° D.15°或75°5.“圆材埋壁”是我国古代著名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的一个问题,“今有圆材,埋在壁中,不知大小,以锯锯之,深一寸,锯道长一尺,问径几何?”用现在的数学语言表述是:如图所示,CD为⊙O的直径,弦AB⊥CD,垂足为E,CE为1寸,AB为10寸,求直径CD的长.依题意,CD 长为( ).A.252寸 B.13寸 C.25寸 D.26寸6.如图,EF是⊙O的直径,AB是弦,EF=10cm,AB=8cm,则E、F两点到直线AB的距离之和为().A.3cm B.4cm C.8cm D.6cm二、填空题7.如图,A、B、C、D为⊙O上的点,且AB BC CD==.若∠COD=40°,则∠ADO=______度.8.如图,P为⊙O的弦AB上的点,P A=6,PB=2,⊙O的半径为5,则OP=______.7题图8题图9题图9.如图,⊙O的弦AB垂直于AC,AB=6cm,AC=4cm,则⊙O的半径等于______cm.10.(2015•徐州)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AB,垂足为E,连接AC.若∠CAB=22.5°,CD=8cm,则⊙O的半径为 cm.(第12题11.在图11中,半圆的直径AB=4cm,O为圆心,半径OE⊥AB,F为OE的中点,CD∥AB,则弦CD 的长为.12.如图,点A、B是⊙O上两点,AB=10,点P是⊙O上的动点(P与A,B不重合)连结AP,PB,过点O分别作OE⊥AP于点E,OF⊥PB于点F,则EF= .三、解答题13.如图,在⊙O 中,CD 是直径,弦AB ⊥CD ,垂足为E ,CD=15,35OE OC ∶∶,求弦AB 和AC 的长.14.如图所示,C 为ACB 的中点,CD 为直径,弦AB 交CD 于P 点,PE ⊥BC 于E ,若BC=10cm ,且CE :BE=3:2,求弦AB 的长.15.如图所示,已知O 是∠EPF 的平分线上的一点,以O 为圆心的圆与角的两边分别交于点A 、B和C 、D.⑴求证:PB=PD.⑵若角的顶点P 在圆上或圆内,⑴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若成立,请加以证明.16.(2015•杭州模拟)如图,⊙O 的两条弦AB 、CD 交于点E ,OE 平分∠BED. (1)求证:AB=CD ;(2)若∠BED=60°,EO=2,求DE ﹣AE 的值.D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理解圆周角的概念,了解圆周角与圆心角之间的关系;2.理解圆周角定理及推论;3.熟练掌握圆周角的定理及其推理的灵活运用;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要点梳理】要点一、圆周角1.圆周角定义:像图中∠AEB、∠ADB、∠ACB这样的角,它们的顶点在圆上,并且两边都与圆相交的角叫做圆周角.2.圆周角定理:圆周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弧上的圆心角度数的一半.3.圆周角定理的推论:推论1: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推论2: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要点诠释:(1)圆周角必须满足两个条件:①顶点在圆上;②角的两边都和圆相交.(2)圆周角定理成立的前提条件是在同圆或等圆中.(3)圆心与圆周角存在三种位置关系:圆心在圆周角的一边上;圆心在圆周角的内部;圆心在圆周角的外部.(如下图)要点二、圆内接四边形1.圆内接四边形定义:四边形的四个顶点都在同一个圆上,像这样的四边形叫做圆内接四边形,这个圆叫做四边形的外接圆.CA2.圆内接四边形性质: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如图,四边形ABCD 是⊙O 的内接四边形,则∠A+∠C=180°,∠B+∠D=180°.要点诠释:当四边形的四个顶点不同时在一个圆上时,四边形的对角是不互补.【典型例题】类型一、圆周角、圆心角、弧、弦之间的关系及应用1.如图,在⊙O 中,,求∠A 的度数.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 内接于⊙O ,点E 在劣弧AD 上,则∠BEC 等于( )A .45°B .60°C .30°D .55°类型二、圆周角定理及应用2.观察下图中角的顶点与两边有何特征? 指出哪些角是圆周角?3.(2015•台州)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点E在对角线AC上,EC=BC=DC.(1)若∠CBD=39°,求∠BAD的度数;(2)求证:∠1=∠2.4.如图,AB是⊙O的直径,BD是⊙O的弦,延长BD到C,使AC=AB,BD与CD的大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C 【变式】(2015•安顺)如图,⊙O 的直径AB垂直于弦CD ,垂足为E ,∠A=22.5°,OC=4,CD 的长为( )A .2B. 4C . 4D .8类型三、圆内接四边形及应用5.圆内接四边形ABCD 的内角∠A :∠B :∠C=2:3:4,求∠D 的度数.举一反三:【变式】如图,⊙O 中,四边形ABCD 是圆内接四边形,∠BOD=110°,则∠BCD 的度数是( ). A.110° B.70° C.55° D.125°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巩固练习【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如图,△ABC内接于⊙O,∠A=50°,∠ABC=60°,BD是⊙O的直径,BD交AC于点E,连结DC,则∠AEB等于( ).A.70°B.90°C.110°D.120°(第1题图)(第2题图)2.如图所示,∠1,∠2,∠3的大小关系是().A.∠1>∠2>∠3 B.∠3>∠1>∠2 C.∠2>∠1>∠3 D.∠3>∠2>∠13.如图,AC是⊙O的直径,弦AB∥CD,若∠BAC=32°,则∠AOD等于( ).A.64°B.48°C.32°D.76°4.如图,弦AB,CD相交于E点,若∠BAC=27°,∠BEC=64°,则∠AOD等于( ).A.37°B.74°C.54°D.64°(第3题图)(第4题图)(第5题图)5.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若∠BOD=138°,则它的一个外角∠DCE等于( ).A.69°B.42°C.48°D.38°6.(2015•酒泉)△ABC为⊙O的内接三角形,若∠AOC=160°,则∠ABC的度数是()A.80°B.160°C.100°D.80°或100°二、填空题7.在同圆或等圆中,两个圆心角及它们所对的两条弧、两条弦中如果有一组量相等,那么_ _________.8.(2015•镇江一模)在圆内接四边形ABCD中,∠A,∠B,∠C的度数之比为3:5:6,则∠D= . 9.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AB于H,BD∥OC,则∠B的度数是 .(第10题图)10.如图,△ABC内接于⊙O,AB=BC,∠BAC=30°,AD为⊙O的直径,AD=2,则BD= . 11.如图,已知⊙O的直径MN=10,正方形ABCD四个顶点分别在半径OM、OP和⊙O上,且∠POM=45°,则AB= .(第11题图)(第12题图)12.如图,已知A、B、C、D、E均在⊙O上,且AC为直径,则∠A+∠B+∠C=________度.三、解答题13. 如图所示,AB,AC是⊙O的弦,AD⊥BC于D,交⊙O于F,AE为⊙O的直径,试问两弦BE与CF的大小有何关系,说明理由.14.(2015•嵊州市一模)如图,AB是半圆O的直径,C、D是半圆O上的两点,且OD∥BC,OD与AC交于点E.(1)若∠D=70°,求∠CAD的度数;(2)若AC=8,DE=2,求AB的长.15.如图,⊙O中,直径AB=15cm,有一条长为9cm的动弦CD在上滑动(点C与A,点D与B不重合),CF⊥CD交AB于F,DE⊥CD交AB于E.(1)求证:AE=BF;(2)在动弦CD滑动的过程中,四边形CDEF的面积是否为定值?若是定值,请给出证明并求这个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2.理解切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要点梳理】要点一、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1.切线的定义:直线与圆有唯一的公共点时,这条直线叫做圆的切线,这个唯一的公共点叫做切点.此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称为相切.2.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1) 相交:当直线与圆有两个公共点时,叫做直线与圆相交.(2) 相切:当直线与圆有唯一公共点时,叫做直线与圆相切.这条直线叫做圆的切线,公共点叫做切点.(3) 相离:当直线与圆没有公共点时,叫做直线与圆相离.3.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和性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能否像点与圆的位置关系一样通过一些条件来进行分析判断呢?由于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因此研究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就可以转化为直线和点(圆心)的位置关系.下面图(1)中直线与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图(2)中直线与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图(3)中直线与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一般地,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以下定理:如果⊙O的半径为r,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d,那么,(1)d<r直线l与⊙O相交;(2)d=r直线l与⊙O相切;(3)d>r直线l与⊙O相离.要点诠释:这三个命题从左边到右边反映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所具有的性质;从右边到左边则是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要点二、切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1.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要点诠释:切线的性质定理中要注意:圆的切线是与过切点的半径垂直,不是与任意半径都垂直.2.切线的判定定理:过半径外端且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要点诠释:切线的判定定理中强调两点:一是直线与圆有一个交点,二是直线与过交点的半径垂直,缺一不可.要点三、三角形的内切圆1.三角形的内切圆:与三角形各边都相切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内切圆.2.三角形的内心:三角形内切圆的圆心是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 三角形的内心到三边的距离都相等.要点诠释:(1) 任何一个三角形都有且只有一个内切圆,但任意一个圆都有无数个外切三角形;(2) 解决三角形内心的有关问题时,面积法是常用的,即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周长与内切圆半径乘积的一半,即(S为三角形的面积,P为三角形的周长,r为内切圆的半径).【典型例题】类型一、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1.在Rt△ABC中,∠C=90°,AC=3厘米,BC=4厘米,以C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与AB有怎样的位置关系?为什么?(1)r=2厘米; (2)r=2.4厘米; (3)r=3厘米(1)当r=2cm时,CD>r,∴圆C与AB相离;(2)当r=2.4cm时,CD=r,∴圆C与AB相切;(3)当r=3cm时,CD<r,∴圆C与AB相交.【总结升华】欲判定⊙C与直线AB的关系,只需先求出圆心C到直线AB的距离CD的长,然后再与r比较即可.举一反三:【变式】已知⊙O的半径为10cm,如果一条直线和圆心O的距离为10cm,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圆的位置关系为()A. 相离B. 相切C. 相交D. 相交或相离类型二、切线的判定与性质2.如图所示,在Rt△ABC中,∠B=90°,∠A的平分线交BC于D,以D为圆心,DB长为半径作⊙D.求证:AC是⊙D的切线.3.(2015•黄石)如图,⊙O的直径AB=4,∠ABC=30°,BC交⊙O于D,D是BC的中点.(1)求BC的长;(2)过点D作DE⊥A C,垂足为E,求证:直线DE是⊙O的切线.4.如图,AB为⊙O的直径,AC为⊙O的弦,AD平分∠BAC,交⊙O于点D,DE⊥AC,交AC的延长线于点E.(1)判断直线DE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AE=8,⊙O的半径为5,求DE的长.举一反三:【变式1】(2015•盐城)如图,在△ABC 中,∠CAB=90°,∠CBA=50°,以AB 为直径作⊙O 交BC 于点D ,点E 在边AC 上,且满足ED=EA . (1)求∠DOA 的度数;(2)求证:直线ED 与⊙O 相切.举一反三:【变式2】如图所示,在△ABC 中,AB =BC =2,以AB 为直径的⊙O 与BC 相切于点B,则AC 等于( )A..类型三、三角形的内切圆5.如图,已知O 是△ABC 的内心,∠A=50°,求∠BOC 的度数.CB【变式】如图,△ABC 中,∠C=90°,BC=4,AC=3,⊙O 内切与△ABC ,则△ABC 去除⊙O 剩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12-πB. 12-2πC. 14-4πD. 6-π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巩固练习【巩固练习】一、选择题 1.已知:如图,PA ,PB 分别与⊙O 相切于A ,B 点,C 为⊙O 上一点,∠ACB=65°,则∠APB 等于( ) A .65° B .50° C .45° D .40°2.如图,AB 是⊙O 的直径,直线EC 切⊙O 于B 点,若∠DBC=α,则( ) A .∠A=α B .∠A=90°-αC .∠ABD=αD .∠α2190o-=ABD第1题图 第2题图3.设⊙O 的半径为3,点O 到直线l 的距离为d ,若直线l 与⊙O 至少有一个公共点,则d 应满足的条件是( )A.d=3B. d <3C. d≤3D.d>34.(2015•内江)如图,在⊙O 的内接四边形ABCD 中,AB 是直径,∠BCD=120°,过D 点的切线PD 与直线AB 交于点P ,则∠ADP 的度数为( )A .40°B . 35°C . 30°D . 45°5.如图,AB 为⊙O 的直径,PD 切⊙O 于点C ,交AB 的延长线于D ,且CO =CD ,则∠PCA=( ) A.30° B.45° C.60° D.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