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激励问题的思考

合集下载

民办高校教师的激励“四力模型”探析

民办高校教师的激励“四力模型”探析

( 2 ) 缺乏 对教师职 业规 划的支持 。民办高校的教师 由三类
人员组成 : 青年教师 、 中年教师及返聘教师。不 同年龄段 的教师
办院校 中离退休的教师组成 。从民办高校教师 的结构来 看 , 青
年教师是民办高校需要重要关注的群体 。
其职业生涯规 划也大相径庭 , 从 目前学 校的发展 看 , 多数 民办
深受学 生喜 欢 , 在科研上也积极 进取 , 由于学历 的弱势 , 其薪酬
水平比教学水平一般的博 士低很 多, 这必 然会影响他们工作的 积极性和投入度。另外 , 教师的工作具有创新性 , 但其创新劳动 未得到合理的激励。可见 , 民办教师的教学改革 、 科研创新很难
士为主 , 在 民办高校教师 中所 占的比例最 大 ; 中年教师 的年龄 被 纳入量化的薪酬体 系中。
es
这种不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办高校教师 的工作 热情 。
如何激发他们 的工作满意度 , 提高他们 的工作绩效 , 是本文要 探讨 的重要内容。
2 、 民 办 高校 激 励 模 式 的局 限性
> ?- - 书中阐述了四种情感驱动 力 : 获取 , 即获得稀缺的资源 , 如
社会地位 等 ; 结合 , 即个 人和群体建立联 系 ; 理解 , 即 满足好奇
高校 教 师

后缺乏及时 的绩效 反馈等 。民办 高校的教 师具有较高 文化层 次, 属于知识 型员工 。针对知识型 员工 , 绩效管理的方式要符合 其特点及需求 。 第三 , 薪酬结构设计不科学 。多数民办高校的薪酬体系 以 教师的学历 、 职称为主 , 必然导致激励机制 的弱化 , 产生平均主
高校在 满足不同群体 教师的个体发展需求方面还有些不足 。如 对青年教师培 养的投入 力度不够 ,致使青 年教师获得学 历深 造、 进修培训和学术交流的机会较少 。同时 , 从事管理岗位的中 年教师获得职位晋升 的机会也不多。诸多问题导致民办 高校教

民办高校教师激励机制浅析

民办高校教师激励机制浅析

民办高校教师激励机制浅析重要力量,然而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日益突显,已成为阻碍民办高校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研究民办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对于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及促进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在分析民办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民办高校教师激励机制中国民办高校经过近30年的发展,无论是民办高校的数量,还是在校大学生数量都大大提高,已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

随着社会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民办高校在办学质量上和办学特色上狠下功夫。

而民办高校所拥有的教师队伍已然是民办高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因而为了创建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民办高校应进一步完善其激励机制。

1 当前民办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存在问题我国民办高校在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吸引优秀教师、稳定现有教师,创建高素质师资队伍方面已采用不少激励措施与手段。

但从当前来看民办高校教师激励机制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1 薪酬福利水平低虽然,目前一些民办高校在逐步提高教师薪酬福利水平,但是,其薪酬福利水平相距公办院校依然很大。

同时尽管有些民办高校制定出较高基本工资,以吸引与稳定优秀人才来校任教。

但实际情况却是,教师实际到账工资仍低于同类高校水平。

此外民办高校薪酬结构单一,奖金及福利很少。

并且在增长幅度上也远跟不上社会平均增长水平。

总体来看民办高校教师薪酬福利水平依然很低。

1.2 社会保障不健全我国民办高校运转经费由于需要自筹,因此其运行具有商业性,致使民办高校将教师看作是临时聘用人员,不愿为老师多投入资金而影响学校收入。

因此一些民办高校干脆不为教师办理社会保险,即便有些民办高校为教师办理社会保险也往往保障不全面。

同时学校在为教师购买社保时,往往只是以社会最低水平购买,并且并未呈现增长态势。

这种情况往往会在职工心目中造成有还不如没有的恶劣印象。

1.3 缺乏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以学养学”是民办院校的重要特点,导致学校的正常运转基本依靠学生的学费,故而学校特别重视招生数量,并以学生数量来决定教师数量。

浅析民办高校师资激励的意义与对策

浅析民办高校师资激励的意义与对策

随着 我国教育事 业的发展 , 民办 高校如雨 春笋般 出现 , 高 在 校 扩招和各种培训机构及 国外合 作办学机构的进入 , 民办 高校 的 竞争 越来 越激烈 , 随之而来的就是频繁跳槽 、 师资流失 , 如何激励
民办高校 师资力量成 为学校 面临的一个 重要 问题 。建 立一套科 学的、 有利于人才培养 和使用 的激励机制 , 提高教师的满意度、 积 极性 、 创造性 , 有着非常重要 的现实意义 。 1 师资力量在 民办高校 中存在 的问题 学校 的师 资力 量是学 校 中决定着 这个学校是 否能够 长足发 展 的关键 因素 。 目前 , 困扰 民办高校发展 的重大 因素之 一 , 师 是 资队伍跟 不上 。师资上不去 , 教学 质量 自然也 上不去 , 对打造 学
校 品牌和形象产生不 到积极 的作 用 , 学校发展 自然会 每况 愈下。 针 对某些 民办高校 的评估 中总结出师资 队伍差 的原因之一就 是 民办 学校教师具有教师资格证 的比例 较低 。部分民办 中学 、 中专 考试学校 以招聘 中青年教师为主 , 而这些教师 中具有教师 资格证
近年来 , 民办 教育事业蓬勃 发展并取得 了显 著成就 , 已经成 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 , 民办教师 的社会地位却远不 如公办教师 , 这个 问题 的存在使得 民办高校的教师 队伍流动性较 大 , 以留住优秀人才 。缓和劳资矛盾 , 难 提高民办教师社会地位 , 对 和谐 校园的建设 大有 帮助。 3 青年教师的激励与发展 支好 的师 资队伍就是一块金字和培养 。青年教师在 自 己的职业 生涯 中, 压力是不 可避 免的 , 高校就是要把 青年教师 的 压力变 为动力 , 青年教师 以更 好的精神状态 投入到工作 、 使 生活
的 比较少 , 教师 的学 历低 。 民办 高校教 师 队伍 呈现 出 的一 种现 象, 即兼职教师多 , 专职教师少 ; 退休教师多 , 中青年教 师少 , 尤其 缺少 一流 的教 授和学科 带头人 , 缺乏学术 科研气氛 。这样 , 由于 师资 匾乏 、 队伍不健 全 , 民办高校教 师的归属感较 低 , 流动性大 , 优秀教 师尤其容 易流失 , 学校教 学质量难 以提高 , 这就在一 定程 度上造成我 国民办 高等教育整体质量 比较低 , 也造成了民办高校 的 口碑差 , 会认 同度低 。 社 2 民办高校 青年教师激励 的现 实意义 21 建 立融洽的工作氛 围, . 优化教师 队伍 民办高校教师 的文化层次 比较 高 , 在工作 中通过提 高科研 能 力、 教学能力 以获得职务和职称 的提高 。采用多种有效 的激励方 式, 在教 师 队伍 中形成 良性竞 争 的氛围 , 大程度上 能消除教师 很 的不满感 , 增强学校对 教师的吸引力 、 聚力 。 凝 22 创造 良好 的工作环境 , . 提升教 师的职业幸福感

论我国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论我国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了 10 0 40 余人 , 专职教 师 80余人 , 民办高校 中 0 在
签订的都是短期聘用合同 , 稳定性没有保障。年轻 老师 , 尤其是年轻女老师往往 由于家庭 、 婚姻等原
因, 工作不久 即容易 出现跳槽离职 的现象 ; 此外 , 加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 近三年师资情况见表 1 :
副教授 人数
l3 6 15 5
1 60
讲师 人数
7 7 7 2
18 1
助教 人 数 比例
2 l 7 35 6
4 53
教 师数
53 9 67・ 5
7 93
人数
8 2 6 5
6 2
比例
1 .% 38 99 .%
78 . %
比例
2 .% 7 5 2 .% 36
人 数
1 0 2

比例
17 .% 0 3 .%
0. 9 9‘
人数
ll 3 28 2
49 2
比例
2 .% 2 1 3 .% 47
5 4.1 %
人数
49 3 46 1
39 4
比例
7.% 40 6 .% 33
4 O 4. %
人 数 比例
l 3 “

2 2 .% 1 7 .%
1 o9 . 6
学 历
20 —20 O6 07
结 构
20 7— 2 o8 0 o
3 以下 5岁 学 年
2 0 -20 05 06
3 -4 6. 5岁
人数
5 l
45
4 —5 6 5岁
人数

关于我国民办高校教师激励措施的思考

关于我国民办高校教师激励措施的思考

的 主 要 问题
民办 高 校 是 指 国家 机 构 以外 的社 会 组 织 或 在高校教师群体中的竞争优势不突出。 者 个人 ,利 用 非 国家 财 政 性 经 费 ,面 向社 会 依 法举 办 的 高 等 学 校 或 其 他 高 等 教 育 机 构 。 与公 划 是 对职 业 生 涯 进 行 系统 设 计 的 过程 ,它 包 括
民办 高 校 经 过 近 三 十年 的发 展 ,已成 为 我 神需求仍需进一步关注等。
第一 ,薪酬 水平有待进一步 提高。薪酬是 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 的重要组成部分 。面对高 等教育大众化 的新形势 ,民办高校 只有不 断提 民办 高校 教 师 物 质 需 求 得 以 满 足 的 保 障 ,现 行 高办 学质 量 ,改 善 办 学 条 件 ,增 强 吸 引力 和 竞 的民办 高校 教 师 的薪 酬 主要 由工 资 、奖 金 和法
激励并 重原则 、以人为本原则 、公平 效率原 则 。改进 民办 高校教 师激励 措施要 从提 高教师薪 酬水平 、明确教 师职 业规划 、增 强教师成就体验 、彰显教 师主体地位等方面人手 。 关键词 :民办高校教师 ; 激励措 施 ;改进
中图分类号 :G 4 . 6 8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7 4 1 ( 0 2 一0 — 0 0 6 3— 5 3 2 1 ) 1 0 1— 4
办高校相 比,其最 突出的特点是办学经 费主要 职业定 位 、 目标 设 定 和 通 道 设 计 三 部 分 内 容 。 来源 于 自筹 。近 3 来 ,随着 民办 高 校 的不 断 就民办高校教师而言 ,其所在 的民办高校属于 0年 发展 ,民办高校对教师激励方 面 的重视程度 不 教学型高校 ,这类高校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 , 断增 强 ,但 由于 民办 高 校 自身 的 特 点 及 其 特 殊 而且教学任务 比较 繁重。对于他们来说 ,如何 的发 展 历程 ,针 对 民办 高 校 教 师 的 激 励 措 施 目 把 自身 的特 点 与 学 校 的 发 展 相 结 合 ,明 确 自己 前还 存在 一 些 需 要 进 一 步 改 进 的 问题 ,主 要 表 的职业定位 ;给 自己设 定怎样的奋斗 目标 ;通 现为 :薪酬水平有 待进一步提高 、职业规划有 过 什 么样 的途 径 来 实现 自己 的 目标 等 则 无 暇认

民办高校教师激励现状调研分析

民办高校教师激励现状调研分析

民办高校教师激励现状的调研与分析目的:了解民办教师激励的现状,为激励模型的完善提供依据。

方法:以民办高校专职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教师工作满意度和需求层次,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人才稳定性不高,教师对校园环境、自己的工作条件及与领导同事的关系满意度高,现阶段生存需要、关系需要和发展需要均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生存需要是第一需要。

结论:学院要从起自身发展出发,不断探讨激励模型,为教师的发展搭建个性化的平台,给每个教师创造“自我实现”的机会,不断满足其成就感、满意度等。

民办高校教师激励现状本文以民办高校专职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总结、归纳出民办高校激励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民办高校制订相对完善的教师激励方案提供依据,从而起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促进民办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一、对象及方法(一)对象本研究调查了民办高校专职教师200名,回收问卷185份,其中有效问卷162份,有效回收率为81%。

(二)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进行调查。

结合可能影响民办高校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激励因素设置选项,设计了民办高校教师激励调查问卷,在本研究中只对专职教师进行调查,问卷分为以下三个部分:①卷一,基本情况调查,包括性别,年龄、婚否、学历学位、职称、校龄、平均月收入、所教课程等。

通过这一部分对老师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以区分开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教师的需要情况。

②卷二,教师工作满意度调查,教师工作满意度是教师对其所在工作环境从情感的层面进行的总的感受和评价。

调查包括教师的收入,办公条件、领导管理、人际关系、职称评聘、师资队伍建设、考核制度、深造进修等问题,参考洛克等人对工作满意度所做的分析以及我国学者陈云英、孙少邦编制的教师工作满意度度量表和冯伯伦编制的教师工作满意度度量表,结合民办院校的实际情况,增添或删减部分内容,尤其是增添了部分学院当前发展最为关心的问题,这样使得调查更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③卷三,教师需求层次调查,这一部分列出与教师工作有关的20个因素,采用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太满意、不满意五点量表进行选择,让老师自行进行选择。

工作分析视野下民办高校教师激励对策研究

工作分析视野下民办高校教师激励对策研究

二、 民办高校教师激励现状分析 民办高校教师作为其 内涵建设 的中坚力量, 由于年轻 、 需
个瓶颈。因此 , 从工作分析 的视角入手 , 取民办高校 教师激 求多样化, 选 物质 需求 占主导 , 职业稳定性差的特征, 因此采 取多
励 问 题 作 为研 究范 畴显 得 尤 为 重 要 , 以期 为 民办 高 校 的 持 久 、 样化 的激励 措施 , 满足 民办高校 教师 的物质需求 , 减少 民办高 稳 健 发 展提 供 智 力支 持 。 校 教 师 的 职 业 不 安 全 感 当 下 显 得 尤 为 重 要 。可 是 , 别 民 办 高 个
是指 工作分析人员为 了实现组织某一特定 的 目的, 采用 先进的 激励 问题 已成为制约民办高校持续稳健发展的不利 因素 。
范 性 的 说 明 与 描 述 , 以 服 务 于 组 织 特 定 的 发 展 战 略 和 组 织 规 联 合 体 , 为 他 们 只 应 当 给 予 物 质 上 的 需 求 , 或 许 同 民 办 高 认 这 划 , 组 织 人 力 资 源 管 理及 其 他管 理 活 动 的 开 展 提 供 依 据 的 一 校 的资金来源 息息相关 , 为 也或许和 民办高校对教师需求的不重 种 管 理 活 动 。 工 作 分 析 是 组 织 人 力 资 源 管 理 活 动 的基 石 , 在 视 有 关 。有 学 校 对 教 师 的 奖励 仅 限于 每 学 期 期末 根 据 绩 效 考 核 它
展 。可 见, 选取 民办高校教师激励问题作 为研 究对 象, 是对 民办 高校办学现状 、 办学水平的反思与检验 本文从工作分析 的视 角分
析 了激励 问题对 民办高校教 师的重要影响 , 民办 高校教 师激励现 状及其对应 的解决对策。

激励理论在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管理中的应用浅析

激励理论在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管理中的应用浅析
科 学 的 运 用 激励 理 论 , 提升 青 年 教 师 的 满 意 度 , 调 动 青 年教 师工 作 的
层 次 的精神 需 求 , 需要 得到信 任 、 尊重, 还 有 自由发展 的工 关键词 : 激励 理 论 民 办 高校 青 年 教 师 应 用研 究 作 空间和 个人 的未来 。然 而 , 一 些民办 高校 对于 青 年 教 师 限 制 的过于 严 格 , 以防9 币资 的流 2 0世纪 9 O年代 以来 ,我 国 的 民办 教 育机 构 不 断增 深造 学 习和 发 展 的机会 , 常 常 忽 略 了青 年 教 师 的 自身 年 龄 、 心理、 个 性 心 理 特 多, 经过 二十 年左 右 的发展 , 民办 教 育质 量 也 得 到 了极 大 失 , 的提 升 ,俨 然 成 为 我 国教 育 系统 不 可 或缺 的重 要 组 成部 征 , 因而没 有 建立起 多维 的交叉激励 机 制。 分, 教育 质 量 的 提高 , 关键 点 是 民办 学校 教 师 队伍 整体 素 激励 机 制 的根 本 作 用在于 不 断 改进被 激励 者 的表 现 , 以 此达成 组织 目标 。 然 而 由于 青年 教 师的需 求类 型与 结构 质 的提 高。但是 , 我们 仍然 需要 清晰 的看到 , 民办 学校 教 师
激励理论在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 管理 中的应用浅析
胡贵 生 李秀清 ( 西 安思 源学 院
摘要: 伴 随 我 国教 育 的 发展 , 民办 高校 迅 速 崛 起 , 但 受 自身 的特 决 学 生 的这 些 问题 。 学校 对教 师 的 考核 有 时 又缺 乏科 学 殊 性 和 外在 环 境 因素 的制 约 ,民办 高校 的发 展 整体 上还 处于 较 低 水 性 , 有 的过 分 强调 量 化考 核 , 也 客 观 上使 得 急 功 近利 的风 平 的 一 个状 态。 而 民办 高校 的 师 资 队伍 建 设 是 其 在 发展 过 程 中 的最 气在 民办 高校 中盛行 , 有时在 公办 高校 中也 出现 。 为 薄 弱 的一 个 环 节 , 尤其 是 青 年 教 师 队 伍 。 因 此 , 在 民 办高 校 中如 何

民办高校“双师型”教师激励问题研究

民办高校“双师型”教师激励问题研究

教 师激励机制的设计 , 以期提 高民办院校的核心竞争 力。 【 关键词】 民办高校 ; “ 双师型”教 师; 激励机 制; 现状 ; 对策
随 着我 国高等 教育 改革 的深 化 , 民办 高校与 公办 高校 之 间竞争 办高校 的专任 教师在 逐年增 加 。这 也非 常有利 于民办 高校 的发展 。 3 、 职 称 结 构 不 均 衡 不 断 加剧 , 民办 高校 作 为一种 新 的, 7 3 学体 制 , 并 逐 步成 为我 国 高等 在 民 办高 校 中专 职 “ 双 师 型 ”教师 的 职称 相 对 比较 低 。具有 教育 体系 中 的~ 支强 有 力的 生力军 , 在我 国 高等教 育迈 向大众 化 的 进程 中发 挥 了重 要 的作 用 , 并 已经成 为我 国 高等教 育事业 的 重要组 正 高、 副 高 职称 的教 师 教学 经验 较 丰 富 , 前瞻 性好 , 知 识面 广 , 动 手


民办高校
双 师型
教 师 的激励现 状
难 以体 现 科 技劳 动价 值 , 也与 “ 双师 型 ”教 师绝 大 部 分是 “ 双高”
2 、 收入 构 成 不 尽 合 理
中国 民办 高校 的师资 力 量大多 数在 创办 初期 都很 薄弱 , 没有 自 人 才的现 实不相 符 。
己 的专职 教师 , 一 般是 聘用退 休教 师 或聘请 在职 兼职 教师 。随着 学 校 规模 的不 断扩 大与稳 步发 展 , 创 办 者虽然 意识 到建 立起 自己相 对 稳 定 的 高质 量 教 师 队伍 的 重 要性 , 但 由于 经 济 实力 不 济 而未 能 如 愿 由于 在经 济 收入 、 社会保 险 、 住房 、 社会 地位 等方 面与 公办 高校 相 比 明显存 在着 差距 , 这 就造成 了教 职工 队伍 的不连 续性 与不 稳 定 性, 随之 带采 的 后果 是 吸引 中青 年 骨干 教师 难 , 吸 引一 流 的管 理人 才难 。民办 高校 “ 双 师型 ”教 师是专 职教 l j 币 队伍的 主力 , 在 民办职 业 教 育的 教学 指导和 实践 过程 中承 担着 重要 的任务 , 但 由于对 “ 双 师型 ” 教师 重视不 够 , “ 双师型 ” 教 师从提 出 、 培养、 建设 的过程 很短 , 许多 “ 双 师型 ”教 师任职 资格 评定 不科 学 , 表 现在 民办 高校 教师 往 往 虚有 其 名 , 技术、 实践 、 科 研严 重 滞后 , 这 也 是很 多 民办 职业 教 育 达不 到教育 目标 的根 本原 因 。

关于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培养和激励的几点思考

关于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培养和激励的几点思考
不 能 做 到定 期 、 常态 化 培 训 , 一线 教 学 的教 师们 往 往 可根 据 学 科 建设 的需 要 , 拟 定 年 度进 修 计划 , 定期 有 有 被 掏 空 了 的感 觉 , 不 仅 在 教学 技 能 上 进人 瓶 颈 期 , 组织 、 有计 划 、 有 目的地选 送 中青 年 教 师参 加 各 类 研 在 科研 能力 上 也 因无 法 跟 上 国 内 国际 先进 理 念 而 停 讨 班 、 进修 班 等 , 以提 高他 们 的教 学能 力 , 或参 加 国际
滞不前 。这 一缺 陷会 进一步 制 约教 师 职称 的晋升 , 降 国 内学术 会议 , 以提 升他 们 的科 研能 力 。在 拟定 好 计
低 中青年教 师 的积极性 , 从 而陷入 恶性循 环 。 ¨ ( 二) 学校 的薪酬 水平偏 低 、 生活 工作压 力 大 划 之后 , 可 以提前安 排相关 教 师就 将要 参 加 的会 议 主
夏 璐
( 华 中科技大学文华学 院 外语学部 ,湖北 武汉 4 3 0 0 7 4 )
[ 摘
要 ]民办高校在发展 中逐渐培养 出了一批 中青年骨干教 师, 他们是 民办高校继续发展 的 中坚力量。但 这部分教
师 在 职 业 化 发展 中遇 到 种种 问题 使 得 教 师 资 源流 失 严 重 , 校 方 若 处理 不 当 , 必将 会 加 剧 教 师 的 流 失 , 本 文 就 是 针 对 以上
题, 进 行 专 业化 研 究 , 撰 写 相 关论 文 以便 进行 学 术 交
民办 高校 教 师工 资 水 平 偏 低 是 普 遍 现 象 。教 师 流 。可通过设 立教 师发 展 的专 门机构 , 统 筹 教 师 的发
的薪酬 不具 市场竞 争力 , 而 刚参 加工 作 不 久 的 中青 年 展 工作 。这类 机构 的设 立 , 有 助 于常 态化 教 师 发展 及 教师 , 更 面临 着 重 重 的经 济压 力 。 同 时 , 在 民 办 高 校 研 修 工作 。一方 面 , 可 以和 国 内高水 平 大学 建 立 长期 中, 中青 年 教 师 常 常要 承 担 繁 重 的教 学 任务 , 不仅 备 合 作 关 系 , 定期 培训 骨 干 教 师 和管 理人 员 , 提 高其 教 课量大 , 而 且要 批改试 卷及 作 业 。忙 于应 对 教学 任 务 学和 管 理 能力 ; 另一 方 面 , 可 以和 国外 的 高等 学 府建

民办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激励措施研究

民办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激励措施研究

们在实现人生价值的同时 , 促进学院健康快速发展 。 三、 青年教师 的激 励措施及实施途径探讨 对民办高职 院校青年教师的激 励不是简单的事情 , 必须根
单一 , 缺乏针对性 。激励仅限于传统 的物质激励 , 缺乏精神 、 情 感方 面的激励 , 更不用说 采用 目标激励 、 薪酬 自助餐这些 新型
[ 关键词 】 民办高职院校 ; 青年教师是 ; 激励 ; 措 施 [ 中图分类号 ]G 6 4 0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 6 7 1 — 5 9 1 8 ( 2 0 1 3 ) I l 一 0 0 3 2 — 0 2
[ 本刊 网址 ]h u p : / / w w w . h b x b . n e t
保障等要求 。但 目前好多青年教师 在 自己的岗位 上 , 毫无 积极 性, 整天处 于不满和抱 怨之中 , 原 因就是不 能满足最基本 的物 质需求, 连衣 、 食、 住、 行都无法得到保 障, 哪有精力为教学科 研 做贡献, 更何谈教书育人?
( 二) 成 就 感 的 需要 成就感是一个人 最高层 次的需要 。青 年教师 接受过 高等
跃的主力军。因而, 正确把握 青年教 师的需求特征 , 采取合适的激励方法 , 激发 青年教 师的内在 潜力, 不仅 关 系到青年 教师的个人 发展 , 也成 为制约 民办高职院校发展 的关键 问题 。文章针对 目前 高职 院校青年教师激励过程 中存在 的 问题
加 以分析 。 以期找到有效的激励措施 , 帮助青年教 师成 长, 发挥其 中坚力பைடு நூலகம், 推动 民办高职院校 快速发展。
产 生 相 应 的激 励效 果 。
其办 学环境和条件 、 物资设备 方 面远 比不上其他 高校 , 这种 情 况下 , 青年教师 的被尊重感更强烈 , 如学 院领 导的肯定和支持 ,

民办高校教师激励机制构建的几点思考

民办高校教师激励机制构建的几点思考

2012年第·5期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TaiYuan Urban Vocational college期总第130期M ay2012[摘要]结合民办高校教师激励机制构建存在的一些问题,论文对民办高校构建有效的教师激励机制提出了几点建议和思考:一是加大物质激励力度,注重精神激励机制作用;二是加强柔性管理,以人为本设计激励机制;三是注重参与激励和情感激励,增强民办高校教师归属感;四是长期激励机制和短期激励机制相结合,突出激励机制成长性。

[关键词]民办高校;激励机制;柔性管理;参与激励;情感激励[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046(2012)5-0102-02民办高校教师激励机制构建的几点思考李念良(广东白云学院,广东广州510450)*基金项目:本文是广东省民办教育协会2011-2012年度立项课题“民办高校教师激励的研究”(课题编号:GM20110005)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民办高校数量逐年增加,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也在不断提升,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不合理的激励机制仍对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制约较大,需要对民办高校教师激励机制构建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包括激励理论研究、民办高校教师基本特征和需求分析研究、民办高校教师激励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民办高校的办学自主性研究、构建有效的民办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等等。

笔者已经对上述相关内容做了一些研究,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论文针对民办高校教师激励机制构建存在的一些显著问题,对民办高校教师激励机制构建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期望对民办高校构建有效的教师激励机制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加大物质激励力度,注重精神激励机制作用1.加大物质激励力度,建立物质利益驱动机制一个人要生存、要发展,需要拥有一定的物质条件,民办高校教师作为自然人也不例外。

在实施激励机制过程中,民办高校要注意加大以工资、岗位津贴、工效、福利等为核心的物质激励力度,建立稳定的物质利益驱动机制,实现教师工作的物质化。

民办高校教师激励研究

民办高校教师激励研究

二 、民办高校教师激励存在的问题
( )高级 人才引进难度大 一 近 年 来 , 由于 全 国普 通 高 校 扩 招 ,整 个 高 等 教 育 行 业 都 面 临 着 师 资 短 缺 的 问题 ,高 校 人 才 竞 争 日趋 激 烈 。一 方 面 , 发展前景不 明朗,近年来在 国家 “ 积极鼓励 、大力支持 、正 确引导、加强管理 ”的方针指导和各级政府 的推动下 ,民办 高等教育得到 了较快发展 ,但是 民办 高校 的发展面 临公办 院 校 的 挑 战 。公 办 高 校 历 史 悠 久 ,拥 有 人 才 、资 金 和 政 策 等 方 面 的 优 势 , 同 时 经 过 数 十 年 的发 展 已经 形 成 自己的 品牌 ,在 生 源 争 夺 战 中 处 于 优 势 。 生 源 的 质 量 直 接 影 响 毕 业 生 的 质 量,没有优秀毕业生 ,民办高校就不可能形成 自己的品牌 , 进 而 影 响 到 学 校 的 发 展 。另 一 方 面 是 观 念 的 问题 。这 些 都 是 民办 高校 对 教 师 引 进 的 瓶 颈 问题 。 ( )人才流动性大 - 民办高校 目前 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 ,也是一个资本的

3 民办高校师资的职称结构 .
通 过 对 陕西 省 民 办 高 校 教 师 的 职 称 结 构 ( 表 3 分 析 , 见 ) 可 以看 出陕西省 民办 高校教 师中职称 比例 为两 头小 中间大 , 其 高 职 称 教 师 的 主 要 来 源 是 公 立 高 校 中 退 休 的 教 授 、 副 教 授 。而新进教师大 多为刚毕业 的青年 教师 ,他们 的职称 自然
下:
( ) 一 关于调查的几点说 明 为 了解 当前 民办 高校 师 资状 况 , 笔 者 设 计 了 调 查 问卷 。 该 问卷主 要是从 民办 高校师 资结 构 、教 师心态 以及 教师对 当前 民办 高 校 师 资 管 理 方 式 的看 法 等 几 个 方 面 进 行 设 计 的 。 调 查 问 卷 主 要 在 陕 西 几 所 知 名 民 办 高 校 进 行 , 发 出 问卷 4 0 0 份 , 回 收3 9 , 回 收 率 为 9 % 其 中有 效 试 卷 为 3 5 5份 0, 4 ,有 效 率 为9 % 6。

民办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构建

民办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构建

浅议民办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构建【摘要】民办高校教师是民办高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民办高校教学质量,促进民办高校发展的根本任务,而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建设高素质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关键。

本文通过构建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兼顾、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相结合的具有民办高校特色的教师激励机制,吸引、培养、留住优秀教师。

一、引言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民办高等院校不仅在数量上达到了相当大的规模,质量上也逐步取得了社会的认同,形成了一定的结构、层次和办学特色。

然而,目前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创造性、稳定性、积极性并没有随着民办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而有显著的提高,有的民办高校甚至呈现下降趋势,重要原因就是是缺乏有效、互补的激励机制。

本文从目前民办高校教师激励存在的问题出发,为构建有效的民办高校教师的激励机制提出建议,从而有利于促进民办高校与教师的共同发展。

二、民办高校教师的特点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曾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也曾说:“大学的真正进步依赖于教师”。

教师是民办高校的人力资源的基础,是决定教学质量的根本条件,是学校最有价值的资源,是学校的办学的根本。

没有一支好的教师队伍,就没有好的教育教学质量,这是不言而喻的。

民办高校教师相对于公办院校来说既有共同之处(如:劳动时间的模糊性;成果鉴定的复杂性;价值实现的间接性;个人需求的多样性等),又有其自身特点:(一)流动性较强,师资队伍不稳定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享有较大的办学自主权,学校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建立在双向选择的基础上,学校解聘教师或教师炒学校的鱿鱼都相对比较容易,教师流动性很大。

据统计,民办高校教师的流动率都超过10%,并且基本上都是教师主动离职,离职理由多是因为找到了更好的单位,或者是考上了公务员,年轻教师流失率最高。

这远远超过公办高校的流动率,也超过了企业的正常水平[1]。

民办高校教师普遍存在一种利益心态,有的教师甚至四处兼职,得过且过。

构建民办高校中青年专任教师激励机制的主要对策

构建民办高校中青年专任教师激励机制的主要对策

校在进行人本激励时,应解决好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 ,要建立与中青年专任教师双向沟通机制 ,通 过沟通 了解他们多种多样的需要 、所思所想和所做所为 ,分清各种需求的轻重缓急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 们的需求 ,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并及时予以反馈 ;其次 , “ 设计激励机制必须承认差异并满足个 体需要 。人本激励重在关注个体 ,真正了解和把握教师的个体差异并进行心理需求分析 ,对每位教师的物 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给予充分重视,采取 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有针对性的激励措施。 ”囝 再次 ,激励机制的内
成 因主要在 于 :过 强的资本趋利 性是激励 机 制存在 缺失 的根本性原 因、缺乏 以人 为本 的管理 理念是 激励机制
存在缺失的实质性原因、管理体制障碍是激励机制存在缺失的关键性要素[ 1 1 。因此 ,如何构建中青年专任教师 资源的有效激励机制,尽快补充并稳定中青年专任教师队伍,是摆在 x学院面前的一个紧迫 的重大课题和严 峻挑战。有鉴于此 ,本文拟就该院应当如何建构 中青年专任教师资源的有效激励机制提出若干具体措施 ,试 图为解决 x学院面临的突出问题寻找可行 的应对思路和对策。健全和落实激励措施是构建 民办高校中青年专 任教师队伍激励机制的主要路径选择。这些具体的有效激励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 构 建 以人 为本 的 中青 年专任 教师 激励 机 制
【 收稿 日期】 2 0 1 2 — 1 0 — 1 3
【 1 乍 者简介】 杨丛丽( 1 9 6 5 一) ,女 ,河南南阳人 ,肇庆科技职 业技术 学院管理工程 系副教授 , 硕 士,从事人 力资源管理研 究。
・9 0・
容要突出成长性原则 ,为他们提高学历学位 、科研水平 、参加学术会议等创造条件 、提供机会 ;让 中青年 专任教师承担责任 ,主动选择具有挑战性 、创新性的工作来展示才华 ,并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 、感谢和奖 励。强调 “ 以人为本” ,对于很多趋利性追求较明显的民办高校来说有着现实紧迫性和必要性。 2 . 事业留人 ,实行事业激励。事业激励是有效的人才激励方式 , 也是吸引和留住 中青年专任教师的重要路 径。中青年专任教师是有知识有追求的人群,他们不仅仅关注 自己的物质待遇 , 更关注学校能否给 自己施展

论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激励

论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激励

论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激励【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激励问题。

在将介绍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在将分析激励方式、激励对象、激励效果、激励机制和激励策略。

最后在将总结激励对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重要性,提出激励措施的改进建议,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如何有效激励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提高他们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促进整个学校的发展。

【关键词】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激励、激励方式、激励对象、激励效果、激励机制、激励策略、重要性、改进建议、研究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民办高校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迅速,为培养人才提供了重要的资源。

在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是教学科研的重要力量,他们承担着教学任务、科研任务和学科建设任务。

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所面临的困难和压力更为突出。

他们在教学科研方面缺乏资源支持,晋升机会有限,职业发展受到限制。

如何激励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更好地发挥其教学科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探讨如何有效激励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本研究旨在分析激励方式、激励对象、激励效果、激励机制和激励策略,希望为进一步完善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激励机制提供参考。

部分的内容至此结束。

1.2 研究意义民办高校在中国的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青年教师作为这一群体中的重要成员,对于民办高校的发展与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激励青年教师的研究意义在于能够促进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提高他们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进而推动整个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

通过对激励青年教师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新能力,提升他们的教学效果和科研成果,从而提高整体教育教学质量,为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研究激励青年教师也有助于发掘和培养优秀的青年教师人才,为民办高校的长远发展培养更多更优秀的教师队伍,助力高等教育事业的繁荣与进步。

民办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民办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教育探索101作者简介:禹洋(1986— ),女,回族,宁夏银川人。

主要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目前我国很多民办高校普遍存在师资力量不足、师资结构失衡、人才流失严重、教学任务较重等现象。

所以,优秀师资的引进和培养就成了困扰民办高校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建立健全完善的教师激励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一、我国民办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1)需求层次多,但激励手段单一。

目前,大部分分民办高校都采用了常规物质激励手段对教师予以鼓励,而教师作为知识型员工,各种非经济因素的激励稍显不足。

在许多民办院校,员工本来流动性强,而学校又不重视对员工的目标激励,教职工追求的目标与学校追求的目标当然就不能保持一致。

许多民办院校虽然提出了情感留人,但是学校领导与教职工的情感交流很少,领导和下属的关系功利性更强,没有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这也许是很多教师离开民办高校的主要原因之一。

良好的校园文化,会对所有的管理人员产生一种内在的激励作用给,使其按学校的目标行事。

而大部门民办高校却只重视校园硬环境的建设,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视不够,措施不得力,没有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气氛,不能动对教师起到很好的文化激励。

(2)考核评价不健全。

当前,我国大部分民办高校的教师绩效考核体系仍旧停留在反映教师的工作绩效,来实现对教师薪酬福利待遇等方面工作的支撑,绩效考核的方法也仅以简单的打分为主,尚未从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角度定位,没有将其与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与绩效考核有效的结合起来。

很多民办院校绩效考核过程中只重视绩效计策和绩效评价,缺乏绩效计划等其他流程,绩效考核不够公开透明,没有就教师在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等与教师进行有效深入的沟通,因而导致考核结果仅仅作为管理部门制定相关决策的依据,而无法上升到指导教师改进不足、提升工作绩效的层面。

很多民办院校的绩效考核结果与教师的晋升薪酬等也不发生关系,从而使得绩效考核的效果,要么流于形式变成走过程,要么教师的抵触情绪吉大,效果适得其反。

对民办高校教师激励机制保障措施的思考

对民办高校教师激励机制保障措施的思考

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 No.35,2020 Sum No.5152020年第35期总第515期摘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在高等教育中,教师是核心资源。

教师队伍建设是民办高校提升整体水平的重要支撑,而有效的激励机制保障是稳定民办高校教师队伍、促进民办高校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文章主要对激励机制保障措施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进行分析,从政府的政策保障、学校管理层的保障和教师激励机制的制度保障三方面提出激励机制保障措施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激励机制保障;民办高校;措施Thinking on the Guarantee Measures for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of Teachers in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ZHAN Hong,JIANG Jinhua Abstract"Human resource is the first resource".In higher edu-cation,teachers are the core resource.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ing staff is an important support for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improve the overall level,and the effective incentive mechanism guarante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asures to stabi-lize the teaching staff of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romote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external factors and internal factors of safeguard measures,and proposes the construction of guarantee measures for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from three aspects:government policy guarantee,school management guarantee and teacher incentive mechanism guar-antee.Key words incentive mechanism guarantee;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measures在我国当前高等教育体系中,民办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快速健康发展对我国进一步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提升国民整体素质以及建设知识型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于民办高校教师激励管理

关于民办高校教师激励管理

关于民办高校教师激励管理[论文关键词]激励理论;民办高校教师管理;激励管理机制[论文摘要]民办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民办高校在人才的引进,使用和稳定方面却存在许多问题。

本文从激励理论入手,探讨了民办高校教师激励管理中的具体方法和使用原则,并进一步研究了民办高校教师激励管理机制的构建策略。

一、前言我国的民办高校从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至今,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规模上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截至2004年底,全国各级各类民办教育学校(机构)达到7.85万所,各类民办教育在校生1769万;民办普通高校从20o0年的32所增加到226所。

独立学院249所,总计在校生达到140万人,占普通高校在校生10%(2000年为1.3%)。

民办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003年《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实施,更是预示着民办高校的春天即将来临。

然而,民办高校要在新一轮的发展中实现新的突破,要实现学校知名度的提高、学科建设的上档次、教学质量的保障,最终都要决定于教师队伍的建设。

师资才是民办高校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和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二、民办高校的师资现状目前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大体由四部分人员构成:①公立高校的兼课教师;②在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③退休老教师;④本校的专职教师。

民办高校教师队伍总体比较薄弱,专职教师太少,兼职教师过多,教职员年龄结构普遍呈现双峰状,两头大中间小,即高校退休人员多,大学刚毕业学生多,中青年骨干力量少,员工流动性大。

这种年龄结构造成了一些不良的后果:如学校缺少长远规划,管理思想保守,面对变化反应速度慢;学术梯队出现断层,后备人选不足,拔尖人才数量缺乏。

由于师资匮乏,队伍不健全,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方面及日常的教学活动安排上也有诸多不便,对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所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

三、民办高校在教师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人才引进方面存在的问题近年来,由于全国普通高校扩招,整个高等教育行业都面临师资短缺的问题,苛校人才竞争日趋激烈。

民办高校教师激励存在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民办高校教师激励存在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民办高校教师激励存在问题及对策的研究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指出:经营者的任务不在于改变人,而在于有效活用个人长处以增强组织的工作效果。

因此,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是企业成长的关键。

教师则是民办高校的员工,如何充分发挥其工作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是民办高校管理的重中之重,这就需要有一套系统完善的、有效的激励机制。

在此背景下,本论文以民办高校Q学院为典型案例,设计了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并根据调查获得的一手数据,对教师激励问题及原因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分析。

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优化激励的对策以及保障措施。

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推进公平合理的薪酬、福利制度调整;优化教师培训内容,满足教师的成长需要;建立公平、长效的教师晋升制度;建立良好工作环境,振奋教师的工作精神;巧用竞聘激励,激活教师队伍;重视使命感召,强化教师的职业责任心。

保障措施分三个方面,一是完善组织结构,健全管理机制;二是加强组织文化建设,提升教职员工的凝聚力;三是加强后勤保障,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

本论文对Q学院优化教师激励状态提出了针对性对策,同时对同类民办高校强化教师激励、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我国民办高校中青年教
师激励问题的思考
[摘要]中青年教师是我国民办高校教师的主体,对中青年教师的激励是民办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首先论述了分析了民办高校对中青年教师激励的意义,接着指出了目前民办高校对中青年教师激励的现状,最后提出了民办高校对中青年教师激励的措施。

[关键词]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激励
一、我国民办高校对中青年教师激励的意义
在管理心理学中,广义的激励就是激发、鼓励、调动人的热情和积极性。

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激励的核心作用是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这也是激励的意义所在。

具体来说,民办高校对中青年教师激励的意义如下:
1.激励是提高中青年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保持良好工作绩效的需要
中青年教师的工作绩效,不仅取决于中青年教师的工作能力,还取决于中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通过激励,可以使中青年教师认识到在实现学校最大效益的同时,也可以为自己带来利益,从而可以将中青年教师的个人目标与学校目标统一起来,两者统一程度越大,中青年教师的工作自觉性越强,其工作的积极性也越能得到发挥。

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了,工作绩效自然也就上去了。

2.激励是民办高校稳定教师队伍,提升凝聚力的需要
中青年教师是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主体,稳住了中青年教师,也就稳住了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

中青年教师的流动性强,民办高校不仅要引来中青年教师,更要留住中青年教师,使他们以校为家,爱岗敬业,这都离不开激励。

通过激励,可以使中青年教师理解和接受学校目标,认同和追求学校目标,使他们为了学校目标的实现而团结起来,抱成一团,这无疑又提升了民办高校的凝聚力。

3.激励是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
民办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势头之迅猛是前所未有的,但其发展也有自身的局限性,一是学生,二是教师,没有学生没有民办高校,没有教师也没有民办高校,而中青年教师又是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主体。

因此,中青年教师队伍的兴衰直接决定了民办高等教育的兴衰。

所以,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激励,从小处讲,是调动教师积极性的需要,是提升民办高校凝聚力的需要,从大处着眼,就是民办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

二、目前我国民办高校对中青年教师激励存在的问题
我国民办高校起步较晚,体制不健全,纵观民办高校的发展,其对中青年教师的激励存在以下问题:
1.民办高校对中青年教师的物质激励程度不够
中青年教师多数是刚毕业或毕业没几年,对物质的需要是他们当前最大的需要,而民办高校往往忽视他们的这一需要。

现实情况是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与国办高校中青年教师工资差别大;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与大中型企业中青年职工工资差别大,这些差别集中体现在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工资低、待遇差,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民办高校除工资低之外,福利、奖金也很少,且随时间的增长福利、奖金却没有增长的势头,拿年终福利来讲,有的民办高校多年前是200元,多年后还是200元,在此期间物价已上涨了好几倍,而福利却停止不前。

民办高校在工资、福利、奖金方面的现状充分表明了
中青年教师的物质待遇是不高的,或者说是很低的。

2.民办高校对中青年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不够
民办高校由于实力弱,规模小,对中青年教师发展规划不够重视,往往是学校发展好了就大规模招聘,学样发展不好了就裁员。

这种情况下,就根本谈不上对中青年教师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

拿职称评定来讲,前几年民办高校根本就没有职称的概念,近几年,由于民办高校的评估和民办高校办学层次的提高,才开始重视中青年教师的职称评定,但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在评副高和高级职称方面还是不占优势,学校对此也无能为力。

民办高校对中青年教师的培训、提升显得很欠缺,甚至没有。

有句话说得好,培训是最好的福利。

培训能提高教师的工作技能,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学历的提升对于本人来讲是非常关键的,对学校的发展也有益处,但一些民办高校却不鼓励中青年教师读研来提升自己,以免耽误了工作,这都是不明智的做法。

这就导致了一些中青年教师在民办高校工作了许多年之后,除了获得了一点工资之外,其它的没有收获。

3.民办高校对中青年教师的社会保障不健全
社会保障就是社会保险,是解决职工在生病、年老等丧失劳动力时的一种救济措施,它的完善可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消除员工的后顾之忧。

目前,我国民办高校在中青年教师的社会保障方面是不完善的,表现在:民办高校没有给中青年教师购买社会保险;民办高校即使为中青年教师购买了社会保险,但是按最低级别购买的,数额少的可怜;民办高校为中青年教师购买了社会保险,但没有购买住房公积金。

这种种表现只能表明我国民办高校没有像国办高校那样把教师看成是学校的主人,而是把教师看成是学校的负担,给中青年教师多投入一分钱,学校就少挣一分钱,那么,中青年教师生活、工作在这样的环境下,肯定没有归属感、肯定没有安全感、肯定没有幸福感。

三、我国民办高校对中青年教师激励应采取的措施
1.加大对中青年教师物质激励的力度
物质需要是中青年教师最大的需要,从物质方面给以激励对中青年教师来讲是最有效的激励,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建立工资增长机制,提高工资待遇。

工资收入是中青年教师生活的基本保障,工资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中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工资收入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工资也应相应提高。

目前许多民办高校实行的是基本工资加课时费的类似于计件工资的工资制度,这种工资制度在民办高校生源好的情况下,中青年教师工资还有保障,但当生源不足,课时量下降时,中青年教师工资就会大幅度下降,这就造成了教师工资一学期高一学期低的不稳定状况,工资不是逐年增长,民办高校应该建立起健康的工资增长机制,保证中青年教师工资稳中有升,而不是忽高忽低。

另外,国家规定,教师工资应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在法律上也是教师,所以,民办高校在制定工资标准时,应考虑这一点,以此激励中青年教师。

(2)尝试实行教师持股。

股份制改革是国有企业改制的有益探索,实践证明是非常成功的。

企业通过制改造,拉近了职工和企业的距离,使持股员工和企业紧紧地栓在了一起,有福共享、有险共当。

民办高校的性质是民办非企业实体,但盈利还是主要的,所以,民办高校可以发行内部股票,或把中青年教师的聪明才智折合成股份,鼓励中青年教师购买或入股。

一旦他们持股了,那么他们的命运就会和民办高校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们在工作中就会更加努力了,在民办高校经营好的情况下,年终还可以分红,这也是物质激励的重要内容。

2.民办高校应对中青年教师的职业生涯加以整体规划,使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
(1)完善职称评定体制,为中青年教师的职称评定提供便利。

民办高校教师在整个社会教师队伍中是弱势群体,工作生活在民办高校信息闭塞。

民办高校人事部门有义务为他们的职称晋升提供各种信息,并及时为他们评定相应的职称,同时要为中高级职称争取更多名额或申请中高级职称的评定权,使中青年教师感到在民办高校评各级职称有希望,职称晋升的便利能激励广大中青年教师努力工作,使他们的工作有方向感、也有成就感。

(2)把对中青年教师的培训常态化,鼓励中青年教师通过提高学历来提升自己。

培训可以扩大中青年教师的视野,可以提高中青年教师的工作技能,可以提升中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

中青年教师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可能已经老化或过时,不适应工作需要了,所以培训教师是必要的。

培训的途径有多种,可以引进来培训,也可以走出去培训,走校企结合之路。

除接受培训之外,民办高校还要为中青年教师的学历提升创造条件。

提升学历是中青年教师适应工作岗位的必要条件,民办高校要鼓励中青年教师在职学习或脱产学习,为下一步职业生涯创造良好的条件。

3.民办高校要为中青年教师提供健全的社会保障,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1)民办高校要按国家有关规定为中青年教师购买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五种社会保险,以解决他们的应急之用。

在购买此五种保险时,要根据中青年教师的不同工资水平缴纳不同的数额,而不是按最低档次缴纳。

民办高校在这个问题上不应吝啬,因为这是中青年教师的社会基本保障,如果他们生活在没有社会保障的单位,他们的工作的积极性是可想而知的。

(2)民办高校还要尽量为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

现代社会住房问题是困扰广大中青年教师的最大问题,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的年轻人面临的共同问题,谁要能解决这一问题,谁就会受到拥护。

目前的现实情况是中青年教师住房问题的解决只能依靠贷款,而住房公积金又能为贷款买房提供很大便利,所以住房公积金也是社会保障的重要一部分,它的有无直接影响着中青年教师生活质量的高低。

民办高校的历史是短暂的,但其生命力却很顽强,发展势头让人佩服,只要民办高校认识到中青年教师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对中青年教师激励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我坚信在不久的将来,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中的优秀分子一定能够脱颖而出成为佼佼者,民办高校也一定能撑起中国高等教育的半边天,民办教育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黄维德董临萍:人力资源管理(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张永成:人力资源管理革命[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3]袁燕:民办高校教师激励研究[J].教育探索2009,(11)
[4]吉贻祥:高校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构建[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