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和完善国际互联网新秩序的几点思考

合集下载

以世界新秩序发展的总趋势为论题

以世界新秩序发展的总趋势为论题

世界新秩序的发展总趋势引言: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世界正经历着快速而复杂的变革。

过去几十年里,全球政治、经济和社会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给人们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探讨世界新秩序的发展总趋势,分析全球化、科技革命和可持续发展等因素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新变化和挑战。

一、全球化的推动力量全球化是推动世界新秩序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交通运输的便捷,国家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经济全球化使得商品、资本和人才的流动变得更加容易,国家间的经济依存度也进一步增加。

同时,全球化也推动了跨国组织和国际合作的发展,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这些组织在促进国际合作和解决全球性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科技革命的崛起科技革命是世界新秩序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创新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巨大的变革。

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兴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社会关系。

科技革命推动了跨国界的合作与交流,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发展。

同时,科技革命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信息安全、隐私保护等问题,需要全球合作来解决。

三、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新秩序发展的重要议题。

全球人口的快速增长、资源的有限性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使得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世界所面临的重要挑战。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国际社会需要共同努力,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行动计划。

此外,可持续发展也需要跨国界的合作,包括技术转移、资金支持和知识共享等方面的合作。

四、新挑战与机遇在世界新秩序的发展过程中,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全球性问题如气候变化、恐怖主义、贫富差距等将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应对。

同时,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也给世界新秩序带来了新的机遇和竞争。

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和权力平衡也将发生变化,需要各国加强合作和协商,以应对共同的挑战。

结论:世界新秩序的发展总趋势是全球化、科技革命和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下,国际社会不断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和挑战。

如何看待当前国际秩序之争

如何看待当前国际秩序之争

如何看待当前国际秩序之争摘要:当前国际秩序正处于新旧交替之间,从二战后便建立的国际旧秩序已经随着时代变化而不符合现在的局势。

国际新秩序的建立已经提上行程,国际新秩序之争将发生在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与以美国为首的发展国家之间。

关键词:国际秩序之争指环王一、国际秩序的定义为了拯救中土世界的未来,魔法师、精灵族、矮人族、半兽人、霍比特人和人类等9大种族召开了圣白大会。

这是美国大片《指环王》这个宏大的史诗电影系列里发生的一个情节。

而在现实世界中,其实也有这样一种有形或无形的“会议”决定着人类命运的走向,我们称之为“国际政治秩序”,也叫“全球治理体系”。

国际秩序是指在一定世界格局基础上形成的国际行为规则和相应的保障机制,通常包括国际规则、国际协议、国际惯例和国际组织等。

它规定了国际社会应该按什么原则,通过什么手段、方式和机制来处理国际问题。

二、国际秩序的建立与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秩序正式建立,其突出标志是联合国等一系列国际组织的建立及其对国际事务的长期管理。

1942年1月1日,中、苏、美、英等26个反法西斯同盟国家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宣言》。

1944年7月1日,44个国家或政府的经济特使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简称布雷顿森林会议),商讨战后的世界贸易格局。

经过3周的讨论,会议通过了以“布雷顿森林会议怀特计划”为基础制订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确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正式成立,两机构并于1947年11月15日起成为联合国的常设专门机构。

随着时代改变,围绕国际秩序的增量改革也在不断发展,表现在:1.政治安全领域,联合国仍是中心,但同时一些区域、次区域组织在各自地区的事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欧盟、东盟、非盟一体化建设均取得新的进展。

2.经济贸易领域,世界银行(W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贸组织(WTO)作为国际经济秩序的三大支柱,仍然在世界贸易和金融格局中发挥着至为关键的作用,同时以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等为代表的区域化自贸安排也在逐步增加和发展。

新时代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新时代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新时代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国际关系也在不断演变和变化。

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需要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思想,以应对当今世界的挑战和机遇。

一、新型国际关系思想的内涵新型国际关系思想,是以建设有利于人类共同发展、促进各国交流合作的新型国际关系为目标的理论体系。

其核心是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宗旨,遵循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原则,推动各国间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

新型国际关系思想主张和平共处、互利共赢,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旨在寻求合作共赢的新局面。

新型国际关系思想强调世界各国应该以对话和协商的方式解决争端,摒弃零和博弈的思维方式,坚持合作共赢的原则,打造共同发展的大家庭。

1.促进全球经济发展。

新型国际关系思想主张加强各国之间的交流合作,打造共赢的经济合作体系,推进全球的经济合作与发展,实现全球的繁荣和稳定。

2.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新型国际关系思想主张倡导和平主义和互利合作,反对使用武力解决国际争端。

采取和平、谈判的方式,寻求解决各种争端和冲突的国际机制,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3.推进文明交流互鉴。

新型国际关系思想主张尊重各种不同文化和文明之间的差异性和多样性,积极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

4.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新型国际关系思想主张加强全球治理体系建设,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以更加公正、公平和有效的方式应对国际问题和挑战。

5.塑造新型国际关系的方向。

新型国际关系思想主张打造新型国际关系,通过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与发展,建立新型国际关系新秩序,进而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布局。

2.构建全球大家庭。

新型国际关系思想主张打破传统的国家边界,积极推进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合作,构建和谐相处的全球大家庭。

3.提升中国国际地位。

新型国际关系思想将中国定位于全球性战略伙伴的地位,彰显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战略地位。

4.促进种族平等。

新型国际关系思想宣扬平等相待和尊重多样性,促进种族平等的意识形态发展,推动人类文明的多元化。

中国如何构建国际新秩序

中国如何构建国际新秩序

中国如何构建国际新秩序在新的世纪,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根本途径是积极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国际秩序是以特定的国际格局为基础的。

国际格局形成于特定的历史时期,是世界上各种重要的政治、经济力量的对比和布局,具有相对稳定而又不断变化的特点。

现行的国际秩序,即旧秩序,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是与当时的国家政治、经济关系会世界格局相适应的,其基本特征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这种旧的国际政治秩序严重危害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安全。

由于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极端不公正、不合理,随着两极格局的终结,世界正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改变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便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迫切要求会国际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

长期以来,在旧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下超级大国凭借其经济、科技、军事实力优势垄断国际事务,对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和人民进行肆无忌惮的侵略、压迫、奴役和掠夺,导致国际局势动荡不安、南北问题严重。

在这种情况下,建立一种新的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就成为时代的要求、历史的必然。

在全球化背景下,一国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世界。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中国的国家利益与世界政治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同时,中国与外部世界的纠纷与冲突的频率日益增高。

因此,中国有必要建立一种政治经济新秩序。

中国主张的国际新秩序包括以下内容:第一,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第二,坚持用和平方式处理国际争端。

反对凭借军事优势动辄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要彻底摒弃冷战思维和,树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通过对话增进相互信任,通过合作促进共同安全。

第三,世界各国主权平等。

所有国家不论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的一员,都有平等参与世界事务的权利。

各国的事情要由各国人民做主,国际上的事情要由各国平等协商,全球性的挑战要由各国合作应对。

第四,尊重各国国情、求同存异。

每个国家都有权独立自主地选择自己的社会制度与发展道路。

二战后国际秩序重构的历史演变与启示

二战后国际秩序重构的历史演变与启示

二战后国际秩序重构的历史演变与启示二战爆发后,欧洲在德国、意大利等国法西斯势力的统治下遭受惨重打击,亚洲地区则被日本帝国主义所侵略,战争的残酷性让世界深刻认识到了战争带来的巨大破坏和灾难。

战后,为了避免再次爆发战争,国际社会开始推动和建立一系列秩序,从而打造一个具有合规、协调、和平、发展的国际体系。

本文就从三个方面探讨二战后国际秩序重构的历史演变及其启示。

一、秩序的建立与形成(1)国际联盟的缔约与解散在一战后,由于战争对世界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国际社会成立了第一个维持和平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

它的成立一度被世界各国寄予非常大的希望。

但随着联盟工作的推进,各国之间的矛盾却日趋激化,特别是联盟在日本侵略中国问题上的处理不力,最终导致了联盟的解散。

从国际联盟的经历中可以发现,建立国际秩序要求不仅要有正确的理念和思路,而且需要明确的权力机制、准确的国际法律、具有权威与有效力的组织机构,以及对不同国家的不同意愿有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

(2)联合国体系的建立在国际联盟解散后,联合国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国际组织应运而生,旨在维护全球和平与安全。

在1945年联合国宪章签署后,联合国逐渐成为统治全球事务的中心组织。

然而,联合国目前还存在一些被指出的局限性,比如对国际事务的干涉与决定的合法性、决策的效率、削弱主权国家的作用等等。

(3)双边关系和多边关系的协同除了国际组织的建立,双边关系和多边关系的协同也是维持国际秩序的方式之一。

在二战之后,美国与苏联成为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大国,两者之间的关系发展一直比较紧张。

从一定意义上说,美国与苏联之间的临时合作,带动了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发展。

而在多边关系中,通过谈判、交流等协商方式,全球问题得到更为合理有效的解决。

二、秩序形成的实践演变(1)国际经济合作经济合作是各国稳定发展的基础,也是实现大国和地区和平稳定的必要条件。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国家间的经济合作也越来越紧密。

二战后的欧洲,经济处于十分疲弱的状态,为了重建战争在经济上导致的破坏,美国向其提供了大量的经济援助和技术支持。

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总结与思考_有关互联网工作总结

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总结与思考_有关互联网工作总结

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总结与思考_有关互联网工作总结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总结与思考一、引言在当今信息时代,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全球经济、科技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促进各国间的数字合作与交流,世界互联网大会作为重要的国际性会议,汇集了来自全球各地的政府官员、企业家、专家学者等,共同探讨互联网的未来发展方向。

本文将对世界互联网大会进行总结,并对互联网工作进行必要的思考。

二、总结1. 互联网创新与发展世界互联网大会不仅是分享最新科技成果的平台,也是促进互联网创新的重要推动者。

在本次大会上,各国代表就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这些技术的应用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以及社会组织形态,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

同时,世界互联网大会也为创新型企业提供了展示自身实力和交流合作的平台,推动了全球互联网产业的合作与发展。

2. 互联网与全球治理作为一个全球性的议题,互联网在全球治理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世界互联网大会为各国政府提供了一个沟通和协商的平台,促进了全球互联网治理规则的制定和改善。

通过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各国能够分享最佳实践和经验,推动互联网全球治理进一步协调和完善,以应对网络安全、隐私保护等全球性挑战。

3. 互联网与经济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世界互联网大会通过分享各国互联网发展的经验,促进了互联网与经济的深度融合。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为传统产业提供了创新和升级的机会,同时也孕育了众多新兴产业,如电子商务、共享经济等。

通过互联网的连接和合作,各国经济可以实现更加紧密的联系和互利共赢。

三、思考1. 加强网络安全防护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安全已成为各国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我们应该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共同打击网络犯罪和恶意攻击,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

同时,各国应加大投入,提升网络防护能力,加强网络法规和监管机制的建设,构建全球的网络安全体系。

中国如何构建国际新秩序

中国如何构建国际新秩序

中国如何构建国际新秩序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全面建立国际新秩序的问题变得更加紧迫。

所谓国际秩序是指某一时期国际社会中的国际行为主体(主要是主权国家)之间,围绕着一定的目标,在某种利益基础上相互作用、相互斗争而确立的国际行为规则和相应的保障机制。

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国际秩序实际上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外部环境。

国际秩序是在一定世界格局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世界格局是指在国际舞台的主要政治力量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制约所形成的一种稳定的结构状态,一种力量对比态势,包括政治格局,经济格局,军事格局;所以,当世界格局这种稳定状态开始变更时,国际秩序免不了要重新构建。

当今的世界格局是是朝着多极化发展的,而当今的国际秩序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旧秩序。

在旧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下,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国家和超级大国凭借其军事、经济、科技实力垄断国际事务,侵略、压迫和掠夺第三世界国家和人民,导致国际局势动荡不安、贫富差距日益扩大。

但是, 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发展逐渐暴露出了现存国际旧秩序的不适应性, 迫使人们反思现存国际游戏规则的公正性与合理性。

然而,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努力还没有取得实质性成果。

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自古就有和为贵、亲仁善邻的传统。

中国谋求发展既不损害别人,更不威胁别人。

我们始终倡导并信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近代中国人民频遭劫难,最珍惜和平、安宁、和谐、自由。

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一个繁荣发展的中国,一个和平合作的中国,愿意也能够随着自身发展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胡锦涛在“金砖四国”领导人会晤时的讲话。

对于中国而言,漫长而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时代变迁使得中国文化具有了非常丰富亦可说是非常复杂的内涵。

古老礼仪之邦的东方哲学与伦理体系、近现代历史催生的社会主义实践路径、改革开放新形势下的实力崛起,赋予了中国敞向世界格局的多维面孔,中国发展备受世人瞩目,同时中国介入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和经济新秩序的步伐加速并逐渐有力,关于国际新秩序下中国角色问题的谈论也日渐深入。

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不同构想

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不同构想

1.发展中国家提出的国际新秩序的主张 发展中国家战后最早在世界上提出建⽴国际新秩序的正确主张,并为建⽴国际新秩序进⾏了长期⽃争。

战后,⼴⼤发展中国家⾯临的最为紧迫的任务就是求⽣存,求发展,但国际旧秩序却长期阻碍着他们。

尽快改变国际旧秩序,建⽴平等、公正的国际新秩序就成为他们追求的⽬标。

20世纪50年代,在亚⾮万隆会议上,与会国提出了建⽴和平合作的国际关系的⼗项原则。

1964年,“七⼗七国集团”在联合国第⼀届贸易和发展会议上,⾸先提出了在全世界范围内建⽴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标。

同年10⽉,第⼆届不结盟国家⾸脑会议通过的《宣⾔>指出:“所有国家都有责任为迅速建⽴⼀种新的和公正的经济秩序贡献⼒量”。

1973年第四届不结盟国家⾸脑会议在通过的《经济宣⾔》中,第⼀次提出“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概念。

1974年第六届特别联⼤在“七⼗七国集团”的推动下,通过了《关于建⽴国际经济新秩序宣⾔》和《⾏动纲领》,第29届联⼤会议通过了《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形成了发展中国家进⾏建⽴国际经济新秩序联合⽃争的共同纲领,为改变现存的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确定了原则和⽅向。

这表明争取建⽴国际新秩序的⽃争已经提到了世界⽇程上。

以后,⼜对相关的内容进⾏了修改补充。

主要内容是:改变以不合理的国际分⼯为基础的国际⽣产体系,打破发达国家对世界贸易、货币⾦融领域的垄断,摆脱国际垄断的控制与剥削,实现经济独⽴,发展民族经济,建⽴公平、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关系。

在建⽴国际新秩序⽅⾯,发展中国家主要强调主权独⽴,⼀律平等,反对外来⼲涉,反对国际霸权。

2.以美国为⾸的西⽅国家提出的建⽴国际新秩序 主张西⽅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提出的建⽴国际新秩序的主张⼀直热情不⾼,但在1990年海湾战争后,突然积极起来,提出了建⽴“世界新秩序”的⼝号,美国、西欧、⽇本都提出了关于国际新秩序的构想。

尽管他们的提法五花⼋门,但归纳起来,美国主张的要点是:第⼀,美国有条件和必须充当未来国际新秩序的“领袖”和“灯塔”;第⼆,以美国为榜样,⽤美国的价值观改造世界,按美国的模式建⽴⼀个“和平和安全、⾃由与法治”的国际新秩序,即美国式的单极世界;第三,以军事实⼒为后盾,建⽴以美国军事⼒量为保障的国际安全机构;第四,维持美国的领导地位,奉⾏参与扩张战略,千⽅百计扩⼤美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必要时不惜使⽤武⼒维持美国的海外利益;第五,利⽤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为美国利益服务。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 第二,在经济领域 首先推动改革和完善国际金融机构和金融 规则,确保国际金融市场安全有序运行。 其次改革和加强世界贸易体制。
• 第三,文明领域 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尊重各国的历史 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承认世界多样 性的现实,坚决抵制那种把自己的文化价值 观念、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强加于人的做法。 推动各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共同进步,是国际 关系民主化的必要条件。
• (一)一步一步推进,由量的积累再到质 的变化。
• (二)需要众多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参与、 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 作为中国人,我们满怀信心地为之奋斗, 在思想认识上要排除来自各方面的干扰, 坚定不移。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好团结广大 发展中国家的工作,扎扎实实向这个目标 推进。
• 必要性:在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下,发达国 家凭其经济科技优势,掠夺、控制发展中 国家,严重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平衡发展与 共同繁荣。在旧的国际政治秩序下,霸权 主义和强权政治盛行,严重破坏了世界和 平稳定。
• 可能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得到了广泛 认同的国际关系准则和国家行为规范。它 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也符 合国际法的基本精神,日益成为处理国际 关系的准则。中国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
国际秩序的 特征: (一)整体性 (二)客观性 (三)相对稳定性
• 整体性 国际秩序的形成和变革是国家间政治、经济 利益博弈的结果。它反映的不是各国可以量 化的实力水平,而是国家行为体在国际权力 和价值分配中的整体相对位序。
国际秩序包括国际总体秩序和地区秩序
• 客观性 国际秩序是国际社会中各种力量斗争的产 物。 在现实主义者看来,国际关系的历史就是 霸权兴衰的历史。
• (1)结束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各国以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来处理国家间的关系。 • (2)国际新秩序应该包括国际政治新秩序和 国际新秩序两个方面。 • (3)国际新秩序的核心是维护国家主权的原 则和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原则。 • (4)国际新秩序的基本内容。 • (5)主张充分尊重联合国体制的权威,发挥 其应有的作用。

谈谈你对世界新秩序的看法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作业

谈谈你对世界新秩序的看法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作业

谈谈你对世界新秩序的看法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作业对建立国际新秩序的看法对建立国际新秩序的看法1 / 5对建立国际新秩序的看法对建立国际新秩序的看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能在一些报刊上看到或者在媒体上听到关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说法。

那么,什么叫做国际秩序呢?我们认为,国际秩序是指处理国际关系行为主体之间相互关系的准则、规章和相互作用机制的总和。

它是反映国际社会在一定时期的运行机制和规则、规范,它具有回答国家间如何相处以及用什么方式、什么机制解决国际争端等问题。

国际经济秩序与国际政治秩序是不可分离的,国际经济秩序是基础,它决定着国际政治秩序,国际政治秩序对国际经济秩序有巨大的反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发展中国家的力量不断得到壮大,关于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呼声更是日益高涨,要求建立更加适合社会发展的新秩序来维持整个社会的发展,规范国家之间的关系。

那么,现行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是怎样的呢?它的内容和实质又是什么呢?(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实质和内容国际秩序包括客观和主观两个层面的内容。

就主观方面而言,它是指对各国际行为主体的行动有约束力的一套行为规范,主要是国家意志的整合;从客观层面看,它是指国际行为主体遵循行为规范而形成的一种有序状态,是客观的状态。

从外延方面着眼,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国际秩序进行不同的划分。

按照它存在的领域即空间标准,国际秩序可以分为国际政治秩序和国际经济秩序;后者对前者有决定作用。

按照其性质或时间标准,国际秩序可以划分为国际旧秩序和国际新秩序。

判断国际秩序的性质,主要是看这种国际秩序赖以形成的利益基础以及该秩序是否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凡是建立在国际社会大多数国家的共同利益基础上、能够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秩序,就是公正、合理的秩序;否则,则相反。

国际秩序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伴随国际社会的变化而演进。

国际旧秩序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国家一手建立起来的,其目的就是维护少数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

在联合国宪章框架下谋求网络新秩序

在联合国宪章框架下谋求网络新秩序

2011.05/中国信息安全/ 1C N I T S E C EDITOR'S WORDS 卷首语
美国《网络空间国际战略》的出台,不仅是信息安全的一件大事,也是整个网络发展的大事。

它将网络空间的相关原则、行动纲领和若干举措明确阐述,以国家战略的形式布告天下,必将对全球互联网发展,乃至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产生重要影响。

这份报告提出了建立“繁荣、安全和自由”的互联网的愿景,并把它作为网络新秩序的基石。

仅仅从这六个字来看,它无疑反映了包括不同民族、不同政治制度和不同文化的绝大多数国家的共同愿望。

作为互联网的
发明国和信息化强国,美国对实现这一目标,维护网络健康发展,并以此造福人类,理应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然而,提出美好的愿望与实现美好的愿望有时并不完全等同。

人们存在着这样的担心:掌握着核心技术和拥有大部分根服务器所在地的美国,完全有能力凌驾于互联网之上,把自己的国家意志强加给别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身上;如果这种能力不加限制地使用,就有可能在网络空间出现一个挟持网络的强权,甚至霸权,进而有违或者破坏缔造网络“繁荣、安全和自由”的题意。

这是人们所不愿看到的局面。

我们认为,网络空间的发展、矛盾和解决之道必须在联合国宪章的框架下谋求解决,需要通过沟通交流和广泛的国际合作达成共识,形成合力,以有效打击网络犯罪和网络攻击,这既是世界各国的共同愿望,也符合美国的根本利益。

在世界多级化趋势明显加剧的今天,任何有可能导致网络单级局面的行为,不仅背离现实世界潮流,同样也背离网络世界前进的大势。

在联合国宪章框架下
谋求网络新秩序
总编。

由3Q之争看如何建立我国互联网健康发展新秩序

由3Q之争看如何建立我国互联网健康发展新秩序
第2 0 1 3 年第 1 2 期 ( 总第 4 3 5 期)
商 业 经 济
S HANG YE J I NG J I
No . 1 2, 2 01 3 To t a l No . 43 5
【 文章 编 号】 1 o 0 9 — 6 0 4 3 ( 2 0 1 3 ) 1 2 — 0 0 6 6 - 0 2

引言
发展新秩序 。
2 0 1 0 年 ,国 内两 大互 联 网公 司腾讯 Q Q和 奇虎 3 6 0 曾 展 开过 前 所 未 有 的 “ 3 Q大 战 ” , 此 事 件 可 谓 是 互联 网
二、 互联网企业恶性 竞争的原 因
纵 观 国内互联 网发展 历程 , “ 3 Q大 战”绝 非偶 然 , 它 成为压 倒骆驼 背上 的最后 一颗稻 草 , 将 整个行 业恶性 竞 争推 向高潮 , 行业 内部积弊大 爆发 。 由于我 国现行 的网络 立法和 管理 已远远 落后 于互联 网的发 展速度 ,整个 产业 规范发 展体 系 尚不 完善 , 使 得对 互联 网企业 的监管 始终
【 作者 简 介】林楷越 ( 1 9 8 8 一 ) , 女, 吉林白 山人 , 辽宁师范 大学管理 学院硕士研 究生。研 究方向 : 政 治经济学。
企业恶性竞争最为激烈的一例。由“ 强制弹窗” “ 扣扣保
镖” 到逼 迫 用户 二选 一 , 直 至对 薄 公堂 , 最终 在 工信 部 出 面协 调 、 干 涉下 , 两 软件 才得 以恢 复兼 容 。 商 战表面 上平 息了, 然而 暗战 却依 然涌 动 。 事实 上 , 对 于互 联 网企 业 之 间 的混 战来说 , “ 3 Q大战 ” 并 非首 例 。早在 1 9 9 8 年, 为争 夺对 1 9 9 8年世 界 杯 所 谓最 大 、 最快 、 最 全 报 道 的 名分 , 新 浪 和搜 狐 两 家 门户 网站展 开对 决 , 砖 头横 飞 , 口水不 断, 从 此 网络江 湖 再无 宁静 之 日, 互 联 网 已进 入 “ 群 雄 逐 鹿” 的红海 时代 。 互联 网立法 及行 业规 则 制定 的滞后 , 创 新 环境不 佳 , 行 业 巨 头垄 断 以及企 业缺 乏 自律 导致 中国 互 联 网行 业 演 变成 一个 没有 规矩 的竞 技 场 , 各 企业 如 角

新时代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 的几点思考

新时代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 的几点思考

新时代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的几点思考作者:常浩来源:《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8年第04期〔摘要〕新型国际关系包含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等“三要素”。

中国提出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根植于中国的历史经纬之中:中国的传统文化为之提供了深厚的历史积淀,中国的苦难历史为之提供了沉痛的经验教训,中国的外交历程为之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的现实诉求体现为:既是顺应世界潮流和新的发展理念的客观要求,也是全球治理和化解危机的现实需要,还是贡献智慧和广结伙伴的大国担当。

〔关键词〕新型国际关系;外交战略;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18)04-0012-042010年至今,国际社会中机遇与矛盾前所未有地并存着。

不断深入的全球化进程下暗流涌动的逆全球化思潮,亟须提升的全球治理水平下严重的治理赤字,和平发展大格局下的非传统安全问题等无不表明,传统国际关系的局限性已成为无法掩盖的事实。

作为一个更加开放、自信的发展中大国,中国不仅是和平发展理念的承诺者、践行者,更是贡献者。

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既是对“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进一步诠释和完善,也是为世界该构建什么样的国际关系这一重大问题提供的可靠方案。

一、新型国际关系“三要素”的内在含义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是中国进一步推动和完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体现,其中,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三个要素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展现了当前中国的外交路径和外交风范。

(一)相互尊重是新型国际关系的基本要义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始于彼此尊重,国家间的交流共存亦同此理。

传统的国际政治是权力政治,国家间交往奉行强权至上的法则。

在这样一种国强必称霸、国弱必被欺的国际关系逻辑之下,国家间特别是大国与小国间的相互尊重无从谈起。

大国之间试图通过维持均势、推卸责任等手段削弱彼此〔1 〕,而小国则通常沦为大国政治博弈中的棋子和工具。

我与网络强国主题演讲稿

我与网络强国主题演讲稿
的生活方式。
感受网络力量
网络的力量让我深感震撼,它不仅 能连接世界,还能推动社会进步, 改变信息传播方式,促进经济发展 。
思考网络意义
我深刻思考了网络在现代社会中的 意义,认识到网络不仅是工具,更 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网络强国对个人影响
01
02
03
拓展视野
网络强国建设让我能够接 触到更多的信息和知识, 拓展了我的视野,丰富了 我的精神世界。
加大对信息技术研发的投入,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 加强合作,推动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创新。
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利用信息技术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加快 传统产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提升产业竞争
力和经济效益。
拓展信息技术应用领域
积极拓展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智慧城市、智慧 医疗、智慧教育等,推动社会信息化水平的全面提升。
保障国家安全
网络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 成部分。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将有力 保障我国国家安全。通过加强网络安 全技术研发和应用,提高网络安全防 御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有效应对网 络攻击和网络犯罪活动,维护国家主 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02
我与网络强国展
作为一名数字时代的见证者,我 亲身经历了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 普及,看到了网络如何改变我们
跨国互联网治理与合作
要点一
跨国互联网治理规则 制定
网络强国需要积极参与跨国互联网治 理规则制定,推动建立公平、合理、 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需要加 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 共同应对跨国互联网治理挑战。
要点二
跨国互联网基础设施 建设与合作
网络强国需要加强跨国互联网基础设 施建设与合作,提升国际通信能力和 水平。需要积极参与国际海底光缆、 国际卫星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 国际互联网互联互通。

网络空间主 权问题如何影响国际网络秩序

网络空间主 权问题如何影响国际网络秩序

网络空间主权问题如何影响国际网络秩序在当今数字化高速发展的时代,网络空间已成为人类活动的重要领域。

网络空间主权问题逐渐凸显,对国际网络秩序产生了深远且多维度的影响。

网络空间主权,简而言之,是指国家在网络空间中所拥有的独立自主的权利,包括对本国网络设施、信息资源以及网络活动的管辖权、控制权和防卫权等。

当我们探讨其如何影响国际网络秩序时,需要从多个方面来深入分析。

首先,网络空间主权的明确界定与维护,有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网络规则。

在缺乏明确主权概念的情况下,各国在网络领域的行动可能缺乏约束和规范,导致混乱和冲突。

例如,某些国家可能会凭借其技术优势,对其他国家进行网络监控、网络攻击或信息窃取,侵犯他国的主权和利益。

而当网络空间主权得到明确和尊重时,各国可以在平等的基础上协商制定共同的网络规则,规范网络行为,确保国际网络空间的和平与稳定。

其次,网络空间主权问题影响着各国在网络空间的资源分配和发展机会。

网络资源并非无限且均匀分布的,包括网络基础设施、IP 地址、域名等。

拥有强大技术和资源优势的国家可能会在网络资源分配中占据主导地位,而发展中国家则可能面临资源短缺和发展受限的困境。

如果不强调网络空间主权,这种资源分配的不平衡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导致数字鸿沟的扩大,影响国际网络秩序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再者,网络空间主权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

网络攻击、网络间谍活动以及网络恐怖主义等威胁日益严峻。

一个国家如果不能有效维护自己的网络空间主权,其关键基础设施、军事机密、经济数据等都可能面临巨大风险。

例如,电力系统、金融系统等关键领域遭受网络攻击,可能会导致国家的正常运转陷入瘫痪,给国家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因此,各国为了保障自身安全,必然会加强网络空间主权的维护,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引发国际间的竞争和紧张局势。

此外,网络空间主权问题还涉及到文化和价值观的传播与保护。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信息传播更加迅速和广泛,但也带来了文化冲突和价值观碰撞的风险。

网络安全政治思想总结

网络安全政治思想总结

网络安全政治思想总结网络安全政治思想的总结网络安全是指通过各种措施保护网络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修改、破坏、披露、干扰或滥用数据和信息。

它是当代社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议题,与政治思想紧密相关。

网络安全的政治思想主要包括国家主权、信息主权、权力平衡和国际合作四个方面。

这些思想对于保护个人隐私、国家安全和国际秩序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网络安全政治思想中的国家主权强调国家在网络空间的主导地位。

网络空间并没有超越国家主权的力量,国家仍然是网络治理的主体。

国家有责任保护国家的网络安全,并通过立法、监管和执法等手段来确保网络的秩序和稳定。

在网络空间中,国家的主权和权力要得到充分尊重和维护。

其次,信息主权是网络安全政治思想的核心要素之一。

信息主权强调每个国家对自己的网络信息有绝对的控制和管理权。

国家有权决定哪些信息可以进入本国的网络空间,以及如何处理和传播这些信息。

信息主权的实践方式因国家而异,但保障信息主权是确保国家和个人权益的重要保障。

权力平衡也是网络安全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

权力平衡强调监管者和被监管者之间的协调和平衡,既要保护网络信息的安全,又不损害个人隐私和自由。

权力平衡要求政府在制定网络安全政策时要兼顾公共安全和个人隐私权的平衡,同时保护网络创新和发展的自由。

最后,国际合作是网络安全政治思想的必要条件。

网络安全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国际社会通力合作来解决。

国际合作包括信息共享、立法协调、技术支持和执法合作等多个领域。

国家之间应加强合作,共同制定网络安全标准和规则,并建立相互信任的合作机制,以应对网络威胁和攻击。

综上所述,网络安全政治思想强调国家主权、信息主权、权力平衡和国际合作这四个方面。

在网络时代,保护网络安全不仅关乎个人隐私和国家安全,也关系到国际秩序和稳定,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网络安全政治思想的实践不仅要注重国内的网络安全建设,也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网络威胁和挑战。

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总结与思考_有关互联网工作总结

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总结与思考_有关互联网工作总结

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总结与思考_有关互联网工作总结世界互联网大会(World Internet Conference)是一个全球性的互联网盛会,每年在中国浙江省举办。

经过多年的发展,这个大会已经成为全球互联网界的重要平台,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政府官员、企业家、学者和专家,共同探讨和交流互联网发展的趋势和挑战。

本次世界互联网大会,共同围绕着“数字驱动,智能引领”这个主题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和研究。

通过主题演讲、论坛对话、展览展示等形式,参会者就互联网创新、数字经济、智能科技、网络安全等相关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从这次大会中,我对互联网工作总结了以下几点思考: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机遇和挑战。

互联网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为各个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

随之而来的是数据安全、网络隐私、信息泄露等问题。

我们要加强对互联网的监管和管理,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用户的合法权益,同时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保护好网络空间的安全。

互联网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创新,为各个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新兴的互联网企业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球范围内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我们要积极推动互联网创新,加大对创新科技的研发投入,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政策支持,培养更多优秀的创新人才,为互联网行业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互联网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商业模式。

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网上购物、在线支付、社交娱乐等活动,极大地改变了传统消费和商业模式。

我们要顺应这一变革,积极推动线上线下融合的发展模式,加强电子商务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监管,同时加大对营商环境的改善和创新服务的提供,推动互联网经济的健康发展。

互联网的发展需要全球共同参与和合作。

互联网是一个全球性的网络,没有国界和地域的限制。

在这个全球化时代,我们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动互联网的发展和规范。

如何完善网络安全秩序

如何完善网络安全秩序

如何完善网络安全秩序
网络安全是当下非常重要的话题,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各种网络安全事件层出不穷。

为了维护网络安全秩序,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政府应该加大网络安全的法律和制度建设。

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网络安全的责任和义务,对于侵犯网络安全的行为,严惩不贷,形成有力的震慑力。

同时,政府也应加大对网络安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人才队伍,保证良好的网络安全管理。

其次,企业和机构应该加强网络安全管理。

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制度和流程,加强对网络安全的监控和防护,提高对安全威胁的识别和应对能力。

加强员工的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防范意识和安全意识,减少由于人为原因引发的网络安全问题。

第三,个人也要自觉维护网络安全秩序。

加强对个人电脑、手机等设备的安全管理,及时更新操作系统和安全软件,避免被恶意软件入侵。

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不随意泄露个人隐私和敏感信息。

避免点击未知链接和下载不明文件,提高对网络诈骗和网络欺诈的辨别能力。

第四,加大国际合作,共同维护网络安全。

面对网络安全的挑战,任何一个国家单独行动都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只有通过国际合作,共同制定有效的网络安全规则和标准,共同打击网络犯罪行为,才能够真正建立起一个良好的网络安全秩序。

总之,完善网络安全秩序需要政府、企业、机构和个人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对法律、制度和技术的有效运用,以及加强教育和宣传,我们才能够建立起一个真正安全稳定的网络环境,保护好我们的个人信息和国家利益。

希望大家都能够积极参与到网络安全秩序的建设中来,共同维护网络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 10 年 的柏林无线 电报等公约 中 96 同样得到了体现。
二 战后 ,随着 亚非拉 国家 纷纷 摆
二、各 国立法及国际法基础 世界各 国一直都在试图规制网络 世界 的秩序 ,从各 国立法实践看 ,各 有侧重和特点 : 国、瑞士等国的相 德
关 法 律 ,对 网 络 儿 童 色 情 犯 罪 的 打 击力 度较 大 ;日本 内阁在 3・ 1 大 1特
在联合国主导下
制定 国际互联网公约
当前 , 网络恐怖主义 、 垃圾邮件 、 网络病毒传播等 已成为全球性难题 ,
各 国 的利益 重合 越来 越大 。但 要实 现
害 国家安 全 或违反 国家 法律 、公 共 秩
国家的信息主权 、利益和安全 ,势在
必行 。
序或道 德规范 电报内容传播 的权力 , 类似兼顾个人 自由和国家利益的思想
相关合作 ,还必须依赖制度 的力量 ,
即在制 定互 联 网 的基 本 法—— 全球 互 联 网治 理公 约 ( 下称 公约 )问题上 有
脱殖民统治 ,国际传播的阵营和力量
对 比不 断发 生变 化 。西方 国家 为 了巩
5 6
圈 2 删呲 2. w。 03 …… 1
TERILI O 理 论 探讨 HOT D [IS EC SS N A CS
化 认 同并促 进新 技术 发 展? 等等 。西 方 国家 政府 一般 会通 过制 定新 法律 的
是 ,互联网的管理权一直高度集中于
美 国手 中 ; 别是 近两 年 ,美 国先后 特
发布 《 网络空间安全评估报告 》 《 、 网
络空间国际战略 》 《 、 网络空间行动战
形式 ,创建适应新传播技术和国际传 播形势 的信息管理秩序 ,在一国主权
地震后 向国会提交部分修改刑法的草
案 , 目的之一 就是 防 止有 人在 大地 震
名 、地址等资源方面有相应 的权利 ; 充分参与相关公共政策的制定 ; 保护 、
促 进本 土 文化 的发展 、繁荣 等 。 二 是 体 现 发 展 中 国 家 的 特 殊 需 要 : 即享 有更 加公 平 的数 字环 境 ,并 能 平 等参 与相 关 国际 机构 的工 作并 有
务。
生政局动荡后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两
次 发表有 关 网络 自由的演讲 , 调 “ 强 不
受 国家主权约束 的信息 自由流动 ” 。 在这种情况下 ,由联合国主导制定国
际互联 网公 约 ,充分 考虑 广 大发 展 中
黎电报条约》赋予个人 电报联系的权
利,但 同时也保留了阻止任何可能危
国 际 互 联 网 络 对 国 家 和 国 际 关 系 的冲击 也 为 国际法 注入 了新 的内容
资源分配到相应治理机构,确定其管理 任务范围和治理规则程序等 ( 比如冲突 解决机制 、 开放标准的具体规定等 ) 。 特别要 明确的是 : 负责全球域名
生一些类似的特定问题 ,包括 : 如何
达 自由高于政府对信息 流动 的控制, 并将第三世界国家保护文化认同 、坚 持国家利益重于个人 自由权利的理念 和行为视作违反人权的 “ 政府审查” 。
近年 来 ,随 着互联 网的普 及 ,西方 发
控制信息内容?如何保护隐私权?如
何平衡国家和个人利益?如何保护文
技术 等方 面 的强势 地位 ,强 调个 人表

历 史和 现 实依据
历史上 每次新 的通 讯技术 冲击
波都 会在 国家和 国际层 面 的管 理 中产
行和快速扩张奠定了最初基础 ,不少 国家也 曾 “ 搭便车 ” ,受益 于互联 网
的不 断发 展 。但是 ,与互 联 网 已经发 展 成 为全球 关键 性 基础设 施 相矛盾 的
非政府的民间团体为主,缺乏必要的
权 威 和资 源 ,功能 上也 缺乏 明确 定义 且 有所 重叠 ,其 代 表性 和维 护 国家利 益 的能 力受 到 质疑 。第 二 ,在互 联 网
三是 明确定 义互 联 网全 球治 理需 要 介入 的领域 和任务 ,并将 相关任 务 、
防务 、宗教和谐及社会公德的内容在 互联网上传播。
事件后 ,美国国会通过了 《 国者法 爱
案》 《 、 国土安全法》等 ,网络服务商 的信誉和网络用户的隐私与机密统统 让位于国家安全 ; 新加坡的 《 互联网
实 务 法则 》禁 止危 害 公共 安全 、国家
目 的问题在于 : 前 第一 ,当前正
在 相关 领域 发 挥作 用 的一些 组织 多 以
范 围内 ( 过实 施新 闻 、广播 和 电讯 通
达国家特别是美国频频利用其在信息
加 工 和生产 方面 的 突 出优 势 向全球 输
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 ,谋求继续掌
控制 定全 球互 联 网发展 、治理 与安全
出美式意识形态 ,鼓吹 “ 网络 自由” 。
谷 歌宣 布退 出 中 国内地及 西亚 北非 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法律等 ) ,或国际范 围内 ( 通过达成 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双边或多边国际公 约) ,将信息、思想和文化的传播流 动置 于可控范 围 内。16 年 的 《 85 巴
规则 机制 的主导权 。各 国和 国际社会 普遍 意识 到 : 加快 建立 国际互联 网的 新 秩序 ,已经 成 为一项 非 常紧 迫 的任
理 论 探讨
_ OTA I O r RI D IIS l E LSS N i C CS e
建立和 完善 国际互联 网 新秩序 的几点思考
■ 申 琰/ 文

体 制 和机制 为互 联 网的安 全 、稳定 运
所突 破 。

固 自身在国际传播中的优势 ,一改以 往媒体管理中兼顾国家主权与个人 自 由的思想,利用 自身在 信息 、文化 、
相 应 的话语 权 。
责标准管理 的 IO 以及万维 网联盟 S, W3 、 C 国际电信联盟 IU, T 等等。其 中, IA N负责域名 和 I CN P地址 的分配 和
管 理这一互 联 网管理 的关键 领域 。
之后 ,利用互联网发布虚假消息从而
扰 乱 人 心 、破 坏 社 会 稳 定 ; 9・ 1 “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