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华磨课
在磨课中感悟,在反思中成长————记一次教学磨课活动
在磨课中感悟,在反思中成长————记一次教学磨课活动发布时间:2021-09-02T06:29:14.808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月15期作者:金弋群[导读] 新课程理念鲜明的确立了学校教育中的主体和主导地位,并强调实现基于目标下的教学金弋群重庆市南川区第三中学校 408415摘要:新课程理念鲜明的确立了学校教育中的主体和主导地位,并强调实现基于目标下的教学,因此,只有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观念,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学习行为,才能有效激发最佳的教学状态,从而获得最大的教学合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习目标;磨课此次磨课的内容是《22.1.1二次函数》。
课标对本知识点的要求是“通过对实际问题情境的分析,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并体会二次函数的意义”,我以此为根据,制定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①通过学生自学,根据具体问题列出函数关系式;通过小组讨论几个函数关系式的共同特点,合作归纳得出二次函数的概念。
②通过例题,识别二次函数,进一步掌握二次函数的意义以及二次函数解析式中字母的意义。
二次函数是初中阶段继一次函数之后研究的又一个具体的、重要的函数,二次函数的概念是以后学习二次函数的基础,在整个教材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对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具有重要作用,并且在历年来的中考题中都占有较大的分值。
一、初次尝试(一)坚持学生主体地位,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是以合作探究为主的“双边教学”活动形式的“专攻方向和看家本领”。
有效的探究活动,就是在新知的学习过程中开展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具有探究价值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切身的体验感受知识产生的过程,学生从自己动手实践中归纳出结论。
所以,一开始,我并不进行知识教学,而是通过三个问题,让学生在小组中展开激烈的讨论,,观察三个关系式的共同特点,归纳得出二次函数的概念,进而达到教学目标。
(二)给出几个练习,能辨认二次函数,并准确说出a、b、c的值。
独山县第二小学科学学科磨课展示活动简报
独山县第二小学科学学科磨课展示活动
独山县第二小学科学教研组2016年第三期2016年11月11日展集体大成示教师风采
——独山县第二小学科学教研组集体磨课展示活动根据教导处的安排2016年11月11日上午第二节,是我组磨课展示课活动第一节下课后全体
组员积极行动起来到展示课地点分组摆
放实验桌和实验仪器,为第二节罗贤琴
老师的展示课提前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
工作。
在全体组员的参与下开展了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开展校本
研修打造高效课堂”科学教研组集体磨课展示活动准时进行了。
本次科学教研组集体磨课展示课活动,内容是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七色光”由我组的罗贤琴老师承担执教任务,罗老师在展示课前进行大量前的准备
工作,每个实验都过手一遍,确保实验的成
功。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罗老师按照事先的
教学方案有条不紊的展开教学,循循善诱。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
生的探究活动精彩纷呈
磨课展示课活动,引发了教师对多个实验怎么在一节课中去完成、对探究实验的指导中教师角色的定位,等问题的
思考。
这节展示课做了很好的回答,就是课前准备充分、分组适当、引领到位,是能出色地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的。
这节课开启了科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入探究。
独山县第二小学科学科学教研组
2016 年11月12日
蒙明供稿。
精研细琢 磨出好课——两节心理公开课磨课历程及反思
精研细琢磨出好课——两节心理公开课磨课历程及反思近年来,教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面对自己的心理需求,我决定研究并开设两节心理公开课。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思考和反思,以求将磨课进行到极致。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的磨课历程以及我在这个过程中的反思与体会。
一、磨课历程1. 制定教学目标在开设心理公开课之前,我明确了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和压力,并提供应对心理问题的有效方法。
这些目标既符合学生的需求,又与课程内容相适应。
2. 整理教学材料为了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丰富性,我花费了大量时间查找资料并整理出适合学生的心理健康材料。
我选择了一些生动有趣的例子和真实案例,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3. 设计教学活动针对不同的学习习惯和学情,我设计了一系列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其中包括小组讨论、游戏互动、角色扮演等,以帮助学生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
我也精心安排了互动环节,让学生有机会分享自己的心理体验和困惑。
4. 开展实践教学精心准备之后,我正式开展了心理公开课。
课堂上,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我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鼓励他们积极发言。
培养学生的自信和表达能力是我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反思与体会1. 了解学生需求在磨课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意识到了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和需求。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观察,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并更好地调整我的教学内容和方式。
了解学生需求是磨课过程中的关键一步。
2.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的思维方式、学习习惯、兴趣爱好都不尽相同。
在课堂中,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我在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更多的选择和自由度。
3. 注重课后反馈和辅导开设心理公开课后,我发现只有课堂教学还不足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我也积极提供课后辅导和反馈。
第三组国培体育班(研课磨课)历程记录表1(1)
2、各组集体备课进行教学设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各小组抽签、学员分组上课
学员姓名 学校 任课情况
磨课内容
陈力 砚台 良好
脚背正面踢球
陈力 砚台 良好
脚背正面踢球
4、课后学员评议
鞠宏:课的运动强度要加强,教学过程层次要强调清楚。 江华:优化课程,教学设计新颖,方法全面为下次改进做好准备
5、专家指导、建议
刘长伟:1、教学辅助垫子应该强调轻踩/2、巡视过程中更应该强调纠错问题并及时纠错3、 自主体现让学生全面的尝试。4、垫子应该如何过度到基本部分5、接力游戏活动中障碍的摆 放6、垫子可以采用数字接龙的形式开展7、音乐的结合要体现出运动的激情8、课课练的准 备
砚台小学
形式、方法
1、各小组在初建课的基础上确定教学内容
2、各组集体备课
3、各小组抽签、学员分组上课
序号 学员姓名 学校 任课情况
磨课内容
1
江华 包家 良好
脚背正面踢球
2
王令 五洞 良好
脚背正面踢球
3
刘豪 太山 良好
脚背正面踢球
4、课后学员评议
文建:准备活动中关节的活动不全面,但在课的基本部分还是很清晰。
5、专家指导、建议 李长伟:第一节,教师基本素养全面,能有效把控课堂,但在课的组织上还要进一步打 磨,学生把控上海有点欠缺。第二节总体来说问题太多需要从开始的部分进行梳理,第三 节,课的组织和课的把控还是不错,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课的设计有些小细节还要去进一步 来细化。
重建课(一)
研磨年级
4年级
磨课时间、地点
重建课(三)
研磨年级
3年级
磨课时间、地点
五洞小学
形式、方法
教研活动的听课磨课活动(3篇)
第1篇在教育教学的征途上,教师的专业成长至关重要。
为了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教学质量,我校定期举办教研活动,其中听课磨课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围绕一次听课磨课活动,探讨教师如何通过这一过程实现教学技艺的提升。
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更新。
为了使教师更好地适应新的教育形势,我校组织了一次以“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为主题的听课磨课活动。
本次活动邀请了校内外专家、优秀教师共同参与,旨在通过听课、评课、磨课等环节,帮助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教学水平。
二、活动过程1. 听课阶段活动伊始,各教研组选派优秀教师进行公开课展示。
听课教师认真记录,深入分析课堂环节,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以下是本次活动中几位教师的公开课概述:(1)语文组:张老师以《荷塘月色》为课题,通过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感悟情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课文内容。
(2)数学组:李老师以《勾股定理》为课题,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地展示了勾股定理的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英语组:王老师以《My Family》为课题,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学习英语,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 评课阶段公开课后,各教研组组织评课活动。
评课教师结合听课感受,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对公开课进行点评。
以下是部分评课内容:(1)语文组:张老师的课堂气氛活跃,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但部分环节的教学时间分配不够合理。
(2)数学组:李老师的课堂设计巧妙,多媒体运用得恰到好处,但部分学生对勾股定理的理解仍存在困难。
(3)英语组:王老师的课堂氛围浓厚,学生参与度高,但部分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3. 磨课阶段针对评课中提出的问题,教师们积极反思,进行磨课。
以下是部分磨课内容:(1)语文组:张老师针对教学时间分配不合理的问题,调整了课堂环节,使教学过程更加流畅。
磨课实施方案
磨课实施方案一想到磨课实施方案,我脑海中瞬间浮现出一系列关键词:高效、互动、反馈、迭代。
磨课,顾名思义,就是像磨刀一样,反复打磨课程,让它更加锋利、精准。
我就按照这个思路,给大家详细阐述一下我的磨课实施方案。
1.课程目标定位我们要明确课程目标。
这个目标要符合学生的需求,同时也要兼顾教学大纲。
我们可以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兴趣、知识点掌握情况,从而确定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这样做的好处是,让课程更具针对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2.教学内容梳理我们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
这个过程就像是在整理一本字典,把知识点按照逻辑顺序排列,让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学习。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注重知识点的衔接,避免出现跳跃,让学生摸不着头脑。
还要注意引入案例、实例,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3.教学方法设计(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2)案例教学: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3)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翻转课堂:让学生在课前预习,课堂上进行讨论、练习,提高课堂效率。
4.教学互动与反馈(1)设置互动环节:在课堂上设置提问、讨论、游戏等互动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
(2)鼓励学生提问:对于学生的提问,教师要耐心解答,鼓励学生勇于提出疑问。
(3)及时反馈:对于学生的表现,教师要给予及时、具体的反馈,让他们知道自己的进步和不足。
5.课程迭代与优化(1)定期评估: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2)课程调整:根据评估结果,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调整,使之更加符合学生需求。
6.跨学科融合(1)跨学科课程设计:在课程设计中,融入其他学科的知识,如历史、文化、科技等。
(2)跨学科教学团队: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共同研发课程,提高教学质量。
(3)跨学科活动:组织跨学科活动,如研讨会、实践项目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能力。
青年教师成长论谈
青年教师成长论谈----磨课体会本来这篇磨课体会我早就想写,但由于种种原因我一直没有写,今天我就借着“青年教师成长的论谈”来谈谈我上次上公开课磨课的感受。
当我想写这篇磨课体会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感谢,感谢在这磨课的过程中,一直陪伴我,一直给我建议,一直给我修改教案,一直给我鼓励的体育教研员孔老师和我们校区全体教师,特别是曹婷婷老师,在这里我真心的对你们说声:谢谢。
9月26日周校长对我说,学校要我上一节市级公开课,时间是10月31日,在那天同时也有两位嘉兴市级优秀教师和我一起同上,这对我可真是一个非同寻常的通知,平生还是第一次上这样的课,它让我有了些美丽的瑕思,也让我产生无限的困惑与彷徨,在体育教学这个广大的宇宙空间里,我只是其中一只刚刚会飞的鸽子,沿途还未曾领略过美丽的风景,当挑战到来时,我拿什么去搏击长空?当天晚上我失眠了,我的脑海里一直在思索着,到底上什么内容好,怎么上……想了一个晚上也没有想出来。
第二天我还是拿起了电话向我们体育教研员孔老师求救。
孔老师叫我先备两份教案,给他看了再说,我备了一份是跳跃的内容,一份是跑的内容,孔老师看了我两份教案,否定我跑的教案,叫我上跳跃。
内容是定下来了,接下来是磨课了。
说起那三个星期的磨课过程,我想,如果用“痛苦”两个字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这两个星期中,每天的生活似乎就是一种简单的重复:试上,修改;再试上,再修改……。
可谁知这种重复远没有想象的那样简单,每一次试上都是对教学设计和教师课堂调控能力的一次检验,一串串问题如列清单似的被罗列出来,问题的指向由最初针对每个教学环节和每个情境的创设,到最后哪怕是一句过渡语、一个神态动作都进行精雕细琢,力求精益求精。
为了熟悉教案,我把课堂搬进了家里,手持教案,一个环节一个环节、一遍一遍地说课。
课堂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认识到,教师投入的神情、适当的体态语、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也是调动学生情绪的一种有效手段。
赛课磨课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于2022年10月20日开展了赛课磨课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赛课、磨课的方式,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活动目标1. 通过赛课、磨课,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能力和教学评价能力。
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3. 提升教师对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三、活动内容1. 赛课环节:参赛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展示,评委根据教学设计、课堂组织、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分。
2. 磨课环节:参赛教师针对赛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改进,其他教师提出意见和建议。
3. 专题讲座:邀请专家进行教育教学专题讲座,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四、活动过程1. 赛课环节(1)参赛教师准备:参赛教师根据指定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制作教学课件,准备教具等。
(2)课堂教学展示:参赛教师按照教学设计进行课堂教学,展示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
(3)评委评分:评委根据教学设计、课堂组织、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分,并给出具体意见和建议。
2. 磨课环节(1)反思总结:参赛教师针对赛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自我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2)教师交流:其他教师针对参赛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提出意见和建议。
(3)改进措施:参赛教师根据意见和建议,对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进行改进。
3. 专题讲座(1)专家讲座:邀请专家进行教育教学专题讲座,分享教育教学经验和心得。
(2)教师讨论:教师们结合讲座内容,就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
五、活动成果1. 参赛教师在赛课过程中,教学设计、课堂组织、教学效果等方面得到了提升。
2. 教师们通过交流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3. 教师对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教学方法得到优化,教育教学效果得到提升。
六、活动总结本次赛课磨课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英语磨课教研活动记录
英语磨课教研活动记录日期:星期三地点:英语教研室参与人员:英语教研组全体成员活动主题: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活动过程:1.主持人介绍活动目的和流程。
2.教师们轮流分享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心得和困惑。
3.针对不同年级和不同课型,分组讨论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各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成员补充和提问。
5.主持人总结活动成果,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具体实践案例分享:1.针对初中英语阅读课,一位老师分享了她在阅读教学中采用“三读”策略的经验。
第一遍读,让学生快速阅读,了解文章大意;第二遍读,让学生仔细阅读,找出文章中的重点和难点;第三遍读,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挖掘作者的观点和意图。
通过“三读”策略,学生们不仅提高了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还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2.针对高中英语写作课,一位老师分享了她在写作教学中采用“五步法”的经验。
第一步,让学生明确写作目的和要求;第二步,让学生收集素材和整理思路;第三步,让学生列出提纲并写出初稿;第四步,让学生互相修改并给出建议;第五步,让学生根据修改意见进行修改和完善。
通过“五步法”,学生们不仅提高了写作能力和水平,还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合作精神。
3.针对小学英语口语课,一位老师分享了她在口语教学中采用“角色扮演”的经验。
通过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和情境,让他们在模拟对话中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同时,她还鼓励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和表达,培养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信心。
活动成果:1.老师们分享了各自的教学经验和心得,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2.通过分组讨论和具体实践案例分享,老师们深入探讨了不同年级和不同课型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老师们提出了改进意见和建议,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活动反思:1.活动组织得比较顺利,参与人员积极发言,讨论氛围浓厚。
2.讨论过程中,老师们能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3.在今后的活动中,可以进一步完善分组讨论的方式,使讨论更加深入和具体。
磨课例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堂效率,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于2021年11月15日开展了磨课例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题,旨在通过集体备课、磨课研讨、课堂展示等形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二、活动时间及地点时间:2021年11月15日(星期一)上午8:30-12:00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三、活动参与人员参与人员:全体语文教师、部分其他学科教师、学校教研组长、教务主任等四、活动流程1. 集体备课(1)确定磨课主题:本次磨课主题为《荷塘月色》。
(2)分组讨论:教师们根据自身教学特点和班级实际情况,对《荷塘月色》进行分组讨论,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等。
(3)撰写教学设计:教师们根据讨论结果,撰写教学设计,并提交给教研组长审核。
2. 磨课研讨(1)教学设计分享:各小组代表分享教学设计,其他教师提出意见和建议。
(2)课堂展示:教师们根据教学设计进行课堂展示,其他教师观摩并记录。
(3)研讨交流:观摩教师对课堂展示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磨课教师进行反思。
3. 教学反思磨课教师针对课堂展示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教学提供借鉴。
五、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1)教学目标:《荷塘月色》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散文,通过描绘荷塘月色的美丽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目标为:① 让学生了解散文的特点,掌握散文的写作技巧。
② 通过对《荷塘月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③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教学重难点:① 教学重点:理解散文中的意象,体会作者的情感。
② 教学难点:分析散文的结构,学习散文的写作手法。
(3)教学方法:①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② 情境教学:通过多媒体、图片、音乐等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磨课研讨(1)教学设计分享:各小组代表分享教学设计,其他教师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① 教学目标明确,但可适当增加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
教研活动磨课过程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于2022年10月组织了一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磨课的形式,帮助教师深入理解教材,优化教学设计,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本次磨课活动以语文课程为例,邀请了资深语文教师担任指导老师,全体语文教师参与其中。
二、磨课准备1. 确定磨课主题:本次磨课的主题为《桂林山水》。
该课选自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是一篇描写桂林山水美景的散文。
2. 分组讨论:将全体语文教师分为若干小组,每组负责对《桂林山水》一课进行教学设计。
3. 教学设计初稿:各小组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情,完成教学设计初稿。
4. 初步研讨:各小组向指导老师汇报教学设计,指导老师针对设计中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
三、磨课过程1. 第一轮磨课(1)课堂展示:第一小组进行课堂展示,全体教师观摩。
(2)课后反思:课后,第一小组进行自我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3)指导点评:指导老师对第一小组的教学设计进行点评,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2. 第二轮磨课(1)修改教学设计:根据指导老师的建议,第一小组对教学设计进行修改。
(2)课堂展示:第一小组再次进行课堂展示,全体教师观摩。
(3)课后反思:课后,第一小组进行自我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4)指导点评:指导老师对第一小组的教学设计进行点评,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3. 第三轮磨课(1)修改教学设计:根据指导老师的建议,第一小组对教学设计进行修改。
(2)课堂展示:第一小组进行课堂展示,全体教师观摩。
(3)课后反思:课后,第一小组进行自我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4)指导点评:指导老师对第一小组的教学设计进行点评,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四、磨课成果1. 教学设计优化:经过三轮磨课,第一小组的教学设计得到了明显改进,教学环节更加合理,教学方法更加丰富。
2. 教学效果提升:磨课过程中,教师们不断反思、改进,课堂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
化学教研组多次磨课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为教育工作者共同追求的目标。
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标准,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果,我校化学教研组于近期开展了多次磨课活动。
本次磨课活动旨在通过组内教师的共同研讨、备课、磨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活动目标1. 提高化学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使教师能够根据学情和教材特点,设计出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案。
2. 提升化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使教师能够熟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共同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三、活动过程1. 确定磨课主题教研组全体成员共同研讨,确定了本次磨课的主题为“化学实验探究与教学”。
针对这一主题,每位教师根据自己负责的教学内容,确定了磨课的具体内容。
2. 教师备课根据磨课主题,每位教师认真备课,撰写教学设计,并制作教学课件。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们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力求使教学设计更加完善。
3. 集体备课教研组全体成员进行集体备课,对每位教师的教学设计进行讨论、修改和完善。
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教师们各抒己见,针对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4. 磨课展示每位教师按照教学设计进行磨课展示,教研组全体成员认真观摩,并对课堂教学进行点评。
在磨课过程中,教师们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目标明确,符合课程标准。
(2)教学内容充实,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3)教学过程严谨,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4)课堂气氛活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总结反思磨课结束后,教研组全体成员进行总结反思,针对课堂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同时,针对化学实验探究与教学这一主题,研讨如何更好地开展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活动成果1. 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得到提高,能够根据学情和教材特点,设计出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案。
2. 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得到提升,能够熟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指导青年教师磨课记录
指导青年教师磨课记录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其专业成长,我校开展了“磨课”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观摩、研讨、评议等形式,帮助青年教师深入理解课程标准,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二、活动时间与地点时间:XXXX年XX月XX日-XX月XX日地点:学校多媒体教室三、参与人员青年教师:XXX、XXX指导教师:XXX、XXX其他相关教师:XXX、XXX等四、活动流程观摩示范课:XXX老师执教《XXX》一课,展现优秀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研讨交流:全体参与人员就示范课进行深入研讨,探讨教学方法、课堂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个别指导:指导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个别指导,针对其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评议总结:全体参与人员在活动结束后进行总结,梳理本次活动的收获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借鉴。
五、活动成果与反思通过本次活动,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青年教师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在磨课过程中,他们深入理解了课程标准,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课堂教学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
全体参与人员得到了学习和成长。
通过观摩示范课和研讨交流,大家分享了各自的经验和教训,共同探讨了教学中的难题和解决方法。
学校师资队伍得到了优化和提升。
本次活动不仅提高了青年教师的专业水平,也为其他教师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有利于整体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然而,在活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些教师在研讨过程中发言不够积极,需要进一步鼓励和引导。
在个别指导环节中,有些问题可能没有得到彻底解决,需要加强后续跟进。
在活动组织方面,有些细节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调整,以提高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为了改进上述不足之处,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研讨和交流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可以通过设立奖励机制、提供培训机会等方式激发教师的参与热情。
2、加强个别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指导教师应更加关注青年教师的需求和问题,提供更加具体和实用的建议。
“磨”出的精彩
“磨”出的精彩作者:黄思代来源:《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6年第01期摘要: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打磨创新。
本文从“智慧星”对打磨数学课的教学功能方面入手谈感悟,得出“磨课”丰富了我的教学经验,提高了我的教学技能的结论。
关键词:智慧星;磨课;教学【中图分类号】 G623.5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8437(2016)01-0065-021 问题的提出常言道:“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
在今年的“磨课”活动中我深刻的感受到“刀越磨越亮,课越磨越精彩”的真谛。
《认识11~20各数》的第一课时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单元的教学内容。
课前我就琢磨,学生们从幼儿园走进小学才一个多月,课堂上依然表现出好奇、好动、好胜的天性。
加之,本节课中有些知识点,他们在幼儿园都粗浅的学过。
因此,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有个问题就不得不考虑——如何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我苦思冥想得出结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用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来抓他们的注意力。
为此,我设计了“智慧星”这个教学环节。
2 “智慧星”的妙用2.1 激趣助学我亲手制作了几个漂亮的五角星并起了个好听的名字——“智慧星”。
上课伊始我就拿出个“智慧星”说:“这个‘智慧星’好看不好看?”“好看!”“想得到它吗?”“想。
”“哪位同学上课能正确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就奖励他一个。
”效果真明显,看着学生们挺拔的坐姿,专注的眼神,我真佩服自己能想出这么一招。
事实证明“智慧星”的环节确实收到了我预设的效果,也得到了老师们的肯定。
老师们在肯定之余也抛出了一个问题:“智慧星”不智慧。
理由是“智慧星”的作用只在激趣助学上,功能单一。
2.2 引领教学全程在与老师们研讨后,我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老师们说的有道理,这么好的环节设计不能只为了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吧,还应该增设些功能。
带着研讨后的感悟我进一步深研教材。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中有: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到20之间的物体个数,认识11~20各数并能正确读数,直观感知11~20各数的大小和顺序;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和简单的推理,认识计数单位“十”,初步理解“10个一是1个十”。
三峡磨课教研活动记录
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三峡区教育局于2022年3月15日组织开展了为期一天的“三峡磨课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磨课展示、评课交流等形式,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研究能力。
二、活动时间2022年3月15日三、活动地点三峡区教育局会议室四、活动参与人员本次活动共有来自三峡区各中小学的50名教师参加,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教师。
五、活动流程1. 集体备课(1)各学科组根据教学进度,选取一节重点、难点教学内容进行集体备课。
(2)各学科组教师共同讨论,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
(3)各学科组形成初步的教学设计,并进行修改完善。
2. 磨课展示(1)各学科组推选一名教师进行磨课展示,展示时间为30分钟。
(2)展示教师按照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其他教师观摩并记录。
3. 评课交流(1)观摩教师对展示教师的教学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2)展示教师针对点评意见进行反思,并提出改进措施。
(3)各学科组对本次磨课活动进行总结,分享经验,提出改进建议。
六、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在集体备课环节,各学科组教师积极参与,针对所选教学内容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例如,语文组教师针对《红楼梦》中的经典章节进行了讨论,确定了教学目标为引导学生理解人物性格特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数学组教师则针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难点进行了讨论,确定了通过实例教学、小组合作等方式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2. 磨课展示在磨课展示环节,各学科组教师展示了精心准备的教学内容。
展示教师们教学风格各异,但都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例如,语文组教师通过朗读、表演等形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数学组教师则通过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解题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评课交流在评课交流环节,观摩教师对展示教师的教学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例如,语文组教师认为展示教师的教学设计合理,但课堂互动环节可以更加丰富;数学组教师则建议展示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学生的自主练习环节。
磨课评课稿范文
磨课评课稿范文一、整体印象。
今天听了[授课教师]的这堂课,就像吃了一顿大餐,有滋有味儿的。
这堂课整体的感觉就很流畅,像一条欢快流淌的小溪,没有那种磕磕绊绊的地方。
从开始的导入到最后的总结,整个流程就像是精心编排的舞蹈,每个动作都恰到好处。
二、教学目标。
1. 明确性。
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啊,就像灯塔一样明亮又清晰。
老师一上来就把这堂课要学啥、要达到啥效果,明明白白地告诉了同学们。
就像出门前告诉小伙伴们咱们要去的地方,大家心里都有底儿了。
2. 合理性。
而且这些目标设置得特别合理,既没有高得让学生们望而却步,像摘天上的星星似的,也没有低得毫无挑战性,就像在地上捡石子儿那么简单。
它就刚刚好,符合学生们目前的水平和这个阶段该掌握的知识。
三、教学内容。
1. 准确性。
教学内容那可是相当准确啊。
老师讲的每个知识点就像子弹一样,颗颗击中要害。
没有那些模棱两可的说法,都是干货满满。
比如说在讲[具体知识点]的时候,那解释得透彻得很,就像把一个洋葱一层一层地剥开给你看,让你看得清清楚楚。
2. 丰富性。
内容还特别丰富呢。
不是那种干巴巴的只有课本上的东西,老师就像个知识渊博的魔法师,从课本里变出了好多有趣的拓展知识。
这就像吃汉堡,不只是有面包和肉饼,还有生菜、芝士、番茄酱啥的,各种味道混合在一起,特别美味。
3. 逻辑性。
逻辑性也很强哦。
知识点的排列就像搭积木一样,一块一块稳稳当当的。
先讲什么后讲什么,那是有讲究的。
从简单的基础概念开始,慢慢地引入到复杂的应用,就像带着学生们一步一步登上知识的山峰,一点都不觉得累。
四、教学方法。
1. 多样性。
教学方法那叫一个多样。
老师一会儿用讲解法把那些深奥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一会儿又抛出问题,让学生们小组讨论,就像把课堂变成了一个热闹的集市,大家都在积极地交流想法。
还有那个实例演示,就像看魔术表演一样,一下子就把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了。
2. 有效性。
这些方法还特别有效。
就拿小组讨论来说吧,你看同学们讨论得多热烈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互相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磨课,让语文有了诗意和远方
5· · 课程教育研究 Course Education Ressearch 2017年第6期 综述·专著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思维导图为载体的翻转课堂,对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学的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有着非常明显的作用,真正实现了智慧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经验,用多元化评价对待每一个个体。
”另外新课标也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方面提出了要求。
这样一节以思维导图为载体的翻转课堂下来,学生真正的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并且实现了在“做种学”,小组内以及小组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大大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
预习导图、课内导图、课后导图三位一体,层层深入又一脉相承。
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加深入,而这一切都是以初中生喜闻乐见的“涂鸦”绘画的方式进行,学生的学习兴趣浓,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显著改善。
特别是课后的巩固作业,学生在课堂上众多优秀作品激发下,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发散式的绘制思维导图,实现新旧知识的自然链接,并且激发了学生的审美情趣,真是一举多得。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思维导图引进初中文言文教学,彻底打破了沉闷的讲解教学模式。
同时思维导图非常顺利的解决了课堂翻转的难题,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在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小组讨论时往往带来了“头脑风暴”。
如学生的作业分享,学生以“英雄”为导图中心,很好地把“共工”与“夸父”甚至“木兰”形象完美地建构起来,水到渠成地实现了新旧知识的融合。
课后作业展示:教学本来就应该是智慧与智慧的碰撞,初中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只要我们对传统的文言文课堂进行智慧的转变,那么我们的课堂就会变得高效,这才是真正的以人本的的教学。
思维导图作为这一智慧课堂的重要媒介,给我们枯燥烦闷的文言文教学带来了一缕清风。
学生运用自己感兴趣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按照学习金字塔理论,知识的记住率达到了最高。
教学随笔 《在磨课中成长》
在磨课中成长——三年级《风筝》磨课历程这个学期的“一课三磨”又来了!但这个学期的“一课三磨”又有点不一样。
原因是本学期周艳玲老师加入了我们的磨课行列,而且担任第一磨的老师,周老师在课程整合方面比较有研究,我们都非常期待与周老师一起磨课。
回味整个磨课历程,我们年级先后经历了“制定计划—教师基于个人经验的初次备课—集体备课研讨—经同伴互助后的第二次备课—上课与观摩—从不同维度进行观课—课后评议—第三次备课-—总结反思”共九个环节的学习。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不仅掌握了科学的备课模式,而且每位老师从“三次磨课”的过程中,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都有了很大的改变。
《风筝》这篇课文按做风筝、放风筝和找风筝的次序来写,是“秋天的快乐”这一单元里唯一的一篇叙事文章,为语文园地的口语交际训练做了铺垫。
细致的心理描写是这篇课文的突出特色,孩子们心情的变化是随着事件的发展而自然变化的。
另外,文章的结尾是开放型的,意味深长,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我们在设计本课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时,根据课后题一:我要认真读课文,读出“我们”的心情变化,课后题二:课文写出了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让我们读读有关语句,体会体会,及选做题:我还知道一些描写心情的词语,我们来交流交流,决定在“心情”上作文章。
经过研讨之后,周老师结合自己的理解按照读心情——习心情写法——写心情的方法设计了一磨的教案,这份教案教案体现了整合、高效的理念。
整合点一:心情词语的积累与运用。
课后题要求积累一些描写心情的词语,在课前,周老师设计了一个小活动:利用图片说说你所知道的描写心情、情绪的词语,并朗读积累。
在学习“放风筝”部分时,引导学生观察文中插图,想象说“风筝飞上天了,他们”。
学生自然联想到课前小活动中积累到的表示兴奋心情的四字词语,并在此处运用,老师再相机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指导,这是一次词语与朗读的小小整合。
最后,在小练笔里续写课文,引导学生再一次把课前活动中积累到的表示兴奋和沮丧心情运用进去,一则作为写话的扶手,二则是词语三次见面,达到巩固运用的效果。
“磨课·磨人”的真体验
“磨课·磨人”的真体验《今日教育》:作为新手教师,磨课最深刻的体会是什么?熊欣(重庆市沙坪坝区磁器口小学):特级教师黄爱华曾说:“磨课、磨人”,2015年沙坪坝区的语文公开展评课让从教一年半的我第一次对这句话有切身体会。
十几天如一日的磨课让我深深感受到:教学是“粗”的,粗到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天马行空,同样教学也是“细”的,细到它的每一个细节都可以点睛。
它的“粗”和“细”都需要老师通过教学中的不断打磨,在打磨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积累,在积累中不断提升,教师的成长需要“磨”。
赵尚贵(安徽省淮南市金岭中学):学生千差万别,课堂千变万化,计划赶不上变化是常事。
我“磨”了两百多个小时备课,竟被学生打乱计划,这是始料未及的。
所以,在纷繁复杂的变化面前,教师不能望而却步,不能乱了阵脚,要敢于面对,“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努力做一个有韧性的人。
《今日教育》:磨课对于教师成长的意义是什么?朱静江(江苏省江阴市华西实验学校):磨课对于教师而言,其终极意义应该在于,让自己变得丰盈的同时,也更加清醒理智地投入到工作当中,以一个践行者的姿态去完善自我,然后再优化学生。
陈华忠(福建省福清市岑兜中心小学):一节公开课下来,我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去进行反思,如果让我再上一次,我又将如何去上得更好?只有不断尝试,不断反思,才有不断进步,真正的好课就是这样“磨出来”。
面对不同的学生,面对不同的班级文化差异,磨课就是去练就我们应对各种教育突发事件的百般武艺。
《今日教育》:磨课既是磨个人,也是磨团队,作为新手如何看待其间的关系?张自恒(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舟枕小学):一次次的磨课,是老师们凝聚力的提升,是老师们友谊的加深,是老师们情感的升华。
这对于一个教研组来说,其实都是非常大的财富,是一个教研组最精髓的文化特质。
薛茂红(江苏省兴化唐刘学校):磨课有三条路径――个人磨课、互助磨课、小组磨课,它们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
让问题情境与高校英语教学和谐共鸣
让问题情境与高校英语教学和谐共鸣
周俊华
【期刊名称】《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年(卷),期】2013(000)009
【摘要】新时代条件下,我国高等学校英语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如何让英文教学中问题情境的设置和英文教学和谐共鸣做了探索,并把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作为教学实践不懈努力的方向和动力.
【总页数】1页(P74)
【作者】周俊华
【作者单位】潍坊科技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问题情境与数学课堂教学和谐共鸣初探
2.问题情境的突围之道r——小学英语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对策思考
3.让问题情境真正与课堂教学和谐共鸣
4.大气凛然和谐共鸣——《和谐岁月竞春秋》赏析
5.让问题情境真正与课堂教学和谐共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城中卫三小四年级周俊华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
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重点难点: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设计巧妙,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
通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长城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课时:1教学过程一、课文写了长城的那些内容?二、图文对照,逐段学习。
1、观察远景图。
(1)远景怎样?(像一条龙)(2)课文怎样写长城的?(3)蜿蜒盘旋和长龙有什么内在联系(前者为静,后者为动,以动喻静)2、看近景图学第二节(1)读后思考。
课文中的哪句话写了作者的观察点(来到长城脚下)(2)这一节有几句话?介绍长城的哪些建筑?(分别写作者来到长城脚下;长城的高大坚固;城墙顶上;外侧的垛子;城台)(3)图文对照,指出图上垛子、射口、瞭望口、和城台的样子,理解课文的表达方法。
(4)小节这一节近看长城,先整体后部分,构造科学,利于防守。
3、综合两图第三节。
(1)人民为什麽会想起古代修长城的劳动人民?(围绕站、踏、扶、自然)(2)从那里可以看出修筑长城的艰难?(条石多,重,山高)(3)为什么说长城是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4)想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发挥自己的智慧完成的。
4、读第四段。
(1)长城为什麽在世界上是一个奇迹(从长城的长和高大坚固想象到建筑的困难,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所以说是一个伟大的奇迹)(2)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喜爱、赞美)二、总结全文。
1.画出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一句话。
2.总结:长城建筑规模宏伟,气魄雄伟壮观,在世界上是罕见的。
它高大坚固,建筑结构巧妙合理。
它建筑在崇山峻岭,施工环境艰难;它动用的材料重大、数量多;他建筑于两千多年前的秦代。
学习《长城》这一课,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一种爱国主义的情感在我们胸中回荡。
板书设计17 长城远景观察长城近景血汗联想人民智慧雄伟赞美工程奇迹2013年10月长城中卫三小四年级周俊华(二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
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设计巧妙,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
通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长城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明确目标1、请同学们看老师写两个字——长城。
一起来读。
2、你对长城有哪些了解?(二)自读感知,反馈交流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地读课文,想一想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长城?2、接下来老师请几位同学接读课文,其它同学注意倾听,想一想,每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相机板书)远看长龙近看高大坚固设计巧妙奇迹血汗智慧3、作者为什么说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呢?让我们再来细细地品读课文,相信你一定会有和作者相同的感受。
(三)深入品读,感受长城的魅力1、品读第一自然段(1)品读第一句“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我们先来看“崇山峻岭”这四个字,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带着感受读读这个词语。
(2)长城就是在这样的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那是一种怎样的形态?所以作者把弯弯曲曲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的长城比作……(一条长龙)带着感受齐读这句话。
(3)想不想亲眼看看这条长龙?(幻灯)能说说你现在的感受吗?让我们齐读第一段,读出龙的气魄。
2、品读第二自然段(1)默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你长城的特点是什么?(2)感受高大坚固的特点①学生汇报划出的相关语句,交流体会。
②齐读描写高大坚固的语句。
(3)感受构思巧妙的特点①刚才我们知道长城的高大坚固,长城的设计怎么样?②学生汇报交流,随机学习理解“垛口、瞭望、屯兵、堡垒”等词语。
③你能在图中找到长城的这些部位吗?并说说它们的作用。
(出示长城近景图)33④面对这样的设计,你想说什么?3、品读第三自然段(1)指明读第3段,画出感受深刻的句子。
(2)品读体验:①“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凝结是什么意思?凝结的是什么?(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②作者为什么说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这万里长城凝结了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生汇报。
③(课件出示第2句)仔细地品读这句话,相信你能找到答案。
谁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感受?谈感受,体会重点词语。
A “没有……没有……”有的只是什么?(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块巨石就有两三千斤重,这巨石压在了一双双肩膀上,这是怎样的肩膀?怎样的手?B “一步一步”“陡峭”八达岭有多高?相当于300层楼高!C.“数不清”“两三千金重”(没有现代化的工具,人们怎样把巨石抬上这陡峭的山岭?)谁来带着自己的感受读?齐读第三自然段。
名人名言(课件出示)在那炎炎烈日下,他们——————;在那雷电交加的风雨中,他们__________;在那天寒地冻的雪地上,他们__________……(四)拓展延伸,赞美长城1、同学们,长城带给我们的是骄傲和自豪。
然而强大国力的本身,就是一道令人望而生畏、难以逾越的万里长城。
老师有这样一个想法:希望长城永不再发挥它的战斗作用,希望和平之花永远盛开,也希望同学们用自己的力量去筑起新时代的长城。
2、作业:面对长城你们一定有自己的思考,老师希望你们能把它写下来。
板书 17 长城远长龙近高大坚固设计巧妙赞叹联想血汗智慧奇迹2013年10月《长城》说课稿中卫三小四年级周俊华一、说教材我说课的题目是《长城》,是小学四年级人教版第气册第五单元第2课时的教学。
这是一篇看图学文。
文章通过具体描述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课文共有4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概括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长”,这是远看长城;第2自然段,具体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高大坚固”,这是近看长城;第3自然段,由长城展开联想,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指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赞美长城是“伟大的奇迹”。
根据文意,教材配有两幅图片,一幅是气势磅礴的长城鸟瞰图,一幅是长城城墙的近景,使学生可以更形象地感受长城的气势。
二、说学生本课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理解了本课生字生词,对整篇课文有了整体的感知,学生已经搜集了大量关于长城的故事、历史、图片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三、教学目标1.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教学重难点1.图文结合,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
2、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五、教学方法:为了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采用情境教学法和鼓励教学法。
以学生主动探究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学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展示图片在情景中激情开课我请同学们欣赏了一组长城的图片。
一幅幅震撼人心的长城图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苍凉而厚重的《长城谣》随之缓缓地响起。
(播放课件说导语仿佛巨蟒游弋于起伏的山岭中,又似蛟龙翻腾在辽阔的海面上,长城,炎黄子孙为之自豪的瑰宝,中华民族亘古不变的灵魂。
经历过太多次暴风雨的洗礼,接收过太多场硝烟战火的考验,你,巍然不动!长城,中国人永远的骄傲!长城,中国人不变的脊梁!)这一环节的设计,为本课学习创设了情景,使学生感受到了长城的气势磅礴,产生了与文本对话的强烈期待,激发了学生探究长城文化的兴趣。
第二环节品词析句在文本中动情学生们的读书兴趣被激发起来以后,带着老师温馨提示语通读课文。
初读时要求读正确,读流利,然后指读课文,要学生说说知道了哪些内容,从而理请课文思路。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学生自我的揣摩、感悟和体验。
因此,在精读全文时,我以学生品读、感悟为主线,指导学生在交流、倾听中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受到情感熏陶。
首先,我请学生们自读课文,边读边想一想,课文中哪部分的描写最能表达作者对长城的赞美之情。
学生们普遍认为课文最后一段最能集中表达作者的这种感情,我请同学们读这句话,体会“气魄雄伟”和“奇迹”的意思,然后回读上文,看看从哪些地方能看出长城气魄雄伟。
学生在充分阅读——勾画——体会之后,就有了自己的感悟。
然后组织学生自由地汇报交流,相机指导学习作者由远及近,由概括到具体的表达方法。
在充分感悟之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第三环节拓展延伸,在心灵倾吐中移情学生对长城有了深刻地了解,内心油然而生强烈的爱国之情。
如何表达这种情感呢?我设计了“小导游”的环节。
通过课文的学习和学生自己准备的资料进行介绍,将口语训练与情感表达结合在一起,之后出示名人留言,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整堂课教学学生对长城有了深刻的认识,感受到了长城的魅力,情感饱满地完成本课教学任务。
七、板书设计(略)2013年10月《长城》教学反思中卫三小四年级周俊华《长城》这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但我感觉到,长城对现在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在情感上,空间上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的,所以在设计这一课的教学时,我把着力点放在找出中心句,然后逐步完成教学任务。
通过今天的教学实践,我感觉到这种处理还是比较恰当的。
一找奇迹,感受长城的长。
首先请学生通读全文,说说长城给自己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学生在读文后,体会到长城很长,我们讨论了具体写长的句子是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之间需要经过的省份,以及词语如“一万三千里”,然后我又给学生补充资料说,曾经有人徒步走长城,用了两年的多的时间,这样自然而然地把“一万三千多里”转化成学生可感知的形象,学生走出文本,又走进文本,对长城的长有了感性和理性的认识。
二找奇迹,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
对于这一段的处理,我觉得要让学生读懂课文,充分利用课本资源,我用多媒体出示长城近景图,然后采用导游形式小组介绍,要求学生边默读课文,边对照小图,在图上把长城各个部位的名称和位置标出来,这样一来,学生在读课文时,图文对照,边读边看,让学生理解文本有了一个依托,在这个依托上又加深了学生对长城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