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茨山岩画:中华文明可考的源头

合集下载

黄 帝 故 里 项 目 策 划 书

黄 帝 故 里 项 目 策 划 书

目录引言 (2)一、项目背景 (2)二、项目提出 (6)三、项目优势及建设意义 (7)四、项目内容 (8)五、项目预算 (11)六、附录 (11)引言在世界华人华侨举国上下人人都在关注在黄帝故里拜祖先的浪潮中,人们都隐约感觉到好像缺少一些优美的文化氛围,让人气爽神逸,心神共聚的去处,令人感觉不愧为中华圣地之称。

经过多方考察论证后,一致认为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中原文化的崛起锦上添花。

所以我决定全力以赴把“始祖山风景区”做成全国一流的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山水与文化完美结合的多种组合体,文化形式新颖型,文化影响深远型的中华名山。

也为打造和谐中国、和谐社会,尽一片炎黄子孙的赤子之心!一、项目背景新郑是一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在这里交相辉映。

8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时期,我们的先民开始在这里繁衍生息,过着以原始农业,手工业为主的氏族生活。

5000年前,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出生、创业、建都于此,肇造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根基。

春秋战国时期,郑韩两国先后在此建都长达539年之久,留下了绚丽多彩的文化和丰富的文物遗址。

秦朝次后,新郑虽然失去了故都的地位,仍诞生了战国法家代表韩非,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宋代建筑学家、中国建筑学鼻祖李诫、元代理学家许衡、明代理学家内阁首辅高拱等光耀中华民族史册的风流人物。

河南是全国的旅游资源大省,新郑是河南的旅游资源大市。

现有国家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单位12处,文物古迹100余处,是河南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古都学会命名的“中华第一古都”。

同时,还是全国著名的大枣之乡,绿色食品节水莲藕之乡。

改革开放以来,龙其是近年来,新郑市大力发展旅游业,强力打造黄帝品牌,使千年沉睡的文化资源宝库,凸显出强劲的经济优势,构造了经济发展的新平台,成为最具活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极强的拉动力带动地方经济蓬勃发展,先后包装建成了黄帝故里、始祖山、郑风苑、郑国车马坑、黄帝古枣园、欧阳修陵园等景区,并以黄帝文化为龙头,推出了炎黄文化旅游节、枣乡风情游、荷花风光游、红樱桃风光游等节庆活动,开辟了了黄帝文化寻根朝圣游、枣荷文化生态游、郑韩文化探古游、历史名人名胜游等精品旅游线路,吸引着无数游客纷至沓来,流连忘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具茨山地区史前凹穴岩画的文化解读

具茨山地区史前凹穴岩画的文化解读

具茨山地区史前凹穴岩画的文化解读具茨山岩画于1988年被发现,由于其地处中国中原的核心区域,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分布之广,不仅填补了以往中原地区岩画考古发现的空白,而且极大地丰富了中原地区古文化的内涵,为该地区上古文化研究提供了又一新的实物资料,并改变了以往中国岩画分布的格局。

因此,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李学勤先生说:“具茨山岩画的发现和确认应该是一个划时代意义的重要发现。

”近年来,各界专家、学者纷纷来到此地考察,并试图从考古学、环境学、地质学、文化学、神话学等角度对具茨山岩画的年代和文化内涵等进行相关解读和研究,进而提出了关于具茨山岩画文化解释的若干假说。

然而遗憾的是,这些解读陷入了一个共同的误区,即使用多个不同、甚至相互矛盾的理论体系去解读一个文化现象,结果难免令人质疑。

2009年9月24日至28日,笔者与中央民族大学龚田夫、张亚莎、肖小勇老师,著名考古学家王建新、汤惠生教授,张建林、蔡全法等多名考古学界及岩画学界的知名专家、学者赴河南新郑参加具茨山岩画调查报告会。

专家们一致认为目前基本可以确认具茨山上存在着规模大、分布广、种类多、制作延续时间长的古代岩画和石构遗存,其中包括岩画、巨石、祭坛和石构建筑遗址,是目前可以确认的中原地区的比较完整的大规模古代石构遗址群。

具茨山地区的岩画及大量分布的石构遗迹,是新石器时代晚期、早期农业文明的产物,其制作年代,最早可追溯至于史前时期,并一直延续至历史时期。

2009至2010年间,笔者三次深入具茨山,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调查,与同学一起对具茨山禹州地区的青龙山、大鸿寨、九里山等岩画点的两千多个岩画个体严格地按照国家第三次文物普查的规范和田野考古新规程的要求进行了测量和记录,建立了茨山岩画电子档案,为本文积累了大量的一手资料。

本文共分三部分:第一章首先介绍具茨山岩画的地理、自然、历史和石构环境,使读者对具茨山岩画有大致的感性认识;第二章介绍具茨山岩画的几种类型,并对本文的研究对象和范围进行讨论,对象确定为制作于史前时期的具茨山凹穴岩画。

新郑具茨山国家级森林公园

新郑具茨山国家级森林公园

新郑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

拥有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5000年的黄帝文化和2700年的郑韩文化。

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出生在新郑,并在此一统天下,播撒文明,掀开了中华文明的历史篇章,新郑由此被誉为黄帝故里、中华第一古都。

新郑是一座文化灿烂的名城。

这里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春秋名相子产、战国思想家韩非、战国著名水利家郑国、汉代军事家张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宋代建筑学鼻祖李诫、元代天文学家许衡、明代名相高拱等历史名人,流芳千古,光耀史册;裴李岗文化遗址、黄帝故里、郑王陵博物馆、欧阳修陵园、郑韩故城等名胜古迹,星罗棋布,熠熠生辉,每年都有大批的海内外炎黄子孙,慕名而来,寻根拜祖。

具茨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位于新郑市区西南15公里处的辛店镇境内,面积约12平方公里,海拔793米,面积49平方公里。

她犹如一条向西北腾飞的巨龙,横亘在辽阔的中原大地上。

具茨山一峰突起,陡峭险峻,气势磅礴,向西望去,层峦叠嶂,气象万千,极目东眺,云海茫茫,风景如画!春暖花开时,万物复苏,漫山遍野开满杏花、桃花;盛夏时节,浓荫蔽日,响泉飞瀑,鸟语花香,清爽宜人;金秋时节,天高云淡,红叶遍山;隆冬来临,石壁嶙峋,山瘦水细,雪天过后,登高远望,一片银装素裹,别有一番风情雅致!位于山腰处的玉女池和黑龙潭,清澈见底,流水潺潺,穿谷跌崖,声似铜铃。

姬水河恰似玉带缠绕着她蜿蜒东去。

每当天气晴朗,具茨山便披上一层薄薄的轻纱,如烟如梦,古时被称为新郑八大景之一——“大隗晴岚”。

具茨山不仅风景秀美,更令人神往的是她那充满神秘色彩的黄帝文化。

5000年前,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曾在这里结公拜将、屯兵驯兽,并从这里走向中原,统一各部落,肇造中华文明,开创伟业。

至今这里还保存有黄帝活动遗址20余处。

令人惊叹的是,在山东坡仰视具茨山山峰,山峰酷似炎黄二帝头像,使人莫不为她的神奇和灵气所折服!具茨山风景区旧有轩辕庙、轩辕宫、黄帝祠、嫘祖洞、屯兵洞、观兽台等景点组成。

正解“天书” —— 揭开具茨山“岩画”之谜

正解“天书” ——  揭开具茨山“岩画”之谜

正解“天书”具茨山——岩画学术研究的耻辱柱作者:赵万强具茨山“岩画”几年前轰动学术界,与众多专家如发现华夏文明祖庭般激动不同的是像我一样八十年代以前在农村出生并长大的人都不以为意,因为“岩画”中部分被冠以“天书”、赋予神秘的图形只不过是几种孩子玩儿的棋类游戏的棋盘(棋局)。

其名有:“三六九上庙”、“鸡毛蒜苗”、“老虎吃猪”、“憋死狗”、“三连”、“挑一挑子夹一夹子”、“一只老虎吃猪”,因地区差异,名字或有不同。

其简单易学,大多是小孩子玩儿的,有开蒙、启智的作用。

满以为有诸多修养深厚、学识渊博的知名专家、学者介入调查研究,很快就会为其正名,然而几年过去了,并未见正确、明了的答案,还似乎在错误的道路上渐行渐远——不但请国外专家召开国际研讨会,还刊刻书籍美其名曰研究成果及意义,不知除遗毒后世外还有何意义?令人费解的是极其容易搞明白的事,却为何出现了背道而驰!如一位网友曾说:“在附近的村里随便问问,三十岁以上的人都知道。

”说的虽略有绝对,(据说发现者就家住附近,似乎他就不知道。

)但大多是应该知道的,至少略知一二。

这样简单,众多调查研究参与者,特别是众多“大”专家、“著名”学者竟引经据典给出了极其高深莫测的推测之论。

个中缘由我不好妄加猜度,如是有意之为,其责任何在?若是无意之错,其责任何在!农村小孩子的游戏,并不意味其价值的低贱。

虽未做过深入研究,但就我之愚智认为若将这些游戏之起源渊源、发展演变、传播范围、蕴含的智慧等等作为研究课题的意义与价值远远大于那些牵强附会“高深莫测的研究”。

某些棋局产生的时间或许相当早,至少早于象棋、围棋。

其传播范围也极广,具茨山在河南,我是北京密云县人——燕山脚下,2008年前后我曾到云南峨山出差,见到几位六七十岁的老人坐在县城里一条河的河堤上兴趣盎然地玩儿着名为“三连”的棋,相隔数千里,竟还有花甲古稀的老人玩儿着我儿时玩儿过的游戏,惊异、感动、欣慰难以言表。

在对儿童开蒙、启智方面蕴藏的哲理与智慧更是极其深远(后面再略作叙述)。

黄帝文化:中华文明的奠基

黄帝文化:中华文明的奠基

黄帝文化:中华文明的奠基诸多古籍文献记载及考古发掘成果表明,黄帝是中华民族从蒙昧时代向文明时代转折时期的关键人物。

中国远古政权组织雏形的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奠定,施政化民的举措,亲民理念、创业精神等因素的出现,无不与黄帝之治有着密切的关系。

以黄帝创制为特征凝聚、演变而成的黄帝文化,以其开拓、进取、统一、团结、和谐、创新等文化理念及其丰富意蕴,经过数千年的沉淀、丰富、继承、弘扬和发展,早已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须臾离不开的精神血脉和文化纽带。

中华民族始祖文化的认同认祖祭祖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形态,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始祖文化认同。

在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黄帝被公认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和民族魂。

作为民族始祖,黄帝不仅仅是血脉上的认同,更是中华民族尊崇的神圣精神文化符号和凝聚力、向心力的象征。

黄帝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文化开创时代,人们常讲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即是由黄帝时期计算而得来的。

民族始祖的认同,其基础是历史文化的认同,这种认同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不竭源泉。

从黄帝开始,五帝承传,夏、商、周三代天子,春秋战国诸侯,秦汉直至明清帝王,无不奉尊黄帝的治统,无不承认自己是黄帝子孙。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纪事著史传统,在浩如烟海的史籍中,二十四史被世人公认为国家“正史”,二十四史的首部是《史记》,《史记》开卷是《五帝本纪》,而五帝始于黄帝。

在先秦两汉时期的《逸周书》《周易》《山海经》《春秋左传》《世本》《国语》《庄子》《列子》《管子》《商君书》《韩非子》《竹书纪年》《吕氏春秋》《大戴礼记》《淮南子》等古籍中都有对黄帝事迹不同程度的记述,这绝不是偶然的。

历史表明,黄帝部族的活动代表着中国早期文明的初步跃进,其跃进的痕迹,经过长时期的流传,再经由周人的增益、润饰,更加鲜明而丰富,尤其是经过汉代史学家司马迁慎重的整理与研究,并以《史记·五帝本纪》作为中华文明史的开篇以来,黄帝登上了至尊至贵的显位,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帝及中华治统的缔造者,黄帝文化由此而得以传承下来。

具茨山岩画的初步研究

具茨山岩画的初步研究
米 的范 围内 ,刻有近 10幅梅 花状环 凹穴 。它们一 5 般是 以凹穴 为基 础 ,以 中间一 个较 大 凹穴 为 中心 , 周边 5 1 凹穴共 同构 成梅 花形状 ,间 或也 出现 — 1个 有 中央 凹穴与 周边 凹穴 以沟槽 相连 的类 型 ( 4) 图 。
0 性 的符 号可 能具 有 固定 的含 义 ,代表 着 一定 的文 化 的 山上 ,分布最 为集 中。在这个 山脊 上约 2 0平 方
具 茨 山岩 画 中 ,双排 凹穴有 很 多 ,并且 以双排
1 个 的居多 , 2 但它们并不是一成不变 的,每一组双
收稿 日期 :2 1— 5 0 000—6 作者 简介 :刘五一 ( 9 1 ,男 , 理学博士 ,现任新郑市 副市长 、具茨 山岩画研究 中心主任 、中国古 都学 会理事会 常务 理 16 一) 事 、河南省 黄帝故里 文化研究会 副会 长。
具茨 山位 于 中原 腹地 ,是 中岳嵩 山 向东 部 黄淮
平 原延 伸 带 ,呈西 北东 南走 向 ,西 起登 封 市 ,东 抵 存 在 的 ,没有 意义 的作 品也 是不 可 能存 在 的 。岩 画 新 郑市 与禹州 市之 间 ,总长约 5 公 里 。此 山平 均 海 的创作者创造一系列的形状 ,把它们组合 、搭配起 5 拔 6 0 70米 ,其 中主峰 风后 岭海拔 7 3米 ,位 于 来表达 自我。具茨山的岩画以圆形 凹穴为基础的抽 0— 0 9 象 构 图为 主 ,间 以方 形 凹穴 和各 种 沟槽 ,主 要 的形 河 南省 新 郑市境 内 。具 茨 山地 区气 候 温 和 ,降水 充 象包 括 梅 花状 圆形 凹穴 、双排 状 圆形 凹穴 、棋盘 状 沛 , 生 物和植 物种 类较 多 , 遇较 大 的 自然 灾 害 , 野 若 网格 和混 合 图形 等 ,这些 单个 的符 号有 其 自身 的含 其 自然 生 态系统 具 有很 强 的 自我调 节 和 自我恢 复 能 义 ,而组合 起 来则 表 达更 为 复杂 的 意义 。此 外 ,还 力 , 豫 中平原 的一 片生 态 高地 。这 里夏 季 多南 风 , 是 发 现 了一 些类 似 字符 的岩 画 和少 量具 有 生殖 符号 的 冬 季北 风强 劲 ,适 宜北 方落 叶 阔 叶树种 和多种 动 物 人 物形 象 ,以及 多处 石棚 、石 圈和 支石 ,由此构 成 的栖息繁殖。它位于秦岭纬向构造 的东端 ,山体 由 了数 量 众 多 、形态 多样 、 内涵丰 富 的具 茨 山岩 画体 下 元古 界 的千枚 岩 、片岩 、石 英岩 构成 ,局部 地 层 为寒武 系 、奥 陶系 灰岩 。典 型 地层 包括 太 古界 五 台

具茨山岩画“天书”

具茨山岩画“天书”

具茨山岩画“天书”具茨山属伏牛山系嵩山余脉,位于河南省中部登封、新密、新郑、禹州四市交界处。

地理坐标为北纬34°17´-34°28´,东经113°16´-113°39´。

山势呈西北东南走向,长约40公里,宽平均12公里,一般海拔600-700米,主峰后顶海拔793米。

该山有大小山峰30多个,主要包括密岵山、香山、荟翠山、承云山、崆峒山、灵崖山、火门山、讲武山、七敏山、大龙山、大鸿山、石楼山、大隗山、风后岭、老山坪、石固堆、陉山等。

重峦叠障,为历史名山之一。

1988年刘俊杰先生最早在具茨山发现了古老的岩刻文化,2006-2007年周昆叔、宋豫秦先生又上山做了几次考察,取得了重要收获,遂使具茨山岩画成了对中原和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的神奇画卷。

具茨山岩画已发现3000多幅,主要分布在该山东部风后岭至老山坪约15公里的范围内,大都在海拔350米以上的山坡与山脊上。

岩画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表示具象的岩画,此类稀少,如裸体人物形象;另一类是表示抽象的岩画,此类占绝大多数,主要有圆形凹穴(亦称杯状穴)、方穴、网格、沟槽、不规则线条、符号等。

也有人把表示具象的岩画称“岩画”,把表示抽象的岩画称“岩刻符号”。

具茨山又名大隗山,因黄帝之师大隗居此而得名。

这里为人文始祖黄帝活动之区,因而具茨山岩画中的很大一部分应与黄帝事迹有关。

关于具茨山岩画的年代,周昆叔先生说:“我们发现有的岩画被一层距今8000-3000年的红褐色黄土古土壤覆盖,这样的层学也证实具茨山岩画有悠久历史”。

…1‟红褐色黄土覆盖的岩画中,有许多同黄帝事迹有关,现举例说明如下:人物岩画,在具茨山南坡上,上面刻画着三个独立的实体人物,其东侧右上部和左下侧各有一裸体女性,二人双腿分立,中间有一菱形穴,并特意加以夸大,显然是女阴的象征。

岩石左侧,另一刻裸体男性,男根突出。

这就是著名的生殖崇拜岩画。

具茨山岩画:中原文化的辉煌记忆

具茨山岩画:中原文化的辉煌记忆

具茨山岩画:中原文化的辉煌记忆在线荐稿记者博客联系记者具茨山及其岩画的神秘有待我们去探究。

大雾笼罩下的具茨山先民聚落遗址。

具茨山岩画的神秘图形是远古文字,还是上古先人的手书?乌龟背书(洛书)具茨山石乌照片具茨山石乌与洛书中的乌龟背书对比:疑似轩辕黄帝仓颉“河图”录字。

具茨山岩画描述的是否为远古河道?具茨山部分十二支凹穴(照片)比较:疑似“轩辕”纪年。

省委书记徐光春在香港中文大学所作《从中原兴衰圆梦的历史和现实看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演讲中谈到,从公元前3000年左右黄帝开始到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的约1000年间,中华文明开始孕育发展于中原。

最近发现的嵩山余脉始祖山(即具茨山)山麓上的石刻岩画有专家推测可能是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等等,就是文明萌芽的证明。

他最近在一份建议书上又批示:“加强对具茨山岩画的研究和保护很有必要。

”为帮助广大读者了解和认识具茨山岩画的历史文化价值,更全面地落实徐光春书记的批示精神,本报特约请几位著名专家学者对此进行探讨。

岩画是一个普遍而又持久的文化现象,是“刻在石头上的历史”龚田夫(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中国岩画研究中心主仸):一般来说岩画就是指人类徒手或者手握着一些工具,比如木炭、原始的笔刷、石器、金属器在岩石上画、凿刻或者磨,用这种方式制作的各种平面图形。

从世界范围来看,岩画是一个普遍而又持久的文化现象。

首先是它的普遍性,现在世界上,除了南极洲之外,各大洲都发现有岩画。

第二是它的持久性。

调查发现,从几万年前的欧洲直到现在的非洲、大洋洲的原始部落这些土著居民仍然在制作岩画,所以人类制作岩画的时间前后持续了几万年之久。

人类为什么要在大范围和长时间内制作岩画?一般认为在文字产生之前为了记录、表达传递思想、信息尤其较为复杂的思想信息。

今天我们看到包括岩画在内的原始历史作品,估计都跟原始巫术、原始艺术宗教有关。

古人类为了制作这些道具付出了巨大的社会成本,如果你到过类似具茨山这样的大型岩画遗址,你就会感觉古人类在制作这样岩画的时候,那种物质付出是非常巨大的。

黄帝文化与具茨山文化圈

黄帝文化与具茨山文化圈

黄帝文化与具茨山文化圈摘要:具茨山文化包含有大量的黄帝及其“臣属”的史证,物证与民间文化传承,尤其是新近发现的具茨山“岩画”,均可证明具茨山文化圈的主要内涵为黄帝文化。

具茨山新近发现的“岩画”,准确定名应为“具茨山岩图”,其发现对中原上古文化的研究,无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具茨山;黄帝文化;具茨山岩图新郑为黄帝故里“轩辕丘”与“有熊之墟”之所在。

《世本》云:“黄帝居轩辕之丘,娶于西陵氏之子,谓之嫘祖。

”又,《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

”《集解》:“皇甫谧曰: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故因以名,又以为号。

”《帝王世纪》:“有熊,今河南新郑是也。

”因此,新郑作为黄帝故里,有充足的文献依据。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郑西南部因外应力作用与流水侵蚀而形成了峰谷相间的低山区,属嵩山山脉东段,“主要位于巩县、荥阳和密县境内……山势比较低缓,海拔400—900米,大部分相对高度500—600米,属深低山类型”①。

在新郑、新密、禹州三县(市)交界处,属于嵩山余脉的具茨山,又称大隗山,为这一组山系的代表性山脉,其主峰风后岭(今称始祖山),海拔高度则达793米。

与之相延绵者,还有石棲山、大鸿山、讲武山、崆峒山、火门山、破荆山、柏崖山、荟萃山、鸡山、香山、密岵山等,这些山峰,均位于长葛、禹州、新郑、新密、登封等县(市)相互连接之处,形成了连绵不断的小型山峰,黄帝文化的传说遗迹相伴其间,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以黄帝文化为主题的“具茨山文化圈”。

一、黄帝与具茨山(大隗山)1.文献所证黄帝在具茨山的活动早期文献有关于“具茨”与“大隗”的记载。

如《庄子·徐无鬼》云:“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方明为御,昌寓骖乘,张若、謵朋前马,昆阍、滑稽后车,至于襄城之野,七圣皆迷,无所问涂。

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

’黄帝曰:‘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

’黄帝曰:‘异哉小童。

石质文物的类型及分布

石质文物的类型及分布

毕业论文题目石质文物的类型及分布姓名王振专业博物馆学学号20112050131研究类型综述指导教师杨富巍提交日期20150510石质文物的类型及分布王振(天水师范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博物馆学甘肃天水 741000)摘要:本文系统的总结了石质文物的具体分类,阐述了各类石质文物在国内的分布范围,并且介绍了它们之中的一部分的保存现状,及其所面临的环境问题,评价了它们所受到的保护条件。

关键词:石质文物分布范围保存现状病害类型The type and distribution of surfaces of stone relicsWangzhen(Tianshui normal university Tianshui, Gansu province 741000)A bstract:This article summarized the specific classification of surfaces of stone relics in the system,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distribution range of all kinds of stone relics in the domestic, and introduces a part of them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status quo, and it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faced by, they are protected by the conditions was evaluated.Keywords: stone relics;Distribution; preservation;disease types目录第1章绪论 (1)1.1 引言 (1)1.2 石质文物的定义 (1)1.3 石质文物的分类 (1)第2章石器时代石质工具 (2)2.1 旧石器时代 (2)2.1.1 旧石器时代概况 (2)2.1.2 旧石器时代石制工具的分布范围 (2)2.2 新石器时代 (3)2.2.1 新石器时代概况 (3)2.2.2 新石器时代石质文物的分布范围 (3)第三章石质艺术品 (5)3.1 石质艺术品的定义 (5)3.2 石质艺术品的分类 (5)3.3 石质艺术品的分布 (5)3.3.1 中国岩画的分布范围 (5)3.3.2 中国石窟寺的分布 (8)第四章石刻文字 (12)4.1 石刻文字的分类 (12)4.1.1 摩崖题刻 (12)4.1.2 石碑石阙 (13)第五章石灰岩文物 (17)5.1 石灰岩文物的定义 (17)5.2 石灰岩文物的分布 (17)参考文献: (19)后记: (20)第1章绪论1.1 引言文物是古代文明的象征,是人类历史的见证。

具茨山探源中原文明的神奇画卷——具茨山岩画探密

具茨山探源中原文明的神奇画卷——具茨山岩画探密

具茨山探源中原文明的神奇画卷——具茨山岩画探密中原文明的神奇画卷——具茨山岩画探密蔡全法具茨山位于河南中部中岳嵩山东南麓,西起新密,经新郑、禹州两市交界处,东止于新郑、长葛两市交界处。

由西而东众山连绵,高岭雄踞,草木扶疏,横亘约四十余公里。

海拔600米至793米不等。

具茨山岩画分布于新密、新郑、禹州三市交界处的山脊及向阳峰峦坡地的岩石上。

有关方面估计,数量约达数千处之多,当是目前中原地区新发现的人类文明的恢宏艺术杰作,刻在石头上的鲜活“史书”。

中国岩画的发现,已遍及东西南北各地,在中原地区如此大规模的岩画遗址群,尚属空白,具茨山岩画的发现弥补了这一缺憾。

但关于具茨山岩画的题材、内容及时空界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还没有统一的意见,我不揣浅陋,暂且以“引玉之砖”谈点不成熟的看法。

具茨山地质历史悠久,山体上古老的云母石英片岩在长期地质作用下,构造变形,发生褶皱与断裂,受重力的影响,塌落在山上。

其质地细腻,有较软的态性,为具茨山先民表达自己的意愿与追求去进行创作岩画活动,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

具茨山岩画分布在该山东部约20公里范围内,岩画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表示具像的岩画,此类稀少;另一类是表示抽象的岩画,此类占绝大多数。

表示具象的岩画,如祼体男女人物形象,为阴线刻,该画面对女性生殖器作了重点夸张。

表示抽象的岩画类,可分为圆形凹穴(亦称杯状穴)、方穴、网格、沟槽、线条不规则线条、符号等。

其中圆形凹穴所占比例最大,约达90%以上。

圆形凹穴分为单凹穴、双凹穴和多凹穴,前二种较少,后者居多。

多凹穴以两排各6穴组成,多数两排对称排列,有的还在相对的两凹间用沟槽连接,也有少量3排成列的,各6圆穴组成18圆穴;还有6排各6穴组成36圆穴的;也有2排各12穴组成24圆穴的;另有环圆形凹穴,又称为“梅花状”凹穴。

即中间有一大凹穴,周围环布多个小凹穴,其亚形还有在小凹穴周围加刻一周阴线进行装饰,或用沟槽将周围小凹穴和中间的大凹穴连接起来,使其尤如花朵。

“古代书写方式之争”无意,致邢义田先生信,《伏几案》,简牍和纸

“古代书写方式之争”无意,致邢义田先生信,《伏几案》,简牍和纸

“古代书写方式之争”无意义——致邢義田先生信邢義田先生鈞鉴:无意中读到您所撰写的《伏几案而書(訂補稿)》,略有所感,特冒昧致函,唐突之举,还请见谅。

“无意读到”并无不敬之意,只是我在百度查阅《盐铁论》中“不知木索之急,箠楚之痛也”的“木索,箠楚”何意时,意外读到您的文章。

这句话前半句正是您文中所引用的,我所读到的版本略有不同的是:“东向仗几、振笔而调文者,不知木索之急,箠楚之痛也”,我无意争孰是孰非。

只是在我浅显的阅读实践中发现“文字”在传承过程中发生了太多的“变化”,使我们用以考证之据时,不得不产生怀疑。

(百度百科“东向伏几,振笔如调文者,不如木索之急,棰楚之痛者也。

”)与我读之版本“变化”何其大也。

您文中所谈及的问题,我之前也略有思考,那是在看到一位书法家在一档电视节目中侃侃而谈:古人书写是用手持着纸并予以示范,大有只能这样才可写出不朽的作品。

我以为作品才是主要的,方式方法及工具不过是表现手段而已,吴冠中先生曾说“艺术创作不能受制于方法、工具”,然而现实中许多人却都逐本求末。

就话题本身,我想也并不复杂,书写载体的发展过程也伴随着书写方式的改变过程(主流书写)。

这是以便捷、舒适为准的,实践后就会明白:简牍时代,因其窄而硬(独简)拿着写更便捷、舒适,纸之初创时,即厚且硬也窄短,是持拿与平铺过度期,随着纸的质量提高(或在绢帛上书写),铺平写更简单、舒适。

“便捷、舒适”(相对而言)是生活中绝大多数的准则,只有极少的人是拧着来的。

在古代书画、壁画、雕塑中存在的书写方式,我之前也曾看到,并未有惊异之感。

现实生活中这两种方式会和其它多种姿势结合存在,用何种方式取决于所处环境、条件、姿势。

如卧着写;趴着写;蹲、站、走着写。

卧着写:当半躺半卧在床上看书,需做简单的批注、随感时,因字数较少,往往会拿着书直接写在书的边缝处。

趴着写:多是小孩儿采用,现在条件优越,较少见了。

我小的时候北方农村较常见。

那时一般家庭没有供适合写作业的高桌高椅,多用炕桌,需盘腿坐在炕上,时间长了腿会麻,这时多会把作业本放在炕上趴着写,时间长了,胳膊又会酸痛,于是再换到炕桌上。

2019年岩画行之二:新郑具茨山

2019年岩画行之二:新郑具茨山

2019年岩画行之二:新郑具茨山2019年4月2日-10日,国际岩画组织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ck Art Organizations,简称IFRAO)召集人、《Rock Art Research》(A&HCI)主编、河北师大讲座教授罗伯特(Robert Bednarick)受邀赴中国进行一系列与岩画相关的讲座、会议以及考察活动。

河北师范大学聘请罗伯特先生为历史文化学院讲座教授、国际岩画断代中心研究员,由校党委书记戴建兵教授颁发证书。

罗伯特为学生们做学术报告就是个活着的马克思嘛!相似即相关,估计日耳曼人长得都这样。

作为嘉宾参加新郑举行的乙亥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并在第十三届黄帝文化国际论坛上作主旨发言。

不过要在几千人的礼堂做演讲,即便是讲了一辈子课的教师,也感到满满的挑战!主角是罗伯特,我是配角,是陪衬。

先是与罗伯特互动,翻译与评注他的发言。

然后是我自己的演讲。

有人也许会感到奇怪,中国人祭祀自己的祖先,为什么要请个外国人来?这要从具茨山岩画说起。

具茨山发现的凹穴岩画具茨山发现的梅花瓣状分布的凹穴岩画具茨山发现的沟槽图案的岩画。

具茨山发现的沟槽与凹穴组合相沟通的岩画河南方城发现的凹穴岩画本世纪初河南具茨山发现大量的岩画,在学术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嗣后,学者们又在河南的方城、叶县、泌阳、淇县、镇平县、淅川县、南召等县,以及我国其它地方相继也发现了同类的凹穴岩画,其分布之广泛、体量之巨大、形式之多样,不仅是岩画界的一个惊喜,同时也是中国考古的惊喜,更是早期中国历史的惊喜。

因为地处中原的具茨山素与传说时代的炎黄有着地域上的联系,中原岩画很有可能与华夏民族的起源和早期历史联系在一起。

不过要将这种可能性转化为信史或史实,则并非易事,这需要建立在较长时段的科学考察研究基础上才有可能完成。

新郑具茨山岩画研究所、新郑黄帝故里文化研究会联合国际岩画组织联合会、印度岩画协会以及河北师大国际岩画断代中心等单位,自2014年开始,对包括具茨山和南阳地区在内的中原凹穴岩画展开了系统的科学研究。

从随州祭坛岩画场域谈神农祭祀文化

从随州祭坛岩画场域谈神农祭祀文化

从随州祭坛岩画场域谈神农祭祀文化作者:***来源:《寻根》2021年第05期随州祭坛岩画基本情况随州市地处湖北省北部,是我国重要的南北通道,“随枣走廊”有“汉襄咽喉”之称,地跨长江、淮河分水岭,东连武汉,西接襄阳,北临南阳,南达荆门。

近年来,随州市桐柏山区发现了数量众多的岩画,可称随州岩画区。

随州岩画区目前发现7处岩画点,分布于淮河镇、府河镇以及飞沙河水库等地。

刻有岩画石面59个,岩画150余幅,凹穴符号个体近2000个,岩画以凹穴符号为主,占90%以上。

伴有方形祭坛、人物图、沟槽线等。

其中,方形祭坛是我国古代农业社会祭祀土地的平台。

这些图像反映了远古氏族首领运用方形祭坛祭祀土地,祈求农业丰收的景象,场面生动,内容丰富。

在随州市随县淮河镇龙泉村岩画点,几块岩石上面刻有凹穴符号、方形祭坛和几个人物造型,该组岩画前方是一片开阔场地,场地与岩画呈呼应关系,主次分明。

古人在祭祀中,把祭祀内容刻画于岩石上,用以烘托该岩画点的场域氛围。

在一块岩石的左上方,雕刻一个男性人物,头部大,带帽冠,五官造型奇特,两个眼眶呈玉璧形状,弧面,眼眶体积几乎占满整个面部,两眼凸出,中间有凹点,两眼深邃。

脸部正面是两个圆眼睑的分界处,呈八字形,里面安排了鼻子,鼻子为阴刻椭圆形,鼻下面有双凹穴,象征两个嘴角。

躯干和两腿很短,上下肢加起来也只有头部等高。

男性人物岩画所在的岩石上刻画有121个凹穴,15根沟槽线,另有两组女性人物岩画分别刻在两块岩石上,一幅刻画两女性侧立伸手,同托举一个方形祭品,女性人物身高14厘米,宽10厘米。

另一幅女性人物岩画为女子舞蹈画面。

该岩画点中,有一幅岩画非常醒目,岩石上面刻画着凹穴岩画、沟槽线,其中有大凹穴,周围刻着放射线,象征太阳或星象散发的光芒。

在岩画的上部,雕刻一个方形祭坛,祭坛是三层图,由外向里由三个方框相扣,逐层缩小。

祭坛四面边线的中间位置各刻一条线,线从外框贯穿到内框线沿,祭坛逐层比例标准。

河南地区新近发现的岩画、巨石遗迹及其时代

河南地区新近发现的岩画、巨石遗迹及其时代

作者: 汤惠生
作者机构: 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石家庄市050024
出版物刊名: 考古与文物
页码: 70-78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6期
主题词: 凹穴岩画;巨石遗迹;交叉断代
摘要:本世纪以来,以河南具茨山为中心的河南中原地区发现了数量巨大的岩画。

岩画主题百分之九十以上均为圆形凹穴,其次有线性沟槽、棋盘式方格图案等。

岩画的制作大多以石器磨刻方式为主;也有一部分(尤其是棋盘式方格图案)为金属工具凿刻而成。

凹穴图案大小不一,深浅各异。

排列方式也有多种,有的为单独不规则排列、有的呈六个一排的双排排列,有的则呈梅花状或玉璧状排列。

目前已经在上万块岩石表面发现了岩画,这些岩石有的是自然形成的基岩,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刻凿以岩画的岩石应归类为巨石遗迹,如石棚、立石、石坛等。

凹穴岩画和巨石在中原地区似乎是一种结构性情景,这将有助于我们对其文化性质、内涵及其时代进行认定。

根据目前交叉断代研究来看,中原地区的凹穴岩画与巨石的时代从新石器时代晚期一直延续到青铜时代,其文化内涵与中国历史上的通天思想有关。

神秘天书:具茨山岩画难解之谜谁来破译

神秘天书:具茨山岩画难解之谜谁来破译

神秘天书:具茨山岩画难解之谜谁来破译笔者在参与《禹州姓氏》一书的编辑过程中,在这本书编纂者的协助下,收集整理了一些有关具茨山岩画的资料,由于其中一些历史掌故线索藏有难解之谜,就没有收录书中,但我一直记在心里,那些天书般的神秘符号时常会萦绕在我的脑际……具茨山岩画岩画又被称为“石头上的艺术”,是远古时期人们创作的一种画种,用来描绘日常生活、进行自我表达,是现今发现最早的一种原始艺术,也是人类最早的造型艺术,是一种最直观的绘画艺术形式,它不单单有图画,还有文字的结合。

岩画是远古历史的一面镜子,从中我们看到人类早期的精神文化生活,是人类极其宝贵的原始资料。

具茨山岩画具茨山岩画是中原地区首次发现的岩画遗迹。

具茨山位于河南省中部禹州市、新郑市、新密市三市交界处,绵延40余公里,海拔500米以上,最高点海拔787.8米。

众多文献记载,具茨山是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活动在此修德振兵,统一华夏的地方。

同时由于在具茨山发现历史年代不明的大规模岩画、石质城堡遗址和东方巨石文化而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具茨山层峦叠复具茨山上的岩刻、岩画符号自上世纪80年代末被发现,学者在贯穿禹州、新密、新郑的具茨山系调查时均由收获,仅在新郑市所属的10余公里具茨山脉上均发现有类型多样、数量众多的岩画分布,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

具茨山岩画组图另据第三次岩画普查统计,发现岩画个体2800多个,其中岩画石数量有188块,共有岩画约284幅,其中梅花状圆穴图案共71幅、双排状圆穴图案共76幅、方穴共28处、网格状34处、字符形9个、人形槽3个、1200多个单圆穴,另发现有两处疑似巨石石棚。

《禹州姓氏》据悉,专家采用最新的田野考古调察方法,对岩画石进行了大规模的探查、准确的GPS及全站仪定位测量、精确绘图和多角度的摄影、归档,取得了详实、基础性的第一手资料。

相信随着考古学家研究的深入,笼罩在具茨山“天书”上的各种谜团正在被逐步解开。

专家认为,具茨山岩刻、岩画作为一种重要的历史文明遗存,其内涵深厚,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对于我国中原地区的早期文化和中国岩画的研究无疑有着重大的意义,填补了我国中原地区岩画的空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具茨山岩画与中国文字起源

具茨山岩画与中国文字起源

具茨山岩画与中国文字起源
仲几吉
【期刊名称】《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4(012)010
【摘要】从天文考古学、文字学等多维视角看,具茨山岩画作为一种独特的符号体系,不仅蕴含着古代天文历法的丰富内涵,而且还承裁着汉字起源的深邃历史信息。

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中原具茨山的“岩画图法”上承远古结绳之法,下启后世汉字六书,是中国文字起源于本土的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明。

【总页数】5页(P69-73)
【作者】仲几吉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江苏连云港22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79.4
【相关文献】
1.论具茨山岩画与黄帝文化的深厚渊源 [J], 蔡杰
2.具茨山岩画与中国文字起源 [J], 仲几吉
3.纳米材料在岩刻类岩画保护中的实验性应用——以河南省具茨山岩刻保护实验为例 [J], 张嘉馨
4.纳米材料在岩刻类岩画保护中的实验性应用——以具茨山岩画保护为例 [J], 张嘉馨
5.殷商文化与具茨山岩画 [J], 侯力丹;卢昀伟;刘习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家文物局关于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具茨山岩画保护范围内进行禹州市苌庄80MW风电项目的批复

国家文物局关于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具茨山岩画保护范围内进行禹州市苌庄80MW风电项目的批复

国家文物局关于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具茨山岩画保护范围内进行禹州市苌庄80MW风电项目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文物局•【公布日期】2017.05.02•【文号】文物保函〔2017〕920号•【施行日期】2017.05.0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关于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具茨山岩画保护范围内进行禹州市苌庄80MW风电项目的批复文物保函〔2017〕920号河南省文物局:你局《关于上报禹州市苌庄80MW风电项目选址和设计方案的请示》(豫文物〔2017〕137号)收悉。

经研究,我局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具茨山岩画保护范围内进行禹州市苌庄80MW风电项目和你局意见。

二、对所报方案提出以下修改完善意见:(一)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具茨山岩画保护范围的相关管理规定,合理确定项目选址和道路选线,严格控制工程范围和工程量,尽量减少对文物本体和景观风貌的影响。

(二)应进一步完善方案设计。

1. 风机选址应尽量远离岩画,风机与岩画的最近距离不得小于300米。

同时,应适当加大密集区域内风机之间的选点距离,尽量减小景观影响。

2. 合理调整道路选线,道路与岩画的最近距离不得小于300 米,并进一步明确修建道路的具体形式、工程措施和操作要求。

3. 升压站应在保护范围外选址,形制应简洁大方,外观以素色为主,尽量与文物及周边环境相协调。

补充说明升压站具体位置、建设规模,以及升压站与具茨山岩画的位置关系图,升压站建筑物、构筑物以及风机的详细设计图。

(三)应充分考虑工程建设对文物的影响,制定必要的文物保护措施和应急预案。

三、请你局根据上述意见,组织相关单位对所报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并经你局核准后实施。

请加强对工程的监管,督促相关单位在项目实施中做好局部场地恢复工作。

施工过程中如发现岩画,应及时调整方案设计,确保文物及其环境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具茨山岩画:中华文明可考的源头2014年01月22日08:52 来源:光明日报原标题:具茨山岩画:中华文明可考的源头1单凹穴2双凹穴3双排凹穴4梅花状环凹穴5散状凹穴6方形凹穴类7沟槽8字符9人物10组合型111213引言中国岩画的分布传统上认为都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而本世纪初在河南省具茨山的发现表明,中原地区存在着规模大、分布广、种类多的古代岩画。

这些以凹穴岩画为主的具茨山岩画,与巨石、祭坛、古建筑遗址等组成规模宏大的古文化遗址群。

继具茨山岩画大量发现之后,又在河南省的方城、叶县、泌阳、淇县、镇平、淅川、南召、舞钢等地相继发现了同类的刻凿岩画,其分布范围之广、体量之巨大、形式之多样,从整个世界的范围来看,也是首屈一指的。

这不仅是整个世界岩画界的一个惊喜,同时也是中国考古的惊喜,更是早期中国历史的惊喜。

地处中原腹心地域的具茨山,素与传说时代的炎黄二帝有着时空两方面的密切联系,人们很容易将中原岩画与中华民族的起源和早期历史联系在一起,从而对中国文明的探源有了更多的期待。

所谓凹穴是指古代人类刻凿在崖壁和石头表面上的一种图案,英语称“cupules”(凹穴)“cup-and-ring marks”(杯-环印)。

其造型特征为圆形锅底或直筒状坑穴,直径一般在3-20厘米,深度在0.4-10厘米不等。

这种凹穴图案或单独或成组出现,也往往与沟槽线条、方格棋盘状、涡形、圆圈等图案共同出现,从而组成一种符号象征系统。

不过这种凹穴图案,并不仅仅是由于具茨山岩画的发现而蓦然闯入中国岩画学者的视野,实际上从本世纪初以来,凹穴岩画便一直是国际岩画研究的一个热点;此前在中国的福建、台湾、广东、辽宁以及江苏等地也发现过数量众多的凹穴岩画。

许多学者对此已经达成共识,认为凹穴岩画不仅是文字出现之前的符号象征系统,同时也是最早的艺术形态。

法国、印度等地的凹穴岩画甚至被认为可以早到20万年前的旧石器阿舍利文化时代。

具茨山凹穴岩画组合形式及特征就目前的调查资料显示,具茨山地区已经发现岩画点不少于3000处。

具茨山的岩画以圆形凹穴为基础的抽象构图为主,间以方形凹穴和各种沟槽,主要形象包括梅花状圆形凹穴、双排状圆形凹穴、棋盘状网格和混合图形等。

此外,还发现了一些类似字符的岩画和少量人物形象,以及多处石棚、石圈和叠石等,由此构成了数量众多、形态多样、内涵丰富的具茨山岩画体系。

以凹穴为主要元素构成的岩画,在具茨山岩画中占的比例最大。

尽管在个体形态上凹穴的形制变化很小,但在组合形式上却多种多样,可以将其分为单凹穴、双凹穴、双排状凹穴、梅花状环凹穴、散状凹穴等类型。

(一)单凹穴单独凿刻在独立岩石上的圆形凹穴,大者深度可达十几厘米,浅者2-3厘米。

(图1)(二)双凹穴在一块岩石上,有两个圆形凹穴组成,深度一般为2-3厘米。

(图2)(三)双排凹穴具茨山岩画中,双排凹穴有很多,凹穴的数目有明显的规律,以双排12个的居多,但它们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组双排凹穴与旁边一个、两个凹穴结合,又构成了各不相同的图形。

(图3)(四)梅花状环凹穴梅花状凹穴在具茨山东端的一个名为旋落岭的山上,分布最为集中。

在这个山脊上约200平方米的范围内,刻有近150幅梅花状环凹穴。

它们一般是以凹穴为基础,以中间一个较大凹穴为中心,周边5~12个凹穴共同构成梅花形状,间或也出现有中央凹穴与周边凹穴以沟槽相连的类型。

(图4)(五)无规律凹穴组合无规律凹穴组合即为圆形凹穴的不规律组合,其数量不等,组合方式不一,表现形式因岩面而异。

(图5)(六)方形凹穴类凹穴除圆形之外,尚有正方形和长方形两种凹穴,一块岩石上一般为一至两个,大小不一。

(图6)(七)沟槽在具茨山岩画中,大部分沟槽往往与凹穴组合在一起,有些画面突出的是凹穴,而有些画面突出的则是沟槽。

如图7是一块平面约250×165厘米的岩石,上面是一幅凹穴与沟槽组合图,但此画面中沟槽的表现非常突出,望之若河流。

在有些沟槽的末端,刻凿着小型凹穴。

(图7)(八)字符在具茨山岩画中,也偶见字符形岩画。

这类岩画的周围,也每每出现凹穴图案。

(图8)(九)人物这类岩画在具茨山上仅发现一处,画面由3个人形、1个网格和6个凹穴图案组成。

岩石北部有两个小人,每个小人的双腿分立,中间有一个菱形穴,剖面呈V字形。

其中一个小人的东面是三个符号,经过辨识,有些学者认为是“入柙子”三个汉字,表示女人生孩子的意思。

一个为平行四边形,深2厘米。

在岩石西北部是一个男性小人。

(图9)(十)复合型在数量众多的具茨山岩画中,除了一些形状相似、有规律的凹穴排列外,还有一些由凹穴、沟槽和方形凹穴等组合而成的复合型岩画,在不同的观察者眼里,它们或似星座,或若地图、军事排阵图等。

(图10)(十一)巨石遗迹在具茨山地区,我们还发现许多大型的不规则独石、叠石、石圈、石棚等巨石遗迹,有些巨石遗迹上刻有凹穴岩画。

刻有岩画的独石往往体积庞大,或位于山顶山脊、或孤立突兀地呈现在平地上。

这种巨石尽管有岩画这样的人为痕迹,但多数独石(menhir)的形成,应该是自然力所致,即冰川、风蚀雨浸以及温差崩落等自然因素所致,但也有一些人力所为的巨石遗迹,如叠石和石棚便是人为所致。

叠石是巨石遗迹中的一种常见类型,最著名的是英国康维尔的伯德明湿地(Bodmin Moor)有一处被称作“扭形奶酪”(Cheesewring)的石堆。

具茨山亦发现一处明确的叠石遗迹,只是业已倒塌。

叠石是由一系列大石片叠摞而成,最底部的一片巨石还位于原处,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其底部人工所为的支石,即便是在已经倒塌的大石片之间,也可见到垫在其间的支石。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支石石质与叠摞的大石片石质不同,这种支石是我们判定叠石、石棚以及独石等巨石遗迹的基本要素之一。

在新郑、禹州、方城、泌阳、叶县、淇县等地也发现大量的此类刻有岩画的巨石,鉴于此类巨石本身所具有的景观考古学意义,所以在此我们将其专门列为一个岩画的门类,称之为巨石岩画。

这类巨石岩画是一种活的文化化石,其上的凹穴岩画体现着古代人的信仰和观念,同时巨石本身还承载着包括现代人在内的文化认同,许多巨石前尚有现代人供香设施。

(图11)凹穴岩画中大多为接敲凿法(direct percussiontechniques)制成,如大多数凹穴图形;少数为金属工具刻凿而成,方格棋盘形图案几乎全部为金属工具刻凿而成(参见图7)。

这意味着岩画并非一次性完成,而且其间间隔时间还很长。

根据制作技法与风格、风化腐蚀程度、叠压打破、组合与布局结构、地区分布等等,实际上中原地区具茨山岩画可以进行分期研究。

中原地区具茨山岩画的分期与交叉断代一、分期我们现在以具茨山的一幅岩画为例(图12),来区分一下不同图案的相互关系。

这幅画面上刻凿着不同图案:圆形凹穴、方形深凹穴和方格棋盘形图案,我们可以根据相互间打破、叠压关系以及风蚀程度等,来辨识出它们之间的相对年代关系。

画面中间的是两排分布不是很规范的凹穴,这些凹穴是用直接敲凿法制作而成,其风蚀程度最甚,有些凹穴被方格图案所打破;画面上部有两排分布规范的圆形凹穴,根据腐蚀程度和依然可以观察到的锋锐边缘来看,应为金属工具刻凿而成;围绕着这两种圆形凹穴的外围,分布有方格棋盘形和方形深凹穴图案,这两种图案均为金属工具刻凿而成。

特别是方形深凹穴,直接敲凿法无法制作,只能使用刻凿方法制作。

在这幅岩面上,我们根据打破关系可以确定位于中心部位的用直接敲凿法制作的圆形凹穴图案时代最早;而且从构图的情况来看,直接敲凿法制作的圆形凹穴也往往位于岩面的中心部位。

无论是圆形或方形深凹穴,或方格棋盘形图案,凡是用金属刻凿的图案,则时代较晚。

用金属刻凿的图案中,孰早孰晚,尚难确定:有些画面上方格棋盘形图案打破凹穴图案;而在有些岩面上则情况相反。

如是,我们则可基本上确定直接敲凿法制作的圆形凹穴属于早期,而且早期作品全部都是圆形或浅方形凹穴图案;金属刻凿的圆形和方形凹穴以及方格棋盘形图案属晚期作品。

换言之,从图案上来看,圆形凹穴自始至终一直流行;晚期除圆形凹穴外,方形凹穴和方格棋盘形图案开始流行。

从制作技法上来看,早期流行直接敲凿法,晚期流行金属刻凿法。

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到,方城等地的岩画基本上都是早期的圆形凹穴和较浅的方形凹穴,几乎不见方格棋盘形图案,亦即不见晚期岩画;以方格棋盘形图案和方形深凹穴为代表的晚期图案主要分布于以具茨山为中心的地区。

此外我们还注意到所谓“梅花状”构图的圆形凹穴,几乎全部出自直接敲凿法,也就是说均属早期作品,同时也是具茨山岩画的特色。

将具茨山岩画分为两期只能是一个初步和起码的时间分类,由于整个中原地区岩画目前除具茨山外尚未进行系统的专业调查,所以对于更为细致和准确的分期恐怕尚难进行,更进一步的分期工作有待于田野工作的充分进展和全部完成。

二、交叉断代交叉断代(Cross dating)是英国考古学家皮特里在整理埃及古代墓葬时使用的一种年代的确定方法,在我国称作“横联法”。

交叉断代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用已知年代的遗存来类比未知年代的遗存,从而确定其时代。

在我国现代考古学研究中,交叉断代一直作为类型学最基本的方法论之一而被奉为圭臬。

鉴于有效断代手段的缺乏,岩画(尤其是岩刻画)作为一门分支学科的科学性往往受到质疑。

同样,具茨山岩画的时代由于缺乏有效的直接断代手段而无法得以确认,从而也影响到对岩画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清晰定位与正确认识。

所以对于具茨山凹穴岩画研究来讲,首要问题是断代。

在缺乏有效的直接断代手段的情况下,我们只能借助传统的交叉断代方法,来分析一下具茨山凹穴岩画的时代。

根据目前的材料,我国可以确定这种凹穴图案时代的考古学材料有如下几则:(一)辽东半岛海城县析木城石棚,在南壁支石的上端,有两排共33个规整的凹穴,最小的直径4厘米,深2厘米。

(二)内蒙古赤峰敖汉旗2000年发现城子山和鸭鸡山两处属夏家店下层文化。

(三)内蒙古三座店石城遗址一处保存完整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山城遗址。

(四)江苏连云港将军崖岩画遗址也发现许多凹穴图案。

四条材料可以归纳成四种数据,我们来分析一下。

时代最晚的是辽东半岛海城县析木城石棚,这类石棚的最早年代经C14测定在距今3300年前左右的商末周初,我们可以将其视作凹穴岩画时代的下限;第2、3以及4条中与人面像关联的凹穴材料时代相当,在距今4500-3500年之间,这可以看做是与人面像有共存关系的凹穴岩画的年代;第三种数据是距今6500-6000年间,来自将军崖石棚凹穴;最后一种数据最古老,距今11000年前左右,来自将军崖基岩凹穴。

具茨山的叠石、石棚(以大鸿寨地点为代表,图13)、将军崖石棚和辽东半岛石棚之间明显存在着从简单随意和不规范到规范定型和进步这样一个巨石结构的进化发展过程,就类型学的逻辑关系来分析,这个过程所呈现的应该是一个时间上的差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