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

【摘要】语文教材是为教学服务,作为一线语文教师,都应该理性地认识到它的优点和不足,扬长避短,使之更好地推进语文教学。

【关键词】新课改教材拓展优化预防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3)02(b)-0193-01

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进行以来,教师们在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逐渐取得了相关的认识和操作的经验。但是,由于高考这根指挥棒不容忽视的存在,使得教师们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始终放不开手脚,尤其是对于高中语文教材中篇章的选择上畏首畏脚,首鼠两端。确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前言”部分中有说明:“必修课程五个模块的学习可在高一至高二两个学期半的时间里

循序渐进地完成,也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安排”。这句话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1)教材每一个模块单就“阅读鉴赏”就有4个单元,即12

篇文章,还有“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和“名著导读”等方面。这样一来,5个模块就有60篇文章。要想在“高一至高二两个学期半的时间”这有限的教学课时中将这些篇目悉数完成,并且还要进行相应的写作训练和知识积累的话,笔者认为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2)当然,说明中“也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安排”也给执教者点

名了策略,套用鲁迅先生的话来说就是教师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去‘选’”。这就是语文教师一个需要直接面对的问题——究竟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

答案无疑是后者!

能动地,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是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深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观念越来越得到普遍的认同,并被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加以体现。

什么是教材?《辞海》解释是:“根据教学大纲编选的供教学使用和要求掌握的基本材料。有文字材料,如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等;视听材料如挂图、投影、录像等多种形式。”说白了,教材就是教学的基本材料。但是,我们对教材的性质的理解,却有认识上的误区:

一是把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相等同。很多教师长期奉行的就是教材内容就是教学内容,更有甚者,认为教材内容就是考试内容。教材有的我就教,没有的我就不教,甚至考试不考的我也不教。教学内容一直局限于教材本身,考试本身而非语文的教学实际。

二是对教材的认识显得过于“干瘪”。都说以前的“教学大纲”,现在的“课程标准”是语文教学的纲领性指导意见,教材则是具体的教学内容的体现。这不假。但是,高中语文教材本身仍然残留着许多“纲领性”的特质,不单单语文这一科,任何学科均是如此。教师必须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补充大量的拓展内容而非就教材教

教材。

所以,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语文教学,必须走出相关误区,树立起正确的教材观,用教材去教!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和其他相关资料。”基于此,如何科学、合理、积极使用教材,使得它能够充分地为语文教学服务,笔者想就此谈谈个人的一点粗浅的看法:

1 教材使用空间的适度拓展

按照新课程的理念,教师是教材的使用者,又是建设者,更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如果就教材而教教材的话,必然陷入一种狭隘的境地。笔者一直有个不是很恰当的譬喻:如果说《课程标准》是《春秋》的话,那么教材就是《左传》,教师的课堂教材使用就可以是《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对教材进行必要的延伸和拓展,比如相关文本的补充,相似文本的比较,节选文本其他内容的介绍乃至相关知识背景的介绍讲授等。

2 优化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

笔者先就谈过,要想在“高一至高二两个学期半的时间”这有限的教学课时中将60篇篇目悉数完成,并且还要进行相应的写作训练和知识积累的话,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不过,针对诸多的篇目和相应的训练,笔者认为可以优化教学安排,不必按部就班的使用

教材,而是根据教师个人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主动地将教材教学“专题化”,在整合中提高教学的效益,归纳综合,举一反三。从而达到课标里“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和其他相关资料”的要求。

再者就是教师应该和教材的编写者“求同求异”。所谓“求同”,是指教师应该理解教材编写者的编写意图,认识到他们的建议性安排。并且这种安排在很大程度上,只要使用这本教材的教师和学生或许都会按照这种安排进行。但是,教学的具体安排,具体文本的具体处理,这是由教者决定而非由编者决定,所以,在“求同”的基础上,可能还有“求异”的因子存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教师,不同学生群体,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安排。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自身对教学文本的认识价值做出适

合自己的这个教学群体的具体安排。同一篇文本,不同的教师,可能使用的安排就不一样。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就是要根据自己对文本的实际认知和理解,处理好文本之间的主次、轻重、详略、取舍等多重关系,从而在教学中实现效益的最大化、最优化。

3 不良倾向的预防

虽说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但绝非意味着教师就可以脱离教学规律,随心所欲,为所欲为了。《课标》要求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也就说教师不能在课堂上图一己讲解之快而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

其次就是教材的选择并非随意的割舍。不能因为个人的喜好而

对教学文本随意的取舍;或者应为自身不熟悉新的教学呈现方式的要求而对教材中某些有特点的教学板块简略处理或者不教学;更有甚者,干脆将与高考关系不够紧密的内容弃之不顾。这些做法,都大大地影响了教材使用的效率和效果。

总之,语文教材是为教学服务,作为一线语文教师,都应该理性地认识到它的优点和不足,扬长避短,使之更好地推进语文教学。不管什么样的教材,都应该用它来教“语文”而非其他的东西,只有扎扎实实地用好教材教,才会在新课改的东风下开创语文教学的新的天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