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12届高考一轮复习第十单元第21讲《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和对外
2012高考瀚海拾珍历史人教版全套__第21讲《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_.ashx
2012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练习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21讲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
考生可能选择的素材有()①“革命委员会”的广泛建立②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③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④“一五”计划的实行A.①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②④2.从1953年起,开展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已经基本上完成,标志着中国社会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是因为() A.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B.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C.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D.确立了改革开放政策3.一同学在图书馆查阅了以下几幅图,想给它们起一个共同的标题,你认为最确切的是()A.大好形势下的农业B.崛起中的大农业C.“大跃进”中的农业D.工业反哺下的大农业4.流行歌曲能反映一个时代发展的主题。
“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这是某一时期非常流行的歌曲。
这首歌曲最可能流行于哪一时期() A.土地革命战争时期B.解放战争时期C.过渡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5.下图是一幅绘于1958年的壁画。
画中的文字是“稻子玉米搭彩门,悟空说是南天门,社员高坐哈哈笑,‘这是俺社幸福门’”。
下列表述中不能体现壁画所包含的信息的是()A.当时处于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B.当时处于大跃进运动时期C.说明当时党内“左”倾错误发展D.说明当时农业科技取得重大突破6.请找出下面四首歌谣中,所表现的时代与其他三者不同的一个() A.一阵锄声卷入云,惊动天上太白星;拨开云头往下看,梯田修上南天门B.种个南瓜像地球,架在五岳山上头;把它扔进太平洋,地球又多一个洲C.单干好比独木桥,走一步来摇三摇;人民公社是金桥,通向天堂路一条D.农业科技威力大,脱贫致富好办法;就凭书上一句话,牛马它把双驹下7.据资料统计,四川在20世纪50年代森林覆盖率仍为20%,60年代初森林覆盖率只剩9%。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复习课件高三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
点拨精讲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背景 国内:政治经济低谷,一些人对改革开放提出了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几点误区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土地公有 重 制,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而
没有所有权。 点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 分 相适应,但并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 析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不是实行家庭
联产承包责任制,而是发展乡镇企业、非 农产业。
2)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3)改革原则:
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进一步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
4)主要措施:
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和厂长经理负责制 (所有制、管理体制、分配制度)。
(3)、意义 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 强了企业活力,经济得到发展,效益显著提高
2004年中国(包括香港、台湾)共有16家公司入选《财富》 杂志排出的全球500强
点拨精讲 (18分钟)
一、 伟大的历史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 (“1凡)思是想毛:主关席于作真出理的标决准策问题,的我大们讨都论坚和决邓维小护平做;《凡解是毛 主席放思作想出,的实指事示求,是我,们团结都一始致终向不前渝看地》遵的循重要。讲”话; (2)经济:文革结束后前两年国民经济处于停—滞—状态华,国锋
分
们如何大展拳脚? ”
人……” ——吴晓波《激荡三十 年—中国企业1978—2008》
析 结合材料思考:当时我国的国企存在着哪些问题呢?
政企不分,没有自主权; 吃大锅饭现象严重,职工缺乏生产积极性; 企业缺乏活力。
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让地方和
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应该
历史:2012届高考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单元整合 知识大串讲
解析:解题时注意时间限定词 解析:解题时注意时间限定词“1979年”到“1984年”,当时 年 到 年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进行,处于探索阶段, 项与之相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进行,处于探索阶段,C项与之相 符。A、B均是 世纪 年代采取的措施;D项是 均是20世纪 年代采取的措施; 项是 项是1992年中 、 均是 世纪50年代采取的措施 年中 共十四大上确立的目标。 共十四大上确立的目标。 答案: 答案:C
民族资本 具有一定的革命性, 具有一定的革命性, 但由于同帝国主义、 但由于同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 主义难以隔绝的联系, 主义难以隔绝的联系, 又具有软弱性和妥协 性,不能领导中国走 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但是民主革命的动力 之一
对中国的民族工 政 治 领 域 业进行直接的经 济压迫,极力扶 济压迫, 植为它服务的封 建地主阶级和买 办阶级, 办阶级,是中国 民主革命的对象
[应用 应用1] (2011·南京模拟 经济学家陈翰笙在 世纪 年代初谈到:“工业 南京模拟)经济学家陈翰笙在 世纪40年代初谈到 应用 南京模拟 经济学家陈翰笙在20世纪 年代初谈到: 工业 上局部或个别之兴隆,在整个民族工业或大规模基本工业未能建立以前, 上局部或个别之兴隆,在整个民族工业或大规模基本工业未能建立以前, 均将如昙花一现,不久即销声匿迹。故提倡国货最根本之办法, 均将如昙花一现,不久即销声匿迹。故提倡国货最根本之办法,在乎奠 定民族工业之基础。而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程,厥惟三端: 定民族工业之基础。而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程,厥惟三端:曰民族独 立。曰政治清明。曰农村繁荣。”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曰政治清明。曰农村繁荣。 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
外国资本 在先进的科学 技术和生产经 经济 领域 营方面对中国 起了一定的刺 激和引导作用
2012版历史一轮精品复习学案:12.2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必修二)
第十二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2讲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高考目标定位】21世纪教育网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考点搜索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十一届三中的背景、内容、意义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意义②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意义了解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原因、表现及意义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新时期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过程、特点和意义【基础知识梳理】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与经济体制改革1.十一届三中全会(1)背景:①“文革”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损失②“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奠定思想基础。
③邓小平的讲话确立指导思想(2)主要内容:确立了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决策(3)历史意义:伟大的历史转折;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经济体制改革(1)原因:计划经济体制阻碍生产力发展(2)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根本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质: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环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3)内容: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城市——国有企业改革,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竞争机制,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4)作用: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总体达到了小康水平(5)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改革促进社会发展,社会发展促进改革进一步深化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1)过程:①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全优课堂】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2讲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件
粤省历史:改革开放30多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发挥 改革 “ 试验田 ” 的作用,率先在全国推行以市场为取向的改 革,较早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成为全国市场
2.内容
(1)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2)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 经济建设 为中心。 (3)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____________ (4)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3.意义 (1)我国的__________ 改革开放 从此拉开序幕。 (2)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道路的起点。
省。 1988 年,中国设立海南省,划出海南岛设置海南经济特
区。
①有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 ②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 (2)特点 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经济活动 为主,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 以市场调节 ①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 ②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 (3)影响 示范的作用。 ③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
第22讲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考 纲]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的建立。4.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课 标] 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 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 义。2.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3.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 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 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4.了解我国建 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意义。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人教版必修2)
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一、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背景:两年徘徊时期(1976年至1978年);文革结束后左倾错误思想并没有得到根本更正(表现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所以必须快速发展国民经济2、内容:思想路线——由左倾错误思想转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质是实事求是);政治路线——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组织路线——拨乱反正3、意义:党和国家命运的转折、成为改革开放和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起点二、经济体制改革1、内容: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切环节2、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改革内容:(1)农村体制改革A. 试点:1978年首先在安徽、四川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全国普通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
C.配套改革:1983年撤销人民公社,代之以乡镇政府D.作用: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推动生产力发展(2)城市体制改革 A。
正式开始:1984年中心环节:增强企业的活力B.所有制改革: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B. 管理体制改革:变单一公有制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C.分配体制改革: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D.作用:调动了积极性,增强了企业活力,解放了生产力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1、背景:(1)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2)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到挫折。
2、提出过程:(1)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姓资与姓社问题,提出社会主义也要搞好市场经济(2)目标确立:1992年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3)初步形成:十四大三中全会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4)十五大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20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作用:调动积极性,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的改善,解决了温饱问题,并从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十四大1.(2012·安徽文综历史·18)表2是依据龚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的有关数据编制的。
高考历史一轮综合复习课件:第21讲(人教版)
• 审题突破 本题以“一五”计划期间粮食计 划供应制度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 料并运用所学知识说明解决问题的能力。材 料反映了“一五”计划期间的粮食计划供应, 粮食供应不涉及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故排 除A项;材料不涉及自然灾害问题,故排除C 项;国民经济恢复的时间是1952年,故排除D 项。因此选B项。
• 3.影响
• (1)导致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 (2)拉大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丧失了发展的 良机。
• 【易混易错】 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指的 是调整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并不是纠正 “左”倾错误。
第一个五年计划
主题1 实施的条件
• (1)195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工业 化建设提上日程。
基本3%完,成资,使本社主会义主经义经济济由成7分%在降国低民到经济1%中以占下了绝。对的优
势。
主题3 图解三大改造
“大跃进”运动的失误
• “大跃进”对自然环境、国民经济和当时人 们的思想产生了不利影响 。
• (1)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各地用土办法炼铁、 炼钢,毁掉不少山林,在生态环境方面造成 了植被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严重、生物环 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等一系列严重后果。
• (1)必要性: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 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对 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 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 系,健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以继续解放和 发展生产力,为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创造必要的条件。
• (2)实质: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公有制。
本史料反映了急于求成,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 努力的作用。
• 史料三 1958年12月19日宣布,提前12天完 成钢产量翻番任务,钢产量为1 108万吨,生 铁产量为1 369万吨。实际上合格的钢只有 800万吨,所炼300多万吨土钢、416万吨土铁 根本不能本用史料。反估映计了全炼民钢大铁炼钢在铁全运国动造约成损人失力、20物0力亿、 元。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第20讲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件 新人教版
第三十页,共65页。
1.“点”——指经济特区。经济特区是中国开放最早、开 放层次最高的地区。经济特区的成功(chénggōng)产生强烈的 辐射作用,引来开放的高潮。
第七页,共65页。
1.背景 (1)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国的____改__革__开__放__面 临(miànlíng)着复杂的国内外形势。 (2)1992年初,邓小平的南“_方__(_n_á_n_f_ā_n_g_)_谈”进话一步解放了思 想,指明了方向。 2.过程 (1)正式提出:中共____十__四__大__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 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十七页,共65页。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不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 是发展乡镇企业、非农产业。 4.经济(jīngjì)特区实行特殊的社会制度。(×) 经济(jīngjì)特区是指经济(jīngjì)建设过程中享受特殊经济 (jīngjì)政策、灵活措施和特殊的经济(jīngjì)管理体制的地区, 是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如深圳、珠海、汕头、厦 门、海南。实行特殊社会制度的是特别行政区。
第十一页,共65页。
(3)意义
①在发展___外_向__型___经济方面(fāngmiàn),成为全国排头
兵。
示范(shìfàn)
②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_______作用。
③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
2.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第十二页,共65页。
3.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1)开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__闽__东__南__地__区__(_d和ìqū环) 渤海地区。 (2)结果:沿海经济开放区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了沿海 经济开放地带。 (3)意义 ①进一步深化(shēnh对u外à)了开放____________。 ②促进了本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了_内__地__(_n_è的idì开) 发。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主线六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主线六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范围:苏联社会主义探究与改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湖北武汉二月调研·33)20世纪20年代,某位苏俄(联)领导人说:“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在资本主义包围中利用资本家对利润的贪婪和托拉斯与托拉斯之间的敌对关系,为社会主义共和国的生存创造条件……即使他们赚150%的利润,我们也在所不惜、”这一讲话旨在( )A。
解决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 B。
推动工业建设的全面展开C、调整发展社会主义的策略 D。
与西方国家展开经济竞争【考点】新经济政策【解析】1920年底,苏联(俄)的三年国内战争已基本结束,不存在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故A 项错误;工业化全面展开是在苏联的斯大林统治时期,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题干论述的是社会主义能够利用资本主义的因素来发展自身的力量,恰好反映了国内战争结束之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习惯社会的发展,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为发展经济所采取的措施,即新经济政策,故C项正确;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目的在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一系列的政治和经济危机,而不是与西方国家展开竞争,故D项错误。
【答案】C2、(2019·山西孝义高三下学期名校模拟卷一·34)1921年苏俄新经济政策实行租让制后,最初出租企业的租金采纳实物形式,用生产出来的产品偿付,后来则大部分采纳货币形式支付。
这一支付形式的变化()A、加重了企业的经济负担 B。
旨在排挤私人独占企业C。
促进了工农业经济交流D、进一步活跃了商品市场【考点】新经济政策【解析】依所学,新经济政策促进苏俄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恢复私人企业等措施促进了企业的发展,故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中提出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旧归国家所有,中小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未排挤私人独占企业,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围绕企业的交租方式,未涉及到农业,故C项错误;据材料,租金从“实物形式”到“货币形式",可知利用商品货币关系,重视市场和商品经济,故D项正确。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1讲从计划经济到市抄济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件新人教版
考点分层突破
史料三 中国进出口总额发展变化图④
——金勇进主编《数字中国》
■ 史料解读 (1)史料一说明了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①表明当今世界是经济全球化的开放世界。②说 明中国对外开放是吸取了近代中国闭关自守导致 落后的教训,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史料二阐述了新时期对外开放的历程。③分析 了开放的地点和范围,体现了我国对外开放从沿海 到内地,由点到线再到面,逐步开放的特点。 (3)史料三表明了新时期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变化。 ④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考点分层突破
2.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1)沿海开放城市:1984年,国家决定开放天津、上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2)沿海经济开放区:相继开辟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 (3)经济技术开发区 ①设立:在沿海和其他地区的开放城市中,划出一定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②特点: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具有 知识密集 的特点。 ③意义:是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场所,也是了解国际行情的重要窗口。
考点分层突破
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各种市场,形成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由市场形成价格,保证各种商 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各种经济资源由市场来发挥决定性配置作用。 (2)特点 ①以产权制度改革和产权关系调整为核心和主线。无论是农村改革,还是城市的改革,或者 二者相关的改革,都是以责权利关系及其制度的调整为核心和主线。 ②以旧制度最薄弱或新制度需求最强烈的环节——农业制度为突破口。 ③允许旧体制外产生新体制,即体制增量调整与体制存量调整并行,而且以前者促进后者。 ④包括政府在内的多元主体联合创新体制,政府扮演着重要角色。 ⑤从制度变迁的规律和中国实际出发,选择渐进式改革的方式或道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用。
③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
2.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1)沿海城市:1984年开放天津、上海
、福州、广州
等14个
沿海港口城市。
(2)沿海经济开放区
①198环5年渤以海后,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
3.(2011·长春模拟)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
架
的确立是在
()
A.中共十二大
B.中
共十四大
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中共十四大 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1993年的中共 十四届三中全会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具体 化、系统化,确立了其基本框架。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 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答案: C
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 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 面的历史意义
2.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 课标 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要求 3.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
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 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4.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 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1.思想解放与改革开放的关系 2.经济体制调整的重要意义,“三农问题”与社会 考向 的 指引 和谐稳定 3.对外开放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巨大作用
1.伟大的历史转折
(1)背景 ①粉碎“四人帮”后,国民经济
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于停滞
状态,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改善。
②关于 真理标准问题
的讨论,为十一
遇挫折。
2.过程 (1)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要搞社好会主义
的市场经济。
(2)中共十四市大场:经提济出体我制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
会主义
。
(3)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的基本框架。 (4)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市社场会体主系义市场经济理论。
(5)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
放权。③所有制:变单一的公有制经 业有了竞争机
城市改革 济为以 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 制,增强了活
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④分配制度:实 力,经济得到
行以 按劳分配 为主、多种分配方式 快速发展,效
并存的分配制度
益显著提高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背景 (1)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 (2)国际: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
正确的是
()
①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
②改变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④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②③④分 别指出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分配方式、实质和作用, 都是正确的。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民获得了土地 的经营权,但没有获得土地的所有权,由此可以判断①是 错误的,故答案为C。 答案: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十一届三中全会 实现了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做出 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最突出贡献在于, 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即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的转 移。 答案: D
2.1982年中共中央第一个“1号文件”,决定推行家庭联
产
承包责任制。下列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关表述,
放生产力。
4.本质: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 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改革是在党和政府的领 导下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的,是社会主义制 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5.意义: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提高了城乡劳动者的生产 积极性,国民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1.创办经济特区
(1)设立
①1980年,我国将 深圳
基本建
立。
3.意义 (1)经济增长速度最快,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新奇
迹。 (2)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3)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
目标迈进。
1.(2011·滨州模拟)十一届三中全会被称为“新中国成 立以
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里的 “伟大转折”主要是指本次全会 () A.确定了对外开放的方针 B.明确了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D.确定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珠汕海头、
、
厦门设立为第一批经济特区。
②1988年,设立 海南省
,划出海南岛设置
海南经济特区。
(2)特点
①特区建设以吸收和利用 外资
为主。
②特区实行以社会主义 公有制
为主导的多元化经
济所有制形式,经济活市动场以调节
为主。
(3)意义
①特区在发展 外向型经济
方面,成为全国
排头兵。
②特区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
全面认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1.必要性: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实行高度集中、高
度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存在严重弊端,并严 重阻碍了生产力的继续发展,所以必须改革原来的经济 体制,才能使社会主义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2.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3.目的: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目的是解
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③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为全会的召开确立
了指导思想。
(2)标志: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3)内容
①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 义思想路线。 ②政治路线:抛弃了“ 以阶级斗争为纲 ”的“左”倾错误方 针。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③经济路线: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作出 改革开放 的伟大决策。 (4)意义: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2.经济体制改革
措施
意义
①实行以 家庭承包经营为 ①极大地调动了农
主要形式的责任制。②撤 农村
销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 改革
建立乡、镇政府和村民委
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全国农业得到大 发展。③促进了城
员会
市的改革
措施
意义
①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 调动了各方面
搞活。②管理体制:政企分开,简政 的积极性,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