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活动动机的一般概述
第五章 幼儿活动的动机及其调动
第五章幼儿活动的动机规律第一节活动动机的一般概述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动机的含义及其动机和行为的关系教学重点:理解动机及其和行为的关系教学难点:动机和行为的关系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作业:动机的含义是什么试述动机和行为的关系教学反思:本节内容比较容易理解,学生也能结合实际举例说明。
第二节幼儿的学习动机及其影响因素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影响幼儿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教学重点:学习动机的含义与种类,影响幼儿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教学难点:影响幼儿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教学方法:讲授法、分析法、举例法课时安排:1课时吗?老师根据自身经验分析讲述结合实际理解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老师提示:在幼儿园教育中,应该格外关注幼儿的爱和尊重是否得到满足,并引导幼儿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
威望以及提升自我价值的动机。
是一种间接学习动机。
4岁后的幼儿明显地表现出这种动机。
注:应该附属的动机减弱,加强自我提高的动机。
二、影响幼儿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1、学习任务特点●学习任务的难度水平●学习任务的有趣性和新颖性●学习任务的明确性2、重要他人的行为与态度●是对学习活动而言,如果教师对某项学习内容表现也特别的兴趣,则这种兴趣也会影响幼儿,使幼儿学习起来倍加用心。
●是对幼儿而言,幼儿很看重教师的爱和尊重,如是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和尊重,幼儿便会有更强的动机去获得更大的成就,并且觉得自己有能力,有用处。
3、基本需要的满足状况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与理解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4、认知观念的合理性考虑两个因素:自我效能感和归因解释四、作业:学习动机的含义和种类是什么?影响因素有哪些?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内容是什么?五、教学反思:本节的学习,学生能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但还不能很好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解释幼儿的需要满足与学习动机的关系第三节调动幼儿学习动机的措施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引发幼儿学习动机的措施教学重点:引发幼儿学习动机的措施教学难点:引发幼儿学习动机的措施教学方法:讲授法,举例法课时安排:2课时作业:某一幼儿不喜欢参加绘画活动,你如何调动其学习动机参加绘画活动?教学反思:本节课穿插实例的教学便于学生理解,同时也应用于现阶段学生的教学管理。
学习动机概述
学习动机一般不直接卷入认知建构过程而对学习产生影响,而是以学习准备状态的增强、 学习注意力的集中、学习意志的提高、学习情绪状态的唤醒以及学习投入的增加为中介来 影响认知建构过程的。学习准备状态的增强有助于激活相关的背景知识,降低在学习过程 中对事物的知觉阈限,大大缩短反应时间,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学习注意状态的集中有助 于学生将学习活动指向认知内容和目标,克服分心刺激的影响。毅力(grit)反映了学生 学习需要或学习驱力的强弱。毅力是指对长期目标的坚持性及热情(Duckworth,Peter son, Matthews &. Kelly,2007)。毅力强者在完成挑战性任务时,即使在失败、困境或 停滞时期都依然会持续努力,并且保有持久的兴趣,而毅力弱者就会放弃或中断学习活动
二、学习动机对学习的影响
学习动机与学习的关系是辩证的,学习动机驱动学习,学习又能产生学习动机。正如 奥苏伯尔所说的:“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绝非一种单向 性的关系。”教师在强调动机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应看到学习本身就是下 一步学习的动机。教师可以安排适当的学习条件,使学习本身起到强化作用
普通心理学基础讲义 第十章 动机、需要与意志
第十章动机、需要与意志一、动机概述(选择、简答、简答)二、需要(选择、简答、论述)三、意志(选择、简答)一、动机概述1. 动机的含义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动机是一种内在的过程,因而对动机不能进行直接地观察,但可以通过个体对任务的选择、努力程度、对活动的坚持性和言语表达等外部行为进行间接的推断。
2. 动机的功能(1)激活动机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推动个体产生某种行为。
(2)指向动机能使个体的行为指向某个特定目标。
(3)维持和调整动机的维持功能体现在行为的坚持性。
当活动指向个体所追求的目标时,这种活动就会在相应的动机维持下继续;反之行为动机就会下降。
3. 生理动机和社会动机(1)生理动机生理动机也称驱力,它是以有机体自身的生物学需要为基础的动机。
包括饥饿、渴、性、睡眠等。
(2)社会动机社会动机是以人的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的动机,如权力动机、交往动机、成就动机、认识性动机等。
兴趣和爱好也都是社会性动机。
4. 动机与行为效率的关系动机和行为效率之间的关系呈倒U形的曲线,这就是耶克斯—道德森定律。
动机强度与行为效率之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行为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趋势。
5. 动机的理论(1)动机的早期理论①本能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本能决定的。
詹姆斯:人的行为依赖本能的指引,人除了具有动物本能外,还具有社会本能,如爱、社交、同情、诚实等。
麦独孤(本能论最著名的鼓吹者):他系统地提出了动机的本能理论,认为人类所有行为都是以本能为基础的;本能是人类一切思想和行为的基本源泉和动力;本能具有能量、行为和目标指向三个成分;个体、民族的性格和意志也是由本能逐渐发展而形成的。
他认为人类有18种基本本能。
洛伦茨:本能是由遗传决定的、受特异能量驱动的物种特有的固定动作模式;个体的经验可以转化成本能行为,行为是本能与学习交互作用的结果(印刻现象)。
活动动机的一般概述
动机的含义
• 动机是发动、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一 定目标的动力机制。
如果你是一部跑车,那动机是什么?
又或者你是这艘游艇呢?
• 动机与行为及其结果之间的关系
同一种动机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行为活动,而相同的行为活动也可能源于不同的动机。
好的动机=充足的动力+好的方向
但谁又能说准哪个是好的哪个是坏的呢?
• 儿童的需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美国 迈· 凯梅· 普林格尔(1975)
对爱和安全感的需要
对新体验的需要
赞扬和认可的需要
对责任感的需要
The end
期曾经从事动物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1940年在美国社会心理学杂志上发表 《灵长类优势品质和社会行为》一文。 之后转入人类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1943年出版了《人类动机的理论》, 1954年出版《动机与人格》,1962年 出版了《存在心理学导言》一书。马斯 洛的观点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其哲学 基础是存在主义。
激活作用
动机的作用
指向作用
维持作用
动机=需要吗?
诱因
反馈 引起 激 发
需要
引起
动机
产生
行为
达到
目标
满足
动机的种类
• 原始动机(生理) • 习得动机(社会性)
• 内部动机(好奇心,好胜心) • 外部动机(为了得到想要的东西)
需要理论
•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 1908-1970)美国心理学家,早
由低级到高级
自我实现 的需要 审美的 需 要
认知的 需 要
尊重的需要
心理需要
爱与归属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生理的需要
缺失需要 (最基本的)
幼儿活动的动机规律
兴趣与爱好
兴趣
幼儿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表现出更高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兴趣是激发幼儿活动 动机的重要因素。
爱好
幼儿的爱好各不相同,如绘画、音乐、运动等,这些爱好能够激发他们的活动 动机,促使他们持续参与相关活动。
自我实现与成就感
自我实现
幼儿在活动中追求自我实现,通过完成挑战和任务来证明自 己的能力和价值。
教师的影响与引导
教师角色
教师在幼儿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的态度、行为和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幼儿的活动动机。一个富有热情 、善于启发、鼓励创新的教师能够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引导策略
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引导策略来激发幼儿的活动动机。例如,设置挑战性的任务、鼓励幼儿自主探索、组织合作 性活动等,这些策略有助于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活动中,幼儿需要与同 伴互动和合作,从而提高 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 神。
幼儿活动动机的分类
兴趣驱动型
幼儿因对某种事物或活动的兴 趣而产生动机,例如对玩具、
游戏或绘画的兴趣。
目标导向型
幼儿为了达到某个目标或获得 某种奖励而产生动机,例如为 了得到玩具或表扬而完成任务 。
模仿驱动型
幼儿通过模仿他人的行为或言 语而产生动机,例如模仿父母 或同伴的行为。
结合生活实际
活动内容应与幼儿的生活 实际相结合,提高其参与 度和理解力。
注重全面发展
活动设计应注重幼儿的全 面发展,包括身体、认知 、情感等方面。
培养幼儿的兴趣与爱好
发现和引导
家长和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的兴 趣点,并加以引导和培养。
提供多元体验
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活动和体验 ,以发现其潜在的兴趣爱好。
案例二:幼儿在游戏中的合作与竞争动机
第七章 动机的概述
二 、交往动机
三、权力动机
关于马斯洛的需要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把需要分为五个等级,如图所示。 生理需要:食物、水分、空气、睡眠、性的需要。在人的所有需要中是最重 要,最有力的。
安全需要:对稳定、安全、得到保护、秩序等的需要。幼儿的安全需要 很强烈。 归属和爱的需要:要求与他人建立感情联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等需要。 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受到别人的尊重。 自我实现需要:追求实现自己的能力或潜能。
信仰也是一种信念,信仰是指能调到人的全部身心力量去为之奋斗的一 种信念。
信念的动摇和瓦解,是人的精神崩溃的一个根本原因。
(三)理想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并同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想象。
理想是信仰对象的未来形象,是信仰的具体内容,比信 仰更具体、更丰富、更确定,因而更具有情感意志上的感召 力。
第一节 动机的概述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 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
动机可能是意识到的,也可能是意来自不到的。定势 (未被意识)
刻板印象(未完全意识)
但是,大多数有目的活动的动机是能够被意识 的。
动机有三种功能:1、激发功能。2、指向功能。3、维 持和调节功能。
在具体的活动中,动机的上述功能表现是很复杂的:同种 动机可能产生不同的行为,不同种动机可能产生相同的行为。 如同一个班级学生学习动机各不相同;同是想减肥,但是不 同人选择方式不同;成就动机可以促使人们在不同的学习领 域进行的积极活动。
生物性动机
一、进食动机 二、饮水动机 三、睡眠与觉醒 四、性动机
第三节 社会性动机
一、成就动机 指个人追求进步以期达成自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目标的内 在动力。 成就动机包含的内容很多,如地位、名誉、声望、实力、 绩效、优势等等。
运动动机
第二节 动机的强化理论和应用
一、动机的强化理论
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强化理论在 20世纪50年代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 纳(B.F.Skinner)。
斯金纳通过对操作条件反射的 研究,提出有机体的操作性行为 是通过强化形成的,且强化对行 为还起着动机的作用,即受到积 极强化的行为,其发生的次数将 会出现增加的趋向。
在不同的 训练阶段给 予不同形式 的强化。
奖励不能过 量,不能让 运动员感到 教练员企图 在控制他们 的行为。
应使运动员 懂得,奖励 不是目的, 奖励只是能 力、努力和 自我价值的 标志。
第三节 需要层次理论和应用
一、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 (Maslow,1970)
二、满足运动员的需要
❖ 2.结合自己的专项实际,论述如何设置目标? ❖ 3.论述自信心的训练方法。 ❖ 4.如何激发和维持运动员的运动动机?
不同目标定向对参加体育活动的影响
区别
对活动的 理解
参加体育活 动的目的
对体育道德 的态度
运动乐趣
对比赛的认 知与发挥情况
任务定向
自我定向
努力尝试, 提高技能与体能
给自身或他人 带来益处
和别人相比的高成绩
产生高声望,获取个 人利益和荣誉
信奉体育道德,反对 欺骗和攻击性行为
认可欺骗和 攻击性行为
成功或失利均体验内 根据比赛胜负来评价
在运动乐趣
运动乐趣
把握自我,把握过 程,努力正常发挥
自我中心、目标对 抗,难以发挥
三、目标设置
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相结合 设置具体的、可测量的目标 设置现实的、具有挑战性的目标 任务定向目标和自我定向目标相结合
动机理论-归纳
02
个人可以通过了解自己的动机,培养自我激励的习惯和能力,
克服困难和挑战。
促进个人成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3
动机理论可以帮助个人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制定针对性的
发展计划,提高个人能力和素质。
05
动机理论的未来发展
动机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
动机的神经机制
研究动机产生的神经生理过程,探索 大脑如何调控动机行为。
跨文化动机研究
动态性研究
关注动机的动态变化过程, 研究不同阶段下动机的变 化规律。
应用领域拓展
将动机理论应用到教育、 企业管理、心理咨询等领 域,发挥其实际应用价值。
实证研究方法创新
采用新的实证研究方法和 技术,提高动机研究的科 学性和准确性。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01 加强跨学科合作
鼓励心理学、神经科学、社会学等学科之间的合 作,共同推进动机研究的发展。
归纳动机理论强调个体对环境刺激的感知和解释, 以及这些感知和解释如何影响个体的行为反应和 决策。
归纳动机理论的特点
个体差异
归纳动机理论认为,个体差异是影响行为的重要因素。不同的人对相同的刺激可能有不同的感知和解释,从而导致不 同的行为反应。
环境刺激
归纳动机理论强调环境刺激对行为的影响。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如社会文化、家庭背景、个人经历等,都可能影响个 体的感知和解释,进而影响行为。
体的行为朝向特定的目标
或方向。
02 维持行为
动机能够维持个体的行为, 使其持续进行直到达到目 标或受到干扰。
04 调节行为
动机能够调节个体的行为
强度、时间和方向,使其
与目标保持一致。
03
归纳动机理论
[心理学论文]动机理论概述
动机理论概述一、本能理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从本能出发解释人的行为动机。
他认为,人有两种本能:一是生的本能,弗洛伊德称之为“利比多”,它代表着爱和建设的力量,指向于生命的生长和增进。
二是死的本能,弗洛伊德称之为“达那多斯”,它代表恨和破坏的力量,表现为求死的欲望。
死的本能有内向与外向之分。
当冲动指向内部的时候,人们就会限制自己的力量,惩罚折磨自己,变成受虐狂,并在极端的时候毁灭自己;当冲动指向外部的时候,人们就会表现出破坏、损害、征服和侵犯他人的行为。
二、驱力理论所谓驱力理论,指的是当有机体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便会在有机体的内部产生所谓的内驱力刺激,这种内驱力的刺激引起反应,而反应的最终结果则使需要得到满足。
例如,进食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便会产生内驱力刺激,推动有机体采取最终使食物摄入体内的行为。
一旦需要满足之后,也就使内驱力刺激平息。
所以驱力理论时常又被称之为驱力还原论或需要满足论。
这种理论观点认定:当有机体的生理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驱使有机体采取有意的行为去纠正这些身体的缺失或障碍。
可以认为,使驱力降低是行为发生的主要原因。
三、需要层次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坚持反对一切人类动机都可以用剥夺、驱力和强化来解释的观点。
他致力于对人的动机研究,认为人有5种基本的需要,按其满足的先后依次排列成一个层次。
在这一层次中,最基础的生理方面的需要,即对食物、水、空气等的需要;在生理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便出现安全或保护的需要;随后出现对爱、感情、归属的需要;接着出现对尊重、价值或自尊的需要;在上述这些低一级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最后剩下的便是对自我实现的需要。
所谓自我实现,就是使自己更完备、更完美,能够更充分地使用自己具有的能力和技能。
马斯洛认为,人的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于旨在实现最基本的但又尚未满足的需要上,当这些需要或多或少得以实现后,人才能越来越注意到更高层次的需要。
他认为,在这些需要中,前四种是缺失性需要,它们对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是很重要的,必须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但一旦得到满足时,由此而产生的动机就失消失。
第七章 动机
后继行为
如,丧失动力、 很少参加竞赛
如果归因于努力、运气、任务难度时产生的期待与情绪又是什么呢? 归因于那个因素有利于今后的行为呢?
对教育的启发?案例
评价归因理论
贡献
明确阐述认知对 成就动机的重要 作用,提倡指导 学生形成学习的 内部动机和正确 的自我意识系统。
局限
可控性具有相对意 义,如能力被归为 不可控因素,但能 力会随学习和教育 而提高。因此,如 何进行归因训练尚 需深入研究。
根据动机起 作用时间长短
为了个人自 我实现的理
想
近景性动机
由活动的直接结果引发, 不稳定、易随环境变化。
远景性动机
由活动的社会意义、社 会价值引发,稳定性和 持久性。
三、动机的功能
启动作用
定向作用
小王早上6点准时起床,背1个 小时的英语单词。
小王希望能顺利通过两个月 后的大学四级考试
对学习
过程的影响
案例分析2:
初二学生刘佳前不久大量服安眠药中毒,多亏医生抢救及时,才算 保住了性命。孩子为何要大量偷服老人的安眠药?刘佳服药前给爸爸 、妈妈写下的一封信道出了其中的原因。 刘佳在信中说:“爸爸、妈妈,我实在是太笨了,尽管我努力了,但 成绩还是上不去。我是同学们眼中的差生,在学校同学们看不起,老 师不喜欢,时常挨老师的嘲讽和批评;在家爸爸也常常拿我的学习成 绩说事,我觉得这样活得太累了,真没意思,我实在不想活了……”
言语劝说:通过说服性的建议、
劝告、解释和自我引导来改变 自我效能感。简便有效,但因 缺乏经验基础而不牢固。
情绪唤醒:高水平唤醒和紧张
的生理状态会妨碍行为操作,降 低对成功的预期水平,从而降低 自我效能感。
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策略
心理学考研-普心笔记-动机
心理学考研-普心笔记-动机●一、动机概述●动机的含义●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动机的功能*3●1.激活功能动机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推动个体产生某种行为。
●2.指向功能动机能使个体的行为指向某个特定目标。
●3.维持和调整功能机的维持功能体现在行为的坚持性上,当活动指向个体所追求的目标时,这种活动就会在相应的动机维持下继续;动机下降,相应的活动就会减弱或停止。
●动机的种类*3●1.生理性动机生理动机也称驱力,它是以有机体自身的生物学需要为基础的动机。
如饥饿、性、渴、睡眠等。
●饥饿●性●2.社会性动机是以人的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的动机,如权力动机、交往动机、成就动机、认识性动机和学习动机等。
兴趣和爱好也都是社会性动机。
●1.兴趣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以认识或探索外界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机。
●兴趣的品质●兴趣的广度●兴趣的中心●兴趣的稳定性●兴趣的效能●爱好当兴趣不是指向认识的对象,而是指向某种活动时,这种动机叫爱好。
●2.成就动机人们希望从事对他有重要意义的、有一定困难的、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在活动中能取得完满的优异结果和成绩,并超过他人的动机。
●3.权力动机人们具有的某种支配和影响他人以及周围环境的内在驱力。
●个人化权力动机具有个人化权力动机的个体,寻求权力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个人的私欲或利益。
●社会化权力动机具有社会化权力动机的个体,寻求权力的目的是为了他人。
在行为上表现为关心社会,关心他人,以个人的知识、观念等方式影响他人。
●4.交往动机是在交往需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社会性动机,交往需要表现为每个人都愿意归属于某个团体,喜欢与人来往,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友谊、支持、合作与赞赏。
●5.学习动机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的社会性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
它表现为对学习的意向、愿望或兴趣等形式,对学习起着积极推动作用。
动机PPT课件
需要和诱因是引起动机的主要因素。 在具有诱因的条件下,个体在某一时刻最 强烈的需要能引起最强烈的动机,并且决 定行为。
适应性行为:个体的需要和诱因顺利结合
挫折行为:需要和诱因未能顺利结合而受
阻。
动机(心理)冲突
(二)动机的特征
1、启动性
人的行为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转向时 一定涉及到动机。
2、方向性 3、强度
例2:意向
意向:未分化的、没有明确意识的需要,即 未被意识到的动机。
当个体体验到意向状态时,他还未弄清楚是 什么东西吸引着他,更体验不到用什么方法 得到他。这种模糊不清的意向是一种暂时的 心理状态,或很快消失,或以愿望、企图和 幻想的形式被意识到。
需要:意向、愿望(企图、幻想) 诱因:正诱因、负诱因 行为=愿望+诱因
原因:头脑已有的动机和实际起作用的动 机相矛盾。
被意识到的动机和未被意识到的动机
被意识到的动机:产生动机的人清楚地了解 是什么东西促使他去活动、什么是他所需要 的东西。
未被意识到的动机:不被意识到却在个体举 止行为的动机系统中起重要作用。
例1:定势是未被意识到的动机的一种形式
定势:违背意识到的对一定活动的准备状态, 借助这种活动可以满足某种需要。
Is代表成功的激励值; Ms代表追求成功的动机, Ps代表对成功可能性的估计 Ps=1,表示确信会取得成功; Ps=0.5,表示估计成功的可能性50% Ps=0,表示确信必然失败
研究表明:成就动机强的人倾向于选择做 中等难度的工作,这是因为中等难度的工作, 即存在着成功的可能性,也存在着足够的挑战 性,能够满足个人的成就动机。回避失败动机 强的人则倾向于避免做可能与他人比较的中等 难度的工作,他倾向于挑选成功可能性极少的 困难任务,因为与其他人一样完不成任务,并 非真正失败;但也可能挑选容易的任务,因为 在这些任务中成功的可能性很高,可以减少个 体失败的恐惧心理。
《学习活动的一般概述作业设计方案-幼儿教育心理学》
《学习活动的一般概述》作业设计方案
《进修活动的一般概述》作业设计方案
一、背景介绍
进修活动是学生在进修过程中进行的一系列有组织的活动,旨在增进学生的进修和发展。
本次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进修活动的一般概述,包括进修活动的定义、特点、分类以及重要性等内容。
二、目标
1. 了解进修活动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进修活动的分类方法;
3. 认识到进修活动对进修的重要性。
三、作业内容
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进修活动的定义和特点;
2. 思考进修活动的分类方法,并总结自己的观点;
3. 撰写一篇短文,探讨进修活动对进修的重要性。
四、作业要求
1. 作业要求字数不少于800字;
2. 作业内容要求结构清晰,观点明确,逻辑周密;
3. 作业提交时间为下周一。
五、评判标准
1. 内容完备,包含进修活动的定义、特点、分类方法以及重要性等内容;
2. 观点独到,思路清晰,逻辑性强;
3. 表达流畅,语言规范,无语法错误。
六、参考资料
1. 《进修活动概述》,教育出版社;
2. 《进修活动的分类方法》,教育科学钻研,2020年。
七、作业设计方案总结
本次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进修活动的一般概述,通过阅读资料、思考分类方法以及撰写短文,提高学生对进修活动的认识和理解。
希望学生能够通过本次作业,深入了解进修活动的重要性,提高进修效果。
《学习活动的一般概述导学案-幼儿教育心理学》
《学习活动的一般概述》导学案《进修活动的一般概述》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能够了解进修活动的一般概述,掌握进修活动的基本因素和特点,提高进修效率和进修动力。
一、导入:通过一个小故事或问题引入进修主题,激发学生的进修兴趣。
二、进修内容:1. 进修活动的定义:进修活动是指在进修过程中进行的一系列有目标、有组织的活动,旨在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和培养品质。
2. 进修活动的基本因素:(1)主体:进修者是进修活动的主体,他们通过参与各种进修活动来获取知识和提升能力。
(2)客体:进修活动的客体是进修的内容和对象,包括知识、技能、经验等。
(3)目标:进修活动的目标是为了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实现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
(4)方法:进修活动的方法是指进修者在进修过程中采取的行为和策略,包括阅读、实践、讨论、思考等。
(5)环境:进修活动的环境是进修者进行进修活动的地方和条件,包括学校、家庭、社会等。
3. 进修活动的特点:(1)目标性:进修活动具有明确的进修目标和目标,进修者需要根据目标来选择进修内容和方法。
(2)系统性:进修活动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包括知识的获取、整合、应用和反馈等环节。
(3)个性化:进修活动应根据进修者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增进进修者的全面发展。
(4)互动性:进修活动是进修者与客体、环境之间互相作用的过程,通过互动增进进修效果的提高。
三、进修任务:1.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理解进修活动的定义、基本因素和特点。
2. 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进修活动的主体是谁?为什么进修者是进修活动的主体?(2)进修活动的目标是什么?为什么进修活动具有目标性?(3)进修活动的环境对进修有何影响?为什么进修活动的环境是进修的重要条件之一?3. 完成相关练习和作业,稳固所学知识。
四、总结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进修活动的一般概述,掌握了进修活动的基本因素和特点。
进修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我们根据目标选择适合的方法和环境,不息提高进修效率和进修动力。
最新四章节运动动机幻灯片
(一)生物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根据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活动的心理动因 是以生物性需要、还是以社会性需要为基础,可将 运动动机分为生物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1.生物性动机或原发性动机
为了获得刺激、眩晕、运动愉快感觉和宣泄身心能量, 满足个体的生理性需要而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属于 生物性动机或原发性动机。
因此:体育教师应当对学生运动动机的性质与强度做 出准确的观察、评价和适当调控。
另外,还应充分认识到运动动机与体育活动效果之间 还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运动动机对体育活动结果有促 进作用,同时,良好的体育活动效果也可以增强学生的 运动动机。
三、运动动机的种类
(一)生物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二)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三)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
直接动机的定义:指向于体育学习和锻炼 活动的内容、方法或组织形式等当前、直 接特征的动机,是直接动机 。
间接动机的定义:指向于体育活动可能 带来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延迟、间接 结果的动机,是间接动机。
1.直接动机
直接动机与体育学习和锻炼活动本身相联系,动机内容 相对具体,行为的直接动力作用较大,不失为推动学生 参与体育活动的有效力量。
1.内部动机的定义
源于学生自身好动、好奇或好胜的心 理,如渴望从体育活动中获得身体上的快 感、乐趣、刺激,以及希望满足自尊心、 上进心、荣誉感、义务感、归属感和自我 实现等心理需要的动机,属于内部动机。
2.外部动机的定义
由学生自身之外的诱因转化而来的动 机,如教师的表扬、同学的赏识、竞争获 胜的奖励、荣誉,或因为迫于压力、避免 惩罚与升学考试等原因而参加体育活动的 动机,为外部动机。
学生对参与体育活动拥有较大的娱乐、兴奋和宣泄期待, 如不能得到满足,会使他们产生心理烦躁、行为不安、 注意与情绪难以控制的状态。
幼儿教育心理学动机名词解释
幼儿教育心理学:动机名词解释
一、内在动机
内在动机是指个体因内在兴趣、喜好或内心需求而产生的动机。
在幼儿教育中,内在动机表现为幼儿对学习或活动的内在兴趣和好奇心,如对某个玩具的特别喜好或者对某个故事的好奇心。
激发幼儿的内在动机,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促进其探索和学习。
二、外在动机
外在动机则是指由外部因素,如奖励、惩罚等外部刺激而引发的动机。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经常使用奖励或惩罚来引导幼儿的行为,以此激发他们的外在动机。
然而,过度依赖外在动机可能会影响幼儿的自主性和内在动机的发展。
三、目标导向动机
目标导向动机是指个体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的目标而产生的动机。
在幼儿教育中,目标导向动机表现为幼儿为实现某个具体目标,如完成拼图、搭建积木等而努力。
这种动机能够帮助幼儿提高专注力和坚持性,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过程导向动机
过程导向动机是指个体对活动过程的兴趣和投入,而不仅仅是为了达到某个结果。
在幼儿教育中,过程导向动机表现为幼儿对某个游戏或活动的参与过程感兴趣,享受其中的乐趣和探索。
这种动机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自我决定动机
自我决定动机是指个体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内部需求,自由选择和决定自己的行为。
在幼儿教育中,自我决定动机表现为幼儿自主选择玩具、游戏或活动,并乐意参与其中。
这种动机能够促进幼儿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同时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决策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选择和创造安全的环境来激发幼儿的自我决定动机,促进其自由探索和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机冲突
1、双趋冲突 、 当个体具有分别追求两个目标的两个动机, 当个体具有分别追求两个目标的两个动机,但又必须在 两个目标中作两择一的选择时所发生的冲突情境。 两个目标中作两择一的选择时所发生的冲突情境。犹如鱼和 熊掌不可兼得。 熊掌不可兼得。 2、双避冲突 、 当个体想分别躲避两个目标的两个动机, 当个体想分别躲避两个目标的两个动机,但又必须在两 个目标中作两择一的回避选择时所发生的冲突情境。 个目标中作两择一的回避选择时所发生的冲突情境。即左右 两难。 两难。 3、趋避冲突 、 当个体面对同一目标,同时产生接近和回避两种动机, 当个体面对同一目标,同时产生接近和回避两种动机, 但又必须作出取舍抉择时的冲突情境。 但又必须作出取舍抉择时的冲突情境。 4、双重趋避冲突 、 当个体面临两个以上目标, 当个体面临两个以上目标,而每个目标都有积极和消极 方面时发生的冲突情境。 方面时发生的冲突情境。
疑问与难题
为什么说理解动机对你来说非 常重要?
(二)内驱力和诱因
内驱力: 内驱力:指由于人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所产生的 旨在恢复稳态的一种内在的推动力。 旨在恢复稳态的一种内在的推动力。 指能促进或阻止行为的物体或事件。 诱 因:指能促进或阻止行为的物体或事件。
(三)需要、内驱力和诱因与动机的关系 需要、
个体的行为是由动机所直接导致的。一般情况下,动机 个体的行为是由动机所直接导致的。一般情况下, 往往是内驱力和诱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往往是内驱力和诱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内驱力是在需要的 基础上产生的,诱因则是满足或引起需要的外在刺激物。 基础上产生的,诱因则是满足或引起需要的外在刺激物。
(三)动机系统的静态结构
1、动机冲突:由个体内部需要与需要之间、需要与客观 动机冲突:由个体内部需要与需要之间、 现实之间的矛盾引起。 现实之间的矛盾引起。 动机合成: 2、动机合成:个体目标行为受动机系统内各动机合力支 配。 动机转化:由于内外条件变化导致动机系统转化。 3、动机转化:由于内外条件变化导致动机系统转化。
第二篇 幼儿心理发展规律与教育
本篇解决二个问题: 本篇解决二个问题: 1、幼儿教育心理学发现了哪 些有用的规律? 些有用的规律? 2、在幼教实践中怎样运用这 些教育心理规律? 些教育心理规律?
第五章 幼儿活动的动机规律
本章提纲
活动动机的一般概述 引发幼儿学习动机的措施
动机及其作用 需要、内驱力和诱因与动机 动机的种类 小结 关键术语 疑问和难题 引发幼儿学习动机的主要措施 小结 关键术语 疑问和难题
幼儿美感的形成规律与美育
美与美感 幼儿应形成的基本美感 幼儿美感发展的基本特点 美育的心理依据和有效措施
幼儿认知能力的形成规律与智育
认知能力与智育 幼儿应形成的认知能力 幼儿形成认知能力的过程 智育的心理依据和有效措施
幼儿活动的迁移规律
迁移的一般概述 家庭—幼儿园的迁移与合作 幼儿Fra bibliotek—小学的迁移与衔接
关于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的研究
一、概念的研究 内在动机:内在因素引起的动机。自己给予自己推动力。 内在动机:内在因素引起的动机。自己给予自己推动力。 外在动机:外在因素引起的动机。 外在动机:外在因素引起的动机。通过寻求外在奖赏和诱因 而获得推动力。 而获得推动力。 二、应用的研究 激励学生既要使用内在动机也要使用外在动机。 激励学生既要使用内在动机也要使用外在动机。 年龄差异:低龄幼儿,外在动机尤其有效; 1、年龄差异:低龄幼儿,外在动机尤其有效;随着年龄增 需要建立内在动机系统。 长,需要建立内在动机系统。 个体差异: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不是一个连续体的两端, 2、个体差异: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不是一个连续体的两端, 表现在个体身上,有的可能内、外在动机都高或低, 表现在个体身上,有的可能内、外在动机都高或低,又或者是 一个高一个低。 一个高一个低。 结果差异:内在动机往往能促成高成就, 3、结果差异:内在动机往往能促成高成就,而外在动机则 不太可能。 不太可能。 外部奖励可能会削弱动机。外部奖励满足(1) (1)个体期望 4、外部奖励可能会削弱动机。外部奖励满足(1)个体期望 完成任务后获得;(2)是对个体很重要的东西;(3)有形的( ;(2)是对个体很重要的东西;(3)有形的 完成任务后获得;(2)是对个体很重要的东西;(3)有形的(如金 分数等)三个条件时会削弱动机。无形的奖励( 钱、分数等)三个条件时会削弱动机。无形的奖励(如表扬或 一个微笑)不会。 一个微笑)不会。
(三)学习动机理论
1、强化理论。行为主义认为,动机是由外部刺激引起 强化理论。行为主义认为, 的一种对行为的冲动力量,强化是引起动机的重要因素。 的一种对行为的冲动力量,强化是引起动机的重要因素。 成就动机理论。 2、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提出了著名的成就动机模 他指出,规定某一动机强度的因素有动机水平、 型,他指出,规定某一动机强度的因素有动机水平、期望 和诱因,其关系可表示为:动机强度= 动机×期望× 和诱因,其关系可表示为:动机强度=f(动机×期望×诱 因)。 归因理论。 3、归因理论。这一理论指出人们会把行为归结于内部 原因(自身因素)和外部原因(环境因素), ),这两类原因 原因(自身因素)和外部原因(环境因素),这两类原因 又分稳定和不稳定两个维度,并提出了成就归因模型 成就归因模型。 又分稳定和不稳定两个维度,并提出了成就归因模型。 自我效能感理论。由班杜拉最早提出。他指出, 4、自我效能感理论。由班杜拉最早提出。他指出,人 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强化)与先行因素(认知期待, 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强化)与先行因素(认知期待, 包括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的影响。 包括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的影响。
三、动机系统
(一)动机种类
1、原始动机和习得动机 3、其它 2、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二)动机系统的静态结构
个体的动机系统包含若干个动机,主导性动机最强烈、持 个体的动机系统包含若干个动机,主导性动机最强烈、 起决定作用;其余非主导性动机(辅助性动机) 久,起决定作用;其余非主导性动机(辅助性动机)处于相 对次要地位。最终决定个体行为的往往是动机系统的合力。 对次要地位。最终决定个体行为的往往是动机系统的合力。
第二篇 幼儿心理发展规律与教育
本篇章节
幼儿社会规范的接受规律与德育 幼儿活动的动机规律
活动动机的一般概述 幼儿的学习动机及其影响因素 引发幼儿学习动机的措施 社会规范的接受与品德 幼儿应接受的社会规范及应形成的规范 行为 幼儿接受社会规范的过程 德育的心理依据及有效措施
幼儿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与体育
运动技能与幼儿身心发展 幼儿运动技能的发展 幼儿形成运动技能的过程 促进运动技能形成的体育措施
(一)动机的含义
动机是指直接推动个体进行行为活动的内部动力( 动机是指直接推动个体进行行为活动的内部动力(卢 家楣)。 )。它是帮助个体达到某个目标的内部精神能量或心 家楣)。它是帮助个体达到某个目标的内部精神能量或心 理力量,它可以通过外在行为或活动反映出来。 理力量,它可以通过外在行为或活动反映出来。
(二)动机的作用
1.激发功能:激发个体产生某种行为。 1.激发功能:激发个体产生某种行为。 激发功能 2.指向功能 使个体行为指向某一目标。 指向功能: 2.指向功能:使个体行为指向某一目标。 3.维持功能 使个体行为维持一定时间。 维持功能: 3.维持功能:使个体行为维持一定时间。 4.调节功能 调节个体行为强度、时间和方向。 调节功能: 4.调节功能:调节个体行为强度、时间和方向。 动机水平高的人,无论他们是否聪明, 动机水平高的人,无论他们是否聪明,都能创造卓越的 成绩,而动机水平低的人则往往一事无成。 成绩,而动机水平低的人则往往一事无成。
动机的种类
1、根据动机的起源 、 原始动机:与生俱来的动机,以人的本能需要为基础。 原始动机:与生俱来的动机,以人的本能需要为基础。 习得动机:通过后天学习而产生、发展起来的各种动机。 习得动机:通过后天学习而产生、发展起来的各种动机。 2、根据动机的意义 、 合理动机:与社会利益一致、有利于个体健康发展的动机。 合理动机:与社会利益一致、有利于个体健康发展的动机。 不合理动机:不符合社会利益和个体健康发展的动机。 不合理动机:不符合社会利益和个体健康发展的动机。 3、根据动机引发原因 内在动机:内在因素引起的动机。自己给予自己推动力。 内在动机:内在因素引起的动机。自己给予自己推动力。 外在动机:外在因素引起的动机。 外在动机:外在因素引起的动机。通过寻求外在奖赏和诱因 而获得推动力。 而获得推动力。 4、根据动机行为与目标的远近关系 、 远景性动机:与长远目标相联系的动机。 远景性动机:与长远目标相联系的动机。 近景性动机:与近期目标相联系的动机。 近景性动机:与近期目标相联系的动机。 5、根据动机所涉及的活动名称 、 学习动机,游戏动机,劳动动机,工作动机,犯罪动机等等。 学习动机,游戏动机,劳动动机,工作动机,犯罪动机等等。
复习
关键术语 疑问和难题
幼儿的学习动机及其影响因素
学习动机的含义与种类 影响幼儿的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 小结 关键术语 疑问和难题
第一节 活动动机的一般概述
教学目标:
1、掌握动机的含义及其作用; 2、理解需要、内驱力和诱因与动机的 关系; 3、理解动机系统; 4、掌握相关关键术语及其定义。
一、动机、动机的作用及理论
成就归因模型
内 部 的 维 稳定的 度 可控 八 持久 因 努力 素 能力 高低 努力 程度 身心 状况 教师 偏见 任务 难易 他人 帮助 运气 好坏 不可 控 不稳定的 可控 不可 控 稳定的 可控 不可 控 不稳定的 可控 不可 控 外 部 的
二、需要、内驱力和诱因与动机
(一)需要
需要是指个体内部的某种缺乏状态。人的需要多种多样, 需要是指个体内部的某种缺乏状态。人的需要多种多样, 是个体活动的积极性的源泉。 是个体活动的积极性的源泉。
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1、理解了动机的含义及其作用; 理解了动机的含义及其作用; 理解了需要、诱因和动机的关系; 2、理解了需要、诱因和动机的关系; 理解了动机系统。 3、理解了动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