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教学设计1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一节综合性的地理课,主要讲解中国的罗布泊,介绍其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人类活动以及历史背景等。

通过讲解,学生可以了解到罗布泊是一个曾经存在过的大型内陆湖泊,但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逐渐变成了今天的荒漠戈壁。

二、教学目标1.了解罗布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历史背景等基本信息。

2.了解罗布泊在历史上的重要性,以及现在的生态状况。

3.掌握地图阅读和空间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地理意识。

4.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强调环保的重要性。

三、教学步骤1.引入通过放映视频(如《天堂在地球上——中国罗布泊》),让学生了解罗布泊的现状和历史变化。

2.课堂讲解通过PPT,讲解罗布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历史背景等基本信息。

强调罗布泊在古代的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性,以及现在的环境状况。

通过地图、图片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

3.小组合作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自行查阅相关材料(如书籍、图片、视频),并绘制罗布泊地图,加深对罗布泊的认识。

4.展示和讲解每组派出一名代表,就所得到的信息进行展示和讲解,加深主题的理解和交流。

5.问题探究让学生围绕罗布泊进行问题探究,如“为什么罗布泊逐渐消失?”、“罗布泊的消失对当地居民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什么影响?”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6.总结通过小结,建立知识框架,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课堂讲解、视频放映、小组合作、问题探究等,旨在灵活多样地掌握知识,并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视频的选择和呈现方式是否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2. 课堂讲解能否使学生掌握罗布泊的基本信息,并把知识纳入整体框架。

3. 小组合作的过程是否能够促进学生交流、合作和共同进步。

4. 问题探究的环节内容是否足够深刻和有提高,是否能够引发学生思考的热情和潜力。

82《罗布泊_消逝的仙湖》优秀教案

82《罗布泊_消逝的仙湖》优秀教案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时间:2013年4月29日《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会、积累、运用吞噬、沧海桑田、干涸、戈壁滩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及其消失的原因。

3、品读课文,揣摩语句,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运用课文的理念,联系现实,思考关注环境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关注生态问题。

教学重点1、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及其消失的原因。

2、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关注生态问题。

教学方法1、合作探究法:课前要求学生运用工具书小组内自学字的音、形、义;搜集人为原因造成的水资源萎缩或水资源污染的资料,课上交流,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

2、讨论法:学生互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设计课件展示过去水草丰盈绿林环绕的罗布泊图片和现在死寂荒凉的罗布泊的图片。

同学们罗布泊曾经是美丽的仙湖,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水如明镜。

20世纪70年代,仙湖消逝了,罗布泊从此成了一个令人恐怖的地方。

是谁造成了这样的悲剧?《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这篇文章给了我答案。

二、检测课前小组合作学习成果:(利用学案完成)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萧瑟戈壁滩干涸鹭鸶浑然一体裸露······2、根据拼音填写汉字:cang海sang田吞shi 和xu 荡yang3、结合课本语境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萧瑟:和煦:干涸:吞噬裸露:戈壁滩:沧海桑田:4、请用本课所学到的词语写一段话。

(至少用五个词)二、研读课文题目: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题目它传达了一个怎样的信息?你读出了怎样的感情基调?明确:罗布泊是一个美丽的湖,后来消失了。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精选9篇)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精选9篇)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精选9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如下是作者敬业的小编给大伙儿整编的《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精选9篇)。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培养概括能力。

2、掌握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感悟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3、探究生态环境遭破坏的深沉原因,汲取历史教训,爱护生态环境,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

重点、难点①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

②理解本文运用对比、拟人、列数据等方法表现诣的写作方法。

③体会课文的基本理念(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

预习学习“读──读,写──写”。

2、关于罗布泊,《辞海》上是这样说的:蒙古语称罗布诺尔,意为“汇入多水之湖”。

古称蒲海、盐泽、洛普池、泽。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东部、若羌县东北部。

孔雀河从北面注入。

呈葫芦形,面积3 006平方公里,湖面海拔768米。

由于河流改道及上游灌溉引水,湖水逐渐枯浅和干涸。

沿岸盐泽广布。

3、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写作思路。

要比较具体地把握课文内容,可以做一份内容提要,就下面几个问题画出要点。

──今日罗布泊是怎样一个地方?关键词是:──过去罗布泊是怎样一个地方?关键词是:──罗布泊为什么消亡?关键词是:──同样的悲剧还有哪些?关键词是:4、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兼有文学和新闻两种特点。

新闻的特点要求真实,文学的特点则要求艺术加工,讲究形象性、抒情性。

报告文学不同于调查研究报告,是富有文学性的。

整体感知:一、罗布泊过去是什么样子,现在又变成了什么样子?试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并归纳一下变化的原因。

(本题要求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培养概括、归纳能力。

问题的三个方面,提示了整体把握的入手处,启示我们要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先要把课文内容分析为几个基本的方面,然后分别提要。

(人教版)《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

(人教版)《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

(人教版)《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的基本内容和主题;2.熟悉小说的结构和写作手法;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4.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小说的主题和意义;2.教学难点:分析小说中的修辞手法和人物形象。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罗布泊的风光视频,引起学生对罗布泊的兴趣和好奇。

2. 概览小说内容让学生快速浏览小说的概要和人物介绍,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3. 分析小说结构和主题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分析小说的结构和主题,并讨论其深层含义。

学生可以使用思维导图等工具进行分析和总结。

4. 阅读理解让学生重新阅读小说,并回答一些与内容相关的问题,以检验他们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

5. 分析修辞手法和人物形象指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修辞手法和人物形象的塑造方式。

可以让学生举例子,并解释这些修辞手法和形象对整个故事的作用。

6. 独立思考和写作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并写下自己对小说的理解和感触。

鼓励学生发表独立的见解和观点,并结合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7. 展示和分享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分析和观点,并鼓励其他学生提问和发表评论。

四、教学扩展1.组织学生自行查找有关罗布泊的资料和相关的传说故事,以增加他们对小说的背景知识和文化素养。

2.指导学生欣赏其他具有类似题材或写作风格的文学作品,并进行比较分析。

3.动手创作:要求学生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写一篇类似《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的故事或小说片段,并分享给其他同学。

五、教学评价1.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对学生的分析和写作成果进行评价。

2.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和交流,鼓励分享和讨论。

以上是以《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为题材的教案,通过对小说内容、结构、修辞手法和人物形象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同时提高其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八年级语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八年级语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最新教学设计合肥三十中学程立鑫教学目标:一.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并归纳变化的原因。

二.理解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明确人在与自然相处中该吸取哪些教训。

三.理清行文思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揣摩语言,体会课文语言的真实性、形象性、抒情性,丰富语言积累。

教学过程:一.趣味导入:教师朗诵:“罗布泊,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小草,一条溪,夏季气温高达70度。

罗布泊,天空不见一只鸟,没有任何飞禽敢于穿越。

”“1980年,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彭加木在那里进行科学考察失踪;16年后,探险家余纯顺又在那里遇难。

”而20世纪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闯入罗布泊后,在他那著名的《亚洲腹地探险八年》一书中却这样写道:罗布泊使我惊讶,罗布泊像座仙湖,水面像镜子一样,在和煦的阳光下,我乘舟而行,如神仙一般。

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上玩耍,鱼鸥及其它小鸟在欢娱地歌唱着……”同是“罗布泊”,为什么会有如此大反差?到底哪一个是真的?谁能告诉我?二.直觉感知:1、读议标题:读: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课题,明确:哀伤、惋惜。

请再读课题。

议:(归纳)罗布泊是西北地区一个曾经非常美丽的湖泊,现在却消逝了。

2、读议“今日罗布泊”读:自读前三段,哪些情境令你震撼?“罗布泊,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草,一条溪,夏季气温高达70℃。

罗布泊,天空不见一只鸟,没有任何飞禽敢于穿越。

”议论:两个“没有”、三个“一”和准确的“70℃”描述了罗布泊的荒凉恐怖。

3、读议“昔日罗布泊”读:“在遥远的过去,那里却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

”议:用“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这些词语描绘出一个美丽宁静、令人向往的“生命绿洲”,与前面荒凉的罗布泊形成鲜明的对比,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也更激起人们的好奇心。

小结:罗布泊今昔对比,师播放罗布泊昔日和今日的图片,进行强烈的对比,给人的心灵以强烈的震撼。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公开课教案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公开课教案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罗布泊曾经是片美丽的仙湖,以及它消逝的原因。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1.2 教学内容介绍罗布泊的自然风光和历史背景。

阐述罗布泊消逝的原因,包括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

1.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罗布泊的美丽和消逝的过程。

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他们对环境保护的看法和做法。

第二章:罗布泊的自然风光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罗布泊曾经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系统的丰富性。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之心。

2.2 教学内容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罗布泊的自然风光,如湖泊、沙漠、植被等。

介绍罗布泊特有的生物种类和生态系统。

2.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资料展示罗布泊的自然风光,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罗布泊的自然景观,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第三章:罗布泊的消逝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和过程。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和行动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罗布泊消逝的原因,如气候变化、过度开发等。

通过时间轴等方式展示罗布泊消逝的过程。

3.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资料展示罗布泊消逝的原因和过程,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关注。

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探讨如何保护环境,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

第四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4.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环境保护行动的意识。

4.2 教学内容介绍环境保护的概念和重要性。

分析环境保护对人类和地球的影响。

4.3 教学方法使用案例和数据来说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出环保的选择。

第五章:我们的责任5.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责任。

培养学生制定和实施环保计划的行动力。

5.2 教学内容讨论个人在环境保护中的责任和作用。

引导学生制定自己的环保计划。

5.3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个人的环保想法和计划。

提供一些环保行动的例子和建议,帮助学生制定和实施自己的环保计划。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互联网教学设计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互联网教学设计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一、背景分析《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初二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生态自然”中的第二课。

本单元的六篇文章均是从不同侧面思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关注自然,保护自然是每个人的责任,因而,本单元的思想教育、情感教育比知识教育更为重要。

本文属报告文学,在内容上要求学生把握两点:一是在对比罗布泊过去和现在的过程中总结罗布泊消逝的原因;二是感受作者痛惜罗布泊消逝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言献策。

在表现形式上要求把握三点:一是对比、拟人、排比三种表现手法;二是多种表现方式的运用;三是报告文学的基本特点。

本文教学可结合课文,进行拓展性学习,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主人翁意识。

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更加直观将罗布泊的今昔进行对比,有效的解决阅读中的难点。

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关注自然、保护自然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

(2)了解科学文艺作品的科学的内容与文学的形式相结合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若干小组通过讨论积极质疑答疑,体会对比、拟人在文中的作用。

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

认识到由于人类无节制的开发,地球上已经出现了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经过两个学期的学习,他们已经基本适应了初中的学习节奏和特点,基本学会了一点学习初中语文的方法。

绝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自觉地查找和收集资料。

相当一部分学生拥有家庭电脑并能上网,这为查找和收集资料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途径和更为便捷的方式。

学生也已基本习惯了自我探究、质疑问难、小组讨论、合作探讨的学习方式,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应该可以通过小组互助合作的形式顺利完成。

本文浅显易懂,饱含感情,适合学生自读。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学的总体设计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仔细研究教学的对象,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语文学习的特点来进行教学设计。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设计思想】《义务训练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同学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本课作为自读课,更应还课堂于同学,但这并意味着放纵同学自读,而应当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同学的自主合作学习更加有效。

同时课标中还指出“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猎取主要信息”。

那么本文作为一篇介绍罗布泊变迁的报告文学,具有新闻与说明性文章的特点,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猎取主要信息应当成为教学的重点。

【教材分析】一、地位和作用:本课是人教版学校《语文》教材八班级(下)第三单元第十二课。

本单元侧重以不同的形式来表达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虑与思索。

重在通过理解课文内容、熟识科学文艺作品特点的同时,树立环保意识。

科学文艺作品既不同于一般文学作品,也有别于采纳理论论述、规律推理等抽象概括方法介绍学问的科普读物,而是科学与文艺的有机结合。

从内容角度来看,重在了解相关的科学学问,从体裁特点角度来看,可以让同学感受文学艺术的感染力,提升语言力量。

二、文本简析:本文是人教版学校《语文》教材中少有的一篇报告文学,借此课可以让同学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让同学感受报告文学较之一般科普读物在语言方面的感染力。

因此,学习这篇文章不仅要培育同学筛选信息的力量,让同学能从文本猎取相关的学问,树立环保意识,还要让同学认真品尝语言,领会语言文字的魅力。

【学情分析】初二同学的表现欲望不如初一了,但他们的合作意识更强了,所以老师要利用这一变化,多实行小组合作的形式激发他们的参加意识。

同时,初二的同学在学问的探究上已有肯定的主动意识,老师要注意引导来培育他们的探究力量。

【教学目标】一、学问与力量:(一)感知课文题目猎取有效信息,并通过理清文章思路,确定内容要点的区域,学会抓关键词句及整合概括猎取文章的主要信息。

(二)品读文章富有形象性及抒情性的语言,了解报告文学这一文学样式的特点。

八年级语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设计/周凌【教学目标】1.了解报告文学的基本特点;2.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3.品读出文章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新课1.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吴刚的一篇报告文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屏显: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文学体裁的一种,从新闻报道和纪实散文中生成并独立出来的一种新闻与文学结合的散文体裁。

具有及时性、纪实性、文学性的特征。

2.学生齐读。

3.过渡:这节课,我们就从”报告”和”文学”的角度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查预习三、观仙湖1.教师出示问题::快速阅读介绍罗布泊今昔对比段落(1-8段),勾画出相关的描写语句,运用这些语句,仿照画线句,按照要求完成仿写。

想过去,这里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

(仿写两句描绘罗布泊美丽的句子)这里是罗布泊,“泊”字左边三点水啊!可如今,(仿写三句描绘罗布泊现状的句子)这里是罗布泊,“泊”字左边三点水啊!2.学生找句子,交流,写作,展示。

3.教师追问:”这是罗布泊啊/‘泊’字左边是三点水啊!“出现两次,应该分别用什么样的感情朗读这两句话?4.学生回答。

(第一句:自豪、赞叹。

第二句:惋惜、遗憾)5.学生齐读,要求读出感情。

6.教师出示屏显,学生齐读:这一部分,作者主要用叙描结合的手法来呈现了罗布泊”今昔对比,具有浓郁的文学性。

四、叹消逝1.教师出示问题:快速阅读介绍罗布泊消亡的段落(9-_),⑴概括罗布泊消亡的原因。

⑵找出能够概括这一部分内容的一句话 .2.学生黑板展示答案。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人教版八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人教版八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人教版八年级必修教案设计)《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一篇报告文学。

作者根据历史资料,调查研究和实地考察,怀着极为痛惜的心情向世人报告罗布泊的今昔,揭示罗布泊这一曾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之要冲而闻名于世的仙湖,由昔日的牛马成群、绿树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变成今天一望无际的茫茫戈壁的悲剧的原因,告诉人们罗布泊的消失是近30年来人为造成的悲剧,从而呼吁人们树立环保意识,生态保护意识,否则,这样的悲剧将继续上演。

本文极富文学性,有很多形象的描写,即使引用史书,引用前人著作,也注重形象的描绘,让人回到遥远的过去,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同时,形象鲜明的描述中,又饱含痛惜之情。

所以,在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味语言,在读中体悟情感,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真正将本课上出语文味。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了解罗布泊的过去与现在以及消逝的原因。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文本、品味语言、体悟情感的能力。

情感目标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树立环保意识、生态意识、生命意识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1.了解罗布泊的过去与现在以及消逝的原因。

2.探究文本,品味语言,感受作者强烈的环保忧患意识。

教学难点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课型阅读课教学方法1.情境导入法 2.诵读教学法3.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歌曲引入,创设情境教唱歌曲《月牙泉》:“就在天的那边很远很远,有美丽的月牙泉,她是天的镜子沙漠的眼,星星沐浴的乐园……”同学们,我们今天要走近一个曾经和月牙泉同样美丽的地方——罗布泊,她也曾经是天的镜子沙漠的眼。

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翻到91页,我们今天来学习第12课,来,齐读课文题目。

二、解读课题,激发兴趣1.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个词?你从中读出了哪些信息?2.从“消逝”一词,你可以读出作者怎样的情感?3.从题目看,你认为,作者在写本文时,会用到哪种表达技巧?4.如果要你们以《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为题写一篇文章,你们会写哪些内容?三、初读课文,理清思路教师打乱内容顺序,让学生重新排序。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必修)教案教学设计《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开化一中方承和课题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授课日期 2009年4月9日上午第3节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通过对罗布泊今昔不同景象的对比描写,并根据大量的真实可靠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形象地说明人类盲目无知的破坏行为是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直接原因,从而激发人们对自己的行为深入反思。

呼吁人们树立环保意识,认识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报告文学兼有新闻(真实)和文学(形象性、抒情性)两种特点。

文章叙述事实,列举数据都真实可信。

同时还运用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写得形象鲜明,情景凸现,痛惜之情跃然纸上。

学情分析本班学生学习基础一般,学习方法机械,语感能力不强,语言表达能力不佳。

不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课堂上需要教师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巧妙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细细品味语言,提高与文本的对话能力,感悟能力。

教学设想1、布置预习:让学生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初步了解罗布泊的今昔变化。

2、教学准备:根据教学设计制作课件。

3、教学基本思路: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师宜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目标的要求,组织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品读中感受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树立环保意识。

4、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①积累词语,理清文章思路,初步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

②学习对比、比喻、拟人、排比手法,品味语言表达效果,培养语感。

③感受并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培养概括要点和品味语言、积累语言的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概括要点和品味语言、积累语言的能力。

真正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感悟拓展教具及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解读课题5分钟课前播放腾格尔的《天堂》。

歌中所描绘的有蓝蓝的天空、静静的湖水、洁白的羊群的天堂般的故乡,由于人为的破坏,许多已成了一片荒凉,这不能不说是人类的悲剧,正如鲁迅所说的那样。

八年级语文上册《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新人教版)
五、总结反思,布置作业。
1、总结:地球是我们人类共有的家园。家是一个温馨的字眼,是灵魂的栖息地,是幸福的源泉。如果家没有了,那我们还能剩下什么?请看看我们的双手,是创造还是毁灭?请看看我们的双眼,是热切的希望,还是无助和茫然?让理性回归吧,我们有理由相信:天会变得更蓝,树会变得更绿,水会变得更清。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自我做起,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
2、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
3、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
四、拓展延伸。
1、月牙泉美景不在,青海湖正在缩小,悲剧仍在重演。胡杨的干枯,罗布泊的消逝,他们的惨状让人痛心疾首。类似这样的悲剧终止了吗?(没有)你能说出一些这样的例子来吗?
2、如何才能让这些悲剧停止?请你设计一则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公益广告。
学生活动:角色情景对话表演。(胡杨、沙漠、人类)
通过学生活动,归纳出文章的主题。
细读句子,讨论:
1.直抒内心痛苦而沉重的感情,有力地烘托了罗布泊的惨状,强化了生态被破坏的悲剧。2.一针见血地指出罗布泊的消失是人为地破坏生态的恶果,具有强烈的谴责意味,指责悲剧制造者的盲目和愚昧。3.发出拯救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声,表达了强烈的环保意识、忧患意识。
二、感知课文,整体把握。
1、理解题目。
2、走近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兼有文学和新闻两种特点,作为新闻,要求真实,作为文学,要求艺术加工,讲究形象性、抒情性。
3、给下列字注音。
萧瑟()戈()壁干涸()
庇( )护 泵()站栖()息
4、听课文朗读,说一说你对罗布泊的有什么样的印象?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一)今昔罗布泊
(二)追溯原因。

沪教版八上《罗布泊,消逝的仙湖》word教学设计

沪教版八上《罗布泊,消逝的仙湖》word教学设计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设计执行者:芒市法帕中学李香芝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筛选信息的能力;2、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感受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3、学习运用对比,拟人、排比等手法强化感情色彩的写法。

二、教学重难点:1、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2、感受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罗布泊”“青海湖”“月牙泉”等的资料。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动手(查找并搜集有关“罗布泊”“青海湖”“月牙泉”)等的资料,在阅读和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将发现的问题整理到学习笔记上。

提出并整理发现的问题;带着问题和资料进教室。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导入:同学们,当我们眼见一个广阔、美丽、充满生机的地方变为荒漠,原本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变成一片死湖、寸草不生、不见飞鸟、令人恐怖的地方时,我们会有何感想?——对,我们会深思:是什么原因使它发生如此大的变故呢?甚至会想,这一罪魁祸首会是谁呢?是呀!这种生态的巨变,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今天我们就一同去探访这一地方——罗布泊。

2、出示课题:罗布泊,消逝的仙湖3、解题:从课题来看,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泊”就是湖,罗布泊曾经是一个湖,而且是一个非常美丽的仙湖(“仙湖”,宛如仙境、极其美丽的湖。

)如今消失了(“消逝”,消失。

“逝”,含惋惜之意。

)4、是什么原因使罗布泊发生了如此大的变故呢?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曾经的仙湖——神秘的罗布泊。

5、认知目标<二>背景简介:古罗布泊诞生于第三世纪末、第四世纪初,距今已有200万年,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以上,在新构造运动影响下,湖的盆地自南向北倾斜抬升,分割成几块洼地。

现在罗布泊是位于北面最低、最大的一个洼地,曾经是塔里木盆地的积水中心,古代发源于天山、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的河流,源源注入罗布泊洼地形成湖泊。

汉代,罗布泊“广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它的丰盈,使人猜测它“潜行地下,南也积石为中国河也”。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教案(2021最新汇编)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教案(2021最新汇编)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知识与能力目标: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培养概括能力。

2、掌握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感悟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过程与方法:1、学习预习,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2、CAI课件演示法、讨论法、点拨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把握文章感情,理解本文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痛惜之情。

2、探究生态环境遭破坏的深层原因,汲取历史教训,爱护生态环境,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并归纳变化的原因。

2、难点:了解环境遭受破坏的深层原因,明确我们在以后的开发中应吸取哪些教训。

布置预习1、自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收集相关资料:人类破坏环境所酿成的恶果、人类在保护环境方面所进行的努力与取得的成效。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今天的罗布泊:一片死寂的荒漠,胡杨林成片死亡,寸草不生,不见飞鸟,神秘恐怖。

过去曾是一处美丽过的人间天堂。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罗布泊发生了如此大的变故?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走进吴刚的《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二、认识本节课的流程认识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吸取的教训做环保小卫士放飞心中的希望集体朗诵环保宣言三、感知课文,明白主旨,落实行动在预习的基础上,正音正字①萧瑟(xiāosè):形容冷落、凄凉。

②和煦(héxù):温暖。

③干涸(hé):(河道、池塘等)没有水。

④吞噬(shì):吞食、并吞。

⑤裸露(lù):没有东西遮盖。

⑥抽水泵站(bèng)⑦沧海桑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

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整体感知课文学生带着相关问题,速读课文(罗布泊曾是一个怎样的仙湖?什么时候消逝的?现在的罗布泊又是什么样子?罗布泊为什么会消逝?它的消逝带来了怎样的恶果?同样的悲剧还有哪些?)速读课文,圈点勾画出文中的关键语句,整体感知课文。

1、认识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就圈点勾画出文中的关键语句通过生生对话,师生对话认识罗布泊的认识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说说变化的过程请用“罗布泊过去……现在……”的句式进行概括表述。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八年级语文教案3篇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八年级语文教案3篇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八年级语文教案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讲话致辞、报告体会、合同协议、策划方案、职业规划、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eport experience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career planning,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八年级语文教案3篇下面是本店铺分享的《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八年级语文教案3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阅读答案),以供参阅。

八年级语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一等奖2篇

八年级语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一等奖2篇

4、八年级语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一等奖一、教学目标:1、感受并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2、学习对比和引用数据等方法对增强文章表现力的作用。

3、培养学生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透视文章。

写作内容,深入理解作品传达的强烈的忧患意识。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大屏幕展示罗布泊今昔图片的对比: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的罗布泊,曾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湖,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要冲而闻名于世。

昔日的罗布泊曾被称作仙湖,碧绿的湖水,茂密的胡杨林,是生命的绿洲。

而现在却是一片漫漫的黄沙,骆驼的尸骨随处可见,号称千年不死的胡杨树只剩下了干枯的枝干。

是什么造成了这一幕悲剧的发生?(二)整体感知: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思考:1、课文所描述的罗布泊过去是什么样子,现在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它消逝的原因是什么?罗布泊过去是广阔、美丽、充满生机的湖泊,周边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是生命的绿洲,被称作仙湖。

现在则变成了一片死寂的荒漠,胡杨林成片死亡,寸草不生,不见飞鸟,令人恐怖。

(找学生读课本相关段落)变化的原因:问题主要出在近30年时间里。

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各种需求也跟着相应增加。

耕地需要水,采矿需要水,人们拼命向塔里木河要水。

这样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把塔里木河抽干了。

断了水的罗布泊成了一个死湖。

罗布泊干涸以后,周边生态环境马上恶化,草本植物全部枯死,防沙卫士胡杨林成片死亡,沙漠迅速向湖中推进。

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浑然一体。

罗布泊消失了。

2、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人们会制造悲剧,自讨苦吃?根本原因是利益的驱动。

“盲目”其实就是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只图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只图本地区利益而不顾整体利益,甚至不懂生态平衡不懂自然规律,兴高采烈地自掘坟墓让黄沙将整个家园掩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大悟县刘集镇中心初级中学郭晓华
背景介绍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八年级语文上册“生态自然”单元中的第二课。

本单元的六篇文章均是从不同侧面思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关注自然,保护自然
是每个人的责任,因而,本单元的思想教育、情感教育比知识教育更为重要。

教材分析
本文属报告文学,在内容上要求学生把握两点:一是在对比罗布泊过去和现在的过程中总结罗布泊消逝的原因;二是感受作者痛惜罗布泊消逝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言献策。

在表现形式上要求把握三点:一是对比、拟人、排比三种表现手法;二是多种表现方式的运用;三是报告文学的基本特点。

本文教学可结合课文,进行拓展性学习,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主人翁意识。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培养学生搜集数据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2).感受并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3).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怀。

过程与方法:
1).利用地图及沙漠风光图让学生引学生进入学习情景。

2).运用对比探究的方法,使罗布泊今昔进行碰撞,体会文章的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观念。

2).理解作者借胡杨林来倾诉痛惜之情的思想感情。

2.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对比和引用数据的方法。

2).深入理解作品传达的强烈的忧患意识。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给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萧瑟(sè) 和煦(xù) 干涸(hé) 吞噬(shì)
裸索(lǔo) 戈壁滩(gē) 无垠(yín) 边缘(yuán)
2.解释下列词语。

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和煦:温暖。

干涸: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

裸露:没有东西遮盖。

戈壁:蒙古人称沙漠地区,这种地区尽是沙子和石块,地面上缺水,植物较少。

沧海桑田:大海里的一颗谷粒。

无限:辽阔无边。

边缘:沿边的部分。

二、导入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的罗布泊,曾为我国第二大内陆河,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要冲而闻名于世。

昔日的罗布泊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水清澈的生命绿洲,而今却变成了一望无际的茫茫戈壁滩,是谁造成了这样的悲剧?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从文中找出自己发现的问题,并记在学习笔记本上。

四、学习课文内容
(一)提问:在文中划出阐述罗布泊消逝的主要原因的句子。

明确:
问题主要出在近30年时间里。

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各种需求也跟着增加。

耕地需要水,采矿需要水,人们拼命向塔里木河要水。

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库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处,建抽水泵站400多处,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万立方米。

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

“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把塔里木河抽干了。

断了水的罗布泊成了一个死湖、干湖。

罗布泊干涸以后,周边生态环境马上恶化,草木植物全部枯死,防沙卫士胡杨林成片死亡,沙漠迅速向湖中推进,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浑然一体。

罗布泊消失了。

(二)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1.找一位学生读课文的最后三段。

(要求读出感情)
2.组织学习思考、回答问题:
(1)青海湖、月牙泉正在上演怎样的悲剧?(训练复述能力)
(2)作者引用了具体资料,告诉人们同样的悲剧仍在继续,呼吁人类行动起来,
制止生态恶化。

引导学生把资料整理出来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要求学生在文中划出直接表达作者忧患意识的句子。

学生讨论交流,进一步明确作者充满了忧患意识。

(三)学习对比的写法。

组织学生讨论。

1.作者采用这种对比手法有什么作用?
2.课文中还有类似的对比吗?请找出来。

明确:
过去的罗布泊:‘‘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上玩耍,鱼鸥及其它小鸟欢娱地歌唱着……”
现在的罗布泊:“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树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在向谁伸出求救之手!”
”……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在这里已脱尽了外衣,敞出自己的肌肤筋骨。


五、课后习题
熟读课文,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

板书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过去现在
水草丰美一片绿洲死亡之海一片荒漠
改道“四盲”
生态意识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设计主要是通过学生针对文章内容和生活现实,让学生在读、说、看、感中探究出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体会人类应从中汲取的历史教训,通过残酷的事实,感受作者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强烈的忧患意识。

所以,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朗读课文,理解内容;学习对比和引用数据的方法;联系实际,寻找根源;增强环保意识。

由于课堂只有45分钟时间,加上语文的学科性质,要求重在熟读,因而时间紧迫,不能在课堂反复熟读,所以课前预习要求学生全文至少读3遍并通过报纸、网络等媒体先对罗布泊加以了解。

导入新课时借助多媒体,展示罗布过去和现在的图片,通过教师前后反差强烈的语言表述和图片展示,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对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的探究,主要是通过课上展示的古今对照的图片和对重点语段的品读中探究解决。

同时也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强烈的忧患意识。

在整体感悟并分析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后,联系现在的生活环境,学生展开讨论,并谈谈人类对现实环境的破坏,以及人类面临如此的悲剧应如何去做,从而树立环保意识,达到了教学目标。

遗憾之处:由于时间的紧迫,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在课堂朗读品味课文内容,相关的朗读不到位,感染力不够,影响了最后的高潮部分——“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这一文章主旨的表现力不够强。

另外,图片展示较多,显得重复繁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