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提纲,苏教版
高中化学选修三 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总结
《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总结第一节原子结构与性质知识点一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1.能层和能级(1)能层: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可将核外电子分成不同的能层。
(2)能级:在多电子原子中,同一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不同能量的电子分成不同的能级。
(3)能层一二三四五……符号K L M N O……能级1s 2s 2p 3s 3p 3d 4s 4p 4d 4f 5s 5p……最多电子数2 2 6 2 6 10 2 61014 2 6……电子离核远近近→远电子能量高低低→高2.电子云与原子轨道(1)电子云①由于核外电子的概率分布图看起来像一片云雾,因而被形象地称为电子云。
②电子云轮廓图称为原子轨道。
(2)原子轨道原子轨道⎩⎪⎪⎪⎪⎪⎨⎪⎪⎪⎪⎪⎧轨道形状⎩⎪⎨⎪⎧s电子的原子轨道呈球形对称p电子的原子轨道呈哑铃形各能级上的原子轨道数目⎩⎪⎨⎪⎧s能级 1 个p能级 3 个d能级5个f能级7个……能量关系⎩⎪⎨⎪⎧①相同能层上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n s<n p<n d<n f②形状相同的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1s<2s<3s<4s……③同一能层内形状相同而伸展方向不同的原子轨道的能量相等,如2p x、2p y、2p z轨道的能量相等3.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1)排布原则[提醒] 当能量相同的原子轨道在全满(p6、d10、f14)、半满(p3、d5、f7)、全空(p0、d0、f0)时原子的能量最低,如24Cr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54s1,29Cu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1。
(2)填充顺序——构造原理(3)表示方法以硫原子为例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4简化电子排布式[Ne]3s23p4电子排布图(或轨道表示式)价电子排布式3s23p44.电子的跃迁与原子光谱(1)电子的跃迁(2)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跃迁时会吸收或释放不同的光,可以用光谱仪摄取各种元素的电子的吸收光谱或发射光谱,总称原子光谱。
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全册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主要知识要点:1、原子结构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3、共价键4、分子的空间构型5、分子的性质6、晶体的结构和性质(一)原子结构1、能层和能级( 1)能层和能级的划分①在同一个原子中,离核越近能层能量越低。
②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能量由低到高依次为s、p、 d、 f。
③任一能层,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
④ s、 p、 d、 f,, 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1、 3、 5、7,, 的两倍。
⑤能层不同能级相同,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相同。
( 2)能层、能级、原子轨道之间的关系每能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2n2( n:能层的序数)。
主要知识要点:1、原子结构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3、共价键4、分子的空间构型5、分子的性质6、晶体的结构和性质(一)原子结构1、能层和能级( 1)能层和能级的划分①在同一个原子中,离核越近能层能量越低。
②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能量由低到高依次为s、p、 d、 f。
③任一能层,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
④ s、 p、 d、 f,, 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1、 3、 5、7,, 的两倍。
⑤能层不同能级相同,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相同。
( 2)能层、能级、原子轨道之间的关系每能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2n2( n:能层的序数)。
主要知识要点:1、原子结构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3、共价键4、分子的空间构型5、分子的性质6、晶体的结构和性质(一)原子结构1、能层和能级( 1)能层和能级的划分①在同一个原子中,离核越近能层能量越低。
②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能量由低到高依次为s、p、 d、 f。
③任一能层,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
④ s、 p、 d、 f,, 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1、 3、 5、7,, 的两倍。
⑤能层不同能级相同,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相同。
高中化学 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 苏教版 知识点归纳
[温故知新必修2 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部分内容元素周期表(the periodic table of elements)中,将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列为同一周期(period),将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列为同一族(group)。
元素周期表中共有7个周期,1~3周期为短周期,4~7周期为长周期,第7周期又称为不完全周期;元素周期表中共有18个族,ⅠA~ⅦA族为主族,主族与0族由短周期、长周期共同构成,ⅠB~ⅦB 族为副族,副族与Ⅷ族完全由长周期构成。
元素周期律(the periodic law of elements)的主得的加权平均数。
通常地,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在数值上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最低负化合价与其最高正化合价绝对值之和等于8,金属元素没有负化合价。
以下是短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及最低负化合价:同种元素的原子或离子,随核外电子数的递增半径递增;同周期的主族元素的原子,随核电荷数的递增半径递减;同主族的元素原子或带相同电荷的离子,随核电荷数的递增半径递增;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随核电荷数的递增半径递减。
以下是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单位:pm):元素周期表中,位置相近的元素性质相似,且在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既表现出一定的金属性,又表现出一定的非金属性。
*一些元素的性质呈现出“对角线”相似性,如元素周期表中的Li与Mg、Be与Al及B与Si。
同种元素形成不同单质的现象称为同素异形现象(allotropism),这些单质互称为该元素的同素异形体(allotrope)。
相同分子式的化合物结构不同的现象称为同分异构现象(isomerism),这些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isomer)。
[新知] 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N. Bohr在Rutherford行星式原子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原子结构理论:(1)原子核外电子在有确定半径和能量的特定的原子轨道上运动,电子在运动时并不辐射能量;(2)不同的原子轨道能量不同,原子轨道的能量变化不连续;(3)电子可在能量不同的轨道上发生跃迁。
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重点总结(精华版)
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总结一.原子结构与性质.1、认识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了解电子云、电子层(能层)、原子轨道(能级)的含义.电子云:用小黑点的疏密来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机会大小所得的图形叫电子云图.离核越近,电子出现的机会大,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电子出现的机会小,电子云密度越小.电子层(能层):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和主要运动区域的不同,核外电子分别处于不同的电子层.原子由里向外对应的电子层符号分别为K、L、M、N、O、P、Q.原子轨道(能级即亚层):处于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分别用s、p、d、f表示不同形状的轨道,s轨道呈球形、p轨道呈纺锤形,d轨道和f轨道较复杂.各轨道的伸展方向个数依次为1、3、5、7.2.(构造原理)了解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分层排布遵循的原理,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1~36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可以用电子层、原子轨道(亚层)和自旋方向来进行描述.在含有多个核外电子的原子中,不存在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①.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先占据能量低的轨道,再依次进入能量高的轨道.②.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③.洪特规则: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洪特规则的特例:在等价轨道的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全空时(p0、d0、f0)的状态,具有较低的能量和较大的稳定性.如24Cr [Ar]3d54s1、29Cu [Ar]3d104s1.(3).掌握能级交错1-36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ns<(n-2)f<(n-1)d<np3.元素电离能和元素电负性第一电离能: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1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
常用符号I1表示,单位为kJ/mol。
苏教版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1和2知识点
教材整理 1探究物质的微观构造1.学习物质构造知识的意义决定(1)物质的构成、构造―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2)学习相关物质构造的知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解说和展望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2.研究物质构造的一般方法(2)剖析原子、分子构造的理论基础:量子力学。
(3)现代研究物质构造的实验方法:光谱和衍射实验。
(4)几种测定物质构成和构造的仪器①红外光谱仪②电子显微镜③原子汲取光谱仪④X射线衍射仪等3.原子构造模型的演变模型道尔顿汤姆生卢瑟福玻尔量子力学名称(1803)(1904)(1911)(1913)(1926)模型图示实验元素化阴极α 粒子氢原微观粒子合时的的散射的波粒二事实射线子光谱质量比实验象性教材整理 2研究物质构造的意义1.人类探究物质构造的历史2.研究物质构造的意义(1)研究物质构造,能够为设计与合成新物质供给理论基础。
揭露物质的构造与性能的关系,也能够帮助我们展望物质的性能。
(2)找寻性能优秀的资料,需要研究物质的构造。
(3)从分子水平探究生命现象的实质离不开对物质构造的研究。
(4)实现社会的可连续发展期望着物质构造研究方面的新成就。
第一单元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第 1 课时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色人类对原子构造的认识[ 基础·初探 ]1.卢瑟福原子构造模型(1)卢瑟福在α 粒子的散射实验基础上,提出了原子构造的有核模型。
(2)卢瑟福以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于原子核上,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做高速运动。
(3)卢瑟福被称为“原子之父”。
2.玻尔原子构造模型(1)玻尔在研究了氢原子光谱后,依据量子力学的看法,提出了新的原子构造模型。
(2)玻尔原子构造模型①原子核外电子在一系列稳固的轨道上运动,这些轨道称为原子轨道。
核外电子在原子轨道上运动时,既不放出能量,也不汲取能量。
②不一样的原子轨道拥有不一样的能量,原子轨道的能量变化是不连续的。
③原子核外电子能够在能量不一样的轨道上发生跃迁。
(1)看法:用小点的疏密来描绘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时机的大小所获得的图形叫做电子云图。
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归纳
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归纳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是高中化学课程中的一本重要教材。
本书主要介绍了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以及有机化合物、配位化学、无机材料等内容。
下面是关于该教材的知识归纳。
第一章物质的结构和性质1.物质的微观结构:原子、离子和分子是物质的微观结构。
2.物质的宏观性质:密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等是物质的宏观性质。
3.物质的宏观性质与微观结构的关系:物质的性质与其微观结构相关,如金属的导电性、晶体的硬度等。
第二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1.有机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有机化合物主要由碳、氢和少量氧、氮、硫等元素组成。
2.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有机化合物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
3.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有机化合物具有燃烧性、酸碱性、氧化还原性、流动性、挥发性等特性。
4.有机物的分类:根据分子中所含的官能团,有机物可分为醇、酮、醛、酸、酯、醚、芳香化合物等不同类型。
第三章有机反应与有机合成1.有机反应的定义:有机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在适当条件下发生变化,形成具有新性质的有机化合物。
2.脱水反应:脱水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的水分子与有机分子发生反应,生成新的有机化合物。
3.氢化反应:氢化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的氢气与有机分子发生反应,生成新的有机化合物。
4.酸碱催化:酸碱催化是指在酸碱存在的条件下,有机化合物的反应速率增加。
第四章金属配合物1.配位化合物的概念:配位化合物是指由一个或多个给体与一个或多个受体之间通过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2.配位键:配位键是指由配体中的一个或多个电子对与金属离子形成的共价键。
3.配位数:配位数是指一个金属离子周围配位体的数目。
4.配位化合物的性质:配位化合物具有明显的颜色、溶解度、稳定性等特性。
第五章无机材料1.无机材料的分类:无机材料可分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
2.无机材料的性质:金属材料具有导电性、延展性、塑性等特性;非金属材料主要用于绝缘材料、陶瓷材料等;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性。
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全册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全册知识点总结一、物态变化1.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点和微观结构。
2.相变的概念及其条件。
3.气体的压力、体积和温度的关系(气体状态方程)。
4.确定气体的压强、体积和温度的实验方法。
二、物质的分子结构1.分子的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2.分子的极性与非极性。
3.分子的键型及其特点。
4.共价键的键能和键长的关系。
三、化学键的性质1.同种键和异种键的定义和举例。
2.键能的概念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
3.键长的测定方法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影响。
4.共价键的极性和电性的概念及其与键型的关系。
四、物质的热稳定性1.温度和物质的热稳定性的关系。
2.物质的热分解与热合成的条件和特点。
3.确定物质的热分解和热合成的方法。
五、物质的电解性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和举例。
2.电解质的导电性及其与离子的浓度和动力学的关系。
3.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区别和举例。
六、分子与离子的形成1.分子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的区别和举例。
2.确定分子和离子的产生与存在的条件。
七、氢键和离子键1.氢键的特点和举例。
2.氢键的性质和应用。
3.离子键的特点和举例。
4.离子键的性质和应用。
八、离子晶体和共价晶体1.离子晶体的特点和举例。
2.确定离子晶体的特性和存在的条件。
3.共价晶体的特点和举例。
4.确定共价晶体的特性和存在的条件。
九、化学键的杂化1.杂化的概念和种类。
2.方向性杂化的概念和应用。
3.确定方向性杂化的条件和特点。
十、分子结构的测定1.确定分子结构的方法。
2.确定分子结构的仪器。
3.确定分子结构的实验步骤和原理。
综上所述,以上是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全册的知识点总结。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物质的分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从而深入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和原理。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和性质-全册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总结主要知识要点:1、原子结构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3、共价键4、分子的空间构型5、分子的性质6、晶体的结构和性质(一)原子结构1、能层和能级(1)能层和能级的划分①在同一个原子中,离核越近能层能量越低。
②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能量由低到高依次为s、p、d、f。
③任一能层,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
④s、p、d、f……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1、3、5、7……的两倍。
⑤能层不同能级相同,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相同。
(2)能层、能级、原子轨道之间的关系每能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2n2(n:能层的序数)。
2、构造原理(1)构造原理是电子排入轨道的顺序,构造原理揭示了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
(2)构造原理是书写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的依据,也是绘制基态原子轨道表示式的主要依据之一。
(3)不同能层的能级有交错现象,如E(3d)>E(4s)、E(4d)>E(5s)、E (5d)>E(6s)、E(6d)>E(7s)、E(4f)>E(5p)、E(4f)>E(6s)等。
原子轨道的能量关系是:ns<(n-2)f <(n-1)d <np(4)能级组序数对应着元素周期表的周期序数,能级组原子轨道所容纳电子数目对应着每个周期的元素数目。
根据构造原理,在多电子原子的电子排布中:各能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 ;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电子。
(5)基态和激发态①基态:最低能量状态。
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原子称为基态原子。
②激发态:较高能量状态(相对基态而言)。
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跃迁至较高能级时的状态。
处于激发态的原子称为激发态原子。
③原子光谱: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电子跃迁时会吸收(基态→激发态)和放出(激发态→较低激发态或基态)不同的能量(主要是光能),产生不同的光谱——原子光谱(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
利用光谱分析可以发现新元素或利用特征谱线鉴定元素。
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总结
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总结一.原子结构与性质.1、认识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了解电子云、电子层(能层)、原子轨道(能级)的含义.电子云:用小黑点的疏密来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机会大小所得的图形叫电子云图.离核越近,电子出现的机会大,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电子出现的机会小,电子云密度越小.电子层(能层):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和主要运动区域的不同,核外电子分别处于不同的电子层.原子由里向外对应的电子层符号分别为K、L、M、N、O、P、Q.原子轨道(能级即亚层):处于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分别用s、p、d、f表示不同形状的轨道,s轨道呈球形、p轨道呈纺锤形,d轨道和f轨道较复杂.各轨道的伸展方向个数依次为1、3、5、7.2.(构造原理)了解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分层排布遵循的原理,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1~36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可以用电子层、原子轨道(亚层)和自旋方向来进行描述.在含有多个核外电子的原子中,不存在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①.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先占据能量低的轨道,再依次进入能量高的轨道.②.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③.洪特规则: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洪特规则的特例:在等价轨道的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全空时(p0、d0、f0)的状态,具有较低的能量和较大的稳定性.如24Cr [Ar]3d54s1、29Cu [Ar]3d104s1.(3).掌握能级交错1-36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ns<(n-2)f<(n-1)d<np3.元素电离能和元素电负性第一电离能: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1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
常用符号I1表示,单位为kJ/mol。
高中化学第十一章 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总结
第十一章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第一讲原子结构与性质考点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1.能层、能级与原子轨道之间的关系2.原子轨道的能量关系(1)轨道形状①s电子的原子轨道呈球形。
②p电子的原子轨道呈哑铃形。
(2)能量关系①相同能层上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n s<n p<n d<n f。
②形状相同的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1s<2s<3s<4s……③同一能层内形状相同而伸展方向不同的原子轨道的能量相等,如n p x、n p y、n p z轨道的能量相等。
3.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三个原理(1)能量最低原理:电子优先占有能量低的轨道,然后依次进入能量较高的轨道,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
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
如图为构造原理示意图:(2)泡利原理:在一个原子轨道中,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并且它们的自旋状态相反。
(3)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基态原子中的电子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状态相同。
洪特规则特例:当能量相同的原子轨道在全满(p6、d10、f14)、半满(p3、d5、f7)和全空(p0、d0、f0)状态时,体系的能量最低,如:24Cr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1。
4.原子(离子)核外电子排布式(图)的书写(1)核外电子排布式:按电子排入各能层中各能级的先后顺序,用数字在能级符号右上角标明该能级上排布的电子数的式子。
如Cu:1s22s22p63s23p63d104s1,其简化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1。
(2)价电子排布式:如Fe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价电子排布式为3d64s2。
价电子排布式能反映基态原子的能层数和参与成键的电子数以及最外层电子数。
(3)电子排布图:方框表示原子轨道,用“↑”或“↓”表示自旋方向不同的电子,按排入各能层中的各能级的先后顺序和在轨道中的排布情况书写。
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点
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点化学选修课程中的物质结构与性质是化学学科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对物质结构的评估和解释,为化学实验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下面将介绍一些物质结构与性质的重要知识点。
1.化学键:化学键是化学反应的基础,它是由相互作用的原子之间共用、转移或调配电子而形成的。
常见的化学键包括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
2.共价键:共价键是指两个原子通过共享电子对而连接在一起的键。
共价键通常可以分为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在极性共价键中,电子对在原子间不对称分布,而在非极性共价键中,电子对的分布相对均匀。
3.晶体结构:晶体结构是固体中原子或离子的有序排列方式。
常见的晶体结构包括离子晶体、共价晶体和金属晶体。
晶体结构的研究可以揭示物质的性能、稳定性和反应特点。
4.电子云模型:电子云模型是描述电子在原子中空间分布的模型。
根据这个模型,电子以云的形式存在于原子核周围,而无法准确表示为明确定义的轨道。
5.分子结构:分子结构是一个分子中原子的有序排列方式。
分子结构的研究可以揭示分子的性质和化学反应规律。
常见的分子结构包括线性、平面、三角锥和四面体等。
6.极性:极性是描述分子中正电荷和负电荷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
极性分子通常具有极性键,如极性共价键或离子键。
7.氢键:氢键是一种化学键,由氢原子与较电负的原子(如氮、氧和氟)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
氢键可以影响分子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8.动力学:化学反应的动力学研究了反应速率、反应机理等与时间相关的因素。
了解和掌握反应的动力学特点有助于设计和优化化学反应过程。
9.热力学:化学反应的热力学研究了反应的热效应、平衡常数等与能量相关的因素。
热力学原理可以用来预测和解释化学反应是否会发生及其方向。
10.光谱学:光谱学是研究物质与辐射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常见的光谱学方法包括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等,可以用于表征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总结
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总结一. 原子结构与性质.1. 认识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了解电子云、电子层(能层)、原子轨道(能级)的含义•电子云:用小黑点的疏密来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机会大小所得的图形叫电子云图.离核越近,电子出现的机会大,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电子出现的机会小,电子云密度越小_ _ _ _ •电子层(能层):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和主要运动区域的不核外电子分别处于不同的电子同,层•原子由里向外对应的电子层符号分别为K、L、M N、O P、Q.原子轨道(能级即亚层):处于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分别用s、p、d、f表示不同形状的轨道,s轨道呈球形、p轨道呈纺锤形,d轨道和f 轨道较复杂.各轨道的伸展方向个数依次为1、3、5、7.2. (构造原理)了解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分层排布遵循的原理,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1〜36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可以用电子层」子(亚层)和自旋方向来进行描述.在含有多个核外电子的原子中,不存在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2)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①.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先占据能量低的轨道,再依次进入能量高的轨道②.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③.洪特规则: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一.洪特规则的特例:在等价轨道的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全空时(p0、d0、f0)的状态,具有较低的能量和较大的稳定性.如24C r[Ar]3d 54sl 29C U —(3) .掌握能级交错1-36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ns<(n-2)fv(n-1)d<np3. 元素电离能和元素电负性第一电离能: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1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
高中化学《选修三 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归纳
《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归纳一、能层与能级1、能层(电子层:n):在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的能量是不同的,按照电子的能量差异将其分成不同能层。
由里向外,分别用字母:K、L、M、N、O、P、Q表示相应的第一、二、三、四、五、六、七能层。
各能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在同一个原子中,离核越近,电子能量越低2、能级:同一能层里的电子的能量也可能不同,又将其分成不同的能级,通常用s、p、d、f等表示,同一能层里,各能级的能量按s、p、d、f的顺序升高,即:E(s)<E(p)<E(d)<E(f)①K层指包含一个能级,即s能级;L层包含两个能级,s和p能级;M层包含三个能级,s、p和d能级;N层包含四个能级,s、p、d、f能级②每个能层中,能级符号的顺序是ns、np、nd、nf……③s、p、d、f……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1、3、5、7……的两倍④同一能级容纳的电子数相同3、电子云:原子核外电子绕核高速运动是没有确定的轨道的,就好像一团“带负电荷的云雾”笼罩在原子核周围,这种“带负电荷的云雾”称之为电子云。
电子云密集(单位体积内小黑点多)的地方,电子出现的机会多;反之,电子云稀疏(单位体积内小黑点少)的地方,电子出现的机会少。
即电子云表示电子在核外单位体积内出现几率的大小,而非表示核外电子多少4、原子轨道:不同能级上的电子出现概率约为90%的电子云的空间轮廓图称为原子轨道(1)原子轨道的形状①s电子的原子轨道都是球形的,每个s能级各有1个原子轨道,能层序数越大,s原子轨道的半径越大;能量:E1s<E2s<E3s,随着能层序数的增大,电子在离核更远的区域出现的概率减小,电子云越来越向更大的空间扩展②p电子的原子轨道是纺锤形(哑铃形),每个p能级有3个轨道,它们互相垂直,分别以p x、p y、p z为符号。
p原子轨道的平均半径也随能层序数增大而增大③能级与原子轨道数和容纳的电子数的关系能级s(球形)p(纺锤形)d f原子轨道1357容纳的电子数261014二、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1、构造原理:多电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总是按照能量最低原理,由低能级逐步填充到高能级。
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全册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主要知识要点:1、原子结构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3、共价键4、分子的空间构型5、分子的性质6、晶体的结构和性质(一)原子结构1、能层和能级(1)能层和能级的划分①在同一个原子中,离核越近能层能量越低。
②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能量由低到高依次为s、p、d、f。
③任一能层,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
④s、p、d、f……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1、3、5、7……的两倍。
⑤能层不同能级相同,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相同。
(2)能层、能级、原子轨道之间的关系每能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2n2(n:能层的序数)。
2、构造原理(1)构造原理是电子排入轨道的顺序,构造原理揭示了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
(2)构造原理是书写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的依据,也是绘制基态原子轨道表示式的主要依据之一。
(3)不同能层的能级有交错现象,如E(3d)>E(4s)、E(4d)>E(5s)、E (5d)>E(6s)、E(6d)>E(7s)、E(4f)>E(5p)、E(4f)>E(6s)等。
原子轨道的能量关系是:ns<(n-2)f <(n-1)d <np(4)能级组序数对应着元素周期表的周期序数,能级组原子轨道所容纳电子数目对应着每个周期的元素数目。
根据构造原理,在多电子原子的电子排布中:各能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 ;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电子。
(5)基态和激发态①基态:最低能量状态。
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原子称为基态原子。
②激发态:较高能量状态(相对基态而言)。
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跃迁至较高能级时的状态。
处于激发态的原子称为激发态原子。
③原子光谱: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电子跃迁时会吸收(基态→激发态)和放出(激发态→较低激发态或基态)不同的能量(主要是光能),产生不同的光谱——原子光谱(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
利用光谱分析可以发现新元素或利用特征谱线鉴定元素。
苏教版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3知识点精编版
第一单元 金属键 金属晶体金 属 键 与 金 属 特 性[基础·初探]1.金属键(1)概念: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称为金属键。
(2)特征:无饱和性也无方向性。
(3)金属键的强弱①主要影响因素: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的数目等。
②与金属键强弱有关的性质:金属的硬度、熔点、沸点等(至少列举三种物理性质)。
2.金属特性[核心·突破]1.金属键⎩⎪⎨⎪⎧成键粒子: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成键本质: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间的静电作用成键特征: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存在于:金属和合金中2.金属晶体的性质3.金属键的强弱对金属物理性质的影响(1)金属键的强弱比较:金属键的强度主要取决于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和外围电子数,原子半径越大,外围电子数越少,金属键越弱。
(2)金属键对金属性质的影响①金属键越强,金属熔、沸点越高。
②金属键越强,金属硬度越大。
③金属键越强,金属越难失电子。
如Na的金属键强于K,则Na比K难失电子,金属性Na比K弱。
【温馨提醒】1.并非所有金属的熔点都较高,如汞在常温下为液体,熔点很低,为-38.9 ℃;碱金属元素的熔点都较低,K-Na合金在常温下为液态。
2.合金的熔点低于其成分金属。
3.金属晶体中有阳离子,无阴离子。
4.主族金属元素原子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数多少,可通过价电子数的多少进行比较。
金属晶体[基础·初探]1.晶胞:反映晶体结构特征的基本重复单位。
2.金属晶体(1)概念: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通过金属键结合而形成的晶体叫金属晶体。
(2)构成微粒: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
(3)微粒间的作用:金属键。
(4)常见堆积方式①平面内金属原子在平面上(二维空间)紧密放置,可有两种排列方式。
其中方式a称为非密置层,方式b称为密置层。
②三维空间内金属原子在三维空间按一定的规律堆积,有4种基本堆积方式。
(1)定义一种金属与另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的融合体。
苏教版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1和2知识点
教材整理1探索物质的微观结构1.学习物质结构知识的意义(1)物质的组成、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2)学习有关物质结构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释和预测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2.研究物质结构的一般方法(2)分析原子、分子结构的理论基础:量子力学。
(3)现代研究物质结构的实验方法:光谱和衍射实验。
(4)几种测定物质组成和结构的仪器①红外光谱仪②电子显微镜③原子吸收光谱仪④X射线衍射仪等3.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模型名称道尔顿(1803)汤姆生(1904)卢瑟福(1911)玻尔(1913)量子力学(1926)模型图示实验事实元素化合时的质量比阴极射线α粒子的散射实验氢原子光谱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1.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历史2.研究物质结构的意义(1)研究物质结构,能够为设计与合成新物质提供理论基础。
揭示物质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也可以帮助我们预测物质的性能。
(2)寻找性能优异的材料,需要研究物质的结构。
(3)从分子水平探索生命现象的本质离不开对物质结构的研究。
(4)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期待着物质结构研究方面的新成果。
第一单元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第1课时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基础·初探]1.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1)卢瑟福在α粒子的散射实验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结构的有核模型。
(2)卢瑟福认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于原子核上,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做高速运动。
(3)卢瑟福被称为“原子之父”。
2.玻尔原子结构模型(1)玻尔在研究了氢原子光谱后,根据量子力学的观点,提出了新的原子结构模型。
(2)玻尔原子结构模型①原子核外电子在一系列稳定的轨道上运动,这些轨道称为原子轨道。
核外电子在原子轨道上运动时,既不放出能量,也不吸收能量。
②不同的原子轨道具有不同的能量,原子轨道的能量变化是不连续的。
③原子核外电子可以在能量不同的轨道上发生跃迁。
3.电子云(1)概念:用小点的疏密来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机会的大小所得到的图形叫做电子云图。
苏教版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3知识点
第一单元金属键金属晶体金属键与金属特性[基础·初探]1.金属键(1)概念: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称为金属键。
(2)特征:无饱和性也无方向性。
(3)金属键的强弱①主要影响因素: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的数目等。
②与金属键强弱有关的性质:金属的硬度、熔点、沸点等(至少列举三种物理性质)。
2.金属特性[核心·突破]1.金属键⎩⎪⎨⎪⎧ 成键粒子: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成键本质: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间的静电作用成键特征: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存在于:金属和合金中2.金属晶体的性质3.金属键的强弱对金属物理性质的影响(1)金属键的强弱比较:金属键的强度主要取决于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和外围电子数,原子半径越大,外围电子数越少,金属键越弱。
(2)金属键对金属性质的影响①金属键越强,金属熔、沸点越高。
②金属键越强,金属硬度越大。
③金属键越强,金属越难失电子。
如Na 的金属键强于K ,则Na 比K 难失电子,金属性Na 比K 弱。
【温馨提醒】1.并非所有金属的熔点都较高,如汞在常温下为液体,熔点很低,为-38.9 ℃;碱金属元素的熔点都较低,K-Na合金在常温下为液态。
2.合金的熔点低于其成分金属。
3.金属晶体中有阳离子,无阴离子。
4.主族金属元素原子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数多少,可通过价电子数的多少进行比较。
金属晶体[基础·初探]1.晶胞:反映晶体结构特征的基本重复单位。
2.金属晶体(1)概念: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通过金属键结合而形成的晶体叫金属晶体。
(2)构成微粒: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
(3)微粒间的作用:金属键。
(4)常见堆积方式①平面内金属原子在平面上(二维空间)紧密放置,可有两种排列方式。
其中方式a称为非密置层,方式b称为密置层。
②三维空间内金属原子在三维空间按一定的规律堆积,有4种基本堆积方式。
3.合金(1)定义一种金属与另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的融合体。
苏教版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知识点定稿版
苏教版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知识点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第一单元金属键金属晶体金属键与金属特性[基础·初探]1.金属键(1)概念: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称为金属键。
(2)特征:无饱和性也无方向性。
(3)金属键的强弱①主要影响因素: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的数目等。
②与金属键强弱有关的性质:金属的硬度、熔点、沸点等(至少列举三种物理性质)。
2.金属特性[核心·突破]1.金属键⎩⎪⎨⎪⎧成键粒子: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成键本质: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间的静电作用成键特征: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存在于:金属和合金中2.金属晶体的性质3.金属键的强弱对金属物理性质的影响(1)金属键的强弱比较:金属键的强度主要取决于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和外围电子数,原子半径越大,外围电子数越少,金属键越弱。
(2)金属键对金属性质的影响①金属键越强,金属熔、沸点越高。
②金属键越强,金属硬度越大。
③金属键越强,金属越难失电子。
如Na 的金属键强于K ,则Na 比K 难失电子,金属性Na 比K 弱。
【温馨提醒】1.并非所有金属的熔点都较高,如汞在常温下为液体,熔点很低,为-38.9 ℃;碱金属元素的熔点都较低,K-Na合金在常温下为液态。
2.合金的熔点低于其成分金属。
3.金属晶体中有阳离子,无阴离子。
4.主族金属元素原子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数多少,可通过价电子数的多少进行比较。
金属晶体[基础·初探]1.晶胞:反映晶体结构特征的基本重复单位。
2.金属晶体(1)概念: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通过金属键结合而形成的晶体叫金属晶体。
(2)构成微粒: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
(3)微粒间的作用:金属键。
(4)常见堆积方式①平面内金属原子在平面上(二维空间)紧密放置,可有两种排列方式。
其中方式a称为非密置层,方式b称为密置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提纲,苏教版】一.原子结构与性质.一.认识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了解电子云、电子层(能层)、原子轨道(能级)的含义.1.电子云:用小黑点的疏密来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机会大小所得的图形叫电子云图.离核越近,电子出现的机会大,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电子出现的机会小,电子云密度越小.电子层(能层):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和主要运动区域的不同,核外电子分别处于不同的电子层.原子由里向外对应的电子层符号分别为K、L、M、N、O、P、Q.原子轨道(能级即亚层):处于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分别用s、p、d、f表示不同形状的轨道,s轨道呈球形、p轨道呈纺锤形,d轨道和f轨道较复杂.各轨道的伸展方向个数依次为1、3、5、7.2.(构造原理)了解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分层排布遵循的原理,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1~36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可以用电子层、原子轨道(亚层)和自旋方向来进行描述.在含有多个核外电子的原子中,不存在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①.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先占据能量低的轨道,再依次进入能量高的轨道.②.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③.洪特规则: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洪特规则的特例:在等价轨道的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全空时(p0、d0、f0)的状态,具有较低的能量和较大的稳定性.如24Cr [Ar]3d54s1、29Cu [Ar]3d104s1.(3).掌握能级交错图和1-36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①根据构造原理,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图⑴箭头所示的顺序。
②根据构造原理,可以将各能级按能量的差异分成能级组如图⑵所示,由下而上表示七个能级组,其能量依次升高;在同一能级组内,从左到右能量依次升高。
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按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排布。
3.元素电离能和元素电负性第一电离能: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1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
常用符号I1表示,单位为kJ/mol。
(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的变化:每隔一定数目的元素,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重复出现从ns1到ns2np6的周期性变化.(2).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周期性变化.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周期性变化:★同周期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有逐渐增大的趋势,稀有气体的第一电离能最大,碱金属的第一电离能最小;★同主族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有逐渐减小的趋势.说明:①同周期元素,从左往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
电子亚层结构为全满、半满时较相邻元素要大即第ⅡA 族、第ⅤA 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分别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
Be、N、Mg、P②.元素第一电离能的运用:a.电离能是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实验验证.b.用来比较元素的金属性的强弱. I 1越小,金属性越强,表征原子失电子能力强弱.(3).元素电负性的周期性变化.元素的电负性:元素的原子在分子中吸引电子对的能力叫做该元素的电负性。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电负性呈周期性变化:同周期从左到右,主族元素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电负性呈现减小的趋势. 电负性的运用:二.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 内容:离子键――离子晶体1.理解离子键的含义,能说明离子键的形成.了解NaCl 型和CsCl 型离子晶体的结构特征,能用晶格能解释离子化合物的物理性质.(1).化学键:相邻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2).离子键: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离子键强弱的判断:离子半径越小,离子所带电荷越多,离子键越强,离子晶体的熔沸点越高.离子键的强弱可以用晶格能的大小来衡量,晶格能是指拆开1mol 离子晶体使之形成气态阴离子和阳离子所吸收的能量.晶格能越大,离子晶体的熔点越高、硬度越大. 离子晶体:通过离子键作用形成的晶体.典型的离子晶体结构:NaCl 型和CsCl 型.氯化钠晶体中,每个钠离子周围有6个氯离子,每个氯离子周围有6个钠离子,每个氯化钠晶胞中含有4个钠离子和4个氯离子;氯化铯晶体中,每个铯离子周围有8个氯离子,每个氯离子周围有8个铯离子,每个氯化铯晶胞中含有1个铯离子和1个氯离子.NaCl 型晶体CsCl 型晶体每个Na +离子周围被6个C1—离子所包围,同样每个C1—也被6个Na +所包围。
每个正离子被8个负离子包围着,同时每个负离子也被8个正离子所包围。
(3).晶胞中粒子数的计算方法--均摊法.位置顶点棱边面心体心贡献1/8 1/4 1/2 1内容:共价键-分子晶体――原子晶体2.了解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数据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对σ键和π键之间相对强弱的比较不作要求).(1).共价键的分类和判断:σ键(“头碰头”重叠)和π键(“肩碰肩”重叠)、极性键和非极性键,还有一类特殊的共价键-配位键.(2).共价键三参数.概念对分子的影响键能拆开1mol共价键所吸收的能量(单位:kJ/mol)键能越大,键越牢固,分子越稳定键长成键的两个原子核间的平均距离(单位:10-10米)键越短,键能越大,键越牢固,分子越稳定键角分子中相邻键之间的夹角(单位:度)键角决定了分子的空间构型共价键的键能与化学反应热的关系:反应热= 所有反应物键能总和-所有生成物键能总和.3.了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了解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及其性质的差异.(1).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2).键的极性:极性键:不同种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成键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不同,共用电子对发生偏移. 非极性键:同种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成键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相同,共用电子对不发生偏移.(3).分子的极性:①.极性分子:正电荷中心和负电荷中心不相重合的分子.非极性分子:正电荷中心和负电荷中心相重合的分子.②.分子极性的判断:分子的极性由共价键的极性及分子的空间构型两个方面共同决定.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的比较非极性分子极性分子形成原因整个分子的电荷分布均匀,对称整个分子的电荷分布不均匀、不对称存在的共价键非极性键或极性键极性键分子内原子排列对称不对称举例说明:分子共价键的极性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结论举例同核双原子分子非极性键重合非极性分子H2、N2、O2异核双原子分子极性键不重合极性分子CO、HF、HCl异核多原子分子分子中各键的向量和为零重合非极性分子CO2、BF3、CH4分子中各键的向量和不为零不重合极性分子H2O、NH3、CH3Cl③.相似相溶原理: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分子溶剂中(如HCl易溶于水中),非极性分子易溶于非极性分子溶剂中(如CO2易溶于CS2中).4.分子的空间立体结构(记住)常见分子的类型与形状比较分子类型分子形状键角键的极性分子极性代表物A 球形非极性He、NeA2直线形非极性非极性H2、O2AB 直线形极性极性HCl、NOABA 直线形180°极性非极性CO2、CS2ABA V形≠180°极性极性H2O、SO2A4正四面体形60°非极性非极性P4AB3平面三角形120°极性非极性BF3、SO3AB3三角锥形≠120°极性极性NH3、NCl3AB4正四面体形109°28′极性非极性CH4、CCl4AB3C 四面体形≠109°28′极性极性CH3Cl、CHCl3AB 2C2四面体形≠109°28′极性极性CH2Cl2直线三角形V形四面体三角锥V形H2O5.了解原子晶体的特征,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1).原子晶体:所有原子间通过共价键结合成的晶体或相邻原子间以共价键相结合而形成空间立体网状结构的晶体.(2).典型的原子晶体有金刚石(C)、晶体硅(Si)、二氧化硅(SiO2).金刚石是正四面体的空间网状结构,最小的碳环中有6个碳原子,每个碳原子与周围四个碳原子形成四个共价键;晶体硅的结构与金刚石相似;二氧化硅晶体是空间网状结构,最小的环中有6个硅原子和6个氧原子,每个硅原子与4个氧原子成键,每个氧原子与2个硅原子成键.(3).共价键强弱和原子晶体熔沸点大小的判断:原子半径越小,形成共价键的键长越短,共价键的键能越大,其晶体熔沸点越高.如熔点: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6.理解金属键的含义,能用金属键的自由电子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知道金属晶体的基本堆积方式,了解常见金属晶体的晶胞结构(晶体内部空隙的识别、与晶胞的边长等晶体结构参数相关的计算不作要求).(1).金属键: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请运用自由电子理论解释金属晶体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晶体中的微粒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自由电子与金属离子碰撞传递热量晶体中各原子层相对滑动仍保持相互作用(2).①.金属晶体:通过金属键作用形成的晶体.②.金属键的强弱和金属晶体熔沸点的变化规律:阳离子所带电荷越多、半径越小,金属键越强,熔沸点越高.如熔点:Na<Mg<Al,Li>Na>K>Rb>Cs.金属键的强弱可以用金属的原子化热来衡量.7.了解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配合物的空间构型和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不作要求).概念表示条件共用电子对由一个原子单方向提供给另一原子共用所形 A B电子对给予体电子对接其中一个原子必须提供孤对电子,另一原子必须能接受孤成的共价键。
受体对电子的轨道。
(1).配位键:一个原子提供一对电子与另一个接受电子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即成键的两个原子一方提供孤对电子,一方提供空轨道而形成的共价键.(2).①.配合物:由提供孤电子对的配位体与接受孤电子对的中心原子(或离子)以配位键形成的化合物称配合物,又称络合物.②.形成条件:a.中心原子(或离子)必须存在空轨道. b.配位体具有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③.配合物的组成.④.配合物的性质:配合物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配合物中配位键越强,配合物越稳定.当作为中心原子的金属离子相同时,配合物的稳定性与配体的性质有关.三.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1.知道分子间作用力的含义,了解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分子间作用力: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是一种静电作用,比化学键弱得多,包括范德华力和氢键.范德华力一般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而氢键则有饱和性和方向性.2.知道分子晶体的含义,了解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对物质某些物理性质的影响.(1).分子晶体:分子间以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氢键)相结合的晶体.典型的有冰、干冰.(2).分子间作用力强弱和分子晶体熔沸点大小的判断: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克服分子间引力使物质熔化和气化就需要更多的能量,熔、沸点越高.但存在氢键时分子晶体的熔沸点往往反常地高.3.了解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对氢键相对强弱的比较不作要求).NH3、H2O、HF中由于存在氢键,使得它们的沸点比同族其它元素氢化物的沸点反常地高.影响物质的性质方面:增大溶沸点,增大溶解性表示方法:X—H……Y(N O F) 一般都是氢化物中存在4.了解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的结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晶体类型原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离子晶体粒子原子分子金属阳离子、自由电子阴、阳离子粒子间作用(力)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复杂的静电作用离子键熔沸点很高很低一般较高,少部分低较高硬度很硬一般较软一般较硬,少部分软较硬溶解性难溶解相似相溶难溶(Na等与水反应)易溶于极性溶剂导电情况不导电(除硅)一般不导电良导体固体不导电,熔化或溶于水后导电实例金刚石、水晶、碳化硅等干冰、冰、纯硫酸、H2(S)Na、Mg、Al等NaCl、CaCO3NaOH等四、几种比较1、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比较化学键类型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概念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学键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通过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化学键成键微粒阴阳离子原子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成键性质静电作用共用电子对电性作用形成条件活泼金属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非金属与非金属元素金属内部实例NaCl、MgO HCl、H2SO4Fe、Mg 2、非极性键和极性键的比较非极性键极性键概念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不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发生偏移原子吸引电子能力相同不同共用电子对不偏向任何一方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原子成键原子电性电中性显电性形成条件由同种非金属元素组成由不同种非金属元素组成3.物质溶沸点的比较(重点)(1)不同类晶体:一般情况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2)同种类型晶体:构成晶体质点间的作用大,则熔沸点高,反之则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