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土地开发利用中新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预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土地开发利用中新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预防
【摘要】目的预防新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方法分析导致新的病媒生物性传染病不断出现的原因。

结果人类对土地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导致生态平衡失调,是引发新病媒生物性传染病在人间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因素之一。

结论在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过程中,为预防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特别是新的病媒生物性传染病,应该做到:①树立正确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观。

②建立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监测体系。

③实施土地资源开发的卫生学预评价制度。

④对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弥补。

⑤加强病媒生物防控队伍建设。

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生态环境保护和病媒生物传染病的预防意识。

【关键词】土地开发;新病媒;传染病
【Abstract】Objective To prevent the new vector-borne infectious disease in the land develop.Methods The causes of unceasing occurrence of the new vector-borne infectious diseases were analyzed.Results The unreaso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use of the land by the human being was one of the primary factors that caused the imbalance of the ecological equilibrium and the occurrence and epidemic of the new vector-borne infectious diseases.ConclusionIn order to prevent the vector-borne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especially the unceasing occurrence the new vector-borne infectious diseases in development of the land, th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as follows:①To set up the idea for developing the land reasonably. ②To establish monitoring system for the vector-borne infectious disease.③To implement the hygiene pre-appraisal system for developing the land.④To make up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hich destroy was carried on.⑤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roop for controlling and preventing the vector-borne infectious disease.⑥To enhance the consciousness f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vector-borne infectious disease prevention in the inhabitants by the health education.
【Key words】Land development;New vector;Infectious disease
病媒生物性传染病是指各种动物携带的病原体,通过自然环境传播给人类而发生和流行的传染性疾病。

近年来,非典型性肺炎(SARS)、高致病性禽流感、海绵状脑病(疯牛病)、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 O157、H7感染性腹泻、O139霍乱、东方斑点热、家鼠型出血热、莱姆病、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等多种新的病媒生物性传染病(动物源性传染病)不断肆虐人类而成为人间新的传染病[1,2]。

新的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不断出现,究其原因是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而土地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导致生态平衡失调从而引发病媒生物性传染病在人间的发生和流行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因素[3,4]。

因此,在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的过程中,务必要注意开展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特别是新的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我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1新病媒生物性传染病对人类社会的挑战
1.1人类对新病媒生物性传染病普遍缺乏特异性的免疫力病媒生物性传染病本来只存在于动物之中,人类一般对这些新出现的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通常感染后难以控制,容易造成流行和蔓延。

1.2新病媒生物性传染病对人体的病理造成严重的损伤人类感染这些新的病原体的抗原后,机体发生了强烈的免疫反应,强烈的免疫反应就可能给机体带来严重的病理损伤。

例如2003年SARS流行时,SARS病人的临床表现非常凶险,几乎在每个新疫区都出现有一些危重病例。

1.3新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给社会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大凡人间每出现一种新的病媒生物性传染病流行,都给当时社会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

据亚洲开发银行介绍,2003年的非典型性肺炎(SARS)让亚洲经济遭受高达28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其中我国内地、香港和台湾以及韩国的经济损失达200亿美元。

1.4新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给人类社会带来恐慌由于人类对新出现的病媒生物性传染病认识滞后,还没有掌握其发生和流行等规律,更没有很好的治疗和预防的方法和措施,疫苗也未能及时研制出,一旦新的病媒生物性传染病出现,人类往往束手无策,不知所措,容易引发社会的恐慌。

2土地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是导致病媒生物性传染病在人间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因素之一
有关资料显示,在目前已知200种动物传染病和150多种寄生虫病中,至少有200种以上可以传染给人类。

不合理的土地开发和利用,可以造成自然环境的改变,引起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在土地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人们可能接触到某些动物,使一些本来在动物间传播的病原微生物传给人类,进而在人间造成传播。

其次,人类对土地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如砍伐森林或破坏植被),导致动物食物链被严重破坏,使得野生动物的食物日渐减少以至匮乏,它们不得不从森林深处迁移到森林边缘的农田、果园甚至农家,而且凡是见到能吃的东西都吃了,如此一来,它们体内的病原微生物可能会不断地增加,并且更容易将其身上的病原微生物传染给家禽、家畜,一旦人类吃了这些家禽、家畜或接触到这些动物后,便感染上这些病原微生物[5]。

3在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过程中如何预防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发生
在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过程中,要做好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特别是新的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从而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1树立正确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观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学荣誉教授麦克尼尔(William H. McNeil)用“微寄生”(Microparasite) 的理论,解释了自然社会环
境—人类—微生物之间的生态平衡。

作者将人类与病原微生物之间的关系比作“微寄生”的关系,认为人类的活动和致病微生物之间的关系是共生互动的,人类小范围的活动如衣食住行,大范围的活动如跨洲战争等不但能够影响到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而且传染病反过来也能影响到人的各种活动[6]。

国内外有关学者和专家认为,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观包括社会观、经济观和自然观三个方面。

其中的自然观认为,人类应正确认识人与宏观自然、人与微生物之间的关系。

人类不是自然的主宰,而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不可能去征服一切,人类应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

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合理开发和利用等行为可使自然环境质量恶化,使生态失去平衡。

人类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应是纯经济的利用,而应是生态经济的利用, 是生态过程的综合统一。

人类的疾病特别是病媒生物性传染病与生态环境的性质及演变息息相关,在预防和控制病媒生物性传染病时,只有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建设才能获得持久有效的效果,也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土地资源得以持续的发展。

3.2建立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监测体系病媒生物是指能传播疾病的生物,包括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媒介主要是鼠类;无脊椎动物媒介主要是昆虫纲的蚊、蟑螂、蚤、蝇等和蛛形纲的螨、蜱等。

病媒生物监测是疾病预防控制中一项重要的系统性基础工作,而且也应该成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过程的辅助工程。

因此要求我们有关部门采取科学的方法,长期、连续、系统地开展病媒生物监测,掌握监测鼠类、蚊类、蟑螂和蝇类等病媒生物的种类、数量、分布及季节变化,并将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的结论提供给卫生行政等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制定、实施、评价和调整病媒生物控制的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从而更好地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服务。

病媒生物监测工作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单依靠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难以全面完成,因此,建议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核心,建立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农林畜牧兽医机构、口岸检验检疫机构等部门组成的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监测体系,实行联防联控。

3.3实施土地资源开发的卫生学预评价制度建议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项目在进行可行性研究阶段,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农林畜牧兽医机构和口岸检验检疫机构要参与其病媒生物防控的卫生学预评价,没有通过卫生学预评价的项目,建设部门一律不准其动工。

3.4对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弥补在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应尽可能采取各种办法弥补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例如,在建筑垃圾上植被、造林等。

3.5加强病媒生物防控队伍建设当前,大多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病媒生物防控队伍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人员业务素质普遍较低,病媒生物监测设施设备较为落后,监测经费匮乏。

因此,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积极争取财政部门的支持,配备必要的病媒生物监测设施设备,此外,要采取多种形式培训在职的病媒生物防控人员,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技能,同时要引进一批病媒生物防控高级人才,合理、科学地构建病媒生物防控队伍。

3.6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生态环境保护和病媒生物传染病的预防意识各级环境保护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农林畜牧兽医机构、口岸检验检疫机构要采取多种形式,联合开展对广大居民生态环境保护和病媒生物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倡导生态文明,引导科学的消费方式,培养良好的生活行为,做到不盲目开荒、不滥砍伐森林、不破坏植被、不滥捕滥杀野生生物、不滥丢废弃物、不滥用农药化肥等,保护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

同时指导居民一旦发现生态环境遭受破坏、自然环境中各种生物的异常现象或人群中出现不明原因疾病,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参考文献
1WHO.The World Health Report 2007-A safer future:globalpublic health security inthe 21st.century[EB/OL].http://www.who.int/whr/2007/en/index.html,2007-08-29/2007-0 9-28
2梁万年.疾病预防控制人员传染病防治培训教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4
3张雪峰.杨永钦.为何动物疫源性疾病不断威胁人类健康.[EB/OL]./wsxx5/y60.htm,2006-02-23/2007-01-10 4田玲,李冬梅,汪楠,等.加强传染病防治战略研究的思考[J].医学研究杂志,2007,36(1):11-13
5吕元聪,谭春梅.新发现的传染病与应急对策[J].中国热带医学,2005,5(2):379-381
6于新忠.从社会到生命——中国疾病、医疗史探索的过去、现实与可能[EB/OL]./show.php?id=2903,2005-02-07/2007-01-16 (收稿日期:2007-10-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