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标本检验前质量控制

合集下载

检验标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简洁范本

检验标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简洁范本

检验标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简洁范本质量控制在实验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对于分析之前的质量控制,以下是一个简洁范本,包括样本准备、标准曲线绘制和质控样本检验等方面:1.样本准备1.1样本选择:根据实验要求,选择符合条件的样本进行分析。

确保样本完整、新鲜、不受损坏和污染。

1.2样本编号:为每个样本分配唯一的编号,并进行记录,以便后续的追溯和比对。

1.3样本处理:根据实验要求,对样本进行处理,如去除杂质、稀释、提取等,确保样本的稳定性和可分析性。

2.标准曲线绘制2.1选择合适的标准品:根据实验要求,选择适当浓度的标准品,确保可以准确反映样本中目标物质的浓度范围。

2.2标准品稀释:根据实验要求,对标准品进行稀释,以获得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品。

2.3准备标准品溶液:根据标准曲线所需的标准浓度和体积,准备好标准品溶液,并确保溶液的稳定性。

2.4测量标准品:使用合适的仪器对标准品进行测量,并记录各标准品的浓度和测量值。

2.5绘制标准曲线:根据标准品的浓度和测量值,使用合适的数据处理软件绘制标准曲线,确保曲线平滑,各标准点之间有合适的线性关系。

3.质控样本检验3.1质控样本选择: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质控样本,并确保样本的稳定性和可分析性。

3.2质控样本准备:根据实验要求,对质控样本进行适当的处理和稀释,确保样本的适应性。

3.3测量质控样本:使用相同的仪器和方法对质控样本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值。

3.4分析质控样本:根据实验要求,对质控样本的测量值进行分析,计算出平均值、偏差和精密度等指标。

3.5判定结果:根据质控样本的测量结果,判断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是否通过。

如果结果符合预期范围,说明样本准备和仪器操作均正确;如果结果超出预期范围,则需要检查样本准备、仪器操作和标准曲线等方面的可能问题,并进行调整和修正。

通过以上的质量控制措施,可以确保分析之前的样本质量和仪器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临床检验15个质量控制指标

临床检验15个质量控制指标

临床检验15个质量控制指标反映标本采集量就是否正确,就是检验前得重要质量指标。

标本采集量不足或过多都可能影响检验结果。

标本类型错误率中明确规定,是分析采集标本类型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比例,其计算公式为:标本类型错误率=类型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数/标本总数×100%。

标本容器错误率中明确规定,是分析采集容器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比例,其计算公式为:标本容器错误率=采集容器错误的标本数/标本总数×100%。

单从字面意思不难理解这两个指标,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难免会心生疑问,如果一个大便杯里面装有尿液是归为标本类型错误还是标本容器错误?这就取决于申请的项目,如果申请的项目为大便常规,则归为标本类型错误。

如果申请项目为尿液培养,则归为标本容器错误。

那么我们再举几个例子:如果一个装有尿液的紫头管送检血常规,则归为标本类型错误;如果一个装有大便的无菌杯送检尿培养,则同样归为标本类型错误;如果一个装有血液的红头管送检血常规,则归为标本容器错误;如果一个装有尿液的常规尿杯送检尿培养,则归为标本容器错误。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标本总数”包括所有类型的标本总数,而不单指某一种类型的标本。

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如果存在标本类型和检测项目不一致,且对检测结果没有影响的情况,则应视为标本合格。

例如,尿杯里面采集的大便送检大便常规则应视为标本合格。

通过以上的思考和分析对标本类型错误和标本容器错误这两个指标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探讨2:如何清晰界定标本采集量错误和抗凝标本凝集?标本采集量错误率是分析的标本体积,其计算公式为:标本采集量错误率=量不足或过多(抗凝标本)的标本数/标本总数×100%。

抗凝标本凝集率是分析需要抗凝标本的凝集情况,其计算公式为:抗凝标本凝集率=凝集的标本数/需抗凝标本总数×100%。

似乎这两个指标是完全独立的,当然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明确界定。

假设一个送检红头管的生化项目,由于检测项目多,标本量采集不够,那么这肯定是标本采集量错误。

检验标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检验标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检验标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检验标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1. 背景介绍在医学实验室中,进行检验标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是十分重要的。

标本质量的控制对于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准确定量和质量的标本对于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质量控制主要通过严格的操作标准、标本采集和处理、设备维护和校准等措施来保证。

2. 标本采集和处理2.1 采集过程的规范化标本采集是影响分析结果准确性的一个重要环节。

标本采集需要规范操作流程,确保采集的标本是代表性的、完整的,并且没有受到外界干扰的。

采集过程中的不合理操作可能会导致标本污染、溶液挥发等问题。

2.2 标本处理的要求标本采集后需要保鲜处理以防止标本中的生物分子失活或降解。

不同类型的标本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

例如,血液标本需要迅速离心取血浆或血清,尿液标本需要避光贮存,病理标本需要尽快进行固定和冷藏等。

3. 校准和校正设备3.1 设备的选择和校准在进行标本分析前,需要确保使用的分析设备是准确、可靠的。

设备选择应根据分析要求和标本特性进行,且经过严格的校准和验证。

校准设备是确保仪器测量结果准确的关键步骤,设备校准应定期进行,并在校准后进行记录。

3.2 内部质量控制内部质量控制是对设备分析结果准确性的一种监测手段。

通过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样本,定期进行内部质量控制,可以评估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结果与预期结果有偏差时,应及时进行故障排除和设备维护。

4. 操作标准和质量管理4.1 操作标准的编制和执行标本分析的操作标准应根据实验室的要求进行编制,标准应详细描述每个步骤的要求和操作流程。

每个操作者都应接受标准化的培训,确保操作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

,定期进行操作方法的评价和改进,以提高操作效率和准确性。

4.2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监控建立一个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于标本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质量管理体系应包括文件控制、风险评估、不符合事件管理和内审等内容。

通过监控和评价体系的运行,可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纠正和改进措施。

检验标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检验标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检验标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引言在临床实验室中,质量控制是确保测试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步骤之一。

质量控制包括检查标本的质量、仪器的正确运行以及操作人员的技术能力等方面。

其中,检验标本的质量控制是保证分析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检验标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常用的质量控制方法以及其在实验室中的应用。

重要性检验标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对于正确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如果标本的质量不好,可能会导致测试结果的误差,从而可能会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产生影响。

进行质量控制能够帮助实验室准确评估标本的质量,确保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质量控制方法标本采集在进行分析前,正确的标本采集非常重要。

标本的采集要遵循严格的操作规范,并确保样本的完整性和纯净性。

例如,在血液标本采集时,需要遵循洗手、佩戴手套、使用无菌器具等操作规范。

只有确保标本的采集质量才能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转运和保存标本在采集后,需要正确地进行转运和保存。

标本的转运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温度变化、振动和倾斜等可能影响标本质量的因素。

例如,某些生化分析需要在低温下进行,在转运过程中需要使用冷藏设备。

质量控制样本在进行实验之前,需要使用质量控制样本进行标定和校准。

质量控制样本具有已知的浓度或数值,用于评估实验室的准确性和精确度。

实验室可以使用内部质量控制样本或外部参考物质进行质量控制。

实验室应用实验室在进行检验分析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操作。

应对设备的正确性和准确性进行验证和校准。

进行质量控制样本的准确性和精确度检验。

在进行实际样本分析之前,需要对标本进行检查和评估,并记录相应的质量控制结果。

检验标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对于实验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通过正确的标本采集、转运和保存,使用质量控制样本进行标定和校准,实验室可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实际应用中,实验室应充分意识到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并确保质量控制步骤的进行。

分析前质控

分析前质控

标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检验科经常接到临床关于检验结果不准确的抱怨和投诉,被指责质量管理不过关。

实际上,造成不准确的检验结果并不都是检验这一环节的原因。

据统计,临床检验结果不准确有50%以上是与送检标本不合格有关。

临床检验全程质量控制包括医生开单到病人准备、标本采集、送检、处理、检测及测定后的结果计算、填写、分发到临床医生的解释等全过程。

检验结果常受病人(如饮食、活动和药物)、医师、护士(如标本采集的时间、方法和病人体位)等诸多条件的影响。

目前,大部分检验科为了提高检验质量,不断更新和使用精密的仪器、标准的方法、合格的试剂、严格遵守操作规范。

但有些临床医生单纯一味地追求检验结果,却忽视了病人准备、标本留取、标本运送、标本接收等环节对检验结果准确的重要性。

因此,为了保证检验质量,必须做好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以下几点供大家参阅:一、标本的采集;1.检验申请单填写完整。

应将患者的姓名、性别、科室、症状、临床诊断等填写清楚,以便检验人员在出现异常情况时进行分析。

同时,临床医生在开检验单前,应考虑临床的参考意义、选择的项目和标本采集的时间是否恰当。

2 .充分了解患者情况。

在患者采集标本前,临床医生和护士应对患者的饮食情况、生理情况、病例变化等有详细的了解,如有些检验项目采集前必须空腹。

同时,要准确记录采集时间,以减少体内各项指标昼夜节律变化的影响,如血液中激素含量和昼夜有关,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高峰在清晨。

3 .采集血液标本要迅速。

止血带的使用不宜过长,时间长会引起血氧过少和酸中毒等,影响检测结果。

同时,医务人员在采集前要明确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如采集前几小时患者禁止喝咖啡或浓茶饮料、禁止喝酒。

4 .注意检测项目所需的附加信息。

如内生肌酊清除率应附加24h尿量、身高、体重、孕周、出生日前等信息。

二、标本的接收、运输和处理1 .检验人员在收取标本前,应建立标本拒收的书面标准,对不合格的标本严格拒收,并注明原因。

同时严格执行查收制度,患者、化验单及标本收集器必须保持一致,绝不可弄混。

检验样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检验样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检验样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质量控制在样本分析前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步骤,以确保样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1.样本准备和储存:样本准备和储存是质量控制的第一步。

确保样本正确采集,并储存在适当的条件下以防止污染或降解。

2.样本标识和追溯:每个样本必须标识清晰,包括样本编号、日期、时间和采集者等信息。

这样可以确保样本的追溯和错误排除。

3.样本传递和处理:在传递和处理样本的过程中,必须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以防止样本交叉污染。

这包括标本容器的清洁、适当的标本传递和规范的储存条件。

4.样本检查:在进行样本分析之前,应对样本进行外观检查。

这包括检查样本的颜色、清晰度和可能的异物。

任何可见问题都应当及时解决,或者排除可能的影响。

5.质量控制样本的添加:在样本分析过程中,添加质量控制样本是必要的。

质量控制样本是特定测试的已知浓度的样本,用于确认分析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样本分析设备校准:在进行样本分析之前,必须对所使用的设备进行校准。

校准应根据特定设备的要求进行,并且应定期进行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7.样本分析方法验证:在使用新的样本分析方法之前,必须对该方法进行验证。

验证包括确保分析方法的准确性、精确性、灵敏度和特异性。

8.质控记录和分析:对于每个样本分析过程,必须记录所有质控样本和实际样本的测试结果。

这些记录应与预期结果进行比较,以确定测试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9.异常样本的处理:在样本分析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异常样本。

这些异常样本应该得到适当的处理,包括重测、排除或排查。

10.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参考标准:除了质量控制样本之外,还可以通过使用内部质量控制样本和参考标准进行质量控制。

这有助于监测实验过程中的系统性误差,并与其他实验室进行比较。

总结而言,在样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中,我们需要关注样本的准备、传递和处理方式,正确标识和追溯样本,添加质量控制样本,并进行设备校准和方法验证。

检验标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检验标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检验标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检验标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1. 引言2. 标本采集和收集标本采集和收集是影响实验结果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

正确的标本采集步骤可以确保标本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以下是一些标本采集的质量控制措施:标本采集人员要接受专业的培训,了解正确的采集步骤和要求。

标本采集过程中要注意标本的标识,确保与患者信息相符。

使用正确的采集容器和试剂,避免污染和干扰。

3. 标本储存和运输标本的储存和运输也是关键的质量控制环节。

以下是一些储存和运输的质量控制措施:标本应存放在适当的温度下,避免暴露在不良环境中,以防止变质和损坏。

标本的储存容器要经过适当的消毒和清洁,以避免交叉污染。

标本的运输要遵循一定的规定和标准,确保标本的安全和完整性。

4. 标本预处理在进行实验分析之前,标本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预处理步骤。

以下是一些标本预处理的质量控制措施:标本预处理步骤要严格按照实验室的标准操作程序进行,避免误操作和交叉污染。

使用适当的试剂和仪器进行标本的处理,保证处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标本预处理过程中要记录每一步的操作和结果,以便后续分析和审查。

5. 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检验标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对于获得可靠的实验结果至关重要。

以下是质量控制的重要性:遵循质量控制步骤可以减少实验误差和结果的偏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质量控制可以帮助实验室监测和评估实验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实施质量控制可以确保实验室符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提高实验室的信誉和声誉。

6.检验标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是确保实验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环节。

通过正确的标本采集和收集、储存和运输以及标本预处理,可以避免实验结果的误差和偏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质量控制的实施还可以监测和评估实验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保证实验室的法规合规和声誉。

在进行标本分析之前,实验室应重视和实施质量控制措施。

临床检验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

临床检验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

检验科应该将 “ 标本采集要求 ” 一类的书面文件送达各个 科室, 与各个科 室经 常沟通 , 向医护人员讲明标本采集 的重要
验 的根本 , 没有检验结果 的高质量 , 发不 出准确的报告 , 检验
科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l l l 。
性 。在标本采集 的过程中应该 注意 以下几点 : ①严格执行“ 三
过 度震荡 , 防止容器破损 , 防止标识 丢失 , 防止标本 对环境的 污染 。 标本储存 时 , 血细胞 的代谢活动 , 蒸发作用和升华作用 ,
保证分析前标本 的质量 呢?我们可 以从以下几个方 面做起 。
1 规范填 写申请单 医生填写 申请单时 , 书写 的字迹应该清晰可认 , 患者的资 料, 包括姓 名 、 年龄 、 性别 、 院号 、 断 、 殊情况 等要 正确 住 诊 特 完整 , 医生姓名 、 申请 日期 、 标本类 型 、 测定项 目应 填写清楚 ,
实用医技杂志 2 1 年 1 02 月第 l 卷第 1 9 期
Ju a 0 Pat a M d a T cn u s Jn a 0 2 v 1 1 , o 1 o m l f r i l e i l eh i e , a ur 2 1 , o 9 N . cc c q y .
・7 ・ 5
增 高。一顿标 准餐后 , 可以使甘油三酯增加 5%, 0 天冬氨酸转
氨酶增 加 2 %, 0 胆红素 、 、 、 磷 钙 钠和胆固醇增加 5 %左右 。饮 食 结构 的不 同 , 对上述指标 的影 响也是不 同 的 , 高脂 肪饮食 会使甘 油三酯大幅上升 , 高蛋 白饮食会使氨 、 尿酸 、 尿素 的值 升 高较 多。药物的影响 、 熬夜 、 劳 、 疲 饮酒 等都 会影响测定结 果 的可靠性 。所以 , 患者在采集标本前 , 医护人员应该做好解 释工作 , 量争取患者 的配合 , 可能地避免 以上情况。一般 尽 尽

医学检验技术: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

医学检验技术: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

医学检验技术: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从临床医生申请检验开始,包括检验项目的申请,采集样本前患者的准备,原始样本的采集,样本的运送,样本到达实验室后至检验分析过程开始时分析前的处理结束。

在整个实验误差中,分析前误差约占70%,因此分析前质量保证,对减少实验误差,提高检验质量尤为重要。

1 检验项目的正确选择检验项目的选择应遵循安全性、有效性、时效性和经济性。

要求检验科的工作人员要经常与临床科室的医生进行沟通,向临床医生提供实验室开展检验项目的清单,并参加病房查房和会诊,为临床医生提供及时的检验信息和合理的检测项目。

2 患者的准备固定的因素年龄、性别、民族和地域等。

可变的因素如患者的情绪、运动、生理节律变化等为内在因素;饮食、药物的影响为外源性的因素。

其他甚至如采取血标本时体位、止血带绑扎的时间等都可能影响检验结果。

3 标本的正确采集标本要正确采集,对采集者的培训非常重要,具体内容要从影响因素、注意事项、采集方法等方面。

4 标本的正确传送许多检测项目对标本离体后的保存有特殊要求,如温度、湿度、光照、时间等。

采集标本后专人输送,保证输送的及时性,确保在规定时间内送达检测实验室。

保证标本在传送过程中的安全性,防止过度震荡,防止标本容器的破损,防止标本被污染,防止标本及惟一性标志的丢失和混淆,防止标本对环境的污染,防止水分蒸发等,特别是对怀疑有高生物危险性的标本应按相关条例的要求输送,严密包装,防止传染他人。

5 标本的验收及处理储存检验科收到标本后应立即专人核对,内容主要包括:惟一性标志是否正确无误,申请检验项目与标本是否相符,标本容器是否正确,是否溶血,抗凝血中有无凝块,细菌培养的标本有无被污染,标本采集时间到接收时间之间的间隔等。

对不合格的标本应及时退回并说明原因,处理的过程应有记录。

采用血清或血浆检测时,对采集的血液标本应在规定时间内做进一步处理,对于不能马上分析测定的标本,应按试验要求将其置于合适温度和环境下保存。

检验标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检验标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检验标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目录:1.引言1.1 背景1.2 目的2.质量控制原则2.1 样本标识2.2 样本采集2.3 样本保存3.样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措施3.1 样本接收与登记3.2 样本检查3.3样本处理4.质量控制管理4.1 人员培训4.2 质控样品4.3 仪器维护5.质量控制记录5.1样本接收与登记记录5.2 样本检查记录5.3 样本处理记录5.4仪器维护记录6.结论6.1 质量控制效果评估6.2 推荐改进措施1.引言1.1 背景在医学检验过程中,质量控制是一项至关重要的环节,通过质量控制的实施能够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2 目的本文档旨在详细说明检验标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2.质量控制原则2.1 样本标识对于每个接收到的标本,必须进行明确定位和标识,以避免混淆和错误。

2.2样本采集样本采集过程中,必须遵循标准操作程序和规定,确保样本的纯洁度和完整性。

2.3 样本保存标本在采集后必须妥善保存,防止污染和降解,以确保分析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样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措施3.1样本接收与登记在接收样本时,必须进行登记并核对样本信息,确保准确性和完整性。

3.2 样本检查对于每个样本,在分析前必须进行外观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确保样本无明显异常。

3.3 样本处理在样本分析前,可能需要对样本进行预处理,确保样本符合分析要求,避免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4.质量控制管理4.1人员培训对质控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资质认证,确保其了解质控流程和操作规范。

4.2 质控样品定期使用质控样品进行质量控制检验,以验证仪器和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3 仪器维护定期进行仪器维护和校准,确保仪器的运行状态良好,避免仪器故障对结果的影响。

5.质量控制记录5.1样本接收与登记记录记录每个样本的接收时间、样本信息等相关记录,确保样本信息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5.2 样本检查记录记录每个样本的外观检查结果,确定样本质量符合要求。

临床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临床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临床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在临床检验中,质量控制是确保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探讨临床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措施。

一、仪器设备的质量控制在进行临床检验前,首先要对仪器设备进行质量控制。

这包括日常维护、定期校准和内部质量控制等方面。

1. 日常维护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包括清洁、消毒和润滑等。

定期检查仪器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如有异常需及时修复或更换设备。

2. 定期校准校准仪器设备是保证测试准确性的关键步骤。

根据仪器使用手册的要求,定期进行校准,以确保仪器输出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内部质量控制内部质量控制是通过稳定样本的测试结果来评估仪器性能的方法。

通过每日、每批次或每周运行内部质量控制样本,检验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二、试剂的质量控制试剂是临床检验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对试剂进行质量控制,可以保证试剂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 试剂储存试剂在使用之前要按照要求储存。

根据试剂的特点,包括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条件进行储存,避免试剂的变质和降解。

2. 试剂检验对试剂进行检验,包括外观、pH值和激活能力等方面。

检查试剂是否存在异常,确保试剂的质量符合要求。

3. 质控品的使用使用质控品监控试剂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过与已知浓度的质控品进行比对,评估试剂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实验室操作的质量控制实验室操作的质量控制是确保测试结果准确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实验室操作的一些质量控制措施。

1. 操作规范制定严格的操作规范,确保每个步骤的执行一致性。

包括样本采集、标本处理、试剂添加和数据记录等方面,要求操作人员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减少操作误差。

2. 人员培训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

培训内容包括操作规范、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等方面。

3. 外部质量控制参加外部质量评估活动,通过与其他实验室的比对,评估实验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及时发现并纠正实验室操作中的问题。

四、数据分析与质量控制数据分析是临床检验中的关键环节。

检验样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检验样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3
长期保存
对于长期保存的样本,如数年至数十年,应保存 在-80°C的超低温环境中。
样本标识与记录
唯一标识
每个样本都应有一个唯一的标识 ,包括样本编号、采集日期、采 集部位等信息,以便于追踪和管 理。
详细记录
所有与样本相关的信息都应详细 记录,包括采集者、采集日期、 采集部位、保存方式、保存温度 和时间等。
温度控制
根据样本的特性,保持适宜的温度, 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影响样本质量 。
运输过程中的防护措施
防震措施
01
在运输过程中应采取减震措施,避免剧烈震动对样本造成损害

防尘措施
02
封闭运输工具,保持清洁,避免灰尘污染样本。
防交叉污染
03
确保不同样本之间没有交叉污染的风险,使用适当的容器和分
隔方式。
04
检验样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汇报人:
202X-01-03
• 样本采集 • 样本处理 • 样本运输 • 样本验收 • 样本存储 • 质量控制措施
01
样本采集
采集方法
静脉采血
使用真空采血管,保血液与 抗凝剂充分混合,避免溶血和
凝血。
尿液采集
清洁尿道口,使用无菌容器采 集中段尿液。
痰液采集
指导患者深咳,收集脓性或可 疑脓性痰液。
验收过程中的问题处理
问题识别
在验收过程中发现样本异常或不符合要求时,应立即停止验收,并记录问题。
处理措施
根据问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拒收、退回或重新取样等。同时,应与送检人员沟通,说 明原因和处理意见。
05
样本存储
存储设施与环境
要点一
设施

临床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临床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临床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临床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临床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的详细指南。

质量控制是确保临床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步骤,对于保障患者安全和提供优质医疗服务至关重要。

2. 质量控制的定义质量控制是指通过一系列标准化的方法和程序来监测和评估临床检验过程中的误差和变异,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以确保准确可靠的结果。

3. 质量控制的目标3.1 确保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3.2 监测试剂和标准品的质量3.3 追踪和控制实验室操作的误差3.4 评估测试方法和分析过程的可靠性3.5 确保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4. 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4.1 制定质量控制计划4.1.1 确定质量控制目标和指标4.1.2 确定质量控制的频率和方法4.1.3 制定质控样本的筛选标准4.1.4 制定异常结果的处理流程4.2 选择适当的质控样本4.2.1 内部质控样本的选择4.2.2 外部质控样本的选择4.3 建立质量控制纪录4.3.1 记录每次质控结果4.3.2 分析质控结果并制定改进措施4.3.3 保留质控数据和相关文件4.4 进行质量评价和审核4.4.1 定期评估质控结果4.4.2 再评估实验方法和过程4.4.3 进行质量审核并制定改进计划5. 质量控制的具体步骤5.1 样本质量控制5.1.1 采集标本的质量控制5.1.2 传递和储存标本的质量控制5.1.3 检查标本的有效性和适用性5.2 检测设备的质量控制5.2.1 设备校准和验证5.2.2 内部质量控制品的使用5.2.3 外部质量控制的参加5.2.4 设备维护和故障排除5.3 检测方法的质量控制5.3.1 方法的验证和验证5.3.2 确定分析方法的线性范围和检测限5.3.3 制定质量控制规范和程序5.3.4 进行方法的定期评估和验证附件:1. 质量控制计划模板2. 质量控制纪录表样本法律名词及注释:1.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的医疗器械监管法规,用于规范医疗器械的生产、流通和使用。

检验标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检验标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检验标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检验标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一、引言在进行标本分析之前,进行质量控制是十分重要的。

质量控制的目的是确保标本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为医疗决策提供可信赖的依据。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检验标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措施。

二、标本采集1.标本采集时间:确保标本采集的时间准确,避免标本过久引起分解或其他不良变化。

2.标本采集方法:按照相关规定和操作程序采集标本,确保采集的标本是符合要求的。

三、标本预处理1.标本保存:确保标本在采集后的保存条件符合要求,避免标本质量因存储条件不良而受损。

2.标本处理:根据分析要求对标本进行预处理,如离心、分离澄清等,确保后续分析的准确性。

四、标本分析设备1.设备校准:在进行标本分析前,对所使用的设备进行校准,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设备维护: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持其正常工作状态。

五、质量控制样本1.质控样本选择:选择与待测样本相似特性的质控样本,用于验证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质控样本管理:对质控样本进行管理,包括及时更新、储存条件等措施,确保质控样本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质控结果分析:对质控样本的分析结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分析方法和设备的使用参数。

六、内部质量控制1.生物标志物控制:根据分析要求选择合适的内部质量控制物质,并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控制。

2.质控数据分析:定期对内部质量控制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分析过程中是否存在异常,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七、外部质量控制1.参加外部质量评价:定期参加相关的外部质量评价活动,获取第三方对实验室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评估,以便及时纠正和改进。

2.外部质量评价结果分析:对外部质量评价的结果进行分析,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实验室的分析方法和设备使用参数。

八、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记录1.记录标本采集时间、采集方法和处理情况等相关信息。

2.记录设备校准和维护情况。

3.记录质量控制样本的选择、管理和分析结果。

4.记录内部和外部质量控制的执行情况和分析结果。

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

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

患者的准备
• 患者状态: 生物钟周期、年龄、性别、妊娠、人种等条件 都会对标本的分析有着一定的影响。 体位、姿势、劳动和运动、精神情绪等都会直 接或间接影响标本的分析结果。
患者的准备
• 患者饮食习惯: 进食高糖、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的食物、饮用咖啡等都会 影响相应的检测结果。 (eg:OGTT实验前三日患者每日进食的碳水化合物量不得低 于250-300克,且维持正常活动,影响实验的药物(咖啡因、 口服避孕药等)应在三日前停止使用,实验前患者应10-16h 不进食。)
标本的验收程序
• 申请检验项目与标本是否相符 • 标本容器是否正确、是否有损坏 • 检查标本外观以及标本量,包括有无溶血、乳糜血、
抗凝血中有无凝块等 • 检查标本采集时间到接收时间之间的间隔
可拒收的标本
• 用错标本容器的(如用错真空采血管);容器破损难以补救者。 • 溶血、脂血、黄疸严重者。 • 抗凝血中有凝块:抗凝血未加抗凝剂者;抗凝剂比例不正确者 • 标本量不足者 • 该加防腐剂未加导致标本腐败者
为什么要进行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
• 在临床实验室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中,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核心部分,是保证检验 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手段,它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其中分析 前质量控制是当前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中最薄弱和最重要的环节,它涉及到实验室 工作者、临床医生、护士、患者等多方面的关系。
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
什么是质量控制?
• 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称为 质量控制。
什么是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
• 按时间顺序,从临床医生提出检验申请,到分析检验程序 启动时终止的步骤,包括检验申请、患者准备、原始样品 的采集、标本运送到实验室并在实验室内进行传输。

检验标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检验标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检验标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1. 引言在临床实验室中,标本的质量控制是确保实验结果准确和可靠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进行标本分析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措施,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检验标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以及常用的质量控制措施。

2. 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质量控制是用来评估和监测实验室所使用的方法和设备的性能是否符合要求的过程。

它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识别出任何潜在的问题或误差。

在标本分析前进行质量控制可以帮助实验室确定是否存在先行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正或调整,以确保准确的实验结果。

3. 质量控制措施3.1 标本采集和处理在标本采集和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标本采集应遵循严格的操作规程,确保采集的标本完整和代表性。

•标本应妥善保存和运输,避免被污染或破坏。

•标本应及时送达实验室,避免样本变质或失效。

3.2 仪器校准与维护仪器校准和维护是确保仪器性能符合标准要求的重要步骤。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仪器校准和维护措施:•定期进行校准和验证,以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进行常规的仪器维护,如清洁和保养,以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

•有问题的仪器应被修复或更换,以避免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3.3 内部质量控制内部质量控制是通过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物质或质控品来评估实验室的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内部质量控制措施:•每个实验批次中应包含正常和异常样本作为内部质控品。

•内部质控品应经常使用,并根据实验室的要求定期检查。

•内部质控的结果应记录并进行分析,以确定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4 外部质量控制外部质量控制通过与其他实验室进行比对来评估实验室的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外部质量控制措施:•参加外部质量评估计划,通过与其他实验室进行比对来评估实验室的分析结果。

•外部质量评估计划应定期进行,并及时处理评估结果。

•对于不符合要求的评估结果,需要及时进行问题分析,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工作措施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工作措施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工作措施1.标准操作规程:建立标准的操作规程,确保检验人员按照规程进行操作,减少人为操作差异的影响。

规程应涵盖从样本采集、标本处理到结果分析的全过程,并针对不同检测项目制定相应规程。

2.质量管控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价体系,包括内部质量控制、外部质量评价以及内外部质量审核等,通过不同层次的质量控制手段不断监测和评价实验室的质量水平,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3.样本质量控制:对样本采集、保存和运输等环节加以严格控制,以确保样本的质量。

采用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样本采集操作,避免污染和漏采,并确保样本的保存温度和时间符合要求。

4.仪器设备的质量控制:建立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包括设备的定期验收、维护保养、故障处理等。

定期对设备进行校准和验证,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严格执行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定期进行质控测试,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5.试剂的质量控制:选择质量可靠的试剂供应商,并建立供应商评价与管理制度。

对试剂进行验收并定期进行质控检测,确保试剂的批次一致性和稳定性。

使用试剂时按照规范操作,避免试剂误差对结果影响。

6.内部质量控制:通过对已知浓度的质控品定期进行测试,检验仪器和试剂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评估实验室的检测水平。

设定合理的质控标准和目标,及时发现并纠正系统性误差,保证连续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7.外部质量评价:参与外部质量评价项目,通过与其他实验室的比对,评估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和结果准确性。

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及时纠正和改进,提升实验室的整体质量水平。

8.继续教育和培训:定期进行员工的持续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加强对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学习和了解,不断更新和改进实验室的质控措施,适应医学检验的发展。

9.环境质量和安全控制:对实验室的环境条件进行严密监测和控制,确保实验室的温湿度、洁净度符合要求。

加强实验室的安全管理,配备合适的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保障检验人员的安全。

临床标本检验前质量控制考核试题及答案

临床标本检验前质量控制考核试题及答案

临床标本检验前质量控制考核试题一、选择题1、以下关于临床检验患者准备的可变因素,错误的是?()[单选题]*A、民族VB、生理C、情绪D、药物E、运动2空腹采血,以空腹多长时间为宜?()[单选题]*A、2-6小时B、6-10小时。

C、8-12小时√D、越长越好3、血培养标本采集时机错误的是:()[单选题]*A、尽可能在抗菌药物使用后采集VB、停抗生素24小时或下次用药前采集C、寒战和发热初起时采血可提高培养阳性率D、怀疑血流感染时应尽早采血,无需体4.温超过39℃才抽血4、采血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对结果产生影响,特别是对采血量要求很高的凝血检查。

通常情况下,采A、5B、10√C、15D、205、特殊情况只能从静脉留置管中采血时,对于凝血功能检测宜弃去最初的m1或倍管腔体积的血液,对于其他检测宜弃去最初的2倍管腔体积的血液。

[单选题]*A、2、3B、3、5C、4、5D、5、6√6、成人血培养标本采集,每血培养瓶标本量应为:[单选题]*A、2-3m1B、3-5m1C、8-10m1√D、IOmIU1h7、标本的检验前周转时间(TAT)是指:[单选题]*A、从医师开出医嘱到标本采集的时差。

B、从标本采集到标本送出的时差。

C、从标本采集到检验科标本签收的时差。

√D、从标本签收到报告审核的时差。

8、有血培养且需要抽多管标本时,抽血顺序正确的是:[单选题]*A、血培养管-凝血常规管-血清管-肝素抗凝管-血常规管√B、血常规管-血培养管-凝血常规管-血清管-肝素抗凝管C、弃置管-血培养管-凝血常规管-血清管-肝素抗凝管-血常规管D、血培养管-血常规管-凝血常规管-血清管-肝素抗凝管9、无血培养且需要抽多管标本时,抽血顺序正确的是:[单选题]*A、凝血常规管-血清管-肝素抗凝管-血常规管B、血常规管-凝血常规管-血清管-肝素抗凝管C、弃置管-凝血常规管-血清管-肝素抗凝管-血常规管VD、血常规管-凝血常规管-肝素抗凝管-血清管10、采血部位的选择,正确的是()[多选题]*A、末梢血采血适合于血常规、及部分用血量极少的检验项目。

检验标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检验标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检验标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本文档涉及附件:1:标本采集及储存标准操作流程附件2:标本分析仪器操作手册附件3:质控样本保存记录表附件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质量控制:一种通过比较分析结果和已知结果来评估实验室分析过程中误差的方法,旨在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标本:指用于实验室分析的生物样本、化学样本等。

1:检验标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1.1 质量控制的目的和重要性- 目的:确保实验室的分析结果准确、可靠,并最大限度地减少误差。

- 重要性:质量控制对实验室分析过程至关重要,可以帮助发现分析方法、仪器或实验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正。

1.2 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 样本质量控制:确保标本采集、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质量符合标准操作要求,避免样本污染和变质。

- 仪器质量控制:定期检查和校准分析仪器,保证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 方法质量控制:采用标准操作流程进行实验分析,确保实验操作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

- 质量控制样本:参与实验过程的质检样本,用于检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样本质量控制2.1 标本采集- 采集人员的资质要求- 采集环境和条件的要求- 采集器材和消毒的要求- 采集过程中文书记录的要求2.2 标本储存和运输- 标本储存的温度要求- 标本储存容器的选择和使用- 标本储存的时限要求- 标本运输的要求和流程3:仪器质量控制3.1 仪器管理- 仪器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仪器的校准和检查- 仪器的故障排除和修复3.2 仪器操作- 操作前的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的详细说明- 操作过程中的记录和检查要点- 操作结束后的仪器关机和清洁工作4:方法质量控制4.1 标准操作流程- 标准操作流程的编制和修订- 标准操作流程的培训和实施- 标准操作流程的评估和改进4.2 实验中的关键质量控制点- 实验前的准备- 样本的配制和制备- 有关试剂和仪器的校准和标定- 实验操作过程的注意事项- 实验结果的记录和分析5:质量控制样本5.1 选择和准备- 质量控制样本的来源选择- 质量控制样本的制备方法5.2 使用和分析- 质量控制样本的使用频率和方法- 质量控制样本的分析过程和结果评估- 质量控制样本的记录和保存。

临床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临床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临床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临床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一、引言在临床检验中,质量控制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临床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步骤,以确保检验过程的质量和准确性。

二、方法与步骤1.样本采集前的准备工作a.检查并准备所需要的器材和试剂;b.检查仪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c.清洁并消毒采样部位。

2.样本采集与标本处理a.采集样本前,详细了解患者病史,确保采集适当的样本类型;b.根据标准采样方法采集样本;c.确保样本的正确标识与记录;d.进行必要的标本处理,如离心、分离血清、采用适当的保存条件。

3.分析仪器的质量控制a.根据仪器操作手册进行仪器的常规检查与维护;b.每日开机前进行仪器性能检验,包括光电性能、温度、时间等;c.按照质量控制样本的相关要求进行仪器质量控制。

4.质量控制样本的选择与分析a.选择适当的质量控制样本,包括内部质量控制与外部质量控制;b.根据标准操作程序,进行质量控制样本的分析;c.记录分析结果,并与预期结果进行对比,评估分析过程中的准确性。

5.分析结果评估与异常处理a.对于符合预期结果的样本,认定为合格结果;b.对于异常结果,进行异常结果复核与排查;c.根据异常结果的可能原因,进行必要的措施调整与纠正。

6.数据处理与结果报告a.对分析结果进行数据处理与统计;b.结果报告,并进行必要的解读与注释。

三、附件本文档涉及以下附件:1.临床检验质量控制表格样本;2.仪器性能检验记录表格样本。

四、法律名词及注释1.内部质量控制:由实验室自行进行,用于日常监控实验室分析过程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2.外部质量控制:由独立机构、卫生管理部门等进行的检验质量监控,通过与其他实验室进行比对来评估实验室检验的准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标本检验前质量控制
检验科: 电话:
案例一
检验科收到一份儿科急诊电解质标本, 仪器在控状态,结果显示K: 7.6mmol/L,Na:139.2mmol/L,Cl:101.4m mol/L,Ca:1.31mmol/L,重复检测结果无 明显差别,电话联系病房重新采集标本 ,第二次结果 K4.0mmol/L,Na:140.3mmol/L,Cl:101.6 mmol/L,Ca:2.43mmol/L。 联系主治医生,患儿各项生命体征均正 常,抽血前并未输注以及口服与钾有关 药物。于是怀疑标本采集过程出错,可 是两次都是普通真空生化干燥管,标本 均无溶血,也没有弄错号码,为什么第 一次K 偏高、Ca偏低?
棉签的抑菌作用
粪便培养标本的采集
• 自然排便后,提取其脓血,粘液部分23g。 • 液体粪便取2-3ml盛于无菌容器内送检。 • 送检的粪便标本不得混入尿液。
粪培养标本的运送
粪便标本应该立即送检 室温保存不能超过2h
培养标本的采集重点总结
• 抗生素治疗前采集标本。 • 标本采集后应置于无菌容器内。 • 立即送检!
免疫学检验标本的采集
免疫学检验项目血标本采集
• 抽空腹血,抽血量3-5ml。 • 用干燥管。 • 避免溶血和脂血。 • 根据不同的检验项目选则不同的采 血时间。
血液标本采集顺序及注 意事项
• 采集顺序:血培养---血凝管---血常规--• 血沉管---肝素管---生化及其他管 • 需要抗凝的标本(凝血、血常规、血沉、肝 素管)要立即轻微颠倒5次混匀,避免标本溶 血,贴好标签,尽快送检。
脑脊液培养标本的运送
• 要注意保温(25-37℃)防止干燥和避免 日光直射。 • 标本离体后应在15分钟内送至细菌室, 若不能避免延误送检,对苛养菌检测有 很大影响,降低阳性检出率。
胸腹水培养标本的采集
• 标本采集应在抗生素应用之前或停止使 用抗菌药物后1-2天采集标本。 • 无菌操作,注意防止污染。 • 标本采集量一般为5-10ml,注入无菌管 内立即送检。
特别说明
• 急性脓毒血症:10分钟内从不同部位采2-3套。 • 急性心内膜炎:1-2h内从不同部位采3套。 • 亚急性心内膜炎:从不同部位采3套,间隔 ≥15min,如24h内为阴性,应再采3套。 • 原因不明发热:从不同部位采2-3套,间隔 ≥1h,如24h内为阴性,需再采3套。Fra bibliotek 骨髓培养标本
• 在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前,寒战过后高热时,严 格无菌操作。 • 采集骨髓接种于血培养瓶中(儿童瓶为宜), 对于少量骨髓可直接接种培养基。 • 室温运送时间小于或等于2h,室温储存时间小 于或等于12h。最好及时送检。
案例二
• 外院曾有一急诊患者家属投诉,1H前血液 分析报告中WBC、RBC、PLT都下降,生 化各指标都偏低,医生发出了病危通知; 1H之后复查结果却是正常的,造成家属的 恐慌和不安。 • 原因是1H前是位轮转新护士在输液侧手臂 采血,造成血液稀释,复查时由急诊科护 士采集。 • 咱院已经遇到几例,多亏我们科及时发现 ,避免发生医疗事故
特别说明
• 在肌肉注射或静脉输含有葡萄糖或电解质(含 钾、钠、氯离子)的液体时,建议3小时以后 采集静脉血标本进行这些项目的检验 。 • 禁止从中心静脉插管、肝素帽等保留的治疗通 道中采集血液标本。 • 止血带使用时间应少于1分钟,抽取血气分析 血标本时禁止使用止血带! • 血标本应防止溶血 和脂血。 • 空腹时间不宜过长(建议8-12h)。
胸腹水培养标本的运送
标本采集后常温15分钟内应送至细菌室, 若不能及时送检,室温保存不超过12h, 真菌培养需要4℃保存,实验证明标本放 置时间越长,阳性检出率越低!
尿液培养标本的采集
• 抗生素应用前。 • 采集晨起第一次尿液送检。 • 清洗外阴部及尿道口,留取中段尿于无 菌容器内,尿量不少于1ml。 • 不可从集尿袋的下端口留取标本,集尿 袋内的尿液也不能用于培养。
• 必须在30min内送到实验室,否则延迟送检时
间将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 请注明患者体温和吸氧浓度(是否上呼吸机)。
尿液常规标本的采集
• 清洁尿道口及周围皮肤。 • 尿检应避免月经、阴道分泌物、包皮垢、 粪便等各种物质的污染。 • 根据不同的检验目的,应叮嘱病人如何 留尿。如24h尿,餐后尿等。 • 标本留取后应及时送检。
检,切勿冷藏!!
血培养采集瓶数
• 采集:一次采集2—3套(一个穿刺点=
一瓶需氧瓶+一瓶厌氧瓶即为一套)。 要求从不同部位抽取标本。
采集
• 静脉穿刺消毒方法:严格按照皮肤消毒 步骤操作(酒精30s-安尔碘30s-酒精脱 碘)。 • 培养瓶的消毒:75﹪(60s)酒精消毒橡 胶塞。 • 采集后的标本血瓶橡胶塞上 无需再加任何防护措施。
常规标本的采集
血常规标本的采集
• 患者血液采集前,应避免剧烈运动,要 求患者休息15分钟后进行采血。 • EDTA-K2抗凝剂抗凝,抽取量为2ml。 • 运送、保存:血常规抽取后应立即送检, 如不能及时送检应放在2℃~8℃冷藏, 保存时间不能超过12h。
血气分析标本的采集
• 用2ml或5ml消毒注射器,按无菌手术抽取肝素 0.2ml将注射器内部全部湿润后全部排出。 • 抽取动脉血2ml后,用小橡皮封针头。用双手 夹住注射器来回搓动后立即送检。
• 据此定义,分析前阶段质量保证的主要内容为: 保证检验项目申请的科学、合理性;根据临床 检验医师的要求,患者的病情正确准备;原始 样本的正确采集与运送。
以上内容来源于《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
三阶段所占比重
• 检验前质量控制占60﹪。 • 检验中质量控制占25﹪。 • 检验后质量控制占15﹪。
接受合格痰标本的要求
• 标本容器必须符合规定,溢漏、无盖者拒收。 • 痰标本呈水样或唾液样,为口腔标本,应重留。 • 申请单填写应完整,标本标识必须统一,并与 申请单相符。 • 标本送检时间不能超过2h。 • 同时同部位或同一天两份相同检测的标本,只 做一份。 • 送检标本少于1ml者,应重留。
各种拭子的采集
小结
标本的正 确选择、采集 和运送是实验 室工作准确和 有效的前提, 是保证实验室 质量的重要环 节!!!
• 结果公开:护士第一次抽血之后错打入了 血常规的管,很快发现了,然后把血倒入 生化管。血常规管是EDTA-K2抗凝,虽 然时间很短也会螯合部分Ca离子,同时 抗凝剂中的K离子会混入血液中,造成K 离子的假性升高和Ca离子的假性减低。 而Ca离子还在,全血照样可以凝固,这 样送到检验科,我们根本无法判断。 • 第二次复查,直接打到生化管里面,就不 会存在这样的问题了。
相关文件
• 国际标准化组织在2003年3月正式颁布《医学 实验室—质量和能力专用要求》(ISO15189)。 •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 等。 • 把整个检验过程划分为分析前质量保证、分析 中质量保证、分析后质量保证 。
分析前阶段
• 按时间顺序:该阶段来自于临床医生的申请, 包括检验要求、患者准备、原始样本采集、运 送到实验室并在实验室内部的传递,至检验分 析开始时结束。
常见临床标本的 检验前质量控制
临床检验标本的检验前质量控制
• • • • 培养标本。 常规标本。 生化标本。 免疫标本。
培养标本的采集
血培养标本的正确留取、保存、运送 • 采集:在寒战出现时或发热初期,抗生素治疗之前
以无菌方法从患者肘静脉或股动脉采血。采血量:成人 一次采血8~10ml/瓶,儿童为1~3ml/瓶。血液抽出后, 立即以无菌操作注入血培养瓶,充分混合后立刻送检。 采血后的血培养瓶常温保存≤12h,最好立即送
痰标本的采集时间及频率
• 在抗生素应用前采集痰标本 • 最好在清晨采集痰标本 • 对于细菌性肺炎,痰标本送检每天一次, 连续2-3天 • 怀疑分枝杆菌感染者,应连续收集3天清 晨痰液送检
痰标本的运送和保存注意事项
• 标本采集后需尽快(<2h)送至实验室。 • 延迟送检或待处理标本应置于4℃冰箱保 存以免杂菌生长,保存时间不能超过12h。 • 必须注意生物安全防护。
粪便常规标本的采集
• 采集新鲜标本约2-3g送检。 • 采集粘液性、脓性、血性有意义的标本。 • 根据不同的检验目的应用不同的采集方 法。 • 及时送检。
生化检验标本的采集
生化检验血标本采集
• 无特别要求的标本一般是空腹抽血。 • 一般生化检验用干燥非抗凝管收集标本,采样 量3-5ml。 • 血氨、乳酸检验用EDTA-k2抗凝管收集标本, 采样量2-3ml混匀,请立即送检。 •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需用肝素或EDTA管抗凝,采 样量2-3ml混匀。
相关导管的采集
• • • • 用消毒液消毒导管周围皮肤。 无菌操作。 要求采集导管长度5cm。 采集后的导管应置于无菌管内及时送检
(最好15分钟内送到实验室)。
脑脊液培养标本的采集
• • • • 最好在抗生素治疗前采集标本。 穿刺过程中要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污染。 培养标本的量不少于0.5ml。 脑脊液抽出后要打在无菌管内,第一管 做细菌培养。
尿液培养标本的运送
• 尿液采集后要及时送检,并保证2h内接 种。 • 夏天应缩短保存时间或冷藏保存, 4℃ 冷藏保存时间不超过8h。 • 淋病奈瑟氏菌培养不能冷藏保存。
痰培养标本
• • • • 采集 运送 保存 验收
痰标本的采集方法
自然咳痰法:留取前刷牙,用清水漱口
3次,以除去口腔内大部分杂菌,之后用 力咳出呼吸道深部的痰液吐至无菌的广 口瓶内或小纸盒内,盖好盖子。采集痰 量不能少于1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