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二 劳动关系
人力资源专业的劳动关系
人力资源专业的劳动关系人力资源专业的劳动关系是指在组织内部或者企业与员工之间建立的、管理劳动关系的一系列活动。
在现代企业中,人力资源专业的劳动关系不仅限于员工招聘、员工培训等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合理协调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关系,确保企业的顺利运营。
本文将从劳动关系的定义、发展历程、重要性和应如何管理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劳动关系的定义劳动关系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劳资双方之间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
这种关系一般体现为雇佣关系,即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雇佣合同。
劳动关系的成立涉及到雇佣、报酬、劳动条件等各个方面的事项,既表现为经济利益关系,也涉及到社会福利、权力平衡和权益保障等方面的问题。
二、劳动关系的发展历程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变化,劳动关系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首先是个体雇佣阶段,这一阶段以传统手工业为主,劳动关系单一,雇佣关系简单直接;其次是工业化阶段,工厂化生产催生了工人阶级,劳动关系逐渐复杂化;再次是福利国家阶段,国家开始制定劳动法律法规,保护劳工权益;最后是全球化阶段,跨国公司与本地员工的劳动关系成为重要议题。
三、劳动关系的重要性良好的劳动关系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劳动关系的稳定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生产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附加值。
其次,良好的劳动关系有助于促进员工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和满意度。
再次,劳动关系的稳定还能够增强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声誉,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
四、劳动关系的管理管理好劳动关系有利于企业健康发展和员工的长期福祉。
首先,企业需要制定明确的人力资源政策和劳动法规,确保雇佣过程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其次,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需要加强沟通和协商,双方应当坦诚相待、互谅互让,找到双方的最大公约数。
再次,企业应尽力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提高员工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此外,企业还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员工投诉和纠纷解决机制,及时解决劳动争议,确保企业的稳定运营。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习题汇总
第一天1、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自第二个月起向劳动者支付()工资。
P504—P505 A(A)2倍(B)3倍(C)4倍(D)5倍2、()有义务向被派遣劳动者支付工资、缴纳社会保险、提供福利待遇。
P508 D A.形式上的雇主B.接受单位C.劳动行政部门D.劳务派遣机构3、为适合劳务派遣的特殊需要,劳动合同还应增加的法定条款不包括()P511 C A.接受单位B.派遣期限C.派遣单位D.接受单位的工作岗位4、(多选)劳动者健康检查制度包括()。
P534 BEA.伤亡事故报告B.员工招聘健康检查C.职业病防护制度D.有关人员资格认证E.企业员工的定期体检5、(多选)劳动争议的解决机制包括( )。
P542 ABDE(A)自力救济(B)社会救济(C)自力救济与公力救济相结合(D)公力救济(E)社会救济与公力救济相结合第二天1、确定工资指导线水平应考虑的相关因素不包括()。
P523 BA.社会劳动生产率B.企业经营状况C.劳动力市场价格D.人工成本水平2)取得的。
P531 DA.经济普查B.问卷调查C.人口普查D.抽样调查3、()不属于劳动安全卫生保护费用。
P535 AA.医疗保险费B.劳动安全卫生教育培训经费C.工伤保险费D.健康检查和职业病防治费用4、(多选)劳动争议解决的基本途径包括()。
P554 ABCDA.仲裁B.调解C.协商解决D.向人民法院起诉E.向政府申述5、(多选)按照劳动争议主体的不同,可以把劳动争议划分为( )。
P541 CDE(A)权利争议(B)利益争议(C)个别争议(D)集体争议(E)团体争议6、(多选)劳务派遣单位的职责包括()。
P508 ABCA.向被派遣者支付工资B.为被派遣者提供福利待遇C.为被派遣者缴纳社会保险费D.监督管理被派遣者的具体工作E.为被派遣者提供实现劳动给付的工作岗位第三天1、作为劳动争议主体的职工一方当事人,人数为()以上,有共同争议理由的,属于集体劳动争议。
第二部分 人力资源管理——第十章 劳动关系
第二部分人力资源管理——第十章劳动关系知识点框架知识点: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课堂思考:什么是劳动关系?理想中的劳动关系是什么样子?一、劳动关系的概念(一)定义生产关系中直接与劳动有关的那部分社会关系。
即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以及相关组织为实现劳动过程所构成的社会关系。
1.目的实现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并完成劳动过程。
2.主体>>员工和雇主及组织构成狭义的劳动关系主体;>>广义的主体还包括政府。
3.性质:社会经济关系>>以劳动与劳动报酬相交换的利益分配关系;>>组织与个体、群体之间重要的社会关系。
(二)特征1.劳动者具有“从属性”特点。
>>雇佣关系是最主要的特点。
2.雇主追求利润最大化,劳动者追求工资最大化。
>>冲突与合作贯穿整个过程,形成劳动关系运行的两种基本形式。
3.工作场所或雇佣单位是劳动关系存在和运行的空间范围;劳动标准、管理规则是具体内容。
(三)层级结构1.个别劳动关系>>劳动者个人与劳动力使用者之间的关系;>>是劳动关系系统的基本构成。
2.集体劳动关系>>由工会为代表的劳动者与雇主或雇主组织所构成的社会关系;>>是劳动关系系统的核心构成。
(1)主体独立、权利对等、工会代表是主要特征;(2)交涉、谈判和协商确定劳动条件和标准是主要功能。
3.社会劳动关系包括劳方、资方以及协调方的政府的三方关系。
(1)政府作为直接主体介入其中是最重要的特征;(2)是劳动关系系统的总体构成。
课堂总结一、劳动关系的定义1.目的2.主体3.性质二、劳动关系的特征三、劳动关系的层级结构1.个别2.集体3.社会二、劳动关系的主体构成和环境因素(一)劳动者的概念及权利义务1.概念在现代产业社会中受雇于他人,以劳动工资收入为基本生活来源的体力和脑力劳动者。
2.从属性和有偿性是劳动者所从事劳动的两大主要特点。
3.劳动者的权利(1)个别劳权>>劳动者个人享有并行使。
人力资源师二级复习资料
人力资源师二级复习资料人力资源师二级复习资料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企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涉及到员工招聘、培训、绩效评估、薪酬福利等各个方面。
作为一名人力资源师,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人力资源师二级考试的复习资料,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备考有所帮助。
一、人力资源管理概述人力资源管理是指通过各种管理手段和方法,合理配置、开发和激励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门管理学科。
它包括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选拔、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劳动关系等多个方面。
二、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规划是指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业务需求,合理预测和计划所需的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以保证企业能够有效地实现战略目标。
在人力资源规划中,需要考虑到员工流动率、劳动力市场状况、技能需求等因素。
三、招聘与选拔招聘与选拔是指根据企业的需求,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吸引和筛选合适的人才加入企业。
在招聘与选拔过程中,需要进行岗位分析、制定招聘计划、发布招聘信息、面试评估等环节,以确保招聘到适合岗位的人才。
四、培训与开发培训与开发是指通过各种培训和发展计划,提高员工的能力和素质,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培训形式包括内部培训、外部培训、岗位轮岗等,培训内容包括技能培训、职业素养培养等。
五、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指通过设定目标、评估绩效、给予奖惩等手段,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和工作质量。
在绩效管理中,需要进行目标设定、绩效评估、绩效反馈等环节,以确保员工的工作能够对企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六、薪酬福利薪酬福利是指企业为员工提供的工资、福利和其他激励措施。
薪酬福利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员工的价值贡献、市场薪酬水平、企业财务状况等因素,以确保员工的收入和福利能够满足其需求并激励其工作。
七、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指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包括劳动合同、劳动法律法规、劳动争议处理等方面。
在劳动关系管理中,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维护企业与员工的和谐关系。
人力资源的员工关系与劳动关系
人力资源的员工关系与劳动关系人力资源部门在企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任务之一就是维护和促进良好的员工关系和劳动关系。
员工关系和劳动关系的健康与稳定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人力资源的员工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定义、重要性以及维护的策略。
一、员工关系的定义和重要性员工关系是指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互动和相互影响。
良好的员工关系有益于建立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团队凝聚力,有利于提升生产效率和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
员工关系的建立需要企业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如定期开展员工活动、提供员工培训和发展机会,以及建立沟通渠道等。
二、劳动关系的定义和重要性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各种关系,包括劳动合同、薪资待遇、工作条件和劳动保护等方面的权益。
良好的劳动关系有助于建立公平公正的劳动制度,强调双方的权益平衡,从而促进劳动者的积极性和生产力。
劳动关系的建立需要企业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劳动者的权益得到保护,并建立有效的纠纷解决机制。
三、维护员工关系与劳动关系的策略1. 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为了解员工的需求和意见,企业应建立开放与透明的沟通渠道,例如定期举办员工座谈会或问卷调查,以便及时获取员工的反馈。
2. 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为了提高员工的职业素质和能力,企业应该提供不同形式的培训和发展机会,例如内部培训课程、外部研讨会等,激励员工实现个人成长和发展。
3. 建立福利制度:企业应关注员工的福利需求,提供有竞争力的薪资待遇、完善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以及舒适的工作环境,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满意度。
4. 建立有效的纠纷解决机制:为了解决劳动关系中的纠纷和冲突,企业应建立明确的纠纷解决机制,包括内部协商、调解和仲裁等方式,确保纠纷能够及时得到妥善解决。
四、总结人力资源的员工关系与劳动关系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良好的员工关系和劳动关系有助于建立积极的工作氛围、提高员工参与度和效率。
通过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关注员工福利、以及建立纠纷解决机制等策略,企业可以维护良好的员工关系和劳动关系,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人力二级第三版新教材考点总结--劳动关系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新教材讲义(第六章)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本章内容结构与命题关联】【内容要点】【知识要求】一、劳动关系含义与特征(新增)(一)劳动关系的含义1.人力资源的配置是通过劳动力市场实现的。
2.在劳动力市场中,企业与劳动者均为享有经济主权的市场主体。
3.在现代社会,劳动的社会形式的趋同性使得劳动关系成为经济社会最普遍、最基本的社会关系。
4.所谓劳动关系通常是指用人单位(雇主)与劳动者(雇员)之间在运用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关系。
它是产权关系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而与劳动分工并无直接的联系。
5.劳动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中生产的客观条件——生产资料(资本),与生产的主观条件——劳动力相互结合的具体表现形式,两者的结合在使劳动过程得以开始的同时,也形成了现实的劳动关系。
6.劳动关系所反映的是一种特定的经济关系——劳动给付与工资的交换关系。
(二)劳动关系的特征1.劳动关系的内容是劳动2.劳动关系具有人身关系属性和财产关系属性相结合的特点3.劳动关系具有平等性和隶属性的特点【课堂练习】例1:关于劳动关系表述错误的是()。
A.劳动关系是经济社会最普遍、最基本的社会关系B.劳动关系所反映的是劳动给付与工资的交换关系C.劳动关系与劳动分工有直接的联系D.劳动关系的内容是劳动【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因生产要素属于不同的所有者而产生,它是产权关系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而与劳动分工并无直接的联系。
二、劳动法律关系的含义和特征(新增)(一)劳动法律关系1.所谓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雇员与雇主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雇员与雇主在实现现实的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2.劳动关系经劳动法律规范、调整和保护后,即转变为劳动法律关系,雇主和雇员双方有明确的权利义务。
这种受到国家法律规范、调整和保护的雇主与雇员之间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劳动关系即为劳动法律关系。
人力资源劳动关系知识及答案
人力资源劳动关系知识及答案人力资源劳动关系是指雇主与员工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关系,涉及到员工招聘、培训发展、薪酬福利、劳动合同、劳动法律法规等方面。
了解人力资源劳动关系的知识对于企业管理者和员工来说十分重要。
本文将介绍人力资源劳动关系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答案。
一、人力资源劳动关系的基本概念人力资源劳动关系是指雇主与员工在劳动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包括雇主与员工之间的权利义务、合同关系、工资支付、劳动条件、劳动保护等。
人力资源劳动关系的稳定与和谐对于企业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二、人力资源劳动关系的主要特点1. 劳动力的双方:人力资源劳动关系是由雇主和员工构成的,双方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2. 劳动关系的合法性:人力资源劳动关系的建立需要依法进行,合同的签订和执行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
3. 劳动合同的约束力:劳动合同是人力资源劳动关系的基础,雇主和员工在合同中约定劳动条件、薪酬待遇、工作时间等内容。
4. 劳动关系的互动性:人力资源劳动关系是一个互动的过程,雇主和员工在日常工作中需要相互沟通和合作,共同实现企业目标。
三、人力资源劳动关系中的常见问题与答案1. 如何保障员工的权益?答:为了保障员工的权益,雇主应遵守劳动法律法规,提供合理的劳动条件、合理的工资待遇、完善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等。
员工可以通过工会组织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2. 如何处理劳动纠纷?答:劳动纠纷的处理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来解决,双方可以选择企业内部的调解机构或第三方中介机构进行调解。
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者向法院提起诉讼。
3. 如何合理招聘和选拔员工?答:合理招聘和选拔员工是确保公司正常运营的基础。
雇主应根据岗位需求制定招聘标准,明确招聘程序,避免歧视和不公平待遇。
面试时要全面评估候选人的能力和素质,确保选择到合适的人才。
4. 如何开展员工培训和发展?答:员工培训和发展是提升员工能力和素质的重要途径。
雇主可以根据员工的需求和公司的发展目标,制定全面的培训计划,提供必要的培训资源和机会,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并提升整体团队的能力。
人力资源二级考试题
人力资源二级考试题一、综合知识与能力测试1. 课程一:劳动关系管理在现代企业中,劳动关系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涉及雇佣关系、劳动标准和劳动法规等方面的内容。
劳动关系管理对于维护企业员工的权益、促进劳资双方的和谐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1 什么是劳动关系管理?它的核心任务是什么?1.2 劳动关系管理的原则和目标是什么?1.3 请列举三种常见的劳动争议解决途径。
1.4 企业劳动管理若不合理,可能导致哪些问题?2. 课程二:薪酬管理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关键环节,旨在合理设计员工的薪资结构,激励员工积极努力工作。
薪酬管理涉及到薪资制度、薪资计算和薪资福利等方面的内容。
请回答以下问题:2.1 什么是绩效工资?它与固定工资有何不同?2.2 薪酬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如何实现这些目标?2.3 请列举三种常见的激励机制。
2.4 企业在设计薪酬制度时应考虑哪些因素?3. 课程三: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员工工作绩效的量化评估,为企业提供有效的管理决策依据。
绩效管理涉及到绩效目标设定、绩效评估和绩效奖励等方面的内容。
请回答以下问题:3.1 什么是绩效管理?它的作用是什么?3.2 绩效目标的制定原则有哪些?3.3 请列举三种常见的绩效评估方法。
3.4 企业应如何合理设计绩效奖励机制?二、案例分析题案例一: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某企业招聘时注重岗位要求的专业背景和工作经验,但最终录用的员工表现出一种缺乏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的行为,对企业形象产生了负面影响。
请回答以下问题:1. 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出发,如何预防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的问题?2. 请列举三种能提高员工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的方法。
3. 针对该员工的行为,你会采取怎样的处理方式?4. 你认为企业应如何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案例二:员工离职管理某员工在工作中遇到挫折,情绪波动较大,表示不再适应现有工作环境,希望离职。
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第三版教材电子档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
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第一节劳务派遣用工管理【学习目标】通过学习,应当明确劳动关系、劳动法律关系的含义和特征.劳务关系的含义及其与劳动关系的区别,以及劳务派遣的概念、性质和特点。
掌握依法选择劳务派遣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订立合同,明确双方责权关系,保障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程序和方法.【知识要求】一、劳动关系含义与特征(一)劳动关系的含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的配置是通过劳动力市场实现的。
在劳动力市场中,企业与劳动者均为享有经济主权的市场主体.从社会生产的角度考察,企业是将劳动与资本按各自市场价格组织起来,并使他们与一定的技术相结合,生产出产品或服务;将产品(服务)按市场价格出售,收回成本并取得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表现在劳动方面是凭借其生产物质条件的占有成为用工主体;与此相应,劳动者成为劳动主体.在现代社会。
劳动的社会形式的趋同性使得劳动关系成为经济社会最普遍、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对劳动关系的研究在各国广泛存在。
因社会制度、历史与文化的差异,劳动关系的表述各不相同,分别表述为劳资关系、劳工关系、雇佣关系、劳使关系以及产业关系等.各类称谓的外延与侧重点虽略有差别,但其内涵基本相似:均是指劳动者与劳动力的使用者之间因劳动给付与工资支付而产生的关系。
例如,H.Gospel和G.Palmer在《英国的产业关系》(British Industrial Relations)一书将劳动关系表述为:一种雇员通过提供体力和脑力劳动来换取雇主所提供报酬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关系。
菲利普,李维斯等学者则将雇佣关系理解为一种经济、法律、社会、心理以及政治的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雇员投入自己的时间和专业知识为雇主谋利,以换取一系列个性化的经济和非经济的报酬。
一般而言,所谓劳动关系通常是指用人单位(雇主)与劳动者(雇员)之间在运用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关系。
劳动关系因生产要素属于不同的所有者而产生,它是产权关系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而与劳动分工并无直接的联系.劳动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中生产的客观条件——生产资料(资本),与生产的主观条件——劳动力相互结合的具体表现形式,两者的结合在使劳动过程得以开始的同时,也形成了现实的劳动关系。
2023年新版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整体复习提纲——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
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一、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1、产生的原因不同。
2、适用的法律不同(前者是劳动法、后者是民法和合同法)。
3、主体资格不同。
4、主体性质不同(隶属关系、平等关系)最基本、最明显的区别。
5、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方面有着系统性的区别(前者享受劳动法的全部权利、后者没有属于等价有偿交换)。
6、劳动条件提供方式不同(后者自己解决)。
7、违反合同产生的法律责任不同。
8、纠纷的处理方式不同(劳动争议适用劳动争调解仲裁法,仲裁是必经程序,劳务不是权利救济方式自行选择)。
9、履行合同中的伤亡事故处理不同(无过错原则、过错原则)二、劳务派遣的含义?1.劳动者派遣机构与接受单位:民事关系,签订劳动派遣协议,取得派遣收入。
2.劳动者派遣机构与劳动者:劳动关系,签订劳动合同,派遣机构支付工资等。
3.劳动者与接受单位:提供劳动,接受监督管理三、劳动者派遣的特点?1.形式劳动关系的运行(劳务公司是主体)2.实际劳动关系的运行(用工单位是主体)3.劳动争议的处理:按一般劳动争议处理原则与程序进行处理(两种劳动争议、一种民事纠纷,发生劳动争议管辖地的选择。
)。
四、劳动者派遣机构的管理:1.资格条件:注册资本不少于200万,有开展业务固定的场所设施,有合法的劳务派遣管理制度,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2.设立程序:实行设立许可制度,由劳动保障部门特许,并办理工商登记。
3.合同体系: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签订2年以上合同,约定相关条款;劳务派遣协议也要约定相关条款;五、派遣劳动者的管理:1.派遣雇员与正式雇员享有平等的法定劳动权利。
2.在同一岗位使用的派遣雇员与正式雇员应当同等待遇,同岗同酬。
3.用人单位的内部劳动规则的实施,包括劳动定额标准,劳动纪律,绩效评价等对派遣雇员与正式雇员一律平等。
4.派遣雇员派遣期限到期,应提前告知,并协同派遣单位办理劳动合同终止手续和工作交接。
六、工资集体协商的程序1.协商代表的确定2.协商的实施步骤:(1)一方以书面形式提出协商意见书,另一方于20天内予以书面答复,并协商(2)双方在协商开始前5日内,提供资料(3)形成草案,提交职工代表大会讨论(4)制作协议文本,签字、盖章生效3.工资协议的审查(1)协议签订后10天内,将协议一式三份及说明,送交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2)劳动保障部门在收到协议15天内审查(3)报送15天后未收到意见书,视为同意(4)收到生效协议后5天内公布4.明确协议期限:一般一年一次,期满前60天内提出意见书七、劳动力工资市场指导价位制定原则:1.坚持市场取向2.坚持实事求是3.公开发布(每年6—7月发布一次)八、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种类: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法人代表—-全面责任;分管负责人——直接责任;总工--技术领导责任2.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管理制度:安全技术措施、劳动卫生措施、辅助性设施建设、改善措施、宣传教育措施3.安全生产教育制度4.安全生产检查制度5.重大事故隐患制度6.安全卫生认证制度7.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8.个人劳动安全卫生防护用品管理制度9.劳动者健康检查制度九、如何积极营造劳动安全卫生环境?1、观念环境(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预防为主、防重于治、是处理职业危害的原则)2、营造制度环境(应健全制度,严格执行、奖罚分明)3、营造技术环境(本质安全,直接使用无害装置、工艺,完善工作场所设计,劳动组织优化)十、劳动争议的特点:1.争议当事人特定2.争议内容特定3.争议表现形式特定十一、劳动争议的分类1.按主体分:(1)个别争议(10人以下)(2)集体争议(10人以上)(3)集体合同争议2.按性质分:(1)权利争议(2)利益争议3.按标的分:(1)劳动合同争议(2)关于劳动安全卫生、工作时间、休息休假、保险福利发生的争议(3)关于劳动报酬、培训、奖惩等因适用条件的不同理解与实施而发生的争议十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1、自力救济2、社会救济3、公力救济4、社会与公力想结合。
2014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劳动关系管理(第三版教材)
四、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区别(新增)
五、 劳务派遣
一、劳务派遣的含义 劳务派遣单位与接受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协议,由 劳务派遣单位招用雇员并派遣该劳务到接受单位 工作,派遣劳动者获得就业岗位及工资、福利和 社会保险待遇,劳务派遣机构从派遣业务中获得 收入的经济活动。 派遣劳动者受接受单位指挥监督,为接受单位提 供劳动。 接受单位需要按照劳务派遣协议为派遣机构支付 费用,它是实际得到劳动给付的一方,需要行使 劳动者派遣协议中的权力和义务,包括提供岗位 和劳动条件,进行劳动组织与管理和劳动安全卫 生教育等。
学习目录
第一节 劳务派遣用工管理(新增较多)
第二节 工资集体协商(少量改变) 第三节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基本不变) 第四节 企业劳动争议处理(部分改变)
第一节
劳务派遣用工管理
一、劳动关系含义与特征(新增) (一)劳动关系的含义
一种雇员通过提供体力和脑力劳动来换取雇主所
提供报酬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关系。
三重关系示意图
劳动雇用合同 被派遣劳动者 劳务派遣单位
接受单位
正由于关系复杂,所以很容易出现劳动争议。
劳务派遣的性质
是典型的非正规就业方式,也是组合劳动 关系,在我国也是新型用工方式,决不是 计划经济中的职工借调。 它存在三种主体和三重关系。 三种主体是:劳务派遣机构、接受单位、 被派遣劳动者。 三重关系:1、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 者之间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2、 劳务派遣单位与接受单位之间关系;3、接 受单位与派遣劳动者之间的管理。
4、劳动法律关系具有国家强制性
(三)事实劳动关系(新增)
1、事实劳动关系的含义
事实劳动关系除了非全日制用工形式外无书面劳动合同或无有 效书面劳动合同形成的劳动法律关系。 ①劳动者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
人力资源与劳动关系
人力资源与劳动关系人力资源是指组织内部从事人才管理的一系列活动,劳动关系则是指诸多劳动力在组织内部之间、以及与组织之间的关系。
人力资源与劳动关系紧密相连,对于组织的发展和员工的福利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力资源的概念与作用人力资源是指组织内部的所有员工以及他们的知识、技能、经验和能力。
人力资源管理是为了充分发挥和调动员工的潜力,提高组织的绩效和竞争力。
它涉及招聘、培训、绩效评估、薪酬福利、员工关系等方面。
1. 招聘与选拔招聘与选拔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步,它们决定了组织的人员构成。
透过合理有效的招聘和选拔流程,能够吸引到合适的人才加入组织,为组织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 培训与发展培训与发展是人力资源的重要环节,它帮助员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技能,增强组织的竞争力。
通过内部培训、外部培训、岗位轮换等方式,员工能够不断学习和成长,为组织贡献更大的价值。
3. 绩效评估与考核绩效评估与考核是对员工工作表现的评价与反馈机制,它能够激励员工的进取心和积极性。
通过公正、客观的评估方法,组织可以发现并培养优秀员工,同时识别并改进低效绩效表现。
4. 薪酬福利薪酬福利是组织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的关键。
合理的薪酬制度和福利政策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
5. 员工关系员工关系是指组织与员工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它直接影响组织的和谐与稳定。
建立良好的员工关系能够增加员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减少员工的离职率和劳动纠纷。
二、劳动关系的概念与重要性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之间以及劳动者与雇主之间的各种关系。
劳动者与组织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对于组织的发展至关重要。
1. 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雇主之间达成的一种法律约束关系。
它明确了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也规定了雇主的责任和义务。
劳动合同保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了劳动关系的稳定与平衡。
2. 劳动法律法规劳动法律法规是劳动关系的重要基础,它规范了劳动者与雇主之间的权利与义务。
人力资源管理的劳动关系问题及处理思路
人力资源管理的劳动关系问题及处理思路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关系成为企业和组织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人力资源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之一,其有效管理将直接影响到组织的发展和运营。
二、劳动关系问题分析1.工资福利问题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工资福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员工对于自身薪酬待遇是否公平合理十分敏感。
不合理的工资分配可能导致员工不满,从而影响团队士气和生产效率。
2.工时与休假问题加班和请假制度是劳动关系中常见的问题。
长期加班可能导致员工身体和心理受损,而过多请假也会带来生产效率下降等问题。
3.劳动合同问题劳动合同是企业与员工约定权利义务的法律依据。
未能妥善处理好劳动合同问题会使企业陷入法律风险之中。
4.职称晋升与岗位评价问题当企业没有明确的晋升渠道和岗位评价标准时,员工可能会感到缺乏动力和归属感。
5.劳动争议处理问题劳动争议的处理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声誉和员工的积极性。
不合理的解决方式可能导致进一步冲突和影响。
三、劳动关系问题解决思路1.建立完善的制度与规定企业应制定明确、公正并可行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与规定,以保障员工权益与企业利益相平衡。
其中包括妥善处理工资福利问题,设定公正合理的薪酬体系,并优化加班和请假制度等。
2.加强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开展双向沟通是解决劳动关系问题的重要一环。
企业应设立渠道,鼓励员工提供反馈意见,并及时回应员工疑虑和需求。
3.培训与晋升机制优化建立科学合理的培训机制,提供专业技能与职场素养培训,让员工感受到成长与进步。
同时,建立透明、公正的评价体系来激发员工积极性,并为其提供晋升机会。
4.注重法律法规的遵守企业应积极了解劳动法律法规,确保劳动合同符合相关要求。
与员工签订明确、详尽的协议,并履行合同约定,以避免劳动争议的产生。
5.及时有效处理劳动争议当劳动争议发生时,需要采取冷静客观的态度进行处理。
建立专门的调解机构或委员会来处理纠纷,并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渠道解决问题,如调解、仲裁等方式。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员工关系和劳动关系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员工关系和劳动关系在现代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部门,其任务是确保员工与组织的和谐发展。
而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员工关系和劳动关系是两个核心概念。
本文将探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员工关系和劳动关系,并分析它们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管理。
一、员工关系员工关系通常被定义为管理与员工之间的互动关系,力图建立积极、和谐的工作环境。
员工关系的管理主要涉及与员工进行沟通、解决纠纷、公正待遇以及实施员工激励等任务。
1. 沟通沟通是员工关系管理的基石。
有效的沟通可以消除误解和不满,增进信任和理解。
人力资源部门应该确保有一个良好的沟通渠道,使员工能够向管理层提出问题、建议或反馈,并确保他们可以及时得到回应。
2. 纠纷解决纠纷是不可避免的,但如何妥善处理纠纷将决定员工满意度和组织和谐度。
人力资源部门应设立适当的纠纷解决机制,例如内部仲裁程序或员工关系委员会。
这些机制可以提供公正和迅速的解决途径,确保争议得到妥善处理。
3. 公正待遇公正待遇对于员工关系至关重要。
员工对待遇的感受直接影响着他们对组织的忠诚度和工作表现。
人力资源部门应制定公平的薪酬体系、晋升机制以及奖励制度,以确保员工得到公正的待遇。
4. 员工激励员工激励是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的重要手段。
人力资源部门可以通过提供培训机会、评优计划、福利待遇等方式来激励员工。
这些举措将鼓励员工提高工作绩效,为组织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指管理者与员工工会等组织之间的互动关系。
它主要涉及管理者与工会的谈判、合同管理和冲突解决等活动。
1. 谈判谈判是劳动关系中的核心活动。
管理者与工会之间的谈判旨在就员工工资、福利、工作条件等问题达成一致。
这需要管理者具备谈判技巧和沟通能力,以平衡组织利益与员工利益。
2. 合同管理合同是劳动关系的法律依据。
管理者必须确保与员工工会签订的合同得到准确执行,包括工资支付、工作时间安排、福利待遇等。
同时,也应密切关注合同的到期时间,提前与员工工会进行谈判,确保新的合同的签订。
人力资源二级-劳动关系
二级—劳动派遣的特点
2、实际劳动关系的运行 接受单位是实际劳动关系的主体之一, 是劳动者实际劳动给付的用工单位。
二级—劳动派遣的特点
3、劳动争议处理的特点 在劳务派遣所形成的组合劳动关系的运行中, 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劳动争议。 劳务派遣中的劳动争议,既可能发生于派遣劳 动者与派遣机构之间,也可能发生于派遣劳动 者与接受单位之间; 劳务派遣单位与接受单位之间的争议,属于民 事纠纷,由民法解决,不属于劳动争议。
劳动关系—含义
社会条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的配置是通过劳 动力市场来实现的。 经济主权 企业组织——用工主体 自由劳动——劳动主体 相关术语: 劳资关系、劳工关系、雇佣关系 劳使关系、产业关系
劳动关系—含义
概念定义
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劳动力的使用者之间因 劳动给付、工资支付而产生的关系。
是指用人单位(雇主)与劳动者(雇员)之间 在运用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所发 生的关系。
历年考题
120、关于劳务派遣管理表述正确的是( )。 (A)劳务派遣机构是实际劳动关系的主体之一 (B)劳务派遣机构是形式劳动关系的主体之一 (C)派遣劳动者的接受单位是形式劳动关系主体之 一 (D)派遣劳动者的接受单位是实际劳动关系的主体 之一 (E)派遣单位与被派遣的劳动者之间建立的不是劳 动关系 参考答案:BD
历年考题
77、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在劳 务派遣中,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 劳动者之间依法订立( )。 (A)派遣合同 (B)集体合同 (C)劳动合同 (D)劳务派遣协议 参考答案:C
历年考题
78、劳务派遣协议规定派遣单位与接受单位双 方的权利义务,从而使双方建立起()。 (A)事实劳动关系 (B)劳动派遣关系 (C)形式劳动关系 (D)民事法律关系 参考答案:D
人事关系和劳动关系的区别联系
人事关系和劳动关系的区别联系人事关系和劳动关系是组织内部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尽管这两个概念看似相似,但它们在定义、范围、目的和职责等方面存在一些关键的区别和联系。
本文将探讨人事关系和劳动关系的区别与联系。
一、定义与范围的区别人事关系是指企业或组织与其员工之间建立和维护的一种关系,旨在促进员工的发展、满足员工的需求以及建立和谐的工作环境。
它包括员工的入职、聘用、培训发展、福利待遇、考核评价、晋升调动、人事记录等方面的管理。
劳动关系则是指劳动者与雇主之间的关系,强调劳动者与资方之间围绕工作条件、权益和利益进行协商、讨论和解决的过程。
劳动关系往往与员工的权益、工资待遇、工时管理、工会与劳资协商、劳动争议解决等相关。
从范围来看,人事关系更加广泛,涉及到员工在组织内全部的工作和发展过程,重心在于员工对组织的全面投入和发展,以及组织为员工提供的各种支持和激励措施。
而劳动关系的范围相对较窄,主要围绕雇佣关系和工作条件展开,更加注重劳动者的权益和利益保障,以及雇主与劳工之间的协商和沟通。
二、目的与职责的区别人事关系的目的是建立和维护一个相互信任、合作和互惠互利的工作环境。
通过提供良好的待遇和发展空间,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增强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和忠诚度,从而实现组织和员工共同发展。
人事关系的职责主要包括:1.员工招聘和选用:负责制定招聘政策、招聘流程,吸引并选拔合适的人才。
2.培训和发展:制定培训计划和发展机制,提供员工所需的培训和发展机会。
3.绩效管理:制定评估标准和评估流程,对员工绩效进行评估和激励。
4.薪酬福利管理:制定薪资政策、福利待遇和奖励制度,确保员工的合理报酬和福利。
而劳动关系的目的是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劳动条件得到充分保障。
它强调雇佣双方之间协商平等、互利共赢的关系,解决劳动关系中的矛盾和问题。
劳动关系的职责主要包括:1.劳动法律法规的遵守:负责了解、解释和执行相关的劳动法律法规。
实务如何区分人事关系与劳动关系
实务如何区分人事关系与劳动关系人事关系与劳动关系是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常用的两个概念。
在实务操作中,准确区分人事关系与劳动关系对于企业合规性及法律风险的控制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出发,探讨实务中如何准确辨识人事关系与劳动关系,并简要介绍其特征与区别。
一、人事关系的特征与界定人事关系主要是指雇佣关系以外的其他人事法律关系。
它是对个人在组织中从事与雇佣无直接关系但与组织一定范围内活动有密切联系的各种人事法律关系的总称。
人事关系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无直接付薪义务:人事关系中,组织与人员之间没有直接付薪义务。
人员在组织中的工作不以获取薪酬为目的,而是以提供某种服务或达到其他目标为目的。
2. 自由性:人事关系的建立主要基于自愿原则,即组织与人员自愿达成某种服务或合作协议。
协议一旦达成,组织和人员就分别承担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3. 相对独立性:人事关系中,组织与人员之间各自具有独立的法定权利和义务。
组织与人员在法律上彼此独立,从而减少了雇佣关系下的权力对等问题。
常见的人事关系包括志愿者合同、实习协议、顾问协议等。
这些协议通常不涉及正式的劳动合同,但与组织之间的合作关系紧密相关。
二、劳动关系的特征与界定劳动关系是指雇主与劳动者之间建立的、以劳动为目的的关系。
在劳动关系中,劳动者以提供劳动力为目的,雇主则提供相应薪酬和工作条件。
劳动关系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直接付薪义务:雇主与劳动者之间存在直接的货币交换关系,雇佣关系的核心是劳动者为雇主提供劳动,而雇主以薪酬回报劳动者。
2. 依法规定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劳动关系中,双方需遵守相关的劳动法律法规,包括工作时间、休假制度、工资支付、社会保险等方面的规定。
3. 雇主对劳动者行使相对支配权:在劳动关系中,雇主对劳动者拥有一定的支配权,包括工作任务的安排、工作时间的安排以及其他合理的管理措施。
劳动关系下最常见的形式是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形成的主要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第一节、劳务派遣1.1劳务派遣的含义:是指劳务派遣单位与接受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协议,由劳务派遣单位招用雇员并派遣该劳动者到接受单位工作,派遣劳动者接受单位指挥监督,为接受单位提供劳动;派遣劳动者的接受单位因为劳动力的费用,按照劳务派遣协议向劳务派遣单位支付费用,派遣劳动者就业岗位及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劳务派遣单位从派遣业务中获得收入的经济活动。
1.2劳务派遣的性质:【08年5月单选、多选考点;07年5月单选考点】通过描述劳务派遣现象,可以将劳务派遣定性为一种组合劳动关系。
在劳务派遣中存在着三种主体和三种关系。
三种主体是:劳务派遣单位、接受单位和被派遣劳动者。
三重关系是: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的关系、劳务派遣单位与与接受单位的关系和接受单位和被派遣劳动者的关系。
在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依法订立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即雇主是派遣单位,雇员是将被派遣的劳动者。
订立劳动合同之后,派遣单位将被派遣劳动者派遣到将接受单位,劳动者在接受单位的组织管理下从事劳动。
劳务派遣中派遣单位与接受单位对于派遣劳动者两两之间的关系都是劳动关系。
但是这两种劳动关系却是不完整的劳动关系。
前者,即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的关系属于有“关系”没劳动的形式劳动关系;后者,即接受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的关系属于有劳动没“关系”的实际劳动关系,因而是不完整的劳动关系。
但是,将二者结合起来观察,它们则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劳动关系,一种特殊的组合劳动关系。
既然是劳动关系,其运行适用于劳动法的范畴。
两种不完整的劳动关系能够组合在一起的桥梁或纽带是劳务派遣单位与接受单位的劳务派遣协议。
该协议规定派遣单位与接受单位双方的权利义务,从而使派遣单位与接受单位建立起民事法律关系。
正是通过这种民事法律关系将不完整的形式劳动关系和实际劳动关系合并构成组合劳动关系。
正是因为劳务派遣属于组合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法》虽然使用劳务派遣的术语,但是依然依据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对其进行调整和规范。
1.3形式劳动关系的运行:劳务派遣单位是形式劳动关系的主体之一,是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用人单位,其职责是派遣劳动者的招聘、甄选、考核、录用,将劳动者派遣到接受单位,支付工资、提供福利待遇、为被派遣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督促派遣劳动者的接受单位执行国家劳动标准和劳动条件;收取派遣劳动者的接受单位支付的派遣服务费;行使和履行与劳动者订立的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劳动合同,以及与接受单位订立的劳务派遣协议约定的应由本方享有和承担的其他权利义务。
与此相应,被派遣劳动者享有和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权利义务。
1.4实际劳动关系的运行:派遣劳动者的接受单位是实际劳动关系的主体之一,是获得劳动者实际劳动给付的用工单位。
其职责是为派遣劳动者提供工作岗位和其他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实施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定和实施与派遣劳动者相关的内部劳动规则,实施其他的劳动管理事物;向劳务派遣单位支付派遣服务费,行使和履行与派遣单位订立的劳务派遣协议约定的应由本方享有和承担的其他权利义务。
与此相应,被派遣劳动者形式和履行劳动合同以及劳务派遣协议约定的应由本人享有和承担的权利义务。
1.5劳动争议的处理:劳务派遣中的劳动争议,既可能发生于派遣劳动者与派遣单位之间,也可能发生于派遣劳动者与接受单位之间;派遣单位与接受单位之间发生的争议虽然也会设计派遣劳动者的利益,但不属于劳动争议,而是属于民事纠纷。
在形式劳动关系与实际劳动关系的运行中发生的劳动争议,应当依照一般劳动争议的处理原则与程序进行处理;在形式用人单位和实际用人单位合谋共同侵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时,形式用人单位和实际用人单位都应当作为被诉人。
在组合劳动关系的任一用人单位单独承担法律责任的争议中,如果争议处理结果与另一用人单位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前者作为被诉人,后者作为第三人。
异地劳务派遣中的劳动争议,由于派遣单位和接受不在同一地区,就涉及案件的地域管辖问题。
处理异地劳动争议可以参照以下原则:被派遣劳动者与派遣单位的劳动争议由接受单位所在地管辖;被派遣劳动者与接受单位的劳动争议由接受单位所在地管辖;被派遣劳动者与派遣单位与接受单位的劳动争议,可由劳动合同或劳务派遣协议协定,由当事人选择派遣单位所在地或接受单位所在地管辖。
1.6劳务派遣的成因:【08年5月单选考点;07年5月简答考点】(1)降低劳动管理成本:劳务派遣单位的出现是劳动管理专业化分工的必然结果;由于劳务派遣单位的派遣服务,可以减少内部人员储备,降低固定人工成本。
由于劳务派遣单位是通过专业化和集约化的方式进行经营,可将一般性劳动管理成本大幅度地降低;劳务派遣单位有着自己独立的利益和责任,只有通过提供高质量、高效率、适应实际用人单位需要的劳动管理服务,才能保证其自身的利益。
市场化的激励机制此成为劳务派遣单位迅速发展的巨大驱动力;(2)促进就业:劳务派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下述人员的就业:人力资本存量比较低,自身就业能力比较弱,短期难以找到稳定就业岗位的人员;人力资本存量比较高,就业能力比较强,劳动力市场相对比较稀缺,但不满足于固定在某一个用人单位的人员,他们通过劳务派遣的形式实现灵活就业,增加个人的收益;有一定人力资本存量,其内部结构不均衡,通过劳务派遣形式积累工作经验的人员等;(3)为强化劳动法制提供条件:劳动关系的复杂化使得劳动法获得极大的发展,劳动标准日益增多,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受到整个社会的普遍关注,中小企业内部制度的某些空白,相关劳动法律、法规的某些缺陷以及节约管理成本的要求,使其没有充分的能力处理劳动法律事务,需要专业的机构协作管理等。
如果完善劳务派遣的制度设计,有劳务派遣单位的专业操作,确实可以为强化劳动法制提供条件;(4)满足外国组织驻华代表机构等特殊单位的需求。
1.7劳务派遣单位的管理:【07年5月单选、多选考点】在劳务派遣的组合劳动关系的运行中,劳动派遣单位和接受单位都对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承担义务。
其主要内容有:(1)资格条件:劳务派遣单位必须具备企业法人设立的条件,依法设立法人治理机关,具有一定数量的专业从业人员;有健全的管理制度;达到法定标准的注册资本,以保证低于可预见的劳务派遣的系统风险。
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依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设立,注册资本不得少于50万元;(2)合同体系:在组合劳动关系的运行中,存在两种合同,其一为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其二为派遣单位与接受单位的劳务派遣协议。
劳动合同的内容除应当具备劳动合同的一般法定条款之外,为适应劳务派遣的特殊需要,还应增加法定条款,如接受单位、派遣期限、接受单位的工作岗位等;为保护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劳务派遣协议应包括劳务派遣单位与接受单位的职责划分、责任范围、责任担保形式、对被派遣的劳动者义务的分担方式,并应具有操作性。
政府劳动行政管理部门制定并应推荐使用以派遣形式用工的劳动合同和劳务派遣协议的格式文本;被派遣劳动者的接受单位从自身利益出发,应和符合上述条件的劳务派遣单位建立用人方面的分工协作关系;(3)劳务派遣单位不得克扣接受单位按照劳务派遣协议支付给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劳务派遣单位和接受单位不得向被派遣劳动者收取费用。
1.8被派遣劳动者的管理:【07年5月单选考点】(1)被派遣劳动者与正式雇员享有平等的法定劳动权利;(2)在同一岗位使用的被派遣劳动者与正式雇员应当同等待遇,同岗同酬。
被派遣劳动者与正式官员待遇的差别对称于劳动义务的差别,而不能有身份的差别。
应当告知被派遣劳动者的工作要求和劳动报酬;支付加班费、绩效奖金,提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福利待遇;对在岗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工作岗位所必须的培训;连续用工的,实行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3)实际用工单位的内部劳动规则的实施,包括劳动定额标准、劳动纪律、绩效评价等对被派遣劳动者与正式雇员一律平等;(4)实际用工单位应当根据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与劳务派遣单位确定派遣期限,不得将连续用用期限分割订立数个短期劳务派遣协议;(5)被派遣劳动者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与劳务派遣单位解除劳动合同;(6)被派遣劳动者如果有严重违纪、严重失职、营私舞弊以及不能胜任工作等《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相应情形的,用工单位可以将劳动者退回派遣单位,派遣单位依法可以与劳动者将诶出劳动合同。
被派遣劳动者的派遣期限到期,应提前告知,并应协同派遣单位办理劳动合同的终止手续和工作交接;(7)实际用工单位不得将被派遣劳动者再派遣到其他用人单位。
第一节、第二节、工资集体协商2.1工资集体协商的含义:【08年5月多选考点、07年11月单选考点】工资集体协商是指企业工会(雇员)代表与企业(雇主)代表依法就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收入水平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工资协议的行为。
工资协议是指专门就工资事项签订的专项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调整劳动关系运行的重要机制。
在劳动关系的运行中,工资的决定方式、工资制度、工资形式与水平是关系劳动关系双方利益的重大问题。
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重视解决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分扩大的问题,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在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应逐渐使各类企业短期工资的决定方式由雇主单方决定的机制过渡到通过集体协商,建立工资分配的共决机制,建立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就工资分配的制度、形式、水平、支付及调整办法等进行协商共决的机制。
2.2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08年5月简答考点;07年11月多选考点】(1)工资协议的期限;(2)工资分配制度、工资标准和工资分配形式;(3)职工年度平均工资水平及其调整幅度;(4)奖金、津贴、补贴等分配方法;(5)工资支付办法;(6)变更、解除工资协议的程序;(7)工资协议的终止条件;(8)工资协议的违约责任;(9)双方认为应当协商约定的其他事项。
2.3工资指导线制度的含义:工资知道线制度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宏观调控工资总量和水平,调节工资分配关系,指导工资增长,指导企业工资分配的办法、规定的总称。
其主要目的是调整、规范工资分配关系,逐步提高工资水平,保证所有的劳动者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实现社会公平。
工资指导线适用于各类企业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2.4工资指导线的作用:(1)为企业集体协商确定年度工资增长水平提供依据,有利于企业形成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政府制定并实施工资指导线制度,可以为工资的集体协商提供一种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