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康复训练PPT课件
合集下载
呼吸功能训练 PPT课件
28
呼吸训练的目标
▪ 尽可能恢复有效的腹式呼吸,改善呼吸功能。 ▪ 清除气道内分泌物,减少气道刺激因素,保
持呼吸道卫生。 ▪ 采取多种措施,防治并发症。 ▪ 提高患者心功能和全身体能,尽可能恢复活
▪ 呼吸疾病是肺部组织气体充分交换受阻而导 致二氧化碳潴留和缺氧的一些疾病。
▪ 原因:肌肉无力或其弹性减退;空气流经气 管支气管树时阻力增加。
▪ 分类: 限制性疾病 阻塞性疾病 弥散功能障碍
20
(三)呼吸肌及其控制
▪ 静息状态下,正常通气是通过膈肌收缩,伴 肋间外肌充分收缩使胸廓固定完成的。
▪ 吸气时,当膈肌开始收缩,下部肋缘就想外 张开且腹压增加,同时腹肌放松。
7
肺及胸廓的弹性特征
▪ 肺具有抵抗扩张、向无气状态回缩的特 性
▪ 胸廓和横膈有向外扩张的趋势
8
胸廓
9
呼吸肌
▪ 呼吸肌并不直接作用于肺和支气管,而是通过改变 胸腔容积,使胸腔内压产生相应变化,从而导致肺 泡扩张和回缩,驱动气体出入。
10
呼吸肌
▪ 吸气肌 膈肌(横膈膜) 肋间外肌 辅助吸气肌(胸锁乳突肌/ 斜方肌/斜角肌)
▪ 呼气时则主要有肺回缩的力量使膈肌逐渐放 松所致。
▪ 呼吸中枢活动增强时可增加呼吸的深度和速 度。
21
呼吸训练的理论基础
▪ 解剖与生理方面的依据 ▪ 呼吸节律的调控 ▪ 肺的功能潜力
22
解剖和生理方面的依据
▪ 维持肺通气量的肌群不是直接作用于肺和支 气管,而是通过改变胸腔容积,使胸腔内压 产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引起肺泡的扩张和回 缩,驱动气体出入。
12
肋间肌
▪ 主要的呼吸辅助肌 ▪ 肋间外肌收缩使胸廓向上、向外扩张,胸廓
呼吸训练的目标
▪ 尽可能恢复有效的腹式呼吸,改善呼吸功能。 ▪ 清除气道内分泌物,减少气道刺激因素,保
持呼吸道卫生。 ▪ 采取多种措施,防治并发症。 ▪ 提高患者心功能和全身体能,尽可能恢复活
▪ 呼吸疾病是肺部组织气体充分交换受阻而导 致二氧化碳潴留和缺氧的一些疾病。
▪ 原因:肌肉无力或其弹性减退;空气流经气 管支气管树时阻力增加。
▪ 分类: 限制性疾病 阻塞性疾病 弥散功能障碍
20
(三)呼吸肌及其控制
▪ 静息状态下,正常通气是通过膈肌收缩,伴 肋间外肌充分收缩使胸廓固定完成的。
▪ 吸气时,当膈肌开始收缩,下部肋缘就想外 张开且腹压增加,同时腹肌放松。
7
肺及胸廓的弹性特征
▪ 肺具有抵抗扩张、向无气状态回缩的特 性
▪ 胸廓和横膈有向外扩张的趋势
8
胸廓
9
呼吸肌
▪ 呼吸肌并不直接作用于肺和支气管,而是通过改变 胸腔容积,使胸腔内压产生相应变化,从而导致肺 泡扩张和回缩,驱动气体出入。
10
呼吸肌
▪ 吸气肌 膈肌(横膈膜) 肋间外肌 辅助吸气肌(胸锁乳突肌/ 斜方肌/斜角肌)
▪ 呼气时则主要有肺回缩的力量使膈肌逐渐放 松所致。
▪ 呼吸中枢活动增强时可增加呼吸的深度和速 度。
21
呼吸训练的理论基础
▪ 解剖与生理方面的依据 ▪ 呼吸节律的调控 ▪ 肺的功能潜力
22
解剖和生理方面的依据
▪ 维持肺通气量的肌群不是直接作用于肺和支 气管,而是通过改变胸腔容积,使胸腔内压 产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引起肺泡的扩张和回 缩,驱动气体出入。
12
肋间肌
▪ 主要的呼吸辅助肌 ▪ 肋间外肌收缩使胸廓向上、向外扩张,胸廓
呼吸功能锻炼 ppt课件
训练频率:8~ 10次/min,持续3~ 2.辅助呼吸训练:在呼吸时用双手放置于胸部和腹部, 放置于胸部的手在呼吸过程中保持原位不动,放置于 腹部的手在吸气时随腹壁上抬,呼气时向上后方用力 按压加强腹部回缩
康复科
呼吸训练之 膈肌呼吸
3.负荷膈肌呼吸训练: 在腹部放置一重物进行抗阻训练
康复科
保持呼吸道通畅
常用引流体位
倾斜俯卧位,头低45° 倾斜左右侧卧位,头低45° 倾斜仰卧位,头低45° 倾斜左右半侧卧位,头低30° 半侧卧位,向后靠
体位引流
引流部位
两肺下叶和后底区 左右肺下叶外底区 两肺下叶前底区 右肺中叶 两肺上叶前区
呼吸训练
△ 肌肉放松训练 △ 膈肌呼吸 △ 缩唇呼吸 △ 局部呼吸练习
呼吸功能锻炼
* * * *
保持呼吸道通 畅
体胸进摆 位部行放 引叩有正 流拍效确
咳体 嗽位
△△△△ 缩膈肌 唇肌肉 呼呼放 吸吸松 训 练
运动训练
练 ◇◇ 下 肢 训
呼吸功能锻炼
坐位 半坐卧位
有利于肺扩张
保持呼吸道通畅 进行有效咳嗽
方法: ﹡缓慢深吸气,吸气后屏气3s,然后张口连续
咳嗽3声,咳嗽时腹肌用力,腹壁内缩 ﹡停止咳嗽,缩唇将气尽量呼尽 ﹡再缓慢深吸气,重复以上动作。连续做到2~3
目的
• 提高机体对上臂运动的适应能力而降低耗氧量, 改善做功效能,减轻呼吸短促
• 由于肩胛带肌群肌力的改善,可增强在上臂不 动时助吸气的效能
康复科
运动训练 上肢训练
1、用上臂测力器进行上臂训练:最初在没有阻力 负荷的情况下,上臂旋转近50圈,然后在5周 的间隔时间内耐受20~30min的锻炼
康复科
主要用于活动某侧肺或胸部某一部位的 专门呼吸训练,目的是提高单侧呼吸肌的肌 力和耐力,改善局部肺功能和吸氧量
康复科
呼吸训练之 膈肌呼吸
3.负荷膈肌呼吸训练: 在腹部放置一重物进行抗阻训练
康复科
保持呼吸道通畅
常用引流体位
倾斜俯卧位,头低45° 倾斜左右侧卧位,头低45° 倾斜仰卧位,头低45° 倾斜左右半侧卧位,头低30° 半侧卧位,向后靠
体位引流
引流部位
两肺下叶和后底区 左右肺下叶外底区 两肺下叶前底区 右肺中叶 两肺上叶前区
呼吸训练
△ 肌肉放松训练 △ 膈肌呼吸 △ 缩唇呼吸 △ 局部呼吸练习
呼吸功能锻炼
* * * *
保持呼吸道通 畅
体胸进摆 位部行放 引叩有正 流拍效确
咳体 嗽位
△△△△ 缩膈肌 唇肌肉 呼呼放 吸吸松 训 练
运动训练
练 ◇◇ 下 肢 训
呼吸功能锻炼
坐位 半坐卧位
有利于肺扩张
保持呼吸道通畅 进行有效咳嗽
方法: ﹡缓慢深吸气,吸气后屏气3s,然后张口连续
咳嗽3声,咳嗽时腹肌用力,腹壁内缩 ﹡停止咳嗽,缩唇将气尽量呼尽 ﹡再缓慢深吸气,重复以上动作。连续做到2~3
目的
• 提高机体对上臂运动的适应能力而降低耗氧量, 改善做功效能,减轻呼吸短促
• 由于肩胛带肌群肌力的改善,可增强在上臂不 动时助吸气的效能
康复科
运动训练 上肢训练
1、用上臂测力器进行上臂训练:最初在没有阻力 负荷的情况下,上臂旋转近50圈,然后在5周 的间隔时间内耐受20~30min的锻炼
康复科
主要用于活动某侧肺或胸部某一部位的 专门呼吸训练,目的是提高单侧呼吸肌的肌 力和耐力,改善局部肺功能和吸氧量
呼吸康复训练ppt课件
心理支持策略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以减轻焦虑、抑 郁等负面情绪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放松训练
教授患者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等放松技巧,以降低紧张和焦 虑水平,改善呼吸功能。
心理教育
提供关于呼吸疾病和呼吸康复训练的心理教育资料,帮助患者增 强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
家属参与和合作
个性化训练计划的进一步完善
期待未来能够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更加个性化的呼吸康复训练计划,提高训练 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智能化技术的广泛应用
期待智能化技术能够在呼吸康复训练中得到广泛应用,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训 练效率。
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
期待通过呼吸康复训练,患者能够掌握自我管理的技能和方法,积极参与训练过程,提高 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呼吸康复训练ppt课件
目录
• 呼吸康复训练概述 • 呼吸功能评估与诊断 • 呼吸康复训练方法与技术 • 呼吸康复器械与辅助设备
目录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 总结与展望
01
呼吸康复训练概述
定义与目的
01
02
定义
目的
呼吸康复训练是一种通过特定呼吸练习和技巧,帮助患者改善呼吸功 能、增强呼吸肌肉力量、提高肺活量和氧气利用率的综合性治疗方法 。
交替鼻孔呼吸法
通过交替鼻孔呼吸来平衡左右大脑 的功能,提高注意力和集中力。
气道清洁技术
有效咳嗽法
通过正确的咳嗽方式来清除呼吸道分泌 物和异物。
拍背排痰法
通过拍背来帮助患者排出痰液,保持呼 吸道通畅。
体位引流法
通过改变体位来利用重力作用帮助患者 排出痰液。
(完整版)呼吸操锻炼PPT课件
立位呼吸操
方法与步骤:
8、隆腹深吸气,弯腰 缩腹呼气4~8次。
注意事项
1、因人而宜
结合呼吸生理和呼吸力学的机制,针对病人个体差异, 为病人选择制定一套呼吸肌训练技术。
注意事项
2、循序渐进
根据病人的病情轻重程度,为病人制定训练计划,开 始训练时,应有医护人员在场,先做示范动作,再给 予具体指导和及时纠正。开始训练次数不宜过多,掌 握方法后逐渐增加时间和次胸时呼气4~8次。
立位呼吸操
方法与步骤:
4、双手叉腰,交替单腿抬 高4~8次,抬吸复呼。 。
立位呼吸操
方法与步骤:
5、双手搭肩,旋转上身4-8次, 旋呼复吸
立位呼吸操
方法与步骤:
6、展臂吸气,抱胸呼气 4-8次。
立位呼吸操
方法与步骤:
7、双腿交替外展4~8次, 展吸复呼。
腹式呼吸 缩唇呼吸
腹式呼吸
又称膈式呼吸,呼吸时胸部尽量保持不动,吸气时用鼻 深吸气,将腹部鼓起,呼气时则缩唇缓慢呼气,腹部尽量回 缩。腹式呼吸适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恢复期。
1.取仰卧或舒适的坐姿,放松全身。 2.右手放在腹部肚脐,左手放在胸部。 3.吸气时,最大限度地向外扩张腹部。 4. 呼气时,最大限度地向内收缩腹部。
气片刻再进行缩唇呼气。
呼气时,缩拢口唇呈“吹口哨”状,
缩
使气体通过缩窄的口形徐徐将肺内气
唇
体轻轻吹出,每次呼气持续4~6秒,
呼 吸
然后用鼻子轻轻吸气。 要求呼气时间要稍长一些,尽量多呼
出气体,吸气和呼气的时间比为1:2
要
每天练习3~4次,每次15~20分钟,
点
吸气时默数1、2,呼气时默数1、2、
腹
呼吸要深长而缓慢
呼吸功能康复训练ppt课件
机辅助呼吸。 合理使用抗生素。
18
六、预防
19
(一)术前护理
❖卫生宣教:对患者和家属 ➢呼吸功能锻炼的重要性 ➢术后疼痛控制,消除患者对疼痛的
恐惧 ➢咳嗽技巧、深呼吸运动等
20
(一)术前护理
❖控制感染: 抗炎治疗 解痉祛痰 雾化吸入 体位排痰
21
(一)术前护理
❖术前深呼吸运动: 根据体力上下楼梯 吹气球 使用呼吸功能锻炼仪
2
呼吸功能康复训练—目的
呼吸功能训练主要是提高腹肌张力,增大膈肌 上下移动幅度,改善肺通气功能,增加呼吸肌 肌力,减轻或缓解呼吸肌功能失调。通过最大 幅度吸气使横膈收缩下沉,腹部隆起,胸腔负 压增大,进入肺泡的气体量增多,呼气时,膈 肌松弛,腹部凹陷,肺弹性回位的力增大,促 进肺泡的气体排出,从而达到锻炼膈肌的目的。
28
29
谢谢
30
平卧体位
10
原因分析—生理学(3)
咳嗽反射—排出分泌物及异物 影响因素
麻醉、镇静药 酸中毒 疼痛
11
原因分析—生理学(4)
肺表面活性物质 来源:肺泡Ⅱ上皮 组成:磷质(90%) 蛋白质(10%) 功能:抗粘剂-防止支气管关闭、防止粘
液聚集、促进痰液排出、帮助无纤毛区 运输、降低表面张力,维持肺泡稳定、 促进吞噬细胞吞噬杀灭细菌
6
原因分析—组织学(2)
小气道壁的蠕动减弱 影响因素
吸烟、支扩病人—蠕动减弱 迷走神经兴奋—小支气管痉挛 支气管部分切除
7
原因分析—组织学(3)
肺内淋巴管的破坏 200ml/min液体经淋巴回流—避免肺水肿 影响因素
手术损伤淋巴管、淋巴结清扫 组织间隙水肿 肺表面活性物质失活 肺泡萎陷 肺不张、肺部感染
18
六、预防
19
(一)术前护理
❖卫生宣教:对患者和家属 ➢呼吸功能锻炼的重要性 ➢术后疼痛控制,消除患者对疼痛的
恐惧 ➢咳嗽技巧、深呼吸运动等
20
(一)术前护理
❖控制感染: 抗炎治疗 解痉祛痰 雾化吸入 体位排痰
21
(一)术前护理
❖术前深呼吸运动: 根据体力上下楼梯 吹气球 使用呼吸功能锻炼仪
2
呼吸功能康复训练—目的
呼吸功能训练主要是提高腹肌张力,增大膈肌 上下移动幅度,改善肺通气功能,增加呼吸肌 肌力,减轻或缓解呼吸肌功能失调。通过最大 幅度吸气使横膈收缩下沉,腹部隆起,胸腔负 压增大,进入肺泡的气体量增多,呼气时,膈 肌松弛,腹部凹陷,肺弹性回位的力增大,促 进肺泡的气体排出,从而达到锻炼膈肌的目的。
28
29
谢谢
30
平卧体位
10
原因分析—生理学(3)
咳嗽反射—排出分泌物及异物 影响因素
麻醉、镇静药 酸中毒 疼痛
11
原因分析—生理学(4)
肺表面活性物质 来源:肺泡Ⅱ上皮 组成:磷质(90%) 蛋白质(10%) 功能:抗粘剂-防止支气管关闭、防止粘
液聚集、促进痰液排出、帮助无纤毛区 运输、降低表面张力,维持肺泡稳定、 促进吞噬细胞吞噬杀灭细菌
6
原因分析—组织学(2)
小气道壁的蠕动减弱 影响因素
吸烟、支扩病人—蠕动减弱 迷走神经兴奋—小支气管痉挛 支气管部分切除
7
原因分析—组织学(3)
肺内淋巴管的破坏 200ml/min液体经淋巴回流—避免肺水肿 影响因素
手术损伤淋巴管、淋巴结清扫 组织间隙水肿 肺表面活性物质失活 肺泡萎陷 肺不张、肺部感染
呼吸系统疾病康复PPT课件
2019/8/27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
26
临床表现
症状
咳嗽和咳痰 呼吸困难 头痛:高碳酸血症 胸痛:心脏缺血\肋间肌肉劳损
2019/8/27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
27
临床表现
体征
FEV1 桶状胸 肩部抬高 胸部呼吸运动减弱 呼吸时使用辅助呼吸肌 语颤减低,叩诊过清音 肝脏下移 呼吸音减弱 心音遥远 用力呼气时间延长
31
肺康复的定义
肺疾病康复可视为医疗实践中的专门学科,故必须个别 对待。
通过精确诊断、治疗、心理支持和教育以形成多学科、 多措施的康复方案,用以稳定或逆转肺部疾病引起的病 理生理和精神病理学的变化,以期在肺障碍程度和其生 活地位允许的条件下恢复至最佳功能状态。
2019/8/27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
32
肺康复的历史
公元600年《诸病源候论》提出调息法 近代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已于肺部疾病包急性期后
开始进行康复治疗。
2019/8/27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
33
肺康复的目的
恢复有效腹式呼吸,改善呼吸功能 清除气道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卫生 减少并发症 提高心功能及体力活动能力
双手置上腹部法 两手分置胸腹法 下胸季肋部布带束胸法 抬臀呼气法
2019/8/27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
52
呼吸训练——腹式呼吸重建
缓慢呼吸:提高肺泡通气量
每分呼吸频率宜控制10次/min左右。通常先呼气 后吸气。
2019/8/27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
53
呼吸训练——腹式呼吸重建
5级:安静时出现气短、无法平卧
呼吸功能训练 ppt课件
30
第五节 节律呼吸
第六节 双下肢辅助加强呼吸
• 第七节 牵拉胸廓呼吸
ppt课件
第八节 调整自由呼吸
31
THANKS
ppt课件 32
ppt课件 24
六、胸腔松动练习
• (一)松动一侧的胸腔
• 患者坐位,朝紧绷侧侧屈并呼气,将握拳的手推紧绷侧胸壁,
接着上举胸腔紧绷侧的上肢过肩,并朝另一侧弯曲,使紧绷侧 组织做额外的牵张。
重复3次~5次, 休息片刻再训 练,一日多次
ppt课件
25
• (二)松动上胸部及牵张胸肌
• 患者坐位,两手在头后方交叉握,深吸气时挺胸,做手臂水 平外展的动作;呼气时将手、肘并拢,低头缩胸,身体向前 弯。亦可于仰卧位训练。
碍;明显肝功能异常;癌转移;近期脊柱损
ppt课件 伤、肋骨骨折、咯血等。 13
呼吸训练主要注意事项
• 1.训练方案应个体化
• 2.选择适宜环境训练
• 3.锻炼时或锻炼后如出现疲劳、乏力、头晕 等,应该及时就诊 • 4.临床病情变化时务必及时调整方案 • 5.训练适度 • 6.酌情适当吸氧
ppt课件 14
ppt课件
6
呼吸训练的理论基础
• 解剖与生理方面的依据
• 呼吸节律的调控 • 肺的功能潜力
ppt课件
7
(一)解剖和生理方面的依据
• 维持肺通气量的肌群不是直接作用于肺和支气管,而是通 过改变胸腔容积,使胸腔内压产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引起 肺泡的扩张和回缩,驱动气体出入。
呼吸可在一定程度上受意识支配,因而可以进行主观训练。 通常吸气是主动的,呼气是因胸廓和肺的弹性回缩而被动 完成的,在呼吸训练中应着重训练吸气肌。
力,以扩张下肋,治疗师可给予
呼吸康复PPT课件
知度。
社会宣传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呼吸康复的重要 性和意义,提高公众的认知度和参 与度。
社区支持
社区应提供呼吸康复服务,方便患 者进行康复训练,提高康复效果。
THANKS
感谢观看
。
心率
监测患者的心率,以 评估患者的循环系统 状况和运动耐力。
呼吸肌力量
通过测量患者的呼吸 肌力量,评估患者的 呼吸功能和呼吸困难
程度。
评估与监测的重要性
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
通过评估和监测,医生可以了解患者 的具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呼吸康复
计划。
预防并发症
通过及时的评估和监测,医生可以及 早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并发症,采
呼吸训练
呼吸肌训练
通过特定的呼吸练习,增 强膈肌、腹肌和胸肌等呼 吸肌的力量,提高呼吸效 率。
腹式呼吸
引导患者采用腹部深呼吸 ,使膈肌充分运动,改善 通气功能。
缩唇呼吸
呼气时嘴唇收缩,减缓气 流速度,增加气道阻力, 有助于减轻呼吸困难。
吸气与呼气训练
针对吸气和呼气的不同阶 段进行练习,增强呼吸控 制能力。
05
呼吸康复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新技术与新方法的探索
01 呼吸康复机器人
利用机器人技术辅助患者进行呼吸训练,提高康 复效果。
02 虚拟现实技术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为患者提供沉浸式的呼吸训练 体验,增强康复效果。
03 生物反馈技术
利用生物反馈技术监测患者的呼吸状态,为患者 提供个性化的呼吸训练方案。
个性化与精准化的发展方向
详细描述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由于气道狭窄或阻塞,导致呼吸困难和运动耐力 下降。呼吸康复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呼吸功能,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肺活量,从而减轻症状,提 高生活质量。
社会宣传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呼吸康复的重要 性和意义,提高公众的认知度和参 与度。
社区支持
社区应提供呼吸康复服务,方便患 者进行康复训练,提高康复效果。
THANKS
感谢观看
。
心率
监测患者的心率,以 评估患者的循环系统 状况和运动耐力。
呼吸肌力量
通过测量患者的呼吸 肌力量,评估患者的 呼吸功能和呼吸困难
程度。
评估与监测的重要性
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
通过评估和监测,医生可以了解患者 的具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呼吸康复
计划。
预防并发症
通过及时的评估和监测,医生可以及 早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并发症,采
呼吸训练
呼吸肌训练
通过特定的呼吸练习,增 强膈肌、腹肌和胸肌等呼 吸肌的力量,提高呼吸效 率。
腹式呼吸
引导患者采用腹部深呼吸 ,使膈肌充分运动,改善 通气功能。
缩唇呼吸
呼气时嘴唇收缩,减缓气 流速度,增加气道阻力, 有助于减轻呼吸困难。
吸气与呼气训练
针对吸气和呼气的不同阶 段进行练习,增强呼吸控 制能力。
05
呼吸康复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新技术与新方法的探索
01 呼吸康复机器人
利用机器人技术辅助患者进行呼吸训练,提高康 复效果。
02 虚拟现实技术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为患者提供沉浸式的呼吸训练 体验,增强康复效果。
03 生物反馈技术
利用生物反馈技术监测患者的呼吸状态,为患者 提供个性化的呼吸训练方案。
个性化与精准化的发展方向
详细描述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由于气道狭窄或阻塞,导致呼吸困难和运动耐力 下降。呼吸康复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呼吸功能,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肺活量,从而减轻症状,提 高生活质量。
呼吸功能锻炼ppt课件完整版
地进行呼吸,减轻呼吸困难的症状,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02
改善肺通气功能
呼吸功能锻炼可以促进肺通气功能的改善,增加肺活量和最大通气量,
提高肺的氧合能力,有助于患者更好地进行日常活动。
03
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呼吸功能锻炼可以帮助患者放松身心,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改善睡眠
质量,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
有氧运动
如步行、慢跑、骑车等, 可提高心肺功能和耐力。
呼吸操
结合呼吸和体操动作,改 善呼吸功能,提高生活质 量。
支气管哮喘患者
呼吸调整
药物治疗
学习正确的呼吸方式,如腹式呼吸, 减少呼吸急促和喘息。
遵医嘱使用药物,控制哮喘症状,减 少发作次数。
避免诱发因素
避免接触过敏原、冷空气等诱发因素, 减少哮喘发作。
呼吸操
通过特定的动作和呼吸配合,达到锻 炼呼吸肌、改善呼吸功能的目的。如 扩胸运动、深呼吸运动等。
器械辅助锻炼
使用呼吸训练器、呼吸机等器械,辅助 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如使用呼吸训 练器进行深呼吸训练、使用呼吸机进行 辅助通气等。
04
不同人群针对性锻炼方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呼吸肌锻炼
通过深呼吸、缩唇呼吸等 方式,增强呼吸肌的力量 和耐力。
呼吸肌功能评估方法
最大吸气压(MIP)和最大呼气压(MEP…
通过测量患者在最大努力吸气或呼气时的口腔压力,评估呼吸肌的力 量。
呼吸肌耐力测定
通过测量患者在持续吸气或呼气过程中的口腔压力变化,评估呼吸肌 的耐力。
肺功能测试
包括肺活量、潮气量、呼吸频率等指标的测定,可以间接反映呼吸肌 的功能状态。
影像学检查
呼吸功能锻炼ppt课件完整版
呼吸功能锻炼PPT课件
14
美国早期进行这项实验的专家建议将患者的步行分为4个等级
<300m
1级
2级
300~374.9m
3级
375~449.5m
4级
>450m
15
评定结果
轻度心衰
6分钟内步行距离426m~550m
中度心衰
6分钟内步行距离150m~425m
重度心衰
6分钟内步行距离<150m
正常人:400-700m
16
注
4
呼吸时肺部是如何运动的 COPD
5
6
病理式呼吸模式 有效呼吸降低
呼吸机无力
主要功能 障碍
能耗增加, 活动能力减退
心理障碍
7
唯有运动有效改善体能
• 对于部分慢性且较严重的心肺疾病病患,药物治 疗经常仅止于减缓恶化速度,对日渐虚弱肢体毫 无有效的预防或改善。
• 举世皆知,目前
8
预防疾病急性发作和各种 并发症的发生
尽可能恢复已受损害的 肺功能
增强患者日常生活的 活动能力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9
02
心功能评估
健康状态评估
01
心理社会评估 生活质量评估
康复护 理评估
呼吸困难程度 肺功能评估
11
健康状态评估
症状和体征
每天几支
病史 发病的频率 发病时的情况
一般 情况
吸烟 情况
既往 史
12
6分钟步行实验
1.在平坦的地面划出一条长达30.5米的直线距 离,每3米有标记,起始点有明确标记。 2.患者在期间往返走动,步履缓急根据患者自 己的体能决定。 3.监测人员每2分钟报时一次,并记录患者可能 发生的气促、胸痛等不适,如果患者体力难支 可暂时休息或终止实验。 4.6分钟实验结束监测人员统计患者步行距离进 行结果。 5.实验前后监测生命体征。
呼吸功能训练PPT课件
13
肋间肌
▪ 主要的呼吸辅助肌 ▪ 肋间外肌收缩使胸廓向上、向外扩张,胸廓
的前后径变长,帮助吸气。 ▪ 肋间内肌收缩使肋骨下降,帮助呼气。 ▪ 肋间肌在平静呼吸时不起主要作用,只有在
深呼吸时才起作用。 ▪ 长期的肋间肌运动将促使胸廓发生扩大畸形,
形成肺气肿患者特有的“桶状胸”。
14
辅助呼吸肌
▪ 斜角肌、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胸大肌 ▪ 抬高和固定胸廓,提高膈肌呼吸效率。 ▪ 安静状态下辅助呼吸肌群不收缩,只有当呼吸非常
▪ 静息状态下,正常通气是通过膈肌收缩,伴 肋间外肌充分收缩使胸廓固定完成的。
▪ 吸气时,当膈肌开始收缩,下部肋缘就向外 张开且腹压增加,同时腹肌放松。
▪ 呼气时则主要有肺回缩的力量使膈肌逐渐放 松所致。
▪ 呼吸中枢活动增强时可增加呼吸的深度和速 度。
23
呼吸训练的理论基础
▪ 解剖与生理方面的依据 ▪ 呼吸节律的调控 ▪ 肺的功能潜力
▪ 任何试图产生较高每分钟通气量的运动均是有害的。
▪ 深而慢的呼吸需过多的对弹性阻力做功;而浅而快的 呼吸则需过多地对气道阻力及组织黏性阻力做功。尽 量不要改变患者已经习惯了的呼吸频率及深度。
▪ 呼吸运动的效率为5%~10%。
19
呼吸力学的紊乱
▪ 远端或近端气道 ▪ 肺泡组织 ▪ 胸廓
20
(二)呼吸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7
(一)肺及胸廓的弹性特征
▪ 弹起的单位容
量的改变。正常成年人肺顺应性的平均值为 100~200ml/cmH2O。
8
肺及胸廓的弹性特征
▪ 肺具有抵抗扩张、向无气状态回缩的特 性
▪ 胸廓和横膈有向外扩张的趋势
9
胸廓
10
肋间肌
▪ 主要的呼吸辅助肌 ▪ 肋间外肌收缩使胸廓向上、向外扩张,胸廓
的前后径变长,帮助吸气。 ▪ 肋间内肌收缩使肋骨下降,帮助呼气。 ▪ 肋间肌在平静呼吸时不起主要作用,只有在
深呼吸时才起作用。 ▪ 长期的肋间肌运动将促使胸廓发生扩大畸形,
形成肺气肿患者特有的“桶状胸”。
14
辅助呼吸肌
▪ 斜角肌、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胸大肌 ▪ 抬高和固定胸廓,提高膈肌呼吸效率。 ▪ 安静状态下辅助呼吸肌群不收缩,只有当呼吸非常
▪ 静息状态下,正常通气是通过膈肌收缩,伴 肋间外肌充分收缩使胸廓固定完成的。
▪ 吸气时,当膈肌开始收缩,下部肋缘就向外 张开且腹压增加,同时腹肌放松。
▪ 呼气时则主要有肺回缩的力量使膈肌逐渐放 松所致。
▪ 呼吸中枢活动增强时可增加呼吸的深度和速 度。
23
呼吸训练的理论基础
▪ 解剖与生理方面的依据 ▪ 呼吸节律的调控 ▪ 肺的功能潜力
▪ 任何试图产生较高每分钟通气量的运动均是有害的。
▪ 深而慢的呼吸需过多的对弹性阻力做功;而浅而快的 呼吸则需过多地对气道阻力及组织黏性阻力做功。尽 量不要改变患者已经习惯了的呼吸频率及深度。
▪ 呼吸运动的效率为5%~10%。
19
呼吸力学的紊乱
▪ 远端或近端气道 ▪ 肺泡组织 ▪ 胸廓
20
(二)呼吸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7
(一)肺及胸廓的弹性特征
▪ 弹起的单位容
量的改变。正常成年人肺顺应性的平均值为 100~200ml/cmH2O。
8
肺及胸廓的弹性特征
▪ 肺具有抵抗扩张、向无气状态回缩的特 性
▪ 胸廓和横膈有向外扩张的趋势
9
胸廓
10
呼吸康复-气道廓清技术PPT课件
对于COPD患者,气道廓清技术应该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选 择和调整。
常用的气道廓清技术包括咳嗽、深呼 吸、叩击和振动等,可以单独或联合 应用于COPD患者。
支气管哮喘应用
支气管哮喘患者存在可逆性的气流受限和呼吸道高反应性,气道廓清技术可以帮助 患者减轻哮喘症状,防止哮喘发作。
常用的气道廓清技术包括深呼吸、咳嗽、叩击和呼气正压等,可以有效清除呼吸道 分泌物,改善呼吸功能。
02
气道廓清技术基础
气道结构与功能
气道分级与结构
气道从鼻腔开始,分为上 、下呼吸道,各级气道结 构和功能不同,共同维持 气体交换。
气道保护功能
气道具有保护机制,包括 咳嗽反射、黏液纤毛清除 系统等,防止异物和病原 体侵入。
气道与呼吸肌关系
气道通畅性与呼吸肌功能 密切相关,呼吸肌训练有 助于改善气道通畅性。
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廓清技术应该与药物治疗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 果。
支气管扩张应用
支气管扩张患者存在支气管及其周围肺 组织的慢性炎症和纤维化,导致支气管 变形和扩张,气道廓清技术可以帮助患 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改善呼吸功能。
常用的气道廓清技术包括体位引流、叩 Nhomakorabea击和振动等,可以促进痰液的排出,减
呼气峰流速提高
评估患者呼气峰流速(PEF)是否有所提高,反映气道通畅程度的 改善。
气体交换效率改善
观察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气体 交换指标是否有所改善。
生活质量改善评估
日常活动能力提高
评估患者日常活动能力是否有所提高,如步行距离、爬楼梯等耐 力活动的改善情况。
社会参与度提升
呼吸康复重要性
01
呼吸功能训练ppt课件
通常吸气是主动的,呼气是因胸廓和肺的弹 性回缩而被动完成的,在呼吸训练中应着重 训练吸气肌。
9
(二)呼吸节律的调控
呼吸运动是节律性运动。 在延髓及延髓与脑桥、中脑之间均有呼吸调
节中枢。
10
(三)肺的功能潜力
成人肺活量平均为3L,而每次呼吸的潮气量 只有500ml,仅占肺活量的1/6。
48小时。 3.肺部听诊呼吸音正常或基本正常。
(四)体位引流注意事项
1.治疗时机选择:不能在餐后直接进行体位引流, 应和气雾剂吸入结合使用,选择一天中对患者最有利 的时机。
2.治疗次数:引流频率视分泌物多少而定,分泌物 少者,每天上、下午各引流一次,痰量多者宜每天引 流3次~4次,直至肺部干净;维持时每天1次~2次, 以防止分泌物进一步堆积。
呼吸道疾病时,呼吸道内黏液分泌量明显增多且分泌 物多积聚于下垂部位。
改变患者的体位既有利于分泌物的排出,又有利于改 善肺通气和血流的比例。
可取头低位做体位引流,以改善肺上部血流灌注 引流的体位主要取决于病变的部位,使某一特殊的肺
段向主支气管垂直方向引流为宜。
(一)体位引流适应证和禁忌证
2.伤口固定法
咳嗽时,患者将双手紧紧地压住伤口,以固定疼痛部 位。如果患者不能触及伤口部位,则治疗师给予协助。
3.气雾剂吸入方法
适用于分泌物浓稠者。 可用手球气雾器或超声雾化器等,产生的微粒,大的
沉着于喉及上呼吸道,小的沉着于远端呼吸性支气管 肺泡。气雾剂吸入后鼓励患者咳嗽。
八、体位引流
(二)体位引流方法
1.评估患者以决定肺部哪一段要引流。 2.将患者置于正确的引流姿势,随时观察患者脸色
及表情。 3.餐前进行为宜,每次引流一个部位,时间5min~
9
(二)呼吸节律的调控
呼吸运动是节律性运动。 在延髓及延髓与脑桥、中脑之间均有呼吸调
节中枢。
10
(三)肺的功能潜力
成人肺活量平均为3L,而每次呼吸的潮气量 只有500ml,仅占肺活量的1/6。
48小时。 3.肺部听诊呼吸音正常或基本正常。
(四)体位引流注意事项
1.治疗时机选择:不能在餐后直接进行体位引流, 应和气雾剂吸入结合使用,选择一天中对患者最有利 的时机。
2.治疗次数:引流频率视分泌物多少而定,分泌物 少者,每天上、下午各引流一次,痰量多者宜每天引 流3次~4次,直至肺部干净;维持时每天1次~2次, 以防止分泌物进一步堆积。
呼吸道疾病时,呼吸道内黏液分泌量明显增多且分泌 物多积聚于下垂部位。
改变患者的体位既有利于分泌物的排出,又有利于改 善肺通气和血流的比例。
可取头低位做体位引流,以改善肺上部血流灌注 引流的体位主要取决于病变的部位,使某一特殊的肺
段向主支气管垂直方向引流为宜。
(一)体位引流适应证和禁忌证
2.伤口固定法
咳嗽时,患者将双手紧紧地压住伤口,以固定疼痛部 位。如果患者不能触及伤口部位,则治疗师给予协助。
3.气雾剂吸入方法
适用于分泌物浓稠者。 可用手球气雾器或超声雾化器等,产生的微粒,大的
沉着于喉及上呼吸道,小的沉着于远端呼吸性支气管 肺泡。气雾剂吸入后鼓励患者咳嗽。
八、体位引流
(二)体位引流方法
1.评估患者以决定肺部哪一段要引流。 2.将患者置于正确的引流姿势,随时观察患者脸色
及表情。 3.餐前进行为宜,每次引流一个部位,时间5mi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பைடு நூலகம்
14
腹式呼吸要领
思想集中,全身放松, 先呼后吸,吸鼓呼瘪, 呼时经口,吸时经鼻, 细呼深吸,不可用力。
15
呼吸与日常活动相协调原则
运用腹式呼吸、缩嘴呼吸 身体屈曲时呼气,伸展时吸气 用力时呼气,放松时吸气 步行/上下楼梯时步伐配合呼吸节奏 避免活动中憋气
16
抗阻呼吸训练
18
19
20
胸部扩张练习的作用
有利于肺组织膨胀、扩张 促进胸廓运动 改善通气-灌注关系 有助于松动、移动过多的支气管分泌物 有助于呼吸肌群的训练
21
胸部扩张练习方法
取半卧或坐位 对局部胸壁加压,以获得本体感受器刺激 先呼气,后抗压吸气扩张胸壁 充分吸气后保持3秒 放松呼气,调整呼吸
吸气训练 适用于吸气功能差
的患者(限制性肺 疾病)
31
深慢呼吸训练
有助于减少解剖死腔的影响而提高肺泡 通气量,因此对COPD患者康复是有利 的。一般来说,呼吸频率加快,呼吸幅 度必然较浅,潮气量就愈小,解剖死腔 所占比值增多,肺泡通气量反而变小; 深慢呼吸则相反。因此,选择合适的呼 吸频率,可以提高肺泡通气量。
32
具体方法:吸气与呼气的时间比例为1:2, 每次训练前,先设置呼吸节律,可用节拍器 帮助。随着训练次数增多,所设置的节律逐 渐减慢。适当延长呼气过程,使呼气更加完 善,减少肺泡内残气量。
33
呼吸训练的注意事项
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准备姿势(仰卧或 侧卧、坐位、半坐位、立位、行走或运 动中);
因人而异选择合适的呼吸训练,限制性 疾病作吸气比呼气长的吸气练习;阻塞 性疾病作呼气比吸气长的呼气练习;
鼻吸口呼,自然均匀、有节律、深长适 度;
34
吸气后不宜长时间憋气; 支气管扩张、慢支等患者禁忌过度深吸
气,以免引起肺泡破裂; 在室外新鲜空气中做呼吸练习,在室内
应该打开门窗。
生轻微声响。吸与呼时间之比为1:2,慢慢地呼气达 到1:5作为目标。 可与吹蜡烛火苗结合练习,距蜡烛的距离从20cm开始, 逐次延长到90cm,并逐渐延长时间。
28
29
2段呼吸和4段呼吸
1段 吸气 2段
呼气
吸气 停止1段 呼气 2段 3段
4段
30
Triflo II Incentive Spirometer
卧位时将1Kg重的沙袋放在脐与耻骨间的下腹部, 每2日增加一次重量,渐加至3Kg,每日训练2次, 每次30分钟。
坐位时,将与口同高的蜡烛火苗吹向对侧,逐渐 增加吹烛的距离与时间。
17
局部呼吸训练
重点作用于某一侧或某一肺叶的呼吸练习 患者仰卧位或坐位,治疗师将手放在要进行局
部呼吸的胸壁相应位置上,嘱患者放松胸壁肌 肉,治疗师从呼气末期开始逐渐用力压迫胸壁, 患者鼻吸,边吸气边减轻手部的力量; 进行下部胸式呼吸时可用宽布等物,从肩胛下 方缠绕到胸前交叉,双手交叉握住宽布带,当 进行右下部胸式呼吸训练时,右手抓紧,左手 按照用手局部压迫时要领,呼气时拉紧,吸气 时放松。
1)体位:取站、坐、卧 (体弱者)位均可。以前倾 依靠坐位较为适用,即头向 前靠,置于前面桌上的枕垫 上,两手放于枕垫下;
此体位有助于放松肩背部肌 群,并可固定肩带部以减少 在呼吸时的过度运动;同时 也有助于降低腹肌张力。
10
站位训练时,可将 两手置于身后下腰 部,以固定肩带, 并使身体稍前倾, 亦有利于腹式呼吸 的进行。
呼吸训练
1
呼吸训练的适应症
限制性障碍:胸膜粘连、肺结核后遗症、 肺纤维症、肺结核、肺癌术后肺切除所 造成的肺泡障碍。
阻塞性障碍: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肺气 肿等引起的气道障碍
混合型障碍: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 症
2
呼吸不全:ICU(intensive care unit)、 CCU(coronary care unit冠心病监护单 元)、未成熟儿、新生儿肺不张
呼吸肌障碍:颈髓与上段胸随损伤、进 行性肌萎缩症、格林巴利综合征引起的 呼吸肌无力。
3
目的
通过运动疗法和物理因子疗法改善肺部 的通气功能,提高呼吸的效率,达到维 持和改善患者的体力为目的。
4
呼吸康复的定义
是PT治疗过程中,针对于急性期的患者 ,在与其它科室合作下以呼吸系统为主 的治疗活动。通过使用针对于呼吸系统 疾患的治疗手法,使患者的残存功能得 到最大的发挥,为日常生活动作提供帮 助。
35
呼吸体操
呼吸肌群的柔韧性训练:配合深呼吸而 进行的躯干/上肢主动活动
呼吸肌群的柔韧性训练
方法:徒手练习、器械练习 内容:肌肉牵伸、胸廓伸展
肌力训练、有氧训练
有效呼吸的同时获得或改善脊柱和肩部 的活动,加强和强调呼吸的深度。
36
37
38
训练咳嗽反射
咳嗽是呼吸系统的防御功能之一,但无效咳嗽 只会增加患者痛苦和消耗体力,并不能真正维 持呼吸道通畅。COPD患者多数咳嗽的突发排 气量小,不能产生排痰的作用,反而消耗体力。
5
呼吸训练的实际技术
・放松法 ・呼吸法 ・排痰法 ・呼吸肌训练 ・胸廓放松训练 ・运动疗法
6
放松法:
7
放松法
哮喘体位
8
腹式呼吸特点
腹肌与膈肌运动 气体交换容量大 对内脏有按摩作用 改善肺底部通气,有助于正常呼吸模式
的恢复 降低呼吸肌群的能耗,提高呼吸效率
9
腹式呼吸训练方法与步骤
22
单侧低胸扩张训练
23
双侧低胸扩张练习
24
胸背部扩张练习
25
肺尖部扩张练习
26
自我胸部扩张练习
27
缩唇呼吸
这种方法能提高呼气期支气管内压力, 防止小气道过早塌陷闭塞,有利于肺泡 气的排出。在呼气时使口腔和支气管内 的压力升高2~5cmH2O,而防止病变气管的过早塌陷; 用鼻吸气、口呼气。呼气时将口形缩小似口哨状并发
11
12
2)全身放松,静息呼吸。将左右手分别放在 腹部和胸部,以感知呼吸时胸腹呼吸运动的起 伏,集中患者的注意力。
3)先闭嘴,用鼻深吸气,同时尽力挺腹;腹 部之手随腹壁上抬;然后用口缩唇呼气,腹肌 收缩;同时腹部之手加压,膈肌上抬。缓呼深 吸,增加膈肌移动度,增加肺泡通气量。
4)反复训练,每日2~3次,每次10~20分钟。 以后逐步增加训练次数和时间,使之成为不自 觉的呼吸习惯,并融入日常生活活动中去。
பைடு நூலகம்
14
腹式呼吸要领
思想集中,全身放松, 先呼后吸,吸鼓呼瘪, 呼时经口,吸时经鼻, 细呼深吸,不可用力。
15
呼吸与日常活动相协调原则
运用腹式呼吸、缩嘴呼吸 身体屈曲时呼气,伸展时吸气 用力时呼气,放松时吸气 步行/上下楼梯时步伐配合呼吸节奏 避免活动中憋气
16
抗阻呼吸训练
18
19
20
胸部扩张练习的作用
有利于肺组织膨胀、扩张 促进胸廓运动 改善通气-灌注关系 有助于松动、移动过多的支气管分泌物 有助于呼吸肌群的训练
21
胸部扩张练习方法
取半卧或坐位 对局部胸壁加压,以获得本体感受器刺激 先呼气,后抗压吸气扩张胸壁 充分吸气后保持3秒 放松呼气,调整呼吸
吸气训练 适用于吸气功能差
的患者(限制性肺 疾病)
31
深慢呼吸训练
有助于减少解剖死腔的影响而提高肺泡 通气量,因此对COPD患者康复是有利 的。一般来说,呼吸频率加快,呼吸幅 度必然较浅,潮气量就愈小,解剖死腔 所占比值增多,肺泡通气量反而变小; 深慢呼吸则相反。因此,选择合适的呼 吸频率,可以提高肺泡通气量。
32
具体方法:吸气与呼气的时间比例为1:2, 每次训练前,先设置呼吸节律,可用节拍器 帮助。随着训练次数增多,所设置的节律逐 渐减慢。适当延长呼气过程,使呼气更加完 善,减少肺泡内残气量。
33
呼吸训练的注意事项
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准备姿势(仰卧或 侧卧、坐位、半坐位、立位、行走或运 动中);
因人而异选择合适的呼吸训练,限制性 疾病作吸气比呼气长的吸气练习;阻塞 性疾病作呼气比吸气长的呼气练习;
鼻吸口呼,自然均匀、有节律、深长适 度;
34
吸气后不宜长时间憋气; 支气管扩张、慢支等患者禁忌过度深吸
气,以免引起肺泡破裂; 在室外新鲜空气中做呼吸练习,在室内
应该打开门窗。
生轻微声响。吸与呼时间之比为1:2,慢慢地呼气达 到1:5作为目标。 可与吹蜡烛火苗结合练习,距蜡烛的距离从20cm开始, 逐次延长到90cm,并逐渐延长时间。
28
29
2段呼吸和4段呼吸
1段 吸气 2段
呼气
吸气 停止1段 呼气 2段 3段
4段
30
Triflo II Incentive Spirometer
卧位时将1Kg重的沙袋放在脐与耻骨间的下腹部, 每2日增加一次重量,渐加至3Kg,每日训练2次, 每次30分钟。
坐位时,将与口同高的蜡烛火苗吹向对侧,逐渐 增加吹烛的距离与时间。
17
局部呼吸训练
重点作用于某一侧或某一肺叶的呼吸练习 患者仰卧位或坐位,治疗师将手放在要进行局
部呼吸的胸壁相应位置上,嘱患者放松胸壁肌 肉,治疗师从呼气末期开始逐渐用力压迫胸壁, 患者鼻吸,边吸气边减轻手部的力量; 进行下部胸式呼吸时可用宽布等物,从肩胛下 方缠绕到胸前交叉,双手交叉握住宽布带,当 进行右下部胸式呼吸训练时,右手抓紧,左手 按照用手局部压迫时要领,呼气时拉紧,吸气 时放松。
1)体位:取站、坐、卧 (体弱者)位均可。以前倾 依靠坐位较为适用,即头向 前靠,置于前面桌上的枕垫 上,两手放于枕垫下;
此体位有助于放松肩背部肌 群,并可固定肩带部以减少 在呼吸时的过度运动;同时 也有助于降低腹肌张力。
10
站位训练时,可将 两手置于身后下腰 部,以固定肩带, 并使身体稍前倾, 亦有利于腹式呼吸 的进行。
呼吸训练
1
呼吸训练的适应症
限制性障碍:胸膜粘连、肺结核后遗症、 肺纤维症、肺结核、肺癌术后肺切除所 造成的肺泡障碍。
阻塞性障碍: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肺气 肿等引起的气道障碍
混合型障碍: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 症
2
呼吸不全:ICU(intensive care unit)、 CCU(coronary care unit冠心病监护单 元)、未成熟儿、新生儿肺不张
呼吸肌障碍:颈髓与上段胸随损伤、进 行性肌萎缩症、格林巴利综合征引起的 呼吸肌无力。
3
目的
通过运动疗法和物理因子疗法改善肺部 的通气功能,提高呼吸的效率,达到维 持和改善患者的体力为目的。
4
呼吸康复的定义
是PT治疗过程中,针对于急性期的患者 ,在与其它科室合作下以呼吸系统为主 的治疗活动。通过使用针对于呼吸系统 疾患的治疗手法,使患者的残存功能得 到最大的发挥,为日常生活动作提供帮 助。
35
呼吸体操
呼吸肌群的柔韧性训练:配合深呼吸而 进行的躯干/上肢主动活动
呼吸肌群的柔韧性训练
方法:徒手练习、器械练习 内容:肌肉牵伸、胸廓伸展
肌力训练、有氧训练
有效呼吸的同时获得或改善脊柱和肩部 的活动,加强和强调呼吸的深度。
36
37
38
训练咳嗽反射
咳嗽是呼吸系统的防御功能之一,但无效咳嗽 只会增加患者痛苦和消耗体力,并不能真正维 持呼吸道通畅。COPD患者多数咳嗽的突发排 气量小,不能产生排痰的作用,反而消耗体力。
5
呼吸训练的实际技术
・放松法 ・呼吸法 ・排痰法 ・呼吸肌训练 ・胸廓放松训练 ・运动疗法
6
放松法:
7
放松法
哮喘体位
8
腹式呼吸特点
腹肌与膈肌运动 气体交换容量大 对内脏有按摩作用 改善肺底部通气,有助于正常呼吸模式
的恢复 降低呼吸肌群的能耗,提高呼吸效率
9
腹式呼吸训练方法与步骤
22
单侧低胸扩张训练
23
双侧低胸扩张练习
24
胸背部扩张练习
25
肺尖部扩张练习
26
自我胸部扩张练习
27
缩唇呼吸
这种方法能提高呼气期支气管内压力, 防止小气道过早塌陷闭塞,有利于肺泡 气的排出。在呼气时使口腔和支气管内 的压力升高2~5cmH2O,而防止病变气管的过早塌陷; 用鼻吸气、口呼气。呼气时将口形缩小似口哨状并发
11
12
2)全身放松,静息呼吸。将左右手分别放在 腹部和胸部,以感知呼吸时胸腹呼吸运动的起 伏,集中患者的注意力。
3)先闭嘴,用鼻深吸气,同时尽力挺腹;腹 部之手随腹壁上抬;然后用口缩唇呼气,腹肌 收缩;同时腹部之手加压,膈肌上抬。缓呼深 吸,增加膈肌移动度,增加肺泡通气量。
4)反复训练,每日2~3次,每次10~20分钟。 以后逐步增加训练次数和时间,使之成为不自 觉的呼吸习惯,并融入日常生活活动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