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基础理论第二章生长发育特点与表现
儿科学中的儿童生长发育知识点
儿科学中的儿童生长发育知识点儿童的生长发育是儿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了解儿童生长发育的知识点对于父母、教育工作者以及医生等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知识点,以帮助更好地了解和关注孩子的生长过程。
一、儿童生长发育的四个阶段儿童的生长发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和青春期。
每个阶段都有其特点和重要的生长指标。
1. 婴儿期婴儿期从出生到满一岁为止,是儿童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婴儿的体重和身长都会迅速增加,头围也会逐渐增大。
婴儿的脑部和神经系统也在这个阶段迅速发育。
2. 幼儿期幼儿期从一岁到三岁,是儿童生长发育相对平稳的时期。
在这个阶段,幼儿的体重和身长的增长速度相对较慢,但他们的肌肉控制能力和语言能力逐渐提高。
幼儿期也是逐渐独立和发展个性的关键时期。
3. 学龄前期学龄前期从三岁到六岁,是儿童进入学前教育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身体和大脑继续发育壮大,听力和视力也在这个阶段逐渐成熟。
他们学会了更多的社交技能和基本的学习能力。
4. 青春期青春期是儿童进入青春期的阶段,一般从女孩子的乳房开始发育和男孩的髋部和睾丸开始发育算起。
这个阶段是儿童生长发育最后一次迅速增长的时期,女孩子的身高和体重在这个阶段会加速增长,男孩子的身高和体重也会开始明显增加。
二、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估指标了解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估指标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孩子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发育。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儿童生长发育评估指标:1. 体重体重是一个重要的生长评估指标,它反映了孩子的营养状况和健康发展。
婴儿期每月测量体重,幼儿期和学龄前期每年测量体重。
体重的增长应在正常范围内,如果孩子的体重增长远低于或远高于平均水平,可能是存在健康问题。
2. 身高身高是衡量孩子生长发育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婴儿期和幼儿期每个月测量身高,学龄前期每年测量身高。
身高的增长应逐渐趋于正常的生长曲线,如果孩子的身高增长缓慢或超过正常范围,可能需要注意。
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
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婴幼儿是指出生后一个月到三岁之间的儿童,这个时期是孩子成长发育最为迅速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婴幼儿的生长和发育特点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身体生长发育婴幼儿的身体生长发育在出生后的前一年内最为迅速。
一般来说,婴儿出生后体重在出生后的6至8个月内会翻倍,身高在出生后的一年内也会增长约25厘米。
此外,婴幼儿的头围、胸围等也会迅速增大。
这种快速的身体生长发育是通过摄入丰富的营养来支持的,同时也需要充足的休息和良好的生活环境。
二、动作和运动发展婴幼儿的运动和动作发展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从出生到3个月时,婴幼儿主要通过原始反射、抬头、抓握等简单动作来探索自己身体的能力。
3至6个月时,他们会逐渐学会翻身、坐起、爬行等更为复杂的动作。
到了6至12个月时,婴幼儿开始学会站立、行走、爬楼梯等动作。
这些动作和运动的发展不仅是身体发育的表现,也是婴幼儿认知和智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语言和认知能力发展婴幼儿在这个阶段也会有很大的语言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在出生后的前几个月,婴幼儿主要通过哭泣、眼神交流等方式进行沟通。
3至6个月时,他们逐渐开始发出咿呀学语的声音,并能够理解一些简单的指令。
6至12个月时,他们会开始模仿语言、发出更多的音节,并逐渐学会表达自己的需求。
同时,婴幼儿的认知能力也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能够认识一些简单的物品和形状。
四、社交和情感发展婴幼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社交和情感发展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出生后的几个月内,婴幼儿主要通过眼神交流和对母亲的依赖来建立情感联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婴幼儿开始学会微笑、与人互动,并逐渐建立起与他人的情感纽带。
这种社交和情感的发展不仅对婴幼儿的自信心和情感安全感有重要影响,也是其后的社交能力发展的基础。
总结起来,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特点包括身体生长发育、动作和运动发展、语言和认知能力发展,以及社交和情感发展。
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父母和保育员更好地照顾和教育婴幼儿,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小儿体格发育的特点
小儿体格发育的特点
1.快速生长阶段:儿童在出生后的几年内会经历特别快速的生长阶段。
通常情况下,婴儿在一岁时身高将增加到出生时的两倍,两岁时增加到出
生时的三倍。
这一时期也是体重增长最快的时期。
2.系统分化:由于胚胎期的发育,儿童生长过程中的各个系统逐渐分
化和成熟。
例如,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器官在逐渐发展的
同时,相应的功能也在逐渐增强。
3.骨骼生长:儿童骨骼生长迅速,骨密度增加。
骨骼发育的过程中,
骨骺(生长板)负责骨的生长和发育,直到儿童进入青春期时骨骺关闭。
此时,骨骼停止继续增长。
4.肌肉发展:随着儿童生长发育,肌肉的数量和质量也会逐渐增加。
由于肌肉的发展,儿童的运动能力和协调性逐渐增强。
5.脑发育:在小儿期,大脑的发育非常迅速。
在出生后的前几年内,
大脑会经历最快速的发展阶段,形成基本的脑结构和功能。
这一阶段对于
儿童的智力和认知发展至关重要。
6.性征发育:进入青春期,儿童的性征开始发育并成熟。
男孩会开始
出现阴毛和胡须的生长,女孩则会开始月经周期。
除了以上所述的一些特定方面的发育特点,小儿体格发育还包括个体
差异、生活环境和遗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此外,儿童的饮食、睡眠、运
动等生活习惯也会对体格发育产生影响。
为了确保儿童获得良好的体格发育,家长和照顾者应关注和提供合理的营养饮食、充足的睡眠和适度的锻炼。
此外,定期的体格检查和儿童健康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儿科学总论:儿童生长发育
• 内因性矮小 常见的有:
① 家族性矮小: 身材矮小,骨龄延迟不显著,其父母均矮小,或父母 亲其中之一正常,另一个矮小。小儿出生时体态偏小, 2~3岁起生长缓慢,以后虽循正常的生长规律,但保持在 第三个百分位以下,青春发育正常,最终身高在正常儿童 的最低值,无内分泌功能障碍,智能及性发育正常。
• 内因性矮小 ② Turner 综合症 又名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其主要特征是生长障碍、 性幼稚、蹼颈、肘外翻等。发病率约 1/5000 新生儿,未 治疗女孩子平均身高为 143 厘米,其矮小原因是由于卵巢 发育不良,不能产生雌激素,无生育(缺乏第二性征、性 幼稚、无月经或月经初潮延迟、以后可呈现闭经、不孕) 及青春期的身高突增;另一是软骨发育异常,如第四、五 掌骨短、小指短而弯曲、骨质疏松。
《儿童性早熟》
定义 • • 指女孩在8岁前,男孩在10岁前出现第二性征。 性早熟分为真性早熟和假性性早熟两种。
《儿童性早熟》
• 假性性早熟: 又称周围性性早熟或不完全性性早熟,病儿不具备 有生育能力,男孩睾丸不增大。 1、乳房早发育: 发生在于8岁以前的任何年龄,女孩明显多于男孩, 乳房可单侧或双侧,但以双侧为多见,常可有先后 增大,起病时小儿常诉有触痛,多数增大的乳房直径 不大于5cm,而且乳头、乳晕正常,可自行消退又重新 出现,少数持续到青春发育期。另外,小儿不出现白 带,无身高增长加速,部分小儿有进食蜂乳史,本病 可自愈,可不必处理。 2、阴毛早发育: 正常女孩在乳房发育后数月出现阴毛,男性在阴 茎、阴囊发育后数月出现阴毛。
2、阶段性:两个快速阶段
(一)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
3、小儿体格发育的长期加速趋势 身高体重等生长指标长期加速趋势 体格发育长期加速趋势主要体现在身高和体重的增长
《儿科学》第二章生长发育
第二章 生长发育
(3) 行为发育
精细动作的发育 3~4月龄时握持反射消失,手指可以活动 4月龄时用手掌握物 5月龄时大拇指参与握物 6~7月龄能独自摇摆或玩弄小物体,并将物体从一手转移到另一手 9~10月龄开始试用拇、食指指端取物,喜欢撕纸 12~15月龄学会用匙和乱涂画 18月龄能叠起2~3块方积木,会拉脱手套或袜子 2岁能叠起6~7块方积木,一页一页翻书,拿杯子喝水 3岁能叠起9~10块方积木,用筷子进餐,使用“工具性”玩具 4岁基本能自己穿衣服和鞋带 5~6岁能用笔学习写字,用剪刀剪图形
第二章 生长发育
(1)体格生长常用指标
上臂围:经肩峰与鹰嘴连线中点绕上臂一周的长度,代表上臂肌肉、骨骼、皮下脂肪和皮肤的生长,可反映 儿童的营养状况。
上臂围增长规律 1岁以内上臂围的围度增长迅速,1~5岁增长缓慢,约增长1~2cm。因此,WHO建议在无 条件测量儿童体重和身高的情况下,可以用上臂围来评估1~5岁儿童的营养状况:大于13.5cm为营养良好; 12.5~13.5cm为营养中等;低于12.5cm为营养不良。
神经心理行为发育评定
儿童常见心理行为发育障碍
本章考点
第二章 生长发育
1.生长发育规律
(1)生长发育是连续的、有阶段性的过程 出生后第1年为生后的第一个生长高峰;青春期出现第二个 生长高峰。 (2)各系统、器官生长发育不平衡 (3)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 (4)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生长发育遵循从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 高级的规律。
第二章 生长发育
(1)体格生长常用指标
指距:两上肢向左右平伸时两中指尖的距离,代表上肢骨的生长。 指距与身高(长)的关系 正常人指距一般比身高(长)稍短。如果指距大于身高1~2cm,对诊断长骨的异常 生长有参考价值,如蜘蛛样指或趾。
儿科学基础知识精选
儿科学基础知识精选儿科学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儿童生理发育、疾病预防和治疗。
本文将精选一些儿科学的基础知识,帮助读者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常见疾病及其预防措施。
一、儿童的生长发育儿童的生长发育是指从出生到成年期的整个过程。
儿童的生长速度与身体各方面的发育密切相关。
在儿科学中,常用身高体重曲线图来评估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
1.身高发育:从出生到2岁,儿童的身高增长迅速,每个月约增长2.5-3厘米;2岁到3岁时,生长速度减慢,每年约增长10-12厘米;3岁到青春期之间,生长速度逐渐趋稳定,每年约增长5-7厘米。
2.体重发育:出生后,在头6个月内体重迅速增加,平均每天增长20-30克;6个月到1岁,每月增加600-800克;从1岁到2岁,每年增长2-3公斤;2岁到青春期,每年增加约2-3公斤。
二、常见儿科疾病及预防1.感冒:感冒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
预防感冒的措施包括加强儿童的身体锻炼和免疫力、勤洗手、避免与感冒儿童密切接触以及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通风。
2.腹泻:腹泻是儿童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多由感染引起。
预防腹泻的方法包括母乳喂养、严格卫生措施、保持饮食卫生和正确处理食物。
3.麻疹:麻疹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预防麻疹的最有效方法是进行疫苗接种,免疫接种程序按照国家规定进行。
4.水痘:水痘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
家长应注意儿童的个人卫生,减少接触感染源,并及时接种相应疫苗。
5.哮喘: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症状为反复发作的呼吸困难。
预防哮喘的措施包括避免过敏源、保持室内空气清洁、加强锻炼以及定期复查。
三、儿童营养需求儿童营养需求与其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合理的饮食结构对儿童的健康至关重要。
1.蛋白质:儿童的蛋白质需求量相对较高,每天应摄入足够的蛋白质来源,如肉类、鱼类、奶类和豆类等。
2.钙:钙是儿童骨骼生长所必需的重要营养素,应注意补充含钙丰富的食物,如乳制品和绿叶蔬菜等。
婴幼儿生长发育特征
婴幼儿生长发育特征婴幼儿是人类生命周期中最早期的阶段,其生长发育过程充满了奇迹和变化。
本文将通过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特征的分析,探讨他们独特的生理和心理变化,以及如何正确地促进其健康发展。
一、生理特征1. 生理功能发展:婴幼儿在生理上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变化。
首先,从出生后开始,他们的呼吸、消化、循环等系统逐渐发展和完善。
其次,婴幼儿的神经系统也在这个阶段迅速发育,表现为感觉敏锐度的提高和神经元连接的增加。
2. 身体发展:婴幼儿的身体也经历着快速增长和变化。
通常,婴儿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内体重会翻倍,身高也会增长约一倍。
其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生长速度逐渐减缓,但仍持续到青春期。
此外,婴幼儿的头部和四肢相对较大,身体比例不同于成人。
3. 运动和运动发育:婴幼儿的运动发育是生长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从出生后几周开始,婴幼儿会逐渐学会控制头部的运动,之后是翻身、坐立、爬行和行走等能力的发展。
这些运动技能的习得不仅是身体发育的标志,也对其认知和心理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心理特征1. 感知和认知:婴幼儿的感知和认知能力在生长过程中得到迅速发展。
他们通过感官接收到来自外界的各种信息,开始对声音、图像、味道等进行感知,并能够区分颜色、形状和大小等基本特征。
同时,他们的认知能力也逐渐增强,开始能够理解简单的指令和表达自己的需求。
2. 社交和情绪:婴幼儿也开始与周围环境和他人产生互动。
初生婴儿会通过哭声来表达需求,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学会使用眼神、声音和动作来与人交流。
此外,婴幼儿的情绪表达也逐渐多样化,从最初的喜怒无常到逐渐稳定的情绪转变。
3. 认知和语言:在婴幼儿阶段,他们的认知和语言发展正在逐步形成。
通过与父母和其他成年人的互动,他们开始学习语言和思维的基本规则,并逐渐建立起语言和概念的联系。
同时,他们的记忆能力也在这个阶段得到提高,开始能够记忆和识别重要的人和事物。
三、促进婴幼儿健康发展的方法1. 提供良好的营养:婴幼儿需要充足的营养来支持他们的生长和发育。
婴幼儿生长与发育特点
婴幼儿心理发展特点
探讨了感知、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 过程。
ABCD
婴幼儿身体发育特点
详细介绍了身高、体重、头围等指标的正常范围 和评估方法。
婴幼儿营养与喂养
阐述了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和辅食添加等方面的 知识和技巧。
家长在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中作用
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营养支持
包括安全、卫生、舒适的生活环境和均衡、多样化的饮食。
遗传因素
其他因素
父母的遗传基因对婴幼儿的生长 和发育具有重要影响。
如睡眠、运动、情绪等也会对婴 幼儿的生长和发育产生影响。
02
婴幼儿身体生长
身高和体重增长规律
身高增长
婴幼儿期是身高增长的快速期,通常0-1岁内增长最快,之后速 度逐渐放缓。身高的增长受到遗传、营养和健康状况等多种因 素的影响。
体重增长
人工喂养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选择合适的奶粉
根据婴幼儿的年龄和身体状况 选择适合的奶粉,注意查看奶
粉的营养成分和适用年龄。
严格按照说明冲泡
遵循奶粉包装上的冲泡说明, 确保奶粉与水的比例正确,避
免过浓或过淡。
注意卫生
保持奶瓶、奶嘴等用具的清洁 卫生,定期消毒,防止感染。
观察婴幼儿反应
留意婴幼儿在喂养过程中的反 应,如有无过敏、消化不良等
婴幼儿生长与发育特点
• 婴幼儿生长与发育概述 • 婴幼儿身体生长 • 婴幼儿神经心理发展 • 婴幼儿营养需求与喂养策略 • 婴幼儿常见健康问题及对策 • 家庭环境对婴幼儿成长影响 • 总结与展望
01
婴幼儿生长与发育概述
生长与发育定义
生长
指婴幼儿身体各器官、系统的长大 和形态变化,是量的改变。
儿科护理学第二章生长发育
知 的 发
出生数日就能辨别甜与苦,并对 不同味的食物能作出不同的反应。 4~5个月对味道改变很敏感。
育
二
(四)皮肤感觉的发育
触觉、痛觉、温度觉和深感觉
感
知
、
的
发
育
(五)知觉发育
1岁末开始有空间和时间知觉的萌芽
二
3岁能辨上下
4岁辨前后
感
5岁开始辨别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
知
4~5岁有时间概念,能区别早上、
育
一
(三)长骨的发育 评价骨龄最简单的依据是X线
骨
片所显示的骨化中心的数目及 大小。
骼
的
发
育
(三)长骨的发育
腕骨骨化中心出现顺序:
一
正常小儿1岁时出现钩骨及头状骨 的骨化中心,3岁时3个,6岁时7个,
骨
10岁出齐,共10个。1~9岁腕部骨 化中心的数目约为岁数加1。
骼
骨龄延后:甲状腺功能低下症、
儿
总和,但三者的发育速度是不
时 期 至
平衡的,如新生儿头长约占身 长的1/4,成人则占1/8,是因为
成
长骨增长较快所致,见图。
人
时
期
身
躯
的
比
较
二
出 (三)坐高:头顶至坐骨结节的长度。
生 至
出生时坐高占身长的67%,以后下
青
肢增长比躯干快,6岁时坐高占身
春
长的55%。
前
期
出生时坐高占身长的67%,以后下肢
的
生长激素缺乏症。
发
骨龄超前:真性性早熟、先天性
育
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小儿乳牙一般多于4~10月开始萌出。
儿科学课件儿童生长发育
Hydrocephalus
扩大、晚闭 Hypothyroidism
Cleidocranial dysostosis
年龄 3月 6月 12月
脊柱发育
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其它系统发育
动作
肌肉群
抬头
颈后肌
坐
腰肌
走
下肢肌
脊柱弯曲
颈曲 (颈部脊柱前凸)
胸曲 (胸部脊柱后凸)
腰曲 (腰部脊柱前凸)
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其它系统发育
X
体格生长评价
➢测量值的表示 (1)表格 (2)生长曲线
体格生长评价
体格生长评价
生长 曲线
➢评价结果表示 (1)等级划分:三等、五等、六等 (2)测量值的计算
体格生长评价
等级法
评价结果表示
体格生长评价
三分法 五分法
下 (异常)
下 (异常)
中
中下
中
中上
上 (异常)
上 (异常)
均值离差法: 百分位法:
发育 Development
生长发育的概念
指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分化与成熟,是机体质的变化,包括情感-心理的发育成熟 过程。
生长发育的概念 生长发育规律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体格生长 体格生长评价 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其它系统发育 神经心理发育
生长发育是连续的、有阶段的过程 各系统、器官生长发育不平衡 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 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头胸围生长曲线
体格生长
头围
胸围
3
1
23457
上臂围(左)
筛查1~5岁营养状况 (1)>13.5cm,营养良好 (2)12.5~13.5cm,营养中等 (3)<12.5cm,营养不良
儿科生长发育特点
儿科生长发育特点人的生长发育指从受精卵到成人的成熟过程。
生长是指身体各组织、器官的长大;发育指细胞、器官的分化与功能成熟。
1、生长发育的规律: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有简单到复杂。
2、体重:生后3—12月(Kg)=(月龄+10)/2;生后1—12岁体重(Kg)=年龄*2+8.正常婴儿生后第一个月增加1—1..7Kg,生后3—4个月体重约为出生时的两倍。
12月时为出生时3倍3、身高(长):1岁时75cm。
二岁87cm,,以后每年增加6—7,2岁以后若每年身高增长低于5cm,为生长速度下降。
3头围:出生:33;三个月:40;12个月:46;2岁:48;5岁:50;15岁:53—544、骨骼:①头颅骨:出生时后卥已闭合,最迟6—8周;前卥出生时1—2cm,以后随颅骨生长而增大,6月龄开始减小,最迟1.5岁闭合。
(脑发育不良时头围减小、前卥小或关闭早;甲状腺功能低下时前卥闭合延迟;颅内压增高时前卥饱满;脱水时前卥凹陷②脊柱:3个月出现抬头动作使颈椎前凸;6个月能坐出现胸椎后凸;1岁时会走出现腰椎前凸。
③长骨:腕部出生时无骨化中心,出现顺序:头状骨、钩骨、下桡骨骺、三角骨、月骨、大小多角骨、舟骨、下尺骨骺、豆状骨,10岁时长全,共10个,故1—9岁腕部骨化中心数目大于为其岁数加1。
骨龄延迟: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生长激素缺乏症、肾小管酸中毒;骨龄超前:真性性早熟。
④乳牙约2.5岁长齐。
5新生儿在腰椎穿刺时在4—5椎间隙。
6,大运动:二抬,四翻,六坐,八爬,十站,周岁走,二岁跑,三岁独足跳。
大运动发育迟缓:4月不能抬头,8月不能翻身和独坐;13月不能独爬;15月不能独走。
7,夜间遗尿症:在5岁后仍发生不随意排尿即为遗尿症,多数在夜间熟睡时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重的增长
体格生长
3/(0~3月)
1
3/(3~12月)
2
3/(1~2岁)
3
2kg/年
儿科学基础理论第二章生 长发育特点和表现
身高
• 测量:<3岁用量板卧位测量;>3岁身高 进行测量,以厘米为单位,精读小数点后 一位
• 标准:出生50cm,<6月每月增2.5cm,712月每月增1-1.5cm,1岁75cm;2-12岁 :年龄x7+75 cm
• 临床意义:小为发育不良或营养不良
儿科学基础理论第二章生 长发育特点和表现
上臂围
• 测量:立、坐和卧位均可,两上肢自然下垂 或平放,取右上臂自肩峰至鹰嘴连线的中点 为测量点,将软尺水平绕臂一周,以厘米为 单位,精读小数点后一位
• 标准:参考统计值 • 临床意义:营养判断,1-5岁:>13.5cm好
定义
• 生长一般是指小儿整体和各器官的长 大,可测出其量的增加
• 发育指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成熟, 为质的改变
• 两者紧密相关,不能截然分开
儿科学基础理论第二章生 长发育特点和表现
小儿体格生长常用指标
• 体重 • 身高和坐高 • 头围 • 胸围 • 上臂围 • 皮下脂肪
儿科学基础理论第二章生 长发育特点和表现
,12 . 5-13 .5cm 中,< 12 . 5cm差
儿科学基础理论第二章生 长发育特点和表现
测上臂围
儿科学基础理论第二章生 长发育特点和表现
皮下脂肪厚度(皮褶厚度) 用皮褶量具测量,测量者在测量部位用左手拇指及食指将 所测处皮肤及皮下脂肪捏起,捏时两手指相距3cm,右手 拿量具测量。
测量常用部位 1.上臂二头肌部位: 肩峰与鹰嘴连线中点水平腹侧,皮褶 方向与手臂长轴平行; 2.背部:肩胛骨下角下稍偏外侧,皮褶方向应自下向上中方 向与脊柱成45°角; 3.腹部:锁骨中线平脐处,皮褶方向与躯干长轴平行。
儿科学基础理论 第二章生长发育特点和表现
儿科学基础理论第二章生 长发育特点和表现
教学目的 1.了解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其在实际工作
中意义 2.了解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因素 3.掌握小儿生长发育的各项具体指标 重点 重点讲解小儿体格生长的各项指标及小儿神
经精神发育规律 难点 小儿体格生长的各项指标
儿科学基础理论第二章生 长发育特点和表现
• 骨化中心(骨龄):3-6个月开始出现,1 岁2-3个,3-6岁为岁数+1,10岁出全10个
儿科学基础理论第二章生 长发育特点和表现
儿科学基础理论第二章生 长发育特点和表现
小儿腕骨 骨化中心 出现顺序 (数字代 表顺序)
儿科学基础理论第二章生 长发育特点和表现
牙齿的发育
乳牙20颗:4-10个月开始出牙,2.5-3 岁出齐,2岁内乳牙数为月龄减4-6
儿科学基础理论第二章生 长发育特点和表现
儿科学基础理论第二章生 长发育特点和表现
皮褶量具测量上臂皮下脂肪厚度
儿科学基础理论第二章生 长发育特点和表现
骨骼发育
• 前囟出生1-2.0cm渐增,6个月后渐小,11.5岁闭合;后囟出生闭合,最迟2-3月闭合 ;颅缝3-4月闭合
• 脊柱:3个月第一个生理弯曲,6个月第二个 ,1岁第三个
和营养状况 • 检出需要干预的儿童 • 对干预效果的评价 • 对群体儿童进行评价
儿科学基础理论第二章生 长发育特点和表现
小儿体格生长的评价
• 临床意义:2SD,十百分位,生长发育迟缓 ,巨人症
• 规律:婴儿期最快,青春期第二个高峰
儿科学基础理论第二章生 长发育特点和表现
婴儿身长测量 儿科学基础理论第二章生 长发育特点和表现
坐高
• 测量: <3岁用量板卧位测量;>3岁用坐高 计
• 标准(坐高与身高比):出生67.3%、1岁 62.6 % 、2岁60.4 % 、3岁58.7 % 、4岁 57.4 % 、5岁56.6 % 、6岁55.6 % 、10 岁53.6 % 、14岁52.9 %
6岁左右开始出第一磨牙(第一恒牙)
出牙延迟常见于佝偻病、甲低、先天愚 型、极度营养不良等
儿科学基础理论第二章生 长发育特点和表现
乳牙 出牙 顺序 (数字 代表 萌出 顺序)儿科源自基础理论第二章生 长发育特点和表现
小儿体格生长发育的特点
• 连续性和阶段性 • 一般规律性: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
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 各器官系统的发育快慢不同 • 体格生长有个体差异
体重
• 定义:各器官、系统、体液的总重量
• 意义:①反映儿童生长与营养状况
②是临床计算药量、静脉输液量的依据 规律: • 婴儿期第一个高峰,青春期第二个高峰 • 生理性体重下降:奶量摄入不足,加之水分丢失、胎粪排出,可
出现暂时性体重下降,约在生后第3~4日达最低点,下降范围为 3%~9%,至生后第7~10日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 • 关于体重公式: 生后3~12月体重(kg)=(月龄+10)/2 生后1~12岁体重(kg)=年龄(岁)×2+8
儿科学基础理论第二章生 长发育特点和表现
生 后 主 要 系 统 的 生 长 规 律
儿科学基础理论第二章生 长发育特点和表现
遗传
疾病
性别 孕母情况 影响生长发 影 响 小 儿 生 长 发 育 的 因 素
育的因素
营养
生活环境
儿科学基础理论第二章生 长发育特点和表现
小儿体格生长的评价
意义 • 了解个体或群体儿童的体格生长水平
• 临床意义:比例增大说明下肢增长减慢,常见 于软骨发育不全、可汀病等
儿科学基础理论第二章生 长发育特点和表现
儿科学基础理论第二章生 长发育特点和表现
头围
• 测量:坐或立位,将软尺零点固定于头 部右侧眉弓上缘处,紧贴皮肤向后经枕 骨粗隆最高处及左侧眉弓上缘至零点
• 标准:出生34cm、1岁46cm(6+6)、2 岁48cm、5岁50cm、15岁53-54cm
• 临床意义:<2SD脑发育不全、智力低下 、头小畸形等,>2SD脑积水、佝偻病等
儿科学基础理论第二章生 长发育特点和表现
胸围
• 标准:出生32cm,1岁46cm,1岁至青春前期 为头围+(年龄-1)cm
• 测量: <3岁取卧位,>3岁取立位,两手下垂 或平放,用右手拇指将软软尺零点固定于小儿 右侧胸前乳头下缘,向后经两肩胛角下缘至左 侧乳头下缘到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