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碱性氨基酸培养基检测铜绿假单胞_省略_菌对帕尼培南体外药物敏感性的影响

合集下载

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状况及相关耐药基因检测

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状况及相关耐药基因检测

活水半的提高 ,生活方式的变化 ,非酒精 性脂肪肝的发病率 明 显增加,这

趟 势是发病人群越来越年轻 。有研究显示 , 非酒精 陛脂肪肝已成为仅次
于病毒性肝炎的第: 二 个肝脏疾病。非酒精陛脂肪肝的主要发病机制还不完 全清楚 ,目 前许多理论停 留 在假设 阶段 , “ 二次打击”理论被认为是最非 酒精陛脂肪肝的发病机制成熟的理论。胰 岛素抵抗是最关键环节导致肝脂 肪变性 ,肝脂肪沉积 , 作为第一个在非酒精 指 肪肝的发病机制 。并在此 基础上 ,在线粒体衙 f 生 氧氧化应激和脂质在肝脏氧化损伤的核心是非酒精
在许 多组织器官 内均有表 达 ,如胰岛 p细胞 、肾上腺皮质 细胞 、 甲状
腺滤泡上皮细胞 、睾 丸间质 细胞 核卵巢 滤泡细胞等 。 2 非酒精 性脂 肪 肝 非酒精 陛 脂肪肝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表现为弥漫性肝细胞微小脂肪
体在C D 。 酪氨酸磷酸化调节 。汤姆基因诱变育种利用L 印R b — T y r 9 8 5 突变 小鼠 ,发现突变小鼠肝 和外围胰岛素敏感性显著高于野生型对照组 l 。
[ 5 ] 沈红 , 柳 涛, 张 莉, 等. 非酒 精性 脂肪 肝 细胞 损伤 敏 感性 的 机制 【 J 】 _
世界华人消化杂 志, 2 0 1 0 , 1 8 ( 7 ) ; 6 8 5 — 6 8 8 .
[ 6 ] Di n g X, S a x e n a NK, L i n S , e t a 1 . Th e r o l e s o f l e p t i n a n d a d i p o n e r c t i n :
[ 3 ] Ma r r a F , B e r t o l a n i C , A d i p o k i n e s i n l i v e r d i s e s a s e s [ J ] . H e p a t o l o g y ,

2种培养基对碳青霉烯类药物抗非发酵菌体外药敏检测结果的影响

2种培养基对碳青霉烯类药物抗非发酵菌体外药敏检测结果的影响

2种培养基对碳青霉烯类药物抗非发酵菌体外药敏检测结果的影响摘要目的:评估低氨基酸培养基和MH培养基对碳青霉烯类药物抗非发酵菌体外药敏检测结果的区别。

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分别使用MH和低氨基酸培养基测定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帕尼培南等10种抗菌药物对我院临床分离60株铜绿假单胞菌和140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比较其结果的差异。

结果:使用MH琼脂作为药敏培养基时,60株铜绿假单胞菌和140株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帕尼培南的敏感率分别为90%、85%和68.3%和15.7%、23.6%和15%;使用低氨基酸琼脂作为药敏培养基时,它们的敏感性分别上升到100%(P=0.272)、96.7%(P=0.053)、93.3%(P=0.001)和90.7%(P=0.001)、98.6%(P=0.001)和91.4%(P=0.001),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对帕尼培南的敏感率上升有显著差异,而鲍曼不动杆菌对三者的敏感率上升均有显著差异。

结论:我院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

碳青霉烯类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抗菌活性高于其它类抗菌药物。

低氨基酸培养基,由于其碱性氨基酸浓度降低至与人血清中相近的浓度,适宜用于帕尼培南体外敏感性测定。

ABSTRACT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low-amino-acid agar and Mueller-Hinton (MH)agar on the susceptibility of clinical non-fermentative isolates to three carbapenems. Methods:The activities of imipenem,meropenem,panipenem and so on were tested against 40 Pseudomonas aeruginosa and 160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strains isolated from our hospital. The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of each antimicrobial agent against these strains was determined by a standard agar dilution procedure on the MH and low-amino-acid agars,respectively. Results:The susceptibility of P. aeruginosa and A. baumannii to imipenem,meropenem,panipenem was 90%,85%,68.3% and 15.7%,23.6% ,15%,respectively when they were incubated on MH agar,however,their susceptibility was enhanced to 100% (P=0.272),96.7% (P=0.053),93.3% (P=0.001)and 90.7% (P=0.001),98.6% (P=0.001)and 91.4% (P=0.001)on low-amino-acid agar,respectively,which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Carbapenems had goo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in vitro against P. aeruginosa and A. baumannii. Low concentrations of basic amino acid medium should be used in order to get consistent result between in vitro susceptibilities and clinical effect of panipenem against P. aeruginosa..KEY WORDS carbapenems;non-fermentative isolates;in vitro susceptibilities;low-amino-acid agar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用于临床,由于其对β内酰胺酶较强的稳定性,对几乎所有的肠杆菌科细菌具强大的抗菌作用,是治疗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头孢菌素酶(AmpC)等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包括某些非发酵菌所致感染的重要药物[1]。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研究及其泛耐药菌的耐β-内酰胺类抗生素基因探讨的开题报告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研究及其泛耐药菌的耐β-内酰胺类抗生素基因探讨的开题报告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研究及其泛耐药菌的耐β-内酰胺类抗生素基因探讨的开题报告摘要:近年来,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的耐药性不断加剧,甚至出现了泛耐药菌株。

本文旨在探究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情况,以及泛耐药菌株的抗β-内酰胺类药物基因探讨。

通过文献综述、临床数据分析和实验数据获取,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普遍存在,且泛耐药菌株的出现与其抗β-内酰胺类药物基因的多样性有关。

因此,对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治疗,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药物敏感性情况,合理选用抗生素,尽可能避免开展不必要的广谱抗生素治疗。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泛耐药菌株;β-内酰胺类抗生素;基因探讨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drug resistance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has been increasing, even to the extent of pan-drug resistant strains.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drug resistance of Pseudomonasaeruginosa, as well as the gene exploration of β-lactam antibiotic resistance in pan-drug resistant strains.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clinical data analysis and experimental data acquisition,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can be drawn: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s generally resistant to β-lactam antibiotics, and the emergence of pan-drug resistant strains is related to the diversity of genes resistant to β-lactam antibiotics. Therefore, for the treatment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nfections, the patient's condition and drug sensitivity should be considered comprehensively, and antibiotics should be selected rationally, to avoid unnecessary broad spectrum antibiotic therapy.Keywords: Pseudomonas aeruginosa; drug resistance; pan-drug resistant strains; β-lactam antibiotics; gene exploration。

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的耐药试验

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的耐药试验
1 2 实验 用 药 .
注射用盐酸头孢 吡肟 , 中美 上 海 施 宝 制 药 有 限 公 司 , 批
号 :8 24; 0 17 头孢他 啶 , 哈药集 团制药总厂 , 号 :0 93 3 批 2000 ; 头孢哌酮 , 哈药集 团制药 总厂 , 批号 :0 9 2 7; 2 0 0 0 注射用 头孢 、 物使用频 率不 同及部分 抗菌 药的耐 药率 药
T l(7 8 29 8 3 E m i:zy2 0 @ 1 3 11 或 cdg a1 3 tm e:0 6 ) 22 3 — aley.0 7 6 .01 zy@ h6 .o 31

中 国药师 21 年第 1卷第6 Ci a a s 00 V1 3 o 00 3 期 h a h mct 1, o 1 nP r i2 . N. 6
耐 药 性 变 得 越 来 越 严 重 , 且 有 明 显 上 升 趋 势 , 别 是 对 第 而 特
标 准 操 作 和 判 定 结 果 J 。
13 3 水解 Nt cf . . ioe n法 挑取几 个新鲜 的细菌菌落放 入 r i 0 2m ioe n 5m ・ ) . l t cf ( g L 的液体 中混制成 菌悬液 , 1 Nr i 在 O mi n内若颜 色 由黄 色变为 粉红 色 为 阳性反 应 , 步表 明产 初 B 内酰胺酶 J 一 。
注射 用 阿莫西 林钠 溶 液放 置 时 间和 p 对 细 菌 内毒 素检 查 结果 的影 响 H
王 平 冼静 雯 钟 敏

李俊 鹏 袁 慧 文 ( 深圳市药品检验所 广东深圳 585) 1 7 0
要 目的 : 应用动态浊度 法研 究注射 用阿莫 西林钠溶液放置 时间和不 同 p H对细菌 内毒素检 查法的影响。方法 : 20 按 05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基因芯片检测技术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基因芯片检测技术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基因芯片检测技术的研究的开题报告标题: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基因芯片检测技术的研究一、选题背景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在医疗机构、社区和水体等环境中广泛存在。

该细菌因其极强的耐药性而备受研究者的关注。

由于其对多种抗生素的抗性,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难度不断增大。

现有的耐药机制研究主要针对单一耐药基因,但这种方法在面对多基因联合耐药时效果不佳。

因此,研究铜绿假单胞菌多种耐药基因的联合检测方法,对于解决其耐药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本研究旨在开发检测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基因的芯片技术,对耐药基因进行全面覆盖和联合检测,为快速预测和诊断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药性提供有效手段。

通过这种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检测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基因类型和数量,从而选用合适的抗生素治疗感染,提高治疗成功率,降低治疗成本和药物滥用。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本研究采用基因芯片技术,设计合适的探针,覆盖铜绿假单胞菌所有已知耐药基因,并预留一定的检测位点,以便后续新类型耐药基因的联合检测。

在构建好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基因芯片之后,对不同来源的铜绿假单胞菌样品进行实验验证,并与常规PCR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另外,通过对铜绿假单胞菌样品进行基因组分析,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深入挖掘铜绿假单胞菌其他耐药基因的新型检测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持。

四、预期成果(1)开发出一种高效准确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基因芯片。

(2)探究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深入探索铜绿假单胞菌其他耐药基因的新型检测方法。

(3)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具指导意义的铜绿假单胞菌抗生素使用方案和防控措施。

五、研究进展目前,本研究已完成基因芯片制备和样品采集工作,并着手开展实验验证。

初步结果表明,该芯片能够有效地检测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基因,其准确性和灵敏度均得到了较好的验证。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改良芯片设计,并开展大规模实验验证,以进一步完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基因芯片的检测能力和应用价值。

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机制研究的开题报告

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机制研究的开题报告

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机制研究的开题报

题目: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机制研究
研究背景:
铜绿假单胞菌是常见的医院感染病原菌之一,其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日益增高,导致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治疗十分困难。

亚胺培南是目前用于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重要抗生素之一,但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也出现了耐药现象。

因此,探究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机制,对于改善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内容:
1.收集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菌株,并对其进行药敏试验,筛选耐亚胺培南的菌株。

2.利用三明治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铜绿假单胞菌中β-内酰胺酶(β-lactamase)的含量。

3.使用荧光定量PCR检测铜绿假单胞菌的porin编码基因oprD的表达水平。

4.利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铜绿假单胞菌中外膜蛋白(carbapenem-resistant outer membrane protein, CarO)的含量。

5.应用传递酶联免疫吸附实验(Transfer ELISA)检测药物外排泵(drug efflux pumps)在铜绿假单胞菌中的表达。

6.对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初步探究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机制。

研究意义:
通过对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机制的研究,可以为铜绿假
单胞菌感染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对开发新的抗生素也有借鉴意义。

铜绿假单胞菌药物敏感状况分析

铜绿假单胞菌药物敏感状况分析

铜绿假单胞菌药物敏感状况分析【摘要】目的了解临床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敏感性及变化趋势。

方法将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分离出的533株铜绿假单胞菌选用12种抗生素采用Kirby-Baner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标准判断。

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以逐年下降的趋势百变化。

结论根据药物实验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尤为重要。

由于抗生素的大量使用,细菌的敏感性有不断下降的趋势,密切关注铜绿假单胞菌的敏感性对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对流行病学调查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铜绿假单胞菌是非发酵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是临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

由于细菌敏感性逐年下降,由此引起的院内感染日趋严重。

本文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1 材料和方法1.1 菌种来源菌种来自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到本院就诊患者的各类送检标本,同一患者重复菌株除外,质控菌株为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提供的标准菌株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

1.2 抗菌药敏感片12种抗生素纸片为:亚胺培南,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头孢哌酮,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氨曲南,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头孢塞肟,头孢曲松,为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公司产品。

(还有些敏感的抗生素医院药剂科没有药,在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

)1.3 培养基药敏培养基选用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生产的M-H水解酪蛋白琼脂。

1.4 菌种鉴定所有分离的病原菌株按照操作说明,用杭州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生产的非发酵菌生化编码管进行鉴定。

1.5 药敏试验采用Kirby-Baner琼脂扩散法,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在均匀涂布铜绿假单胞菌的M-H平皿上贴上药敏纸片,35℃±1℃培养过夜。

2 结果铜绿假单胞菌的敏感性和变化趋势见表1。

铜绿假单胞菌对这12种抗生素最敏感的为亚胺培南(总敏感率为83.1%),其次为头孢他啶(总敏感率为75.6%),抗菌效果最差的抗生素为头孢曲松(总敏感率为34.3%)。

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

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

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林向阳;郑莉【期刊名称】《四川生殖卫生学院学报》【年(卷),期】2009(000)003【摘要】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与耐药趋势.方法:按标准要求分离用半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系统进行菌株鉴定及药物敏感性测试.结果:2007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共分离出63株铜绿假单胞菌.其中对20种抗菌药物活性较好的是关洛培南、亚胺培南、头胞吡肟,耐药率为:7.0%、15.0%、17.0%,耐药率较高的是阿莫西林88.0%、头胞西丁86.0%、复方新诺明83.0%,其对阿莫西林的耐药率从77.0%升至88.0%,同期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从59.2%升至83.%A.β-内酰胺类抗生素、哌拉西林耐药率有下降趋势,从57.3%降至47.0%.结论:监测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药物保持较好的敏感性.但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高于国家细菌耐药监测研究组(BRSSG),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有计划的连续监测对临床有指导意义.【总页数】3页(P22-23,17)【作者】林向阳;郑莉【作者单位】新津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四川·新津,611430;新津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四川·新津,6114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相关文献】1.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情况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 [J], 李晓玲;高婷;王霞;许海蓉;刘正祥2.铜绿假单胞菌近7年的耐药性变迁及其抗生素应用分析 [J], 樊春月;吴斌3.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 [J], 赵婷;王世东;刘畏4.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 [J], 刘春明;韦柳华;蒋利君;朱胜波5.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 [J], 郭晓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与美罗培南的敏感性分析

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与美罗培南的敏感性分析

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与美罗培南的敏感性分析
吕晓燕
【期刊名称】《海峡药学》
【年(卷),期】2009(021)010
【摘要】为了及时有效监测与控制医院感染,对我院分离出的106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与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美罗培南的敏感性较高,为96.2%,舛亚胺培南的敏感性为87.7%,其中内科对亚胺培南的敏惑性叫低,为83.6%.美罗培南可作为对抗细菌的最后一道防线.
【总页数】2页(P111-112)
【作者】吕晓燕
【作者单位】浙江缙云县中医院,缙云,321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69.4
【相关文献】
1.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和美罗培南治疗机械通气患者痰分离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风险差异 [J], 滕国杰;聂秀红;杨强
2.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J], 冯志山;常淑凤;侯天文
3.体外诱导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性的比较 [J], 罗涛;吴晓鸥;陈扬芳;张德亭
4.比阿培南和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对铜绿假单胞菌体外抗菌活性分析 [J], 金浩;居
会祥
5.美罗培南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重症肺部感染的效果比较 [J], 翟磊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相关基因研究的开题报告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相关基因研究的开题报告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相关基因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临床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抗生素耐药性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其中,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高度耐受多种抗菌药物的病原菌,对公共卫生和临床医学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相关基因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耐药机制,为耐药菌株的防控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二、研究内容1. 鉴定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相关基因通过测序技术分析分离的耐药菌株,确定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基因。

2. 基因突变与耐药性关系研究通过对同一菌株在不同抗菌药物条件下的基因表达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不同基因突变与不同抗菌药物耐受性之间的关系。

3. 耐药机制研究通过对耐药基因的功能特性进行研究,探索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

4. 实验验证通过构建突变体和恢复菌株,进行基因功能验证,揭示基因突变与耐药性之间的关系。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 耐药菌株分离收集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菌株,并分离耐药菌株。

2. 基因组测序对同一菌株在不同抗菌药物条件下的基因组进行测序,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基因区域。

3. 基因表达分析通过qPCR技术对同一菌株在不同抗菌药物条件下的基因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进行差异分析。

4. 基因功能验证构建突变体和恢复菌株,并通过对其生长状况、菌群代谢物和抗菌药物敏感性的检测,验证基因突变与耐药性之间的关系。

四、预期成果1. 确定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相关基因。

2. 揭示不同基因突变与不同抗菌药物耐受性之间的关系。

3. 探索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

4. 为临床医学实践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五、研究进展及计划目前正在进行耐药基因鉴定和基因突变与耐药性关系的研究,预计于2022年完成耐药机制和基因功能验证的研究。

研究过程中将不断总结实验结果和经验,完善工作方案,最终取得预期成果。

消毒剂诱导的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敏感性的变化及相关机制的探讨

消毒剂诱导的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敏感性的变化及相关机制的探讨

消毒剂诱导的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敏感性的变化及相关机制的探讨何良爱;何良燕;张燕;李玉【期刊名称】《中国实用护理杂志》【年(卷),期】2012(028)027【摘要】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在体外经消毒剂诱导后,对抗生素最低抑菌浓度的变化,并对变化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收集临床上铜绿假单胞菌菌株68株,采用VITEK-2全自动细菌分析仪鉴定并进行药敏分析;琼脂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碘伏、戊二醛、氯己定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在低于MIC浓度下逐步诱导8次,微量稀释法测定诱导前后铜绿假单胞菌对12种抗生素的MIC,同时再将诱导后对抗生素MIC升高的菌株,接种在含有外排泵抑制剂PAβN的琼脂平板,测定其外排泵表型.结果 68株铜绿假单胞菌经3种消毒剂诱导后共有6株铜绿假单胞菌对一种或多种抗生素的敏感性较诱导前有明显变化,对氟喹诺酮类、头孢类及碳氢酶烯类等多种抗生素MIC升高,碘伏及戊二醛诱导效果明显,两种消毒剂诱导后的5种菌株外排泵表型测定为阳性.结论消毒剂可以诱导某些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发生变化,其中主动外排系统在诱导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应合理使用消毒剂,以降低耐药菌扩散及医院感染的发生.%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to antibacterial agents which were induced by disinfectants.Methods The susceptibility test of 68 strains from clinic was determined by VITEK-2 system.The MIC of povidone iodine,glutaraldehyde and chlorhexidine was determined by agar dilution method.68 strains were induced by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three kinds of disinfectants for eight times.The concentration of three kinds of disinfectants was lower than their MIC.The MIC before and after inducement was determined by micro dilution.In the mean-while,strains of their MIC raised to antibiotics were inoculated on plate agar containing the PAβN which was the efflux pump inhibitor,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phenotype of efflux pump.Results Six strains,MIC in 68 strains significantly changed after induction of disinfectants.The MIC of these six strains was higher than pre-induced to some antibacterial agents such asFQNs,cephems and carbapenem.The induction of povidone iodine and gilutaraldehyde were more obvious,and five strains,phenotype of efflux pump were positive after being induced by these twodisinfectants.Conclusions The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of some Pseu-domonas aeruginosa will change after being induced by some disinfectants and the efflux pump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is process.So the reasonable application of disinfectants were indispensable,in order to decrease the resistance and the opportunity of nosocomial infection.【总页数】4页(P1-4)【作者】何良爱;何良燕;张燕;李玉【作者单位】250012济南,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呼吸科;250012济南,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呼吸科;250012济南,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呼吸科;250012济南,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呼吸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食管癌细胞放射诱导前后化疗敏感性变化及相关机制研究2.慢性心理应激诱导的AS 兔模型血脂变化特征及其机制探讨3.D-半乳糖诱导衰老小鼠睾丸结构与功能变化及其氧化应激相关机制4.磺胺类药物滥用诱导宿主精神行为学变化及其机制探讨5.七氟醚诱导肝损伤大鼠模型microRNA-214的表达变化及其损伤机制探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某院铜绿假单胞菌体外药敏试验检测结果分析

某院铜绿假单胞菌体外药敏试验检测结果分析

某院铜绿假单胞菌体外药敏试验检测结果分析雷明德;黄学忠;徐辛夷;陈晓飞;胡思钎;刘芳【期刊名称】《检验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4(000)019【摘要】目的:了解近年来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方法选择解放军第一一八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临床3177份标本,运用法国ATB Expres-sion微生物鉴定系统对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菌株鉴定及15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

所有数据均在 Excel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临床共分离铜绿假单胞菌263株,分离自痰液211株,占80.22%;分泌物25株,占9.51%;脓液10株,占3.80%;中段尿8株,占3.04%;留置针5株,占1.90%;血液4株,占1.52%。

铜绿假单胞菌对多黏菌素E、阿米卡星及妥布霉素敏感率分别为95.06%、94.30%及93.16%;美洛培南和亚胺培南敏感率均在50%以下。

除复方磺胺甲噁唑和复方氨苄西林以外,其余均为70%~90%。

阿米卡星和妥布霉素男女之间敏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2.74,P<0.01;U=2.08,P<0.05);其余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运用细菌耐药预警监测系统了解和掌握感染耐药和药物敏感情况,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rug sensitivity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n recent years .MethodsA total of 3 177 strains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from patients in 118th hospital of PLA from 2010 January to 2012 December were the objectives ,ATB Expression system made in French was used to determinate Pseudomonas aerugi-nosa and the drug sensitivity test about15 kinds of antibacterial drugs .All the data was analyzed by software Excell2007 .Results A total of 263 strains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were isolated ,and 211 strains were from sputum samples ,accounting for80 .22% .Twenty five strains from secreta samples ,accounting for9 .51% .Ten strains were from pus samples ,accounting for 3 .80% .8 strains were from middle segment urine samples ,accounting for 3 .04% . Five strains were from remaining needle samples ,accounting for 1 .90% .Four strains were from the blood ,accounting for 1 .52% .The sensitivity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to polymyxin E ,amikacin and tobramycin were95 .65% , 94 .30% and 93 .16% .The sensitivity to Meropenem and imipenem were less than 50% ,except for compound sulfur pbo and compound ampicillin ,the sensitivity of the rest drugs were all 70% to90%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the drug sensitivity to amikacin and tobramycin between males and females .Conclusion Using bacteria re-sistant early warning and monitoring system to know the status of drug resistant and drug sensitivity is important to the reasonable using of antibiotics .【总页数】3页(P2674-2675,2678)【作者】雷明德;黄学忠;徐辛夷;陈晓飞;胡思钎;刘芳【作者单位】解放军第一一八医院,浙江温州 325000;解放军第一一八医院,浙江温州 325000;解放军第一一八医院,浙江温州 325000;解放军第一一八医院,浙江温州325000;解放军第一一八医院,浙江温州325000;解放军第一一八医院,浙江温州 3250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某院2013年临床分离细菌体外药敏试验检测结果分析 [J], 孔祥菊2.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体外药敏试验检测结果分析 [J], 雷明德;黄学忠;陈晓飞;胡思钎;刘芳3.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药敏试验4年分析 [J], 谢其扬;叶君健;杨滨;陈守涛;郑力峰;陈春永;林章雄4.某院348株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及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基因检测 [J], 王桂东;王晓燕;马璨粲;高秀展;孙学春5.肺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临床经验用药与体外药敏试验结果对比探讨 [J], 饶赣锋;周仁荣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水平调查及药敏分析

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水平调查及药敏分析

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水平调查及药敏分析李群;丁星;张杏怡;周新【期刊名称】《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年(卷),期】2008(32)2【摘要】[目的]调查我院2006年9月~2007年8月住院患者送检标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水平,并分析亚胺培南耐药株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临床标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用常规K-B方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若结果判定为耐药和中介,则进一步采用琼脂倍比稀释法检测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及其他10种抗菌药物的MIC.[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13.7%,22株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对10常用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也普遍较高,有3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受试的11种抗菌药物全部耐药.[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高,并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应引起高度重视.【总页数】2页(P245-246)【作者】李群;丁星;张杏怡;周新【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上海,200080;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上海,200080;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上海,2000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5.2【相关文献】1.五官科患者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水平分析 [J], 杨雪梅2.烧伤病区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水平调查及药敏分析 [J], 李艳萍;宛仕勇;刘杰锋;吴琼3.中山地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及亚胺培南耐药机制分析 [J], 张艳芳;冯广满4.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药敏情况分析 [J], 李小靖;陈武嘉;钟燕玲5.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情况与耐药机制 [J], 郭丽;顾怡明;张杰;唐明忠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铜绿假单胞菌致下呼吸道感染的药敏结果分析

铜绿假单胞菌致下呼吸道感染的药敏结果分析

铜绿假单胞菌致下呼吸道感染的药敏结果分析黄良欣【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年(卷),期】2017(10)6【摘要】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致下呼吸道感染的药敏结果。

方法对钦州市钦北区人民医院2015年1—9月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液标本进行培养,采用自动化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对成功完成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菌株鉴定,相关药物主要包括氨苄西林、头孢曲松、亚胺培南、庆大霉素以及左旋氧氟沙星等,对药敏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第一季度70株铜绿假单胞菌实施药敏监测发现,敏感率排在首位的药物为阿米卡星,其次为妥布霉素及庆大霉素,耐药率最高的药物为头孢曲松,其次为舒巴坦药物及复方磺胺甲噁唑。

第二季度90株铜绿假单胞菌实施药敏监测发现,敏感率排在首位的药物为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其次为左旋氧氟沙星、庆大霉素。

耐药率最高的药物为头孢曲松,其次为复方磺胺甲噁唑。

第三季度99株铜绿假单胞菌实施药敏监测发现,敏感率排在首位的药物为阿米卡星,其次为妥布霉素及庆大霉素。

耐药率最高的药物为头孢曲松。

结论铜绿假单胞菌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对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庆大霉素及左旋氧氟沙星等敏感性较高,对头孢曲松、复方磺胺甲噁唑及氨苄西林等药物耐药性较高,临床治疗需合理选择抗生素进行干预。

【总页数】2页(P85-86)【作者】黄良欣【作者单位】广西钦州市钦北区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8.991【相关文献】1.87株铜绿假单胞菌致院内下呼吸道感染临床分布及耐药分析2.45例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和药敏分析3.铜绿假单胞菌致下呼吸道感染的药敏分析4.铜绿假单胞菌致下呼吸道感染的药敏分析5.下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247株药敏结果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铜绿假单胞菌OXA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研究的开题报告

铜绿假单胞菌OXA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研究的开题报告

铜绿假单胞菌OXA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研究的开题报告尊敬的指导老师:本次开题报告的研究对象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的OXA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OXA-type 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s,ESBLs)耐药基因。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致病菌,在医院感染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多重耐药性已成为当前严重的问题。

其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临床治疗该菌感染的主要药物,然而随着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出现,ESBLs耐药菌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因此,研究OXA型ESBLs在铜绿假单胞菌中的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

本次研究将采用PCR方法,筛选铜绿假单胞菌的OXA型ESBLs基因,并对其遗传特征和表达差异进行深入探究,了解其耐药机制,并对其控制进行研究,为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具体研究计划如下:1. 收集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菌株,进行初步培养和鉴定。

2. 采用PCR方法筛选铜绿假单胞菌的OXA型ESBLs基因,对其进行测序和分析,了解其遗传特征和表达差异。

3. 通过抗生素敏感性试验和检测耐药突变基因,探究OXA型ESBLs 在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

4. 分析和比较不同环境因素对OXA型ESBLs耐药的影响,探究其调控机制。

5. 最后,对该菌株的OXA型ESBLs进行控制试验,寻求新的治疗策略。

本次研究的最终目标是,深入探究铜绿假单胞菌的OXA型ESBLs耐药机制,从遗传、表达和调控等多个方面探讨OXA型ESBLs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贡献,并探索新的治疗策略为临床治疗感染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以上是本次开题报告的全部内容,望您审稿。

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耐药机制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耐药机制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耐药机制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题目: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耐药机制的研究
背景和意义: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常见的医院感染病原菌,对多种抗生素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日益增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因此,研究铜绿假单胞菌的抗生素耐药机制对于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目标:
本研究旨在探究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机制,为进一步制定合理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略提供理论基础。

研究内容和方法:
1. 收集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离菌株,通过药敏试验筛选出多重耐药菌株。

2. 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菌株的基因组信息,并进行比较分析。

3. 利用定量PCR、Western blot以及荧光定量实时PCR等方法,探究耐药菌株耐药与相应耐药基因表达水平的关系。

4.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耐药菌株和非耐药菌株进行细胞学观察,比较其生长特性、细胞壁合成及代谢活性等方面的差异。

预期结果:
1. 确定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和相关耐药基因;
2. 探究耐药菌株与非耐药菌株之间在细胞学特征上的差异;
3. 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特点及其机制的研究提供新的实验思路和方向。

研究意义:
本研究可以深入探究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及其分子基础,为未来的耐药性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同时为防治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提供理论依据。

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交叉耐药的体外研究的开题报告

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交叉耐药的体外研究的开题报告

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交叉耐药的体外研究的开
题报告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常见的医院感染病原体,它会引起各种严重的
感染,包括肺炎、腹腔感染、泌尿道感染等。

尽管铜绿假单胞菌已知存
在多种抗菌药物敏感性的耐药性机制,但是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已发现一些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出现交叉耐药现象,这使
得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变得更为困难和复杂。

因此,研究铜绿假单胞
菌的交叉耐药现象及其耐药机制,对于临床制定更有效的抗菌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

2.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交叉耐药性,并探讨其
耐药机制,为对抗这种细菌感染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并为开发新的治
疗方案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菌株进行体外实验,通过采
用药物敏感试验和药物杀菌曲线法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交叉耐药性进
行评估。

并通过PCR检测和测序分析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包括β内酰胺酶、四环素酶、氨基糖苷酶等。

4. 预期结果
本研究预期结果是,可以确定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
交叉耐药性,并探讨其耐药机制。

同时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合理的治
疗方案,减少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发生及传播。

5. 研究意义
本研究的主要意义在于,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及交叉耐药现象进行分析和评估,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最终有助于降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在医院中的传播,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

同时,本研究也可为今后开发新的抗菌药物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目标及理论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 著#低碱性氨基酸培养基检测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氏不动杆菌对帕尼培南体外药物敏感性的影响王瑶1,耿惠娜2,王晶3,徐英春1(1.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北京100730; 2.广州南方医院检验科,广东广州510515;3.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辽宁大连116011)摘要:目的 检测低碱性氨基酸培养基测定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对帕尼培南体外敏感性的影响。

方法收集2009年,来自3所教学医院的147株铜绿假单胞菌和150株鲍氏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分别采用M -H 琼脂培养基和1B 40M -H 琼脂培养基,以琼脂稀释法和纸片扩散法,测定菌株对帕尼培南、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体外敏感性,并使用M -H 培养基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其他7种临床常用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 IC)。

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对帕尼培南的药物敏感性,受培养基碱性氨基酸浓度影响,与人血清碱性氨基酸浓度相似的1B 40M -H 琼脂培养基,能够增强碳青霉烯类尤其是帕尼培南的抗假单胞活性;帕尼培南对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活性与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相近,但具有更高的中介率。

结论 测定帕尼培南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药物敏感性,应采用低碱性氨基酸培养基,而测定其对鲍氏不动杆菌的药物敏感性,应采用M -H 琼脂培养基,以达到药物体外活性与临床有效性的一致。

关键词:帕尼培南;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药物敏感性中图分类号:R378.9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529(2011)10-2145-04Impact of basic amino acid on determination of in -vitro susceptibilities of p seudomonas aeruginosa and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to panipenemWANG Yao *,GENG H u-i na,WANG Jing ,XU Ying -chun(*P eking Union H osp ital,Beij ing 10073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 o test the impact of basic amino acid on in -v itro susceptibilities o f panipenem against clinica l iso lates of Ps eudomonas aer uginosa (P A E)and A cinetobacter baumannii (ABA ).METHODS A to tal of 147isolates of P A E and 150iso lates of A BA w ere co llected fro m 3teaching hospitals in China.M icro bial susceptibilities of panipenem,imipenem and mero penem w ere deter mined by bot h aga r dilution metho d and disk diffusion method using M H ag ar medium and 1B 40M H ag ar medium.M ICs of other 7antimicrobia l agents w ere also tested by agar dilution method recommended by CL SI.RESULTS Drug susceptibilities o f PA E against carbapenems,especially panipenem,w ere hig her in 1B 40M H A,which has the similar concent ratio n o f basic amino acid w ith human serum.Panipenem show ed similar activ ities to P AE and A BA w ith imipenem and mero penem,but w ith hig her per centag e of inter mediate.C ONC LUSION T o g et according result of in vitr o susceptibilities to clinical effet o f panipenem,ant imicro bial susceptibilities ag ainst P.aer oginos a should be tested using low basic amino co ncentration medium,but for A BA dar d M H ag ar medium sho uld be used.Key words:Panipenem;Pseudomonas aer uginosa ;A cinetobacter baumannii ;A ntimicr obial susceptibilit y收稿日期:2011-01-15; 修回日期:2011-03-10通讯作者:徐英春,E -mail:x ycpumch@帕尼培南是一种广谱的碳青霉烯类药物,与亚胺培南相似,它在人体内容易被肾脏脱氢肽酶I(DH P -I)水解,因此要与倍他米隆共同给药。

倍他米隆是一种阴离子肾小管转运抑制剂,可以有效地抑制帕尼培南向肾皮质的转运,从而减少其在肾脏的蓄积,降低肾毒性,增加药物稳定性。

大量研究表明,帕尼培南对大部分肠杆菌科细菌、流感嗜血菌、卡他莫拉菌、肺炎链球菌、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粪肠球菌、脆弱拟杆菌和难辨梭菌均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对于由这些菌株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和腹腔感染等有良好的疗效[1,2]。

对于铜绿假单胞菌,很多研究显示,帕尼培南在低氨基酸培养基中,如最小培养基(M M)和人血清,能够显示出更强的活性,这主要由于碱性氨基酸能够竞争性抵制帕尼培南进入铜绿假单胞菌外膜的OprD2通道,而通常用于测定药物敏感性的M-H琼脂(MH A)测富含碱性氨基酸。

M H A中碱性氨基酸浓度约为人血清中碱性氨基酸浓度的40倍,因此本研究将药敏培养基中的MH A琼脂含量稀释至1B40,以对比低碱性氨基酸培养基对帕尼培南药敏结果的影响。

同时,也对临床上另一种非常重要的非发酵菌鲍氏不动杆菌进行了研究,并检测临床常用的10种抗菌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的体外敏感性。

1材料与方法1.1菌株来源收集2009年北京协和医院、广州南方医院和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分离的,来自非重复患者的铜绿假单胞菌147株和鲍氏不动杆菌150株。

各中心按常规方法将菌株鉴定到种。

以大肠埃希菌AT CC25922和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为药敏试验质控株。

1.2药敏试验以1B40MH A和M H A分别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推荐的琼脂扩散法和纸片扩散法,检测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对帕尼培南、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体外药物敏感性,以观察低碱性氨基酸培养基对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性的影响。

采用琼脂稀释法,以MH A检测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阿米卡星的体外药物敏感性。

试验操作和结果解释均按照CLSI指南M100-S20(2010)[3]进行,药敏结果采用WH ONET5.4软件进行分析。

试验所用药物中,帕尼培南和左氧氟沙星由第一三共(北京)有限公司提供,亚胺培南购自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头孢他啶购自葛兰素史克制药(苏州)有限公司,头孢吡肟为中美上海施贵宝有限公司产品,其他药物均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MH A为美国BBL公司产品。

1B40MH A配制方法为:M H A 0.95g,琼脂15.0g,NaCl9.0g,溶于1L蒸馏水中,高压灭菌。

2结果2.1标本分布2.1.1铜绿假单胞菌在所收集147株铜绿假单胞菌中,31.3%分离自无菌部位标本,57.8%分离自呼吸道标本,5.4%分离自泌尿道标本,其余菌株缺少标本来源资料。

2.1.2鲍氏不动杆菌试验所收集150株鲍氏不动杆菌中,20.0%分离自无菌部位标本,67.3%分离呼吸道标本,4.0%分离自泌尿道标本,其余菌株标本来源不详。

2.2低碱性氨基酸培养基对药敏结果的影响2.2.1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的敏感性(1) M IC差异:对比147株铜绿假单胞菌使用1B40 M H A测得的帕尼培南MIC分布和使用M H A测得的3种碳青霉烯类药物的M IC,对于帕尼培南, 1B40MH A培养基所测的M IC值显著低于M H A 所测得M IC(P<0.001),其结果相差2~16倍,大多数菌株的M IC在1B40M H A上降低4~8倍。

对于亚胺培南,大多数菌株以1B40M H A所测得M IC较M H A所测得值低,两者间M IC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于美罗培南,菌株以1B40 M H A所测得M IC均较M H A测值降低2~16倍,但大多数菌M IC降低2倍,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以1B40MH A检测的铜绿假单胞菌M IC分布与M H A所测得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M IC更为接近。

(2)抑菌圈直径差异:纸片扩散法所测得的结果与M IC结果具有相似的规律, 1B40MH A所测得的铜绿假单胞菌抑菌圈直径均相应地大于M H A测得值。

1B40MH A测得的帕尼培南抑菌圈直径更接近MH A测得的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抑菌圈直径。

2.2.2鲍氏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的敏感性(1) M ICs差异:对于帕尼培南,使用1B40M H A所测得的M ICs较使用MH A测得的MIC降低了2~16倍,绝大多数菌株M IC降低4~8倍,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但与以CLSI推荐方法使用M H A所测得的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M ICs分布相比较,使用M H A测得的鲍氏不动杆菌M ICs无论在分布还是MICs数值上均更加接近。

对于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使用1B40M H A所测得M ICs 也均较使用M H A所测得的M IC下降2~16倍,两者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2)抑菌圈直径差异:使用1B40MH A所测得的鲍氏不动杆菌对3种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抑菌环直径,均较使用MH A测得值增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