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视野中文学传播模式的历史嬗变与当下态势

合集下载

从比较文学的历史形态看世界文学的新方向

从比较文学的历史形态看世界文学的新方向

从比较文学的历史形态看世界文学的新方向自19世纪比较文学学科创立至今,关于学科自身合法性的问题,如学科的科学性、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学科建制等一直处于争议之中.其中既有来自外部某些文学专门学科的质疑,更有比较文学学者们对本学科的自省.可以说,比较文学是对自身学科质疑最多、最具有自我批判意识的学科.比较文学学者们的着作不仅包括在不同时代理论框架下进行的比较实践研究,更包含了大量在当时的社会政治、理论潮流下对学科自身合理性的考察、方法的修正及理论的更新.比较文学开始于19世纪浪漫主义盛行的欧洲,当时居于主导地位的观念是"把自然视为由不同物种构成的一个有机统一体.这一观念启发了文学研究者把不同语言、不同民族的文学作品视为文学表现和审美意识的统一体,具有可比的主题和特征."[1]4因此,比较文学这门学科在初创时期是以欧洲不同民族间的语言、文学为研究对象开展的跨文化、跨民族/国家的研究.从19世纪到21世纪,这门学科共经历了三次研究范式的转换:"19世纪作为历史语言学的分支而出现,20世纪成为文学理论的交流中心,而在21世纪的今天,该学科正经历着一次重要的范式转换."[2]3每一次学科研究范式的转换不仅标志着新兴学术理论对之前的学科理论基础和研究范畴的挑战,更是在这门学科领域里世界政治力量新秩序的体现.回顾这门学科的历史、它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学科形态以及历史上曾遭遇的理论质疑,有助于明晰20世纪开始的从比较文学到世界文学的剧烈的范式转换,这一范式转换的基因、理论动力以及当下对这一轮新的研究范式的疑问.一、世界文学的基因在歌德发明世界文学这一语词的几个世纪之前,"人类不同民族/国别文学就已经通过翻译开始了交流和沟通.在启蒙时期的欧洲,甚至出现过一种世界文学的发展方向."[3]2401827年6月,77岁的歌德在与青年学子艾克曼谈话时创造了世界文学这一词语:"'我越来越相信……诗歌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随时随地造访千百万人……我因此放眼国外,建议每个人都这样做.国别文学现在已经失去意义;世界文学的时代即将到来,每个人都应该努力使它尽快来临.'这一术语同时提出了文学的新视角,具有文化和当时正处于上升期的现代性意识."[4]1时隔50年,出生于特兰西瓦尼亚的讲德语的少数族裔雨果·冯·梅茨创办了一份名为《比较文学杂志》的刊物.这份刊物虽然出现在19世纪,但是它的创刊宗旨和实践比起20世纪上半叶的法国学派更接近歌德世界文学的立场.梅茨采用了典型的超国界方法,"这在当时主要有两个意义:一方面,是对单一语言文学研究中盛行的民族主义思想的严厉批评……另一方面,梅茨强调指出'每个没有偏见的文人都清楚,当今普遍从事的现代文学史不过都是政治史的婢女,甚至是民族本身的婢女.'"[2]43"这就决定了一个明确的研究纲要:从超国界立场出发比较单一文学,必然以各自的独立性为前提,目的不是抹杀或削减区别,而是尽量从不偏不倚的立场出发,深入认识和分析不同文学的共同点和差异.又在各种文学的比较研究中,看到这种研究方向的特殊使命,并视之为修正某些国别文学研究中出现的偏差的方法.正是那些片面的国别文学研究,由于只专注本国文学而步入歧途,甚或成为民族主义政治的御用工具."[5]16对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有意识规避使梅茨的世界文学研究努力执行着各国文学地位平等的准则,大大超越了他的时代.梅茨试图展现强权视角下通常被忽略的语言和文学:他们用十种语言印刷期刊标题,并集合了来自17个国家的编委会成员,其中不乏国别文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学者和其他不同学科的代表人物.另一位与梅茨立场相近,对中心化的世界主义进行批判的比较文学先驱是来自爱尔兰的哈钦森·麦考利·波斯奈特.虽然波斯奈特往往依靠翻译而非多语制阅读和研究材料,但他的视野同样具有全球性:他的着作用大量篇幅探讨了印度、中国、阿拉伯世界,以及古地中海和现代欧洲,平等地看待民间文学和文学杰作.同梅茨一样,波斯奈特对世界主义持怀疑态度,他将法国学术界视为学术集权中心,批判了学术研究中的民族中心、抹杀民族差异的虚伪的世界主义:"在法国文学中,自17世纪中央君主政权牢固建立以来,我们感到那种集权精神无处不在,在法国学术界也同样看到它的居所和名字.它能从世界主义文化的角度提供最好的辩护.依照这个观点,像巴黎及其学界这样的民族中心就成了对不允许有语言和民族特征差异的世界中心的最佳替代."[2]45梅茨和波斯奈特的论着在当时并未引起重视,正如波斯奈特在1901年指责后来的学者忽视了他的观点而转向更加狭隘的研究领域,其后相当长的时期里比较文学这门学科基本上处于强势国家文学的民族主义视角之下,尊重各民族差异的世界文学的观念在两位学者之后备受冷遇.广涉世界各国文学作品的歌德将世界文学的种子播洒在德国文学的土壤中,在两位来自欧洲边缘地区的学者梅茨和波斯奈特的培育下生根发芽.直至一个世纪后,当世界文学这一概念被重拾、重释,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努力实践着全球视野之时,回顾历史,比较文学学科中世界文学的基因早已存在---"波斯奈特涵盖世界的区域主义,梅茨多语制的反世界主义.尽管在作者有生之年,波斯奈特的《比较文学》和梅茨的《比较文学杂志》几乎没有多少读者,却为今天的比较文学提供了迷人的读物,并帮助指引我们实现真正具有全球视野和影响的比较文学的再生."[2]51二、20世纪学科发展的两个阶段---法国学派与美国学派"可是,令人费解的是,比较文学这样一个良好的开端,为什么偏偏会走向'不比较',走向旨在限制比较文学研究范围的所谓法国学派的学科理论轨道呢?既然早期的比较研究已经涵盖了后来的三种主要研究方法: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却为何在20世纪初转向了仅仅强调实际影响关系的实证研究呢?"[6]8法国学派在比较文学领域统治了近半个世纪之后,与这一学派的研究方法针锋相对的美国学派代表学者韦勒克认为19世纪只尊重事实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造成了法国学派的局限.在法国学派创始之初,它的奠基人梵·第根为了使作为独立学科建制的比较文学抵挡住来自意大利着名学者克罗齐的强烈反对,不得不对这门学科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做出严格的阐释:针对克罗齐认为"比较"只是历史研究的一种简单的考察性方法,是文学不可或缺的工具,完全不具备使这门学科成为独立学科的条件的质疑,梵·第根避开了备受攻击的"比较"二字,将比较文学的范围缩小为只关注各国文学之间的"关系",以"关系"取代"比较"[7]172.梵·第根说:"比较文学的对象是本质地研究各国文学作品的相互关系."另一位法国学派的主要理论家基亚则一再宣称,"凡是不再存在关系的地方,比较文学的领域就停止了."[6]9尽管在近半个世纪之后,法国学派由于研究方法的局限性被美国学派所取代,但是在这门学科成立之初,法国学派思考的中心问题是如何避免比较文学随意性太大,以及学科严密的科学性应如何体现.为此法国学派放弃了没有实际联系的平行比较的方法,采取了具有科学实证性的影响研究方法;摆脱难以厘定的美学向度的比较,求诸各国文学关系史,从中找出具有实际影响关系的国别文学或某种类型文学流传影响的实证.可以说,法国学派为了比较文学这门学科的科学性而放弃了文学自身的文学性和美学意义的比较,后来美国学派的研究弥补了这一缺失.除此之外,法国学派的国别文学间影响研究的基础是独立、明确、封闭的国别文学概念,在韦勒克看来这一基础本身即是谬误:"对'比较文学'的重大争议是将国别文学视为自我封闭这一明显的错误观念."[8]1并且在封闭的国别文学基础上开展的影响研究不可避免地导致学术民族主义和沙文主义的倾向:"法、德、意等国的许多比较文学研究,基本上出于爱国主义动机,结果成了一种记文化账的奇怪做法,极力尽可能多地证明本国对别国的影响,或者更为巧妙地证明本国比任何其他国家能够更全面地吸取并理解外国名家的着作,借此把好处都记在自己国家的账上."[9]282比较文学自学科初创便以高于国别文学,涉及多个国家、地区的世界(虽然基本局限于欧洲)的视角进行文学间的关系研究作为本学科的立足点.因此,国家、民族之间的平等关系成为这门学科的基本伦理.早期的梅茨、波斯奈特早已对国家间政治力量的悬殊导致的文学研究中沙文主义倾向、抹杀民族差别的虚伪的世界主义自觉规避.对于任何一种社会科学来说,摆脱所处的政治、文化环境,单纯从理论、美学出发做象牙塔式的学术研究似乎更接近这门学科的本质研究,理应使这门学科更具科学性、合理性.韦勒克在1958年的国际比较文学协会大会发言中,在批判了法国学派"记文化账"式的影响研究之后,提出"我们必须面对'文学性'这个问题,即文学艺术的本质这个美学中心问题."[9]295在20世纪50年代,人文科学开始语言学转向,美国新批评派在正在兴起的背景下,提出比较文学应转向"文学性"研究的呼声是十分自然的.韦勒克的报告在国际比较文学界产生了强烈的反响,被认为标志着比较文学美国学派的崛起和法国学派的式微.自此,美国学派的平行研究以"比较诗学"、"类型学"、"跨学科比较"等学科理论为主,并拓展了原属于影响研究的"主题学"、"文类学"等领域,同时也并未否定法国学派以"文学关系"为主轴的"影响研究",而是将两者相结合,从而形成了欧美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经典模式,即由"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构成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模式[6]13.美国学派的平行研究模式建立在打破封闭的国别文学界限的模式下,在看似客观、科学的"文学性"的寻求中比较文本的差异,从中找出文学、或与其他学科共有的本质.这一研究方法将文本从它的社会、文化、历史语境中抽离出来,寻找梯尼亚诺夫命名为"所有文学传统的公因子",旨在在各种文学理论的框架下找出文本自身"文学性"的基因.美国学者马克·安德森在1992年对现代主义作家卡夫卡在美国的研究有如下描述:"无论是弗洛伊德心理学、存在主义、新批评、结构主义、还是后结构主义,所有这些阐释都是在批判方法的意义上对单一文本做出解读,遮蔽了卡夫卡的文本在历史维度下应有的意义.被从具体的文化和历史时空中连根拔出,卡夫卡的作品似乎暗示了向所有文化形态开放.故此,他的作品提供了与世隔绝、无名氏所创、又自成一类的现代艺术的典型,明显地使这些形式主义、非历史的研究方法具有合理性."[4]190以卡夫卡为代表的许多文本在世界文学的旅行中,超越了自身的历史时空、理论框架,这些阐释赋予文本一种先验的文学性.但实际上文学性产生于语境和阅读方法;它不是文学的一个属性,这意味着学科产品与严格的对象种类之间存在着范畴的滑移.因此,把文学性提高到比较文学之特有的研究对象的地位,这导致一些悖论的出现.把文学性置于学科的核心必然始终是一个虚拟模式,是文学史、艺术间比较或其他类似的异律活动所向往的理想状态[10]20.韦勒克在批判国别界限时将文学视为同一性:"文学是一元的,犹如艺术和人性是一元的一样."[5]57在"同一性"的统治之下,很容易借用"文学性"的名义,滑入抹杀民族、国别差异的世界主义之中:比较文学将不得不以西方强势国家理论为价值取向,边缘国家的文学作品注定将沦为西方理论的注脚.1993年英国学者苏珊·巴斯奈特宣称:"今天,比较文学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死亡了.二元差别的狭隘性、非历史主义方法的无助性以及作为普世文明力量的文学这一看法的沾沾自喜的短视性都为这一死亡推波助澜."[11]47从90年代到21世纪初,有关比较文学危机的言论都反映了这门学科自身在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中难以解决的困境.这一困境随着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发展、文化研究的兴起,以及全球化大趋势下第三世界的崛起而愈发明显.对于危机的说法,我国的比较文学界结合这门学科在本国的状况提出:"中国比较文学的产生与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学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密切相关,它从一开始就在中西两种异质文化之间进行,跨越了区域界限,具有更广阔的世界文学视野.……我们所要做的是促进两者之间(强势文化和新独立文化之间)的对话,这种对话所产生的互识、互补和互动的结果,不是'同化',不是'融合',不是'合而为一',而是相得益彰,将双方原有的特点发展到新的极致,以丰富全球化的多元文化.这将是比较文学发展的新阶段."[12]12比较文学学者王宁则建议,这门学科应在多元文化共存的格局下,转向文化研究、翻译研究,注重文化身份和区域文学研究;以世界文学的视野促成比较文学的再生与重建.具体到中国比较文学的学科现状,他认为比较文学在中国依然是最具有活力的一个人文科学研究领域,并且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得益于文化全球化或全球性的进程.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的学者应当积极参与到与世界的对话中去,走向一种全球/本土方向的比较文学研究[3]101.三、也谈什么是世界文学以今天的学科角度来看,世界文学实际上就是比较文学的早期阶段.在20世纪90年代,这个语词又被重新拾起,并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下,20世纪众多比较文学学者的研究成果之上,成为比较文学这门学科的新视域和新方向.2003年,美国比较文学学者戴维·戴姆拉什彻底从以前比较、评估价值的研究方法中脱离出来,以一种操作性、动态的方式重新定义了这门学科:世界文学不再仅仅是世界各国经典的文学作品,它所指向的是不同国别、语言、民族文学作品在世界上流通的一种动态的文学作品阅读模式.这一界定对美国学派将文本视为一元价值取向的文本间比较的研究范式是一个极大的反拨,在研究方法上也从集中于文学性的价值导向研究转向了文本流通、变异的操作性研究.这一新的理论界定虽然脱离了美国学派的研究方法,却可以追溯到更早法国学派的流传学研究范式.流传学(Doxologie)又称誉舆学,原本为宗教术语,指礼拜仪式上赞美上帝荣耀的颂歌.1931年由梵·第根首先引入比较文学理论,成为传统的影响研究模式之一:从给予影响的放送者出发,去研究作为终点的接受的情况,包括文学流派、文艺潮流、作家及文本等在他国的际遇、影响及被接受的情况[6]60.在当时欧洲中心主义的观念下,法国学派文学作品的流传研究通常只呈现单向度的由西方的强国中心流向边缘国家,具有民族沙文主义色彩;同时流传研究限定在二元的研究模式之下:"地道的比较文学最通常研究着那些只在两个因子间的'二元的'关系"[7]174,这一研究立场和价值观早已被比较文学的学者们所否定,但是这种研究方法却为美国学派所沿用.本属于流传学范畴的文本的流传及在流传中的接受研究在戴姆拉什的新的世界文学研究范式下被修正为世界文学的流通模式.在文学作品的流通中,"文本不再具有弗莱普遍的原型模式或是法国比较文学学者艾田蒲所称的'不变的因子'(invariants),他声称普遍的文学模式才能给文学在全球范围内真正的理解提供必需的基础.然而,如此的普遍模式迅速退入了含糊的'总体性'(generalities)之中,在当代已不为人们所接受……"戴姆拉什将世界文学修正为一种流通和阅读的模式---"正如没有一个恒定的经典作品集,也没有单一却适用于所有作品的阅读模式,甚至对于一部作品而言,在不同时代阅读方式也不一样.世界文学作品的'变化性'(variability)才是它的基本构成特征之一."[4]5世界文学的构成特征---阅读的"变化性"其实就是文本旅行中"一千个不同国家人眼里的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哈姆雷特都构成了世界文学的组成部分,文本阅读的多样性不再成为精英学者所批判的对象,而成为解构文学价值一元体系的合理方法.同时这种多样性的阅读也有意识地防止文学理论体系的单极化,给世界上不同国家的文学作品、思想进入世界文学体系创造了条件."巴斯奈特也曾在《21世纪比较文学反思》中提出,比较文学所要研究的,不仅是实际文本生产时刻的历史,也要把它理解为文本跨越时空的接受史.她特别强调读者对比较文学的意义,认为要让这个学科有意义,要提出真正创新的研究文学的方法,就要凸显读者的作用,对阅读过程本身进行比较,而不是预先定界来选择特定的文本进行比较,这将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阅读过程,改变比较的整个观念."[12]13作为阅读与流通意义上的世界文学概念,戴姆拉什将文本在翻译、或被异国读者阅读中发生的意义的变异视为世界文学的重要特征之一,都是变化性的体现."世界文学是民族文学的简略的折射;并在翻译中有所获的作品",在这一理论向度上,民族文学的特征被保留下来;在旅行中意义的变异---"简略的折射"更是使它成为世界文学作品的重要构成特征.既然作品超越国界以后其意义的变异是不可避免的,倒不如承认这种变异的合理性,和在世界文学构成中的不可或缺性."完全浸入单一文化体现一种相对直接参与的模式,可以比作在语言学习中努力达到近似于本国人的流利程度.阅读和研究世界文学,恰恰相反,本质上是一种间离(detached)的参与模式;以保持差异的对话方式进入作品,不需要验明身份或掌握与作品相关的全部知识,而需要坚持距离、差异的原则."[4]300这种阅读模式可以比作具·229·有两个圆心的椭圆形:"我们在阅读时无需真正地投入到作品之中而不做自己,我们现时所关心的问题和阅读方式将永远是我们理解作品的焦点所在,但是其他时代的文学同样给予我们另外的焦点,我们就是在两个圆心所产生的张力的区间里阅读."[4]133采用间离的方式,关注作品本身的同时将作品投入到自己身处的时空之中进行阅读是在全球化时代,超越国界、时间、又对现时积极有效的阅读模式,这是戴姆拉什界定的世界文学作品阅读模式,和在这个阅读模式下把握的世界文学作品.当然,在目前的比较文学理论界,有关世界文学这一概念的界定仍有诸多争议.另一位美国比较文学学者弗朗哥·莫瑞提同样以文学的流通来界定世界文学,并比照达尔文的进化论来形容比较文学的流通形态.就小说这一文学类型来说,在世界范围内的扩散体现为特征的分化和变异.由于世界体系的不平等,小说的扩散给文学体系强加了一种令人震惊的相似性,文学的多样化并非出于不同区域文学的根本差异,而是寓于相似性之中的分化.对"分化"更为具体的文本研究发现,当小说形式在文学体系中旅行的时候,其情节(大体上)得到保留,而风格却(大部分)丧失了---如阿兹维多和其他小说家指出的,由"本土"风格取代了.[13]248这一扩散、分化的世界文学视野相对较为悲观,树形、进化论式的小说分化、多样化的演绎、流通却以本质上的相似性进行的方式虽然来自莫莱蒂西方中心化的视角,却使在我们乐观地看待世界文学的多样化、"变化性",认为多元文化主义来自"全球化、民主化和解殖化"的进步趋势面前保持清醒.美国学者詹姆逊曾提出"民族文学/世界文学"里的"民族"问题,认为要把"民族"、"民族主义"问题当成"民族形势"来把握.他所谓的"形势"是动态的、历史的、复杂的,是"民族"的观念和现实的互动.落实到文学作品上,就是要在读者和文本的二元关系上增加国际、国内的流转、变异性,构成阐释的四重关系[14]33.在詹姆逊看来,无论是民族文学,还是世界文学,都要落实在动态的世界、民族形势之下,对文本的阐释是不能离开历史、现时政治力量的分配等外在因素的.因此,中国学者王宁呼吁中国的比较文学学者采取全球/本土化的研究模式体现了我国的比较文学学者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对强势文化威胁的警觉;更是对莫瑞提所称的"寓于相似性的多样性"区域文化形态的自觉规避.加强区域文化研究,以差异化的文学、文化形态进入世界文学,与世界上其他国家进行平等、开放地对话是在21世纪比较文学研究范式转换下,我国比较文学学者、或其他文学专门学科学者所必须具备的态度.参考文献:[1]张隆溪.比较文学研究入门[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4.[2]戴姆拉什.一个学科的再生:比较文学的全球起源[C]//新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3]王宁."后理论时代"的文学与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4]DAMROSCH.What is World Literature?[M].Prince-ton:PrincetonUniversityPress,2003.[5]狄泽林克.比较文学导论[M].方维规,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6]曹顺庆,编.比较文学教程: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第根.比较文学论[M].戴望舒,译.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5.[8]WELLEKR.TheConceptofComparativeLiterature[C]//YearbookofComparativeandGeneralLiter ature.NC:ChapelHill,1953:1.[9]WELLEKR.TheCrisisofComparativeLiterature[C]//InConceptofCriticism.NewHaven:YaleUniv ersityPress,1963.[10]苏源熙.噩梦醒来缝精尸:论文化基因、蜂巢和自私的因子[C]//新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0.。

略论中国比较文学:发展脉络现状及展望

略论中国比较文学:发展脉络现状及展望

略论中国比较文学:发展脉络现状及展望一、发展脉络中国比较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新文学运动,当时,中国的文学界受到西方现代文学的影响,开始意识到研究中国文学需要借鉴西方文学的方法和理论。

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比较文学开始蓬勃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理论研究得到了突破和深化。

中国的比较文学理论研究在借鉴西方比较文学理论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比较文学理论体系。

姚庆翔的《比较文学学说概要》系统地介绍了比较文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来源、发展历程和发展前景,为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借鉴和启示。

学科建设得到了加强和拓展。

以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高校为代表的比较文学研究机构开始建立和发展起来,为比较文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和资源支持。

一大批优秀的比较文学研究专家和学者涌现出来,他们在比较文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现状中国比较文学的现状可以从研究内容、学科建设、学术交流三个方面进行概括:在研究内容方面,中国比较文学主要围绕着比较文学理论、跨文化研究、文学与其他艺术的关系等方面展开研究。

比较文学研究者们通过对中外文学作品的对比分析,探讨文学作品的异同之处,从而深化对文学的理解和把握。

中国比较文学研究还积极探讨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如文学与电影、音乐、绘画等的关系,进一步拓展了比较文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在学科建设方面,中国比较文学的学科体系不断健全完善,涌现出了一批专门从事比较文学研究的学科和学术机构。

一些高校纷纷开设了比较文学相关的课程,培养了一大批比较文学研究的专门人才,为比较文学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人才支持。

在学术交流方面,中国比较文学与国际接轨,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中国比较文学研究者们经常参加国际会议,发表学术论文,与国际同行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

国外的比较文学专家也常来中国交流讲学,促进了中外比较文学研究的交流与合作,为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和动力。

比较文学视野中文学传播模式的历史嬗变与当下态势

比较文学视野中文学传播模式的历史嬗变与当下态势
学 者所 指 出的 ,“ 如果 要对 法 国学派 的研 究倾 向和特点 加 以概 括 的话 ,我 认 为将 它们 称 为 ‘ 播 传 研究 ’更合适 些 。梵 ・ 根等 人 所 推介 的 国际 文学 之 间 的 ‘ 过路 线 ’ 的研 究 ,伽 列 、基 亚 等 第 经
人 所 主张 的 ‘ 国际文 学关 系史 ’ 的研 究及 其 方 法 ,严 格 地 说 ,都是 传 播 研究 方 法 ” ②。事 实 的确 如 此 ,梵 ・ 第根 曾在 其专 著 《 比较 文学 论》 中表 明 :“ 在作 那对 于 一位 作家 、一 件 作 品 、一 种文
力 , 比较 民 间故 事 学 中注重研 究传 播路 径 的 “ 播 学派 ”得 以确立 。对 此 ,季 羡林 先 生 曾指 出 : 传
“ 从此 奠定 了一 门新 学科 的基 础 : 比较 童话学 或 者 比较 文学 史 ,两者都 属 于 比较 文学 的范 畴” ①。 在 比较 文学 学科诞 生 之初 兴 起 的 法 国学派 的 主导 研 究 范式 中 ,对 于 跨 越 国界 的文 学 传播 而 言 ,其 路径 主要 体现 为立 足 于传播 者 的直线 模式 。该 派素 以倡 导影 响研究 法而 著称 ,然而 正如有
10 8 ) 0 0 9
综观人 类 文 明的传播 历程 ,随 着传 播的 主客体 、媒 介 、手段 以及路 径等 内外部 条件 与环 境的 不断 变化 ,传播 范式 也经 历 了诸种颇 为 繁复 的历史 嬗变 ,大致 可 以划分 为如下 时期 ,即 :l语 传 - ] 播 时期 、文字 手抄传 播 时期 、印刷传 播 时期 、电子 传播 时期 以及 网络传播 时期 。此 外 ,加拿 大学 者哈 罗德 ・ 尼斯依 据传 播媒 介将 2 伊 0世 纪 中期 以前 的人 类 文 明划 分 为 九个 时期 :以泥 版 、硬 笔 和楔 形文 字为媒 介 的苏美 尔文 明时期 ;以莎草 纸 、软笔 、象形 文字 为媒介 的埃 及 、希腊 一罗 马时 期 ;从 以管笔 与字母 表为媒 介 到帝 国在 西方退 却 的时期 ;从 以羊皮 纸与 羽毛笔 为媒 介 的时期 到 中

各类硕士论文题目与选题

各类硕士论文题目与选题

各类硕士论文题目与选题各类硕士论文题目与选题11、当前我国企业营销道德失范的成因分析2、当前我国企业的营销腐败及对策分析3、我国企业营销策划的困境及对策分析4、体验经济时代的消费需求及营销策略分析5、体验营销与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关系分析6、体验营销在旅游业中的应用分析7、论客户关系管理在企业营销管理中的应用8、中小企业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的误区与对策分析9、顾客满意度与顾客忠诚度的关系分析——以__行业为例10、基于消费者心理的中国奢侈品营销策略分析11、基于大学生购买行为的校园营销策略分析12、论参考群体对消费者品牌忠诚的影响13、消费者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分析14、试企业社会责任对品牌价值的影响15、论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16、品牌危机的成因及对策分析论品牌危机事件对品牌资产的影响17、论网络环境下的企业品牌危机管理18、品牌危机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分析19、品牌定位的失误与对策分析——以__品牌为例20、品牌扩展策略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以__品牌为例21、基于顾客价值的品牌传播策略分析22、我国中小企业实施品牌营销策略分析23、我国企业品牌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24、试论“差异化策略”在中小企业营销中的运用25、论中小企业如何获取分销渠道的竞争优势26、论市场营销渠道的冲突与管理27、农产品营销渠道优化策略分析28、试论网络时代分销渠道的有效管理与创新策略29、销售渠道中的窜货问题分析论产品直销的利与弊30、我国名人促销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31、公共关系在国际市场营销中的应用分析32、广告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33、关于事件营销及其应用策略的探讨——以__企业为例34、网络消费者行为特征及营销策略分析35、终端消费者对网络营销信任度问题分析36、奢侈品的网络营销渠道建设分析37、微博的营销价值及其利用策略分析38、网络口碑营销的商业应用价值探索39、网络环境下企业创名牌的营销策略分析40、网络信息环境下的顾客忠诚管理分析各类硕士论文题目与选题21、文本文学与文化:中国比较文学发展的动力2、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3、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4、关于当前比较文学研究与教学的若干问题5、从比较文学到比较文化──对当代国际比较文学研究趋势的思考6、关于比较文学的对象与方法7、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新辩证观念8、文学理论与文化研究:美国比较文学研究趋势9、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中日近现代比较文学初探10、中日比较文学研究之现状与未来11、比较文学在当代中国的复兴与发展12、比较文学的学科定位及元—泛比较文学论13、比较文学的课程设置探讨14、比较文学的课程设置分析15、跨文明研究:21世纪中国比较文学的理论与实践16、诠释学与比较文学的发展17、论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的关系18、比较文学视野中文学传播模式的历史嬗变与当下态势19、比较文学研究的现状和前瞻20、比较文学“危机说”辨21、浅论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22、文化文学与教育:比较文学在教学中应用的现时性23、也谈比较文学的"平行研究"和"跨文化研究"——与曹顺庆先生商榷24、语言文学文化的互为载体关系与"比较文学"研究25、关于比较文学研究的“文化热”26、建立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文化透析27、比较文学的跨文化研究视野28、《简明比较文学原理》与《比较文学》的比较研究——从比较文学与文化的关系入手29、文化语境下的比较文学教学研究30、梁启超的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31、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32、基于比较文学的中俄文学文化内涵分析33、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比较文学的发展──着名学者乐黛云先生访谈录34、比较文学视野下的现代化中国想象——华夏边缘叙述与新时期文化35、百年中国比较文学的一项重大工程——评《跨文化沟通个案研究丛书》36、百年中国比较文学的一项重大工程——评《跨文化沟通个案研究丛书》37、文化复兴与比较文学研究——中国文学的再阐释与现代文化的重构38、中西比较文学实证性影响研究中“游”的精神文化阐释39、东西文化场域间的探索——日本当代比较文学研究之一40、以宏观视野看待比较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学的文化特性41、翻译研究"文化转向"之后——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比较文学意义42、比较文学概论43、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比较文学意义44、比较文学学科中的文学变异学研究45、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转折与建构46、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47、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48、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49、钱锺书谈比较文学与“文学比较”50、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丛书51、中西比较文学教程52、比较文学发展的`第三阶段53、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54、比较文学译文集55、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基本理论特征及其方法论体系初探56、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57、比较文学意义上的形象学58、多元文化与比较文学的发展59、比较文学与当代文化批评60、比较文学视域下的文化差异——以《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差异为例61、古典文献学养与跨文化视野的相遇——读严绍璗《比较文学与文化“变异体”研究》62、比较文学视域中我国的跨文化研究63、评严绍璗教授《比较文学与文化“变异体”研究》64、古典与现代:站在美国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的最前沿——美国南方比较文学学会来访纪要65、从比较文学角度看《爱莲说》的文化内涵66、比较文学下中英文化中的女性独立意识67、文化·文学·人格──比较文学的本性及障碍68、比较文学视角下语言文学文化的互为载体关系研究69、从比较文学到跨文化交流——访香港着名学者李达三教授70、小议比较文学中的跨文化研究71、面对文化转型的思考72、从比较文学角度浅析中国对联文化内涵73、跨文化研究的世纪盛会74、洛特曼的文化符号学理论之于比较文学研究与教学的意义75、“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四川乐山举行76、中日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新史料:《和刻本中国古逸书丛刊》出版77、文化异质性及其对比较文学的影响78、双向融摄:跨文化研究与中国比较文学79、文化对话:跨越比较文学研究中的障碍80、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用81、后殖义时期的比较文学82、中外比较文学的里程碑83、比较文学教程84、变异学: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重大突破85、外国文学就是比较文学86、文学与疾病——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方面87、全球化时代的比较文学——中国视野——在17届国际比较文学年会上的发言88、比较文学与21世纪人文精神89、新辩证观念:中国比较文学与多元文化对话90、论比较文学研究中翻译的创造性叛逆91、重申文学性:对新世纪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思考92、流散文学与比较文学:机理及联结93、译介学: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新视野94、中国学派:比较文学第三阶段学科理论的建构95、比较文学新编96、文化相对主义与比较文学97、当代中国比较文学发展中的几个问题98、生态批评与跨学科研究——比较文学视域中的西方生态批评99、全球语境中的比较文学:中国的视角100、比较文学论文题目大全各类硕士论文题目与选题31、基于核方法的煤层厚度变化预测模型及应用研究2、基于高密度电法的煤矿多层采空区数值模拟研究3、小窑采空区直流电法超前探测研究4、基于BIM的三维地质建模5、采动条件下覆岩地电场响应特征研究6、浅部采空区微震定位方法研究7、采空区及陷落柱的地震波场分析8、乌兰察布低射气地区及气化区氡浓度分布的多重分形特征研究9、重复采动条件下老采空区地质稳定性研究10、高围压条件下岩石破坏特征及强度准则研究11、矿山采空区灾害风险分级与失稳预警方法12、膏体流变行为及其管流阻力特性研究13、深部硬岩矿山采空区损伤演化机理及稳定性控制14、铁矿矿山充填采矿用胶结充填料研究15、沿空留巷滞后段煤帮采动破坏机理及注浆重构技术16、基于能量平衡理论的深部软岩巷道支护技术研究17、采动裂隙岩体应力恢复及其渗透性演化18、厚松散层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巷道围岩变形机理及控制研究19、深部高应力矿床岩体开采扰动响应特征研究20、开滦矿区深部煤层冲击地压监测与防治体系研究21、五阳煤矿大采高工作面覆岩运动规律及巷道支护研究22、薄煤层综采自动化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23、高温及冲击载荷作用下煤系砂岩损伤破裂机理研究24、方差体技术在煤矿小断层和陷落柱解释中的应用研究25、辽宁鞍山—本溪地区深部地质特征及三维地质建模26、巷道前方含水体的瞬变电磁响应及探测技术研究27、潘二矿A组煤开采底板破坏规律并行电法测试研究28、基于瞬变电磁法的铁峰煤矿采空区探测研究29、深部软岩巷道承载结构失效机理及定量让压约束混凝土拱架支护体系研究30、海洋可控源电磁法二维有限元正演及反演31、大型矿用挖掘机设计关键技术研究32、尖山磷矿边坡监测及预测预报研究33、巷道围岩峰后大变形过程的稳定性特征及锚固控制机理研究34、极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综放面矿压规律与控制研究35、近距离煤柱群底板偏应力不变量分布特征及应用36、综合物探技术在煤矿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研究37、露天矿安全高效爆破智能化动态设计系统的研究与应用38、厚煤层大采高综采采场覆岩破断失稳规律及控制研究39、高应力软岩回采巷道预应力锚杆—锚索支护技术研究40、沿空留巷围岩应力优化与结构稳定控制41、基于监测时间序列的冲击地压混沌特性分析及其智能预测研究42、井下水力压裂煤层应力场与瓦斯流场模拟研究43、覆盖区区域矿产资源评价方法研究44、矿区建筑物(构筑物)三维变形监测研究45、核磁共振2D/3D地下水成像方法及其阵列式地面探测系统研究46、不规则顶分层破坏区下矿压规律及回采方法研究47、阿尔金山北缘喀腊大湾地区遥感异常信息提取及找矿靶区预测48、急倾斜煤层充填开采方法及其围岩移动机理研究49、综合物探方法在六道湾煤矿采空塌陷区的应用50、深部铁矿勘探的地球物理找矿模式研究。

比较文学学科中的文学变异学研究

比较文学学科中的文学变异学研究

比较文学学科中的文学变异学研究一、概述比较文学作为一门跨文化、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领域,自20世纪初兴起以来,不断拓展其研究视野和方法论。

文学变异学作为比较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专注于文学作品的跨文化流动、翻译、接受与变异现象的研究。

本文旨在探讨文学变异学在比较文学学科中的地位、作用及其方法论特点,分析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文学变异学关注文学作品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的传播与接受,以及由此产生的文本变形、意义变化和审美影响。

这一研究领域不仅揭示了文学作品的普遍性和多样性,而且有助于深化对文化差异、文学交流与互鉴的理解。

在比较文学学科中,文学变异学不仅为文学作品的跨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而且为文学理论、翻译研究、文化研究等领域提供了丰富的实证材料和理论资源。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学变异学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文化同质化、文学市场的商业化等问题。

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维护文学多样性,促进文学作品的跨文化对话与交流,成为文学变异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文学变异学的定义、研究方法、现状与挑战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推动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促进文学作品的跨文化理解和交流。

1. 文学变异学的定义与起源文学变异学,作为比较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文学作品在不同文化、语言、历史背景下所发生的变异现象。

它关注的是文学作品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由于语言、文化、社会习俗、审美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的文本内容、形式、主题、意义等方面的变化。

文学变异学不仅关注文学作品的表面变化,更深入地探讨这些变化背后的文化、历史、社会原因,以及它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评价产生的影响。

文学变异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当时,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文学作品开始跨越国界,进入其他文化领域。

由于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这些作品在传播过程中往往发生变异,导致读者对作品的误解或曲解。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学者开始关注文学作品的变异现象,并尝试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

略论中国比较文学:发展脉络现状及展望

略论中国比较文学:发展脉络现状及展望

略论中国比较文学:发展脉络现状及展望1. 引言1.1 中国比较文学的定义中国比较文学是研究不同文学体裁、不同民族文学、不同文学流派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文学学科。

它旨在通过横向比较和纵向联系,揭示文学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性,探索文学之间的文化联系和文学发展规律。

中国比较文学倡导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相互对比,以拓宽文学研究的视野和深化文学研究的深度。

中国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与外国古代文学的比较、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外国现当代文学的比较,以及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与中国汉族文学的比较等。

通过比较研究,可以发现文学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点,从而推动文学研究的发展和提升。

中国比较文学是一门重要的文学学科,它有助于促进文学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有助于提高文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对于推动中国文学的发展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中国比较文学的研究和探讨,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国文学的特点和魅力,加深对世界文学的理解和认识。

【2000字】1.2 中国比较文学的意义中国比较文学的意义在于拓展了学术研究的视野,促进了文学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通过比较文学的研究,可以深入探讨不同文学体裁、历史时期、文化背景下的作品之间的联系与差异,从而加深对各种文学形式的理解和欣赏。

比较文学也有助于提升文学批评的深度和广度,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通过比较文学的研究,可以促进不同国家的文学交流和互动,增进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认知和友好关系。

中国比较文学的意义不仅在于传承和发展自身的文学传统,更在于开拓学术研究的新领域,为构建人类共同的文化家园作出积极的贡献。

【内容结束】2. 正文2.1 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历程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文学的比较研究。

在唐代,许多文人学者开始对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进行比较研究,如杜甫评价诗句时引用了印度佛经中的语言。

直到20世纪初,中国比较文学才正式形成学科体系。

20世纪初,随着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接触的日益增多,中国比较文学开始兴起。

略论中国比较文学:发展脉络现状及展望

略论中国比较文学:发展脉络现状及展望

略论中国比较文学:发展脉络现状及展望中国比较文学作为文学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一直以来都备受学者们的关注与研究。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比较文学也逐渐发展壮大,并在国际上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和认可。

本文将对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脉络、现状以及未来展望进行略论。

一、发展脉络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当时,西方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开始传入中国,中国学者开始接触到欧美文学,开始了对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的比较研究。

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先驱可以追溯到鲁迅、梁启超等人,他们最早尝试将西方文学理论与中国文学相结合,提出了一些比较文学的观点和方法。

1950年代以后,在中国文学院成立之际,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学者们开始深入研究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之间的联系与影响,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理论观点,形成了一些独特的研究方法。

1978年以后的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中国与外国的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比较文学开始走向国际化,学者们开始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比较文学的学术交流,开始关注国际文学理论的最新动态,将之与中国文学相结合,形成了更为开放、多元的研究视野。

中国比较文学也开始关注更多的研究领域,比如翻译文学、跨文化交流等,拓展了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二、现状当前,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已经步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

在学科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少学术成果。

中国比较文学在充分吸收国际文学理论的基础上,开始出现一些自身的特色和亮点。

在文学的比较研究中,中国学者已经提出了一些颇具创新的研究观点和方法,拓展了国际比较文学研究的视野。

在一些具体的研究领域上,中国比较文学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比如跨文化交流、翻译文学、异国文学在中国的传播等方面的研究。

在国际学术交流中,中国比较文学学者也开始扮演着更加活跃的角色。

中国学者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会议,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了解国际上最新的研究动态,这有利于推动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更加开放、多元,进一步提高中国比较文学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

略论中国比较文学:发展脉络现状及展望

略论中国比较文学:发展脉络现状及展望

略论中国比较文学:发展脉络现状及展望1. 引言1.1 中国比较文学的定义中国比较文学的定义是指一门研究跨文化之间相互影响和比较的学科,通过对不同文学体裁、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与分析,揭示其共性和差异性。

在这个过程中, 可以探讨不同文学及文化间的共同特点、异同之处,并增进人们对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与交流。

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不仅包括文学作品的文本比较,还包括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的比较,以及文学与历史、哲学、社会等领域的关联性。

通过比较文学的研究,可以拓展文学研究范围,促进文化交流与理解,弘扬世界文化多样性,这对于推动中国与世界文化的互动、促进文学的多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比较文学的定义】1.2 研究意义中国比较文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践价值。

比较文学的研究可以促进不同文学传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有助于拓展文学研究的视野和深度。

通过比较文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读各种文学作品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现形式和内涵意义,从而更好地把握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和世界意义。

比较文学的研究有助于推动文学跨文化传播和国际化发展。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不同文学传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变得日益密切。

比较文学的研究为文学作品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有助于促进文学作品在不同文化空间的传播和接受,推动文学跨国合作与共享,促进世界文学的繁荣与发展。

中国比较文学的研究既有理论意义,又具有实践意义。

通过对比较文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世界文学的多样性和共通性,促进文学艺术的创新与传承,推动文学研究的跨越和发展,为丰富人类文化遗产作出新的贡献。

【字数:233】1.3 研究现状在中国比较文学研究领域,目前的研究现状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化,比较文学研究在中国逐渐受到更多学者和研究机构的重视,学术氛围越发浓厚。

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在学科交叉和跨文化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涉及范围日益广泛。

比较文学的历史与现状

比较文学的历史与现状

4、滞缓期(20世纪40年代——70年代)
特殊的历史背景:
纵观史前史,两个明显的特点: a.内容较丰富,尤其是跨学科研究; b.专业意识极为淡漠。
二、学科史阶段:比较文学的全面复兴
(20世纪80年代之后)
全球范围内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 中国文学的发展。
中国比较文学学术成就: 1、大陆的研究 2、港台的研究
《比较文学目录初稿》
法国学派的学者
1、布吕纳介:法国最早的比较文学学者 2、巴尔登斯贝格:堪称法国学派的第一位代表 人物 基本观点:“事实”、“实证”
3、梵第根:
第一个系统地、全面地阐释法国学派观点的学者, 是法国学派的宗师。 《比较文学论》 第一次把文学研究划分为国别文学、比较文学、 总体文学 研究方法上,强调实证和考据而忽视审美批评和 鉴赏。

在这样的背景下,比较文学的理论和方法逐渐萌芽。 重要的学者: 1、伏尔泰(比较文学理论先驱) 《论史诗》、《中国孤儿》 2、莱辛:《汉堡剧评》、《拉奥孔》 3、歌德:
1800年斯达尔夫人《论文学》
二、学科史阶段
A.法国学派阶段: 比较文学发展的第一阶段 19世纪中后期——1958年教堂山会议
普卢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理查逊克拉丽莎卢梭新爱洛伊斯比较文学发展的第一阶段19世纪中后期1958年教堂山会议比较文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 比较文学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 国外比较文学的诞生与确立
两个发展阶段:史前史和学科史 区别:在史前史阶段,研究者的比较意识是自发 的,其比较多半是零散的、肤浅的,并没有理论 和方法的自觉;学科建立之后,研究者是在一定 理论指导下的、目的明确的、系统的研究了。
港台:
1976年,台湾第一本比较文学论文集、古添洪和 陈慧桦主编的《比较文学的垦拓在台湾》出版; “阐发研究” ; 香港中文大学的李达三发表了《比较文学研究之 新方向》一书; 他还同古、陈等人先后提出建立“中国学派”的 设想。

比较文学视野中文学传播模式的历史嬗变与当下态势

比较文学视野中文学传播模式的历史嬗变与当下态势

比较文学视野中文学传播模式的历史嬗变与当下态势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变迁,中文学的传播模式亦不断发生着历史嬗变与当下态势。

本文将就此进行比较文学视野的探讨,从“古籍文化传承”、“印刷文字时代”、“新媒体时代”三个方面来分析中文学传播模式的历史变迁及当下态势。

一、“古籍文化传承”时代“古籍文化传承”时代是中国的原始文化传承时期,此时期中文学的传播主要是通过口耳相传、书信狂轴等方式进行的。

古代的书法艺术和印刷技术的缺乏限制了中文学的传播范围,相关传承者只能通过口述、抄录、誊写的方式进行知识传授,大众的获取途径也仅限于参拜祖师庙、观看民间故事演出等。

这种文化传承的方式,对于中文学传播的局限性很大,更是抑制了社会发展。

在古代的文化传承中,古籍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

古籍不仅是文化的储藏之所,更是中文学传播的重要渠道。

在古代,凡是书法、绘画、篆刻、琴棋书画等文化项目都离不开古籍的阅读理解。

因此,古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至高的地位,广泛流传于世人之间,为中文学的繁荣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印刷文字时代”中文学传播模式的嬗变“印刷文字时代”作为中文学传播模式的转折点,也是一种全新的文化领域。

随着印刷技术的改进,中文学渐渐拥有了自己的书写传承基础。

至此,“印刷」这种技术革命对于中文学的传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同时,随着道教、佛教等文化的发展,一种与古籍服侍对等的人文主义思想以书写的形式发行,将中文学传播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随着印刷技术的狂飙推进,宣纸、笔墨、印泥等书写器材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让中文学之传播途径逐渐拓宽。

1782年,权威书法大师赵之谓的《柳公权法书》出版,公开展示书法艺术的艺术性及文化内涵,此后,书法艺术成为了中文学传播的一种重要形式。

在这个时代,印刷技术的鼓励不仅拓宽了对中文学的传播渠道,还注重了中文学的自身素质。

作为印刷技术的承载物,书籍成了中文学德展示窗口,其章回体小说、评书、戏曲等文化形式,均得到了全民推崇。

从比较文学到比较文化──对当代国际比较文学研究趋势的思考

从比较文学到比较文化──对当代国际比较文学研究趋势的思考
跨文本比较:比较同一文本在不同文化 背景下的解读
跨理论比较:比较不同理论框架下的文 学研究方法
比较文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的关系:比较文学研究需要运用文学理论,如叙事学、符号 学等,来解读文学作品。
比较文学与历史学的关系:比较文学研究需要运用历史学的方法,如历史考证、 历史比较等,来研究文学作品的历史背景和历史影响。
文学流派:如现实主义、浪漫 主义、现代主义等
文学理论:如叙事学、文体学、 接受美学等
文化背景:包括历史、社会、 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
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
跨文化比较: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 学作品
跨学科比较:结合文学与其他学科进行 研究
跨时代比较:比较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 作品
跨语言比较:比较不同语言的文学作品
比较文学与哲学的关系:比较文学研究需要运用哲学的方法,如哲学思辨、哲学 分析等,来探讨文学作品中的哲学思想和哲学问题。
比较文学与心理学的关系:比较文学研究需要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如心理分析、 心理实验等,来研究文学作品中的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
04
当代国际比较文学 研究的特点和趋势
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
比较文学起源于世界文学,是世界文学研究的一个分支 比较文学注重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比较研究 比较文学强调跨文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比较文学的发展促进了世界文学的交流与传播
03
比较文学的研究内 容和方法
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文学作品:包括小说、诗歌、 戏剧等各类文学作品
比较文学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应用
文化交流: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创意灵感: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新的灵感和创意 文化传承: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新 国际合作:促进国际间的文化合作和交流,提升文化软实力

略论中国比较文学:发展脉络现状及展望

略论中国比较文学:发展脉络现状及展望

略论中国比较文学:发展脉络现状及展望中国比较文学作为中国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涵盖了从中国古代文学到现代文学,从中国传统文学到西方文学的比较研究。

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中国比较文学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将从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脉络、现状及展望三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脉络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中国的学者开始引入西方文学理论和方法,进行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的比较研究。

早期的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学作品的翻译和介绍上,比如《红楼梦》的英文翻译、《山海经》的法文介绍等。

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期,随着中国文学批评和比较文学的研究出现了新的变化。

在这一时期,中国比较文学开始注重对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的比较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文学理论和方法,如对比文学、影响与接受理论等,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研究体系。

中国比较文学目前的研究领域日益拓展,不仅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的比较研究,还包括东方文学和西方文学、世界文学的比较研究。

与此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内容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既有文学作品的比较研究,也有文学理论和方法的比较研究,还有文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比较文学的研究成果逐渐走向国际,不仅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大量的研究论文,还举办了一系列国际性的学术会议和研讨会,积极开展国际学术合作,加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与合作。

在学科建设方面,中国比较文学的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层出不穷,如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中国文学评论家协会等,这些机构和团体为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组织保障。

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是学科体系的构建与完善,虽然中国比较文学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研究体系,但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仍需进一步完善学科建设和学术体系。

其次是研究方法与手段的创新,传统的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当下多样化的研究需求,需要引进新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如数字化人文、跨学科研究等,以提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略论中国比较文学:发展脉络现状及展望

略论中国比较文学:发展脉络现状及展望

略论中国比较文学:发展脉络现状及展望比较文学是一门关于不同文学作品之间的比较和联系的学科,它研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以及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之间的异同之处。

在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如今已经成为一个备受重视的学科领域。

本文将对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脉络、现状及未来展望进行略论。

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脉络中国比较文学的研究可追溯至古代,早在唐代,中国文人即开始对外来文学进行研究和比较。

唐代文学家韩愈曾撰写《原道》一文,探讨了中国古代文学与印度文学的关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比较文学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研究体系。

直到20世纪,中国比较文学才正式确立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20世纪初期,随着现代学术体系的形成,中国比较文学逐渐走向了专业化。

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比较文学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中国学者开始系统地研究外国文学,并通过比较研究丰富和完善了中国文学理论体系。

在这一时期,中国比较文学理论逐渐成熟,研究成果也得到了国际认可。

中国学者介绍并翻译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丰富了中国读者的文学视野,促进了中国文学的国际交流。

中国比较文学的现状如今,中国比较文学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门类,拥有一大批专业的研究机构和学者。

在国内,各大高校均设有比较文学专业,培养了大量的比较文学专业人才。

国外的研究机构也对中国比较文学给予了关注,与国际上的比较文学研究机构有着广泛的合作和交流。

中国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也日益扩大,不仅包括对外国文学的研究,还包括了对中国文学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历史时期文学作品的比较研究。

中国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也变得多样化,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文学比较,还融入了文化、历史、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使得比较文学的研究更加全面和深入。

中国比较文学的未来展望展望未来,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国际间交流的增多,中国比较文学将会更加重要。

中国比较文学不仅需要加强与国际上的比较文学研究机构的合作,还需要更加深入地开展与各个国家的文学研究和交流。

比较文学的历史与现状共33页文档

比较文学的历史与现状共33页文档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பைடு நூலகம்
比较文学的历史与现状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对比较文学发展趋势的看法【范本模板】

对比较文学发展趋势的看法【范本模板】

对比较文学发展趋势的看法如果说,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或文学研究方法自19世纪后半叶在欧洲大陆诞生的话,那么它至今也已经走过了一个多世纪的历程。

在20世纪这个“批评的世纪”,一向与理论批评格格不入或相互抵牾的“边缘学科”-—比较文学-—已经或者将要面临何种局面或挑战?在以多学科整合研究和超学科比较考察为特征的当代文化研究大潮中,传统意义上的比较文学将如何得以生存?虽然已经有人开始对文学理论的未来前景作出推断了,而对比较文学在未来的年月里将如何发展演变,却未见到令人信服的著述,甚至倒有人对比较文学的未来前景持一种悲观或消解的态度。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相对来说新兴的学科毕竟已经存在于东西方的文化学术土壤中一百多年了,它始终在纷纭变幻的文化学术气候下健康地发展着;而作为一种学术研究的方法,它则早已渗透到我们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

(一)比较文学自身的挑战和历史演变比较文学从崛起于国际学术界以来,就经历了坎坷曲折的道路。

毫无疑问,尽管法国学派在比较文学的草创时期所起的历史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但是过分强调文学研究的实证性和科学性必然会以失去其审美特征的分析和文学形式技巧的探讨为代价,从而模糊文学和科学的界限。

因为文学毕竟不同于科学,尽管文学研究需要从科学的方法论中接受启迪,但文学的对象首先是人,它的鲜明的人文特征是任何科学研究都难以替代的。

比较文学经受的第一次挑战并不是消极的,而是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果。

这主要体现在,它打破了长期以来的法国学派及其影响研究模式一统天下的局面,导致了以平行研究和文学文本的美学形式分析为特征的美国学派的崛起,为后来事实上存在的“三足鼎立”之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此外,美国学派的崛起也为突破“欧洲中心主义”的模式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尽管这并未能根本改变后来更为霸道的“西方中心主义”思维模式的价值取向。

国际比较文学协会的成立自然标志着这门新兴学科的学科化和机构化,使得国际比较文学研究者有了一个可以互相交流切嗟乃至对话的场所和论坛。

比较文学研究的现状和前瞻

比较文学研究的现状和前瞻

比较文学研究的现状和前瞻比较文学研究是一门涵盖广泛的学科,它以比较的方法来分析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似与差异,为全球化时代的跨文化交流和对话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在过去几十年中,比较文学研究在学术界和文学界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然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跨文化交流的持续深入,比较文学研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前所未有的机遇。

一、现状1.传统比较文学的发展传统比较文学主要围绕着对不同文学作品之间的相似和差异进行分析和比较。

传统比较文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更早期,但它真正获得重大进展是在会议世纪五十年代。

当时,比较文学的学者们集中讨论了文化中的共性,比较各种文学作品,主要关注于文化之间的联系和相似之处。

比较文学的传统从那时起就已经开始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比较文学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在几十年的时间里,该领域的研究主题已经涉及了世界各地的文学作品,整合了众多的文化资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比较文学出版物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世界各大出版社,例如《World Literature Today》、《Comparative Literature Studies》等。

2.跨学科与文化互通的发展由于全球化的发展、信息科技的进步和文化多元化的深化,比较文学已经向跨学科和跨文化的方向发展。

仅仅依靠文学领域的内部结构来进行分析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了。

于是学者们将比较分析方法和研究对象拓宽到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

跨学科比较文学不仅吸纳了其他人文社科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而且使这些学科相互渗透,进一步拓展了比较文学的研究视角。

比如说,比较文化研究与文学比较已经成为了多学科研究的主要方向,它们的研究流派也相应地出现。

3.后殖民时代的比较文学研究在对于传统比较文学的批判和挑战背景之下,后殖民比较文学研究应运而生。

该研究主要关注“后殖民体系”中的文学。

该研究的特点是出现了“地方性”的文学比较。

它通过对当地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研究,以形成一个有关“后殖民生存”,“认同”和“文化复兴”的综合概念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文学视野中文学传播模式的历史嬗变与当下态势作者:胡燕春来源:《社会科学》2011年第12期摘要:纵观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历程,文学与传播的关系以及相关诸种问题无疑始终是该学科一个不可或缺的研究领域。

比较文学学科范围内的文学传播研究经历了从单向辐射传播模式到双向互动传播模式,再到多元系统传播模式的历时流变。

传媒时代中日新月异的诸种传播媒介与方式赋予了跨越国界、语言与文化的文学传播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从而使比较文学意义上的相应研究彰显出了独特的考察范式与发展态势。

关键词:比较文学视域;文学传播范式;历史流变;目前态势;应对策略中图分类号:I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1)12-0174-06作者简介:胡燕春,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黑龙江大学博士后 ( 北京综观人类文明的传播历程,随着传播的主客体、媒介、手段以及路径等内外部条件与环境的不断变化,传播范式也经历了诸种颇为繁复的历史嬗变,大致可以划分为如下时期,即:口语传播时期、文字手抄传播时期、印刷传播时期、电子传播时期以及网络传播时期。

此外,加拿大学者哈罗德•伊尼斯依据传播媒介将20世纪中期以前的人类文明划分为九个时期:以泥版、硬笔和楔形文字为媒介的苏美尔文明时期;以莎草纸、软笔、象形文字为媒介的埃及、希腊-罗马时期;从以管笔与字母表为媒介到帝国在西方退却的时期;从以羊皮纸与羽毛笔为媒介的时期到中世纪时期;以中国纸笔,欧洲纸、羽毛笔为媒介的时期;印刷术初期;机器印刷与木浆造纸时期;电影发展的赛璐璐时期;广播时期①。

20世纪90年代中期诞生的互联网促进了电子邮件、报刊网络版、留言板以及聊天室等传播媒介的逐渐出现。

目前,博客、智能手机等堪称“新新媒介”的传播媒介相继问世且不断更新。

与之相应,比较文学意义上的文学传播不仅同样经历了从直线模式、循环模式到系统模式的类型流变,而且伴随着此起彼伏的媒介革命以及诸种新兴媒介的兴起,出现了诸种新现象与新问题。

鉴于此,以下依据比较文学学科发展进程的历时顺序,梳理该学科有关文学传播的诸种理论观念与操作实践,进而探讨当下媒介语境中该学科的生存、发展及其文学传播研究所应选取的相应策略。

一、单向辐射传播模式早在比较文学学科形成之前,比较文学“借用理论”的奠基人德国学者特奥多尔•本菲就曾于1859年凭借其对印度《五卷书》的长期实证研究,宣称印度文学中的部分寓言、童话与民间故事是在中世纪经由欧洲得以传播,继而传遍世界的。

此后,经过本菲的诸多追随者的共同努力,比较民间故事学中注重研究传播路径的“传播学派”得以确立。

对此,季羡林先生曾指出:“从此奠定了一门新学科的基础:比较童话学或者比较文学史,两者都属于比较文学的范畴”(季羡林:《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页。

)。

在比较文学学科诞生之初兴起的法国学派的主导研究范式中,对于跨越国界的文学传播而言,其路径主要体现为立足于传播者的直线模式。

该派素以倡导影响研究法而著称,然而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如果要对法国学派的研究倾向和特点加以概括的话,我认为将它们称为‘传播研究’更合适些。

梵•第根等人所推介的国际文学之间的‘经过路线’的研究,伽列、基亚等人所主张的‘国际文学关系史’的研究及其方法,严格地说,都是传播研究方法”(王向远:《论比较文学的“传播研究”——它与“影响研究”的区别,它的方法、意义与价值》,《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

事实的确如此,梵•第根曾在其专著《比较文学论》中表明:“在作那对于一位作家、一件作品、一种文体或一个国家的整个文学在外国的成功以及总括的影响的任何比较文学研究之前,我们有着一个条件:对于这些作品的多少要广阔一点的知识。

人们所谓一部书或一系列的书的‘传播’,是可以由原文直接地传播的;对于只有少数人懂外国文的某一些国家,这种情形当然是少有的;如果是说一部法文作品在十八世纪或十九世纪的意大利、荷兰、俄罗斯等国的传播,这种情形却是更多一点。

”( ④梵•第根:《比较文学论》,戴望舒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版,第104、121页。

)鉴于此,该著述将传播“媒介”划分为“个人”、“社会环境”、“批评;报章和杂志”以及“译本和翻译者”等。

在梵•第根看来,“在两国文学交换之形态间,我们应该让一个地位——而且是一个重要的地位——给促进一种外国文学所有的著作、思想和形式在一个国家中的传播,以及它们之被一国文学采纳的那些‘媒介者④。

由此可见,他赋予了个人媒介,也就是传播者,以极高的地位。

其后,法国学者基亚承续了梵•第根的学说,在其《比较文学》一书中倡导研究“有助于国与国之间或文学与文学之间了解的人士或典籍”的“文学世界主义的代理”,具体涉及如下层面,即:语言知识或语言学家;翻译作品或译者;评论文献与报章杂志;旅游与观光客;一种因为地理与文化特殊情况所造成的国际公民;等等(基亚:《比较文学》,颜保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8-40页。

)。

毋庸讳言,该派的确对于国家之间的文学传播活动及其相关现象颇为关注。

然而,必须承认的事实是,时过境迁之后,对于该派的传播研究予以重审,可以看出其中的诸种历史局限。

首先,该派囿于其时的社会条件将传播的环境限定为“朋友的集团”、“文学会社”、“沙龙”以及“宫廷”,此种划分方式与现代实际情境之间不免存在差异;其次,尽管该派的传播研究并非仅强调孤立的影响,而是凭借辐射研究策略呈现出发散研究的模式,但是,其研究是以放送者为本位的,明显缺乏对于受众以及传播效果的应有关注,因而主动转播者与被动接受者的实际关系无疑暴露出该派有关传播的研究来而不往且有去无回的宿命。

由此,该派仅关注信源与信道,而忽略了反馈渠道的研究实际上隶属于单向直线的文学传播模式。

二、双向互动传播模式年9月,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第二届年会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教堂山(Chapel Hill)召开,期间耶鲁大学教授雷纳•韦勒克通过题为《比较文学的危机》的学术报告向其时掌握比较文学学科话语权的法国学派的诸位权威发起挑战。

其后,以解构法国学派及其影响研究法为己任的美国学派逐渐兴起,进而曾长期居于比较文学学科的领军地位,并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后,韦勒克曾在其《比较文学的危机》、《今日之比较文学》等文章中数次强调他否定的只是导致学科陷入危机的僵化认知模式与方法论所存在的不恰当之处,而“令人遗憾的是,它被理解成为美国比较文学学派的宣言,并且是对于法国学派的攻击,尽管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它所针对的并非是一个国家而仅仅是一种方法。

由此,韦勒克及其美国学派的诸位同仁以平行研究法为圭臬,反对把比较文学研究仅局限于确有直接影响的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实证分析,主张对于文学与其他文化现象之间的关联性予以探讨,提倡从美学的角度分析各民族文学的异同,并且广泛涉及对于主题、题材、文体、人物形象、技巧、思潮与文学史等方面所存在的类同与差异的研究。

客观而言,该派的平行研究法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法国学派的“一言堂”方式所带来的诸种痼疾,在其时的确堪称是力挽狂澜之举,从而为比较文学学科史书写了可圈可点的一页。

此外,该派奉行对等原则,不考虑事实联系,因而不再如法国学派的影响研究法那样强调放送、流传与媒介,转而倡导总结异质文化的发展规律,涉及不同作家、流派、团体、国家之间的文学文本与现象,从而较为充分地体现了诸国文学之间的双向互动。

然而,随着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该派对于法国学派矫枉过正,其盲目排斥传播研究与实证方法等弊端逐渐暴露无遗。

鉴于此,其后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逐渐表现出跨文化互动的强烈诉求,基于各国文学的传播研究不仅重新成为该学科的一个重要考察维度,而且呈现出兼顾放送者与接受者的循环传播模式。

以中国比较文学领域的相应研究为例,有关中外文学与文化关系的诸种双向阐释突显了传播者与接受者的互动特征,在内容的深广度与成果的丰厚性等方面均彰显出具有开创意义的延拓。

自20世纪上半叶起,有关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学的跨文化交流问题即引发了诸位杰出学者倾尽心力的研究。

如针对中西交通史研究而言,陈垣的《元西域人华化考》、张星烺的《中西交通史料汇编》、向达的《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以及方豪的《中西交通史》等著述相继问世。

基于中外古代文学的关系研究来看,季羡林的《〈西游记〉里面的印度成分》、陈寅恪的《西游记玄奘弟子故事之演变》以及杨周翰的《弥尔顿〈失乐园〉中的加帆车》等无疑堪称典范之作。

新时期以来学界有关中外文学的交互传播以及对话与交流的诸种研究呈现异军突起之势。

首先,针对中外文学关系进行双向观照的著述陆续问世。

例如:《中印文学关系源流》(郁龙余编,1987年)、《中日古代文学关系史稿》(严绍璗著,1987年)、《近代中日文学交流史稿》(王晓平著,1987年),《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论》(于语和主编,1997年),《20世纪中西文艺理论交流史论》(殷国明著,1999年),《中外文学交流史》(周发祥主编,1999年),《二十世纪中外文学交流史》(李岫主编,2001年),《中西文化交流史论》(何兆武著,2001年),《中西戏剧文化交流史》(李强著,2002年),《中英文学关系编年史》(葛桂录著, 2004年),《中外文学关系史资料汇编(1898—1937)》(贾植芳、陈思和主编, 2004年),《中外交流史事考述》(蔡鸿生著, 2007年),《冷战•民族•文学:新中国“十七年”中外文学关系研究》(方长安著, 2009年)等。

其次,有关国外文学与文论在中国的传播情况的论著可分为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

一方面是对于国外文学思潮、流派与团体以及国别文学的整体引介,例如:《东方各国文学在中国:译介与研究史述论》(王向远著, 2001年),《20世纪法国文学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许钧等著,2007年),《走向全球化:论西方现代文论在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界的传播与影响》(冯黎明著,2009年),《俄苏文学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陈国恩等著,2009年),《“误读”的方法:新时期初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传播与接受》(叶立文著, 2009年)等。

另一方面是针对国外具体作家及其文本在中国的传播情况的著述,例如:《屠格涅夫与中国:二十世纪中外文学关系研究》(孙乃修著, 1988年),《普希金与中国》(张铁夫主编, 2000年)、《荒原之风——T•S•艾略特在中国》(董洪川著, 2004年)等。

再者,关于中国文学在国外的传播情况的著述相继出现。

例如:由北京大学与南京大学合作出版的“中国文学在国外丛书”,自20世纪90年代初起,先后刊行了数种专著,包括:《中国文学在朝鲜》(韦旭升著, 1990年),《中国文学在日本》(严绍璗等著, 1990年),《中国文学在俄苏》(李明滨著,1990年),《中国文学在英国》(张弘著,1992年),《中国文学与法国》(钱林森著, 1995年),《中国文学在东南亚》(饶芃子主编, 1999年),《中国文学在德国》(曹卫东著, 2002年),《中国•文学•美国——美国小说戏剧中的中国形象》(宋伟杰著,2003年)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