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序注译

合集下载

两汉:许慎《说文解字序》以及译文

两汉:许慎《说文解字序》以及译文

两汉:许慎《说文解字序》以及译文闻是书画 2017-04-16 08:34:43生卒年不详。

是我国东汉时期有名的经学家、文学家、训诂学家和词汇学家。

唐张怀瓘《书断》卷上谓许慎卒于东汉安帝末(约125年)。

后人考其事迹,认为许慎当生于东汉明帝时(75年以前),卒于东汉桓帝时(147年以后)。

汝南召陵万岁里(今河南省郾城县东)人。

字叔重。

为太尉南阁祭酒,校长等。

人称许控长或许祭酒。

性淳笃,博通经籍,时有“《五经》无双许叔重”之语。

工书。

北魏王愔《古今文字志目》中卷列秦,汉,吴五十九人,中有许慎。

唐张怀瓘《书断》卷下云:“许慎少好古学,喜正文字,尤善小篆,师模李斯,甚得其妙。

”列其小篆为能品。

许慎以篆书为正字;著有《五经异义》、《淮南子注》、《孝经古文说》和《说文解字》十四卷等。

《后汉书》卷七十九下有传。

《说文解字》收入正文9353字,重文1163字,合计为10516子,全书解说用字133441字,首创540个部首编排法。

《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以六书理论系统分析字形,解释字义的宽字典,它保存了大部分先秦字体以及汉代和以前的不少文字训诂,反映了上古汉语词汇的面貌,比较系统地提出分析文字的理论,是我国语文学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解说字义、辩识声读的字典,也是1800年来唯一研究汉字的经典著作,是我们今天研究古文学和古汉语的必不可少的材料。

如果没有这部书的流传,我们将不能认识秦、汉以来的篆书,更不要说到商代甲骨文和商、周的金文与战国时的古文了。

因此,它不但过去对汉字研究发生了巨大的影响,对现在和将来的汉字研究仍有巨大的意义。

說文解字序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易八卦,以垂憲象。

及神農氏,結繩為治,而統其事。

庶業其繁,飾偽萌生。

黃帝史官倉頡,見鳥獸蹄迒之跡,知分理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

百工以乂,萬品以察,蓋取諸夬。

「夬,揚於王庭」,言文者,宣教明化於王者朝庭,「君子所以施祿及下,居德則(明)忌」也。

说文序

说文序

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視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易八卦以垂憲象及神農氏結繩爲治而統其事庶業其繁飾僞萌生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蹏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百工以乂萬品以察蓋取諸夬夬揚于王庭言文者宣教明化於王者朝廷君子所以施禄及下居德則忌也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著於竹帛謂之書書者如也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體封于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周禮八歳入小學保氏教國子先以六書一曰指事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可見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三曰形聲形聲者以事爲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會意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轉注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託事令長是也及宣王太史籀箸大篆十五篇與古文或異至孔子書六經左丘明述春秋傳皆以古文厥意可得而說其後諸矦力政不統於王惡禮樂之害已而皆去其典籍分爲七國田疇異畮車涂異軌律令異法衣冠異制言語異聲文字異形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罷其不與秦文合者斯作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太史令胡母敬作博學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者也是時秦燒滅經書滌除舊典大發隸卒興役戍官獄職務繁初有隸書以趣約易而古文由此絕矣(徐鍇曰王僧虔云秦獄吏程邈善大篆得辠繫雲陽獄增絕大篆去其繁複始皇善之出爲御史名其書曰隸書班固云謂施之於徒隸也即今之隸書而無點畫俯仰之勢)自爾秦書有八體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蟲書(徐鍇曰案漢書注蟲書即鳥書以書幡信首象鳥形即下云鳥蟲是也)五曰摹印(蕭子良以刻符摹印合爲一體徐鍇以爲符者竹而中剖之字形半分理應別爲一體摹印屈曲填密則秦璽文也子良誤合之)六曰署書(蕭子良云署書漢高六年蕭何所定以題蒼龍白虎二闕羊欣云何覃思累月然後題之)七曰殳書(徐鍇曰書於殳也殳體八觚隨其勢而書之)八曰隸書漢興有艸書(徐鍇曰案書傳多云張芝作艸又云齊相杜探作據說文則張芝之前已有矣蕭子良云藳書者董仲舒欲言災異藁艸未上即爲藁書藁者艸之初也史記上官奪屈原藁艸今云漢興有艸知所言藁艸是創艸非艸書也尉律徐鍇曰尉律漢律篇名)學僮十七已上始試諷籀書九千字乃得爲吏又以八體試之郡移太史并課最者以爲尚書史書或不正輒舉劾之今雖有尉律不課小學不修莫達其說久矣孝宣時召通倉頡讀者張敞從受之涼州刺史杜業沛人爰禮講學大夫秦近亦能言之孝平時徵禮等百餘人令說文字未央廷中以禮爲小學元士黃門侍郎楊雄采以作訓纂篇凡倉頡已下十四篇凡五千三百四十字羣書所載略存之矣及亡新居攝使大司空甄豐等校文書之部自以爲應制作頗改定古文時有六書一曰古文孔子壁中書也二曰奇字即古文而異者也三曰篆書即小篆秦始皇帝使下杜人程邈所作也(徐鍇曰李斯雖改史篇爲秦篆而程邈復同作也)四曰佐書即秦隸書五曰缪篆所以摹印也六曰鳥蟲書所以書幡信也壁中書者魯恭王壞孔子宅而得禮記尚書春秋論語孝經又北平矦張倉獻春秋左氏傳郡國亦往往於山川得鼎彝其銘即前代之古文皆自相似雖叵復見遠流其詳可得略說也而世人大共非訾以爲好奇者也故詭更正文鄉壁虛造不可知之書變亂常行以耀於世諸生競說字解經誼稱秦之隸書爲倉頡時書云父子相傳何得改易乃猥曰馬頭人爲長人持十爲斗虫者屈中也廷尉說律至以字斷法苛人受錢苛之字止句也若此者甚眾皆不合孔氏古文謬於史籀俗儒啚夫翫其所習蔽所希聞不見通學未嘗覩字例之條怪舊埶而善野言以其所知爲祕妙究洞聖人之微恉又見倉頡篇中幼子承詔因號古帝之所作也其辭有神僊之術焉其迷誤不諭豈不悖哉!書曰予欲觀古人之象言必遵修舊文而不穿鑿孔子曰吾猶及史之闕文今亡也夫蓋非其不知而不問人用已私是非無正巧說衺辭使天下學者疑蓋文字者經藝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後後人所以識古故曰本立而道生知天下之至嘖而不可亂也今敘篆文合以古籀博采通人至于小大信而有證稽譔其說將以理羣類解謬誤曉學者達神恉(徐鍇曰恉即意旨字旨者美也多通用)分別部居不相雜廁(徐鍇曰分部相從自許始也)萬物咸覩靡不兼載厥誼不昭爰明以諭其偁易孟氏書孔氏詩毛氏禮周官春秋左氏論語孝經皆古文也其於所不知蓋闕如也敘曰此十四篇五百四十部九千三百五十三文重一千一百六十三解說凡十三萬三千四百四十一字其建首也立一爲耑方以類聚物以羣分同牽條屬共理相貫雜而不越據形系聯引而申之以究萬原畢終於亥知化窮冥于時大漢聖徳熙明承天稽唐敷崇殷中遐邇被澤渥衍沛滂廣業甄微學士知方探嘖索隱厥誼可傳粤在永元困頓之秊(徐鍇曰漢和帝永元十二秊歲在庚子也)孟陬之月朔日甲申曾曾小子祖自炎神縉雲相黃共承高辛太岳佐夏呂叔作藩俾矦于許世祚遺靈自彼徂召宅此汝瀕竊卬景行敢涉聖門其弘如何節彼南山欲罷不能旣竭愚才惜道之味聞疑載疑演贊其志次列微辭知此者稀儻昭所尤庶有達者理而董之召陵萬歲里公乘艸莽臣沖稽首再拜上書皇帝陛下臣伏見陛下神明盛德承遵聖業上考度於天下流化於民先天而天不違後天而奉天時萬國咸寕神人以和猶復深惟五經之妙皆爲漢制博采幽遠窮理盡性以至於命先帝詔侍中騎都尉賈逵修理舊文殊藝異術王教一耑苟有可以加於國者靡不悉集易曰窮神知化德之盛也書曰人之有能有爲使羞其行而國其昌臣父故太尉南閣祭酒愼本從逵受古學蓋聖人不空作皆有依據今五經之道昭炳光明而文字者其本所由生自周禮漢律皆當學六書貫通其意恐巧說衺辭使學者疑愼博問通人考之於逵作說文解字六藝羣書之詁皆訓其意而天地鬼神山川艸木鳥獸䖵蟲雜物奇怪王制禮儀世閒人事莫不畢載凡十五卷十三萬三千四百四十一字愼前以詔書校東觀教小黃門孟生李喜等以文字未定未奏上今愼已病遣臣齎詣闕愼又學孝經孔氏古文說文古孝經者孝昭帝時魯國三老所獻建武時給事中議郎衛宏所校皆口傳官無其說謹撰具一篇并上臣沖誠惶誠恐頓首頓首死辠死辠臣䭬首再拜以聞皇帝陛下。

说文解字序

说文解字序

许慎《说文解字序》注释与翻译〔题解〕本文选自《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系东汉经学家许慎著作的一部文字学专著。

在序言中,许慎对汉字的源流发展、体式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对我们了解古文字的发展情况有一定参考价值。

本文作者许慎,字叔重。

东汉汝南召陵人。

曾太尉南阁祭酒等职。

师事贾逵攻古文经学。

为正秦汉以来书体错乱和今文经派臆解经义之谬,积二十年之力撰写了《说文解字》。

为我国古文字学的开山之作。

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①。

①庖牺氏:也写作伏戏、宓羲、伏羲、包牺。

传说中远古帝王之一,指导渔猎畜牧,创制八卦。

观象于天、观法于地;观察各种天象地理。

鸟兽之文:“文”指行迹。

地之宜:宜者,仪也。

即地理现象。

八卦:古代哲学推理的符号化系统。

用阳爻“-”和阴爻“――” ,代表矛盾的两个方面,按照阴阳因素的多少和位置顺序,组成八种图形,代表矛盾发展变化的八种类型,叫八卦。

即:乾卦、坤卦、震卦、巽卦、坎卦离卦、艮卦、兑卦、。

前文“近取诸身”,据《说卦》的解释,就是:“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

”“远取诸物” 的一种情况,就是:“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

”以垂宪象:来显示事物变化的基本法则模式。

宪:大法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 。

②神农氏:传说中的上古帝王。

发明农具,发现药草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箌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③。

“百工以又,万品以察,盖取诸夬夬④。

”,“扬于王庭⑤。

”夬夬:《易》六十四卦中一卦。

用缺一页③④⑤庭”是解释卦卦象的一句话,意为:在朝廷宣布决定。

言文者宣教明化于王者朝庭,君子所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也⑥。

⑥文字的作用就是在朝廷上作文化教育的宣传,君子凭借它给下面的带来思惠,增修德政,明白禁忌。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⑦。

最新说文解字序原文和翻译

最新说文解字序原文和翻译

《说文解字序》原文和译文二、《说文解字序》原文如下:《序》1、说文解字序:古者庖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

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

庶业其繁,饰伪萌生。

黄帝史官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百工以乂,万品以察,盖取诸夬。

“夬,扬于王庭”,言文者,宣教明化于王者朝庭,“君子所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也。

2、说文解字序:仓颉之初作书也,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

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

著于竹帛谓之书。

书者,如也。

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体,封于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

3、说文解字序:《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

一曰指事。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

假借者,本无其事,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4、说文解字序:及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

至孔子书六经,左丘明述春秋传,皆以古文,厥意可得而说也。

5、说文解字序:其后诸侯力政,不统于王。

恶礼乐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

分为七国,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

斯作《仓颉篇》。

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

大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

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也。

6、说文解字序:是时,秦烧灭经书,涤除旧典。

大发吏卒,兴戍役。

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趣约易,而古文由此绝矣。

自尔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

7、说文解字序:汉兴有草书。

《说文解字》序及段注

《说文解字》序及段注

《说文解字》序及段注【原文】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当作灋)於地, 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注】谓自庖牺以前及庖牺及神农皆结绳为治而统其事也毄辞曰易之兴也其於中古乎虞曰兴易者谓庖牺也庖牺为中古则庖牺以前为上古黄帝尧舜为後世圣人按依虞说则传云上古结绳而治者神农以前皆是云後世圣人易之以书契者谓黄帝敎经纬援神契云三皇无文是五帝以下始有文字【原文】庶业其緐【注】其同荀卿书之綦犹极也【原文】饰伪萌生【注】萌生谓多也以上言庖牺作八卦虽即文字之肇专但八卦尚非文字自上古至庖牺神农专恃结绳事繁伪兹渐不可枝为下黄帝造书契张本【原文】黄帝之史仓颉【注】仓或作苍按广韵云仓姓仓颉之後则作苍非也帝王世纪云黄帝史官仓颉卫恒四体书势云昔在黄帝创制造物有沮诵仓颉者始作书契以代结绳葢二人皆黄帝史也诸书多言仓颉少言沮诵者文略也按史者记事者也仓颉为记事之官思造记事之法而文生焉【原文】见鸟兽蹏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注】分理犹文理【原文】初造书契【注】高诱注吕览曰苍颉生而知书写仿鸟迹以造文章【原文】百工以乂【注】乂治也【原文】万品以察葢取诸夬夬扬于王庭言文者宣敎朙化於王者朝廷【注】文即谓书契也此引易彖辞而释之【原文】君子所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也【注】居德依许字例当作凥悳而不必改正者十四篇皆释造字之恉其说解必用本义之字而不用叚借有为後人所乱者则必更正之叙则许所自制之文不妨同彼时通用之字亦使学者知古今字诂不同故知叙字不必同十四篇字也施禄及下谓能文者则禄加之居德则忌谓律己则贵德不贵文也【原文】仓颉之初作书葢依类象形故谓之文【注】依类象形谓指事象形二者也指事亦所以象形也文者逪画也{辶+交}逪其画而物像在是如见迒而知其为兔见{辶+朿}而知为鹿也【原文】其後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注】形声相益谓形声会意二者也有形则必有声声与形相軵为形声形与形相軵为会意其後为仓颉以後也仓颉有指事象形二者而已其後文与文相合而为形声为会意谓之字如易本只八卦卦与卦相重而得六十四卦也【原文】文者物象之本【注】各本无此六字依左传宣十五年正义补【原文】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注】孳者汲生也人及鸟生子曰乳寖犹渐也字者乳也周礼外史礼经聘礼论语子路篇皆言名左传反正为乏止戈为{戈+止[上下]}皿虫为蛊皆言文经未有言字者秦刻石同书文字此言字之始也郑注二礼论语皆云古曰名今曰字按名者自其有音言之文者自其有形言之字者自其滋生言之大行人属瞽史论书名外史达书名於四方此韵书之始也中庸曰书同文此字书之始也周之韵书不传而毛诗及他经韵语固在周之字书不传而许君说文可补其阙〇按析言之独体曰文合体曰字统言之则文字可互称左传止戈皿虫皆曰文是合体为文也许君某部言文若干谓篆文言凡若千字谓说解语是则古篆通谓之文已语则谦言字也【原文】箸於竹帛谓之书【注】箸各本作著今正从竹此字古只作者者者别事词也别之则其事昭焯故曰者明而俗改为著明别之则词与事相黏连軵丽故引申为直略切之附者张略切之衣者而俗亦皆作附著衣著或云说文无著改为箸皆未得其原也者於竹帛附著而著明之於竹帛也古者大事书之於册小事简牍聘礼记曰百名以上书於册不及百名书於方古用竹木不用帛用帛葢起於秦秦时官狱职务緐初有隶书以趋约易聿部曰书者者也谓昭明其事此云如也谓每一字皆如其物状【原文】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体【注】迄当为讫讫止也迄俗此等葢皆後人所改然汉碑多用迄或许不废此字黄帝为五帝之首自黄帝而帝颛顼高阳帝喾高辛帝尧帝舜为五帝夏禹商汤周文武为三王其间文字之体更改非一不可枚举传於世者槩谓之仓颉古文不皆仓颉所作也【原文】封于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注】于当作於泰当作大封大山者七十二家见管子韩诗外传司马相如封禅文史记封禅书封禅书曰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记者十有二焉无怀氏虙羲氏神农炎帝黄帝颛顼帝俈尧舜禹汤周成王也援神契曰三皇无文而无怀虙羲在五帝前曷云有文字乎五帝以前亦有记识而巳非必成字黄帝以下乃各著其字故檃括之曰七十二代靡有同焉【原文】周礼八岁入小学【注】大戴礼保傅篇曰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束髪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卢景宣注曰外舍小学谓虎门师保之学也大学王宫之东者束髪谓成童白虎通曰八岁入小学十五入大学是也此大子之体尚书大传曰公卿之大子大夫元士嫡子年十三始入小学见小节而践小义年二十而入大学见大节而践大义此世子入学之期也又曰十五始入小学十八入大学谓诸子性晚成者至十五入小学其早成者十八入大学内则曰十年出就外傅居宿於外书计者谓公卿以下敎子於家也玉裁按食货志曰八岁入小学六甲五方书计之事白虎通曰八岁毁齿始有识知入学学书计许亦曰周礼八岁入小学皆是泛言敎法非专指王大子内则六年敎之数与方名巳识字巳知算矣至十岁乃就外傅讲求六书之理九数之法故曰十年学书计与他家云八岁入小学异者所传不同也周礼无八岁入小学之文因保氏并系之周礼【原文】保氏敎国子先以六书【注】周礼保氏敎国子六艺五曰六书国子者公卿大夫之子弟师氏敎之保氏养之而子亦齿焉六书者文字声音义理之总汇也有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而字形尽於此矣字各有音而声音尽於此矣有转注叚借而字义尽於此矣异字同义曰转注异义同字曰叚借有转注而百字可一义也有叚借而一字可数义也字形字音之书若大史籀著大篆十五篇殆其一专乎字义之书若尔雅其冣著者也赵宋以後言六书者匈{衤+金}陿隘不知转注叚借所以包括诂训之全谓六书为仓颉造字六法说转注多不可通戴先生曰指事象形形声会意四者字之体也转注叚借二者字之用也圣人复起不易斯言矣【原文】一曰指事【注】刘歆班固首象形次象事指事即象事郑众作处事非也【原文】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注】见意各本作可见今依颜氏艺文志注正意旧音如忆识意在古音第一部以下每书二句皆韵语也【原文】二{二:上下反向}是也【注】二{二:上下反向}各本作上下非今正此谓古文也有在一之上者有在一之下者视之而可识为上下察之而见上下之意许於二部曰二高也此指事{二:上下反向}底也此指事序复举以明之指事之别於象形者形谓一物事晐众物专博斯分故一举日月一举二{二:上下反向}二{二:上下反向}所晐之物多日月只一物学者知此可以得指事象形之分矣指事亦得称象形故乙丁戊己皆指事也而丁戊己皆解曰象形子丑寅卯皆指事也而皆解曰象形一二三四皆指事也而四解曰象形【原文】三曰形声【注】刘歆班固谓之象声形声即象声也其字半主义半主声半主义者取其义而形之半主声者取其声而形之不言义者不待言也得其声之近似故曰象声曰形声郑众作谐声谐詥非其义【原文】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注】事兼指事之事象形之物言物亦事也名即古曰名今曰字之名譬者谕也谕者告也以事为名谓半义也取譬相成谓半声也江河之字以水为名譬其声如工可因取工可成其名其别於指事象形者指事象形独体形声合体其别於会意者会意合体主义形声合体主声声或在左或在右或在上或在下或在中或在外亦有一字二声者有亦声者会意而兼形声也有省声者既非会意又不得其声则知其省某字为之声也【原文】四曰会意【注】刘歆班固郑众曰会意会者合也合二体之意也一体不足以见其义故必合二体之意以成字【原文】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戈+止[上下]}信是也【注】谊者人所宜也先郑周礼注曰今人用义古书用谊谊者本字义者叚借字指撝与指{靡+手[上下]}同谓所指向也比合人言之谊可以见必是信字比合戈止之谊可以见必是武字是会意也会意者合谊之谓也凡会意之字曰从人言曰从止戈人言止戈二字皆联属成文不得曰从人从言从戈从止而全书内往往为浅人增一从字大徐本尤甚,绝非许意然亦有本用两从字者固当分别观之有似形声而实会意者如拘铭笱皆在句部不在手金竹部莽莫葬不入犬日死部{艹+丩+艹[上下]}纠不入茻糸部之类是也【原文】五曰转注【注】刘歆班固郑众亦皆曰转注转注犹言互训也注者灌也数字展转互相为训如诸水相为灌注交输互受也转注者所以用指事象形形声会意四种文字者也数字同义则用此字可用彼字亦可汉以後释经谓之注出於此谓引其义使有所归如水之有所注也里俗作注字自明至今刊本尽改书文其可叹矣【原文】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注】建类一首谓分立其义之类而一其首如尔雅释诂第一条说始是也同意相受谓无虑诸字意恉略同义可互受相灌注而归於一首如初哉首基肈祖元胎俶落权舆其於义或近或远皆可互相训释而同谓之始是也有云之言者如孔子云貉之言貉貉恶也狄之言淫避也是也凡经传内云之言亦云之为言者视此有云犹者如不下云一犹天也尔下云丽尔犹靡丽也夲下云大十犹兼十人也茍下云勹口犹慎言也{宀+工4+廾[上下]}下云{工4}犹齐也是也凡传注中云犹者视此有以叚借为转注者如会下云曾益也曾即增{目+匕[上下]}下云匕合也匕即比旞家下云允进也允即{(山+夲[上下])+允[左右]}是也凡尔雅及传注以叚借为转注者视此尔雅训哉为始谓哉即才之叚借也毛传训瑕为远谓瑕即遐之叚借也故转注中可包叚借必二之者分别其用也既叚借而後与叚义之字相转注未叚借则与本义之字相转注也转注之说晋卫恒唐贾公彦宋毛晃皆未误宋後乃异说纷然戴先生荅江慎修书正之,如日月出矣。

两汉:许慎《说文解字序》以及译文

两汉:许慎《说文解字序》以及译文

两汉:许慎《说文解字序》以及译文生卒年不详。

是我国东汉时期有名的经学家、文学家、训诂学家和词汇学家。

唐张怀瓘《书断》卷上谓许慎卒于东汉安帝末(约125年)。

后人考其事迹,认为许慎当生于东汉明帝时(75年以前),卒于东汉桓帝时(147年以后)。

汝南召陵万岁里(今河南省郾城县东)人。

字叔重。

为太尉南阁祭酒,校长等。

人称许控长或许祭酒。

性淳笃,博通经籍,时有“《五经》无双许叔重”之语。

工书。

北魏王愔《古今文字志目》中卷列秦,汉,吴五十九人,中有许慎。

唐张怀瓘《书断》卷下云:“许慎少好古学,喜正文字,尤善小篆,师模李斯,甚得其妙。

”列其小篆为能品。

许慎以篆书为正字;著有《五经异义》、《淮南子注》、《孝经古文说》和《说文解字》十四卷等。

《后汉书》卷七十九下有传。

《说文解字》收入正文9353字,重文1163字,合计为10516子,全书解说用字133441字,首创540个部首编排法。

《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以六书理论系统分析字形,解释字义的宽字典,它保存了大部分先秦字体以及汉代和以前的不少文字训诂,反映了上古汉语词汇的面貌,比较系统地提出分析文字的理论,是我国语文学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解说字义、辩识声读的字典,也是1800年来唯一研究汉字的经典著作,是我们今天研究古文学和古汉语的必不可少的材料。

如果没有这部书的流传,我们将不能认识秦、汉以来的篆书,更不要说到商代甲骨文和商、周的金文与战国时的古文了。

因此,它不但过去对汉字研究发生了巨大的影响,对现在和将来的汉字研究仍有巨大的意义。

說文解字序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易八卦,以垂憲象。

及神農氏,結繩為治,而統其事。

庶業其繁,飾偽萌生。

黃帝史官倉頡,見鳥獸蹄迒之跡,知分理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

百工以乂,萬品以察,蓋取諸夬。

「夬,揚於王庭」,言文者,宣教明化於王者朝庭,「君子所以施祿及下,居德則(明)忌」也。

《说文解字》序全文译注

《说文解字》序全文译注

《说文解字》序全文译注《说文解字》序全文译注2011-12-24 兰黛公主+关注献花(0)〔原文〕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①。

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②。

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箌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③。

“百工以又,万品以察,盖取诸④。

”,“扬于王庭⑤。

”言文者宣教明化于王者朝庭,君子所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也⑥。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⑦。

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⑧。

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孽乱而蜪多也⑨。

著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⑩。

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体。

封于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11。

〔注释〕①庖牺氏:也写作伏戏、宓羲、伏羲、包牺。

传说中远古帝王之一,指导渔猎畜牧,创制八卦。

观象于天、观法于地;观察各种天象地理。

鸟兽之文:“文”指行迹。

地之宜:宜者,仪也。

即地理现象。

八卦:古代哲学推理的符号化系统。

用阳爻“-”和阴爻“――”,代表矛盾的两个方面,按照阴阳因素的多少和位置顺序,组成八种图形,代表矛盾发展变化的八种类型,叫八卦。

即:乾卦、坤卦、震卦、巽卦、坎卦离卦、艮卦、兑卦、。

前文“近取诸身”,据《说卦》的解释,就是:“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

”“远取诸物”的一种情况,就是:“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

”以垂宪象:来显示事物变化的基本法则模式。

宪:大法。

②神农氏:传说中的上古帝王。

发明农具,发现药草。

结绳为治:上古无文字,结绳以记事。

③书契:是由黄帝的史官仓颉(或作苍颉、仓精)创制的,古人认为书契就是文字。

④百工以又,万品以察,盖取诸:(文字用于社会之后)百业有定,万类具明。

仓颉造字的本意,大概取意于《夬卦》,《夬卦》说,臣子应当辅佐君王,使王政畅行。

⑤扬于王庭:是解释卦卦象的一句话,意为:在朝廷宣布决定。

许慎《说文解字序》注释与翻译

许慎《说文解字序》注释与翻译

许慎《说文解字序》注释与翻译许慎《说文解字序》注释与翻译〔题解〕本文选自《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系东汉经学家许慎著作的一部文字学专著。

在序言中,许慎对汉字的源流发展、体式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对我们了解古文字的发展情况有一定参考价值。

本文作者许慎,字叔重。

东汉汝南召陵人。

曾太尉南阁祭酒等职。

师事贾逵攻古文经学。

为正秦汉以来书体错乱和今文经派臆解经义之谬,积二十年之力撰写了《说文解字》。

为我国古文字学的开山之作。

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①。

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②。

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箌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③。

“百工以又,万品以察,盖取诸④。

”,“扬于王庭⑤。

”言文者宣教明化于王者朝庭,君子所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也⑥。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⑦。

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⑧。

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孽乱而蜪多也⑨。

著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⑩。

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体。

封于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11。

〔注释〕①庖牺氏:也写作伏戏、宓羲、伏羲、包牺。

传说中远古帝王之一,指导渔猎畜牧,创制八卦。

观象于天、观法于地;观察各种天象地理。

鸟兽之文:“文”指行迹。

地之宜:宜者,仪也。

即地理现象。

八卦:古代哲学推理的符号化系统。

用阳爻“-”和阴爻“――” ,代表矛盾的两个方面,按照阴阳因素的多少和位置顺序,组成八种图形,代表矛盾发展变化的八种类型,叫八卦。

即:乾卦、坤卦、震卦、巽卦、坎卦离卦、艮卦、兑卦、。

前文“近取诸身”,据《说卦》的解释,就是:“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

”“远取诸物” 的一种情况,就是:“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

”以垂宪象:来显示事物变化的基本法则模式。

宪:大法。

说文解字序及详解

说文解字序及详解

《说文解字》的内容十分丰富,包罗万象,它的价值不仅限于解说汉字,研究汉字本身,可以说《说文解字》是东汉末以前的百科全书。

正如许慎的儿子在《上说文解字表》里面所说:“慎博问通人,考之于逵(贾逵),作《说文解字》,六艺群身之诂皆训其意,而天地,鬼神,山川,草木,鸟兽,昆虫、杂物,奇怪,王制,礼仪,世间人事,莫不毕载。

”《说文解字》吸取前辈的研究成果,成为一部研究汉民族语言文字的系统的专著,不但对于后人研究语言文字学、文献学是唯一的经典著作,就是整理文化遗产也都是不可缺乏的阶段。

《说文解字》不仅在体例上和过去的启蒙识字的字书不同,即在所收字数上,也比这些字书都多,如汉初把《仓颉》、《爱历》、《博学》三书合编为《仓颉篇》,共3300字。

西汉末,扬雄的《训纂篇》共5340字,东汉贾鲂的《谤喜篇》共7380字。

《说文解字》里面共收9353字,重文1163字,共10506字,比《谤喜篇》还多了1973字。

不论《尔雅》对于汉字的训诂,《方言》对于汉语方言的研究,或《释名》的音训,《切韵》、《广韵》的声韵,无一不在《说文解字》的范围之内。

现在让我们就《说文解字》的创造性,结合他所保存的原始资料,来看它在汉字学史上的重要性。

1、《说文解字》创造了字典式的体例。

被称为字典的鼻祖,也是我国第一部研究汉字的著作。

《说文解字》的“分别部居,不相杂厕”,以偏旁分中的编制方法,一直成为编字典的一种主要体例。

2、《说文解字》总结小篆线条的规律,同时保存古文,籀文和小篆的原来面貌。

3、《说文解字》创造了“六书”的定义,并把“六书”具体化,因而保存了研究汉字发展历史和规律的资料。

4、《说文解字》通过小篆形体的分析,说明造字的本义,不但成为古汉语语音和词汇的宝库,并且保存了有关古代历史、文献、社会文化、经济的原始资料。

两千年来,《说文解字》是文字学上的首创之书,也是最有权威之书,它的作者许慎的名字与他的杰作成为后人阅读古籍,探讨古代文化,研究古文必不可少的桥梁和钥匙。

《说文解字序》原文及翻译

《说文解字序》原文及翻译

说文解字序许慎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

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

黄帝史官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百工以乂,万品以察,盖取诸夬。

“夬,扬于王庭”。

言文者,宣教明化于王者朝庭,“君子所以施禄及下,居德则(明)忌”也。

仓颉之初作书也,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

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

着于竹帛谓之书。

书者,如也。

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体,封于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

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

一曰指事。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

会意,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

假借者,本无其事,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及宣王太史籀,着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

至孔子书“六经”,左丘明述“春秋传”,皆以古文,厥意可得而说也。

其后诸侯力政,不统于王。

恶礼乐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

分为七国,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

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大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

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也。

是时,秦灭书籍,涤除旧典。

大发吏卒,兴戍役。

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趣约易,而古文由此而绝矣。

自尔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

汉兴有草书。

尉律:学僮十七以上始试。

讽籀书九千字,乃得为史。

又以八体试之,郡移太史并课,最者以为尚书史。

书或不正,辄举劾之。

今虽有尉律,不课,小学不修,莫达其说久矣。

说文解字序(译本)

说文解字序(译本)

说文解字序许慎摘要: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阐述了(一)周代以前文字的源流;(二)周秦文字的演变并总结了汉字“六书”的概念;(三)记述了西汉文字的概况及其研究;(四)指出了东汉解释文字的混乱和错误,使我们了解《说文解字》产生的背景和他撰写的动机。

(五)自叙其写作态度、意义和撰述的体例。

可以说《说文叙》本身就是一篇价值极大的语言学专著。

(一)阐述周代以前的文字源流[序曰]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庖牺氏:伏羲,教民结网,从事渔猎畜牧。

法:法象,现象。

宜:犹仪,仪式,形式,形状。

自序说:古代伏羲氏统治天下的时候,抬头观察天象,低头观察现象,看到鸟兽的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

及神农氏垂:示;宪:法;宪象:法定的图像。

神龙氏:教民耕种,从事农业。

统:记。

花纹与地理的形状,近可从自身取象,远可从外物取象,创造了《易》的八卦,用来显示各种现象。

到了神龙氏时代,用结绳的办法来管理记载那些事物,而众多的事物极其业其.繁,饰伪萌生。

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之迹,知分理其:极也。

蹄迒:鸟兽足迹。

分理:犹文理,即纹理。

书,写;契,刻;书契:文字,繁杂,巧饰伪诈不断产生。

黄帝的记事官仓颉,看到鸟兽的足迹,懂得它们的纹理是可以互相区别开来的,这才创造了文字。

“百工以乂,万品以察,盖取诸夬。

”“夬,扬于王庭。

”言文者宣教明化于王者朝廷,君乂(yi4)治理。

品:种类。

夬(guai4),决,区别,夬源自六十四卦之一。

“各行各业因此治理,万事万物因此辨明,这大概取决于事物的可以分别。

”“分别清楚了,就在朝廷上宣扬。

”这些话是说,文字在帝王的朝廷上用来宣传政教、说明道德风化子所以施禄及下,居德(则)[明]忌也。

的工具,是在位的用来给臣民施恩的工具,是有德者用来增修德行、明白禁忌的工具。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说文解字序》原文及翻译

《说文解字序》原文及翻译

《说文解字序》原文及翻译《说文解字序》,又作《说文解字叙》。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说文解字序》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说文解字序》原文: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

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

黄帝之史官仓颉,见鸟兽蹏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百工以乂,万品以察,盖取诸夬”;“夬,扬于王庭”。

言文者宣教明化于王者朝廷,君子所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也。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

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

著于竹帛谓之书。

书者,如也。

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体。

封于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

《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

一曰指事。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及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

至孔子书《六经》,左丘明述《春秋传》,皆以古文,厥意可得而说。

其后诸侯力政,不统于王,恶礼乐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

分为七国,田畴异亩,车途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秦始皇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

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

是时秦烧灭经书,涤除旧典,大发隶卒,兴戍役,官狱职务日繁,初有隶书,以趣约易,而古文由此绝矣。

自尔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

汉兴有草书。

尉律:学僮十七以上始试,讽籀书九千字乃得为吏;又以八体试之。

说文解字序原文和翻译

说文解字序原文和翻译

说文解字序原文和翻译篇一:及其翻译〔原文〕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垂宪象①。

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②。

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箌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③。

“百工以又,万品以察,盖取诸④。

”,“扬于王庭⑤。

”言文者宣教明化于王者朝庭,君子所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也⑥。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⑦。

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⑧。

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孽乱而蜪多也⑨。

著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⑩。

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体。

封于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11。

〔注释〕①庖牺氏:也写作伏戏、宓羲、伏羲、包牺。

传说中远古帝王之一,指导渔猎畜牧,创制八卦。

观象于天、观法于地;观察各种天象地理。

鸟兽之文:“文”指行迹。

地之宜:宜者,仪也。

即地理现象。

八卦:古代哲学推理的符号化系统。

用阳爻“-”和阴爻“――”,代表矛盾的两个方面,按照阴阳因素的多少和位置顺序,组成八种图形,代表矛盾发展变化的八种类型,叫八卦。

即:乾卦、坤卦、震卦、巽卦、坎卦离卦、艮卦、兑卦、。

前文“近取诸身”,据的解释,就是:“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

”“远取诸物”的一种情况,就是:“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

”以垂宪象:来显示事物变化的基本法则模式。

宪:大法。

②神农氏:传说中的上古帝王。

发明农具,发现药草。

结绳为治:上古无文字,结绳以记事。

③书契:是由黄帝的史官仓颉(或作苍颉、仓精)创制的,古人认为书契就是文字。

④百工以又,万品以察,盖取诸:(文字用于社会之后)百业有定,万类具明。

仓颉造字的本意,大概取意于,说,臣子应当辅佐君王,使王政畅行。

⑤扬于王庭:是解释卦卦象的一句话,意为:在朝廷宣布决定。

⑥文字的作用就是在朝廷上作文化教育的宣传,君子凭借它给下面的不带来思惠,增修德政,明白禁忌。

《说文解字》序及段注

《说文解字》序及段注

《说文解字》序及段注【原文】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当作灋)於地, 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注】谓自庖牺以前及庖牺及神农皆结绳为治而统其事也毄辞曰易之兴也其於中古乎虞曰兴易者谓庖牺也庖牺为中古则庖牺以前为上古黄帝尧舜为後世圣人按依虞说则传云上古结绳而治者神农以前皆是云後世圣人易之以书契者谓黄帝敎经纬援神契云三皇无文是五帝以下始有文字【原文】庶业其緐【注】其同荀卿书之綦犹极也【原文】饰伪萌生【注】萌生谓多也以上言庖牺作八卦虽即文字之肇专但八卦尚非文字自上古至庖牺神农专恃结绳事繁伪兹渐不可枝为下黄帝造书契张本【原文】黄帝之史仓颉【注】仓或作苍按广韵云仓姓仓颉之後则作苍非也帝王世纪云黄帝史官仓颉卫恒四体书势云昔在黄帝创制造物有沮诵仓颉者始作书契以代结绳葢二人皆黄帝史也诸书多言仓颉少言沮诵者文略也按史者记事者也仓颉为记事之官思造记事之法而文生焉【原文】见鸟兽蹏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注】分理犹文理【原文】初造书契【注】高诱注吕览曰苍颉生而知书写仿鸟迹以造文章【原文】百工以乂【注】乂治也【原文】万品以察葢取诸夬夬扬于王庭言文者宣敎朙化於王者朝廷【注】文即谓书契也此引易彖辞而释之【原文】君子所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也【注】居德依许字例当作凥悳而不必改正者十四篇皆释造字之恉其说解必用本义之字而不用叚借有为後人所乱者则必更正之叙则许所自制之文不妨同彼时通用之字亦使学者知古今字诂不同故知叙字不必同十四篇字也施禄及下谓能文者则禄加之居德则忌谓律己则贵德不贵文也【原文】仓颉之初作书葢依类象形故谓之文【注】依类象形谓指事象形二者也指事亦所以象形也文者逪画也{辶+交}逪其画而物像在是如见迒而知其为兔见{辶+朿}而知为鹿也【原文】其後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注】形声相益谓形声会意二者也有形则必有声声与形相軵为形声形与形相軵为会意其後为仓颉以後也仓颉有指事象形二者而已其後文与文相合而为形声为会意谓之字如易本只八卦卦与卦相重而得六十四卦也【原文】文者物象之本【注】各本无此六字依左传宣十五年正义补【原文】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注】孳者汲生也人及鸟生子曰乳寖犹渐也字者乳也周礼外史礼经聘礼论语子路篇皆言名左传反正为乏止戈为{戈+止[上下]}皿虫为蛊皆言文经未有言字者秦刻石同书文字此言字之始也郑注二礼论语皆云古曰名今曰字按名者自其有音言之文者自其有形言之字者自其滋生言之大行人属瞽史论书名外史达书名於四方此韵书之始也中庸曰书同文此字书之始也周之韵书不传而毛诗及他经韵语固在周之字书不传而许君说文可补其阙〇按析言之独体曰文合体曰字统言之则文字可互称左传止戈皿虫皆曰文是合体为文也许君某部言文若干谓篆文言凡若千字谓说解语是则古篆通谓之文已语则谦言字也【原文】箸於竹帛谓之书【注】箸各本作著今正从竹此字古只作者者者别事词也别之则其事昭焯故曰者明而俗改为著明别之则词与事相黏连軵丽故引申为直略切之附者张略切之衣者而俗亦皆作附著衣著或云说文无著改为箸皆未得其原也者於竹帛附著而著明之於竹帛也古者大事书之於册小事简牍聘礼记曰百名以上书於册不及百名书於方古用竹木不用帛用帛葢起於秦【原文】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体【注】迄当为讫讫止也迄俗此等葢皆後人所改然汉碑多用迄或许不废此字黄帝为五帝之首自黄帝而帝颛顼高阳帝喾高辛帝尧帝舜为五帝夏禹商汤周文武为三王其间文字之体更改非一不可枚举传於世者槩谓之仓颉古文不皆仓颉所作也【原文】封于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注】于当作於泰当作大封大山者七十二家见管子韩诗外传司马相如封禅文史记封禅书封禅书曰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记者十有二焉无怀氏虙羲氏神农炎帝黄帝颛顼帝俈尧舜禹汤周成王也援神契曰三皇无文而无怀虙羲在五帝前曷云有文字乎五帝以前亦有记识而巳非必成字黄帝以下乃各著其字故檃括之曰七十二代靡有同焉【原文】周礼八岁入小学【注】大戴礼保傅篇曰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束髪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卢景宣注曰外舍小学谓虎门师保之学也大学王宫之东者束髪谓成童白虎通曰八岁入小学十五入大学是也此大子之体尚书大传曰公卿之大子大夫元士嫡子年十三始入小学见小节而践小义年二十而入大学见大节而践大义此世子入学之期也又曰十五始入小学十八入大学谓诸子性晚成者至十五入小学其早成者十八入大学内则曰十年出就外傅居宿於外书计者谓公卿以下敎子於家也玉裁按食货志曰八岁入小学六甲五方书计之事白虎通曰八岁毁齿始有识知入学学书计许亦曰周礼八岁入小学皆是泛言敎法非专指王大子内则六年敎之数与方名巳识字巳知算矣至十岁乃就外傅讲求六书之理九数之法故曰十年学书计与他家云八岁入小学异者所传不同也周礼无八岁入小学之文因保氏并系之周礼【原文】保氏敎国子先以六书【注】周礼保氏敎国子六艺五曰六书国子者公卿大夫之子弟师氏敎之保氏养之而子亦齿焉六书者文字声音义理之总汇也有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而字形尽於此矣字各有音而声音尽於此矣有转注叚借而字义尽於此矣异字同义曰转注异义同字曰叚借有转注而百字可一义也有叚借而一字可数义也字形字音之书若大史籀著大篆十五篇殆其一专乎字义之书若尔雅其冣著者也赵宋以後言六书者匈{衤+金}陿隘不知转注叚借所以包括诂训之全谓六书为仓颉造字六法说转注多不可通戴先生曰指事象形形声会意四者字之体也转注叚借二者字之用也圣人复起不易斯言矣【原文】一曰指事【注】刘歆班固首象形次象事指事即象事郑众作处事非也【原文】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注】见意各本作可见今依颜氏艺文志注正意旧音如忆识意在古音第一部以下每书二句皆韵语也【原文】二{二:上下反向}是也【注】二{二:上下反向}各本作上下非今正此谓古文也有在一之上者有在一之下者视之而可识为上下察之而见上下之意许於二部曰二高也此指事{二:上下反向}底也此指事序复举以明之指事之别於象形者形谓一物事晐众物专博斯分故一举日月一举二{二:上下反向}二{二:上下反向}所晐之物多日月只一物学者知此可以得指事象形之分矣指事亦得称象形故乙丁戊己皆指事也而丁戊己皆解曰象形子丑寅卯皆指事也而皆解曰象形一二三四皆指事也而四解曰象形有事则有形故指事皆得曰象形而其实不能溷指事不可以会意肴刘歆班固谓之象声形声即象声也其字半主义半主声半主义者取其义而形之半主声者取其声而形之不言义者不待言也得其声之近似故曰象声曰形声郑众作谐声谐詥非其义【原文】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注】事兼指事之事象形之物言物亦事也名即古曰名今曰字之名譬者谕也谕者告也以事为名谓半义也取譬相成谓半声也江河之字以水为名譬其声如工可因取工可成其名其别於指事象形者指事象形独体形声合体其别於会意者会意合体主义形声合体主声声或在左或在右或在上或在下或在中或在外亦有一字二声者有亦声者会意而兼形声也有省声者既非会意又不得其声则知其省某字为之声也【原文】四曰会意【注】刘歆班固郑众曰会意会者合也合二体之意也一体不足以见其义故必合二体之意以成字【原文】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戈+止[上下]}信是也【注】谊者人所宜也先郑周礼注曰今人用义古书用谊谊者本字义者叚借字指撝与指{靡+手[上下]}同谓所指向也比合人言之谊可以见必是信字比合戈止之谊可以见必是武字是会意也会意者合谊之谓也凡会意之字曰从人言曰从止戈人言止戈二字皆联属成文不得曰从人从言从戈从止而全书内往往为浅人增一从字大徐本尤甚,绝非许意然亦有本用两从字者固当分别观之有似形声而实会意者如拘铭笱皆在句部不在手金竹部莽莫葬不入犬日死部{艹+丩+艹[上下]}纠不入茻糸部之类是也【原文】五曰转注【注】刘歆班固郑众亦皆曰转注转注犹言互训也注者灌也数字展转互相为训如诸水相为灌注交输互受也转注者所以用指事象形形声会意四种文字者也数字同义则用此字可用彼字亦可汉以後释经谓之注出於此谓引其义使有所归如水之有所注也里俗作注字自明至今刊本尽改书文其可叹矣【原文】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注】建类一首谓分立其义之类而一其首如尔雅释诂第一条说始是也同意相受谓无虑诸字意恉略同义可互受相灌注而归於一首如初哉首基肈祖元胎俶落权舆其於义或近或远皆可互相训释而同谓之始是也独言考老者其{显-页}明亲切者也老部曰老者考也考者老也以考注老以老注考是之谓转注也夲下云大十犹兼十人也茍下云勹口犹慎言也{宀+工4+廾[上下]}下云{工4}犹齐也是也凡传注中云犹者视此有以叚借为转注者如会下云曾益也曾即增{目+匕[上下]}下云匕合也匕即比旞家下云允进也允即{(山+夲[上下])+允[左右]}是也凡尔雅及传注以叚借为转注者视此尔雅训哉为始谓哉即才之叚借也毛传训瑕为远谓瑕即遐之叚借也故转注中可包叚借必二之者分别其用也既叚借而後与叚义之字相转注未叚借则与本义之字相转注也转注之说晋卫恒唐贾公彦宋毛晃皆未误宋後乃异说纷然戴先生荅江慎修书正之,如日月出矣。

许慎《说文解字序》

许慎《说文解字序》

许慎《说文解字序》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

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

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百工以乂,万品以察,盖取诸夬”;“夬扬于王庭”。

言文者宣教明化于王者朝廷,君子所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也。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

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

著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

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体。

封于泰山者七有二代,靡有同焉。

《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

一曰指事。

指事者,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三日形声。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日会意。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五日转注。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日假借。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及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

至孔子书《六经》,左丘明述《春秋传》,皆以古文,厥意可得而说。

其后诸侯力政,不统于王,恶礼乐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

分为七国,田畴异亩,车途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秦始皇初始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作者。

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

是时秦烧灭经书,涤除旧典,大发隶卒,兴役戍,官狱职务日繁,初有隶书,以趣约易,而古文由此绝矣。

自尔秦书的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

汉兴有草书。

尉律:学童十七以上始试,讽籀书九千字乃得为吏;又以八体试之。

郡移太史并课,最者以为尚书史。

书或不正,辄举劾之。

今虽有尉律,不课,小学不修,莫达其说久矣。

孝宣时,召通仓颉读者,张敞从受之;凉州刺史杜业、沛人爰礼、讲学大夫秦近,亦能言之。

说文叙译文

说文叙译文

《说文解字·叙》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當作灋)於地,視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易八卦,以垂憲象。

及神農氏結繩爲治而統其事,庶業其繁,飾僞萌生。

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蹏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

“百工以乂,萬品以察,葢取諸夬。

”“夬,揚于王庭。

”言文者宣敎朙化於王者朝廷,君子所以施祿及下,居德則(明)忌也。

倉頡之初作書,葢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

「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

著於竹帛謂之書,書者,如也。

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體,封于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

(也说的是古文字)周禮:八歲入小學,保氏敎國子,先以六書。

一曰指事。

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

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

三曰形聲。

形聲者,以事爲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曰會意。

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撝,{戈+止[上下]}信是也。

五曰轉注。

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

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託事,令長是也。

及宣王大史籀,著大篆十五篇,與古文(壁中书)或異。

至孔子書《六經》,左丘明述《春秋傳》,皆以古文(是壁中书的字体),厥意可得而說。

其後,諸侯力政,不統於王,惡禮樂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分爲七國,田疇異畮,車涂異軌,律令異灋,衣冠異制,言語異聲,文字異形。

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罷其不與秦文合者。

斯作《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曆篇》,大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者也。

是時,秦燒滅經書,滌除舊典,大發吏卒,興役戍,官獄職務繁,初有隸書,以趣約易,而古文1由此絕矣。

(是说自从有了隶书而隶以前的古文字灭绝了。

古文隶书是相对的,汉人以隶书为今文。

)自爾秦書有八體。

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蟲書,五曰摹印,六曰署書,七曰殳書,八曰隸書。

漢興,有艸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庭’,这就是说文字是在国王朝廷宣明教化的工具。”
(16)君子,王臣百官。施,加也。禄,恩也。下,下层庶民。居德,蓄
德;忌,忌讳。桂馥曰:“则忌当为明忌。”此言“王臣百官凭它来施加思惠
于庶民;增修其德,明白禁忌。”段玉裁说:“施禄及下,谓能文者则禄加之;
居德则忌,谓律己则贵德不贵文也。”
(17)盖,发语词。类,物类。文,错画(非错误之错,交错其点画也)
二:(一)宣王以前之文字,包含仓颉古文,史籀大篆;(二)东周初年六国之
文字。厥,其也,指示代词;厥意,文字构成之义。
(10)其后,孔丘左氏之后,即东周后期战国时期。政,借为征;力
政,以武力相征伐。典籍,书籍。
(10)七国,韩、赵、魏、燕、齐、楚、秦也。畴,田中沟也,田畴,
近义复合词,田地也。畮,同亩。涂,同途。轨,车辙也。
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体。封于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22)。
【译文】
古代庖羲氏统治天下的时候,上则观察星象于天,下则观家
现象于地,又看到乌兽的纹理和地理的形状,近则取法于身,远
则取象于物,于是开始作了八卦,用它来表示法定的图象。至神
农时代,用结绳的办法记录事物,诸事繁杂,饰伪的事情不断发
也。依类象形,不但指象形,而且包括指事,因为有事可指必有形可象。
(18)益,附也,加也。形声相益,不但指形声,而且包括会意。
(19)本,本然现象。
(20)孳,生也。孳乳,犹言孳生。浸,一作寖,渐也。段玉裁曰:“析
言之,独体曰文,合体曰字;统言之,则文字可互称。”
(21)著,陟虑切,念zhù,明也。著于竹帛,谓明著于竹帛。如,谓如
帝喾(kù)高辛、帝尧、帝舜。三王,指夏禹、商汤、周文武。易,变;殊,
异也。封,祭天地。泰山,东岳泰山。有,又也。念去声。靡,无也。焉,
语尾助词。
以上策一段,言周代以前文字之源流。
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1)。一曰指事。指
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2)。二曰象形。象形者,
字,而由发号之令,久远之长引仲展转而为之。《说文》凡假借字多言“以为”
或“古文以为”。假借之含义有二:一是造字之法,一是用字之法,不可混同。
此处之假借为造字之法。
(8)太史,官名。籀,念zhòu,人名。大篆之名,上别于古文,下别于
小篆。“与古文或异”者,谓与仓颉之古文稍有不同。
(9)六经,指《易》、《书》、《诗》、《礼》、《乐》、《春秋》。以,用也。古文含义有
者,以止戈会制止战争为武之意。《说文》凡会意之字曰“从某某”或曰“从
某从某”。若会意兼形声字,则曰“从某从某,某亦声”。
(6)转注者,展转灌注之意。建类,造字类也;一首,统一其部首也。
受,加也。间意相受,以同意之字加给所造之字。如不同地域谓“父”曰
“ba”,“ya”,“duo”,于是即于“巴”“耶”“多”之上各加同意字“父”而造“爸”
博学篇(12),,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13)。是时
秦烧灭经书,涤除旧典,大发隶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緐,初有
隶书,以趣约易,而古文由此绝矣(14)。自尔秦书有八体。一曰大
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日署书,七
曰殳书,八曰隶书(15)。
【译文】
周朝的制度,儿童八岁入小学,保氏先用“六书”来教育王
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都是取史
籀大篆,或者稍微进行一些改变或简化,这就是所说的小篆。这个
时候,秦王朝烧毁了经书,废除了过去的典籍,大量发动隶卒,
兴起役戍,行政事务,监狱案件一天天繁杂起来,开始产生隶书,
以求简便,于是古文使从此不用了。自此以后秦国文字有八种体
式:一叫大篆,二叫小篆,三叫刻符,四叫虫书,五叫摹印,六
生。黄帝的史官仓颉,看到乌兽足迹,知道纹理可以互相区别,
始创造了文字。“百官以乂,万民以察,大概取象于分别,”“分别
了,扬于王庭,”这就是说,文字是在王者朝廷里宣教明化的,是
百官用以对下布施教化,增修德行,明白禁忌的。仓颉在开始创
造文字的时候,大抵是依照事物的形象画出它们的图形,所以叫
做“文”。后来形旁声旁相互结合就叫做“字”。“文”是表示事物的
卷是本书,末卷是叙目。全书是五百四十部。据许慎所说,全书收字九千三
百五十三,重文一千一百六十三,解说字十三万八千四百四十一。
(2)法,法象,现象。
(2)文,文理;宜,犹言仪,谓形状。
(4)诸, 之于。
(5)垂,示也。宪,法也;宪象,法定的图象。
(6)统,纪也。相传神农时代用结绳来纪事:“大事,大结其绳,小事,
一个新的意义,武、信二字就是这样。第五种叫做转注。所谓
转注,就是说造这种文字要统一部首,用一个同义的字展转注释,
老考的关系就是这样。第六种叫做假借。所谓假借就是本来没
有这个字,借用一个同音字来表示这个概念,令、长二字就是这
样。到周宣王的时候,太史官名叫籀的作大篆十五篇,跟古文稍
有不同。直到孔子编写六经,左丘明写春秋传,都用古文,字的
室的子弟。第一种叫做指事。所谓指事,就是一见就可以认识,
细致观察就可以了解它的意义,==(上下)二字就是这样。第二
种叫做象形。所谓象形,就是画成那个东西,随着它的形体而曲
折,日、月二字就是这样。第三种叫做形声。所谓形声,就是根
据事物造字,再取一个近似的声符配合而成,江、河二字就是这
样。第四种叫做会意。所谓会意,就是组合两个以上的字,表示
(11)分理犹文理。
(12)书契,文字也。
(13)上三句见于《周易·系辞》。工,官也;乂,治也;品,类也。。万
品,万物也。察,明也。盖,或然之词。夬,《说文》:分决也,念guài。此
言“百官因此治理,万物因此明白,大概取之于分别”。
(14)此句见《周易·夬卦》卦辞。
(15)文,文字。宣教明化,即宣明教化。此二句大意是:“夬,扬于
意义还能够说明。此后,各国诸侯互相征伐,不服从周天子,他
们讨厌礼乐妨害自己,于是都废弃旧时的典章书籍。当时天下分
为七国,各国田亩划分的制度不同,车路轨道的宽窄不同,法律
制度不同,衣冠形式不同,语言的声音不同,文字的形体也不同。
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丞相李斯就上书建议把这些混乱现象统—
起来,废除那些跟秦朝文字不同的书写形式。李斯作《仓颉篇》,
象形之物,指事之事皆是。名,古叫字为名。段玉裁曰:“名者自其有音言之,文
者自其有形言之,字者自其滋生言之。”为,成也,造也。譬者,譬近之意
此三句,言以事造字,取文之譬近,加以组成,谓之形声。以事为名,谓半
义也,取譬相成,谓半声也。江河之字以水为名,譬其声如“工”、“可”,
因取“工”、“可”与水组合成字。其别于指事象形者,指事象形独体,形声
相别异也(11),初造书契(12)。“百工以乂,万品以察,盖取诸夬(13),”
“夬扬于王庭(14)”,言文者宣教明化于王者朝廷(15),君子所以施禄
及下,居德则忌也(16)。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
文(17)。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18)。文者,物象之本(19);字
者,言孳乳而浸多也(20);著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21)。以迄
本然现象,“字”就是由文孳生出来而逐渐增多的。写在竹帛上的
叫做“书”,“书”就是“如”的意思。到了五帝三王的时代,文字逐
渐改变成不同形体。在泰山祭天地的有很多朝代,使用的文字竟然
没有相同的呢。
【注释】
(1)许慎,字叔重,生于东汉,汝南郡召陵人,今河南郾城
县东四十五里之地,相传郾城县尚有许慎墓。《说文解字》共十五卷,前十四
叫署书,七叫殳书,八叫隶书。
【注释】
(1)礼,制度。保氏,官名。国子,公卿大夫之子弟。六书:指事、象
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2)指事,刘歆、班固皆作象事,象事即指事。识与意,古音同韵,以
下各书之释语,皆为韵语。= = 二字表示在一之上者,在一之下者。视而可
识,是说字形必须显明;察而见意,是说文义不可隐晦。这是造指事字的两
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3)。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
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4)。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
见指撝,武信是也(5)。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
受,考老是也(6)。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
长是也(7)。及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8)。至孔
之始)‘肇’( 之假借字, 者。始开也)‘祖’(始庙也)……其于义或近或
远,皆可互相训释而同谓之‘始’是也。”这是转注的另一种说法。
(7)托,寄也。事,义也。依声托事,谓托意于同音之字。假借有纯借
音者;以难鸟之难、蜥易之易假借为难易字是也,有引伸借音者,如汉人谓
县令为令长,而令之本义,发号也,长之本义,久远也,县令县长本无其
个条件。《说文》中指事字,多注明“指事”。
(3诘诎,弯曲也。《说文》凡象形字,则言“象某某之形”。象形之别
于指事者,象形谓一物,指事该众物,象形专,指事博。如上下所该之物
多,日月只指一物也。凡指事、象形字皆独体。
(4)形声,刘歆、班固谓之象声。其字半主义半主声。半主义者,取其义
而形之,半主声者取其声而言之。得其音之近似故曰象声、曰形声。事,
“爺”“爹”三字。考老亦然。转注乃造同意字之法,其结构必为声形之合,
其显著特点乃义符与字义之紧密结合。段玉裁解释说:“建类一首谓分主
其义之类,而一其首,如《尔雅》释诂第一条说‘始’也。‘同意相受’谓无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