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公开课教学设计1 (1)

合集下载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学设计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学设计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教学背景分析:
学生背景分析:通过调查发现,三年级孩子基本上没有养过蚕,没有直接的养蚕经验,但是通过和别人了解他们知道蚕吃桑叶,蚕会吐丝,蚕会变蛾子,蚕有蚕卵等。

三年级学生刚刚进入科学课半年,虽然有观察动植物和记录的经历,但是记录描述等能力还处在入门阶段,所以我们要求不能高,只要能坚持记录就可以,尽可能要求每个孩子坚持记录,但是一个养蚕过程下来,如果有一半的孩子能够坚持下来了就说明成功了。

科学概念
1、知道蚕卵颜色有紫褐色、黑色、灰色,圆形、上面有凹坑、米粒般小等。

2、知道蚕卵里是有生命的,新的小蚕将从蚕卵里孵出。

3、知道蚁蚕如小蚂蚁大小、颜色黑或微棕色、有毛等外部特征。

过程与方法
1、饲养小蚕的方法,经历小蚕孵出及小蚕不断长大的过程。

2、观察、描述和记录蚕卵孵化及小蚕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3、用放大镜对蚕卵、蚁蚕进行仔细的观察,用测量的方法记录蚕的生长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饲养、观察动物的兴趣。

2、培养对动物的爱心及责任心,细心地照管小蚕。

3、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和记录。

重难点分析:通过观察蚕卵等知道蚕卵孕育着新生命。

知道蚕卵是从蚕蛾孵化来的。

知道要进行科学记录才能记录下小蚕的生长发育变化,学习坚持长期记录的方法。

同时养殖方法也是难点,所以在这里进行了“房子”指导和阅读材料的下发。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蚕卵,放大镜和养蚕用的小盒。

三年级科学下册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案 教科版

三年级科学下册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案 教科版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学目的】科学概念1.了解蚕卵的颜色、形态、大小等。

2.蚕卵里孕育生命,新的小蚕将从蚕卵里孵出。

3.在气温、湿度适合的时候,小蚕才会孵出,小蚕孵出后就要吃食物。

过程与方法1.饲养小蚕的方法,经历小蚕孵出及小蚕不断长大的过程。

2.观察、描述和记录蚕卵孵化及小蚕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3.用放大镜对蚕卵进行仔细的观察,用测量的方法记录蚕的生长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饲养、观察动物的兴趣。

2.培养对动物的爱心及责任心,细心地照管小蚕。

3.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和记录。

【教学重点】观察蚕卵及了解饲养、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教学难点】观察蚕卵及了解饲养、观察和记录的过程。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蚕卵,放大镜和养蚕用的小盒。

教师演示器材:蚕卵、放大镜、养蚕用的小盒;桑叶、莴笋叶以及介绍养蚕方法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养上学期饲养过蜗牛,那么蜗牛的一生是怎样生长变化的呢?它们的寿命有又多长呢?那么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一生的生长变化和它们的寿命呢?同学们你们观察过蚕吗?你知道他一生的生长变化和它们的寿命吗?二、学习新课1.观察蚕卵(1)让我们来饲养蚕,观察蚕。

○1学生分组观察蚕卵的颜色、大小、形状(说明:蚕卵近似圆形,看上去很像小米粒,宽约1毫米,厚约0. 5毫米。

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或黄色的,经1—2天变成淡红、浅褐,再经3 —4天变成灰绿或紫黑色,以后不再发生变化。

学生观察的应该是滞留到第二年春天的卵,颜色应该是紫黑色的。

)○2让学生自己设计观察记录,把观察到的现象及时记录下来。

(2)仔细观察,还有什么发现?(比如蚕卵的中心处是凹下去的等。

学生也可能会发现有黄色的卵,那可能是未受精的卵,是不会孵出小蚕来的。

如果是白色的,那是已经孵出小蚕的空卵壳,如果仔细观察,在空卵壳上还会发现有小孔。

)2.从卵里出来的小生命(1)小蚕什么时候从卵里出来,小蚕是怎样从卵里出来的,出来以后会干什么?(让学生预测一下,目的激发学生继续观察的兴趣。

科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反思

科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反思

科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反思1. 教学设计背景和目标本节课为科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的一节生命教育课,主题为《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此课程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述,描绘出蚕的生命史、昆虫生命的奥妙,引导学生探究生命的奥秘,探索生命本质,从而了解自己身体机能,培养生命意识,提高对生命的敬重和维护意识。

学习目标•认识蚕的生命史和昆虫生命的奥妙•探究生命的本质和奥秘•培养生命意识,了解自身身体机能和职责•提高对生命的敬重和维护意识2. 教学方法此课程主要采用课堂讲述与观察互动的形式,活动包括生命物质的探究和模拟、自主手动实验等。

下面是课程安排:1.生命物质的探究–对蚕卵、蚕茧进行图像展示和观察,引导学生了解蚕卵孵化过程;–通过让学生手拿蚕茧、品尝蚕茧等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蚕茧的质地、味道以及其作用。

2.模拟孵化实验–配合现场环境,教师通过示范操作,模拟孵化实验,引导学生模拟孵化过程。

3.学习整理、归纳–教师提出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总结整理生命本质和奥秘,培养生命意识。

3. 教学反思此次教学主要采用了混合教学法,以课堂讲述与观察互动、实验模拟、讨论互动为主。

通过本次教学,总结了以下教学经验和反思:3.1 教学方式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主要热情,但有些同学的要求不够积极,部分学生的错误认知和理解也引起了我对教学方式的反思。

在本次教学中,我们主要采用了一些运用典型、具体的图像展示和实物观察等方式,旨在能够更好地引导身体的感官系统来总结涉及到的生命本质和奥妙。

但一些同学尚未完全建立正确的感觉经验,对生命物质具体的传递、变化和代谢过程缺乏直观了解,导致一部分学生的理解有些困难。

我觉得更多地采用灵活、直观、具体的学习方式也许更好。

3.2 学习氛围由于制定本次课程时,我们没有给学生做足准备。

对一些需要帮助的学生,我们可能没有解释清楚,让他们失去了在本次课程中积极的学习动机。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2.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2.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2.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案一. 教材分析《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的一个重要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蚕的生命周期,探究蚕卵孵化过程,认识蚕的生长发育特点。

教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展示了蚕的生长过程,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蚕的生命现象。

此外,教材还设计了丰富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亲身体验、探究和发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对周围的生命现象充满好奇心。

他们在生活中可能见过蚕或蚕宝宝,但对蚕的生长发育过程缺乏系统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孵化过程中的细节问题感兴趣,如蚕卵为什么是绿色的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深入探究蚕的生命周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蚕的生命周期,了解蚕卵孵化过程,认识蚕的生长发育特点。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方法,探究蚕的生长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树立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说出蚕的生命周期,了解蚕卵孵化过程,认识蚕的生长发育特点。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方法,探究蚕的生长过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教师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法:学生通过观察蚕的生长过程,了解蚕的生命现象。

3.实验法: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探究蚕的生长过程。

4.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实验等活动,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蚕的生长图片、实物标本等。

2.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观察记录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蚕的生长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生物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蚕的生命周期和生长发育过程,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蚕的生长特点。

蚕卵里孵出新生命教案

蚕卵里孵出新生命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材分析】本节在教科书中共两页,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观察蚕卵”,第二部分“从卵里出来的小生命”。

教学重点是观察蚕卵及了解饲养、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学生平时见过不少动物,他们养过蜗牛、金鱼等,对动物的生命周期是有自己感性认识的。

教科书首先是引导学生回忆三年级上学期学过的相关内容,唤起学生的经验,激发学生学习本单元的兴趣,了解学生对生命周期的初始认识。

第22页是蜗牛的几个生长阶段,分别是卵、蜗牛交尾、成年蜗牛和蜗牛产卵。

【学生分析】通过调查发现,三年级孩子基本上没有养过蚕,没有直接的养蚕经验,但是通过和别人了解,他们知道蚕吃桑叶,蚕会吐丝,蚕会变蛾子,蚕有蚕卵等。

三年级学生刚刚进入科学课学习半年,虽然有观察动植物和记录的经历,但是记录描述等能力还处在入门阶段,所以我们要求不能高,只要能坚持记录就可以,尽可能要求每个孩子坚持记录。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蚕卵的颜色;2•知道蚕卵里是有生命的,新的小蚕将从蚕卵里孵出;3.知道蚁蚕如小蚂蚁大小、颜色黑或微棕色、有毛等外部特征。

过程和方法:1.了解并掌握饲养小蚕的方法,经历小蚕孵出及小蚕不断长大的过程;2•观察、描述和记录蚕卵孵化及小蚕生长过程中的变化;3•用放大镜对蚕卵、蚁蚕进行仔细的观察,用测量的方法记录蚕的生长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饲养、观察动物的兴趣;2•培养对动物的爱心及责任心,细心地照管小蚕;3•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和记录。

【重点难点】重点:通过观察蚕卵等知道蚕卵孕育着新生命以及蚕卵是蚕蛾产出来的,要进行科学记录才能记录下小蚕的生长发育变化,学习坚持长期记录的方法。

难点:蚕的养殖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本课主要是采用讲授法、观察法,通过观察蚕卵等知道蚕卵孕育着新生命以及蚕卵是蚕蛾产出来的,用放大镜对蚕卵、蚁蚕进行仔细的观察,用测量的方法记录蚕的生长变化。

《蚕卵里孵出新生命》教案

《蚕卵里孵出新生命》教案

《蚕卵里孵出新生命》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生命周期。

激发学生对蚕的生命周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1.2 教学内容展示蚕卵,引导学生观察卵的特征。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蚕的生命周期。

1.3 教学方法观察法:学生观察蚕卵的外部特征。

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蚕的生命周期。

第二章:蚕卵的孵化2.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了解蚕卵孵化的过程。

学生能够观察并记录蚕卵孵化的变化。

2.2 教学内容展示蚕卵孵化的过程。

学生观察并记录蚕卵孵化的变化。

2.3 教学方法观察法:学生观察蚕卵孵化的过程。

记录法:学生记录蚕卵孵化的变化。

第三章:蚕的幼虫期3.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了解蚕的幼虫期的特征。

学生能够观察并记录蚕的幼虫期的行为。

3.2 教学内容展示蚕的幼虫期的照片或视频。

学生观察并记录蚕的幼虫期的行为。

3.3 教学方法观察法:学生观察蚕的幼虫期的照片或视频。

记录法:学生记录蚕的幼虫期的行为。

第四章:蚕的蛹期4.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了解蚕的蛹期的特征。

学生能够观察并记录蚕的蛹期的变化。

4.2 教学内容展示蚕的蛹期的照片或视频。

学生观察并记录蚕的蛹期的变化。

4.3 教学方法观察法:学生观察蚕的蛹期的照片或视频。

记录法:学生记录蚕的蛹期的变化。

第五章:蚕的成虫期5.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了解蚕的成虫期的特征。

学生能够观察并记录蚕的成虫期的行为。

5.2 教学内容展示蚕的成虫期的照片或视频。

学生观察并记录蚕的成虫期的行为。

5.3 教学方法观察法:学生观察蚕的成虫期的照片或视频。

记录法:学生记录蚕的成虫期的行为。

第六章:蚕的生命周期探究活动6.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更深入地理解蚕的生命周期。

学生能够运用观察、记录等方法研究蚕的生命周期。

6.2 教学内容学生分组进行蚕的生命周期探究活动。

每组选择一个阶段进行深入研究,通过观察、记录等方式了解该阶段的特点。

6.3 教学方法观察法:学生观察蚕的不同生命阶段。

科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反思

科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反思

科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反思背景这是一节面向三年级学生的科学课,内容为“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主要目的是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蚕的生长过程,从而了解生命的可贵。

此课程是三年级科学下册的一个章节,也是本单元的重点难点之一。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蚕的繁殖生长过程,了解生命的可贵。

•帮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本质和美好,学会尊重和保护生命。

•能够理解过程中的关键词汇,例如卵、幼虫、蛹、成虫等。

•能够在学校或家庭中观察蚕的生长过程,并体味其中的奥秘和美妙。

教学内容1.了解蚕的生长过程。

2.学习如何观察蚕,在家或学校中自己动手繁殖蚕。

教学过程预习 (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学生,启发他们对本课的预习,并了解他们对蚕的了解情况。

导入 (5分钟)教师通过小视频展示蚕的繁殖过程,引发学生的兴趣,并激起他们对知识的好奇心。

学习新知 (30分钟)教师进行系统化的讲解,向学生介绍蚕的繁殖生长过程。

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尽可能用生动的语言和具体形象的案例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自主学习 (1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的提示,分成小组,自行去观察蚕的生长,了解蚕的生存需求和生长规律。

总结 (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知识点,并总结蚕的繁殖、生长的过程和生存规律。

反思教学反思1.教学中我们力求讲解清晰、简单易懂、生动有趣,但是表述不够流畅,不能很好地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内化进脑内。

2.课堂时间不充足,让一些学生无法完全吸收知识点。

3.课堂组织管理不够严谨,学生情况了解不够充分。

学生反思1.在学习过程中不够认真,导致了一些知识掌握不到位。

2.外界环境影响较大,注意力难以集中。

3.学习兴趣不够高,难以主动参与课程,缺少个人主动探究。

教学方案改进1.采用区分开展教学,给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提供不同的难度层次。

2.引进互动式教学法,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积极思考和提问。

3.引导学生从自我提高的角度出发,让他们自己发现学习的乐趣和动力,以提高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究的能力。

教科2001课标版三年级下册《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公开课教学设计_0

教科2001课标版三年级下册《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公开课教学设计_0
学生观看课件,拓展认识,了解更多蚕的知识
学生描述样子并起个名
字。
伴随着优美的旋律,学生在大自然中寻找小动

学生将动物安放到适合它们的生活
环境中,并认识两栖动物。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展示,直观形象,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加深学生对蚕卵孵化的认识,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同时激发饲养蚕的兴趣。
同动物的卵
(1)猜测:猜猜动物的卵并说理由。
(2)观察:分别描述各种卵的特征。
(3)比较:比较不同动物卵的不同。
(4)举例:除了这些,还有哪些动物是产卵的呢?
学生猜测并说明理由。
学生进行比较
学生举说
卵生动物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运用使教学内容更直观、形象,将教学内容细化为不同的画面,色彩鲜明,内容丰富,使教学内容一目了然,便于学生理解、记忆。从各种动物的卵入手,了解卵生动物都是从卵开始新生命的,增强学生的积极性,为蚕卵的学习做好铺垫。
(3)思考:同样是蚕卵,为什么不一样,怎么回事呢?
(4)描述:刚孵出小蚕的特点。
(5)视频:蚕卵是怎样孵化成蚁蚕的
板书:卵
学生观察蚕卵并描述蚕卵的大小、颜色、形状等
学生比较蚕卵的不同
学生思考,汇报自己的想法。
学生小组活动,描述蚁蚕的样子。板书:蚁蚕
观察蚕卵,比较蚕卵的不同,了解蚕卵的孵化过程,增强对蚕卵的探究热情,进一步认识蚕,了解蚕。
学习新课
04’35”~12’
17”
认识蚕卵,并观察描述蚕卵
1、看一看,
(出示桑树)描述桑叶的样子。引入桑叶上卧着的小蚕,谈话:蚕的生命也是从卵开始的,并且一个蚕卵就是一个生命。
2、认识蚕

(1)小组活
动:观察蚕卵,描述蚕卵:蚕卵的中心是凹下去的,椭圆形或扁圆形。

教科小学科学三下《2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案(1)

教科小学科学三下《2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案(1)

教科小学科学三下《2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案(1)科学概念1、了解蚕卵的颜色、形态、大小等。

2、蚕卵里孕育生命,新的小蚕将从蚕卵里孵出。

3、在气温、湿度适合的时候,小蚕才会孵出,小蚕孵出后就要吃食物。

过程与方法1、饲养小蚕的方法,经历小蚕孵出及小蚕不断长大的过程。

2、观察、描述和记录蚕卵孵化及小蚕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3、用放大镜对蚕卵进行仔细的观察,用测量的方法记录蚕的生长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饲养、观察动物的兴趣。

2、培养对动物的爱心及责任心,细心地照管小蚕。

3、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和记录。

[教学重点]观察蚕卵及了解饲养、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教学难点]观察蚕卵及了解饲养、观察和记录的过程。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蚕卵,放大镜和养蚕用的小盒。

教师演示器材:蚕卵、放大镜、养蚕用的小盒;桑叶、莴笋叶以及介绍养蚕方法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养上学期饲养过蜗牛,那么蜗牛的一生是怎样生长变化的呢?它们的寿命有又多长呢?那么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一生的生长变化和它们的寿命呢?同学们你们观察过蚕吗?你知道他一生的生长变化和它们的寿命吗?二、学习新课1、观察蚕卵(1)让我们来饲养蚕,观察蚕A、学生分组观察蚕卵的颜色、大小、形状(说明:蚕卵近似圆形,看上去很像小米粒,宽约1毫米,厚约0. 5毫米。

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或黄色的,经1—2天变成淡红、浅褐,再经3 —4天变成灰绿或紫黑色,以后不再发生变化。

学生观察的应该是滞留到第二年春天的卵,颜色应该是紫黑色的。

)B、让学生自己设计观察记录,把观察到的现象及时记录下来。

(2)仔细观察,还有什么发现?(比如蚕卵的中心处是凹下去的等。

学生也可能会发现有黄色的卵,那可能是未受精的卵,是不会孵出小蚕来的。

如果是白色的,那是已经孵出小蚕的空卵壳,如果仔细观察,在空卵壳上还会发现有小孔。

)2、从卵里出来的小生命(1)小蚕什么时候从卵里出来,小蚕是怎样从卵里出来的,出来以后会干什么?(让学生预测一下,目的激发学生继续观察的兴趣。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2》教学设计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2》教学设计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一、教材简析:
本课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观察蚕卵”,第二部分“从卵里出来的小生命”。

教学重点是观察蚕卵及了解饲养、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第一部分:观察蚕卵
本课是单元的第1课,也是学习养蚕、认识蚕的生命周期的第1课。

蚕的生命是从卵开始的,一个蚕卵就是一个生命。

在学生们的眼里,生命的存在形式多数是动态的。

那么静态的蚕卵是不是生命呢?相信学生们通过讨论,能把蚕卵和蚕联系起来,明白静态的蚕卵是生命存在的一种形式。

对蚕卵的观察,重点要观察蚕卵的颜色、大小和形状。

第二部分:从卵里出来的小生命
这个活动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指导学生为小蚕准备好家;二是课外观察蚕卵的变化;三是指导学习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二、教学背景:
学生平时见过不少动物,他们养过蜗牛、金鱼等,对动物的生命周期是有自己感性认识的。

教科书首先是引导学生回忆三年级上学期学过的相关内容,唤起学生的经验,激发学生学习本单元的兴趣,了解学生对生命周期的初始认识。

学生对于蚕认识了解较多,部分学生还曾饲养过蚕,但对于蚕卵却缺乏关注。

蚕的生命孕育在蚕卵中,新的生命即将从蚕卵里出生。

本课指导学生观察孕育着生命的蚕卵,让学生做好饲养小蚕的物质和思想准备,以及了解饲养、观察、记录小蚕的方法。

三二(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学设计

三二(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学设计

三二(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学设计三二(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学设计(第1课,第2单元,第2卷,3年级,科学版)教学背景分析:学生背景分析:通过调查发现,三年级的孩子基本上没有养蚕,也没有养蚕的直接经验。

然而,通过与他人的了解,他们知道蚕吃桑叶,蚕吐丝,蚕变成蛾,蚕有蚕卵等等。

三年级学生刚刚进入科学课半年,虽然有观察动植物和记录的经历,但是记录描述等能力还处在入门阶段,所以我们要求不能高,只要能坚持记录就可以,尽可能要求每个孩子坚持记录,但是一个养蚕过程下来,如果有一半的孩子能够坚持下来了就说明老师成功了。

科学概念1.知道蚕种有紫褐色、黑色、灰色、圆形、有凹坑、米粒大小等。

要知道蚕卵中有生命,新的小蚕就会从蚕卵中孵化出来。

3.了解蚂蚁蚕的外部特征,如大小、颜色黑色或微棕色、多毛等。

过程和方法1.饲养小蚕的方法,经历小蚕孵出及小蚕不断长大的过程。

2.观察、描述和记录蚕卵孵化及小蚕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3.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蚕卵和蚂蚁蚕,用测量方法记录蚕的生长变化。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饲养、观察动物的兴趣。

2.培养对动物的爱和责任感,爱护幼蚕。

3.能够长期观察和记录。

重点难点分析:通过观察蚕卵等知道蚕卵孕育着新生命。

知道蚕卵是从蚕蛾孵化来的。

知道要进行科学记录才能记录下小蚕的生长发育变化,学习坚持长期记录的方法。

同时养殖方法也是难点,所以在这里进行了“房子”指导和阅读材料的下发。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设备:蚕卵、放大镜、家蚕育种小盒。

教师演示器材:蚕卵、放大镜、养蚕用的小盒;桑叶、莴笋叶以及介绍养蚕方法的图片或课件。

板书设计:阅读材料:养蚕小贴士:通过课前调查学生对蚕的理解,我们可以引入新的课程,让学生对科学不再陌生。

通过观察蚕蛾产卵过程和蚕卵,让学生知道蚕蛾产卵,为以后理解蚕蛾生命的科学概念铺平道路。

然后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了解蚕卵,不仅学习观察方法,还知道蚕卵的颜色不同,蚕卵中有生命。

接下来,通过对蚕卵中微小生命的实际观察(或图片观察),了解蚂蚁蚕,认识到蚕卵又有了生命,认识到小蚕是什么样的,通过老师的讲解,知道如何为小蚕准备合适的房子。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 动物的生命周期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公开课教案_1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 动物的生命周期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公开课教案_1

二、1.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了解蚕卵的颜色、形态、大小等。

2.蚕卵里孕育生命,新的小蚕将从蚕卵里孵出。

3.在空气、湿度、温度、光照适合的时候,小蚕才会孵出,小蚕孵出后就要吃食物。

过程与方法1.饲养小蚕的方法,经历小蚕孵出及小蚕不断长大的过程。

2.观察、描述和记录蚕卵孵化及小蚕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3.用放大镜对蚕卵进行仔细的观察,用测量的方法记录蚕的生长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饲养、观察动物的兴趣。

2.培养对动物的爱心及责任心,细心地照管小蚕。

3.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和记录。

【教学重点】观察蚕卵及了解饲养、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饲养小蚕的窍门、如何观察和记录蚕生长的过程。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四个实验托盘、8个小盘、蚕卵、放大镜、镊子、格尺、养蚕用的小盒;课件;观察蚕卵的记录单。

学生材料:格尺、放大镜和养蚕用的小盒。

【教学过程】一、设疑激趣1.师:同学们,我们来看一看形形色色的动物。

(学生看图片)。

引出单元导读。

2.看看蜗牛的一生,说说蜗牛的寿命。

3.请学生继续欣赏图片,问: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学生猜测)。

教师表扬:你们真聪明,它们就是可爱的蚕宝宝。

4.师问:这么可爱的蚕宝宝没有出生以前是什么样子呢?(学生猜测)5.师出示课件说明:这就是蚕宝宝出生以前的样子,它的名字叫蚕卵。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板书课题)6.师问:你对蚕和养蚕有哪些了解?(学生交流)二、探究活动(一)观察蚕卵1.师:一颗小小的蚕卵从出生到长大,最后吐丝结茧居然孕育着这么神奇的生命过程,让我们好好地来观察观察这颗神奇的蚕卵吧!2.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些蚕卵,你想用什么方法去观察?(用肉眼观察、用放大镜观察、用手摸一摸摸等)3.你想从哪些方面去观察蚕卵?(颜色、大小、形状)。

点拨:观察蚕卵的大小可以用尺子测量宽是多少,厚是多少。

教师借助课件演示测量方法。

4.观察前老师还有一些观察温馨提示:(课件出示)(1)仔细观察,认真记录。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动物的生命周期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公开课教案_1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动物的生命周期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公开课教案_1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动物的生命周期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公开课教案_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第1课《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材分析】《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是第二单元的起始课,是学习本单元其它知识的基础,也是学生对这单元的内容是否能产生兴趣的关键,所以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本课共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观察蚕卵”, 第二部分是“从卵里面孵出来的小生命”。

【学生分析】通过一学期的科学课教学,学生对科学课的认识得到了一定提高,部分学生已学会了自己手机资料和进行课堂记录的习惯,大部分学生已经会进行仔细的观察,学生在实验前已具备了提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计划,最后进行实验验证,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

同时,通过调查发现,三年级孩子基本上没有养过蚕,没有直接的养蚕经验,但是通过和别人了解,他们知道蚕吃桑叶,蚕会吐丝,蚕会变蛾子,蚕有蚕卵等。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蚕卵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点;2.知道蚕卵里孕育着生命,当气温、湿度适合的时候,小蚕将孵化;3.知道蚁蚕如小蚂蚁大小、颜色黑或微棕色、有毛等外部特征。

过程和方法:1.通过用放大镜和尺子对蚕卵进行仔细的观察和精确的测量,能较准确地描述蚕卵的特点。

2.通过讨论交流了解并掌握饲养小蚕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3.通过讨论交流,知道可以用测量、文字、日记、拍照等方法来观察、记录蚕宝宝的成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探究蚕的生长奥秘的好奇心及饲养蚕宝宝的强烈欲望。

2.初步树立对生命的爱心和责任心。

【重点难点】重点:观察蚕卵以及了解如何饲养蚕宝宝,懂得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观察并做好记录。

难点:了解并掌握蚕的饲养方法。

【课前准备】分组实验器材:蚕卵、放大镜、尺子和羽毛。

教师演示器材:蚕卵、放大镜、养蚕用的盒子;桑叶、以及介绍养蚕方法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1.大鸡蛋小鸡蛋游戏:老师喊大鸡蛋,学生比出小鸡蛋手势,老师喊小鸡蛋,学生比出大鸡蛋的手势。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学设计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学设计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学背景分析:学生背景分析:通过调查发现,三年级孩子基本上没有养过蚕,没有直接的养蚕经验,但是通过和别人了解他们知道蚕吃桑叶,蚕会吐丝,蚕会变蛾子,蚕有蚕卵等。

三年级学生刚刚进入科学课半年,虽然有观察动植物和记录的经历,但是记录描述等能力还处在入门阶段,所以我们要求不能高,只要能坚持记录就可以,尽可能要求每个孩子坚持记录,但是一个养蚕过程下来,如果有一半的孩子能够坚持下来了就说明成功了。

科学概念1、知道蚕卵颜色有紫褐色、黑色、灰色,圆形、上面有凹坑、米粒般小等。

2、知道蚕卵里是有生命的,新的小蚕将从蚕卵里孵出。

3、知道蚁蚕如小蚂蚁大小、颜色黑或微棕色、有毛等外部特征。

过程与方法1、饲养小蚕的方法,经历小蚕孵出及小蚕不断长大的过程。

2、观察、描述和记录蚕卵孵化及小蚕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3、用放大镜对蚕卵、蚁蚕进行仔细的观察,用测量的方法记录蚕的生长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饲养、观察动物的兴趣。

2、培养对动物的爱心及责任心,细心地照管小蚕。

3、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和记录。

重难点分析:通过观察蚕卵等知道蚕卵孕育着新生命。

知道蚕卵是从蚕蛾孵化来的。

知道要进行科学记录才能记录下小蚕的生长发育变化,学习坚持长期记录的方法。

同时养殖方法也是难点,所以在这里进行了“房子”指导和阅读材料的下发。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蚕卵,放大镜和养蚕用的小盒。

教师演示器材:蚕卵、放大镜、养蚕用的小盒;桑叶、莴笋叶以及介绍养蚕方法的图片或课件。

板书设计:阅读资料:养蚕小窍门教学思路:通过课前调查学生对蚕的了解情况导入新课,让学生不陌生,亲近科学。

通过观察图片蚕蛾产卵过程及对卵的观察,让学生知道卵是蚕蛾产的,为后面的蚕的一生的科学概念认识打下繁殖过程的铺垫。

然后让学生通过认真观察,认识蚕卵,既学会观察方法,又知道蚕卵颜色是不同的,蚕卵里是有生命的。

接下来通过蚕卵里出来的小生命的实际观察 (或图片观察) 认识蚁蚕,再次认识到蚕卵有生命,认识到出生的小蚕是什么样的,通过教师讲解知道如何为小蚕准备一个适宜的房子。

三年级下科学教学设计-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_教科版

三年级下科学教学设计-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_教科版

三年级下科学教学设计-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_教科版
1、观察蚕卵
(1)让我们来观察蚕
A、学生分组观察蚕卵的颜色、大小、形状
B、让学生自己设计观察记录,把观察到的现象及时记录下来。

(2)仔细观察,还有什么发现?
2、从卵里出来的小生命(看课件)
(1)小蚕什么时候从卵里出来,小蚕是怎样从卵里出来的,出来以后会干什么?(让学生预测一下,目的激发学生继续观察的兴趣。

)(2)小蚕就要出来了,我们要为它准备什么呢? (学生分组讨论)
(3)为什么要在盒盖上扎小孔呢?
一是指导学生为小蚕准备好家(这个活动的重点是为蚕的出生做准备。

二是课外观察蚕卵的变化; (指导学生课后继续观察蚕卵的变化。

具体来说观察小蚕是怎样孵出的,刚孵出的小蚕是什么样的。

)要求学生记录小蚕孵出的日期和气温,思考小蚕的孵化和什么条件有关。

活动的是让学生明白蚕的孵化还需要另一个环境条件,即需要一定的
温度。

三是指导学习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指导学生阅读养蚕窍门
教师小结:小蚕与其他动物一样,也是需要一定生活条件的,我们要满足它的生活条件,
它才会生长得好。

板书设计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颜色
观察蚕卵大小
形状
教后随记
这类的课只能利用课件教学和标本了,感觉效果一般,但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了解了蚕的卵是什么形状的,大小,颜色等。

在资料里知道了蚕的很多知识。

不足是我们北方学习这样的课应该不是重点。

《蚕卵里孵出新生命》教学设计

《蚕卵里孵出新生命》教学设计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材分析】本节在教科书中共两页,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观察蚕卵”,第二部分“从卵里出来的小生命”。

教学重点是观察蚕卵及了解饲养、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学生平时见过不少动物,他们养过蜗牛、金鱼等,对动物的生命周期是有自己感性认识的。

教科书首先是引导学生回忆三年级上学期学过的相关内容,唤起学生的经验,激发学生学习本单元的兴趣,了解学生对生命周期的初始认识。

第22页是蜗牛的几个生长阶段,分别是卵、蜗牛交尾、成年蜗牛和蜗牛产卵。

本课是单元的第一课,俗称单元起始课,也是学习养蚕、认识蚕的生命周期的第一课。

蚕的生命孕育在蚕卵里,新的生命即将从蚕卵里出生。

本课指导学生观察孕育着生命的蚕卵,让学生做好饲养小蚕的物质准备和思想准备,以及了解饲养、观察、记录小蚕的方法。

【学情分析】通过调查发现,三年级孩子基本上没有养过蚕,没有直接的养蚕经验,但是通过与同学的交流、观看有关的视频、询问乡间的蚕农等,他们也基本都知道蚕吃桑叶,蚕会吐丝,蚕会结茧等。

三年级学生刚刚进入科学课学习半年,虽然有观察动植物和记录的经历,但是观察能力还不够强,尤其是记录描述的能力还处在入门阶段,往往观察不全面不精细,在描述时不善于用数据说明问题。

所以教师要求不能太高,要多加鼓励和指导,尽可能要求每个孩子坚持记录。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知道蚕卵的颜色、形态、大小等。

2.知道蚕卵里是有生命的,新的小蚕将从蚕卵里孵出。

3.知道蚁蚕如小蚂蚁大小、颜色黑或微棕色、有毛等外部特征。

过程与方法1.了解并掌握饲养小蚕的方法,经历小蚕孵出及小蚕不断长大的过程;2.观察、推测蚕卵的变化及生命发育过程;3.用放大镜对蚕卵、蚁蚕进行仔细的观察,用测量的方法记录蚕卵、蚁蚕的大小。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饲养、观察动物的兴趣;2.培养对动物的爱心及责任心,细心地照管小蚕;3.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和记录。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蚕卵等知道蚕卵孕育着新生命以及小蚕孵出后的饲养方法,要进行科学记录才能记录下小蚕的生长发育变化,学习坚持长期记录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教学背景分析:
学生背景分析:通过调查发现,三年级孩子基本上没有养过蚕,没有直接的养蚕经验,但是通过和别人了解他们知道蚕吃桑叶,蚕会吐丝,蚕会变蛾子,蚕有蚕卵等。

三年级学生刚刚进入科学课半年,虽然有观察动植物和记录的经历,但是记录描述等能力还处在入门阶段,所以我们要求不能高,只要能坚持记录就可以,尽可能要求每个孩子坚持记录,但是一个养蚕过程下来,如果有一半的孩子能够坚持下来了就说明成功了。

科学概念
1、知道蚕卵颜色有紫褐色、黑色、灰色,圆形、上面有凹坑、米粒般小等。

2、知道蚕卵里是有生命的,新的小蚕将从蚕卵里孵出。

3、知道蚁蚕如小蚂蚁大小、颜色黑或微棕色、有毛等外部特征。

过程与方法
1、饲养小蚕的方法,经历小蚕孵出及小蚕不断长大的过程。

2、观察、描述和记录蚕卵孵化及小蚕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3、用放大镜对蚕卵、蚁蚕进行仔细的观察,用测量的方法记录蚕的生长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饲养、观察动物的兴趣。

2、培养对动物的爱心及责任心,细心地照管小蚕。

3、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和记录。

重难点分析:通过观察蚕卵等知道蚕卵孕育着新生命。

知道蚕卵是从蚕蛾孵
化来的。

知道要进行科学记录才能记录下小蚕的生长发育变化,学习坚持长期记录的方法。

同时养殖方法也是难点,所以在这里进行了“房子”指导和阅读材料的下发。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蚕卵,放大镜和养蚕用的小盒。

教师演示器材:蚕卵、放大镜、养蚕用的小盒;桑叶、莴笋叶以及介绍养蚕方法的图片或课件。

板书设计:
阅读资料:养蚕小窍门
教学思路:
通过课前调查学生对蚕的了解情况导入新课,让学生不陌生,亲近科学。

通过观察图片蚕蛾产卵过程及对卵的观察,让学生知道卵是蚕蛾产的,为后面的蚕的一生的科学概念认识打下繁殖过程的铺垫。

然后让学生通过认真观察,认识蚕卵,既学会观察方法,又知道蚕卵颜色是不同的,蚕卵里是有生命的。

接下来通过蚕卵里出来的小生命的实际观察 (或图片观察) 认识蚁蚕,再次认识到蚕卵有生命,认识到出生的小蚕是什么样的,通过教师讲解知道如何为小蚕准备一个适宜的房子。

通过讨论认识记录表,知道要在喂养过程中认真观察,及时记录。

也可以出示以前学生的记录单,日记,调动鼓动学生记录兴趣,从而让学生认识记录的重要性。

阅读资料能够很好地帮助孩子解决一些刚开始养小蚕的难题。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大小预测
颜色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形状观察
附资料:
养蚕窍门
小蚕爱吃桑叶。

它从卵里一出生就要吃,所以我们要及时用毛笔把它刷到桑叶上,注意动作要轻柔。

要让小蚕吃饱吃好。

桑叶(也可以用莴苣叶)要新鲜,新鲜好桑叶是鲜亮亮的,不能带一点水给小蚕。

采来的桑叶多也可以用保鲜袋放冰箱里,喂时先取出几片在外面,晾一会等没有水了切成碎片或条,再喂给小蚕吃。

经常(坚持每一天)清除小蚕的粪便和吃剩的叶子,保持“房间”的清洁。

可以先把新鲜叶子放在上面,小蚕会自己爬到新鲜叶子上。

如果小蚕太小没有能力爬上去,可先把旧叶子和小蚕清理到另一个盒子,把房子里铺上新鲜叶子,再用毛笔帮助把上面的小蚕刷到新鲜叶子上,盖好盒盖。

注意室内空气清新,换气,小蚕怕喷药,很容易被毒死的。

注意采集干净的叶子,先打听下是否打过农药,完全干净的才可以吃。

为了照顾好小蚕,请你用恳切的态度请求家长在你不在家的时候帮你照顾小蚕。

要求:三年级孩子小,记录难度大,可以有明显变化时再记录。

或者一个星期记录两次就可以。

最好与班主任合作,班主任正好这时有观察日记的要求,二人合作,有一份记录就可以,注意有数据要求。

建议最好让孩子记日记,然后再整理表格,给了表格孩子反而不会记录,会限制他的观察和思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