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高中地理 1.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学案
云南省高中地理 1
![云南省高中地理 1](https://img.taocdn.com/s3/m/daada7c99ec3d5bbfd0a74b2.png)
3.通过合作学习、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并通过认识地球运动,树立科学的宇宙观。
二、新知学习
问题1:你知道吗?为什么太阳总是东升西落?从今天的“锄禾日当午”到明天“日当午”要多长时间?
问题2:地球围绕着什么在不停地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怎样?注意观察从北极和南极上空看地球旋转的方向。
问题3:日出日落现象是怎样产生的?是太阳在绕着地球转吗?日月星辰为什么不西升东落?
(地球的自转;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活动]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人,完成以下问题的研究性学习,每组推选一位代表发言,其他组员可补充。
(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与人合作能力及团队精神)
① 地球围绕着什么在不停地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怎样?注意观察从北极和南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上空看地球旋转的方向。这里有一个大地球仪,请两位同学上讲台来给大家正确
地演示地球的自转。 (培养学生的实践、观察能力) (自转轴称为地轴,过地心,是人们假想的轴;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方向应自西向东,且地轴北端指向始终不变) [多媒体课件展示正确的转动]
② 日出日落现象是怎样产生的?是太阳在绕着地球转吗?日月星辰为什么不西升
东落?
(地球的自转;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云南省高中地理必修一(鲁教版):1.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学案
教学内容: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鲁教版)必修一
一、学习目标
1.认识地球自转的概念、方向和周期,分析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的成因。
2.能运用地球仪或计算机模拟演示地球自转现象和解释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高中地理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2221d1753c1ec5da50e2704a.png)
第二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学案)
2009.09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及角速度、线速度的变化。
2、理解由于地球自转运动造成的昼夜交替、地方时差,掌握时间的有关换算,能正确判断晨昏线。
3、能以河流、风等为例,说明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产生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现象,理解地球的自转规律。
2、通过地球仪的演示,理解昼夜交替、地方时差产生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的、发展变化的。
教学重点
1、自转的特征。
2、晨昏线的判断、地方时的计算。
教学难点
1、晨昏线的判断、地方时的计算。
2、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产生的影响。
知识梳理
一、地球的自转
围绕中心:
方向:;北极俯视:,南极俯视:
周期:,即1恒星日(自转真正周期)
速度角速度:
线速度: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产生昼夜交替
成因昼夜现象:
昼夜交替:
特点:
晨昏线判断:晨线:
昏线:
周期:,即1太阳日
2、产生时差
地方时:
时区划分:
区时:
国际日期变更线:
北京时间:
3、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
原因:
北半球:
规律南半球:
赤道上:
举例:。
第二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学案
![第二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cd2e11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05.png)
第二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一课时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2022年12月31日,中国科学院举办2023跨年科学演讲。
在活动中,通过慢直播同步展示了中国国家标准时间产生的地方——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的实时画面,与观众在北京时间的见证下,一起许下2023年的第一个愿望。
我国的标准时间是首都北京所在的东八区区时,但它并不出自北京,而是由位于西安临潼的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产生和发播的。
我国幅员辽阔,东西相跨5个时区(即东五区、东六区、东七区、东八区、东九区5个时区),因此授时台必须建在国家地理中心地带。
我国为什么要统一使用北京时间呢?提示方便各地区的联系和协调,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东八区范围内人口最为密集。
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学业质量标准昼夜交替和时差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的偏转水平1运用图表资料,说出晨昏线的含义和昼夜交替的周期。
(区域认知) 根据示意图,说出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的偏转特征。
(区域认知)水平2 根据图表资料,说明时区的划分及判断;根据示意图,说明地方时和区时的关系。
(综合思维)知道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偏转的方向,解释河流曲流等形成的原因。
(综合思维)水平3 根据图表资料,理解晨昏线的特点。
(综合思维)运用地球仪和灯光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判断晨昏线。
(地理实践力)运用雨伞、水池模拟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的偏转。
(地理实践力)水平4 根据示意图,说明昼夜产生的原因;根据相关资料,进行地方时、区时的计算,能够比较两个日期的范围。
(综合思维)根据示意图,理解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偏转的原因。
(综合思维)一昼夜交替和时差1.昼夜交替(1)01夜半球,乙为02昼半球,03AOB为晨昏线。
(2)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地球的自转。
(3)0424小时(105太阳日)。
2.时差(1)06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2)时区:实行分区计时的办法。
1.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的学案
![1.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的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7929b7c77da26925c5b0c2.png)
1.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的学案导入练习1、由于地球是一个()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是(),未被照亮的部分()。
2、在同纬度的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偏西的地点()看到日出。
地球自西向东→太阳东升西落→时间东早西晚→各地时刻不同→地方时一、地方时1)地方时定义: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
(2)产生原因:地球自西向东不停地自转,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见日出,这样,不同经度的地方,时刻便产生了差异。
因此,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
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3)计算规定:①某地一天中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的时刻,地方时为12时。
②由于地球自转角速度为15度/小时,因此经度相差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度,地方时相差4分钟。
如用地方时,全球有无数个时间标准,非常不方便。
因而全球共分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经度15 °二、时区和区时中时区以哪条经线作为中央经线( )哪两个时区合二为一( )东十二时区以哪条经线作为中央经线( )西十二时区以哪条经线作为中央经线( )北京位于( )时区纽约位于( ) 时区伦敦位于( ) 时区北京时间为9月19日9:00时,求纽约(西五区)___和东京(东九区)的时间___?此时,国际标准时间(中时区)是___2区时的含义:每个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间,即为本区的区时。
相邻两个时区相差1小时中央经线:每个时区中间的那条经线,等于时区数×15 °好处:使无数个地方时转换为24个时间标准三、时区和区时的计算(1)已知经度,求时区例如: 求116°E()、78°E()、110°w()所在时区(2)已知时区,求中央经线中央经线度数= 时区数X 15度例如:求0时区(),东1区(),东8区()的中央经线(3)已知两地时区,求时(区)差:时(区)差=两地时区相加或减(同区相减,异区相加)(4)已知某地区时,求另一地区时B地区时=A地区时±时区差×1小时如果B地在A地的东面用“+”;如果B地在A地的西面用“-”。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导学案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aaa3cafc4ffe473268ab93.png)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导学案)学习目标:1 . 知识目标:(1)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角速度、线速度的变化(2)理解昼夜更替和时差产生的原因2. 能力目标:(1)运用教具或通过计算机模拟,演示地球自转运动,(2)以河流、风、洋流为例,说明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产生的影响。
3.态度、情感及价值观的形成:尝试从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培养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
【自主学习】P17(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小结】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有:1、2、3、(一)、昼夜更替【动动手】用手电筒代表太阳,地球仪代表地球,把手电筒打开,照向太阳,观察下列情况:地球仪不动,会产生现象用地球仪模拟自转,会出现现象,【基础知识梳理】1、地球自转产生原因:地球是一个的球体昼夜现象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地球自转)昼夜交替2、周期:小时(1太阳日)3、意义:温度发生变化生物形成节律【自主探究】1、观察昼半球与夜半球的面积关系2、晨昏圈在地球表面移动的方向如何3、晨昏圈与太阳光线有何关系4、你能区分晨线与昏线吗【小结】晨昏圈的特点与判断:1、形状:过地心的大圆,地球2、移动:相当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晨昏圈在地球表面自向移动3、与光线的关系(平行、斜交、垂直)4、判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自向看由昼进入夜的那条线为(晨、昏)线由夜进入昼的那条线为(晨、昏)线【典型例题】B判断图中的晨昏线,并画出太阳光线D练习一:AB为(晨、昏)线 CD为(晨、昏)线MR练习二:NQRP为(晨、昏)线 MS为(晨、昏)线PQ为(晨、昏)线 SN为(晨、昏)线【总结】(二)、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自主学习】:阅读P18:地转偏向力【动动手】1、从静止的地球仪北极点附近滴一滴红墨水,观察红墨水的运动方向2、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从北极附近滴一滴红墨水,观察红墨水的运动方向3、将地球仪倒过来,南极朝上模拟地球自转,请注意旋转方向,同时从南极点附近滴一滴红墨水,观察红墨水的运动方向【基础知识梳理】1、发生偏向的原因:2、偏向:在水平运动物体原运动方向上,北半球向偏南半球向偏赤道偏3、影响因素:速度越快,偏向越(大、小)纬度越高,偏向越(大、小)4、意义:河流、大气、洋流的运动方向。
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二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第一课时学案
![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二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第一课时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68bcd36f1aff00bed51e87.png)
第二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经度和纬度的划分方法,能够判读常见的经纬网地图;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2、学会绘制并能判读常见的经纬网地图,运用比较法学习地理知识。
【自学质疑】
一、经纬网
1、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KM,赤道周长4万KM,表面积为5.1亿KM2,我们怎样才能方便的研究地球?什么是地轴、两极、赤道?
2、经线和纬线的比较
3、经度和纬度的比较
4、南北半球、高中低纬度、东西半球是怎样划分的?
5、认识常见的经纬网投影图
(1)侧视图(2)俯视图
二、地球的自转
1、怎样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
2、地球自转的周期是多少?
3、地球自转的速度有什么规律?
(1)线速度:
(2)角速度:
(3)两个极点:
【活动探究】
试归纳在经纬网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
【目标检测】
读中心点为地球某一极点的示意图,两虚线分别表示回归线和极圈。
图中M为某一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箭头方向表示其绕地球转动方向。
据此回答:
1、在a、b、c、d四个卫星发射基地中,若只考虑纬度因
素,最适宜发射此类通信卫星的是
A、a
B、b
C、c
D、d
2、对该通信卫星运动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M绕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比a点的线速度和
角速度大
B、M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为1个恒星日
C、M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为24小时
D、在b点观察到M的运动方向为自西向东。
必修一第一单元 第二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第二课时学案
![必修一第一单元 第二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第二课时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331d8cb9d528ea81c77984.png)
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第二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2)【学习目标】1、理解昼夜更替及地方时产生的原因;2、能联系实际进行简单的区时换算;3、了解地转偏向力对地表物体水平运动方向的影响。
【自学质疑】1、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或蓝球,注意观察不转动和转动时的明暗半球。
思考:(1)地球上昼夜产生的原因?(2)昼夜交替的原因?昼夜交替的周期?(3)什么是晨昏线?晨昏线有什么地理意义?晨昏线在地表是怎样移动的?(4)在光照图上怎样准确地判断晨线和昏线?2、时间是根据天体的运动确定的,如一天中太阳最高的时刻定为12点,因此,同一时刻不同经度的地方时间是不同的,这种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叫地方时。
(1)根据地球自转的规律,你能发现地方时是怎样变化的吗?(2)如果知道了一个地方的地方时,怎样计算另一个地方的地方时?(3)在自给自足的古代,人们习惯于日出而作、日没而息,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越来越广泛,如果还都使用地方时会造成什么问题?(4)时区是某一种标准时的使用范围。
读课本图1-2-4说明国际上是怎样划分时区的?全球共分多少个时区?为什么?知道某地的经度怎样求其时区数?知道时区数怎样计算中央经线的经度?读地图册上的《中国政区图》,计算我国共跨多少个时区?(5)什么是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有什么关系?试设计一个计算区时的公式。
(6)什么是北京时间?与北京地方时有什么关系?(7)读课本图1-2-4,观察伦敦、莫斯科、悉尼、纽约分别位于哪个时区?完成课本P13“活动”题。
3、由于地球表面的方向是一种球面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随着地球的自转,地面上的方向与空间方向会发生偏离,相对于地面上的方向来说,地球表面水平运动的方向要发生偏转。
(1)读图1-2-5,归纳出地表水平运动方向的偏转规律。
(2)将水池的塞子拔掉放水,观察水池中形成的漩涡是怎样旋转的?为什么?。
1.2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1课时自转的地理意义)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1.2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1课时自转的地理意义)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24d76e5f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b4.png)
3.教师强调地球自转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醒学生关注地球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并预习下一节课: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地球自转地理意义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讲解地球自转的基本概念,如自转方向、周期、速度等,让学生对地球自转有更深入的了解。
2.结合实例,讲解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如昼夜更替、地方时差、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等。通过讲解,让学生明白这些地理现象的产生原因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教师通过地球仪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变化,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出示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地球自转的现象,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为什么要自转吗?地球自转对我们生活有哪些影响?”通过问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学生分享自己对地球自转的了解,教师总结并给予肯定,进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学会运用地球自转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例如:记录一周内日出、日落的时间,分析昼夜更替的规律。
-探讨地球自转对农作物生长、动物迁徙等生物现象的影响。
4.撰写一篇关于地球自转地理意义的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
-可以从地球自转对人类生活、生产活动的影响角度展开论述。
-可以探讨地球自转对地理环境、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影响。
5.预习下一节课内容: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1.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地球自转的基本概念、产生的地理现象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1.2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自转)学案 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1.2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自转)学案 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一](https://img.taocdn.com/s3/m/73a9b6d84b73f242326c5fc1.png)
第一章地球的运动第二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课标要求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难点)学习目标1.运用综合思维,理解昼夜交替和时差产生的原因及特点。
(重点)2.学会时差计算的方法,运用综合思维理解日期变更的原因及影响。
(难点)3.掌握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发生方向偏转的规律,解释相关自然现象,提高地理实践力。
第1课时昼夜交替自主学习1.昼夜交替的形成原因(1)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
(2)地球不停地。
2.图解昼夜交替(1)图中甲为半球,即背着太阳的半球;乙为半球,即向着太阳的半球。
(2)晨昏线(圈):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即图中的圆圈。
3.昼夜交替的周期及意义(1)周期:1个日,24小时。
(2)意义:周期长短适宜,使得地面白昼不会过于,黑夜不会过于,有利于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太阳日是基本的单位。
[微点拨]假如地球没有自转只有公转,也有昼夜交替现象,只不过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年。
自学参考自主学编号12104班级:姓名:1.晨昏线的构成项目内容构成晨线自西向东由夜半球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晨线上正值日出昏线自西向东由昼半球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昏线上正值日落2.晨昏线的六个特点(1)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
(2)晨昏线所在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角为0°。
(3)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
(4)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α)变化范围为0°~23°26′,且与太阳直射点的度数相同,即图2中∠α=∠β。
(5)晨昏线在二分日时与经线圈重合,在二至日时与极圈相切。
(6)晨昏线以15°/h的速度自东向西移动。
3.晨昏线的判读方法晨线昏线自转法顺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入昼的分界线顺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入夜的分界线方位法夜半球东侧(昼半球的西侧)的昼夜分界线夜半球西侧(昼半球的东侧)的昼夜分界线时间法经过赤道上地方时6时的昼夜分界线经过赤道上地方时18时的昼夜分界线图示现如今的智能手机,几乎都有晨昏线功能,让整个地球白天和黑夜的分界一目了然,各个地区的昼夜交替变得无比直观。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高中地理 1.2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学案(无答案)(必修1)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高中地理 1.2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学案(无答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ccfab299aeaad1f346933fa5.png)
第二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一、学习目标目标1:记忆和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等特征。
目标2:分析昼夜交替的原因,理解和应用晨昏线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目标3:掌握时差产生的原因以及换算。
目标4:理解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产生的影响。
二、课前学习中太阳高度最大的时刻定为正午12点。
8.时区的划分:每隔15°依次划分为东1区至东12区;中时区以西,每隔15°依次划分为西1区至西12方时,作为标准时间。
的标准。
三、考点探究:1、自转速度规律:(1)南北两极点自转角速度、线速度都为0。
(2)除极点外,角速度各地相等(每小时150);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2、晨昏线、日界线:(1)晨昏线有以下几个特点(高三用):①晨昏线平面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圈)永远平分赤道。
②晨昏线只在春分日和秋分日时与经线重合,其他时间与经线相交,其夹角总是等于太阳直射点的所在纬度,冬至日和夏至日夹角最大,为23°26′。
③晨昏线与纬线圈相切,切点就是晨线与昏线的分界点或端点,是晨昏线上纬度最高的点。
在二至时,晨昏线端点的纬度为66°34′,其他日期晨昏线端点的纬度等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的余角。
④晨昏线在地球上的位置是自东向西移动的,与太阳东升西落的方向相同,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2)日界线:东十二区与西十二区合为一个时区,其中央经线为180°经线。
故东西十二区日期相差一天,而时刻相同。
自西向东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时刻不变。
(因为,自西向东过180°经线,实际是由东经度到西经度)为了照顾180°经线附近的居民不被分在两个日期,事实上的日界线有三处弯曲。
因此,过180°经线时,要注意有过日界线和不过日界线的两种可能。
同一时刻,世界各地可能分属两个日期:从0时经线向东至180°经线的范围为"今天",从0时经线向西至180°经线的范围为"昨天"。
高中地理 1.2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学案
![高中地理 1.2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514de2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d3.png)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中地理 1.2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学案鲁教版必修1一、学习目标目标1:经历和明白得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等特点。
试探题:假设只考虑地球运动速度对卫星发射的阻碍,酒泉、西昌哪个地址更利于卫星发射?目标2:分析日夜交替的缘故,明白得和应用晨昏线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试探题:假设地球不运动,会可不能形成日夜?晨线和昏线有何不同?目标3:把握时差产生的缘故和换算。
试探题:由于东边的地址时总早于西边的地址时,因此东边的地址老是比西边的地址早看到日出,如此对吗?目标4:明白得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产生的阻碍。
试探题:在南北半球,河水对河流两岸的冲洗有什么区别?二、问题与例题问题1:从不同的位置上看,地球自转方向是不是一样?如在北极上空和南极上空上看,自转方向有何不同?【例1】:图中四幅图,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N NN SA B C D[解析] A图北极在上,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因此是正确的.C图在北极上空看自转方向为逆时针,D图从南极上空看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它们也都是正确的.此题考查地球自转方向,正确把握地球自转方向的空间状况,是解决此题的全然.[答案] ACD问题2:试分析时差计算的现实意义。
【例2】2005年3越8日23时9分(东七区区时)印度尼西亚的尼亚斯岛周围海发生8.7级强烈地震。
不久又接踵在该岛的西略北100千米海底和该岛正南约190千米海底发生强烈余震,这些地震均发生在靠近两大板块界限的地址,据此回答:该8.7级地震发生时,纽约(西五区)为()A、29日10时9分B、27日11时9分C、27日12时9分D、28日11时9分[解析] 此题考查了区时之间的计算。
东七区与西五区相差12个时区,依照东加西减的原那么,纽约的时刻=3月28日23时9分—12小时=28日11时9分。
[答案] D三.目标检测:1.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刻是:( )A.常说的一天B.一个太阳日C.23时56分4秒D.24小时2.地球上有日夜现象的缘故主若是:()A.地球公转B.地球是个不规那么的椭球体C.地球自转D.地球是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3.当北京(116°E)的地址时是11点44分时,华盛顿(78°W°)的标准时是()。
云南省陇川县第一中学高一地理 1.2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教学设计
![云南省陇川县第一中学高一地理 1.2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488f1e05f0e7cd185253695.png)
云南省陇川县第一中学高一地理教学设计:1.2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内容及其解析1、内容:地球自转的特征、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2、解析: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是本模块内容的重要基础理论,对于认识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都有着重要的原因。
“地球自转”教材从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等方面说明地球自转的基本特点;“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主要是从昼夜交替、产生时差、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转三个方面来阐述。
二、目标及其解析1、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理解昼夜现象及昼夜交替的原因;掌握晨昏线及判。
掌握地转偏向力产生的原因及物体的偏转规律。
2、知道地方时;理解地方时与地球自转的必然联系;掌握地方时的计算方法;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和学生的探究全面掌握地方时的计算方法;3、理解北京时间;在现实生活中会运用时区和区时、国际日界线,通过区时的计算让学生发现问题,理解日界线两侧日期的进退规律,学会学以致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问题及诊断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这部分知识相对来说比较抽象,我们利用动画的形式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地球的运动,理解地理自转的地理意义,难点是地方时的计算这一部分内容,要补充初中地理的经纬线的相关知识,来理解计算产生时差,总结教给学生方法,同时通过练习巩固。
四、教学支持条件地球仪、课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地球自转的特征和昼夜交替[情境创设]中国是受台风侵袭最频繁的国家之一。
从卫星影像可以看出,途径我国东部海域的台风中心,其气流旋转呈逆时针方向;北半球江河中的旋涡也呈逆时针方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呢-----?[教师]我们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自转。
请同学们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
(说明)教师在观察学生演示时要注意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在学生演示后,教师一定要纠正学生所犯的错误。
一般而言,学生容易犯错误有:地球自转的方向;地轴的倾斜方向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高中地理必修一(鲁教版):1.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学案
目标1:记忆和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等特征。
思考题:若只考虑地球运动速度对卫星发射的影响,酒泉、西昌哪个地点更利于卫星发射?目标2:分析昼夜交替的原因,理解和应用晨昏线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思考题:假设地球不运动,会不会形成昼夜?晨线和昏线有何不同?
目标3:掌握时差产生的原因以及换算。
思考题:由于东边的地方时总早于西边的地方时,所以东边的地方总是比西边的地方早看到日出,这样对吗?
目标4:理解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产生的影响。
思考题:在南北半球,河水对河流两岸的冲刷有什么区别?
二、问题与例题
问题1:从不同的位置上看,地球自转方向是否一样?如在北极上空和南极上空上看,自转方向有何不同?
【例1】:图中四幅图,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
N N
N S
A B C D
[解析] A图北极在上,自转方向自西向东,所以是正确的.C图在北极上空看自转方向为逆时针,D图从南极上空看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它们也都是正确的.
本题考查地球自转方向,正确掌握地球自转方向的空间状况,是解决本题的根本. [答案] ACD
问题2:试分析时差计算的现实意义。
【例2】2005年3越8日23时9分(东七区区时)印度尼西亚的尼亚斯岛附近海发生
8.7级强烈地震。
不久又相继在该岛的西略北100千米海底和该岛正南约190千米海底发生强烈余震,这些地震均发生在靠近两大板块界线的地方,据此回答:该8.7级地震发生时,纽约(西五区)为()
A、29日10时9分
B、27日11时9分
C、27日12时9分
D、28日11时9分
[解析] 本题考查了区时之间的计算。
东七区与西五区相差12个时区,按照东加西减的原则,纽约的时间=3月28日23时9分—12小时=28日11时9分。
[答案] D
三.目标检测:
1.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是:( )
A.常说的一天 B.一个太阳日 C.23时56分4秒 D.24小时2.地球上有昼夜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地球公转
B.地球是个不规则的椭球体
C.地球自转
D.地球是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
3.当北京(116°E)的地方时是11点44分时,华盛顿(78°W°)的标准时是()。
A、第二天1点
B、前一天23点
C、前一天11点48分
D、当天9天12分一
4.下图中的虚线是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方向,实线是其偏转方向,正确的图示是( )
配餐作业
A组(基础)
1.经度相同的地方( )
A.季节相同 B.角速度相同
C.线速度相同 D.地方时相同
2.关于晨昏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晨昏线是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
B.晨昏线任何时候都平分地球
C.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为零
D.在夏至日,晨昏线与地轴在同一平面内且与太阳光垂直
3.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正确叙述是( )
A.广州与北京的线速度相等 B.广州与北京的角速度相等
C.广州的线速度小于北京的线速度 D.广州的角速度大于北京的角速度
4.下列地理现象中,能说明地球自转的是( )
A.昼夜现象 B.昼夜长短变化
C.四季变化 D.太阳东升西落
5.运行在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运行速度和地面的自转速度相比正确的是( ) A.与地球公转线速度相同 B.与地球自转线速度相同
C.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D.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
6.南北半球分别有一物体沿同一经线向赤道方向作水平运动,由于地球自转使物体运动产生偏向是()
A.都向西偏 B.都向东偏
C.北半球向西偏,南半球向东偏 D.北半球向东偏,南半球向西偏
B组(提升)
1.下列纬线圈上的速度相当于赤道线速度一半的是( )
A.南北回归线 B.南北极圈 C.南北纬30度 D.南北纬60度
2.某一恒星昨晚20时位于观测者头顶,今晚同一地点再次位于观测者头顶的时间为( ) A.20时 B.20时56分4秒 C.19时 D.19时56分4秒
3.希腊雅典(东二区)19时向世界转播体育比赛实况,我国的体育爱好者在电视中看到该实况的时间是()
A、13时
B、次日凌晨1时
C、次日17时
D、23时
4.如果用a表示晨线,b表示昏线,下列各图(图1---4)表示正确的是()
图1---4
5.有一艘轮船航行在太平洋上,当船上的人看到太阳位于最高位置时,收音机播出北京时间是9时正。
此时该船所处的经度是()
A.750E
B.1650E
C.1200W
D.1650W
6. 7 一条河流,其上游北岸冲刷厉害,南岸有沙洲形成;其下游则南岸冲刷厉害,北岸入海处形成河口三角洲。
这条河流的位置和流向图示正确的是……………………………………………………………………………………………()
①②③④
图1—10
A.① B.② C.③ D.④
C组(拓展)
1.读下图分析回答:
(1)分析A--F六处地球自转线速度规律,线速度最大处是__________,线速度最小处是__________。
(2)自A向B水平运动的物体先向__________偏,越过赤道后再向__________偏。
(3)C、E两地所在国家一年之内每天举行升国旗仪式(要求与旭日同升),10月1日到12月22日这段时期C、E两国每天升旗时间最早的是______。
5月1日到6月22日这段时期C、E两国每天升旗时间最早的是______。
(4)地球上的居民设计住宅区要求门窗朝向以多接受阳光为标准。
E处住宅门窗应朝向______,A处住宅门窗应朝向______。
2.读中心点为极点的示意图,回答问题:
(1)该图表示半球的示意图。
(2)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则甲地的时间为时;北京时间是时。
(3)若阴影部分表示7月6日,那么非阴影部分表示,北京为月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