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读书屋一《古诗四首》教学设计
教科版《古诗四首》教学设计
教科版《古诗四首》教学设计
教科版《古诗四首》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古诗四首
目标:知识: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认识4个生字。
能力:背诵四首古诗。
情感: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想象诗中描绘的优美诗境。
重点:朗读背诵四首古诗。
难点:想象诗中描绘的自然美景。
教法:读中领悟。
学法:自主探究。
教具:挂图、课件、资料。
流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读熟诗句:
1.读准字音。
2.把诗句读通顺,读流利。
3.让学生体会怎样才是读诗,为下一步诵诗奠定基础。
三、读懂诗意:
1.让学生自己对照时候的注释,想一想每句诗的大概意思,在想想哪些词语的意思还不理解。
2.小组学习,向同学和老师请教。
3.教师对学生的提问予以点拨后,要求学生把各句的意思连
春草怀恋家乡望乡。
《古诗四首》教学设计(范春玉)
《快乐读书屋一古诗四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四首古诗,并能背诵。
3、认识课后两个生字。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借写景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借写景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预习提纲1.读课文,圈画生字词语,结合书下注释理解诗句;找出不理解的内容,提出问题。
(1)回忆学习古诗的方法。
(2)读古诗,想象你眼前出现什么样的画面?体会此时作者的心情怎样?2. 查找四首古诗的作者和写作背景等相关资料,3. 整理预习笔记教学过程一、情景境导入前几天,我们随同著名作家巴金欣赏了壮丽的海上日出,又和本土女作家萧红观赏了绚丽多彩,美妙奇异的火烧云,让我们感受到自然地魅力。
今天让我们穿越时空,看看古代诗人笔下的日月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这节课我们走进快乐读书屋一,学习《古诗四首》二预习交流过渡: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知道我们今天学习的四首古诗的题目吗?1、指名古诗,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注意读准生字和多音字)。
2、小组或同桌交流预习题:学习古诗的方法是什么?3、汇报: (读、解、抓、悟)。
课件出示:1.读古诗,初感受;2.解诗题,知诗人;3抓字眼,明诗意; 4想画面,悟诗情。
三、自主尝试、合作探究、导引释疑1.自主尝试:自由读古诗,看看你自己读懂了什么?是抓住那些字词弄懂的?2.小组讨论,共同学习这四首古诗,你们小组喜欢哪一首?请选择一首,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来学习。
3.汇报学习我们小组学习的是《使至塞上》这首诗,先请***来朗读这首诗,我来解诗题,介绍诗人及写作背景,这是唐代诗人王维写的五言律诗。
〔王维(701—761)〕字摩诘,唐朝杰出山水田园诗人,画家。
后人评论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使:出使;至:到。
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
【背景资料】公元736年,吐蕃发兵进攻唐属小国小勃律(在克什米尔北)。
开元二十五年,即公元737年,唐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在青海西大破吐蕃军。
《诗四首》教案
《诗四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包括《山居秋暝》、《枫桥夜泊》、《长相思》和《夜书所见》四首古诗。
这些诗篇均为经典之作,描绘了山水、节令、离别、思乡等主题,展现了古代诗人的高洁情操和美好愿景。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这四首古诗,理解其大致意思,体会诗中的意境。
2. 学习古诗的韵律、对仗等基本特点,了解古代诗歌的创作风格。
3. 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提高文化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背诵四首古诗,理解诗文内容。
难点:体会诗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古诗的韵律、对仗等基本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古诗文朗读音频。
2. 学具:学生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四首古诗的插图,让学生根据插图猜测诗句内容。
进而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关注古诗描绘的山水、节令、离别、思乡等主题。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主朗读四首古诗,结合课本注释,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中的意境。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课堂讲解(10分钟)针对每首古诗,分析其韵律、对仗等基本特点,讲解诗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引导学生感受古代诗人的高洁情操和美好愿景。
4.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朗读、背诵四首古诗,教师检查发音、节奏等方面,纠正错误。
5. 课堂小结(5分钟)6. 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四首古诗的、作者、韵律、对仗等特点,以及诗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正确朗读、背诵四首古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背诵四首古诗,让学生感受古代诗人的高洁情操和美好愿景。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体会诗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古诗的韵律、对仗等特点。
整体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得到激发。
拓展延伸: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可以组织古诗知识竞赛、古诗朗诵会等活动,让学生在欣赏、创作古诗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部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古诗四首》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古诗四首》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通过研究古诗四首,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
- 带领学生感受古诗人所表达的情感与思想,在感性认识上得
到提升;
- 培养学生对古诗文化的热爱与兴趣。
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古诗四首的意思;
- 难点:理解诗歌的构思和表达。
教学过程
导入(5分钟)
1. 教师热情地向学生介绍今天的授课内容——《古诗四首》。
2. 师生一起唱唱《静夜思》,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悟性。
研究(30分钟)
1. 分段讲解《江雪》,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并研究词语。
2. 分段讲解《登鹳雀楼》,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感情和气氛。
3. 分段讲解《将进酒》,引导学生领会诗人的豁达和自信。
4. 分段讲解《赋得古原草送别》,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缅怀。
5. 学生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反复朗诵并体悟其中的情感和思想。
拓展(10分钟)
1. 学生自由发挥,创作古诗或赋词。
2. 邀请一些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分享给全班。
归纳(5分钟)
1. 教师带领学生全面回顾今天所学的内容。
2. 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教学手段
1. 大黑板、彩色粉笔等。
2. 相关的媒体设备。
教学评估
1. 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的认识和表达能力。
2. 考查学生对古诗四首的理解和记忆程度。
17课古诗四首教学设计
17课古诗四首教学设计少年行教学目标: 1、学会四个生字(其中一个多音字单)2、查字典、看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3、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背诵并默写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瑰丽的文化遗产。
无以计数的诗人或者把目光投向大自然的美景,或者把视线落到人间的悲欢离合,或者把眼睛…….其中有一群诗人对描写战场的题材情有独钟,他们是李贺、王昌龄、王之涣、王翰等,后来人们把他们称为边塞诗人。
王唯是一位田园诗人,他也来凑热闹,写下了《少年行》。
二、展示预习1、指名背诵《少年行》2、《少年行》是王维的七绝组诗,共四首。
今天我们将学习《少年行(四首其三)》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三、自读感知,理解诗句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小组赛读,看谁把这首诗读得最准,最流利。
板书设计:《少年行》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马教学目标: 1、学会三个生字.2、查字典、看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3、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背诵并默写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师导入:马是六畜之首。
是吉祥、幸福、成功的象征。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古代战马的唐诗,板书课题,让我们有气势地读一遍题目。
一、初读古诗,感悟大意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诗人李贺被称作“诗鬼”,他才华横溢,壮志凌云却遭小人迫害,只当过九品小官。
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书,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并标出节奏。
(生自由读)2、小结: 因为这是一首五言诗,所以节奏应为二三停顿.3、指名读、点评。
三、理解诗句,体会情感(一)理解前两句诗1.师:我们先来看古诗的第前两句,(幻灯)谁愿意来读一读。
古诗四首教案
古诗四首教案古诗四首教案1一、课型定位:重点课二、本课分析:四首诗都是唐代诗人的作品,都是写景抒情诗。
学生可以通过课件上重点词语的解释来理解全诗的意思。
要求学生知道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学会生字,掌握灵活翻译诗句的能力、自学的能力。
本节课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把学生带入诗情画意的世界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语言。
让学生在“读、想、悟、背〞的综合阅读活动中充分自主、有效的合作、积极的探究,解读古诗的意思,感受古诗的意蕴,品味古诗的物质,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运用多媒体创设了学习情境,利用直观的欣赏可以帮助学生进入情境,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就不至于令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也可以更好的理解古诗的含义。
我利用图片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让他们在情境中发挥想像,练习说话,体会诗人去感自然的美和他的内心情感。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会生字;结合上下文理解直、疑、坐、晚、于、对、孤独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进而理解诗句的意思。
(2)、培养学生灵活翻译诗句的能力、自学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古诗背诵比赛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2)、通过对字、词的分析理解把握全诗的内容;(3)、通过多种形式朗读悟出意境并背诵。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观察画面,吟诵古诗想象意境,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边读边想象画面,品词赏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望庐山瀑布》和《山行》这两首诗都是通过写景来抒发作者对大自然美丽景色的赞美之情。
教学中,我的教学力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采用教——扶——放的方法。
学生可以通过课件上重点词语的解释来理解全诗的意思。
通过朗读示范来读好古诗,掌握停顿,还可以了解一些与本诗有关的相关信息。
并总结出学习方法。
通过按按按媒体对学习进行检测和稳固。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四首》教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四首》教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四首》教案教学目标①了解诗词有关知识。
②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③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
④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
○课前准备唐宋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的艺术瑰宝,多读多背必有好处。
课前让学生再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诗词,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增加积累。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
○教学设计观沧海曹操一、导入新课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
他已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统一了北方。
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
《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
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
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成为一篇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古代诗歌四首》知识重点知识重点观沧海[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一、作者简介曹操(155一220),字孟德,沛国谯(qiáo)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著有《孙子略解》《兵法接要》,其诗作以慷慨悲壮见称,有《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
二、背景与主题《观沧海》是曹操率军征乌桓时所作。
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
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古诗四首》教学设计
《古诗四首》教学设计一、激情导入:与学生共唱《读唐诗》窗前的月光窗外的雪,高飞的白鹭浮水的鹅。
唐诗里有画,唐诗里有歌,唐诗像清泉流进我心窝。
相思的红豆巫山的雪,边塞的战士回乡的客。
唐诗里有乐,唐诗里有苦,唐诗是祖先在向我诉说……二、学习古诗《回乡偶书》唐诗是祖先在向我们诉说些什么呢?这节课老师首先带着同学们走进歌里“读唐诗”。
(出示课件《回乡偶书》)1.老师把课文中的文字,变成了能看得见的图画,能听见的声音,你想听吗?(要求:第一遍用耳朵仔细听,第二遍用嘴巴大声跟读)2.如果在读诗的时候我们能注意停顿和轻重音,我们也能读得像刚才录音中那样好听。
老师把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生字注上了拼音,相信你读会了诗,便学会了字,快试试吧!3.孩子们,如果你能把古诗唱出来,那一定比读的好听多了,老师教给你一个快速学会唱一首诗的好办法。
4.古诗我们已经读了好几遍了,它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你能看着书上的插图,试着讲一讲这个小故事吗?老师给你一点提示,先自己试一试,然后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指名讲故事)总结:同学们讲得真好,是啊,“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树高千丈,叶落归根”。
贺知章老爷爷从小离开家乡,老了才得以重返家乡。
离开家乡久了,什么都可以改变,但没有改的是他的一口乡音,不能变的是他的那颗思乡之心、那种思乡之情。
就让我们大声地把他的那种思念之情读出来吧――齐读(背)古诗。
三、学习古诗《赠汪伦》过渡:接下来,老师给你们讲一个非常有趣的小故事,让我们通过这个小故事来读懂第二首唐诗。
这是发生在一千多年以前,大诗人李白和汪伦之间的故事。
相传,李白一生既喜欢饮酒作诗,又喜欢游历名山大川,美酒和美景给了他无穷的灵感,让他写出了很多千古名句。
汪伦非常仰慕他的才华,很想与他结为朋友。
于是就写了一封信托人带给李白,上面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家。
”意思是:“先生,您喜欢游览吗?这里有十里桃花;您喜欢喝酒吗?这里有万家酒家。
《古诗四首》教案(精选13篇)
《古诗四首》教案(精选13篇)《古诗四首》篇1[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四首诗。
2、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
3、细心品味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重点难点]1、重点:背诵默写诗歌。
2、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时数] 二教时[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春望》《泊秦淮》一、导入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自《诗经》起,经两汉、六朝、唐宋元明清,到现在,将这些诗堆叠排列起来就像那蜿蜒起伏的长城,读这些诗就像长城那样绵延不绝。
诗歌是情感的产物,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都会产生不同的心情,创造出不同的诗篇。
今天就让我们来踏寻古人的足迹,推测名人心情,欣赏名作之境界。
二、学习第一首诗《春望》1、听配乐朗诵。
2、全体学生配乐齐读。
3、学生结合注释试着理解全诗。
4、由学生提出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师生共同解答并翻译全诗。
译诗参考:国都残破,山河依旧,长安的春天草木深深。
感伤国事,见花而溅泪;怅恨离别,闻鸟而惊心。
战乱烽火已持续三个月,一封家书可抵万两黄金。
忧而搔头,白发一天天短少,简直挂不住束长的簪针。
5、学生齐读全诗。
6、品味全诗。
⑴本诗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明确:《春望》写于安史之乱之后。
当时,唐朝首都长安已被叛军安禄山占领,唐玄宗带着杨贵妃逃往四川。
诗人目睹破碎衰败的祖国,黯然神伤,抒发了国破家亡、忧国思亲的沉痛悲苦之情。
⑵本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明确:诗的首联写望中所见。
长安城被叛军攻破后,遭到了惊人的破坏。
叛军焚烧军宫室,杀戮无辜,人民朝不保夕,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国破山河在”,山河依旧,世事全非,失陷后的长安“城春草木深”。
春天本是明媚的,然而战乱中的长安城却是草木丛生,一片凄风苦雨。
诗意形象生动,情感极其沉痛。
诗的颔联是分写,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睹物伤情,见到开放的鲜花,也禁不住悲怆溅泪;听到鸟儿的啼叫,也禁不住魂悸心惊。
《古诗四首》教学设计资料
《古诗四首》教学设计资料一、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2.掌握动脑、动口、动手的读书方法,解释诗句和部分字词的意思。
3.学会本课生字。
4.由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二、教学时间:3课时三、教学重点、难点1.训练重点是掌握动脑、动口、动手的读书方法。
这个训练从预习开始,学生要认真思考预习题的要求与内容。
课堂上要启发学生自己去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要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
要动手查找字典,在重点字词旁作注释,写写自己的理解、体会。
更要动口回答问题,出声朗读,背诵课文等。
2.古诗四首在内容和情感上都有难点,教学时要抓住前后诗句的内在联系。
应从理解内容入手,进一步体会诗人情怀,并指导朗读和背诵。
第一、二课时初读课文1.边读诗句,边看注释。
2.试讲每首诗的意思。
3.把不懂得诗句画出来。
一、指导朗读1.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懂字音,注意停顿。
2.老师范读,学生再练习。
3.指名读。
二、学习《塞下曲》1.解题,介绍作者:《塞下曲》:塞为边界的意思。
《塞下曲》是边界上的歌曲。
是唐代的一种歌曲名称,内容大都描写边疆的战斗生活。
卢纶:曾经参过军,它写的描写军队生活的诗,内容充实,富有生气。
卢纶的《塞下曲》组诗六首,这里选的是第二首。
2.逐句讲解:学生讲解诗句的意思,老师纠正。
1/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夜晚的森林里,光线暗淡,辨不清楚,一阵风吹过,草丛突然动起来,就以为有野兽在活动。
那天夜里,飞将军李广听到草间有响声和动静,马上拉弓射箭。
2/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李广在天刚亮的时候,去寻找他夜晚时射出去的箭,发现自己由于拉弓时用力过猛,箭射进了石头棱里。
3.思考:《塞下曲》描写了怎样的一位将军?是从哪些诗句中看出来的? 1/ 读诗句。
2/ 小结三、作业:1.抄古诗。
2.练习朗读课文,背、默《塞下曲》。
学习《示儿》1.介绍作者、背景。
陆游:南宋爱国诗人,一生坚持抗战,从小就受到父母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立志要为国家献身。
四年级教案《古诗四首》教学设计
四年级教案《古诗四首》教学设计课文说明:第一课收录了《塞下曲》、《春望》《示儿》《前出塞》四首诗。
《塞下曲》中的李广是一位武艺高超,力大无比的将军。
这首诗通过对飞将军李广高超武艺的描写,赞美了这支卫国部队,使人感觉到这支队伍有着充分的信心和力量击败敌人。
《示儿》是陆游的绝笔。
《示儿》表达了诗人恢复中原、统一国家至死不变的爱国愿望。
一、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2.掌握动脑、动口、动手的读书方法,解释诗句和部分字词的意思。
3.学会本课生字。
4.由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二、教学时间:3课时三、教学重点、难点1.训练重点是掌握动脑、动口、动手的读书方法。
这个训练从预习开始,学生要认真思考预习题的要求与内容。
课堂上要启发学生自己去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要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
要动手查找字典,在重点字词旁作注释,写写自己的理解、体会。
更要动口回答问题,出声朗读,背诵课文等。
2.古诗四首在内容和情感上都有难点,教学时要抓住前后诗句的内在联系。
应从理解内容入手,进一步体会诗人情怀,并指导朗读和背诵。
第一、二课时初读课文1.边读诗句,边看注释。
2.试讲每首诗的意思。
3.把不懂得诗句画出来。
一、指导朗读1.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懂字音,注意停顿。
2.老师范读,学生再练习。
3.指名读。
二、学习《塞下曲》1.解题,介绍作者:《塞下曲》:“塞”为边界的意思。
《塞下曲》是边界上的歌曲。
是唐代的一种歌曲名称,内容大都描写边疆的战斗生活。
卢纶:曾经参过军,它写的描写军队生活的诗,内容充实,富有生气。
卢纶的《塞下曲》组诗六首,这里选的是第二首。
2.逐句讲解:学生讲解诗句的意思,老师纠正。
1/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夜晚的森林里,光线暗淡,辨不清楚,一阵风吹过,草丛突然动起来,就以为有野兽在活动。
那天夜里,飞将军李广听到草间有响声和动静,马上拉弓射箭。
2/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李广在天刚亮的时候,去寻找他夜晚时射出去的箭,发现自己由于拉弓时用力过猛,箭射进了石头棱里。
古诗四首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古诗四首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古代的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智慧。
通过对古诗的阅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本文将设计一节古诗四首群文阅读的教学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
一、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投影或板书的形式,展示四首古诗的题目,如《登鹳雀楼》、《静夜思》、《赋得古原草送别》,并请学生猜测这些古诗是由哪位古代诗人创作的,引发学生对古诗的好奇和思考。
二、整体欣赏在本节课中,将四首古诗进行整体欣赏,让学生通过朗读、听音等方式感受古诗的韵律和美感。
教师可以选择一段优美的背景音乐作为伴奏,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情感表达和艺术魅力。
三、逐首解读1. 《登鹳雀楼》教师可以以“雀”为关键词,引导学生猜测古诗的内容,并让学生自由发挥,联想到与雀鸟有关的词汇和场景。
然后,通过阅读诗歌的整体内容,逐句解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传达的情感,让学生深入理解诗词之美。
2. 《静夜思》教师可以以“静夜思”为关键词,让学生展开自由联想,描述他们自己在夜晚时的思绪和情感。
接着,逐句解读诗歌的意境和表达手法,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寂寥之情和对家乡的思念。
3. 《赋得古原草送别》教师可以以“草”为关键词,让学生思考草原的意象和特点,并展开自由讨论。
然后,通过阅读诗歌,引导学生分析诗中对草原的描述和送别的情感,理解古人对大自然赋予的敬畏之情。
4. 第四首古诗由教师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自行选择,并按照同样的逐句解读方式进行教学。
四、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诗进行深入解读和讨论。
学生通过分析诗歌的细节,挖掘其中的意义和情感,展开小组内部的讨论,并根据老师的引导,呈现给其他同学。
五、个人感悟让学生自由发挥,写下对这四首古诗的个人感悟和理解。
可以要求学生以散文的形式作答,或者写成书信、日记等其他形式。
六、展示交流在教室的展示区域,张贴学生的作品,并邀请同学们对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品评和交流。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四首》教案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四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古诗的特点和韵律,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
2. 研究和背诵《古诗四首》中的经典古诗。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1. 研究并理解《古诗四首》中的古诗。
2. 研究古诗的韵律和特点。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1. 初步了解古诗的特点和韵律(5分钟)-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引导他们了解古诗的特点,如押韵和节奏感。
- 引导学生欣赏一些简短的古诗片段,感受其中的美。
2. 研究《古诗四首》中的第一首诗《静夜思》(10分钟)- 向学生介绍《静夜思》的背景和作者李白的简介。
- 分段教授《静夜思》的内容和意义。
- 学生朗读并背诵《静夜思》,帮助他们理解古诗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3. 研究《古诗四首》中的其他三首诗(15分钟)- 简要介绍《咏鹅》、《将进酒》和《登鹳雀楼》这三首古诗的内容和作者。
- 学生轮流朗读这三首古诗,并进行简要分析和讨论。
- 鼓励学生表达对这些古诗的感受和理解。
4. 综合训练与巩固(10分钟)- 利用填空、选择和判断等形式,进行与古诗相关的练题。
-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简短的语言表达《古诗四首》中的某一首诗。
5. 课堂小结与反馈(5分钟)- 回顾本课研究的内容,总结古诗的特点和韵律。
- 鼓励学生就本课学到的知识和体会进行自我评价和反馈。
四、教学评估1. 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展示。
2. 练与作业的完成情况和质量。
五、教学资源1. 《古诗四首》的教材及相关研究资料。
2. 课堂展示用的诗歌 ppt 或图片。
六、课后拓展1. 鼓励学生继续阅读和欣赏古诗,拓展他们的文学素养。
2. 给学生留一些与古诗相关的阅读或写作作业,以巩固和深化他们对古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参考资料1.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2. 古诗欣赏相关资料及课件。
浙教版五年级语文《古诗四首》教案
浙教版五年级语文《古诗四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四首古诗。
2.理解四首古诗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3.学习古诗的韵律和表达方式,提高欣赏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四首古诗的内容和情感。
难点:学习古诗的韵律和表达方式。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古诗原文及注解3.纸笔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山居秋暝》(一)导入1.教师简介王维及其诗歌风格。
2.邀请同学们分享对王维的了解。
(二)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山居秋暝》,注意语气、节奏。
2.学生交流朗读感受,教师点评并指导。
(三)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山居秋暝》的背景、意境和情感。
2.分析诗句,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
(四)互动讨论1.请同学们谈谈对“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理解。
2.布置作业:背诵《山居秋暝》,体会诗人的情感。
第二课时:《望洞庭》(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山居秋暝》。
2.引导同学们关注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望洞庭》,注意语气、节奏。
2.学生交流朗读感受,教师点评并指导。
(三)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望洞庭》的背景、意境和情感。
2.分析诗句,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
(四)互动讨论1.请同学们谈谈对“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的理解。
2.布置作业:背诵《望洞庭》,体会诗人的情感。
第三课时:《枫桥夜泊》(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望洞庭》。
2.引导同学们关注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枫桥夜泊》,注意语气、节奏。
2.学生交流朗读感受,教师点评并指导。
(三)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枫桥夜泊》的背景、意境和情感。
2.分析诗句,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
(四)互动讨论1.请同学们谈谈对“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理解。
2.布置作业:背诵《枫桥夜泊》,体会诗人的情感。
第四课时:《江南春》(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枫桥夜泊》。
古诗四首教案一-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古诗的基本概念,它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精练的语言、丰富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是我们学习的重要内容。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登鹳雀楼》这首诗。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象描绘,展示了作者对壮丽景色的赞美之情,同时也传达了人生哲理。
古诗四首教案一-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一、教学内容
《古诗四首》教案,选自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本章节内容包括:《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夜雨寄北》、《泊船瓜洲》四首经典古诗。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了解古诗的背景和作者情感,提高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同时,分析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如夸张、对偶、拟人等,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教学内容围绕古诗的朗读、理解、分析和背诵展开,让学生在掌握古诗知识的基础上,提升语文综合素质。
其次,关于古诗中的修辞手法,我觉得在讲解时还需更加细致。虽然我列举了一些例子,但似乎学生们的掌握程度并不理想。我打算在下一节课中,通过更多实际操作,如让学生尝试创作简单的诗句,来加深他们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此外,小组讨论环节让我看到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有的小组在讨论时过于依赖个别成员,其他成员参与度不高。针对这个问题,我想在下次活动中,尝试给每个小组成员分配明确的角色和任务,确保每个人都能够积极参与进来。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和意境表达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古诗的意象和情感,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首古诗的意境和修辞手法。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次古诗创作练习,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快乐读书屋一:古诗词四首
理解四首诗的意思,能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含蓄而深沉的感情。朗读背诵这四首诗。
教具工具
课件
步骤
生学过程设计
师导过程设计
二次备课教师:
一、激趣导入
二、初读感知
1.生听师背乐游原,感受古诗词的美
2.齐读古诗名:乐游原
1.学生自主朗读诗歌,读准读通。
2.指名读,纠正字音,指导“驱”,读写。
3.默读古诗,结合图片,理解诗意。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
4.汇报交流理解古诗的方法、能理解的句意、不懂的问题。
1.“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万树鸣蝉隔岸虹,乐游原上有西风。”“乐游原头春尚早,百舌新语声卑卑。”……教师背诵有关乐游原的诗句引出课题。
2.读题,解题。乐游原:地名,在长安城南,唐朝时是有名的游览胜地。
板
书
设
计
古诗词四首
叙事时间地点原因
乐游原
抒情眷恋美好人生怀才不遇
导学案设计流程
课题
快乐读书屋一:古诗词四首
主备教师
王艳敏
导学
目标
下限
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
2.理解诗句意思,能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3.通过感悟诗句意思,体会古诗文的美丽。
上限
目标
理解四首诗的意思,能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含蓄而深沉的感情。朗读背诵这四首诗。
1.要求学生读古诗要读准读通
2.指名读,并纠正学生读音。特别是:“驱”的读写
3.出示图片,让学生默读,理解诗意。
4.指名汇报。
5.整理学生译文成果,并展示译文。
步骤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快乐读书屋一《古诗四首》先学后教教学设计
题
快乐度书屋一 古诗四首
1.认识 4 个生字,会写 10 个生字。
课 时
第 1、2 课时
学习目标
2.反复吟咏诵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背诵四首诗。 3. 借助注释知道四首古诗的大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 人的情感。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1.导入: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快乐度书屋,学习《古诗四首》 ,
教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反 思
古诗词特有的音韵之美,决定了古诗词特别适合诵读的特 点,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 ,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也正说明了吟诵的功效。吟诵可以使鉴赏者感知诗 词的音调美和诗词中特定的意境,吟诵得多了,还可能引发鉴 赏者的想像、联想、体验和感受,自有无穷乐趣。对于小学生 来说,诵读是最有效的审美手段。所以课上给学生设计安排了 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积淀。 感悟:古诗教学不能就诗教诗,教师要勇于把语文课堂的 触角伸向更广阔的天地,也就是学生的生活和大自然。要和学 生一道开发和生成开放、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三、品读诗文 感悟诗情 1.指名朗读四首诗,体会诗人语言的精妙与凝练。 2.试背诵四首诗。
先
课 学 堂 后 学 教 习 过 设 程 计 设
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朗读背诵 1.学生自由组合读诗。 2.展示个性,指名读。 3.背诵。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辨析古诗 掌握学法) 1.比较四首诗的异同,交流诗的共同点,试着思考其规律。 2.总结。 (1)咏物诗往往是借物咏怀,表达诗人的情思,或抒发对美好 事物及幸福生活的向往。 (2)表达诗人内心思想和志向的这类诗,或直接抒情,或托物 言志。 (3)常用拟人、夸张、比喻等修辞方法。 三、当堂训练 1、背诵四首古诗。 2、默写四首古诗。
教科版-四年级下-第一单元-快乐读书屋一:古诗四首【区一等奖】
《古诗四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四首古诗,并能背诵。
二、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借写景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断侵入,唐政府不能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
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士的意图。
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们的参军、记室。
这些诗人把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
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边塞诗——的《使至塞上》。
(二)整体感知教师读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下列问题:出使人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出使?出使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明确:作者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鲁番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
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
(三)研读赏析思考下列问题:1.说说“征蓬出汉塞,归燕人胡天”一句的含义,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2.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
学生对照图画赏析,四人小组讨论明确:1.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人胡天的上空。
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2.大漠茫茫无边,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云霄,显得异常醒目。
“孤烟”两字能状其神韵,“孤烟”之后随一“直”字,使景物显得单纯简净。
“长河落日圆”写出了苍茫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中。
视野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杳无尽头。
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
将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对广阔的自然景色的描绘中。
(四)齐读背诵第二课时(一)揭题,解题介绍作者及建德江。
(二)教授新课1.出示学习要求:(出示图片)①在自学的基础上,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这首诗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班学生对于诗意的理解不会
教
学
目
标
1、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三首古诗,并能背诵。
3、认识课后三个生字。
重
点
1、学会生字。
2、体会作者借写景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
点
体会作者借写景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卡片 小黑板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教 学 设 计
题 目
快乐读书屋一 古诗四首
总课时
1
学 校
教 者
年 级
四年
学 科
语文
设计来源
自我设计
教学时间
2012年3 月7日—3月 7日
教
材
分
析
读书屋节选了四首古诗,分别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白居易的《暮江吟》,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诗人借景抒情,或借物描写,表达自已赞美或怀念之情。
1、仿照上首古诗的方法,学习《宿建德江》、《暮江吟》、《泊船瓜洲》。
2、指导背诵三首古诗。
认识“【都】、旷、瑟”三个字。
1、在三首诗中任选一首讲一讲诗中描写的情景
2、找一些描写日月的古诗来读一读
古诗四首
使至塞上 宿建德江
暮江吟 泊船瓜洲
学生读诗,互相纠正读音。
1、同桌互说诗意,在小组内互说诗意。
2、学生再反复读古诗,在读中感悟诗中所表达的感情。
教 学 流 程
分课时
环 节
与时间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一、学习《使至塞上》(10)
二、总结学习方法(3)
三、仿学方法,自学古诗
(15)
四、检查识字
(5)
五、拓展练习
(7)
板书设计
1、生自读古诗,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解决。
2、同桌互读,注意纠正读音。
3、师介绍作者及背景。
学生在读中识字。并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好习惯。在交流中互相学习。
△目的是在多读中培养诗感。
△总结学习古诗方法,为下面的三首古诗的自学打下基础。
△学习古诗要抓住重点诗句加以引导,让体会借景抒情的写法。
○本节课以引导为主,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学习,在读中感悟诗情诗意。
这是唐代诗人王维写的五言律诗。公元736年,吐蕃发兵进攻唐属小国小勃律(在克什尔北)。公元737年,唐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在青海西大破吐蕃军。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使的身份出塞慰问将士,察访军情。这首诗作于王维赴边塞的途中。全诗共8句,这里只节选了4句。
4、生再读古诗。
5、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先读通读顺古诗,再结合注释理解诗意,最后再反复读古诗,感悟诗中所表达的感情。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4活化形案
教 学 流 程
分课时
环 节
与时间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可以先在诗文中认识,然后单独拿出来,读音组词。
七、迁移练习:
在三首诗中任选一首讲一讲诗中描写的情景。ຫໍສະໝຸດ 八、拓展练习:。○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4活化形案
教 学 流 程
分课时
环 节
与时间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4活化形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