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抗感染治疗
重症急性胰腺炎1例抗感染治疗及药学监护
医科大学王蕊 等 的研究 发现 , K i - 6 7在绝 经前 、 后 息 肉中 的 表达均高于正常子宫 内膜组 , 绝经前息 肉中间质表达高 于绝 经
后, 说 明细胞增 殖在息 肉的发生 中起着一 定的作用 , 认为绝 经
( 例)
注: 与E P组 比较 , ‘ P机制可能是 通过抑 制氧 自由基 、 抑制 细胞 内细胞 器的 c a 2 内流 、 阻止 p 5 3诱导 的凋 亡和生 长停 止 、 拮抗原癌 基 因c — m y c 作用等发挥作用 . 4 J 。有研究表 明 , B c l - 2在月经 周期 各 时相的子宫 内膜 中呈规律性表达 , 以维持 子宫 内膜的周期变
・
1 3 6・
临床合理用药 2 0 1 3年 7月 第 6卷第 7期 上
C h i n J o f C i l mc l a R a t i o n a l D r u g U s e 。 J u l y 2 0 l 3 。 V o L 6 N o . 7 A
表1 3组 B c l - 2和 K i - 6 7在子宫 内膜 中的阳性率 比较
3 P a v e l H, I v n aO , a J a n a B, e t 1. a Ap op t o s i s a n d e x p r e s s i o n o fBc l - 2 i n h u —
K i - 6 7是与增殖细胞相关 的核 抗原 , 与细胞 的有 丝分 裂有
生, 进 而形成 息肉。 参考文献
1 P r e u t t h i an p MD, He r a b u t y a Y. Hy s t e r sc a o p i e p o l y p e e t o my i n 2 4 0 p r e m-
中国急性胰腺炎治疗指南2023重点
中国急性胰腺炎治疗指南2023重点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胰腺疾病,及时和正确的治疗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关键。
基于2018年的中国急性胰腺炎治疗指南,我们对其进行了修订和更新,制定了中国急性胰腺炎治疗指南2023版重点。
以下是该指南的主要内容和重点:1. 诊断与评估- 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相关检查结果,及时明确诊断并分级。
急性胰腺炎可分为轻型、中度和重型。
- 评估严重程度的指标包括APACHE II评分、Ranson评分、CTSI评分等。
2. 支持性治疗- 加强监护和全面支持,确保患者的稳定和安全。
- 早期应用液体复苏,平衡液体和电解质的失衡。
- 严密监测和处理胰腺坏死、感染、休克、ARDS等并发症。
- 管理合并症,如胆道梗阻和胰腺假性囊肿等。
3. 药物治疗- 早期应用抗生素,但需根据病原学、药物耐药性及患者病情进行个体化选择。
- 控制炎症反应的药物治疗,如糖皮质激素和非甾体抗炎药。
- 适时应用其他药物如胰腺酶替代、胰岛素等。
4. 营养支持- 早期开始肠内营养,避免全胃肠外营养。
- 减少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增加蛋白质的摄入。
- 根据患者营养状况和需要,调整能量和营养成分的供给。
5. 心理支持和康复- 给予患者和家属情感上的支持。
- 合理安排患者康复计划,提供康复辅助服务。
该指南旨在提供给临床医生一个常规化的治疗指导,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患者特征和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决策。
同时,随着科学研究的进展和临床实践的不断积累,治疗指南也需定期更新和修订。
请注意,该文档的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的治疗决策需要临床医生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患者情况作出。
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西医治疗:1.水肿型胰腺炎的治疗(1)低脂流质食物:开始宜少量进食,如无不适可稍许逐渐增加;病情较重、腹痛胀甚者应禁食并可进行胃肠减压,以减少胰液分泌,腹痛等症状缓解后可试进少量低脂流食。
(2)止痛药物:常用度冷丁50~100mg,肌肉注射,必要时可每6~8小时重复1次。
(3)抗胆碱能药物:可用阿托品0.5mg,肌注,可与度冷丁合用。
本品可协助度冷了解痉止痛,同时还可减少胰酶的分泌。
(4)补充液体:包括晶体与胶体液,禁食音每日应补充3000~4000ml液体,静脉输入,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禁食解除后输液量可逐渐减少。
(5)可使用一般剂量的抗生素,肌注或静脉滴注。
如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等。
2.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治疗(1)同水肿型病情较重者的治疗。
(2)在禁食、胃减压的同时给予胃肠外营养(TPN),以维持热量和水电解质的需要。
TPN的应用可使胃肠道完全休息,也减少了胰液的分泌。
每日热卡为125.6~251.2KJ(30~60kcal)/kg体重。
(3)液体补充更应注意多种电解质如钠、钾、钙、镁等离子的平衡。
(4)抑制胰酶分泌和活力的药物①抑肽酶有抑制胰蛋白酶作用,应尽早大剂量应用,常用量为10~20万U/天。
一般用1~2周即可。
②胰高糖素有抑制胰液分泌作用,应用剂量为每小时10~20μg/kg 体重,静脉注射或滴注。
③5-氟脲嘧啶可抑制DNA和RNA合成,减少胰腺分泌,对胰蛋白酶有抑制作用,用量为每日500m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静滴。
另外还有降钙素、生长抑素等,以上药物疗效都不肯定。
抗胆碱能药物在肠麻痹时禁用。
近年又有两种新药用于治疗本病:FOY:有很强的抑制胰蛋白酶、激肽、纤溶酶、凝血酶和补体系统的活力,用量为100mgFOY干冻粉剂溶于5ml蒸馏水中,然后用5%葡萄糖液500ml稀释,静脉缓慢滴注,勿溢出血管外,可有暂时性血压下降、恶心、皮疹以AST和BUN轻度增高的不良反应。
急性胰腺炎专家共识
急性胰腺炎专家共识前言急性胰腺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其病程凶险,治疗难度大。
为了更好地探讨急性胰腺炎的诊治和研究方向,我们邀请了国内知名专家,共同制定了本次专家共识,希望能对广大临床医生的实际工作有所帮助。
定义急性胰腺炎是指急性胰腺组织内突发性炎症反应,以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为主要表现。
严重时有可能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
诊断临床表现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比较明显,常见症状有:•腹痛:剧烈、持续、难以缓解。
•恶心、呕吐:多见于进食后或在夜间恶化。
•上腹胀痛、腹泻、便秘等消化道症状。
•身体不适、乏力等全身症状。
实验室检查急性胰腺炎的实验室检查主要有以下几项:•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
•电解质、肝酶等生化指标:可呈现轻度异常。
•彩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发现胰腺、炎症和胰腺坏死等情况。
诊断标准根据2012年国际急性胰腺炎共识指南,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包括:•急性上腹痛,符合胰腺疼痛的特点。
•血清淀粉酶水平≥3倍正常上限。
•彩超或CT/MRI等影像学检查证实胰腺炎症特点。
治疗急性期治疗急性胰腺炎入院后首先要进行急性期治疗。
胰腺炎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饮食管理:急性胰腺炎发作时,患者不应进食任何食物或饮料。
在病情得到缓解后,应注意低脂饮食。
•药物治疗:疼痛控制是急性期治疗的重要环节,常用的止痛剂有阿片类、丙吡胺等。
•补液:急性胰腺炎患者常因持续呕吐导致脱水,需要进行补液治疗。
•抗感染治疗:严重急性胰腺炎可导致细菌感染,应根据患者感染症状及其病原体的敏感性制定相应的抗生素方案。
中晚期治疗中晚期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预防和治疗可能出现的胰腺坏死、脓肿、胆囊感染、胆系统并发症等,并进行病因治疗,以避免复发。
预防由于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治疗难度大,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减少患病率。
有以下几个方面:•注意饮食,控制脂肪的摄入量。
•控制饮酒,酗酒是引发急性胰腺炎的重要原因。
急性胰腺炎治疗方案
急性胰腺炎治疗方案急性胰腺炎是一种严重的胰腺疾病,其特征为胰腺的炎症和组织损伤。
这种疾病通常由胆石堵塞胰管或胰腺组织受损引起。
急性胰腺炎的治疗需要全面的方法和一系列的治疗措施。
首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第一步是停止胰酶的活动。
由于胰酶会导致胰腺自身消化,停止或减少其分泌对于治疗急性胰腺炎非常重要。
为此,病人通常需要暂时禁食,并使用胰酶抑制剂。
这些药物可以减少胰酶的产生,并减轻胰腺的压力。
其次,控制疼痛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关键。
急性胰腺炎往往伴随着严重的胰腺和上腹部疼痛。
为了减轻疼痛,医生通常会给患者开具止痛药,如阿片类药物和非甾体抗炎药。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止痛药物不能超过推荐剂量,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以避免引起副作用。
另外,液体的管理也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方面。
由于胰腺炎导致的炎症反应和胰腺组织损伤,往往造成体内大量的液体丢失。
为了补充体内的液体和预防脱水,病人通常需要静脉输液。
在特殊情况下,可能需要通过胃肠道或肠外途径进行营养补充。
除了上述治疗措施,药物治疗也是管理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手段之一。
例如,抗生素可用于预防和治疗胰腺炎相关的细菌感染。
然而,对于无细菌感染的病例,存在使用抗生素的争议。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使用其他药物,如抗炎药、抗氧化剂和免疫调节剂等,以减轻炎症反应和胰腺组织损伤。
在严重的病例中,可能需要手术干预来治疗急性胰腺炎。
手术的目的是清除胰腺周围的炎性渗出物和坏死组织,减轻胰腺的压力,恢复胰腺的功能。
手术干预还可以通过石切除或改善胆道引流来预防将来的胰腺炎发作。
总的来说,治疗急性胰腺炎需要综合考虑病情的严重程度和个体特点。
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条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于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和预后至关重要。
因此,患者在出现胰腺炎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以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案
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案第1篇急性胰腺炎治疗方案一、背景急性胰腺炎(AP)是因胰腺组织炎症反应而导致的临床综合征,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为提高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临床指南,结合我国医疗实践,制定本治疗方案。
二、治疗原则1.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体质等因素,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2. 综合治疗:采用内科治疗、外科治疗、内镜治疗等多种方法,达到控制炎症、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的目的。
3. 严密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变化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预防为主:加强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预防疾病复发。
三、治疗方案1. 内科治疗(1)禁食禁饮:患者需禁食禁饮,以减轻胰腺负担,促进胰腺休息。
(2)补液治疗:根据患者脱水程度、心肺功能等因素,合理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3)抗感染:根据病原菌培养结果和药物敏感试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4)抑制胰腺分泌:使用生长抑素类药物,如奥曲肽,抑制胰腺分泌,减轻胰腺炎症。
(5)营养支持:在患者病情稳定后,逐步过渡至肠内营养,必要时可行肠外营养。
(6)解痉止痛:使用抗胆碱药物,如山莨菪碱,缓解胆道痉挛。
2. 外科治疗(1)适应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胆道梗阻、胰腺坏死、感染、穿孔等并发症时,需考虑外科治疗。
(2)手术方法:根据患者病情和并发症类型,选择胆道引流、坏死组织清除、胰腺切除等手术方式。
3. 内镜治疗(1)适应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胆道结石或胆道炎症时,可行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术(EST)或胆总管结石取出术。
(2)操作步骤:在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下,经口插入内镜,行EST或胆总管结石取出。
四、并发症处理1. 急性呼吸衰竭:及时给予氧疗,必要时行机械通气。
2. 急性肾损伤:积极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必要时行血液透析。
3. 胰腺坏死感染:加强抗感染治疗,必要时行外科手术。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的治疗策略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的治疗策略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治疗方法及效果,总结治疗策略。
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被诊断为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抗菌治疗,试验组采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合并感染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有所恢复,其中试验组患者的恢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計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的患者时,需加强抗感染治疗,熟练掌握不同抗生素的抗菌谱,并酌情进行选用,本次研究中采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方式进行抗感染治疗,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重症急性胰腺炎;感染;治疗策略;抗生素;抗菌谱胰腺炎(Pancreatitis)指的是多种因素造成胰腺中的胰蛋白酶分泌,引发胰腺自身消化出现水肿、充血、出血及坏死等一系列改变,患者常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消化道症状,其中血、尿淀粉酶水平升高属于本病的特异性表现[1]。
其中重症急性胰腺炎属于比较特殊的类型,具有症状重、起病急、致死率高、并发症发生率高等特点,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2]。
胆囊炎、胆结石等胆道疾病以及暴饮暴食等因素均可引发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发生[3]。
其中感染是患者发病后常见的并发症,因此在常规治疗同时注重抗感染治疗,有助于增加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本次研究探讨了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的治疗方法及效果,并总结了治疗策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被诊断为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的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制定的《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标准中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相关诊断标准,且依照该标准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病程进行分期,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38例,试验组男28例,女10例,年龄25~71岁,平均(48.0±4.1)岁;对照组男27例,女11例,年龄24~70岁,平均(47.0±3.9)岁。
周国雄: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抗菌治疗策略
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抗菌治疗策略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消化科周国雄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随着重症监护、对早期液体复苏和脏器功能保护的重视,其早期死亡率已明显降低,而胰腺和胰周感染已逐渐成为诱发死亡的主要原因,对于CT发现胰腺坏死组织大于50%的患者,其感染的发生率可高达40%~70%,因此预防和治疗感染已成为降低SAP死亡率的关键。
1、 SAP 继发性感染的机制在SAP 发病早期, 体内各种炎症细胞被激活, 释放各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 引发机体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近年来各种综合治疗的发展, 使大部分SAP 患者得以渡过此期。
如果病情未能控制, 细菌增殖, 内源性细菌和毒素及外源性细菌可进一步激活体内各种炎症细胞, 引起坏死组织感染、胰腺囊肿感染和胰腺脓肿等继发性感染性疾病, 同时可导致全身继发性严重感染, 使SAP 处于第二个高峰死亡期。
胰腺感染最重要的原因仍是各种内源性感染, 如致病细菌可以从病变的胆囊和胆管或泌尿系器官, 经腹腔、门静脉、淋巴管或血液扩散到胰腺; 也可通过胆道系统经共同通道返流入胰管到胰腺组织内; 肠黏膜屏障破坏、肠道微生态失调、免疫防御功能减弱引起的肠道内细菌移位也是造成胰腺感染的重要原因。
实验证明影响细菌移位的因素有3 个:( 1) 肠道微生态失调, SAP 时肠道功能发生改变如肠动力减弱, 肠腔积液、积气, 肠管扩张等, 为肠道内细菌的过度繁殖创造了条件, 引起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的肠道需氧菌过度增殖,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明显减少, 破坏了肠道微生态的平衡; ( 2 ) 宿主免疫防御功能削弱, 胰腺炎患者的全身免疫系统尤其是T 淋巴细胞功能下降, 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低下, 清除细菌的能力下降; ( 3) 肠黏膜屏障的破坏, SAP 时存在着肠道血流减少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现象, 可直接损伤肠道组织, 肠黏膜屏障受到损害, 肠道通透性发生。
急性胰腺炎消化内科的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
急性胰腺炎消化内科的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发布时间:2021-05-27T06:44:54.701Z 来源:《航空军医》2021年4期作者:王蕾邢书慧通讯作者[导读]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胰腺炎消化内科的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
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3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对其实施消化内科治疗,评价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的有效率较高,为93.33%。
且治疗后患者的A-PACHE-II、血液淀粉酶、C反应蛋白指标显著优于治疗前。
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消化内科对症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临床可以考虑加以推广应用。
王蕾邢书慧通讯作者(北戴河康复疗养中心河北秦皇岛 066000)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胰腺炎消化内科的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
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3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对其实施消化内科治疗,评价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的有效率较高,为93.33%。
且治疗后患者的A-PACHE-II、血液淀粉酶、C反应蛋白指标显著优于治疗前。
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消化内科对症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临床可以考虑加以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消化内科;治疗方法;临床效果急性胰腺炎在临床上十分常见,该疾病病情凶险,变化快,患病后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急性腹痛等症状。
严重时甚至会诱发腹膜炎和休克,导致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该疾病近些年的发生率逐渐升高,目前我国因为该疾病死亡的人数逐年增加。
疾病的引发因素较多,需要尽早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1]。
本文的研究内容即为急性胰腺炎消化内科的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这项研究中,选取30例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其中男女比例为4:6,平均年龄为(55.9±6.4)岁。
全部患者的疾病均确诊。
本次研究在获得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许可后方正式展开。
1.2纳入及排除标准选定的患者已获悉此项研究,并将自愿合作完成所有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没有其他严重的组织或器官器质性疾病,并且具有正常意识;排除其他严重的组织或器官器质性疾病,抵触参加这项研究,并且对研究人员提出的与研究相关的问题难以清晰和自主回答,该患者家庭强烈拒绝这项研究,无法有针对性地回答问题,在研究中期(例如转移或死亡)退出。
急性胰腺炎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急性胰腺炎的病因治疗与预防急性胰腺炎最多采用保守治疗。
治疗原则是尽量减少胰液分泌,预防感染,预防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发展。
轻度胰腺炎患者的保守治疗可以治愈。
如果重度急性胰腺炎加重,往往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能减少胰腺分泌,使胰腺休息。
2用生长抑素等药物可明显抑制胰液分泌。
3.曲马多种止痛药可用于缓解痉挛和镇痛,以减轻患者的疼痛。
阿托品或山楂碱可缓解十二指肠括约肌痉挛和疼痛。
4、急性胰腺炎早期大量液体复苏治疗需要大量液体灌注治疗,稀释胰液浓度,减状,保持正常尿量,避免急性肾功能的发生。
5.预防急性胰腺炎感染需要抗感染治疗。
常用的抗生素有喹诺酮类、头孢他啶、甲硝唑等。
6.中药治疗可通过胃管注射复方清胰汤帮助患者恢复胃肠功能,帮助患者排便和腹胀。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急性胰腺炎患者伴有胰腺周围组织坏死,通常需要手术清创治疗,基本措施是去除坏死组织和局部灌洗排水治疗。
术后,通过持续的灌洗和冲洗来去除坏死组织。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由胰管阻塞、胰管内压突然升高和胰腺血供不足引起的急性胰腺炎症。
临床表现为上腹痛、恶心呕吐、腹胀、腰肌紧张、压痛、反弹痛、肠鸣声减弱或消失、血尿淀粉酶升高。
大约一半的患者伴有胆道疾病。
这种疾病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有水肿型和出血型,本质上是病变发展的两个阶段。
水肿病变较轻,较为常见。
出血型又称坏死型,病变严重,易休克,并发症多,死亡率高,但罕见。
因此,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关键。
⒈上腹部突然剧痛,疼痛持续且阵发性加重,并辐射到背痛。
⒈恶心、呕吐和腹胀。
⒈上腹或全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⒈高烧、黄疸或休克严重。
⒈脐周呈蓝色变化,称为Cullen征。
两侧或左侧腰部呈蓝色,棕色大面积不规则瘀斑,称为Grey-Turner征。
1.当白细胞计数轻度胰腺炎时,可能不会增加或轻微增加,但在严重病例和感染时,往往会显著增加,中性粒细胞也会增加。
2.淀粉酶测定这是急性胰腺炎诊断的重要客观指标之一,但并不是一种特殊的诊断方法。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感染的处理对策与思考
在实施营养支持治疗时,应注意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胃肠道功能 及并发症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手术治疗时机与方式探讨
手术时机选择
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感染的患者,手术治疗时机应根据患者病情、感染程度及全身状况综合评估后确定。一 般来说,对于胰腺坏死继发感染或合并其他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应积极考虑手术治疗。
发病原因
临床表现
患者常出现剧烈腹痛、恶心、呕吐、 发热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休克、多 器官功能衰竭等。
胆道疾病、酒精过量摄入、高血脂等 因素均可引发重症急性胰腺炎。
腹腔感染与重症急性胰腺炎关系
腹腔感染定义
腹腔感染是指腹腔内脏器或组织发生感染引起的炎症,是重症急性胰腺炎常见的并发症之 一。
腹腔感染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联系
心理干预在康复过程中作用
缓解焦虑情绪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采取心理疏导、认 知行为疗法等方法进行干预,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
增强治疗信心
通过心理干预,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
促进身心康复
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减轻疼痛感受,从而促进患 者的身心康复。
家属参与和沟通技巧培训
家属参与支持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 和生活照顾。
沟通技巧培训
对家属进行沟通技巧培训,指导家属如何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 帮助患者更好地表达自身需求和感受。
共同应对挑战
通过与家属的合作,共同应对患者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遇到的挑 战和问题,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04
并发症预防与管理
呼吸系统并发症预防措施
早期识别高危因素
对年龄大、有吸烟史、慢性肺部疾病等患者进行 呼吸功能评估,制定个性化预防措施。
胰腺炎的治疗用药方案
胰腺炎的治疗用药方案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胰腺组织的炎症和破坏。
此疾病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病情和患者身体状况,以制定合理的治疗用药方案。
本文将介绍胰腺炎的常用药物治疗方案。
1. 镇痛药物胰腺炎常常伴随剧烈的胰腺疼痛,因此镇痛是胰腺炎治疗的首要步骤。
常用的镇痛药物包括非处方药物如酒石酸美托洛尔和阿司匹林。
酒石酸美托洛尔可以减轻胰腺的酸化程度,从而缓解疼痛症状。
阿司匹林则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能够缓解炎症引起的疼痛。
2. 抗生素胰腺炎常常伴随着细菌感染,因此抗生素的应用是胰腺炎治疗的重要环节。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及青霉素类等。
具体的抗生素选择应根据细菌感染情况和药物敏感性测试结果来确定,通常采用广谱抗生素治疗。
3. 酶替代治疗胰腺炎患者由于胰腺功能损伤,会导致消化酶的分泌不足,从而造成食物消化不良。
因此,酶替代治疗是胰腺炎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常用的酶替代药物包括胰蛋白酶和胆汁酸盐。
胰蛋白酶可以帮助消化蛋白质,胆汁酸盐则有助于消化脂肪。
4. 调节胃酸分泌药物胰腺炎患者常常伴随胆汁反流和胃酸分泌增多,从而加重炎症和疼痛。
因此,应用调节胃酸分泌药物可以减轻症状。
常用的药物包括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阻滞剂。
质子泵抑制剂能够抑制胃酸的分泌,而H2受体阻滞剂则能够阻断胃酸的分泌。
在使用以上药物治疗胰腺炎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根据病情选择药物剂型和用量,遵循医生的指导并避免自行更改用药方案;2. 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及时与医生沟通;3. 遵循规定的用药时间和间隔,不要过量用药或忽略用药;4. 忌烟酒及一些刺激性食物,遵循清淡饮食原则;5. 定期复查胰腺功能和炎症指标,根据病情调整用药方案。
总之,在治疗胰腺炎过程中,合理的用药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选择适当的镇痛药物、抗生素、酶替代药物以及调节胃酸分泌药物,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控制炎症,并达到治疗的效果。
但是,用药期间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急性胰腺炎治疗的10个建议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三、明确病因
• 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原因是酗酒和胆道梗阻,各占40%左右。罕
见的病因包括血脂异常、高钙血症或药物。
• 因此,最初的检查包括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
(ALT)、γ-谷氨酰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和胆红素,并 进行腹部超声检查以确认或排除胆道病因。
一、确定高危患者
• 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可以用于预测疾病的严重程度,第
1天没有SIRS的话,那么患者发展成重症的可能性就降低。
• 容易应用的评分系统是床旁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指数。评分≥3分
与死亡率显著增加相关。
• 在初始阶段(第一周),急性胰腺炎是一种高度动态变化的疾病,
应该每天重新评估预测。
• 最佳介入治疗应跨学科讨论,可考虑感染性坏死引流,尤其是对
于脓毒症患者。
• 当坏死组织大部分被包裹时,内镜下经胃或经十二指肠入路引流,
或内镜下坏死切除术是放射引导下经皮入路、手术清创的替代方 法。
THANK YOU.
• 还应测定血清钙和甘油三酯浓度。如果血清甘油三酯浓度超过
11.3 mmol/L或1000 mg/dL,可认为高甘油三酯血症是潜在的 病因。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三、明确病因
• 在高达30%的患者中,无法确定急性胰腺炎的病因,需要在患者
稳定后进行后续一系列检查,比如内镜超声、磁共振成像(MRI)、 磁共振胆管造影(MRCP)。
临床恶化,应进行腹部CT扫描。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五、监测腹内压
• 腹内高压,定义为持续腹内压(IAP)≥12 mmHg,发生在大多数
急性胰腺炎的紧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急性胰腺炎是一种严重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病急、病情重、并发症多,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急性胰腺炎的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保障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生命安全;2. 提高急性胰腺炎的救治成功率;3. 降低急性胰腺炎的死亡率;4. 提高医护人员对急性胰腺炎的救治能力。
三、预案组织架构1. 预案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预案的实施;2. 临床救治小组:负责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救治;3. 护理小组:负责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工作;4. 药物及设备保障小组:负责药品、设备的供应与维护;5. 教育培训小组:负责医护人员及家属的培训工作。
四、预案内容(一)患者接诊与评估1. 患者接诊:接到急性胰腺炎患者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2. 评估病情:对患者进行快速评估,了解患者的基本病情,包括腹痛程度、呕吐情况、意识状态等;3. 生命体征监测:持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
(二)紧急救治措施1. 禁食、胃肠减压:患者禁食,放置鼻胃管持续吸引胃肠减压;2. 补液:根据患者心肺功能情况,给予大量补液,一般补液量在2000-3000ml;3. 药物治疗:a. 抑制胃酸分泌:给予泮托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b. 抑制胰酶分泌:给予生长抑素、奥美拉唑等药物;c. 抗生素:根据病情给予抗生素,如头孢曲松等;d. 胰酶抑制剂:给予乌司他丁等药物;4. 镇痛治疗:给予哌替啶等镇痛药物;5. 抗感染治疗:根据病情给予抗生素;6. 外科治疗:如出现急性胰腺炎合并脓肿或假性囊肿,诊断可疑或不排除溃瘍病穿孔或小肠坏死时,应及早采取外科手术治疗。
(三)病情观察与护理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包括腹痛程度、呕吐情况、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等;2. 加强护理,保持患者舒适,预防并发症;3. 定期评估患者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四)转运与交接1. 转运:如需转运患者,应做好充分准备,确保患者安全;2. 交接:患者转运过程中,做好交接工作,确保信息准确、完整。
胰腺炎的治疗药物方案
三、药物治疗方案
1.一般治疗
(1)禁食、胃肠减压:减轻胰腺负担,降低胰腺分泌。
(2)补液治疗: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维持内环境稳定。
(3)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营养支持方式。
2.药物治疗
(1)抑制胰腺分泌:
①抑酸治疗: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等),降低胃酸分泌。
3.针对不同病因,个体化治疗;
4.遵循阶梯式药物治疗原则,避免过度治疗。
三、药物治疗方案
1.非手术治疗
(1)禁食、胃肠减压:减轻胰腺负担,降低胰腺分泌。
(2)补液治疗:根据患者病情,给予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失衡。
(3)抗感染治疗:针对病原菌选用敏感抗生素,如第三代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等。
(4)止痛治疗:根据疼痛程度,选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或阿片类止痛药。
2.药物治疗
(1)抑制胰腺分泌:
①抑酸治疗:选用质子泵抑制剂(PPIs),如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等,减少胃酸分泌,降低胰腺分泌。
②抑酶治疗:选用胰酶制剂,如熊去氧胆酸、硫酸镁等,降低胰腺分泌。
(2)抗氧化治疗:选用抗氧化剂,如谷胱甘肽、N-乙酰半胱氨酸等,减轻氧化应激损伤。
(完)
②抑酶治疗:使用胰酶抑制剂(如熊去氧胆酸、硫酸镁等),减少胰腺分泌。
(2)抗感染治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据病原菌种类,选用敏感抗生素。
(3)止痛治疗:根据疼痛程度,合理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或阿片类药物。
(4)抗氧化治疗:使用抗氧化剂(如谷胱甘肽、N-乙酰半胱氨酸等),减轻氧化应激损伤。
(5)改善微循环:选用丹参、川芎嗪等中药注射剂,改善胰腺微循环。
胰腺炎病例总结范文
一、病例背景患者,男,45岁,因“上腹部疼痛3天,加重1天”入院。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糖尿病病史5年。
入院查体:体温37.5℃,脉搏9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30/80mmHg。
上腹部压痛,以左上腹为著,无反跳痛,肌紧张。
实验室检查:血淀粉酶升高,尿淀粉酶升高,血糖升高,血钙降低,白细胞计数升高。
二、诊断与治疗1. 诊断: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急性胰腺炎。
2. 治疗:(1)禁食禁水:患者入院后立即给予禁食禁水,以减轻胰腺负担。
(2)补液:根据患者的血压、心率、尿量等指标,给予补液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3)抗感染:给予抗生素治疗,预防感染。
(4)抑酸:给予奥美拉唑等抑酸药物,减少胃酸分泌,减轻胰腺负担。
(5)解痉止痛:给予阿托品等解痉止痛药物,缓解疼痛。
(6)营养支持:给予肠外营养,保证患者的营养需求。
三、治疗效果与预后经过治疗,患者症状逐渐缓解,疼痛明显减轻,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恢复正常。
实验室检查结果也逐渐好转,血淀粉酶、尿淀粉酶降至正常范围,血糖、血钙恢复正常。
患者于入院后7天出院,出院时病情稳定。
四、病例分析1. 病因分析: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可能存在胰腺血液循环不良,导致胰腺炎的发生。
2. 临床表现:患者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加重1天,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符合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
3. 治疗要点:禁食禁水、补液、抗感染、抑酸、解痉止痛、营养支持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关键。
4. 预后:患者经过积极治疗,病情逐渐好转,预后良好。
五、经验与教训1. 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应加强胰腺炎的筛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2. 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胰腺炎的认识,预防胰腺炎的发生。
4. 注意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如感染、胰腺坏死等,及时进行处理。
总之,急性胰腺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关键。
护理专业知识:急性胰腺炎的治疗
护理专业知识:急性胰腺炎的治疗
1.非手术治疗
防治休克,改善微循环、解痉、止痛,抑制胰酶分泌,抗感染,营养支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加强重症监护的一些措施等。
(1)防治休克改善微循环,应积极补充液体、电解质和热量,以维持循环的稳定和水电解质平衡。
(2)抑制胰腺分泌。
(3)解痉止痛,应定时给以止痛剂。
(4)营养支持,急性重型胰腺炎时,机体的分解代谢高、炎性渗出、长期禁食、高热等,病人处于负氮平衡及低血蛋白症,故需营养支持,而在给予营养支持的同时,又要使胰腺不分泌或少分泌。
(5)抗生素对急性胰腺炎的应用,是综合性治疗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作为预防继发感染,应合理的使用一定量的抗生素。
(6)对腹腔内有大量渗出者,可做腹腔灌洗,使腹腔内含有大量胰酶和毒素物质的液体稀释并排除体外。
(7)加强监护。
(8)间接降温疗法。
2.手术治疗
有感染应予以相应的手术治疗;有局限性区域性胰腺坏死、渗出,若无感染而全身中毒症状不十分严重的患者,不需急于手术。
手术疗法:主要用于重症胰腺炎。
方法有灌洗引流、坏死组织清除和规则性胰腺切除,其目的是将含有胰酶的毒性物质和坏死组织清除。
例题:
患者,35岁,上腹痛2天,呕吐,腹胀,血淀粉酶750U/L(Somogyi),血压80/50mmHg。
脉搏120次/分。
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肾功能衰竭
B.急性胰腺炎
C.急性心肌梗死
D.急性胃炎
E.急性肝炎
正确答案:B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急性胰腺炎治疗方案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胰腺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胰腺的急性炎症反应。
该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急性胰腺炎治疗方案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1. 早期诊断和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通常,患者出现胰腺炎的症状如腹痛、呕吐、发热等时,应立即就医。
医生会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相关检查(如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来确定诊断。
在确诊的情况下,早期治疗包括暂时禁食、静脉输液、控制炎症等。
2. 营养支持:由于急性胰腺炎患者常伴有消化系统的功能受损,因此合理的营养支持是治疗中的重要方面。
通过合理的给予液体和营养支持,满足患者的能量和营养需求,有助于缩短疾病的病程和减轻患者的病情。
通常,患者在急性期不能口服,因此需静脉给予营养支持。
3. 控制炎症和疼痛: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症状之一是剧烈的腹痛。
为了缓解患者的疼痛,可以采用镇痛剂和抗炎药物的治疗。
对于轻度疼痛的患者,可以使用非处方的镇痛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等。
对于疼痛较为剧烈的患者,医生可能会给予比较强效的镇痛剂。
4. 防治并发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常伴有一些并发症,如感染、腹腔内脓肿、胰腺坏死等。
预防并治疗这些并发症是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关键环节。
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会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和其他药物进行治疗。
5. 个体化治疗:每个患者的病情都有所不同,因此个体化的治疗非常重要。
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合并症等因素进行调整。
对于年轻健康的患者,通常采用保守治疗和观察。
而对于年龄较大或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6. 应激性胰腺炎的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一种特殊类型是应激性胰腺炎,通常发生在严重创伤、手术或重症患者中。
治疗应包括纠正和控制引发应激的因素,如创伤修复、感染治疗等。
同时,还需进行充分的营养支持和监测患者的病情。
总结起来,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案应包括早期诊断和治疗、合理的营养支持、控制炎症和疼痛、防治并发症、个体化治疗以及应激性胰腺炎的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急性胰腺炎患者抗菌药物的应 用
一、预防性使用 二、治疗性使用
1.常见的病原体 2.能通过血-胰屏障的抗菌药物特点 3. 药物选择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一、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不能显著降低病死率、胰 腺坏死感染率及外科手术率。
药物从血液进入胰实质,有一系列相关因素,包括药物结构、
血清浓度相持续时间、蛋白结合情况、脂活性、组织结合情况 、生物学转变、电荷、pH以及组织中的灭活因子等。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有效的抗菌药物的特点
血-胰屏障:极性小、脂溶性高的药物就比 极性大、水溶性高的药物更易通过。 血浆蛋白结合率:蛋白结合率越低,游离 抗菌药物浓度就越高,其透过血-胰屏障进 入胰液的浓度就越高。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碳青霉烯抗生素用药方法-正常成人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美罗培南 比阿培南
给药方式
日剂量
静脉滴注
1g-4g(体重≥70kg)
静推、静脉滴注 静脉滴注
1.5g -6g 0.6g,最大量 1.2g
单次剂量
轻度 250mg q6h
中度 500mg q8h 1g q12h
肺炎、尿感、妇 0.3g q12h,重 科、皮肤或软组 症患者可适当增 织 0.5g q8h 加剂量,每日最 HAP、腹膜炎、 大剂量1.2g 中性粒细胞减少 伴感染、败血症 1g q8h
目前在非胆源性胰腺炎不建议预防 性使用抗菌药物
*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3年,上海), 中华消化杂志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针对部分易感人群(如胆道梗阻、高龄、免 疫低下等)可能发生的肠源性细菌易位,可 选择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及甲 硝唑等预防感染*。
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耐药率高,预防应 用应严加限制,谨慎选用。 合理选用抗菌药物,避免使用等级过高、时间 过长导致肠道菌群失调。一般不超过两周。
氟喹诺酮类:莫西沙星或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甲硝唑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碳青霉烯类
一代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1987年) 泰能 帕尼培南/倍他米隆(1993年) 美罗培南 克倍宁 (1995年) 美平 厄他培南 (2002年) 怡万 之 抗铜绿假单胞菌活性增强 ( 比 阿培南) 三代 抗 MRSA(如托莫培南,阿祖培 南在研) 口服剂型
碳青霉烯类的比较: 体外抗菌谱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其天然耐药
细菌
MSSA、链球菌 粪肠球菌 厌氧菌 肠杆菌 产Ampc、Esbls G-菌 铜绿假单胞、不动杆菌属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亚胺培南
++ ++ ++ +++ ++ +
美罗培南
+~++ +~± ++ ++++ ++ +
比阿培南
+~++ +~± ++ +++ ~++++ ++ +
厄他培南
++ +~± ++ ++ ++ -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与内毒素的关系 亚胺培南作用于PBP2,只诱导少量内毒素释放;
美罗培南作用于PBP2与PBP3,诱导内毒素释放水平高 于亚胺培南。 血循环中内毒素水平升高与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恶化有关。 机体具有清除内毒素的能力,但对病情危重的严重感染 病人,在治疗选择用药时应适当加以考虑。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
一、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二、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中期(演进期)发病2-4周,胰周液体积聚或坏死 性液体积聚。 后期(感染期)发病4周以后,胰腺及胰周坏死组 织合并感染、全身细菌感染、深部真菌感染等。 CT显示坏死病灶中气泡征。 PCT、CRP增高 穿刺吸引物细菌培养阳性
二代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本类药物所致的严重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多发生在
碳青霉烯类使用注意事项
原本患有癫痫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肾功能减退
未减量患者。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亚胺培南不适用;其他 品种加强观察抽搐等严重不良反应。 正在服用丙戊酸钠类药物的患者禁用。 肾功能不全及老年患者需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剂 量。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3.抗菌药物选择三大原则
抗菌谱为革兰阴性杆菌、厌氧菌为主 脂溶性强 有效通过血胰屏障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碳青霉烯类; β内酰胺类加酶抑制剂; 第三代头孢菌素+抗厌氧菌药物; 喹诺酮类+抗厌氧菌药物。
推荐方案-“降阶梯”策略*
*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3年,上海),中华消化杂志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国家抗微生物治疗指南:
首选治疗药物: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4.5g q8-q6h, 头孢哌酮舒巴坦 3g q8h ±甲硝唑 备选治疗药物: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 0.5g q6h或美罗培南 1g q8h或帕尼 培南/倍他米隆或比阿培南0.6g q12h-q8h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1.常见的病原体
国家抗微生物治疗指南: 胰腺感染常见的病原体包括:大肠埃希菌, 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厌氧拟杆菌,肠 球菌,葡萄球菌等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 能通过血-胰屏障的抗菌药物特点
药物、包括抗生素,在不同组织和体液内的分布并不一致,即 使肺、肝这样血供丰富的器官,组织中的抗生素浓度与血清浓 度也存在着差异。 抗菌药物在通过血胰屏障时,要依次透过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 内皮细胞层、基底膜层、腺泡细胞层、泡心细胞层(闰管在腺 胞细胞内壁形成的变形细胞层)以及闰管(连接泡心细胞和小 叶内导管的微管)的上皮细胞层,方能进入胰液。
第十四章 感染性疾病
急性胰腺炎患者 抗菌药物治疗方案选择
药剂科 2016.6.28
AP的处理措施
1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发病初期的处理 脏器功能维护
抑制胰腺外分泌和胰酶抑 制剂
6
胆源性AP内镜治疗
2
7
局部并发症处理
全身并发症处理 中医中药 手术治疗
3
8
4
营养支持
9
5
抗菌药物的应用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