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高考中文言虚词破译四法

合集下载

高考文言文学习技巧:文言文虚词的解答技巧

高考文言文学习技巧:文言文虚词的解答技巧

高考文言文学习技巧:文言文虚词的解答技巧对于高考语文来说,文言文是一个重要的板块,而其中虚词的理解与运用更是关键。

掌握好文言文虚词的解答技巧,对于提高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力,提升高考语文成绩有着重要意义。

一、常见的高考文言文虚词在高考文言文考查中,常见的虚词包括“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等。

这些虚词在句子中起着不同的语法作用和表达不同的语义关系。

二、虚词的语法作用1、连接作用“而”字常用来连接词、短语或句子,表示并列、转折、承接、递进等关系。

例如,“敏而好学”中表示并列;“人不知而不愠”中表示转折;“温故而知新”中表示承接。

“则”字也有连接的作用,可表示顺承、假设、转折等关系。

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表顺承;“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表假设。

2、助词作用“之”字在很多情况下充当助词,如“怅恨久之”中的“之”,起补足音节的作用;“何陋之有”中的“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者”字常作助词,用在主语后,表停顿,引出判断;或用在时间词后,起语助作用。

3、代词作用“其”字可作代词,代人、代事、代物。

“吾视其辙乱”中的“其”,代指对方的军队。

“焉”字有时也作代词,相当于“之”。

4、语气词作用“也”字通常作为语气词,表判断、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

“乎”字也能表达多种语气,如“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表反问语气。

三、虚词的解答技巧1、结合语境推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往往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判断。

在阅读文言文时,要将虚词所在的句子放入整个文段中,理解上下文的意思,从而推断出虚词的准确含义。

例如,“而”字在“蟹六跪而二螯”中表示并列,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中表示转折。

2、积累常见用法平时学习中,要对常见虚词的常见用法进行系统的积累和归纳。

通过大量的阅读和练习,熟悉每个虚词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形成一种语感。

遇到新的句子时,就能快速联想和判断。

3、比较分析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虚词,可以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来加以区分。

2021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的推断方法

2021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的推断方法

2021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的推断方法我们考试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基本都在课本里,可以这样说,只要围绕课本这个“根据地”学习,考试取得好成绩自然不是问题。

下面是小偏整理的2021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的推断方法,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2021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的推断方法1、对照比较法就是熟记一些文言虚词的典型例子,将句子、意义和用法一同记住,在做题过程中,将给定的句子与典型例句进行比较,推出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虚词判断方法。

例如“之”的用法,我们可以熟记“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子孙视之不甚惜”等三个句子,我们可以分清它们的用法分别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宾语前置的标志、代词。

了解了这些用法,下面的三个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①蚓无爪牙之利。

②夫晋,何厌之有。

③侵之愈急。

2、语境推断法就是联系语境作具体分析,判定虚词的具体意义和用法的方法。

①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蒲松龄《促织》)语境是一只“青麻头”(蟋蟀)藏匿在“针针丛棘”之中。

由此可推断“焉”是兼词“于此”。

“伏焉”即“伏在那里”。

3、“删”“换”“代”法有些文章虚词的用法,可以通过删除或替换的方法来推断。

删除或替换虚词后句意表达不受影响的一般是连词。

4、语法分析法根据语法知识判别虚词意义,首先将句子主干抽出,划分句子成分,而后看虚词的功能。

一般来说,代词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和定浯;副词充当句子的状语;介词往往与名词、代词组合构成介宾短语充当句子的状语、补语;连词在句子中只起连接作用,不作句子的成分,表动态或语气。

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吾妻”是主语:“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作谓语:“我”是宾语;由此可确定“之”介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②卑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鄙贱之人”中,“人”是中心词,“鄙贱”是定语,所以“之”应是助词,相当于“的”。

5、句式分析法①多于南亩之农夫(杜牧《阿房宫赋》)是介宾短语后置句,“于南亩之农夫”介宾短语,“于”是介词“比”的意思。

高考文言虚词用法推断妙招

高考文言虚词用法推断妙招

• c) 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 氏将伐颛臾》) • “焉”用在疑问句中,表示责备得语气, 由此可推断“焉”是疑问代词,可译为 “何、哪里”。
• d) 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 “焉”用在陈述的语境里,是语气助词。
总结
• • • • 解答虚词题的思路: ①检索该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②辨认课内语句的出处和意义、用法 ③放回原文,结合较宽的语境加以代 入、确认。 • 提醒:熟记常见虚词意义和用法是解 题的前提,了解课文出处并理解正确 是成功的关键。
• ①多于南亩之农夫(杜牧《阿房宫赋》) • 是介宾短语后首句,“于南亩之农夫”介宾短语,“于” 是介词“比”的意思。 •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苏轼《石钟山记》) • 是定语后置句,“”“石”是中心语,“铿然有声者”是 定语,“之”是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 ③何以战(《左传•曹刿论战》) • 是宾语前置句,“何以”即“以何”,“以”是介词“凭 借”的意思。 • 竖子不足与谋(司马迁《鸿门宴》) • 是省略句式,“与”后面省略了宾语“之”,“与(之)” 是介宾短语,“与”是介词“和、跟”的意思。 • ⑤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蒲松龄《促织》 • 是被动句,“为”表被动,是介词“被”的意思。
高考文言虚词 用法推断妙招
一、看语法结构:借助语法结构分析可 以推断文言虚词的用法。
• ①先妣抚之甚厚。(归有光《项脊轩志》) • “抚之”是动宾短语,“之”是动词“抚” 的宾语,代词,代“妪”,可译为“她”。 • ②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庄子•秋水》) • “仲尼之闻”是偏正短语,“之”用在定语 和中心语之间,是结构助词,可译为“的”。
二、对应位置
• 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 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推 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 • ① 舟遥遥以轻颺,风飘飘而吹衣。(陶潜《归去 来兮辞》) • “以”和“而”处于对应位置,“而”是表修饰 的连词。 • ②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贾谊《过秦 论》) • “因”和“乘”处于对应位置,“乘”是介词 “趁着”的意思,由此可推断“因”也是乘着的 意思。此句的“利”“便”也是对文,都是指有 利的形势。

高考文言虚词复习四法-最新教育文档

高考文言虚词复习四法-最新教育文档

高考文言虚词复习四法1 梳理网络,全面落实。

考生要以考纲规定的必须掌握的文言虚词为“经”,以高中语文课本以及各种资料中出现的文言虚词用法为“纬”,以“词性―用法―意义”为序列,对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进行全面的梳理,形成一个比较全面而系统的知识网络。

在梳理过程中。

要做到“三个突出”:一是突出“主干”知识,避免繁琐分类:二是突出“常见”用法,避免偏难冷僻;三是突出“具体”运用,避免死记硬背。

考生可以编制一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表”,列出词目、词性、用法及解释等,做到全面落实,扎实掌握。

2 精选例句,归类突破。

精选典型例句,有两个基本途径:一是课本中的文言文基本篇目,二是课本归类练习中的例句。

在精选过程中,还要注意两点:一是要精选用法比较典型、能充分体现古代汉语语法规则的,不要选那些在语法上尚有争议的例句;二是要选字句比较浅易的,不要选那些比较冷僻的例句。

精选以后要加以归类总结。

逐点突破,铭记于心,做到有备无患。

3 了解用法,准确判断。

从近几年高考考查的实际情况来看,一般命题方式是比较各句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其异同。

遇到虚词考题,考生首先要弄清题干要求,然后弄清每项的句意,再把该虚词的词性、用法和句意结合起来,确定它的意义,进而确定选项。

具体操作时要做到“四看”:一看虚词在句中充当什么成分,二看虚词在句中所处的位置,三看虚词所在句子的句式特点,四看虚词所在句子的语气。

4 强化训练,促进迁移。

考生可以用课文例句中的虚词用法去解读选文中的“虚词”,再带着对选文中“虚词”用法的揣摩到课文例句中找“娘家”,双向迁移,寻同析异,反复比较,不断增强自身的知识迁移能力。

[高考模拟题]1 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③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④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⑤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⑦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 B①⑦/②③/⑤⑧/④⑥C①⑥/②④/③⑦/⑤⑧ D①④/②③/⑥⑦/⑤⑧2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乎”字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②曰:壮士!能复饮乎③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④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A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B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C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D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何”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是例: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

高考文言虚词推断方法

高考文言虚词推断方法

把握规律学会分析
1.标志识别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特殊文言句式或固定词组的标志词。
1、表被动的“见、于、为、为所”等, 2、表宾语前置的“之”(如“何陋之有”)、“是”(如 “唯利是图”)、“所”(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3、“是以=以是”,译为“因为这”; 4、“无以”,译为“没有用来....的”; 5、“其.....之谓也(乎)”,可译为“大概(恐怕、难 道)说的是......吧(吗)”。
(2)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之不室者,论而供秩焉。
• 译文:现在我请求对没人供养的年老病弱之人,没有家室的鳏夫寡妇, 分别用不同的等级供给他们的生活用度。
• 解析:“老弱之不养,鳏寡之不室者”,定语后置句;“论”:通 “伦”,等级;“供秩”:供给生活用度。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B )
▪ 10·焉 ▪ 11·也 ▪ 12·以 ▪ 13·因 ▪ 14·于 ▪ 15·与 ▪ 16·则 ▪ 17·者 ▪ 18·之
高考18个文言虚词记忆口诀
• 【18个虚词口诀】 • 于(与)焉何其若 因为所以则而且 乃之乎者也 • 谐音:语嫣何其弱 因为所以则而且 乃之乎者也 • 【奇思妙想】
这个口诀目的是帮助同学们记住18个常见虚词,金庸小 说《天龙八部》中头号美女王语嫣,何其弱不禁风,为什么身 体会这么弱呢?解释一下,因为——所以——则——而且—— 这怎么叫解释呢?简直就是(乃)之乎者也一样的废话连篇。
1、《考试大纲》中的要求:理解常见虚词在
文中的用法。
①“常见虚词”共18个。
②“在文中的用法”是相对于在词典中的用
法而言,表现为常见的用法。主要考查学生对该
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词性、意义和用法。
2、考查方式:

高考文言文 突破四类虚词

高考文言文   突破四类虚词

高考文言文突破四类虚词,准确翻译句子1.高频虚词:格外留心,确保翻译到位所谓高频虚词,是指在翻译中被设为得分点频率较高的虚词,主要有“以、其、因、乃”四个。

(1)“以”字频率最高,在语境中,主要译准其介词义,如“用(拿)”“把”“根据”“凭借”等义项;译准其连词义,如“因为”;另有实词义“以为”“率领”也不可忽视。

(2)“其”,翻译中考查较多的是其指示代词义“那”“那些”,活用为第一人称的“我”“自己”;另一重点是其语气副词义,如表示推测的“大概”,表示反问的“难道”,表示期许的“可要”“一定”,表示婉商的“还是”等,这些都需要结合“其”在句中的位置及语境准确译出。

(3)“因”,主要考查的是“于是(就)”“趁机”“通过”“用来”等义项在语境中的确定。

(4)“乃”,主要是语境中“于是”“才”“竟然(却)”三个义项的辨析。

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钱乙)本有羸疾,性简易,嗜酒,疾屡改,自以意治之,辄愈。

最后得疾,惫甚,乃叹曰:“此所谓周痹(一种病)也,周痹入藏者死,吾其已夫!”(选自《宋史·钱乙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藏,通“脏”;其,表推测,大概;已,止,意为“结束”。

答案:(钱乙)最后一次犯病,憔悴(疲倦)得厉害,就叹息道:“这就是(医生)所说的周痹病,周痹进入脏腑的话(人)就要死了,我大概要完了!”2.可译可不译的虚词:细心区分,当译则译,不当译则删有一部分虚词,兼有结构或语气助词和其他词性,如“之”“焉”“者”“乎”等,其结构、语气助词一般情况下皆可不译,但不能把其他词性义当作助词而不译。

这里,尤其要留心“焉”“者”两个字。

(1)焉:作为句中或句末语气助词时,可不译;但当放在动词后面作代词或兼词时,有实义,必须译出。

(2)者:主要有两个义项:一是作代词,可译为“……的人(事、地方)”;二是作助词,表句中停顿,与“也”构成判断,或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不必译出。

推断文言虚词方法

推断文言虚词方法

推断文言虚词六法1、句意分析法如“非挟太山以超之类也”,根据句意“不是挟带着泰山来跨过这一类情况”,就可确定“以”是连词“来”,表目的。

又如“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一句的“因”是什么词,可以结合句子的意思“府吏听说了这个变故,就暂时请假赶了回去”,确定“因”是连词“于是,就”,表承接关系。

2、上下文推断法如“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壁”一句,这里的“乃”是副词还是连词呢?我们可以考查一下前文的意思:前文蔺相如说和氏璧是天下共同称颂的宝玉,王送璧时设九宾礼于庭,表示对大国的尊重,那么璧送来了,王也应对国表示尊重,“设九宾于廷”。

这样开来,蔺相如提出的是一个必要条件,两句间是“只有……才……”的关系,因此,“乃”是应解释为“才”,表条件。

3、代入筛选法如“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我们知道“何”的主要用法和义项有:①疑问代词,译为“什么”“哪里”“为什么”“怎么样”等;②副词,译为“怎么能”“什么”“多么”等;③通“呵”,“喝问”;⑤复音虚词“奈何”“何如”“何乃”“何其”等。

一一代入进行理解和筛选,就不难确定副词“多么”这个义项了。

4、交换理解法如判断“与我银,为君致阁职”“谁为大王为此计者”这两句,我们知道第二句中的“为”是介词“替”“给”,代入第一句理解:“给我银子,我为你谋个阁职务。

”句子是通的,所以该处的“为”也作介词“替”“给”讲。

5、结构推断法文言句子讲究整齐、对称,抓住这点,我们可从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推知相同位置的另外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

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而”是连词表修饰关系的,那么“以”也该和它相同,作连词表修饰关系。

二是根据词语在句子中所作的成份来推断。

不同的句子成份就决定了词语的词性和用法。

如“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两句,第一句的“其”在句中作主语,因此应该是代词“它(指鹤)”;后一句的其不作句子成份,只表反问语气,因此应该是副词。

高考语文:把握文言虚词四法

高考语文:把握文言虚词四法

结合实例,归纳比较文言虚词数量虽少,用法却很复杂,通过归纳和比较来整理比较合适。

同学们已有多年学习文言文的经历,积累了不少实例,也为归纳比较提供了条件。

对于兼具好几种词性的虚词,譬如“之”“其”“以”“焉”等,归纳比较时一般先区分词性,而后再对同一词性下的不同用法进行分类。

对于词性单一或较少的,譬如“者”,我们可以这样归纳:从实用出发,我们不再强调“者”的词性,而是以“指代者”“时间者”这样的名称直白显示它们的功能和意义,同为三字词,又比较上口,配合文字说明,容易记忆。

当然,光有用法的罗列还不行,没有实例作支撑,难以形成深刻的印象,比较也无从谈起。

因此,在整理和理解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例句,尤其是用法极易混淆的例句。

在做题时,同样应该参考这些典型的例句。

完整的归纳离不开深入的比较,尤其是易混淆的用法之间,比较尤其重要。

譬如在“指代者”和“停顿者”这两个例子中,“者”字都出现在判断句中,位置也很相似,用法容易混淆。

但仔细比较,前者可译,有所指代;后者不可译,表示停顿——“者”的指代功能和停顿功能得到了有效的区分。

经过这样一番整理比较,“者”的意义和作用就比较清晰了。

比如,在“齐谐者,志怪者也”“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两句中,各有两个“者”字,用法各不相同。

前一句第一个“者”为“停顿者”,第二个“者”为“指代者”;后一句第一个“者”为“数量者”,第二个“者”为“指代者”。

无论是他人的归纳,还是自己的比较,都应以准确为本、实用为要,而后呢,还需要真正理解、牢固记忆并时常使用,这样,整理成果才不至于成为“花架子”。

先实后虚,以实促虚文言虚词,往往意思比较实,而用法则显得虚。

有些文言虚词,明确了它在句中的意思,就能很容易判断出用法。

以“于”“乎”“以”为代表的介词,以“之”“其”“何”为代表的代词,表现得尤其明显。

这时,我们可以采取先实后虚、以实促虚的方法,通过把握意思来帮助判断用法。

高考必须掌握的18个虚词,攻克阅读理解四个技巧!

高考必须掌握的18个虚词,攻克阅读理解四个技巧!

高考必须掌握的18个虚词,攻克阅读理解四个技巧!导读:教书育人楷模,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让自己不断成长。

让我们一起到店铺一起学习吧!下面店铺网的小编给你们带来了高三语文学习方法文章《高考必须掌握的18个虚词,攻克阅读理解四个技巧!》供考生们参考。

高考必须掌握的18个虚词文言虚词总结:1、而一、用作连词。

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蟹六跪而二螯。

(《劝学》)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滕王阁序》)(二)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三)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如: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谏太宗十思疏》)(四)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因人力而敝之,不仁。

(《烛之武退秦师》)(五)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如: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二、用作代词。

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记王忠肃公翱事》)三、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例如: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2、何⑴什么。

例:①何陋之有②夫晋,何厌之有?⑵怎么样。

例:①如太行、王屋何?②其如土石何?⑶哪里。

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⑷多么。

例: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⑸为什么。

例: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者二者之为,何哉?②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⑤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⑹怎么。

例:①若为佣耕,何富贵也?②徐公何能及君也?⑺何:通呵,喝问。

例: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

)「何如」怎么样,怎样。

例:①吾欲之南海,何如?②今日之事何如?⑤求,尔何如?「何消」哪用得着。

例:这自然,何消吩附。

「何尝」并非。

例:你说的何尝不是。

「何加」有什么益处。

例:万钟于我何加焉!3、乎一、用作语气助词。

高考复习文言文虚词和实词推断技巧整理

高考复习文言文虚词和实词推断技巧整理

高考文言文虚词推断技巧一、代入筛选法这是我们最常用的方法。

如果我们熟记某个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在阅读和解题时,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获得正确的答案。

【例】“而”,其主要用法有:连词,译为“又”、“而且”、“就”、“却”、“如果”、“因而”;代词,译为“你”、“你的”;动词译为“好像”等。

若要在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④“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⑥“某所,而母立于兹”中找出与其他各句不同用法的句子,在一一代入进行理解和筛选后,就不难确定应为作代词“你的”解释的⑥了。

二、语境推断法文言文阅读离不开具体的语境,常见的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词性词义变化较为复杂,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题。

此法对起关联词语作用的虚词特别有效。

【例】“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故”是“所以”的意思推断,前后句意为因果关系,“以”应为表原因的“因为”。

三、词性界定法有些文言虚词有多种词性,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只要能推断出其词性不一样,那么,其用法肯定也不同。

【例】“吾将以身死白之”/“险以远,则至者少”,前句“以”用在名词“身”前,又处在动词“死”前,可以推断“以”应该是介词,与“身”组成介宾短语做“死”的状语;后句中“以”用在“险”和“远”两个形容词中间,应该是表示并列的连词,所以两句用法不同。

四、句位分析法一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

【例】“其”: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表揣测,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如“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

如“秦王恐其(代荆轲)破璧”。

在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尔其(一定)无忘乃父之志”/“吾其(还是)还也”。

【例】“焉”:在句首,如“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哪里;在句中,如“杀鸡焉用牛刀”,何必;在句末,如“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词,相当于“之”。

文言文虚词答题方法

文言文虚词答题方法

文言文虚词答题方法文言虚词题(答题技巧)1.先翻译每组学过句子中的虚词,再将这个意思套到另一句中来推断虚词用法是否相同。

2.具体辨析时,可在了解18个虚词基本用法的基础上,运用五点意识法:⑴虚实意识:例:第一组:1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2久之,能以足音辨人05高考第二组:1问其与饮食者,则尽富贵者2与嬴而不助五国也⑵结构意识:例:第一组:1所居屋第,不免霜露 2所食唯蘇麦盐而已 3少时衣食无所05高考第二组:1何如东就妻子,徐择木焉 2朝野服焉 3尤且择师而问焉 4咸私哂其矫饰焉第三组:1以三公之府有案吏之名宾 2欲勿予,即患兵秦之来 3幸先以我名告之第四组:1吾将以身死白之 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05高考第五组:1因谓其友曰 2所谓因人成事也⑶句位意识:例:第一组:1其待君王乎? 2尔其勿忘乃父之志3尔其戒之05高考第二组: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2唐临,长安人,周内史谨孙也 3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第三组:1顷之,拜受为少傅 2久之,能以足音辨人第四组:1若素激义,能为我筹此 2显者惭,杜门若不闻者05高考4呼应意识:例:第一组:1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2果为马所颠仆04高考第二组:1视其沼,则浅混而污 2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3此则国人之最也第三组:1若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 2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舞剑第四组:1其所言不实 2山峦为晴雪所洗05高考5语气意识:例:第一组:1其待君王乎? 2其一人大叫第二组:1其李将军之谓也? 2能设而不能动也 3此马氏所以不对也05高考第三组:1岂有禁人在狱而心自安乎? 2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附:考纲所列18个虚词:⑴而①连词:表并列,表递进,表承接,表转折,表修饰,表假设,表因果,表目的“用来”。

②代词:通“尔“,人称代词“你,你的.”③构成复音虚词而已,既而,俄而⑵何①疑问代词:“什么”、“哪里”;“为什么”、“怎么”②副词:“多么”。

高考中的文言虚词破译四法讲解

高考中的文言虚词破译四法讲解

高考中的文言虚词破译四法讲解
高考中的文言虚词破译四法讲解
 一、词性界定法
 有些文言词兼有实词和虚词的双重性质,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只要能推断出其词性不一样,那幺,其用法肯定也不同。

如2003年全国卷第12题的A 项: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第一句是李广根据敌我双方形势,认为此时如果带领一百骑仓惶而逃的话,必致匈奴大军追杀而全体覆没,故第一句中的“以”为实词,作“率领、带领”讲,而第二句为介词“把”。

显然,两者词性有别,那幺该项即为正确答案。

 二、代入法
 2002年高考北京卷第9题的A项为:过于荆,至江上/苛政猛于虎也。

该项中第二句考生熟知,“苛政”与“虎”之间存在比较关系,“于”相当于“比”,以此代入第一句中显然讲不通,事实上第一句中的“于”作“从”讲,由此排除该项。

同样该题D项也可用此法进行判断,可知该项也非正确答案。

再看正确项所涉及的两句:曰:“吾知所之矣。

”因如吴/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第二句出自课文《屈原列传》,“因”作“乘机”解,以其代入第一句中刚好符合上下文语境,由此答案不言自明。

 三、切入法
 2001年高考第13题D项:五千人因衔枚击之/相如因持璧却立。

考察这两句语法结构,第一句主语是“五千人”,第二句主语是“相如”,进一步考察“衔枚击之”和“持璧却立”两者都是连动结构,且都作谓语,由此可见,两者。

文言虚词复习“四法”

文言虚词复习“四法”

文言虚词复习“四法”——兼谈文言虚词解题技巧 2014年高考《考试说明》规定了18个要求掌握的文言虚词,结合近年高考题型看,虚词主要从“意义”和“用法”两个角度考查,面对每一虚词均有多种用法的现实,教师教得苦不堪言,学生记的不胜其烦,有没有一个高效、简洁的记忆方法呢?下面我结合个人的教学反思心得,谈几条虚词复习的方法。

一、把握词性,辩别用法。

即根据某一虚词在不同词性下的用法差异来掌握虚词用法的方法。

“以”与“因”两个虚词均主要有介词和连词两种用法。

如何在句中区别呢? 我们的方法是:后跟代词或名词(包括名词性短语),是介词;后跟动词或句子,是连词。

例如: 1、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2、晋候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以勇气闻于诸候。

5、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6、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7、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上述七个例句中,1、2、5、6皆为连词,其中1、5、6后跟动词,可直接确定,而2后加句子,如把“以其”作为介宾结构看,可承前省略主语,成为“(晋候秦伯)无礼于晋”。

于事理不通,故“其”作“无礼”主语,构成句子。

1、4、7后皆加名词(名词短语),故都为介词。

高考真题 (福建卷05)第6题要求选出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其中B项为: 既览必发以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 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 (北京卷02年)第9题,选出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其中D项为: 知不以利为利矣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两例都可根据“以”后词的词性直接排除。

又如“因”: 1、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2、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3、我欲因之梦吴越。

4、因拔刀斫前奏案。

5、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

上述五个例句中,1、2、3为介词,4、5为连词,皆据其后词的词性判定。

另“之”、“者”“且”也可使用此法判定。

“之”前如为动词,多做代词;“之”前如为名词,多做助词。

高考文言虚词推断

高考文言虚词推断
表祈使语气,可译为“希望”“一定”。
判断下面“也”字的用 法: 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表判断语气
2、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表疑问语气
3、吾真真不能忘汝也!
表感叹语气
十、句式推断法
有些文言虚词的用法,可以借助句式来推断。
是介宾短语后置句,“于南亩之农夫”介 宾短语,“于”是介词“比”的意思。
①多于南亩之农夫(杜牧《阿房宫赋》)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苏轼《石钟山记》)
4.交换理解法 如果给出两个句子,让我们判断句中某个虚词 的用法是否相同,我们可以将其中能确定的一 句中的虚词用法和意义代入另一句来理解,看 句子是否讲得通,如果讲得通,那用法和意义 就是一样的,如果讲不通,意义和用法就不一 样。
如判断“与我银,为君致阁职”“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这两句,我们知道第二句中的“为”是介词 “替”“给”,代入第一句理解:“给我银子,我替 你谋个内阁职务。”句子是通的,所以该处的“为” 也作介词“替”“给”讲。 圣益圣,愚益愚,其皆出于此乎 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蒲松龄《促织》)
是被动句,“为”表被动,是介词“被”的意 思。
例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博鸡者遨于市 师不必贤于弟子 B.为民诬太守者视此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之 C.豪民气尽,以额叩地 以其无礼与晋,且贰于楚也 D.博鸡者因告众曰 相如因持璧却立
如 “其始相助,后必相恶”中的“相”,我们可以用 成语“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一相同结构的成语来 推断,这里“相”是虚指代词“他”,有的又称他为 特殊作用的副词。 “急急乎唯进修是求”一句中“是”的意义和用法是 什么 根据我们熟悉的成语“惟命是从”“唯利是图”来 推断,应该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高中语文文言文虚词的解题方法分析

高中语文文言文虚词的解题方法分析

高中语文文言文虚词的解题方法剖析高中语文文言文虚词的解题方法一、词性界定法有些代言词兼有实词和虚词的两重性质,依据上下代的语境,只需能推测出其词性不相同,那么,其用法一定也不同。

如 2019 年高考全国卷第 12 题的 A 项:今这样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 /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狂风波不可以鸣也。

第一句是李广依据敌我两方局势,认为此时假如带领一百骑仓促而逃的话,必致匈奴大军追杀而全体淹没,故第一句中的认为实词,作带领、带领讲,而第二句为介词把。

明显,二者词性有别,那么该项即为正确答案。

二、数学代入法2019 年高考北京卷第9 题的 A 项为:过于荆,至江上/苛政猛于虎也。

该项中第二句考生熟知,苛政与虎之间存在比较关系,于相当于比,以此代入第一句中明显讲不通,事实上第一句中的于作从讲,由此清除该项。

相同该题 D 项也可用此法进行判断,可知该项也非正确答案。

再看正确项所波及的两句:曰:吾知所之矣。

因如吴/ 秦伏兵绝后来,因留怀王以求割地,第二句出自课代《屈原传记》,因作乘机解,以其代入第一句中恰好切合上下代语境,由此答案不言自明。

三、语法切入法2019 年高考第 13 题 D 项:五千人因衔枚击之/ 相如因持璧却立。

观察这两句语法构造,第一句主语是五千人,第二句主语是相如,进一步观察衔枚击之和持璧却立二者都是连动构造,且都作谓语,因而可知,二者基本语法构造相同,故句中因的用法也应相同,此处都可作于是、就解。

B 项中两个于明显不同,切合题目要求。

四、语境推测法2019 年春天高考全国卷第12 题 D 项:漕水溢则泛滥为田患/ 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第一句上代的语境是漕河与盐河近而不相接,下代写徐九思筑减水桥,俾二水相通,由此可推测该句中的则应为连词,表顺承关系,相当于就、便 ; 再观察第二句,出自课代《崤之战》,晋襄公在受到原轸训斥后,幡然悔过,派人追赶,追到黄河畔的时候,百里孟明视等三人却已经上船出发了。

高考中的文言虚词破译四法

高考中的文言虚词破译四法

[文学常识]高考中的文言虚词破译四法更新时间:2023-07-04 14:23:22[文学常识]高考中的文言虚词破译四法一、词性界定法有些文言词兼有实词和虚词的双重性质,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只要能推断出其词性不一样,那么,其用法肯定也不同。

如2003年高考全国卷第12题的A项: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第一句是李广根据敌我双方形势,认为此时如果带领一百骑仓惶而逃的话,必致匈奴大军追杀而全体覆没,故第一句中的“以”为实词,作“率领、带领”讲,而第二句为介词“把”。

显然,两者词性有别,那么该项即为正确答案。

二、语文代入法2002年高考北京卷第9题的A项为:过于荆,至江上/苛政猛于虎也。

该项中第二句考生熟知,“苛政”与“虎”之间存在比较关系,“于”相当于“比”,以此代入第一句中显然讲不通,事实上第一句中的“于”作“从”讲,由此排除该项。

同样该题D项也可用此法进行判断,可知该项也非正确答案。

再看正确项所涉及的两句:曰:“吾知所之矣。

”因如吴/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第二句出自课文《屈原列传》,“因”作“乘机”解,以其代入第一句中刚好符合上下文语境,由此答案不言自明。

三、语法切入法2001年高考第13题D项:五千人因衔枚击之/相如因持璧却立。

考察这两句语法结构,第一句主语是“五千人”,第二句主语是“相如”,进一步考察“衔枚击之”和“持璧却立”两者都是连动结构,且都作谓语,由此可见,两者基本语法结构相同,故句中“因”的用法也应相同,此处都可作“于是、就”解。

B项中两个“于”显然不同,符合题目要求。

四、语境推断法2001年春季高考全国卷第12题D项:漕水溢则泛滥为田患/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第一句上文的语境是“漕河与盐河近而不相接”,下文写徐九思“筑减水桥,俾二水相通”,由此可推断该句中的“则”应为连词,表顺承关系,相当于“就、便”;再考察第二句,出自课文《崤之战》,晋襄公在遭到原轸怒斥后,幡然悔悟,派人追赶,追到黄河边的时候,百里孟明视等三人却已经上船出发了。

高考文言虚词辨析“4法”

高考文言虚词辨析“4法”

高考文言虚词辨析“4法”《考试大纲》要求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在文中”规定了考查的方向:文言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意义和用法”规定了考查内容:“意义”指相对应的现代汉语翻译,“用法”指文言虚词的词性及语法功能。

高考中,文言虚词已经多年没有单独设题考查,主要是在断句和翻译题中渗透了对虚词的考查。

虚词的考查范围主要是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除了这18个常见文言虚词外,高考也还有对其他文言虚词、兼词和复音虚词等进行考查的情况。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最根本的是要辨识语境,因为虚词的意义并不固定,用法也很灵活,只有结合语境,才能准确把握。

除了辨识语境,考场中,还要掌握以下方法以帮助判断:【即学即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五官莫明于目。

面有黑子,而目不知,乌在其为明也?目能见物,而不能见吾之面,假于镜而见焉。

镜之贵,不如目;镜不求于目,而目转求于镜。

然世未尝以镜之助目,而咎目之失明。

镜何负于目哉?客有任目而恶镜者,曰:“是好苦我,吾自有目,乌用镜为?”久之,视世所称美人,鲜当意者,而不知己面之黑子,泰然谓:“美莫己若。

”左右匿笑,客终不悟。

悲夫!(节选自钱大昕《潜研堂文集》)A.五官莫明于.目而目转求于.镜B.面有黑子,而.目不知目能见物,而.不能见吾之面C.而咎目之.失明久之.,视世所称美人D.乌在其为.明也乌用镜为.【答案】B(A.于:介词。

比/向。

B.而:连词。

表转折,却、但是。

C.之:助词。

用于主谓之间,可不译/表停顿,可不译。

D.为:介词,作为/助词,表反问。

)【参考译文】人的脸部五官中没有比眼睛更明亮的。

但是脸上有黑点,眼睛却看不到,为何认为它是最明亮的呢?眼睛能看到(其他的)物体,却不能看见自己的脸,要借助于镜子才能看见。

镜子的珍贵程度,不及眼睛;但镜子不用求助于眼睛,而眼睛反而要求助于镜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实词,作“率领、带领”讲,而第二句为介词“把”。显然,两者词性有别,那么该项即为正确答案。
历年高考中文言虚词破译四法
一、词性界定法
有些文言词兼有实词和虚词的双重性质,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只要能推断出其词性不一样,那么,其用法肯定也不同。如2003年高考全国卷第12题的A项: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第一句是李广根据敌我双方形势,认为此时如果带领一百骑仓惶而逃的话,必致匈奴大军追杀而全体覆没,故第一句中的“以”
二、数学代入法
2002年高考北京卷第9题的A项为:过于荆,至江上/苛政猛于虎也。该项中第二句考生熟知,“苛政”与“虎”之间存在比较关系,“于”相当于“比”,以此代入第一句中显然讲不通,事实上第一句中的“于”作“从”讲,由此排除该项。同样该题D项也可用此法进行判断,可知该项也非正确答案。再看正确项所涉及的两句:曰:“吾知所之矣。”因如吴/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第二句出自课文《屈原列传》,“因”作“乘机”解,以其代入第一句中刚好符合上下文语境,由此答案不言自明。
2001年春季高考全国卷第12题D项:漕水溢则泛滥为田患/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第一句上文的语境是“漕河与盐河近而不相接”,下文写徐九思“筑减水桥,俾二水相通”,由此可推断该句中的“则”应为连词,表顺承关系,相当于“就、便”;再考察第二句,出自课文《崤之战》,晋襄公在遭到原轸怒斥后,幡然悔悟,派人追赶,追到黄河边的时候,百里孟明视等三人却已经上船出发了。可见,此处“则”也为连词,但构成转折关系,可译为“却已经、倒已经”,两个“则”用法各异,符合题干要求。
2001年高考第13题D项:五千人因衔枚击之/相如因持璧却立。考察这两句语法结构,第一句主语是“五千人”,第二句主语是“相如”,进一步考察“衔枚击之”和“持璧却立”两者都是连动结构,且都作谓语,由此可见,两者基本语法结构相同,故句中“因”的用法也应相同,此处都可作“于是、就”解。B项中两个“于”显然不同,符合题目要求。
综上所述,在解答高考虚词辨析题时,如能辅之以技巧,的确有事半功倍之效三、语法切入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