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吸收模型研究
知识吸收能力与企业创新研究
知识吸收能力与企业创新研究摘要:知识吸收能力与知识溢出息息相关,知识吸收能力所带动的企业知识创新与经济增长、产业创新等核心因素相互作用,将企业的隐形知识转化为显性,形成一种知识吸收和知识溢出的良性循环,促进企业创新,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知识吸收知识溢出创新能力吸收能力是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
企业的吸收能力包括知识获取能力、知识吸纳能力、知识转化能力和知识利用能力,是企业动态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1 知识吸收能力的内涵“知识吸收能力”(ACAP:the absorptive capacity )的概念源于熊皮特经济理论中关于研发活动与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研究,以及相关外部知识对企业创新过程影响的观点。
Cohen &Levinthal(1990)在战略管理领域首先提出这一概念。
认为“知识吸收能力”是企业识别、评价、消化和应用外部新知识于商业化目的的能力,是企业过去知识存量的函数,同时依赖于组织内部成员的个体吸收能力,具有累积性和路径依赖的特点。
Zara &George(2002)进一步细化了对“知识吸收能力”的定义,提出了“潜在吸收能力”和“现实吸收能力”的概念。
Lane,Koka &Pathak(2006)将吸收能力视为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的来看,Cohen 和Levinthal 作了深入的开创性研究,为后来学者的研究作了良好的铺垫,而Zara &George 则其定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获得了广泛认可。
2 知识吸收能力对创新的调节作用知识吸收能力与知识溢出循环对创新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知识管理三个方面。
智力资本可分为组织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三个维度。
吸收能力是智力资本和组织创新的中间桥梁,组织间的知识溢出,影响了组织智力资本的转化,从而影响组织创新。
社会资本可分为结构和关系两个维度。
结构维度指的是组织的网络联系和网络配置形式等,网络位置对创新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企业资本和知识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是正向的、显著的,而吸收能力又调节着社会资本和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
吸收能力理论
吸收能力理论吸收能力理论:组织转型中的关键绩效差距:组织对新知识的接纳能力。
在《战略行动背后的认知与行为》中提到,吸收性模式下决策者对环境的增量与颠覆式变化最为敏感,并能够采取渐进或激进的战略行动应对。
本文将介绍这一模式背后的理论:Wesley Cohen 和Daniel Levinthal 在1990年提出的吸收能力理论(Absorptive Capacity Theory)[1]。
吸收能力 Absorptive Capacity对组织而言,一项重要的创新能力是识别新的外部知识的价值、加以接纳并将其应用于商业目的的能力,即组织的吸收能力,吸收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先前拥有的知识水平。
1. 认知结构的研究理解组织吸收能力概念,前提是意识到组织需要一些先前的相关知识(Prior Knowledge)准备,来吸收和使用新的知识。
认知和行为科学领域在个体层面的研究已证实了这一结论。
关于记忆开发的研究表明,积累的先前知识能提高新输入知识的记忆能力,也能提高回忆和使用知识的能力。
关于知识的获取能力,研究指出,记忆开发是自我强化的,存储在记忆中的对象、模式和概念越多,获得这些结构的新知识就越容易,个人在新环境中使用它们也越容易。
基于先前知识学习到的新知识,还需要经由内化才能转为真正可利用的知识——从而解决实际中的复杂问题。
内化的过程可能是一种新旧知识的结构化整合,它和语言的学习非常类似,如果将新旧知识比喻为早已掌握与刚掌握的单词,在彻底理解复杂语句之前,先要积累大量的单词,再在大量单词的基础上学习更多的句法结构;因为单词只是记忆系统中的一组标签,而语句中包含了更多的、额外的知识,只有彻底掌握了“标签”与“结构”,才能真正理解复杂的语句。
问题解决能力与学习能力也与上过程相似:需要先前知识。
只不过两者的先前知识有所不同。
学习能力的重点是吸收和利用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创造新知识的能力,它的先前知识包括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以及启发性(探索和创造新的知识)。
学习《知识转化的金字塔模型》心得体会
学习《知识转化的金字塔模型》心得体会学习金字塔学习法心得体会(陈慧玲)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Edgar Dale)1946年提出了“学习金字塔”(Cone of Learning)的理论。
金字塔的内容主要包括:第一种:“听讲”,最熟悉最常用的方式,学习效果却是最低的,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
第二种:通过“阅读”方式学到的内容,可以保留10%。
第三种:用“声音、图片”的方式学习,可以达到20%。
第四种:是“示范”,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记住30%。
第五种:“小组讨论”,可以记住50%的内容。
第六种:“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可以达到75%。
第七种: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
主动学习应该是课堂学习的主旋律。
如果我们的课堂照本宣科、单向灌输是主流,老师带张嘴,学生带双耳朵,一堂课效率是很低的,纯属浪费学生的时间。
学生学得轻松,一定要提高学习的效率。
像英语科,要学生们充分利用自己的全部感官,通过体验式的学习,给孩子们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激发起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会利用各种方式,读书,看视频等,继续关注和探究所学知识,实现由“知”到“行”的转变。
这种“我要学”的主动学习才是最有效率的学习。
因此,教师要学会调整甚至改变教学方式和角色,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引导学生自觉地参加合作学习,学生要努力转变学习方法,要由被动听转到主动学,要多种器官综合使用,要耳、眼、脑、口、手并用。
在教学中,要大力提倡小组合作学习,在参与中掌握知识,生成能力,从而真正实现了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更使学生们真正将老师传授的知识记得多,记得准,记得牢。
让学生在合作探究学习中展示自我,体验成功,从而提升学习兴趣,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变得高效,学生的学习也会变得高效,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素质,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英语老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少在课堂上讲“大道理”。
知识创新的模型研究朱斌
价值工程1知识创新的特征分析笔者对知识创新进行了分析,得出知识创新的两大特征,为研究知识创新的模型提供基础。
1.1“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迈克尔·波兰尼于1958年提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
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是显性知识。
而未被表述的知识,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隐性知识”[1]。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隐性知识是显性知识的基础,显性知识根植于隐性知识之中。
知识创新是包括知识创造、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的过程。
在整个知识创新的过程中高度个人化的隐性知识通过共享化、概念化和系统化,并在整个组织内部进行传播,被组织内部人员吸收和升华,成为组织所有成员的隐性知识。
群体隐性知识经过加工、组合、排列,形成显性知识,从而实现知识创新。
1.2知识的融合增值过程知识创新是已有知识与各种资源的整合,是对各种知识的合理组合和变异。
知识的融合将引起不同的知识创新成果,知识融合增值过程有以下三种:一是不同学科知识的融合增值。
创新实践要求多学科的知识。
多种知识融合为符合创新要求的特定知识、新知识。
二是不同形式知识的融合增值。
在知识创新的实践过程中,创新主体通过意会知识的交换与交流,把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融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知识创新能力。
三是不同主体知识的融合增值。
知识创新已不再是个人行为,而是组织行为,创新组织的成员把自己的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贡献给团体,使之融合为创新的系统知识。
2知识创新的模型研究 2.1知识创新的一般模型知识创新十分复杂,建立它的一般模型有助于理解。
何传启、张凤于2001年在《知识创新》一书中提出了知识创新的基本原理、模型和路径。
知识创新的一般模型[2]见图1。
如图中所示,知识创新过程,一般包括两大阶段、四个步骤和连续的反馈与交流。
第一步,受理论探索、应用目的或实际经验的启示,产生新思想,包括新问题、新构想等;第二步,通过实验设计、科学实验和观察,获得某种初步知识;第三步,初步知识经过同行评议和公开,得到检验,进入知识体系;第四步,新知识得到首次应用。
课堂上如何集中注意力,高效吸收知识?
课堂上如何集中注意力,高效吸收知识?课堂是知识传授的关键场所,集中注意力和高效吸收知识是学生取得成功的基石。
教育专家们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针对“课堂上如何高度集中注意力,高效吸收知识”这一主题,提出了以下建议:1. 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提升课堂注意力的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用生动形象的例子、图片、视频等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对新知识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互动教学,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辩论等互动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在互动中学习,提升学习兴趣。
联系实际,体现价值: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热点事件等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知识的实用性和重要性,从而提高学习动力。
2. 共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专注度,促进知识吸收。
整洁舒适的课堂环境:整洁的桌椅、明亮的灯光、通风良好的教室等,可以为学生营造温馨舒适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互信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融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到安全、舒适、心情放松,更容易集中注意力。
鼓励积极参与,杜绝消极情绪: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回答问题,并对他们的积极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同时,要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帮助他们建立自信,避免消极情绪的产生。
3.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效率:科学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吸收知识。
预习课本,了解新知识:课前预习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新知识,为课堂学习打好基础,提高课堂效率。
专注听讲,记录重点内容:课堂上要集中注意力听讲,并记录老师讲解的重点内容,笔记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也是课后复习的资料。
积极主动提问,及时解决疑惑:遇到疑问要及时向老师或同学请教,及时解决问题,避免知识遗漏。
及时复习,巩固新知识:课后要及时复习课堂内容,将新知识与之前所学知识联系起来,加深理解和记忆。
网络密度、知识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经营管理网络密度、知识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龚雨欣(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南京210095)摘要: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加深以及社会发展的速度,当前的企业所面临的生存环境和经营管理环境都出现了很大餉改变。
在当前的网络环境背景下,企业要想在激湫餉市场竞争中空足于不败之地,需要充分的认识网络化环境对于企业所产生的影响。
但是企业如何有效的利用网络获取资源呢?网络密度与知识吸收能力是非常关键的两个因素。
本文主要分析与探讨网络密度以及知识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关键词:网络密度;知识吸收能力;企业创新绩效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2096-3157(2020)02-0082-02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所需要使用到的知识也更加的广泛复杂。
而随着科技的进步,企业同样需要加快创造知识的步伐,但是要想实现这一目的,将会导致行业的生命周期不断的缩短。
而随着知识复杂性的提高,行业生命周期的缩短以及知识创造速度的加快,使企业在创新过程中网络所占据的地位也越来越高。
网络是当前社会最重要的一部分。
在知识型社会的条件背景下,知识数量在飞速的上升,而知识创造也在不断的进行着改变,创新活动已经不再只承担着传统的发明者、研究者的角色,基于社会的改变,开始逐渐的发展成为一个需要依赖诸多机构或者是个人参与者的创新网络,同时还是一种知识交换活动或知识互动的创新网络。
一、企业创新绩效的界定许多的实证研究在创新研究的领域范围内,都是通过创新绩效来衡量企业创新,其原因是由于这一指标既可以反映企业创新活动的效果,还能够表明企业创新活动所实施的强度。
但是,在当前,专家学者并没有对于创新绩效这一概念进行一个统一的界定,只有部分研究知识仅单纯延用了这一概念,并没有对此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
比较系统界定企业创新绩效方面有位Hagedoom&Cloodt专家,他认为创新绩效的定义可以分为广义层次与狭义层次。
从狭义层次而言,创新绩效是根据企业将发明创造引入市场的程度,然后进行衡量所获得的结果,而衡量的指标主要是从新产品、新设备的引入比率以及新流程系统等。
OFDI逆向知识溢出机制研究
OFDI逆向知识溢出机制研究为了学习与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知识,中国采取了“走出去”的发展战略。
通过逆向知识溢出机制获取发达国家溢出的知识。
通过知识吸收—知识转移—知识溢出三个阶段,详细阐述了海外子公司获取东道国知识的微观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知识如何在母子公司之间转移,从公司层面和国家层面论述知识在母国境内的溢出效应,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典型案例,创新性提出企业获取逆向溢出知识的路径选择及相关建议。
标签:对外直接投资(OFDI);逆向知识溢出;传导机制0引言近年来,随着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着眼于发达国家市场,采取绿地投资、跨国并购、设立海外研发机构等方式展开跨国经营。
据《2014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中国的OFDI继续高速增长,创下1231.2亿美元的历史最高值,同比增长14.2%。
中国OFDI目的地分布高度集中,为美国等技术密集的发达国家,主要是通过地理位置上接近知识密集区域,学习并掌握相应领域的核心知识。
目前学者的研究大多只限于狭义的逆向知识溢出,即母公司与东道国子公司之间的知识流动。
基于此,本文从广义的方向研究逆向知识溢出机制,将OFDI分解成知识吸收—知识转移—知识溢出三个阶段,分别论述三个阶段的知识传递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图1),结合案例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剖析OFDI的母国效应。
1 OFDI逆向知识溢出机制1.1知识吸收1.1.1知识吸收机制研究发达国家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来源地。
我国企业通过对美国等技术密集型国家的投资,建立研发分支机构,接近发达国家R&D资源,进入所在产业技术聚集区。
首先,处于东道国产业集群内,海外子公司会与东道国相关机构互动。
比如,聘请当地高素质科研人员,提升公司科研水平,实现隐性知识转移。
与当地科研机构、大学等中介机构合作或者与同行企业构建联盟等,一方面,降低母公司的科研成本,以更少的成本获得东道国高新技术,即给母公司腾出更多的资源用于公司内部核心技术的研发;另一方面,双方知识共享,通过学习、模仿科研机构的技术研发和其他企业的管理模式、组织结构等,获取新知识。
《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路径研究》范文
《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路径研究》篇一一、引言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创新绩效成为其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而吸收能力作为企业获取、消化、应用新知识并转化为创新成果的重要能力,其作用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探讨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路径,分析其内在机制和作用机理,为企业提升创新绩效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文献综述吸收能力概念源于企业知识管理理论,强调企业通过内部和外部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其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国内外学者对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普遍认为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吸收能力的提升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竞争力。
三、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本文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动态能力理论和企业知识管理理论,构建了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路径模型。
该模型包括潜在吸收能力、实际吸收能力和创新绩效三个层次。
其中,潜在吸收能力包括知识获取、知识消化和知识储备等方面;实际吸收能力则表现为企业将知识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能力;创新绩效则体现在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市场占有率等方面。
研究假设如下:1. 潜在吸收能力对实际吸收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2. 实际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3. 潜在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具有中介效应,即通过实际吸收能力的传递作用影响创新绩效。
四、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本研究采用定量研究方法,运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
问卷设计围绕潜在吸收能力、实际吸收能力和创新绩效三个维度,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进行测量。
样本选取涵盖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以确保研究的普遍性和适用性。
五、实证分析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 潜在吸收能力对实际吸收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企业通过扩大知识获取渠道、提高知识消化能力和加强知识储备,能够有效提升实际吸收能力。
2. 实际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企业将获取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有助于提高新产品开发速度、产品质量和市场占有率。
运用模型建构教学使知识结构化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以“遗传的分子基础”复习课为例
运用模型建构教学使知识结构化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以“遗传的分子基础”复习课为例摘要以“遗传的分子基础”复习课为例,阐述如何通过开展模型建构教学,帮助学生整合所学知识形成知识网络,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模型建构教学知识结构化近年的高考试题突出对主干、核心知识的考查,并且注重考查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基础但不乏灵活。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往往把一道题目中考的知识点一个一个单独拿出来问学生,他们都能回答得出来,但是一旦要他们综合起来思考的时候,他们就会联系不起来。
这反映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
究其原因,高中生物概念繁多,知识零散,理论抽象,各章节知识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虽然积累了很多知识,但这些知识是零碎的,不成体系的,停留在机械记忆层面的。
零散的知识难以形成能力,单纯的机械记忆难以使知识内化,只有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的横向、纵向的联系,将知识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模型,才能使学生的知识内化,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核心素养。
1.模型建构教学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1对模型的定义是:“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于具体的实物或其他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达。
模型的形式很多,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
[1]”模型建构教学,就是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自己动手建构模型来学习生物知识,体验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
生物学中有丰富的模型资源,对模型的恰当的利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准确理解、掌握相关的生物学基本原理,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建构完整的知识结构。
模型建构教学重视学习过程的主动性和建构性,旨在贯彻提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遗传的分子基础包括DNA的分子结构、复制、转录、翻译这些内容,知识点细而多,高考备考复习时一个个知识点钻进去铺开来的话,学生很快会觉得应接不暇迷雾重重,淹没在题海里。
知识活动概念分析
正式关系的建立与演化 , 从而导致主体交互伙伴选择这一重要 问题 的产生 , 即与谁 建 立关 系 、 加 强关 系 ? 而这 又涉 及 到 主体 的 决 策 问题 。 与谁
2知 识 生 产 分析
一
而具 有 风 险的任 务 , 合 适 的知 识创 造 战略 对于 企业 而言 至 关重要 。 选择 从战 略角 度 , 企业 有两 种 知识 创 造 战略 : 开采 与探 索 。 企业 的 资源 总是 有 限的 , 偏 重 于 开 采 , 业 可能 会 锁 定于 一 种 次优 的境 地 ; 重于 探 索 , 业 又可 能付 企 偏 企 出与 收益 不成 比例 的 巨大 实 验成 本 。 于适 应性 系统 中的遗 传与 变异 , 源 并由 知识 管理和 组 织学 习理论 的代 表 人物詹姆 士 ・ 奇引入 组 织学习 上下 文的这 马
彩论述无过于如下这段话 : “ 在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性这一经济条件
下 , 必 然是 持 续竞 争 优 势 的源 泉之 一 。 市场 在 快速 变 化 、 术在 快 速 知识 当 技 变迁 、 争者 在 激增 、 品一 夜 之 间就 会 变 得陈 旧 , 竞 产 只有 那些 能 够持 续 创 造 新知 识 、 整个 组 织范 围 内消 化新 知识 、 在 并且 将其 快速 转 化为 新 技术 和新 产 品 的企业 才能够 获 得成功 。【】 中郁次 郎 的这段 话不 仅描 述了 “ ” 野 2 知识 创 造公 司 ” 内涵 , 揭示 了 知识 生 产 过程 的 两个 子 过 程 : 识分 层 及知 识 创 造 。 的 更 知 该 如何 进 行 知 识创 造 ?这 是 一个 必 须 要 回答 的 问题 。 此情 形 下 , 在 当 前相 关研 究 主要 集 中于 知 识创 造 战略方 面 。 识创 造 是一 项 关键 、 本高 昂 知 成
吸收操作技术—吸收理论知识(化工原理课件)
判别过程 的方向
亨利 定律
传质过程 的极限
亨特 定律
判别气液两 相传质过程
的方向
指明传质过 程的极限
计算出传质 过程的推动
力
例1中能否用x * >x 来判断传质的方向?
化工原理
那么气液两相之间是怎样进行传 质的呢?
平衡状态
pA pA* A由液相向气相传质,解吸过程
吸收过程: y > y *或x * >x 或 CA*> CA
判别过程的方向
例1:设在101.3kPa、20℃下,稀氨水的相平
衡方程为 y* 0.94x ,现将含氨摩尔分数为10 %的混合气体与 x 0.05 的氨水接触,试判 断传质方向。若以含 x 0.10 氨摩尔分数为5
y2min y2* mx2
V,Y2
分别为进 塔和出塔 气体中溶 质组分摩 尔比
分别为出塔 和进塔液体 中溶质组分 摩尔比
V,Y1 L,X1
单位时间通过吸收塔的吸收剂量
计算过程的推动力
例2、理想气体混合物中溶质A的含量为0.06( 体积分数),与溶质A含量为0.012(摩尔比) 的水溶液相接触,此系统的平衡关系为 Y*=2.52X。①判断传质进行的方向;②计算 过程的传质推动力。
可得X*>X,故为吸收过程。
计算过程的推动力
吸收过程通常以实际浓度与平衡浓度的差值来表示吸 收传质推动力的大小。推动力可用气相推动力或液相 推动力表示,气相推动力表示为塔内任何一个截面上
气相实际浓度 y 和与该截面上与液相实际浓度 x 成平 衡的 y*之差,即 y y* 以气相浓度差(摩尔比差)
计算过程的推动力
5-吸收能力,学习和创新的新视角
吸收能力,学习和创新的新视角∙吸收能力是指一个企业或组织认识到外部新的知识的价值,然后同化吸收并应用到商业实践当中的一种能力。
∙文章分三个方面来展开论述✓个人吸收能力的认知基础,其中尤其是个体以前相关的知识和背景的多样性✓组织层面的吸收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特点,组织的吸收能力和个体的,以及组织内专家的角色有什么不同。
✓我们认为,创新的绩效是历史和路径依赖的,吸收能力的发展会影响创新的绩效,早期如果对专家缺乏投资有可能会导致公司未来在某一领域的发展。
∙我们在研究中提出了公司的研发模型,在这个模型中,研发活动促进了公司的吸收能力。
我们还测试了,在一个产业的技术变革背景下,一些与公司研发相关的预测变量,研究讨论吸收能力的意义,是为了分析其他相关的创新活动,比如基础研究,创新的采用与传播以及成立联合研发企业的决策等引言∙外部的知识对创新而言是至关重要的,这一点在国家水平、产业水平和企业水平上上研究都得到了证实。
∙这种评估和利用外部知识的能力很大部分上是以前相关知识水平上的函数,在最基础的水平上,这种先前的知识包括了基础的技能或者甚至是共享的语言,不过也有可能包括了最新的科学技术知识. 这种知识带来了识别,同化和应用新的知识的价值到商业实践的能力。
这些能力的集合我们称之为吸收能力。
∙能够进行自主研发的企业能更好地利用外部可获得的信息,这是因为吸收能力有可能是企业研发投资的一个副产品。
其他的研究显示吸收能力也有可能是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的副产品呢。
生产经验为企业提供了识别实施或重新组织某个制造流程方法的背景。
∙企业也直接投资于吸收能力,比如进行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
认知结构∙在个体水平上,对记忆的研究显示,先前知识的积累提高了知识的获取,回忆和使用。
∙Bower指出记忆的发展会因为自我增强。
记忆中物体,模式和概念更多,个体对于新概念的形成更有准备以及更容易在新的环境中应用这些概念。
∙例子,语言的学习,并不是因为没有经常见到某个单词或短语,而是因为缺乏对语言复杂结构的认识。
运用学习心理学理论加强知识吸收能力的方法
运用学习心理学理论加强知识吸收能力的方法学习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而知识的吸收则是学习的关键。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但如何有效地吸收知识却是许多学习者面临的问题。
学习心理学理论提供了一些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人们更有效地吸收知识。
本文将介绍一些运用学习心理学理论加强知识吸收能力的方法。
首先,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是提高知识吸收能力的关键之一。
根据学习心理学的研究,人们的学习方式可以分为视觉、听觉和动觉三种。
视觉型学习者更喜欢通过图像、图表和视频等视觉材料吸收知识;听觉型学习者倾向于通过听讲座、讨论和录音等方式学习;动觉型学习者则更倾向于将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
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材料和方法,提高知识吸收效果。
其次,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有助于提高知识吸收效果。
学习心理学研究发现,设定明确的目标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动力和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将学习目标分为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将复杂的知识点分解为易于掌握的小部分,并为每个学习目标设定明确的时间表和测量指标。
通过合理设定学习目标,我们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提高知识吸收能力。
第三,采用多种学习方法和技巧也是提高知识吸收能力的关键。
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采用多种学习方法可以激发大脑的多个区域参与学习过程,从而提高知识吸收效果。
有些人更喜欢通过阅读书籍进行学习,可以尝试采用速读和归纳总结的方法,提高阅读效率和理解能力;有些人更喜欢通过参加学习小组进行学习,可以通过讨论和合作,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还有些人喜欢通过互联网获取知识,可以利用在线课程和教学视频等资源,提高知识吸收效果。
根据自己的学习风格和喜好,灵活运用多种学习方法和技巧,可以提高知识吸收能力。
第四,运用记忆技巧和策略可以加强知识吸收。
学习心理学研究发现,记忆是知识吸收的重要环节。
通过运用一些记忆技巧和策略,我们可以更有效地记忆和巩固所学知识。
知识结构模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知识结构模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知识结构模型是指个人在学习和思考过程中所构建的知识框架或系统。
这种结构涵盖了个人所掌握的各种知识、技能和经验,并通过相互关联和整合,帮助个人更好地理解复杂的概念,解决问题和应对新的挑战。
知识结构模型是个人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个人能力和智慧的重要来源。
本文将探讨知识结构模型的定义、重要性和发展,以及其对个人的影响和未来展望。
通过对知识结构模型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个体的认知过程,为个人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更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主要介绍了整篇文章的框架和组织方式。
通过一个清晰的结构,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并从中获取所需的信息。
文章结构一般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主要部分。
在本篇文章中,引言部分从概述文章主题,介绍文章结构,以及阐明文章的目的。
正文部分则围绕着知识结构展开,包括其定义、重要性和发展历程。
结论部分则是对整篇文章内容的总结,探讨知识结构对个人的影响,并展望未来研究的方向。
整篇文章的结构旨在通过清晰明了的逻辑顺序,让读者更好地理解知识结构模型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同时引发思考和讨论。
通过良好的文章结构,可以提高文章的可读性和信息传达效果,使读者更容易吸收和理解文章中的内容。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知识结构模型在学习和人类认知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通过对知识结构的定义、发展历程以及对个人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知识结构模型的概念和意义,以及如何有效地构建和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提升学习效率和认知能力。
同时,本文还旨在引发对知识结构模型的思考和探讨,促使读者在实践中更加重视知识的组织和整合,提高对知识之间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的把握,以及灵活运用知识结构模型的能力。
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能够对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有更深刻的认识,为个人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参考。
2.正文2.1 知识结构的定义知识结构是指个体对知识的组织和结构化方式。
七年级生物上册《吸收作用》教案、教学设计
此外,学生在情感态度上,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需进一步激发。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科学精神。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提高他们的学科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难点: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特点。
设想:通过实物模型展示细胞膜的结构,结合动态图解,使学生直观地理解细胞膜的功能。针对物质跨膜运输,设计互动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主动运输、被动扩散等概念。
2.重难点:不同生物体吸收营养物质的方式及其适应性。
1.字迹清晰,表述准确,注重逻辑性和条理性。
2.作业完成后,认真检查,确保无误。
3.作业提交时间:下周一下午放学前。
设想:利用案例分析,比较植物、动物在不同环境下的吸收作用,引导学生分析其适应性。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总结不同生物体吸收营养物质的特点。
3.重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
设想:设计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如:为什么吃盐过多会导致血压升高?如何解释植物在盐碱地生长不良等现象。
(二)教学设想
1.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如实物、模型、图表、动画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2.创设互动式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合作精神。
3.结合生活实际,设计有趣的生活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知识交换能否提升旅游企业员工的服务创新行为?
知识交换能否提升旅游企业员工的服务创新行为?作者:余传鹏叶宝升朱靓怡来源:《旅游学刊》2020年第12期[摘要]文章基于“刺激-反应”与“刺激-机体-反应”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以及特征激活理论,引入吸收能力与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变量,构建了知识交换影响旅游企业员工服务创新行为的单向度模型以及以吸收能力为核心的知识“接受-应用”二阶段模型。
以珠三角地区344名旅游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运用PLS-SEM工具对比分析了以上两个模型对旅游企业员工服务创新行为的解释力差异,并探讨了领导成员交换关系的权变效应以及不同类型旅游企业模型的跨群组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1)相比于单向度模型,知识“接受-应用”二阶段模型对于旅游企业员工服务创新行为的解释力更强。
(2)潜在吸收能力与现实吸收能力在知识交换影响旅游企业员工服务创新行为的过程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即在激发旅游企业员工服务创新行为的过程中,知识交换属于保健因素,对吸收能力的培养属于激励因素,保健因素通过激励因素起作用;实际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与机械式的知识接受与应用过程相比,能动式的知识接受与应用对于服务创新行为的促进效果更强。
(3)领导成员交换关系负向调节潜在吸收能力与员工服务创新行为这一机械式知识应用过程,对于能动式知识应用过程的调节效应不显著。
(4)跨群组比较分析表明:与景区和旅行社企业的员工相比,酒店员工知识交换通过吸收能力传导作用,进而提升服务创新行为的模型解释力更佳。
[关键词]服务创新行为;知识交换;吸收能力;领导成员交换关系[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5006(2020)12-0092-17Doi: 10.19765/ki.1002-5006.2020.12.012引言近年來,旅游业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1]。
2019年中国文化和旅游部的报告指出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11.04%[2]。
旅游经济的蓬勃发展导致旅游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传统的旅游服务形式越来越难以满足顾客多样化、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需求[3]。
国外企业吸收能力理论研究综述
・77・
吸收能力;潜在的吸收能力存在一个向现实 的吸收能力转化的过程;吸收能力的结果是 企业竞争优势得以加强,体现在柔性、创新 和绩效上。这个模型中存在激发事件、社会 整合机制以及收益独占性(制度)这三个关 键的权变因素。 该模型反映了吸收能力的动态性,认为潜在的吸 收能力向现实的吸收能力转化过程中,需考虑社会整 合机制。不足之处是没有深入分析社会整合机制的不
(如三维度或四维度),有一定的差异性但是相互补充 的,对它们的测量,通常采用两种方式来进行: 一种是使用替代的方法来测量整体的吸收能力。 吸收能力是与研发活动有关的,大多数研究从知识基 础的角度来看待吸收能力,尤其是从企业先前的知识 程度来考虑。常见的是以研发支出对销售的比例(研
万方数据
第5期
林枫,等:国外企业吸收能力理论研究综述
同维度——协调能力、系统能力、社会化能力(Van
Bosch
et
den
应用性像索性学习(箭头2)的影响,期望形式的变化
又会对组织结构和组织的整合能力产生作用(箭头 3),形成吸收能力一学习一新的吸收能力的循环过程。 宏观层面分析的是吸收能力产生的结果对知识环境的 影响(箭头4),而知识环境的变化又会反作用于企业 的吸收能力(箭头5),产生了吸收能力与环境共同演 化的过程。
力的测量,利用不同方法的互补性会更完善。例如,运 用企业员工填写的调查表,同时也运用针对行业专家 评价企业的调查表,或运用定量的替代和案例研究相 结合的方法来测量吸收能力。 3有关吸收能力的一些模型
吸收能力模型最典型的是Cohen&Levinthal
(1990)[3 J提出的,后来的一些学者对此进行了发展和 补充,其中影响较大的有Van
Zahra&George(2002)∞1基于Cohen&Levinthal
认知—链接模型
“认知-链接模型”(Cognitive-Affective Model)通常指的是一个用于描述和解释人类学习过程的理论框架。
这个模型强调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以解释学习过程中的各种现象。
认知方面主要关注信息的处理、记忆、思维和理解等过程。
这包括学习者如何接收、处理、存储和应用新的信息。
例如,学习者可能会通过注意、感知、记忆和思维等过程来理解和应用新知识。
情感方面则关注学习者的情感反应,如动机、兴趣、态度和情绪等。
这些因素可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和动力。
例如,如果学习者对某个主题感兴趣或有强烈的动机去学习,他们可能会更加投入和努力地学习。
在“认知-链接模型”中,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
认知过程可以影响情感反应,而情感反应也可以反过来影响认知过程。
例如,学习者的认知过程可能会引发他们的兴趣或好奇心,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同时,学习者的情感反应也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注意力、记忆和理解等认知过程。
这个模型在教育、心理学和其他相关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帮助教育者设计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它也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学习过程的心理机制,为未来的学习和教育提供理论支持。
水平吸收和垂直吸收
水平吸收和垂直吸收概述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听到水平吸收和垂直吸收这两个概念。
水平吸收指的是广泛地掌握各种知识领域,形成知识的广度;而垂直吸收则是在某个特定领域内深入学习和研究,形成知识的深度。
本文将详细探讨水平吸收和垂直吸收的含义、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学习中有效地进行水平和垂直吸收。
水平吸收的含义和重要性水平吸收是指在广泛的领域内获取知识并形成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它要求我们对不同领域的知识进行泛读,了解各个领域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应用。
水平吸收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拓宽视野:水平吸收让我们接触到各种不同的知识领域,拓宽我们的视野。
通过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我们可以了解到更多的事物和现象,提升我们的综合素质。
2.促进创新:水平吸收可以帮助我们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跨学科的思维方式。
当我们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进行融合和创新时,往往能够产生新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提高学习效率:水平吸收使我们具备更广泛的知识储备,使我们在学习新知识时更加得心应手。
当我们在学习新知识时,可以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应用和比较,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新知识。
水平吸收的方法和技巧要有效地进行水平吸收,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和技巧:1. 多读多学•阅读各类书籍和资料,包括但不限于科普书籍、专业书籍和报纸杂志等。
通过广泛阅读,了解不同领域的基础知识和重要概念。
•参加各类公开课、讲座和研讨会等学习活动,听取不同领域的专家意见和观点。
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也可以获取到各种领域的知识信息。
2. 关注多元化的内容•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可以多关注一些与自己专业领域不同的内容。
例如,关注科技、艺术、人文等领域的新闻和动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积极参与各类兴趣爱好的社群,与不同背景和兴趣的人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见解和观点。
3. 建立知识图谱•对于所学的知识,可以尝试建立一个知识图谱,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进行有机连接。
可以通过概念地图、思维导图等方式将知识之间的联系可视化,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隐性知识管理研究综述_李一楠
隐性知识管理研究综述The Review on Tacit Knowledge Management李一楠(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济南250100)摘要隐性知识的挖掘和转化已成为知识创新和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源泉,从隐性知识的内涵、测量与获取、传播与转化等方面对国内外隐性知识管理的研究进行了归纳和评述,并对今后的研究作出展望。
关键词隐性知识知识管理知识转化研究综述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知识被认为是企业获得和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而隐性知识由于其难以模仿、描述及传播,则被认为是企业竞争和发展最重要的因素。
按照德尔菲集团(Delphi G roup,1997)的研究,42%的组织知识来源于员工的头脑(employee.s brain),即个体隐性知识[1]。
因此,隐性知识管理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国内外学者围绕如何开发、利用隐性知识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本文归纳了目前关于隐性知识的内涵、测量与获取、传播及转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并对隐性知识的管理研究作了展望。
1隐性知识的内涵与特征1.1从哲学及心理学角度进行的探讨1958年,英国物理化学家和哲学家M i chael Polanyi在5个人知识6中首次提出了隐性知识(T acit Know ledge,又译为默会认识)的术语。
他认为: /人有两种类型的知识。
通常称作知识的是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达的知识,只是其中的一种类型。
没有被表达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比如我们在做某件事的行动中所掌握的知识。
0[2]他把前者称为显性知识,将后者称为隐性知识。
他认为隐性知识是沉默的、心照不宣的、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的知识,来源于个体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和理解,所有理解都是基于人们的内心留住(indw elling),即个人的心智模式。
隐性知识非常有价值,但是它难以捕捉和限定,有些甚至难以表达[3]。
Polanyi主要是从认知科学角度来研究隐性知识。
美国心理学家Robert J.Sternberg从心理学角度对隐性知识概念进行了界定,他认为隐性知识是指以行动为导向的知识,是程序性的,它的获得不需要他人帮助,它能促使个人实现自己所追求的价值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5卷 第4期2004年 7月科 研 管 理Science Research Management V ol.25,N o.4Jul , 2004收稿日期:2004-01-05.本研究受以下项目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成果商业化五个管理要素的组合研究,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项目编号:7007303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电信业外企与国企的“R&D -服务”联动模式比较研究,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项目编号:70373045。
作者简介:汤超颖(1970-08),女(汉),籍贯浙江临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科技创新管理研究中心博士生,北京工商大学讲师,研究方向:技术创新管理。
周寄中(1945-01),男(汉),籍贯四川重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科技创新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技术创新管理。
刘 腾(1977-09),男(汉),籍贯安徽东至,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科技创新管理研究中心博士生,研究方向:技术创新管理。
文章编号:1000-2995(2004)04-010-0041企业隐性技术知识吸收模型研究1汤超颖1,2,周寄中1,刘 腾1(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科技创新管理研究中心,北京100039;2.北京工商大学,北京100037)摘要:隐性知识是技术知识的重要侧面,对于技术追赶中的企业,其隐性知识的吸收能力决定了技术学习的有效性。
本文回顾了有关隐性技术知识的重要理论研究,指出隐性技术知识(TTK )吸收对于企业技术学习的战略意义,并提出了企业隐性技术知识吸收的理论模型。
该模型认为企业隐性技术知识有三类外部知识来源:科学群体、跨国公司全球网络及区域价值链组织;三类主体以多种管道向当地企业传输TTK,制度环境与技术市场格局影响主体间知识流动管道的选择及其中的TTK 流动;企业研发管理等内部因素等决定了外部TTK 的吸收能力;研发过程中对外部TTK 的整合导致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这一模型的提出为深入研究行业技术学习及企业研发管理战略提供了理论分析框架。
关键词:隐性知识;隐性技术知识;吸收能力;技术学习中图分类号:AC93 文献标识码:A 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知识并对此加以整合是发展中国家技术学习必经之路。
但是技术知识存在隐性侧面,它无法由纯市场交易获得,要求吸收方具备一定的隐性技术知识(T acit T echnological K nowledge ,TTK )吸收能力。
因此,隐性技术知识吸收机制的研究是关系技术学习的重要课题。
本文第一部分是关于隐性技术知识的有关理论回顾,第二部分提出隐性技术知识的吸收对于技术学习的战略意义,第三部分提出企业隐性技术知识吸收模型,最后是相关启示。
1 有关隐性知识的提出及理论发展当代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研究成果是将知识从数据及信息中区分出来。
数据是仅反映变量的可衡量水平,信息是有组织的数据或给定背景下的结构,而知识则有助于预测及决策。
研究者发现经营性组织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系统,并非仅仅是信息系统(Dosi ,1994;Fransman ,1994;Nonaka and T akeuchi ,1995)。
组织经特定过程吸收新知识,并将知识沉淀在组织内部,这一过程影响着公司现有的行为及未来的竞争力。
OEC D 在1996年明确提出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提出知识可以分为四类:关于事实的知识(know -what )、关于自然原理和规律的知识(know -why )、关于做事的技能或能力的知识(know -how )、涉及何人知道什么以及何人知道如何做什么的信息(know -who )。
其中,后两类知识不易符号化及编码,被称为是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 )。
本文认为隐性知识是技术学习的关键,为了更好理解隐性知识的内涵,有必要在开始部分回顾隐性知识的提出及有关主要研究成果。
1.1 1962年P olanyi 首次将知识分为显性及隐性两个侧面。
他认为显性知识是指能被正式编码的系统语言,它可以组合、储存、再次寻找、及通过不同的机制,转化到相关的案例中。
隐性知识是指深植于个体及其心智模式、难以编码及沟通的知识,基于经验而得来。
它只能在特定条件及区域内通过活动进行传播;通过人的观察、模仿及实践获得;通过学徒式的培训及面对面的互动方式进行传播;通过人的流动得以在组织间进行转移。
显性知识没有隐性知识的辅助将无法发挥作用。
P olanyi 的名言是:我们所能言传的少于我们所知道的。
P olanyi 认为任何知识都包含了隐性侧面(P olanyi ,1962)。
1.2 C ollins (1993),Blackler (1995)按隐性知识的存在主体及存在形式对其进行划分,提出四类隐性知识:个体根植型(embodied knowledge )隐性知识,即以个人技能形式存在于个体;个体认知型(embrained knowledge ),即以个人认知能力形式存在于个体;组织根植型(embedded knowledge ),即以组织实践形式存在于组织;组织文化型(encultured knowledge ),即以组织理念形式存在于组织。
这种分类集成了个体学习与组织学习,有助于分析企业技术能力的形成过程,从而为研究隐性知识在组织内部的流动提供了更宽的思路。
1.3 C owan ,F oray ,David (1999)对隐性知识进行解释与澄清,使之重归P olanyi 个人技能的心理层面。
他们认为编码是指将知识化为文本或可识别的规则与关系,使之能如同信息得以传播给决策主体。
不同的个体或群体对同一知识编码程度的判断不同,这种判断有赖于时间、地点及社会文化因素。
编码需要有“代码字典”(codebook ),即用来理解书面文件的“字典”。
建立字典需要模型及表达该模型的词汇,这属于集体行为,它是非静止的,面临新概念、注释及术语的注入。
他们提出了编码与非编码知识的树形结构(见图1)。
知识树形结构的提出,回应了P olanyi 的定义,即隐性知识是知识的一个侧面。
而且它将概念推进了一层,认为隐性度是动态的,是个人与集体行为的交互结果。
图1 知识的树形结构(改编自C owan ,R.,David ,P.A.and F oray ,D (1999))1.4 G unnar Hedlund (1992)提出了知识转化模型(见图2),涉及到组织的四个层面、四类主体:个体、小群体、组织及组织间的互动,提示了隐性知识在组织间的流动关系。
除了关注Nels on 及Winter (1982)提出的对既定知识的储存及转移外,这个模型还关注信息及知识的转移、组织内外其它知识的组合对创新及剧变的关键作用。
图中的“表达”指隐性知识的显化,它是促进知识内外・24・ 科 研 管 理2004年转移及改进的必要环节。
“内化”指将被表达的知识化为隐性的、潜意识的知识。
“外延化”是将隐性的或被表达的知识从个体层次向组织间层次转移或转化。
“对话”是指隐性知识及显性知识的外延化或适当的互动,使人们的深层经验及主意浮上水面,它是任何知识管理所必需的,要求群体内的对话及业务部门、职能部门间的对话。
“反映”是被表达的知识及隐性知识的中介,它比“对话”需要更多的物理亲近及密切互动,要求信任、诚实及高频率的接触。
这个模型认为高度专业化及转移管道的狭窄难免会导致隐性知识的丢失,“消化”公司外部的知识,如与高校及研究机构的链接,要求充分理解隐性知识及其诞生背景。
图2 知识转化模型(来源:Hedlund (1992)转引自Harrys on (2000)pp148.)1.5 Nonake (1995)等人在研究日本企业技术进步的经验中,提出了有别于西方的日本企业管理理念及方法,即重视组织上下层合力进行公司知识创造。
提出并有力论证了公司的知识生产模型(见图3),将Hedlund 的模型清晰化,归纳出其中重要的管理原则,如”知识的冗余有助于知识生产、要进行员工自治”等。
这个公司知识生产模型是知识螺旋式上升的发展模型。
其中,社会化过程(隐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指通过共同工作等方式分享经验,由非语言途径获得工艺技能;外在化(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则通过比喻和类比等方式传播知识;内部化(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常依赖于“干中学”;综合化(显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是将现有的不同载体的知识分类、整理与加工以达到知识系统化。
图3 公司的知识生产模型产权(改编自:theknowledge -creating com pany ,N onake ,ox ford ,1995第62页)以上有关理论说明,隐性知识作为知识的一个侧面必然存在。
通过计算机程序可以显化部分隐性知识,但是计算机不能代替人。
对于不同的组织,同一知识的隐性度是不同的。
显性知识利于传播,但对其的理解往往需要隐性知识的辅助。
要成为有竞争力的企业,一定要成为知识创造型的企业,这要通过上下合力、内外兼蓄,全方位吸收知识。
2 隐性技术知识对于企业技术学习的战略意义2.1 隐性技术知识的提出技术知识是关于投入变量与其所带来结果关系的一种理解,技术知识有助于企业将外部变量转化为可控的变量,以优化投入产出关系。
因此,技术知识存在于将投入转化为产出的过程中,这个过程涉及人、机器、工作流程及软件(Bohn ,1994)。
投入的变量越复杂,解决任务所需的知识越依赖于经验型的隐性技术知识。
解决技术问题所需的隐性技术知识(TTK )体现为对工具、实验方法及原理、客户需求三方面变量所产生影响的理解。
在高科技行业,解决技术问题常遇到新的变量,例如在集成电路设计中,电路版图优化时改变电路板规格大小将导致原有电阻参数的变动,要了解两者之间的联系,需要丰富的设计经验。
因此,在这个行业内成为独挡一面的设计工程师往・34・第4期汤超颖等:企业隐性技术知识吸收模型研究 往需要5年甚至更长的工作时间(北京IC 协会副秘书长李宗然访谈)。
由于高科技行业的项目未知性较强,同时研发时间要求紧迫,所以对隐性技术知识的需要也更为迫切。
显性的技术知识可以通过市场来购买,隐性技术知识的吸收只能以一定的企业吸收能力为前提。
这也是技术追赶企业在吸收国外技术知识中的一个难题。
2.2 吸收国外主流技术的隐性侧面对于技术学习的战略意义2.2.1 吸收主流技术的隐性侧面是企业技术学习的核心。
对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的研究发现技术学习是落后国家技术创新的必由之路。
发达国家技术创新活动以以研发为中心,技术追赶国则以开发与设计为中心(F orbes et al.2000)。
与Abernathy 与Utterback (1994)年提出的A -U 模型相反,K im (2001)在其研究中总结出技术追赶者的创新特征是反A -U 模型的,即先通过技术引进及简单仿制技术,采用主导设计,进行工艺创新;再进行创造性模仿,在现有的产品平台上,使用并跟随先进企业,开发成长中的技术与产品,对技术进行创造性改进,改进程序并提高效率;最后是自主研究发展最新技术,使用外部研发资源,进行技术整合,建立核心技术能力及产品技术平台,发明或采纳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