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 接地技术
塔吊基础接地预埋做法
塔吊基础接地预埋做法说实话塔吊基础接地预埋这个事儿,我一开始做的很糟。
我就跟没头的苍蝇似的,光知道要做接地预埋,但是具体咋整,两眼一抹黑。
我试过直接把接地体往土里一插就完事儿的做法,那肯定不行啊。
后来我才知道这里面门道多着呢。
首先呢,你得选好接地材料。
一般咱就用镀锌的角钢或者钢管之类的。
这就好比盖房子打地基要用好材料一样,这接地材料就是接地系统的根基,不能马虎。
我就按那些老师傅跟我说的,准备了几根合适的镀锌角钢。
接下来就是关于咋把这玩意整到塔吊基础里头的问题。
咱得把这个角钢底部加工成锥形,这就像削铅笔似的,为啥呢?就是为了方便把它插到土里去呀。
然后就是打坑这个事儿。
你得有个合适的深度,一般来说至少得能够保证接地体基本上都能在土底下。
我开始就没挖够深,结果接地效果特别差。
这个深度具体多少我也不敢说太死,因为不同的土质啥的还不太一样,但是越深肯定是相对越好的。
在把接地体放到坑里之前呢,还得在坑底撒一些工业盐之类的降阻剂。
这就好比给接地体开小灶,让它能更好地跟大地接触,降低电阻。
我当时因为不知道这玩意的重要性,有一次就没撒降阻剂,后果就是电阻测试老不过关。
把接地体放进去之后,就得往坑里填土了。
填土的时候可不能一下扔进去就完了,你得慢慢填还得边填边夯实,就像盖城墙一样得一层一层来,这样才能保证接地体和土壤紧密接触。
在塔吊基础里面呢,你还得把接地体和塔吊基础里的钢筋啥的用电焊连接好。
我在这个电焊环节,最开始技术也不行。
焊得歪七扭八的,一检查又不合格。
后来多练了几次,总算能焊得像那么回事了。
这就告诉咱们啊,啥事儿熟能生巧啊。
差不多就这么个情况,总之这塔吊基础接地预埋,每个环节都得谨慎去搞,一点小差错都可能带来大问题呢。
就像走钢丝一样,每个脚步都得稳稳当当的。
我还得在实践里不断摸索,可能还有更多更好的做法我没发现呢,以后要是知道了再说。
哈工大电工技术试题
哈工大2002年秋季学期电工技术 试题一、 完成下列各题(20分)1.电路如图所示, ,6 ,5 ,20 ,V 140321Ω=Ω=Ω==R R R E s A 18=s I 求:3I 及s E ,s I 发出的功率。
(14分)R E电工技术学号:姓名:2.计算下图所示电路中4K电阻中的电流是多少?(6分)4k电工技术 学号: 姓名:二、完成下列各题(20分)1.图示电路中,已知,20 ,310 ,10 ,V 220211Ω=Ω=Ω==R X R U试求:各支路电流、总电流和平均功率。
(14分)1∙X j ∙I12.电路如图所示。
(6分)已知:V )603sin(230)30sin(240︒++︒+=t t u ωω,R =10Ω。
求:(1)电流的瞬时表达式;(2)安培计和瓦特计的读数。
三、(15分)有一三相对称负载,其每相的电阻R=8Ω,感抗X L=6Ω。
(1)如负载联成星型接于线电压380V的三相电源上,试求:相电压、相电流和线电流;(2)如负载联成三角形接于线电压220V的三相电源上,试求:相电压、相电流和三相负载的平均功率。
四、图示电路中,设0=t 以前电路中的各贮能原件中未贮存任何能量,0=t 时,S 闭合,分析0≥t 时,C u 的变化规律。
(12分)c五、选择与填空(8分)1.R 、L 、C 串联电路发生谐振时,谐振频率为( ),此时电路的阻抗(最大、最小、不定),电路呈(电阻、电感、电容)性。
2.三相异步电动机在一定的负载转矩下运行时,如果电源电压降低,电动机的转矩(增大、减小、不变)、电流将(增大、减小、不变)、转速将(增大、减小、不变)。
3.下图中1-2和3-4为变压器的两个绕组,当开关S 闭合瞬间,如果毫安表的指针正向偏转,则( 和 )端为同极性端。
电工技术 学号: 姓名:六、(10分)两对磁极的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额定功率为30kW ,额定电压为380V ,三角形接法,频率为50Hz 。
塔吊防雷接地平面图
哈工大高电压技术1雷电过程与雷电参数讲解ppt课件
负极性雷击均占75~90%,对设备绝缘危害较大,防雷计算中 一般均按负极性考虑。
(五)雷电流幅值( I)
通常定义雷电流为雷击于低阻接地电阻(≤ 30Ω)的物体时流
过雷击点的电流。它近似等于电流入射波 I 0 的两倍,即
I 2I0
I 一般地区,雷电流幅值超过 的概率可按下式计算
lg P I 88
➢从雷电过电压计算和防雷设计的角度来看,值得注意的雷 电参数有雷暴日及雷暴小时、雷电流幅值、雷电流的计算 波形等。
➢感应雷击过电压的形成机理与直接雷击过电压完全不同。
(本节完)
主放电:先导靠近地面时,进入主放电阶段,强烈的电 荷中和过程,伴随着雷鸣和闪光。主放电的时间极短, 只有50~100微秒,放电发展速度50~100m/微秒。电流幅 值高达数十甚至数百千安;
余辉阶段:主放电完成后,云中剩余电荷沿着导电通道 开始流向大地,这一阶段称放电的余辉阶段,电流数百 安。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八)雷电的多重放电次数及总延续时间 有55%的对地雷击包含两次以上的重复冲击;3~5次 冲击者有25%;10次以上者有4%。平均重复冲击次数取 3次。
(九)放电能量 A=QU=107V×20C=20×107W.s(200MW秒),放电能量 不大,但是在极短时间内放出的,因而功率很大。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七)雷电流的计算波形 在防雷计算中,按不同要求采用不同的计算波形
1、双指数波
信号处理接地方法
信号处理接地方法一、接地目的接地是信号处理过程中重要的技术措施之一,主要用于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提高信号处理的稳定性。
通过接地,可以将设备与大地相连,从而消除雷电、静电等对设备的威胁,同时也可以减小信号的干扰,提高信号处理的准确性。
二、接地类型根据接地的目的和作用,可以将接地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保护接地:用于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将设备的外壳接地,以消除静电和雷电的威胁。
2. 工作接地:用于提高信号处理的稳定性,将信号处理设备与大地相连,以减小信号的干扰。
3. 防雷接地:用于将雷电引入大地,以防止雷电对设备和人身的威胁。
三、接地方式根据设备和系统的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的接地方式:1. 单点接地:适用于低频信号处理设备,将所有的接地线汇集到一点,然后与大地相连。
这样可以减小接地电阻,提高信号处理的稳定性。
2. 多点接地:适用于高频信号处理设备,将每一个需要接地的点就近与大地相连。
这样可以减小接地电感和电阻,提高信号处理的效率。
3. 混合接地:适用于既有低频又有高频的信号处理设备,将单点接地和多点接地相结合,以适应不同频率和不同设备的需要。
四、接地电阻接地电阻是衡量接地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大小直接影响到接地效果的好坏。
一般来说,接地电阻越小,接地效果越好。
因此,在选择接地材料和施工方法时,应该尽可能减小接地电阻。
五、接地系统接地系统是保证信号处理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之一,包括接地线、接地板、连接器等组件。
接地系统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设备的分布、地形等因素,以及施工的便利性和维护的方便性。
同时,为了保证接地效果和安全性,还需要定期对接地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
六、接地材料选择合适的接地材料是保证接地效果的重要前提之一,包括金属导体(如铜、铁等)、绝缘材料(如塑料、橡胶等)等。
在选择接地材料时,应该充分考虑到材料的导电性、耐腐蚀性、机械强度等因素,以及材料的成本和可获取性。
七、接地施工施工是实现良好接地的关键环节之一,包括土壤电阻率的测量、接地极的安装、连接线的敷设等步骤。
哈工大供配电实用技术目录大纲
课程名称:哈工大供配电实用技术34讲付敏主讲参考教材: 张莹主编,《工厂供配电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参考书目1、张莹主编,《工厂供配电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2、刘介才主编,《供配电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3、刘介才主编,《工厂供电》,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适用人群: 本套教程是大学课程,适用于本科、专科、高等职业等。
内容推荐本书以适合高等职业教育需要为原则,注重工厂供配电技术的实用性,围绕着工厂供配电系统的整体功能及相关实用技术进行了系统论述。
全书主要内容有:工厂供配电系统的组成,工厂的电力负荷分析及短路故障对系统的影响,变配电所主接线,工厂变配电网路及其运行维护,工厂供配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保护,工厂供配电系统二次回路实用技术分析及电力系统计算机控制简介,工厂供配电质量的提高与实用节电技术等。
各章均附有习题。
本书在论述工厂供配电系统的基本原理、运行维护基本知识的同时,特别注重系统的整体性和实用性,并较多地关注供配电系统运行故障处理的问题。
注重这些内容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方向相吻合。
本书除可作为高职高专教学用书外,也可供从事电力系统运行管理的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以适合高等职业教育需要为原则,注重工厂供配电技术的实用性,围绕着工厂供配电系统的整体功能及相关实用技术进行了系统论述。
全书主要内容有:工厂供配电系统的组成,工厂的电力负荷分析及短路故障对系统的影响,变配电所主接线,工厂变配电网路及其运行维护,工厂供配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保护,工厂供配电系统二次回路实用技术分析及电力系统计算机控制简介,工厂供配电质量的提高与实用节电技术等。
各章均附有习题。
<br> 本书在论述工厂供配电系统的基本原理、运行维护基本知识的同时,特别注重系统的整体性和实用性,并较多地关注供配电系统运行故障处理的问题。
注重这些内容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方向相吻合。
<br> 本书除可作为高职高专教学用书外,也可供从事电力系统运行管理的技术人员参考。
哈工大高电压技术 1 单导线波过程-14
x u f1 (t ) 代表一个任意形状并以速度 v 朝着 x 的正 v x " 方向运动的前行电压波; u f 2 (t ) 是一个以速度v朝着 v x的负方向运动的反行电压波。
'
电压波的符号只取决于导线对地电容所充电荷的极性 , 而与电荷的运动方向无关;
电流波不但与相应的电荷符号有关,而且也与电荷的 运动方向有关。一般取正电荷沿着 x 正方向运动所形成的 波为正电流波 前行电压波与前行电流波的符号相同;
(3)如果导线上有前行波、又有反行波,两波相遇时,总电压和总电流 的比值不再等于波阻抗。
(4) 波阻抗的数值 Z 只于导线单位长度的电感 L0 和电容 C0 有关,而与 线路长度无关。
小 结
(1) 电压波和电流波沿线路的传播过程实质上就是电磁波沿 线路传播的过程,电压波和电流波是在线路中传播的伴随而 行的统一体。 (2) 电压 u 由朝着 x的正方向运动的电压波 u’和朝着x 的负方向 运动的电压波u’’叠加而成;电压波的符号只取决于它的极性, 而与电荷的运动方向无关;电流波不但与相应的电荷符号有 关,而且也与电荷的运动方向有关。 (3) 波速与导线周围媒质的性质有关,而与导线半径、对地 高度、铅包半径等几何尺寸无关。
第一节
线路方程及解 波速和波阻抗
单导线的波过程
均匀无损单导线波过程的基本概念
实际输电线路往往采用三相交流或双极直流输电,均属 多导线系统。为了清晰地揭示线路波过程的物理本质和基本 规律,先从理想的均匀无损单导线入手,是比较合适的。 波传播的物理概念 电压波和电流波沿线路的传播过程实质上就是电磁波沿线路 传播的过程,电压波和电流波是在线路中传播的伴随而行的 统一体。
一、线路方程及解
特殊地质环境下的接地技术研究
接地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
在环境敏感区,需采用无污染 的接地技术,如物理降阻法, 减少对接地环境的生态影响。
接地技术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1.特殊地质影响接地效果
在土壤电阻率高的岩石地区,接地技术需考虑地质特性,通过深井接地等方式提高接地效果。
2.技术革新提升接地性能
在冻土、沙漠等特殊地质环境,采用新型导电材料和技术,能显著提高接地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特殊地质环境下 的接地技术研究
Research on Grounding Technology in Special Geological Environment
汇报人:宋停云 2024.03.03
目录
Content
01 接地技术的研究背景 02 接地技术原理 03 特殊地质环境下的接地技术 04 接地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05 接地技术的发展趋势
在-40℃以下的极寒环境中,接地材料易脆化断裂,需采用耐低温材料和特殊施工 方法。
3.地震活跃区对接地稳定性要求高
在地震活跃区,接地系统需承受频繁震动,要求材料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抗震性能。
04
接地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项目的 接地技术应用
1.土壤电阻率高影响接地
在沙漠等电阻率高达1000Ω·m以上的地区,传统接地方法效果不佳。采用深井接 地技术,可将接地电阻降至10Ω以下,确保电气安全。
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交通项目的接地技术应用
在土壤电阻率高、气候多变的特 殊地质环境下,接地技术需采用 特殊材料和方法,以确保电气设 备的安全运行。例如,采用降阻 剂或深井接地技术,可有效降低 接地电阻,提高接地效果。
特殊地质环 境对接地技 术的影响
接地技术在不 同地质环境下
哈工大电子与电工技术交流
(c)画等效电路
+•
•
(d)求电流
-
•
•
I
UOC
1.13/ 82oA
U OC Z0 Z
I
Z0 Z
②用分流公式
•
求解
IS
Z12 Z1// Z2
Z3 Z
•
I
Z1 Z2
•
I
Z12
•
IS 1.13/ 82oA
Z12Z3 Z
③电源等效变换法求解
•
Z3
IS
Z Z1 Z2
•
I 1.13/ 82oA
•+ •
•
•
U
Z2
Z1
U ab
-
-
10 10 5V
10 10
平均功率:
P=UIcos=10×0.5 × 1=5W
视在功率:
S=UI=10×0.5 =5VA
无功功率:
Q=UIsin =10×0.5 ×0 =0var
+
R R2
+ R1 •
•
U
-jXC
jXL U ab
-
-
§4-10. 交流电路的频率特性
Zac 1 j j 1 1
Zcd 1 j 2 2 j Zab Zac Zcd
1.5 0.5j
阻抗的串并联
a 1Ω 10-4H 1Ω
100uF b
ω=104rad/s
j1Ω c
a
1Ω
1Ω
-j1Ω
b d
•
例:已知 R1=3Ω R2=8Ω
I
XL=4Ω XC=6Ω
• R1
R2
u 220 2 sin 314t伏 U jXL -jXC
光缆屏蔽层接地方法
光缆屏蔽层接地方法《光缆屏蔽层接地方法》光缆是现代通信领域不可或缺的传输介质,它在不同场合中被广泛应用。
然而,光缆的屏蔽层接地方法对于保证传输质量和避免电磁干扰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光缆屏蔽层接地方法,以期加深人们对这一技术的了解。
首先,单点接地方法是一种常见的光缆屏蔽层接地方式。
该方法通过将屏蔽层中的接地线连接到单个地点,常见于简单的光缆系统中。
单点接地方法简单直接,易于实施和维护,能够有效降低传输系统中的电磁干扰。
然而,由于光缆通常被布置在复杂的环境中,满足单点接地的条件可能会受到一定限制。
其次,多点接地方法是光缆屏蔽层接地的另一种常见方式。
在多点接地方法中,屏蔽层通过多个接地点与地面相连。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大规模的光缆系统,能够提供更好的电磁干扰抑制效果。
通过选择合适的接地点,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电磁干扰的发生,提高传输质量和稳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光缆屏蔽层接地方法还可以根据系统需求选择不同的接地形式。
例如,局部接地方法可应用于需要限制电流流动的特殊场合,通过局部接地可以有效减少传输线路上的电磁干扰问题。
而综合接地方法则是一种将单点和多点接地方法相结合的综合方案,可以兼顾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实施光缆屏蔽层的接地方法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首先,接地电阻应该足够低,以确保电流能够顺利流向地面。
其次,接地点的选择要合理,需要考虑地质条件和电磁环境等因素。
此外,接地线的敷设要符合规范,确保接地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光缆屏蔽层接地方法是保障通信系统正常运行和避免电磁干扰的关键措施。
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可以选择适合的接地方式,确保光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未来,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光缆屏蔽层接地方法将继续演进并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高土壤电阻率地区高能电解离子接地极施工工法
高土壤电阻率地区高能电解离子接地极施工工法高土壤电阻率地区高能电解离子接地极施工工法一、前言随着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对电力供应和通信设施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然而,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传统的接地极施工工法往往无法满足需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开发出了一种适用于高土壤电阻率地区的高能电解离子接地极施工工法。
二、工法特点该工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高能电解离子接地极:相比传统的接地极,高能电解离子接地极具备更高的能量传导能力和更低的电阻率,能够适应高土壤电阻率地区的需求。
2. 工艺简便:该施工工法采用简便的操作流程,能够提高施工效率。
3. 施工质量可控:采取科学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4. 安全可靠:工法考虑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要求,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广泛应用于电力供应和通信设施建设,特别是在山区、沙漠、高原等地区具有优势。
四、工艺原理高能电解离子接地极的施工工法基于以下原理:1. 提高电解离子能量传导:通过采用特殊材料和结构设计,可以提高电解离子的能量传导能力,从而降低电阻率。
2.电解离子传导水平化:通过合理布置接地极和优化电解离子的传导路径,可以增加电解离子的传导水平,提高接地效果。
3. 适应高土壤电阻率:通过调整接地极的结构和材料,使其适应高土壤电阻率地区的要求。
五、施工工艺该工法的施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现场勘测与设计:根据具体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进行现场勘测与设计,确定接地极的位置和布置方案。
2. 土壤处理:清理施工区域,并进行土壤处理,确保电解离子能够有效传导。
3.过孔施工:使用相应的机具设备对地下进行过孔施工,用以安装接地极。
4. 接地极安装:将预制好的接地极装入过孔中,并进行必要的固定和连接处理。
5. 系统测试与调试:对整个接地系统进行测试与调试,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六、劳动组织该工法的劳动组织包括勘测与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土壤处理人员、机具操作人员等。
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技术探讨
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技术探讨姜博;郑君【摘要】接地和接零主要用作防止电气设备意外带电造成触电事故的安全措施.接地和接零在工程上应用较为广泛,本文对其技术进行探讨.【期刊名称】《黑龙江科技信息》【年(卷),期】2015(000)035【总页数】1页(P24)【关键词】保护接地;保护接零;技术分析【作者】姜博;郑君【作者单位】国网鸡西供电公司,黑龙江鸡西158100;国网鸡西供电公司,黑龙江鸡西158100【正文语种】中文为了防止触电事故,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或机架用导线与接地体相连接,称为保护接地,如图1(a)所示。
在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系统中,保护接地的作用可从图1(a)和图1(b)的对比中看出。
图1(b)中电机外壳未接地,如果电机有一相绝缘损害而使外壳带电,当人体接触外壳时,电流便经人体、大地及输电线对地的绝缘阻抗Zj形成回路,就有触电危险。
图1(a)是有保护接地的情况,按安全规定,1kv以下电气设备的接地电阻Rd应小于4Ω。
当点击有一相碰壳时,接地体中便流过接地电流Id,在低压不接地系统中,由于绝缘阻抗Zj很大,一相碰壳时的接地电流Id很小,所以电机外壳对地电压IdRd小于安全电压,当人体触及外壳时是安全的。
但在三相四线制中性点接地的系统中,对于容量稍大的用电设备,采用保护接地则是不安全的。
在中性点接地的380/220v三相四线制电网中,为了预防触电,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用导线和零线(中线)连接,称为保护接零。
若电动机或其他电气设备的—相绝缘损坏而使机壳带电,则此相电源经机壳和零线形成短路。
由于相线和零线的阻抗远比前述的接地电阻小得多,所以短路电流J x很大,足以使熔断器或其他保护装置动作,切断电源,从而保障了安全。
有了保护接零,如果零线发生断线故障,就不安全了。
断线右面电动机的一相碰壳、外壳带电,对地电压为相电压,是危险的。
为此,零线应多处重复接地,在输电线每公里处及进入车间、楼房处都应重复接地,当零线断线,右面电动机的一相碰壳时,由于零线多处重复接地的接地电阻相并联,使机壳上的对地电压大大降低,减少了危险程度。
哈工大高电压技术 2 行波的折射和反射-15
A点的折、反射电压如下
' u2
2Z 2 ' ' u1 u1 Z1 Z 2
Z 2 Z1 ' ' u1 u1 Z1 Z 2
" u1
α-电压折射系数 β-电压反射系数 二者之间有如下关系 1+β= α 随 Z1 与 z2 的数值而异,α和β之值在下面的范围内变化
0 2
1 1
二、几种特殊端接情况下的波过程
(一)线路末端开路
Z2
Z 2 Z1 1 Z1 Z 2
Z2 2 2 Z1 Z 2
发生全反射,开路电压加 倍,电流变零。
线路末端开路时的折反射
(二)线路末端短路(接地)
Z2 0
2
Z2 0 Z1 Z 2
' 2 ' 1 ' 2
一个节点上接有多条分布参 数长线和若干集中参数元件
已知电流源(例如雷电流)的情况,采用电流源等值电路 更加简单方便。
' u2 Z1
Z1
' u2 ' 2i i2 Z1 ' 1
电流源集中参数等效电路
举例:某变电所的母线上有 n 条出线,其波阻抗均为 Z 。其中一条 线路遭雷击,即有一过电压波 U 0 沿该线进入变电所,求此时母 线的电压 U bb
小 结
电压折射系数 二者之间有如下关系:1 。
2Z 2 Z1 Z 2
,电压反射系数 Z 2 Z1
Z1 Z 2
,
线路末端开路时,发生全反射,开路电压加倍,电流变零。 线路末端短路时,发生负的全反射,电流加倍,电压为零。 线路末端对地跨接一阻值R=Z1的电阻时,行波到达线路末端A 点时完全不发生反射,与A点后面接一条波阻抗Z2=Z1的无限长 导线的情况相同。 彼德逊法则的适用范围:入射波必须是沿一条分布参数线路 传输过来;适用于节点 A之后的任何一条线路末端反射波未达 到A之前。
pcb抗干扰设计哈工大
pcb抗干扰设计哈工大摘要:1.PCB 抗干扰设计的重要性2.哈工大在PCB 抗干扰设计方面的贡献3.PCB 抗干扰设计的基本原理4.PCB 抗干扰设计的实践与应用5.PCB 抗干扰设计的未来发展正文:1.PCB 抗干扰设计的重要性PCB(印刷电路板)抗干扰设计在现代电子技术中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电子设备性能的提升和复杂度的增加,电磁兼容性(EMC)问题日益突出。
电磁干扰会对电子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性能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导致设备故障。
因此,研究PCB 抗干扰设计对于提高电子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价值。
2.哈工大在PCB 抗干扰设计方面的贡献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工大)是我国著名的工科学府,长期以来在PCB 抗干扰设计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
哈工大的研究团队在理论研究、设计方法、实践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我国电子行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3.PCB 抗干扰设计的基本原理PCB 抗干扰设计主要通过合理的布局、布线、接地处理和屏蔽技术等手段,降低电磁干扰对电子设备的影响。
具体来说,抗干扰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布局:将高速信号、低速信号、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等不同类型的线路分开布局,减小相互干扰。
(2)布线策略:采用差分走线、多层走线、曲线走线等技术,减小电磁干扰。
(3)接地处理:采用单点接地、多点接地或混合接地等方式,提高设备的抗干扰性能。
(4)屏蔽技术:利用金属外壳、屏蔽罩等屏蔽器件,阻挡外部电磁干扰的侵入。
4.PCB 抗干扰设计的实践与应用PCB 抗干扰设计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价值。
例如,在通信设备、计算机、汽车电子、医疗设备等领域,都需要对PCB 进行抗干扰设计。
通过采用合理的抗干扰设计方案,可以有效提高电子设备的可靠性、稳定性和性能。
5.PCB 抗干扰设计的未来发展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磁干扰问题将更加严重,对PCB 抗干扰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
未来,PCB 抗干扰设计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1)智能化: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提高抗干扰设计的自动化水平。
电力配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技术分析_6
电力配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技术分析发布时间:2021-12-21T01:33:27.408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26期作者:孟宪杰杨光滕斯孙可佳[导读] 电网是通过人力架设、创建起来的一种基础设施,在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中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当电网遭遇雷击等特殊天气,电网的正常运行就会受到阻碍,为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带来不便,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威胁到设备与人身安全。
如果变电所接地存在问题,连接不恰当等更容易让电网遭受雷击。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电网被破坏绝大部分因素都是由于雷击,但是如果接地方式正确、防雷系统良好,变电所的正常运行就可以得到很好的保证,可以避免供电所信号中断等情况的发生。
孟宪杰杨光滕斯孙可佳国网哈尔滨供电公司黑龙江哈尔滨 150046摘要:电网是通过人力架设、创建起来的一种基础设施,在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中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当电网遭遇雷击等特殊天气,电网的正常运行就会受到阻碍,为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带来不便,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威胁到设备与人身安全。
如果变电所接地存在问题,连接不恰当等更容易让电网遭受雷击。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电网被破坏绝大部分因素都是由于雷击,但是如果接地方式正确、防雷系统良好,变电所的正常运行就可以得到很好的保证,可以避免供电所信号中断等情况的发生。
关键词:电力配电系统;防雷接地;技术分析1、配电系统中接地与防雷的具体内容配电系统在进行防雷与接地设计时需要根据电压的等级状况、线路回路情况,在综合考虑分析后选择合适的避雷器,从而提高防雷质量。
比如在裸导线线路防雷与接地设计中会使用大量避雷线,这样会增加项目工程的施工成本,而且架设线路的难度也相应提高,给施工带来不便。
因此,在进行线路设计时应该注意使用避雷器代替线路部分在对外部用电情况进行详细分析了解具体情况后严格设置杆塔的位置,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雷击可能给配电系统带来的灾害。
在现代配电网络的建设中还会出现闪络情况,直接威胁电网运行安全。
哈理工 电工实训报告 三合一整合完整可直接上交版
电工实训报告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地点:时间:目录一、安全用电常识报告 ........................................................ - 1 -二、住宅电电路安装报告 .................................................... - 7 -三、电机连续转动控制电路报告 ...................................... - 15 -一、安全用电常识报告一、实训目的1.了解电工安全操作的各项规定。
2.了解触电的原因以及触电造成的危害,掌握触电的种类和防止触电的措施,了解触电急救的方法。
3.了解雷电产生的原因和造成的危害,掌握防止雷电破坏的措施。
4.了解电气火灾的危害,掌握电气火灾的扑救方法。
二、实训内容1.详细阅读附录所记录之安全用电常识。
2.查阅资料获得更详尽的有关安全用电的知识。
3.自行总结安全用电常识要点三、实习心得1.触电原因及其危害(1)发生触电的主要原因a.缺乏电气安全知识,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爬上高压电塔掏鸟巢;低压架空线线路断线后不停电用手去拾火线;黑夜带电接线手摸带电体;用手摸损坏的胶盖刀闸等。
b.违反操作规程,带电连接线路或电气设备而又未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触及损坏的设备或导线;误登带电设备;带电移动电气设备;用湿手拧灯泡等。
c.设备不合格,安全距离不够;二线一地制接地电阻过大;接地线不合格或接地线断开;绝缘破坏导线裸露在外等。
d.设备失修,大风刮断线路或刮断点杆未及时修理;胶盖刀闸的胶木损坏未及时更换;电动机导线破损;使外壳长期带电;瓷瓶破裂,使相线与零线短路,设备外壳带电等。
f.其他偶然因素,夜间行走触碰断落在地面的带电导体。
(2)电流对人体伤害主要分为电击伤和电伤两种。
1)电击伤。
人体触电后由于电流通过人体的各部位而造成的内部器官在生理上的变化,如呼吸中枢麻痹、肌肉痉挛、心室颤动、呼吸停止等。
浅析集中供热电气设备的接地应注意的主要技术问题
浅析集中供热电气设备的接地应注意的主要技术问题发表时间:2016-01-15T09:41:00.973Z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5年第10期供稿作者:张双[导读] 哈尔滨市华能集中供热有限公司生技一部将集中供热系统的电气设备的某一部分经接地线连接到接地极上,称为接地,即电气设备的任何部分与大地(土壤)间作良好的电气连接。
哈尔滨市华能集中供热有限公司生技一部150026摘要将集中供热系统的电气设备的某一部分经接地线连接到接地极上,称为接地,即电气设备的任何部分与大地(土壤)间作良好的电气连接。
电力系统中接地的部分一般是中性点,也可以是相线上的某一点。
电气设备的接地部分则是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导体,一般为金属外壳。
本文就接地的种类和目的;电气设备接地技术原则及方法等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电气设备接地技术对策电气设备接地装置由接地体和接地线组成。
与土壤直接接触的金属体称为接地体;连接电气设备与接地体之间的导线(或导体)称为接地线。
1 接地的种类和目的(一)安全保护接地。
主要包括:为防止电力设施或电子电气设备绝缘损坏、危及人身安全而设置的保护接地;为消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静电积累,引起触电或爆炸而设的静电接地;为防止电磁感应而对设备的金属外壳、屏蔽罩或屏蔽线外皮所进行的屏蔽接地。
其中保护接地应用最为广泛,它将机(外)壳接地。
此种接地的目的是为了安全。
(二)系统接地。
这种接地给电路系统提供一个基准电位,同时也可将干扰引走。
此种接地目的是为了抵制外部的干扰。
(三)防雷接地。
为防止雷电过电压对人身或设备产生危害,而设置的过电压保护设备的接地,称为防雷接地,如避雷针、避雷器的接地。
(四)重复接地。
在低压配电系统的系统中,为防止因中性线故障而失去接地保护作用,造成电击危险和损坏设备,对中性线进行重复接地。
系统中的重复接地点为:架空线路的终端及线路中适当点;四芯电缆的中性线;电缆或架空线路在建筑物或车间的进线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0.45m
54mm 2
6m Φ19mm × 3m
图5-2 接地棒的配置
5.1.2 故障保护分系统
图5-3 故障保护分系统配置图
5.1.3 信号参考分系统
图5-4 单点接地系统的两种实现形式(低频系统)
GJB/Z 25-91 电子设备和设施的接地、 电子设备和设施的接地、搭接和屏蔽设计指南
5.2 信号地—信号电流的返回路径 信号电流的返回路径
长地线的阻抗
设备 Z0 = (L/C)1/2 ZP = (ωL)2/R ω 谐振 L C R L C R
RDC
fP1 = 1/2π(LC)1/2 π
地线和地平面,类似一条传输线,可用LCR模型来描述。L、C决定了传输 线的阻抗Z。随着频率的增加,交流电阻增加,电路的损耗增加,因此谐振 的峰值和峰谷越来越不明显。 谐振时,影响电路的稳定性 稳定性
例:线路板上的地线
模拟 噪声
数字
在设计线路板时,要将模拟地、 在设计线路板时,要将模拟地、数字地以及 大功率驱动电路的地分开的依据。 大功率驱动电路的地分开的依据
模拟、数字地分割,好吗?
当有信号线跨接在两地平面 上方时, 上方时,会产生长的返回路 径和大环路面积
将分割区域连通, 将分割区域连通,可减小环 路面积
第五章 接地技术
5.1 设施接地系统(安全接地、防雷接地) 5.2 信号地
——装置内(PCB) 理想地:零阻抗的等位面,如大地、装置的接 理想地:零阻抗的等位面,如大地、 地体, 的接地平面。 地体,PCB的接地平面。 的接地平面 理想接地: 理想接地:需接地点与地之间的零阻抗连接。
5.1 设施接地系统
电路 1 R1 L1
电路 2 R2 L2
电路 3 R3 L3
地线较短, 优点 :地线较短,适用于高频情况 缺点: 可能形成地线回路,造成地回环路干扰. 缺点: 可能形成地线回路,造成地回环路干扰 通过减小地线阻抗(镀银,良好搭接- 通过减小地线阻抗(镀银,良好搭接-减少表面 电阻, 减小电感)来解决。 电阻,宽金属板地 线-减小电感)来解决。
高频时,地线(过长)之间、地线和其他导线之间可能产生电容、 高频时,地线(过长)之间、地线和其他导线之间可能产生电容、电感耦合 相互串扰(接地反弹)- 出现公共阻抗耦合。 相互串扰(接地反弹)- 出现公共阻抗耦合。 当地线长度大于波长的1/4时 为终端短路的传输线,特别长度为(波长 当地线长度大于波长的 时,为终端短路的传输线,特别长度为 波长 /4) 的 奇数倍时,接地点相当于开路状态,这时地线变成了天线向外辐射干扰。 奇数倍时,接地点相当于开路状态,这时地线变成了天线向外辐射干扰。
I
I
VS
2Ω
I
I
I
I I I I I I I
I
1Ω
I1
I
I2
VS
I
I
I
I
RL
I
5Ω
I
5.2.3 电流如何选择返回路径
电流沿着信号线正下 方的接地面返回
I
I
(a)
I
I
I I I
I
(b)
5.2.4 串联单点接地
1
I1
R1 A
2
I2
R2 B R3
3
I3
C
U A = ( I1 + I 2 + I 3 ) Z1 U C = U A + U B + I3Z3
不分割,效果是一样的, 不分割,效果是一样的,信 号电流总是选择阻抗最低的 路径返回。 路径返回。
解决地环路干扰的方法
减小地线的阻抗, 减小地线的阻抗,从而减小干扰电压 单点接地消除地环路 更实用的方法:隔离变压器、光耦合、 更实用的方法:隔离变压器、光耦合、共 模扼流圈、差分平衡电路等方法 模扼流圈、
5.2.3 电流如何选择返回路径
电流通过具有最低阻抗的路径返回源端 阻抗——直流+高频
RS
为了保证接地阻抗很小,地线的长度要小于最小波长的1/20。 为了保证接地阻抗很小,地线的长度要小于最小波长的1/20。 1/20
多点接地
系统中各个需要接地的电路、设备都直接接到距它最近的接地平面 上,以使接地线的长度最短, 最大限度地降低导线阻抗. 上,以使接地线的长度最短, 最大限度地降低导线阻抗.
信号地引起的典型问题 判断接地好坏的标准 电流如何选择返回路径 单点接地、多点接地和混合接地
5.2.1 信号地引起的典型问题
共阻抗耦合
ZG1 ( I1 + I 2 )
ZG1 I1 + I 2
I1
ZG 2 I 2
ZG 2
I2 I2
地弹
L+5
R
Q1
VLoad
Q2
LGND
VGND
I GND
CLoad I Load
混合接地
混合接地系统在不同的频率呈现不同的接地结构。 混合接地系统在不同的频率呈现不同的接地结构。在低 频段实现单点接地,而在高频时实现采用多点接地。 频段实现单点接地,而在高频时实现采用多点接地。适 情况。 合于工作宽频带情况。 合于工作 情况 Rs
地电流
~ Vs
图为低频工作的系统,为了避免公共阻抗耦合,需要系统单点接地。但这 个系统暴露在高频强电磁场中,屏蔽电缆需要双端接地(多点接地)。 在低频时,电容的阻抗较大,电路为单点接地方式,在高频时,电容阻 在低频时,电容的阻抗较大,电路为单点接地方式,在高频时, 抗较低,电路呈现成为两点接地方式。 抗较低,电路呈现成为两点接地方式。 要避免所使用的电容器与引线电感发生谐振。 要避免所使用的电容器与引线电感发生谐振。
U B = U A + ( I 2 + I3 ) Z 2
优点:简单, 优点:简单,多用 缺点: 共阻抗干扰,各点电位不稳定 缺点:地线不再是等电位线- 共阻抗干扰,各点电位不稳定 。
注意,要把具有最低接地电平的电路放置在最靠近接地点处,即图 点处 点处, 注意,要把具有最低接地电平的电路放置在最靠近接地点处,即图A点处, 点的接地电位对其影响最小。 以便 B 点和 C 点的接地电位对其影响最小。 适合于低频情况,高频时工作地线中的电阻和分布电感增大, 适合于低频情况,高频时工作地线中的电阻和分布电感增大,共阻抗 干扰 更加严重。 更加严重。
折衷的方法
模拟电路1 模拟电路 模拟电路2 模拟电路 模拟电路3 模拟电路
数字信息处理电路
数字逻辑控制电路
马达驱分组,将相互之间不易发生干扰的电路放在同一 每个组内采用串联单点接地,获得最简单的地线结构, 组。每个组内采用串联单点接地,获得最简单的地线结构,不 同组的接地采用并联单点接地,避免相互之间干扰。 同组的接地采用并联单点接地,避免相互之间干扰。
接地点电位不同
高
低
处在强交变磁场中 -感应电压 V
接地体(平面) 接地体(平面)地线电位示意图
< 2mV 2mV ~ 10mV
10mV ~ 20mV 20mV ~ 100mV
100mV ~ 200mV
>200mV
原因:信号(地线电流)频率高,感抗大, 原因:信号(地线电流)频率高,感抗大,容抗小 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分割相对稳定的电位区域
接地系统的组成部分: 接地系统的组成部分: (1)大地电极分系统 ) (2)雷电保护分系统 ) (3)故障保护分系统 ) (4)信号参考分系统 )
5.1.1 大地电极分系统
54mm 2
6m
Φ19mm × 3m
1.8m
图5-1 设施大地电极分系统配置(GJB Z25)
5.1.1 大地电极分系统
0.3m
5.2.5 单点并联接地
1
A I1 I2
2
B
3
C I3
U
A
= I1Z 1
U B = I2Z 2 U C = I3Z 3
优点:无公共阻抗耦合, 优点:无公共阻抗耦合,各电路的地电位只与本电路的地电流及 共阻抗耦合 地线阻抗有关, 不受其他电路的影响。 地线阻抗有关 不受其他电路的影响。 缺点:接地线过多,过长。 缺点:接地线过多,过长。 适合于低频情况
Load
5.2.2 判断接地好坏的标准
环路面积和路径长短 阻抗大小(粗地线、地平面、接地网格 粗地线、 粗地线 地平面、接地网格)
I I
I
地环路干扰
I1 I2 VN
地环路 IG
VG
当 I 1 ≠ I 2 时,产生噪声电压 VN 。
( 差模电流 I d
= I1 − I 2) 干扰
地环路干扰形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