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第九章
《劳动经济学》
聊城大学管理学院函授《劳动经济学》习题一一、名词解释1. 劳动力市场2. 派生需求3.基本工资4.一般培训5.菲利浦斯曲线二、单项选择题1.一般来说,人口总量增多,则劳动力资源()。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2.新古典学派的()提出了创立关于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的关键性理论概念。
A.马歇尔 B.舒尔茨 C.亚当·斯密 D.希克斯3.两种劳动力间为总互补关系时,其交叉工资弹性为()。
A.正 B.负 C.零 D.任意值4.我国实行的最低工资制度是()。
A.统一数额的最低工资标准 B.不同行业中规定不同的最低工资标准C.只在某些部门中实行最低工资标准 D.按地区规定不同的最低工资标准5.实行计件工资制,工人低生产率的风险主要由()承担。
A.企业 B.工人 C.政府 D.社会6.一般培训的成本通常由()来支付。
A.企业 B.员工C.政府D.社会7.集体谈判的双方为()。
A.雇主和员工 B.雇主和工会C.雇主和政府D.政府和工会8.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业社会的产物,发源于()。
A.英国 B.德国C.法国D.美国9.劳动资源的稀缺性,是( )。
A.相对的 B.绝对的C.既不相对也不绝对的 D.既相对也绝对的10.下列关于无差异曲线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
A.无差异曲线随主体偏好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形状B.同一主体的无差异曲线绝对不能相交C.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越低D.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恒为负值三、判断题1.劳动力就是指人的劳动能力。
()2.在劳动力供给假设中,劳动者追求收入最大化。
()3.在长期中,所有的生产要素都可以进行变动。
()4.最低工资立法维持了公认的基本生活需要,增加了社会就业数量。
()5.工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它是工人经济利益的代表。
()6.充分就业是指一个国家或社会的就业率达到了100%。
()7.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取投保资助模式的养老保险,费用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承担。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劳动经济学》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第一章测试1【判断题】(10分)所有与劳动有关的问题都是劳动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A.错B.对2【判断题】(10分)资源的闲置和资源的稀缺性不可能并存。
A.对B.错3【判断题】(10分)劳动力资源仅包括劳动力的数量这一方面。
A.对B.错4【单选题】(10分)劳动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是一门研究()的学问。
A.劳动的人B.劳动生产率C.劳动资料D.劳动要素5【单选题】(10分)劳动力是指()A.用于商品交换的人B.简单的生理劳动C.劳动D.人的劳动能力6【单选题】(10分)实证研究方法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的问题A.是什么B.怎么样C.应该是什么D.本质7【单选题】(10分)规范研究方法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的问题?A.应该是什么B.怎么样C.是什么D.本质8【多选题】(10分)劳动力具有生理性的特点,具体表现为()。
A.劳动力形成周期长,在现代社会至少需要16年B.劳动力具有生命周期和生理间歇周期C.劳动力不能储存D.劳动力的生产是通过消费社会劳动为条件的E.必须保证劳动力维持生命的最起码的收入或物质生活条件9【多选题】(10分)劳动作为生产要素与土地、资本等要素相比的特点是()A.劳动的所有者是自然人B.劳动力在流动中具有一定主动性和决定性C.劳动的所有权不能转移D.在流动中劳动的所有权常发生转移。
曾湘泉《劳动经济学》名词解释
○曾○湘○泉《劳动经济学》名词解释1.【劳保版p9】实证经济学实际上是一种对人的经济学行为进行研究和分析的理论。
它建立在两个假说之上:一是稀缺性。
这是经济问题存在、也是经济学研究存在的基本的原因。
第二各假说是人是有理性的。
即它假设人们对有利可图的事,或者说是利益反映积极;无利可图,甚至是对自己有害的是,即成本反映消极。
借助于上述两种必要的、也是重要的假设,劳动经济学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和预测劳动力市场上的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需求的行为变动趋势和走向,或者按照伊兰伯格的说法,“实证经济学的目标实际上是在试图发现他们的行为倾向”。
这也正是实证研究方法的价值之所在。
简单说,实证经济学研究方法实际上是告诉我们某种事物“实际是什么”(也就是它的状态和趋势)的一种理论研究方法,它描述的事物本来的面貌。
2.【劳保版p11】在劳动力市场上,研究和分析劳动力市场上实际的运行是什么,只是告诉了我们一个客观的运行状态,它并没有说明这种状态是否对或错。
或者说没有告诉我们这种客观状态是否符合我们的要求。
在劳动经济领域,规范经济学严格地讲是一种价值判断的理论,或者说它是“应该是什么的”的理论。
规范经济学研究方法是对实际发生的东西的价值判断,依赖于我们通常所说的规范的价值判断分析。
规范经济学也有一些基本的判断尺度,从本质上讲,它的根本价值尺度是以互惠原则作为理论基础和出发点。
3.【劳保版p15】又称“引致需求”,是由阿弗里德·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首次提出的经济概念,是指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意味着它是由对该要素参与生产的产品的需求派生出来的。
在劳动经济学中,对劳动力的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即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是一种最终产品的需求,它实际上是对产品生产需求所派生和所导引出来的一种需求。
因此,在我们研究劳动经济学问题时,不肯能摆脱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来孤立进行劳动经济的分析和研究,即所谓不能就劳动来谈劳动,就劳动力来谈劳动力。
人大劳动经济学课件第九章
人大劳动经济学课件第九章第九章失业第一节失业的测量第二节失业的存量—流量模型第三节失业类型第四节失业原因第五节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就业与失业问题失业的测量第一节一、国际上的定义1、就业者:在调查周内至少有一个小时的付酬工作或在家庭企业中每周工作最低15小时的无酬劳动者。
一个人有工作但因为休假、疾病、天气或罢工而暂时离开也被认为是就业者。
2、失业者:一个人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标准:(1)他没有工作(2)如果提供工作,他愿意并且有能力工作(3)他在调查周的前4周内积极寻找过工作。
第一节失业的测量二、人们对政府有关就业、失业量的测量的批评意见1、失业量中不包括丧失信心的工人。
丧失信心的工人就是指那些想得到工作,在过去的一年中找过工作但没有在近四周内寻找工作,或者是由于缺乏工作机会或只是由于个人因素如年龄、种族及缺乏技能而找不着工作的人。
2、失业率不能反映潜在的就业者。
第一节失业的测量二、人们对政府有关就业、失业量的测量的批评意见3、官方失业率夸大了失业而造成的经济成本。
失业保险的接受者可以因接受失业保险而不工作,并能够维持较长时间的生活。
4、劳动力人口统计构成发生变化。
比如,青少年与妇女频繁地进出劳动力市场,这两个群体所占比重的增长导致所测量的失业率上升。
第一节失业的测量三、我国关于失业现象的统计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经济运行中实际的劳动就业状况。
反映在以下几方面:1、统计上有两个失业率。
登记失业率:统计的失业人员指有非农户口,在一定劳动年龄内(男50岁以下,女45岁以下),有劳动能力,无业且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业登记的人。
城镇调查失业率:城镇常住人口中16岁以上,有劳动能力,在调查期间无工作,有就业可能并以某种方式寻找工作的人员。
2、我国失业人员的范围是不考虑农村的。
第一节失业的测量3、失业与就业概念范畴交叉登记失业者中有相当部分人员正在打工或从事其它有酬的临时工作,并不是真正的失业者,存在着所谓“隐性就业”的情况;国有、集体企业在册职工中有一部分人员并未从事劳动,如一些下岗及内退人员等,但仍被作为从业人员统计;国有、集体企业存在大量的冗余人员,他们处于隐性失业或就业不足状态;农村中的大量的隐性失业人员。
劳动经济学第9章
人力资本理论
1960年,舒尔茨在他的著名演讲中首次提 年 出了并解释了”人力资本”概念。 出了并解释了”人力资本”概念。 一、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 舒尔茨认为:战后德国、 舒尔茨认为:战后德国、日本的经济主要得益 于教育和人的素质的提高。 于教育和人的素质的提高。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 要高于物质资本投资的收益率, 要高于物质资本投资的收益率,因而是现代经济增 长的关键。 长的关键。
城乡预期收入差异表示为: 城乡预期收入差异表示为: d=W×Q-R; × - W:城市实际工资率; 城市实际工资率; 城市实际工资率 Q:城市的就业概率; 城市的就业概率; 城市的就业概率 R:农村劳动力实际平均收入。 农村劳动力实际平均收入。 农村劳动力实际平均收入 就业概率受到工业部门新创造的就业机会和城市 失业人数两个因素的制约。 失业人数两个因素的制约。只要城市预期收入的现值 大于农村预期收入的现值, 大于农村预期收入的现值,农村劳动力就会作出流入 城市的决策。 城市的决策。 托达罗模型的现实意义: 托达罗模型的现实意义:它比较接近发展中国家 的实际, 的实际,任何影响城乡实际收入的政策都会影响劳动 力的流动。 力的流动。
二、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投资活动
1、人力资本:通过投资在劳动者身上形成的、 、人力资本:通过投资在劳动者身上形成的、 并为劳动者带来持久收入的生产能力, 并为劳动者带来持久收入的生产能力,它是一种 非物质资本。 非物质资本。 2、人力资本投资活动: 、人力资本投资活动: (1)正规的学校教育 ) (2)在职培训 ) (3)卫生与保健 ) (4)人力资源流动与迁移 )
L3
L1
L2
就业量
积极效应 可补充国内某些劳动力的不足,增加人力资本储备;增 可补充国内某些劳动力的不足,增加人力资本储备; 加本国的消费需求。 加本国的消费需求。 (2)对流出国的经济效应: )对流出国的经济效应: 积极效应: 1、增加外汇收入; 积极效应: 、增加外汇收入; 2、回归者带回的技术和经验能抵消部分流出的 、 人力资本; 、传递消费示范。 人力资本; 3、传递消费示范。 消极效应:人脑外流,使国内人力资本储备下降。 消极效应:人脑外流,使国内人力资本储备下降。
劳动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完整版
劳动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劳动经济学》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二、思考题1.如何理解劳动经济学的价值(1)劳动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经济问题。
例如,民工荒、政府要求增加最低工资、劳动生产率下降、农民工工资急剧上升、工资增长不均等、工作培训、国有企业高管人员的高工资受到质疑、收入分配不平、农村移民增加、劳动力市场全球化扩大等等。
(2)数量上的重要性。
在西方经济中,大部分国民收入并不是来源于资本收入(利润、租金和利息),而是来源于工资。
绝大多数居民户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提供劳务。
从数量上看,劳动才是我们最重要的经济资源。
(3)独有的特性。
劳动力市场的交易完全不同于产品市场的交易。
劳动力市场是一个极有意义和复杂的场所。
劳动力市场的复杂性意味着供给和需求概念在应用于劳动力市场时必须做出重大的修改和调整。
在供给方面,劳动者“出售”给雇主的劳务与该劳动者不可分离。
除了货币报酬,工人还关注工作的健康和安全性、工作难度、就业稳定性、培训和晋升机会等,这类非货币因素也许与直接收入同样重要。
这样,工人的供给决策要比产品市场的供给概念复杂得多。
(4)收益的广泛性。
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都可以从劳动经济学中得到许多启示和教益。
从劳动经济学得到的信息和分析工具有助于人们做出与劳动力市场有关的决策。
从个人角度看。
大量内容将直接与我们有关,如工作搜寻、失业、歧视、工资、劳动力流动等。
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从对劳动经济学的理解中所得到的知识背景和分析方法,对做出有关雇用、解雇、培训和工人报酬等方面的管理决策也应该是十分有用的。
从社会角度看,了解劳动经济学将使人们成为更有知识、更理智的公民。
2.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首先要明确劳动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劳动经济学的假设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资源的相对稀缺性。
如同商品和资本是稀缺的一样,劳动力资源也是有限的。
劳动经济学可修改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第二章劳动力供给◆劳动力的概念: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1、劳动力是人所特有的一种能力。
2、劳动力是存在于活的人体中的能力。
3、劳动力是人在劳动中所运用的能力。
4、劳动力是人在劳动中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劳动适龄人口:是指人口处于劳动年龄的那一部分人口。
我国:下限为16岁,上限为男60岁,女55岁。
◆劳动参与率公式:总人口劳动参与率=劳动力/总人口*100%◆劳动力资源的概念:是指能够从事各类工作的劳动力人口,它是劳动力人口的数量及其平均素质的乘积。
劳动力资源=劳动人口数量*劳动力质量◆潜在劳动力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拥有的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适龄人口的总体。
◆现实的劳动力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实际可以运用的劳动力资源。
它等于从潜在劳动力资源中减去那些虽具有劳动能力但由于种种原因未从事社会劳动的人。
◆劳动力数量:是指某一时间、某一地区劳动力人数的多少。
劳动力质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劳动者群体所具有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因素:微观方面:1、劳动者个人的身体条件。
2、劳动者的工作偏好。
宏观方面:1、人口规模及人口自然结构。
2、经济发展状况。
3、社会制度因素。
◆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仅仅由工资率变动所引起的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动。
◆劳动力供给的变动:是指在工资率不变的情况下,由其他因素的变化所引起的劳动力供给的变动。
◆无差异曲线的特征:1、在同一平面上存在无数条无差异曲线,同一条无差异曲线表示曲线上所有点之间的效用相同。
不同的无差异曲线效用不同。
2、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相交。
3、无差异曲线是一条斜率为负值,凸向原点的曲线。
4、主体的偏好不同,无差异曲线的形状不同,即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劳动收入替代余暇的比率。
◆收入约束线:是指个人在时间和劳动能力一定的状况下,所能消费余暇和获得收入的最大组合线。
《劳动经济学》(作者Borjas)第九章习题答案
CHAPTER 99-1. Suppose a worker with an annual discount rate of 10 percent currently resides in Pennsylvania and is deciding whether to remain there or to move to Illinois. There are three work periods left in the life cycle. If the worker remains in Pennsylvania, he will earn $20,000 per year in each of the three periods. If the worker moves to Illinois, he will earn $22,000 in each of the three periods. What is the highest cost of migration that a worker is willing to incur and still make the move?The worker must compare the present value of staying in Pennsylvania to the present value of moving to Illinois. A worker will move if the present value of earnings in Illinois minus the costs of moving there exceed the present value of earnings in Pennsylvania:74.710,54$)1.1(000,201.1000,20000,202=++=PA PV and82.181,60$)1.1(000,221.1000,22000,222=++=IL PVThe worker will move, therefore, ifPV IL – C > PV PA ,where C denotes migration costs. Thus, the worker moves ifC < 60,181.82 - 54,710.74 = $5,471.089-2. Nick and Jane are married. They currently reside in Minnesota. Nick’s present value oflifetime earnings in his current employment is $300,000, and Jane’s present value is $200,000. They are contemplating moving to Texas, where each of them would earn a lifetime income of $260,000. The couple’s cost of moving is $10,000. In addition, Nick very much prefers the climate in Texas to that in Minnesota, and he figures that the change in climate is worth an additional $2,000 to him. Jane, on the other hand, prefers Minnesota’s frigid winters, so she figures she would be $2,000 worse off because of Texas’s blistering summers. Should they move to Texas?Yes. The “climatic” aspects of the move exactly balance each other, so we should not take them into account. On the monetary side, the sum of Nick’s and Jane’s lifetime present value of earnings inMinnesota is $500,000. The corresponding amount in Texas will be $520,000.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20,000) exceeds the cost of moving ($10,000), so the move will make the couple jointly better off.9-3. Mickey and Minnie live in Orlando. Mickey’s net present value of lifetime earnings in Orlando is $125,000. Minnie’s net present value of lifetime earnings in Orlando is $500,000. The cost of moving to Atlanta is $25,000 per person. In Atlanta, Mickey’s net present value of lifetime earnings would be $155,000, and Minnie’s net present value of lifetime earnings would be $510,000. If Mickey and Minnie choose where to live based on their joint well-being, will they move to Atlanta? Is Mickey a tied-mover or a tied-stayer or neither? Is Minnie a tied-mover or a tied-stayer or neither?As a couple, the net present value of lifetime earnings of staying in Orlando is $500,000 + $125,000 = $625,000 and of moving to Atlanta is $510,000 + $155,000 – $50,000 = $615,000. Thus, as a couple, they would choose to stay in Orlando. Thus, there can only be a tied-stayer. (There cannot be a tied-mover, because the couple is not moving.)For Mickey, staying in Orlando is associated with a net present value of $125,000, while moving to Atlanta would yield a net present value of $155,000 – $25,000 = $130,000. So Mickey would choose to move to Atlanta. Therefore, Mickey is a tied-stayer.For Minnie, staying in Orlando is associated with a net present value of $500,000, while moving to Atlanta would yield a net present value of $510,000 –$25,000 = $485,000. So Minnie would choose to remain in Orlando. Thus, Minnie is not a tied-stayer.9-4. Suppose a worker’s skill is captured by his efficiency units of labor. The distribution of efficiency units in the population is such that worker 1 has 1 efficiency unit, worker 2 has 2 efficiency units, and so on. There are 100 workers in the population. In deciding whether to migrate to the United States, these workers compare their weekly earnings at home (w0) with their potential earnings in the United States (w1). The wage-skills relationship in each of the two countries is given by:w0 = 700 + 0.5s,andw1 = 670 + s,where s is the number of efficiency units the worker possesses.(a) Assume there are no migration costs. What is the average number of efficiency units among immigrants? Is the immigrant flow positively or negatively selected?The earnings-skills relationship in each country is illustrated in the figure below. The US line is steeper because the payoff to a unit of skills is higher in the United States. All workers who have at least 60 efficiency units will migrate to the United States. Therefore, there is positive selection and the average number of efficiency units in the immigrant flow is approximately 80 (the exact answer depends on whether the person with 60 efficiency units, who is indifferent between moving or not, moves to the United States).(b) Suppose it costs $10 to migrate to the United States. What is the average number of efficiency units among immigrants? Is the immigrant flow positively or negatively selected?If everyone incurs a cost of $10 to migrate to the United States, the U.S. wage-skill line drops by $10, and only those persons with more than 80 efficiency units will find it worthwhile to migrate. The immigrant flow is still positively selected and has, on average, 90 efficiency units.(c) What would happen to the selection that takes place if migration costs are not constant in the population, but are much higher for more skilled workers?If migration costs are much higher for skilled workers, it is possible that no skilled workers will find it worthwhile to migrate. We already know that even in the absence of migration costs no worker with fewer than 60 efficiency units finds it worthwhile to migrate. If highly skilled workers find it very costly to migrate it might be the case that there is no migration to the United States.Income700660809-5. Suppose the United States enacts legislation granting all workers, including newly arrived immigrants, a minimum income floor of y− dollars.(a) Generalize the Roy model to show how this type of welfare program influences incentive tomigrate to the United States. Ignore any issues regarding how the welfare program is to be funded.(b) Does this welfare program change the selection of the immigrant flow? In particular, are immigrants more likely to be negatively selected than in the absence of a welfare program?(c) Which types of workers, the highly skilled or the less skilled, are most likely to be attracted by the welfare program?U.S. Labor Market U.S. Labor MarketThe introduction of a wage floor in the United States (at y −) shifts the U.S. earnings-skill relationship to the bold line drawn in the figures. If the returns to skills are higher in the United States (left panel above), there are then two sets of workers who find it profitable to move: those who have very high skill levels (above s P ) as well as those workers who have very low skill levels (below s L ). In contrast, if the returns to skills are lower in the United States than in the country of origin (the right panel above),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welfare program does not change the incentives to migrate for any worker (although the incentives of some workers would change if the wage floor was high enough). The welfare program, therefore, acts as a welfare magnet for workers originating in countries that generate “brain drains”, but not in countries where unskilled workers have incentives to migrate even in the absence of wage floors.α αL P Dollars αN y −α9-6. The immigration surplus, though seemingly small in the United States, redistributes wealth from workers to firms. Present a back-of-the-envelope calculation of the losses accruing to native workers and of the gains accruing to firms. Do these calculations help explain why some segments of society are emotional in their support of changes in immigration policy that would either increase or decrease the immigrant flow?The total loss in earnings experienced by work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is given by the rectangle w 0 B F w 1 in Figure 9-11. The area of this rectangle is given by:Loss to Native Workers = (w 1 - w 0) × N .We can calculate the loss to native workers as a fraction of GDP by dividing both sides by Q (national income). If we do this and rearrange terms we obtain:MN N Q M N w w w w Q +×+×−=)( Workers Native to Loss 0001.Thus, the native loss (as a fraction of GDP) equals the percentage change in the native wage caused by immigration times labor’s share of national income times the fraction of the labor force that is native born. If we continue the numerical example in the text, this calculation yields: (-.03) × (.7) × (.9) = -1.89percent of GDP. As national income is on the order of $11 trillion, the loss suffered by native workers is on the order of $208 billion. Capitalists receive this income plus the immigration surplus of $11 billion (see the text), for a total gain of about $219 billion (about 2 percent of GDP).Even though the net benefits from immigration are small, particular groups in the United States either gain or lose substantially from immigration. This explains why the debate over immigration policy is often polarized.9-7. In the absence of any legal barriers on immigration from Neolandia to the United States, the economic conditions in the two countries generate an immigrant flow that is negatively selected. In response, the United States enacts an immigration policy that restricts entry to Neolandians who are in the top 10 percent of Neolandia’s skill distribution. What type of Neolandian would now migrate to the United States?No one would migrate from Neolandia. The policy does not change the cost-benefit analysis for the most skilled Neolandians. They did not want to migrate when they could enter the country freely, and they still will not want to migrate when they are the only ones who can obtain visas. The lesson is that changes in immigration policy affect the skill composition of the immigrant flow only if changes target immigrants who wished to migrate to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first place.9-8. Labor demand for low-skilled work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is w = 24 – 0.1E where E is the number of workers (in millions) and w is the hourly wage. There are 120 million domestic U.S. low-skilled workers who supply labor inelastically. If the U.S. opened its borders to immigration, 20 million low-skill immigrants would enter the U.S. and supply labor inelastically. What is the market-clearing wage if immigration is not allowed? What is the market-clearing wage with open borders? How much is the immigration surplus when the U.S. opens its borders? How much surplus is transferred from domestic workers to domestic firms?Without immigration, the market-clearing wage is $12, at which all 120 million low-skill U.S. workers are employed. With immigration, the market-clearing wage is $10, at which all 120 million low-skill U.S. workers and all 20 million immigrants are employed. The additional surplus received by the U.S. because of the immigration equals ($12 – $10) (140m – 120m) / 2 = $20 million. The total transfer from U.S. workers to U.S. firms because of the immigration equals ($12 – $10) (120m) = $240 million.9-9. A country has two regions,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which are identical in all respects except the hourly wage and the number of workers. The demand for labor in each region is:w N = $20 – .5E N and w S = $20 – .5E S,where E N and E S are millions of workers. Currently there are 6 million workers in the North and 18 million workers in the South.(a) What is the wage in each region?The wage in the North is $20 – .5 (6) = $17. The wage in the South is $20 – .5 (18) = $11.(b) If there were no shocks to the economy, migration over time will result in an equalization of wages and employment. What would be the long-run wage and employment level in each region?As labor demand is the same in both regions and workers are identical in their preferences, half of the workers will locate in each region in the long-run. Thus, 12 million workers will work in each region, and the hourly wage will be $14.(c) Return to the original set-up where there are 6 million workers in the North and 18 million workers in the South. As a policy maker, you decide not only to allow 2 million immigrants of working age to enter your country, but you have the authority to resettle the immigrants wherever you want. How should you distribute immigrants across the regions to maximize the country’s immigration surplus? Besides maximizing the immigration surplus in the short-run, in what other ways does your distribution of immigrants help the economy?Let I N and I S be the number of immigrants (in millions) placed in the North and in the South respectively, so that I N + I S = 2. After immigration, the new wages are:w N = $17 – .5I N and w S = $11 – .5I Sand the immigrant surpluses are:S N = 0.25(I N)2 and S S = .25(I S)2.Using that I N + I S = 2, therefore, the total immigrant surplus isS = 0.25(I N)2 + 0.25(2–I N)2 = 1 – I N + .5(I N)2.One can use calculus to solve for the optimal value for I N, but be aware that S is U-shaped, so setting the first order conditions to 0 solves for a minimum. Rather, use Excel to plot S. The data are:I N S I N S I N S I N S0.001.000.05 0.95 0.55 0.60 1.05 0.50 1.55 0.650.10 0.91 0.60 0.58 1.10 0.51 1.60 0.680.15 0.86 0.65 0.56 1.15 0.51 1.65 0.710.20 0.82 0.70 0.55 1.20 0.52 1.70 0.750.25 0.78 0.75 0.53 1.25 0.53 1.75 0.780.30 0.75 0.80 0.52 1.30 0.55 1.80 0.820.35 0.71 0.85 0.51 1.35 0.56 1.85 0.860.40 0.68 0.90 0.51 1.40 0.58 1.90 0.910.45 0.65 0.95 0.50 1.45 0.60 1.95 0.950.50 0.63 1.00 0.50 1.50 0.63 2.00 1.00 Thus, the immigrant surplus is maximized by placing all 2 million immigrants in either of the regions. It would be best, however, to place them all in the high wage region, as this will lead to a faster equalization of wages and saves natives the trouble and costs of moving.9-10. Phil has two periods of work remaining prior to retirement. He is currently employed in a firm that pays him the value of his marginal product, $50,000 per period. There are many other firms that Phil could potentially work for. There is a 50 percent chance of Phil being a good match for any particular firm, and a 50 percent chance of him being a bad match. If he is in a good match, the value of his marginal product is $56,000 per period. If he is in a bad match, the value of his marginal product is $40,000 per period. If Phil quits his job, he can immediately find employment with any of the alternative firms. It takes one period to discover whether Phil is a good or a bad match with a particular firm. In that first period, while Phil’s value to the firm is uncertain, he is offered a wage of $48,000. After the value of the match is determined, Phil is offered a wage equal to the value of his marginal product in that firm. When offered that wage, Phil is free to (a) accept;(b) reject and try some other firm; or (c) return to his original firm and his original wage. Phil maximizes the present value of his expected lifetime earnings, and his discount rate is 10 percent. What should Phil do?Phil makes decisions at the beginning of each period, and there are a variety of choices at each of these times. To reduce the number of strategies that require the numerical calculation of the expected outcome, first discard unreasonable choices. In particular, if Phil does not quit his job in period 1, he should not do so in period 2. After all, his second-period wage in a new job will be lower than in the old job, and there is no third period. Similarly, if he tries a new job in period 1 and is found to be a bad match, he should return to the old job. After all, the old job pays a higher wage than what Phil’s current employer is willing to pay and what another new firm would offer him. Finally, if he tries a new job and is found to be a good match, he should certainly accept their offer. In the end, Phil only has two potentially viable strategies.Strategy one: Keep the old job in both periods. The earnings path associated with this choice is flat and deterministic – Phil earns $50,000 in each period. The present discounted value of the outcome of this strategy is PV1 = 50,000 + 50,000/1.1 = $95,455.Strategy two: Try a new job. If it is a good match, keep it. If it is a bad match, return to the old job. If Phil adopts this strategy, he will earn $48,000 in period 1. In period 2, he will earn either $56,000 or $50,000, each with probability ½. The expected present discounted value of the outcome of that strategy is PV2 = 48,000 + ((½× 56,000) + (½ × 50,000))/1.1 = $96,182.As the second strategy generates a higher present value, this is the strategy Phil adopts.9-11. Under the recently enacted 2001 tax legisl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ll income tax filers can now deduct from their total income half of their expenses incurred when moving more than 50 miles to accept a new job. Prior to the change, only tax filers who itemized their deductions were allowed to deduct their moving expenses. (Typically, homeowners itemize their deductions and renters do not itemize.) How would this change in the tax bill likely affect the mobility of homeowners and renters?The policy change has no affect on homeowners, whereas the policy change reduces the cost of moving for renters. Therefore, the policy is predicted to increase the mobility of renters.。
劳动经济学第九章失业
三、技术变革和国际贸易与对失业的影响
(一)技术变革对失业的影响 第一,技术进步常常会导致新的产品出现, 而新产品的出现会在两个方面对生产老 产品的劳动力的需求产生不利影响。 第二,技术变革常常是与自动化或者资本对 劳动力的替代联系在一起的。主要通过 两条途径显示出来,一种途径是降低了 原有资本的价格;另外一条途径是推出 新的技术。
O
替代效应
P 规模效应 R
技术进步导致资本价格下降, 从而对劳动力进行替代。从R点到 终点P,其中R到P点是规模效应,劳 动力增加,同时资本也增加;从P 点到O点是替代效应。劳动力减少 而资本增加。此图反映了替代效应 大于规模效应,劳动力总体上减少 而资本总是增加的。该企业会使用 更多的资本,以便使替代效应超过 规模效应。该情况反映了资本和劳 动力是总替代关系。技术进步导致 失业增加。
工资率
A0 A1
S
W0 W1
D0 D1
0
E2
E1
E0
劳动力数量
图9.5 工资刚性与周期性失业
(二)经济不景气时期的工资刚性假设
下面,我们来介绍几个关于导致货币工资刚性存 在的原因的基本假设,从这几个假说中我们可以 看到劳动力供求双方为何更加青睐以牺牲就业的 方式,来保住货币工资的不下降或少下降。 1、工会。 2、组织的特殊人力资本。 3、雇主-员工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4、资深员工的风险规避倾向。 5、劳动者的地位与社会标准。
四、季节性失业
季节性失业(seasonal unemployment)与需 求不足性失业有类似之处,它也是由于劳 动力需求的波动而引起的。只不过造成季 节性失业的需求波动通常是有规则的,它 在一年当中的变化方式是遵循某种系统规 律的,因而能够被预见到。 由于产品需要进而劳动力需求的季节变化 而导致的有规律的就业岗位的丧失现象, 就是季节性失业。
劳动经济学课件
涨对固定收入者的危害最大
1.1.2 劳动经济学的形成
“古典学派”
亚当·斯密系统地奠定了劳动经济的基本理论框架。 大卫·李嘉图著名的工资理论,成为劳动经济学关于工
资运动的规律以及劳动供给决定工资观点的直接基础。 让·萨伊的市场法则论对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分析、微观
1997年,我国调整高等学校专业设置,撤消劳动经济专 业,设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劳动经济学成为该专业的 基础、核心课程之一。
改革开放后,劳动经济学研究分为三个时期。根据时代 特点,每个时期都有特定的关注重点。
1.2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2.1 劳动经济学的定义
劳动力资源是一种稀缺的社会生产性资源 如何以最少的劳动费用投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是劳动
经济学及其后劳动经济学说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直接的 基础。 斯图亚特·穆勒定型的工资基金学说促进了劳动经济学 的成熟。
“制度学派”
埃利·里查德《美国劳工运动》(1886),考察了工会 运动的发展,分析了工会在劳动力市场、劳动条件的 决定方面的地位与作用等问题,开创了系统地对劳动 力市场现象进行制度与组织分析的先河。 布卢姆《劳动经济学》(1925)是第一本正式命名的 教科书,系统地涉及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工资、劳 资关系、劳工运动等内容。
劳动经济学
本课将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组织行为学、 法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贯穿其中,始终围 绕劳动经济的理论与实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从劳动经济与劳动管理两个层面,引导学生正确 认识在宏观与微观领域内劳动经济与劳动管理的 出现新动向、新趋势
课程安排
章
目
第一 劳动力需求
劳动经济学第9章
○2 刚性工资理论;
劳动力市场的货币工资率存在不雇员的工作努力或效率是工资率的函数
(五)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就业与失业问题 领会: ○1 中国目前的失业原因。 ①劳动供给结构与劳动需求结构不吻合,导致大量结构性失业 ②经济波动带来一定的周期性失业 ③劳动力市场中介服务体系不发达,导致一定程度的摩擦性失业
应用: ○1 经济转型时期应该采用的就业政策。 ①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扩大国民经济总量来拉动就业需求 ②积极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促进生产和就业规模的扩张 ③建立适合国情的培训就业制度 ④加快完善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体系 ⑤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提供制度保证 ⑥加快发展以民营经济为主的中小企业 ⑦现行失业统计存在“失业低估”或“失业高估”倾向
第九章 失业 (一)失业的存量—流量模型 识记: ○1 失业的存量-流量模型。 存量:就业者(E)、失业者(U)、非劳动力(N) 流量:不同劳动力市场状态之间 各种流量将影响失业率
(二)失业的测量 识记: ○1 失业者的三个标准。 ①他没有工作 ②如果提供工作,他愿意并且有能力工作 ③他在调查周的前四周内积极寻找过工作
○3 结构性失业产生的原因; 劳动力市场流动性障碍
○4 结构性失业的特点; ①倾向于集中在确定的群体 ②长期
○5 周期性失业产生的原因; 经济中总需求不足
○6 周期性失业的特点。 ①随着经济的扩张与收缩表现得一年年不一样 ②倾向于影响整个经济范围
应用:
○1 减少摩擦性失业的政策; ①在劳动力市场上增大工作信息的流动 ②降低不必要的流动
劳动经济学第九章失业
从业人员:指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
收入的人员。按就业身份分组包括:(1)职工;(2)再就业的 离退休人员;(3)私营业主;(4)个体户主;(5)私营企业 和个体从业人员;(6)乡镇企业从业人员;(7)农村从业人员 ;(8)其他从业人员(包括军人)。
职工(Formal Employees):在国有企业、
自愿失业是虽然有就业愿望,但由于才能得不 到发挥,或由于兴趣﹑爱好﹑工资﹑保险福利 及人际关系等原因自愿放弃就业机会而形成 的失业.
• 1 工作搜寻理论 • 2 刚性工资理论 • 3 效率工资理论
• 工作搜寻理论:
– 对摩擦性失业和自愿性失业现象做出了解释。 – 分析了决定某一经济中的摩擦性失业水平是
以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控制外来劳动力在本 地就业
提高青年的受教育水平 计划生育与低人口出生率
(二)改善劳动力需求的政策
鼓励就业内容和就业形式的创新 鼓励企业雇用下岗失业人员和青年劳动力
• (三)促进劳动力市场建设
– 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劳动力市场信息服务、 就业培训
– 职业中介机构的发展
• (四)为失业人员提供保障
– 隐含合同理论: 从市场不存在工会的假定下解 释工资刚性。工人和企业间存在着一份非书面 的、心照不宣的或隐含合同,这种隐含合同要 求企业和工人遵循工资削减政策优于辞退政策 (如万科的政策)。在萧条时期,年轻和没有 经验的工人首先被企业解雇。雇主优先保证有 资历和有经验工人的稳定收入。
• 关键假设:雇员的工作努力或“效率”是工资 率的函数,雇主支付的工资越高,雇员工作就 越努力。
• 经济中总需求不足以为求职者创造足够的工作。与 经济运动的上升和下降周期性变化有关,在周期中上 升时期,失业率下降,在经济衰退期,失业率上升。
劳动经济学(第四版)第09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目录
9.1 通货膨胀的含义及类型 9.2 菲利普斯曲线 9.3 菲利普斯曲线面临的挑战
9.1 通货膨胀的含义及类型
9.1.1通货膨胀的含义及衡量 1.通货膨胀的含义 2.通货膨胀的衡量 (1)价格指数 (2)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9.1 通货膨胀的含义及类型
9.1.2通货膨胀的类型 1.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1)凯恩斯主义者的解释 (2)货币主义者的解释
9.3 菲利普斯曲线面临的挑战
9.3.1经济滞胀现象
9.3.2新经济的“两低一高”现象
9.2 菲利普斯曲线
2.菲利普斯曲线的移动
3.短9.2.3理性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9.2 菲利普斯曲线
9.2.4自然失业率 自然失业率的水平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其一,技术进步的速度。 其二,劳动力人口构成的变化。 其三,工资刚性增强。 其四,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的服务功能与水平, 职业技术培训事业的发展规模与水平,获得新技 术的费用与组织等。
9.1 通货膨胀的含义及类型
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9.1 通货膨胀的含义及类型
3.混合型通货膨胀
9.1 通货膨胀的含义及类型
4.结构型通货膨胀 5.预期型通货膨胀 6.惯性通货膨胀
9.2 菲利普斯曲线
9.2.1早期菲利普斯曲线
9.2 菲利普斯曲线
9.2.2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1.通货膨胀预期
劳动经济学课后答案
名词解释:1、派生需求:是由阿弗里德·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首次提出的经济概念,是指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意味着它是由对该要素参与生产的产品的需求派生出来的,又称“引致需求”。
对一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来自(派生自)对另一种产品的需求。
其中该生产要素对这一最终产品会作贡献,如对轮胎的需求派生自对汽车运输的需求。
1.短期:在短期内可变的生产要素只有劳动力,技术和资本都是不变生产要素。
2.长期:在长期内,劳动力和技术是可变生产要素,只有资本是不变生产要素。
3.卖方垄断企业:指企业在产品市场上市垄断者,但在劳动市场上市完全竞争。
4.买方垄断企业:是指企业劳动力市场是垄断者,而在产品市场上是完全竞争者。
5.替代效应:劳动使用量从LA降低到LB,资本使用量从KA上升到KB,即企业用资本代替了劳动。
6.规模效应:由于工资率的提高,企业使用劳动的边际成本将上升,从而导致企业生产更少的数量,产量的下降将会导致使用劳动数量的下降,图中变现为从B点到C点的移动,劳动数量随之下降。
7.互补性生产要素:当生产要素A的价格下降,数量增加时,对生产要素B的需求上升,则称生产要素A与生产要素B是互补。
8.替代性生产要素:当生产要素A的价格下降,数量增加时,生产要素B的数量下降,则生产要素A是生产要素B的替代性生产要素。
9.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a)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是指当工资率变化一个百分率所引起的劳动需求变化的百分率的比值。
b)公式:ed =-(△L/L)/(△W/W)=-(△L/△W)/(W/L)1.ed为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L和△W分别是劳动需求数量L和工资率W的变动量。
10、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VMP=MP•P,指的是增加额外一单位劳动要素的投入所带来的收益。
(三)1.劳动力:是人的劳动能力,即人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在现代劳动经济学体系中,劳动力又特指在一定年龄范围内,具有劳动能力和劳动要求。
劳动经济学练习题(无答案)
第一章劳动力需求一.名词解释1劳动力需求2.劳动力需求弹性二.选择题1.劳动力需求的派生性决定了劳动力需求理论就是关于()。
A.消费的理论B.生产的理论C.分配的理论D.交换的理论2.由于增加一个单位的劳动要素投入而增加的产量,这是劳动的()。
A.总产量B.最大产量C.人均产量D.边际产量3.劳动的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是()。
A.劳动力投入数量不变B.技术水平不变C.产出不变D.工资水平不变4.边际成本是指( )。
A.增加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 B.增加单位劳动投入所增加的成本C.平均每一单位产量的成本D.平均每一单位劳动投入的成本5.边际技术替代率的表达公式为( )。
A.MRTS=AP L/AP K B.MRTS=AP K/AP LC.MRTS=MP L/MP KD.MRTS=TP K/TP L6.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由劳动投入增加引起的产量的变动可以分为()阶段。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7.工资上升对劳动力需求产生的影响可分解为替代效应和 ( )。
A.需求效应B.派生效应C.收入效应D.规模效应8.在资本与劳动的比率既定的条件下,劳动的边际生产力与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同比例上升,这样的技术进步称为 ( )。
A.希克斯技术进步B.资本密集型技术进步C.劳动密集型技术进步D.要素密集型技术进步9.当劳动力的需求弹性大于1时,劳动力需求变动的百分比 ( )工资变动的百分比。
A.小于 B.等于 C.大于 D.大于等于10.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比短期劳动力需求曲线 ( )。
A.陡峭 B.平缓 C.高 D.低11.对于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阶段边际产量递增B.第一阶段边际产量递减C.第二阶段边际产量递减D.第三阶段总产量增加E.第三阶段总产量绝对减少12.对于劳动力需求,正确的理解有( )。
A.是企业雇用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B.等同于劳动力需要C.同社会物质产品(服务)的需求一样,是一种绝对的需求D.是一种派生性需求E.产生的直接基础在于产品(服务)的需求三.判断1.关于劳动力需求的假设不包括生产技术的假设。
劳动经济学(第四版) 胡学勤 劳动经济学课件+-+修改版
⒉人力资源的特征
时限性 两重性
人力资源的特征
能动性
核心性
再生性
智力性
(二)人力资源的数量与质量
1.人力资源的数量
(1)人力资源的总量 等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适龄人口总量减去 其中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口,加上劳动适龄人口之外 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 (2)人力资源的相对量 人力资源的相对量主要由人力资源率和劳动参 与率来算。
1.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劳动经济思想 2.欧洲中世纪的劳动经济思想 3.重商主义的劳动经济思想
在劳动经济学的孕育阶段,尽管 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少的劳动经济观 点,但是,他们的论述还是质朴的、 零散的、没有形成独立的思想体系。
(二)形成阶段
17世纪——20世纪20年代,劳动经济学进入 了形成阶段,成为经济科学和管理科学的重要组 成部分。 其形成主要表现在: 1.古典经济学为劳动经济学形成奠定了基础 2.历史和制度学派对劳动力市场理论形成提 供了制度研究方法 3.新古典经济学为劳动经济学的形成提供了 新的分析方法和理论 4.劳动社会理论和劳动管理理论促进了劳动 经济学的形成
(三)劳动的意义
创造了人类自身 是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 创造了社会财富 推动了社会发展 是人类解疑不尽的重大课题
二、人力资源
(一)人力资源的概念与特征
⒈人力资源的概念 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得· 徳鲁克在1954年出版的 《管理的实践》一书中第一次提出。
理论界对人力资源概念的表述有三种: ①指在业的人力,即指以合法劳动创造社会财 富和提供劳务的人; ②指劳动力资源,即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 的总称; ③指全体人口,即在一定时期内人们所蕴藏的 劳动能力总和(现实的和潜在的人的劳动能力)
劳动法学
9劳动经济学第九章课后参考答案 贾东 王亮亮劳动经济学(人大三版)
1.什么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一种与物质资本相对相应的资本形式,它表现为能为任何个人带来永久性经济收入的能力和知识等。
2.人类资本的特点是什么?(1)人力资本是寓寄在劳动者身上的一种生产能力(2)人力资本的所有权不具有转让或者继承的属性3.人力资本投资的形式有哪些?(1)各级正规教育(2)职业技术培训(3)健康保健(4)人们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的流动4.教育投资的理性依据是什么?5.怎样进行培训的成本效益分析?6.劳动力流动的条件是什么?(1)劳动力的个人所有权(2)不同地区和工作之间存在着经济福利方面的差异(3)社会对劳动者就业给予充分的自主权(4)社会分工所造成的劳动技巧和工作能力的专门化7.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有哪些?(1)年龄(2)家庭(3)教育(4)流动的距离(5)失业率(6)职业许可制度(7)国家和地方政策将影响劳动力的流动(8)环境(9)公会(10)流动地的环境质量和气象状况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一种与物质资本相对相应的资本形式,它表现为能为任何个人带来永久性经济收入的能力和知识等。
人力资本投资:是通过增加人的资源而影响未来的货币和物质收入的各种活动。
职业技术培训:职业技术培训投资是人们为获得与发展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与技巧所发生的投资支出。
这类投资方式主要侧重于人力资本构成中的职业、专业知识与技能存量。
其表现是人力资本构成中的专业技术等级。
健康保健:用于健康保健、增进体质的费用也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这方面的投资效果主要变现为人口语气寿命的提高和死亡率的降低。
正规教育:这种投资形式增加了人力资本的知识存量,表现为人力资本构成中的普通教育程度,即用学历来反映人力资本存量。
教育投资净现值:教育这种人力资本投资在未来一定量的价值相当于现在的价值教育投资供给曲线:教育投资需求曲线:劳动力流动:是指劳动者相对于劳动力市场条件的差别,在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产业之间、职业之间、和岗位之间的自愿选择和迁移。
劳动经济学 女性就业歧视
女性就业歧视就业歧视是指没有法律上的合法目的和原因而基于种族、肤色、宗教、政治见解、民族、社会出身、性别、户籍、残障或身体健康状况、年龄、身高、语言等原因,采取区别对待、排斥或者给予优惠等任何违反平等权的措施侵害劳动者劳动权利的行为。
如今,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巨大变革,为了打破传统思想的桎梏,越来越多的女性为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而纷纷选择就业甚至自主创业。
然而,在社会现实中,女性就业任然受到隐性的歧视。
很多单位都只招男不招女,原因是女性要结婚生子,这样不仅加大企业的投入的成本,更重要的是和产出不成正比。
大学生就业市场上总呈现出“男强女弱”的明显态势。
虽然男女平等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但社会上歧视女性,特别是就业上歧视女性的现象还非常普遍。
所以在全社会都在关注女性生存权益、呼吁加强妇女权益保障的背景下,对女性依旧遭受就业性别歧视的原因进行的简单分析。
一、就业机会不平等尽管有统计表明,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女生比例已达44%,基本上撑起了校园的“半边天”,但女性就业的机会却远远低于男生。
在求职过程中,性别歧视成为毕业生女性就业途中难以绕开的绊脚石。
造成性别歧视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因为怀孕、生育和哺乳,除此之外就是一些传统的性别偏见使得用人单位将女生拒之门外。
二、经济原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希望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利润的市场主体。
而女性在社会生活中承担着人类自身再生产的社会责任,由于劳动法明确规定“女职工按规定享受的产假期间,工资照发”。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男女劳动者具有相同的劳动生产率,以自身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企业会比较雇佣男性和女性的收益,倾向于选择雇用男性就业。
从经济学角度看,为了使使用资源的成本降到最低,企业必定会对男女预期成本进行比较.比较之下。
每一个用人单位都倾向于“择男舍女”以获得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这是“理性“雇主的决策。
虽然国家主张男女平等,反对在雇佣方面存在性别歧视,但这是对所有的用人企业而盲的,对于个别企业来说,即使不这么做,通常也不会受到惩处或遭受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第九章
第三节 劳动力流动理论模型 三、技能型劳动力与非技能型劳动力同时流动模型 二元劳动力市场条件下,技能型与非技能型劳动力流动呈 现出以下阶段性特征: 第一阶段:技能型劳动力与非技能型劳动力的同向流动阶段。 第二阶段:技能型劳动力的相对静止与非技能型劳动力的继续流 动阶段。 第三阶段:技能型劳动力与非技能型劳动力的异向流动阶段。 第四阶段:非技能型劳动力的相对静止与技能型劳动力的继续外 移阶段。 第五阶段:技能型劳动力与非技能型劳动力的相对静止阶段。
10
第九章
第二节 劳动力流动经济分析框架与个人劳动力流动决策模型 一、劳动力流动经济分析框架
(五)劳动力流动的经济分析指标 劳动力流动的预期纯收益=经济收入和生活质量的改善程 度减去流动发生的各类成本。 劳动力流动方案可行性指数=“引力”利益 /“阻力”成 本。只有当某方案可行性指数>1时,方案方能通过。 劳动力流动主观流动愿望强度=劳动者经济判断力自信度 ×劳动者对已掌握的相关信息的满意度×劳动者的风 险类型。 劳动力流动实现难度理论指数=“阻力”/“能力”。
4
第九章
第一节 劳动力流动概述 一、劳动力流动的含义与劳动力流动的作用 (二)劳动力流动的作用与意义 第一,有利于实现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效用最大化和维护劳 动者权益。 第二、劳动力流动有利于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第三、劳动力流动有利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增强国家综 合实力。
5
第九章
第一节 劳动力流动概述 二、劳动力流动类型 第一种,岗位之间的流动。 第二种,职业之间的流动。 第三种,用人单位之间的流动、行业之间的流动、部门之间 的流动。 第四种,地域之间的流动。 第五种,就业与失业之间的流动。 第六种,劳动力与非劳动力的流动。
14
第九章
第二节 劳动力流动经济分析框架与个人劳动力流动决策模型 二、个人劳动力流动决策模型
个人劳动力流动决策模型
15
第九章
第三节 劳动力流动理论模型 一、劳动力流动理论微观模型 (一)企业内部劳动力流动理论——库克理论
16
第九章
第三节 劳动力流动理论模型 一、劳动力流动理论微观模型 (二)职业转换劳动力流动理论——职业生涯理论
23
第九章
第三节 劳动力流动理论模型 三、技能型劳动力与非技能型劳动力同时流动模型
24
本章
结束
25
11
第九章Biblioteka 第二节 劳动力流动经济分析框架与个人劳动力流动决策模型 二、个人劳动力流动决策模型 (一)劳动力流动的成本与收益 1.劳动力流动的成本
12
第九章
第二节 劳动力流动经济分析框架与个人劳动力流动决策模型 二、个人劳动力流动决策模型 (一)劳动力流动的成本与收益 2.劳动力流动的收益
13
第九章
18
第九章
第三节 劳动力流动理论模型 二、劳动力流动理论宏观模型 (一)劳动力流动经典模型——二元经济模型 2.费景汉-拉尼斯模型
该模型以刘易斯模型为出发点,明确引入了农业产量剩余 的概念,认为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而出现剩余产品,是农业劳动 力向工业流动的先决条件。他们把农业劳动的流动过程分为三 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零的那部分劳动 力的流出,这部分农村劳动力是多余的;第二个阶段是农业劳 动边际生产率大于零但小于不变制度工资的劳动力的流出。这 两个阶段的劳动是农业中隐蔽性失业的劳动;第三个阶段是农 业劳动边际生产率大于不变制度工资的劳动力的流出,农业劳 动力与城市劳动力已经形成了竞争关系。
20
第九章
第三节 劳动力流动理论模型 二、劳动力流动理论宏观模型 (三)“推力-拉力” 劳动力迁移模型 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埃弗雷特· 李,其基本观点是,劳 动力迁移行为发生的原因是迁出地与迁入地的推力和拉力共同 作用的结果, 影响劳动者迁移的因素包括四种:迁出地的因素、迁入地 的因素、中间阻碍因素和个人因素,每个地方都同时存在吸引 人的“拉力”因素和排斥人的“推力”的因素, 劳动力迁移正是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发生的。若“推 力”因素的作用大于“拉力”因素的作用,劳动者就会迁移, 反之就不会迁移。
6
第九章
第一节 劳动力流动概述 三、劳动力流动行为分析 (一)劳动力流动的行为过程模型
7
第九章
第一节 劳动力流动概述 三、劳动力流动行为分析 (二)劳动力流动行为相关因素分析 1.主观价值 所谓主观价值,是指确定劳动力流动的判断标准和行为准 则,主要包含世界观、生活观、职业取向和就业观。 2.主观条件 所谓主观条件,是指劳动者自身的人力资本存量条件,主 要包括体能、智能、技能、社交能力等。 3.客观条件 所谓客观条件,是指劳动力流动的社会经济环境,包括社 会分工、制度、交通、信息人文习俗等。
19
第九章
第三节 劳动力流动理论模型 二、劳动力流动理论宏观模型 (二)托达罗劳动力迁移模型 托达罗劳动力迁移模型是对刘易斯模型的改进。托达罗 的观点是,劳动者关注的焦点并不是城乡现实的收入差异,而 是城乡预期的收入差异,即把农村现在得到的收入与进城后找 到工作的预期收入作比较,只有在城市里的预期收入大于在农 村现在的收入,劳动者才会做出流动的决策。影响城市预期收 入的因素有,城市的实际工资水平和在城市找到工作的概率。 如果城市预期工资率水平乘以找到工资的概率所得的收入水平 高于农村现实收入,劳动者就会不断向城市流动。
21
第九章
第三节 劳动力流动理论模型 二、劳动力流动理论宏观模型 (四)克鲁格曼劳动力区域流动模型 具有较高工资水平的区域吸引劳动力流入,但流动也会发 生流动成本或者说转移成本。如果劳动力预期在流入地区所获 得的工资收入高于劳动力的劳动成本,那么劳动力将保持流动 状态,直至劳动力流动到区域u或s的边际成本等于流动的工资 净收入为止。如果劳动力流动到区域u或s的边际成本始终小于 流动的工资净收入,所有的劳动力将最终流向开始具有较高劳 动力份额的地区,换句话说,在报酬递增假设前提下,劳动力 流动存在一个人口集中过程,集中到城市。
17
第九章
第三节 劳动力流动理论模型 二、劳动力流动理论宏观模型 (一)劳动力流动经典模型——二元经济模型 1.刘易斯模型
刘易斯认为劳动力流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劳 动力无限供给,现代部门迅速扩张,吸纳从传统部门中源源不 断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直到没有剩余劳动力;第二个阶段, 传统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已被吸收完毕,现代部门不得不上涨工 资来雇佣劳动力。在刘易斯看来二元经济最终转变为一元经济。
8
第九章
第一节 劳动力流动概述 三、劳动力流动行为分析 (二)劳动力流动行为相关因素分析 4.客观诱因 所谓客观诱因,是指引起劳动者注意和重视的、来自客观 存在的利益诱致因素,主要是经济收益落差和生活质量差距。
9
第九章
第二节 劳动力流动经济分析框架与个人劳动力流动决策模型 一、劳动力流动经济分析框架 (一)引力——新旧工作的经济收入落差与生活质量差异 (二)阻力——劳动力流动必经环节上的付出 (三)动力——劳动者主观流动愿望强度 (四)能力——实现劳动力流动的主观条件
3
第九章
第一节 劳动力流动概述 一、劳动力流动的含义与劳动力流动的作用 (一)劳动力流动的基本含义
劳动力流动,是指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劳动者为了获得更 高的劳动报酬或更好的工作环境条件,而在岗位、职业、单位、 产业、部门、以及就业状态上的变换与移动。 劳动力流动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劳动力流动的不 断扩大是源于:(1)微观经济方面, (2)宏观经济方面, (3)劳动者个人方面, 劳动力流动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一个类型。
清华大学出版社
劳动经济学
黄泽民 编著
1
《劳动经济学》
第九章 劳动力流动
2
《劳动经济学》
第二篇
第九章 劳动力流动
本章内容 目的要求
劳动力流动基本内容 劳动力流动分析框架
了解流动的含义类型作用 了解劳动力流动分析框架
个人流动决策模型
劳动力流动理论模型
了解劳动力流动决策模型
了解劳动力流动理论模型
第二节 劳动力流动经济分析框架与个人劳动力流动决策模型 二、个人劳动力流动决策模型 (二)个人劳动力流动决策模型 个人劳动力流动的决策原则可以表达为: NPV1>PV0 差额=NPV1-PV0越大,劳动者流动愿望就越强烈。差额大 小取决于: (1)流动所费的成本现值的大小; (2)收入流差距大小; (3)收入流的时间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