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 新思潮的意义(胡适)

合集下载

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作用

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作用

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作用————————————————————————————————作者:————————————————————————————————日期:ﻩ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作用(王伟迪13124157理科基础班)摘要:胡适是中国近代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作为北京大学校长,他博学多才,在众多领域均有涉猎,获得了三十二个博士学位。

同时他最主要的贡献就是在新文化运动大力提倡白话文,在新青年上发表了许多文章。

本文首先介绍胡适的人生经历,然后说明胡适的学术成就,最后探讨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作用以及意义。

一:胡适简介胡适出生在安徽绩溪县,他的父亲在他三岁时就去世,所以,对于胡适而言,父亲这一角色,是缺失的。

但是在胡适的记忆中,他仍然记得父亲教他写字。

他的父亲也是一个文人,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决定赴京报国,但最终还是没有实现梦想,死在厦门。

他的母亲一直含辛茹苦的养育他。

胡适五岁开始在私塾里上学,学了九年的古文,为他后来的人生辉煌奠定了基础。

早年在梅溪学堂、澄衷学堂求学,初步接触了西方的思想文化,受到梁启超,严复的思想影响。

1904年,他到上海进新式学校,接受《天演论》等新思潮。

并开始在《竞业旬报》上发表白话文章。

后来赴美留学,在康乃尔大学学习。

之后又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哲学。

1917年胡适回归祖国,在北京大学当教授,并加入《新青年》编辑部,撰文反对封建主义,宣传个性自由、民主和科学,积极提倡“文学改良”和白话文学,成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

同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二:胡适的学术成就(1)儒学成就:胡适首先采用了西方近代哲学的体系和方法研究中国先秦哲学,把孔子和儒学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用“平等的眼光”与诸子进行比较研究,破除了儒学“独尊”的地位和神秘色彩,具有开创性的影响。

胡适并不盲目崇拜孔子和儒学,他认为,“现在大多数明白事理的人已打破了孔教的迷梦”。

(2)哲学成就:胡适在中国现代学术方面,是较早引入西方方法以来研究中国学术的。

(新)中国传统蒙学导读(1)

(新)中国传统蒙学导读(1)

二、何谓“蒙学”



4、蒙学· 小学· 大学 蒙学:从字书发轫。 小学:就是字书。后发展为传统语言文字学。 大学:《礼记·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物格而后知至,知 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 平。 《易· 蒙》:蒙以养正,圣功也。
三、怎样阅读国学典籍

读书次序:
《史记》—《汉书》—《资治通鉴》—《通 典》—《史通》

三、怎样阅读国学典籍
4、集部 集:会聚,杂合。 文:《说文》:文,错画也。 《释名》:会集众彩,以成锦绣;会集众字, 以成辞义,如文绣然也。 集部有大量非文学内容,但最能体现中国 文学精神的诗歌,主要保存在集部。
一、先秦汉魏六朝时期

4、小结 先秦汉魏六朝时期的蒙书,几乎等同于字 书,作为经部的附庸。但也确立了后来蒙 书的基本特点。比如《千字文》一直影响 到清末。
二、隋唐五代时期

1、社会发展与文化繁荣
社会:全国统一;经济发展;科举制度。 文化:儒学集成;三教共存;类书编纂。

二、隋唐五代时期
三、怎样阅读国学典籍


儒家:《荀子》,《晏子春秋》、《二程遗 书》、《朱子语类》 道家:《老子》,《庄子》,《列子》 法家:《韩非子》、《管子》、《商君书》 墨家:《墨子》 杂家:《鬼谷子》、《吕氏春秋》、《淮南子》 名家:《邓析子》、《公孙龙子》 兵家:《孙子》
三、怎样阅读国学典籍
二、为什么要弘扬国学


1、人生之本: 《论语· 季氏》:不学诗,无以言。……不学 礼,无以立。 《贞观政要》:太宗后尝谓侍臣曰:“夫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 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 此三镜,以防已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 镜矣。”

谈谈胡适新试革命的重要意义及其不足

谈谈胡适新试革命的重要意义及其不足

他指斥“律诗真乃小道尔”,公开反对旧诗词的滥调套语和呆板生硬,反对用典对仗,主张废止格律,提倡用俗语俗字写今日社会的情状。

胡适所追求的,就是要在中国掀起一场“诗体的大解放”运动,而其目的就是要“把从前一切束缚自由的枷锁镣铐,一切打破: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该怎么说,就怎么说。

这样方才可有真正的白话诗,方才可以表现白话文学的可能性。

”可以说,经过新文化运动的洗礼,中国文学由白话文的推广普及以及新诗的创作的风行而呈现出勃勃生机,胡适的文学主张基本实现了,可是胡适的目标不仅在此,在《新青年》上论及“新思潮的意义时”,胡适把文化革新分解为四个步骤:1.“研究问题”、2.“输入学理”、3.“整理国故”、4.“再造文明”。

他希望构建一个传承发扬传统文化的良好机制,“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具体问题的研究开始,吸收西方科学理论以佐研究,在认真整理“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的基础上,“从乱七八糟里面寻出一个条理脉络来;从无头无脑里寻出一个前因后果来;从胡说谬误里面寻出一个真意义来;从武断迷信里面寻出一个真价值来。

”15最后才能创造一个建立在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之上而又能兼收并蓄世界先进科学理论为我所用以完善自身的新文明。

这是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为中国文化设计的发展道路,也是他这期间最主要的学术成就。

胡适发表的《谈新诗》,是我国现代文学中最早的一篇新诗理论方面的文章。

文章肯定了当时新诗的成绩,肯定了“诗体解放后诗的内容的进步”,对新旧诗的比较、新诗的音节、新诗的发展趋势,作了一些探讨,提出了一些有益的见解。

正因为是"尝试",胡适的诗艺还不免幼稚,有明显的不足:一些作品还未脱旧诗的窠臼,甚至散发出"缠脚时代的血腥气";缺乏想象力,浅入浅出,较少余香与回味;重理轻情,阐理有余而抒情不足;有些诗平铺直叙,节奏感不强,几近分行的散文。

胡适的"尝试"有勇,而创造无力,他的才情似不近诗,这就使他的新诗创作与他的诗论倡导不相平衡。

2020国考申论备考素材:改革开放名言警句及案例

2020国考申论备考素材:改革开放名言警句及案例

2020国考申论备考素材:改革开放名言警句及案例改革开放 40 年来,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新中国的明天。

改革开放话题公考类考试考查热度也比较高,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把关于改革开放相关的名言警句及部分案例整理为特辑,希望大家能够做好积累,有备无患。

一、名言警句:1、改革开放,人们过上安居乐业的小康生活,时代变迁脚步匆匆。

2、峥嵘岁月,创下丰功伟业;结束战乱,奠定幸福生活;改革开放,迎来经济腾飞;踏入世贸,生活日新月异;改善民生,百姓安居乐业;放飞神九,跃入科技强国。

3、年轻的灵魂在挫折中历练,历经风雨,经过改革开放,中国被洗刷的更加清彻,春光明媚,草长莺飞。

笔直的线杆撑起的天空下,是农民们在辛勤的播种,凤阳的锣鼓更是让土地与农民不再绑在一起。

播种后的中国,开始看到秋天的硕果。

4、一方沃土孕育了特有的风土人情,世代淳朴的人民创造了悠久灿烂的文化,改革开放的大潮书写了繁花似锦百业向荣的绚丽诗篇。

5、新中国成立七十年,国泰民安、人心齐,改革开放四十载,万象更新、百业兴。

中华儿女,团结一起,谱新章、创辉煌,国力更强盛,人民更富裕!6、如果不自强不息,那么就不能把握命运;如果不与时俱进,那么就不能跟上时代;如果不改革开放,那么就不能强国富民;如果不艰苦奋斗,那么就不能成就伟业。

7、如果可以选择,我便愿扎根在那里,让文革的厚土将我覆盖,让改革开放的春雨将我唤醒,静待时代的暖风,幻化做一片漂絮,看晚霞落尽,朝红新起。

8、改革开放犹如神奇的能量,注入中国这个东方巨人身上,使之迈出了一程又一程有力的步伐。

9、“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10、前进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不管道路如何曲折,前途一定是光明的,一个在深化改革开放中不断发展的中国,一定会更加朝气蓬勃,英姿焕发,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解读胡适新思潮的意义

解读胡适新思潮的意义

解读胡适新思潮的意义看完胡适先生的新思潮的意义,我的感触颇深,胡适能在如此纷乱的环境中给出新思潮的定义,并且从新思潮的精神、新思潮的手段和新思潮的将来趋势等多方面阐述新思潮的意义。

他认为新思潮的精神是一种评判的态度。

新思潮的手段是研究问题与输入学理,新思潮的将来趋势是注重人生社会的切要问题,应该于研究问题中做介绍学理的事业。

文中有几个观点让我印象深刻:胡适认为,新思潮就是重新估定一切价值,尽管新思潮运动中有许多诸如孔教的讨论、文学的评论、贞操的讨论、礼教的讨论等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旧的评判,重新估定他们对于现代社会的价值。

我想批判的精神也正是我们现在这个社会所欠缺的,而胡适在当时那个年代就能看清这些问题的本质,不得不让我由衷感到佩服。

胡适对于研究问题和输入学理的关系。

胡适认为研究问题的人,势不能专就问题本身讨论,不能不从那问题的意义上着想;但是问题引申到意义上去,便不能不靠许多学理做参考比较的材料,故学理的输入往往可以帮助问题的研究。

而且他还提出,在研究问题里面做点输入学理的事业,或用学理来解释问题的意义,或从学理上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用这种方法来输入学理,能使人于不知不觉中刚收学理的影响。

我想这种在研究问题中输入学理的方法远比单单输入学理来达到输入学理的目的来的更有效,这也是我们现在教育所需要的:理论联系实际。

学理仅仅只是知识只有学以致用才能变成一种自身的能力。

胡适已经给我们总结了经验教训:能把全副精力贯注到研究问题上去;能把一切学理不看作天经地义,但看作研究问题的参考材料,能把一切学理应用到我们自己的种种切要问题上去;能在研究问题上面做输入学理的工夫;能用研究问题的工夫来提倡研究问题的态度,来养成研究问题的人才。

胡适对于调和的介绍,我是在这篇文章中第一次听到这个概念,他说调和是社会的一种天然趋势。

人类社会有一种守旧的惰性,,少数人只管趋向极端的革新,大多数人至多只能跟你走半程路。

这就是调和。

胡适治学的方法与态度——“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

胡适治学的方法与态度——“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
一、胡适治学思想的来源
胡适治学的思想来源兼采中西,“科学方法的两个重要 部分,一是假设,一是实验。”[1]150。其有两条主要支流,一是 (清儒的)“朴学”(又称为“汉学”),一是胡适反复提及到的 其师杜威的“实验主义”。
“中国旧有的学术,只有清代的‘朴学’确有‘科学’的精 神。”[1]154—155胡适归纳 “朴 学 ”的 特 点,即 “(1)大 胆 的 假 设, (2)小心的求证。假设不大胆,不能有新发明。证据不充足, 不能使人信仰。”[1]170胡适 在 去 上 海 求 学 之 前 接 受 的 都 是 传 统文化的教育,并且在校期间学业成绩名列前茅。旧学根底 扎实的胡适,对于“程朱理学”“陆王心学”都有过较深程度 的学习和了解。诚然,胡适从宋儒和清儒学理的比较中,窥 见中国传统的 治 学 是 缺 乏 方 法 论 的。 因 此,他 “拿 来 ”杜 威
关键词:胡适;治学思想;方法;态度 中图分类号:B2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20)04000403
在中国近现代学术领域,胡适无疑是得风气之先的领军 人物。而“在中国现代学术思想史上,没有人比胡适更喜欢 ‘介绍我自己的思想’了。少年得志,万众瞩目,再加上身处 社会(知识)转型期”,“从一九一九年撰写《清代学者的治学 方法》,到一九五二年在台湾大学作题为《治学方法》的连续 演讲。”(《导言》),胡适一以贯之他治学的科学方法“假设与 求证”。1917年夏胡适回国到北大任教。此时的中国,已然 卷入仁人志士寻求救国的运动中。1919年 12月 1日《新青 年》第七卷第 1号,发表了胡适《新思潮的意义》一文。文章 开头“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十六 个字,既阐明了胡适的救国主张,也指明了胡适大体的治学 方向。
与此同时对于最亲近的师友又或是不熟悉的人胡适一旦发现有人发表缺乏足够证据的学术言论他会选择站出来用书信撰文的方式来回应以期他人能够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学术问题符合他的治学抱负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嘉兴市高三(上)月考历史试卷(9月份)+答案解析(附后)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嘉兴市高三(上)月考历史试卷(9月份)+答案解析(附后)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嘉兴市高三(上)月考历史试卷(9月份)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共48分。

1.世界文化遗产应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

“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离不开对遗址重要价值的总结概括。

下列项中,能体现其价值的关键词有( )A. 旧石器时代人类进化材料最丰富B. 黄河中游地区彩陶文化史前时期C. 长江中下游稻作文化母系氏族公社D. 新石器时代城市考古遗址中国5000年文明史2.如图为出土于陕西郿县礼村的大盂鼎,该鼎是西周早期青铜礼器中的重器。

鼎内有铭文291字,记载了周康王训诰盂之事,还记载了赐予孟器物与人口等信息。

作为重要的史料,它可以用来研究( )A. 中华文明的起源B. 中国成文法的出现C. 西周的政治制度D.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3.九品中正制是魏晋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隋唐时期则实行了科举制。

两种制度的创立都( )A. 加强了中央集权B. 使考试成为选官的主要方式C. 强化了儒学独尊D. 使人们的门第观念逐渐淡化4.《元史•食货志》记载了至正十年(1350年)后的经济状况:“京师料钞十锭,易斗粟不可得。

既而所在郡县,皆以物货相贸易,公私所积元钞,遂俱不行,人视之若弊楮。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大量铜钱被销毁重铸成器皿 B. 元朝政府滥印纸钞C. 游牧民族南下破坏农业经济D. 美洲白银大量流入5.对秦至清粮食生产和需求的演变,有学者绘制了如下示意图。

下列对该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齐民要术》等农书影响秦汉时期粮食供求关系②隋唐时期粮食供应状况较好与江南经济开发有关③稻麦复种制的推广有利于宋代粮食产量的提高④清代人均粮食占有量下降受到赋税政策的影响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6.1793年,英国使团带来天体仪、座钟、毛瑟枪、军舰模型、城市写生画等物品给乾隆帝祝寿,清朝回赠了丝绸锦缎、玉器、瓷器、茶叶、工艺品等3000多件礼品。

由此可知( )A. 英国的综合国力远超中国B. 工业革命的完成推动英使访华C. 清朝处于农耕文明的顶峰D. 中英两国的文明分野端倪已现7.以下是一部传记作品的目录(部分)。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新文化运动胡适《新思潮的意义》(关于新文化运动的文章)素材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新文化运动胡适《新思潮的意义》(关于新文化运动的文章)素材

新思潮的意义■ 胡适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一)近来报纸上发表过几篇解释“新思潮”的文章。

我读了这几篇文章,觉得他们所举出的新思潮的性质,或太琐碎,或太扰统,不能算作新思潮运动的真确解释,也不能指出新思潮的将来趋势。

即如包世杰先生的“新思潮是什么”一篇长文,列举新思潮的内容,何尝不详细?但是他究竟不曾使我们明白那种种新思潮的共同意义是什么。

比较最简单的解释要算我的朋友阿独秀先生所举出的新青年两大罪案,其实就是新思潮的两大罪案,一是拥护德莫克拉西先生(民治主义),一是拥护赛因斯先生(科学)。

陈先生说: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

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

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这话虽然很简明,但是还嫌太扰统了一点。

假使有人问:“何以要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便不能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呢?"答案自然是:"因为国粹和旧文学是同德赛两位先生反对的。

”又问:“何以凡同德两位先生反对的东西都该反对呢?”这个问题可就不是几句拢统简单的话所能回答的了。

据我个人的观察,新思潮的根本意义只是一种新态度。

这种新态度可叫做“评判的态度”。

评判的态度,简单说来,只是凡事要重新分别一个好与不好。

仔细说来,评判的态度含有几种特别的要求:(1)对于习俗相传下来的制度风俗,要问:“这种制度现在还有存在的价值吗?”(2)对于古代遗传下来的圣贤教训,要问:“这句话在今日还是不错吗?”(3)对于社会上湖涂公认的行为与信仰,都要问:“大家公认的,就不会错了吗?人家这样做,我也该这样做吗?难道没有别样做法比这个更好,更有理,更有益的吗?”尼采说现今时代是一个“重新估定一切价值”(Transvaludtion of all Valuss)的时代。

“重新估定一切价值”八个字便是评判的态度的最好解释。

从前的人说妇女的脚越小越美。

现在我们不但不认小脚为“美”,简直说这是“惨无人道”了。

谈谈胡适新试革命的重要意义及其不足

谈谈胡适新试革命的重要意义及其不足

他指斥“律诗真乃小道尔”,公开反对旧诗词的滥调套语和呆板生硬,反对用典对仗,主张废止格律,提倡用俗语俗字写今日社会的情状。

胡适所追求的,就是要在中国掀起一场“诗体的大解放”运动,而其目的就是要“把从前一切束缚自由的枷锁镣铐,一切打破: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该怎么说,就怎么说。

这样方才可有真正的白话诗,方才可以表现白话文学的可能性。

”可以说,经过新文化运动的洗礼,中国文学由白话文的推广普及以及新诗的创作的风行而呈现出勃勃生机,胡适的文学主张基本实现了,可是胡适的目标不仅在此,在《新青年》上论及“新思潮的意义时”,胡适把文化革新分解为四个步骤:1.“研究问题”、2.“输入学理”、3.“整理国故”、4.“再造文明”。

他希望构建一个传承发扬传统文化的良好机制,“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具体问题的研究开始,吸收西方科学理论以佐研究,在认真整理“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的基础上,“从乱七八糟里面寻出一个条理脉络来;从无头无脑里寻出一个前因后果来;从胡说谬误里面寻出一个真意义来;从武断迷信里面寻出一个真价值来。

”15最后才能创造一个建立在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之上而又能兼收并蓄世界先进科学理论为我所用以完善自身的新文明。

这是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为中国文化设计的发展道路,也是他这期间最主要的学术成就。

胡适发表的《谈新诗》,是我国现代文学中最早的一篇新诗理论方面的文章。

文章肯定了当时新诗的成绩,肯定了“诗体解放后诗的内容的进步”,对新旧诗的比较、新诗的音节、新诗的发展趋势,作了一些探讨,提出了一些有益的见解。

正因为是"尝试",胡适的诗艺还不免幼稚,有明显的不足:一些作品还未脱旧诗的窠臼,甚至散发出"缠脚时代的血腥气";缺乏想象力,浅入浅出,较少余香与回味;重理轻情,阐理有余而抒情不足;有些诗平铺直叙,节奏感不强,几近分行的散文。

胡适的"尝试"有勇,而创造无力,他的才情似不近诗,这就使他的新诗创作与他的诗论倡导不相平衡。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梁启超与胡适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梁启超与胡适

1 9 1 9 年2 月, 胡适的( 中国哲学史大纲》
( 上) 出版, 一时学界震动。后来胡适总结该著, 主要在于两点: 一是从老子、 孔子讲起; 二是将 孔子与诸子平列。今天看来 , 该著的历史意义
① 《 胡适 自 传・ 四十 自 述》 , 第4 7 -5 0页, 黄山书社
1 9 8 6 年版。
年版。
( 中国 现代政治思想史资料选辑} (上) , 第2 1 4页,
四川人民出版社 1 9 8 4 年版。
・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梁启超与胡适・
过两年多时间, 这使我们认为, ( 欧游心影录) 的
写作是对胡适首倡的白话文运动的迅速反应和 积极支持。回国后, 梁氏继续用白话文写作。
生于世传‘ 汉学’ 的绩溪胡氏, 察有‘ 汉学’ 遗传
如墨子研究、 戴震研究等, 有着共同的兴趣。
在梁氏5 0 余年的生涯中, 也曾有过“ 心醉 西风” 的时候。至少他在 日本从事思想启蒙之 时是如此。欧洲的游历给他带来不少变化: 表 现在文化观上, 虽然他从此并没有菲薄西方文 化而向中国传统文化彻底回归, 但在中西两种 文化的权衡上是明显地偏重于中国的。他不会 不认识到当时中国经济凋敝、 民众麻木是科学 不发达的结果, 只是欧洲战后的凄惨与悲观给
有很高等的民族, 很高等的文化; (中国学术思
想变迁之大势) 也给我开辟了一个新世界, 使我
知道( 四书) ( 五经} 之外, 还有学术思想。 ” ①应
该说, 梁氏给胡适开辟的两个“ 新世界” 对他的
一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新民说》 使他看到了 中国之外的广阔世界, 后萌生了他出洋留学, 接 受别种很高等文化的决心。《 中国学术思想变
学术上的纸漏。平心而论, 胡适该著在学术上 并不十分高明, 梁氏的指摘可能是对的。但他

略谈胡适的小说考证与整理国故

略谈胡适的小说考证与整理国故

略谈胡适的小说考证与整理国故作者:谢桃坊来源:《古典文学知识》2009年第03期中国在二十世纪之初发起的文学革命运动,或称新文学运动,标志古老的中国开始走上现代新文化的道路。

新文学运动的倡导者胡适于1961年发表《四十年来的文学革命》总结说:“这一运动——一般称为文学革命,但我个人愿意将它叫做‘中国的文艺复兴’——是我与我的朋友在1915年、1916年与1917年在美国大学的宿舍中所发起的。

直到1917年,这一运动才在中国发展。

”1915年胡适已形成了“活文学”的观念。

1916年他谈到中国历史上的文学革命时,以为元代以俚语创作的词曲、剧本及小说是一种真正的“活文学”出世。

1917年胡适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是文学革命运动的宣言。

这时其“白话文学”观念已经成熟,以提倡白话文学为文学革命的主要任务。

中国自《诗经》早期作品产生以来的三千年间积累了极为丰厚的文学遗产,胡适以为其中的大多数是“死文学”,只有通俗的白话文学才是“活文学”,亦是有价值的文学。

他在1918年发表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里将古典白话长篇小说《水浒》、《西游记》、《儒林外史》和《红楼梦》认为是白话文学的典范,而且以为“我们今日所用的标准白话,都是这几部白话文学定下来的”。

我们于此可见古典白话小说在新文学运动中的重要意义,而它们因托体甚卑以致长期以来被排斥于正统的文学史之外。

它们的文学价值的发现,最初是外国的文学史家。

俄国瓦西里耶夫于1880年出版的《中国文学简史》介绍了《金瓶梅》。

英国翟理斯于1900年出版的《中国文学史》简要地述及小说和戏曲。

日本笹川种郎的《历朝文学史》于1903年由上海中西书局翻译出版,论及了元明清的小说。

这些文学史论著关于中国白话小说仅有简略介绍,因关于它们的资料贫乏与历史线索模糊,故许多问题未能解决。

胡适对白话小说的推崇,并视之为白话文学的语言标准,但若要进一步阐明它们的文学价值,便必须采用新的科学方法去解决许多困难的学术问题;然而这却非新文学运动所能完成的任务,而应是当时整理国故的内容之一。

新诗诞生之初的荣耀与迷途——胡适白话新诗理论的再审视

新诗诞生之初的荣耀与迷途——胡适白话新诗理论的再审视

在新诗的百年华诞,说到白话新诗的诞生,就不能不提到胡适。

1917年2月,胡适在《新青年》第二卷第六号上发表《白话诗八首》,成为新诗正式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

第一部白话新诗集《尝试集》也出自胡适之手,1920年3月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至1940年出至十六版。

这样巨大的市场号召力和影响力,对新诗诞生之初的荣耀与迷途曾平,女,1967年10月出生,文学博士,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与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文艺学及中国近现代文化研究。

——胡适白话新诗理论的再审视诗歌理论·中旬刊于任何一位诗人而言都是值得骄傲的成绩。

但真正奠定胡适在中国新诗史上开山祖师地位的,还是他作为白话新诗设计师和助产士的身份。

正是靠了胡适等五四学人的精心设计与不懈鼓吹,白话新诗在诞生之初就攫取了文学新正宗的崇高地位,而胡适白话新诗理论的自相矛盾、边界混乱等问题也造成了新诗在诞生之初就陷入迷途。

一、关于白话新诗的宏大叙事我们先说胡适赋予白话新诗的荣耀。

照胡适1933年底撰写的《逼上梁山——文学革命的开始》一文的说法,早在1915年夏季,“这时候我已承认白话是活文字,古文是半死的文字。

”[1]在美国留学期间,胡适与梅光迪、任鸿隽等人有关白话文学的论争,其实并不在是否可用白话作文这个层面,而是集中在是否可用白话作诗的层面。

1916年,胡适在写给任鸿隽的信中说:“我私心以为文言决不足为吾国将来文学之利器。

施耐庵、曹雪芹诸人已实地证明作小说之利器在于白话。

今尚需人实地试验白话是否可为韵文之利器耳……。

我此时练习白话韵文,颇似新辟一文学殖民地。

”[2]如果胡适所言不虚,那么,在其尝试白话诗之初,就已经赋予白话新诗的写作以“新辟一文学殖民地”的宏大使命。

既然视之为殖民地,反过来讲,尝试者便当仁不让成为新殖民地的统治者、立法者。

可见,胡适在尝试白话诗之初,醉翁之意就在单纯的诗歌创作之外。

梅光迪等人不是没有看出胡适的野心,但以胡适薄弱的诗才,梅光迪、任鸿隽等人都认为,要革古往今来诗人之命,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业务]胡适_介绍我自己的思想

[业务]胡适_介绍我自己的思想

介绍我自己的思想我在这十年之中,出版了三集《胡适文存》,约计有一百四五十万字。

我希望少年学生能读我的书,故用报纸印刷,要使定价不贵。

但现在三集的书价已在七元以上,贫寒的中学生己无力全买了。

字数近百五十万,也不是中学生能全读的了。

所以我现在从这三集里选出了二十二篇论文,印作一册,预备给国内的少年朋友们作一种课外读物。

如有学校教师愿意选我的文字作课本的,我也希望他们用这个选本。

我选的这二十二篇文字,可以分作五组。

第一组六篇,泛论思想的方法。

第二组三篇,论人生观。

第三组三篇,论中西文化。

第四组六篇,代表我对于中国文学的见解。

第五组四篇,代表我对于整理国故问题的态度与方法。

为读者的便利起见,我现在给每一组作一个简短的提要,使我的少年朋友们容易明白我的思想的路径。

一从前陈独秀先生曾说实验主义和辩证法的唯物史观是近代两个最重要的思想方法,他希望这两种方法能合作一条联合战线。

这个希望是错误的。

辩证法出于海格尔的哲学,是生物进化论成立以前的玄学方法。

实验主义是生物进化论出世以后的科学方法。

这两种方法所以根本不相容,只是因为中间隔了一层达尔文主义。

达尔文的生物演化学说给了我们一个大教训:就是教我们明了生物进化,无论是自然的演变,或是人为的选择,都由于一点一滴的变异,所以是一种很复杂的现象,决没有一个简单的目的地可以一步跳到,更不会有一步跳到之后可以一成不变。

辩证法的哲学本来也是生物学发达以前的一种进化理论;依他本身的理论,这个一正一反相毁相成的阶段应该永远不断的呈现。

但狭义的共产主义者却似乎忘了这个原则,所以武断的虚悬一个共产共有的理想境界,以为可以用阶级斗争的方法一蹴而就,既到之后又可以用一阶级专政方法把持不变。

这样的化复杂为简单,这样的根本否定演变的继续便是十足的达尔文以前的武断思想,比那顽固的海格尔更顽固了。

实验主义从达尔文主义出发,故只能承认一点一滴的不断的改进是真实可靠的进化。

我在(问题与主义)和(新思潮的意义)两篇里,只发挥这个根本观念。

戏剧史上的胡适和梅兰芳

戏剧史上的胡适和梅兰芳

戏剧史上的胡适和梅兰芳作者:张耀杰来源:《民主与科学》2022年第05期胡适和梅兰芳,一个是在新文化运动中大力提倡戏剧改良的文化先驱,一个是致力于整理发掘传统戏曲文化的演艺大师。

两个人强强联手的精诚合作,不仅改良提升了传统京剧的文本格调和演艺水准,而且推动了梅兰芳赴美、赴苏的戏剧外交,为中国戏剧艺术在世界舞台争取到一席之地,也为中国戏剧史谱写出一段经典佳话。

胡适的戏剧改良观1909年11月13日,上海中国新公学回归合并于此前因为学潮而一度脱离的母校中国公学,在新公学里既是学生又是教员的胡适和其他一些同学不甘心认输屈从,只好流落社会另谋出路。

用胡适的话说:“在那个忧愁烦闷的时候,又遇到一班浪漫的朋友,我就跟着他们堕落了。

”所谓“浪漫的朋友”,指的是中国新公学的德国教员何德梅,从日本留学归来的革命党成员林君墨(恕)、但怒刚(懋辛)、唐桂梁(蟒),以及贾徵(剑龙)、吴恂昌(仲实)等人。

所谓“堕落”,就是“赌博到‘吃馆子’为止,逛窑子到吃‘镶边’的花酒或打一场合股份的牌为止。

有时候,我们也同去看戏。

林君墨和唐桂梁请了一位小喜禄来教我们唱戏,同学之中有欧阳予倩,后来成了中国戏剧界的名人。

我最不行,一句也学不会,不上两天我就不学了。

”小喜禄本名陈祥云,是春贵部的主要演员。

胡适在日记中记录了他当时与小喜禄等人的密切交往。

譬如1910年1月26日,胡适和吴仲实、贾剑龙等人前往春贵部观剧,称赞演员贵俊卿、小喜禄在《汾河湾》中的演出“神情佳绝”。

胡适早年虽然没有学戏的天赋和耐心,却是喜欢观赏戏剧演出的。

《新青年》时代的胡适和他的多数学生一样,是京调戏演员梅兰芳的热心观众。

他在北大讲授的《中国古代哲学史大纲》,反复把梅兰芳当作例证来解释哲学名词。

1918年6月出版的《新青年》4卷6號即“易卜生号”是由胡适负责编辑的,他在长篇主旨论文《易卜生主义》中较为全面地介绍了易卜生的戏剧作品和艺术追求。

“易卜生主义”是英国戏剧家萧伯纳于1891年率先提出的一个概念,到了胡适的《易卜生主义》中才被确立为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大白话来表现社会问题,并且致力于以人为本的“充分世界化”的“健全的个人主义”的人物塑造的戏剧创作本体论;以及立异创新、求同存异、改革开放的戏剧文化发展观。

胡适《新思潮的意义》

胡适《新思潮的意义》

一种态度(批判的态度) derive from

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重新估定一切价值” (显性来源) 清代考据学:《尚书》既伪,又有什么理由不去怀疑一 切?(隐形来源)


观《胡适文存》,适之颇喜尼氏与叔本华之哲学,又自 著研究清代之考据学。
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阐发和运用学理(输入)

1919.8.31 《每日评论》 《四论问题与主义》 (1)输入学说时应该注意那发生这种学说的时势情形 (2)输入学说时应该注意“论主”的生平事实和他所受 的学术影响 (3)输入学说时应该注意每种学说所已经发生的效果
西方思潮的东方化?

不具有文化比附性。 合理性:人的觉醒、批判的态度、白话的复兴 共通点:


“以理想和诗意对抗世俗的生活”
“致人性之全的时代”(鲁迅语)
平民主义的性质

同为西方思潮的东方化,与80年代文学思潮的对比
≈为人生的思潮?

合理性:
周作人“人的文学” 鲁迅反对“吃人”与淡淡的希望 问题小说 “为人生”的文学社团与流派(新月社与湖畔派诗人)

大我:
理性:“你快富起来!强起来罢!” 非理性:将沉沦(双关:之前的行为与最后的落水)归结 为祖国不富强
矛盾运动:“理性”中的“非理性”因素

1.文学的社会性决定其不可能有绝对的生命意志的自由 2.文学肯定一切生命的咏唱,鼓励所有独立的创造——广 泛的精神力场和人生态度不同 3.自由多元的文学生态平衡
1917 报刊与学校携手
1921 文学研究会与创造社的竞争
时间定位——平行时空
俄苏文学:“无产阶级文化协会”(1917—1932)
萧伯纳:向旧世界进行战斗的“勇敢的战士”

浅析胡适的生平及其主要新闻思想

浅析胡适的生平及其主要新闻思想

浅析胡适的生平及其主要新闻思想发表时间:2011-09-29T13:50:02.953Z 来源:《时代报告》2011年7月下期供稿作者:田萌[导读] 在中国现代史上,胡适这个名字是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的。

田萌(郑州电视台河南郑州 450000)中图分类号:G21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41-1413(2011)07-0000-02摘要:本文通过介绍著名学者、诗人胡适的生平,列举出了他一生的主要贡献,之后将论文的重点落在了他在中国新闻发展史上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并总结出了四点他的主要新闻思想:1、倡导自由主义 2、推动新闻的白话文运动 3、尝试独立办报 4、强化报纸舆论导向关键词:胡适;新闻思想;自由主义;白话文;独立办报;舆论导向在中国现代史上,胡适这个名字是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的。

对于他一生成就的研究人们做得比较多、比较深入的大部分是在政治和历史上,但是胡适还是一个杰出的新闻工作者,他的新闻实践活动以及新闻思想,是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总结的。

在目前的新闻史和新闻理论中,对胡适较少论及,我认为其在中国新闻史上的地位是不能忽略的,需要对胡适的新闻活动做一下研究。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安徽绩溪上庄村人,现代著名学者、诗人、作家。

胡适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

曾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华民国驻美利坚合众国特命全权大使、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部名誉顾问等职。

一、胡适的生平经历(一)胡适是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者,这与他的自幼所受教育和求学、工作经历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胡适1981年12月17日出生于上海大东门外,幼年时随母亲去台湾。

1985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又随母亲离开台湾回到上海,最后回祖籍安徽绩溪上庄,进入家塾读书。

1906年考取中国公学,1908年进入中国新公学,兼任英文教员。

1910年留学美国,进入康奈尔大学攻读农科,1915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师从于杜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新思潮的意义>>
在读完胡适的<<新思潮的意义>>之后,我发现我感触良多.在新思潮众说纷纭的大环境下,胡先生给出了一个新思潮的明确的定义,这不但使人耳目一新,也使得当时的人们对新思潮这一新生事物有了完整的认识.同时胡先生也对新思潮运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而这也对以后的思想运动提供了一个可以依照的模板.
胡先生认为新思潮运动是以重新估定一切价值为核心,通过“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这些方法来组建一个新的文化标准和道德制度.并对新思潮运动的前期作了总结对新思潮的将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胡先生给出的第一个要点是研究问题,其所指的问题是与大多数人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并详细的列出了研究问题可以产生的好处: (1)研究社会人生切要的问题,最容易引起大家的注意;(2)因为问题关切人生,故最容易引起反对。

但反对是该欢迎的,因为反对便是兴趣的表示,况且反对的讨论不但给我们许多不要钱的广告,还可使我们得讨论的益处,使真理格外分明:(3)因为问题是逼人的活问题,故容易使人觉悟,容易得人信从;(4)因为从研究问题里面输入的学理,最容易消除平常人对于学理的抗拒力,最容易使人于不知不觉之中受学理的影响;(5)因为研究问题可以不知不觉的养成一班研究的、评判的、独立思想的革新人才。

也只有研究这样的问题才能取得实际性的结果,这才是新文化运动的成绩。

也是胡适先生对那几年新思潮运动的总结.而在此胡适先生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把全副精力贯注到研究问题上去;把一切学理不看作天经地义,但看作研究问题的参考材料;把一切学理应用到我们自己的种种切要问题上去;在研究问题上面做输入学理的工夫;用研究问题的工夫来提倡研究问题的态度,来养
成研究问题的人才。

所以说胡适先生对新思潮的解释和希望.归根到底就是两点:培养新型人才和解决实质性问题.在这方面的研究着重于人民的生活和利益,这也是胡适先生的思想精华所在.
然后就是是整理国故, 整理国故可以理清中国的历史文化脉络,重构文化。

这是个批判的思想.主要针对的是那些老古董,精华糟糠部分的家伙,喜欢好坏一窝端. 但在这里是“重新估定一切价值”还是辩证的看待问题,胡适先生对此语焉不详,这大概也跟胡适先生受西学影响过深有关.在这方面我觉得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是这个问题的最好的诠释,而因此鲁迅先生也经常笑话胡适的<<两只蝴蝶>>.这也是对于新思潮经验不足的缘故.所以胡适先生扬长避短只提出了他对于整理国故的看法,而将如何整理国故交给他人来讨论.
最后是新思潮的手段:研究问题和输入学理.胡适先生的想法是将他的理念变成一种类似与机器一样的东西,将现代的问题和中心的理念输入进去来达到一个新的思想,再造文明!这就是胡适先生对新思潮的目的的认识.
读完了胡适先生的文章,我感觉在那一个个方块字中从满了力量,朴实无华的语言,没有铿锵的激情,没有华丽的词藻,但每字每句都引人深思.句句充满了思想.我从中感受到了一个睿智的智者,从简单的事物中分离出来的思想!精华! 胡适先生在文化上虽然是“全盘西化”的倡导者,但看他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特点,绝无“西化”的痕迹。

反而在他著书立说的时候,很有古代儒学大师的风范.然而,在谈治学,究学理方面他却毫不含糊。

论及中国祖先留下的遗产时,多怀疑和批评的语气,有时甚至离经叛道。

我很敬佩他的这种批判精神,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辨证思想,用辨证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才能真正地去认识它,了解他,才能认清世界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这大概就是蒋介石先生评价胡适是“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的原因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