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作业(江西专版)文言文知识梳理(必修三)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文知识归纳素材(必修3)不分版本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文知识归纳素材(必修3)不分版本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知识归纳素材(必修3)不分版本文言文知识归纳〔必修3〕《蜀道难》知识点归纳一、找出以下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字的通假意义。

所守或匪亲。

“匪〞,同“非〞,不是。

二、找出以下句中含古今异义的词,并解释其古今意义。

地崩山摧壮士死。

壮士,古义:年轻强壮的力士;今义:豪壮而勇敢的人。

三、找出以下句中的词的词类活用意义。

猿猱欲度愁攀援。

愁,为动用法,“为……发愁〞。

使人听此凋朱颜。

凋:使动用法,译为“使……凋谢〞。

砯崖转石万壑雷。

转:使动用法,译为“使……滚动〞。

侧身西望长咨嗟。

西:名词作状语,译为“向西〞。

四、解释以下句中一词多义词的意义。

尚: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尚且。

尚贤使能。

崇尚,尊重。

赵王使使视廉颇尚能饭否。

还。

危:危乎高哉。

高。

危如累卵。

危险。

正襟危坐。

正,端正。

上屋骑危。

屋脊。

去:去门十里以为界。

距离。

阳虎去齐走赵。

离开。

除残去秽。

除掉。

有敢去柳下季垄而采樵者,死不赦。

前往。

五、指出以下句中文言特殊句式。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介词结构后置句。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宾语前置句。

但见悲鸟号古木。

省略句,省略介词“于〞。

雄飞雌从绕林间。

省略句,省略介词“于〞。

六、重要虚词。

难于上青天。

于:介词,译为“比〞。

开国何茫然。

何:多么。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尚:尚且。

但见悲鸟号古木。

但:只。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胡:为什么。

《杜甫诗三首》知识点归纳一、找出以下句中含古今异义的词,并解释其古今意义。

画图省识春风面。

春风面,古义:形容王昭君的美貌;今义:得意的样子。

万里悲秋常作客。

万里,古义:远离故土;今义:遥远。

一去紫台连朔漠。

去,古义:离开;今义:到。

百年多病独登台。

百年,古义:年暮垂老;今义:很多年,一辈子,终生。

艰难苦恨繁霜鬓。

恨,古义:遗憾;今义:仇恨,痛恨。

二、找出以下句中的词的词类活用意义。

四、解释以下句中一词多义词的意义。

语千载琵琶作胡语。

话,言语,名词。

又闻此语重唧唧。

话,内容,名词。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材梳理文言文课件:(必修3)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材梳理文言文课件:(必修3)

) ) ) )
9.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毛一鹭( .. 10.令五人者保其首领 ,以老于户牖之下( ..
6.古义:行,品行、道德;为,作为、成为。今义:所 作所为。 7.古义:痛恨。今义:极端伤心。 8.古义:非同寻常。今义:副词,很、极。 9.古义:党羽。今义:属于个人或以个人身份从 事的;非公家的。 10.古义:头颅,借指性命。今义:某些集团领导人。
) )
1.古义:没有依靠。今义:单调;没有价值。 2.古义:到达。今义:表示退一步的副词。 3.古义:意气激昂。今义:大方。 4.古义:访求,这里是盘查的意思。今义:寻找需要 的人才或东西。 5.古义:走投无路。今义:犹豫不定,不知往哪里去
6.吾社之行为 士先者( .. 7.吴之民方痛心 焉( .. 8.非常 之谋难于猝发( .. )
道歉,认错 ) 歉,)谢罪 感谢 )
④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告诉 ⑤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 换,换取 ①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 ) 改变) 16.易 ②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③采掇者易辨识耳( 容易 )
①则名微而众寡( 低微 ) 17.微 ②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稍微,略微 )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如果没有 ) ①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 陈述 ),一种 杂说 18.说 ②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③秦伯说,与郑人盟 ( ) 文体 ①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 同(“悦”,高兴 ) 追求 19.求 ③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 探求 ④不求闻达于诸侯(
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介词,)同, 7.与 跟 ②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 ) ③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连词,)和 7.与 ④则与斗卮酒( ) 连词, 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 ) 和 8.因 ②相如因持璧却立 ( ,送给 ) 动词 ③不如因而厚遇之( ①今君乃亡赵走燕 由,(通过

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重点知识点

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重点知识点

语文必修三文言文重点知识点(一)一词多义(1)“绝”假舟辑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隔断) 以为妙绝(到了极点)佛印绝类彌勒(非常)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终止)(2)“假”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凭借,借助)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与真相对,不真,假装) (3)“闻”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听见)博闻强记(见闻、知识)不能称前时之闻(声誉、名声)(4)“强”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强大,强健)挽弓当挽强,用剑当用长(有力的弓)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有余)乃百强步,日三四里(竭力,勉强)(5)“望”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向远处看)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盼望,希望)先达德隆望尊(名望)七月既望(月圆之时,农历每月十五日)语文必修三文言文重点知识点(二)文言虚词1. “而”⑴连词,表修饰: 吾尝终日而思矣/吾尝跂而望矣⑵连词,表转折: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⑶连词,表并列: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蟹六跪而二螯⑷连词,表承接: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⑸连词,表递进: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 “于”(1)介词,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介词,比: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3)介词,表对象,可以不译:善假于物也3.“之”⑴代词: 青,取之于蓝(代靛青)/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代冰)⑵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⑶助词,的: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⑷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词间,无实义:不如须臾之所学4.“焉”⑴兼词,于之,从这里: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⑵句末语气助词,了: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语文必修三文言文重点知识点(三)文言句式1.判断句(1)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语气词“也”,表判断)(2)然而不王者,末之有也(“……者,……也”,表判断)(3)非我也,岁也(语气词“也”,表判断)(4)是亦走也(5)非我也,兵也2.疑问句(1)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疑问代词,与“也”连用,表疑问)(2)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疑问代词“何”与“如”连用,表疑问)(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疑问代词“何”在此表示反问)3.省略句(1)(寡人)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省去主语“寡人”)(2)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士兵)弃甲曳兵而走(省去主语“士兵”)(3)以(是)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以”后省“是”,“以是”相当于“因此”)(4)(梁惠王)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省去主语“梁惠王”)(5)(孟子)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省去主语“孟子”)(6)(国家)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省去主语“国家”)(7) (王)则日:“非我也,岁也”(省去主语“王”)(8)五十者可以(之)衣帛矣(9)七十者可以食肉矣4.倒装句(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于邻国多,介词宾语后置)(2)申之以孝悌之义(以孝悌之义申之,介词宾语后置)(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于道路女戴,介词宾语后置)(4)未之有也(未有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常识大全

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常识大全

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常识大全推荐文章高中语文必修五成语大全热度: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大全热度:高中语文标点符号复习大全热度: ktv必点歌曲大全热度:经典英文歌曲大全热度:文言文作为高中语文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与学习的难点与重点,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常识大全,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常识1、李白,盛唐诗人,字( 太白 ),号(青莲居士)。

现存诗歌九百多首,人称(诗仙)。

他的诗歌想像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彩瑰丽,语言清新自然,是继屈原之后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杜甫曾称赞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2、《蜀道难》是乐府旧题,大约作于742年。

诗歌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形势,含有入蜀艰难和蜀地不可久居之意。

末段寄寓了对蜀中军阀可能割据叛乱的隐忧,意在警戒当局者在形式险要之处应当好好地用人防守。

诗歌句式以七言为主,杂以其他长短句。

3、杜甫,字(子美),后世称为(杜工部)。

他生活中唐朝由盛而衰的时代,因仕途失意,遭遇坎坷,历经战乱,因而能体念和同情人民的疾苦。

其诗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刻,意境开阔,后世称(“诗史”),代表了我国古代现实主义诗歌的高峰。

其诗形成了特有的(沉郁顿挫)的风格,他被后人称为(“诗圣”)。

4、《秋兴八首》(其一):这是一首七言律诗。

诗歌通过对巫山巫峡萧瑟的秋景的描写,引发对国家盛衰和个人身世的感叹,抒发了作者忧国思乡之情和孤独寂寞之感。

《咏怀古迹》(其三):《咏怀古迹》是杜甫以夔州或夔州附近有遗迹的五位古人(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庾信)的身世遭遇为材料,发掘古人的情愫,抒发自己的感慨。

本诗借昭君当年想念故土、夜月魂归的形象,寄托自己想念故乡的心情,诗人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书写自己的情怀。

《登高》:诗人在垂暮之年,在深秋时节,独自登高远望,纵目山河,俯仰宇宙,可谓壮怀激烈,慷慨悲歌。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材文言文复习(人教)必修3(二)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材文言文复习(人教)必修3(二)

必修 3(二)——《过秦论》《师说》教案目标 1.识记《过秦论》《师说》中的各知识考点。

2.掌握文言文倒装句式的用法。

3.掌握词类活用的一般规律,正确判断文言活用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4.全文背诵并默写《过秦论》最后三段以及《师说》全文,掌握易错难写字的字形。

一、理解常有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1.写出以下通假字的本字,并解说其义《过秦论》(1)合从缔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赢粮而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师说》(3)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或师焉,或不.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说以下句中加点的实词《过秦论》(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以外:____________________..(2)氓隶之人: ________..(3)然秦以区区之地: ______..《师说》(4)句读之不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君子不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说以下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过秦论》(1)致使天下之士..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连词,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由所形成的结果( 多指不好的结果) 。

必修三文言文知识梳理 (1)

必修三文言文知识梳理 (1)

必修三文言文知识梳理指南录后序【文天祥,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

遗著有《文山先生全集》。

《指南录后序》是文天祥为自己的诗集《指南录》写的序文。

诗集命名为《指南录》,取“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诗意。

《指南录后序》:文章简要地记写文天祥出使元营的斗争情况以及逃脱后的艰险遭遇,并说明抄录诗篇和编纂诗集的目的。

文章表现了诗人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忠贞不屈的爱国情感。

】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1)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2)层见错出2.古今异义(1)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古义:今义:(2)初至北营,抗辞慷慨古义:今义:(3)为巡船所物色古义:今义:(4)以至于永嘉古义:今义:(5)几彷徨死古义:今义:3.一词多义(1)间得间奔真州中间力拉崩倒之声(2)靡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天高地迥,号呼靡及(3)如如扬州,过瓜洲杨子桥4.词类活用北虽貌敬予分当引决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道海安、如皋则直前诟虏帅失信二、文言虚词1.而归而求国之策死而死矣而不在使者之目而幸生也何所为 2.以然而隐忍以行挟匕首以备不测几以捕系死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以资政殿学士行将以有为也3.则则直前诟虏帅失信夜则以兵围所寓舍三、文言句式1.省略句(1)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2)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3)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4)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2.被动句(1)予羁縻不得还(2)无日而非可死(3)几以不纳死3.倒装句(1)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2)君亲其谓予何翻译:(1)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

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2)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3)死生,昼夜事也。

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

(4)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5)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馀僇;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

(6)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7)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五人墓碑记张溥,字天如,号西铭,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

201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作业(江苏专版)文言文知识梳理(必修三)

201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作业(江苏专版)文言文知识梳理(必修三)

201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作业(江苏专版)文言文知识梳理(必修三)文言文知识梳理(必修三专题二)知识细梳理指南录后序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2)层见.错出()(3)几为巡徼所陵.迫死()(4)主辱,臣死有余僇.()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今义:医生古义:________________(2)抗辞慷慨..今义:不吝惜古义:________________(3)不复顾利害..今义:利益和损害古义:________________(4)穷饿无聊..,追购又急今义:因清闲而烦闷;言行没有意义而使人讨厌古义:________________(5)以至于..永嘉今义:①连接词或词组,表示在时间、数量、范围、程度等方面的延伸,有“直到”“直至”的意思。

②连接分句,用在后一个分句的开头,表示上述情况所产生的结果。

古义:________________(6)为巡船所物色..今义:寻找需要的人才或东西古义:________________(7)几彷徨..死今义:犹豫不定,不知往哪里去好古义:________________(8)以父母之遗体..行殆今义:死者的尸体古义:________________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间得间.奔真州()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扁鹊立有间.()出没于长淮间.()中间.力拉崩倒之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安得广夏千万间.()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2)如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固不如.也()绝无有者,则治之如.所言()其如.土石何()如泣如.诉()(3)靡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徒靡.弹药,无益吾事()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天高地迥,号呼靡.及()(4)殆以父母之遗体行殆.()此殆.天所以资将军()思而不学则殆.()(5)质质.明,避哨竹林中()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非天质.之卑()援疑质.理()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五章教材文言文复习必修三三必修四讲义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五章教材文言文复习必修三三必修四讲义

学案5 必修三(三)、必修四——《秋水(节选)》《非攻(节选)》《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学案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过、相、窃、凶等)、虚词(焉、之、以等)、活用等文言基础知识。

背诵相关名句。

2.重点辨析“焉”的用法,掌握否定句中宾语前置的特点。

3.翻译重点句式(如“无乃尔是过与”“何以伐为”等)。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B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C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D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答案 C解析 A 项“有事”是“用兵”之意。

B 项“河东”是“黄河以东”之意。

D 项“以为”是“把……作为”之意。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①( )A.⎩⎪⎨⎪⎧ 是谁之过.与无乃尔是过.与B.⎩⎪⎨⎪⎧ 秋水时.至斧斤以时.入山林C.⎩⎪⎨⎪⎧ 以亏.人自利也亏.无为之大道哉D.⎩⎪⎨⎪⎧入人园圃,窃.其桃李臣窃.以为其人勇士,宜可使 答案 C解析 C 项均为损害,毁坏。

A 项过错/责备。

B 项按时节/时节。

D 项偷窃/私下,表谦副词。

②( )A.⎩⎪⎨⎪⎧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无乃尔是.过与B.⎩⎪⎨⎪⎧ 河内凶.臣以险衅,夙遭闵凶.C.⎩⎪⎨⎪⎧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则将焉用彼相.矣 D.⎩⎪⎨⎪⎧ 材木不可胜.用也刑人如恐不胜.答案 D解析 D 项均为尽,全。

A 项这样/与“尔”同义。

B 项收成不好,荒年/不幸。

C 项辅佐/搀扶盲人走路的人。

③( )A.⎩⎪⎨⎪⎧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B.⎩⎪⎨⎪⎧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今我睹子之.难穷也C.⎩⎪⎨⎪⎧ 固而.近于费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D.⎩⎪⎨⎪⎧ 虎兕出于.柙移其粟于.河内答案 B解析 B 项均为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A 项……的时候/……的人。

C 项表递进/表转折。

D 项从/到。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B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C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D .既来之,则安.之答案 D解析 D 项为使动用法,其他三项均为名词用作动词。

必修三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必修三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必修三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必修三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知识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文言文的基本词汇和语法:了解文言文常用的词汇和语法结构,如“以”、“为”、“者”等词的用法,以及“夫”、“然”、“故”等语气助词的用法。

2. 文言文的修辞手法:了解文言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如夸张、对偶、夹叙夹议、排
比等,还需要掌握如何理解和分析文言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

3. 文言文的写作风格和特点:了解文言文的写作风格和特点,如用典、用比、用双关等,以及文言文中的典故、史料引用等。

4. 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学习文言文的阅读技巧,理解文言文的文本结构和逻辑关系,
以及掌握如何分析文言文的内容和主旨。

需要注意的是,学习文言文不仅要掌握基本的文法和词汇,还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和
练习来巩固知识和提高阅读能力。

同时,要注重理解文言文的意义和背后的文化内涵,将文言文与现代文学作品进行对比和联想,提高对文本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高三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必看_0

高三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必看_0

高三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总结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必看高三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总结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必看高三复习是考生最为紧张的备考阶段,高三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不足,来进行针对性的复习。

下面为大家编辑整理了高三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总结,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必看,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三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总结--通假字1所守或匪亲?匪通非,不是(蜀道难)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斑白,头发花白(寡人之于国) 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寡人之于国)4则无望民之多余邻国也?无通毋,不要(寡人之于国)5輮以为轮?輮通煣,使弯曲(劝学)6虽有槁暴?有通又,再次(劝学)7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天赋(劝学)8合从缔交?从同纵,合纵,六国联合对付秦国的策略(过秦论) 9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影子(过秦论)10百有余年矣?有通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过秦论)11陈利兵而谁何?何通呵,大声呵斥(过秦论)1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传授(师说)13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指不从师学习(师说)高三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总结--特殊句式:蜀道难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介宾结构后置)2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宾语前置)3但见悲鸟号古木(省略)4雄飞雌从饶林间(省略)5有闻子规啼夜月(省略)高三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总结--特殊句式:寡人之于国 1是亦走也(也,表判断)2非我也,岁也(非也,表否定判断)3未之有也(宾语前置)4则无望民之多余邻国也(介宾结构后置)5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介宾结构后置)6申之以孝悌之义(介宾结构后置)高三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总结--特殊句式:劝学 1君子生非异也(也,表判断,非也,表否定判)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介宾结构后置)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几(介宾结构后置)4善假于物也(介宾结构后置)5蚓无爪牙之力,筋骨之强(定语后置)高三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总结--特殊句式:过秦论 1为天下笑者(被动句)2陈利兵而谁何(宾语前置)3威震四海(省略)4身死人手(省略)5委名下吏(省略)高三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总结--特殊句式:师说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也,表判断)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表判断)3句读知不知,或之不解(宾语前置)4耻学于师(介宾结构后置)5师不必贤于弟子(介宾结构后置)。

201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作业(新课标版)文言文知识梳理(必修三)

201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作业(新课标版)文言文知识梳理(必修三)

201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作业(新课标版)文言文知识梳理(必修三)文言文知识梳理(必修三)知识细梳理蜀道难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所守或匪.亲()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危.乎高哉今义:危险古义:________________(2)尔.来四万八千岁今义:你,如此古义:________________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去连峰去.天不盈尺()逝将去.女,适彼乐土()去.死肌,杀三虫()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汝可去.应之()(2)但但.见悲鸟号古木()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无他,但.手熟尔()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问君西.游何时还()(2)砯.崖转.石万壑雷()(3)使人听此凋.朱颜()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又闻子规啼夜月()(2)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3)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答案]一、“匪”通“非”。

二、(1)高;(2)那,这里指开国之初。

三、(1)距离/离开,离去/除掉,去掉/放弃,舍弃/前去,到……去;(2)只,仅,唯独/只管,尽管/只不过/只要,只须。

四、(1)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2)砯,名词作动词,冲击;转,动词使动用法,使……滚动。

(3)凋,使动用法,使……凋谢。

五、(1)省略句;(2)介词结构后置句;(3)宾语“胡”前置。

杜甫诗三首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画图省.识春风面今义:醒悟、探望、检查自己,或“节省、减去”古义:________________(2)万里..悲秋常作客今义:一万里的距离古义:________________(3)一去.紫台连朔漠今义:表示行为的趋向古义:________________(4)百年..多病独登台今义:指人的一生,也指多年或很长时期古义:__________________(5)艰难苦恨.繁霜鬓今义:仇视、怨恨古义:__________________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梳理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梳理篇一1、黄药眠(1903-1987),原名黄访、黄恍,的教育家、文艺理论家、美学家和作家。

他以学术上鲜明的倾向、独特的见解、丰硕的成果而享誉国内外。

着有长诗《桂林底撤退》,小说集《暗影》《再见》,论文集《论走私主义者的哲学》等。

2、雅—伊瓦什凯维奇(1894—1980),波兰当代杰出的诗人和小说家,也是非常优秀的散文家。

他的散文自成一派,自然流畅,真切中见精神,朴素中有华彩。

3、闻一多:原名闻家骅,号友三。

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的大会上,愤怒斥责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发表了的《最后一次演讲》,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4、艾青:中国现代作家,原名蒋海澄,以《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成名。

5、舒婷(1952—),原名龚佩瑜、龚舒婷,福建泉州人。

当代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着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等。

舒婷的诗既有鲜明的时代叛逆精神又有执着而深切的爱国之情,被人誉为“心灵世界的歌”。

6、朦胧诗是新时期诗坛上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一个诗歌浪潮,也是一个取得了相当高艺术成就的诗歌流派。

它于70年代后期产生。

朦胧诗强化现代意识,突现创作主体,拓宽了诗歌的表现领域,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手法,给诗歌带来了更多扑朔迷离的意象和暗示意味,显示了与30年代诗歌决然不同的特色。

朦胧诗的代表作家有舒婷、顾诚、江河等。

朦胧诗的特点:构思上,强调内在思维;表现手法上,追求意象化,往往将象征、暗示、通感等手法并用,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

7、阿赫马托娃:俄罗斯文学的女诗人之一。

她和前夫古米廖夫同时阿克梅派的杰出代表。

人称“俄罗斯诗歌天空的月亮”。

早期的室内抒情诗以“巫性思维”窥测人性,晚年将自己定位为“尘世的圣母”,医生持续表达对人的终极关怀和爱。

高三一轮复习专题九教材文言文必修三梳理整合

高三一轮复习专题九教材文言文必修三梳理整合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 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 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 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占据
坐拥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拥雍州之地,君臣
窥视
险固地势
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
牢固的守卫
用破瓮做窗户, 用草绳系户枢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
边远地区
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
下层人民 被迁谪戍边的卒子
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
平常人
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
插足,置身
通崛,突起,突出
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
疲劳困乏 率领
转过来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 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 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 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 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 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 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 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 也。”
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马嵬·其二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起义
毁灭

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必修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作业(江西专版)文言文知识梳理(必修三)知识细梳理蜀道难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所守或匪.亲()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危.乎高哉今义:危险古义:________________(2)尔.来四万八千岁今义:你,如此古义:________________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去连峰去.天不盈尺()逝将去.女,适彼乐土()去.死肌,杀三虫()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汝可去.应之()(2)但但.见悲鸟号古木()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无他,但.手熟尔()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问君西.游何时还()(2)砯.崖转.石万壑雷()(3)使人听此凋.朱颜()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又闻子规啼夜月()(2)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3)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答案]一、“匪”通“非”。

二、(1)高;(2)那,这里指开国之初。

三、(1)距离/离开,离去/除掉,去掉/放弃,舍弃/前去,到……去;(2)只,仅,唯独/只管,尽管/只不过/只要,只须。

四、(1)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2)砯,名词作动词,冲击;转,动词使动用法,使……滚动。

(3)凋,使动用法,使……凋谢。

五、(1)省略句;(2)介词结构后置句;(3)宾语“胡”前置。

杜甫诗三首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画图省.识春风面今义:醒悟、探望、检查自己,或“节省、减去”古义:________________(2)万里..悲秋常作客今义:一万里的距离古义:________________(3)一去.紫台连朔漠今义:表示行为的趋向古义:________________(4)百年..多病独登台今义:指人的一生,也指多年或很长时期古义:__________________(5)艰难苦恨.繁霜鬓今义:仇视、怨恨古义:__________________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语千载琵琶作胡语.()又闻此语.重唧唧()琵琶声停欲语.迟()亡去不义,不可不语.()(2)哀风急天高猿啸哀.()君将哀.而生之乎()秦人不暇自哀.()三、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玉露凋伤..枫树林()(2)无边落木萧萧下.()[答案]一、(1)曾经;(2)虚指,指远离故乡;(3)离开;(4)诗中借指晚年;(5)遗憾。

二、(1)名词,这里指音乐/名词,言语/动词,说话/动词,读yù,告诉,相告;(2)悲哀/同情/哀叹。

三、(1)使动用法,使草木凋落衰败;(2)方位名词活用作动词,落下,飘坠。

琵琶行并序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明年..秋今义:今年之后的第二年古义:________________(2)因为..长句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古义:________________(3)暮去朝来颜色..故今义:色彩古义:________________(4)老大..嫁作商人妇今义:兄弟排行第一古义:________________(5)凄凄不似向前..声今义:指方位古义:________________(6)曲终收拨当心..画今义:小心,留神古义:______________(7)整顿..衣裳起敛容今义:对混乱的局面进行治理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言感斯人言.()凡六百一十六言.()自言.本是京城女()(2)为因为.长句()初为.《霓裳》后《六幺》()为.君翻作《琵琶行》()三、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闻舟中夜.弹琵琶者()(2)商人重.利轻.别离()四、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送客湓浦口()(2)转徙于江湖间()(3)感斯人言()(4)本长安倡女()[答案]一、(1)第二年;(2)因此创作,是连词“因”和动词“为”构成的两个词;(3)容貌;(4)年纪大了;(5)时间副词,以前;(6)在……中心;(7)整理。

二、(1)名词,话/名词,字/动词,说;(2)动词wéi,写,创作/动词wéi,弹奏/介词wèi,替、给。

三、(1)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2)重、轻,形容词作动词,看重、轻视。

四、(1)省略句,省略虚词“于”。

同时是倒装句,正常语序为:于湓浦口送客;(2)倒装句,正常语序为:于江湖间转徙;(3)被动句,意思是:被这个人的话感动;(4)判断句,本来是长安倡女。

李商隐诗两首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一弦一柱思华年..今义:指青少年时代古义:________________(2)望帝春心..托杜鹃今义:指男女之间相互爱慕的情怀古义:________________(3)只是当时已惘然..今义:形容失意的样子古义:________________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迷庄生晓梦迷.蝴蝶()迷.不知吾所如()棋迷.()以迷.天下之主()(2)及不及.卢家有莫愁()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一人飞升,仙及.鸡犬()[答案]一、(1)青春年华,这里指一生;(2)伤春之心,比喻对失去了的美好事物的怀念;(3)迷惘,茫然。

二、(1)迷恋,沉醉/分辨不清/沉醉于一物一事的人/迷惑;(2)如,比得上/到达/涉及,牵连。

寡人之于国也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3)涂.有饿莩()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寡人..之于国也今义:指形影孤单的人古义:________________(2)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今义:泛指河流古义:________________(3)弃甲曳兵而走.今义:指一般的行走古义:________________(4)请.以战喻今义:常用于对方古义:________________(5)七十者可以..食肉矣今义:经常连用,表示同意、认可古义:________________(6)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今义:保养身体。

古义:________________(7)王无罪..岁今义:没有犯罪古义:________________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或或.百步而后止()天之行,或.日或.雨()莫之或.止()云霞明灭或.可睹()(2)直直.不百步耳()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理直.气壮()系向牛头充炭直.()直.上载公子上座()(3)发涂有饿莩而不知发.()百发.百中()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4)数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数.罟不入洿池()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5)以申之以.孝悌之义()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斧斤以.时入山林()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6)于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而耻学于.师()不拘于.时()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填然鼓.之()(2)树.之以桑()(3)五十者可以衣.帛矣()(4)谨.庠序之教()(5)王无罪.岁()(6)然而不王.者()(7)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申之以孝悌之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非我也,岁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1)“无”通“毋”;(2)“颁”通“斑”;(3)“涂”通“途”。

二、(1)寡德之人,是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2)专指黄河;(3)跑,文中指逃跑;(4)有“请允许我”的意思;(5)“可”是“可以”,“以”是“凭借”;(6)供养活着的人;(7)不要归咎。

三、(1)有的人/有时/表示不定,没有谁/或许;(2)只是,不过/与“曲”相对/正确/同“值”,价值、价钱/径直;(3)打开/发射/派遣/花开;(4)几/密/数目/屡次;(5)介词,把/介词,凭/介词,按/认为;(6)比/对/在/向/被。

四、(1)鼓,名词作动词,敲鼓;(2)树,名词作动词,种植;(3)衣,名词作动词,穿;(4)谨,形容词作动词,指认真从事;(5)名词作动词,归咎、归罪;(6)名词作动词,为王,使天下百姓归顺;(7)生、死,动词作名词,活着的人,死去的人。

五、(1)状语后置句如果大王您知道这个道理,就不要希望你的民众比邻国多了。

(2)状语后置句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

(3)宾语前置句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是不曾有过的事情。

(4)判断句这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成不好。

劝学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虽有.槁暴()(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君子生.非异也()(4)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古义:________________(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今义:泛指一切河流古义:________________(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古义:________________(4)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今义:阴间古义:________________(5)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躁也..者,用心寄托今义:把抽象的思想情感等放在具体的人身上或事物上古义:________________用心今义:指读书用功或对某事物肯动脑筋古义:________________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望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先达德隆望.尊()适冬之望.日前后()(2)假善假.于物也()乃悟前狼假.寐()汉人未可假.大兵权()以是人多以书假.余()(3)强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