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 第十三单元 第31讲三民主义
高二历史必修3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高二历史必修3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一、说教材(一)分析教材《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III·文化发展历程》教材中的第16课,属于第四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
本课介绍了三民主义的形成背景、形成、发展及其影响。
本课内容一方面体现出三民主义的内容在不断充实和发展,先进的理论具有发展性;另一方面反映出先进中国人的救国探索不断深入,体现出中国伟大思想家忧国忧民的精神;同时还反映出孙中山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崇高的人格品质。
由于本课内容理论性较强,所以在教学时充分利用与孙中山有关的文字与影视资料,增强学生对孙中山革命活动的感性了解,为深化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奠定基础。
作为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孙中山的革命事迹和革命理论都是历年高考考察重点。
因此本课的地位相当重要。
本课的课标是“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二)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主要内容及评价;新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主要内容及评价。
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有关新旧三民主义的材料,比较新旧三民主义。
历史课标: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组讨论的过程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过程与方法:精选典型历史事件,设计合理的探究题,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学习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历史课标: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旧三民主义都是时代的产物,都是当时的先进思想;孙中山先生具有与时俱进的伟大品质、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百折不挠的坚毅品质。
历史课标:历史学习要能让学生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影响重点2:孙中山的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百折不挠的坚毅品质。
必修三第课_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_图文
课标过关:
1.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 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三大主义,其中“民 族主义”的含义是 A.推翻腐朽的清政府 B.结束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贯彻“平均主义”的主张
2.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是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享主义
3、1905年在东京组建同盟会
③20世纪初民主革命 思想的传播(思想)
④孙中山的个人努力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一、三民主义的形成
2、内容(重点)
民族主义
创立民国
民权主义 平均地权
民生主义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材料一 今者由平 民革命,以建国民 政府,凡为国民皆 平等以有参政权。
材料二 文明之福 祉,国民平等以享 之。当改良社会经 济组织,核定天下 地价。
明确“反 帝”,民 族平等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 有,凡真正反对帝国 主义和封建军阀之个 人及团体,均得享有 一切自由及权利。
强调民权 为一般平 民共有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①节制资本 实行“耕者有其田”。 ②扶助农工
三大政策 新三民主义
民族 反帝国主义侵略
联 俄
民权为平民所有 民权
建立各阶级联盟
联 共
反帝反封相结合 ③ “新”在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和扶助 农工相结合
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 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
——毛泽东
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1、新__三__民__主__义__蕴含___三__大__政__策___。 (2)新三民主义是_革__命_纲__领__是_奋_,斗目标 三大政策是实现新三民主义革命纲领的_方__法__与__手__段_,
高中历史必修3《三民主义》课件-PPT课件
D
练一练
1918年,孙中山致电俄国苏维埃政 府,“希望中俄两国革命党团结一 致,共同奋斗”。这表明孙中山 ( )
B
国共合作时期的孙中山
A.已经接受了列宁主义
二、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1、原因 2、提出 1924年 国民党一大 3、内容 4、影响 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大革命时期的旗田
怎样才能实现新三民主义?
新 三 民 主 义
民族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联俄
三
民权
普遍的民权,建立各革 命阶级联盟 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
A
一、“三民主义”的提出
4、评价
性质: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积极性: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 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 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 ,推动了革命的发展。
民 族
民权 民生
请 思 考 : 三 民 主 义 有 何 局 限 性 ?
4、评价
性质: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最主要的 历史意义在于 A、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
B、限制袁世凯独裁专制
C、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D、否定封建专制制度
材料一 今日满清退位,中华民国成立, 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唯有民生主义尚未 着手,今后吾人所当致力的既在于此事。
——1912年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后在南京同盟会会员饯别会上的讲演
3、三民主义的内容
内容
民族主义 对应的同 盟会纲领
具体含义
驱除鞑虏 暴力推翻清王朝 恢复中华 实现民族独立自主 推翻帝制 建立民主共和国
民权主义 创立民国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
≠平分土地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4.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探究一:民族主义
盾)
材料一: 驱除鞑虏: 今之满州,本塞外东胡。昔在
明朝,屡为边患……满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
义师所指,覆彼政府,还我主权。
恢复中华: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中国任之。驱除鞑
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同盟会宣言》(1905)
暗含
(1)进步性(实质):推翻
清政府
核定地价,涨价归公
新旧三民主义之比较一
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民族 反对民族压迫 主义 反对满洲贵族的
统治
中国民族自求解放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 等
新 增加了反帝新内容,表达了联俄联共的 新思想;反满→民族平等。
新旧三民主义之比较二
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
民 建立国民的政府, 有,凡真正反对帝国
主义阶段,即最高革命纲领;新三民主义只有 一个革命阶段。
不同的根源:两党的阶级立场不同
4、评价
进步性:(1)中共称为“革命的三民主义” 和“新民主主义的三民主义”是第一次国共合 作的政治基础和大革命时期的旗帜,推动国民 大革命发展。 (2)标志着孙中山实现了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 是孙中山在开拓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 命道路上迈出的崭新一步 (3)体现了孙中山与时俱进的风格
民族主 对外突出反帝、对内主张民族平 义: 等 民权主 主张普遍平等的民 义: 权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 “耕者有其田”
节制资本 关注国计民生
问题探究一:
两个三民主义相同点有哪些?与旧三民主义 比较,新三民主义新在何处?怎样才能实现? (1)相同: 目的:都以挽救民族危亡为目标 性质:都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 纲领 作用:都成功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2)新在何处
人民版历史必修3《孙中山的三民主义》ppt3
新三民主义在理论上、纲领上仍未超 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
【知识拓展】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新 三民主义但为何两党又会最终分道扬 镳?新三民主义和中共民主革命纲领有 何原则区别?区别存在的原因是什么?
区别存在的原因: 因为两党的革命纲领有原则的区别; 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有根本的不同。
新三民主义:
重大发展:
提出了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
(5) 综合材料一至四,并运用你的历史知 识,对孙中山作一最简要的评价。
评价: 是中国历史上民主革命的先驱; 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 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持不懈
的革命主义精神。 最终走上了与共产党合作之路。
练一练
例: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 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三大主义, 其中“民族主义”的含义是
孙中山能够实现伟大转变的原因: 1、根本原因: 孙坚持民主革命,不断探索的革 命精神 2、客观条件:
多次斗争屡遭失败的教训; 十月革命的影响(苏联的帮助); 五四运动的影响(显示了工人阶级伟大力量) 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影响。
真题演练 2000年上海高考试题
材料一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 其用,货物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 ,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 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 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Download prompt: This PPT courseware has been carefully prepared by our store. We hope that after downloading, it can help everyone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fter downloading the PPT courseware, i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人民版必修三高二历史课件: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人民版必修三高二历史课件: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导读:本文人民版必修三高二历史课件: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百年风云——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政协委员诗词书法艺术展”于2011年10月10日在京开幕。
十届全国政协
常委赵喜明作诗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
忧患凌辱睡狮醒,英杰志士结同盟。
义无反顾驱邪恶,革命浩气贯长虹。
三民主义取人心,华夏处处春潮涌。
如今日月换新天,莫忘先贤多牺牲。
尝试探究: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其提出有何进步意义?
本站课件均从网络收集或是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大家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并积极上传自己的作品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普通下载。
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三3.2三民主义 (共31张PPT)
三、三民主义之“辨”
材料: 因为我汉人有政权才是有国,假如政权被不同族 的人所把持,那就虽是有国,却已经不是我汉人的国了。 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洲民族,这话大错。民族革命的 原故,…定要扑灭他的政府,光复我们民族的国家。 我们并不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
二、三民主义之“说”
1. 形成过程: ①1905年8月孙中山在东京建立中国同盟会并制定 其纲领 ②1905年11月孙中山为同盟会机关报《民报》
撰发刊词首次提 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二、三民主义之“说”
完成表中的内容
内 容
民族主义 (民族革命) 对应的同 盟 Nhomakorabea纲领具体含义
评 价
前提 核心
反满、没有明确 驱除鞑虏 暴力推翻清王朝 恢复中华 实现民族独立自主 反帝主张
孙中山(1866-1925)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 伟大先行者。名文,字德明, 号日新,后改逸仙 ,曾用 名:中山樵. 1940年,国民政府尊称 其为“中华民国国父”。 中国国民党尊为“永远的 总理”;中国共产党则称 他为“革命先行者”。在 中国大陆也有人称他为 “现代中国之父”,而民 间普遍称他为“中国国 父”。
—1924年孙中山《国民革命为解决中国内乱之法》的演说
孙中山对反满(或军阀)和反帝是怎么认识的?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展?
材料:民权主义,就是政治革命的根本……讲到 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 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 不能不革命……所以我们定要由平民革命,建 国民政府。 ——《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大会上的演说》 材料: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享有人 身、言论、著作、集会、结社、迁移等项自由 和请愿、诉讼、选举及被选举等项权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1讲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考点清单]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一、思想渊源1.从洋务运动、维新变法的失败中,孙中山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才能救国。
2.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理论:如法国的“自由、平等、博爱”和美国的“民有、民治、民享”。
3.中国传统“大同”思想的影响。
4.其他思想,如进化论、“单税社会主义”和《资本论》。
二、三民主义1.提出:1905年8月,孙中山创建中国同盟会,提出革命纲领。
2.内容⎩⎪⎨⎪⎧(1)民族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
(2)民权主义: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
(3)民生主义: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平均地权。
3.评价⎩⎪⎨⎪⎧(1)积极方面:代表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反映了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 权利和发展经济的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局限性:没有明确的反帝口号;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史论共识三民主义并不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民族主义方面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要求,“平均地权”也不是把土地分配给农民,因而不是彻底的反封建土地纲领。
深层点拨 三民主义常见的几个命题角度(1)从时代背景看,三民主义产生于《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趋于汇流。
(2)从纲领内容看,三民主义所要解决的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推翻满清统治。
(3)从民生意识看,三民主义借鉴欧美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同情人民疾苦,呼唤社会公平。
(4)从民主政治看,三民主义倡导民权,指导了《临时约法》的颁布,确立三权分立式的责任内阁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民主政治的进程。
(5)从时代发展看,三民主义与时俱进,由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进程。
三、新三民主义1.背景⎩⎪⎨⎪⎧(1)十月革命的胜利。
(2)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3)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屡遭失败。
2.提出: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3.内容⎩⎪⎨⎪⎧(1)民族主义:对外反对帝国主义,谋求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的独立和平等;对内反对民族压迫,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强调各民族的平等和自决。
(2)民权主义:授予一切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个人与团体一切自由和权利。
(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改善农民和工人的生 活状况。
整体把握 新旧三民主义内涵知识图解 三大政策易混易错 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新三民主义是革命纲领、具体的奋斗目标;“三大政策”是指导思想、方法、途径和具体方针。
“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标志、灵魂;新三民主义充分体现出“三大政策”的精神;“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实质内容,是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升华。
4.意义⎩⎪⎨⎪⎧(1)是三民主义在20世纪20年代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与发展。
(2)是指导新时期国民革命的思想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3)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纲领、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 线的政治基础。
概念辨析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关系四、意义1.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
2.既有鲜明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时代内容,又有浓厚的爱国主义的民族特色。
3.成为当时中国先进政治思想的主流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及救亡图存革命斗争的纲领。
基准考点一关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主题一三民主义提出的时代背景(1)时代特征:鸦片战争以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不断深化。
(2)历史教训:辛亥革命前,先进的中国人提出的救国方案相继失败。
(3)社会基础: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
(4)革命实践:孙中山放弃改良思想,走上革命道路,逐步提出三民主义的思想。
(5)欧美启示:欧美主要国家通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走上资本主义迅速发展道路的成功启示。
史料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
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
……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还视欧美,彼且瞠乎后也。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信息解读]史料反映了在中国实行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的紧迫性和可行性。
主题二三民主义的含义及其关系主题三评价三民主义总的来说,三民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它在反侵略、反封建上都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挽救民族危亡、实现近代化的主张。
但是由于他们力量弱小、对帝国主义认识不清,决定了他们在反侵略时不能直接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在反封建时也不能真正认识到直接与地主阶级斗争、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的重要性。
这从本质上来讲,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表现,也决定了在三民主义指导下的辛亥革命最终可以结束帝制,建立近代化民国,但是无法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基准考点二新三民主义主题一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的原因(1)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以及捍卫民主共和屡遭失败,寻求新出路。
(2)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
(3)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
(4)个人的努力(与时俱进,追求民主)。
主题二比较新旧三民主义主题三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主题四新三民主义与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区别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中有彻底实现人民权利、八小时工作制和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新三民主义没有这些内容。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在民主革命完成之后,还有一个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即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纲领,而新三民主义只有民主革命纲领。
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具有人民性和革命的彻底性,目标更为远大崇高,而新三民主义在理论和纲领上没有超越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
结合孙中山的革命实践活动及其思想,你认为孙中山精神有哪些?提示(1)反对列强侵略和军阀割据,争取实现国家统一和平,一生致力于救国救民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
(2)为振兴中华,自强不息,不计个人安危,处处以民族国家利益为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民族精神。
(3)勇于开拓创新,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不断追求真理的精神。
(4)百折不挠的进取斗争精神。
(5)天下为公,关注普通民众的博大胸怀。
例1 (2012·海南高考)1918年1月,孙中山说:“此后我国形势,应注重于西北。
若俄国现在之革命政府能稳固,则我可于彼方图大发展也。
”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孙中山() A.已经确立三大政策B.决定走俄国人的路C.认为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存在关联D.确定了日后国民革命的战略审题突破本题考查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历程。
三大政策及国民革命路线均确立于1924年的国民党一大,排除A、D两项;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主张在中国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非走俄国人的社会主义道路,排除B项。
答案 C例 2 (2011·安徽高考)辛亥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清宫廷瓦解之表征。
至于一切教会式的儒士阶级思想,经院派的诵咒书符教育,几乎丝毫没有受伤”。
这一评价() A.代表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认知水平B.对思想启蒙方面的局限性认识不足C.肯定了反对专制、追求民主的愿望D.基本上不符合辛亥革命的历史事实审题突破A项符合新文化运动中激进派的观点,一方面对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给予肯定,另一方面彻底否定其思想启蒙的作用,这为他们彻底批判封建思想提供了理由;材料中完全否定辛亥革命的思想启蒙作用,而不是认识不足,排除B;C项不全面,材料中一方面肯定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的进步性,另一方面完全否定其思想启蒙的作用;D项太绝对,对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是肯定的,这符合史实。
答案 A命题感悟本讲命题一般与必修Ⅰ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和必修Ⅱ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民国建立给社会习俗带来的变化相联系考查。
情境类选择题解法情境类选择题,顾名思义,即给答题人创设一个具体的情境,让答题人从中分析展示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历史事件反映了哪些信息,从而找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这就需要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从整体上把握相关知识。
这类选择题的一般解法是:首先,抓住时间界限。
无论该题的选项如何变幻莫测,都要紧紧抓住时间界限。
在这个时间范围内的可能正确,不在时间范围内的肯定不正确。
其次,抓住区域界限。
无论选项多么具有迷惑性,都要考虑选项表述是否符合这一区域的实际和题目要求。
最后,回归教材。
选定符合材料细节限制的史实确定答案。
命题思想一隐含社会热点1. (立意——关注民生)孙中山先生说:“惟民生主义之意义为何?吾人所主张者,并非如反动派所言,将产业重新分配之荒谬绝伦,但欲行一方策,使物产之供给,得按公理而互蒙利益耳。
此即余所主张之民生主义的定义。
”由此,我们可认为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是() A.管制经济资源以达成真平等B.致力劳资和谐以求社会安定C.产业和平收归国有以厚民生D.合理分配生产所得以求均富答案 D解析阅读材料,提取信息: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以土地问题为中心,即平均地权。
命题思想二紧扣主干知识或核心概念2.(立意——主干知识:辛亥革命的意义) “革命”一词的古义是变革天命,即顺应天命改朝换代。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赋予“革命”以现代意义,其含义是() A.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恢复汉人的统治B.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实现民主平等,消除贫富不均C.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近代美国式的社会D.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近代法国式的社会答案 B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
民权主义就是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实现民主平等;民生主义是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
3.(立意——核心概念:三民主义)“何谓三民主义呢?简单地说,便是民有、民治、民享。
详细地说,便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
……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
”孙中山的这番讲话强调了()A.三民主义的核心是民权主义B.三民主义理论中以民为本的思想C.三民主义的理论来源是天赋人权D.三民主义的前提是实现民族独立答案 B解析从“民有、民治、民享”“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可以看出三民主义强调人民,也就体现了三民主义理论中以民为本的思想。
命题思想三凸显新史观或核心价值观4.(立意——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精神)孙中山说:“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
……为四万万人效忠,比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
”孙中山对“忠”的理解是()A.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B.保持忠君爱国思想C.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D.强调国家民族意识答案 D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为四万万人效忠”和所学史实可知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家的孙中山强调的“忠”并不是对君主的愚忠,而是号召中国民众要忠于祖国,爱我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强调的是要实现民族独立、民族自强的民族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