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学案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教案
第一节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教案第一节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教案第一时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教学目标知识方面通过教学,识记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含义。
理解: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运用:结合事例说明“人性自私论”是错误的。
能力方面引导学生从具体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生活现象中把握一些基本道理,从而提高抽象思维、辩证思维的能力。
觉悟方面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个人正当利益与“自私”的根本区别,不断克服、清除“人性自私论”的影响。
●教学重点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教学难点自私不是人的本性。
●教学方法读、讲、议、练结合法●教具准备多媒体●时安排三时(据学生学情掌握)●教学过程[导入新]师:先在黑板上板书一个大大的“人”字,然后提出一个问题:“人是什么?”生:各抒己见。
……师:要问“人是什么?”似乎没有比这更容易回答的问题了,我们自己就是人,而且每天都在同人打交道,想想自己,再看看别人,谁都能够对这个问题做出一些回答,刚才部分同学也都说了自己的高见且各不相同,看来还需要进一步探讨,《玩偶之家》我想同学们并不陌生,挪威戏剧家易卜生在其中塑造了一个追求男女平等和个人独立的女主人公——娜拉,当娜拉发现自己不过是丈夫海尔街的玩偶时,愤愤地说:“首先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人——至少我要做一个人!”娜拉不是一个人吗?为什么她还发出“我是人”的呼喊?“人”这个字眼,看来似乎很简单,其实不知包含着多少深刻的涵义。
太复杂了,人和人太不一样了,人们不仅相貌各异而且出身、职业、教养、品格、作风等等,各有特点,尤其是在社会政治生活和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中,人们的立场、观点、方法、态度、感情、欲望等总是显出各种差异。
我们每个人要完全做到有“自知之明”已很困难,而要透彻地了解别人和一切人就更不容易了,难怪有的作家感叹:“人啊人,你究竟是什么?”由此我们想到古希腊神话中那个有名的斯芬克司之谜,独身人面女怪常叫过路人猜谜,并且规定条,猜不中的都要被她吃掉,猜中了她就自杀。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教案.doc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人生价值的含义;掌握两组关系--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的关系和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的关系;着重理解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学会运用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观点去理解人生价值问题,通过对“贡献与索取”、“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的相互关系的分析,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人生价值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是非理解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过教学,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从而自觉培养热爱平凡岗位,踏实肯干,乐于奉献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教学难点:二是如何正确看待精神贡献。
二、教学媒体设计:运用多媒体教学三、预习点拔——胸有成竹1、哲学上讲的价值的含义什么是?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内容是什么?2、人生价值包括那些方面,这些方面是什么关系?3、为什么说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你怎样看待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一课时)一、[感知生活,理性思考](通过课件展示两张图片):图片一内容:XX年03月19日,在日本岛根县强行通过“竹岛(韩国称独岛)日”条例案引发韩国政府强硬“对日新原则”出台之后,日韩之间关系日益紧张。
对于韩国民众,在抗议“竹岛日”条例案的行动中也出现了激进突发事件。
18日中午时10分左右,在位于汉城(首尔)的日本驻韩大使馆前,一位市民团体成员突然企图焚烧自己,以抗议日本岛根县“竹岛日”条例案。
前几天还友人割断自己手指以示抗议的韩国民众。
图片二内容:XX年03月22日黑龙江省绥化市原市委书记马德卖官受贿案,正式在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进行不公开审理。
其先后担任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副市长、绥化地区行署专员、绥化地区地委书记、绥化市市委书记过程中,收受17人的贿赂2019-09-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人生价值的含义;掌握两组关系--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的关系和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的关系;着重理解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高中政治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学案新人教版
云南省陇川县第一中学高三政治《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学案教学目标:知识:识记人生价值的含义,理解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是彼此联系、密不可分的;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不能用物质贡献作为唯一尺度。
能力:培育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
觉悟:通过教学,使学生熟悉到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从而自觉培育学生乐于奉献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教学难点:如何看待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的关系教学方式:质疑、例证、讨论,读议讲练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手腕:多媒体辅助教学导入新课:播放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片断。
当坎坷的命运之神敲响了贝多芬的大门,贝多芬没有屈服,也没有倒下,而是与命运进行了不屈的抗争,他用他那振聋发聩的音乐,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贝多芬与命运搏斗的一生同时为咱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人究竟应该如何活着?人生的价值在哪里?这就是咱们今天要探讨的问题。
屏幕显示课题: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首先,请同窗们思考:结合咱们从高一到高二所学习过的内容和你在现实生活中的感受,人们对价值一词的理解和概念是多方面的。
请别离从日常生活、经济上和哲学上说一说你是如何理解价值的?提问学生,明确:日常生活中——事物能知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相当于经济学讲的利用价值。
)经济学上——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不同的人类劳动。
哲学上——价值就是事物对人的踊跃意义。
引导学生思考:从哲学上讲,价值是从人的需要与事物的属性之间的关系引申出来的。
那么人的价值又应当如何理解呢?一个人的人生是不是有价值,不可能从他自身取得说明,也必需把人作为一个个体,放到某种关系中去考察:即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来加以说明。
哪位同窗能由以上的分析归纳出人生价值的含义?引出第一个问题:1.什么是人生价值:(含义、两方面内容及其关系)学生回答后总结:人生价值——人的一生对他人、对社会、对集体的踊跃意义。
高中政治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教案 人教版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人生价值的两方面内容;2、理解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3、掌握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的关系。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搜集、分析资料、构建知识体系等自主学习能力;2、提高学生分析判断能力、是非理解能力及辩证思维能力3、提高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勇于承担责任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探究式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团结协作精神2、使学生自觉地以先进人物为榜样,树立为社会多做贡献的意识。
3、培养学生热爱平凡岗位,踏实肯干,乐于奉献的良好品质,使学生在实践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教学重点: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三、教学难点:如何正确看待精神贡献。
四、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网络教学法、名言激励法。
五、教学过程情景导入上课前播放《爱的奉献》背景音乐问:上课前我们听到了一首很熟悉的什么歌呀?对,这是我国著名的歌唱家韦唯演唱的《爱的奉献》,其中有句歌词是这样写的“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多么的美妙,它让我们想到了:正是无数的中华儿女默默的贡献,才有了今天我们美好的社会和幸福的生活,它教会我们:要懂得多为他人、为社会付出爱,做出贡献。
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动,一起来探讨我们应该追求怎样真正的人生价值吧。
显示课题《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在探计人生价值之前,先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哲学上的价值是什么意思。
所谓价值是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即指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这里的事物可以是物质现象,也可以是精神现象。
比如说:食物可以满足我们充饥、营养的需要,食物对我们是有价值的;读书、书本可以满足我们丰富知识,提高素质的需要,读书对我们是有价值的。
现在,请同学们发挥灵感,来找一找我们校园中都有哪些有价值、有意义的人或者事?学生发言略非常好,看来,五中校园中的有价值有意义的人和事可不少。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学案工作范文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学案序号课题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课型授新时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自私不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社会性。
能力目标:提高分析鉴别的能力。
觉悟目标:反对人性自私论。
教材分析重点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难点人的本性不是自私的板书设计第七课、1.1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步骤教学内容教材处理意见时间分配复习导入讲授新讲授新讲授新课材料一:非典时期的先进典型。
3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思考:什么是价值?价值:是从人的需要与事物的属性之间关系引申出来的,当客观事物的某种属性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时,我们就说它是有价值的。
例如,食品有价值,是因为它能满足我们吃的需要;花卉、绘画有价值,是因为它能满足我们审美的需要;文学艺术有价值,是因为它能满足我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因此,单方面是构不成价值的。
思考:如何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归纳:一个人的人生是否有价值,也不可能从人自身得到说明,而必须通过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才能说明。
过渡:从前两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人既作为个体而存在,又作为社会成员而存在。
因此人生价值也两方面。
①构成---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讲解:每一个完整的个人都具有两重性,既作为个体而存在,又作为社会成员而存在。
因而,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既有为满足自身个性、利益和需要的自我价值,又包括满足社会和他人需要的社会价值。
人生价值就包括两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前者被我们称为贡献,后者则被称为索取。
个别的我集体的我完整的我人生价值的两方面索取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贡献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自我价值社会价值②关系: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讲解: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为个人索取打了基础;个人从社会那里得到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东西,又会激发起更大的积极性和创造,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这两方面的关系中,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居于首位的。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教案正式版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人生价值的两方面内容;2、理解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3、掌握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的关系。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搜集、分析资料、构建知识体系等自主学习能力;2、提高学生分析判断能力、是非理解能力及辩证思维能力3、提高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勇于承担责任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探究式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团结协作精神2、使学生自觉地以先进人物为榜样,树立为社会多做贡献的意识。
3、培养学生热爱平凡岗位,踏实肯干,乐于奉献的良好品质,使学生在实践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教学重点: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三、教学难点:如何正确看待精神贡献。
四、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网络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情景导入上课前播放《爱的奉献》背景音乐问:上课前我们听到了一首很熟悉的什么歌呀?对,这是我国著名的歌唱家韦唯演唱的《爱的奉献》,其中有句歌词特别与大家分享一下:“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是的,正是有了无数的中华儿女默默的贡献,才有了今天我们美好的社会和幸福的生活,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动,一起来探讨我们的人生价值吧。
显示课题《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这节课是高二哲学人生价值观的核心内容,也是高考常考的知识点,大家都有提前预习了吗,好,让老师来考考大家预习的效果怎样吧,请给这节课的主干知识填空。
很好,看来同学们自学能力是比较强的。
而我们这节课当然主要也就围绕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展开的,现在我们正式进入关于人生价值的讨论吧。
1、人生价值的两方面内容。
我们先了解一下哲学上的价值是什么意思。
所谓价值是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即指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这里的事物可以是物质现象,也可以是精神现象。
比如说:食物可以满足我们充饥、营养的需要,食物对我们是有价值的;读书、书本可以满足我们丰富知识,提高素质的需要,读书对我们是有价值的。
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一)_七年级政治教案
课堂训练:判断正误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R)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F)
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F)
使学生明确,应首先“我为人人,”做出贡献,然后才能考虑“人人为我”,得到社会的尊重和满足。所以第一句对,第二、三句错。
课堂训练:
试用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内容及其关系分析以下材料。
背景材料在新世纪的第一个春天,中国科技界的两位杰出代表吴文俊和袁隆平两位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奖金500万元,体现了中华民族尊重人才的优良传统。评审委员会专家认为,吴文俊院士和袁隆平院士分别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及产业化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都是我国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虽然吴文俊已经82岁高龄,袁隆平也已71岁,但他们至今都仍活跃在科研与生产实践的第一线。他们荣获大奖受之无愧。
A.每个人活着都是为了他人
B.人活着就应该有崇高的价值追求
C.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D.人生只有社会价值而没有自我价值
课后作业:
“人人应该以服务为目的,不当以夺取为目的。”——孙中山
请同学们课后运用本课学习的人生价值的有关观点,分析这句话。
结束课程:屏幕显示图片:手举托着地球,同时播放韦唯的歌曲《爱的奉献》片断。然后出现文字:如果每个人都能为这个世界付出点什么,那么地球就将像天堂一样。在乐曲声中学生退出。
引出第一个问题:
1.什么是人生价值:(含义、两方面内容及其关系)
学生回答后总结:人生价值——人的一生对他人、对社会、对集体的积极意义。
屏幕显示:“个别我+集体我=完整的我”
这是原北京大学方正电脑集团总经理王选的人生价值公式。它辩证地说明了人的存在具有双重性:人即作为个体而存在,又作为社会成员而存在。个人总是生活在社会之中,作为一种“事物”,必须也可能以自己所具有的属性去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另一方面,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不同个性、利益和需要,要求得到满足。人生价值就是从这种关系中产生出来的。因而,人生价值也就包含了两个方面:社会价值——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我们把它称之为贡献,自我价值——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我们把它称之为索取。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教案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3.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行动中体会到对社会的贡献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1. 讨论法: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展开讨论,激发学生思考。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社会贡献的意义。
3. 实践体验法: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亲身体验对社会的贡献。
四、教学准备1. 案例材料:选取一些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物或事件。
2. 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一些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物或事件,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价值。
2. 理论讲解(10分钟)讲解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分析为什么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
3. 案例分析(15分钟)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社会贡献的意义。
可以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
4. 学生发言(5分钟)邀请几位学生分享他们对人生价值的理解和体会,以及对社会的贡献的认识。
5. 实践活动(10分钟)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可以组织一次公益活动,如植树、环保宣传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对社会的贡献。
6. 总结(5分钟)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贡献社会。
六、教学延伸与讨论1. 延伸话题:探讨不同领域(如科学、艺术、教育等)对社会贡献的方式和意义。
2. 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思考自己未来如何为社会做出贡献。
七、小组分享与反思1. 邀请各小组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心得体会。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所学的内容,思考如何将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
八、角色扮演与情景模拟1. 设计一些社会场景,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不同的社会场景中如何做出贡献。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教案人教版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人生的价值观念”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内容逻辑关系
①人生的真正价值:是指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所体现出的价值,与个人的物质财富、地位等无关。
②对社会的贡献:包括个人在道德、文化、科技、公益等方面的贡献,体现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价值。
③内涵: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意味着个人应该追求对社会有益的行为和成就,而不仅仅关注个人的利益和成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重点,强调“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给出建议:针对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如如何改进理解、如何提高表述能力等,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
(4)鼓励与激励:在作业反馈中,除了指出问题和给出建议外,还要对学生进行鼓励和激励,让他们相信自己能够通过努力提高学习成绩。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教案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人生的真正价值的概念。
激发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
1.2 教学内容:介绍人生的真正价值的含义。
探讨为什么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1.3 教学方法:讲座法:教师讲解人生的真正价值及其意义。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对社会的贡献的重要性。
1.4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讲解,引入人生的真正价值的概念。
学生听讲并记录关键信息。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1.5 作业:第二章:社会的需求与个人责任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的需求和个人责任。
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和责任感。
2.2 教学内容:介绍社会的需求和个人责任的概念。
探讨个人如何通过贡献自己的力量来满足社会的需求。
2.3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教师提供一些社会需求和个人贡献的案例,学生进行分析。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满足社会的需求和个人责任。
2.4 教学活动:教师提供一些社会需求和个人贡献的案例,学生进行分析。
学生听讲并记录关键信息。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贡献自己的力量来满足社会的需求。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和行动计划。
2.5 作业:第三章:志愿服务的意义和价值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志愿服务的意义和价值。
激发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
3.2 教学内容:介绍志愿服务的概念和意义。
探讨志愿服务对个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3.3 教学方法:讲座法:教师讲解志愿服务的意义和价值。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志愿服务的体验和感受。
3.4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志愿服务的意义和价值。
学生听讲并记录关键信息。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志愿服务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志愿服务经验和感受。
3.5 作业:第四章:个人成长与对社会贡献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个人成长与对社会贡献的关系。
培养学生通过贡献社会来实现个人成长的目标。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教案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人生的真正价值是什么。
引导学生认识到对社会的贡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
1.2 教学内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对社会的贡献与人生价值的关系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对社会的贡献的重要性。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分享他们对人生价值和贡献的看法。
1.4 教学步骤:1.4.1 引入话题:通过提问或故事引出人生的真正价值是什么。
1.4.2 讲解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解释人生的价值不仅仅是个人的成就和幸福,还包括对社会的贡献。
1.4.3 强调对社会的贡献的重要性:说明对社会的贡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
1.4.4 学生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人生价值和贡献的看法,引导学生认识到对社会的贡献的重要性。
第二章:对社会的贡献的定义和形式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对社会的贡献的定义和形式。
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和责任感。
2.2 教学内容:对社会的贡献的定义和形式不同领域的贡献方式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对社会的贡献的定义和形式,以及不同领域的贡献方式。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领域的贡献方式。
2.4 教学步骤:2.4.1 讲解对社会的贡献的定义:解释对社会的贡献是指为社会的福祉和进步做出积极的努力和贡献。
2.4.2 介绍不同领域的贡献方式:讲解在各个领域(如教育、环境保护、公益等)如何做出贡献。
2.4.3 分析案例: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领域的贡献方式。
2.4.4 学生讨论:让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在不同领域的贡献方式和经验。
第三章:个人成长与对社会的贡献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个人成长与对社会的贡献之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成长态度和为社会做贡献的意愿。
3.2 教学内容:个人成长与对社会的贡献之间的关系如何通过个人成长来实现对社会的贡献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个人成长与对社会的贡献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个人成长来实现对社会的贡献。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教案.doc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人生价值的含义;理解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掌握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的关系;2、能力目标:锻炼学生运用知识以及逻辑推理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白主探究的习惯和思维品质;引导学生用贡献和索取的关系理解人生价值问题;通过“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的相互关系的分析,提高学生对人生价值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是非理解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树立止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人生的真止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培养学生热爱平凡岗位,踏实肯干,乐于奉献的良好品质,使学生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教学方法和手段]讨论式、多媒体教学[教学重点]人生的真止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教学难点]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的关系[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感动中国人物李桂林、陆建芬犬妇的先进事迹后,教师深情导入: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一对普通的教师夫妇坚守了18年却无怨无悔。
他们的行为引起多少人的思考一一人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才有意义?人生的真止价值究竟是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人生价值”这一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
(讲授新课)三、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板书)(师)要探索人生的真止价值的问题,需要我们首先弄清楚什么是人生价值?我们在前而儿节课学习了价值的含义,请大家回忆一下:什么是价值?它与我们今天要讲的人生价值是什么关系?(提问)(学)略。
(师)【多媒体显示】n (乍为一种事物:能满足他人社会的需要 个人对社会的 责任和贡献 贡献索取 人生价值I :人 对人的积极意义 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阴重性它们是共性和个性(一般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包括物质现彖、精神现象、人值: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反映了人和物之间的关系事物满足人的需要一►事物有价值会对个人的 b 乍为-个人其需要要得到他人社会的满足一尊重和满足【解析】价值: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教学设计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方面:识记一个概念——人生价值;理解两个观点——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的关系。
能力方面:引导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和教师讲解去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解基本观点即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对人生问题是非的判断能力。
觉悟方面:为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打下基础,使学生努力培养热爱平凡岗位,塌实肯干的良好品质,向先进人物学习,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教学重点: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教学难点:如如看待精神贡献。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座谈结合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CAI 课件。
教学过程: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多媒体显示)展示孔繁森的光辉事迹的课件:焦裕禄遗像焦裕禄检查减速机焦裕禄,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崮山乡北崮山村人,1922年8月16日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
因生活所迫,幼年时代只读了几年书就在家参加劳动。
抗日战争期间,焦裕禄家中的生活越来越困难。
他的父亲焦方田走投无路,被逼上吊自杀。
日伪统治时期,焦裕禄曾多次被日寇抓去毒打、坐牢,后又被押送到抚顺煤矿当苦工。
焦裕禄忍受不了日寇的残害,于一九四三年秋天逃出虎口,回到家中,因无法生活下去,又逃到江苏省宿迁县,给一家姓胡的地主扛了两年长工。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焦裕禄从宿迁县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当时他的家乡虽然还没有解放,但是,共产党已经在这里领导群众进行革命活动,焦裕禄主动要求当了民兵。
当民兵后,他参加过解放博山县城的战斗。
焦裕禄于1946年1月在本村参加中国共产党。
不久,他又正式参加了本县区武装部的工作,在当地领导民兵,坚持游击战争。
解放战争时期,他带领民兵参加过不少战斗,以后又调到山东渤海地区参加过土地改革复查工作,曾担任组长。
解放战争后期,焦裕禄随军离开山东,到了河南,被分配到尉氏县工作,一直到1951年。
他先后担任过副区长、区长、中共区委副书记、青年团县委副书记等职。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学案_模板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学案_模板《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学案平阴一中东校高二政治组张强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人生价值的含义;掌握两组关系--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的关系和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的关系;着重理解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学会运用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观点去理解人生价值问题,通过对“贡献与索取”、“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的相互关系的分析,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人生价值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是非理解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过教学,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从而自觉培养热爱平凡岗位,踏实肯干,乐于奉献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教学难点:二是如何正确看待精神贡献。
二、教学媒体设计:运用多媒体教学三、预习点拔——胸有成竹1、哲学上讲的价值的含义什么是?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内容是什么?2、人生价值包括那些方面,这些方面是什么关系?3、为什么说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你怎样看待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一课时)一、[感知生活,理性思考](通过课件展示两张图片):图片一内容:2005年03月19日,在日本岛根县强行通过“竹岛(韩国称独岛)日”条例案引发韩国政府强硬“对日新原则”出台之后,日韩之间关系日益紧张。
对于韩国民众,在抗议“竹岛日”条例案的行动中也出现了激进突发事件。
18日中午12时10分左右,在位于汉城(首尔)的日本驻韩大使馆前,一位市民团体成员突然企图焚烧自己,以抗议日本岛根县“竹岛日”条例案。
前几天还友人割断自己手指以示抗议的韩国民众。
图片二内容:2005年03月22日黑龙江省绥化市原市委书记马德卖官受贿案,正式在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进行不公开审理。
其先后担任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副市长、绥化地区行署专员、绥化地区地委书记、绥化市市委书记过程中,收受17人的贿赂共600余万元,此人生活腐化,小姐给他捏一次脚就给20万元。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教学设计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讲授目标:识记人生价值;理解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的关系;运用具体事例说明只讲索取不讲贡献是片面的、错误的认识。
能力培养目标:培养和训练是非理解、分析材料、提取信息和审题能力,提高运用学科知识判断和评价有关观点和现实问题的能力以及归纳、表达和辩证思维能力。
思想教育目标: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打下基础,以先进人物为榜样,努力学习,培养乐于奉献的良好品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人生价值。
过程与方法:运用启发式方法,创设问题,激发思考;运用讲授式、探究式方法,通过观看录像探究问题,理解归纳;开展讨论,深化认识。
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事例和典型观点进行分析。
教学重点: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教学难点:如何看待精神贡献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创设情境,激发情意,导入正课]展示《伊索寓言》中“鹿与狮子”的故事:鹿在喝水时,望着水里的影子,看见自己的角长得很优美,它洋洋得意;看见自己的腿细而无力,它闷闷不乐。
鹿正在思考着,一头狮子突然向它扑来,鹿转身就跑。
在空旷的平原上,鹿一直跑在前面,保住了性命。
到了丛林地带,鹿的角被树枝绊住了,狮子出现了……在临死时,鹿又意识到,它的腿比它的角更有价值。
思考:该寓言的寓意是什么?学生发言略。
任何人随时随地都在进行着价值判断,或者说都在用已有的尺度来评价事物的价值,那么对人生价值,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尺度来进行价值评价呢?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真正价值是什么呢?这是千百年来人们都在讨论的问题,对此话题,相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
激趣诱思: 我们新任的总理对此又是如何回答的呢?(屏幕展示在记者招待会的视屏图像。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现任总理的人生态度,(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引入正题。
)那你们又是如何回答的呢?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人生的真正价值是什么。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教学设计方案
2.如何看待精神贡献。
教学资源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教学活动过程描述
教学活动1
1)呈现事例
中美部分富豪慈善事业对比?
2)设问
材料中的对比说明了什么?
到底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人生?
3)引入课题
同学们的观点都集中在了两个方面:贡献和索取。人生的真正价值到底是什么呢?希望能通过今天这一课的学习,能解开我们的疑问,为我们的人生导航。
2)教师总结
贡献分为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张华的行为体现了精神贡献的意义,对社会有极其深刻的影响。
3)学生结合身边事例,进一部探讨精神贡献和物质贡献的意义。
教学活动4
4.总结归纳,课外探究
1)人生价值包括哪两个方面?
2)人生的真正价值是什么?
3)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的关系?
4)用本课知识分析自己的人生价值观。
教学活动2
2. 事例分析,辩证区别
1) 借助导入的例,引出知识
问题一:什么是贡献?
问题二:什么是索取?
2)合作探究,辨析知识
问题:社会上人人都索取会怎样?学生讨论。从而得出贡献与索取的关系。培养比较鉴别能力,认识到,贡献的基础地位。
教学活动3
3.提出辩题,深入探究
1)利用事例引出辩题。80年代大学生张华为救掉入粪坑的七旬老人而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有人说他不值得,认为一名大学生还可以为社会做更多的贡献,而老农已老。还有人说他值得,他奋不顾身救人的精神可以影响和激励整个社会。引起学生大胆辩论,激烈发言。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启发,引导学生理解“人生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的道理,利用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
学案
序号3题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型授新时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自私不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社会性。
2能力目标:提高分析鉴别的能力。
3觉悟目标:反对人性自私论。
教材分析
重点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难点人的本性不是自私的板书设计第七、11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步骤教
学
内
容教材处理意见时间分配复习导入讲授新讲授新讲授新材料一:非典时期的先进典型。
13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1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思考:什么是价值?价值:是从人的需要与事物的属性之间关系引申出来的,当客观事物的某种属性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时,我们就说它是有价值的。
例如,食品有价值,是因为它能满足我们吃的需要;花卉、绘画有价值,是因为它能满足我们审美的需要;文学艺术有价值,是因为它能满足我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因此,单方面是构不成价值的。
思考:如何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归纳:一个人的人生是否有价值,也不可能从人自身得到说明,而必须通过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才能说明。
过渡:从前两节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人既作为个体而存
在,又作为社会成员而存在。
因此人生价值也两方面。
①构成---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讲解:每一个完整的个人都具有两重性,既作为个体而存在,又作为社会成员而存在。
因而,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既有为满足自身个性、利益和需要的自我价值,又包括满足社会和他人需要的社会价值。
人生价值就包括两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前者被我们称为贡献,后者则被称为索取。
个别的我
集体的我
完整的我人生价值的两方面索取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贡献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自我价值
社会价值②关系: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讲解: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为个人索取打了基础;个人从社会那里得到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东西,又会激发起更大的积极性和创造,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这两方面的关系中,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居于首位的。
基础
索取贡献
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激发2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保障提问:人类社会要存在和发展需要什么?个人要生存和发展也需要什么?这就要求每个社会成员承担应有的责任,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做出更多的贡献。
所以,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物质资料的生产。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贡献等于索取,社会会是什么状况呢?会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止步不前;如果贡献小于索取呢?社会就会萎缩退化,因此,只有贡献大于索取时,社会才能存在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其实,就一个具体的人而言,包括极其伟大的人物,他所能向社会做出的贡献,都很难抵偿社会给予他的一切。
举个简单的例子,今天我们使用火,擦一根火柴是非常轻易的事,但从原始人学会利用火、保存火和钻木取火,再到发明了现代的火柴,这其间人类的物质和精神积累则是一笔很难计算的巨大财富。
所以,评价一个人的价值,应从贡献多少去衡量,贡献越多,价值越大,雷锋、焦裕禄之所以得到人们的崇敬和效仿,也是因为他们为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做出了贡献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刚才我们讲过,食品有价值是因为它能满足我们吃的需要;花卉、绘画有价值,是因为它能满足我们审美的需要;文学艺术有价值,是因为它能满足我们精神文化
生活的需要。
那么,当我们讲到人生价值时,最主要的也是要看个人对他人、对社会需要的满足,即看他为社会做了些什么。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7页第1自然段的小字,了解一下农民、作家、科学家的价值是以什么做标志的?让我们把这个材料进一步延续,想一想,作为学生的价值标志是什么?作为班长、科代表、宿舍长、班干部的价值又是通过什么体现和标志的呢?只有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才是人生价值的可靠标志。
3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1982年7月1日,第四军医大学的学生张华,在西安市郊区为抢救因沼气中毒落入粪池的69岁的老农,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此事一出,有人说他的牺牲表现了高尚的精神境界,是有价值的;有人却认为,大学生救老农,是“金子”换了“石头”,不值得。
这事情虽已过去了十几年,但相信十几年后的今天,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我们重新讨论这个问题,会有它新的现实意义。
俗话说“话不说不明,理不辩不清”,经过我们的讨论、辩论,相信大家对这个问题已有了更深入的、更进一步的认识。
首先应明确: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有两种形式物质方面的贡献是容易理解的,因为它容易被人看得见、摸得着;而精神方面的贡献则容易被人忽视,因为不容易被人看见,更主要的是难以用数字、金钱来衡量。
但精神贡献客观存在却是事实,它分为两类,一是精神生产的产品,如科学家的创造发明、优秀的文学作品、教师教书育人等等。
二是像张华救人等这
样一些先进人物在做贡献时所表现出来的崇高精神,特别高尚的道德思想和道德行为。
所以,我们在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时,不单要看物质贡献,还要重视精神贡献,因此,人生价值不同于商品的价值。
可以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吗?把人分成三六九等,这不是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把大学生比作“金子”,老农比作“石头”,无形中把人分成了“高贵”和“卑贱”,从现代社会的发展看,显然已是过时了的观念。
按照这个逻辑推下去,那就是90岁的人才能救80岁的人;没文化的人,才能救有文化的人;价值小的人才能救价值大的人,如果两个人彼此相差不多呢?假如我们班里某位同学掉下水,那另一位同学该不该救他呢?大概要在救人之前开个价值评议会吧?其实,即使在现代化观念已深入人心的今天,仍然有不少人抱有这种落后于时代的偏见。
精神贡献对社会的作用是巨大的,一定条下,精神贡献可以转化为物质贡献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风雨中,历经磨难,有时甚至到了危亡的边缘,但却始终维系不坠,屹立在世界东方,其中重要的支柱,就是靠了一种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
关于精神产品价值的转化,我想讲这样一历史事实朝鲜战争前夕,欧洲德林公司打算以00万美元的价格。
把“美国出兵朝鲜,中国将持何种态度?”的研究成果,卖给美国对华政策研究室,该成果的结论只有7个字“中国将出兵朝鲜”,同时附有380页的资料说明。
当时美国政府因价格过高,没有理睬德林公
司,事后,美军司令麦克阿瑟说起这事时,感慨地说“我们最大的失策是舍得几百亿美元和数十万美国军人的生命,却吝惜一架战斗机的代价”。
这是一个明显的价值转化的例子,一个决策等于00万美元,以至几百亿美元,还要赔上数十万军人的生命代价。
有时,精神可以转化成多大的物质价值,尤其是崇高精神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它可以超越金钱和数字的有限而走向无限。
张华虽然来不及为社会创造出更高的物质财富,但他的道德行为,为社会创造的精神财富却是巨大的。
他的人生价值不仅在于他以一个人的牺牲换来了另一个人的生存,更为重要的是他的崇高理想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
后来出现的“华山抢险英雄集体”就是有力的明证。
正是“一个英雄倒下去,一座丰碑立起来。
”巩固新本节,我们学习了马克思主义人生价值观的基本观点,即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人对社会的贡献包括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
请同学们下运用本学习的人生价值观点,分析下面两句名人名言:人人应该以服务为目的,不当以夺取为目的。
——孙中山——一个人只有物质生活没有精神生活是不行的;而有了充实的革命精神生活,就算物质生活差些,就算困难大些,也能忍受和克服练习:1.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
”这表明:a个人对社会只能讲贡献,不能讲索取b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应该居于首位
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并不是人生价值的表现
d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志2德国诗人歌德
“你要欣赏自己的价值,于1814年月8日给叔本华写的题词:
就得给世界增添价值。
”这其中的哲理是:A对社会的贡献和向社会索取是没有区别的B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向社会索取在先,对社会贡献在后
D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没有矛盾3下列关于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的观点正确的是:A物质贡献是衡量人生价值的根本标志
B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同样重要精神贡献是衡量人生价值的根本标志
D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没有区别4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表现在:A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影响B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受社会环境的制约个人活动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D社会的发展受到个人活动的制约人们常说:“个人是大海中的一滴水。
”这体现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A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密不可分B个人是社会中的个人,社会是人组成的社会一切个人活动的总和构成社会整体运动及其发展D没有每个人及其集体的努力,就不会有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作业请同学们围绕讨论中问题,以我们学习过的人的本质属性有关观点为指导,下完成一篇100字左右的小论文,题
目自拟。
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