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九)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新高考生物人教第一轮复习课时作业: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含解析)
2021届新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课时作业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射是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B.机体受刺激后产生神经冲动与胞外Na+内流有关C.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一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D.神经系统可支配某些内分泌腺的分泌,故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不受激素的影响解析:机体受刺激后,Na+内流导致膜电位逆转,从而形成局部电流,产生神经冲动,B正确;反射弧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A错误;神经递质有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抑制性递质与受体结合,使突触后神经元受到抑制,C错误;甲状腺激素不但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对已分化成熟的神经系统活动也有作用,D错误。
答案:B2、静息电位和兴奋的产生,均是以膜两侧离子的不均匀分布为基础的。
将神经浸泡在某一溶液(模拟细胞外液,但无Na+)中,则该神经( )A.表现为外负内正的静息电位,刺激后可产生兴奋B.表现为外负内正的静息电位,刺激后不产生兴奋C.表现为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刺激后可产生兴奋D.表现为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刺激后不产生兴奋解析神经细胞处于静息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此部位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由于该神经浸泡在无Na+的溶液中,Na+不能内流,所以不能产生兴奋。
答案 D3、下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甲、乙为两个电流计。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一定的电流刺激a点,甲发生一次偏转,乙发生两次偏转B.图中共有4个完整的突触C.在b点施加一强刺激,则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并在f点可测到电位变化D.在e点施加一强刺激,则a、b、d点都不会测到电位变化答案:C解析:在同一神经元上,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在不同神经元间,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给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所以当在a点给予一定的电流刺激,电流表的两接头处先后发生电位变化,所以甲、乙都偏转2次;图中共有3个完整的突触;在e点施加一强刺激,d点可测到电位的变化。
2022人教版新高考生物一轮课时检测27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含解析)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反射弧完整的情况下,只要给感受器一个刺激,就会引起感受器的兴奋B.将灵敏电流计的电极均接在一离体神经纤维膜内,在某处给予一有效刺激,电流计一定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C.将一离体神经纤维置于较高浓度的NaCl溶液中,对测定的静息电位影响不大D.在反射弧某一部位给以适当刺激,效应器产生相应的反应,说明发生了反射解析:选C 给感受器一个适宜刺激、且达到一定的刺激量,才会引起感受器的兴奋,A错误;将灵敏电流计的电极均接在一离体神经纤维膜内,若给予的一有效刺激部位位于灵敏电流计的两电极之间、且距离两电极相等,则产生的兴奋同时到达电流计的两极,灵敏电流计不会发生偏转,B错误;静息电位产生的机理是K+外流,因此将一离体神经纤维置于较高浓度的NaCl溶液中,对测定的静息电位影响不大,C正确;在反射弧某一部位给以适当刺激,效应器产生相应的反应,若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则没有发生反射,D错误。
2.(2019·北京高考)为探究运动对海马脑区发育和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研究者将实验动物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跑步/游泳)。
数周后,研究人员发现运动组海马脑区发育水平比对照组提高了1.5倍,靠学习记忆找到特定目标的时间缩短了约40%。
根据该研究结果可得出( )A.有氧运动不利于海马脑区的发育B.规律且适量的运动促进学习记忆C.有氧运动会减少神经元间的联系D.不运动利于海马脑区神经元兴奋解析:选B 根据题意可知,运动组海马脑区发育水平比对照组提高了1.5倍,推知有氧运动有利于海马脑区的发育,A错误;根据题意可知,运动组靠学习记忆找到特定目标的时间比对照组缩短了约40%,推知规律且适量的运动促进学习记忆,B正确;根据上述内容,推知有氧运动会增加神经元间的联系,不运动不利于海马脑区神经元兴奋,C、D错误。
3.(2020·北京高考)食欲肽是下丘脑中某些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它作用于觉醒中枢的神经元,使人保持清醒状态。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九)通过激素的调节(2021年最新整理)
2017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九)通过激素的调节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九)通过激素的调节)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九)通过激素的调节的全部内容。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九)通过激素的调节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酶及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酶、激素的调节下,植物体才能进行正常代谢B.生物体中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酶C.酶与激素的作用特点都是微量、高效、促进D.激素一般作用于其他细胞,酶不全在细胞内发挥作用解析:选D 酶不具有调节作用;一般的活细胞都能产生酶;激素可能起促进作用,也可能起抑制作用。
2.下列关于人体主要内分泌腺所分泌激素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下丘脑分泌的促激素释放激素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功能B.甲状腺激素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C.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D.性激素可促进性器官的形成解析:选D 性激素的功能是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和促进生殖细胞的形成,生殖器官是在胎儿期形成的。
3.(2017·齐鲁名校联考)下列关于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素由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B.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C.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D.大量口服胰岛素,可使血糖快速降低而使机体表现出休克症状解析:选B 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由胰岛A细胞分泌;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肌糖原不能分解成葡萄糖释放到血液中;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口服胰岛素,会在消化道中被消化分解而失去降血糖的功效.4.(2017·大连统考)下列关于常见激素及激素类药物的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因病切除甲状腺的患者——长期服用甲状腺激素B.人工合成的孕激素类药物--抑制女性排卵的口服避孕药C.给雌雄亲鱼饲喂促性腺激素类药物——促进雌雄亲鱼的卵和精子成熟D.胰岛B细胞受损的糖尿病患者——按时注射胰岛素解析:选C 甲状腺能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因病切除甲状腺的患者,可长期服用甲状腺激素;人工合成的孕激素类药物的本质是脂质,可以口服抑制女性排卵;促性腺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多肽,在消化道被消化分解而失效,因此不能饲喂;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的糖尿病患者,可通过按时注射胰岛素来治疗。
【红对勾】201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29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新人教版
课时作业29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主要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下完成的。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效应器由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腺体组成B.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C.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单方向的D.条件反射的建立与脊髓等低级中枢无关解析: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二者参与的中枢不相同,前者只需要脊髓或脑干的中枢参与,后者必须有大脑皮层的中枢参与。
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的。
答案:D2.突触传递中递质一旦释放,无论是否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都会迅速地被分解或被重吸收到突触小体或扩散离开突触间隙,使( )A.另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B.突触得以为下次传递做好准备C.另一个神经元受到抑制D.反射过程完成解析:递质的快速分解或被重吸收或扩散转移,可以为下次兴奋的传递做好准备。
答案:B3.兴奋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来传递的。
下列对于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递质通过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B.递质是一种化学信号C.递质能使突触后膜电位发生改变D.递质传递是双向的解析:考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来完成的,突触能将电信号转换成化学信号,再转化为电信号,即突触小泡通过突触前膜释放出递质进入突触间隙,然后再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发生改变,从而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由于递质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故递质传递是单向的。
答案:D4.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B.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C.神经中枢的兴奋可以引起感受器敏感性减弱D.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解析:本题考查反射弧的组成、各部分功能、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特点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周测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含答案)
生物周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反射与反射弧的关系是A.反射活动可以不完成通过反射弧来实现B.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C.只要反射弧完整,必定会出现反射活动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2.兴奋是动物体或人体内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下列关于兴奋的描述正确的是A.兴奋必须在完整的反射弧结构中才能产生B.前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总能引起后一个神经元的兴奋C.神经元既能够产生兴奋,也能够传导兴奋D.在反射弧中兴奋总是以生物电的形式传递3.右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对其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B.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选择透过性C.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D.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外表面分布着负电荷4下列反射中,属于条件反射的是A.膝跳反射 B.司机在路口看见红灯就停车C.排尿反射D.吃肉时会流唾液5.下图表示一种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若在图中箭头处施一强刺激,则图中a、b、c、d、e 能检测到兴奋的有几处A.2处B.3处C.4处D.5处6.人体体温调节的中枢位于A.大脑皮层B.下丘脑 C.延髓 D.垂体7.下图表示神经纤维的模式图,若在刺激点处施以刺激,会引起膜内外a、b和c之间形成局部电流,有关的电流方向是()A.膜内的电流方向是b→a,膜外的电流方向是a→bB.膜内的电流方向是a→b,膜外的电流方向是b→aC.膜内的电流方向是b→c、a→c,膜外的电流方向是c→b、c→aD.膜内的电流方向是c→b、c→a,膜外的电流方向是b→c、a→c8.下列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B.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C.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D.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9.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B.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 通透性增大C.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10.有关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脊髓、脑干属于中枢神经系统B.位于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C.神经系统调节机体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D.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对躯体运动都有调节作用11.止痛药(如“杜冷丁”)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在阻断神经冲动传导过程中,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量不变。
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③ 第一单元 第二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时跟踪检测
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③第一单元第二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时跟踪检测(限时:3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有关人脑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A.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B.大脑皮层V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C.脑中高级中枢可对脊髓中相应低级中枢进行调控D.由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解析:语言功能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
脑中的高级中枢对脊髓中相应的低级中枢有调控作用。
记忆的形成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大脑皮层W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V区障碍不能看懂文字。
答案:B2.(2011·潍坊调研)研究表明,同一突触小体中可能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递质,此现象称为递质共存现象。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突触后膜所在神经元中无递质B.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既有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功能C.同一突触后膜上可能存在多种受体D.共存的递质可能起协同作用也可能起拮抗作用解析:神经递质位于轴突末梢的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即使是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仍然有突触小泡,所以其内也有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的释放是通过胞吐作用完成的,这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并与受体特异性的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功能;由于突触小体中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递质,那么同一突触后膜上必然相应地存在多种受体;从递质作用的性质来看,分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则同一突触小体中的递质若都是兴奋性的,可能起协调作用,促进兴奋加强,若既有兴奋性递质,又有抑制性递质,可能起拮抗作用,完成兴奋的传递功能。
答案:A3.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肥胖可能与大脑中多巴胺的作用有关。
多巴胺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在兴奋传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列有关兴奋传导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突触前神经元释放多巴胺与高尔基体、线粒体有关B.突触小体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C.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将使突触后膜的电位逆转D.兴奋只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多个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解析:存在于突触小体中的神经递质(如多巴胺),以突触小泡形式被运输到突触前膜,再以胞吐形式运出细胞,在此过程中需要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的参与;突触小体是轴突末端膨大的部分,只能实现“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将使突触后神经元发生兴奋或抑制,若发生抑制,则突触后膜不会出现电位逆转;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以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形式传递。
2019版一轮复习生物通用版: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八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docx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八〉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手指接触到针尖而产生痛觉属于非条件反射B.机体内各种反射活动都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C.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D.只有保持完整的反射弧结构才能完成反射活动解析:选D 仅产生痛觉未涉及效应器,不属于反射;非条件反射活动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与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2•如图为反射弧的模式图,相关判断正确的是()A.神经冲动在②和④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B.兴奋的传导方向是⑤->④〜③〜②〜①C.②受损时,刺激④仍能引起反射活动D.③损伤不会影响泌尿、四肢运动等方面功能解析:选A 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②和④)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兴奋传导方向是①(感受器)f②(传入神经)f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②受损时,刺激④ 仍能引起⑤发生反应,但不属于反射,因为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③是脊髓,为低级神经中枢,若损伤,将会影响泌尿、四肢运动等方面功能。
3.下列关于各级神经中枢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般成年人可以“憋尿”,这说明高级中枢可以控制低级中枢B.“植物人”脑干、脊髓的中枢仍然能发挥调控作用C.大脑皮层H区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听懂别人谈话D.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解析:选D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而一般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脊髓的排尿反射中枢受大脑皮层的控制;“植物人”具有呼吸和心跳,也能排尿、排便,呼吸中枢在脑干,排尿、排便反射中枢在脊髓;大脑皮层H区是听觉性语言中枢,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听懂别人谈话;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4.下列有关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B.兴奋只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多个神经元之间单向传导C.在突触小体处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后,使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解析:选D 神经纤维膜内电流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兴奋只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突触小体上完成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的转变;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
2019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时跟踪练
第2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时跟踪练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1.下图是调节呼吸运动的部分模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a是呼吸反射的神经中枢B.图中b是反射弧的传出神经C.图中神经元①和②之间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D.大脑皮层受损呼吸无法进行解析:题图中a是呼吸中枢,即呼吸反射的神经中枢,A正确;图中b与感受器相连,是反射弧的传入神经,B错误;图中神经元①和②之间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C错误;呼吸中枢在脑干,大脑皮层受损呼吸照常进行,D错误。
答案:A2.当脊椎动物一侧肢体受到伤害性刺激时,可反射引起受刺激侧肢体关节的屈肌收缩、伸肌舒张,这一反射称为屈肌反射。
下图表示相关反射弧,a、b、c、d表示不同神经元,其中只有神经元d为抑制性神经元,①②为相关结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元a为传入神经的神经元,b、c为效应器B.神经元d的基本结构和abc不同,所以功能也不同C.神经元a在②处释放的神经递质为抑制性递质D.神经元a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神经元b,仅对伸肌有效应解析:神经元a上有神经节,说明这是反射弧的传入神经,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神经元b、c)的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本题中是伸肌和屈肌)构成的,A错误;d也为神经细胞,所以基本结构和其他神经元的相同,B错误;由题干信息知,只有神经元d为抑制性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故神经元a在②处释放的神经递质为兴奋性递质,C错误;据图判断,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通过组织液作用于突触后膜,图中神经元a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神经元b,仅对伸肌有效应,D正确。
答案:D3.(2017·海南卷)下列与人体神经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缺氧不影响肽类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B.肌肉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C.神经纤维上的电信号可引起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D.神经递质可将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传递给突触后神经元解析:肽类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需要能量,而氧气与能量释放有关,A错误;肌肉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B正确;神经纤维上的电信号可引起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C正确;神经递质可将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传递给突触后神经元,D正确。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说课)
七、教学效果:
1、整节课利用问题导学,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合 作探究,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也培养了学生的 能力。 2、利用学案,动画和视频相结合的方式,化静为 动,变抽象为直观形象,有效突破重难点。 3、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在钠,钾离子运输问题 上可能学生掌握不是很好,教师应在编制几个习 题加以深化和巩固。
(不一定,还需要有足够刺 激,产生兴奋。)
反射的进行:
感受器 一定的刺激 兴奋 传入神经 反 兴奋 射 神经中枢 兴奋 弧 传出神经 兴奋 相应的活动: 效应器 (肌肉收缩或腺体分泌)
神经元模式图:
树 突
细胞体
细胞体
细胞核 轴 突
神经元
神经纤维
轴突
树突
轴 突 末 梢
髓 鞘
细胞体:代谢和营养中心 轴突:一根,把冲动传离 细胞体 树突:多而短,接受刺激, 把冲动传向细胞体
二、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初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反射,反射弧, 神经元等的基础知识,另外在前一节学生学习 了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 定了基础。
能力基础:通过高中生物必修一等的学习,学 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等。
三、目标分析:
a、知识目标 ①结合初中的知识理解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神经 调节的结构基础 ②经过学习理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神经元 之间的传递过程 b、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以生物的结构求生理功能、以生物现象 求生命本质的学科学习方法 ②通过问题驱动的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③ 第一单元 第二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时跟踪检测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③第一单元第二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时跟踪检测(限时:3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有关人脑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A.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B.大脑皮层V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C.脑中高级中枢可对脊髓中相应低级中枢进行调控D.由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解析:语言功能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
脑中的高级中枢对脊髓中相应的低级中枢有调控作用。
记忆的形成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大脑皮层W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V区障碍不能看懂文字。
答案:B2.(2011·潍坊调研)研究表明,同一突触小体中可能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递质,此现象称为递质共存现象。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突触后膜所在神经元中无递质B.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既有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功能C.同一突触后膜上可能存在多种受体D.共存的递质可能起协同作用也可能起拮抗作用解析:神经递质位于轴突末梢的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即使是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仍然有突触小泡,所以其内也有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的释放是通过胞吐作用完成的,这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并与受体特异性的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功能;由于突触小体中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递质,那么同一突触后膜上必然相应地存在多种受体;从递质作用的性质来看,分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则同一突触小体中的递质若都是兴奋性的,可能起协调作用,促进兴奋加强,若既有兴奋性递质,又有抑制性递质,可能起拮抗作用,完成兴奋的传递功能。
答案:A3.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肥胖可能与大脑中多巴胺的作用有关。
多巴胺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在兴奋传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列有关兴奋传导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突触前神经元释放多巴胺与高尔基体、线粒体有关B.突触小体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C.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将使突触后膜的电位逆转D.兴奋只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多个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解析:存在于突触小体中的神经递质(如多巴胺),以突触小泡形式被运输到突触前膜,再以胞吐形式运出细胞,在此过程中需要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的参与;突触小体是轴突末端膨大的部分,只能实现“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将使突触后神经元发生兴奋或抑制,若发生抑制,则突触后膜不会出现电位逆转;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以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形式传递。
高考生物课时达标检测【24】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含答案)
课后达标检测24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时间:5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2018·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
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2.(2018·惠州检测)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以下生理活动不.会发生的是( )A.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B.钠钾离子的跨膜运输C.ATP的合成和分解D.信号分子与突触前膜上受体的识别和结合3.下列各图箭头表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和神经纤维上的传递与传导方向,其中不.正确的是( )4.(2018·珠海检测)如图所示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M、N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
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合称为突触小体,是神经元树突的末端B.a点兴奋时,膜内电位a点为正、b点为负C.神经递质存在于②中,⑤处液体属于组织液D.经④释放的神经递质必然引起神经元N的兴奋5.根据图示分析神经细胞,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此图不可表示突触小泡膜B.静息电位的形成可能与膜上的⑤等载体有关C.若此图为突触后膜,则突触间隙面向图示膜的A面D.若将神经细胞膜的磷脂单分子层铺展在空气—水的界面上,则④与水面接触6.(2018·高考上海卷)恐惧反射是一种条件反射,其建立的过程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甲中,声音属于条件刺激B.图乙表示强化过程C.图丙中的老鼠已形成恐惧反射,若长期只给予声音刺激,则恐惧反射消退D.若对图丙中的老鼠给予电击刺激,则此时电击刺激为非条件刺激7.(2018·高考上海卷)用电刺激离体蛙心的某条神经能使心跳变缓,有人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本实验提示( )A.电流通过神经传导B.神经与心肌收缩没有关联C.神经通过放电使心跳变慢D.神经通过释放化学物质使心跳变慢二、双项选择题8.现象Ⅰ:小明的手指不小心碰到一个很烫的物品而将手缩回;现象Ⅱ:小明伸手拿别( )9.(2018其称为“沉默突触”,上海科学家破解了其沉默之谜。
课时作业12: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选择题1.(2018·合肥质检)下列对膝跳反射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直接刺激传出神经或效应器也可以引起膝跳反射B.效应器的传出神经末梢受到叩击能产生动作电位并向脊髓传导C.动作电位在传入神经纤维和传出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D.膝跳反射中枢位于脊髓,受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中枢控制答案 D2.(2018·福州模拟)Na+—K+泵是细胞膜上的一种载体蛋白,每消耗1分子的ATP,它就逆浓度梯度将3分子的Na+泵出细胞外,将2分子的K+泵入细胞内。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K+泵只存在于神经元的细胞膜上B.K+从神经元进入内环境时需要消耗ATPC.Na+—K+泵的跨膜运输使神经元产生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D.从动作电位恢复为静息电位,Na+—K+泵的运输需要消耗A TP答案 D解析据题意“Na+—K+泵是细胞膜上的一种载体蛋白”可知,Na+—K+泵存在于几乎所有细胞的细胞膜上,A项错误;K+通过离子通道顺浓度梯度从神经元细胞进入内环境,其运输方式属于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A TP,B项错误;Na+—K+泵的跨膜运输使细胞内K+浓度高于细胞外,细胞外Na+浓度高于细胞内,而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是由K+外流形成的,C项错误;从动作电位恢复为静息电位过程中,需要逆浓度梯度将3分子的Na+泵出细胞外,将2分子的K+泵入细胞内,此时Na+与K+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A TP,D项正确。
3.下图是某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K+的大量内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B.bc段Na+大量内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C.cd段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D.动作电位大小会随有效刺激的增强而不断加大答案 C解析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K+大量外流,A错误;bc段Na+通过通道蛋白大量内流,属于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B错误;cd段K+继续外流,此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大,对Na+的通透性小,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C正确;动作电位的大小不会随有效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大,D错误。
课时跟踪检测(26)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六)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选择题1.(2018·潍坊质检)机体内相邻的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联系起来,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突触是由上一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与下一神经元的轴突建立的结构B.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体现了生物膜的功能特性C.突触后膜上存在神经递质的特异性受体,保证了兴奋传递的单向性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突触后神经元必然产生动作电位解析:选C突触是由上一神经元的轴突与下一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建立的结构;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属于胞吐,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2.神经元能够感受刺激、产生和传递兴奋。
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纤维的膜内外不存在离子的跨膜运输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均需要消耗能量C.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突触前膜以胞吐的形式将突触小泡释放至突触间隙D.在一个功能正常的完整反射弧中,刺激其中的任何环节均会引起反射活动解析:选B在静息状态时,神经纤维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都需要消耗能量;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突触前膜以胞吐的形式将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释放至突触间隙;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刺激反射弧中的某个环节所引起的反应不一定属于反射活动。
3.下列关于各级神经中枢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般成年人可以“憋尿”,这说明高级中枢可以控制低级中枢B.“植物人”脑干、脊髓的中枢仍然能发挥调控作用C.大脑皮层H区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听懂别人谈话D.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解析:选D学习和记忆不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语言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4.下列关于神经元生命活动的分析,正确的是()A.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后膜会产生持续的电位变化B.反射弧的中间神经元能释放神经递质也有神经递质的受体C.膜外的Na+通过自由扩散进入膜内导致静息电位的形成D.膜内的K+通过Na+-K+泵主动运输排出,导致动作电位的形成解析:选B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立即被分解或移走,不会使后膜产生持续电位变化;静息电位主要是由K+外流产生的;动作电位主要是由Na+内流产生的。
2021年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26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时跟踪检测 新人教版
2021年高考生物总复习第26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时跟踪检测新人教版考点题号错题统计2、6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兴奋的传导与传递4、5、7、8、13、14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3、9综合应用与实验探究1、10、11、12、15AB.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C.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D.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解析:选D A为低级神经中枢控制的反射活动,无高级神经中枢参与;B和C均为仅由高级神经中枢控制的活动;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说明排尿反射是由低级中枢控制的反射活动,但无意识的人不能控制而有意识的人能控制,说明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
4.如图为毒品可卡因对人脑部神经冲动传递的影响。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结构①将多巴胺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需消耗能量B.可卡因可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增加C.多巴胺与相应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后即被降解D.“瘾君子”不吸食毒品就精神萎靡,这与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减少有关解析:选C 结构①将多巴胺释放到突触间隙的方式是胞吐,该过程需消耗能量;可卡因可抑制多巴胺转运体将突触间隙的多巴胺运回到突触小泡内,因此可卡因可导致突触间隙的多巴胺含量增加;由题图可看出,多巴胺发挥作用后会运回突触前膜,而不是被降解;甲状腺激素可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甲状腺激素含量减少会出现精神萎靡等症状。
5.如图为人体神经—肌肉突触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该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a为神经元短的树突②e为组织液,当其中的Ca2+含量过低时容易导致肌肉不能正常发挥功能③c中的物质释放到e需要消耗能量并依赖于d的流动性④f处的载体能将c释放的物质运进肌肉细胞,引起肌肉收缩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B a为神经元的轴突;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不进入细胞。
6.膝跳反射需要下肢的伸肌和屈肌相互协调完成。
如图为膝跳反射弧,当敲击韧带时,伸肌收缩,同时屈肌舒张,才能完成小腿前踢动作。
2021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第8单元第25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第八单元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5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A级·基础练‖一、选择题1.下列对膝跳反射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直接刺激传出神经或效应器也可以引起膝跳反射B.效应器的传出神经末梢受到叩击能产生动作电位并向脊髓传导C.动作电位在传入神经纤维和传出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D.膝跳反射中枢位于脊髓,受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中枢控制解析:选D直接刺激传出神经或效应器也可以引起反应,但是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因此不属于反射;兴奋在反射弧中是单向传递的,效应器的传出神经末梢受到叩击能产生动作电位,但是不能向脊髓(神经中枢)传导;动作电位在传入神经纤维和传出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都是单向的;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脊髓是低级中枢,受高级中枢大脑皮层的控制。
2.下列关于各级神经中枢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般成年人可以“憋尿”,这说明高级中枢可以控制低级中枢B.“植物人”脑干、脊髓的中枢仍然能发挥调控作用C.大脑皮层H区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听懂别人谈话D.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解析:选D学习和记忆不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语言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3.(2019届潍坊质检)机体内相邻的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联系起来,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突触是由上一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与下一神经元的轴突建立的结构B.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体现了生物膜的功能特性C.突触后膜上存在神经递质的特异性受体,保证了兴奋传递的单向性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突触后神经元必然产生动作电位解析:选C突触是由上一神经元的轴突与下一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建立的结构;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属于胞吐,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兴奋在突触处传递单向性的原因是突触后膜上存在神经递质的特异性受体;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4.(2019届福州模拟)神经递质GABA与突触后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使受体蛋白的结构发生变化,导致Cl-通过该蛋白内流。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课时达标训练:(三)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 Word版含解析
课时达标训练(三)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基础题组】1.下列关于神经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神经元就是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根据神经元传递兴奋的方向,可分为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C.神经元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但不能传导兴奋D.神经元的细胞核位于细胞体中2.给某人踝关节处注入局部麻醉药,此处暂时失去了痛觉,但还能运动,该局部麻醉药作用的结构是( )A.神经中枢B.传出神经C.感受器或传入神经D.效应器3.现象Ⅰ:小明的手指不小心碰到一个很烫的物品而将手缩回;现象( )4.①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②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③膜外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④膜内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5.下列关于反射和反射弧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B.反射活动可以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实现C.只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则必然有反射活动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6.下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Ⅰ、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B.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C.a是感受器,e是效应器D.刺激b,b的膜电位变为内负外正7.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B.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C.神经中枢的兴奋可以使感受器敏感性减弱D.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8.下列对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B.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C.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能力题组】9.下列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后刺激点膜电位由兴奋状态恢复为静息状态过程的是( )A.①→④B.②→③C.③→②D.④→①10.将枪乌贼的巨大轴突置于体内组织液的模拟环境中,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若减小模拟环境中Na+浓度,则动作电位的峰值变小B.若增大模拟环境中Na+浓度,则刺激引发动作电位所需时间变短C.若增加静息电位时膜对K+的通透性,则静息电位的绝对值不变D.若增大模拟环境中K+浓度,则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变小11.如图神经纤维上有a、b、c、d四个点,且ab=bc=cd。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八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八)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选择题1.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下列关于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望梅止渴、排尿反射都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才能完成B.一些反射可以形成也可以消失,比如学生听到铃声后急速赶往教室C.条件反射一定需要神经中枢参与,非条件反射则不一定D.高级中枢控制的反射一定是条件反射解析:选 B 望梅止渴是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才能完成,但排尿反射是非条件反射,无需大脑皮层的参与也能完成。
条件反射可以形成也可以消失,如学生听到铃声急速赶往教室。
无论是条件反射还是非条件反射,都需要在神经中枢的参与下才能完成。
脑中的神经中枢都是高级中枢,但其中一些神经中枢控制的反射如脑干中的呼吸中枢控制的反射是非条件反射。
2.下列有关人脑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B.大脑皮层V 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C.脑中高级中枢可对脊髓中相应低级中枢进行调控D.由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解析:选B 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脑中的高级中枢对脊髓中相应的低级中枢有调控作用。
长期记忆的形成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大脑皮层W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V 区受损患者不能看懂文字。
3.(2016 ·沈阳期中) 神经递质在兴奋传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与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B.突触小体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C.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将使突触后膜的电位逆转D.兴奋只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多个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解析:选A 神经递质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此过程需要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的参与;突触小体是轴突末端膨大的部分,只能实现“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将使突触后神经元发生兴奋或抑制,若发生抑制,则突触后膜不会出现电位逆转;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在神经元之间以神经递质的形式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 电信号”的转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九)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选择题1. (2016·延边检测) 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A.刺激神经纤维中部,产生的兴奋沿神经纤维向两侧传导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由兴奋部位至未兴奋部位C.神经纤维的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D.在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解析:选C神经纤维的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而在神经元间是通过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方式单向传递的。
2.(2016·武汉调研)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左侧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如图甲),兴奋从该神经元向下一个神经元传递(如图乙)。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形成的电流在膜外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B.兴奋通过图乙所示的结构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C.图乙突触前膜以胞吐形式释放的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D.兴奋在图甲中的传导速度大于在图乙中的传递速度解析:选A图甲中形成的电流在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图乙表示突触结构,兴奋通过图乙所示结构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突触前膜以胞吐形式释放的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兴奋在图甲中的传导速度大于在图乙中的传递速度。
3.(2016·青岛一模)科学家在研究大脑皮层某些区域(如图)时,发现它与躯体运动和语言活动功能有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科学的是()A.小脑内存在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B.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C.S区受损,患者会得听觉性失语症D.H区受损,患者会得运动性失语症解析:选B呼吸中枢位于脑干;S区受损会得运动性失语症;H区受损会得听觉性失语症。
4.(2016·南昌一模)下面为突触结构模式图。
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消耗能量B.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C.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D.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负电位解析:选B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是胞吐,消耗能量,发生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的转变。
突触间隙内的液体为组织液,其中的神经递质可被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特异性识别。
兴奋时,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
5.(2016·西安调研)下面表示人体的某反射弧模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图中,①是神经中枢,②是传出神经,③是传入神经B.刺激②时,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是⑤C.结构④在组成上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D.切断③,刺激②时,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是④解析:选C该图表示反射弧的模式图,可以判定①表示神经中枢,②表示传入神经,③表示传出神经,④表示效应器,⑤表示感受器;刺激②时,④效应器会产生具体效应;效应器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切断③,破坏反射弧的完整性,刺激②时,④效应器不会产生效应。
6.(2016·绵阳质检)下图为人体神经系统的部分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上的单向传递取决于轴突的结构和功能特点B.脊髓缩手反射中枢受损时,刺激图中③处仍可产生正常的反射活动C.如果①处受损则人体不能产生相应感觉,但是能够对图中刺激作出反应D.被针刺后缩手和害怕被针刺而缩手都是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的非条件反射解析:选C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上的单向传递取决于突触的结构和功能特点,而不是轴突;当脊髓缩手反射中枢受损时,刺激图中③(传出神经纤维)仍可产生缩手反应,但这不能称为反射,只有完整的反射弧作出的反应才叫做反射;①是把脊髓的信息传给大脑皮层,①处被破坏后,只会影响信息的上传,人体仍可在低级中枢(脊髓)的参与下对刺激作出反应;被针刺后缩手属于非条件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害怕被针刺而缩手属于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7.(2016·安阳模拟)在举重项目中,某运动员腰部受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
该病人受损伤的部位可能是反射弧的()①传入神经②传出神经③感受器④神经中枢⑤效应器A.②④B.①③C.①②D.②⑤解析:选A有感觉说明感受器和传入神经正常,受伤部位是腰部,不可能损伤右下肢运动的效应器,因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的受损部位可能是传出神经或脊髓内的神经中枢。
8.(2016·贵阳模拟)下面表示兴奋的传导和传递过程以及膜电位变化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轴突膜处于bc段时,Na+大量内流,消耗ATPB.轴突膜处于ce段时,K+大量外流,不消耗ATPC.轴突膜外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D.甲处只有在兴奋传到后才能合成神经递质解析:选B图中bc段处于动作电位的形成过程,此时Na+大量内流,方式为协助扩散,不消耗ATP;图中ce段表示静息电位的恢复过程,此过程中K+大量外流,方式为协助扩散,不消耗ATP;轴突膜外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轴突膜内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甲处只有在兴奋传到后才能释放神经递质。
9.(2015·开封二模)下图甲为某一神经纤维示意图,将一电表的a、b两极置于膜外,在X处给予适宜刺激,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未受刺激时,电表测得的为静息电位B.兴奋传导过程中,a、b间膜内电流的方向为b→aC.在图乙中的t3时刻,兴奋传导至b电极处D.t1~t2,t3~t4电位的变化分别是Na+内流和K+外流造成的解析:选C静息状态时,神经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称为静息电位。
图甲所示两电极都在膜外,所以电表测得的为零电位;兴奋的传导方向和膜内侧的电流方向一致,所以兴奋传导过程中,a、b间膜内电流的方向为a→b;静息电位是内负外正,动作电位是内正外负,电表会有不同方向的偏转,在图乙中的t3时刻,兴奋传导至b电极处,并产生电位变化;t1~t2,t3~t4电位的变化都是Na+内流和K+外流造成的。
10.(2015·洛阳二模)将甲、乙两个微电流计的两极按下图所示接在功能完好的神经元(纤维)上,在a、b、c、d四个实验位点给予适宜强度的电刺激,下列有关指针偏转情况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刺激a点,甲的指针一定偏转2次B.刺激b点,甲的指针一定偏转1次C.刺激c点,乙的指针一定偏转2次D.刺激d点,乙的指针一定偏转2次解析:选A如果前一个神经元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则刺激a点,甲的指针只偏转1次。
由于兴奋只能从前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后一个神经元,因此刺激b点,甲的指针只偏转1次。
由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因此,刺激c点或d点,乙的指针均会偏转2次。
11.(2015·恩施二模)科学家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和K+浓度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了用含有不同Na+浓度的细胞外液对离体枪乌贼神经纤维电位变化影响的实验,结果如下图。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Na+和K+进入神经细胞内都是主动运输方式B.由图中三条曲线a、b、c可知,细胞外液中Na+浓度高低的关系是a<b<cC.由图中三条曲线可知细胞外液中Na+浓度可以同时影响动作电位和静息电位的峰值D.若持续降低细胞外液中Na+的浓度,最终可能使离体枪乌贼神经纤维无法产生动作电位解析:选D K+逆浓度梯度进入神经细胞,属于主动运输,而Na+进入神经细胞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属于协助扩散。
细胞外液中Na+浓度决定动作电位的幅度,则由图中曲线可知,细胞外液中Na+浓度高低的关系应是a>b>c。
由图可知,细胞外液中的Na+浓度只影响动作电位的峰值;静息电位是由K+外流维持的,与K+浓度有关。
由图分析可知,若细胞外液Na+浓度过低,则动作电位可能无法形成。
12.(2015·蚌埠二模)γ氨基丁酸和某种局部麻醉药在神经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如图1所示。
此种局麻药单独使用时不能通过细胞膜,如与辣椒素同时注射才会发生如图2所示效果。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局麻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Na+通道,阻碍Na+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B.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促进Cl-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C.局麻药和γ氨基丁酸的作用效果和作用机理一致,都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D.神经细胞兴奋时,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解析:选C分析图2可知,局麻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Na+通道,阻碍Na+内流,从而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分析图1可知,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促进Cl-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局麻药虽然也有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的效应,但其不是神经递质,故局麻药和γ氨基丁酸的作用机理不同;神经细胞兴奋时,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二、非选择题13.(2016·襄阳一模)下图为反射弧模式图,a、b分别是放置在传入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c是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电位计,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d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
据图回答:(1)此反射弧的感受器具体是由________神经元的________形成的。
(2)在a处给以刺激,该处膜外电位变化是________。
(3)兴奋传到神经中枢,中枢内会有信号的转换过程,即电信号导致突触前膜释放________,通过________(结构)作用于下一个神经元________上的受体,引起下一级神经元的兴奋。
(4)刺激a处后,c处电位计指针的偏转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刺激b处,电位计指针是否偏转?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感受器是感觉神经末梢(树突末梢)的特殊结构,广泛分布于身体各器官和组织内。
(2)a处是传入神经纤维上的位点,若给以刺激,膜外的电位将由原来的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3)神经中枢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元的细胞体集中的部位,当兴奋传到神经中枢时,要通过突触的结构来完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4)a处受刺激后,产生的兴奋沿传入神经传导到神经中枢,经神经中枢的综合分析后传导到c处,c处由静息电位(内负外正)变为动作电位(内正外负),然后恢复为静息电位(内负外正),导致电位计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5)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产生的兴奋不能传到传出神经,故不能在c处记录到电位,因为传出神经末梢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d,所以突触中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
答案:(1)感觉(或传入)树突末梢(2)由正变负(3)神经递质突触间隙突触后膜(4)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5)否d处为突触,兴奋只能单向传递(或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14.(2016·怀化调研)某兴趣小组通过记录传入神经上的电信号及产生的感觉,研究了不同刺激与机体感觉之间的关系,结果如下:的兴奋称为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