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化学试题汇编(11月第一期)G2 化学平衡及勒夏特列原理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高考化学复习化学反应原理 勒夏特列原理
勒夏特列原理:------化学 平衡移动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 因素(如浓度、温度、或 压强等),平衡就向能够
1888年
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
动。
对勒夏特列原理的理解
抓住: “移动”和“减弱”
注意:1、非平衡原理是平衡移动原理
2、“减弱”两层意思: (1)方向--减弱不增加 (2)程度--减弱不是抵消
3.将NO2气体充入密闭的注射器中, 一段时间后反应2NO2 N2O4达到 平衡,分析改变压强体系颜色的变 化。
1/2 1/4
①
②
③
最终颜色由深到浅:③>②>①
4.一定条件下,反应4NH3(g)+5O2 (g) 4NO(g)+6H2O(g)在一容器中 达平衡状态,压强为P0,其它条件不 变,将容器体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 达平衡时压强为P1,则P0、P1的关系 P 为: ________ 0<P1<2P0。
6、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同样也适用于其他平 衡,已知在氨水中存在下列平衡. NH3+H2O NH3. H2O NH4++OH正向 (1)向氨水中加入MgCl2固体时,平衡向______ 增大。 减小 移动,OH-的浓度__________ ,NH4+的浓度_____ 正向 (2)向氨水中加入浓盐酸,平衡向___________ OH- 、 移动,此时溶液中浓度减小的粒子有________ NH3. H2O 、___________ NH3 ___________ 。 (3)向浓氨水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 逆向 移动,此时发生的现象 有刺激性气味的 ______ __________。 气体生成
⑸可逆反应3A(气) 3B(?)+C(?); △H>0 , 随着温度升高,气体平均相对分
高三化学总复习,化学平衡,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勒夏特列原理
高三化学总复习,化学平衡,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勒夏特列原理可逆反应中的化学平衡和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1.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同时向正方向进行和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叫可逆反应。
(1)正反应和逆反应是在(填“相同”或“不同”)条件下同时进行的。
(2)可逆反应中,反应物的转化率不可能为。
(3)几乎所有的反应在适宜的条件下,都可能是可逆反应。
2.化学平衡状态: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当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叫化学平衡状态。
3.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的标志:(1)同一种物质υ正=υ逆(填“>”,“<”或“=”)。
(2)各组分的质量、物质的量、物质的量的浓度、质量分数等保持不变。
4.可逆反应中的化学反应速率曲线,以反应m A(g)+n B(g)p C(g)为例,假设反应起始时只有反应物A 和B ,则该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曲线为:5.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逆、定、等、变、动。
(1)逆:化学平衡状态只对可逆反应而言。
(2)定:在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一定,不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3)等: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即同一物质的消耗速率与生成速率相等。
(4)变:当影响化学平衡的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化学平衡就会发生移动。
(5)动:化学平衡从表面上、宏观上看,化学反应好像停止了,但从本质上、微观上看反应并没有停止,而是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所以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6.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平衡状态与外界条件有关。
当外界某种条件改变时,原来的化学平衡被破坏,直到建立新条件下的另一种平衡状态,这种改变的过程叫化学平衡的移动。
7.影响化学平衡的外部条件有: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
8.化学平衡的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外界条件,平衡就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1)该原理适用于化学平衡、溶解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动态平衡。
《化学平衡》勒夏特列原理
《化学平衡》勒夏特列原理在化学的世界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化学平衡。
而理解化学平衡,就不得不提到勒夏特列原理。
化学平衡,简单来说,就是在一个可逆反应中,当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这个状态就被称为化学平衡状态。
想象一下,有一个装满了气体的大容器,里面正在进行着一个可逆的化学反应。
比如说,氮气和氢气合成氨的反应:N₂+ 3H₂⇌2NH₃。
一开始,氮气和氢气的浓度很高,它们不断地相互碰撞,发生反应,生成氨气。
随着反应的进行,氨气的浓度逐渐增加,而氮气和氢气的浓度逐渐减少。
在某个时刻,氨气分解成氮气和氢气的速率与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的速率变得相等了,这时候,容器里各种物质的浓度就不再改变,反应达到了平衡。
但是,这个平衡可不是一成不变的。
当外界条件发生改变时,平衡就会被打破,然后反应会朝着一个新的方向进行,直到再次达到平衡。
这就好像是一个天平,当一边的砝码发生了变化,天平就会失去平衡,然后通过调整两边的重量,重新达到平衡。
而勒夏特列原理,就是用来描述这种平衡变化的规律。
勒夏特列原理指出: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比如说,当我们增加反应物的浓度时,平衡会朝着生成更多产物的方向移动,以减弱反应物浓度增加的影响。
还是以氮气和氢气合成氨的反应为例,如果我们向容器中加入更多的氮气,那么反应就会朝着生成更多氨气的方向进行,尽量消耗掉新加入的氮气,使得氮气的浓度不至于增加得太多。
再来看压强的影响。
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反应,如果反应前后气体的分子数不同,改变压强就会影响平衡。
如果增大压强,平衡会朝着气体分子数减少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则朝着气体分子数增加的方向移动。
比如说,对于上面的合成氨反应,正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4 个气体分子变成 2 个),所以增大压强,平衡会向右移动,有利于生成更多的氨气。
温度的变化对化学平衡也有很大的影响。
高考化学化学平衡的移动和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28 反应产物 总熵与□ 29 反应物 总熵 (4)反应的熵变 ΔS 为□ 30 正值 , 31 增加 反应, 32 之差。 熵变的数值通常是□ 为熵□ 熵□
增加 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而有些熵减小的反应在一定条件
下也可以自发进行。因此熵变是与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有关的 又一个因素,但也不是唯一因素。
33 温度、压强 (5)在□
20 混乱度 的一个物理量,符号为 (3)熵是用来描述体系□ 21 S ,熵值越大,体系□ 22 混乱度 越大,在同一条件下,不 □ 23 不同 ,而同一物质的熵与其 □ 24 聚集 状态及 同物质的熵□ 25 外界 条件有关,如对同一物质来说,S(g)□ 26 □
> S(s)。
27 > S(l)□
一定的条件下,化学反应的方向
34 焓变 和□ 35 熵变 共同影响的结果,反应方向的 是反应的□ 36 ΔH-TΔS 判据为□ 37 ΔH-TΔS<0 □ 。 ,反应能自发进行;
38 □ 39 □
ΔH-TΔS=0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ΔH-TΔS>0
,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40 温度、压强 一定的条件 这个判据用文字表述为:在□ 41 ΔH-TΔS<0 的方向进行,直至达 下,自发反应总是向□ 42 平衡 状态。此判据指出的是在 □ 43 温度、压强 一定的 到□ 44 趋势 ,即反应发生的可能性, 条件下,反应自动发生的 □ 它并不说明在该条件下可能自发进行的反应能否实际发生。
2.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 (1)浓度。 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 1 正反应 方向移动,此时 v 正□ 2 > v 逆; 浓度,平衡向□ 3 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 反之,如果□ 4 逆反应 方向移动,此时 v 正□ 5 < 化学平衡向□ ,可使 v 逆。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勒夏特列原理ppt课件
———N—O—2浓——度—减——小——,平衡向—正——反—应—— 方向移动
V(molL-1S-1)
V’吸 V”正 = V”逆
V正 V正= V逆 V‘放
0 V逆 t1
T 升温 编辑2版pppt
t(s)
9
小结:aA(g)+bB(g) cC(g)+dD(g) △H<0 a+b > c+d
改变的条件 平衡移动的方向 平衡移动的结果
• 1、记忆改变“浓度、压强、温度”条件对化 学平衡的影响。
• 2、完成堂堂练4习题。
编辑版pppt
16
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从化学反应速率角度解释
V(mol·L-1S-1)
V,正
增
大
反 应
V正
物
浓
度
V逆
V正= V逆 V’逆 平衡状态Ⅰ
V”正 = V”逆 平衡状态Ⅱ
0
t1
t 编辑版2pppt
t3
2NH3(g)反应中,压强变化和
NH3含量的关系
实验测得
压强(MPa) 1
5 10 30 60 100
NH3 %
2.0 9.2 16.4 35.5 53.6 69.4
结论: 压强增大, NH3%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即压强增大, v正和 v逆同时增大,但改变倍数不同; 压强减小,v正和 v逆同时减小,但改变倍数不同。
编辑版pppt
14
2.恒温下, 反应aX(g) bY(g) +cZ(g)达到平衡后, 把容器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且达到新平衡时,
X的物质的量浓度由0.1mol/L增大到0.19mol/L,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化学】《化学平衡》勒夏特列原理专题
2、对某一可逆反应来说,使用催化剂的 作用是( B ) A. 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B. 以同样程度改变正逆反应的速率
C. 增大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率 D. 改变平衡混合物的组成
③ H2O(g) + C(s)
CO2(g) + H2(g) 不移动
CO(g) + H2(g) 逆向移动
逆向移动
④ CaCO3(s)
⑤ H2S(g)
CaO(s) + CO2(g)
H2(g) + S(s)
不移动
思考:对于反应②和⑤,增大压强时,平衡没有 移动,但正逆反应速率有无变化?如何变化?
练习
一定量的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 应: m A (g) + n B (g) p C (g) 达到平衡后,温度不变,将气体体积缩小 到原来的1/2但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原 来的1.8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 + n > p B、A 的转化率降低
( B )
C、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C的体积分数增加
3、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
响 2NO2
N2O4 ;△H=-56.9kJ/mol
2NO2
(红棕色)
N2O4 ;△H=-56.9kJ/mol
(无色)
[讨论]A:混和气体受热颜色变深,说明 ① NO2浓度增大 ; ②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 B:混和气体遇冷颜色变浅,说明 ① NO2浓度减小 ; ②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由以上四图可以得出结论:
1)改变反应物浓度瞬间,只能改变正反应速率 改变生成物浓度瞬间,只能改变逆反应速率 2)改变浓度瞬间, 若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若v(逆)>v(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3)新旧平衡速率比较: 增大浓度,新平衡速率大于旧平衡速率 减小浓度,新平衡速率小于旧平衡速率
高考化学真题专题解析—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高考化学真题专题解析—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母题来源】2022年湖南卷【母题题文】(双选)向体积均为1L 的两恒容容器中分别充入2mol X 和1mol Y 发生反应:2X(g)+Y(g)Z(g) ΔH ,其中甲为绝热过程,乙为恒温过程,两反应体系的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ΔH>0B .气体的总物质的量:a c n <nC .a 点平衡常数:K>12D .反应速率:a b v <v 正正【答案】BC 【试题解析】A .甲容器在绝热条件下,随着反应的进行,压强先增大后减小,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 可知,刚开始压强增大的原因是因为容器温度升高,则说明上述反应过程放热,即H ∆<0,故A 错误;B .根据A 项分析可知,上述密闭溶液中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图中a 点和c 点的压强相等,因甲容器为绝热过程,乙容器为恒温过程,若两者气体物质的量相等,则甲容器压强大于乙容器压强,则说明甲容器中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此时相比乙容器在减小即气体总物质的量:n a <n c ,故B 正确;C .a 点为平衡点,此时容器的总压为p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 可知,在恒容条件下进行,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PT整体之比,根据A 项分析可知,绝热条件下,反应到平衡状态放热,所以T a >T 始,压强:Pa=12P 始,则n a <12n 始,可设Y 转化的物质的量浓度为xmol∙L −1,则列出三段式如下:2X(g)+Y(g)Z(g)2102x x x 22x1xxc c c ∆--平,则有[(22x)(1x)x]mol -+-+<13mol 2⨯,计算得到x >0.75,那么化学平衡常数K=2c(Z)c (X)c(Y)⋅>20.75120.50.25=⨯,故C 正确; D .根据图像可知,甲容器达到平衡的时间短,温度高,所以达到平衡的速率相对乙容器的快,即V a 正>V b正,故D 错误。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详细描述
通过实例分析可以深入理解平衡移动的原理 和应用。例如,分析反应速率的变化可以探 究反应机理和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温 度的影响可以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分析压力的影响可以探究气体反应的压力效 应和气体溶解度等。这些实例分析有助于深 入理解化学反应的规律和平衡移动的原理。
04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平衡移动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在可逆反应中,正逆反应同时进行,当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时,平衡向正方向移 动;反之,平衡向逆方向移动。
05
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
环境中的化学平衡
酸雨的形成
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气体 与水汽结合,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形 成酸雨,对环境造成危害。
臭氧层破坏
人类活动排放的某些物质,如CFCs,在 大气中经过化学反应导致臭氧层破裂, 影响地球生态平衡。
工业生产中的化学平衡
化工合成
在化工生产中,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如温 度、压力和浓度等,实现化学平衡,提 高产物的产率和纯度。
VS
燃烧反应
燃料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是一个典型的化 学平衡过程,通过调整燃料与氧气的比例 ,可以控制燃烧的效率和产物。
生物体内的化学平衡
要点一
酸碱平衡
人体血液中存在酸碱平衡,通过调节呼吸和排泄等生理过 程,维持pH值的稳定。
反应速率与反应机理
反应机理定义
反应机理是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详细步骤和机 制。
反应速率与反应机理的关系
反应机理决定了反应速率,因为反应速率由反应过程中最慢的一步 决定。
催化剂对反应机理的影响
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机理,从而改变反应速率。
反应速率与反应条件
01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022化学规范练21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含解析
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5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食物在常温下腐败是自发进行的B。
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C。
自发反应都是熵增大的反应D.电解池的反应属于自发反应,A项正确;放热反应不一定都是自发进行的,如煤炭燃烧要加热到一定温度才能自发进行,B项错误;自发反应由焓变和熵变两个方面决定,熵变增大的反应不一定能自发进行,如H2O通电生成H2和O2的反应不能自发进行,C项错误;电解池的反应属于非自发反应,D项错误. 2。
某温度下,在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X(g)和2 mol Y(g)发生反应:X(g)+m Y(g)3Z(g)平衡时,X、Y、Z的体积分数分别为30%、60%、10%。
在此平衡体系中加入1 mol Z(g),再次达到平衡后,X、Y、Z的体积分数不变。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m=2B.两次平衡的平衡常数相同C.X与Y的平衡转化率之比为1∶1D。
第二次平衡时,Z的浓度为0。
4 mol·L-1m。
设转化的X的物质的量为n mol。
X(g)+m Y(g)3Z(g)起始(mol) 12 0转化(mol) nmn3n平衡(mol)(1—n)(2-mn) 3n据(1—n)∶(2—mn)∶3n=30%∶60%∶10%求得:n=0.1,m=2。
由m=2知,A项正确;由第二次平衡时,X、Y、Z的体积分数不变可知两次平衡的平衡常数相同,则B项正确;由m和n的数值及起始量可计算出X、Y二者的平衡转化率都为10%,C项正确;=0.2mol·L—1,D项错误.第二次平衡时,c(Z)=4mol×10%2L3.在不同温度下,向容积为V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5 mol NO 和0.5 mol活性炭,发生反应:2NO(g)+C(s)N2(g)+CO2(g)ΔH〈0,达到平衡时的数据如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平衡的移动勒夏特列原理
重点1
重点2
第2讲 化学平衡的移动 勒夏特列原理
考点基础
重点难点
方法规律 例2
随堂演练 变式训练2
重点2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像
(2013·浙江卷,节选)(1)为研究温度对(NH4)2CO3 捕获 CO2 效率的影响, 反应的方程式为(NH4)2CO3(aq)+H2O(l)+CO2(g) 2NH4HCO3(aq) ΔH1 在某温度 T1 下,将一定量的(NH4)2CO3 溶液置于密闭容器中,并充入一 定量的 CO2 气体(用氮气作为稀释剂),在 t 时刻,测得容器中 CO2 气体的浓 度。然后分别在温度为 T2、T3、T4、T5 下,保持其他初始实验条件不变,重 复上述实验,经过相同时间测得 CO2 气体浓度,得到趋势图(见图 1)。则: ①ΔH1 0(填“>”“=”或“<”)。 ②在 T1~T2 及 T4~T5 两个温度区间,容器内 CO2 气体浓度呈现如图 1 所 示的变化趋势,其原因是 。
考点基础
重点难点
方法规律
随堂演练
1.(2012·安徽卷)SO2(g)+2CO(g)
2CO2(g)+S(l)
ΔH<0 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始终 不变。( ) 提示: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等,平衡前容器内压强逐渐变小。 答案:× 2.(2012·安徽卷)SO2(g)+2CO(g) 2CO2(g)+S(l)
考点基础
重点难点
方法规律 例2
随堂演练
重点2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像
变式训练2
(3)c(或百分含量) p(T)图像 分析该类图像时一般需要作辅助线,取曲线上任一点向下作垂直线。 此 外,凡是曲线上的点都代表平衡状态。
化学高考总复习(选择性考试)第三讲 化学平衡的移动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考点展示
1.理解外界条件 (浓度、温度、压 强、催化剂等)对 化学平衡的影响, 认识其一般规律。 2.了解化学平衡 的调控在生活、生 产和科学研究领域 中的重要作用
素养链接
1.知道化学变化需要一定的条件, 并遵循一定规律:认识化学变化有 一定限度,是可以调控的。能多角 度、动态地分析化学反应,运用化 学反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2.建立观点、结论和证据之间的 逻辑关系:知道可以通过分析、推 理等方法认识化学平衡的特征及其 影响因素,建立模型。通过运用模 型解释化学现象,揭示现象的本质 和规律
快速降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①结合题中 α(HCl)T 图象可知,随着温度
升高,α(HCl)降低,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得出正
反应方向为放热反应,即 ΔH<0;A、B 两点 A 点温度低,
升高温度,v正、v逆均增大,平 温 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降低 度 温度,v正、v逆均减小,平衡向
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催 使用催化剂,因其能同等倍数 化 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平衡 剂 不移动
三、勒夏特列原理 1.内容: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 压强或浓度),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 动。 2.适用:该原理适用于化学平衡、溶解平衡、电 离平衡、水解平衡等动态平衡。原理的适用范围是只有 一个条件变化的情况(温度或压强或一种物质的浓度), 当多个条件同时发生变化时,情况比较复杂。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增大压强 D.降低压强
②丁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以一定流速通过填充有催 化剂的反应器(氢气的作用是活化催化剂),出口气中含有 丁烯、丁烷、氢气等。图 5 为丁烯产率与进料气中 nn((氢丁气烷))的关系。图 5 中曲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 趋势,其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和化学平衡状态
选择合适的化学反应
选择一个可逆反应,以便观察化学平衡状态。
控制反应条件
确保反应在恒温、恒压条件下进行,并保持反应混合物浓度不变。
实验操作步骤
按照实验操作规程,逐步进行实验操作,确保实验过程安全可靠。
数据收集与分析
记录实验数据
详细记录反应过程中各物 质浓度的变化,以及温度、 压力等反应条件的变化。
数据整理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和化学平衡状 态
目录
•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 化学平衡状态 • 化学平衡的移动 • 化学平衡的应用 • 实验研究与观察
01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反应焓变对反应方向的影响
焓变是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当反应的焓变小 于零时,反应能够自发进行。
焓变大于零时,反应不能自发进行,需要外界提 供能量才能进行。
生成A和B的方向移动。
在反应过程中,如果反应物的浓度大于 生成物的浓度,平衡会向正反应方向移 动;反之,平衡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在一定温度下,增加反应物的浓度或减 小生成物的浓度,平衡常数Kc会增大; 反之,减小反应物的浓度或增加生成物
的浓度,平衡常数Kc会减小。
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压力的变化会影响气体的分压,进而影响化学平衡。对于 反应 A + B → C,如果增加压力,平衡会向气体体积减小 的方向移动,即向生成C的方向移动。
焓变等于零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反应不会自 发进行或逆向进行。
熵变对反应方向的影响
熵变表示反应过程中混乱度的 变化,混乱度增加有利于反应
自发进行。
当熵变小于零时,反应可能 无法自发进行,需要外界提 供能量或降低温度才能进行。
熵变大于零时,反应能够自发 进行,因为混乱度的增加有助
高考化学遍过考点 化学平衡的移动(含解析)试题
目夺市安危阳光实验学校考点39 化学平衡的移动一、化学平衡的移动1.化学平衡的移动(1)定义达到平衡状态的反应体系,条件改变,引起平衡状态被破坏的过程。
(2)化学平衡移动的过程2.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若其他条件不变,改变下列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如下:改变的条件(其他条件不变) 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浓度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压强(对有气体参加的反应) 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改变增大压强向气体分子总数减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向气体分子总数增大的方向移动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温度升高温度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催化剂同等程度改变v正、v逆,平衡不移动3.勒夏特列原理在密闭体系中,如果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温度、压强或浓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注意:化学平衡移动的目的是“减弱”外界条件的改变,而不是“抵消”外界条件的改变。
新平衡时此物理量更靠近于改变的方向。
如①增大反应物A的浓度,平衡右移,A的浓度在增大的基础上减小,但达到新平衡时,A的浓度一定比原平衡大;②若将体系温度从50 ℃升高到80 ℃,则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达到新的平衡状态时50 ℃<T<80 ℃;③若对体系N2(g)+3H2(g)2NH3(g)加压,例如从30 MPa加压到60 MPa,化学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方向移动,达到新的平衡时30 MPa<p<60 MPa。
二、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1.外界条件的变化对速率的影响和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在一定条件下,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外界因素会影响可逆反应的速率,但平衡不一定发生移动,只有当v正≠v逆时,平衡才会发生移动。
对于反应m A(g)+n B(g)p C(g)+q D(g),分析如下:条件改变的时刻v正的变化v逆的变化v正与v逆的比较平衡移动方向浓度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增大不变v正>v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减小不变v正<v逆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的浓度不变增大v正<v逆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减小生成物的浓度不变减小v正>v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压强(通过改变体积使压强变m+n>p+q增大压强增大增大v正>v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减小减小v正<v逆向逆反应方向移动m+n<p+q增大压强增大增大v正<v逆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化)减小压强减小减小v正>v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m+n=p+q增大压强增大增大v正=v逆平衡不移动减小压强减小减小v正=v逆平衡不移动容积不变充入He 不变不变v正=v逆平衡不移动压强不变充入He m+n>p+q减小减小v正<v逆向逆反应方向移动m+n=p+q减小减小v正=v逆平衡不移动m+n<p+q减小减小v正>v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温度ΔH<0升高温度增大增大v正<v逆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减小减小v正>v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ΔH>0 升高温度增大增大v正>v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减小减小v正<v逆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催化剂使用正催化剂增大增大v正=v逆平衡不移动使用负催化剂减小减小v正=v逆平衡不移动2.浓度、压强和温度对平衡移动影响的几种特殊情况(1)改变固体或纯液体的量,对平衡无影响。
全国高考化学试题汇编(11月第一期)G2 化学平衡及勒夏特列原理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G2 化学平衡及勒夏特列原理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课标中必须有)【理综卷·2015届河北省唐山市高三9月模拟考试(201409)WORD版】28.(15分)工业上研究燃料脱硫的过程中,涉及如下反应:CaSO4(s)+CO(g) CaO(s)+SO2(g)+CO2(g),K1,△H1= 218.4 kJ·mol-l(反应I)1 2CaSO4(s)+2CO(g)12CaS(s)+2CO2(g),K2,△H2= -87.8 kJ·mol-l(反应II)(1)反应CaO(s)+3CO(g)+SO2(g) CaS(s)+3CO2(g)的△H= ;平衡常数K= (用K1,K2表示)。
(2)某温度下在一密闭容器中若只发生反应I,测得数据如下:前100 s 内v(SO2)= mo1·L-1·s-l,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
(3)若只研究反应II,在不同条件下其反应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图中曲线a到曲线b的措施是________,恒温恒容时,下列说法能说明反应Ⅱ到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 。
A.体系中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改变B.v(CO)=v(CO2)C.CO的转化率达到了最大限度D.体系内气体压强不再发生变化(4)某科研小组研究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一氧化碳物质的量[用n(CO)表示]对CaO(s)+3CO(g)+SO2(g) CaS(s)+3CO2(g)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图中T表示温度):①比较在a 、b 、c 三点所处的平衡状态中,反应物SO 2的转化率最高的是____ 。
②图像中T 2 T 1(填“高于”、“低于”、“等于”或“无法确定”):判断的理由是____ 。
【知识点】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移动 G1 G2 G5【答案解析】(1)-394kJ/mol (2分) K K 122 (2分) (2)0.009(1分) 60%(2分)(3)使用催化剂(1分),AC (2分)(4)① c (2分)②低于(1分)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O 2体积分数降低,故T 2低于T 1(2分)解析:(1)根据盖斯定律△H=2△H 2-△H 1=-87.8 kJ ·mol -l ×2-218.4 kJ ·mol -l=-394kJ/mol ;()()()()()()()()22222222323222111C CO C CO C CO K K K C CO C SO C CO C SO C CO K K ==⨯=⨯=; (2)前100 s 内v (SO 2)=v (CO )=()2 1.1/0.009100mol L s -=mo1·L -1·s -l, 平衡时CO 的转化率为:(20.8)/l 100%60%2/mol mol L-⨯=. (3)因为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不改变平衡,△H 不变,所以曲线a 到曲线b 的措施是使用催化剂;只要能够证明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的说法就能说明反应到达平衡状态。
2024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7:化学平衡
2024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7:化学平衡2024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7:化学平衡一、文章类型本文将针对高考化学真题进行分类汇编,重点探讨化学平衡这一主题。
文章将结合历年高考真题,深入解析化学平衡的基本原理、影响因素以及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二、关键词化学平衡、动态平衡、勒夏特列原理、化学反应速率、平衡常数、工业生产三、逻辑结构1、引言:介绍化学平衡的重要性和基本概念,为后续内容的展开做好铺垫;2、化学平衡基本原理:详细阐述勒夏特列原理和动态平衡的概念,通过例题解析加深理解;3、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移动: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以及如何通过控制反应速率来调节化学平衡;4、平衡常数及其应用:介绍平衡常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探讨平衡常数在化学平衡中的应用;5、化学平衡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举例说明化学平衡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分析如何利用化学平衡提高产量和效率;6、总结与展望:总结化学平衡的核心知识点和实际应用价值,展望未来化学平衡在工业生产中的发展前景。
四、正文引言:化学平衡是高中化学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历年高考化学的热点话题。
掌握化学平衡的基本原理对于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提高化工生产的效率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分类汇编高考真题的方式,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化学平衡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化学平衡基本原理:化学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勒夏特列原理是化学平衡的基本原理,它指出,当外部条件发生变化时,化学平衡将会朝着减弱这种变化的方向移动。
动态平衡是指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仍在变化。
例题解析:以合成氨反应为例,N2 + 3H2 ⇌ 2NH3,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系统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当增加氮气浓度时,根据勒夏特列原理,系统将朝着减弱这种变化的方向移动,即正反应速率增加,逆反应速率减小,直至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此时,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均发生变化。
G2 化学平衡及勒夏特列原理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G2 化学平衡及勒夏特列原理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课标中必须有)12.[2014·浙江卷] 氯在饮用水处理中常用作杀菌剂,且HClO的杀菌能力比ClO-强。
25 ℃时氯气-氯水体系中存在以下平衡关系:Cl2(g)Cl2(aq)K1=10-1.2Cl2(aq)+H2O HClO+H++Cl-K2=10-3.4HClO H++ClO-K a=?其中Cl2(aq)、HClO和ClO-分别在三者中占分数(α)随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Cl2(g)+H2O2H++ClO-+Cl-K=10-10.9B.在氯处理水体系中,c(HClO)+c(ClO-)=c(H+)-c(OH-)C.用氯处理饮用水时,pH=7.5时杀菌效果比pH=6.5时差D.氯处理饮用水时,在夏季的杀菌效果比在冬季好12.C[解析] 由所给对应方程式知,K2=c(HClO)·c(H+)·c(Cl-)c(Cl2),K a=c(H+)·c(ClO-)c(HClO),K=c(ClO-)·c2(H+)·c(Cl-)c(Cl2),故K=K2·K a。
由于K a未知,故无法知道K的值,A项错误;在氯处理水体系中,由电荷守恒可知:c(H+)=c(OH-)+c(Cl -)+c(ClO-)。
由Cl2(aq)+H2+H++Cl-、++ClO-可知c(HClO)< c(Cl-),故c(H+)>c(OH-)+c(HClO)+c(ClO-),即c(HClO)+c(ClO-)<c(H+)-c(OH-),B项错误;由图表中的信息知,pH=7.5的体系中HClO所占的分数比pH=6.5的体系中HClO所占的分数小,由于HClO的杀菌能力比ClO-强,故pH=7.5时杀菌效果比pH=6.5时差,C项正确;HClO的电离是吸热过程,所以夏天有更多的HClO电离为ClO-和H+,故氯处理饮用水时,在夏季的杀菌效果比在冬季差,D项错误。
高二化学上学期勒夏特列原理(2019年11月整理)
1 适用范围:已达平衡的可逆反应。 2 适用条件:一个能影响化学平衡的外界条件 的变化。
对于一个已达平衡的可逆反应
如N2(g)+3H2(g) 2NH3(g)(正反应为放热反 应),如果既增大压强又升高温度,能不能用 勒夏特列原理判断出平衡究竟向哪个方向移动?
使用催化剂时,能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得出 平衡如何移动?为什么?
3 平衡移动的结果是“减弱”外界条件的影响, 而不能消除外界条件的影响。
如对于反应A(g)+B(g) C(g),增大A的浓度,
平衡正向移动,此时各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如何
变化?
平衡移动的结果,仅仅
是减弱外界条件的影响,
达到新平衡而时不,能要完使全平抵衡消常外数界不条变,A
[复习]改变反应条件时平衡移动的方向
改变反应条件 ① 增大反应③ 升高温度
降低温度
平衡移动 向减少反应物的浓度方向移动 向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方向移动 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 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勒沙特列原理(平衡移动原理)
的量,C和A在平衡时质量分数都不发生明显变 化,则B是( )态固。
3,达到平衡后再加入催化剂,则v(正) (增大),v(逆)(增大),v(正)和v(逆)的 关系是v(正)( = ) v(逆)。
4,升高温度后,C的物质的量减小,则v (正)(增大), v(逆)(增大),v(正)和
练习:
在某温度时,A+B 2C的反应达到了平衡。 1,平衡时容器中A,B,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1mol,2mol和3mol,则开始时,加入的A和B 的物质的量分别是(2.5mo)l 和(3.5mo)l 。
全国名校2021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 G单元+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含4、5月试题)
G单元化学反映速度和化学平稳目录G单元化学反映速度和化学平稳 (1)G1 化学反映速度 (1)G2 化学平稳及勒夏特列原理化学反映进行的方向(课标中必需有) (14)G3 速度、平稳图像 (28)G4 等效平稳与化学平稳计算。
(32)G5 化学反映速度和化学平稳综合 (39)G1 化学反映速度12.G1 G2 G3【2021·重庆一中高三下期第三次月考】必然温度下,向2 L恒容容器中充入1.0 mol A和1.0 mol B,发生反映A(g)+B(g) C(g),通过一段时刻后达到平稳。
反应进程中测定的部份数据如表,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t/s0*******n(A)/mol 1.00.850.810.800.80A.前5 s-1-1B.前15 s内体系的熵值慢慢增大C.维持温度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0 mol C,达平稳时,C的转化率大于80%D.维持温度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20 mol A、0.20 mol B和1.0 mol C,反映达平稳前v(正)<v(逆)【知识点】化学平稳的阻碍因素【答案解析】D 解析:依据化学平稳三段式列式计算;A(g)+B(g)⇌C(g)起始量(mol) 1.0 1.0 0变化量(mol)0.20 0.20 0.20平衡量(mol) 0.80 0.80 0.20 现在:K=0.625A、反映在前5s的平均速度v(A)=(1.0-0.85)mol÷2L÷5s=0.015mol•L-1•s-1 ,故A错误;B、前15 s内反映一直正向移动,气体体积减小,体系的熵值慢慢减小,故B错误;C、等效为起始加入2.0mol A和2.0mol B,与原平稳相较,压强增大,平稳向正反映方向移动,平稳时的AB 转化率较原平稳高,故平稳时AB的物质的量小于1.6mol,C的物质的量大于0.4mol,即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0 mol C,达到平稳时,C的物质的量大于0.4mol,参加反映的C的物质的量小于1.6mol,转化率小于80%,故C错误;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20mol A、0.20mol B和1.0mol C,Qc=50>K,反映逆向进行,反映达到平稳前v(正)<v(逆),故D正确,故D正确;故答案选D【思路点拨】此题考查了化学平稳计算应用,化学反映速度计算,平稳常数的计算分析应用是解题关键,把握基础是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2 化学平衡及勒夏特列原理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课标中必须有)【理综卷·2015届河北省唐山市高三9月模拟考试(201409)WORD版】28.(15分)工业上研究燃料脱硫的过程中,涉及如下反应:CaSO4(s)+CO(g) CaO(s)+SO2(g)+CO2(g),K1,△H1= 218.4 kJ·mol-l(反应I)1 2CaSO4(s)+2CO(g)12CaS(s)+2CO2(g),K2,△H2= -87.8 kJ·mol-l(反应II)(1)反应CaO(s)+3CO(g)+SO2(g) CaS(s)+3CO2(g)的△H= ;平衡常数K= (用K1,K2表示)。
(2)某温度下在一密闭容器中若只发生反应I,测得数据如下:前100 s 内v(SO2)= mo1·L-1·s-l,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
(3)若只研究反应II,在不同条件下其反应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图中曲线a到曲线b的措施是________,恒温恒容时,下列说法能说明反应Ⅱ到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 。
A.体系中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改变B.v(CO)=v(CO2)C.CO的转化率达到了最大限度D.体系内气体压强不再发生变化(4)某科研小组研究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一氧化碳物质的量[用n(CO)表示]对CaO(s)+3CO(g)+SO2(g) CaS(s)+3CO2(g)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图中T表示温度):①比较在a 、b 、c 三点所处的平衡状态中,反应物SO 2的转化率最高的是____ 。
②图像中T 2 T 1(填“高于”、“低于”、“等于”或“无法确定”):判断的理由是____ 。
【知识点】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移动 G1 G2 G5【答案解析】(1)-394kJ/mol (2分) K K 122 (2分) (2)0.009(1分) 60%(2分)(3)使用催化剂(1分),AC (2分)(4)① c (2分)②低于(1分)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O 2体积分数降低,故T 2低于T 1(2分)解析:(1)根据盖斯定律△H=2△H 2-△H 1=-87.8 kJ ·mol -l ×2-218.4 kJ ·mol -l=-394kJ/mol ;()()()()()()()()22222222323222111C CO C CO C CO K K K C CO C SO C CO C SO C CO K K ==⨯=⨯=; (2)前100 s 内v (SO 2)=v (CO )=()2 1.1/0.009100mol L s -=mo1·L -1·s -l, 平衡时CO 的转化率为:(20.8)/l 100%60%2/mol mol L-⨯=. (3)因为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不改变平衡,△H 不变,所以曲线a 到曲线b 的措施是使用催化剂;只要能够证明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的说法就能说明反应到达平衡状态。
A .假设平衡右移,体系中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增大,左移体系中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减小,而体系中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改变说明平衡不再移动。
B .没有指明正反应速率还是逆反应速率,不能证明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C .CO 的转化率达到了最大限度,即平衡不再移动,能说明反应到达平衡状态。
D .方程式两边气体分子数相等,平衡移动时体系内气体压强也不变,所以体系内气体压强不再发生变化不能说明反应到达平衡状态。
(4)①增加一氧化碳物质的量,平衡右移,反应物SO 2的转化率增加,所以SO 2的转化率最高的是C 。
②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O 2体积分数降低,故T 2低于T 1。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移动,加强知识的理解灵活解答。
【理综卷·2015届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高三8月月考(201408)】31.(16分)甲醇是一种可再生燃料。
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O(g)+2H2(g)CH3OH(g) ,其他条件不变,在300℃和500℃时,物质的量n(CH3OH)-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该反应的△H 0 (填>、<或=)(2)300℃时,0-t1 min内 CH3OH的平均生成速率为(3)若要提高甲醇的产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 。
(填字母)A.缩小容器体积B.降低温度C.升高温度 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E.甲醇从混合体系中分离出来(4)300℃时,CO、H2的起始物质的量分别为2mol和3mol,若图中n1数据为0.5mol,试计算300℃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写出计算过程,保留两位有效数字)(5)工业上也可以用CO2和H2反应制得甲醇。
在2×105Pa、300℃的条件下,若有440g CO2与H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甲醇和水,放出495kJ的热量,试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知识点】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平衡的计算、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G2 F2【答案解析】(1)< (2)n1/2t1 mol·L-1·min-1 (3)ABE(4) CO(g)+2H2(g)ƒCH3OH起始物质的量浓度(mol·L-1) 1.0 1.5 0转化物质的量浓度(mol·L-1) 0.25 0.5 0.25平衡物质的量浓度(mol·L-1) 0.75 1.0 0.25()0.2530.3322()()0.7512C CH OH K C CO C H ===⋅⨯(5)CO 2(g)+3H 2(g)=CH 3OH(g)+H 2O(g) △H=-49.5KJ/mol解析:(1)根据图像500℃比300℃平衡时甲醇的物质的量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向移动,正反应是放热反应,该反应的△H<0;(2)300℃时,0-t 1 min 内 CH 3OH 的平均生成速率为:1111mol/2/2minn L c v n t t t ∆===∆ mol ·L -1·min -1 (3)若要提高甲醇的产率,也就是使平衡正向移动,可采取的措施有:加压、降温、减小甲醇的浓度,而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甲醇的产率降低,使用催化剂平衡不移动。
所以选ABE 。
(4)利用三段式计算平衡时反应物及生成物的浓度,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即可。
(5)根据440g CO 2与H 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甲醇和水,放出495kJ 的热量,计算44g CO 2与H 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甲醇和水,放出49.5kJ 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 2(g)+3H 2(g)=CH 3OH(g)+H 2O(g) △H=-49.5KJ/mol【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平衡的计算、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难度不大。
【理综卷·2014届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三模拟卷(一)(201405化学】28.(14分)目前“低碳减排”备受关注,CO 2的产生及有效开发利用成为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
(1)汽车尾气净化的主要原理为2NO(g)+2CO(g)垐垐?噲垐?催化剂2CO 2(g)+N 2(g)。
在密闭容器中发生该反应时,c (CO 2)随温度(T)、催化剂表面积(S )和时间(I )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据此判断:①该反应的△H_____________0(填“>”或“<”)。
②在T 2温度下,0-2s 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 (N 2) =____________mol/(L ·s)。
③当固体催化剂的质量一定时,增大其表面积可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若催化剂的表面积S 1>S 2,在答题卡相应图中画出c (CO 2)在T 1、S 2条件下达到平衡过程中的变化曲线。
④若该反应在绝热、恒容的密闭体系中进行,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在进行到t 1时刻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_(填代号)。
(2)直接排放煤燃烧产生的烟气会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
①煤燃烧产生的烟气含氮的氧化物,用CH4催化还原NO 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例如:CH4(g)+2NO2(g)=N2(g)+CO2(g)+2H2O(g) △H=-867kJ/mol2NO2(g)=N2O4(g) △H=-867kJ/mol写出CH4(g)催化还原N2O4(g)生成N2(g)、CO2(g)和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碳回收利用,可达到低碳排放的目的。
如图是通过人工光合作用,以CO2(g)和H2O(g)为原料制备HCOOH和O2的原理示意图。
催化剂b表面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
③常温下0. 1 mol/L的HCOONa溶液pH为10,则HCOOH的电离常数K a=_______________mol·L-1(填写最终计算结果)。
【知识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原电池原理G1 G2 F1 F3【答案解析】(1)①<(2分)②0.025(2分)③如图(合理即可)(2分)④bd(2分)(2)①CH4(g)+N2O4(g)=N2(g)+CO2(g)+2H2O(g) △H=-810.1 kJ/mol(2分)②CO2+2H++2e-=HCOOH (2分)③10-7解析:(1)①T1温度下先达平衡,则T1比T2温度高,通过温度高时二氧化碳的浓度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H<0; ②v (N 2) =1/2v (CO 2) =10.1/22mol L s ⨯=0.025mol/(L ·s);③根据固体催化剂的质量一定时,增大其表面积可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平衡状态,平衡时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浓度与原来相同,据此画图即可。
④a 、到达平衡后正、逆速率相等,不再变化,t 1时刻V 正最大,之后随反应进行速率发生变化,未到达平衡,故a 错误;b 、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随反应进行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常数减小,到达平衡后,温度为定值,达最高,平衡常数不变,为最小,图象与实际符合,故b 正确;c 、t 1时刻后二氧化碳、NO 的物质的量发生变化,t 1时刻未到达平衡状态,故c 错误;d 、NO 的质量分数为定值,t 1时刻处于平衡状态,故d 正确;选bd ;(2)(2)①已知:Ⅰ、CH 4(g )+2NO 2(g )═N 2(g )+CO 2(g )+2H 2O (g )△H 1=-867kJ/mol Ⅱ、2NO 2(g )⇌N 2O 4(g )△H 2=-56.9kJ/mol根据盖斯定律,Ⅰ-Ⅱ得CH 4(g )+N 2O 4(g )=N 2(g )+CO 2(g )+2H 2O (g ),故△H=-867kJ/mol-(-56.9kJ/mol )=-810.1kJ/mol ,即CH 4(g )+N 2O 4(g )=N 2(g )+CO 2(g )+2H 2O (g ),△H=-810.1kJ/mol ;②由图可知,左室投入水,生成氧气与氢离子,催化剂a 表面发生氧化反应,为负极,右室通入二氧化碳,酸性条件下生成HCOOH ,电极反应式为CO 2+2H ++2e -=HCOOH ;③常温下,0.1mol/L 的HCOONa 溶液pH 为10,溶液中存在HCOO -水解HCOO -+H 2O ⇌HCOOH+OH -,44741010100.110h K ----⨯==-,1477101010a K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图象、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原电池、知识覆盖面广,平时要重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