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3)——简
(完整版)人力资源管理概论_考试重点
人力资源重点第一章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管理概述第一节人力资源概述1、本课程关于人力资源的观点所谓人力资源,就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并且能够被组织所利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这个含义包括以下几个要点:1)人力资源的本质是人所具有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可以统称为劳动能力。
2)这一能力要能对财富的创造其贡献作用,成为社会财富的源泉。
3)这一能力还要能够被组织所利用,这里的“组织”可以大到一个国家和地区,也可以小到一个企业或作坊。
2、影响人力资源数量的因素1)影响人力资源数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人口的总量、人口的年龄结构。
2)人力资源的质量a)人力资源是人所具有的脑力和体力,因此劳动者的素质就直接决定了人力资源的质量。
即:素质决定质量b)劳动者的素质由体能素质和智能素质构成。
c)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中,智能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大,体能因素的作用逐渐降低;智能因素中,科技知识的作用在不断上升,经验知识的作用相对下降。
3、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之父”——西奥多·舒尔茨4、人力资本投资1)人力资本投资的三种形式有:教育;迁移;培训。
2)人们在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时,会考虑收益和成本两个因素。
只有当收益大于或等于成本时,人们才会去投资人力资本,否则就不会投资。
5、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区别1)在与社会财富和社会价值的关系上,两者是不同的:人力资本是由投资形成的,强调以某种代价获得能力或技能的价值,投资的代价可在提高生产力过程中以更大的收益收回。
它与社会价值的关系应当说是一种由因索果的关系。
人力资源是指劳动者拥有的脑力和体力对价值创造起了重要的贡献作用,强调人力作为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创造能力,它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创造产品、财富,促进社会发展。
它与社会价值的关系应当说是一种由果溯因的关系。
2)两者研究问题和关注的重点不同(重要观念)人力资本是通过投资形成的存在于人体中的资本形式,是人身上的价值凝结,是从成本收益的角度来研究人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强调投资付出的代价及其收回,考虑投资成本带来多少价值,研究的是价值增值的速度和幅度,关注的是收益问题,即投资能否带来收益及其带来多少收益的问题。
第一章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概述第一节人力资源一、人力资源的定义(成年人口观、在岗人员观、人员素质观)人力资源,是指劳动生产过程中,可以直接投入的体力、智力、心力总和及其形成的基础素质,包括知识、技能、经验、品性和态度等身心素质。
二、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讨论:焦点、范围、性质、研究角度不同。
三、人力资源的特点人力资源是主体性资源或能动性资源。
主体性或能动性是人力资源的首要特征,是与其他一切资源最根本的区别。
人力资源是特殊的资本性资源。
人力资源作为一种经济性资源,它具有资本属性,与一般的物质资本有共同之处。
人力资源是高增值性资源。
目前在国民经济中,人力资源收益的份额正在迅速超过自然资源和资本资源。
人力资源是再生性资源。
(活动、可控、时效、能动、变化与不稳定、再生、开发持续、个体独立、内耗、资本)第二节人力资源管理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在经济学与人本思想指导下,通过招聘、甄选、培训、报酬等管理形式姨组织内外相关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满足组织当前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保证组织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最大化。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1、政治2、经济3、社会稳定4、其他三、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与任务总体:保证人力资源需求得到最大满足;最大限度地开发与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
具体;规划,分析,配置,招聘,维护,开发。
第三节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与发展第一个人事管理部门出现于1902年美国现金出纳公司。
发展的历史基础:劳动分工与科学管理;人力非等质观与工业心理学;工业革命;人际关系;行为科学;劳工关系与立法等。
链接:现代经济增长之谜;库兹涅茨之谜;里昂梯夫之谜;工人收入增长之谜补充: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意义1、对企业决策层。
人、财、物、信息等,可以说是企业管理关注的主要方面,人又是最为重要的、活的、第一资源,只有管理好了“人”这一资源,才算抓住了管理的要义、纲领,纲举才能目张。
2、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
人不仅是被管理的“客体”,更是具有思想、感情、主观能动性的“主体”,如何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制度,并为企业组织的决策提供有效信息,永远都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课题。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共 42张PPT)
案例:宜家、苹果、百事可乐企业战略与人力 资源管理战略
案例: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公司人力资源 委员会
人力资源管理部
总部各系统 干部部 各事业部 干部部
人力资源二 级委员会
总监办公室
秘书机构
海 外 人 事 处
招 聘 调 配 部
考 核 薪 酬 处
荣 誉 部
人 事 处
任 职 资 格 管 理 部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以组织战略为导向, 根据组织战略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 制度与管理措施,一推动组织战略实现的过 程。p39
讨论:五山街开店,启动资金2万,你认为应 该怎样操作?
战略适应的框架
环 境 技 术
竞 争
顾 客
战 资 源
略 组 织
格兰仕的成功转型:微波炉
公司定位为“微波炉电器产品研发制造中心”
价值评价
绩效管理
机会、职权 工资、奖金 养老、医疗等保险 股票期权、 荣誉
(4)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模块)
1.HR战略与 规划
6.员工关系管理
2.员工招聘
4.绩效管理
5.薪酬管理
7.职业生涯规划 和管理
3.培训开发
8.工作分析与工作评价
1、时间:18世纪工业革命之前的 2.2 人力资源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章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1 人力资源 §2 人口资源、人力资源、人才资源 §3 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关系 §4 人力资源的性质与作用 §5 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功能与目标 §6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及其关系 §7 人力资源管理在西方的产生与发展 §8 人力资源管理在我国的产生与发展 §9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 §10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观点
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复习资料
人力资源管理第一章、人力资源概述1、资源:经济学通常把为了创造物质财富而投入生产过程的一切生产要素称为资源。
2、当代经济学家将资源分为以下几类:自然资源资本资源(资金、机器、厂房、设备、产品)信息资源人力资源3、人力资源--人所具有的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并且能够被组织所利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4、人力资源的数量(1)绝对数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具有劳动能力、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总数。
绝对数量=劳动适龄人口—适龄人口中丧失劳动能力人口+适龄人口之外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
(2)人力资源的相对量(即人力资源率)人力资源率:指人力资源的绝对量占总人口的比例,是反映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
5、人力资源的质量(1)定义:人力资源所具有的体质、智力、知识、技能水平、劳动者的劳动态度。
常体现为劳动者的体质水平、文化水平、专业技术水平、劳动积极性。
(2)衡量指标①健康卫生指标②教育状况指标③劳动者的技术等级状况指标④劳动态度指标(3)影响人力资源质量的因素:①遗传和其他先天因素②营养因素③教育方面的因素第二章、人力资源管理概述1、管理的目标:一个中心就是组织的目标,两个基本点就是效率和效果2、管理活动就是要在组织目标的指引下,增进管理的效果,提高管理的效率。
3、效果涉及是否“做正确的事”,效率涉及组织是否“正确地做事”.4、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异:管理视角视员工为第一资源、资产视员工为负担、成本管理目的重视培训开发重使用、轻开发管理内容非常丰富简单的事务管理管理地位战略层执行层部门性质生产效益部门单纯的成本中心管理模式以人为中心以事为中心管理方式强调民主、参与命令式、控制式管理性质战略性、整体性战术式、分散性5、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企业为了获取、开发、保持和有效利用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人力资源,通过运用科学、系统的技术和方法进行各种相关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活动,以实现企业的既定目标。
7、人力资源管理包含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招聘录用、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培训开发、员工关系管理等七个方面。
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教案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概述第一节人力资源管理一、人力资源的含义1、人力资源是指投入和即将投入社会财富创造过程的人力。
这个定义强调了以下几方面:(1)人力资源是社会财富创造过程中一项重要要素,离开了人力资源,也就无所谓社会生产、社会财富的创造。
(2)人力资源是指劳动者创造财富的能力,这种能力存在于劳动者身上。
离开了劳动者,也就无所谓人力资源。
(3)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人力资源的存量,表示该国该时期内人力资源的多少。
人力资源的存量=劳动人口数×人均劳动能力水平。
(4)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源有两种存在形式。
一是正在被使用的人力资源,它是由在业的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构成;二是尚未被使用的人力资源,它是由劳动预备军、待业人员等的劳动能力组成。
2、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的总人口大致包括以下几部分:(1)适龄就业人口,即国家规定的劳动年龄段范围内人口。
我国规定,男女16岁以后进入劳动年龄段,男的60岁、女的55岁以后退出劳动年龄段。
(2)未成年人口,即未达到16岁的人口。
(3)老年人口,即男的60岁以上,女的55岁以上,按国家规定达到退休年龄的人。
3、人力资源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现实的人力资源,即现在就可以使用的人力资源,它是由劳动适龄(就业)人口中除因病残而永久丧失劳动能力者外的绝大多数适龄劳动人口和老年人口中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人口组成,包括正在使用的人力资源和暂时未被使用的人力资源两种。
另一部分是后备人力资源,即现在还不能使用但未来可使用的人力资源,它是由未成年人口组成。
二、人力资源的特点1.能动性。
劳动者总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自己的劳动能力。
有目的地活动,是人类劳动与其他动物本能活动的根本区别。
劳动者按照在劳动过程开始之前已确定的目的,积极、主动、创造性地进行活动。
2.再生性。
从劳动者个体来说,他的劳动能力在劳动过程中消耗之后,通过适当的休息和补充需要的营养物质,劳动能力又会再生产出来;从劳动者的总体来看,随着人类的不断繁衍,劳动者又会不断地再生产出来。
(完整版)人力资源管理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版)⼈⼒资源管理课后习题答案第⼀章⼈⼒资源管理概述1.对照西⽅⼯业化国家现代管理演进的过程,你认为我国企业管理的发展是否也会遵循同⼀规律?为什么?(1)我国企业管理的发展不会再把西⽅⼯业化国家的现代管理演进的过程再⾛⼀遍,⼀⽅⾯由我国的具体的国情的决定的,我国的企业管理演进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不同于西⽅社会的发展历程,另⼀⽅⾯,由当今经济的发展的阶段决定的。
正如我国的社会发展阶段不会经过如同西⽅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样⼀个道理。
(2)西⽅国家现代管理的演进的过程,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有益的东西,结合中国的国情,加以应⽤。
(3)管理的发展规律是有共性的,同样适⽤⽤于中国的企业,中国企业应当抓住管理的发展规律,发现和发展适合中国企业的管理理论和模式。
2.当前我国企业⼈⼒资源管理主要症结在哪⾥?出路在何⽅?学完本章,对你有什么启迪?(1)我国企业⼈⼒资源管理的主要症结不在于具体的部门设置,不在于具体的管理体制,不在于具体的管理⽅法,不在于对于管理理念的理解,不在于员⼯的能⼒,这些我们都可以在相当短的时间内解决。
问题的关键在于两个⽅⾯:⼀是观念问题,⼆是执⾏问题。
这两个⽅⾯是我国企业⼈⼒资源管理的主要症结。
观念问题并不是代表你知道这个观念,⽽是这个观念能否成为你的习惯,成为中国企业的习惯。
执⾏的问题并不是代表你不具备这个能⼒,相反你恰恰具备这种能⼒,但是你没有去执⾏。
中国的很多企业配备了相应的适合的先进的⼈⼒资源管理制度,但是在执⾏上出了问题。
(2)关于路在何⽅,主要是解决观念和执⾏的问题,这两个问题的解决要齐头并进,在观念的指导下推进执⾏,在执⾏的磨练下培养观念。
执⾏的关键在于要注意细节,观念的关键不在于灌输⽽在于引导。
第⼆章⼈⼒资源战略与规划1.⼈⼒资源战略与企业战略有什么关系?(1)⼈⼒资源战略必须服从企业战略,企业战略的是长远的规划,所以⼈⼒资源战略必须长远规划。
(2)企业的发展战略有很多类型,所以⼈⼒资源战略必须根据不同的企业战略类型来相应的指定,⽽不能与企业战略背道⽽驰。
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第一章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管理概述1、人力资源:就是指人具有的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并且能够被组织所利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2、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1)劳动年龄:男16~60 女16~55 劳动适龄人口(2)潜在人力资源数量由六部分组成,即适龄就业人口、未成年就业人口、老年就业人口、失业人口、暂时不能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和其他人口.现实人力资源数量由三部分组成,即适龄就业人口、未成年就业人口、老年就业人口.(3)影响因素:人口总量、人口的年龄结构(4)劳动者的素质由体能素质和智能素质构成。
(5)如何理解人力资源的质量和数量人力资源的数量对于企业而言人力资源的数量一般来说就是其员工的数量对于国家而言人力资源的数量可以从现实人力资源数量和潜在人力资源数量两个方面来计量. 人力资源的质量人力资源是人所具有的脑力和体力因此劳动者的素质就直接决定了人力资源的质量。
两者之间关系1与人力资源的数量相比其质量方面更重要。
2一般来说复杂的劳动只能由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来从事简单劳动则可以由低质量的人力资源从事.3经济越发展技术越现代化对于人力资源质量的要求越高现代化的生产体系要求人力资源具有极高的质量水平.4人力资源质量对数量的替代性较强而数量对质量的替代性较差甚至不能代替3、人力资源管理:指企业通过各种政策、制度、和管理实践,以吸引、保留、激励、和开发员工,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员工潜能,进而促进组织目标实现的管理活动。
4、人力资源开发:是指一个企业或组织团体在组织团体现有的人力资源基础上,依据企业战略目标、组织结构变化,对人力资源进行调查、分析、规划、调整,提高组织或团队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使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更好,为团体创造更大价值的活动。
第二章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1、x理论(性恶论)p51 麦格雷戈会形成严格控制的管理方式,以金钱作为鼓励人们努力工作的主要手段,对消极怠慢的行为采取严厉的惩罚,以权力或控制体系来保护组织本身和引导员工。
第1章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地介绍了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的基本 概念、理论和方法。本课程共分13章,通过本课程的学 习,我们要系统掌握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 念,人力资源管理的一般理论和方法,初步了解国内外 人力资源管理的实务和发展动态,树立科学的人力资源 管理观。
1
第一章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竞争上岗、能者上 全方位和多元化的职业发展
重视沟通、协调、理解
培训是对员工的关心,福利,增加员工的人力资本
网络化、扁平化管理模式
31
课后综合练习
一、单项选择
1.人口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 )。 A.所拥有的人口总体 B.进入法定劳动年龄的人口总和 C.具有现实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 D.对社会做出较大贡献的人们的总称
26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和原则
2.人力资源管理的原则 (5)互补增值原则 指由于人力资源系统每个个体的多样性、差异性,因此在人力资源 整体中具有能力、性格等多方面的互补性,通过互补可以发挥个体优 势,并形成整体功能优化。 (6)竞争强化原则 竞争强化原则: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促进人力资本增值和有效运用。 (7)信息催化原则 信息催化原则:充分利用信息刺激,强化知识技能的更新、提高。 不断加强员工之间的沟通,随时向员工提供有关信息。 (8)文化凝聚原则 文化凝聚原则:以价值观、理念等文化因素把员工凝聚在一起。
5.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是( )。 A.弗雷德里克·W·泰罗 B.赫伯特·A·西蒙 C.哈罗德.孔茨 D.舒勒
32
课后综合练习
二、多项选择题
1.影响人力资源数量的因素主要有( )。 A.人口的总量 B.人口的年龄结构 C.人口的性别结构 D. 人口的文化素质 E. 人口的专业素质 2.人力资源的质量是指人力资源中劳动者个体和整体所具备的( )。 A.身体素质 B.知识水平 C.智力水平 D.技能水平 E.敬业精神 3. 人力资源的特征包括( )。 A.生物性和社会性 B.周期性与再生性 C.生产性与消费性 D.能动性与智能性 E.延续性与时效性 4.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有( )。 A.领导 B.开发 C.激励 D.吸纳 E.维持
《人力资源管理》课后思考题答案
《人力资源管理》复习资料(思考与练习)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概述一、名词解释:1、人力资源------是指劳动生产过程中,可以直接投入的体力、智力、心力总和及形成的基础素质,包括知识、技能、经验、品性与态度等身心素质。
P22、人力资源管理------是在经济学与人本思想指导下,通过招聘、甄别、培训、报酬等管理形式对组织内外相关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满足组织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保证组织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的最大化。
3、人力资本------是指通过资本投资形成的,凝结于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品性和健康等。
与物质资本相比,它具有收益的长期性、不可预测性、存在的无形性以及与拥有者不可分离性等特点。
4、行为科学------是运用研究自然科学那样的实验和观察的方法来研究在一定物质和社会环境中的人的行为的科学。
5、人际关系运动------兴于1950年至1980年,它主要的理念体现为:管理者与组织对有关人性的尊重、需要的满足、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协调以及增强员工对组织的归属感等,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有很大的提高,人性化管理成为许多企业所追求的目标。
它的出现促进了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性化发展,使企业管理的模式由以工作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
二、单项选择:1、A2、C3、B4、A5、B三、简答题:1、什么是人力资源管理?答:人力资源管理是在经济学与人本思想指导下,通过招聘、甄别、培训、报酬等管理形式对组织内外相关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满足组织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保证组织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的最大化。
2、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区别是什么?答:就内容与形式上看,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有相似之处,但就其内涵与本质上看,两者却具有明显的区别,人力资本是针对经济增值、经济贡献与收益分配来说的,而人力资源是针对经济管理、经济运营来说的。
具体区别是:(1)两者的关注的焦点不同。
人力资本关注的是收益问题,人力资源关注的是价值问题;(2)两者概念的范围不同。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名词解释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名词解释第一章——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管理概述人力资源:人所具有的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并且能够被组织所利用的体力和脑子里的总和。
人力资本:体现在具有劳动能力的人身上、体现在具有劳动能力的人身上、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所表示的的资本,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所表示的的资本,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所表示的的资本,是需要是需要通过投资才能够获得的。
人力资源管理:组织通过各种政策、制度和管理实践,以吸引、保留、激励和开发员工,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员工潜能,进而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的管理活动的总和。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以组织战略为导向,根据战略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制度与管理措施,以推动组织战略实现的过程。
第二章——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人性假设:激励:X 理论:Y 理论:超Y 理论:需求层次理论:EDG 理论:双因素理论:成就需求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目标设置理论:强化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环境: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人力资源管理外部环境:人力资源管理内部环境:第三章——人力资源管理的组织基础组织文化:组织结构:工作专门化:命令链:控制跨度:正规化:人力资源管理者: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人力资源有效指数:人力资源指数:第四章——职位分析与胜任素质模型职位分析:采用专门的方法过去组织内职位的重要信息,并一特定的格式把该职位描述出来,从而使其他人了解该职位的过程。
关键事件法:通过一定的表格,专门记录工作者工作过程中那些特别有效或特别无效的行为,以此作为将来确定任职资格的一种依据。
以此作为将来确定任职资格的一种依据。
工作日志法:由职位的任职者本人按照时间顺序记录工作过程,然后经过归纳提炼取得所需资料的一种方法。
资料的一种方法。
职位说明书:一是职位描述,一是职位描述,反映职位的工作情况,反映职位的工作情况,反映职位的工作情况,是关于职位所从事或承担的任务、是关于职位所从事或承担的任务、是关于职位所从事或承担的任务、职责职责以以及责任的目录清单,也称作TRD TRD;二是职位要求,反映职位对承担这些工作活动的人的;二是职位要求,反映职位对承担这些工作活动的人的要求,是人们为了完成这些工作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和其他特征的目录清单,也称KASO胜任素质:胜任素质指能将某一工作胜任素质指能将某一工作(或组织、(或组织、(或组织、文化)文化)文化)中表现优秀者与表现一般者区分开来中表现优秀者与表现一般者区分开来的个体行为特征,即鉴别性胜任素质,以及能将某一工作(或组织、文化)中表现合格者与表现不合格者区分开来的个体行为特征,即基准性胜任素质。
(完整版)《人力资源管理》教案
《人力资源管理》教案简本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概述第一节人力资源管理一、人力资源的含义1、人力资源是指投入和即将投入社会财富创造过程的人力。
这个定义强调了以下几方面:(1)人力资源是社会财富创造过程中一项重要要素,离开了人力资源,也就无所谓社会生产、社会财富的创造。
(2)人力资源是指劳动者创造财富的能力,这种能力存在于劳动者身上.离开了劳动者,也就无所谓人力资源.(3)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人力资源的存量,表示该国该时期内人力资源的多少。
人力资源的存量=劳动人口数×人均劳动能力水平。
(4)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源有两种存在形式。
一是正在被使用的人力资源,它是由在业的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构成;二是尚未被使用的人力资源,它是由劳动预备军、待业人员等的劳动能力组成。
2、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的总人口大致包括以下几部分:(1)适龄就业人口,即国家规定的劳动年龄段范围内人口。
我国规定,男女16岁以后进入劳动年龄段,男的60岁、女的55岁以后退出劳动年龄段。
(2)未成年人口,即未达到16岁的人口.(3)老年人口,即男的60岁以上,女的55岁以上,按国家规定达到退休年龄的人。
3、人力资源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现实的人力资源,即现在就可以使用的人力资源,它是由劳动适龄(就业)人口中除因病残而永久丧失劳动能力者外的绝大多数适龄劳动人口和老年人口中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人口组成,包括正在使用的人力资源和暂时未被使用的人力资源两种。
另一部分是后备人力资源,即现在还不能使用但未来可使用的人力资源,它是由未成年人口组成。
二、人力资源的特点1.能动性.劳动者总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自己的劳动能力。
有目的地活动,是人类劳动与其他动物本能活动的根本区别。
劳动者按照在劳动过程开始之前已确定的目的,积极、主动、创造性地进行活动。
2.再生性。
从劳动者个体来说,他的劳动能力在劳动过程中消耗之后,通过适当的休息和补充需要的营养物质,劳动能力又会再生产出来;从劳动者的总体来看,随着人类的不断繁衍,劳动者又会不断地再生产出来。
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概述第一节人力...
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概述第一节人力资源的概念一、人力资源的定义资源指有价值的、可用的东西或原始的物资。
人力资源最一般的含义:智力正常的人都是人力资源。
(一)宏观定义人力资源指能够推动特定社会系统发展进步并达成其目标的该系统的人们的能力的总和。
此定义的宏观性主要是从社会系统的角度讨论人力资源,同时突出了人力资源的归属性、功用性及能力的包容性。
具体:①任何资源均有归属性。
②人力资源必须有功用。
③定义中的能力是一种泛指,包括智力、体力、甚至“情力”等各种能力。
(二)微观定义至特定社会组织所拥有的能推动其持续发展、达成其组织目标的成员能力的总和。
二、人力资源对经济活动的作用(一)人力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现代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途径取决于四个方面因素:①新的资本资源的投入;②新的可利用的自然资源的发现;③劳动者的平均技术水平和劳动效率的提高;④科学的、技术的和社会的知识储备的增加。
后两项因素与均与人力资源密切相关,因此,人力资源决定了经济的增长。
(二)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人力资源对企业成本优势和产品差异化优势意义重大1、是企业获取并保持成本优势的控制因素。
2、是企业获取并保持产品差别优势的决定性因素。
3、是制约企业管理效率的关键因素。
4、是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立于不败之地的宝贵财富。
第二节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一、管理的本质就是管人管理是通过别人把事办成。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人力资源管理可分为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
人力资源的宏观管理是对社会整体的人力资源的计划、组织、控制,从而调整和改善人力资源状况,使之适应社会在生产的要求,保证社会经济的运行和发展。
人力资源的微观管理是通过对企事业组织的人和事的管理,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事的配合,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并对人的各种活动予以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三、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一)人力资源的特征1、双重性(生产性与消费性)生产性是指人力资源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而且人力资源的利用需要一定的条件。
人力资源管理重点知识
第一章人力资源概述一、人力资源1.人力资源的定义:是指劳动生产过程中,可以直接投入的体力、智力、心力总和及其形成的基础素质,包括知识、技能、经验、品性与态度等身心素质。
2.人力资源具有的特征:①能动性: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积极主动地,有目的地,有意识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②两重性:人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③时效性:人的各阶段的体力和智力不同,培养、开发、使用规律性也不同。
④智力性:人不仅有主观能动性,而且还是科学文化的载体。
人的智力的继承和发展使得人力资源所具有的劳动力随时间的推移,得以积累、延续加强。
人手→人脑。
⑤可再生性:人力资源再生性除了遵守一般生物学规律外,还受到人类意识的支配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⑥社会性:人是构成人类社会活动的基本前提,人力资源是一种社会资源。
人,是一个具有多种质的规定性概念。
人,有其自然性,也有其社会性,有其经济性,也有其政治性。
3.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的区别:“人力资本”更多地强调人力的经济性、依据性、功用性与利益性;而“人力资源”更多地强调地是人力的基础性、物理性与来源性等特点。
4.人力资源的作用:1)人力资源是财富形成的关键要素;2)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二、人力资源管理1.管理:是管理人员行使特定职能以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2.管理的过程与职能:计划、组织、人事、领导、控制。
3.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是在经济学与人本思想指导下,通过招聘、甄选、培训、报酬等管理形式对组织内外相关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满足组织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保证组织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的最大化。
1)政治功能广义:对国家社会而言;狭义:对具体组织而言----企业文化建设2)经济功能:(1)满足经济增长对人力资源的需要: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
(2)通过管理提高组织的效益:培训提高员工的能力(生产率);绩效考评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等。
3)社会稳定功能:薪酬与福利、劳资关系、合同与保险等。
4)其他功能:配置与促进。
人力资源期末考试知识点
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概述1、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s)的定义广义地说,人力资源是指智力正常的人。
狭义的说,人力资源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含义.宏观: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经济系统中所拥有的所有能够参与经济活动、创造价值的人口或能力的总和。
微观:是指一个组织(包括企业、公共部门以及非营利机构)的全体成员所拥有的有助于实现组织战略、达成组织目标的潜在体力和脑力总和。
2、人力资源的特征(理解记忆)1)能动性(最基本和最根本的特征,体现在自我强化、选择职业、积极劳动);2)双重性(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3)时效性;4)持续性(有形磨损与无形磨损);5)社会性。
Ps:人力资本理论的创始人西奥多·舒尔茨:《人力资本的投资》3、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宏观管理:对社会整体的人力资源的计划、组织、控制,从而调整和改善人力资源状况,使之适应社会在生产的要求,保证社会经济的运行和发展。
微观管理:通过对企事业组织的人和事的管理,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事的配合,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并对人的各种活动予以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以实现组织目标。
4、企业经营战略的层次:(p31)公司总体战略(全局性、整体性、长期性)—-事业战略(中期性)-—职能战略(短期性、具体性、清晰性)——人力资源战略、市场营销战略、生产战略、财务战略、研究与发展1、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基础)人力资源规划是组织根据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目标,科学预测企业未来的人力需求,预测其内部人力资源供给满足这些需求的程度,确定供求之间的差距,制定人力资源净需求计划,用以指导人力资源的招聘、培训、开发、晋升和调动,确保企业对人力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的需求,从而不仅帮助组织获得实现组织战略目标,同时确保组织在人力资源的使用方面达到合理和高效。
?2、人力资源预测方法的原理(重点)1)马尔科夫分析法:找过去人事变动的规律,以此来推测未来的人事变动趋势.第三章工作分析1、工作分析的含义工作分析又称为职务分析或岗位分析,是全面了解一项职务的管理活动,也是对该项职务的工作内容和职务规范(任职资格)的描述和研究过程,即制定职务描述书(一般包括职务说明和职务规范两个部分)的系统过程。
《人力资源管理》复习资料
人力资源考试复习重点归纳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概述第一节人力资源的基本概念一、人力资源的构成(一)人力资源的数量1)人力资源的绝对数量绝对数量的构成从宏观上看,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具有劳动能力、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总数.等于:劳动适龄人口-适龄人口中丧失劳动能力人口+适龄人口之外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
具体地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适龄就业人口②未成年劳动者或未成年就业人口③老年劳动者或老年就业人口④求业人口或待业人口⑤就学人口⑥从事家务劳动的人口⑦军队服役的人口⑧其他人口2)人力资源的相对量(即人力资源率):定义:指人力资源的绝对量占总人口的比例。
是反映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
(二)人力资源的质量(宏观)定义:人力资源所具有的体质、智力、知识、技能水平、劳动者的劳动态度。
体现在劳动者的体质水平、文化水平、专业技术水平、劳动的积极性。
二、人力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现代经济增长取决于四个因素:①新的资本资源的投入;②新的可利用的自然资源的发现;③劳动者的平均技术水平和劳动效率的提高;④科学的技术的和社会的知识储备的增加;尤其是:人力资源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中起决定作用;人力资源在新世纪的国际竞争中成为决定胜负的因素。
第二节人力资源管理一、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内容及意义(一)概念人力资源管理指的是为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组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理论,通过不断地获得人力资源,对所获得的人力资源进行整合、调控及开发,并给予他们报偿而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之的活动过程.(二)人力资源管理意义1.实现事得其人,人尽其才;2。
实现对人力资源的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3。
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增强企业竞争力;4。
提高员工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满意感.1 、任人唯贤的原则:任人唯贤就是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才干,安排其在适合的岗位,做到适才适用。
并根据才能的变化,对人才实行动态管理。
2 、注重实绩的原则:是指评价工作人员工作的好坏,能力高低,只能以其工作的实际成绩为依据.工作人员工作的实绩,是选拔、奖惩以及职务升降的主要依据。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MG2-28
需要层次理论(2) 满足方式
自我实现需要 尊重需要 社交(归属 需要 社交 归属)需要 归属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挑战性项目, 挑战性项目 创新与 创造机会, 创造机会 培训 重要项目, 赏识, 重要项目, 赏识, 显赫的办公位置
朋友, 权贵, 上级, 朋友 权贵 上级 顾客
工作保证; 医疗人寿保险; 工作保证 医疗人寿保险 安全规则 基本工资, 工作机会, 基本工资 工作机会 温暖, 饮水, 温暖 饮水 工作餐
第一章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第一节 人力资源 第二节 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渊源 第三节 人力资源管理 第四节 人力资源管理的地位 第五节 人力资源管理的角色和职责承担 第六节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 第七节 人力资源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
开篇案例
科创公司是北京一家著名的高科技企业。主 要从事网络技术方面的软件开发,其市场主 要面向中国北方和沿海城市的企业客户。该 公司成立于1998年,随着行业的告诉发展, 科创公司也获得了迅速的成长。但是另一方 面,随着行业竞争的日益加剧和企业规模的 迅速扩张,企业在市场拓展、业务运营方面 感到越来越力不从心。
MG2-31
X理论 vs. Y理论 Y理论
雇员: 雇员 天生懒惰 工作是为了生活 回避责任 没有抱负 寻求安全
雇员: 雇员 天生勤奋 自我约束 勇于承担责任 具有创造能力 有高层次的需求
MG2-31
人性假设与管理方法
管理方法: 管理方法 胡萝卜加大棒 专制式管理
管理方法: 管理方法 尊重人 把人当 作组织最宝贵的 资源 民主式管理
人力资本的通性
第一,可以转化或创造其它形式的价值; 第二,能够增值,并能够通过投资获得收益; 第三,存在投资风险。
1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人力资源管理和人力资源
员工效率 100
30%-70% 30%-70%的 %-70 人力资源潜力
0
HRM
传统的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比较
传 统的 人事管 理 现 代人 力资源 管理 对 员 1. 员 工是被 动的 1.员工是 主动的 工 的 2. 员 工 仅 仅 是 企 业 2.员工是 企业发 展的 态 度 的 生产要 素 宝 贵资源
人口资源、劳动力资源、 人口资源、劳动力资源、人力资 源、人才资源的关系
“人口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 人口资源” 人口资源 拥有的人口的总量, 拥有的人口的总量,主要表现为人口的 数量,是构成人力资源的基础。 数量,是构成人力资源的基础。人口总 量从生产力和消费力两个方面制约着生 产,所以人口总量可以分为生产者和消 费者两部分。人口资源为“人力资源” 费者两部分。人口资源为“人力资源” 提供了一个可能的承载量。 提供了一个可能的承载量。人口资源中 具备智力和体力的那部分资源才是人力 资源。 资源。
组织形式 结构特点 员工的期望 员工特点 员工构成 工作性质 优势的依据 重点导向 资源依靠 统治/影响力 统治 影响力 质量要求 领导风格 奖酬基础 网络系统式 相互依存性 个人成长 各具特点 高度多样化 由群体完成 时间 用户 信息 各种利害相关户 无妥协余地 鼓励性的 技能与市场价值
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3. 企 业管理 员工
管 理 服务于员 工,支持员 目 标 工,提高 员工的工作
效率和对 企业的忠诚 度
管 理 1. 将 企 业 文 化 灌 输 入 战略 员 工头脑
2. 使 员 工 理 解 并 较 好 的执行企业任务方 针 与政策
3. 企 业 与 员 工 互 相 匹 配 ,共同 发展 提 高员工 的总体 素 质,培养员工的核心 人才。直接形成企业 的核心竞争力,提高 企 业的总 体优势 1. 将 企 业 文 化 与 企 业 战略融入员工的 自 觉 行为 2. 让 员 工 帮 助 企 业 实 现 经营战 略
人力资源管理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概述一、不定项选择1、当代经济学家把资源分为【】A. 自然资源B. 资本资源C. 信息资源D. 人力资源2、影响人力资源数量的因素有【】A. 人口总量B. 人口的年龄构成C. 人口质量D. 人口迁移3、人力资源的根本任务是【】A. 用最少的投入来实现组织的目标B. 进行职务分析C. 进行人力资源规划D. 进行招聘与录用规划4、人力资源整合与调控的目的【】A. 增加员工的满意度B. 提高员工劳动积极性C. 发挥人力资源整体优势D. 为组织创造效益5、【】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工作A. 规划B. 薪酬管理C. 激励D. 培训二、简答题1、什么是人力资源?2、人力资源有什么特征?3、什么是人力资源管理?4、人力资源管理有那些基本功能?5、现代人力资源与传统人事管理有哪些区别?三、论述题1、你认为要达到组织的目标,人力资源部有哪些事是现在必须做的,哪些事是今后若干年必须做的?2、为什么说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四、案例分析题(一)案例背景迈克尔·艾斯纳成为迪斯尼的CEO后,把一个被认为已不再会焕发光彩的企业变成一个连续14年保持20%的年增长率和18。
5%的资产报酬率的优秀企业。
他的秘诀是激发人的灵感。
以下是他的两个方法:方法一,迪斯尼有一个奇特的发挥员工创意的方法。
在拍电影或电视节目之前,所有的参与人员,不管是老板还是普通员工,都被要求在同一个房间中呆上10个到12个小时,有时甚至是2天。
“愈长愈好,愈折磨人愈好,”艾斯纳说。
大家在一起长时间的呆着,穿着同样的衣服,吃着同样的三明治,一开始是各执己见,争论不休,最初的几个小时好像完全是浪费。
渐渐的,大家慢慢变得又饿又累,互相卸下了面具。
上下级之间早已没有了界限,谁也不想再固执的让别人接受自己的意见。
在最后的半小时,真的就有创意出来了,艾斯纳认为:“有时候就必须累垮,让精力消耗殆尽,原创性才会出来。
”方法二,艾斯纳认为,有时要“稍稍放慢脚步”。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第一章、第三章简答论述)
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概论一、简答题1.简述人力资源所具有的基本特征、答:1)自有性。
人力资源属于人自身所有,具有不可剥夺性。
2)生物性。
人力资源存在于人体之中,是一种“活”的资源,与人的生命特征、基因遗传等紧密相关。
3)时效性。
人力资源的形成、开发、配置、使用和培训均与人的生命周期有关。
4)创造性。
人力资源区别于其他资源的最本质特征在于它是“有意识的”。
5)能动性。
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看,作为主体的人既是被开发、被管理的兑现,又是自我开发、自我管理的主体。
6)连续性。
就物质资源而言,人们对其进行一次、二次开发后形成相对固定的产品,就吃资源和产品而言开发到此结束。
2.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的区别答:1)传统人事管理将事作为重心,把人降格为“执行指令的及其”,着眼于为人找位,为事配人。
而人力资源管理着将人作为重心,把人作为第一资源,即重视以事择人,也重视为人设事,尤其对特殊的人力资源。
2)传统人事管理将人视为组织的财产,部门所有、闲置和压抑等现象严重,只重有不重开发使用。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将人力资源作为劳动者自身的财富。
作为人力资本,它有增值的本能。
3)传统人事管理的主体是行政部门,管理制度受领导人意志左右,个人、组织包括企业均是被动的接受者。
而人力资源管理的主体也就是市场运行的主体,他们的行为受到市场机制的左右,遵循市场通行规则和人力资源管理自身特有的规律。
4)传统人事管理的部门作为组织内的一个从事执行的部门,从事日常的事务性工作。
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被纳入决策层,把人的开发、利用、潜能开发作为重要内容,鼓励成员参与管理,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作为组织战略决策的参与者。
管理模式也由“垂直”模式过渡到“主体”模式。
5)人力资源管理充分运用了当代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和技术学等学科的最新成果,更强调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标椎化以及管理手段的现代化,突出了管理者诸多要素之间互动以及管理活动与内外部环境间的互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人事管理思想的萌芽
分工、雇用(亚当.斯密,查尔士· 巴比特)
罗伯特.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
二、人事管理阶段
时期:科学管理运动时期(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40年代) 特征 行为假设
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过程(续)
時期 1950-90 1960-70 主要考量 人際關係 參與勞動法令 任務挑戰與 工作生活品質 員工解職 雇主的認知 員工需要主管的關懷 員工需要參與任務決策 不同群體員工應公平對待 員 工 需要 與 能 力 相 符合 且 挑戰性的工作 國際競爭、技術變遷、及經 1980-90 濟衰退使得員工喪失工 作,員工需要就業 生產力、品質、 調適能力 員 工 需要 工 作 與 不 工作 之 間的平衡,並對企業有所貢 獻 所需技術 主管訓練(角色扮演、敏感訓練) 參與管理技巧 肯定行動、公平就業機會 工作豐富化、整合的工作團隊 外部安插就業、再訓練、 全面品質、顧客導向 結合企業的需求,訓練、全球化、 倫理多元化,工作場所的調適
知识经济
网络化、无界限
扁平化、内外开放 核心人才的获得与维 持多样的用工形式 市场价值、能力主义 公平原理 年薪+成果分配+期权 重视个别需求成果分 配,增加雇佣价值 开放, 民主 即时的双向沟通
5个Keyword 网络组织 核心人才
报偿体系
平等原理 年薪+福利
市场价值
劳动关系 企业文化
重视集团体利益关系 薪酬和劳动条件 封闭式、层级性 层级或直线式的沟通
管理观念
视员工为”社会人” 实施人本化、人格化管理 视人力为组织第一资源 重视人力资源的能动性
满足员工自身发展的需要,保障组织的 长远发展 以人为中心 战略性、策略性 系统、整合 主动、重视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 丰富、复杂的 管理决策层 生产与效益部门,获得竞争优势的部门 和谐、合作 帮助、服务、咨询
经济人、机器人、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 )S-R;
人事管理学派——科学管理与工业福利运动
劳资思想革命——大蛋糕 员工选择:第一流的工人 员工培训——标准化、科学化 员工激励——有差别计件工资 分工——管理职能分工与科学化
人事部门的出现
招聘、选拔、培训、激励
主要理论 科学管理、行为主义改造
三、人力资源管理阶段
时期:20世纪50-80年代(人力资源、人力资本的提出) 特征
行为假设
社会人假设、认知心理学(S-O-R) 自我实现人、复杂人假设 从社会学、心理学汲取科学营养 激励理论、需要层次理论、团体行为理论和领导行为理论、组织发展与 变革等诸多理论学派 系统化——企业的长远利益,侧重于甄选、人员测评、员工培训、健康 和安全、发展人才库等人力资源的系统化管理 新方法
个别 劳动关系 民主的 企业文化
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比较项目 管理视角 全面的人力资源管理 广阔的、长期的、未来的 传统人事管理 狭窄的、短期的 视员工为”经济人” 视员工为成本 忽视人力资源的能动性 保障组织短期目标的实现 以事为中心 战术、业务性 单一、分散 被动、注重管好、忽视人力资源 的开发 简单 工作执行层 非生产、非效益部门 对立、抵触 管理、控制
工作目的 管理模式 工作性质 工作功能 工作效率 工作内容 工作地位 工作部门性质 与员工的关系 与其他部门的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
实行了全面质量管理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职位设计 传统的管理模式
效率、生产率、标准程序、较窄的控制 幅度、具体的职务描述
全面质量管理模式
质量、客户化、创新、较宽的控制幅 度、自主工作团队、授权
舒尔茨——《人力资本的投资》(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
(1)人力,人的知识和技能是资本的一种形态。 (2)人力资本投资增长水平决定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未来。 (3)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远高于物质资本投资收益率。 (4)人力资本投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 部分。 (5)教育投资应以市场供求关系为依据,以人力价格的浮动为衡量符号。 (6)摆脱一国贫困状况的关键是致力于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人口质量。
1970-80
1990-2000
现代经济增长之谜:产出增长率远远超出了生产要素的投入增长率 库兹涅茨之谜:更多的产出是用较少的资本生产出来的 列昂惕夫之谜:美国出口的大部分产品不是资本密集型的,而是劳动密集型的 工人收入增长之谜:收入增长与工时缩短 个人收入分配平均化趋势之谜
三、人力资源管理阶段
主要理论:
人力资源概念 目标管理
三、人力资源管理阶段
主要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两个阵营:西方与东方的对峙 战后欧洲重建经验的反思:马歇尔计划的成功与欧洲的迅速复兴 “具有技术知识和所有必需的技能以及学习新技术能力的工人” 是马歇尔计划成功的基本条件 经济学面临着挑战:求解“经济之谜”
五、趋势——人本管理阶段
“体验”时代的到来(农、工、服务、体验) 文化人、有限理性人(基于比较与变化)
西蒙——有限理性 卡尼曼(2002诺贝尔)——行为经济学
人--资源主体,自我发展/释放/创造
Digital时代HR的变化趋势
传统经济 组织结构 人力管理Fra bibliotek定型化 、界限分明
层级化, 内部导向 人力资源的获得与维 持长期雇佣 内部价值
甄选与晋升
报酬 培训
由管理人员进行选择
员工为个人的绩效加薪和福利展开竞争 与工作有关的技能、职能性、技术性的 培训 生产率、个人目标、上级审查绩效、强 调财务绩效 狭窄的工作技能、根据个人成就晋升、 直线式职业发展通道
由同事进行选择
团队或群体报酬、经济和非经济方面 的认可 多元化的技能培训、跨职能培训、诊 断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训 生产率和质量、团队目标、客户、同 事以及上级审查绩效、强调质量和服 务 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对群体有利的 原则来决定晋升、横向职业发展通道
主要内容
人力资本内涵、计量、投资、积累、效率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人力资源——第一资源(从企业角度)
四、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和国际人力资源管 理阶段
时期:20世纪90年代-(这一划分主要源自是南京大学观点) 特征
人力资源的战略高度——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和政策与组织输出之间的关系 与企业战略的关系——内部与外部适应性 把战略简单地和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财务绩效的贡献联系起来 在管理组织的竞争环境中考虑组织的战略选择以及这些选择的方式对组织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影响 通过调查确定组织战略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和政策之间的“适应”程度 国际人力资源管理 战略国际人力资源管理 跨国公司的战略组成中,内部单位的联系和内部运作有对战略人力资 源管理具有影响 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趋同”向“趋异” 发展 外派员工、内派员工以及他们的职业生涯问题 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 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流程的统一模式开发
绩效评价
职业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过程
时期 1990 以前 1990-10 1910-20 1920-30 1930-40 1940-50 主要考量 生产技术 员工福祉 工作效率 个别差异 工会化 生产力 经济安全 雇主的认知 员工需求并不重要 员工需要安全的条件与机会 高生产力高收入 员工个别差异应予考量 员工与雇主是对立的 团体绩效影响生产力 员工须经济保障 纪律制度 安全方案,英语课程,激励方案 时间动作研究 心理测验、员工谘商、员工福利 员工沟通方案,反工会技巧改善 团体的条件 员工年金计划,健康计划,福利 所需技术
人事匹配——以人为中心 工作设计 参与管理 股权激励
人力资源学派形成
人力资源管理方法
三、人力资源管理阶段
主要理论:
人际关系管理
社会人假设、非正式组织
行为管理——激励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S-O-R; 自我实现人、复杂人假设; 工作设计
人力资源理论——德鲁克
概述
第二节 人力资源管理的 发展历程
一、雇佣管理阶段
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到工业革命(16世纪—19世纪中后期)
机械设备的发展、人与机器的联系、需要雇用大量人员的工厂的 建立。
特征 管理观念上的“商品人”观念
主仆关系
管理方式上的经验管理
压迫、裙带、师傅带徒弟、随心所欲
管理效果上的低劳动生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