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通论十二:语气词,词头,词尾

合集下载

15(十五)语气词和词头、词尾

15(十五)语气词和词头、词尾

【乎】
基本用法:疑问语气词,用在疑问句句尾, 基本用法:疑问语气词,用在疑问句句尾,表达疑问语 一般可译为现代汉语中的“ 气,一般可译为现代汉语中的“吗”或“呢”。
•用在是非问句末尾。“乎” 表示的疑问语气,相当于 用在是非问句末尾。 表示的疑问语气,
“吗”。 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触龙说赵太后) ?(触龙说赵太后 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触龙说赵太后)
(史记·外戚世家) 武帝年七十,乃生昭帝。昭帝立时,年五岁尔。 武帝年七十,乃生昭帝。昭帝立时,年五岁尔。
【焉】
“焉”是一个有指代作用的语气词,用于叙述句尾和描写句 是一个有指代作用的语气词, 尾表提示性的陈述语气。以往的语法著作称“ 尾表提示性的陈述语气。以往的语法著作称“焉”为指示代词 或兼词,是说“ 兼有介词“ 和代词“ 或兼词,是说“焉”兼有介词“於”和代词“是”(此)的意 又表示陈述语气。 思பைடு நூலகம்又表示陈述语气。
表示静态的语气词,现代汉语中还没有一个相应的 表示静态的语气词, 【也】语气词来对译。 语气词来对译。 基本用法:用在判断句句尾,表达判断语气, 基本用法:用在判断句句尾,表达判断语气,帮助谓 语进行判断,有肯定、确认意味。 语进行判断,有肯定、确认意味。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胜起义)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胜起义) 。(陈胜起义 环滁皆山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用在复句末尾, 用在复句末尾,有人认为是配合文义表示解释的语气 ,其 实仍然是表判断语气,进行肯定确认。 实仍然是表判断语气,进行肯定确认。 僖公十六年) 六鹢退飞过宋都,风也。(左传·僖公十六年) 退飞过宋都,风也。 左传 僖公十六年 赏罚不信,故士民不死也。(韩非子·初见秦 。(韩非子 初见秦) 赏罚不信,故士民不死也。(韩非子 初见秦) 用在祈使句或疑问句尾,仍表判断语气,有确认意味。 用在祈使句或疑问句尾,仍表判断语气,有确认意味。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郑伯克段于鄢)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郑伯克段于鄢) !(郑伯克段于鄢 不识臣之力也,君之力也?(韩非子·难二 ?(韩非子 难二) 不识臣之力也,君之力也?(韩非子 难二) 客指孔子曰: 彼何为者也? 子路对曰 子路对曰: 客指孔子曰:“彼何为者也?”子路对曰:“鲁之君子 也。” (庄子·渔父)

语气词和词头、词尾

语气词和词头、词尾
➢虽杀臣,不能绝也。(《墨子·公输》)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精选ppt
3
2、矣:句尾语气词“矣”主要用在陈述句句尾, 表达的是陈述语气,是把事情发展到现阶段出现 的情况或将要出现的情况报道出来,告诉别人。
与“也”所表达的语气的差别: 第一,“也”表静态,无时间动程;“矣”表动
➢虽如是,其敢自谓几于成乎?(韩愈《答李翊书》)
精选ppt
14
4、也 “也”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语气,有
舒缓语气的作用。如: ➢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左传·郑伯克
段于鄢》)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 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庄 子·逍遥游》)
1、夫 “夫”字作句首语气词,是由指示代词虚化
而来的。经常放在句首,表示要发议论,起引起 下文的作用。古代称之为“发语词”。如: ➢夫将者,国之辅也。(《孙子·谋攻》)
➢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 (晁错《论贵粟疏》)
精选ppt
11
由“夫”形成的固定结构有许多,都用于句
首。其中“且夫”表示进一步发议论,“故夫”
古代汉语
精选ppt
1
第十三章 语气词和词头、词尾
一、句尾语气词 二、句首和句中语气词 三:句尾语气词“也”主要用在判断句句尾,表 达的是判断语气,有肯定与确认的意味。用在复句 及命令、疑问句中的“也”,仍都是肯定与确认的 语气。如:
➢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孟 子·许行》)
七年》)
➢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韩愈
《张中丞传后叙》)
➢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李斯《谏逐客书》) ➢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起义》)

语气词和词头、词尾

语气词和词头、词尾

①吾君已老矣,已昏矣。
(三)句尾语气词“矣”
②天之弃商久矣。
③王之蔽甚矣。 描写句带上语气词“矣”,就不是单纯描写事物的状态,而是带有陈述一种 事物状态的意思。“矣”字是帮助把这种事物的状态当作新情况来加以陈述。 描写句中用“矣”字,往往带有感叹的意味,特别是当谓语前置时,感叹的 语气更加明显。例如: ①甚矣,汝之不惠。 ②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从语气的角度来分析,这是感叹句。但是,句子的感叹语气,并不是真正由 “矣”字来承担的,而是由句中其他词语的内涵和整个句式来表达的,“矣” 字仍然是帮助把事物的状态当作新情况来报导。
(一)古代汉语语气词概述
古代汉语常用的句尾语气词有“也”、“矣”、“乎”、“与(欤)”、 “邪(耶)”、“哉”等,它们分别表达全句各种不同的语气。一个句 尾语气词可以用在各种不同类型的句子中,比如句尾语气词“也”,既 可以用在判断句中,也可以用在叙述句中,还可以用在疑问句、祈使句 或者感叹句中;因此有的语法学家就根据“也”字用在不同句子中的情 况来确定它所表达的语气作用。“也”字用在判断句中,是表示决定语 气;用在叙述句中,就被认为是表示陈述语气;用在祈使句中,就被认 为是表示命令语气;用在疑问句中,就被认为是表示疑问语气;用在感 叹句中,又被认为是表示感叹语气。句尾语气词“矣”,同样也被认为 既可以表达陈述语气,又可以表示疑问语气或感叹语气等。
(四)句尾语气词“哉”和“夫”
“哉”在大多用在反问句和询问句中,但它们并被表示反问语气或询问 语气,而仍是表示感叹语气。例如:
①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
②彼且恶乎待哉?
③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④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以上反问)
⑤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古汉语通论句首句中语气词词头词尾

古汉语通论句首句中语气词词头词尾

(一)句首句中语气词语气词不一定在句尾;有些虚词,它们地位置在句首或句中,同样地能起表示语气地作用.关于句尾语气词,我们在前面几节通论讲判断句、叙述句和疑问句地时候,已经大略地谈过了•现在再谈句首句中语气词•在这里我们着重讨论夫”其”唯”三个字•()夫夫”(字用於句首,表示要发议论•它是从指示代词夫”字发展来地,已经变成了纯粹地语气词,不能再解作这个”或那个”现代汉语里没有适当地虚词可以和它对译•下面是用句首语气词夫”字地例子: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吕氏春秋察传)夫处穷闾阨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者,商之所短也;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庄子列御寇)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脩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且夫”故夫”今夫”略等于说且”故”今”,但是增加了失”字,也是表示要发议论.例如: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庄子逍遥游)今夫颛臾,固而近於费.(论语季氏)若夫”则等於至於”:此虽免於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其语气词其”字用於句首或句中,表示委婉地语气.在陈述句或疑问句里,它表示大概”恐怕”等意思;在祈使句里,它就简单地表示委婉地语气,略等于现代汉语句末语气词吧”字或啊”字所表示地委婉语气.例如:吾其被发左衽矣!(论语宪问)(我们恐怕已经变为夷狄了吧!)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孟子梁惠王上)(那么齐国大概差不多了吧!)吾其还也•(左传僖公三十年)(我还是回去吧•)其是之谓乎?(左传隐公元年)(大概是说这个吧?)其我之谓矣!(左传宣公二年)(大概就是说我了吧!)(以上是陈述句和疑问句.)君其问诸水滨•(左传僖公四年)(您还是向水滨追问吧•)吾子其无废先君之功!(左传隐公三年)(您可别废弃了先君地事业啊!)(以上是祈使句•)其”字又可加重反问地语气•例如:一之谓甚,其可再乎?(左传僖公五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左传僖公十年)其谁曰不然?(左传隐公元年)其谁不知?(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其何伤於日月乎?(论语子张)这种加重反问语气地其”字,往往用在疑问代词地前面•()惟(唯、维)惟”字用在句子地开头,是古人所谓地发语词•在记叙文中,惟”往往用在全文地开始,引出年月日•例如:惟十有三年春,大会于孟津•(尚书泰誓上)惟十有三祀,王访于箕子•(尚书洪范)(祀:年)唯”字用作句首语气词时,有时是表示希望•例如: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左传僖公三十年)(希望您考虑考虑这个.)唯荆卿留意焉.(战国策燕策)(希望您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唯”字用於句首又可以帮助判断语气.例如《左传僖公四年》: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惟”维”用於句中,也是帮助判断语气.例如: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左传僖公五年)髧彼两髦,实维我仪.(诗经鄘风柏舟)厥土惟白壤.(尚书禹贡)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伪古文尚书五子之歌)除了上述地夫”其”惟(唯、维)”等外,还有许多句首句中语气词.例如尔有母遗,繄我独无”(左传隐公元年),民不易物,惟德繄物”(左传僖公五年),这个繫”字也是句首句中语气词.这些都不一一列举了.(二)词头,词尾词头、词尾不是一个词,它们只是词地构成部分,其本身没有词汇意义,只表示词性有些词头也不专门表示一种词性.在那种情况下,就真正是有音无义了.(甲)关于词头,我们只讲有”其”言”于”薄”五字.()有有”字作为词头,用于专名地前面.常见地有上古时代地朝代名、国名、部族名等.例如: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尚书召诰)上及有虞,下及五伯•(庄子大宗师)禹攻有扈•(庄子人间世)鲧纳有莘氏女,生禹•(史记夏本纪)有”字又用于某些名词地前面•例如:友于兄弟,施于有政.(论语为政)孔甲扰于有帝.(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孔甲”夏王;扰”,顺;帝”上帝.)有”字又用于某些形容词地前面.例如:不我以归,忧心有忡.(诗经邶风击鼓)(有忡”等于忡忡,心中不宁地样子.)有洸有溃.(诗经邶风谷风)(有洸有溃”等于洸洸溃溃,形容水激怒溃决地样子.)有”字还有一种特别地用途,在这里顺便讲一讲,就是有”字嵌入数目字地中间,表示整数和零数地关系.在上古时代,十五”也常说成十有五”三百六十六”也常说成三百六十有六”例如:吾十有五而志於学.(论语为政)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论语乡党)舜相尧二十有八载.(孟子万章上)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书经尧典)(期”,一周年.)但是这种用法地有”字不是词头,这是应该注意地.()其其”字用作词头,一般用于形容词或不及物动词地前面.例如:击鼓其镗,踊跃用兵.(诗经邶风击鼓)北风其凉,雨雪其雱.(诗经邶风北风)(雨雪”降雪•雱” ©雪盛地样子.)八月其获,十月陨蘀.(诗经豳风七月)(获”,收获•陨蘀”叶子落下来•)()言言”字用作词头,放在动词地前面•例如: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诗经周南葛覃)翘翘错薪,言刈其楚•(诗经周南汉广)陟彼南山,言采其蕨•(诗经召南草虫)()于于”字用作词头,也放在动词前面•例如: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周南桃夭)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诗经王风君子于役)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诗经秦风无衣)()薄薄”字用作词头,也放在动词地前面•例如:薄污我私,薄汗我衣•(诗经周南葛覃)薄伐猃狁,至于太原•(诗经小雅六月)此外还有一些词头如载”诞”式”等字,它们地情况比较复杂,不一定都放在动词前面这里就不细讲了•值得注意地是:除有”字外,这些词头一般只用于诗歌,散文中很少用到(乙)关于词尾,我们着重讲一个然”字•然”字是一个指示代词,表示这样” 那样当然”字放在形容词后面地时候,它地指示性就减轻了,变了词尾地性质•例如:辛垣衍怏然不悦•(战国策赵策)文王闻之,喟然而叹•(战国策赵策)硜硜然小人哉!(论语子路)夫子怃然•(论语微子)填然鼓之•(孟子梁惠王上)举欣欣然有喜色•(孟子梁惠王上)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孟子梁惠王上)乎”、焉”、如”、尔”等字,用作词尾时,它们地作用和然”字相等•例如:焕乎其有文章•(论语泰伯)我心忧伤,惄焉如捣•(诗经小雅小弁)孔子於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论语乡党)子路率尔而对•(论语先进)这些词尾加在形容词地后面,能增加形象化地色彩•甚至本来不是形容词地,也变为形容词地性质•例如欣”字本来是动词,但欣欣然”却是形容词;单说欣然”也变了形容词,例如《庄子秋水》: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

(十二)语气词和词头、词尾

(十二)语气词和词头、词尾

十二 语气词 和词头、词尾
一、语


附着在句子上帮助表达各种语气的词。有句首语气 词、句中首语气词、句尾首语气词三种。 丈夫亦爱怜其少子
乎 ?
1、句尾语气词

基本用法:用在判断句句尾,表达判断语气,帮助谓 语进行判断,有肯定、确认意味。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胜起义》) 用在复句末尾,仍然是表判断语气,进行肯定确认。 虽杀臣,不能绝也。(《墨子公输》) 赏罚不信,故士民不死也。(《韩非子初见秦》)

用于句首或句中,表达推测语气。 齐其为陈氏矣。(《左传晏婴论季氏》)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庄子逍遥游》) 用于祈使句中,表达祈使语气。 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齐桓公伐楚》) 吾子其无废先君之功!(《左传隐公三年》) 用于反问句中,表达反问语气。 虽如是,其敢自谓几于成乎?(韩愈《答李翊书》) 欲加之罪,其无辞乎!(《左传僖公十年》) 用于句中,表达停顿语气。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季氏将伐颛臾》) 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郑伯克段于鄢》)
用在祈使句或疑问句尾,仍表判断语气,有确认意味。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郑伯克段于鄢》) 不识臣之力也,君之力也?(《韩非子难二》)

基本用法:用在陈述句句尾,表达陈述语气,帮助把 事情发展的新情况告诉别人,有报道意味。相当于现代 汉语中的“了”。 鸡既鸣矣。(《诗经齐风鸡鸣》) 吾属今为之虏矣。(《史记鸿门宴》) “矣”和“也”所表达语气的差异: “也”所表达的语气是静态的,其中无时间因素; “矣”字 则是动态的,其中有时间动程。 “也”的基本作用是把对事物的判断告诉别人,“矣” 的基 本作用是把事物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告诉别人。
2、句尾语气词的连用
连用后各语气词仍保留自己的语气,但语气的重点一 般是落在最后一个语气词上。

语气词和词头,词尾

语气词和词头,词尾
疑问句中的疑问语气是疑问词“几何”表示的,去掉“矣” 字,疑问语气并不消失,就是很好的证明。“矣”字的作用 是表示动态新情况。孩子是成长之中的,到现在年龄多大了。 “已”用作句尾语气词,同“矣”。 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史记·货殖列传》)
•乎
• 基本用法:用在疑问句句尾,表达疑问语气。可译为 现代汉语中的“吗”或“呢”。
夫 基本用法:用于句尾,表感叹语气,但语气较低沉。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今若是焉,悲夫!(柳宗元《三戒》)
• 2.句尾语气词的连用
连用后各语气词仍保留自己的作用,但语气的重点一般 是落在最后一个语气词上。
“乎”、“哉”连用(“哉”放在“乎”后)。 善败由己,而由人乎哉?(《左传·僖公二十年》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孟子·梁惠王上》) “乎”、“哉”放在其他语气词后连用。
用于测度问句末尾。句中常有“其”、“得无”、“无乃” 等副词表达推测语气。
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左传·隐公四年》) 日食饮得无衰乎?(《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用于感叹句尾。
善哉!技盍至此乎!(《庄子·养生主》)
(“乎”并不表感叹语罪!(《史记·秦始皇本纪》) ( “乎”并不表感叹语气,此句含有问苍天之意)

基本用法:用在判断句句尾,表达肯定、确认语气。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起义》) 用在叙述句末尾,表示肯定。 虽杀臣,不能绝也。(《墨子·公输》) 赏罚不信,故士民不死也。(《韩非子·初见秦》) 用在祈使句句尾,表示确定无疑的语气。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郑伯克段于鄢》) 用在疑问句尾,仍表判断语气,有确认意味。 南冠而絷者,谁也?(《左传·成公九年》) 不识臣之力也,君之力也?(《韩非子·难二》)
•矣

古汉语通论 语气词;词头,词尾

古汉语通论 语气词;词头,词尾
▪ (5)晋侯围上阳,问于卜偃曰:“吾其 济乎?”(《左传·僖公五年》)
▪ (6)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论 语·雍也》)
▪ 4.“乎”表示反诘疑问语气
▪ “乎”用于反诘问句的句末,助 反问语气。句中一般须有表示反 诘的疑问代词(如“何”、 “孰”、“谁”等)或语气副词 (如“岂”、“不亦”、“其”、 “宁”等)与之相配合。可译为 “吗”、“呢”。
(四)矣
▪ 用于句尾,其基本用法是表示报 道口气,所谓报道,即把事物发 展到一定阶段的情况——过去已 经怎样了,现在怎样,将来会怎 样,当作一种新情况告诉别人, 用法相当于现代汉语的 “了”“啦”。
▪ (1)舟已行矣。(《吕氏春秋·察 今》)
▪ (2)今老矣。(《左传·僖公三十 年》)
▪ (3)小敌去,大敌来矣。(《冯婉 贞》)
▪ 1.表示希望、祈请语气,有“大概”、 “恐怕”、“还是”等意思。例如:
▪ (1)其是之谓乎?(《左传·隐公元 年》)
▪ (2)吾其被发左袵矣!(《论 语·宪问》)
▪ ——我们恐怕已经变为夷狄了吧!
▪ (3)君其问诸水滨。(《左传·僖 公四年》)
▪ 2.加强反问语气,和“岂”、“难道” 的语气相似。例如:
▪ ——祭祀的黍稷不芳香,美德才是芳 香的。
▪ (2)髧彼两髦,实维我仪。(《诗 经·鄘风·柏舟》)
▪ ——髧:发垂貌。两髦:即把头发分 成两股。仪:配偶,对象。
▪ (3)厥土惟白壤。(《尚书·禹 贡》)
▪ ——厥:其,指冀州。那里的土 是白壤。
▪ 判断句中,“惟”、“维”可译 为“是”,但不应理解为判断词, 而是语气词。
▪ (4)诺,吾将仕矣。(《论语·阳 货》)
(五)乎
▪ A.语气词“乎” ▪ 《说文》:“乎,语之余也。”“乎”

古代汉语语气词和词头、词尾

古代汉语语气词和词头、词尾

古代汉语语气词和词头、词尾一、语气词语气是人们说话时的口气,是说话人对所说的事物表现态度、情绪。

有提顿、直陈、疑问等语气。

就印欧语来讲,语气是通过谓语动词的屈折变化和句子的语调来表达的。

就汉语而言,因为没有词形变化,语气是通过词汇形式、句子类型、语调和语气词来表达的。

(一)句尾语气词古代汉语常见的句尾语气词有“也”、“矣”、“乎”、“哉”等,这些语气词放在全句的最后,分别表达全句各种不同的语气。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一样,语气词的数目是有限的,句子所能表达的语气是多种多样的,一个语气词除了它的基本用法之外,在不同类型的句子中所表达的语气也往往有所不同。

1、也“也”字位于句尾时,主要出现在判断句中,帮助谓语进行判断,这是“也”字的基本用法。

在复句中,“也”字常常用于最后一个分句的句尾,表示对前面论断的肯定和确认,加强全句的语气。

例如: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

《孟子·许行》虽杀臣,不能绝也。

《墨子·公输》2、矣“矣”字也是古代汉语常用的一个语气词,它和“也”的区别是:“也”字表静态,“矣”字表动态。

“也”字的基本作用是把对事物进行的判断告诉别人,现代汉语语气词“了”的作用大致和它相当。

“矣”有时候还可以表示将然,即预料将要发生某些情况,把它当作新情况告诉别人。

例如: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矣。

《国语·句践减吴》吾属今为之虜矣。

《史记·鸿门宴》“矣”字用于描写句时,往往使全句语气略带感叹意味。

有时把这种带“矣”的谓语提前,这种感叹语气就更为明显。

例如:甚矣,汝之不惠。

《列子·汤问》远矣,全德之君子。

《庄子·田子方》祈使句也可以用“矣”字。

例如:善哉,吾请无攻宋矣!《墨子·公输》诺。

先生休矣!《战国策·齐策》“矣”字还可以用于疑问句,这种疑问句中必然还另有专门表示疑问的词。

例如: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将伐颛臾》年几何矣?《战国策·触龙说趙太后》3、乎,与(欤)、邪(耶)“乎”、“与”、“邪”都经常用于疑问句的句尾表示疑问语气。

语气词词头词尾

语气词词头词尾

2、惟(维、唯) 、 “维、唯” 用于句首时,有两种作用: 用于句首时,有两种作用: 提示、引出主语或年月。 (一)提示、引出主语或年月。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召南 鹊巢》 召南•鹊巢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诗•召南 鹊巢》 惟十有三年春,大会于孟津。 诗经•泰誓上 泰誓上》 惟十有三年春,大会于孟津。《诗经 泰誓上》 惟十有三祀( ),王访于箕子 王访于箕子。 书经•洪范 洪范》 惟十有三祀(年),王访于箕子。《书经 洪范》 这种用法多见于《书经》 诗经》 后代只在仿古时才用。 这种用法多见于《书经》和《诗经》,后代只在仿古时才用。 维治平四年七月日。 欧阳修《祭石曼卿文》 维治平四年七月日。 欧阳修《祭石曼卿文》 表示期望的语气。 (二)表示期望的语气。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左传•僖公三十年 僖公三十年》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左传 僖公三十年》 这种语气一般都写作“ 不写作“ 写作“ 这种语气一般都写作“唯”、不写作“维”,写作“惟”的也 比较少。 比较少。 字用作句中语气词,主要起引出谓语的作用, “惟”字用作句中语气词,主要起引出谓语的作用,在《书 诗经》中比较常见。 经》和《诗经》中比较常见。 蚩尤惟始作乱。 诗经•吕行 吕行》 蚩尤惟始作乱。《诗经 吕行》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诗经•大雅 文王》 大雅•文王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诗经 大雅 文王》
古汉语的词尾主要放在形容词之后也有放在动词之后的这时动词也变成形容词的性质故一般称之为形容词词尾形容词后边加上这些词尾能增加形象化的色彩一般可以解释为
一、语气词 语气词不能充当句子成分, 语气词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也不能表示句子 成分之间的关系, 成分之间的关系,其作用是表达各种不同的 语气,如提顿、陈述、祈使、疑问、感叹等。 语气,如提顿、陈述、祈使、疑问、感叹等。 句首、句中、 句首、句中、句尾 “夫”、“唯”、“其” 、 “也”

古汉语通论 语气词词头词尾

古汉语通论 语气词词头词尾

(二)其
语气词“其”字用于句首或句中,表 示委婉的语气。主要有两种用法: 1.表示希望、祈请语气,有“大概”、 “恐怕”、“还是”等意思。例如: (1)其是之谓乎?(《左传· 隐公元 年》)
(2)吾其被发左袵矣!(《论 语· 宪问》) ——我们恐怕已经变为夷狄了吧! (3)君其问诸水滨。(《左传· 僖 公四年》)
2.“唯”字一般还可表示期望的语 气,有“希望”、“请”的意思。 例如: (3)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左传· 僖公三十年》) (4)唯荆卿留意焉。(《战国 策· 燕策三》) (5)唯大王与群臣孰计之。(《史 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
3.帮助判断语气。 (1)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左 传· 僖公五年》) ——祭祀的黍稷不芳香,美德才是芳 香的。 (2)髧彼两髦,实维我仪。(《诗 经· 鄘风· 柏舟》) ——髧:发垂貌。两髦:即把头发分 成两股。仪:配偶,对象。
(一)夫(fú)

《说文》:“夫,丈夫也。”本义为 “丈夫”、“男子”,读阴平fū,是 名词。 “夫”作虚词,读阳平fú,西 周时已产生。可作代词、助词和语气 词。“夫” 作人称代词,先秦用得较 多,西汉以后,罕有其例。“夫” 的 其他虚词用法一直沿用至唐宋以后的 书面语中,现代汉语已不用。
1.用于句首,表示要发议论。它是从 指示代词“夫” 字转化来的,已经变 成了纯粹的语气词,已没有指代作用, 只是表示要发表议论或要叙述事情, 起引出下文的作用。现代有的人说话 时开口先说“这个”、“那个”,与 之性质一样。古代称之为“发语词”, 一般可不译。
2.用于句尾。“夫” 作语气词用 于句末,配合文义表示感叹、判断、 疑问等语气。 用于感叹句末,表示感慨、赞叹、 悲哀等语气。有时为了加强感叹语 气,将谓语提前,主语放在后面。 可译为“呀、啊”等。

古汉语通论 语气词;词头,词尾

古汉语通论 语气词;词头,词尾
▪ (14)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论语·先进》)
▪ ——因为我比你们年长一些,不要因 我而感到拘束。乎:比。
▪ (15)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 吾,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
▪ C.词尾“乎” ▪ 放在词尾一节讲。
二、词头、词尾
▪ 词头、词尾是词的附加成分,不 是一个独立的词,没有词汇意义, 只有语法意义,如表示词性、凑 足音节。有的连语法意义也没有, 有些词头也不专门表示一种词性, 是真正有音无义了。
▪ ——忡:忧愁貌。
▪ (9)桃之夭夭,有蕡(fén)其实。 (《诗·周南·桃夭》)
▪ ——蕡:大。桃树年轻长得好,结的 果儿大得妙。夭夭:美盛貌。
2.其
▪ “其”字用作词头,一般用于形容词或不及物动 词的前面。例如:
▪ (10)击鼓其镗,踊跃用兵。(《诗经·邶风·击 鼓》)
▪ (11)北风其凉,雨雪其雱(pānɡ)。(《诗 经·邶风·北风》)
▪ (4)诺,吾将仕矣。(《论语·阳 货》)
(五)乎
▪ A.语气词“乎” ▪ 《说文》:“乎,语之余也。”“乎”
的语气词用法是其本义,最早约产生 于西周时期,在古汉语中,“乎”可 以表示一般疑问语气、选择疑问语气、 测度疑问语气、反诘疑问语气、感叹 疑问语气和祈使语气等各种语气。
▪ 唐宋以后,随着“吗”、“呢”、 “吧”、“罢”、“啊”等新的 语气词的出现和大量使用,“乎” 逐渐在口语中少用,而只用于仿 古的书面语中。到了现代,则除 了一些凝固格式(如“不亦乐 乎”)外,基本消失了。
▪ (4)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 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 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 (《韩非子·五蠹》)
▪ ——有巢氏:传说中巢居的发明人。

古代汉语语气词和词头、词尾优质课件

古代汉语语气词和词头、词尾优质课件

• 注意: • 1、也,也可以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语 气。 •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 句中语气词“也”使全句语气更加舒缓。 • 2、也,也可以用在复句中前一分句之后, 表示分句之间的停顿。 •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战国策》
• 3、句中语气词“也”之前如果是比较简单 的主谓结构,常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之”, 使之成为偏正结构。“也”加强停顿和引起 下文的语气。 •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左传》 • 4、句中“也”常和“者”结合使用,位于 主语之后,起提示谓语的作用。 • 君子也者,道法之摠要也。《荀子》
• • • • • • • • •
1、“矣”字主要用在叙述句尾,表示陈述语气。 鸡既鸣矣。《诗经》 2、“矣”可以用在形容词为谓语的描写句中。 吾君已老矣,已昏矣。《谷梁传》 天下苦秦久矣。《史记》 3、“矣”还可用在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尾。 年几何矣?《战国策》 有专门表示疑问的词 先生休矣。《战国策》 甚矣,汝之不惠。《列子》
• 句尾语气词“已”和“矣”作用相近, 可理解为“了”。 • 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史记》 • 上古“已”和“矣”在语音上并不相同, 所表达的语气也不完全相同。“已”不 是报道新情况,而是表限制语气,即说 话人认为只能如此。
• 表示疑问语气的句尾语气词:乎、与(欤)、 邪(耶) • 1、可以用在是非问句尾、选择问句尾、特 指问句尾。 • 用于是非问,相当于“吗” • 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战国策》 • 子非三闾大夫与?《楚辞》 • 用于选择问,相当于“呢” • 夫古之为臣者,于此乎?于彼乎?《原臣》 • 求之欤?抑与之欤?《论语》
• 耳(尔) • 1、用于句末,表示限止语气,相当于“罢 了”,有“不过如此”之义。 •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 • 口耳之间,则四寸耳。《荀子》 • 2、还可以表示确定语气,作用和“也、矣” 相同,可译为“了”或“呢” • 庄王围宋,军有七日之粮尔。《公羊传》

十五语气词和词头词尾PPT文档共33页

十五语气词和词头词尾PPT文档共33页
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十五语气词和词头词尾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古汉语通论语气词;词头词尾

古汉语通论语气词;词头词尾

第二十九页,共50页。
第三十页,共50页。
第三十一页,共50页。
第三十二页,共50页。
第三十三页,共50页。
第三十四页,共50页。
第三十五页,共50页。
第三十六页,共50页。
第三十七页,共50页。
第三十八页,共50页。
第三十九页,共50页。
第四十页,共50页。
第四十一页,共50页。
第四十二页,共50页。
第四十三页,共50页。
第四十四页,共50页。
第四十五页,共50页。
第四十六页,共50页。
第四十七页,共50页。

第四十八页,共50页。
第四十九页,共50页。
第五十页,共50页。
第一页,共50页。
第二页,共50页。
第三页,共50页。
第四页,共50页。
第五页,共50页。
第六页,共50页。
第七页,共50页。
第八页,共50页。
第九页,共50页。
第十页,共50页。
第十一页,共50页。
第十二页,共50页。
第十三页,共50页。
第十四页,共50页。
第十五页,共50页。
第十六页,共50页。
第十七页,共50页。
第十八页,共50页。
第十九页,共50页。
第二十页,共50页。
第二十一页,共50页。
第二十二页,共50页。
第二十三页,共50页。
第二十四页,共50页。
第二十五页,共50页。
第二十六页,共50页。
第二十七页,共50页。
第二十八页,共50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2)用于名词前 )
五蠹》 有政若此,国必乱也。——《韩非子 五蠹》 政若此,国必乱也。 《韩非子五蠹 友于兄弟,施于有 为政》 友于兄弟,施于有政。——《论语 为政》 《论语为政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2、其——形容词词头 ——形容词词头 ——动词词头 3、言——动词词头 ——动词词头 4、于——动词词头 ——动词词头 5、薄——动词词头
1、矣、已
矣,是一个表示动态的陈述语气词。 是一个表示动态的陈述语气词。 主要作用是把事物发展的现阶段作为 新的情况告诉人们——“了”。 新的情况告诉人们 了
鸡既鸣矣。——《诗经 齐风 鸡鸣》 齐风鸡鸣 鸡既鸣矣 《诗经齐风 鸡鸣》 吾知所以距子矣 公输》 吾知所以距子矣。——《墨子 公输》 《墨子公输 使人索扁鹊,扁鹊已逃矣 喻老》 使人索扁鹊,扁鹊已逃矣。——《韩非子 喻老》 《韩非子喻老 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君能补过,衮不废矣。——《晋灵公不君》 《晋灵公不君》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王力在《汉语史稿》 王力在《汉语史稿》(中)里将汉语複音词 里将汉语複 的构成归纳为三类:( :(一 连绵字,( ,(二 的构成归纳为三类:(一)连绵字,(二)词根 加词头、பைடு நூலகம்尾,(三)仂语的凝固化。指出:上 加词头、词尾,(三 仂语的凝固化。指出: ,( 古的词头、词尾大部分没有沿用下来, 古的词头、词尾大部分没有沿用下来,而中古以 后又有一些新兴的词尾。但是,词头、 后又有一些新兴的词尾。但是,词头、词尾在汉 语中是不多的,在构词法上不占很重要的位置。 语中是不多的,在构词法上不占很重要的位置。 (346页,中华书局,1980)
5、乎、欤(与)、耶 )、耶 ——疑问语气词 (邪)——疑问语气词
乎,纯粹的疑问语气
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战国 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 赵策》 策赵策》 赵策 此龟者,宁其死留骨而贵乎? —— 此龟者,宁其死留骨而贵乎 庄子秋水 秋水》 《庄子 秋水》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2、惟(唯、维) “惟”(字又作维、唯)可作为 句首语气词,也可作为句中语气词。
(1)引出主语或时间 ) 诗经召南 鹊巢》 召南鹊巢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诗经 召南 鹊巢》 鹊有巢, 鸠居之。 尚书泰 惟十有三年春,大会于孟津。—— 《尚书 泰 十有三年春,大会于孟津。 誓上》 誓上》
欤(与)、耶(邪):疑问语气 )、耶 ):疑问语气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邪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邪? —— 庄子逍遥游 逍遥游》 《庄子 逍遥游》 商君曰: 子不说我治秦与 商君曰:“子不说我治秦与?” ——《史记 商君 《史记商君 列 传》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廉蔺列传》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史记 廉蔺列传 《史记廉蔺列传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2)表示期望的语气 )
廉蔺列传》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之。——《史记 廉蔺列传》 大王与群臣孰计之。 《史记廉蔺列传
(3)用于句中,引出谓语 )用于句中,
蚩尤惟作乱。 吕刑》 蚩尤惟作乱。——《尚书 吕刑》 《尚书吕刑
(4)用于句中,帮助表示判断语气 )用于句中,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6、然、如、尔、若、焉、乎——词 、 词 的样子、 尾,......的样子、......地 的样子 地
辛垣衍怏然不悦。 ——《战国策赵策 赵策》 辛垣衍怏然不悦。 ——《战国策赵策》 天油然布云, 作雨,苗浡然 天油然布云,沛然作雨,苗浡然兴之 梁惠王上》 油然: 矣。——《孟子 梁惠王上》(油然:云气上 《孟子梁惠王上 升的样子。沛然:水奔流之貌。浡然: 升的样子。沛然:水奔流之貌。浡然:兴起之 貌。)
微管仲, 宪问》 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论语 宪问》 被发左衽矣。 《论语宪问 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 僖公五年》 也。——《左传 僖公五年》 《左传僖公五年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2)表示委婉语气 )
昭王南征而不复, 昭王南征而不复,君其问诸滨。——《左传 僖公 问诸滨。 《左传僖公 四年》 四年》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语气词连用
官爵可买,则工商不卑也矣。 官爵可买,则工商不卑也矣。 —— 《韩非 也矣 五蠹》 子五蠹》 五蠹 子曰: 莫我知也夫 也夫! 论语卫灵 子曰:“莫我知也夫!” —— 《论语 卫灵 公》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乎哉!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孟子 梁 《孟子梁 惠王上》 惠王上》 今老矣,无能为也矣 也矣。 今老矣,无能为也矣。——《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
古代汉语通论: 古代汉语通论:
语气词、词头、 语气词、词头、词尾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语气词
所谓语气助词是不能充当句子成份,也 不能表示句子成份之间的关系,其作用 是表达各种不同的语气,如:提顿、陈 述、祈使、疑问、感叹等的词。
古汉语的语气词按其位置可分句首、句中、 古汉语的语气词按其位置可分句首、句中、 句尾三种。古代汉语常见的语气助词有:“也” 句尾三种。古代汉语常见的语气助词有: 、“矣”、“哉”、“夫”、“唯”、“其” 等。
3、哉、夫
感叹语气词,表强烈感叹! 感叹语气词,表强烈感叹! 有是哉 子之迂也!——《论语子路》 有是哉,子之迂也!——《论语子路》 君哉,舜也!——《孟子滕文公上》 舜也!——《孟子 滕文公上》 滕文公上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陈涉世家》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 陈涉世家》 感叹语气(稍弱) 夫,感叹语气(稍弱)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子罕》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论语 子罕》 南人有言曰: 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 论语子路 子路》 夫! —— 《论语 子路》
五子》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伪古文尚书 五子》 邦本,本固邦宁。 《伪古文尚书五子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3、其 、
“其”作为语气词可用于句首,也可用于句 其 作为语气词可用于句首, 中,表示一种委婉肯定或推测。 表示一种委婉肯定或推测。
(1)表示推测语气 恐怕、 )表示推测语气——恐怕、大概 恐怕
子路率尔而对。 先进》 子路率尔而对。——《论语 先进》 《论语先进 列子御风而行, 善也。 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庄子逍遥游 逍遥游》 《庄子 逍遥游》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 《 卫风氓 经卫风 氓》 卫风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韩愈《答李翊书》: 韩愈《答李翊书》 始者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 始者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 人之志不敢存,处若忘,行若遗, 人之志不敢存,处若忘,行若遗,俨乎 其若思,茫乎其若迷。当其取于心而注 其若思,茫乎其若迷。 其若迷 预手也,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 预手也,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 其观于人,不知其非笑之为非笑也。 哉!其观于人,不知其非笑之为非笑也。
荀子劝学 劝学》 口耳之间,则四寸耳。——《荀子 劝学》 口耳之间,则四寸耳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史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项羽本纪》 记项羽本纪》 项羽本纪 嚭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国 嚭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 越语》 语越语》 越语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诗经》中的“有”、“其”、“言”、“于”、 诗经》中的“ “薄”等是无实义的词头,先秦文献中的“然”、“乎” 等是无实义的词头,先秦文献中的“ 、“尔”、“焉”、“如”是作词尾。 是作词尾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1、有——名词词头 、 名词词头
(1)用于朝代、邦国、部族等专有名词前 )用于朝代、邦国、 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 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 —《尚书 召诰》 召诰》 《尚书召诰 何忧于有苗?——《尚书皋陶谟》 何忧于有 《尚书 皋陶谟》 皋陶谟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年几何矣?——《战国策赵策》 年几何矣 ——《战国策赵策》
(疑问句,表疑问的主要是专门表疑问 疑问句, 的词。 虽帮助表疑问语气, 的词。“矣”虽帮助表疑问语气,但主要 作用仍是表示某一情况将要如此或已经如 此)
——表限止语气 2、耳、尔——表限止语气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如是者亦有年,犹不改。然后 如是者亦有年,犹不改。 识古书之真伪, 识古书之真伪,与虽正而不至焉 昭昭然白黑分矣,而务去之, 者,昭昭然白黑分矣,而务去之, 乃徐有得也。 乃徐有得也。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 汨汨然来矣 其观于人也, 来矣。 也,汨汨然来矣。其观于人也,笑 之则以为喜,誉之则以为忧,以其 之则以为喜,誉之则以为忧, 犹有人之说者存也。 犹有人之说者存也。如是者亦有 浩乎其 然后浩乎 沛然矣 年,然后浩乎其沛然矣。
(3)加强反问语气 )
一之谓甚, 可再乎? 僖公五年》 一之谓甚,其可再乎?——《左传 僖公五年》 《左传僖公五年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 谁曰然?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然?——《左传 隐 《左传隐 公元年》 公元年》 欲加之罪, 无辞乎? 僖公十年》 欲加之罪,其无辞乎?——《左传 僖公十年》 《左传僖公十年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三、词头
词尾
汉语属于词根( 汉语属于词根(干)孤立语,缺少词形变 孤立语, 是依靠词序来表达语法关系的。 化,是依靠词序来表达语法关系的。但不是说 汉语就一点形态变化也没有。在《诗经》那个 汉语就一点形态变化也没有。 诗经》 时代,汉语的词也是有词头和词尾的, 时代,汉语的词也是有词头和词尾的,今天的 合成词中也有一类是有词头词尾的, 合成词中也有一类是有词头词尾的,常见的词 头是“ 例如: 老师” 老虎” 头是“老 —” 例如:“老师”、“老虎”中 即是,常见的词尾是“ 的“老”即是,常见的词尾是“— 子”,例 鞋子” 钉子”中的“ 即是。 如:“鞋子”、“钉子”中的“子”即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