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

合集下载

主要自然灾害及其分布

主要自然灾害及其分布

二、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
1、热带气旋
(1)概念 (2)形成条件 A、有广阔的暖洋面。 B、下热上冷的不稳定大气层结 (大气层在垂直方向上结构的简称) (3)等级的划分
(3)台风 A、多发的季节 B、台风形成的源地 C、灾害特征
D、台风影响的地区
台风、飓风与龙卷风的区别?
飓风和台风其实是一回事,都是指风 速达到33米/秒以上的热带气旋,只是因为 发生的地域不同,才有了不同的名称。出 现在西北太平洋和我国南海的强烈热带气 旋被称为“台风”;发生在大西洋、加勒 比 海和北太平洋东部的则称为“飓风”。印 度洋上则称为“旋风”。统称“热带强烈 风暴” 飓风与龙卷风不能混淆。后者的时间 很短暂,属于瞬间爆发,最长也不超过数 小时。此外,龙卷风一般是伴随着飓风而
成因: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 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发生整体顺坡下滑的现象。 分布:世界上很多国家都不同程度地遭受 过滑坡的危害,中国、美国、日本、意大利、 瑞士、奥地利、印度、捷克、斯洛伐克等是受 滑坡危害比较严重的国家。 主要危害:常常表现在对房屋和其他工程 设施、耕地、农作物所造成的破坏和河道阻塞。
【阅读思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03年12月26日早晨5点28分,伊朗东南 部古城巴姆遭受强烈地震袭击。这次地震震级 在里氏6级以上,死亡人数超过3万。巴姆古城 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而今巴姆古城的大部分 建筑已被地震摧毁。地震还切断了巴姆的水、 电和天然气供应,使成千上万人失去了家园。
(1)伊朗为什么多发地震?
筑物的破坏程度的指标是什么?如何确
定?
烈度:表示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 坏程度。 注意:①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 ②一般来说:震级越大,烈度越 大。除此之外,烈度还与震源深度、震中 距、地质结构和地面建筑等有密切关系。

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1

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1

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1学习目标: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或形成条件、特点、危害以及分布,自然灾害的自然特征。

教学重点:理解各种气象灾害的危害教学难点:各种气象灾害的的原因及其时空分布课前预习热带气旋、干旱、寒潮等气象灾害1.热带气旋(1)概念:发生在_______的深厚的______涡旋。

以____ 海域最多。

(2)形成条件:a广阔的_______,海水蒸发量大;b_________的不稳定大气层结。

C足够的–(3)台风:①中心附近平均最大风力在_____以上的热带气旋。

②结构与天气:a台风眼b外围大风区C漩涡风雨区③发生时间: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_______月最为频繁。

④多发地区:__________北部及沿海地区,中国__________、日本和东南亚国家,_________和美国东部海岸。

⑤影响:2.干旱(1)定义:因长时期_______或_________而造成空气干燥、___________的一种象。

(2)成因:由较长时间的__________或________引起。

(3)危害:水分不足以维持生产、______需要,甚至危及人和动植物的______。

(4)旱灾①特征:__________的自然灾害。

②多发地区:发生在降水不稳定的_______________地区。

______、亚洲和大洋洲的__________是旱灾频率较高地区3.寒潮(1)定义:一种大范围__________活动。

(2)成因:高纬度冷气团向_______方向猛烈冲击。

(3)时空分布①时间:深秋到_____季节。

②空间:北半球_____纬地区。

(4)影响:短期内气温_____,并伴有_____、雨雪、______等现象;有时还带来暴风雪、_____等恶劣天气。

课堂自主探究:1、热带气旋的概念及形成条件,并进一步思考在此条件下如何形成?2、热带气旋的分类。

3、热带气旋与台风有什么不同?4、台风的概念、多发季节、源地、灾害特征、影响大的地区,移动路径。

原创2: 1.2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

原创2: 1.2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

岛弧 喜马拉亚山脉
海岸山脉
红海 东非大裂谷
马里亚那海沟
生长边界与消亡边界
生长边界
消亡边界
岩石圈
软流层
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内部 地壳比较稳定
板块交界处
消亡边界 (碰撞)
生长边界 (张裂)
陆陆碰撞 陆洋碰撞 裂谷、海洋
褶皱山脉
海沟、岛弧 海岸山脉
【疑难点拔】板块消亡边界及地表形态
大陆地块
边缘海
岛弧
海沟 大洋壳
全球75%的火山、80%的 地震、2/3的台风和海啸 以及风暴潮
人口集中、经济发达
灾害损失严重
简介环球自然灾害带?
环球自然灾害带 北纬20°-50°
全球水旱灾害、风暴潮灾害、台风灾害最严重 的地区
全球山地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地区(地形复杂、 地势高差大)
自然灾害的群发和群聚现象
自然灾害相对集中地发生在某个时段或某个区域内
自然灾害类型齐全,主要有地震、干旱、洪涝、台风、热浪、寒潮、沙 漠化、水土流失等。灾害分布广泛,灾害损失巨大。其中中国、日本、 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等国灾害频繁
欧洲 自然灾害类型相对较少,低温灾害特别是雪灾比较严重
非洲 北美洲
自然灾害类型较少,以旱灾为主,旱灾引发蝗虫灾害。由于人口压力过 大,引起严重的土地退化、沙漠化现象。旱灾主要分布于热带草原地区
四、病害、虫害和鼠害等生物灾害
(一)病害
农作物
稻瘟病 小麦锈病 棉花枯萎病 烟草炭疽病
森林
杨树烂皮病 松疱锈病 溶叶病 泡桐丛枝病
(一)病害
(1)类型 (2)发病原因
气候变异造成的不良环境使得作物对病害抗性降低 外来病原体入侵
(3)危害 使农作物、树木染病从而枯萎 甚至死株,导致大面积农田、森林被毁坏

原创1: 1.2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

原创1: 1.2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

为什么季风区、江河下游平原经常发生洪涝灾害?
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季风区降水年内分配不均(集中在 夏季),降水年际变化大,容易引起洪涝灾害。河流中 下游地区,通常汇聚了多条支流,水量较大,而且在 地势低平处流速缓慢,因此多曲流、易淤塞,容易发 生洪涝灾害。
病害、虫害和鼠害等生物灾害
生物灾害的发生主要是由生态系统失调产生。 在生物圈中,主要由生态系统失调产生的生物 灾害包括病害、虫害、鼠害、赤潮等。
降水不稳定的干旱、半干旱地区
非洲、亚洲、大洋洲内陆地区是旱灾频率较高的 地区
非洲是旱灾最严重的地区
干旱和旱灾是否属于同一概念?
【提示】 不是。干旱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旱灾是一种因干 旱而形成的灾害,也就是说干旱是旱灾的致灾因子。只有当 干旱危及到人类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时,才称得上是旱灾。 湿润地区也可能发生旱灾。
危害
病害使农作物、树木染病从而枯萎甚至死 株,导致大面积农田、森林被毁坏
小麦锈病
2.虫害和鼠害
(1)农作物虫害 ①常见的:_蝗__虫___、黏虫、水稻螟、棉铃虫等。 ②危害最大的:__蝗__虫__。
(2)森林虫害 ①常见:松材线虫、_松__毛__虫__、杨树蛀干害虫、泡 桐大袋蛾等。 ②最具危险性的:_松__材__线__虫__。
(2)地震构造示意
⑶震级与烈度
震级:表示地震的大小
①它与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 ②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因为一次地震释放多少能量是 一定的); ③一般而言,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7级以上的 地震会造成重大损害。
烈度:表示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
①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 ②一般来说:震级越大,烈度越大。 除此外,烈度还与震源深浅、震中距、地质结构和地 面建筑等有密切关系。

《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

《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
• 人类不合理活动频繁的山区
中国的滑坡、泥石流自学指导:
❖1、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成因 ❖2、时间分布特点 ❖3、空间分布特点 ❖4、灾害的严重后果
我国滑坡、泥石流分布
我国是世界上滑坡,泥石 流分布广泛、爆发频繁、 规模巨大的国家之一。
指出我国滑坡、泥 石流分布的主要地 区?归纳滑坡、泥 石流的危害。
地形条件:山区坡陡谷深。 地貌条件: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 植被条件:植被覆盖率较差及人类对植被的破坏。 气象条件:多暴雨或冰雪融水。
持续暴雨后,应格外警惕滑坡现象的发生。 华北山地、黄土高原、川滇山地和青藏高原东 南部山地,是我国泥石流的主要发育地区。
中游流通区多位狭窄陡 深的峡谷,谷床纵坡坡 降大,使泥石流能够迅 猛直泻
时间分布特点 (1)泥石流:与集中降水的时间规律相一致,具有
明显的季节性规律(原因:爆发时受连续降雨、暴雨, 尤其是特大暴雨的激发)
(2)滑坡:表现出常发性,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 一般在雨季或春季冰雪融化时多发,尤其是大雨、暴雨、 久雨中更多。
空间分布特点:主要发生在山区。 从太行山到秦岭,经鄂西、四川、云南到藏东一带滑 坡发育密度极大;青藏高原以东的第二级阶梯,特别是 西南地区为我国泥石流、滑坡灾害的重灾区。
舟曲泥石流
2010年7日夜至8日凌晨,地点: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 舟曲县 起因:暴雨引发山洪泥石流冲进县城
舟曲泥石流
舟曲泥石流
舟曲泥石流
舟曲泥石流
舟曲泥石流
滑坡和泥石流的爆发主要取决于
地质地貌背景、水文气象条件(降水量、降水强度和 流速);植被发育程度;人类活动强度
• 地势起伏大,岩性脆弱,岩石风化破碎 易 • 坡陡流急,气候干湿季分明、降水集中多 发 局地暴雨 区 • 地表植被覆盖较差,水土流失严重

课件2:1.2.2 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课件2:1.2.2 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风暴潮
谢谢观看!

教室内:迅速钻入课桌椅下;或用书包护住头部,迅速逃 往墙角或靠近承重墙,避开吊灯及风扇; 建筑物附近:护住头部,逃往较开阔地带,然后蹲下或趴 倒;避开高大建筑,特别是有广告牌、玻璃幕墙的建筑; 山坡地带:避开山脚、陡峭的山坡;寻找并躲避在结实的 障碍物下;如遇到崩塌或滑坡等情况,要向垂直于滚石的 方向跑,切不可顺着滚石方往山下跑地。震灾害死亡人口
造成人员伤亡。
看滑坡示意图,分析滑坡可以分为几个组成部分?
滑坡体向下滑动时在斜坡顶 部形成的陡壁称为滑坡壁
滑坡体向下滑后在斜坡上形 成的阶梯状地形称滑坡阶梯 岩体、土体下滑的底面为滑动面 滑动的岩块、土体称为滑坡体
2、泥石流
(1)概念:是由暴雨或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 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2)特征:突然爆发的流体沿着陡峻的山沟前推后用、 奔腾而下;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大量泥沙石 块冲出沟外,漫流堆积。(具有明显的突 发性特征)
(3)发生的条件 一是地形陡峻;二是有丰富的松散物质;三是短时间内 大量水流。 (4)危害
在很短的时间内,流出数十万乃至数百万立方米的物质, 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 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当地震发生时,人们首先感到地面上下跳动还是左右或前后 晃动?为什么? 地震发生后产生地震波,而地震波分,纵波速度比横波 速度快大约1.7倍。 所以,人们先感到到纵波,再感到横波。
3、震级与烈度
(1)震级:表示地震的大小(里氏震级30倍/级) 注意: ①它与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 ②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因为一次地震释放多少能量是 一定的)。 ③一般而言,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7级以上的地震 会造成重大损害。

第二节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

第二节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
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 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
泥石流
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 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 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地形陡峻、具有丰富的松 散物质以及短时间内有大 量水流 地形陡峻、有丰富的松散物 质、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的 山地丘陵地区 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 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 民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 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是地震易发区,地 4、分布: 中海一喜马拉雅地带和环太平洋地带是 世界主要地震带
(二) 滑坡和泥石流 1、滑坡
(1)概念: 是山地斜坡 上不稳定的 岩体与土体, 在重力作用 下沿一定滑 动面整体向 下滑动பைடு நூலகம்地 质现象.
(2)形成条件 ①岩体破碎 ②地势起伏较大 ③植被覆盖差 (3)多发区 ①山地丘陵区 ②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 (4)危害: 破坏和掩埋坡上和坡下的农田、 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
(二) 干旱
1、 干旱 (1)概念: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量少而造成 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 (2)成因:由较长时间的气候波动或气候异变 引起。 (3)分布:地域非常广,有时会波及整个国家 或部分大陆
2、旱灾
(1)概念 在某些地区,较长的时间内降水异常偏少, 引起水分极度缺乏,不足以维持人们生产生 活需要,甚至危及人和动植物的生存,严重 阻碍经济发展,就酿成旱灾。 (2)特征:旱灾是一种渐发性的自然灾害。 (3)多发地区:发生在降水不稳定的干旱、半 干旱地区。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内陆地区 是旱灾频率较高地区。
(二).虫害和鼠害
1、农作物虫害 ①常见害虫:蝗虫、黏虫、水稻螟、棉铃虫 ②危害最大的害虫:蝗虫 2、森林虫害 ①常见害虫:松材线虫、松毛虫,杨树蛀干害虫、 泡桐大袋蛾 ②最具危险性的虫害:松材线虫 3、鼠害重灾区:农田、牧场及森林。 4、成因:有害生物特点:繁殖快、适应能力强适宜 繁殖的气候条件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的天敌减少

地质灾害的成因

地质灾害的成因
流的地区是(A ) A.陡峭的沟谷山区 B.平原地区 C.我国西北干旱地区 D.地表植被覆盖好的地区 2、泥石流灾害频发的地区,其气候特征往往 是 ( D ) A.终年高温多雨 B.终年高温少雨 C.四季分明,降水均匀 D.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
三、洪涝、风暴潮等水文灾害
1、洪涝 (1)形成的原因
• 三.赤潮的危害 • 一是大量赤潮生物集聚于鱼类的鳃部,使 鱼类因缺氧而窒息死亡 。 • 二是赤潮生物死亡后,藻体在分解过程中大 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导致鱼类及其它海洋 生物因缺氧死亡,同时还会释放出大量有害 气体和毒素,严重污染海洋环境,使海洋的 正常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的破坏 • 三是鱼类吞食大量有毒藻类。
对人们生命财产、生命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中游流通区多位狭窄 陡深的峡谷,谷床纵 坡坡降大,使泥石流 能够迅猛直泻
下游堆积区的地 形为开阔平坦的 山前平原或河谷 阶地,使碎屑物 有堆积场所
形成区位于河流上游, 多为三面环山、一面 出口的瓢状或漏斗状, 地形比较开阔、周围 山高坡陡、山体破碎、 植被生长不良
2、风暴潮
(1)概念:由强烈大气扰动,如热带气旋、
温带气旋、气压聚变、寒潮过境等引起的海面 异常升高,海水漫溢上陆的的现象。
注:台风风暴潮主要侵袭太平洋、印度洋和西北 大西洋沿岸地区,中国、孟加拉国、美国是世界 上受风暴潮危害最严重的三个国家。
(2)两种风暴潮(由热带气旋引起或温带气旋
引起,从发生季节、特点、地区进行比较。)
蝗灾
赤潮
• 一.概念: 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 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 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 生态现象。赤潮是一个历史沿用名,它并不 一定都是红色,实际上是许多赤潮的统称。 • 二.成因: • 1.海水富营养化是赤潮发生的物质基础和首 要条件 。

自然灾害习题学案——学生版

自然灾害习题学案——学生版

1.1自然灾害及其影响一、单项选择题:1781年冰冰岛拉基山火山喷发,其产生的有毒气体和饥荒使冰岛人口减少了解1/5;1815年印尼坦博拉火山喷发导致9.2万人死亡;1985年哥伦比亚鲁伊斯火山一次中等规模喷发也造成了2.3万人死亡。

据此回答1-3题。

1.火山喷发()A.不属于自然灾害 B.属于孕灾环境C.属于致灾因子D.不属于自然异变2.火山喷发时岩浆是沿着地壳的线状裂隙流出,形成玄武岩高原的是()A.哥伦比亚的火山B.印尼的火山C.台湾的火山D.日本的火山3. 材料中三次火山喷发造成的人员伤亡数不同,最不可能的原因是()A.致灾因子强度不同B.人口密度不同C.抗灾救灾投入不同D.太阳高度不同4.下列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A .2006年2月2日,山西寺河煤矿发生瓦斯爆炸,造成23名矿工遇难,53人一氧化碳中毒。

B.2006年1月31日,香港旅行团在埃及胡尔加达城市发生车祸,造成14人死亡C.2005年11月26日,江西九江发生5。

7级地震,至27日已死亡13人D.某一地区发生连续性暴雨据史料记载,晋咸和三年(328年),榆次:雨雹破瓦,折木,苗嫁荡然。

据此回答5~7题。

5.材料中的自然灾害属于( )A .气象灾害 B.水文灾害 C. 生物灾害 D. 地质灾害6.在晋咸和三年的雨雹灾害中,主要造成的影响是( )A.人员伤亡 B.财产损失 C.自然资源损失 D.环境受到污染7.榆次位于陕西省,自然灾害频发的原因是()A.位于黄土高原,地形崎岖 B.季风气候大陆性强,气温降水变率大C.受太行山脉的影响,降水量大 D.位于非季风区,气候要素多变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2004年月12月29日发布的消息,北京时间2004年12月26日零时9分,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8.9级地震,至发消息时,至少造成8万人死亡。

据此回答8-10题。

8.苏门答腊岛附近(东六区)海域发生地震时,当地时间为()A.26日2时9分 B.25日22时9分C.25日零时9分 D.26日23时9分9.当地震发生时,地球位于运行轨道的()A.近日点附近 B.远日点附近 C.春分点附近 D.秋分点附近10.下列属于地震灾害受灾体的是()A.桥梁、厂矿 B.沉损船只 C.粮食作物 D.滑坡和泥石流二、综合题:11.阅读下表,回答有关问题:)写出孕育表中各灾害的地球表层环境,火山爆发、地震,水灾,热带风暴。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和分布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和分布

中心附近风力在12级以上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 中心附近风力在12级以上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 12级以上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
07海南 海南
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该台风对涉及区域造成 的重要影响。( 。(6 的重要影响。(6分)
不利影响:强风暴雨、洪涝灾害、地质灾害, 不利影响:强风暴雨、洪涝灾害、地质灾害,对人民 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造成严重损失。 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造成严重损失。 有利影响:丰沛降雨量, 有利影响:丰沛降雨量,可大大缓解此时南方地区伏 旱造成的旱情。( 。(2 旱造成的旱情。(2分)
4.防御 防御
• • • •
加强防护林建设; 加强防护林建设; 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合理使用水资源,提高利用率。 合理使用水资源,提高利用率。
分析旱灾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自然 原因 气候:气温、 气候:气温、降水量及时间 变化 其他: 其他:植被等 不合理利用方式:污染、 不合理利用方式:污染、浪 费等 人口、城市、 人口、城市、农业 等
我国泥石流多发 地区的分布 我国沙尘暴的产 生原因和分布 广西旱灾的分布 特点和自然原因 地震的分布
经纬网涂层 沙尘暴的遥感影 象图 广西2010年4月 年 月 广西 旱情分布 海地和智利地震 分布及板块分布
2010年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年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试卷类别 分 及题号 值 6 江苏21江苏 22 上海39 上海 上海49上海 51 2 10 考查的基本知识 呈现方式
4.危害 危害
• 狂风 • 暴雨 • 风暴潮
有利影响:带来丰富降水,缓解旱情; 有利影响:带来丰富降水,缓解旱情; 降温; 降温;

第二节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

第二节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
第二节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
一.热带气旋、干旱、寒潮等气象灾害 1.热带气旋 (1)概念: 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的深厚的低气 压涡旋。 (2)形成条件 有广阔的暖洋面 下热上冷的不稳定大气层结 概念: 中心附近平均最大风力在12级以 上的热带气旋。 组成 外围大风区、漩涡风雨区和台 (3)台风 部分: 风眼 危害: 带来狂风、暴雨、风暴潮,破坏 力很强
(2)鼠害
重灾区:农田、牧场
世界两条最大自然灾害带的比较
主要 形成原因
自然灾害带
自然灾害
自然地
理原因 ①板块交界处→多
人文地
理原因
环太平洋沿 岸几百千米
Hale Waihona Puke 地震、火山、 火山、地震→多海
宽的自然灾
害带
台风、海啸、 啸;②热带、副热
风暴潮等 带海域→台风→风 暴潮
人口集中,
经济发达
灾害带
主要
形成原因 自然地 理原因 ①不同气候带的 人文地 理原因
2.风暴潮 发生在热带气旋或温带气旋与高纬度 (1)概念: 地带冷暖空气交互影响的地区,由于强烈的大风 扰动,引起海岸水面异常升高,海水漫溢上陆的 现象。 (2)种类 发生季节 台风引起的 风暴潮 夏 春 秋 秋 特 点 分布地区
来势猛、速度快、 受台风影响 强度大、破坏力强 的沿岸地区 增水过程相对平缓 中纬度沿海 地区
2.滑坡和泥石流
概念: 山坡上不稳定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 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地质现象 岩体比较破碎 形成条件 地势起伏较大 (1)滑坡 植被覆盖较差
多发地区: 山地丘陵区和工程建设频繁地区 影响滑坡强 滑坡体位置越高、体积越大, 度的因素: 移动速度越快、移动距离越远, 滑坡的活动强度就越高,危害 程度也越大。

自然灾害的地理分布及其成因

自然灾害的地理分布及其成因

自然灾害的地理分布及其成因自然灾害是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挑战,它们在地球上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而这些分布特点往往与地理环境的各种因素密切相关。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地震。

地震多发生在板块交界处,这是因为板块运动导致地壳岩石产生变形和应力积累,当应力超过岩石的承受极限时,就会引发地震。

例如,环太平洋地震带就是太平洋板块与周围多个板块相互碰撞的区域,这里地震活动极为频繁。

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则是由于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挤压形成的。

火山活动也有其特定的地理分布。

大多数火山集中在板块边缘,尤其是俯冲带附近。

比如日本,就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上,拥有众多的活火山。

此外,一些热点火山则分布在板块内部,它们的形成与地幔柱的活动有关。

洪涝灾害在地理分布上,通常与气候和地形密切相关。

在季风气候区,由于夏季风的不稳定,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容易导致雨季时出现洪涝。

比如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丰富,加上地势较为平坦,河流流速较慢,排水不畅,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而在一些沿海地区,风暴潮也可能引发洪涝,如孟加拉国,由于地势低平,且常受飓风影响,洪涝灾害频繁。

干旱灾害在副热带高压控制的地区较为常见,比如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地区和澳大利亚的中西部。

这些地区常年受下沉气流影响,降水稀少,蒸发旺盛,容易形成干旱。

此外,在一些内陆地区,远离海洋,水汽难以到达,也容易出现干旱,如我国的西北地区。

台风主要发生在西北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的热带和副热带海域。

这些地区的海洋表面温度高,为台风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能量。

当台风登陆时,会给沿海地区带来狂风、暴雨和风暴潮,造成巨大的灾害。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就是台风经常光顾的地方。

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多发生在山区。

山区地势陡峭,地质构造复杂,在暴雨或地震等因素的诱发下,容易发生山体滑坡和泥石流。

我国的西南山区就是滑坡和泥石流的多发区。

寒潮是一种大范围的冷空气活动,主要影响中高纬度地区。

学案5:1.2.2 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学案5:1.2.2 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第二节自然灾害的形成和分布(二)【学习目标】掌握1.主要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分布及危害,2.世界主要灾害带的位置和所发生的自然灾害。

3认识给出图像数据中所显示的自然灾害的分布情况,4.区别泥石流与滑坡、干旱与旱灾等概念。

【自主学习】二、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1.地震(1)定义:地壳中积累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会突然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并以17 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成为地震。

(2)震级:表示地震释放18 大小的等级。

(3)烈度:表示地面遭受地震的程度。

影响因素a震级b震源深浅 c 震中距d地质构造e地面建筑(4)地震带:环19 地震带和20 地震带。

(5)地震构造a.图中C为④________、B为⑤________、BC为⑥____________、AB为⑦__________。

b.D位于⑧________线上,是指地面⑨____________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

2.滑坡和泥石流(1)滑坡和泥石流的概念、形成条件和危害类型滑坡泥石流概念山地斜坡上不稳定的21 ,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

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2)影响滑坡强度因素 a 滑坡体23 b 滑坡体24 c 滑坡体25d 滑坡体移动26探究(结合课本知识,解决下列问题)1.日本多地震的原因各是什么?2.简述滑坡和泥石流的异同点?随堂检测1.地震震级大小取决于()A.震源深浅B.释放的能量多少C.破坏程度D.震中距远近2.下列有关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部分地震的发生与火山活动有关B.岩石发生断裂引起地震的地方叫震中C.5级以下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D.震级越大,烈度就越大3.天津距唐山约105千米,唐山大地震发生时,两地的震级和烈度(地面所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程度)()A.两地的震级和烈度都相同B.唐山的震级和烈度比天津大C.唐山和天津烈度相同D.两地震级相同,但唐山地震烈度比天津大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类活动可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B.山西汾河谷地、陕西渭河平原是我国主要地震带之C.一个7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60个5级地震D.火山喷发是地球上特有的自然现象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损失,同时我国人为原因造成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

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第一中学:地理组第二节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教学方案设计】【新课导入】你听说过下面这些词语或谚语么?"春雨贵如油”、"倒春寒”、"寒露风”、"哑巴灾”、"白灾”和"黑灾”、"白昼如夜,相对不相见”、"秋七月飞蝗蔽天,积地尺余厚”、"座座山头走蛟龙,条条沟口吹喇叭”、"五害之属水为大”、"不冒烟的森林火灾”。

你知道以上描述的是哪些自然灾害类型么?这些自然灾害又是如何形成的呢?你知道这些自然灾害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么?【教学建议】本节介绍了四大圈层中的共11种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或形成条件)、特点、危害以及分布,并通过图文结合,展示了世界主要的两大灾害带,同时穿插介绍了自然灾害的特征(自然属性)。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突破本节课的重点难点:1.自然灾害的类型教师可以出示各种不同类型自然灾害的图片或各种自然灾害的影视资料、纪录片片段,让学生从展示的图文资料中概括出自然灾害的名称并思考这些自然灾害可以如何分类。

也可以让学生列举自己了解或经历的自然灾害,汇总后学习小组内进行梳理、归纳,对自然灾害进行分类。

2.自然灾害的成因(或形成条件)可以通过教学模型、影视短片、动画模拟自然灾害形成等方式直观展示各类自然灾害的形成过程,然后通过思考、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归纳总结各类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或形成条件。

3.自然灾害的危害通过向学生展示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的图文、影视(例如《后天》、《完美风暴》等)、灾害记录片(如汶川地震记录片《震撼世界的七日》)等资料,结合实例剖析讲解,让学生明确各类自然灾害的危害。

4.自然灾害的分布及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通过向学生出示"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分布图”、"世界台风、飓风、风暴潮分布图”、"世界主要洪水分布图”等一系列教学挂图,明确各类自然灾害在世界*围的分布,并要求学生进一步归纳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1.2世界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和分布

1.2世界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和分布

世界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和分布2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学生得以拓展对自然灾害的认识;2、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信心;二、教学关键:由地震这一主题出发,从不同角度提出相关问题,为更好地解决问题做准备。

三、教学方法:主要运用讨论法和范例法,以培养学生综合、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来展开教学活动。

四、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技术作为研究工具和交流工具,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体现技术使用和学生学习之间的联系。

五、教学过程一、主要的自然灾害(一)地质灾害1.地震地震是地壳中岩层积累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承受限度,岩层便会突然断裂或错动,使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引起地表的震动。

主要分布:在板块交界处的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和环太平洋地带。

危害:给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直接和间接的危害和损失,尤其是强烈的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地震的大小用震级表示,它与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烈度指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

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

烈度的大小与震级、震源深浅、震中距、地质构造和地面建筑等有关。

2.滑坡滑坡是山体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与土块,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下滑的地质现象。

主要分布在山地丘陵区和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

影响因素:滑坡体的位置高度、体积、移动速度、移动距离。

成因:高低起伏的地表在重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下形成。

危害:破坏或掩埋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

3.泥石流泥石流:山区沟谷中有暴雨、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的特殊洪流。

影响因素:地形陡峻,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以及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的地区。

危害:堵塞江河,摧毁村庄和城镇,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二)水文灾害海洋自然环境发生异常或激烈变化,导致在海上或海岸发生的灾害称为海洋灾害。

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灾害概述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教案湘教版5

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灾害概述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教案湘教版5

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灾害概述11.2 自然灾难的类型与分布[导入]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明白了:自然灾难孕育在地球的不同圈层中,而各圈层中的物质运动和专门变化分别形成了不同的自然灾难。

每一种自然灾难都有各自的形成缘故与地域分布规律。

而气象灾难是全球各类自然灾难中最严峻的灾难,那么什么是气象灾难?气象灾难又有哪些类型呢?请大伙儿看课本第一小节。

一、气象灾难[引入]:大气圈中,高低压的强弱及其操纵范畴的大小、连续时刻的长短和移动路径的不同,都可能引起降水、气温等天气要素的频繁波动,产生突变,这种突变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以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截了当或间接的损害,称为气象灾难。

要紧的气象灾难有台风、暴雨、洪涝、洪涝、寒潮等。

下面我们第一来了解一下洪涝这种气象灾难。

(一)洪涝1.洪涝的概念投影[点拨]:从以上材料中能够看出洪涝是一个突出的世界性问题。

洪涝是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

2.洪涝的危害[点拨]:洪涝的危害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阻碍经济进展和社会安定。

3.洪涝的分布读“受旱灾和缺粮威逼的非洲”图[点拨]:旱灾常常发生在降水不稳固的洪涝、半洪涝地区。

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内陆地区是世界发生旱灾频率较高的地区,其中非洲是旱灾最严峻的地区。

(二)洪涝1.洪水灾难[点拨]:洪水灾难是指由于暴雨或冰雪融解以及水利工程失事等缘故引起的江河湖泊水量增加,水位急剧上涨,水流冲出天然水道或人工堤坝所造成的灾难。

2.雨涝灾难[点拨]:指因大雨、暴雨或连续降雨使低洼地区埋住、渍水的现象。

雨涝要紧危害农作物生长,造成作物减产或绝收,破坏农业生产以及其他产业的正常进展。

[引申]:洪水灾难和雨涝灾难的区别雨涝要紧由大雨、暴雨引起,因此常和洪水灾难有紧密关系。

二者在概念上的区别是,洪水灾难指的是因暴雨急流或河湖泛滥所造成的灾难;雨涝是指因渍水、埋住造成的灾难。

雨涝要紧危害农作物生长,造成农作物减产或绝收;洪水除危害农作物外, 还破坏房屋、建筑、水利工程设施、交通设施、电力设施等,并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

课前预习导学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课堂合作探究
KEQIAN YUXI DAOXUE KETANG HEZUO TANJIU
四、病害、虫害和鼠害等生物灾害
1.病害 (1)病害的类型:常见的农作物病害有稻瘟病、小麦锈病、棉花枯 萎病、烟草炭疽病等;常见的森林病害有杨树烂皮病、松疱锈病、溶 叶病、泡桐丛枝病等。 (2)发生原因:与作物所处的环境有关,气候变异等造成的不良环境 使得作物对病害抗性降低 ;外来病原体入侵也是病害流行的主要原因。 (3)危害:使农作物、树木染病从而枯萎甚至死株,导致大面积农田、 森林被毁坏。
课前预习导学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课堂合作探究
KEQIAN YUXI DAOXUE KETANG HEZUO TANJIU
3.寒潮
预习交流 2
寒潮属于哪种天气系统?我国寒潮是如何定义的? 提示:属于冷锋天气系统。我国气象局规定,凡是气温在 24 小时内 下降 10 ℃以上,且在这一天内 ,最低气温又在 5 ℃以下的,就称为寒潮。
根据释放能量的大小,一次地震 只有一个震级
震级是产生烈度的基础;震级也是决定烈度大小的最基本因素
(4)分布:板块的交界处地壳不稳定,是地震易发区。地中海—喜马 拉雅地带和环太平洋地带是世界主要地震带。
课前预习导学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课堂合作探究
KEQIAN YUXI DAOXUE KETANG HEZUO TANJIU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课前预习导学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课堂合作探究
KEQIAN YUXI DAOXUE KETANG HEZUO TANJIU
(1)台风的破坏力主要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 提示:台风的破坏力主要是由强风、 暴雨和风暴潮三个因素引起的 , 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 (2)台风会带来哪些危害? 提示:强风可以吹翻船只,吹倒建筑物、高空设施,吹落高空物品造 成人员伤亡。 台风带来的暴雨强度大,易引发洪涝灾害,导致城市、 村庄、 农田、道路等受淹,甚至被冲毁。暴雨还可能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 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风暴潮会导致潮水漫溢,海堤溃决,冲 毁房屋和各类建筑设施,淹没城镇和农田,造成海岸侵蚀、海水倒灌、土 壤盐渍化以及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台风是“百害而无一利”吗? 提示:台风并不是“百害而无一利”,其带来丰沛的降水,可以缓解高 温酷暑和旱情,增加水库的蓄水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计划第周星期共5课时第节2009年月日课题:第二节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课型:新课【教学目标】1、理解主要自然灾害种类的含义以及孕育它们的自然圈层;2、图文结合,简述干旱、地震、热带气旋、洪涝等自然灾害的成因、特点和危害;3、通过地图分析,能够阐述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规律。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1、列举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2、运用地图,说明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3、结合实例,简述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缺勤登记:【板书设计】第二节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教师教、导过程设计【讲授过程】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自然灾害孕育在地球的不同圈层中,而各圈层中的物质运动和异常变化分别形成了不同的自然灾害是全球各类自然灾害中最严重的灾害,那么什么是气象灾害?气象灾害又有哪些类型呢?请大家看课本第一小节。

一、气象灾害(一)热带气旋我国民间习惯上把热带气旋统称为台风。

1、概念: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的深厚的低气压涡旋从气流来看,北半球逆时针,南半球顺时针。

2、分类:(国际标准)3、形成条件①广阔的暖洋面,海水温度在26.6°C以上,提供热带气旋高温、高湿的空气;②有下热下冷的不稳定大气层结,促使空气上升及水汽凝结致雨。

4、结构及其天气(P7图1.10)台风眼:无风、少云和干暖;旋涡风雨区:最强烈的降水,并伴随大风;外围大风区:风速从外向内增加、无降水5、发生季节:全年,以7—11月最为频繁6、源地: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热带和副热带海域,以西北太平洋最多。

7、分布:①南北半球大洋西北部的热带和副热带海域;②主要影响区域:太平洋的中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印度洋的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地区,大西洋的加勒比海和美国东部海岸;③西北太平洋和南印度洋发生频率最高。

8、灾害特征:狂风、暴雨,产生风暴潮。

[学生活动]:那么台风是怎样形成的呢?台风造成的灾害多出现在哪些地区?请大家首先阅读课本相关内容。

[学生活动]:请同学对照课本P7图1.9和图1.10(相当于热带气旋的横剖面和纵剖面图)互相对比,可找出对应的区域,分析为什么台风不同部位会有不同的天气状况?为什么天气预报中说“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而不说“台风中心最大风力”?[学生活动]:请同学们看课本图P11说明:(1)台风在世界范围的分布情况; (2)台风的主要源地和主要影响区域。

据此可分析台风造成的损失巨大的原因是什么?9、移动路径判断(图1.11):受大气环流运动方向的影响。

如西北太平洋台风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向西北方向移动。

(北半球向西北、南半球向西南)[引申]:每年夏秋季节,我国沿海地区频受台风袭击,台风在我国登陆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广东、台湾、海南、福建等省。

沿海其他省区也都受到过台风的袭击,就连内陆地区也受其影响,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损失。

(二)干旱干旱是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

1.干旱和和旱灾干旱概念:旱灾成因:两个条件,一是一段较长的时间内降水异常偏少(干旱);二是引起水分极度缺乏,不足以维持人们生产生活需要,甚至危及人和植物的生存,严重阻碍经济发展2.旱灾的特点: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渐发性的特点。

3.旱灾的分布:降水不稳定.....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热带草原地区)。

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内陆地区,其中非洲最最严重。

而热带雨林和热带沙漠区发生频率较低。

——在气候湿润、经济、人口密度大的地区,干旱更容易酿成旱灾。

[学习方法]判断旱灾的标准:致灾因子——干旱;受灾体——人、畜、农作物。

(三)寒潮1.寒潮概念:2.寒潮形成原因:形成寒潮的强冷气团聚积在高纬度的寒带,当冷气团向暖气团方向猛烈冲击时,就爆发寒潮。

3.影响寒潮强度的因素:冷空气与受影响地区温度之差越大强度越大。

4.寒潮的影响:短期内气温骤降,并伴有大风、雨雪、霜冻,有时还带来暴风雪、沙暴等。

5.我国寒潮的定义:6.寒潮的危害:寒潮最大的危害是在农业生产方面。

对农作物而言,秋末暴发的寒潮和初春寒潮带来的大风和降温天气,容易使我国北方和南方的晚秋作物和春播作物倒伏和受冻;在北方草原地区,暴风雪不仅覆盖草场而断绝牲畜食物来源,还会导致牲畜受冻死亡。

此外,寒潮对电讯、交通等方面也有破坏作用。

[学生讨论]:那么干旱和和旱灾是不是一回事呢?[设问]: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我国南方地区降水多,但是夏秋季连续一个月不降水就形成严重的旱灾,而非洲的埃塞俄比亚连续一个月不降水却不成灾?(四)其他气象灾害1、冻害:(霜冻害、冻害、积雪、冻雨、结冰等5种)气温从0℃以上骤降到0℃以下,或冬季或早春一段时间低于多年平均值,造成植物伤亡和经济损失,影响交通和电讯中断。

2、冷害:0℃以上,但低于农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环境环境温度,作物生长期延迟或损害。

江南春季烂秧天气,称为“倒春寒”;秋季两广和闽南的低温冷害,称为“寒露风”;这种灾害不易被人们觉察,素有“哑巴灾”之称。

3、雾灾:水平能见度低于1千米时称为大雾,1—10千米时称为轻雾。

影响交通,雾中的一些污染物影响人体健康,农作物缺乏光照,影响生长和病害,小麦抽穗时遇上三天以上的大雾易引起赤霉病。

4、雹灾:春末夏初或夏末初秋的过渡季节对流发展旺盛,积雨云中的冰块降落。

来势猛,强度大,常伴有狂风暴雨,农作物受损害,人畜和地面设施受损害。

多发在中纬度内陆地区,山区多于平原,每日12—18点是最易活动时间。

5、雪灾:降雪多、积雪厚或雪层维持的时间长引起阻塞交通、危害通讯、输电设施,牧区牲畜死亡、牧民生病、断炊,草原区称为“白灾”。

6、风灾:均风力6级,瞬时风力8级以上为大风,有时会造成人员伤亡、失踪,主要破坏房屋、车辆、船舶、树木、农作物及通信、电力设施等。

7、雷电:发生在积雨云中的雷击、闪电的局地对流天气现象,常与狂风暴雨相伴。

影响人畜、森林火灾,毁建筑物、输电线路、电气机车,飞机等飞行安全,干扰无线电通讯等。

第二课时二、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一)地震说明:绝大部分地震都是构造地震1、构造地震的形成原因:2、构造地震示意(纵波:速度快,图中为辐射线,人们会左右摇晃;横波:速度慢,图中为以震源为中心的同心圆,人们会上下颠簸)。

3、震级与烈度(1)震级:表示地震的大小(2)烈度:表示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

?一般来说:震级越大,烈度越大。

除此之外,烈度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结构和地面建筑等有密切关系。

4⑵按震源深度划分(右表)⑶按成因分:构造地震(多且大,占90%以上)、火山地震(占7%)、塌陷地震(少且小)。

5、造成的影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社会影响深远、降御难度大。

7、地震带:地震多分布于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呈带状分布。

⑴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

全长2万多千米,集中了世界15%的地震,主要是浅源地震和中源地震。

⑵环太平洋地震带: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交界处及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集中了世界上80%的地震,包括大量的浅源地震、90%的中源地震、几乎所有的深源地震和全球大部分的特大地震。

地震、火山活动在空间分布上基本一致,因为二者都是地壳活动的产物,都是循着现在地壳运动活跃的地带云集,呈带状分布。

(二)滑坡和泥石流1、滑坡:(1)概念、成因:⑵发生条件: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较差。

⑶多发区:山地丘陵区和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⑷影响强度的因素:滑坡体位置(高)、体积(大),强度(高)。

⑸危害:破坏或掩埋坡上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

[学习方法] 滑坡灾害多发区的原因分析:自然原因:⑴地形条件:地势起伏大的山地丘陵;⑵物质条件:物质破碎,多断裂;⑶植被条件:差。

人为原因:⑴增加了地势的起伏;⑵堆放大量碎屑物质;⑶破坏植被。

2、泥石流⑴概念: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⑵特征——突发性特征:表现为一是突然爆发的液体沿着陡峻的山沟前推后拥、奔腾而下;二是在很短时间内将大量泥沙石块冲出沟外,漫流堆积。

⑶发生条件:①地形陡峻;②有丰富的松散物质;③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

⑷危害: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学习方法] 如何判断泥石流多发的地区⑴地形——陡峻的山地,沟深坡陡;⑵物质——松散:一是风化、侵蚀作用,二是地震造成的破碎,三是人类排放的废渣;⑶大量水流——短时间内;⑷植被——差。

[背景知识]诱发泥石流的人类活动①修建铁路、公路、水渠以及不合理的开挖;②弃土、弃渣的堆放;③乱砍滥伐,山坡失去植被保护,加重水土流失。

[思考P13]1、震级是反映地震本身能量的大小,一次地震释放的能量是一定的,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能;而烈度是反映地面实际受影响的程度,它与震级大小、地质构造、震源深度、震中距、建筑物等有关,所以一次地震有多个烈度。

2、通过列举实例,说明人类活动的加剧,日渐成为地质灾害的重要诱因。

人类活动包括采矿、工程开挖、蓄水排水、堆填加载、乱砍滥伐等,这些活动破坏了斜坡的稳定条件,或者增加了灾害发生的物质条件,增加了灾害发生的可能和强度。

3、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主要取决于:地质地貌背景(包括地形地貌、新构造运动的强度和方式、岩土体的工程地质类型、地质构造的复杂程度等);水文气象条件(包括降水量、降水强度和流速);植被发育程度;人类活动强度。

因此,断裂构造发育、新构造运动活跃、地震剧烈、岩层风化破碎、山体失稳、不良地质现象密集、正负地形高差悬殊、山高谷深、坡陡流急、气候干湿季分明、降雨集中并多局地暴雨、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的山区,现代冰川(尤其是海洋性冰川)盘踞的高山地区,人类不合理活动频繁的山区,都容易发生滑坡3、其他主要地质灾害⑴地面塌陷:由于自然或人为活动地表岩体或土体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而造成破坏房屋、铁路、公路、堤坝等工程设施。

动力因素主要有地震、降雨以及地下开挖采空、大量抽水等。

⑵地裂缝:地表岩体开裂,成裂缝,大部分是由于地震、火山喷发、构造蠕变活动引起,也有由于崩塌、滑坡、地面沉降、岩土膨缩、黄土湿陷以及水的渗蚀、冻融等原因。

主要危害房屋与工程安全。

三、洪涝、风暴潮等水文灾害(一)洪涝1、两种类型:洪水(暴雨洪水、山洪、融雪洪水、冰凌洪水);涝渍(雨涝、内渍)[背景知识]分析涝渍灾害的形成条件一是水的来源;二是水的排出;三是水的下渗;四是水的蒸发。

如三江平原内涝严重原因分析:一是河流众多,且常有凌汛发生;二是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三是有多年冻土,地表水难以下渗;四是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3、危害探究活动:通过图1、20说明洪涝灾害有哪些危害?的伤亡,有时会引起瘟疫和传染病的爆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