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排血量的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生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部分)与参考答案

《生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部分)与参考答案

《生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部分)及参考答案第1章绪名词解释:1、兴奋性:机体感受刺激产生反应的特性或能力称为兴奋性。

2、阈值:刚能引起组织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该组织的阈强度,简称阈值。

3、反射:反射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

第2章细胞的基本功能名词解释:1、静息电位:是细胞末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

2、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是细胞接受适当的刺激后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快速而可逆的电位倒转或波动。

3、兴奋-收缩-偶联:肌细胞膜上的电变化和肌细胞机械收缩衔接的中介过程,++是偶联因子。

称为兴奋-收缩偶联,Ca第3章血液名词解释:1、血细胞比容:红细胞占全血的容积百分比。

2、等渗溶液: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称为等渗溶液。

例如,0.9%NaCI溶液和5%葡萄糖溶液。

简答题:3、什么叫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其生理意义如何?答:渗透压指溶液中溶质分子通过半透膜的吸水能力。

晶体渗透压:概念:由晶体等小分子物质所形成的渗透压。

生理意义:对维持红细胞内外水的分布以及红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起重要作用。

胶体渗透压:概念: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所形成的渗透压。

生理意义:可吸引组织液中的水分进入血管,以调节血管内外的水平衡和维持血容量。

4、正常人血管内血液为什么会保持着流体状态?答:因为抗凝系统和纤溶系统的共同作用,使凝血过程形成的纤维蛋白不断的溶解从而维持血液的流体状态。

5、ABO血型分类的依据是什么?答:ABO血型的分型,是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存在A抗原和B抗原分为A型、B 型、AB型和O型4种血型。

6、简述输血原则和交叉配血试验方法。

(增加的题)答:在准备输血时,首先必须鉴定血型。

一般供血者与受血者的ABO血型相合才能输血。

对于在生育年龄的妇女和需要反复输血的病人,还必须使供血者与受血者的Rh血型相合,以避免受血者在被致敏后产生抗Rh抗体而出现输血反应。

即使在ABO系统血型相同的人之间进行ABO输血,在输血前必须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连续心排血量[cco]监测的意义贾树山讲解

连续心排血量[cco]监测的意义贾树山讲解

CO生理学原理(每搏量的调节)⑨
心肌收缩力
心肌的变性肌力状态 心肌纤维缩短和舒张的速度
CO生理学原理(每搏量的调节)⑩
增强心肌收缩性的因素
兴奋交感神经→收缩↑ 心率↑ 抑制副交感神经→心率↑ 使用增强心肌收缩性的药物
抑制心肌收缩性的因素
兴奋副交感神经→收缩 ↓ 心率↓ 抑制交感神经→阻断儿茶酚胺 心肌缺血、梗死,低氧血症和酸中毒 使用抑制心肌收缩性药物
Hb
9
SaO2(%)
100
SvO2(%)
75
9
Grams
100
%
52
%
病例研究:稳定的血压和心排量并 不反映 SvO2 的改变
患者,男,59 岁,进行冠脉搭桥 CABG
和瓣膜置换后
病例研究:心排量改变 而 SvO2 不变
心排量的改变可能没 有临床意义
总结
相关实验证实CO-CCO数据的一致性 有创CCO不易反复进行,缺乏对病人
CCO的临床意义和应用②
连续心排量和 SvO2 的临床应用
提供对心脏功能的自动、连续的评估 排除了手动 Bolus 测定心排量的需要 提供更多的最新的信息来预防危象 发生病情变化时,马上干预 评估病人对于干预的反应
CCO的临床意义和应用③
分析临床CCO的原则
坚持临床病人个体差异性原则 综合其他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分析 对有心内异常压力、分流和心律失
PAWP/LAP正常值: 6~12 mmHg
CO生理学原理(每搏量的调节)⑥
后负荷
定义:心室收缩期射血进入体循环或肺 循环时心肌纤维的压力或阻力,它受心 室容量、室壁厚度、外周血管阻力等因 素影响。

2021年《生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部分)及参考答案

2021年《生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部分)及参考答案

《生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部分)及参考答案欧阳光明(2021.03.07)第1章绪名词解释:1、兴奋性:机体感受刺激产生反应的特性或能力称为兴奋性。

2、阈值:刚能引起组织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该组织的阈强度,简称阈值。

3、反射:反射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

第2章细胞的基本功能名词解释:1、静息电位:是细胞末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

2、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是细胞接受适当的刺激后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快速而可逆的电位倒转或波动。

3、兴奋-收缩-偶联:肌细胞膜上的电变化和肌细胞机械收缩衔接的中介过程,称为兴奋-收缩偶联,Ca++是偶联因子。

第3章血液名词解释:1、血细胞比容:红细胞占全血的容积百分比。

2、等渗溶液: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称为等渗溶液。

例如,0.9%NaCI溶液和5%葡萄糖溶液。

简答题:3、什么叫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其生理意义如何?答:渗透压指溶液中溶质分子通过半透膜的吸水能力。

晶体渗透压:概念:由晶体等小分子物质所形成的渗透压。

生理意义:对维持红细胞内外水的分布以及红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起重要作用。

胶体渗透压:概念: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所形成的渗透压。

生理意义:可吸引组织液中的水分进入血管,以调节血管内外的水平衡和维持血容量。

4、正常人血管内血液为什么会保持着流体状态?答:因为抗凝系统和纤溶系统的共同作用,使凝血过程形成的纤维蛋白不断的溶解从而维持血液的流体状态。

5、ABO血型分类的依据是什么?答:ABO血型的分型,是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存在A抗原和B抗原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4种血型。

6、简述输血原则和交叉配血试验方法。

(增加的题)答:在准备输血时,首先必须鉴定血型。

一般供血者与受血者的ABO血型相合才能输血。

对于在生育年龄的妇女和需要反复输血的病人,还必须使供血者与受血者的Rh血型相合,以避免受血者在被致敏后产生抗Rh抗体而出现输血反应。

护士三基试题集名词解释

护士三基试题集名词解释

1。

心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搏出的血量称为每分输出量。

通常说的心输出量指每分输出量.2.败血症:病菌进入血液,并在其中大量生长繁殖,造成机体严重损伤,引起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

3。

人工自动免疫:是用人工方法接种菌苗、疫苗或类毒素等物质,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来获得免疫力的方法。

4。

发热: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正常0.5℃).5.炎症: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

6.临床前预防:又称二级预防,即在临床前期做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使疾病有可能及早治愈或不致加重.7.药物血浆半衰期:是指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用t1/2表示。

8.隐性黄疸:指患者血清胆红素虽已超过正常范围但仍在34.4 umol/L以下,巩膜和皮肤尚无可见的黄染。

9.细胞凋亡:是由体内外因素触发细胞内预存的死亡程序而导致的细胞死亡过程,是与坏死不同的另一种细胞死亡形式。

10。

血压:是指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动脉血压。

11.稳态:在外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机体内环境各种理化因素的成分、数量和性质所达到的动态平衡状态。

12。

有效通气量:平静呼吸时,每分钟进入肺泡参与气体交换的气量称为肺泡通气量(即有效通气量).13。

抗体:在抗原刺激下由浆细胞产生的具有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14。

组织性缺氧:因组织中毒、细胞损伤等因素引起组织细胞利用氧障碍引起的缺氧。

15.脑死亡:近代认为死亡应当是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的永久性丧失,整体死亡的标志是脑死亡,即全脑功能的永久性消失。

16。

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散的内分泌细胞和某些神经细胞所分泌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

17。

免疫球蛋白: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上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18.缺氧:当组织得不到充足的氧或不能充分利用氧时,组织的代谢、功能甚至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19.发热: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正常0.5℃)。

生理学名词解释

生理学名词解释

绝对不应期:在组织细胞受到刺激发生兴奋后的一个较短时间内,无论给予多么强大的刺激,都不能产生新的兴奋的时期。此期组织细胞兴奋性为零。
相对不应期:在绝对不应期后,组织的兴奋性逐渐恢复,用较强的刺激,组织细胞可能产生新的兴奋,这一时期称相对不应期,此期兴奋性小于正常。
局部兴奋:阈下刺激也能引起膜去极化,但这种去极微弱,达不到阈电位水平,只局限于受刺激的部位称为局部兴奋。
等长收缩:肌肉收缩时只有肌肉张力增加而无肌肉长度缩短的一种形式。
等张收缩:肌肉收缩时只有肌肉长度缩短而无肌肉张力变化的一种形式。
单收缩:实验条件下,给予肌肉单个刺激,先是产生一次动作电位,接着出现一次迅速而短暂的肌肉收缩,这种形式的肌肉收缩称为单收缩。
强直收缩:实验条件下,给予肌肉的刺激频率达到一定数值时,可是各个单收缩发生融合;这种收缩形式称强直收缩,包括不完全和完全强直收缩。
凝血因子: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凝过程的物质。
溶血:红细胞膜破裂,血红蛋白逸出,失去其正常功能,称为溶血。
4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中按一定方向周而复始流动。
工作细胞:具有收缩功能的心房肌和心室肌细胞。
自律细胞:心内特殊传导组织中具有自动节律性兴奋的细胞。
自动节律性:心肌细胞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条件下,自动的产生节律性兴奋和收缩的特性。
自身调节:指组织细胞在不依赖于外来神经或体液调节情况下,自身对刺激发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反馈调节:由受控部分发生信息而影响控制部分活动的调节方式。
神经—体液调节:人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直接或间接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成为神经调节的一个传出环节,使反射传出道路的延伸,这种调节称为神经—体液调节。

急救名词解释

急救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急救护理学:是以现代医学、护理学理论为基础,研究各类急性病、急性创伤,慢性疾病急性发作以及危重病人抢救与护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2.院前急救:是指急危重症病人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救护,包括呼救、现场初步复苏、途中监护和安全运送。

3.重症加强治疗病房:是以救治急危重症病人为中心的医疗组织形式,是急救医疗服务系统的重要部分,也是收治危重病人的主要场所之一。

4.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是由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诊治、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和各专科的“生命绿色通道”为一体的急救网络。

5.院前急救:是指在医院之外的环境中对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的伤病者进行现场救护、转运及途中救护的统称,是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中的首要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

6.急诊分诊:是指快速对急诊病人进行分类以确定治疗或进一步处理的优先次序的过程。

7.成批伤:是指同一致伤因素,引起三人以上同时致伤或中毒。

8.二级分诊:通过收集更多的细节信息,测量客观生命体征和相关检查来评估那些看起来较稳定的病人。

9.三级分诊:是指病人在等候就诊时监测病人的情况,当有证据显示病人的病情改变时重新进行分诊。

10.发热:是指病理性体温升高,由致热源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可见于多种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疾病。

11.弛张热:是指体温高低不等,昼夜之间体温波动范围较大,常超过1℃,但最低温度仍在正常体温以上。

12.间歇热:是指体温突然上升后持续几小时又突然下降至正常,以后间歇数小时或1~2日后体温又突然升高,反复发作,如此高热与无热交替出现。

13.回归热:是指体温突然升高,可达39度以上,持续数日后降至正常,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周期性地交替出现,也称再发热。

14.昏迷:是由于大脑皮层及皮层下网状结构发生高度抑制而造成的最严重的意识障碍,即意识持续中断或完全丧失,是高级神经活动高度抑制的表现。

临床上将昏迷分为浅昏迷和深昏迷两种。

生理学名词解释问答题

生理学名词解释问答题

名词解释:1.稳态:细胞外液是机体的内环境,稳态是机体的内环境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2.单纯扩散:小分子由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的自行跨膜转运,属于最简单的一种物质运输方式,不需要消耗细胞的代谢能量,也不需要专一的载体。

3.易化扩散:指非脂溶性物质或亲水性物质,如氨基酸、糖和金属离子等借助细胞膜上的膜蛋白的帮助顺浓度梯度或顺电化学浓度梯度,不消耗ATP的跨膜转运。

4.兴奋性: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到刺激时发生兴奋反应(动作电位)的能力或特性。

5.阈刺激:在刺激延续时间和对时间变化率保持中等数值下,引起组织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为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

6.阈电位:当膜电位去极化达到某一临界值时,就出现膜上的Na+大量开放,Na﹢大量内流而产生动作电位,膜电位的这个临界值称为阈电位。

7.血浆渗透压:包括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血浆渗透压主要由晶体渗透压构成。

8.生理性止血:是由血管、血小板、血液凝固系统、抗凝系统及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共同完成的。

小血管损伤,血液从血管内流出数分钟后出血自行停止的现象。

用出血时间表示,反映生理止血功能的状态。

9.血型:指血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

10.凝血酶原激活物:凝血酶原激活物为Ⅹa、Ⅴa、Ca2+和PF3复合物,它的形成首先需要因子x的激活。

根据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始动途径和参与因子的不同,可将凝血分为内源性凝血和外源性凝血两条途径。

11.期前收缩:在心室肌的有效不应期后,下一次窦房结兴奋到达前,心室受到一次外来刺激,则可提前产生一次兴奋和收缩。

12.代偿间歇: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往往会出现一段较长的心室舒张期。

13.心动周期: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

由于心室在心脏泵血活动中起主要作用,所以心动周期通常是指心室活动周期。

14.自律性:心肌细胞能够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条件下,自动地发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称为自动节律性,简称自律性。

15.心输出量:每分钟左心室或右心室射入主动脉或肺动脉的血量。

心排血量监测方法

心排血量监测方法

- 影响Bolus心排量测定 的技术因素
如何获取准确的Bolus 心排量?
正确的操作
快速平稳的 , 必须在 4 秒钟内将 10 毫升注射液注射到肺动脉导管的 近端腔内; 两次注射需间隔70秒以上.

正确的导管位置

导管必须正确位于肺动脉主段末端,才能获取准确的心排 量, 必须确定以下事项: - 正确的右房波 - 正确的肺动脉波形 - 标准的球囊充气容量
PICCO
--- 脉搏指示剂连续心排量测定
VIGILEO
--- 未经校准的脉搏轮廓分析技术
微创性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
PICCO --- 脉搏指示剂连续心排量测定
PICCO监测仪是德国PULSION公司推出的新一代容量监测仪 (同类设备:LiDCO Plus)。 技术原理:结合了经肺温度稀释技术和动脉脉搏波形曲线下 面积分析技术。该监测仪采用热稀释方法测量单次的心排量, 并通过分析动脉压力波形曲线下面积来获得连续的心排量。 相比于Swan-Ganz,其创伤较小,只需要一根中心静脉导管 和动脉导管,无需使用右心导管。
用“一致平均”的方法保 证准确性
最常采用的经验是: 删除热稀释曲线较差的测量值和 / 或报警时的测量值; 至少用3次心排量值进行加权平均; 最好由一个人操作; 删除和平均值相差 10 %以上的测 定值.
影响CO测定的主要因素
影响因素 冰水温度误差1度 温水温度误差1度 指示剂从冰水中拿出15秒 指示剂从冰水中拿出30秒 5ml注射液误差0.5ml 10ml注射液误差0.5ml 温水注射的同时, 快速输液 呼吸周期影响 不正确的计算常数 体外循环之后 1-10 分钟 体外循环之后 30 分钟 •总的潜在结果: 打冰水法测出的 CO值为5.6, CO可能的误差% ±2.7% ±7.7% 温度增加0.34 ±0.16度 温度增加0.56 ±0.18度 ±10% ±5% CO降低30-80% 变异率在29-58%, 最高达70% 1-100% 10-20% 最高达9% 实际值范围在 4.37 --- 6.83 L/min

心脏每收缩一次排出的血量

心脏每收缩一次排出的血量

问医生
无需注册免费咨询10分钟回复
其他 3 条热心网友回答
lileiaimei520 网友推荐 2010-11-26 23:11
每一次心跳,也就是说心脏每收缩一次排出的血量,称每搏出量,正常成人为60毫升~70毫升。

每搏搏出量乘以每分钟的心跳数为每分钟的排血量,称为心排血量。

心排血量与机体新陈代谢水平相适应,是衡量心脏泵功能的一个基本指标,它与人体的大小成比例,也可因性别、年龄及其它生理情况而不同。

如健康成年男性静息状态下,心输出量约为5升~6升/分,女性平均低10%左右;而剧烈运动时可高达25升~35升/分。

决定心排血量的主要因素与心室收缩力、前后负荷状态、心率快慢、心室收缩协调性及心脏结构完整性是密切相关的。

前面提到每搏搏出量,它是如何测知的呢?我们知道,心室舒张末期,回心血液充盈量最大,此时心室容积称为舒张末期容积;心室射血期末,容积最小,称为收缩末期容积。

舒张末期容积与收缩末期容积之差,即为搏出量。

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称为射血分数(EF),所以射血分数是由舒张末容积减去收缩末容积,除以舒张末容积而得来。

在评价心脏泵血功能时,射血分数比每搏搏出量和心排出量更为全面、准确。

它是反映心功能的一个指标,射血分数正常(正常值≥58%),说明心功能正常。

某些疾病引起的心肌收缩无力,如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时,通过射血分数即可反映出来
思玉而刚 2010-11-26 23:17
正常。

陈紫焰 2010-11-26 23:18
健康成年人的射血分数是55%—65%。

《急救护理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急救护理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急救护理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1.急救护理学:是以现代医学、护理学专业知识为基础,研究急危重症病人抢救护理的一门新学科。

2.院前救护:是指急危重症病人讲入医院前的急救护理。

研究范围包括院前救护理论与技术的研究。

3.ICU:是指专业医护人员将各类危重病人集中管理,应用现代化的医疗设施和先进的临床检测技术对病人迸行严密的监护、有力的治疗和护理,从而使病人能度过危险期,为康复奠定基础,提高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和治愈率。

4.急诊医疗服务系统:即院前救护、急诊室救治、重症监护治疗所形成的一个完整的系统。

5.B LS即基础生命支持:指当病人突然发生心搏、呼吸停止时,在缺少器械、药物的现场,可进行简单的人工通气和心脏按压对病人实施心肺复苏。

6.A IS即进一步生命支持:指对心脏、呼吸骤停病人实施BLS,进行初步复苏后或有条件的情况下,利用急救医疗器械和急救技术,建立和维持可靠的全人工气道通气和维持血液循环,包括氧疗和药物治疗。

7.急诊分诊:是根据病人的主诉、主要症状和体征进行初步判断,分清疾病的轻重缓急及隶属专科,以便安排救治程序及指导专科就诊的技术。

8.首诊医生:第一个接待急诊就诊病人的医生称为首诊医生。

9.医院感染:凡是住院病人和医院职工,因在医院期间遭受感染而引发的任何显示症状的疾病,不管受害对象在医院期间是否出现症状,均称为医院感染。

10.内生肌肝清除率(Ccr):指肾脏在单位时间内将若干毫升血浆中的内生肌酐全部清除的能力。

11.中心静脉压:插入右心房或在靠近右心房的上、下腔静脉处所测得的压力称为中心静脉压。

12.内源性感染又称自身感染:是指ICU病人自身存在的细菌引起的感染。

13.外源性感染称交叉感染:通常是指病原体来源于病人体外,如其他病人或医院中的工作人员、医院环境中存在的细菌,以及未彻底消毒灭菌或污染的医疗器械、血液、血液制品及生物制品等。

14.母婴感染:分她讨程中胎儿经胎盘或产道所发牛的感染。

心排血量监测方法

心排血量监测方法

a
2
心排量(CO)的调节
每搏量
心率
前负荷 后负荷 心肌收缩力 心室壁异常活动
a
3
CO增加的原因
CO减少的原因
心率增快 左心室容量增加(前负荷↑ ) 回心血量增加 外周血管扩张(后负荷 ↓) 内、外性儿茶酚胺
心率变慢(兴奋副交感) 前负荷↓ 后负荷↑ 心肌收缩性减退
a
4
CO与SvO2
directed balloon-tipped catheter. N Eng J Med 1970 ; 283 : 447
a
17
标准热稀释法(2)
运用染料/ 指示剂稀释原理, 利用温度变化作为指示剂. 将一定量的已知温度的液体, 通过导管快速注入右心房, 冰冷的液
体与心内血液混合, 使其温度降低; 由内置在导管里的热敏电阻感 知到这种温度的下降,得到一条相似的“时间-温度曲线”.
到动静脉氧差(A-vO2), 氧耗可以通过测量吸入、呼出氧浓度 和呼吸频率计算得到. 用以下公式即可得到心排血量:
CO = 氧耗(ml/min)× 100
%
CaO2-CvO2
正常动脉血氧含量为20 vol % ( vol % = 1ml O2/100cc) 正常混合静脉血氧含量为15vol % (vol % = 1ml O2/100cc) 正常氧耗为250ml/min
a
12
染料/指示剂稀释曲线(2)
a
13
染料/指示剂稀释法计算 心排量 (3)
应用 Stewart-Hamilton公式计算出心排血量:
CO =
I ××60
1
Cm ×t
K
其中:CO = 心排血量(l/min)
I = 注入的指示剂的量(mg)

吸入麻醉药的药动学及药效学

吸入麻醉药的药动学及药效学

橡胶中溶解度大
麻醉机上有橡胶
延长诱导期,苏醒缓慢
二、理化性质与分类
根据吸入麻醉药在常温常压下是挥发性液体还
是气体,分别称之为挥发性吸入麻醉药和气体吸入
麻醉药。
分配系数:指分压相等,即达到动态平衡时,
麻醉药在两相中浓度的比值。
★ 血/气分配系数(溶解度):
血 / 气分配系数是指在体温( 37℃ )条件下,
6
75 4.5
33
18.1 1.09
14.5
5.4 0.32
12.5
1.5 0.08
在紧急手术麻醉时,为加速麻醉诱导,可 以让病人吸入一些二氧化碳。 因为: ⑴二氧化碳可兴奋呼吸、增加肺通气量、加 速动脉血中麻醉药分压的上升;
⑵二氧化碳能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 从而加快脑内麻醉药分压的上升速度而加速麻 醉诱导。
★ 第二气体效应产生机理:
1.浓缩效应:高浓度气体吸入浓度愈高,由肺 泡向血中扩散的速度愈快,肺泡迅速缩小,低浓
度气体在肺泡中浓度迅速升高,即浓缩效应。
2. 增量效应:高浓度气体被大量吸收后,产
生较大负压,使肺通气量增加,吸入的混合气体
也增多,混合气体又可以带来一些低浓度气体, 即增量效应。
第二气体:1.66% O2 : N2 O: 31.66% 66.66%
1.麻醉药在血中的溶解度 常以血气分配系数表示。血气分配系数
越大,表示麻醉药在血中的溶解度越大(分
配系数,λ )。
2.心排血量(Q)
在通气量不变的条件下:
心排血量增加,肺循环血流量增加,血液摄取
药物增加,PA上升缓慢
休克等,心排血量减少,血液摄取药物减少,
PA、Pa、Pbr上升快 心排血量对吸入麻醉药的影响与溶解度有关, 对易溶性麻醉药影响明显。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测定的原理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测定的原理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测定的原理连续心排血量测定是一种用以测量心脏每次收缩后所排出的血量的方法。

这种方法被用于监测重症患者的心功能,并可用于指导治疗、评估治疗效果以及检测疾病的进展情况。

而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测定就是其中一种常见的测量方式。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测定的原理是基于心输出量等于每搏输出量与心搏数的乘积这一公式。

而每搏输出量,是指每次心脏收缩时排出的血量;心搏数,即心跳次数。

在测量过程中,我们需要通过脉搏波形的变化,来推测出每搏输出量的大小,并计算出心输出量。

在进行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测定之前,我们需要将一根测量导管插入至患者的股动脉或肱动脉。

测量导管中通有一根精细的、柔软的传感器,用以感受血流的压力脉动。

针对于脉搏指示心排血量测定,每搏输出量通常是由气囊式舒张压袖带所生成的反弹波形来推算。

当收缩压袖带被吹气时,阻断了股动脉或肱动脉的血流。

而当气囊从肢体上进行缓慢的放气时,动脉会在袖带范围内形成一个脉冲波,其振幅值与每搏输出量有关。

在测量的过程中,测量导管中的压力传感器会根据患者动脉中的脉搏波形变化,来刻画血流压力和血液体积的变化。

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一定程度的血流压力波峰时,此时代表着一个心跳的开始。

而当波峰达到最高点并开始下降时,此时表示心跳的收缩过程结束。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测量出每个心跳期间的每搏输出量,并据此计算出心输出量。

测量结果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分析和记录。

如果测量过程正确,那么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比较准确的心输出量数据。

这对于监测重症患者的心功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参考指标。

同时,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测定也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方法,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

《生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部分)及参考答案

《生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部分)及参考答案

《生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部分)及参考答案第1章绪名词解释:1、兴奋性:机体感受刺激产生反应得特性或能力称为兴奋性、2、阈值:刚能引起组织产生反应得最小刺激强度,称为该组织得阈强度,简称阈值。

3、反射:反射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所发生得规律性反应。

第2章细胞得基本功能名词解释:1、静息电位:就是细胞末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得电位差。

2、动作电位:动作电位就是细胞接受适当得刺激后在静息电位得基础上产生得快速而可逆得电位倒转或波动、3、兴奋-收缩—偶联:肌细胞膜上得电变化与肌细胞机械收缩衔接得中介过程,称为兴奋—收缩偶联,Ca++就是偶联因子。

第3章血液名词解释:1、血细胞比容:红细胞占全血得容积百分比、2、等渗溶液: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得称为等渗溶液。

例如,0.9%NaCI溶液与5%葡萄糖溶液。

简答题:3、什么叫血浆晶体渗透压与胶体渗透压?其生理意义如何?答:渗透压指溶液中溶质分子通过半透膜得吸水能力。

晶体渗透压:概念:由晶体等小分子物质所形成得渗透压。

生理意义:对维持红细胞内外水得分布以及红细胞得正常形态与功能起重要作用、胶体渗透压:概念: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所形成得渗透压。

生理意义:可吸引组织液中得水分进入血管,以调节血管内外得水平衡与维持血容量。

4、正常人血管内血液为什么会保持着流体状态?答:因为抗凝系统与纤溶系统得共同作用,使凝血过程形成得纤维蛋白不断得溶解从而维持血液得流体状态、5、ABO血型分类得依据就是什么?答:ABO血型得分型,就是根据红细胞膜上就是否存在A抗原与B抗原分为A 型、B型、AB型与O型4种血型。

6、简述输血原则与交叉配血试验方法。

(增加得题)答:在准备输血时,首先必须鉴定血型、一般供血者与受血者得ABO血型相合才能输血。

对于在生育年龄得妇女与需要反复输血得病人,还必须使供血者与受血者得Rh血型相合,以避免受血者在被致敏后产生抗Rh抗体而出现输血反应、即使在ABO系统血型相同得人之间进行ABO输血,在输血前必须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第4章生命活动得调控神经部分:名词解释:1、突触:指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并进行信息传递得部位。

生理学中药名词解释及论述

生理学中药名词解释及论述

稳态homeostasis:,原指内环境即细胞外液各项物理和化学因素的相对稳定状态即内环境的稳态。

现已扩展到各组织细胞、器官系统乃至整体生理功能的相对稳定状态。

稳态是维持细胞正常功能以及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机体中细胞直接接触和赖以生存的环境是细胞外液。

细胞从细胞外液中摄取养料、向其排出代谢产物并进行气体交换,故细胞外液被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去极化depolarization:,静息电位基础上,膜电位的减小或向0mv方向变化的过程或状态。

一定程度的膜去极化可提高细胞的兴奋性。

超极化hyperpolarization:,静息电位基础上,膜电位进一步增大或膜内电位向负值增大的方向变化的过程,膜的超极化通常可降低细胞的兴奋性。

兴奋-收缩耦联excitation-contraction coupling:肌细胞兴奋后可产生收缩。

把肌细胞的兴奋和肌细胞的收缩联系起来的中介过程称为兴奋收缩耦联。

前/后负荷preload:肌肉收缩前/后所承受的负荷。

这种负荷主要影响肌肉的初长度,在一定范围内增加肌肉的出长度可增强肌肉的收缩张力。

等长收缩isometric contraction:肌肉收缩时长度不变只有张力增加的一种收缩形式,如在有后负荷情况下,肌肉收缩张力自开始收缩后逐渐增大,倒可以克服后负荷为止,这段时间内肌肉收缩长度不变,属于等长收缩。

absolute refractory period,ARP绝对不应期:在组织接受前面一个刺激而兴奋后的一个较短时间内,任何强大的刺激都不能使其再次兴奋,即任何刺激均“无效”,这一段时期称为绝对不应期。

ejection fraction (射血分数):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

健康成年人在55%~65% 。

cardiac output (心输出量):每分钟一侧心室收缩射入动脉的血量,即每分输出量。

它等于搏出量乘以心率,正常成年人为5-6L,是一项心脏功能的基本指标。

急救护理学 名词解释

急救护理学 名词解释

1.急救护理学是以现代医学科学、护理学理论为基础,研究各类急性病、急性创伤、慢性疾病急性发作以及危重病人抢救与护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2.院前急救是指急危重症病人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救护,包括呼救、现场初步复苏、途中监护和安全运送.3.医院急诊科是接收、处理日常急诊就诊,以及对院外转送的急诊危重病人进行院内救治的重要场所。

4.,重症加强治疗病房是以救治急危重症病人为中心的医疗组织形式,是急救医疗服务系统的重要部分,也是收治危重病人的主要场所之一。

5.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是由院前急救,院。

内急诊科诊治、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和各专科的“生命绿色通道”为一体的急救网络. 1.院前急救是指在医院之外的环境中对各种危机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的伤病者进行现场救妒、转运及途中救护的统称,是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中的首要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2.院前急救的运行方式是指“120"受理电话,出动救护车,现场急救,途中监护下合理转送分流.3.急救半径是指急救单位执行院外急救服务所覆盖的区域半径,缩小急救半径是急救单位能快速到达现场的重要条件之二,理想的急救半径是5~7公里.4.反应时间是急救中心接到呼救电话至急救车到达现场的时间。

反应时间的长短是判断院前急救服务功能重要的综合指标之一,理想的是钟。

1、分诊最简单的表述就是分类,是急救部门根据病人的分类和分级来决定医疗优先秩序的一种方法。

目标是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对正确的病人实施正确的医疗帮助。

1.稽留热是指体温常在39℃以上,昼夜间体温变动范围较小,一般上午体温较下午低,但24小时内波动不超过1℃,可持续数天或数周,体温可渐退或骤退.2.弛张热是指体温高低不等,昼夜之间体温波动范围较大,常超过1℃,但最低温度仍在正常体温以上。

3.间歇热是指体温突然上升后持续几小时又突然下降至正常,以后间歇数小时或1~2小时后体温又突然升高,反复发作,如此高热与无热交替出现.4.抽搐是全身或局部肌肉不自主的阵发性强烈收缩,发作形式可以是强直性、阵挛性和混合性等多种形式,临床上具有突然发作和反复发作的特点。

《外科护理学》期末复习思考题

《外科护理学》期末复习思考题

《外科护理学》期末复习思考题一、单选1.高渗性脱水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是B口渴2.急性消化道失液的病人医嘱静脉给予下列液体输注,作为责任护士你考虑首先给其输E5%葡萄糖盐水3.高钾血症病人出现心律失常时首先应给予C10%葡萄糖酸钙4.成人经静脉补充钾离子时,要求尿量每小时不得少于D40ml5.女性,30岁,哮喘持续状态2天,动脉血气分析pH7.35,PaCO29.3kPa,PaO26.6kPa,BE+2mmol/L,HCO3-25Lmmol/L,其酸碱失衡的类型是D呼吸性酸中毒代偿期6.经鼻胃管灌注要素饮食时病人最好取A半卧位7.长期胃肠外营养的病人置管的部位是D上腔静脉8.全胃肠外营养支持的病人可能发生的最严重的代谢并发症是D高渗性非酮症昏迷9.下列关于肠外营养的护理方法正确的是C不要经中心静脉取血10.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病人常见的死亡原因是D高钾血症11.属于肾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是A肾中毒12.ARDS病人主要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是E进行性呼吸困难13.对ARDS的诊断和病情判断有重要意义的检查是A血气分析14.不会导致气道峰值压增高的原因D气管导管气囊漏气15.反应心脏后负荷的指标是E周围血管阻力16.由病人控制主要呼吸参数,可降低自主呼吸的呼吸做功通气方式是E压力支持通气17.反应病人身体脂肪量的指标是C三角肌皮褶厚度18.慢性排斥反应的特点是D移植器官功能逐渐减退19.下列关于肿瘤化疗的护理叙述不正确的是C若出现药液外渗应立即热敷20.在肿瘤病人化疗或放疗期间,最主要的观察项目是A血象21.开颅手术最危险的并发症是B颅内出血22.颅内动静脉畸形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是A出血23.高血压脑出血最好发的部位是E基底节壳部24.脑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C高血压脑动脉硬化25.颅脑手术后留置脑室引流,通常情况下每日引流量不宜超过D500ml26.女性45岁因脑肿瘤颅内压增高行脑室引流术后3小时引流管无脑脊液流出不正确方法D生理盐水冲洗27.诊断椎管内肿瘤最有价值的辅助检查方法是B脊髓MRI28.全肺切除术后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是D调节两侧胸腔压力29.对放疗及化疗均敏感的肺癌类型是B小细胞癌30.肺癌病人出现一侧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内陷,额部与胸部少汗的原因是B交感神经受压31.甲状腺腺瘤病人的肿块特点是C边界清楚32.以下是给甲状腺全切术后病人的出院指导内容,其中错误的是D药物剂量一旦确定不再改变33.乳癌病人局部皮肤出现“酒窝征”的原因是D癌肿侵及Cooper韧带34.乳癌根治术后第2天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D指导肩关节的活动35.乳癌根治术术后病人的护理措施中不正确的是D早期活动患肢36.乳腺淋巴转移的最早和最常见部位是C腋窝淋巴结37.乳癌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C无痛性肿块状38.风湿性心脏病病人术后尤其应注意的电解质紊乱类型是C低钾血症39.女性,29岁,因风湿性心脏病行二尖瓣瓣膜置换。

心排血量监测方法

心排血量监测方法
-
染料/指示剂稀释曲线(2)
-
染料/指示剂稀释法计算 心排量 (3)
应用 Stewart-Hamilton公式计算出心排血量:
CO =
I ××60
1
Cm ×t
K
其中:CO = 心排血量(l/min)
I = 注入的指示剂的量(mg)
60 = 60sec/min
Cm = 平均指示剂浓度( mg/l)
DO2↓←CO↓ DO2↑←CO↑
-
心排量测定 (CO)
-
心排量的监测历史
➢ Fick法(19世纪70年代) ➢ 染料/指示剂稀释法(19世纪90年代) ➢ 标准热稀释法(20世纪50-70年代) ➢ 连续热稀释法(20世纪90年代)
➢ 前二者主要在心导管实验室进行, 后两者标准和连 续热稀释法更容易实现床旁监测。
-
标准热稀释法(3)
改良的染料/指示剂稀释法- 温度变化作为 指示剂;
需要爱德华的Swan-Ganz 导管/计算机或心 排量模块, 来测定心排量;
改良的Steward – Hamilton 公式.
CO
V
=
×(TB-TI)
A
× (SI-CI) × 60 ×C ×K
(SB × CB)
1
改良包括测量病人血温和注射剂温度以及 注射剂的比重。
-
热稀释法心排量的 计算(4)
其中:CO = 心排血量 V = 注射的容量(ml) A = 稀释曲线下面积(mm/sec) K = 校准系数(mm/ ℃) TB, TI = 血温和注射剂温度 SB, SI = 血液和注射剂的比重 CB, CI = 血液和注射剂量
心率
前负荷 后负荷 心肌收缩力 心室壁异常活动

心排血量

心排血量

常用血流动力学测定参数心排血量(CO)5~6L/min 中心静脉压(CVP)5~12 cmH2O射血分数(EF)>0.50 心脏排血指数(CI) 2.5~4.5L/(min*m2)左房压(LAP)5~14mmHg 左室舒张末容量(LVEDV)70ml/m2左室每搏功指数(LVSWI)51~61gm/m2 肺动脉舒张压(PADP)5~14mmHg肺动脉收缩15~30 mmHg 肺动脉楔压(PAWP)5~14mmHg肺毛细血管楔压(PASP)压(PCWP)5~14mmHg 左室每搏功指数(RVSWI)8~12gm/m2血气分析各参数正常值血浆酸碱度PH 7.4+-0.05血氧饱和度SO2 SaO2(动脉血) 0.9~1.0 SvO2(静脉血)0.64~0.88动脉血氧分压PaO2 80~100 mmHg二氧化碳分压PaCO2 成人男性35~48 mmHg,女性32~45 mmHg 儿童27~41 mmHg 二氧化碳总量TCO2 成人2.3~31mmol/L 儿童20~28 mmol/L标准碳酸氢盐SB 成人25+-3 mmol/L,儿童21+-25 mmol/L缓冲碱BB 45~55 mmol/L 碱剩余BE 成人-3~+-3 mmol/L 儿童-4~+-2 mmol/L心外科常用药物剂量及用法参考表抗生素药名参考剂量用法青霉素钠轻症3~5万u/(kg*d),分2~3次静脉或肌肉注射青霉素钾重症20~40万u/(kg*d),分2~3次力百丁成人0.625~1.0g,2次/d 口服儿童80mg/(kg*次)3次/d羟氨苄青霉素50~100mg/(kg*d),分3~4次/d 口服头孢氨苄(先锋霉素IV)成人0.25~0.5g/次,3~4次/d 口服儿童25~50mg/(kg*d),分3~4次头孢拉定成人1~2g/d,分3~4次口服2~4g/d,分3~4次静脉滴注头孢克洛成人0.25g/次,3~4次/d 口服儿童20~40mg/(kg*d),分3次头孢曲松成人1~2g/d,1次/d 静脉滴注儿童20~80 mg/(kg*d),1次/d头孢他定成人1~ 2g/d,分2~3次静脉滴注儿童30~100mg/(kg*d),分2~3次3代,对绿脓杆菌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口服不吸收,体内不代谢,主要以原形从尿中排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