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古诗两首题西林壁观书有感
作文-题西林壁读后感200字
题西林壁读后感200字今天,我又研读了一遍苏轼的《题西林壁》,心中颇有一番感触。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妇孺皆知的诗,我在今天,又读出了他新的内涵,新的韵味。
东坡先生身处庐山之中,四周层峦叠嶂,已辨别不出此刻究竟身处何处。
四周的山峦变幻莫测,从各个方向呈现不同的景色。
置身于造物者那无尽的艺术构思中,想那造物者定是把这世界幻化成他笔下的各种神造,波澜壮阔,气韵迭起。
而人,在这其中,就如沧海一粟,或许功成名就,或许一文不名。
但是,身陷苍茫的人间,个人,究竟是多么渺小!东坡先生一生风云跌宕,但他的文学成就宛如一座丰碑。
他那飘逸洒脱的文风,一如他的处世风格,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值得深思的理念。
他有如一名哲学家,看穿世事变迁。
他说人对世界,应该是这样的人生态度“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这是何等的胸襟与气度!他已经忘却了自身,完全地把自己抽离于宇宙之外,站在了一个新的高度来观察这世间。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自己。
每天,学习压力,生活压力,与心之向往将我苦苦的缠绕,沉重的压制着我那颗年轻飞扬的心。
心一旦被世俗所累,人难免心情惆怅。
但是,我也可以把自己抽离出来啊。
东坡先生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他是要告诉我们,面对纷繁复杂的世间,我们一定不能仅仅禁锢于眼前,要把眼光放的长远。
要站在超脱的角度想想自己。
如果我想到了以后,想到自己的这番磨砺必将是为以后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那么也许我看到的就不是“远近高低各不同”了吧。
也许,我看到的就会是:殊途同归。
在上完体育课之前,我刚刚用一支新笔写作业。
下课铃响了,我把新笔一丢,便去上我的最爱――体育课去了。
上完课回到课室,发现新买的笔不见了。
我以为扔到了地上,所以蹲在地上仔细地在地板上找,但却没找着。
我怀疑被人偷了。
于是,我想:用“引蛇出洞”这招,看看是谁偷的。
过了一会儿,我从笔盒拿出另一支新笔放在桌上。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5《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参考1)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教学《题西林壁》这首诗时,我课前先布置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有关于题壁诗的,有关于苏轼生平的,还有苏轼的其他著作等,以便于课前预习的资料查阅,让他们更全面地了解了诗歌的背景、相关的内容,更有助于诗歌学习。
由于这首诗的诗句意思浅显,学生看看注释就能大致读懂字面的意思。
因此,教学本诗时,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对诗中所蕴含道理的感悟上,我先采用讨论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探讨这首诗的含义,使大家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
”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我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讨论,比如对一个同学,我们应该怎样看?只看到他的缺点呢,还是只看到他的优点呢?还可以举出其他事例,告诉同学们今后应如何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你还发现了哪些站在不同角度会看见不同的事物的例子,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讨论。
没想到,学生回答地让我惊讶!他们说出了很多连我都没发现的例子,我不得不称赞他们的观察力,我顺势又提了个问题:通过学习了古诗,你受到了什么启发?他们回答地也比较到位。
通过这样的学习,从而达到了两个目的,一是体会诗中的情和理,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初步感受能力;二是开拓学生视野,让他们感受祖国风光的壮美,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而且懂得了应该怎样正确地对待人和事。
我认为在教学古诗时,让学生以诗人的身份去读去感悟,效果较好。
整堂课用“赏美景、品名诗”这条线串起来,这样活而不散。
在这堂课中我还做到了个性化朗读和多元化感悟,使得学生更能品出“诗中有画、诗中有歌、诗中有理”的韵味,实现了学习目标。
当然,还有一些不足之处:1.由于学生感悟很多,所以预设的拓展的内容没有出示;虽然力求关注每位学生,设计了多样化评价、解说式评价、引导性评价等评价方式,但真正到了课堂上,还是觉得不尽完美。
2.在处理教学难点时,有点急于求成。
在前两句诗歌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基本明白“看不清庐山的本来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看来看去,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
题西林壁古诗诗意及赏析
题西林壁古诗诗意及赏析题西林壁古诗诗意及赏析《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题西林壁古诗诗意及赏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题西林壁古诗诗意及赏析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北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2)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从侧面看。
(3)各不同:不相同。
(4)识:认识;清楚。
(注:这里不是看清楚,没有看的意思,只有清楚的意思。
)(5)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
(6)缘:同“原”,因为;由于。
(7)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诗意从正面看庐山的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人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啊!赏析苏东波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
他的文章诗词,或一时的即兴之作,或是触目所见有感而发,都是自然的流露,顺乎天性。
他不忮不求,随时随地呤诗作赋纯然表达心中所感,那么道健朴茂,字字自心肺间流出。
其在文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在从前专限于描写闺怨相思的词上,开扩其领域,可以谈道谈禅,谈人生哲理。
《题西林壁》就是其哲理诗的代表作之一。
元丰七年,苏轼由黄州贬到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了苏轼的诗兴,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览庐山后带有总结性质压轴绝句。
《题西林壁》写于庐山南麓西林寺,在禅院之中,探哲理的幽微,颇耐人寻味。
这首诗语言质朴无华,平易近人,但是细细思量却有弦外之音。
诗的总体特点是借景说理,辩证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整体上打量绵延起伏的庐山,因而目光所及丘壑纵横、峰峦起伏,但是,诗人客观指出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最新湘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古诗二首》题西林壁赏析
[简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5古诗两首 课堂重点笔记
5、古诗两首
一、四会生字
莫莫哭变幻莫测莫不欢喜易混字:冷漠寂寞
腊腊月腊梅腊肉易混字:猎人爱惜
浑浑然天成浑厚浑浊易混字:挥汗如雨光辉
疑疑问怀疑半信半疑易混字:凝视新颖
二、会认生字
豚河豚豚鼠
三、多音字
重要不堪重负
重
重逢山重水复
四、主旨理解
《题西林壁》作者抓住了庐山的姿态谈感受,赞美了庐山的雄奇壮观、千姿百态的景象,于写景之中寄寓一定的哲理。
《游山西村》生动地描绘了丰收之年里,农村喜悦欢腾的景象和风光习俗,展现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美好图画。
赞扬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体现了诗人热爱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五、蕴含哲理
《题西林壁》蕴含着“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深刻哲理。
《游山西村》则由“柳暗花明”的自然景观入手,发出了“绝处逢生”的感叹。
六、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书名文学家、画家、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词派代表人物,与苏洵,苏辙并称“三苏”。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风格雄浑浩方,激情洋溢。
七、课外扩展
哲理诗欣赏观书有感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成语源头活水出处,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
《题西林壁》读后感
《题西林壁》读后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使人从不同角度观察庐山的形状,因为站的角度不同,看到庐山的样子也不一样。
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
有的人也是相信自己的眼睛的,但是他在庐山里看庐山,却怎么也看不到庐山的真面目。
有的人站在庐山顶峰看景色,不仅看得远,而且看得很全面。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在生活中,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更要相信自己的眼睛。
题西林壁读后感200字今天,我又研读了一遍苏轼的《题西林壁》,心中颇有一番感触。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妇孺皆知的诗,我在今天,又读出了他新的内涵,新的韵味。
东坡先生身处庐山之中,四周层峦叠嶂,已辨别不出此刻究竟身处何处。
四周的山峦变幻莫测,从各个方向呈现不同的景色。
置身于造物者那无尽的艺术构思中,想那造物者定是把这世界幻化成他笔下的各种神造,波澜壮阔,气韵迭起。
而人,在这其中,就如沧海一粟,或许功成名就,或许一文不名。
但是,身陷苍茫的人间,个人,究竟是多么渺小!东坡先生一生风云跌宕,但他的文学成就宛如一座丰碑。
他那飘逸洒脱的文风,一如他的处世风格,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值得深思的理念。
他有如一名哲学家,看穿世事变迁。
他说人对世界,应该是这样的人生态度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这是何等的胸襟与气度!他已经忘却了自身,完全地把自己抽离于宇宙之外,站在了一个新的高度来观察这世间。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自己。
每天,学习压力,生活压力,与心之向往将我苦苦的缠绕,沉重的压制着我那颗年轻飞扬的心。
心一旦被世俗所累,人难免心情惆怅。
但是,我也可以把自己抽离出来啊。
东坡先生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他是要告诉我们,面对纷繁复杂的世间,我们一定不能仅仅禁锢于眼前,要把眼光放的长远。
要站在超脱的角度想想自己。
如果我想到了以后,想到自己的这番磨砺必将是为以后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题西林壁 宋苏轼古诗讲解
题西林壁宋苏轼古诗讲解以《题西林壁》为题,宋苏轼的古诗无疑是一篇有精彩而引人入胜的古典诗文。
宋苏轼的诗歌被誉为“宋诗”,以其高超的诗句、语言优美、有深度的思想内容及文学精髓,深受人们的喜爱和尊重。
下面我们就以《题西林壁》为例,来分析宋苏轼的古诗,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古典文学和文化的优秀。
《题西林壁》是一首有五行诗,共十四句,立意鲜明、诗句犀利,叙述了宋朝时期古代宦官思迁下笔之所思,根据这首古诗,可以推测宋苏轼本人对古代政治文化的强烈质疑与反思。
首先看第一句“西林壁,西林壁,夜夜更把钟”。
“西林壁”可能指的是古代中国宫廷中的城楼和廊道,同时暗喻古代政治制度,这里“把钟”可能指的是东汉时期大臣曹节正统制度下定期召开礼拜大臣的时刻,此诗可能是宋苏轼批评宋朝时期政治礼教和官僚作风之真象。
接下来看第二句“朝看白帝彩云间”。
“白帝”(皇帝)可能暗指古代宋朝的皇帝,而“彩云间”可能指皇帝的宦官,它们在古代的政治中分别声望显赫。
这句话可能在描写古代政治地位的令人叹服,不过也让人可憎,因为它可能指望古代政治制度的腐败和政治动荡。
第三句“千山暮雪,千年朱门”。
这句话可能描述了千年古代政治制度的变迁,雪是寒冷,朱门也可能暗指政治的寒冷,千年政治制度的变迁提醒了民众不能长久地享受政治的和平。
第四句“万里飞云,万里路”。
这句可能描绘古代政治制度封闭的特性,封闭政治环境带来前所未有的社会影响,比如政治的封闭会阻碍人们的自由和进步,即使“万里飞云”,也能感受到古代政治制度的封闭、不公正以及腐败现象。
第五句“不识英雄,无故乡”。
这句可能暗指古代政治制度的割裂与压迫,古代政治暗指的是宋苏轼当时的政治环境,他不仅仅在反映宋朝政治的腐败,还包括他自身的失望以及对和平的渴望,让人们无力识别英雄,也没有家乡可归。
最后总结一下,以《题西林壁》为例,宋苏轼在这首古典诗中暗喻古代政治制度的封闭、不公正以及腐败,让古代政治失去了它的意义和作用,使人们无力识别英雄,也没有家乡可归,宋苏轼以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古代政治的质疑和反思,让人们进一步了解古代文化和精神。
题西林壁读后感范文
题西林壁读后感范文题西林壁读后感前几天我们学了一首古诗《题西林壁》,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在1084年5月和朋友在游庐山西林寺的时候所写的。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上下各不同。
啊!庐山的风光多么雄奇壮观呀!虽然我没去过庐山,但我已经感觉到了庐山,感受着庐山的千姿百态,让人目不暇接。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让我们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那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来分析事物。
前几天我们学了一首古诗《题西林壁》,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在1084年5月和朋友在游庐山西林寺的时候所写的。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上下各不同。
啊!庐山的风光多么雄奇壮观呀!虽然我没去过庐山,但我已经感觉到了庐山,感受着庐山的千姿百态,让人目不暇接。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让我们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那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来分析事物。
《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上下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还记得首次读《题西林壁》应该是在小学吧,详细是几年级记不得了。
当时虽然经过老师的细心讲解,但也还是有些似懂非懂,浑浑噩噩的过来了,没多大体会。
一路风雨兼程,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参加工作一年。
算算到如今已有十余年光景,再次身临其境,却又感触颇多。
开弓没有回头箭!是目标也好,是无奈也罢,过去既已成事实,就不可能回头了。
只是以后的路还很长,大丈夫应该有所作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任何一个职业都是一个围城,进来的想出去,还有更多的想挤进来!这恰恰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谋而合。
你已经站在那个高度,你当然可以说那个高度不怎么高,可是在很多人看来,你的高度已经是高不可攀了!人生重要的是一种生活的思维方式!从正面看庐山,它是一道长长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它是一座高高的山峰。
从不同间隔、不同高度去看,都是各种互不相同的景象。
四年级古诗两首题西林壁读后感
四年级古诗两首题西林壁读后感在四年级的语文课本里,我学到了《题西林壁》这首古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初读时,只觉得朗朗上口,可随着老师的讲解,我仿佛走进了诗人笔下那奇妙的庐山之中。
苏轼的这首诗,没有华丽的词藻,却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为我们描绘出了庐山不同角度的样子。
横着看,庐山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侧着看,庐山又成了高耸入云的山峰。
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呈现出的景色都各不相同。
这让我想起了有一次和家人去爬山的经历。
那也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末,我们一家人决定去附近的一座小山游玩。
当我们站在山脚下,抬头望去,那山仿佛一个巨人,威严地矗立在我们面前。
山上郁郁葱葱的树木,像是巨人身上的绿色披风,让整座山充满了生机。
我们沿着蜿蜒的小路开始往上爬,一开始,我兴奋极了,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觉得这爬山也不过如此嘛。
可是,没走多久,我就开始气喘吁吁,脚步也变得沉重起来。
当我们爬到半山腰的时候,我停下来,回头望去。
哇,山下的景色尽收眼底!远处的村庄变得小小的,像一个个火柴盒;田地里的庄稼像是一块块绿色的地毯;还有那弯弯曲曲的小路,就像一条白色的丝带缠绕在山间。
我不禁感叹,原来从半山腰看下去,风景是这样的与众不同。
我们继续往上爬,越往上,山路越陡峭。
我紧紧地抓住旁边的树枝,一步一步艰难地往上挪。
终于,我们爬到了山顶。
站在山顶上,我感觉自己仿佛站在了世界的顶端。
往远处看,连绵起伏的山峦一层一层地延伸到天边,和蓝天白云相接。
此时的风呼呼地吹在脸上,让人心旷神怡。
我突然就明白了苏轼写《题西林壁》时的感受。
就像我们看这座山,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的景色完全不一样。
如果只是在山脚下,永远也无法领略到半山腰和山顶的美景;而在半山腰,也看不到山顶那广阔的天地。
就如同我们生活中的许多事情一样。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因为一时的挫折或者困难,觉得前途一片黑暗。
但如果我们能换个角度,或者再坚持一下,说不定就能看到完全不同的风景。
题西林壁一二句和三四句的哲理
题西林壁一二句和三四句的哲理1. 引言在生活中,有些事情我们总是得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就像那幅著名的《西林壁》一样。
提到这首诗,大家或许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它那精妙的意境。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首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看看其中的哲理。
2. 前两句的哲理前两句说的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这其实告诉我们,事物的真相往往取决于我们的视角。
想象一下,早上起床,你走到窗前,看到外面一片美景,心里就像喝了蜜一样甜。
然而,转个身,你又看到垃圾堆,瞬间就没那么美好了。
所以,这句话提醒我们,人生就是这样,看到的东西不一定是全部,换个角度,可能会有不同的发现。
就像我们平常说的“换个地方去看看”,这就是鼓励大家多尝试多体验。
说到这里,不禁让我想起小时候的经历。
那时候我特别喜欢爬山,有一次和朋友们一起去爬西林山。
我们一路上欢声笑语,爬到半山腰,突然之间,云雾缭绕,整个山头就像被仙气笼罩。
此时此刻,看到的就是“横看成岭”,山的轮廓模糊,但又显得神秘无比,简直太美了。
然而,等我们继续往上爬,到了山顶,阳光洒下,整个山谷一览无余,那才是“侧成峰”,一片开阔!这真是让我意识到,不同的视角带来的,不仅是视觉的变化,更是心灵的触动。
3. 后两句的哲理后两句则说“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就更深刻了。
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咱们的感受也是五花八门,像是每个人的观点都是独一无二的。
就拿朋友之间的争论来说吧,每个人的意见都来自不同的经历和背景,因此难免会有冲突。
你觉得好,他觉得不好,这就是个“远近高低各不同”的道理。
我们要明白,每个人的视角都是有道理的,这就像一场篮球比赛,大家看得都不一样,有的人专注于技术,有的人只关注结果。
我记得有次和朋友们一起看电影,大家对同一部电影的评价就各有千秋。
有人觉得情节精彩,激动得手舞足蹈;而有人却觉得剧情拖沓,打了个瞌睡。
这种情况可不是偶然,而是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和价值观造成的不同感受。
正是这种“高低各不同”的观点,让我们的交流变得丰富多彩。
题西林壁读后感(通用13篇)
题西林壁读后感(通用13篇)题西林壁读后感 1《题西林壁》宋路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还记得首次读《题西林壁》应该是在小学吧,具体是几年级记不得了。
当时虽然经过老师的细心讲解,但也还是有些似懂非懂,浑浑噩噩的过来了,没多大体会。
一路风雨兼程,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参加工作一年。
算算到如今已有十余年光景,再次身临其境,却又感触颇多。
开弓没有回头箭!是目标也好,是无奈也罢,过去既已成事实,就不可能回头了。
只是以后的路还很长,大丈夫应该有所作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任何一个职业都是一个围城,进来的想出去,还有的想挤进来!这恰恰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谋而合。
你已经站在那个高度,你当然可以说那个高度不怎么高,可是在很多人看来,你的高度已经是高不可攀了!人生重要的.是一种生活的思维方式!题西林壁读后感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使人从不同角度观察庐山的形状,因为站的角度不同,看到庐山的样子也不一样。
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
有的人也是相信自己的眼睛的,但是他在庐山里看庐山,却怎么也看不到庐山的真面目。
有的人站在庐山顶峰看景色,不仅看得远,而且看得很全面。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在生活中,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更要相信自己的眼睛。
题西林壁读后感 3我们五年级的语文课本里有一首古诗《题西林壁》,作者苏轼。
他借景说理,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形容住在庐山的人却不知道庐山的雄伟壮观,而第一次见到庐山的人却从心底称赞庐山的美,这就是因为住在庐山里的人,天天见到这样的景物,不以为然,“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记得有一次,我在网上看到一个贴子:有一个贫困山村的小孩子,因为家里很穷而读不起书,结果他在教室外面站了整整一年多,望着他那光着的.脚,存在破破烂烂的衣服,专注地望着黑板,渴望读书的神情,我感动了……。
题西林壁古诗
题西林壁古诗
1.《题西林壁》这首诗以其简洁明了的文字、生动形象的描写和深刻的人生哲理,让人们
感受到了庐山的壮丽景色,也让我们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
2.诗人以身临其境的方式,表达了对庐山美景的赞赏。
他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
此山中”的诗句,表达了自己对庐山的真实感受。
诗人通过自己在庐山中的体验,领悟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只有跳出庐山之外,才能真正欣赏到它的美丽和壮观。
这种认识方式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也是对人生经历的一种反思和领悟。
3.这首诗也提醒我们要保持谦虚和虚心的态度。
只有谦虚的人才能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
从而不断学习和进步。
而虚心的人则能够接纳不同的观点和思想,从而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路。
4.《题西林壁》这首诗还蕴含着更深刻的人生哲理。
诗人通过对庐山不同角度的描写,暗
示了人们看待问题的片面性。
由于人们所处的位置和角度不同,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要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就需要超越自己的狭隘视角,从更高的角度去审视问题。
5.这首诗从宏观的角度展现了庐山的壮美。
诗人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的诗句,描绘出庐山多姿多彩的形态。
从不同的角度观看,庐山呈现出不同的风貌,既有连绵起伏的山岭,又有高耸入云的山峰,还有幽深静谧的山谷。
这种多层次、多角度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庐山的千变万化和宏伟壮观。
古诗三首——题西林壁
古诗三首——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题西林壁》。
这首诗短短四句,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给人以无尽的思考。
我们先来解读一下这首诗的字面意思。
诗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横着看,庐山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侧着看,庐山又成了高耸入云的山峰。
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呈现出的样子各不相同。
最后两句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为什么不能看清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只因为自己身处庐山之中。
这首诗所传达的哲理,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启示。
它告诉我们,看待事物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不能局限于单一的视角。
就像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如果只从自己熟悉的、习惯的方式去想,往往会陷入困境。
而当我们尝试换个角度,可能会发现新的解决办法。
在人际交往中,也是如此。
我们对一个人的评价和理解,不能仅仅基于某一次的接触或者某一方面的表现。
每个人都有多个侧面,只有多角度地去了解,才能对其有更全面、更准确的认识。
再深入思考,这首诗还提醒我们要保持一种客观、清醒的态度。
我们常常会因为自己所处的环境、所拥有的立场而产生偏见和局限。
只有跳出自身的局限,才能看到更广阔的天地,获得更深刻的认知。
从文学艺术的角度来看,《题西林壁》的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
苏轼用生动的描写和朴素的语言,将庐山的千姿百态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又巧妙地融入了哲理的思考,使整首诗既有艺术的美感,又有思想的深度。
与《题西林壁》类似的古诗还有很多。
比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前两句写了眼前的壮丽景色,后两句则抒发了想要看得更远,就需要站得更高的哲理。
它鼓励人们要有不断进取、追求更高目标的精神。
还有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诗人通过对池塘清澈的原因的探讨,揭示了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保持心灵的澄澈和思想的敏锐。
题西林壁读后感_四年级读后感_5
题西林壁读后感本文是关于四年级读后感的题西林壁读后感,感谢您的阅读!今天,我又研读了一遍苏轼的《题西林壁》,心中颇有一番感触。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妇孺皆知的诗,我在今天,又读出了他新的内涵,新的韵味。
东坡先生身处庐山之中,四周层峦叠嶂,已辨别不出此刻究竟身处何处。
四周的山峦变幻莫测,从各个方向呈现不同的景色。
置身于造物者那无尽的艺术构思中,想那造物者定是把这世界幻化成他笔下的各种神造,波澜壮阔,气韵迭起。
而人,在这其中,就如沧海一粟,或许功成名就,或许一文不名。
但是,身陷苍茫的人间,个人,究竟是多么渺小!东坡先生一生风云跌宕,但他的文学成就宛如一座丰碑。
他那飘逸洒脱的文风,一如他的处世风格,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值得深思的理念。
他有如一名哲学家,看穿世事变迁。
他说人对世界,应该是这样的人生态度“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这是何等的胸襟与气度!他已经忘却了自身,完全地把自己抽离于宇宙之外,站在了一个新的高度来观察这世间。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自己。
每天,学习压力,生活压力,与心之向往将我苦苦的缠绕,沉重的压制着我那颗年轻飞扬的心。
心一旦被世俗所累,人难免心情惆怅。
但是,我也可以把自己抽离出来啊。
东坡先生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他是要告诉我们,面对纷繁复杂的世间,我们一定不能仅仅禁锢于眼前,要把眼光放的长远。
要站在超脱的角度想想自己。
如果我想到了以后,想到自己的这番磨砺必将是为以后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那么也许我看到的就不是“远近高低各不同”了吧。
也许,我看到的就会是:殊途同归。
本文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和阅读。
题西林壁读后感4
题西林壁读后感4
题西林壁读后感4
《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还记得首次读《题西林壁》应该
是在小学吧,具体是几年级记不得了。
当时虽然经过老师的细心讲解,但也还是有些似懂非懂,浑浑噩噩的过来了,没多大体会。
一路风雨
兼程,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参加工作一年。
算算到如今已有
十余年光景,再次身临其境,却又感触颇多。
开弓没有回头箭!是目标也好,是无奈也罢,过去既已成事实,就不可能回头了。
只是以后的路还很长,大丈夫不该有所作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任何一个职业技术型甚至是一个围城,进来的想出去,还有
的`想挤进来!这恰恰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谋而合。
你虽然站在那个高度,你当然可以说那个高度不怎么高,可是在
不少人看来,你的垂直已经是高不可攀了!
人生重要心智的是一种生活的思维这种方式!
【题西林壁读后感4】
1.题西林壁读后感2
2.题西林壁读后感3
3.题西林壁读后感1
4.题西林壁
5.故乡读后感(通用4篇)
6.《养花》的读后感(通用4篇)
7.简爱读后感(精选4篇)
8.《男生日记》读后感4篇。
古诗之《题西林壁》赏析
古诗之《题西林壁》赏析古诗之《题西林壁》赏析《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古诗词《题西林壁》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北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2)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从侧面看。
(3)各不同:不相同。
(4)识:认识;清楚。
(注:这里不是看清楚,没有看的意思,只有清楚的意思。
)(5)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
(6)缘:同“原”,因为;由于。
(7)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译文从正面看庐山的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人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啊!赏析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词。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词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四年级上语文听课反思5古诗两首题西林壁_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语文听课反省-5 古诗两首题西林壁人教新课标今日听了丁细莲老师执教《题西林壁》一课,收获颇多,讲堂气氛活跃,教课扎实、朴素、真切,表现了师生沟通的多层互动,教课成效优秀。
一、创建情境,激发兴趣一上课,丁老师先出示庐山的图片、视频资料,让学生在一开始就喜爱上庐山,再对苏轼进行了简单的介绍,而后引出课题“今日,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北宋大苏轼写的一首相关庐山的诗。
”这样,学生就急迫地想知道大诗人笔下的庐山又会是什么样的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自由吟诵,走进文本教课中,丁老师采纳“读”、“诵”、“吟”的方法。
在《题西林壁》的教课讲堂上,先让学生仔细地读诗,要求做到通畅、流畅,能仔细、正确地读下来。
而后,在学生慢慢理解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情吟诵诗歌,在频频地吟诵中走进文本。
三、自主理解,体验感情学生熟读后,让学生先自己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要想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诗句里字词的意思就应理解,把字词的意思串起来就是诗句的意思。
详细的方法有三: 1、借助说明2、查阅词典、词典 3、联系整首诗)而后让学生在小组内沟通,最后教师对学生不理解的共性问题和要点内容进行解说。
这样做是让学生真切地自己动脑,防止了老师平常地讲,学生晕晕地听,让学生在自主理解地基础上,真切体验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与作者产生共识。
这首诗原来意思浅易易懂,学生基本上都能理解诗句的意思。
四、联系实质,打破难点这节课的难点在于学生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包含的含义。
让学生理解这句诗所要告诉我们的是“当局者谜,旁观者清”的道理。
再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吟诵古诗,此时学生吟起诗来有滋有味。
第1页/共2页1 / 2一点建议:教课过程中,有些环节有待完美。
如:一、讲堂上对学生相信不足。
这首诗很简单,学生大多能自主理解,但老师总怕学生理解地不好、不到位。
所以在讲堂上有时想急迫地把答案告诉学生,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权。
二、拓展延长地不够好。
《题西林壁》古诗的诗意及赏析
《题西林壁》古诗的诗意及赏析《题西林壁》古诗的诗意及赏析题西林壁的诗意及赏析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北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2)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从侧面看。
(3)各不同:不相同。
(4)识:认识;清楚。
(注:这里不是看清楚,没有看的意思,只有清楚的意思。
)(5)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
(6)缘:同“原”,因为;由于。
(7)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诗意从正面看庐山的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人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啊!赏析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
题西林壁诗意全解
题西林壁诗意全解【最新版】目录1.题西林壁诗的背景介绍2.诗句的逐句解读3.诗句中的意境和思想内涵4.诗句的艺术特点5.总结正文一、题西林壁诗的背景介绍《题西林壁》是宋代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诗。
诗人在游历庐山的西林寺时,被那里的景色所吸引,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西林寺周边的景色,更表达了诗人的人生哲理和审美情趣。
二、诗句的逐句解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这两句诗描绘了庐山的地貌特点,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庐山都是峰峦起伏,姿态万千。
诗人以此表现出大自然的壮美和多样性。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两句诗是诗人的自省,他承认自己不能全面认识庐山,因为自己就在这座山中,只能看到局部。
这表达了诗人的谦虚和对世界的敬畏。
三、诗句中的意境和思想内涵《题西林壁》的意境深远,诗人通过描绘庐山的景色,表达了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和人生观。
诗中的“远近高低各不同”表现出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则表达了人对世界的认知局限。
这些思想内涵,使这首诗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更是一首富含哲理的诗。
四、诗句的艺术特点苏轼的《题西林壁》在艺术上有许多特点。
首先是诗句的对仗工整,如“横看成岭侧成峰”和“远近高低各不同”,既形成了视觉上的对比,又呼应了诗的主题。
其次是诗人的比喻手法,如“不识庐山真面目”,用寓言的方式表达了人对世界的认知局限,使诗的意境更为深远。
五、总结《题西林壁》是苏轼的一首名篇,诗中描绘了庐山的壮美景色,表达了诗人的人生哲理和审美情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为有源头活水来
2020/9/12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天光:天 空的光景。
为:因为。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那得:
如许:如
怎么会。 此,这样。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变得如此清澈 不断地读书使人
2020/9/12
2020/9/12
2020/9/12
2020/9/12
2020/9/12
2020/9/12
参考资料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 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 汉族,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 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 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 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 绘画,是中国文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 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 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 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 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 了湖州画派。
诗的题目是“ 观书有感”,为什 么诗中却没有一个 “书”字,而是全 写的池塘和水?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半亩大小的方形池塘里,池 水清澈,像一面打开的镜子。蓝 天和白云的影子倒映在池面上, 仿佛悠闲自在地来回走动。它怎 么会这样清澈呢?因为发源处不 断有活水流下来。
5古诗两首题西林壁观书 有感
2020/9/12
庐山
庐山
2020/9/12
识:知道。
题西林壁(பைடு நூலகம்ì)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为什么 说身处山中 就看不清庐 山的全貌呢 ?
题西林壁(bì)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为什么庐 山在苏轼的眼 中,会有这么 多变化呢?
题西林壁(bì)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结合生活实 例,说说“不识 庐山真面目,只 缘身在此山中” 这句话的引申意 义。
横看是蜿蜒山岭,侧看是险峻高峰, 远近高低看过去,千姿百态不相同。为 什么不能认识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只因 为自己在这层峦叠嶂深山之中。
朱熹(1130—1200年) 字元晦,一字仲 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 沧洲病叟、逆翁。 汉族,南宋江南东路徽 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人。19岁进士 及第,曾任荆湖南路安抚使,仕至宝文阁待 制。为政期间,申敕令,惩奸吏,治绩显赫。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 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 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