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酸奶事件的分析和思考
“老酸奶”风波
2012-4-23
明胶
• 食用明胶 胶原蛋白煮后的产物,从动物鲜 皮、骨料内提胶,经过蒸发、干燥而混合 形成成品。日常生活中的果冻、酸奶、冰 淇淋、糖果类、火腿肠、酱牛肉等食品, 都含有食用明胶。 • 工业明胶 一些小工厂把垃圾中大量的皮革 下脚料,当做生产工业明胶的原料,明胶 中含有大量的铬、铅等重金属。
2012-4-23
酸奶与旧皮鞋到一起 酸奶与旧皮鞋到一起
———媒介引发的老酸奶 ———媒介引发的老酸奶 明胶风波
事件起因
4月9日“转发来自调查记者 的短信。同志们:不要再吃老 酸奶(固体形态)和果冻,尤其 是孩子,内幕很可怕,不细说 。” 央视主持人赵普昨日在 个人微博上发表的一条信息引 发网络“地震”。
2012-4-23
协会、相关部门声音
•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昨天发表声明称:主流 品牌老酸奶不会添加工业明胶。 • 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和中国食品工 业协会糖果专业委员会昨天也相继发表内容 基本一致的声明称:目前国内果冻行业不使 用明胶。 •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截至4月10日,北 京市质监部门未接到过针对北京获证食品生 产企业使用工业明胶进行食品生产的投诉举 报,在对获证食品生产企业的日常检查中也 未发现类似现象。
2012-4-23
•
此次事件的报道过程中,媒体跟进的调 查没有足够证据表明当年的“皮革奶”在行 业内死灰复燃。另外,一些食品安全专家、 营养学家也纷纷通过微博或媒体表态,解释 食品级明胶与工业级明胶的区别,劝导大家 别“一棍子打死所有的酸奶和果冻”,一些 知名乳制品企业也纷纷表态其“老酸奶”产 品内均不含工业明胶,不过,在各类食品安 全问题的夹击下,这些表态仍不能完全打消 某些消费者心头的疑虑。但此事已被“工业 明胶胶囊”夺去光环,逐渐退出媒体视线。
幼儿园食堂酸奶变质反思怎么写
幼儿园食堂酸奶变质反思1. 引言幼儿园食堂是为幼儿提供安全、营养的食品,保障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场所。
然而,近期我们在幼儿园食堂发现一起酸奶变质的事件。
这一事件暴露了我们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的不足,值得我们深入反思,从根本上改善食堂管理,确保幼儿的饮食健康。
2. 事件经过在某一天上午,幼儿园食堂发放了酸奶作为早餐。
然而,一些幼儿在食用后出现了恶心、腹泻等症状,引起了家长和教职员工的关注。
经过调查,发现这批酸奶已经变质。
3. 变质酸奶对幼儿健康的影响酸奶变质可能会导致食物中毒,引起幼儿腹泻、呕吐、腹痛等消化系统问题。
毒素的摄入也会对幼儿的免疫系统产生负面影响,降低其抵抗力。
此外,长期摄入变质食品还可能对幼儿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4. 事件原因分析4.1 食材采购和储存不规范食堂酸奶变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食材采购和储存不规范。
采购人员在选择酸奶供应商时,未进行严格的质量把关,导致进货的酸奶本身就存在质量问题。
对于已经采购到的食材,食堂对于储存条件的管理不到位,导致酸奶在储存过程中过期变质。
4.2 售酸奶机的质量控制不严格幼儿园食堂采用了自动售酸奶机来提供酸奶,但由于厂家对售酸奶机的质量控制不严格,机器里的酸奶售卖时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机器内部的温度控制不良等问题也可能是导致酸奶变质的原因之一。
4.3 食堂管理和检验不到位食堂管理层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密切关注和监督,导致了食品变质事件的发生。
食堂并未建立完善的食品检验制度,未对进货的酸奶进行充分检验,导致变质酸奶被误分发给了幼儿。
5. 变质酸奶事件的启示5.1 加强供应商质量管理食堂管理部门需要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建立供应商评估体系,加强对食材质量的把关。
只与有良好信誉、安全生产能力强的供应商合作,确保食材的安全和质量。
5.2 规范食材储存和使用食堂应建立食材储存管理制度,对每批进货的食材进行记录和标识,确保及时使用,避免过期变质。
加强对酸奶等易变质食品的储存条件管理,确保食品安全。
正确认识老酸奶
正确认识老酸奶作者:王凤来源:《祝您健康》 2014年第6期近几年来,一款秉承传统制作工艺,结合现代加工技术制法的酸乳——“老酸奶”,开始风行市场,在热销的同时,也引起了许多纷争和非议。
随着媒体和专家的介入,社会各界对老酸奶的质疑主要有两点:一是有人认为,老酸奶完全是牛奶加增稠剂制作而成;二是“老酸奶”里含有明胶、琼脂等食品添加剂。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酸奶可以称作是老酸奶?这种含有添加剂的“老酸奶”是否安全?为此,相关专家和学者,与消费者一同拨开迷雾看真相,探寻老酸奶的制作工艺和食品安全。
老酸奶是如何凝固的?按照加工工艺,酸奶可以分为凝固型酸乳与搅拌型酸乳,老酸奶属于凝固型酸乳,凝固型酸乳的发酵过程是优质鲜牛乳经过检验、过滤、均质、杀菌、冷却、接种乳酸菌发酵剂,立刻灌装入包装容器中,在发酵室内发酵,从而使成品因发酵而产生凝乳状态。
在制作工艺上,老酸奶通过凝固型酸乳的制作工艺,先灌装再单杯发酵形成凝固状态,生产出口感更为细腻、更方便食用的凝固型酸乳。
食品专家指出,凝固型酸乳跟果冻的制造原理不一样,果冻是靠胶质形成凝固状态,老酸奶凝固的原理是由乳酸菌发酵产酸使乳蛋白质凝固而成,从而导致牛乳变成一种凝胶结构,就形成了我们看见的凝固状态的酸奶,即老酸奶。
在国外,搅拌型酸奶称“喝的酸奶”,凝固型酸奶叫“吃的酸奶”。
老酸奶是否安全?对于老酸奶中添加的明胶和琼脂等食品添加剂问题,食品专家表示,明胶和琼脂属于食品添加剂,在酸奶制造中是普遍使用的,其他酸奶在生产过程中也会添加这些成分。
在老酸奶的制作过程中,生产厂家添加明胶和琼脂等添加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酸奶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的乳清析出,从而保障产品的凝固状态,不影响食用者的口感。
明胶和琼脂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食品加工中,国家在相关法规中明确规定:可在各类食品生产中按需要适量使用,生产企业只要严格执行国家关于食品添加剂的有关法律和法规,消费者就可以放心食用。
如何挑选老酸奶?对于目前国内如此扑朔迷离的老酸奶市场,作为一名消费者应该如何挑选优质的老酸奶产品,食品和营养专家向广大消费者支了几招:首先要选择信誉高、有保障的大品牌。
2012食品安全事件热点
回顾2012食品安全热点事件点评汇总事件1:红牛被质疑含有非法添加剂事件哈尔滨市一位学生家长的反映,他的孩子在考试期间一天喝了4罐红牛,由于担心这种维生素功能饮料喝多了影响健康,这位家长找到相关部门了解情况。
哈尔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随后的查证过程中发现,红牛饮料罐体配料表及食品添加剂的标注和有关文件批文严重不符。
在2月8日,哈尔滨食品药品监督部门对外表示,红牛饮料存在标注成分与国家批文严重不符等问题,红牛的配料中含有国家不允许在维生素功能饮料中使用的人工合成色素胭脂红,而此类人工合成色素会对肾脏、肝脏产生一定伤害。
并在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罐体说明中,发现了咖啡因、苯甲酸钠、柠檬酸、柠檬酸钠等多种添加剂,但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对这款产品批文中,却没有“柠檬酸钠”“苯甲酸钠”这两种成分。
消息一出,立刻受到广泛关注。
对红牛说,质量出现这样大的问题,简直就是一场生死劫。
在消费者一片惶恐与愤怒中,大型超市对红牛纷纷采取了下架处理措施。
然而,11日,事件出现了戏剧性转折。
国家食品监督检验中心出具的文件显示,红牛并不存在未经批准的添加剂。
这份证明毫无疑义地向消费者表明,红牛是安全饮料,可以继续放心喝。
于是,被下架的红牛,纷纷重新回到原来的货架上。
红牛公司也在官网显著位置刊登了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证明,同时声明不存在非法添加,并承诺“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产品不存在违规添加食品添加剂,产品品质优良,安全稳定”。
评论1 :红牛被质疑含有非法添加剂事件国内能量饮料行业巨头红牛身陷“违规使用添加剂”漩涡,一些地方的超市已开始主动下架。
面对公众和媒体的质疑,红牛公司声称其产品“安全稳定”。
一种食品是否真的安全稳定,当然不能由企业自己说了算,需要有关方面及时出面调查,早日给公众令人信服的说法。
作为进入中国已经十多年的功能饮料,红牛的使用人群相当广泛,一大批“80后”“90后”都是喝着这些饮料长大的。
如此庞大的人群,实在是“伤不起”。
伊利安全事件盘点总结汇报
伊利安全事件盘点总结汇报伊利安全事件盘点总结汇报引言:伊利是中国最大的乳制品企业之一,在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然而,近年来,伊利曾多次卷入食品安全事件的报道中。
本次盘点总结旨在回顾伊利的安全事件,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改进其食品安全管理措施。
一、事件一:三聚氰胺事件2008年,中国爆发了一起严重的三聚氰胺污染食品事件,涉及到包括伊利在内的多家乳制品企业。
伊利的部分产品被检测出含有高浓度的三聚氰胺,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健康风险。
此事件严重损害了伊利的声誉和形象。
二、事件二:过期产品事件2013年,伊利再次陷入食品安全丑闻,被曝光销售过期的产品。
伊利被指责没有严格控制产品的库存和销售过程,导致部分产品超过保质期被销售给消费者。
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社会谴责,再次对伊利的品牌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
三、事件三:非法添加事件2016年,一名消费者购买了一桶伊利婴儿奶粉后发现里面有一袋白色粉末。
经过检测发现,这袋粉末属于不明原料,且里面含有非法添加物。
此事件引发了公众的担忧和舆论关注,伊利再次因为食品安全问题而受到指责。
四、事件四:菌落超标事件2020年,伊利被曝光在一些产品中检测出致病菌落超标的情况。
这一事件引起广泛的公众关注,消费者对伊利及其产品的安全性产生了质疑。
事件总结:通过对以上伊利安全事件的盘点,我们可以看出伊利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问题包括生产过程中的监管不严格、产品库存和销售管控不到位、供应链管理不完善等。
解决方案:为了改善伊利的食品安全管理措施,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强化供应链管理:引入先进的供应链追溯技术,确保原料的安全和追溯能力。
2. 加强生产过程监管:实施严格的生产标准和监控,确保产品符合相关质量和安全标准。
3. 完善库存和销售管控:建立有效的库存和销售管控系统,确保所有产品都按时出库,避免过期产品的销售。
4. 提高员工培训意识:加强员工食品安全培训,提高其对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的认识和责任感。
最新时事作文素材:“破皮鞋增稠老酸奶”悬疑不能不了了之
最新时事作文素材:“破皮鞋增稠老酸奶”悬疑不能不了了之“破皮鞋增稠老酸奶”悬疑不能不了了之事件概述:4月9日,经济观察报记者朱文强发微博称:“央视一哥们说,以后别吃果冻和酸奶了,问为啥,他比喻说,哪天你们扔了双破皮鞋,眼就进你们肚子了”;随后,央视主持人赵普发出相似的内容:“发来自调查记者的短信。
同志们:不要再吃老酸奶(固体形态)和果冻,尤其是孩子,内幕很可怕,不细说。
”观点一(扬子发表郭之纯的文章):看网上的反应,多数人都“宁肯信其有”,还有人从技术角度做了更详细的说明:“老酸奶和果冻粘稠成型,其实是大量添加工业明胶。
工业明胶,就是用垃圾里面回收的破烂皮革之类做出来的。
食用明胶是合法的添加剂,但价格比较贵,于是一些不良商家就用工业明胶替代”。
人们之所以选择相信这种“不细说”的消息,或与有关央视的一些记忆有关:6年前,央视《新闻调查》栏目制片人张洁曾对记者坦言:几乎每一期舆论监督节目都会遭遇公关,有一段时间节目的播出率只有50%,未能播出的节目被贴上橙色标签永远锁入了柜子。
再往前几年,《焦点访谈》主持人敬一丹亦曾披露:由于难以应付众多的说情者,《焦点访谈》舆论监督的分量一度由47%降到17%。
有如此经验在先,而且朱文强的微博里明确表示:“(央视)这哥们儿称,这才是今年3?15晚会重头,可惜没播”,人们自然宁肯相信央视有过这样的调查,而且还猜测央视再次“被公关”了。
对于这样的消息,央视有必要立即证实或证伪:是不是确实有过这样的调查?老酸奶及果冻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若有问题,是普遍的还是只属个案?显然,若没有进行过这样的调查,或调查出来的结果并不是如两则微博所描述的那样,则这样的微博便是谣言,央视理应及时辟谣,甚至还应该为此诉诸司法机关,追究造谣者的责任;而倘若确实有过这样的调查结论,也应该马上借机公诸于世,给公众一个明白,同时,也要对节目为何尚未播出给出合理解释。
观点二(小蒋随想):部分老酸奶厂商回应称“产品中并未添加工业明胶”,与某些新闻从业者的曝料形成鲜明反差。
“老酸奶”谣言中媒体呈现的反思
研究生, 江苏 南京2 1 0 0 9 3
一
、
“ 老 酸奶事 件”微博不 明就 里的传 播 谣 言被称 为 “ 最 古老 的大众 传播 媒介 ” , [ ] l - 直存 在 于人类 的社会 生活 之
中。互联 网中 的微 博 以其 开放 的平 台 与点击 即转 发 的特点 , 使 得谣 言传 播更 为便 捷 迅 速 。奥尔 波 特在 对 此 的研 究 中推 导 出一个 谣 言 公式 : R I ×A。其 中I 是i m p o r t a n c e , 指 重 要性 ; A 是a mb i g u i t y , 指 事 件或 情 况 的模糊 性 , 二 者 共 同决 定 了谣 言 的传 播 广度 与 速 度 。我们 之 所 以说 “ 老 酸奶 造假 ”是 谣 言 , 实 在是 它基 本符合 了这 个公 式 的描 述 。 “ 老 酸 奶事 件 ”肇 于2 0 1 2 年4 月9 日上 午 1 1 时, 央视 主持 人 赵普 在 新 浪 发
一
又是一次 沉重打击 。因噎废食 固然荒诞 , 但隐藏在 其背后 的普遍性 不安与信心缺失可见一斑 。 4 月1 5 日 中午 , 央视 《 每 周 质 量 报 告 》播 出 “ 胶 囊 里 的 秘 密 ”新 闻 , 曝 光 众 多 药 企 采 用 皮 革 废 料 提 炼 出的 工 业 明胶 制 作 药 用 胶 囊 。 由 于证 据 确凿 和相 关 部 门反 应迅 速 , 且 药 品更是 人 命关 天, 公 众 的关 注 焦点转 向 了对 毒 胶囊 的追查 与处 理上, 老 酸奶 的真相如 何 , 在 网上便 不 明就 里 了。
舆论监督的案例分析
舆论监督的案例分析从舆论监督分析“老酸奶”事件新闻简介:2012年4月9日上午11时,央视著名主持人@赵普发微博称:“不要再吃老酸奶和果冻,尤其是孩子。
内幕很可怕,不细说。
”经济观察报调查新闻部记者@朱朱文强也在微博上爆料:其实这才是今年3•15晚会的重头,可惜片子没播。
媒体人微博网名“落魄书生周筱赟”对此称:“不用这么神秘兮兮啦。
所谓老酸奶,就是更加浓稠,其实是大量添加工业明胶。
工业明胶,就是用垃圾里面回收的破烂皮革之类做出来的。
果冻更是如此。
这本该是常识。
”两条微博很快被转发十余万次。
很多网友将质疑的焦点指向这些食品中使用的添加剂明胶,怀疑有黑心商户使用工业明胶代替食用明胶,而工业明胶正是用破烂皮革等垃圾“熬”出来的。
分析:喝老酸奶=啃破皮鞋,经过微博的广泛转载。
这是一起典型的网络微博平台的舆论监督曝光出食品安全事故。
在事件曝光后,网友们相继爆料,“尚品翡翠2011”表示,食用明胶是国家允许的食品添加剂,比如冰激凌、酸奶、软糖、奶糖、火腿肠、酱油等都有。
食用和药用的明胶太少了,所以,很多是工业明胶来代替的。
有人说吃三碗“橡皮筋”米粉,等于吃一个塑料袋。
也有人在微博上爆料称:不少老酸奶和果冻是用工业明胶制造的,且称“打个比方说,哪天你扔了双破皮鞋,转眼就进你们肚子了。
”这一传言在网上引发了热议。
而在此同时各个新闻媒体也相继对此事进行跟踪报道,而有关部门也对事件报以高度重视的态度,事实真相最后在各个方面的帮助下逐渐浮出了水面。
以上的事例证明了:网络传播为舆论监督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平台。
网络伴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已经逐渐深深渗入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了除电视、广播、报纸之外的第四媒体。
近年来,网络迅猛发展的势头甚至有逐步超过前三个传统的主流媒体的形式。
新兴社会化媒体例如微博、博客、博客,这种网络平台具有言论相对自由的益处,因此当一件事件被爆出后,每个人都可以公开对事件发表个人意见,分散的个人意见在公开的网络平台上进行讨论和交流后最终形成了公众意见,并积极发挥了它的影响力,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并进行公开调查,让事实真相浮出水面。
2021倒奶事件时评倒奶事件作文素材
2021倒奶事件时评倒奶事件作文素材2021倒奶事件时评一不花钱不配当粉丝?为了给自己心仪的偶像们“助粒”,粉丝疯狂集资购买牛奶,然后整箱整箱倒掉,这样的做法引发了公众强烈谴责。
尽管目前《青春有你3》已经暂停录制,节目与赞助商双双道歉,但对于事件的反思却不能就此搁置。
倾倒牛奶“打投”(通常是粉丝被拉入一个群以后,用手机不断为明星投票),实际上是粉丝为了让“爱豆”出道进行的集资活动。
这种集资在“饭圈”相当普遍,指的是粉丝主动形成团体,为喜欢的偶像筹款以示支持的行为。
集资来的钱,由后援会统一支配。
多数用于投票打榜,少数用于制作周边、线下应援等活动。
自2018年所谓“偶像元年”开始,这种集资活动变得越来越热闹。
不久前落幕的《创造营2021》,在决赛前粉丝集资高达1.5亿元,“创造”了集资“传奇”。
然而,集资越热,诟病越多。
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数流量明星的后援会,都曾组织、催促粉丝花钱消费,以“实际行动”支持偶像。
据媒体不完全统计,《创造101》仅其中两位流量明星的粉丝公开集资就超过2000万元;《创造营2021》的一位流量明星,决赛前的集资也高达1540万元;一些流量明星想要登上微博明星势力榜,需要各家粉丝真金白银地送“小花”,2元一朵,一直赠送到“爱豆”升至理想名次。
一次次“打投”的背后,是粉丝一次次被掏空钱包。
“自己可以饿死,偶像不能不出道”。
在被饭圈PUA(意指让人逐渐丧失理智的一种疯狂追星行为)话术的裹挟下,粉丝们倾尽所有。
尤其是很多未成年粉丝,不仅没有赚钱能力,心智也不成熟,常会陷入“超额消费”“借贷追星”的陷阱中。
如果把后援会视作一个个小团体,那他们当下对粉丝征收“人头税”的方式,已经堪称“横征暴敛”,粉丝们苦不堪言。
客观来说,出于喜欢,粉丝愿意拿出自己的时间、金钱、精力为偶像造声势、博资源,是个人选择。
但在某些极端粉丝的逻辑里,“金钱=爱”,有多爱偶像,就必须花多少钱来体现。
如果花钱少,就会被道德绑架和人身攻击为“不配爱”。
媒体人作为微博意见领袖应注意的问题——以“老酸奶明胶门”事件为例
传媒e 时 代I H E W S W O R L D
另外一 个优势 便是发 布信 息的便利 性和 实时 眭。 现在 , 手机成 为终端 , 微博发布更 微 博管理 平 台有 意塑造 受众 对意 见
对此 , 中 国食 品工 业 协 会 糖 果 专 业 委 员 会
领袖 的角色期 待 ,刻意进行群体划分 。 以
说 法。
间交代 不清晰 ; “ 央视一哥们说 ,以后 别 吃果 冻和酸奶 。 ” 新闻事实来源 不明 , 可
( 1 ) 碎 片化 写作 与真 实性原则 。 与传
统 的博 客相 比 , 微博最突 出的特性 便是碎
信度 大大降低 ; “ 大伙 问为啥 ,他弄 了一
比喻说 , 哪天你扔 了双破皮 鞋 , 转眼就 进 观点严格 区分开来 ,有浓重 的主观倾 向 , 晚会重 头戏 , 可 惜没播 。 ” 按 照新 闻人 的
越广 阔的平台上 , 网民和博 主应该加强 自
律, 名人更应该 自律 。 ”
点, 只需要通 过手 机这一媒 介 , 就能 轻轻 括娱 乐类 、 传媒 类等 。 其 中传媒类 又包含 传媒专家 、 传媒高管 、 传媒行业公 司等。 这 就进 一步 强化 了受众对 于媒体 人微博使
新浪微博 为例 ,点击进入名人堂版面 , 可 以看到各种按 照行业 分类的认证 用户 , 包
在相关函件 中表示 , “ 在互联 网这一越来
具 便利性 、 易得性 。 ② 与传 统媒介 相 比 , 用
户无需 面对 电脑 ,不 管什 么时问什 么地 松松发 表微博 。 传 统新闻发布之前 , 网站编辑会根据 标 准对 信息进行把关 , 只有 符合群体规范
的影响力扩展到 网络上, 并对社会舆论产生 了影响。 本文针对 2 0 1 2年发生的 “ 老酸奶 明胶 门”事件, 着重分析食品安全事件 网络传播 中的特 点, 探 索媒体人作为微 博意见领袖的影响和应 注意的问题 , 以便更好地引导社会舆情走向。 【 关键词 】 老酸奶 明胶 门 微博 意见领袖 角 色期待 职业规 范
微博曝果冻老酸奶内幕 专家称食用明胶无害
● 大 型 乳企
对 于微博猜测 ,有些老酸奶 中也 含有工业 明胶 ,一家大 型 乳企相关 负责人表示 ,这种情况可能 小企业会有 ,但大企业 绝
不可能 。 “ 我们可 以把 制作老酸奶采 购的原辅材料 清单宣 布出 来 , 大家 了解 ,看 看有没有曝光 的这么混乱 ,也希望 国家对 供
胶 ” 。不 过 ,果 冻 里 的凝 胶 剂是 海 藻 中提取 的卡拉 胶 ,和动 物 皮什 么 关 系都 没 有 。 范志 红从 成 本 上分 析 认 为 ,大 品牌 的酸奶 和果 冻 生产 商 不 可 能 使 用 工 业 明胶 : “ 网上 价
● 小 知识
食 用 明胶 :胶 原蛋 白煮后 的产 物 ,从 动 物鲜 皮 、骨料 内提胶 ,经
费者不用 担心。
专家称食用明胶无害 ● 企 业 回应
福建 亲亲股份有 限公 司品质管理部 一名工程师表示 ,亲亲
所有 的果 冻产 品里 都没 有 明胶 这种 添加 剂 ,消 费者 可放 心食 用。 “ 亲亲果冻 所用 的增 稠剂主要是卡 拉胶 ,还有魔 芋胶和黄 原胶 ,这些 胶体溶解后提 供的是膳食纤 维 。”该名 工程师还 介
如 镉 、铬 、铅 等 有 害 重 金 属 的含 量 ,来做怀疑排查 。 此外 ,工业 明胶 与革 皮 水解 物 的 主要 原 料差 不 多 ,由破 旧皮 衣 、 皮箱 、皮鞋 等 边 角料 ,经过 化 学技 术 处 理 ,水 解 出皮 革 中 的 蛋 白形
范志 红表 示 ,明胶 是 一种 蛋 白质 , 2年 前 的 酸奶 里 就有 ,只 要 是食 用 0 明胶 ,就 不 用 担心 , “ 以说 ,弹 可 性 的食 品基本上都 含有食 用 明
青海老酸奶的安全调研
青海老酸奶的安全调研第一篇:青海老酸奶的安全调研青海老酸奶的安全调研实践报告2012年中国计量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青唐探索队一、实践简介最近,明胶事件的社会影响力愈来愈大,**背后的各种老酸奶饱受社会舆论的攻击和吐槽。
青唐探索队于今年暑假实行了相关项目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旨在探索青海老酸奶的安全问题,还原真相,探究青海老酸奶是否像大众所说,含明胶,由皮鞋制成,添加各种防腐剂,凝固剂,危害人们的生活。
关键词:青海老酸奶食品质量与安全明胶事件二、实践过程团队成员在小西牛人力资源部部长李芳经理的带领下,我们开始了为期6天的实践活动。
在马生财经理的引导下,我们参观了小西牛实验研发中心,经专业人员带领,我们亲自触碰到许多精密的实验仪器,懂得了专业仪器的作用:高温炉,主要功能是将菌种通过高温消毒并消灭其他菌种,确保菌种的纯洁性。
光谱分析仪,用于检测菌种或其他成分中的元素种类分析,定量分析。
杂质过滤机,用于菌种及其他成分的除杂,保证菌种的纯洁度。
定氨仪,主要功能是氨的定量,也就是说,如果此仪器产生实验人员无法辨别的错误,那酸奶中的氨含量就会超标,不知道当年三鹿奶粉中三聚氰胺超标是否是因为此类机器的故障呢,那就不得而知了。
检氨仪,只要功能是检测三聚氰胺是否超标,该仪器是在三鹿事件后添置的。
食品企业专用的分光计,用来检测成分中元素含量及种类。
冷柜,主要功能是冷藏一些带有菌种的培养皿。
在了解完仪器的功能后,专业人员告诉我们,青海老酸奶中添加的不是明胶而是果胶。
明胶,通常是用来制作果冻和其他甜点,是由煮过的动物的骨头,皮肤和筋腱制成的。
生产出的明胶为一种添加剂,我们生产的食用明胶因其具有许多独特的理化性能和较高的营养价值,富含人体必须的十八中氨基酸。
同时,明胶的水解物是胶原,是一种无脂肪的高蛋白,且不含胆固醇,是一种天然营养型的食品增稠剂。
使用后既不会使人发胖,而且不会导致体力下降。
明胶还是一种强有力的保护胶体,乳化力强,进入胃后能抑制牛奶、豆浆等蛋白质因胃酸作用而引起的凝聚作用,从而有利于食物的消化。
老酸奶惊魂引发的明胶深思
老酸奶惊魂引发的明胶深思目录:第一章:老酸奶惊魂是否“编外3·15”第二章:酸奶虽好但两岁前最好别喝第三章:宝宝喝酸奶需谨慎6大误区编者按:前段时间因为一些曝光时间,让大家谈明胶色变。
事实上明胶的确是可以食用的。
然而,我国可以食用的合格明胶似乎都出口了,这是怎么回事?老酸奶惊魂是否“编外3·15”央视主持人赵普在微博上爆料称,老酸奶和果冻很可能是破皮鞋制成二他称,这才是今年3·15晚会的重头戏,可惜没播。
据悉,合格的明胶是从动物鲜皮、骨料内提胶,但为了降低成本,国内很多厂家却用破皮鞋、烂皮革等作为生产原料,之前有传闻说,你在街头吃一碗酸辣粉,若觉得有点像橡皮筋,那么里面有可能添加了劣质明胶;更有人说吃三碗“橡皮筋”米粉,就等于吃了一个塑料袋。
如果这样的说法尚属感性的话,那么,调查数据更是让人触目惊心:我国仅有的十几家拥有生产许可证的大企业生产的合格明胶,去年数量大概为5万吨左右。
而这些散落的合格企业生产的明胶,多数供应国外市场,这便形成了我国每年缺口1万吨合格食用明胶的尴尬局面。
↓点击图片直接进入下一页↓合格的缺位,不合格的替补说来说去,还是成本利润惹的祸,明胶协会理事长王敬忠算了一笔账:1吨正规食用明胶的原材料.价格高达2000~3000元;而一般的皮革下脚料,1吨仅需要100~200元一但是,进入市场后,1吨食用明胶的收购价都在2~3万元.千万也别以为不喝老酸奶、不吃果冻就可以远离“皮鞋明胶”,从此类工业明胶的毒性和它在食品、药品领域应用的广泛性而言,“其影响应该不在三聚氰胺之下”,然而,“皮鞋明胶”何以没登上3·15晚会的舞台,这是一回事;而这种劣质明胶旱如“过街的老鼠”、却又始终逍遥于市场理性之外,这是另一回事——相较而言,后者更值得反思与关注。
幼儿园食堂酸奶变质反思怎么写
幼儿园食堂酸奶变质反思怎么写一、事件经过二、分析原因三、问题解决四、预防措施五、反思与总结一、事件经过最近,一则幼儿园食堂酸奶变质的新闻引起了广泛关注。
据报道,某幼儿园食堂在供应酸奶时出现了变质现象,导致多名幼儿出现腹泻等不适症状。
这一事件引发了家长们的强烈不满和对幼儿园食品安全的担忧。
二、分析原因1. 食品存放不当:酸奶是一种易腐食品,需要在低温环境下保存。
如果存放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就容易导致细菌滋生,从而导致变质。
2. 食品采购不规范:幼儿园食堂作为一个供应食品的单位,应该严格按照规定采购食材,并对进货的产品进行质量检查。
如果采购渠道不规范或者没有进行检查就直接使用,就极有可能出现问题。
3. 食品加工不规范:即使是新鲜的食材,如果加工不当也容易导致细菌滋生。
在幼儿园食堂,应该加强对食品加工的规范化管理,确保每一道菜品的卫生合格。
三、问题解决1. 及时处理:一旦发现食品出现了变质现象,应该立即停止供应,并对已经食用的幼儿进行医学检查和治疗。
2. 追究责任:对于食堂工作人员的不当操作或者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应该进行责任追究,并进行相应处罚。
3. 加强监管:除了幼儿园自身加强管理外,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监管力度,确保幼儿园餐饮服务的安全与卫生。
四、预防措施1. 严格采购:幼儿园食堂应该建立规范的采购制度,并且对采购渠道进行严格筛选和检查。
同时,在采购过程中要注意货源新鲜、质量安全等方面。
2. 合理存放:针对易腐食品,如酸奶等,在存放时要注意温度和时间。
建议在低温环境下保存,并且在保质期内及时使用。
3. 规范加工:幼儿园食堂应该制定规范的加工流程,并且对厨房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消毒,确保食品加工过程的卫生安全。
五、反思与总结幼儿园食堂酸奶变质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在幼儿园餐饮服务中要更加重视食品安全问题。
作为家长和幼儿园管理者,我们应该共同努力,从源头上预防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够享受到安全、健康、美味的餐饮服务。
公关危机掐住了企业命脉——龙狮营销看老酸奶事件
公关危机掐住了企业命脉——龙狮营销看老酸奶事件公关危机掐住了企业命脉——龙狮营销看老酸奶事件标签:营销策划营销策划公司危机公关龙狮营销老酸奶事件美食自2008年最重大的三聚氰胺危机以来,涉及企业声誉方面的危机事件大幅上升,许多企业在诚信度、对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守力度、社会责任履行等方面都出现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企业危机的爆发。
例如最近的一则名人微博,就让众多生产老酸奶、果冻的食品企业吃尽苦头,各家企业纷纷使出浑身解数,以求尽早结束公关危机。
龙狮营销过往也接手过很多食品企业的案子,现在来谈谈企业危机公关的处理技巧。
危机与税收一样,是企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由于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非常关注,所以企业进行危机管理时,在做好基础的产品质量要求与保障的基础上,还应对涉及企业声誉方面的价值链流程进行严格管理,将企业声誉视为企业命脉,并防患于未然,提前制定危机管理的应对措施,当出现危机事件时,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处理。
首先,企业对危机公关的反应必须非常迅速,在危机爆发之后,应当立即从可能导致危机升级、市场崩溃两大主要渠道入手,一方面积极向全国各大媒体发出产品澄清说明,防止媒体继续跟踪报道;另一方面主动向各大卖场提供质检部门的无毒证明,努力挽救消费者信心。
快速的危机公关措施仅仅只能保住市场销售,但挽留住消费者的信任度才是当务之急,营救品牌的工作极为关键。
其次,在国家质检总局等权威机构的调查结果出来之前,避免使用“绝对可靠”、“绝不含”、“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等字眼,此乃犯了危机公关的大忌。
当企业遇到质量危机的时候,在权威部门的检测报告证实企业无罪之前,企业不应该用过于极端的词汇来强调自身的清白,稍微给自己留一些回旋的余地。
另外,包括声明在内的对外发出的所有正式信息中,决不能缺乏权威第三方证言的支持,否则将成为媒体及公众舆论对企业进行有罪推论的最大理由。
当企业知名度及影响力很大时,任何一点失误都可能成为受攻击或广泛报道的根源,所以在当今的网媒时代,每一名网民都可能成为企业、品牌的杀手。
果冻老酸奶事件
知名时事评论员 “落魄书生”周筱赟对此称:
网友讽刺: 专家说吃了无害 学者说吃了健康 政府说吃了强身健体,早吃早托生 领导说吃了四肢发达...
消费者是衣食父母,我们需 要一棵放心的青菜和一碗放 心的米饭,请企业和监管部 门拿出真格的来,唤回不在 的人心!
4月10日,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发 表声明称:主流行业老酸奶不会添加 工业明胶。 4月11日,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 业协会和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糖果专业 委员会也相继发表内容基本一致的声 明称:目前国内果冻行业不使用明胶 。 4月12号3· 15晚会组否认调查老酸 奶明胶果冻有啥“内幕” 。
不相信,道出了目前中国食品 行业的可悲现状 经历过三聚氰胺、苏丹红、瘦 肉精、地沟油、毒豆芽、染色 馒头、塑化剂、牛肉膏、硫黄 姜的消费者,实在是不能再轻 易地相信某个问题食品的无辜 了。
食品安全是民生问题,食品都不能安全, 公众还能相信什么?当下,食品安全事件 频发,公众意见很大。无可争议,企业逐 利是天性,监管给力才是社会的“良心”。 因此食品安全事件非同小可,在这一领域 尤其需要啃破皮鞋,那应是相当可怕的 事件!说一千道一万,食品安全是关乎百 姓安全的大问题,喝老酸奶=啃破皮鞋不能 止于危言耸听,而应回归事实真相
在2009年,就已经有相关爆料出来,只 不过那次中枪的是果冻,结果和历次食品 添加剂事件一样,稀里糊涂地不了了之。 搜索历次食品安全事件,大体脉络为—— 爆料——厂家否认——相关行业否认—— 厂家承认——相关行业噤声——厂家噤声, 然后,就是等待消费者忘掉。如今,三大 行业协会组团出来为老酸奶正名,会让公 众信服吗?不会又是一个“狼来了”的故 事吧!
2024年老酸奶市场分析报告
2024年老酸奶市场分析报告1. 引言本文旨在对老酸奶市场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市场竞争、消费者行为和市场趋势等方面。
通过对市场数据和趋势的分析,以期为相关企业提供有益的市场参考和战略决策。
2. 市场规模根据最新的市场调研数据显示,老酸奶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在过去五年中,这一市场年均增长率达到10%,预计未来几年内仍将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
老酸奶市场的年销售额已超过5000万美元。
3. 市场竞争老酸奶市场竞争激烈,目前市场上存在多个知名品牌。
其中,X品牌和Y品牌是市场份额最大的两个品牌,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
这两个品牌主打品质和口感,并通过广告和促销活动来吸引消费者。
除了这两个品牌外,还有一些小型品牌在市场上有一定的份额。
4. 消费者行为老酸奶消费者主要集中在年轻人和中年人群体。
消费者对老酸奶的需求主要是出于对健康食品的追求。
调研数据显示,约70%的消费者认为老酸奶对健康有益。
同时,消费者对老酸奶的品质和口感也非常重视。
他们更倾向于选择口感细腻、口味多样化的产品。
5. 市场趋势老酸奶市场呈现出以下几个明显趋势:5.1 品牌多元化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老酸奶市场呈现出品牌多元化的趋势。
越来越多的小型品牌进入市场,推出独特口味和功能的老酸奶产品,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5.2 健康功能增多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提高,老酸奶市场中的健康功能产品越来越多。
例如,添加了益生菌和膳食纤维的老酸奶产品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5.3 渠道多元化传统的销售渠道如超市和便利店仍然是老酸奶销售的主要渠道,但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在线购买老酸奶产品。
因此,电子商务渠道的发展将成为未来的一个重要趋势。
6. 结论老酸奶市场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和竞争压力。
企业在开拓市场时需要注重品质和口感的提升,同时关注消费者对健康功能的需求。
此外,在销售渠道上要充分考虑传统渠道和电子商务渠道的利用,以拓展更多的销售渠道。
根据市场趋势,可以预见,老酸奶市场将持续发展,并呈现出品牌多元化、健康功能增多和渠道多元化等明显特点。
退酸奶现象:一场关于食品行业的深度解析
退酸奶现象:一场关于食品行业的深度解析在食品行业的发展历程中,酸奶作为一种营养丰富、口感独特的饮品,一直备受消费者喜爱。
然而,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一些酸奶品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本文将通过盘点关于退酸奶的故事,深入剖析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一、退酸奶现象的背景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日益关注,酸奶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然而,与此同时,退酸奶的现象也愈发普遍。
一些酸奶品牌在市场上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出现了销售下滑、市场份额下降的情况。
这不仅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对整个酸奶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冲击。
二、退酸奶的原因分析1.同质化竞争激烈目前,市场上酸奶品牌众多,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消费者在选择酸奶时,往往会根据品牌、口感、价格等多个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由于各品牌之间的差异化程度较低,导致消费者难以对某一品牌形成忠诚度,从而造成了酸奶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
2.品质问题频发近年来,关于酸奶品质问题的报道屡见报端。
例如,一些酸奶品牌被曝出添加过多糖分、使用劣质原料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健康,还严重影响了消费者对酸奶品牌的信任度。
一旦消费者对某一品牌的信任度降低,该品牌的市场份额就很容易受到影响。
3.营销策略不当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正确的营销策略对于品牌的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一些酸奶品牌在营销策略上存在明显不足。
例如,一些品牌过于依赖传统的广告宣传方式,忽视了新媒体营销的重要性;另一些品牌则盲目追求销量,忽视了消费者的实际需求。
这些不当的营销策略都可能导致品牌的市场份额下滑。
三、退酸奶的影响1.行业洗牌加速随着退酸奶现象的加剧,酸奶行业将面临重新洗牌。
一些实力较弱、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品牌将逐渐被市场淘汰,而那些拥有高品质、创新能力和良好口碑的品牌将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
这种洗牌有利于推动酸奶行业的健康发展,提高市场集中度。
2.消费者权益保护退酸奶现象的出现,也促使监管部门加强对酸奶市场的监管力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老酸奶事件的分析和思考
经济学院财政一班刘洁10017115
摘要:老酸奶事件的发生震惊全国。
这不仅是消费者的灾难,更是对社会道德水准的质疑。
此事件影响广泛,牵扯企业众多,有其深刻的产生背景。
文章针对企业的行为,对导致老酸奶事件发生的各方面原因进行分析,力求探索其产生的根源所在,分析老酸奶事件的各种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企业信用道德水准良知利益与竞争
在中国现行制度下,企业造假事件一直屡禁不止,从之前的“三鹿奶粉”到含有“苏丹红的鸡蛋”再到今天的“老酸奶事件”,这一系列事件让我们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此类事情的发生不仅伤及了很多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状况,而且会影响企业的形象和长远利益,甚至给社会的公信度和诚信状况产生不利的影响。
假冒伪劣产品的产销猖獗,不仅引发产品质量安全事故,而且形成“劣势产品驱逐好产品”的机制,挫伤了诚信开发商开发生产新产品的积极性,打击了消费者的购买信心,导致需求收缩,如此陷入循环怪圈。
本文针对老酸奶事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进行分析,并制定了相关的解决对策。
一、我认为老酸奶事件产生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点:
1、企业之间的过度竞争,打价格仗
从企业的市场竞争环境上看,我国奶业企业所在的市场一直是,外国产品稳居高端,国内企业只足挣扎在中低端产品上。
产品之间的强烈竞争,使得国内产业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就形成了假冒伪劣产品。
2、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模仿国外产品,从而降低了产品的质量。
在奶品产业创新上,单薄的利润和同构竞争严重制约了企业的技术创新。
在企业技术创新上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国内奶制品企业的微薄利润难以支撑持续创新的投入需求,不得不一味效仿国外高端品牌,这必然使产品的质量受到影响。
3、我国的市场监管机制不健全
我国奶业市场的主要监管者足政府机构。
但面对迅速膨胀的产业体系,政府机构的力量明显不足,难以保证有效的监督,对一些企业的质量免检制度便是在这种情况诞生的一个缓解的措施。
同时,在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中建立的应辅助机构不健全。
这使得政府主管没有足够力量,第三方辅助机构无法监督,不仅给企业带来监管“真空”,还造成政府管理部门“寻租”的隐患,这正是企业不正当经营的一个条件。
4、市场信用体系缺乏制约力
在我国,奶制品行业缺乏市场信用体系的有效制约。
企业的经营者不能够自觉地诚信经营,为了获取巨大的利益,经营者降低了产品的质量。
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往往会向企业中加一些有害物质来提高口感。
因此,由于市场信用体系缺乏制约,使得假冒产品接连不断。
二、老酸奶事件产生带来的影响
老酸奶事件对奶制品产业、食品制造业以及整个制造业,乃至中国经济的发展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1、对奶制品产业发展的影响
对国内奶制品产业而言,“美汁源”“蒙牛”事件的打击是惨重的。
在国内,其一是消费者对奶制品的怀疑普遍深重,多数人已开始减少甚至是拒绝继续消费奶制品并寻找其他替代品。
如豆浆机,榨汁机的热销即是一例。
这严重影响
奶制品和饮品的产销量,严重影响奶制品产业的发展,甚至出现倒退。
2、对我国市场信誉的影响
老酸奶事件的一系列产生,让我国的市场信誉在国际上扫地,直接影响了出口量和企业的经济利益。
同时,使得我国的国际形象受到不利影响。
三、针对企业造假的行为,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市场的监督管理,完善多元化市场监督检验管理制度。
以政府的作用弥
补市场的不足。
这是老酸奶事件解决的重要条件,也是老酸奶事件所应导致的结果。
一方面是,加强主管部门的监督检验管理,强化主管部门的监督检验责任。
其次,完善和健全市场的监督和管理。
2、加强市场的信息披露,减小信息不对称对消费者的损害。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使消费者不断地上当受骗。
国家质量监督部门网站里建立产品质量信息披露平台,及时地向广大消费者发布,同时也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一个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投诉信息发布平台,让全国的消费者都有一个窗口对外发布产品质量问题或质疑的信息,也为监督管理部门提供了上下互通的信息通道。
同时,也要加大企业失信行为的成本,让企业的造假成本远远高于所获利益,增大企业造假的风险,减小企业的造假机率。
3、完善兼顾企业和企业管理者两个对象的市场信息制度,加快企业市场信用体
系及其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企业信用体系的建立对规范市场行为发挥至关重大的作用。
国家应尽快加强和完善企业信用制度,同时也要完善法律法规,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氛围。
4、完善奶制品安全问题的索赔机制,尤其是建立对弱势群体的保护。
加大对奶制品安全问题的索赔,必然能对企业造假问题起到震慑作用。
其中,低收入者是不具备维权能力的群体,而他们也是最易受到伤害的群体。
这不是因为他们愿意买低廉的产品,而是因为他们只能买低廉产品。
因此要建立索赔机制,以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
四、总结
作为企业的经营者,应当有道德有素质,诚信经营,才能使企业长久获利;作为消费者应当加大对产品的监督,发现假冒产品要及时投诉;作为政府的管理机构,要加强对产品的监管,完善法律法规。
只有共同努力,才会促进市场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价格理论及应用》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经济问题探索》段万红贺卫
《企业造假行为的动机分析及治理对策研究》谢庆红
《奶粉事件折射中国企业困难》单仁平《“三鹿”事件企业造假行为的分析》张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