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第3章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第4节电磁波的技术应用(1)粤教版1-1.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 第三章 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 3 第四节 电磁波的技术应用 第五节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协调

高中物理 第三章 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 3 第四节 电磁波的技术应用 第五节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协调
图 3-4-3
2.无线电波的接收 (1)电谐振:当接收电路的固有频率跟接收到的电磁波的频率相 同时,接收电路中产生的振荡电流最强.这种现象叫做电谐振. 调谐:使接收电路产生电谐振的过程. 调谐电路:能够调谐的接收电路. (2)检波:从接收到的高频振荡电流中“检”出所携带的信号. 解调:检波是调制的逆过程,也叫解调.
休息时间到啦
同学们,下课休息十分钟。现在是休息时间,你们休息一 看看远处,要保护好眼睛哦~站起来动一动,久坐对身体
3.关于无线电视的流程图 3-4-4. 图 3-4-4
即时应用
(即时突破,小试牛刀)
1.为了使各个电台发射的电磁波互不干扰,每个电台都只能 使用________频率的电磁波.
答案:特定
一位观众在某剧场观看演出,他的座位离扬 声器有 20 m 远;另一位观众在家里的电视机旁收看实况转播, 他的家离剧场 20 km 远,那么,他们两人谁先听到演员的歌声? (声速约为 340 m/s) 解析:在剧场的观众听到歌声所需的时间: t1=vs11=32400 s=0.059 s=5.9×10-2 s 在电视机旁听到歌声所需的时间: t2=sc2=32.00××110038 s=6.7×10-5 s t2<t1,即在电视机旁观众首先听到歌声. 答案:电视机旁观众首先听到
图 3-4-1
为什么不能把声音和图像信号分别通过声电转换器、光电转换 器转为电信号直接发送出去?
提示:转换的电信号频率都很低,有效发射电磁波则需要频率 足够高,所以不能直接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发送.
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协调 1.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发展 科学技术成就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极大地提高了人 们的生活质量,推动着社会向前飞速发展. 2.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科学技术带来的工业文明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对人类 和自然界也产生了种种负面影响.如:电磁污染 、环境污染 等.

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同步学习 第3章 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 本章优化总结17

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同步学习 第3章 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 本章优化总结17

本章优化总结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电磁技术的发展⎩⎪⎨⎪⎧古代对电和磁的认识近代电磁技术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现代电磁技术的发展电机的发明对能源利用的作用⎩⎪⎪⎨⎪⎪⎧能源及其利用方式⎩⎪⎨⎪⎧按形态 分类⎩⎪⎨⎪⎧一次能源二次能源按再生性分类⎩⎪⎨⎪⎧再生能源非再生能源按广泛程 度分类⎩⎪⎨⎪⎧常规能源新能源电机与能源⎩⎪⎨⎪⎧发电机:获得电能电动机:利用电能传感器及其应用⎩⎪⎨⎪⎧传感器:感受信息——输出信息常用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电磁波的技术应用⎩⎪⎨⎪⎧无线电广播电视雷达移动电话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协调作用⎩⎪⎨⎪⎧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发展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电磁污染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传感器的分类和原理传感器是一种能感知和识别信息的装置,它由敏感元件和电路组成,能将感知和测量到的非电学量转变为电学量.在日常生活和高科技领域应用的传感器越来越多.对传感器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根据检测量的不同,可把传感器分为物理型、化学型和生物型三类. 物理型传感器主要利用被测物理量变化时,敏感元件的电学量(如电阻、电压、电容等)发生明显变化的特性制成的.如力学传感器,就是利用物体在外力或惯性的作用下产生形变或位移,从而敏感元件的电阻或电容发生相应变化的原理制成的.前面提到的都是物理型传感器.化学型传感器是能通过有关化学效应,把化学物质的成分、浓度等转换为电学量的敏感元件制成的.生物型传感器是利用生物体组织的各种生物、化学与物理效应制成的,有酶传感器、免疫传感器、抗原体传感器等.能制成传感器的敏感元件有许多,其中利用了物理性质的常用敏感元件如下表所示:被检测量敏感元件力学量半导体压敏电阻、金属应变电阻、驻极式话筒(俗称“咪头”)热学量热敏电阻、双金属片控温件光学量光敏电阻、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光电探测器、CCD(电荷耦合器件)探测器、红外探测器磁学量磁敏电阻、磁敏二极管、磁敏三极管传感器已在生产、生活、科研、军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人类收集信息的能力得到极大的扩展和延伸.人体本来无法感知的红外线、超声波、微小位移、微小压力、微小温差等,现在可以用传感器来检测;人们无法涉足的,如高温、高压、强辐射等危险的场所,现在可以让传感器进去工作.随着微电子技术、材料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还研制了智能传感器和微型传感器.智能传感器源于航天器的开发.对于航天飞机来说,它在太空中的位置、速度、加速度、飞行姿态,以及航天员居住空间的温度、湿度、空气成分、微量气体等,都需要有各种传感器去获取信息,并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处理.于是人们将传感器与计算机构成一个整体,这就是智能传感器.机器人身上就大量使用了各种智能传感器.微型传感器是由亚微米至亚毫米范围内的电子元件和机械元件制成的,将传感、处理、执行诸功能融为一体的微机电系统.微型传感器尺寸小,集成化程度高,功能强大.它使人类获取信息并进行相应控制的工作可深入到微米量级的空间中进行.利用微型传感器制成的无线肠胃检查药丸可以检查胃肠道,并将病理信息发射到人体外的仪器上,供医生准确地诊断疾病.如今,传感器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军事、科研等各个领域.例如,利用传感器技术制成的可进入人体清除脑血栓的微型机器人,会让《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自叹弗如;同样用到传感器深入敌营进行侦察破坏的机器苍蝇、机器蚂蚁,会让《封神演义》中的土行孙望尘莫及.至于工厂生产线上的机器人,能自动调控环境的种植大棚等,更是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为人们所司空见惯,算不得什么稀奇了.传感器问题具有涉及的知识点多、综合性强、能力要求高等特点,而传感器的形式又多种多样,有的原理甚至较难理解.但不管怎样,搞清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过程是求解问题的关键.因此,求解时必须结合题目提供的所有信息,认真分析传感器所在的电路结构,这样才能对题目的要求作出解释或回答.另外,平时应多注意实际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多一些思考,多动一下手,多查一些资料,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经验,做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的目的.在电熨斗中装有双金属片温度传感器,请简要叙述一下电熨斗如何自动控制温度.[解析] 双金属片的膨胀系数不同,上层金属的膨胀系数大于下层金属.当温度变化时,由于双金属片的膨胀系数不同从而控制电路的通断,以达到控制温度的目的.[答案] 见解析用传感器制作自控装置利用传感器制作自控装置是应用传感器相关的物理知识,根据原理进行设计实验.具体可按以下步骤进行:1.选择课题从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选定课题.课题要有实用性,且是经过努力能够完成的.2.进行设计课题确定后,根据所掌握的传感器、电路和元器件等方面的知识,勾画出设计原理的方框图,进而画出电路图.或许还需要阅读一些传感器和电子电路方面的资料与参考书.3.选择器材根据设计的电路图,选购所需要的器材.一般是先列器材清单,根据清单查阅电子元器件手册,再到电子元器件商店选购.4.安装调试安装前,要对所有的器材进行测试,确定是否完好,然后进行安装.还要学习一些线路布线的焊接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安装完毕经检查无误后,就可以进行调试.调试是制作活动的重要环节,只有经过反复调试,才能使制作的装置达到预期的效果.5.外观设计一项好的制作,外观也很重要.要做到美观、大方、线条流畅.如果能使外观具有个性化色彩,那就更好了.6.成果展示制作完成后,要向同学、老师和家长报告和演示制作成果.报告应包括设计目的、设计原理、制作过程、效果演示、存在问题、改进措施等.报告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建议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一个介绍制作成果的演示软件,使报告更加生动.7.总结评价要填写“活动评价表”,做好总结评价工作.要客观评价自己在设计制作活动中的表现,认识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对同学的评价要公正、客观,要看到他人的长处和进步.光照度报警器的设计.答案:(1)设计目的经凋查,许多同学的视力呈下降趋势,保护眼睛迫在眉睫.导致视力下降的一重要原因,是阅读和书写时光照度不足.因而想到能否利用传感器原理,设计制作一个光照度报警器,要求在正常光照时无反应,当光线暗到一定程度时,发出报警信息,提醒你及时开灯或增加灯光亮度,以保护视力.(2)设计原理选用光敏电阻作为敏感元件,将光照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再用电信号驱动报警器发声,报警器选用蜂鸣器.因光敏电阻获得的电信号较弱,需将其经电子线路放大后再送入蜂鸣器.设计原理方框图如图3-1.图3-1 光照度报警器原理方框图电子线路由晶体三极管V1和V2、电阻R1、电位器R P组成(线路图见图3-2).光敏电阻Ros在强光照射时,电阻值很小,V1和V2不能导通,此时电路中无电流,蜂鸣器HBL不发声.当光照度下降到事先设定的数值时,光敏电阻阻值的增加会使晶体管V1和V2导通,电路中就有电流通过蜂鸣器HBL,蜂鸣器发出警报声.开灯或增加光照度后,光敏电阻受到光照度变强,阻值减小,V1和V2又不能导通,蜂鸣器停止报警.此电路的电源电压为6 V.调整电位器R P的阻值可以设定使蜂鸣器报警的光照度.图3-2 光照度报警器的电子线路图(3)器材选择器件名称规格型号功能数量光敏电阻Ros 普通 1晶体三极管V1和V29013型小功率管放大 2电阻R1100 kΩ 1 电位器R P470 kΩ调节报警时的光照度 1 蜂鸣器HBL 报警 1电路板印刷电路板固定电路的元器件 1开关S 开闭电源 1电源E 1.5 V干电池供电 4电烙铁(及焊锡丝)焊接 1 根据设计原理,(4)安装①用多用电表检查各元器件是否完好.②将各元器件放置在电路板上适当的位置.③用导线将各元器件按电路图连接,并用电烙铁焊接好各连接点.注意不要有短路和虚焊现象.④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5)调试①将电位器R P的阻值调到最大位置,接通电源.②当照明灯比需要的正常光照度略暗时,调整电位器R P的阻值,至蜂鸣器发出警报声,固定此时电位器的阻值.将灯光重新调至正常亮度,蜂鸣器应立即停止报警.③将电路(包括电源)装入美观实用的机盒.注意机盒上要留有光敏电阻的感光窗口.电磁波技术的应用电磁波最重要、最广泛的应用是用来传递信息.从最早的无线电广播,到电视节目的传播,雷达的使用,再到手机的使用,电磁波的应用已经渗入到高科技领域和我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传递信息只是电磁波应用的一个方面,实际上电磁波家族的波长范围是很广的,不同波长的电磁波,特性不同,用途也不同.如图3-3,表示了不同波段的电磁波.图3-3(双选)下列关于电磁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电磁波是电磁场由发生区域向远处的传播B.电磁波在任何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均为3×108 m/sC.电磁波由真空进入介质传播时,波长变短D.电磁波不能产生干涉、衍射现象[解析] 电磁波是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和周期性变化的磁场由近及外向远处传播形成,故A正确.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光速,波长虽短,但具有波的特点,故B、D错误,电磁波由真空进入介质时,频率不变,波速减小,由v=fλ分析,波长变短,C正确.[答案] AC。

2019高中物理第三章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3.4电磁波的技术应用课件粤教版选修1_1ppt版本

2019高中物理第三章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3.4电磁波的技术应用课件粤教版选修1_1ppt版本

知识精要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触类旁通
3.关于电视接收的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视接收天线接收到的电磁波中包含有图像信号和伴音信号 B.电视接收天线收到的电磁波经过处理还原成图像,天线上并不 产生感应电流 C.电视接收机收到电磁波,通过电子枪的扫描显示电视节目的图 像信号和伴音信号 D.电视接收机收到电磁波,经扬声器得到电视节目的伴音信号 解析:电视机接收到的电磁波是带有图像信号和伴音信号的高 频电流,故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图像信号和伴音信号必须经过处 理,才可经显像管和扬声器得到图像和声音,故选项C、D错误. 答案: A
答案:B
触类旁通
知识精要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触类旁通
2.关于移动电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随身携带的移动电话(手机)内,只有无线电接收装置,没有无线 电发射装置 B.随身携带的移动电话(手机)内,既有无线电接收装置,又有无线 电发射装置 C.两个携带手机的人,可以直接互相收发电磁波实现通话 D.没有外置天线的移动电话,没有无线电发射装置 解析:手机内既有无线电接收装置,也有无线电发射装置. 答案:B
第四节 电磁波的技术应用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触类旁通
学习 目标
重点 难点
1.知道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的过程,了解调制、调幅、调 频、调谐、解调的含义. 2.了解晶体管、集成电路的基本结构以及电视广播发射和 接收过程. 3.了解雷达的工作原理. 4.了解现代通信的基本过程,了解基站的作用.
答案:D
知识精要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触类旁通
知识精要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粤教版物理选修1-1课件:第3章 第4节 电磁波的技术应用 第5节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协调

粤教版物理选修1-1课件:第3章 第4节 电磁波的技术应用 第5节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协调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协调
[先填空]
1.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发展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们不仅能探索地球上的一切,还能通过研究来自宇宙
的电磁辐射来探索宇宙的奥秘.
2.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电磁污染是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之一,电磁污染的方式是
_电__磁__辐__射__.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知识脉络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电磁波的技术应用
[先填空] 1.1895 年,意大利的马可尼利用电磁波成功地实现了_无__线__电__通__信_,揭开了 人类通信史上的新篇章.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2.电磁波最重要、最广泛的应用是用来进行信__息__传__递__. (1)无线电广播和电视:通过振荡电路将声音和图画转变为音__频__和__视__频__信号, 放大后搭载到_高__频__电__磁__波_上,然后由天线向周围空间发送;接收机上的天线接 收到所有电磁波,然后经_调__谐__器_选择出所需要的电磁波,再经检波取出携带的 信号,放大后还原成声音或图画. (2)雷达:雷达是利用电磁波进行_测__距_、定__位__的仪器. (3)移动电话:无绳电话、无线对讲机、移动电话均是通过电__磁__波__实现信号 的发射与接收的.
【答案】 D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2.(多选)雷达采用微波的原因是( ) 【导学号:75392102】
A.微波具有很高的频率 B.微波具有沿直线传播的特性 C.微波的反射性强 D.微波比其他无线电波(长波、中波、短波等)传播的距离更远
【解析】 微波具有频率高、反射性强、沿直线传播的特点,A、B、C 正 确.

高中物理第三章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3.4电磁波的技术应用素材粤教版选修1_1

高中物理第三章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3.4电磁波的技术应用素材粤教版选修1_1

3.4 电磁波的技术应用经过学习,我对电磁波有了一定的了解。

不仅掌握了电磁波的一些基础知识,还学习到与电磁波产生与传输、辐射与散射、脉冲电磁波、遥感与合成孔径雷达等的相关知识。

首先,根据我平时的知识积累,知道电磁波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电视、电脑、电冰箱、广播、手机、洗衣机、微波炉、超波治疗仪等都与电磁波有关,同时在医学凡方面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通过学习才对电磁波有了一个更加系统的认知。

如:电磁波的信息应用有通信和雷达、遥感和勘测、计算机和集成等;非信息应用有功率传输和武器、加热和催化、治疗和生态环境等.其次,我将就我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合成孔径雷达做一些介绍。

合成孔径雷达(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是一种高分辨率二维成像雷达, 主要利用信号处理技术合成孔径和脉冲压缩以小的真实孔径天线来达到高分辨力成像的目的。

侧视成像雷达通过主动发射微波脉冲, 接收目标物体对雷达波束的后向散射, 根据回波强度成像。

为了进一步提高雷达图像分辨率, 20 世纪50 年代后期诞生了合成孔径的概念。

合成孔径技术的基本思想是用一个小天线沿一直线方向不断移动, 在移动中每个位置上发射一个信号, 天线接收相应发射位置的回波信号存储下来, 存储时必须同时保存接收信号的振幅和相位。

当天线移动一段距离L后,存储的信号与长度为L 的天线阵列诸单元所接收的信号非常相似, 对记录的信号进行光学相关处理得到地面的实际图像。

这样,利用多普勒频移现象“合成”一个更大的孔径, 达到“增加天线长度”的效果, 提高雷达图像的方位向( 沿雷达飞行方向) 分辨率。

合成孔径雷达原理最初由美国一所大学于1953年证明,并得出第一张非聚焦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

此后合成孔径雷达受到许多学者关注,经过不断的深入研究探索,1957年第一台聚焦式光学处理的机载合成孔径雷达系统研制成功,从此合成孔径雷达进入实用性运用,并获得空前的发展。

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第3章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第一节电磁技术的发展(1).doc

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第3章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第一节电磁技术的发展(1).doc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桑水制作第三章、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一、电磁技术的发展一.选择题1.第一个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科学家是[ ]A.牛顿B.焦耳C.奥斯特D.法拉第2.人们知道磁体周围的空间存在磁场的依据是[ ]A.人们发现小磁针靠近磁体周围的一定空间内会发生偏转,说明小磁针受到了磁力的作用B.磁体可以吸引铁屑等铁磁性物C.通电导体在磁体附近受到力的作用D.在磁场周围存在磁感线3.根据磁场对电流作用的原理制成的是[ ]A.发电机B.电动机C.汽油机D.以上都不对二.填空题4.公元前585年,_____哲学家泰勒斯(Tahales)就知道摩擦过的琥珀能吸引小物体以及磁石相互吸引。

现在西方拼音文字中“电”一词,如英文electricity等都是由希腊文的ηλεκτρον(琥珀)一词转化而来.5.东汉已有指南针的前身司南勺;比欧洲更早,在_____时,我国已有利用地磁场进行人工磁化制作指南鱼或用磁石麽针尖制作指南针,6. 1855-1868麦克斯韦(James Clerk Maxwell, 1831-79) 完成电磁学的场论方程,在电磁波的传播速率和光速之间建立起联系,建立了_________,预言了______的存在在。

7.1831年英国的法拉第发现____________(磁产生电)8.1879年美国的__________发明白炽电灯泡.9.1888年德国人______在用莱顿瓶放电的实验中,发现电磁波,并证明它呈现光的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偏振等性质,特别是从其频率和波长直接确定其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至此,麦克斯韦的电磁波理论得到全部验证.10.继意大利人________1800年发明“伏打电池”,世界上第一个电池后。

1867年,德国人_________发明自馈发电机。

使人类获得稳定持续的电流。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D2. AC3. B二.填空题4. 希腊5. 北宋6. 电磁学理论、电磁波7. 电磁感应现象 8. 爱迪生9. 赫兹 10. 伏打、西门子。

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第3章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第4节电磁波的技术应用第5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协调学案

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第3章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第4节电磁波的技术应用第5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协调学案

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第3章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第4节电磁波的技术应用第5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协调学案的.(√)[后思考]飞机上为什么禁止使用手机?【提示】因为手机在使用时会发射电磁波,对飞机的导航系统产生电磁干扰,容易造成事故.1.无线电波的发射(1)发射电磁波的条件①要有足够高的振荡频率.理论研究表明,振荡电路向外辐射能量的本领,即单位时间内辐射出去的能量与频率的四次方成正比,频率越高,发射电磁波的本领越大.②开放电路.只有使振荡电路的电场和磁场分散到尽可能大的空间,才能有效地把电磁场的能量传播出去.用开放电路可以把电磁波发射出去.(2)发射电磁波的电路特点在如图3­4­1(a)~(d)所示的发射无线电波的装置中,由闭合电路变成开放电路的变化过程.在实际发射无线电波的装置中,在开放电路旁还需加一个振荡器电路与之耦合(如图3­4­1(e),振荡电路产生的高频振荡电流.通过L1和L2的互感作用,使L1也产生同频率的振荡电流,振荡电流在开放电路中激发无线电波,向四周发射).图3­4­12.无线电波的接收(1)选台与电谐振①选台:接收电磁波时,从诸多的电磁波中把我们需要的选出来,通常叫选台.②电谐振:当接收电路的固有频率跟接收到的电磁波的频率相同时,接收电路中产生的振荡电流最强,这种现象叫电谐振.(2)调谐与调谐电路①调谐:使接收电路产生电谐振的过程叫做调谐.②调谐电路:能够调谐的接收电路叫做调谐电路.(3)解调从接收到的高频电磁波中“检”出所携带的信号,叫做检波,也叫解调,它是调制的逆过程.(4)无线电波的接收天线收到的所有的电磁波,经调谐器选择出所需要的电磁波,再经过检波取出携带的信号,放大后还原成声音或图象的过程.1.关于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将信号发送出去,先要进行解调B.为了从各个电台发出的电磁波中将需要的电磁波选出来,就要进行解调C.为了从高频电流中取出声音信号,就要进行调频D.利用开放电路可以有效地把电磁波发射出去【解析】为了将信号发送出去,首先要进行调制;从各个电台发出的电磁波中将需要的电磁波选出来,要进行调谐;从高频电流中取出声音信号,需要解调;利用开放电路可以有效地发射电磁波.故只有D正确.【答案】 D2.(多选)雷达采用微波的原因是( )【导学号:75392102】A.微波具有很高的频率B.微波具有沿直线传播的特性C.微波的反射性强D.微波比其他无线电波(长波、中波、短波等)传播的距离更远【解析】微波具有频率高、反射性强、沿直线传播的特点,A、B、C正确.【答案】ABC3.手机是现代人们最常用的通信工具之一,手机间通话和收发信息是利用( )A.电磁波传送B.超声波传送C.光纤传送D.空气传送【解析】手机相当于一个小型电磁波发射台,又相当于一个接收台,捕捉空中的电磁波,使用户接收到对方送来的信息.选项A正确.【答案】 A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协调[先填空]1.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们不仅能探索地球上的一切,还能通过研究来自宇宙的电磁辐射来探索宇宙的奥秘.2.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电磁污染是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之一,电磁污染的方式是电磁辐射.[再判断]1.医院里常用紫外线对病房进行消毒.(√) 2.电磁波不会污染环境.(×)[后思考]当我们用手机与千里之外的亲友互致问候时,当我们从荧屏上看到“神舟十一号”飞船上景海鹏、陈冬那充满自信的微笑时,当我们接收到“勇气”号穿越亿万千米的太空从火星上传回的高清晰度照片时,你知道是什么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吗?【提示】电磁波的发现为信息插上了飞翔的翅膀,电磁波帮助人类实现了飞向太空的梦想,掌握着飞船的“举动”,传递着天上人间的信息.“电磁波”是现代文明的神经中枢.1.科学技术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2.科学技术对人类和自然界产生的负面影响(1)电磁污染电磁辐射:电力、电子设备都会向外辐射电磁波,称为电磁辐射.电磁污染:指各种电器设备所产生的,对其他仪器设备的正常工作产生干扰或者对人、动物、植物等生物体产生损害的电磁辐射.电磁污染源:广播电视系统的发射设备、通信设备、焊接设备、高压输变电系统、高频设备、手机、电脑、家用电器等工作时都是电磁污染源.电磁污染的危害:干扰通信系统,损害人(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等,表现出头晕、失眠、易疲劳、记忆力减退、情绪不佳等症状.(2)火力发电造成的环境污染温室效应、水资源污染、酸雨、空气污染等.(3)废旧电池造成的污染水土污染,重金属污染和硫酸化合物污染,重金属铅、汞、镉、锰等能损害动物和人的神经系统和造血功能,导致血液中毒.4.关于电磁辐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子设备不论是否使用,都向外辐射电磁波B.长期、过量的电磁辐射会对人体造成较大的伤害C.电磁辐射对电器设备的影响不大D.由于电磁辐射会影响人的健康,因此人们不应使用手机等电器【解析】电子设备内的电子线路中的高频电场和高频磁场,能够产生电磁波且向外辐射.当设备停止工作时,高频电场和高频磁场消失,不再产生电磁波向外辐射,故A错;长期、过量的电磁辐射会对人、动物、植物产生损害,如损害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等,临床表现为头晕、失眠、疲劳、记忆力减退、情绪不佳等,故B对;电器设备产生的电磁辐射可能对其他电器设备的工作产生干扰,故C错;手机等电器使用的电磁波虽然能够产生电磁辐射,但只要正常使用,尤其是不连续长时间的使用,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故D错.【答案】 B5.下列设备不属于电磁辐射污染源的是( )【导学号:75392103】A.高压变电站B.电视发射塔C.移动电话发射塔 D.电灯【解析】电灯中通过的交变电流的频率很低,电流很小,不会产生电磁污染.【答案】 D6.关于电磁污染,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电磁污染是指电磁波干扰其他仪器设备正常工作,对人、动物、植物等有机体也会产生损害B.配有心脏起搏器的人使用手机可能会导致起搏器工作异常,是电磁污染的例子C.长期、过量的电磁辐射会损害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等D.低频设备一定比高频设备的电磁污染大【解析】一般来说电磁波越强,频率越高,照射时间越长,对人体的危害越大.【答案】 D。

高中物理 第三章 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 第四节 电磁波的技术应用课时巩固 粤教版选修1-1

高中物理 第三章 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 第四节 电磁波的技术应用课时巩固 粤教版选修1-1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学习资料专题第四节电磁波的技术应用1.下列关于手机说法正确的是( )A.手机只能发射电磁波B.手机只能接收电磁波C.手机既可发射也可接收电磁波D.手机既不能发射也不能接收电磁波解析:手机在使用过程中,将要传递的信息用电磁波发射出去,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接受电磁波来获取他人传递过来的信息.故C正确.答案:C2.在飞机上禁止使用手机,是因为( )A.对周围乘客造成电磁辐射,损害乘客健康B.影响飞机的动力设备C.干扰飞机的电子通信系统D.造成对飞机电子线路的损坏答案:C3.雷达探测飞机距雷达的距离,是通过( )A.测量反射回来的脉冲的频率B.测量反射回来的脉冲的方向C.测量发出脉冲与脉冲被反射回来的时间间隔D.测量反射回来的脉冲的强弱解析:雷达探测飞机距雷达的距离,是通过测量发出脉冲与脉冲被反射回来的时间间隔来测算飞机距雷达的距离的.答案:C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雷达是利用电磁波进行测距定位的仪器B.雷达仅是利用电磁波进行测距的仪器C.雷达仅是利用电磁波进行定位的仪器D.雷达是利用紫外线进行工作的仪器答案:A5.无线电广播和电视都是靠电磁波传播信息的,它们在真空中传播时相同的是( ) A.波长B.频率C.波速D.能量解析:任何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是相同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0×108 m/s,故选C.答案:C6.电视机在换台时,实际上是在改变( )A.电视台的发射频率B.电视机的接收频率C.电视台发射的电磁波的速率D.电视机接收的电磁波的速度解析:电视机换台实质上是选取不同频道的电视信号,不同频道的电磁波频率不同,故选B.答案:B7.(2016·广东学业水平考试)许多老人散步时,手里拿着带有天线的收音机,这根天线的主要功能是( )A.接受电磁波B.发射电磁波C.放大声音D.接收声波解析:收音机的天线是接收空间电磁波的装置,不能接收声波;收音机不能发射电磁波,同时放大声音利用的功放装置;故A正确,B、C、D错误.答案:A8.火星探测器从火星向地球发回成功着陆的信号,发回的信号属于( )A.电磁波B.声波C.超声波D.次声波解析: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即一般的无线通信都是利用电磁波进行的,故A正确;声波、超声波是一种声波,次声波也是一种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选项B、C、D错误.答案:A9.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是( )A.频率B.波长C.振幅D.波速答案:A10.雷达的定位是利用自身发射的( )A.红外线B.次声波C.电磁波D.光波答案:C11.(多选)关于无线电广播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发射到接收信号联系的桥梁就是电磁波B.收音机上的“调谐”旋钮就是起选台作用的C.每个电台都只能使用特定频率的电磁波发射信号D.调谐器和放大器出现在发射端解析:调谐器和放大器都是在接收端,不在发射端,故D错误.答案:ABC12.(多选)下列设备用到电磁波技术的有( )A.无线电广播、电视、雷达B.微波炉C.移动电话D.电饭煲答案:ABC13.(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射出去的无线电波可以传到无限远处B.移动电话是利用无线电波进行通信的C.真空中电磁波的速度等于光速D.只要三颗通信卫星发射信号就几乎可以覆盖整个地球的表面解析:发射出去的无线电波的能量是有限的,同时受高山、高大建筑物阻隔,不可以传到无限远处,故A错误.答案:BC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电磁波的技术应用
一、选择题
1.某电磁波从真空中进入介质后,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有 [ ]
A.波长和频率
B.波长和波速
C.频率和波速
D.频率和能量
2.以下有关在真空中传播的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频率越大,传播的速度越大
B.频率不同,传播的速度相同
C.频率越大,其波长越大
D.频率不同,传播速度也不同
3.为了让电磁波传递信号,可以:
(1)使高频电磁振荡的振幅随信号而改变,此过程叫做[ ]
(2)使高频电磁振荡的频率随信号而改变,此过程叫做[ ]
A.检波 B.调幅 C.调节 D.调频
4. 关于显像管的工作原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显像管工作时把载有图像特征的电信号转变为光信号还原为图像
B.显像管工作把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
C.显像管工作时,由电子枪发射的电子经加速电场加速,经偏转磁场偏转
D.显像管工作时,由电子枪发射的电子经加速电场加速,不经偏转电场偏转
5.如图1所示为电视机显像管及其偏转圈L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线圈中电子e向纸外运动,电子将向左偏
B.若电子e向纸外运动,电子将向右偏转
C.若将一条形磁铁在电视机荧光屏前来回晃动,则图像也会随之晃动
D.加速电压过高,电子速度偏大,会使画面减小
6.雷达是利用无线电波来测定物体位置的无线电设备,雷达所利用的无线电波属于[]
A.长波波段的无线电波
B.中波波段的无线电波
C.微波波段的无线电波
D.波长极长的、频率很低的无线电波
二、填空题
7.雷达有一个特制的可以转动的天线,它能向一定的方向发射 ( 填“连续”或“不连续”)的无线电波,设该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为c ,由雷达自身测出从发射无线电波到接收到被障碍物反射回来的无线电波的时间为t ,则雷达确定的离障碍物的距离s= .
8.一振荡电路发射电磁波频率为3×107
Hz ,该电磁波的最大波长为_____m
9. 频率为600 kHz 到1.5 MHz 的电磁波其波长由 m 到 m
三、计算题
10.早期电视机接收的频道1~12频道(48.5MHz~233 MHz ),全频道电视机所接收的频道
除1~12频道外,还包括13~56频道 (470MHz~862 MHz ),试求早期电视机和全频道电视机所接收的无线波的波长范围。

一、选择题
1.B
2.B
3.(1)B(2)D
4.AC
5.ACD
6.C
二、填空题 7. 不连续,2
C t
8.10
9.200 、500
三、计算题
10.早期的 1.35m<=λ<=6.19m 全频道的 0.35m<=λ<=6.19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