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病毒学MedicalVirology

合集下载

病毒的基本性状

病毒的基本性状
医学病毒学 Medical Virology
病毒的基本性状
1
目录
1 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2 病毒基因组的特点 3 病毒的增殖与生物合成 4 病毒的遗传与变异 5 病毒的抵抗力与耐药性 6 病毒的分类与命名
2
概述
? 病毒(virus) 是体积最小、结构最简单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可通过滤菌器,放大几万至十几万倍才肉眼可见。 ▲基本结构为核酸+ 蛋白质外壳。 ▲只含DNA或RNA。 ▲专性活细胞内寄生:因无合成能量和蛋白的酶系统。 ▲以复制方式增殖而非二分裂方式繁殖。 ▲对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干扰素敏感。
? 病毒体大小:20 ~300 nm 之间。
4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 病毒形态:球形、 弹状、砖块状、冠 状、轮状、丝状和 蝌蚪状等。
? 感染人和动物的病 毒多为球形或近似 球形,噬菌体多呈 蝌蚪状,植物病毒 多为杆状。
5
1.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球状和杆状病毒(透射电镜)
6
1.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 病毒的基本结构:核衣壳=核酸核心+蛋白衣壳。 ? 有些病毒核衣壳外还有一层膜包裹,称为包膜病毒。
8
1.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 衣壳 ▲衣壳由壳粒组成,一个壳粒为一个形态亚单位。 ▲壳粒由一种或数种多肽分子组成,称为 结构亚单位。 ▲根据壳粒排列方式和空间构型不同,病毒衣壳有三种
对称型:20面体立体对称、螺旋对称、复合对称。 ▲功能:①保护核酸免受外界因素破坏;②介导病毒核
酸进入宿主细胞;③无包膜病毒主要抗原。
▲纤突:核衣壳顶角壳粒上 纤维状突起,介导病毒吸附细 胞,常有红细胞凝集活性。
10
? 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可在人、动物、植物、昆虫、真菌 和细菌中寄生并引起感染。

SCI收录病毒学学科期刊-归类

SCI收录病毒学学科期刊-归类

专门的病毒学杂志: 1. REVIEWS IN MEDICAL VIROLOGY 《医学病毒学评论》http://www3.interscience.wiley.Quarterly 创刊年:1991 出版地:英国 IF:5.62. JOURNAL OF VIROLOGY 《病毒学杂志》/Semimonthly 创刊年:1967 出版地:美国 IF:5.1893. ANTIVIRAL RESEARCH 《抗病毒研究》/science/journalMonthly 创刊年:1981 出版地:荷兰 IF:4.4394. JOURNAL OF CLINICAL VIROLOGY 《临床病毒学杂志》 /Monthly 创刊年:1993 出版地:荷兰 IF:4.0235. ANTIVIRAL THERAPY 《抗病毒疗法》/index.cfm?pid=12Bimonthly 创刊年:1996 出版地:英国 IF:3.776. JOURNAL OF GENERAL VIROLOGY 《普通病毒学杂志》/Monthly 创刊年:1967 出版地:英国 IF:3.5687. VIROLOGY 《病毒学》/science/journal/00426822Semimonthly 创刊年:1955 出版地:美国 IF:3.3058. VIRUS RESEARCH 《病毒研究》/science/journal/01681Monthly 创刊年:1984 出版地:荷兰 IF:2.9059. 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 《医学病毒学杂志》http://www3.interscience.wiley.Monthly 创刊年:1977 出版地:美国 IF:2.89510. VIROLOGY JOURNAL《病毒学杂志》/Irregular 创刊年:2004 出版地:英国 IF:2.5511. JOURNAL OF NEUROVIROLOGY 《神经病毒学杂志》/smpp/Bimonthly 创刊年:1995 出版地:美国 IF:2.24312. ARCHIVES OF VIROLOGY 《病毒学文献》/content/10042Monthly 创刊年:1939 出版地:奥地利 IF:2.20913. JOURNAL OF VIROLOGICAL METHODS 《病毒学方法杂志》http://www.sciencedirect.coMonthly 创刊年:1980 出版地:荷兰 IF:2.13914. VIRAL IMMUNOLOGY 《病毒免疫学》/vimQuarterly 创刊年:1986 出版地:美国 IF:1.87115. INTERVIROLOGY 《国际病毒学》Bimonthly 创刊年:1973 出版地:瑞士 IF:1.75616. VIRUS GENES 《病毒基因》/content/103010/Bimonthly 创刊年:1987 出版地:荷兰 IF:1.69317. FUTURE VIROLOGY 《未来病毒学》/loi/fvl?genre=joBimonthly (注:2007年被SCI收录) 创刊年:2006 出版地:英国 IF:1.218. ACTA VIROLOGICA 《病毒学报》http://avlogin.aepress.sk/casopisy/01AV.phpBimonthly 创刊年:1957 出版地:斯洛伐克 IF:0.54719. ADVANCES IN VIRUS RESEARCH《病毒研究进展》/scienAnnual 创刊年:1953 出版地:美国 IF:?20. VIROLOGIE 《病毒学》Bimonthly (注:2008年被SCI收录) 创刊年:1997 出版地:法国21. INDIAN JOURNAL OF VIROLOGY 《印度病毒学杂志》/iSemiannual (注:2008年被SCI收录) 创刊年:1985 出版地:印度综合性杂志:22. PLOS PATHOGENS《公共科学图书馆·病原体》/home.ac Monthly 创刊年:2005 出版地:美国 IF:9.07923. MICROBES AND INFECTION 《微生物与感染》/science/Monthly 创刊年:1999 出版地:法国 IF:2.72624.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MICROBIOLOGY 《国际医学微生物学杂志》http:/Bimonthly 创刊年:1887 出版地:德国 IF:2.399某一特定病毒的杂志:25. INFLUENZA AND OTHER RESPIRATORY VIRUSES《流行性感冒与其它呼吸道病毒》http:// Bimonthly (注:2007年开始被SCI收录)创刊年:2006 出版地:美国 IF:3.81226. JOURNAL OF VIRAL HEPATITIS 《病毒性肝炎杂志》/bw/journalMonthly 创刊年:1994 出版地:美国 IF:3.50227. AIDS 《爱滋病》 /aidsonline/pages/issuelist.aspxSemimonthly 创刊年:1987 出版地:美国 IF:6.34828. RETROVIROLOGY《逆转录病毒学》/Monthly 创刊年:2004 出版地:英国 IF:5.2429. AIDS RESEARCH AND HUMAN RETROVIRUSES 《艾滋病研究和人体逆转录酶病毒》http://Semimonthly 创刊年:1985 出版地:美国 IF:2.08230. CURRENT HIV RESEARCH 《当今艾滋病研究》/chivr/Quarterly 创刊年:2003 出版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IF:1.92331. SOUTHERN AFRICAN JOURNAL OF HIV MEDICINE 《南非艾滋病医学杂志》http://www.joQuarterly (注:2007年被SCI收录)创刊年:1991 出版地:南非 IF:0.3779:///journal/5616/home?CRETRY=1&SRETRY=0/science/journal/01663542tp:///science/journal/13866532/index.cfm?pid=12:///ience/journal/00426822/science/journal/01681702:///journal/32763/home//smpp/title~content=t713669475~db=all /content/100423//science/journal/01660934/vimom/content/103010/com/loi/fvl?genre=journal&stitle=fvl英国 IF:1.2s.sk/casopisy/01AV.php/science/journal/00653527:///ijor.aspx?target=ijor:ijv&type=home/home.action/science/journal/12864579国际医学微生物学杂志》/science/journal/14384221 冒与其它呼吸道病毒》/bw/journal.asp?ref=1750-2640地:美国 IF:3.812:///bw/journal.asp?ref=1352-0504e/pages/issuelist.aspx和人体逆转录酶病毒》/aid/chivr/滋病医学杂志》http://www.journals.co.za/ej/ejour_m_sajhiv.html南非 IF:0.3779。

微生物课件12.病毒的形态结构,病毒增殖

微生物课件12.病毒的形态结构,病毒增殖
HBV
(3) 衣壳的抵抗力
➢ 耐干燥
➢ 耐酸
可在污染物中持久存在,与传播有关
➢ 耐消毒剂
➢ 耐热
➢ 耐蛋白酶
与粪-口传播途径有关
➢ 耐胃酸、胆汁
脂类(Lipid)
3 包膜(Envelope) 糖蛋白(Glycoprotein)
(1) 脂类 ➢来自于宿主细胞 ➢对脂溶剂敏感
➢破坏脂类可使病毒感染 性消失
➢ 无完整的酶系统,不能独立复制,只能在宿 主细胞内寄生
➢ 对抗生素不敏感
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Viral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一 病毒的大小与形态 二 病毒的结构与功能 三 病毒的分类
一 病毒的大小与形态
(1) 测量单位:nm
大 Poxvirus 200-300 nm
中 Influenza virus 100 nm
(2) 糖蛋白(刺突,spike) ➢ 由病毒基因组编码 ➢ 黏附:HA、NA ➢ 融合:与多核巨细胞的形成有关 ➢ 抗吞噬:与IgG Fc段结合 ➢ 抗原性:与机体免疫应答有关
(3)抵抗力: 对干燥、热、去污剂敏感
对脂溶剂敏感 ---- 可用于鉴定 需湿润环境 -----多通过体液传播 对胃酸、胆汁敏感 ----多不经粪口传播 4. 基质蛋白或被膜(matrix protein / tegument) 基质蛋白:核衣壳外包膜内,与病毒装配有关 (influenza virus) 被膜:含病毒蛋白和酶,与病毒的复制有关 HIV 5. 非结构蛋白(non-structure proteins) 多为DNA或RNA聚合酶、解链酶、反转录酶、蛋白酶 等(宿主细胞缺乏)。
1935-39
1798
1890s

第23章 医学病毒学

第23章 医学病毒学
4.生物合成(Biosynthesis) 5.组装与释放 (Assembly and Release)
㈡病毒的异常增殖与干扰现象
(viral abnormal multiplication and interference)
1.病毒的异常增殖:
⑴顿挫感染(abortive infection): 病毒不能复制或者复制不正确; ⑵缺陷病毒(defective virus): 病毒基因组缺陷
2.稳定状态感染(steady state infection):有包膜病毒 ⑴细胞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 ⑵细胞表面出现病毒基因编码的新抗原 3.包涵体(inclusion body)形成:
包涵体
4.细胞凋亡(cellular apoptosis): 1972年Kerr;腺病毒、HIV等→细胞→鼓泡、 细胞核浓缩→凋亡小体(apoptic body)→电泳: 阶梯式DNA条带。(2002年获诺贝尔奖)
2.垂直传播(vertical transmission): HBV、RV、HIV、CMV
二、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
㈠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
1.杀细胞效应(cytocidal effect)—溶细胞型感染
无包膜病毒;阻断细胞大分子合成;病毒蛋白的
毒性作用;影响细胞溶酶体;细胞器的改变。用 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细胞出现肿胀、变性、坏死、 从瓶壁脱落等现象,称为细胞致病变作用( cytopathic effect,CPE)。
㈡包膜(envelope) • 有些病毒在核衣壳的外面有包膜包绕。 包膜子粒(peplomere)或刺突(spike)。
(由病毒基因组编码)
三 病毒的增值
㈠病毒的复制周期(virus replication circle):

医学微生物学英文

医学微生物学英文

A* Absorption 吸附* Acid-fast bacilli 抗酸杆菌*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ctinomyces 放线菌属* Adenovirus 腺病毒* Anaerobic bacteria 厌氧性细菌* Antisepsis 防腐* Antistreptolysin O (ASO) test, 抗链球菌溶素O试验* Apparent infection 显性感染* Artificial active immunization 人工主动免疫* Artificial passive immunization 人工被动免疫* Asepsis 无菌* Assembly and release 装备与释放* Astrovirus 星状病毒* Attenuated vaccine 减毒疫苗B* Bacillus 杆菌、芽胞杆菌属* Bacillus anthracis 炭疽芽胞杆菌* Bacteremia 菌血症* Bacterial L form 细菌L型* Bacteriocin 细菌素* Bacteriophage 噬菌体* Bacterium 细菌* Bacteriodes fragilis 脆弱类杆菌* Binary fission 二分裂* Bioproduct 生物制品* Biosynthesis 生物合成* Biovar trachoma 沙眼生物亚种* Borrelia burgdoyferi 伯氏疏螺旋体* Botulin 肉毒毒素* Bordetella pertussis 百日咳鲍特菌* Brucella 布鲁菌属C* Candida albicans 白假丝酵母菌* Calicivirus 杯状病毒* Capsid 衣壳* Capsule 荚膜* Carrier 带菌者* Carrier state 带菌状态* C.botulinum 肉毒梭菌* Chlamydia 衣原体—* Chronic infection 慢性感染* Classical biotype 古典生物型* Clostridium 梭菌属* Coagulase 凝固酶* Coccus 球菌* Colony 菌落* Conditional pathogen 条件致病菌* Conjugation 接合* 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 白喉棒状杆菌* Coxsackievirus 柯萨奇病毒* Coxiella burnetii 贝纳柯克斯体* C.perfringens 产气荚膜梭菌* C.pneumoniae 肺炎衣原体*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新生隐球菌* C.tetani 破伤风梭菌* C.trachomatis 沙眼衣原体* Culture medium 培养基* Cytomegalovirus,CMV 巨细胞病毒* Cytopathic effect,CPE 细胞病变效应D* Darkfeild microscope 暗视野显微镜* Defective virus 缺陷病毒* Dengue virus 登革病毒* Dermatophytes 皮肤癣菌* Diplococcus 双球菌* Disinfectant 消毒剂* Disinfection 消毒* Dysbacteriosis 菌群失调* Dysentery bacterium 痢疾杆菌E* Eclipse period 隐蔽期* Ehrlichia 埃立克体属* El tor biotype Eltor 生物型* Encephalitis B virus 乙型脑炎病毒* Endogenous infection 内源性感染* Endotoxemia 内毒素血症* Endotoxin 内毒素* ECHO , Enteric cytopathogenic human orphan virus ECHO病毒* EAggEC, Enteroaggregative E.coli 肠凝集性大肠埃希菌* EHEC, Enterohemorrhagic E.coli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 EIEC, Enteroinvasive E.coli 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 EPEC, Enteropathogenic E.coli 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ETEC, Enterotoxigenic E.coli 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 Enterotoxin 肠毒素* Enterovirus 肠道病毒* Envelope 包膜* Epstein-Barr virus,EBV EB病毒* Escherichia coli 大肠埃希菌* Exogenous infection 外源性感染* Exotoxin 外毒素* Extracellular bacteria 胞外菌F* Facultative anaerobe 兼性厌氧菌* Fertility factor,F factor 致育因子* Filtration 滤过除菌法* Fimbriae 菌毛* Flagellum 鞭毛* Fungus 真菌G* Generalized infection 全身感染* Gene transfer 基因转移* Genus 菌属* Gonococcus 淋球菌* Gram stain 革兰染色* Growth curve 生长曲线* Growth factor 生长因子H* Haemophilus influenzae 流感嗜血杆菌* Hantavirus 汉坦病毒* Helicobacter pylori 幽门螺杆菌* Helical symmetry 螺旋对称* Hemagglutinin ,HA 血凝素* α-hemolytic streptococcus 甲型(α)溶血链球菌* β-hemolytic steptococcus 乙性(β)溶血性链菌* HAV, Hepatitis A virus 甲型肝炎病毒* HBV, Hepatitis B virus 乙型肝炎病毒* HCV, Hepatitis C virus 丙型肝炎病毒* HDV, Hepatitis D virus 丁型肝炎病毒* HEV, hepatitis E virus 戊型肝炎病毒* HGV, hepatitis G virus 庚型肝炎病毒* Horizontal transmission 水平传播* Herpes simplex virus,HSV 单纯疱疹病毒* Human herpes viruses,HHV 人疱疹病毒*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 ,HIV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an papillomavirus,HPV 人乳头瘤病毒属* Hyaluronidase 透明质酸酶* Hypha 菌丝I* Icosahedral symmetry 二十面体对称* Inactivated vaccine 灭活疫苗* Inactivation 灭活* Inapparent infection 隐性感染* Inclusion bodies 包涵体* Infection immunity 传染免疫* Influenza virus 流行性感冒病毒* Innate immunity 天然免疫* Integration 整合* Interferon 干扰素* Invasiveness 侵袭L* Latent infection 潜伏感染* Legionella 军团菌属* Leptospira 钩端螺旋体* Lipid A 脂质A* Lipopolysaccharide, LPS 脂多糖* Lyme disease 莱姆病* Lysogenic phage 溶原性噬菌体* Lysogenic bacterium 溶原性细菌* Lysogenic conversion 溶原性转换* Lysozyme 溶菌酶M* Measles virus 麻疹病毒* Medical microbiology 医学微生物学* Medical virology 医学病毒学* Meningococcus 脑膜炎球菌* Metachromatic granule 异染颗粒* Microaerophilic bacterium 微需氧菌* Microbiology 微生物学* Microorganism 微生物* M.leprae 麻风分枝杆菌* Mold 霉菌* M. Pneumoniae 肺炎支原体* M.tuberculosis 结核分枝杆菌* Mumps virus 腮腺炎病毒—* Mycelium 菌丝体* Mycobacterium 分枝杆菌* Mycoplasma 支原体N* Negri body 内基小体* Negative staining 负染* Neisseria 奈瑟菌属* Neuraminidase, NA 神经氨酸酶* N.gonorrhoeae 淋病奈瑟菌* N.meningitidis 膜炎奈瑟菌* Nonpathogenic bacterium,nonpathogen 非病原菌* Nonspecific immunity 非特异性免疫* Normal flora 正常菌群* Nosocomial infction 医院内感染* Nuclear material 核质* Nuclocapsid 核衣壳O* Obligate aerobe 专性需氧菌* Obligate anaerobe 专性厌氧菌* Opportunistic pathogenesis 机会致病性* Orthomyxoviridae 正粘病毒科* Outer membrane protein,OMP 外膜蛋白P* Parvovirus 细小病毒* Pasteurization 巴氏消毒法* Pathogenic bacterium,pathogen 病原菌* Pathogenicity 致病性* Peptostreptococcus 消化链球菌属* Peptidoglycan 肽聚糖* Persistent viral infection 持续性病毒感染* Phagocytosis 吞噬作用* Picornaviridae 小RNA病毒科* Pilus 菌毛* Pinocytosis 吞饮作用* Plasmid 质粒* Pneumocystis carinii 卡氏肺孢菌* Pneumococcus 肺炎球菌* Poliovirus 脊髓灰质炎病毒* Prion ( prion protine,PrP ) 朊粒* Prokaryotae 原核生物界* Prophage 前噬菌体—* Pyemia 脓毒血症* Pyogenic coccus 化脓性球菌*Pyrogen 热原质R* Rabies virus 狂犬病病毒* Respiratory syscytial virus, RSV 呼吸道合胞病毒* Retroviridae 逆转录病毒科* Rickettsia 立克次体* Rotavirus 轮状病毒* Rubella virus 风疹病毒S* Salmonella 沙门菌属* S.boydii 鲍氏志贺菌* S.dysenteriae 痢疾志贺菌* Septicemia 败血症* Serological diagnosis 血清学诊断* S.flexneri 福氏志贺菌* Shigella 志贺菌属* Slow virus infection 慢发病毒感染* S.paratyphi A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 Specific polysaccharide 特异多糖* Spike 刺突* Spiral bacterium 螺形菌* Spirochete 螺旋体* S.pneumoniae 肺炎链球菌* Spore 芽胞*S.sonnei 宋内氏志贺菌* Staphylococcus 葡萄球菌属* Sterilization 灭菌* Stormy fermentation 汹涌发酵* Strain 菌株* Streptococcus 链球菌属* γ-streptococcus 丙型(γ)链球菌* StreptolysinO, SLO 链球菌溶素O* S.typhi 伤寒沙门菌* Subclinical infection 亚临床感染* Subvirus 亚病毒* Sulfur granule 硫磺样颗粒T* Teichoic acid 磷壁酸* Temperate phage 温和噬菌体—* Tetanospasmin 破伤风痉挛毒素* Tetanus antitoxin,TAT 破伤风抗毒素* Titer 效价或滴度* Toxemia 毒血症* Toxin 毒素* Toxoid 类毒素* Treponema pallidium 苍白密螺旋体* Transduction 转导* Transformation 转化* Type 型* Typhoid fever,or enteric fever 肠热症U* Uncoating 脱壳* Ureaplasma.Urealyticum 溶脲脲原体V* Vaccine 疫苗* 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Vertical transmission 垂直传播* Vibrio cholerae 霍乱弧菌* Virion 病毒体* Virology 病毒学* Virulence 毒力* Virulent phage 毒性噬菌体* Virus 病毒* V.parahemolyticus 副溶血性弧菌W* Weil-Felix reaction 外斐反应* Widal reaction 肥达反应Y* Yersina 耶尔森菌Z* Zoonosis 动物源性疾病。

医学检验英语专业术语

医学检验英语专业术语

医学检验英语专业术语通常涉及到医学检验领域中的各种测试、技术、设备和结果解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医学检验英语专业术语:1. Clinical Laboratory -临床实验室2. Medical Laboratory Technician -医学实验室技术员3. Laboratory Testing -实验室检测4. Diagnostic Testing -诊断测试5. Blood Test -血液测试6. Urine Test -尿液测试7. DNA Testing - DNA测试8. Histopathology -组织病理学9. Cytopathology -细胞病理学10. Biochemical Testing -生物化学测试11. Hematology -血液学12. Immunology -免疫学13. Microbiology -微生物学14. Molecular Testing -分子测试15. Genetic Testing -遗传测试16. Serology -血清学17. Virology -病毒学18. Bacteriology -细菌学19. Mycology -真菌学20. Parasitology -寄生虫学21. Pharmacology -药理学22. Toxicology -毒理学23. Clinical Chemistry -临床化学24. Endocrinology -内分泌学25. Cardiology -心脏病学26. Neurology -神经病学27. Pulmonology -呼吸病学28. Gastroenterology -消化病学29. Rheumatology -风湿病学30. Nephrology -肾脏病学31. Oncology -肿瘤学32. HIV Testing - HIV测试33. PCR Testing - PCR测试(聚合酶链反应)34. ELISA Testing - ELISA测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35. Western Blot -西方印迹36. Southern Blot -南方印迹37. Northern Blot -北方印迹38. Chromosome Analysis -染色体分析39. Flow Cytometry -流式细胞术40. Immunohistochemistry -免疫组化这些术语是医学检验专业中常用的英语表达,对于学习和工作在这个领域的人来说,掌握这些术语是非常重要的。

医学微生物学英文

医学微生物学英文

A* Absorption 吸附* Acid-fast bacilli 抗酸杆菌*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ctinomyces 放线菌属* Adenovirus 腺病毒* Anaerobic bacteria 厌氧性细菌* Antisepsis 防腐* Antistreptolysin O (ASO) test, 抗链球菌溶素O试验* Apparent infection 显性感染* Artificial active immunization 人工主动免疫* Artificial passive immunization 人工被动免疫* Asepsis 无菌* Assembly and release 装备与释放* Astrovirus 星状病毒* Attenuated vaccine 减毒疫苗B* Bacillus 杆菌、芽胞杆菌属* Bacillus anthracis 炭疽芽胞杆菌* Bacteremia 菌血症* Bacterial L form 细菌L型* Bacteriocin 细菌素* Bacteriophage 噬菌体* Bacterium 细菌* Bacteriodesfragilis 脆弱类杆菌* Binary fission 二分裂* Bioproduct 生物制品* Biosynthesis 生物合成* Biovar trachoma 沙眼生物亚种* Borreliaburgdoyferi 伯氏疏螺旋体* Botulin 肉毒毒素* Bordetella pertussis 百日咳鲍特菌* Brucella 布鲁菌属C* Candida albicans 白假丝酵母菌* Calicivirus 杯状病毒* Capsid 衣壳* Capsule 荚膜* Carrier 带菌者* Carrier state 带菌状态* C.botulinum 肉毒梭菌* Chlamydia 衣原体* Chronic infection 慢性感染* Classical biotype 古典生物型* Clostridium 梭菌属* Coagulase 凝固酶* Coccus 球菌* Colony 菌落* Conditional pathogen 条件致病菌* Conjugation 接合* Corynebacteriumdiphtheriae 白喉棒状杆菌* Coxsackievirus 柯萨奇病毒* Coxiellaburnetii 贝纳柯克斯体* C.perfringens 产气荚膜梭菌* C.pneumoniae 肺炎衣原体*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新生隐球菌* C.tetani 破伤风梭菌* C.trachomatis 沙眼衣原体* Culture medium 培养基* Cytomegalovirus,CMV 巨细胞病毒* Cytopathiceffect,CPE 细胞病变效应D* Darkfeild microscope 暗视野显微镜* Defective virus 缺陷病毒* Dengue virus 登革病毒* Dermatophytes 皮肤癣菌* Diplococcus 双球菌* Disinfectant 消毒剂* Disinfection 消毒* Dysbacteriosis 菌群失调* Dysentery bacterium 痢疾杆菌E* Eclipse period 隐蔽期* Ehrlichia 埃立克体属* El tor biotype Eltor 生物型* Encephalitis B virus 乙型脑炎病毒* Endogenous infection 内源性感染* Endotoxemia 内毒素血症* Endotoxin 内毒素* ECHO , Enteric cytopathogenic human orphan virus ECHO病毒* EAggEC, EnteroaggregativeE.coli 肠凝集性大肠埃希菌* EHEC, EnterohemorrhagicE.coli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 EIEC, EnteroinvasiveE.coli 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 EPEC, EnteropathogenicE.coli 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ETEC, EnterotoxigenicE.coli 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 Enterotoxin 肠毒素* Enterovirus 肠道病毒* Envelope 包膜* Epstein-Barr virus,EBV EB病毒* Escherichia coli 大肠埃希菌* Exogenous infection 外源性感染* Exotoxin 外毒素* Extracellular bacteria 胞外菌F* Facultative anaerobe 兼性厌氧菌* Fertility factor,F factor 致育因子* Filtration 滤过除菌法* Fimbriae 菌毛* Flagellum 鞭毛* Fungus 真菌G* Generalized infection 全身感染* Gene transfer 基因转移* Genus 菌属* Gonococcus 淋球菌* Gram stain 革兰染色* Growth curve 生长曲线* Growth factor 生长因子H* Haemophilusinfluenzae 流感嗜血杆菌* Hantavirus 汉坦病毒* Helicobacter pylori 幽门螺杆菌* Helical symmetry 螺旋对称* Hemagglutinin ,HA 血凝素* α-hemolytic streptococcus 甲型(α)溶血链球菌* β-hemolytic steptococcus 乙性(β)溶血性链菌* HAV, Hepatitis A virus 甲型肝炎病毒* HBV, Hepatitis B virus 乙型肝炎病毒* HCV, Hepatitis C virus 丙型肝炎病毒* HDV, Hepatitis D virus 丁型肝炎病毒* HEV, hepatitis E virus 戊型肝炎病毒* HGV, hepatitis G virus 庚型肝炎病毒* Horizontal transmission 水平传播* Herpes simplex virus,HSV 单纯疱疹病毒* Human herpes viruses,HHV 人疱疹病毒*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 ,HIV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an papillomavirus,HPV 人乳头瘤病毒属* Hyaluronidase 透明质酸酶* Hypha 菌丝I* Icosahedral symmetry 二十面体对称* Inactivated vaccine 灭活疫苗* Inactivation 灭活* Inapparent infection 隐性感染* Inclusion bodies 包涵体* Infection immunity 传染免疫* Influenza virus 流行性感冒病毒* Innate immunity 天然免疫* Integration 整合* Interferon 干扰素* Invasiveness 侵袭L* Latent infection 潜伏感染* Legionella 军团菌属* Leptospira 钩端螺旋体* Lipid A 脂质A* Lipopolysaccharide, LPS 脂多糖* Lyme disease 莱姆病* Lysogenic phage 溶原性噬菌体* Lysogenic bacterium 溶原性细菌* Lysogenic conversion 溶原性转换* Lysozyme 溶菌酶M* Measles virus 麻疹病毒* Medical microbiology 医学微生物学* Medical virology 医学病毒学* Meningococcus 脑膜炎球菌* Metachromatic granule 异染颗粒* Microaerophilic bacterium 微需氧菌* Microbiology 微生物学* Microorganism 微生物* M.leprae 麻风分枝杆菌* Mold 霉菌* M. Pneumoniae 肺炎支原体* M.tuberculosis 结核分枝杆菌* Mumps virus 腮腺炎病毒* Mycelium 菌丝体* Mycobacterium 分枝杆菌* Mycoplasma 支原体N* Negri body 内基小体* Negative staining 负染* Neisseria 奈瑟菌属* Neuraminidase, NA 神经氨酸酶* N.gonorrhoeae 淋病奈瑟菌* N.meningitidis 膜炎奈瑟菌* Nonpathogenic bacterium,nonpathogen 非病原菌* Nonspecific immunity 非特异性免疫* Normal flora 正常菌群* Nosocomial infction 医院内感染* Nuclear material 核质* Nuclocapsid 核衣壳O* Obligate aerobe 专性需氧菌* Obligate anaerobe 专性厌氧菌* Opportunistic pathogenesis 机会致病性* Orthomyxoviridae 正粘病毒科* Outer membrane protein,OMP 外膜蛋白P* Parvovirus 细小病毒* Pasteurization 巴氏消毒法* Pathogenic bacterium,pathogen 病原菌* Pathogenicity 致病性* Peptostreptococcus 消化链球菌属* Peptidoglycan 肽聚糖* Persistent viral infection 持续性病毒感染* Phagocytosis 吞噬作用* Picornaviridae 小RNA病毒科* Pilus 菌毛* Pinocytosis 吞饮作用* Plasmid 质粒* Pneumocystis carinii 卡氏肺孢菌* Pneumococcus 肺炎球菌* Poliovirus 脊髓灰质炎病毒* Prion ( prion protine,PrP ) 朊粒* Prokaryotae 原核生物界* Prophage 前噬菌体* Pyemia 脓毒血症* Pyogenic coccus 化脓性球菌*Pyrogen 热原质R* Rabies virus 狂犬病病毒* Respiratory syscytial virus, RSV 呼吸道合胞病毒* Retroviridae 逆转录病毒科* Rickettsia 立克次体* Rotavirus 轮状病毒* Rubella virus 风疹病毒S* Salmonella 沙门菌属* S.boydii 鲍氏志贺菌* S.dysenteriae 痢疾志贺菌* Septicemia 败血症* Serological diagnosis 血清学诊断* S.flexneri 福氏志贺菌* Shigella 志贺菌属* Slow virus infection 慢发病毒感染* S.paratyphi A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 Specific polysaccharide 特异多糖* Spike 刺突* Spiral bacterium 螺形菌* Spirochete 螺旋体* S.pneumoniae 肺炎链球菌* Spore 芽胞*S.sonnei 宋内氏志贺菌* Staphylococcus 葡萄球菌属* Sterilization 灭菌* Stormy fermentation 汹涌发酵* Strain 菌株* Streptococcus 链球菌属* γ-streptococcus 丙型(γ)链球菌* StreptolysinO, SLO 链球菌溶素O* S.typhi 伤寒沙门菌* Subclinical infection 亚临床感染* Subvirus 亚病毒* Sulfur granule 硫磺样颗粒T* Teichoic acid 磷壁酸* Temperate phage 温和噬菌体* Tetanospasmin 破伤风痉挛毒素* Tetanus antitoxin,TAT 破伤风抗毒素* Titer 效价或滴度* Toxemia 毒血症* Toxin 毒素* Toxoid 类毒素* Treponemapallidium 苍白密螺旋体* Transduction 转导* Transformation 转化* Type 型* Typhoid fever,or enteric fever 肠热症U* Uncoating 脱壳* Ureaplasma.Urealyticum 溶脲脲原体V* Vaccine 疫苗* 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Vertical transmission 垂直传播* Vibrio cholerae 霍乱弧菌* Virion 病毒体* Virology 病毒学* Virulence 毒力* Virulent phage 毒性噬菌体* Virus 病毒* V.parahemolyticus 副溶血性弧菌W* Weil-Felix reaction 外斐反应* Widal reaction 肥达反应Y* Yersina耶尔森菌Z* Zoonosis 动物源性疾病。

病毒学

病毒学
病毒学研究与生命科学及生物技术密切相关,因为病毒是研究生命活动最简单的模型,为近代研究生物大分 子结构及其功能、基因组高效表达与调控提供了有力工具,在人类认识生命现象的过程中提供了许多基本的信息。 同时,病毒一方面能够引起动物、植物及人类各种疾病,如艾滋病,对人类的生存至今仍是巨大的威胁;另一方 面,它又可被用来消除害虫、用作外源基因的表达载体,可以为人类所利用。病毒学涉及医学、兽医、环境、农 业及工业等广阔领域,相应发展成噬菌体学、医学病毒学、兽医病毒学、环境病毒学、植物病毒学及昆虫病毒学 等分支学科。病毒学已成为人们认识生命本质,发展国民经济和保证人畜健康而必须深入研究的重点学科。
2)病毒基因表达的调控
基因表达包含2个方面:转录和转译。
病毒学转录
(1)有的病毒利用自身基因组编码的RNA聚合酶。
(2)有的完全依赖宿主的RNA聚合酶。
发展过程
病毒学的形成和发展大致经历以下四个时:
1、病毒的发现时期
2、病毒的化学时期
3、细胞水平研究时期
4、分子病毒学时期
双螺旋结构1)病毒的发现时期
烟草花叶病毒(TMV)1.1892年Ivanofsky因发现烟草花叶病毒(TMV)时,称其为滤过性致病因子
2.1957年Lwoff.A因病毒复制周期的阐明以及一些病毒的细胞培养技术的建立,定义为一类具有严格细胞内 寄生和潜在感染性的病原体,并且指出病毒只有一种核酸。
3.1978年luria和Darnell进一步确认了病毒只有一种核酸,能在活细胞复制产生子代病毒粒子。
病毒学
以病毒作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
01 简介
03 基本特点 05 主要内容
目录
02 发展历史 04 目的 06 发展过程
病毒学是以病毒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病毒学与分子生物学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融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具 体来讲,它是一门在充分了解病毒的一般形态和结构特征基础上,研究病毒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探寻病毒基因 组复制、基因表达及其调控机制,从而揭示病毒感染、致病的分子本质,为病毒基因工程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的研 制以及病毒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及其依据的科学。

医科大学专业课程《病毒学》全册课件-教授主讲优质课件

医科大学专业课程《病毒学》全册课件-教授主讲优质课件

《病毒学》简介
virus
医学病毒学是病毒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主要是从医学的角度来研究病毒特性, 有时又叫医学分子病毒学。医学病毒 学研究范围包括病毒本质,传播模式 及致病机制,以及应用层面的药物及 疫苗研究。它和分子生物学及药物学 关系密切。
第一章
病毒学概论
virus
是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 主要特点 体积非常微小,需在电子显微镜观察 结构简单,无细胞结构,只含一种类型核 酸(DNA或RNA)和蛋白质 严格的细胞内寄生,只能在活细胞中增殖 对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干扰素敏感
真菌 真核细胞 +
DNA+RNA
非细胞 DNA或RNA
复制 -
+ 二分裂 +
+
有性或无性
增殖方式 抗生素
+
干扰素
+
-
-
一、病毒的形态、结构与分类
virus
病毒的大小:以 纳米(nm)为计量 单位, 一般 30~200nm
The largest : ( 300nm, 痘病毒) The smallest: 10 nm 如口蹄疫病毒
与人类关系
virus
引起传染病:75%以上 可能是人类某些肿瘤的病因之一 鼻咽癌 EBV 宫颈癌 人乳头瘤病毒、单纯疱疹病毒Ⅱ型 原发性肝癌 乙型肝炎病毒 传染性强,流行广泛,很少有特效药
virus
特性 滤菌器 结 构 细胞壁 核酸类型
无细胞培养
病毒
+
细菌 原核细胞 +
DNA+RNA
衣 壳
virus
核衣壳
二)衣壳
成分——包裹在核酸外的 蛋白质,组成壳微粒 作用: 保护病毒核酸; 与易感C上V受体结合, 辅助V对易感C的感染; 抗原性,诱导机体免疫 应答。

医学病毒学PPT课件

医学病毒学PPT课件

02 保持社交距离 避免近距离接触有症状的人,尽量保持至少1米的安全 距离。
03
佩戴口罩
在公共场所、尤其是室内环境佩戴医用口罩或N95口 罩,以阻挡含有病毒的飞沫进入呼吸道。
04
增强免疫力
保持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适当的锻炼,以提高 身体免疫力,抵抗病毒侵袭。
05
接种疫苗
根据当地卫生部门的建议,及时接种相关疫苗,以降 低感染风险。
播的风险。
疫苗研发与使用
疫苗研发
通过科研机构和制药公司的合 作,加速针对新型病毒的疫苗
研发进程。
临床试验
确保疫苗在投入使用前经过严 格的临床试验,确保安全性和 有效性。
分阶段使用
疫苗上市后,根据疫情情况和 接种计划,分阶段、分人群进 行接种。
监测与评估
在疫苗使用过程中,持续监测 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并根据实
药物设计与筛选
03
基于病毒结构信息,设计和筛选能够抑制病毒复制或破坏病毒
颗粒的药物分子。
THANK YOU
感谢聆听
病毒基因组每天约产生 10^-5~10^-8个突变, 其中大部分为负突变(降 低生存能力的突变)。
病毒进化的规律与趋势
适应性进化
病毒在传播过程中逐渐适应宿主环境 的过程,表现为毒力增强或减弱。
协同进化
病毒与宿主之间相互影响、共同进化 的过程,如病毒抗原变异与宿主免疫 应答之间的协同进化。
定向进化
在选择压力下,病毒基因组朝着特定 方向进化的过程,如抗药性病毒的出 现。
血液传播
病毒通过血液、体液等途径传播,如丙肝病毒、 乙肝病毒等。
接触传播
病毒通过接触口、鼻、眼等黏膜或破损皮肤进入 人体,如HIV病毒、HBV病毒等。

医学微生物学常用英语词汇

医学微生物学常用英语词汇

医学微生物学常用英语词汇AAbortive infection 顿挫感染* Absorption 吸附* Acid-fast bacilli 抗酸杆菌Acquired immunity 获得性免疫*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ctinomyces 放线菌属Acute infection 急性感染* Adenovirus 腺病毒Adhesin 粘附素A.flavus 黄曲霉A. israelii 衣氏放线菌* Anaerobic bacteria 厌氧性细菌Anaerobic medium 厌氧培养基Antibody dependent enhancement,ADE 抗体依赖的促进作用Antigenic drift 抗原漂移Antigenic shift 抗原性转换* Antisepsis 防腐* Antistreptolysin O (ASO) test, 抗链球菌溶素O试验Antiviral protein,AVP 抗病毒蛋白Apoptosis 细胞凋亡* Apparent infection 显性感染Arbovirus 虫媒病毒* Artificial active immunization 人工主动免疫* Artificial passive immunization 人工被动免疫* Asepsis 无菌Aspergillus 曲霉* Assembly and release 装备与释放* Astrovirus 星状病毒Autotroph 自养菌* Attenuated vaccine 减毒疫苗B* Bacillus 杆菌、芽胞杆菌属* Bacillus anthracis 炭疽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 蜡样芽胞杆菌* Bacteremia 菌血症Bacterial infection 细菌感染* Bacterial L form 细菌L型* Bacteriocin 细菌素* Bacteriophage 噬菌体* Bacterium 细菌Bartonella 巴尔通体属* Bacteriodes fragilis 脆弱类杆菌Bifidobacterium 双歧杆菌属* Binary fission 二分裂B.hanselae 汉赛巴尔通体* Bioproduct 生物制品* Biosynthesis 生物合成Biotype 生物型* Biovar trachoma 沙眼生物亚种Blastospore 芽生胞子* Borrelia burgdoyferi 伯氏疏螺旋体* Botulin 肉毒毒素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BSE 牛海绵状脑病(疯牛病) * Bordetella pertussis 百日咳鲍特菌* Brucella 布鲁菌属Burkitt,s lymphoma,BL 伯基特淋巴瘤C* Candida albicans 白假丝酵母菌* Calicivirus 杯状病毒Campylobacter 弯曲菌属* Capsid 衣壳Capsomere 壳粒* Capsule 荚膜* Carrier 带菌者* Carrier state 带菌状态Cat scratch disease, CSD 猫抓病* C.botulinum 肉毒梭菌 C.difficile 艰难梭菌Cell membrane 细胞膜Cellular microbiology 细胞微生物学Cell wall 细胞壁* Chlamydia 衣原体Chlamydospore 厚膜胞子Cholera toxin,CT 霍乱毒素* Chronic infection 慢性感染 C.jejuni 空肠弯曲菌* Classical biotype 古典生物型* Clostridium 梭菌属* Coagulase 凝固酶* Coccus 球菌* Colony 菌落Colonization 定植Complex symmetry 复合对称* Conditional pathogen 条件致病菌* Conjugation 接合Core polysaccharide 核心多糖Coronavirus 冠状病毒* 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 白喉棒状杆菌* Coxsackievirus 柯萨奇病毒* Coxiella burnetii 贝纳柯克斯体* C.perfringens 产气荚膜梭菌* C.pneumoniae 肺炎衣原体*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新生隐球菌* C.tetani 破伤风梭菌* C.trachomatis 沙眼衣原体* Culture medium 培养基* Cytomegalovirus,CMV 巨细胞病毒Cytoplasme 细胞质* Cytopathic effect,CPE 细胞病变效应D* Darkfeild microscope 暗视野显微镜Decline phase 衰亡期Defective interfering particles,DIP 缺陷干扰颗粒* Defective virus 缺陷病毒* Dengue virus 登革病毒* Dermatophytes 皮肤癣菌* Diplococcus 双球菌Differential medium 鉴别培养基* Disinfectant 消毒剂* Disinfection 消毒* Dysbacteriosis 菌群失调* Dysentery bacterium 痢疾杆菌EE.aerogenes 产气肠杆菌EB early antigen,EA EB病毒早期抗原EB nuclear antigen,EBNA EB病毒核抗原* Eclipse period 隐蔽期* Ehrlichia 埃立克体属Electron microscope 电子显微镜elementary body 原体* El tor biotype Eltor 生物型* Encephalitis B virus 乙型脑炎病毒* Endogenous infection 内源性感染Endospore 内芽胞* Endotoxemia 内毒素血症* Endotoxin 内毒素Enteric adenovirus 肠道腺病毒* ECHO , Enteric cytopathogenic human orphan virus ECHO病毒* EAggEC, Enteroaggregative E.coli 肠凝集性大肠埃希菌* EHEC, Enterohemorrhagic E.coli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 EIEC, Enteroinvasive E.coli 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 EPEC, Enteropathogenic E.coli 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ETEC, Enterotoxigenic E.coli 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 Enterotoxin 肠毒素* Enterovirus 肠道病毒* Envelope 包膜Epidermolytic toxin 表皮溶解毒素Epidermophyton 表皮癣菌* Epstein-Barr virus,EBV EB病毒Erythrogenic toxin 红疹毒素* Escherichia coli 大肠埃希菌Exfoliative toxin,or exfoliatin 表皮剥脱毒素* Exogenous infection 外源性感染* Exotoxin 外毒素* Extracellular bacteria 胞外菌F* Facultative anaerobe 兼性厌氧菌* Fertility factor,F factor 致育因子Filamentous fungus 丝状菌Filter 滤菌器* Filtration 滤过除菌法* Fimbriae 菌毛* Flagellum 鞭毛Flaviviridae 黄病毒科Forest encephalitis virus 森林脑炎病毒Fractional sterilization 间歇蒸气灭菌法* Fungus 真菌G* Generalized infection 全身感染Generalized transduction 普遍性转导* Gene transfer 基因转移* Genus 菌属* Gonococcus 淋球菌* Gram stain 革兰染色* Growth curve 生长曲线* Growth factor 生长因子H* Haemophilus influenzae 流感嗜血杆菌* Hantavirus 汉坦病毒Hantaan virus 汉滩病毒Heat-labile enterotoxin,LT 不耐热肠毒素Heat-stable enterotoxin,ST 耐热肠毒素Heat-stable nuclease 耐热核酸酶* Helicobacter pylori 幽门螺杆菌* Helical symmetry 螺旋对称* Hemagglutinin ,HA 血凝素* α-hemolytic streptococcus 甲型(α)溶血链球菌* β-hemolytic steptococcus 乙性(β)溶血性链菌Hepadnaviridae 嗜肝DNA病毒科* HAV, Hepatitis A virus 甲型肝炎病毒* HBV, Hepatitis B virus 乙型肝炎病毒* HCV, Hepatitis C virus 丙型肝炎病毒* HDV, Hepatitis D virus 丁型肝炎病毒* HEV, hepatitis E virus 戊型肝炎病毒* HGV, hepatitis G virus 庚型肝炎病毒Herpesviridae 疱疹病毒科Histoplasma capsulatum 荚膜组织胞浆菌* Horizontal transmission 水平传播* Herpes simplex virus,HSV 单纯疱疹病毒Heterotroph 异养菌Human cytomegalovirus HCMV 人巨细胞病毒* Human herpes viruses,HHV 人疱疹病毒Human herpesvirus 6,HHV-6 人疱疹病毒6型Human herpesvirus 7,HHV-7 人疱疹病毒7型Human herpesvirus 8,HHV-8 人疱疹病毒8型*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 ,HIV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an papillomavirus,HPV 人乳头瘤病毒属Human T-cell lymphotropic virus, HTLV 人类嗜T细胞病毒* Hyaluronidase 透明质酸酶* Hypha 菌丝IIatrogenic infection 医源性感染* Icosahedral symmetry 二十面体对称Immortalization 永生化Immune enhancement 免疫促进作用* Inactivated vaccine 灭活疫苗* Inactivation 灭活* Inapparent infection 隐性感染* Inclusion bodies 包涵体* Infection immunity 传染免疫* Influenza virus 流行性感冒病毒Initial body 始体* Innate immunity 天然免疫lnsertion sequence, IS 插入序列* Integration 整合Interference 干扰现象* Interferon 干扰素* Invasiveness 侵袭Invasin 侵袭素J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日本脑炎病毒KKanagawa phenomenon,KP 神奈川现象klebsiella 克雷伯菌属K.pneumoniae 肺炎克雷伯菌Kuru disease 库鲁病L* Latent infection 潜伏感染Latent membrane protein,LMP 潜伏感染膜蛋白Lecithinase 卵磷脂酶* Legionella 军团菌属* Leptospira 钩端螺旋体Light microscope 光学显微镜L.interrogans 问号状钩端螺旋体* Lipid A 脂质A* Lipopolysaccharide, LPS 脂多糖Lipoteichoic acid, LTA 脂磷壁酸Liver specific Protein,LSP 肝特异性脂蛋白抗原Logarithmic phase 对数期L. Pneumophila 嗜肺军团菌* Lyme disease 莱姆病Lyophilization 冷冻真空干燥法* Lysogenic phage 溶原性噬菌体* Lysogenic bacterium 溶原性细菌* Lysogenic conversion 溶原性转换* Lysozyme 溶菌酶MMacrocomidium 大分生孢子Malassezia furfur 秕糠马拉癣菌Matrix prote M1 基质蛋白M1 * Measles virus 麻疹病毒Median infective dose ID50 半数感染量Median lethal dose LD50 半数致死量* Medical microbiology 医学微生物学* Medical virology 医学病毒学Membrane antigen,MA 膜抗原* Meningococcus 脑膜炎球菌Mesosome 中介体* Metachromatic granule 异染颗粒Methicillin resistant S.aureus,MRSA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icroaerophilic bacterium 微需氧菌* Microbiology 微生物学Microcapsule 微荚膜Microconidium 小分生孢子Microecology 微生态学* Microorganism 微生物Microsporum 小孢子癣菌* M.leprae 麻风分枝杆菌* Mold 霉菌* M. Pneumoniae 肺炎支原体* M.tuberculosis 结核分枝杆菌Mucor 毛霉Multiple resistance 多种耐药性* Mumps virus 腮腺炎病毒* Mycelium 菌丝体* Mycobacterium 分枝杆菌Mycolic acid 分枝菌酸* Mycoplasma 支原体N* Negri body 内基小体* Negative staining 负染* Neisseria 奈瑟菌属* Neuraminidase, NA 神经氨酸酶Neurotoxin 神经毒素* N.gonorrhoeae 淋病奈瑟菌* N.meningitidis 膜炎奈瑟菌Nocardia asteroids 星形诺卡菌Nocardia brasiliensis 巴西诺卡菌* Nonpathogenic bacterium,nonpathogen 非病原菌Nonpermissive cells 非容许性细胞* Nonspecific immunity 非特异性免疫Nontuberculosis mycobacteria 非结核分枝杆菌* Normal flora 正常菌群Norwalk 诺瓦克病毒* Nosocomial infction 医院内感染* Nuclear material 核质Nucleoprotein,NP 核蛋白* Nuclocapsid 核衣壳Nutrient agar 营养琼脂Nutrient broth 营养肉汤O* Obligate aerobe 专性需氧菌* Obligate anaerobe 专性厌氧菌Old tuberculin,OT 旧结核菌素* Opportunistic pathogenesis 机会致病性Ordinary pilus 普通菌毛Orientia 东方体属* Orthomyxoviridae 正粘病毒科Outer membrane 外膜* Outer membrane protein,OMP 外膜蛋白PP.aeruginasa 铜绿假单胞菌Papovaviridae 乳多空病毒科属Parainfluenza virus 副流感病毒Paramyxoviridae 副粘病毒科Parasite 寄生菌* Parvovirus 细小病毒* Pasteurization 巴氏消毒法* Pathogenic bacterium,pathogen 病原菌* Pathogenicity 致病性Penetration 穿入Penton 五邻体* Peptostreptococcus 消化链球菌属* Peptidoglycan 肽聚糖Permissive cells 容许性细胞* Persistent viral infection 持续性病毒感染* Phagocytosis 吞噬作用Phagolysome 吞噬溶酶体Phagosome 吞噬体* Picornaviridae 小RNA病毒科Pilin 菌毛蛋白* Pilus 菌毛* Pinocytosis 吞饮作用Pinosome 吞饮体Plaque 噬斑Plaque forming units, pfu 噬斑形成单位* Plasmid 质粒* Pneumocystis carinii 卡氏肺孢菌* Pneumococcus 肺炎球菌* Poliovirus 脊髓灰质炎病毒Primary atypical pneumonia 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 Prion ( prion protine,PrP ) 朊粒* Prokaryotae 原核生物界* Prophage 前噬菌体Proteus 变形杆菌Protopast fusion 原生质体融合Pseudomonas 假单胞菌属Pure culture 纯培养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PPD 纯蛋白衍生物* Pyemia 脓毒血症* Pyogenic coccus 化脓性球菌Pyogenic streptococcus 化脓性链球菌*Pyrogen 热原质Pyrogenic exotoxin 致热外毒素R* Rabies virus 狂犬病病毒Reassortment 重配Recombination 重组Reovirus 呼肠病毒Resistance transfer factor, RTF 耐药性传递因子* Respiratory syscytial virus, RSV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tricted transduction 局限性转导Reticulate body 网状体* Retroviridae 逆转录病毒科Reverse transcriptase 逆转录酶Rhabdoviridae 弹状病毒科Rhinovirus 鼻病毒Ribonucleoprotein,RNP 核糖核蛋白Ribosome 核糖体* Rickettsia 立克次体* Rotavirus 轮状病毒Rough colony 粗糙型菌落R.prowazekii 普氏立克次体R.tsutsugamushi 恙虫病东方体R.typhi 斑疹伤寒立克次体* Rubella virus 风疹病毒S* Salmonella 沙门菌属Samonellosis 沙门菌病* S.boydii 鲍氏志贺菌* S.dysenteriae 痢疾志贺菌* Septicemia 败血症* Serological diagnosis 血清学诊断Sex pilus 性菌毛* S.flexneri 福氏志贺菌* Shigella 志贺菌属Shiga-like toxin,SLT 志贺样毒素S.hirschfeldii 希氏沙门菌* Slow virus infection 慢发病毒感染Small round structured virus,SRSV 小园形结构化病毒Smooth colony 光滑型菌落* S.paratyphi A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Specific immunity 特异性免疫* Specific polysaccharide 特异多糖* Spike 刺突* Spiral bacterium 螺形菌* Spirochete 螺旋体* S.pneumoniae 肺炎链球菌* Spore 芽胞S.schottmuelleri 肖氏沙门菌*S.sonnei 宋内氏志贺菌* Staphylococcus 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al protein A ,SPA 葡萄球菌A蛋白Staphylolysin 葡萄球菌溶素* Sterilization 灭菌* Stormy fermentation 汹涌发酵* Strain 菌株Streptococcal fibrinolysin 链球菌溶纤维蛋白酶* Streptococcus 链球菌属* γ-streptococcus 丙型(γ)链球菌Streptodornase,SD 链道酶Streptokinase,SK 链激酶* StreptolysinO, SLO 链球菌溶素O StreptolysinS, SLS 链球菌溶素S * S.typhi 伤寒沙门菌Subacute sclerosing panencephalitis, SSPE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Subclinical infection 亚临床感染* Subvirus 亚病毒* Sulfur granule 硫磺样颗粒Superinfection 重迭感染TTCID50 (50%tissue culture infective dose) 半数组织感染剂量* Teichoic acid 磷壁酸* Temperate phage 温和噬菌体Temperature sensitive mutant 温度敏感突变株Tetani 破伤风* Tetanospasmin 破伤风痉挛毒素* Tetanus antitoxin,TAT 破伤风抗毒素* Titer 效价或滴度Togaviridae 披膜病毒科* Toxemia 毒血症Toxic shock syndrome toxin-1,TSST-1 毒性休克毒素综合征毒素-I * Toxin 毒素* Toxoid 类毒素* Treponema pallidium 苍白密螺旋体* Transduction 转导* Transformation 转化Transposon, Tn 转座子Trichophyton 毛癣菌Tubercle bacilli 结核杆菌* Type 型* Typhoid fever,or enteric fever 肠热症U* Uncoating 脱壳* Ureaplasma.Urealyticum 溶脲脲原体V* Vaccine 疫苗* 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erotoxin vero毒素* Vertical transmission 垂直传播Vibrio 弧菌属* Vibrio cholerae 霍乱弧菌* Virion 病毒体Viroid 类病毒* Virology 病毒学* Virulence 毒力* Virulent phage 毒性噬菌体* Virus 病毒* V.parahemolyticus 副溶血性弧菌WWall teichoic acid 壁磷壁酸* Weil-Felix reaction 外斐反应* Widal reaction 肥达反应YYeast 酵母菌Yeast-Like fungus 类酵母菌Yersinia pestis 鼠疫耶尔森菌ZZones of inhibition 抑菌圈* Zoonosis 动物源性疾病Medical Parasitology 医学寄生虫Aedes 伊蚊alternation of generations 世代交替amastigote 无鞭毛体AmoebiasisAncylostoma duodenale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Anopheles 按蚊ascariasis 蛔虫病ascaris lumbricoides 似蚓蛔线虫arthropod 节肢动物bradysporozoite 迟发型子孢子bradyzoite 缓殖子Brugia malayi 马来布鲁线虫capsule 荚膜,被膜,囊胞carrier 携带者,载体,载流子,带虫者cercaria 尾蚴cercarial dermatitis 尾蚴性皮炎daughter cyst 子囊ectopic parasitism 异位寄生egg 卵elephantiasis 象皮肿enterobiasis 蛲虫病Enterobius vermicularis erythrocytic stage 红细胞内期facultative parasite 兼性寄生虫fasciolopsiasisfasciolopsis buskifertile egg 受精卵filaria 丝虫filariasis 丝虫病filariform larvae 丝状蚴final host 终宿主flea 蚤fly 蝇gametocyte 配子体Giardia lamblia 蓝氏贾第鞭毛虫Giardiasis 贾第虫病gravid proglottid 孕节helminth 蠕虫helminthiasis 蠕虫病hemimetabola 不全变态hexacanth 六钩蚴hookworm disease 钩虫病host 宿主human parasitology 人体寄生虫学hydatid cyst 棘球蚴囊hydatid diseaseimmature proglottid 幼节immune evasion 免疫逃避infective stage 感染阶段infertile cyst 不育囊larva 幼虫larva migrans 幼虫移行症Leishmania donovani 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sis 利什曼病life cycle 生活史louse 虱macrogametocyte 大配子体malaria 疟疾malaria pigment 疟色素mature proglottid 成节medical arthropodology 医学节肢动物学merozoite 裂殖子metacercaria 囊蚴microfilaria 微丝蚴microgametocyte 雄配子体,小配子体miracidium 毛蚴mosquito 蚊myiasis 蛆病Necator americanus 美洲板口线虫Nematode 线虫nocturnal periodicity 夜现周期性nymph 若虫obligatory parasite 专性寄生虫onchosphere 六钩蚴oocyst 卵囊ovum 卵,卵细胞Pagumogonimus skrjabini 斯氏狸殖吸虫paragonimiasis 肺吸虫病parasite 寄生虫parasitic zoonosis 人兽共患寄生虫parasitism 寄生paratenic host (transport host)转续宿主plerocercoid (sparganum)裂头蚴Pneumocystis carinii 卡氏肺孢子虫premunition 带虫免疫procercoid 原尾蚴promastigote 前鞭毛体protoscolex 原头蚴protozoon (protozoa)原生动物pseudocyst 假包囊pupa 蛹recrudescence 再燃redia 雷蚴relapse 复发reservoir host 保虫宿主sandfly 白蛉sarcoptes mites 疥螨Sarcoptes scabiei 人疥螨scabies 疥疮Schistosoma haematobium 埃及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micum 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mansoni 曼氏血吸虫Schistosomiasis 血吸虫病schistosomule (schistosomula)童虫schizont 裂殖体Schuffners dots 薛氏小点scolex 头节soft ticks 软蜱somatic antigen 虫体抗原sparganosis 裂头蚴病Spirometra mansoni 曼氏迭宫绦虫sporocyst 胞蚴sporozoite 子孢子sterilizing immunity 消除性免疫surface antigen 表面抗原tachysporozoite 速发型子孢子tachyzoite 速殖子taeniasis 带绦虫病tapeworm 绦虫。

临七病毒学1-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临七病毒学1-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11. 1915年,Frederick W. Twort发现细菌也可被某种病毒攻击和摧毁,但未进 一步研究。
12. 随后,Felix d’Herelle建立细菌噬菌体学说。
13. 1935年Wendell M. Stanley宣布得到了Tobacco Mosaic Virus(TMV)的结晶, 并发现TMV的化学成分大部分为蛋白质。
传统分类
➢ 肝炎病毒 ➢ 呼吸道病毒 ➢ 肠道病毒 ➢ 出血热病毒 ➢ 。。。。
2020/3/19
26
亚病毒:比病毒更小,更简单的病毒治病因子
亚病毒
卫星病毒:单链RNA(拟病毒)
需辅助病毒
类病毒:单链RNA分子
朊病毒:蛋白质
2020/3/19
27
Section 2 理化同时,Walter Reed发现古巴黄热病可能源于蚊子携带的一种病毒,灭蚊使 疫情得到控制。
9. 1908年,Vilhelm Ellermann和Oluf Bang发现鸡白血病可能源于某种病毒。
10. 1911年,Peyton Rous发现鸡的肌肉一种恶性肿瘤与病毒相关。(Rous肉瘤 病毒)
2020/3/19
5
2013年度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死亡统计表
2020/3/19
6
1. 教材涉及病毒约75种。 2. 近年新发病毒如SARS-CoV;H5N1;
H7N9;EV71;Ebola Virus等。
2020/3/19
7
病毒的概念
▪ 病毒是一类比细菌更低等,体积更小、结构更 简单的,超级寄生的,具感染性的非细胞型微 生物。它能侵犯植物、动物和细菌、真菌等微 生物。
28
(VEEV) • Western Equine Encephalitis Virus

医学领域中的病毒学研究

医学领域中的病毒学研究

医学领域中的病毒学研究作为医学领域中的重要分支,病毒学一直是医学界的热门话题。

在疾病爆发、流行和危机期间,病毒学研究显得尤为关键,因为它对新疾病的传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那么,病毒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前景何如呢?病毒,是一类极小且不具备细胞结构的生物物质。

因为这种微生物只能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和繁殖,所以它们很容易对人类造成伤害。

从古至今,病毒一直都是人类不断战斗的对象。

随着现代生物学技术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病毒学研究已经渐渐成为医学界的一项重要领域。

自从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人们对病毒学的热情再次高涨,在这个互联网时代,病毒学研究变得更加广泛和深入,不断为人类的健康保健和临床治疗提供有力保障。

实际上,病毒学在其初始阶段时,还很粗略、简陋和不成熟。

以流行性感冒病毒为例,这种病毒最初被发现只是几十年前的事情。

直 until到了病毒学研究水平不断提高以及新技术的出现,人们才开始真正了解这种病毒的构造和传播方式,才能够进行相应的预防和治疗。

在目前的病毒学研究领域中,新冠病毒是最为重要的话题。

新冠病毒的突然出现给世界带来巨大的危机感,引起了科学家和医护人员的高度关注和紧迫行动。

为了深入了解新冠病毒的结构和传播规律,病毒学研究人员采用了现代的生物学方法,启动了大规模的研究计划。

通过对新冠病毒的基础生物学、病毒感染以及临床表现的深入了解,病毒学研究人员不仅发现了新冠病毒的传播方式和影响机理,还为 z母方对症治疗和康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尽管世界各地的病毒学研究者和医护人员仍然在为新冠病毒的治疗和疫苗研发而不断努力,但他们的努力已经填补了人类对新冠病毒认知和处理的巨大空白。

除了新冠病毒之外,其他常见病毒和病毒-like有机体也成为医学界的研究重点,例如乙肝病毒、艾滋病毒、流感病毒、EB病毒等。

鉴于这些病毒都极其难得的治愈,研究人员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手段和预防措施,以期帮助更多的患者彻底战胜疾病的阴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病毒学 Medical Virology绪言一.病毒的基本概念病毒(Virus)是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

主要有以下列基本特征:(1)个体微小,可通过除菌滤器,大多数病毒必须用电镜才能看见;(2)结构简单,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或DNA 或RNA;(3)严格的活细胞(真核或原核细胞)内自我复制增殖;(4)具有受体连结蛋白(receptor binding protein),与敏感细胞表面的病毒受体连结,进而感染细胞。

二.病毒在生命科学中的重要意义:1.病毒性传染病仍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2.某些病毒与人类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关3.病毒--- 基因工程研究的重要载体第二十三章病毒的基本形状[目的要求]掌握病毒的结构、化学组成与生物学功能。

掌握病毒复制周期各步骤的要点,缺损病毒的概念。

熟悉病毒遗传变异机理及特点。

熟悉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掌握朊粒的概念。

[教学学时] 4学时。

第一节病毒的大小与结构一.大小与形态:(一)大小病毒个体微小,测量病毒大小的单位是毫微米(nm),即1/1000微米。

大型病毒(如牛痘苗病毒)约200~300nm;中型病毒(如流感病毒)约100nm;小型病毒(如脊髓灰质炎病毒)仅20~30nm。

研究病毒大小可用高分辩率电子显微镜,放大几万到几十万倍直接测量;也可用分级过滤法,根据它可通过的超滤膜孔径估计其大小;或用超速离心法,根据病毒大小,形状与沉降速度之间的关系,推算其大小。

(二)病毒体电镜观察有五种形态(图21-1);1.球形(Sphericity) 大多数人类和动物病毒为球形,如脊髓灰质炎病毒、疱疹病毒及腺病毒等。

2.丝形(Filament) 多见于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病毒等。

人类某些病毒(如流感病毒)有时也可形成丝形。

3.弹形(Bullet-shape)形似子弹头,如狂犬病病毒等,其他多为植物病毒。

4.砖形(Brick-shape)如痘病毒(无花病毒、牛痘苗病毒等)。

其实大多数呈卵圆形或“菠萝形”。

5.蝌蚪形(Tadpole-shape)由一卵圆形的头及一条细长的尾组成,如噬菌体。

图21-1 各种主要病毒的形态与大小比较(模式图)二.结构与化学组成:病毒体(virion): 一个成熟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称“病毒体”。

病毒的基本结构:核心、衣壳、包膜。

(一)核心: 位于病毒体的中心,由一种类型的核酸构成,含DNA的称为DNA病毒。

含RNA的称为RNA病毒。

1.化学组成: DNA: dsDNA, ssDNARNA: +ssRNA, -ssRNA; dsRNADNA病毒核酸多为双股(除微小病毒外),RNA病毒核酶酸多为单股(除呼肠孤病毒外)2.功能:(1)病毒的基因组:病毒核酸也称基因组(Genome),最大的痘病毒(Poxvirus) 含有数百个基因,最小的微小病毒(Parvovirus)仅有3-4个基因。

根据核酸构形及极性可分为环状、线状、分节段以及正链、负链等不同类型,对进一步阐明病毒的复制机理和病毒分类有重要意义。

(2)感染性核酸:核酸蕴藏着病毒遗传信息,若用酚或其他蛋白酶降解剂去除病毒的蛋白质衣壳,提取核酸并转染或导入宿主细胞,可产生与亲代病毒生物学性质一致的子代病毒,从而证实核酸的功能是遗传信息的储藏所,主导病毒的生命活动,形态发生,遗传变异和感染性。

(二).衣壳(capsid):在核酸的外面紧密包绕着一层蛋白质外衣,即病毒的“衣壳”。

1.化学组成: 蛋白质(壳微粒):衣壳是由许多“壳微粒(Capsomere)”按一定几何构型集结而成,壳微米在电镜下可见,是病毒衣壳的形态学亚单位,它由一至数条结构多肽能成。

2.对称形式: 二十面体对称, 螺旋对称, 复合对称根据壳微粒的排列方式将病毒构形区分为:①立体对称(Cubic symmetry),形成20个等边三角形的面,12个顶和30条棱,具有五、三、二重轴旋转对称性,如腺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②螺旋对称(Helical symmetry),壳微粒沿螺旋形盘红色的核酸呈规则地重复排列,通过中心轴旋转对称,图21-2,如正粘病毒,副粘病毒及弹状病毒等;③复合对称(Complex symmetry),同时具有或不具有两种对称性的病毒,如痘病毒与噬菌体。

图21-2 螺旋对称病毒颗粒的核衣壳3.功能: (1)致密稳定的衣壳结构除赋予病毒固有的形状外,还可保护内部核酸免遭外环境(如血流)中核酸酶的破坏;(2)衣壳蛋白质是病毒基因产物,具有病毒特异的抗原性,可刺激机体产生抗原病毒免疫应答;(3)与病毒吸附作用有关:具有辅助感染作用,病毒表面特异性受体边连结蛋白与细胞表面相应受体有特殊的亲和力,是病毒选择性吸附宿主细胞并建立感染灶的首要步骤。

病毒的核酸与衣壳组成核衣壳(Nucleocapsid),最简单的病毒就是裸露的核衣壳,如脊髓灰质炎病毒等。

有包膜的病毒核衣壳又称为核心(core)。

(三).包膜(envelope):某些病毒,如虫媒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疱疹病毒等,在核衣壳外包绕着一层含脂蛋白的外膜,称为“包膜”。

1.化学组成 : 含有双层脂质、多糖和蛋白质其中:蛋白质具有病毒特异性(病毒基因编码),常与多糖构成糖蛋白糖蛋白亚单位,嵌合在脂质层,表面呈棘状突起,称“剌突(Spike)或囊微粒(Peplomer)”。

它们位于病毒体的表面,有高度的抗原性,并能选择性地与宿主细胞受体结合,促使病毒包膜与宿主细胞膜融合,感染性核衣壳进入胞内而导致感染。

包膜中的脂质与宿主细胞膜或核膜成分相似(来自宿主细胞),证明病毒是以“出芽”方式,从宿主细胞内释放过程中获得了细胞膜或核膜成分。

有包膜病毒对脂溶剂和其他有机溶剂敏感,失去囊膜后便丧失了感染性。

2.功能: (1)与病毒吸附作用有关:(2)有抗原性:(四)其他的结构1.触须样纤维(Fiber) 腺病毒是唯一具有触须样纤维的病毒,腺病毒的触须样纤维是由线状聚合多肽和一球形末端蛋白所组成,位于衣壳的各个顶角(图21-2)。

该纤维吸附到敏感细胞上,抑制宿主细胞蛋白质代谢,与致病作用有关。

此外,还可凝集某些动物红细胞。

2.非结构蛋白:病毒携带的酶某些病毒核心中带有催化病毒核酸合成的酶,如流感病毒带有RNA的RNA聚合酶,这些病毒在宿主细胞内要靠它们携带的酶合成感染性核酸。

第二节病毒的复制病毒增殖的方式 --- 自我复制 ( self replication)当病毒进入活细胞后便发挥其生物活性。

由于病毒缺少完整的酶系统,不具有合成自身成份的原料和能量,也没有核糖体,因此决定了它的专性寄生性,必须侵入易感的宿主细胞,依靠宿主细胞的酶系统、原料和能量复制病毒的核酸,借助宿主细胞的核糖体翻译病毒的蛋白质。

病毒这种增殖的方式叫做“复制(Replication)”。

病毒复制的过程分为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及装配释放五个步骤,又称复制周期(Replication cycle)。

图21-3 病毒的复制周期示意图一、复制周期:(一)吸附(adsorption):病毒表面接触蛋白 ---- 细胞表面受体吸附(Adsorption)是指病毒附着于敏感细胞的表面,它是感染的起始期。

细胞与病毒相互作用最初是偶然碰撞和静电作用,这是可逆的联结。

随后的特异性吸附是非常重要的,根据这一点可确定许多病毒的宿主范围,不吸附就不能引起感染。

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细胞表面受体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在非灵长类细胞上没有发现此受体,而猴肾细胞、Hela细胞和人二倍体纤维母细胞上有它的受体,故脊髓来质炎病毒能感染人体鼻、咽、肠和脊髓前角细胞,引起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

水磨石病毒的细胞表面受体是含唾液酸(N-乙酰神经氨酸)的糖蛋白,它与流感病毒表面的血凝素剌突(受体连结蛋白)有特殊的亲和力,如用神经氨酸酶破坏该受体,则流感病毒不再吸附这种细胞。

此外,HIV受体为CD4;鼻病毒的受体为细胞粘附分子-1(1CAM-1);EB病毒的受体为补体受体-2(CR-2)。

病毒吸附也受离子强度、pH、温度等环境条件的影响。

研究病毒的吸附过程对了解受体组成、功能、致病机理以及探讨抗病毒治疗有重要意义。

(二)穿入(penetration):膜融合;病毒胞饮等穿入(Penetration)是指病毒核酸或感染性核衣壳穿过细胞进入胞浆,开始病毒感染的细胞内期。

主要有三种方式:(1)融合(Fusion),在细胞膜表面病毒囊膜与细胞膜融合,病毒的核衣壳进入胞浆。

副粘病毒以融合方式进入,如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囊膜上有融合蛋白,带有一段疏水氨基酸,介导细胞膜与病毒囊膜的融合。

(2)胞饮(Viropexis),由于细胞膜内陷整个病毒被吞饮入胞内形成囊泡。

胞饮是病毒穿入的常见方式,也是哺乳动物细胞本身具有一种摄取各种营养物质和激素的方式。

当病毒与受体结合后,在细胞膜的特殊区域与病毒病毒一起内陷形成膜性囊泡,此时病毒在胞浆中仍被胞膜覆盖。

某些囊膜病毒,如流感病毒借助病毒的血凝素(HA)完成脂膜间的融合,囊泡内低Ph环境使HA蛋白的三维结构发生变化,从而介导病毒囊膜与囊泡膜的融合,病毒核衣壳进入胞浆。

(3)直接进入,某些无囊膜病毒,如脊髓灰质炎病毒与受体接角后,衣壳蛋白的多肽构形发生变化并对蛋白水解酶敏感,病毒核酸可直接穿越细胞膜到细胞浆中,而大部分蛋白衣壳仍留在胞膜外,这种进入的方式较为少见。

图21-4 病毒穿入过程的示意图(三)脱壳(uncoating):细胞溶酶体酶;病毒脱壳酶穿入和脱壳是边续的过程,失去病毒体的完整性被称为“脱壳(Uncoating)”。

人脱壳到出现新的感染病毒之间叫“隐蔽期”。

经胞饮进入细胞的病毒,衣壳可被吞噬体中的溶酶体酶降解而去除。

有的病毒,如脊髓灰质炎病毒,在吸附穿入细胞的过程中病毒的RNA释放到胞浆中。

而痘苗病毒当其复杂的核心结构进入胞浆中后,随之病毒体多聚酶活化,合成病毒脱壳所需要的酶,完成脱壳。

图21-5 病毒穿入和脱壳过程的示意图(四)生物合成(biosynthesis):病毒核酸复制;病毒蛋白质合成DNA病毒和RNA病毒在复制机理有区别,但复制的结果都是合成核酸分子和蛋白质衣壳,然后装配成新的有感染性的病毒。

一个复制周期大约需6~8小时。

1. 双股DNA病毒的复制----多数DNA病毒为双股DNA。

双股DNA病毒,如单纯疹病毒和腺病毒在宿主细胞核内的RNA聚合酶作用下,从病毒DNA上转录病毒mRNA,然后转移到胞浆核糖体上,指导合成蛋白质。

1)病毒基因的mRNA转录(早期转录):病毒本身含有RNA聚合酶,可在胞浆中转录mRNA。

mRNA有二种:早期m RNA,主要合成复制病毒DNA所需的酶及调控蛋白等,如依赖DNA的DNA聚合酶,脱氧胸腺嘧啶激酶等,称为早期蛋白;2)病毒核酸复制:子代病毒DNA的合成是以亲代DNA为模板,按核酸半保留形式复制子代双股DN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