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赏析骆宾王《咏蝉》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蝉》《在狱咏蝉》的阅读答案及对比赏析

《蝉》《在狱咏蝉》的阅读答案及对比赏析

《蝉》《在狱咏蝉》的阅读答案及对比赏析蝉虞世南垂緌①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在狱咏蝉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②客思深。

不堪云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注】①垂緌(ruí):是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带子,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

②南冠:借指被囚禁的人。

1.两首诗从体裁看都是诗,从题材看都是诗。

(2分)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蝉》中“居高”、“声远”等词语,准确地写出了蝉的特征。

B.《蝉》中作者以蝉自比,表明自己确实有出众的才华,流露出清高自信之情。

C.《在狱咏蝉》中“谁为表予心”,意思是向谁表达自己的内心真情,句中满含着无奈的悲苦。

D.两首诗描写的对象相同,都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但抒发的感情却截然不同。

3.两首诗中都写到了“露”,对写蝉有怎样的作用?请简洁说明。

(4分)【参考答案】1.(2分)近体咏物2.(3分)D3.(3分)《蝉》中的“清露”,写出了蝉的生性高洁,才会有声高远播;《在狱咏蝉》中“露重”,写出了秋蝉艰难的生活环境,使它不能展翅高飞。

对写蝉都起了衬托的作用。

附蝉虞世南/ 蝉李商隐/ 在狱咏蝉骆宾王赏析及相关试题及阅读答案蝉虞世南垂緌(ruí)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诗意散译:蝉居住在挺拔疏朗的梧桐上,与那些在腐草烂泥中打滚的虫类自然不同,因此它的声音能够流丽响亮。

蝉儿栖身高处,声音自然会传得很远,这并不是借助秋风的飞传。

虞世南(公元558~638),越州余姚(今属浙江)人。

官至秘书监,封永兴县令,享年八十一岁,赐礼部尚书。

为人沉静寡欲,志性刚烈,议论正直。

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很为后世人称道。

首句“垂饮緌清露”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是运用比兴手法,暗示自己的显要身份和清廉的品质。

蝉的头部有两根触须,形状似官员系在颈下的帽带;古人认为蝉栖身高树,只喝清洁的露水,因而用“饮清露”象征人的品格高洁。

高中语文诗歌高分精读:古诗文专项《在狱咏蝉》

高中语文诗歌高分精读:古诗文专项《在狱咏蝉》

高中语文诗歌高分精读:古诗文专项《在狱咏蝉》《在狱咏蝉》是骆宾王被关在狱中,见狱中庭苑槐树上的鸣蝉而生出感慨之作。

诗人用比喻等写作方法揭露朝政的丑恶,说明世道污浊和周围环境的恶劣。

以蝉的高洁,比喻自己清廉的品性。

这是一首很好的咏物诗,望同学们认真品读,并完成文末的高考模拟题!在狱咏蝉①[ 唐] 骆宾王西陆②蝉声唱,南冠③客思深。

不堪玄鬓④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注释①选自《骆临海集笺注》。

骆宾王(约619-684),字观光,婺州义乌(今浙江省义乌市)人,“初唐四杰”之一。

曾任临海丞,后辞官,因此世称“骆临海”。

②西陆:指秋天。

《隋书·天文志》:“日循黄道东行一日一夜行一度,三百六十五日有奇而周天。

行东陆谓之春,行南陆谓之夏,行西陆谓之秋,行北陆谓之冬。

”③南冠:楚冠,楚国在南方,因此称楚冠为南冠。

据《左传·成公九年》记载:“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日:‘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日:‘郑人所献楚囚也。

’”本指被俘的楚国囚犯。

后泛指囚徒。

④玄鬓:指蝉黑色的双翅。

赏析这首诗作于唐高宗仪凤三年(678)。

当时,屈居下僚十余年的骆宾王升为侍御史,多次上疏讽论时政,触怒武则天,被人诬陷,以贪赃罪名下狱。

一心为国,却身遭陷害,心中涌动万般悲愤之情。

首句“西陆蝉声唱”,又是一年秋风时节,蝉声再起。

身为囚徒的诗人想到落叶归根,北雁南飞,心中生起无限思乡怀归之情,因此接了一句“南冠客思侵”。

一个“侵”字,写出的是人心为外物所感的情不自禁。

每一声蝉鸣都在撞击着诗人的心房,久久不能平静。

而更让诗人无法释怀的,是“玄鬓影”“来对白头吟”:蝉依旧两翼青青,而自己却已经鬓发斑白。

从少年意气到如今须眉霜雪渐染,十多年来岁月蹉跎,老了容颜。

两相对比,惹起人深沉的无奈和悲凉。

骆宾王以身许国,忠贞自守,上书言事,一片热忱,换来的却是小人诬陷,负罪衔冤,不能让君王明白自己的一腔热血忠诚,实在怅恨不已。

《蝉》及《在狱咏蝉》

《蝉》及《在狱咏蝉》

蝉李商隐本以⑴高难饱⑵,徒劳恨费声⑶。

五更⑷疏欲断⑸,一树碧⑹无情。

薄宦⑺梗犹泛⑻,故园⑼芜已平⑽。

烦君⑾最相警⑿,我亦⒀举家清⒁。

词语注释⑴以:因。

⑵高难饱:古人认为蝉栖于高处,餐风饮露,故说“高难饱”。

⑶恨费声:因恨而连声悲鸣。

费,徒然。

⑷五更(gēng):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五更”。

举家清,一贫如洗,空无所有。

⑸疏欲断:指蝉声稀疏,接近断绝。

⑹碧:绿。

⑺薄宦:指官职卑微。

⑻梗犹泛:典出《战国策·齐策》:土偶人对桃梗说:“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

”后以梗泛比喻漂泊不定,孤苦无依。

梗,指树木的枝条。

⑼故园:对往日家园的称呼,故乡。

⑽芜已平:荒草已经平齐没胫,覆盖田地。

芜,荒草。

平,指杂草长得齐平。

⑾君:指蝉。

⑿警:提醒。

⒀亦:也。

⒁举家清:全家清贫。

举,全。

清,清贫,清高。

白话译文:你栖身高枝之上才难以饱腹;你虽含恨哀鸣徒然白费神劲。

五更以后疏落之声几近断绝,大树依然苍翠却无丝毫同情。

我官职卑下象桃梗漂流不定,家园早已荒芜杂草埋没脚胫。

烦劳你的鸣叫我得借以自警,我也举家操守象你高洁不佞。

创作背景:李商隐平生曾两度入官秘书省,但最终未能得志,处境每况愈下。

该诗就是表达了他虽仕途不顺,却坚守清高之志。

在狱咏蝉骆宾王西陆蝉声唱⑺,南冠客思深⑻。

不堪玄鬓影⑼,来对白头吟⑽。

露重飞难进⑾,风多响易沉⑿。

无人信高洁⒀,谁为表予心⒁。

⑺西陆:指秋天。

《隋书·天文志》:“日循黄道东行一日一夜行一度,三百六十五日有奇而周天。

行东陆谓之春,行南陆谓之夏,行西陆谓之秋,行北陆谓之冬。

”⑻南冠:楚冠,这里是囚徒的意思。

用《左传·成公九年》,楚钟仪戴着南冠被囚于晋国军府事。

深:一作“侵”。

⑼玄鬓:指蝉的黑色翅膀,这里比喻自己正当盛年。

那堪:一作“不堪”。

⑽白头吟:乐府曲名。

《乐府诗集》解题说是鲍照、张正见、虞世南诸作,皆自伤清直却遭诬谤。

《咏蝉》骆宾王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咏蝉》骆宾王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咏蝉》骆宾王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序文主要讲述了骆宾王创作此诗的缘由。

他在禁所的西墙外,看到了几株古槐,由此联想到了殷仲文的遭遇,感叹自己如同这古槐一般,虽有生机,却无法施展才华。

接着,他提到了听讼公堂在此,就像周代召伯巡行在棠树下断案一般,而自己却身陷囹圄,无法为百姓伸冤。

他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期望,希望能够得到公正的审判,洗清冤屈。

正文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开篇,点明了时间和地点,同时也烘托出了诗人的孤独和忧愁。

接下来的“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用了汉乐府《白头吟》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遭遇的不满和悲愤。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通过对蝉的描写,暗示了自己在困境中的挣扎和无奈。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则是诗人对自己清白之身的表白,同时也表达了对他人的期望,希望能够有人理解自己的苦衷。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以蝉喻人,寄托遥深。

诗人通过对蝉的描写,表达了自己的高尚品质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遭遇和对现实的不满。

2. 情感充沛,取譬明切。

全诗充满了诗人的哀怨和悲伤之情,用典自然,语意双关,使读者能够深刻地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3. 结构严谨,对仗工整。

诗的序文和正文相互呼应,结构严谨,对仗工整,使整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咏蝉》是一首充满了艺术感染力的优秀诗作,它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情感,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政治现实和人民的苦难。

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古诗词阅读理解

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古诗词阅读理解

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古诗词阅读理解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各题。

在狱咏蝉①骆宾王②西陆蝉声唱,③南冠客思深。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

①这首诗作于唐高宗仪凤三年(678年),屈居下僚十多年而刚升为侍御史的骆宾王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则天,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

①西陆:指秋天。

①南冠:囚徒1.下列对这首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中“客”字不作“客人”或“旅居外地”解,而指“坐牢”,称坐牢为“客”,可见冤愤殊深。

B.好诗,不但要有诗眼,以放“灵光”,而且有时须有“龙吟”,以发“仙声”。

首联就是这样的“龙吟”之句。

C.颈联纯用“比”体。

两句中无一字不在说蝉,也无一字不在说自己。

蝉和诗人浑然一体。

D.这首诗作于患难之中,感情充沛,取譬明切,用典自然,语多双关,于咏物中寄情寓兴,由物到人,由人及物,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是咏物诗中的名作。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答案】1.B2.①表达身陷囹圄的痛苦和对家园的深深怀想。

首联以起兴的手法,以蝉声来逗起客思。

①自伤老大而一事无成甚至下狱。

颔联将作者与蝉联系在一起,以蝉比喻自己正当盛年却只能独自吟诵哀怨的诗行。

①怨愤自己政治上不得意,言论上受压制。

从“露重”“风多”“飞难进”等可以看出。

①抒发了诗人品行高洁却背时遭难的哀怨,表达了辨明无辜、昭雪沉冤的愿望。

【解析】1.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诗词的鉴赏评价能力。

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本题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B项,“首联就是这样的‘龙吟’之句”错误,尾联诗人愤情冲天,勃发“龙吟”,喷出蕴蓄许久的真情:“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遂脱去了前三联罩裹诗句的“蝉身”,使人看到了作者洁纯无瑕的报国诚心。

《咏蝉》骆宾王古诗原文翻译及鉴赏

《咏蝉》骆宾王古诗原文翻译及鉴赏

《咏蝉》骆宾王古诗原文翻译及鉴赏作品简介《咏蝉》是唐代文学家的诗作。

此诗作于患难之中,作者歌咏蝉的高洁品行,以蝉比兴,以蝉寓己,寓情于物,寄托遥深,蝉人浑然一体,抒发了诗人品行高洁却“遭时徽纆”的哀怨悲伤之情,表达了辨明无辜、昭雪沉冤的愿望。

全诗情感充沛,取譬明切,用典自然,语意双关,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是诗中的名作。

作品原文咏蝉唐并序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厅事也,有古槐数株焉。

虽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树;而听讼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发声幽息,有切尝闻,岂人心异于曩时,将虫响悲于前听?嗟乎,声以动容,德以象贤。

故洁其身也,禀君子达人之高行;蜕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灵姿。

候时而来,顺阴阳之数;应节为变,审藏用之机。

有目斯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

吟乔树之微风,韵姿天纵;饮高秋之坠露,清畏人知。

仆失路艰虞,遭时徽纆。

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

闻蟪蛄之流声,悟平反之已奏;见螳螂之抱影,怯危机之未安。

感而缀诗,贻诸知己。

庶情沿物应,哀弱羽之飘零;道寄人知,悯余声之寂寞。

非谓文墨,取代幽忧云尔。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作品注释并序⑴“虽生意”两句:东晋殷仲文,见大司马桓温府中老槐树,叹曰:“此树婆娑,无复生意。

”借此自叹其不得志。

这里即用其事。

⑵“而听讼”两句:传说周代召伯巡行,听民间之讼而不烦劳百姓,就在甘棠(即棠梨)下断案,后人因相戒不要损伤这树。

召伯,即召公。

周代燕国始祖名,因封邑在召(今陕西岐山西南)而得名。

⑶曩时:前时。

⑷将:抑或。

⑸徽纆(mò):捆绑罪犯的绳索,这里是被囚禁的意思。

⑹蟪(huì)蛄(gū):一种比较小型的蝉。

⑺缀诗:成诗。

在狱咏蝉⑻西陆:指秋天。

《隋书·天文志》:“日循黄道东行一日一夜行一度,三百六十五日有奇而周天。

行东陆谓之春,行南陆谓之夏,行西陆谓之秋,行北陆谓之冬。

《蝉》《在狱咏蝉》的阅读答案及比照赏析

《蝉》《在狱咏蝉》的阅读答案及比照赏析

《蝉》《在狱咏蝉》的阅读答案及比照赏析蝉虞世南垂緌①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在狱咏蝉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②客思深。

不堪云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注】①垂緌(ruí):是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带子,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

②南冠:借指被囚禁的人。

1.两首诗从体裁看都是诗,从习题材看都是诗。

(2分)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蝉》中“居高”、“声远”等词语,准确地写出了蝉的特征。

B.《蝉》中作者以蝉自比,表明自己确实有出众的才华,流露出清高自信之情。

C.《在狱咏蝉》中“谁为表予心”,意思是向谁表达自己的内心真情,句中满含着无奈的悲苦。

D.两首诗描写的对象相同,都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但抒发的感情却截然不同。

3.两首诗中都写到了“露”,对写蝉有怎样的作用?请简洁说明。

(4分)【参考答案】1.(2分)近体咏物2.(3分)D3.(3分)《蝉》中的“清露”,写出了蝉的生性高洁,才会有声高远播;《在狱咏蝉》中“露重”,写出了秋蝉困难的生活环境,使它不能展翅高飞。

对写蝉都起了衬托的作用。

附蝉虞世南/ 蝉李商隐/ 在狱咏蝉骆宾王赏析及相关试习题及阅读答案蝉虞世南垂緌(ruí)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诗意散译:蝉居住在挺拔疏朗的梧桐上,与那些在腐草烂泥中打滚的虫类自然不同,因此它的声音能够流丽响亮。

蝉儿栖身高处,声音自然会传得很远,这其实不是借助秋风的飞传。

虞世南(公元558~638),越州余姚(今属浙江)人。

官至秘书监,封永兴县令,享年八十一岁,赐礼部尚书。

为人沉静寡欲,志性刚烈,议论正直。

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很为后世人称道。

首句“垂饮緌清露”外表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是运用比兴手法,暗示自己的显要身份和清廉的品质。

蝉的头部有两根触须,形状似官员系在颈下的帽带;古人认为蝉栖身高树,只喝清洁的露水,因而用“饮清露”象征人的品格高洁。

古诗赏析《在狱咏蝉》骆宾王唐诗宋词

古诗赏析《在狱咏蝉》骆宾王唐诗宋词

古诗赏析《在狱咏蝉》骆宾王唐诗宋词
西陆:指秋天。

《隋书天文志》:日循黄道东行一日一夜行一度,三百六十五日有奇而周天。

行东陆谓之春,行南陆谓之夏,行西陆谓之秋,行北陆谓之冬。

南冠:楚冠,这里是囚徒的意思。

用《左传成公九年》,楚钟仪戴着南冠被囚于晋国军府事。

深:一作侵。

玄鬓:指蝉的黑色翅膀,这里比喻自己正当盛年。

不堪:一作那堪。

白头吟:乐府曲名。

《乐府诗集》解题说是鲍照、张正见、虞世南诸作,皆自伤清直却遭诬谤。

两句意谓,自己正当玄鬓之年,却来默诵《白头吟》那样哀怨的诗句。

露重:秋露浓重。

飞难进:是说蝉难以高飞。

响:指蝉声。

沉:沉没,掩盖。

高洁:清高洁白。

古人认为蝉栖高饮露,是高洁之物。

作者因以自喻。

予心:我的心。

鉴赏
小序鉴赏
这首诗前有一段序,而一些唐诗选本往往只录诗,对序则弃而不录。

其实这段序文与诗是一有机整体,诗中比兴寓意,亦即自然之物与人格化身的契合,是以序文的铺叙直言为前提的。

欲解二者契合之妙,不可不读这首诗的序。

古诗词中有名的《咏蝉》诗赏析

古诗词中有名的《咏蝉》诗赏析

古诗词中有名的《咏蝉》诗赏析《蝉》唐·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赏析:这是一首自明心志的诗。

萧疏梧桐之上,蝉儿低饮清露,蝉声清脆响亮,回荡树林之间。

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视群虫,不用借助秋风,传声依旧遥远。

虞世南是唐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博学多才、耿直高洁,常与唐太宗讨论历代政治得失。

唐太宗因此赞扬他有“五绝”,即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

唐太宗还夸赞他:群臣皆如虞世南,天下何忧不理!就算是这样,虞世南也从不骄傲,从不以鲲鹏自居,而以小小的蝉来类比自己,可见其胸中格局。

冰心有一句小诗:墙角的花儿,当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心地宽大,天地自然大,心胸不能放开阔,只能看见自己身边有限的天地,那自然小了!当我们自大时,看到的只有自己,当我们自谦时,会看到一片更宽敞的天地。

虞世南就是如此。

《在狱咏蝉》唐·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赏析:这是一首蒙难时的感慨诗作。

这首《在狱咏蝉》是唐诗中的名篇。

是骆宾王在狱中所作。

唐高宗仪凤年间,骆宾王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则天,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

闻一多先生说,骆宾王“天生一副侠骨,专喜爱管闲事,打抱不平、*报仇、革命,帮痴心女子打负心汉”。

这可能是骆宾王下狱的真实原因。

在蒙难时,骆宾王以蝉比兴,以蝉比喻自己。

露重,蝉翅轻,无法高飞;风多风大,难保自身芳香。

没有人知道我像蝉一样高洁清廉的品行,谁会为我表白我清白的内心呢?人生,总有一个时刻是孤独的,孤独承受着人生的苦难与悲戚。

可人总是要有一点坚持的,只要认为这件事值得坚持,那么,受点磨难,又有什么关系呢?我心中自坦荡清白,如此,足矣。

《蝉》唐·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赏析:这是诗人怀才不遇,而作的“牢骚语”。

李商隐平生曾两度入官秘书省,但最终未能得志,处境每况愈下。

咏蝉 - 在狱咏蝉(骆宾王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咏蝉 - 在狱咏蝉(骆宾王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咏蝉/在狱咏蝉唐代: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客思深一作:客思侵)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不堪一作:那堪)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标签咏物、唐诗三百首译文深秋季节西墙外寒蝉不停地鸣唱,蝉声把我这囚徒的愁绪带到远方。

怎堪忍受正当玄鬓盛年的好时光,独自吟诵白头吟这么哀怨的诗行。

露重翅薄欲飞不能世态多么炎凉,风多风大声响易沉难保自身芬芳。

无人知道我像秋蝉般的清廉高洁,有谁能为我表白冰晶玉洁的心肠?注释西陆:指秋天。

南冠:楚冠,这里是囚徒的意思。

用深:一作“侵”。

玄鬓:指蝉的黑色翅膀,这里比喻自己正当盛年。

那堪:一作“不堪”。

白头吟:乐府曲名。

露重:秋露浓重。

飞难进:是说蝉难以高飞。

响:指蝉声。

沉:沉没,掩盖。

高洁:清高洁白。

古人认为蝉栖高饮露,是高洁之物。

作者因以自喻。

予心:我的心。

赏析小序鉴赏这首诗前有一段序,而一些唐诗选本往往只录诗,对序则弃而不录。

其实这段序文与诗是一有机整体,诗中比兴寓意,亦即自然之物与人格化身的契合,是以序文的铺叙直言为前提的。

欲解二者契合之妙,不可不读这首诗的序。

可以说这是一篇简短而精美的骈文,是一篇很有情致的抒情小说。

诗人在这段序文中叙说了自己作诗的缘起,叙说了蝉的形态、习性及美德,抒发了自己“失路艰虞,遭时徽纆”的哀怨之情。

诗人首先从禁所的古槐写起,运用晋代殷仲文仕途失意及西周时召公明察狱讼的典故,表达了自己身陷囹圄的痛苦和乞盼有司明察的心愿。

然后,写闻蝉鸣生悲感,“岂人心异于曩时,将虫响悲乎前听”,以反问的语句把蝉与己、心与物联系在一起。

以拟人的笔法铺叙蝉的美德、从蝉的形态习性写起,写蝉适应季节的变化,随季节、气候的变化而出现;写蝉翼甚薄,蝉目常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不以俗厚而易其真”。

诗人谓之具有“君子达人之高行”。

因为蝉有这样的美德,所以诗人才引蝉自喻,以蝉为自己的人格化身。

刘勰《文心雕龙·物色》云:“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咏蝉古诗骆宾王练习题

咏蝉古诗骆宾王练习题

咏蝉古诗骆宾王练习题一、选择题1. 骆宾王的《咏蝉》中,“垂緌饮清露”中的“緌”字的意思是:A. 丝线B. 帽带C. 饮水用具D. 须A. 清露B. 流响C. 悲鸣D. 高洁3. 《咏蝉》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哪种品质?A. 志向高远B. 清高廉洁C. 忧国忧民D. 坚韧不拔二、填空题1. 《咏蝉》中,“__________,流响出疏桐”描绘了蝉在树上鸣叫的情景。

2. “居高声自远,__________。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蝉高洁品质的赞美。

三、判断题1. 骆宾王的《咏蝉》是一首五言绝句。

()2. 《咏蝉》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蝉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悲愤之情。

()3. “非是藉秋风”一句,意味着蝉的鸣叫并非依靠秋风传送。

()四、连线题请将下列诗句与对应的季节连线:1. 垂緌饮清露__________(春/夏/秋/冬)2. 流响出疏桐__________(春/夏/秋/冬)3. 居高声自远__________(春/夏/秋/冬)4. 非是藉秋风__________(春/夏/秋/冬)五、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咏蝉》中蝉的形象。

2. 诗中的“居高声自远”一句,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简要阐述。

六、翻译题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七、默写题1. 请默写出《咏蝉》全诗。

八、仿写题1. 请仿照《咏蝉》的格式,以“咏柳”为主题,写一首五言绝句。

九、分析题1. 请分析《咏蝉》这首诗中,诗人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立场的。

十、拓展阅读题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十一、作文题1. 请以《咏蝉》这首诗为灵感,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谈谈你对“清高”这一品质的理解和认识。

答案一、选择题1. B. 帽带2. C. 悲鸣3. B. 清高廉洁二、填空题1. 垂緌饮清露2. 非是藉秋风三、判断题1. ×2. ×3. √四、连线题1. 垂緌饮清露__________夏2. 流响出疏桐__________夏3. 居高声自远__________夏4. 非是藉秋风__________秋五、简答题(此处无标准答案,需考生根据对诗歌的理解进行回答。

咏蝉 (骆宾王)原文及赏析

咏蝉 (骆宾王)原文及赏析

咏蝉 (骆宾王)原文及赏析
咏蝉 (骆宾王)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赏析】
骆宾王的《咏蝉》是一首描写自然景物的五言绝句,通过对蝉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壮丽景色的赞美和探索的渴望。

诗中运用了
简洁明快的语言,将自然景物与人的精神追求相融合,给人以启发和
思考。

整首诗的写景顺序清晰,首两句写出了壮丽的自然景色,通过“白
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两句,描绘了白天的消逝和大自然的宏伟。

白日依山尽,反映了太阳落山,山影将白天的光辉褪去。

黄河入海流,则将人们视野扩展到浩瀚的大海和奔腾的黄河,形成了一幅壮阔的画面。

这两句简洁而具体的描写方式,使得读者能够形象地感受到大自
然的辽阔和壮丽。

接下来的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将诗人自身的感受融入
其中,表达了对知识和境界不断追求的愿望。

欲穷千里目,意味着人
们对于远处景物的探索和渴望,而恰到好处地通过“更上一层楼”这句
话来寓意人们不断追求进步和突破的勇气与决心。

这两句诗借景抒情,既赞美了大自然的壮丽,又表达了对于个人奋斗进取的要求。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基调,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世界的探索和渴望,同时也传递了人们对追求更高目标的信念和决心。

此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出了作者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以上是对骆宾王《咏蝉》的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勾勒出了大自然的壮丽和人们的精神追求,给人以启示和思索。

这种融合自然景色和人的情感的描写方式,使得这首诗成为了永恒的艺术之作。

古代诗歌赏析骆宾王《咏蝉》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代诗歌赏析骆宾王《咏蝉》阅读练习及答案

四、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蝉骆宾王西陆①蝉声唱,南冠②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注:①西陆:指秋天。

②南冠:语出《左传》,也就是楚冠,这里是囚徒的意思。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首句以蝉声来逗起客思,诗一开始即点出秋蝉高唱,入耳惊心,引发了在狱中的诗人对家园的深深怀想。

B.颔联“白头吟”三字,一则借卓文君的《白头吟》表达内心的哀怨,二则与“玄鬓影”相对,写出自己年老。

C.颈联两句明咏秋蝉,暗写自己,前句写自己受拖累太多而无法进身,后句写自己的谏言因进谏者太多而无法让皇帝听到。

D.秋蝉餐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堪称“高洁”。

“高洁”而“无人信”,可见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诬获罪,极为愤懑。

16.请结合诗句内容,赏析本诗的艺术手法。

五、情景默写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礼记·礼运》中“_______,________”两句可以为现代政府选用人才、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提供借鉴。

(2)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表明学生是可以超越老师的。

韩愈《师说》中的“_______,______”也基本表达了同样的思想。

(3)陆游的《书愤》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豪迈的情怀描绘了宏大壮阔的战争场景。

15.C项,“前句写自己受拖累太多而无法进身”错,“露重”“风多”言环境险恶;“飞难进”言难以进取。

“露重”“风多”又特指政治环境险恶;“飞难进”又特指诗人在人生仕途方面难以进取。

“后句写自己的谏言因进谏者太多”错,“响易沉”言声音难以发出,特指自己的言论难以发出。

16.①托物言志,借“秋蝉”这一典型意象,表达自己高洁的心志;②比喻,以蝉自比,用秋蝉的生存环境比喻自己的当下困境;③用典,使用了“南冠”“白头吟”这两个典故来表现自己的处境和心情。

17.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咏蝉》《望岳》《竹枝词》练习题(含答案)

《咏蝉》《望岳》《竹枝词》练习题(含答案)

学习目标:能够理解诗歌的内容及体会其思想感情。

1.试将翻译下列诗句。

2.本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分析可参考第242页)i.狱中思乡思亲。

ii.感慨年华逝去却只能深困牢狱的无奈。

(“白头吟”此处一语双关,既指鲍照等人所作乐府诗,也感慨自己壮年已生白发)iii.慨仕途不顺,屡受压制,举步维艰。

iv.发品行高洁却遭受迫害打击,且无人相信,希望有人为自己辩白伸冤的哀怨悲伤之情。

3.作者的“高洁”象蝉一样无人理解,那么你认为作者的“予心”是什么?作者的“予心”是有满腹冤屈无处申诉,即使申诉也无人理解的愤慨,当然也包含着即使不被理解也绝不放弃自己追求的高洁情操。

4.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明自己的品行高洁,却无人相信,希望友人为自己表白。

1.试将翻译下列诗句。

2.此诗没有用到“望”字,但句句表达了“望”,且层次清晰,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开头前两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生动形象的道出泰山的锦延、高大。

“青”字是写翠绿的山色,“未了”是表现山势座落之广大,青翠之色一望无际。

这是远望之景。

三、四两句是近望之势。

“造化钟神秀,”是说泰山秀美无比,仿佛大自然将一切神奇秀丽都聚集在这里了。

“阴阳割昏晓”,突出泰山的高耸挺拔,高得把山南山北分成光明与昏暗的两个天地。

五、六两句是近看之景,并由静转动。

“荡胸生层云”描写山腰云雾层层缭绕,使胸怀涤荡,腾云而起,用“层云”衬托出山高。

“决眦入归鸟”是瞪大了眼睛望着一只飞回山林中的小鸟,表现出了山腹之深。

最后两句想象中的登山之情,仍是“望”,而不是“登”,是作者由望景而产生了登临的愿望。

“一览众山小”,写诗人想象中登上绝顶后放眼四望的景象,其他的山在泰山面前显得低小,以此衬托出泰山的高大3.在诗中,作者是怎样表现泰山之高的?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一是“齐鲁青未了”,写远望泰山苍翠的山色掩映着齐鲁大平原,借齐鲁两地烘托泰山参天耸立的形象;二是“阴阳割昏晓”,写出泰山横空出世,遮天蔽日,山北山南,一阴一阳,一昏一晓,实写泰山雄伟高矗;三是“荡胸生层云”,写细望泰山腰间的团团云气,凸显泰山的高俊;四是“一览众山小”,想象自己登上泰山绝顶,俯视群山,一个个都显得那么矮小,虚写泰山之高。

古代诗歌《蝉》《咏蝉》阅读练习及答案(湖南2023学年高三上8月)

古代诗歌《蝉》《咏蝉》阅读练习及答案(湖南2023学年高三上8月)

湖南师大附高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一)(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5~16题.蝉虞世南垂缕①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咏蝉②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③客思深。

不堪玄鬓④影,来对白头吟⑤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注】①垂缕:帽带系结后的下垂部分;蝉腹下的针喙。

②本诗作于高宗仪凤三年。

当时骆宾王任侍御史,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后,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

③南冠:指囚徒。

④玄鬓:指蝉。

⑤白头吟:乐府曲名。

相传西汉时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爱情不专后,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伤。

15.下列对这两首唐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A.《蝉》为五言绝句前两句从外形、食性、声音、所处位置描写蝉的特点;后两句由此发出议论,为全诗点睛之笔。

B.《咏蝉》为五言律诗,二、四句对仗工稳,由蝉及人,颜色对比中触发老大之伤;巧用典故,暗含被诬获罪之怨。

C.这两首诗均写秋蝉,都写了蝉声,一为远播流响,一为易沉之响,特点不同;都撷取了露、风等意象入诗,但兴寄各殊。

D.这两首咏物诗均托物言志,即运用象征等手法,寄意于物,以物抒怀。

王磬《朝天子咏喇叭》、骆宾王的《咏鹅》均采用了此写法。

答案:D解析:骆宾王的《咏鹅》虽为咏物诗,但未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

16.这两首诗中蝉的艺术形象有何不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6分)答案:《蝉》中的蝉喙如冠缨,饮露栖桐,居高鸣声远扬。

身份高贵,声名远播;是以高洁品格立身的清华之人的写照。

(3分)《咏蝉》中的蝉露重难飞,风多声沉,高洁无人相信。

处境艰难,无人赏识;是含冤莫白、政治失意的诗人的自况。

(3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柳宗元在《种树郭囊驼传》中借郭橐驼之口指出,为官者政令繁多表面上对百姓“_________”实际上却”__________________”.(2) 在《报任安书(节选)》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交代了《史记》的素材来源,“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司马迁未完成《史记》而表现出来的坚韧精神。

咏蝉骆宾王赏析

咏蝉骆宾王赏析

咏蝉骆宾王赏析
古代文学家王勃的《咏蝉骆宾王》,是中国古典抒情诗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之作。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丰富多样,内容深邃,诗句优美动人,深受读者的喜爱。

《咏蝉骆宾王》的内容概述为:诗人用笔描述了夏夜蝉儿的鸣叫声,以及骆宾王夜游的风景。

诗人采用抒情的方式,赞美了骆宾王夜行的景色,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无穷崇敬之心。

在这首诗中,诗人用奔放浪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绝美夏夜的画面。

全诗主要分为三段,每段中都有骆宾王夜游的描写。

诗的第一段描述了空明寂寥的夏夜,极度的寂静仿佛将骆宾王和蝉儿分离开来。

蝉儿的叫声洪亮,清晨三更间,沿着河谷,一连串突兀的声音唤醒夜色。

而随着夜晚深沉,清晨四更间,一切又转入宁静,静得几乎可以听到蝉儿的叫声。

第二段进入正题,描述了骆宾王夜行的景色。

诗人称骆宾王望着窗外的夜色,叹息天际隐约的星宿,而他的衣衫也在夜风中飘扬起来。

骆宾王把水果从枝头摘下,品尝了熟透的甜味,甚至可以感受到树木芬芳的清香。

最后一段,诗人用“大道如青天”一句来形容骆宾王的夜行,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自由的向往之情。

整首诗的表达由淡泊的寂静到浪漫振奋,充满了繁荣、惊心动魄的气息。

《咏蝉骆宾王》有着深厚重要的文化底蕴,它反映了古代读者对极乐世界的向往,体现了一种追求自由、独立自由的精神。

它把读者
带到一个远离束缚的天堂,拥抱大自然,抒发一种梦幻般的情愫。

总之,《咏蝉骆宾王》是一首具有深刻文学意义的经典抒情诗,它至今仍能深深打动读者,并给予读者们无尽的情感体验。

其重要的文化意义及丰富的内涵,也让它成为一首影响深远的古典之作。

《在狱咏蝉骆宾王》原文与赏析

《在狱咏蝉骆宾王》原文与赏析

《在狱咏蝉骆宾王》原文与赏析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骆宾王(640—约684),婺州义乌(今浙江省义乌县)人。

有才名,初供职于道王府,历任武功、长安两县主簿及侍御史。

武后时,被贬为临海县丞,郁郁不得志,遂弃官。

徐敬业讨伐武则天,在扬州起兵,骆宾王参与其事,并作讨武曌檄。

徐敬业兵败后,骆宾王下落不明,或说被杀,或说为僧。

有骆临海集。

唐高宗仪凤三年(678),骆宾王因屡次上书议论政事,触怒了皇后武则天,被诬为赃罪下狱。

他怀着满腹的冤屈之情,在狱中写了这首咏蝉诗。

这首诗主要是借蝉寓志,以蝉的高洁喻比自己的清白品性,并抒发了受诬的怨恨之情。

诗的一、二句是点题:“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西陆”,指秋天。

司马彪续汉书云:“日行西陆谓之秋。

”隋书·天文志释曰:“日循黄道东行,一日一夜行一度。

三百六日有奇而周天,行东陆谓之春,行南陆谓之夏,行西陆谓之秋,行北陆谓之冬。

”“南冠”,楚国人戴的帽子,指代囚徒。

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系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

”后来以南冠指囚犯。

“西陆”与“蝉”,点明了秋天的季节。

开篇即写秋蝉高唱,凄切的声音触动了身陷囹圄的诗人的思乡之愁。

由于他怀想家园,加之又遭不白之冤下狱,故而心绪烦乱,写道:“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倾吐出了自己盈腔的怨愤。

“云鬓影”,这里指蝉。

古代妇女把鬓发梳得薄如蝉翼,看上去象蝉翼的影子。

玄是黑色。

“白头吟”,既指诗人白发满头,秋蝉对着他在鸣啼;又指乐府曲调名。

其双关意在诗人所要表达的凄恻的感情上统一起来。

其实,诗人当时还未满四十岁,没到青丝染霜的年纪。

他是借“白头”说自己是一个愁思深重得使发早白的苦人。

关于白头吟乐府曲,相传西汉时司马相如欲娶茂陵女为妾,就作了一首白头吟,以表明自己专一的心意,诗云:“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见西京杂记)。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第四章课后练习及答案解析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第四章课后练习及答案解析

解析:行者、陈章甫是“郑国游人”,送者是“洛阳行子”。 15、王昌龄的《出塞》是一首() A、山水诗 B、田园诗 C、边塞诗 D、豪侠诗 答案:C 解析:王昌龄的《出塞》是一首边塞诗,诗歌采用了乐府旧题,其传统写法都是歌咏征戍之事。 16、“谢公宿处今安在”“脚著谢公屐”中的“谢公”指谢灵运,生活于南朝的() A、宋 B、齐 C、梁 D、陈 答案:A 解析:“谢公宿处今安在”“脚著谢公屐”中的“谢公”指谢灵运,生活于南朝的宋。 17、“明朝散发弄扁舟”表示隐逸不仕,用典出自() A、《淮南子》 B、《列女传》 C、《史记·货殖列传》 D、《史记·屈原列传》 答案:C 解析:“明朝散发弄扁舟”的含义:表示隐逸不仕。见《史记·货殖列传》,范蠡乘扁舟浮于芜 湖。 18、李白《将进酒》最突出的修辞手法是() A、夸张 B、比喻 C、比拟 D、隐喻 答案:A 解析:李白《将进酒》最突出的修辞手法是夸张。 19、以描写边塞地区景物,反映边防将士的生活、战斗、思想情怀的诗篇是() A、讽喻诗 B、咏史诗 C、边塞诗
第四章 唐五代文学
一、单项选择题 1、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是一首() A、五言律诗 B、七言律诗 C、五言绝句 D、七言绝句 答案:A 解析: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是一首五言律诗,属咏物诗,所咏之物为蝉。 2、“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中“西陆”指的是() A、西方的大陆 B、秋天的大陆 C、季节名,指秋天 D、诗人自称 答案:C 解析:“西陆”指的是季节名,指秋天。 3、“哪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中的“玄鬓”指的是() A、诗人两鬓斑白 B、蝉 C、囚犯 D、秋风 答案:B 解析:“哪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中的“玄鬓”指蝉。 4、骆宾王《在狱咏蝉》中的流水对为() A、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B、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C、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D、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答案:B 解析:“哪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玄鬓”指蝉,此句为流水对。 5、王勃《滕王阁序》“请洒潘江,各倾陆海”所用典故出自() A、《庄子·外物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咏蝉
骆宾王
西陆①蝉声唱,南冠②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凤多响易沉。
元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注:①西陆:指秋天。②南冠:语出《左传》,也就是楚冠,这里是囚徒的意思。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诗首句以蝉声来逗起客思,诗一开始即点出秋蝉高唱,入耳惊心,引发了在狱中的诗人对家园的深深怀想。
B.颌联“白头吟”三字,一则借卓文君的《白头吟》表达内心的哀怨,二则与“玄鬓影”相对,写出自己年老。
C.颈联两句明咏秋蝉,暗写自己,前句写自己受拖累太多而无法进身,后句写自己的谏言因进谏者太多而无法让皇帝听到。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3)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评分细则:共3小题计6句,每一小句填对得1分,每小题2分。每一小句若出现错别字,则该小句不得分。注意重点字词,“与”睦”“是故”“洲”“渡”。
16. ①托物言志,借“秋蝉”这一典型意象,表达自己高洁的心志;②比喻,以蝉自比,用秋蝉的生存环境比喻自己的当下困境;③用典,使用了“南冠”“白头吟”这两个典故来表现自己的处境和心情。
评分细则:每点2分,共6分。每点答出手法得1分,结合文本分析得1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表明学生是可以超越老师的。韩愈《师说》中的“ ▲ , ▲ ”也基本表达了同样的思想。
(3)陆游的《书愤》中,“ ▲ , ▲ ”两句以豪迈的情怀描绘了宏大壮阔的战争场景。.C(颈联后句中“响易沉”是写自己遭权贵打压而受压制,而并非写“自己的谏言因进谏者太多而无法让皇帝听到”)
D.秋蝉餐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堪称“高洁”。“高洁”而“无人信”,可见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诬获罪,极为愤想。
16.请结合诗句内容,赏析本诗的艺术手法。(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礼记·礼运》中“ ▲ , ▲ ”两句可以为现代政府选用人才、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提供借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