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听力筛查跟踪随访制度及流程

合集下载

儿童听力筛查工作制度

儿童听力筛查工作制度

儿童听力筛查工作制度
1.听力筛查工作的目的
(1)儿童早期发现听力障碍,及时做出应对处理,以减少障碍发展
的影响。

(2)认识儿童听力健康检测的重要性,加强儿童早期听力检测,普
及儿童听力知识,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2.听力筛查工作的对象
(1)新生儿:对新生儿健康护理中心准备妥当的儿童(1-3新生儿)进行筛查。

(2)儿童:包括6-14岁儿童,每年至少筛查1次,并及时关注症状
变化,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干预。

3.听力筛查工作的内容
(1)新生儿听力筛查:在新生儿健康护理中心采用听觉损伤评估检测,根据新生儿的听力及新生儿记录进行听觉筛查。

(2)儿童听力筛查:儿童听力筛查采用自评和他评的方式,根据反
馈信息及儿童生长发育状况,进行全面听力评价。

4.听力筛查工作的机构
(1)听力筛查机构:听力筛查机构应有足够的听力技术人员,听力
设备等必要条件,确保检测工作的准确性。

(2)健康护理机构:应有足够的营养知识,音乐知识,早期听力知识,智力知识等,确保筛查后的健康护理有效。

听力筛查工作制度

听力筛查工作制度

听力筛查工作制度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实施办法,按照卫生部《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及省卫生厅、市卫生局相继下发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的要求,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

二、建立健全新生儿(儿童)听力筛查网络及各项规章制度。

负责全县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的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

三、定期组织筛查网络机构人员进行工作总结,不断提高听力筛查工作的质量和管理水平。

四、负责阳性患儿的确诊、干预和随访工作;做到筛查、诊断、干预康复和质量控制流程要规范、完整,尽早实施听障儿童康复的计划。


五、认真做好筛查资料的收集、统计、分析和上报工作。

六、广泛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科普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

听力筛查工作制度[1]

听力筛查工作制度[1]

听力筛查工作制度[1]听力筛查工作制度1.听力筛查专职人员应对院内出生后三天的高危室及母婴同室的新生儿进行常规筛查,不得疏漏。

2.筛查前做好准备,包括对新生儿家长的解释,以便取得协作。

3.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按操作常规进行操作。

4.测试结束应及时出报告并存入病历。

5.保持安静环境,确保测试正确。

对第一次测试未能通过者应通知家属复查并督促复查。

6.做好仪器的使用记录,及时检修。

7.做好筛查结果登记,协助随访。

健康教育工作制度1、定期深入组、户开展健康咨询,发放健康教育处方等宣传资料,进行疾病防治知识宣传;2、定期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健康教育课堂);3、开展健康教育固定宣传栏建设,定期更换宣传内容;4、结合卫生主题宣传日,实施专项健康教育活动;5、针对急、慢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主要场所对重点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6、开展不同人群健康教育调研和监测,推进健康教育计划的实施和评价工作;7、开展卫生法律法规和有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

儿童保健医师工作职责1、在科主任和主管医师指导下,参加本专业业务技术工作。

2、担任妇女儿童保健普通门诊和专业门诊工作。

认真做好各项工作记录,并收集整理资料。

3、对妇女儿童进行正常体检、咨询、评价和指导工作。

4、参加基层保健指导工作,解决基层工作中的问题,并及时向主管医师汇报。

5、参加科室各类保健项目工作,协同主管医师做好项目评估工作。

6、认真执行各规章制度和技术常规,严防差错事故。

7、认真学习、运用国内外先医学科学技术,积极开展新技术,积极参加科研工作。

8、承担基层妇幼保健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

儿童保健科工作制度1、认真贯彻执行妇幼保健工作方针、政策和条例,面向群众,面向基层,以社会效益为准则,全心全意为广大儿童健康服务。

2、全面掌握本乡围产保健、儿童保健,儿童系统管理的基本情况;掌握本乡儿童保健主要指标状况,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做好主要的保健指标的动态监测工作。

3、定期组织召开儿保工作例会。

新生儿听力筛查各种规章制度

新生儿听力筛查各种规章制度

新生儿听力筛查各种规章制度当前位置:首页听力学科分类正文新生儿听力筛查各种规章制度2011-01-27 14:12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心工作制度1.严格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及有关规定。

2.自觉遵守组织纪律,上班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勤,有事先申请获批准后方可休假。

3.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认真对待每一份新生儿,做到文明礼貌、耐心细致。

4.上班时保持环境整洁,穿工作服配戴好胸牌。

5.认真执行岗位责任制,做好本职工作确保筛查质量。

6.贵重仪器妥善保管,专人负责维护保养。

7.保持筛查室的卫生清洁。

8.加强安全管理,下班时关好水源电源、门窗方可离开。

新生儿听力筛查保密制度1、认真做好新生儿听力筛查重要性的宣传工作,要使新生儿的监护人做到知情同意,没有强迫或操纵,受检者也不受侮辱及歧视。

2、认真妥善地做好新生儿听力筛查有关资料的保存和保密工作。

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泄露新生儿及其监护人的有关信息,包括联系电话、地址以及筛查结果等。

3、只有在新生儿的监护人授权时,方可公开有关信息。

4、监护人必须持有效的证明文件,方可查询其新生儿的听力结果,如须复印相关文件,还须到医教科办理必要的手续。

新生儿听力筛查仪管理和校准制度1、听力筛查仪使用前,需先进行自校准、维护和保养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机操作。

2、操作者必须严格按仪器操作程序文件进行操作,保证仪器正常的使用寿命。

3、平常要做好仪器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每次仪器使用完毕后,均须按要求放入专用包内,防止振动、摔坏,并进行使用情况的登记或记录。

4、根据仪器的使用频率,每半年或一年必须对仪器或计量器具进行专业校验,并认真做好记录并妥善保管好仪器校准报告。

5、未经答应,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来由随意拆卸仪器。

遇到仪器产生故障时,要及时报告中心负责人和XXX工程师修理。

6、按仪器设备统一管理的要求,将唯一性标识张贴在仪器设备的醒目处。

内容包括统一编码、名称、型号、负责人等。

7、保证仪器在清洁、干燥、XXX和无环境污染的情形下利用。

新生儿听力筛查流程及注意事项

新生儿听力筛查流程及注意事项
在进行听力筛查时,家长需要配 合医生操作,按照医生的指示进 行。
保持新生儿安静 避免耳朵潮湿 告知医生病史 配合医生操作
在进行听力筛查前,需要保证新 生儿处于安静状态,因为哭闹或 运动可能会影响测试结果。
家长需要告知医生新生儿的出生 史、家族史以及是否有其他健康 问题,以便医生更好地评估新生 儿的听力风险。
准备相关文件和设备
医生需要准备新生儿的医疗记录、听力筛查申请表和听力筛查设备 。
告知家长筛查重要性
医生需要向家长解释听力筛查的目的和重要性,并获得家长的知情 同意。
筛查过程
01
02
03
进行初次筛查
医生使用自动化听性脑干 反应(AABR)等听力测 试方法,对新生儿的听力 进行初步评估。
进行二次筛查
如果初次筛查未通过,需 要进行二次筛查,通常在 出生后30天左右进行。
异常结果的处理
确诊听力损失
如果新生儿确诊为永久性听力损 失,需要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 如佩戴助听器或进行人工耳蜗植 入等。
定期随访
对于存在听力损失的新生儿,需 要定期进行随访和观察,评估听 力损失程度的变化和影响,及时 调整干预措施。
定期复查与跟踪
复查时间
正常新生儿需要在出生后3-5天进行第一次听力筛查,未通过 者需要在42天内进行第二次筛查。如果第二次筛查仍未通过 ,需要在3个月内进行听力学评估和诊断性检查。
案例二:异常新生儿听力筛查实践
总结词
对于异常新生儿,听力筛查是发现听力损失 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早期干预和康复。
详细描述
对于出生时具有高危因素或疑似听力损失的 新生儿,应在出生后4-6周进行听力筛查。 对于初筛未通过的新生儿,应在4周后进行 复筛,复筛仍未通过者应在3月龄接受诊断 性评估。确诊为听力损失的婴幼儿应在6月 龄内进行干预和康复,以促进语言和认知能

新生儿听力筛查质控流程

新生儿听力筛查质控流程

新生儿听力筛查质控流程新生儿听力筛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通过筛查可以及早发现新生儿的听力问题,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为了保证筛查工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质控流程。

下面是一个包括五个步骤的新生儿听力筛查质控流程。

第一步:目标设定和培训在开始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之前,首先需要设定明确的目标。

明确筛查的目的、对象、时间、地点等基本信息。

同时,需要对筛查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包括筛查方法、设备使用、结果判断和记录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第二步:设备校准和维护听力筛查设备是进行筛查的重要工具,所以需要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以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校准包括对设备的声压级和频率进行测量和调整,维护包括清洁设备、更换电池和维修等工作。

第三步:筛查流程实施筛查工作一般在新生儿出生后的24-72小时内进行,以尽早发现潜在的听力问题。

筛查通常在安静的环境中进行,包括在医院的产房、儿科门诊或听力筛查室等地点。

筛查人员需要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操作,包括向家长解释筛查目的、方法和预期结果,检查耳道是否通畅,操作筛查设备进行听力测量,根据测量结果进行判断和记录等。

第四步:结果判断和记录听力筛查的结果通常分为通过、未通过和需复查三种情况。

筛查人员需要对每个测量结果进行准确的判断,并及时记录在筛查表中。

对于通过的婴儿,可以告知家长筛查结果和建议,对于未通过的婴儿,需要安排复查或推荐到相关专科进一步检查。

第五步:质量监控和总结为了保证筛查工作的质量,需要进行质量监控和总结。

定期对筛查结果进行回顾和评估,并与其他医院或机构进行对比,以发现问题和改进工作。

同时,也需要及时总结经验,制定标准操作规范和改进措施,提高筛查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总之,新生儿听力筛查是一项细致而复杂的工作,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质控流程来保证筛查工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以上所述的五个步骤包括目标设定和培训、设备校准和维护、筛查流程实施、结果判断和记录以及质量监控和总结,是一个较为完整的质控流程。

新生儿听力筛查管理制度(本院)

新生儿听力筛查管理制度(本院)

新生儿听力筛查管理制度一.按照《市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管理规定》,对在本院出生和接诊的所有新生儿实施听力筛查。

二.对象:在本院出生和接诊的所有新生儿,均列为检测对象。

具有高危因素之一的新生儿,为重点筛查对象。

听力高危因素包括:1.母亲在怀孕期间使用过耳毒性药物;2.母亲患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疱疹病毒、梅毒或弓形体等引起的宫内感染;3.出生体重低于1500克;4.出生后1分钟Apgar评分4分;出生后5分钟Apgar评分6分;5.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住院超过24小时;6.机械通气时间超过5天;7.患高胆红素血症;8.患细菌性脑膜炎;9.颅面形态畸形,包括耳廓和耳道畸形等;10.有听力障碍家庭史;11.临床上怀疑存在与听力障碍有关的综合症,如常见的Usher综合症等。

三.筛查方法及适用范围:1.耳声发射法(OAE):适用于无听力高危因素的所有新生儿。

2.耳声发射法+快速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法(OAE+AABR):适用于有听力高危因素的新生儿。

四.筛查时间:1.初筛:新生儿出生后2-5天至出院前进行初筛;2.复筛:初筛未通过者于出生后42天内进行复筛;3.转诊:复筛仍未通过者转诊到本院耳鼻喉科门诊或广州市儿童医院听力保健中心进一步检测。

五.管理要求:1.检查前履行告知义务:由新生儿父亲或母亲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按照规定时间,由专人对检测对象实施检查。

3.测听室环境面积在15平方米以上,通风良好,配备诊床和办公桌椅,环境噪音低于45分贝A声级设专用房间(dBA)。

4.信息登记与录入:1)填写《新生儿听力筛查情况登记本》及《广州市新生儿听力筛查报告单》,其中:一联存入新生儿住院病历保存,报告联交新生儿监护人保存。

2)信息录入:由产科专人将筛查结果录入《围产保健-产时出生医学证明管理软件》的“新生儿疾病筛查信息模块”,按规定要求及时传送到广州市妇幼保健处。

每季完成专项报表。

5.信息反馈和追踪:1)对筛查未通过者,通知其监护人于婴儿出生后42天回院复筛;2)对复筛仍未通过的婴儿转诊到本院耳鼻喉科门诊或广州市儿童医院听力保健中心进一步检测。

新生儿听力筛查质量控制制度

新生儿听力筛查质量控制制度
术和方法。
引进先进技术: 积极引进国际上 已经证明有效的 听力筛查技术和 设备,提高筛查 的准确性和效率。
培训和教育:通过 国际交流和合作, 加强国内医护人员 的培训和教育,提 高他们在新生儿听 力筛查方面的专业
水平和能力。
提高筛查覆盖率和准确性,减少漏诊和误诊
提高筛查覆盖率:新生儿听力筛查质量控制制度能够确保所有新生儿都接受听力筛查,减少 漏诊的可能性。
定期对筛查机构进行评估和监督
评估内容:包括筛查机构的设备、 技术、人员资质等方面
评估结果处理:根据评估结果,对 不合格的筛查机构进行整改和处罚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监督方式:通过定期检查、抽查等 方式对筛查机构进行监督
监督效果:通过定期评估和监督, 提高筛查机构的筛查质量和效率
建立异常结果的追踪和随访机制
加强培训和技术支持:多部门协作机制的建立,还可以加强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医务人员的 专业水平和技能,确保筛查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建立监督和评估机制:多部门协作机制的建立,还可以建立监督和评估机制,对筛查工作进行 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促进早期干预和治疗,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单击添加标题
早期干预和治疗:新生儿听力筛查可以及早发现听力障碍,为早期干预 和治疗提供依据,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单击添加标题
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及早发现和治疗听力障碍可以避免因延误治疗而 导致的家庭和社会负担,包括医疗费用、教育成本和社会适应等方面。
单击添加标题
筛查前准备:了解新生儿病 史、家族史,评估听力状况

新生儿听力筛查各种规章制度

新生儿听力筛查各种规章制度

当前位置:首页听力学科分类正文新生儿听力筛查各种规章制度2011-01-27 14:12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心工作制度1. 严格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及有关规定。

2. 自觉遵守组织纪律,上班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勤,有事先申请获批准后方可休假。

3. 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认真对待每一份新生儿,做到文明礼貌、耐心细致。

4. 上班时保持环境整洁,穿工作服配戴好胸牌。

5. 认真执行岗位责任制,做好本职工作确保筛查质量。

6. 贵重仪器妥善保管,专人负责维护保养。

7. 保持筛查室的卫生清洁。

8. 加强安全管理,下班时关好水源电源、门窗方可离开。

新生儿听力筛查保密制度1、认真做好新生儿听力筛查重要性的宣传工作,要使新生儿的监护人做到知情同意,没有强迫或操纵,受检者也不受侮辱及歧视。

2、认真妥善地做好新生儿听力筛查有关资料的保存和保密工作。

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泄露新生儿及其监护人的有关信息,包括联系电话、地址以及筛查结果等。

3、只有在新生儿的监护人授权时,方可公开有关信息。

4、监护人必须持有效的证明文件,方可查询其新生儿的听力结果,如须复印相关文件,还须到医教科办理必要的手续。

新生儿听力筛查仪管理和校准制度1、听力筛查仪使用前,需先进行自校准、维护和保养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机操作。

2、操作者必须严格按仪器操作程序文件进行操作,保证仪器正常的使用寿命。

3、平常要做好仪器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每次仪器使用完毕后,均须按要求放入专用包内,防止振动、摔坏,并进行使用情况的登记或记录。

4、根据仪器的使用频率,每半年或一年必须对仪器或计量器具进行专业校验,并认真做好记录并妥善保管好仪器校准报告。

5、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随便拆卸仪器。

遇到仪器发生故障时,要及时报告中心负责人和仪修工程师维修。

6、按仪器设备统一管理的要求,将唯一性标识张贴在仪器设备的醒目处。

内容包括统一编码、名称、型号、负责人等。

7、保证仪器在清洁、干燥、无尘和无环境污染的情况下使用。

听力筛查工作制度

听力筛查工作制度

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制度
1.筛查对象为我院产科出生的所有新生儿的初筛和所有的复筛,以及门诊患儿。

2.实行两阶段筛查:出院前进行初筛,未通过者于42天内进行复筛,仍未通过者转听力检测中心。

初筛复筛在儿保科听力筛查室进行。

3.操作人员要经过专门培训,熟练掌握听力筛查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4.操作前应进行手消毒,动作应轻柔,态度要和蔼,解释要耐心,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5.筛查未通过,应做好解释工作,做好复筛的告知和书面通知工作。

6.告知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即使通过筛查仍应结合听性行为观察法,3年内每6个月随访一次。

7.门诊应有专用房间,通风良好,环境噪音低于45分贝A声级(dB A)。

8.认真做好结果登记工作,及时记账,及时进机,进行阶段性小结。

9.定期进行仪器的保养、调试和检修。

10.与相关科室人员互相交流,互相配合,团结协作。

1。

生新儿听力筛查流程

生新儿听力筛查流程

主持人:今天给大家示范的是新生儿听力筛查,这个操作在我们科是比较常见的,今天再复习一次。

一、核对:医嘱、床号、姓名二、评估:新生儿出生后达24小时,处于安静或入睡状态,环境保持安静、检测仪器完好。

三、告知:向家属交代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必要性及重要必,家长签好《新生儿听力筛查知情同意书》四、准备操作者:洗手、剪指甲环境:安静、清洁、宽敞明亮,无障碍物。

用物:检测仪器一台、耳套、电极、0.9%氯化钠注射用水、棉枝、擦手液、感染性废物桶、生活性垃圾桶各1个。

五;实施:1、核对医嘱单,检查婴儿母亲姓名、婴儿性别、床号2、查仪器各个接头是否连接稳妥。

3、包裹好婴儿,使其胳膊运动时不碰到探头。

4、轻向外拉婴儿耳朵检查耳道是否有堵塞,用棉签轻轻擦干净耳道内的异物。

5、选择安装合适的耳套。

6、婴儿入睡或安静后,轻轻贴上各电极,分别贴在锁骨下一横指(绿色夹),后颈背第七颈椎前(白色夹),前额正中(黑色夹),所有电极夹要同一方向,然后贴上耳套,开始检测。

当液晶显示屏上显示“PASS”,表示通过检测。

显示屏显示“REFER”,说明有可能该婴儿儿道未完全打开或儿道未清洁干净。

经过以上处理可重测一次,如果仍不通过,告知产后42天再复测,仍不通过者,建议家人做进一步检查。

7、检测结果一式2份,一份交给家嘱,另一份放在新生儿病历归档,书写好护理记录。

六:注意事项、1、环境一定要安静,新生儿要处于安静或入睡状态。

2、耳套要贴紧新生儿皮肤,不能漏气。

3、首次筛查通过者,告知其定期于儿保科体检,初筛未通过者,告知其42天回院复查,并告知耳鼻咽喉医师,登记好电话等详细资料,由耳鼻咽喉医师随访。

新生儿听力筛查

新生儿听力筛查

新生儿听力筛查为落实医院年度计划,我科下一步要做好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进一步规范筛查流程,提高筛查质量,针对筛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工作计划与重点安排如下:1.加强领导,强化意识,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质量。

2.加强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确保产后2--4天进行听力筛查,保证筛查质量,做到早筛查、早诊断、早干预。

3.继续建立健全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4.加强责任心,认真对待每一位听力筛查的新生儿,杜绝一切不良事故的发生。

5.因新生儿听力筛查需在安静睡眠状态下完成;有时一个要反复多次的筛查,造成家长堆积,等待时间过长,致使家长们烦躁不安、容易发生争执,影响我们的正常工作。

所以急需给我们增加人员,更新我们的仪器设备。

新生儿听力筛查各种规章制度篇一:新生儿听力筛查各种规章制度当前位置:首页听力学科分类正文新生儿听力筛查各种规章制度2011-01-27 14:12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心工作制度1. 严格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及有关规定。

2. 自觉遵守组织纪律,上班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勤,有事先申请获批准后方可休假。

3. 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认真对待每一份新生儿,做到文明礼貌、耐心细致。

4. 上班时保持环境整洁,穿工作服配戴好胸牌。

5. 认真执行岗位责任制,做好本职工作确保筛查质量。

6. 贵重仪器妥善保管,专人负责维护保养。

7. 保持筛查室的卫生清洁。

8. 加强安全管理,下班时关好水源电源、门窗方可离开。

新生儿听力筛查保密制度1、认真做好新生儿听力筛查重要性的宣传工作,要使新生儿的监护人做到知情同意,没有强迫或操纵,受检者也不受侮辱及歧视。

2、认真妥善地做好新生儿听力筛查有关资料的保存和保密工作。

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泄露新生儿及其监护人的有关信息,包括、地址以及筛查结果等。

3、只有在新生儿的监护人授权时,方可公开有关信息。

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制度

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制度

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制度
一、专人负责。

指定人员负责在本院内出生新生儿疾病筛查血样标本采集、保存、传递工作。

血片采集人员需经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

二、宣传告知。

积极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健康宣传,在实施血片采集前,将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目的、意义、条件、方式等情况如实告知监护人,并并签定《新生儿听力筛查知情同意书》。

三、筛查时间。

新生儿出生48小时以后,要接受初次听力筛查。

未通过初筛者,通知在42天左右时到麻栗坡县妇计中心接受复查。

42天复查仍未通过者,由妇计中心负责转至上级医院检查。

四、阳性病例管理。

对听力初筛不通过新生儿立即告知其监护人并建档立卡管理,同时提供健康教育,告知42天左右复筛,对复筛
再次不通过者转至上级医院检查。

1.新生儿听力筛查阳性转诊单应认真做好详细登记,包括编号、姓名、性别、住院号、联系电话、地址、母亲姓名、转诊单位等基本信息。

2.对确诊为听力障碍患儿要提供治疗援助、医学干预,跟踪和随访,定期进行疗效评估。

3.对确认为听力障碍患儿的档案资料(包括每次通知或访视记录)至少保存10年。

四、仪器养护。

听力筛查前,应先对仪器进行校准,严格按仪器操作程序文件进行操作。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随便拆卸仪器。

遇到仪器发生故障时,要及时报告院领导。

五、信息档案管理。

按规范要求认真填写筛查台账、知情同意书、复筛通知、随访记录、每次筛查的信息记录、仪器质控报告等,并妥善保存,不得丢失。

及时上报相关工作报表、统计信息。

新生儿听力筛查跟踪随访制度及流程

新生儿听力筛查跟踪随访制度及流程

新生儿听力筛查跟踪随访制度及流程
新生儿听力筛查跟踪随访制度及流程
1.听力筛查不通过的新生儿,立即告知其监护人42天内到本中心进行复筛,并提供健康教育。

2.敦促并确保复筛未通过的新生儿在1个月内转诊上级听力筛查诊治机构进行听力确诊。

3.依托妇幼保健网络进行新生儿听力跟踪随访。

4.对于通过但有高危因素者以及诊断正常者,每年随访一次,直到3周岁。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1 / 1下载文档可编辑。

新生儿听力筛查各种规章制度

新生儿听力筛查各种规章制度

当前位置:首页听力学科分类正文新生儿听力筛查各种规章制度2011-01-27 14:12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心工作制度1。

严格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及有关规定.2。

自觉遵守组织纪律,上班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勤,有事先申请获批准后方可休假. 3。

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认真对待每一份新生儿,做到文明礼貌、耐心细致。

4. 上班时保持环境整洁,穿工作服配戴好胸牌。

5。

认真执行岗位责任制,做好本职工作确保筛查质量。

6. 贵重仪器妥善保管,专人负责维护保养。

7. 保持筛查室的卫生清洁。

8。

加强安全管理,下班时关好水源电源、门窗方可离开。

新生儿听力筛查保密制度1、认真做好新生儿听力筛查重要性的宣传工作,要使新生儿的监护人做到知情同意,没有强迫或操纵,受检者也不受侮辱及歧视。

2、认真妥善地做好新生儿听力筛查有关资料的保存和保密工作。

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泄露新生儿及其监护人的有关信息,包括联系电话、地址以及筛查结果等。

3、只有在新生儿的监护人授权时,方可公开有关信息。

4、监护人必须持有效的证明文件,方可查询其新生儿的听力结果,如须复印相关文件,还须到医教科办理必要的手续。

新生儿听力筛查仪管理和校准制度1、听力筛查仪使用前,需先进行自校准、维护和保养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机操作。

2、操作者必须严格按仪器操作程序文件进行操作,保证仪器正常的使用寿命。

3、平常要做好仪器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每次仪器使用完毕后,均须按要求放入专用包内,防止振动、摔坏,并进行使用情况的登记或记录。

4、根据仪器的使用频率,每半年或一年必须对仪器或计量器具进行专业校验,并认真做好记录并妥善保管好仪器校准报告。

5、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随便拆卸仪器.遇到仪器发生故障时,要及时报告中心负责人和仪修工程师维修。

6、按仪器设备统一管理的要求,将唯一性标识张贴在仪器设备的醒目处。

内容包括统一编码、名称、型号、负责人等。

7、保证仪器在清洁、干燥、无尘和无环境污染的情况下使用。

儿童保健技术规范新生儿访视耳及听力

儿童保健技术规范新生儿访视耳及听力
新生儿访视包应包括:体温计、新生儿杠杆式体重秤/电子体重秤、听诊器、手电筒 、消毒压舌板、75%酒精、消毒棉签,新生儿访视卡、笔等。新生儿杠杆式体重秤/ 电子体重秤最大载重为10kg,最小分度值为50g。
注意医疗安全,预防交叉感染。检查前清洁双手,检查时注意保暖,动作轻 柔,使用杠杆秤时注意不要离床或地面过高。
外地
内容与方法
正常足月新生儿 高危新生儿
不少于两次访视 (两次)
首次访视时间:
出院后7日内 (接到代访信3日内)
增加访视次数 (三次)
首次访视时间:
出院后3日内 (累计住院天数≥10
满月访视时间:
出生后28-30天 (社区进行)
日者,两次访视亦视
为合格管理)
高危新生儿判断标准
卫生部新生儿访视技术规范 早产儿(胎龄 < 37周)或低出生体重儿 (出生体重< 2500克)。 宫内、产时或产后窒息儿,缺氧缺血性 脑病及颅内出血者。 高胆红素血症。 散居常规 早产儿(胎龄 < 37周)、低出生体重儿 (出生体重< 2500克)、多胎儿、过期 产儿 产伤、宫内或产时窒息儿,缺氧缺血性 脑病及颅内出血者 病理性黄疸
听评估仪:
主流
筛查型耳声发射: 发展方向
听力筛查
听觉评估仪筛查阳性指标
年龄 12月龄 (6-11月龄) 24月龄 测试音强度 测试音频率 筛查阳性结果
60 (dB SPL,声场)
2kHz(啭音)
无听觉反应
55-60 (dB SPL,声场) ( 12-35 月 龄 ) 3-6岁
2、4 kHz(啭音) 任一频率无听觉反应
访视内容
指 导
衣着宽松,质地柔软,保持皮肤清洁。脐带 未脱落前,每天用75%的酒精擦拭脐部一次, 保持脐部干燥清洁。若有头部血肿、口炎或鹅 口疮、皮肤皱褶处潮红或糜烂,给予针对性指 导。对生理性黄疸、生理性体重下降、“马牙 ”、“螳螂嘴”、乳房肿胀、假月经等现象无 需特殊处理。早产儿应注意保暖,在换尿布时 注意先将尿布加温,必要时可放入成人怀中, 直接贴紧成人皮肤保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