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机械通气基础知识课件

机械通气基础知识课件

护理记录要求
记录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病史等 记录机械通气设备的使用情况,包括型号、参数设置、使用时间等 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 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呼吸困难、咳嗽、胸痛等 记录患者的心理状况,包括焦虑、恐惧、抑郁等 记录患者的治疗情况,包括药物使用、吸痰、翻身等
机械通气的原理包括正压通气和负压通 气两种方式
正压通气是通过向患者肺部施加正压, 使气体进入肺部
负压通气是通过在患者肺部形成负压, 使气体进入肺部
机械通气可以应用于各种呼吸系统疾病, 如肺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03
机械通气的工作原理
呼吸机的工作原理
呼吸机通过管道将空气或氧气输送到患者的肺部 呼吸机可以调节输送的气体流量和压力,以模拟正常的呼吸过程 呼吸机可以监测患者的呼吸状态,并根据需要调整输送的气体流量和压力 呼吸机还可以提供辅助呼吸功能,帮助患者在呼吸困难时进行呼吸。
预防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气道阻塞 定期检查气道,及时发现并处理气道问题 保持气道湿润,避免气道干燥 定期更换呼吸机管路,避免细菌滋生
06
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与观察
护理要点
监测生命体征,如心率、
观察患者呼吸机报警情 况,如气道高压、低压、
漏气等
血压、呼吸频率等
观察患者呼吸机电源情
观察患者皮肤状况,如 压疮、皮肤破损等
况,如电源中断、电池 电量不足等
观察患者呼吸机消毒情 况,如消毒液、消毒方
法等
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 误吸
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如 昏迷、嗜睡、烦躁等
观察患者呼吸机参数, 如潮气量、呼吸频率、
气道压力等
观察患者呼吸机耗材使 用情况,如湿化液、过

机械通气基础知识

机械通气基础知识

31
吸气上升时间 Inspiratory Rise Time
吸气上升时间 Inspiratory Rise Time 指吸气流量或压力上升到峰值所需要的时间,以呼吸周期时间的百分比或秒表示
32
吸气上升时间 Inspiratory Rise Time
控制模式
-PC, VC - SIMV(VC) -SIMV(PC)
18
容量控制(VC)气流特征
19
压力控制通气 Pressure Control Ventilation
20
压力控制设置 Pressure Control Settings
21
压力控制 Pressure Control
密切关注病 人通气 量的变化
22
压力控制 Pressure Control
缺点 病人所获得的潮气量受阻力和顺应性的影响 优点 能够有效控制病人气道内的压力 有利于气体的分布 有利于肺保护
23
压力控制(PC)气流特征
24
压力控制模式(Pressure control)适应征
压力控制模式适用于在系统中有漏气的情况,比如没有气囊的插管 Pressure Controlled mode is preferred when there is leakage in the breathing system, such as due to an uncuffed endotracheal tube, 病人的气道峰压需要严格的限制 in situations when the maximum airway pressure must be controlled. 小儿 Neonate and pediatric
吸气上升时间(%) 范围: 0-20%

机械通气基础知识

机械通气基础知识

肺泡通气量:即每分钟肺泡通气量(MAV) 为每分钟吸入或呼出肺泡的气体的总量,由于只有进 入肺泡的气体才能进行气体交换,故又称有效通气量。 每分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死腔量)×RR
呼吸力学
肺顺应性(C):指单位压力作用下肺容量的改变。
• •
顺应性= 潮气量(ml/kg)/ 压力(cmH2O)。 新生儿肺的动态顺应性约为1~2ml/ cmH2O.kg; 俯卧可达到3.4 ml/ cmH2O.kg。
二、机械通气的作用
• 改善通气功能,维持适当的通气量,使肺 泡通气量满足机体要求。 • 改善肺部换气功能, 维持有效的气体交换。 • 减少呼吸肌的做功,缓解呼吸困难症状。 • 纠正通气/血流比值失调。
三 机械通气模式
1.控制通气
(Control
ventilation)
通气容量、压力、流量、频率、吸/呼比 按设定值全部由呼吸机控制。用于自主呼 吸消失或微弱者。
呼吸功: 吸气时用于克服肺弹性阻力(回缩力和表面张力) 和非弹性阻力(包括气道阻力和黏性)所做的功。
呼吸功=0.6×气管压×每分钟通气量。
正常情况下呼吸功消耗于弹性阻力者约占65%,消耗于 非弹性阻力约占35%。 安静呼吸时仅吸气做功,呼气是被动的,呼吸肌耗氧量仅 占全身总耗氧的5%以下,若用力呼气亦消耗能量。
• 按驱动方式分类(三类): • 气动气控呼吸机:通气源和控制系统均只以氧气 为动力来源 。多为便携式急救呼吸机。 • 电动电控呼吸机:通气源和控制系统均以电源为 动力,内部有汽缸、活塞泵等 ,功能较简单的呼 吸机。 • 气动电控呼吸机:通气源以氧气为动力,控制系 统以电源为动力。多功 能呼吸机的主流设计。使 用风箱上升,当呼气结束,放气活门又复关闭, 驱动器进入风箱外箱中,如此周 而复始。

《机械通气基础知识》

《机械通气基础知识》
通气不足或过度。 2、减少撤机困难,现已成为撤机的必用手段。 3、防止呼吸肌萎缩。 4、降低气道压力。 5、减少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整理课件
四、压力支持通气
(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
PSV是一种压力辅助通气模式,自主吸气触发, 预置气道正压作为吸气时辅助。吸气的启动、时 间、流速和容量以及终止均由患者控制。
指呼吸机在每分钟内按预设的呼吸频率给予 患者指令通气,在触发窗内出现自主呼吸,便协 助患者完成自主呼吸;如触发窗内无自主呼吸, 则在触发窗结束时给予间隙正压通气(IPPV).
在同一分钟内既有机械通气又有自主呼吸,共同 构成分钟通气量MV。
(三)分钟指令通气(MMV) 整理课件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
德国(Draeger) 美国(泰科 Tyco,柯惠Covidien ) 德国(维恩)(射流原理,气动电控) 美国(康尔福盛,碧迪 BD) 中国(北京谊安) 美国(北京凯迪泰-福通) 美国(荷兰飞利浦)
整理课件
机械通气知识
A、机械通气的适应证、禁忌证和常见并 发症
B、常用的机械通气方式 C、机械通气参数的设定 D、进行机械通气时的几个具体问题 E、机械通气的撤离
B、通气模式
通气模式可以理解为呼吸机如何对呼吸进行控制和 辅助,也就是呼吸机何时开始送气、如何进行送气、 何时停止送气。
通气模式就是通气的方式,实际上就是控制、辅助、 支持和自主呼吸的理想结合和不同组合 。
通气模式正不断发展并应用于临床。
整理课件
通气模式(2大类多种模式)
定容/定压
定容型(Volume-limited) 呼吸机按预设的潮气量送气容量达预置值 时,由吸气转呼气。
机械通气基础知识

机械通气知识点总结

机械通气知识点总结

机械通气知识点总结一、机械通气的概念和意义机械通气是利用医疗设备提供正常或增加的通气量,以代替或辅助患者自主呼吸,维持呼吸功用。

它的意义主要在于支持患者的呼吸功能,维持氧供给和二氧化碳的排出,避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保证组织器官的氧合代谢功能。

二、机械通气的适应症和禁忌症1. 适应症(1)重症肺炎引起的呼吸衰竭;(2)休克引起的呼吸衰竭;(3)严重的气道梗阻;(4)严重的ARDS;(5)危及生命的严重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6)严重的心力衰竭;(7)脑血管意外,颅内压增高,无法自主呼吸的患者;(8)全身营养不良,无法自主呼吸的患者。

2. 禁忌症(1)已做气管切开的患者;(2)颅内压增高,有脑疝表现的患者;(3)气胸;(4)严重的上气道出血;(5)严重气道狭窄,气管和支气管肿胀性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支气管哮喘等。

三、机械通气的分类1. 控制通气模式(CMV)它是最早被广泛使用的机械通气模式,通过机械通气呼吸机提供规则的潮气量和呼吸频率,不顾患者的自主呼吸,因此也称为完全机械通气。

2. 辅助通气模式(AMV)它在控制通气模式的基础上,允许患者自主呼吸,当患者发生自主呼吸时,呼吸机即进入暂停工作状态,待患者呼吸停止后再次启动。

3.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SIMV)这种模式是介于控制通气和辅助通气之间的一种,有明确的控制通气和辅助通气两种状态,患者的自主呼吸和呼吸机的通气动作是相互配合、时序一致的。

4. 放手通气模式(PSV)这种通气模式强调强调减少人工通气对患者呼吸机造成的机械损害,尽量使患者自主呼吸,它是一种辅助通气模式。

通过这种模式,患者可带动呼吸机,按照自己的呼吸频率调节通气。

5. 气道压力释放通气模式(APRV)这是一种时间相关的通气方式,它的特点是在高水平的气压水平支持下,通过释放气道压力阶段的调节来完成通气目的。

6. 双通气模式(BiPAP)这是一种有压力支持的通气机制,它是一种适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通过变化流速和压力的变化,使得通气需要和能量更加稳定和平稳。

机械通气基础知识课件

机械通气基础知识课件
操作阶段:调整呼 吸机参数、观察患 者反应、记录数据
连接阶段:连接呼 பைடு நூலகம்机、调整参数、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结束阶段:关闭呼 吸机、整理设备、 记录操作过程
结束阶段
01
关闭机械通气设备
02
移除气管插管
03
检查患者呼吸状况
04
记录机械通气操作 过程和结果
05
向患者和家属解释 机械通气操作情况
06
整理机械通气设备, 准备下次使用
麻醉和手术中的应用
麻醉:机械通气在麻醉过程中起到维 持呼吸、稳定血压、保护呼吸道等作 用
手术:机械通气在手术过程中起到维 持呼吸、稳定血压、保护呼吸道等作 用
术后:机械通气在术后恢复过程中起 到维持呼吸、稳定血压、保护呼吸道 等作用
特殊手术:机械通气在特殊手术如心 脏手术、脑外科手术等中起到维持呼 吸、稳定血压、保护呼吸道等作用
机械通气的分类
1 正压通气:通过正压将气体送入肺部,如呼吸机 2 负压通气:通过负压将气体从肺部抽出,如吸痰器 3 间歇通气:在特定时间间隔内进行通气,如呼吸机 4 持续通气:持续进行通气,如呼吸机 5 辅助通气:在患者自主呼吸的基础上进行通气,如呼吸机 6 控制通气:根据患者呼吸情况进行通气控制,如呼吸机
其他临床应用
01
呼吸衰竭:机械通气可用于治疗呼吸衰竭,帮助患者恢复呼吸功能
02
麻醉:机械通气可用于麻醉过程中,帮助患者保持呼吸稳定
03
手术:机械通气可用于手术过程中,帮助患者保持呼吸稳定
04
急救:机械通气可用于急救过程中,帮助患者恢复呼吸功能
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04
注意操作安全,避免意
外伤害
03

机械通气基础知识 ppt课件

机械通气基础知识 ppt课件

使用呼吸机 之 机械通气的监护
报警项目 气道压下限
气道压上限
呼吸机报警原因及解除
常见原因 ①通气回路脱接②气管导管套囊
破裂或充气不足
处理方法 迅速接好脱接管道、套囊 适量充气或更换导管
①呼吸道分泌物增加②通气回路、 气管导管曲折③胸肺顺应性降低
④人机对抗⑤叹息通气
无菌吸痰、调整导管位置 调整报警上限、药物对症处 理
气源故障(压缩泵或氧气)调节 氧浓度不当
呼吸暂停
自主呼吸停止或触发灵敏度调节 不当
气源报警 电源报警
压缩空气和氧气压力不对称(压 缩泵不工作或氧气压力下降) 外加电源故障或蓄电池电力不足
处理方法 加适当蒸馏水、 对症对因治疗 对因处理
对因处理
对因处理 对因处理
使用呼吸机 之 机械通气的监护
预防VAP
适应症:
• 术后肺不张 • COPD • 睡眠窒息(成人) • 脱机 • 吸痰
临床优势:
• 改善氧合 • 增加FRC
使用呼吸机 之 通气模式
CPAP (持续正压通气) 设置参数:
呼吸机提供恒定压力,患 者在这一恒定压力下进行 自主呼吸; 潮气量和呼吸频率由患者 本身决定; 通常是拔管前最后的通气 模式;
SIM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特点:
•时间、流速触发 •容量保证 •时间切换
优点:
•减少人机对抗 •患者舒适 •维持呼吸肌肉的力量 •减少血流通气比例失调 •减少平均气道压力
缺点: •解决不了人机对抗
使用呼吸机 之 通气模式
SIM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设置参数:
• Vt • Ti •f • FiO2 • PEEP • ASB
使用呼吸机 之 参数设置指引

机械通气基本知识临床医学医药卫生专业资料

机械通气基本知识临床医学医药卫生专业资料

机械通气的并发症
• 肺气压伤害 • 急性脱落综合症 • 气道损伤 • 肌肉萎缩
机械通气的撤机
患者自主呼吸
患者能够自主呼吸,通气是正 常的时候,可以撤机。
低级别通气
降低通气和平均气道压,减少 压力伤害和呼吸筋疲力尽。
体征评估
通过出现的体征和呼吸参数来 评估撤机的适合程度。
机械通气的研究和新进展
1 阿比奥菲尔斯
新药物的使用可以缓解氧 合问题,并减轻肺部损伤 的程度。
2 氩气通气
氩气的使用可以减轻患者 呼吸不同压力时引起的过 渡性不适感。
3 呼吸计数器
通过安装呼吸计数器来监 测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速 度,可以减少呼吸不协调 的发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高频通气模式(HFOV)
高频的氧气膨胀和收缩以稳定阀 门,更好地维护肺部功能。适用 于婴幼儿和小儿。
机械通气的监测
1
血氧饱和度
用于评估血氧水平和机械通气的效果。
每分钟通气量
2
对于机械通气的有效性和用户体能消耗
的评估至关重要。
3
二氧化碳水平
衡量机械通气的效果和呼出气体的一级
呼吸道压力
4
证据。
衡量机械通气的效果和可接受性。
机械通气基本知识临床医 学医药卫生专业资料
机械通气是一种将空气推进患者肺部的治疗方法,能有效帮助患者保持正常 的呼吸功能。本文将介绍机械通气的基本知识和主要应用。
机械通气的定义
什么是机械通气?
机械通气是将空气推进患者肺部的一种治疗方法。它通过连接患者呼吸系统的设备,将呼出 气体排放出去,在用户呼吸过程中推送新鲜空气进入肺部。
机械通气的优势
通过机械通气,可以保证患者的呼吸稳定和有效。在疾病恶化、手术后或急救过程中,机械 通气可以帮助患者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提高生存率。

机械通气的基础知识

机械通气的基础知识

机械通气的基础知识1.初学者往往会被呼吸机上的各种旋钮、按键和英文缩写搞得眼花缭乱,不知从何处下手;面对那些厚厚的机械通气专著,又没有耐心一页一页详细读完;有时还会被各个专家的不同观点搞得不知所措。

其实就象初学电脑和开车一样,都要先学一点基础知识,然后去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继续深入学习理论,不断地以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纠正对理论的错误理解。

这样循序渐进,自然就能熟练掌握。

初学机械通气,应该先掌握一些基本的概念,然后要学习一下呼吸机的说明书,对自己要使用的工具有所了解。

选择一些简单的病人(注意,一定不要选择病情复杂的病人)开始实践。

2.呼吸机到底是干什么用的?有些人会说,这不是废话吗,呼吸机就是帮助病人呼吸的机器。

的确,从字面的意思上理解是这样的。

但我们回想一下生理学的概念,什么是呼吸呢?有生命活动的机体因进行新陈代谢,需要不断地从外周环境摄取氧和排出二氧化碳。

这种机体与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称为呼吸respiration。

呼吸由三个环节组成:①外呼吸external respiration,是指外界与血液在肺部进行的气体交换,它包括肺通气pulmonary ventilation,即外界空气与肺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和肺换气gas exchange in lung,即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②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Transport of gas in the blood;③内呼吸Internal respiration,即血液和组织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接下来我们再回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

1952年夏天,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市,因脊髓灰质炎所致呼吸肌麻痹而接受治疗的首批31例病人在3天内死亡了27例。

麻醉科医生Ibsen建议对病人施行气管切开,采用麻醉用的球囊进行间断正压通气。

这种做法非常成功,当时许多医学生和技术员都被动员到医院为病人进行手动正压通气。

哥本哈根成功的经验对现代正压通气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之后,正压通气方式不断增多、完善。

机械通气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PPT课件

机械通气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PPT课件
呼吸力学评估
通过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潮气量、气道压力等指标,评估患者 的呼吸力学状态。
血气分析
检查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如PaO2、PaCO2等,以判断患者的 氧合和通气状态。
撤离过程管理注意事项
逐步减少机械通气支持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呼吸力学状态,逐步减少呼吸机的支持力度, 如降低潮气量、呼吸频率等。
教育患者掌握有效的咳嗽排痰技巧,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 肺部感染。
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制定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案,以改善患者 的营养状况,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给予心理支持和康复指导,帮助患者树 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THANKS
感谢观看
根据患者病情和监测结果,及时调整 通气模式和参数。
05
机械通气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危害
气压伤
包括气胸、纵隔气肿等,可能导致呼吸 功能不全、低氧血症等严重后果。
感染
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VAP)等感染 风险增加,影响患者预后。
容量伤
过度通气引起的肺损伤,可能导致急 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
目的
机械通气的主要目的是改善患者 的气体交换,维持适当的氧气水 平和二氧化碳排出,以及减轻呼 吸肌的负担。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机械通气适用于多种临床情况,如呼 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慢性 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严重哮喘等。
禁忌症
机械通气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如气 胸、纵隔气肿、严重肺出血等疾病应 视为机械通气的禁忌症。
口咽通气道
适用于短期或紧急情况下的通 气,操作简便,但易移位和脱
落。
鼻咽通气道
适用于较长时间通气,刺激性 较小,但不适用于鼻腔阻塞或 凝血功能障碍患者。

集中培训三机械通气基础知识

集中培训三机械通气基础知识
➢结合了机械指令通气和自主呼吸。 ➢若在等待触发期间,病人有吸气努力则同步给予指令通气;若无
则呼吸机自行提供预设的指令通气。 ➢当其余期间的自主呼吸由病人自己决定潮气量和呼吸频率。
Pressure
MIV
Time
同步指
PIV
令通气
Patient effort
常用通气模式- SIMV
• 优点 ➢同步呼吸可以增进病人舒适 ➢减少病人与呼吸机的对抗 ➢相对于CMV可以减少通气过度
常用通气模式- CPAP
CPAP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自主呼吸 模式的主要应用形式,部分支持病人)
➢传统上,拔管前的最后脱机模式 ➢只能用于自主呼吸病人 ➢潮气量、呼吸频率、吸气流速完全取决于病人
P
5
0
T
参数的设置与调节
原则:兼顾呼吸和循环 参数:潮气量,呼吸频率,吸气时间,吸/呼比,
气道压力,吸气峰流速及吸入氧浓度。 潮气量:成人6~10ml/Kg体重,兼顾患者氧合通气、
气道阻力、胸肺顺应性等,气道峰压≤40cmH2O平台 压≤ 35cmH2O,避免气压伤及容量伤。 呼吸频率:一般为12~20次/分,限制性肺疾病患者预 设频率可达20~25次/分。
参数的设置与调节
吸/呼比(I/E): ➢ 通常1:1.5~2左右。 ➢ 阻塞性通气障碍—1:2以上。 ➢ 限制性通气障碍—1:1~1.5。 ➢ ARDS和重症哮喘患者可调节吸气时间超过呼气时
C 大咯血
没有绝禁对忌的症禁忌症
急性心肌梗死 E
D 休克未补充 血容量之前。
常用通气模式分类
定容型 定压型
定容通气
潮气量恒定 吸气压力变量 吸气流速恒定 吸气时间是由设
定的流速和潮气量 决定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机治疗的相对禁忌症
机械通气无绝对禁忌症 1 大咳血或严重误吸引起的窒息性呼衰 2 伴有肺大泡的呼衰 3 张力性气胸 4 心梗继发的呼衰
呼吸机与病人的连接方式
1 接口和鼻夹 2 面罩 3 喉罩 4 经口插管 5 经鼻插管 6气管切开
不同类型呼吸机的临床应用
应用场合
心肺复苏
一 急性低氧性呼衰 1 急性肺损伤(ALI):由肺泡-毛细血管膜通 透性增加导致的一系列临床、影像和生理 学改变,无法以左心房或肺动脉高压解释。 诊断标准:1 PaO2/FiO2≤300,不考虑 PEEP水平; 2 胸片示双肺渗出; 3 肺动脉嵌压≤18mmHg,或无左房压升高 的临床表现
应用呼吸机前检查
一 常规检查 1 呼吸机管路是否构成一个环路 2 管路是否漏气 3 氧气压力检查 4 窒息后备通气检查 5 吸入氧浓度检查
二 呼吸机动态测试 测试呼吸机在各种气道阻力及顺应性情况 下满足通气要求的能力,一般应用模拟肺 三 空气压缩机的检查:包括工作压力、过 滤网、定期维护
机械通气基础知识
苏红雷
肺通气的相关名词
1 潮气量(TV):惊喜状态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400-500) 2补吸气量(IRV):平静吸气后再吸入的气量(2500-2600) 3 深吸气量(IC):平静呼气后再吸入的最大气量(3000) IC=TV+IRV 4补呼气量(ERV):平静呼气后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1000) 5 肺残气量(RC):最大呼气后肺内残留的气量 6 功能残气量(FRC):平静呼气后肺内残留的气量,FRC=RC+ERC 7肺活量(VC):最大吸气后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4500) 8肺总量(TLC)深吸气后肺内所含的气量TLC=VC+RC(5500-6000) 9解剖死腔(ADV):存在于终末细支气管以上气道内的气量(120-150) 10分钟通气量((MV):TV*RR 11 肺泡通气量(AV)MV中能进入肺泡部分的气体AV=(TV-ADV)*RR 12胸腔内压:生理情况下胸廓弹力方向向外,肺组织弹性向内,二者 作用于胸膜腔产生胸腔负压(-5—-15cmH2O) 13顺应性=容量改变压力改变
最终得分为各项分值和除以进 行测分的项目数 1 0分表示无肺损伤 2 0.1-2.5轻-中度肺损伤 3 >2.5重度肺损伤(进入 ARDS阶段)
致病因素
1感染 2创伤 3胃内容物误吸 4休克 5毒气或烟雾吸入 6药物或中毒 7代谢性疾病 肾衰 肝衰 DM酮症酸中毒 8其他 胰腺炎 体外循环 大量输血 DIC等 1 直接病因:误吸 肺部感 染 溺水 吸入性有毒气体 肺挫伤 2 简接病因:全身感染 症:诊断标准基本与 ALI相同仅将PaO2/FiO2定为﹤200
分值
0 1 2 3 4 0 1 2 3 4 0 1 2 3 4
肺损伤评分表 测评指标
胸片 无肺泡实变 1个1/4肺泡出现实变 2个1/4肺泡出现实变 3个1/4肺泡出现实变 全部4个1/4肺泡出现实变 低氧血症 PaO2/FiO2 ﹥300 PaO2/FiO2 225-299 PaO2/FiO2 175-224 PaO2/FiO2 100-174 PaO2/FiO2 ﹤100 PEEP (限于机械通气者) PEEP ≤5 cmH2O PEEP 6-8 cmH2O PEEP 9-11 cmH2O PEEP 12-14 cmH2O PEEP ≥15 cmH2O
机械通气的原理
建立一个大气-肺泡压力差,达到肺通气。 1 胸廓加压(铁肺) 2 膈神经或膈肌刺激器(正在试验中) 3 经呼吸道直接加压
呼吸机驱动气体的流速和压力形式
根据呼吸机驱动气体的流速和压力不同分 为压力驱动和流速驱动; 压力驱动分恒压驱动和非恒压驱动、增压 驱动、减压驱动; 流速驱动分恒流驱动和非恒流驱动、减流 驱动。
肺换气的影响因素
1气体分压:大气压*气体浓度 2气体的溶解度:CO2是O2的24倍,弥散度是O2的21倍 3呼吸膜的厚度和交换面积 4通气血流比值:0.8 5解剖动静脉短路:支气管循环-肺循环,肺动静脉交通, 功能性交通
血液的气体运输
1物理溶解:O2 0.3100ml,CO2 2.62 100ml 2氧的化学结合与运输:O2→Hb=Hb-o2, 2 1g Hb可结合1.34-1.36mlO2,若Hb为15g, 1.34×15=20ml
氧离解曲线
二氧化碳的化学结合与运输
气体交换与酸碱平衡
1 CO2的排出:CO2为酸性物质 2 碳酸碳酸氢盐缓冲对:H2CO3可分解为 CO2和H2O,CO2经肺排出 3 Hb的氧合与还原:氧合时释放H+,还原 时接收H+
呼衰的病理生理
诊断标准:PO2<60mmHg;PCO2>50mmHg
病理生理
1 2 3 4 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肺容量降低 肺顺应性降低 肺内分流增加
病理过程
1 渗出期(1-4天)肺水肿、肺充血和出血 及广泛肺不张 2 增生期(4-7天)肺泡膜增厚 3 纤维化期(7-10天后)
呼吸机的功能
一 基本功能 1 产生呼吸机驱动力 2 调节吸气时间及吸入气量 3 完成吸气向呼气的转化 4 调节呼气时间、气流和压力 调节呼气时间、 5 完成呼气向吸气的转化 二 次级功能 1 调节 调节FiO2 2 加温加湿 3 压力安全阀 三 通气方式的调节和实施 四 附属功能 1 报警系统 2 监测系统 3 记录系统
呼吸机治疗的指征和禁忌症
一 机械通气的目的 1 维持通气、改善换气; 2 减少呼吸功; 3 肺内雾化吸入治疗; 5 预防性机械通气。
二 呼吸机治疗适应症的生理指标 1自主呼吸频率大于正常的3倍或小于13 2 自主潮气量小于正常的13 3 生理无效腔潮气量60% 4 肺活量10-15mlkg 5 PaCO250mmHg(COPD除外)且有继续升高 趋势,或出现精神症状者 6 PaO2正常值13 7 P(A-a)O250mmHg(吸空气者) 8 P(A-a)O2300mmHg(吸纯氧者) 9 最大吸气压力25cmH2O 10 肺内分流(QsQT)15%
时间
数分至数小时
对呼吸机性能的要求
简易呼吸机、麻醉机、定压呼吸机、 不需要调FiO2 定压、定容、同步,能调FiO2
手术后
数小时至数天
神经肌肉病变
数周至数年
定压、定容、湿化、同步、那天、 能调FiO2 能调FiO2、吸呼比、PEEP等
COPD急性恶化
数日至数月
ARDS等急性呼 衰
数日至数周
功率较大的定容呼吸机,能调FiO2 及PEE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