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药品市场营销与药品流通监督管理
药事管理中的药物销售与市场监管
药事管理中的药物销售与市场监管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药物销售与市场监管在药事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药物销售与市场监管机制是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促进医药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本文将从药物销售和市场监管两个方面,探讨在药事管理中如何保证药物销售的合规性和市场的健康有序。
一、药物销售的合规性1.推进电子处方与电子监管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电子处方及电子监管已逐渐成为药物销售中的重要手段。
通过电子处方系统,医生可以方便地开具处方,精确记录患者用药情况,避免了纸质处方的繁琐和易于被篡改的问题。
同时,电子监管系统可以记录药品的销售情况和流向,保障了药物销售的合规性和可追溯性。
2.加强药品经营者的管理药物销售环节中的药品经营者是重要的实施主体,加强对药品经营者的管理是确保药物销售合规性的重要环节。
药品经营者应通过相关资格考试,取得合法的从业资格,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
药事管理部门应定期对药品经营者进行监督检查,并及时处理违规行为,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3.加强药品库存和流通的监管药品的库存和流通环节直接关系到药物销售的合规性。
药事管理部门应加强对药品库存的监管,确保药品质量和数量的合格。
同时,对药品的流通环节进行监督,加强对药品批发、零售和物流等环节的管理,防止假冒伪劣药品的流入市场,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二、市场监管的重要性1.建立健全的药物市场准入机制健康的市场环境对药物销售至关重要。
药事管理部门应建立严格的药物市场准入机制,对药品生产企业进行审查和准入控制,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对药物经营企业也要进行监管,防止药品市场出现价格欺诈、虚假宣传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2.加强药品价格监管药品价格是药物销售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患者用药负担的关键因素。
药事管理部门应加强对药品价格的监管,防止药品价格的过高或过低。
建立合理的定价机制,确保患者能够合理获得有效药物,同时促进医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
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药品是维护人民健康的重要物品,药品的流通监督管理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至关重要。
为了加强对药品流通的管理,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其中最重要的便是《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
《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是由国家药监局制定并颁布的一项法规,旨在规范和加强药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工作,以确保药品的质量安全和合理使用。
本篇文章将围绕《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展开探讨,从其背景意义、主要内容以及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的背景意义。
药品是与人民群众的健康直接相关的产品,其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然而,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国药品市场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非法药品流通、假冒伪劣药品泛滥等,这些问题给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因此,为了加强药品流通的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出台《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成为当务之急。
其次,我们来了解一下《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
《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共分为七章五十九条,全面规定了药品流通环节涉及的各个方面,主要内容包括:药品经营许可、药品流通方式、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药品经营行为规范、药品监督抽验等。
这些内容旨在对药品流通环节进行全面规范,明确各方责任,加强对药品的监管,确保药品的质量安全。
接着,我们来探讨《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的实施效果。
自《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颁布以来,我国对于药品流通环节加强监管,假冒伪劣药品的数量有所减少,且更容易被发现和打击。
同时,通过对药品经营者的许可和行为规范进行严格管理,有效地提升了药品流通环节的整体质量水平。
此外,加强对药品监督抽验工作,也使得药品质量的把控更加严谨,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
当然,尽管《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的实施效果已经初见成效,但是也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举例来说,药品流通环节的监管还需更加精细化和全面化,以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药品市场营销与药品流通监督管理
❖ 需求弹性价格变化 对相应商品需求量 P 变化的影响。
❖ a、完全无弹性 ❖ b、完全弹性 ❖ c、弹性曲线 ❖ d、弹性充足 ❖ e、弹性不足
a
b d
c e
需求弹性曲线
Q
❖ (三)医药市场需求影响因素
❖ 1、价格因素 ❖ 2、非价格因素
▪ (1)疗效和质量 ▪ (2)人口因素
*人口构成 *用药习惯 *经济承受能力 *用药水平
❖ (二)药品市场营销的基本要素
▪ 1、市场营销学的基本原理与技巧 ▪ 2、医药市场与医药科技 ▪ 3、药事法规 ▪ 4、企业及产品特点
药品生产企业
信息 药品 支付
医师
信息
信 息
所有权 药品 信息 支付
药品批发企业
所有权
药品 信息 支付
药房
所有权
药品 信息
患者
信 息
第三方 信
支付
息
支付
药品市场交易示意图
❖ (三)市场营销的基本策略
▪ 4Ps ▪ Product——产品
▪ Price——价格
▪ Place——渠道
▪ Promotion——促销
(四)药品寿命周期
图2
图1 药品寿命周期曲线
图3
图4
第二节 药品销售渠道
Section 2: Drug Distribution Channels
一、销售渠道的概念
❖ 3、按治疗主动性与被动性
▪ (1)处方药 (2)非处方药
❖ 4、按药品使用频率
▪ (1)常用药品 (2)非常用药品
❖ 5、按药品的功效
▪ (1)治疗类药品 (2)防疫类药品 ▪ (3)滋补保健类
❖ (二)医药市场特点
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
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药品流通监督管理,确保药品质量,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应当遵循科学、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实行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社会共治的工作机制。
第二章监督管理单位第四条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全国药品流通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药品流通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对违法行为依法进行查处。
第六条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监管合力,提高监管效能。
第三章药品生产企业责任第七条药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保证药品生产过程的合规性和药品质量的安全性。
第八条药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药品追溯系统,实现药品生产、流通、使用等全过程可追溯。
第九条药品生产企业应当加强对销售人员的管理和培训,确保销售人员具备合法销售药品的资格和能力。
第四章药品经营企业责任第十条药品经营企业应当具备相应的经营资质和条件,依法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
第十一条药品经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药品购进、验收、储存、销售、退货等管理制度,确保药品经营活动的合规性和药品质量的安全性。
第十二条药品经营企业应当加强对购进药品的质量把关,确保购进的药品符合质量标准。
第五章药品购销行为规范第十三条药品购销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禁止任何形式的欺诈、虚假宣传、价格串通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第十四条药品购销活动应当遵守国家有关价格管理的规定,禁止哄抬价格、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
第十五条药品购销活动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广告宣传的规定,禁止发布虚假广告、夸大宣传等违法行为。
第六章销售人员管理第十六条药品销售人员应当具备合法销售药品的资格和能力,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
电子教案与课件:《药品购销技术》第10章药品销售 10-2药品零售管理
一、品类管理
(一)商品组合
组 合
2
原
有利于竞争
则
1
有利于促进商品销售
3
有利于增加企业的总利润
一、品类管理
(二)价格管理
A 经济学角度
生产成本 流通费用 国家税金 企业利润
B 医药商品
出厂价 批发价 零售价 药品差价等 价格组成
四、处方调剂
外文缩写 中文含义
aa
各,各个
ac. Add.
餐前 加至
Ad.
加
am
上午
Aq.
水,水剂
Aq dest 蒸馏水
bid.
每日2次
Cap. 胶囊剂
cc.
立方厘米
Co.
Dil. Dos. g
复方的
稀释的 剂量 克
外文缩写 中文含义
gtt.
滴、量滴、滴剂
H.
皮下注射
hs.
临睡前
im.
肌内注射
Inj.
三、销售操作规程
(四)特殊管理要求药品的销售
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复方甘草片和复方地芬诺酯片、含可待因复方口服溶液一 次销售不得超过2个最小包装,并登记购买者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单位剂量麻 黄碱类药物含量大于30mg(不含30mg)的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必须凭处方销 售。 药品零售企业发现超过正常医疗需求,大量、多次购买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的, 应当立即向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报告。
审核结果分类
(1)合理处方 (2)不合理处方(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方)
四、处方调剂
(三)处方调配
检查核对
药事管理学复习参考
P147
第七章 特殊管理的药品
◆麻醉药品 精神药品(定义,主要品种) P166 ◆药物依赖性 P167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使用管理 (购进、处方管理、处方限量、安全管理)P185 ◆毒性药品定义、种类处方限量 P193 ◆放射性药品定义、种类 P194
第八章 中 药 管 理
� 中药的定义与类型 P201 � 中药材指纹图谱 P204 � 中药保护品种等级划分,保护的目的意义 � 野生药材等级划分,资源保护的目的原则 � GAP的定义与核心 P214
P210 P213
第九章 药品信息管理
� 药品信息的含义
P220
� 包装标签书写印制要求
P234
� 药品广告的定义、审查与管理 P238
� 药品广告发布标准
P240 (范围、内容原则与禁止)
第十章 制药工业与药品生产质量管理
� 药品生产的定义与特点 P260 � GMP(定义、分类、特点)P274-275 � GMP认证 P283 � 批生产管理 P281 � GMP与ISO9000的比较 P284
第十一章 药品市场营销与药品流通监督品管理
� 药品市场营销的概念和含义 P287
� 药品市场组成的特点 P288
� 药品销售渠道的概念及其类型 P293
� 药品批发企业与药品零售企业的区别与联系
� GSP的含义和认证
P307
�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区别 P311
第十二章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
� 调剂的概念和流程
P336
� 处方的概念和意义
P339
� 处方制度的(权限、格式、保管、审查) P341
� 医疗机构制剂的定义
P345
� 合理用药的要求(7个适当)P354
药品销售与流通环节的监管与管理
药品销售与流通环节的监管与管理药品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消费品之一,其销售与流通环节的监管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法律法规、行业自律和监督机制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法律法规的监管药品销售与流通环节的监管与管理首先依赖于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国家药品监管主管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药品市场进行监督和管理。
《药品管理法》、《药品流通质量管理规范》等文件明确了药品销售与流通环节的相关要求,对药品的生产、流通、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规定。
根据法律法规要求,药品销售必须具备合法的销售资质,药店必须具备《药品经营许可证》;药品流通必须遵循“先进先出”原则,保证药品的质量和安全;药品销售必须遵循医生处方和合理用药的原则,不得以非法手段销售处方药等。
此外,法律法规还规定了药品销售与流通环节的违规处罚措施,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罚,以确保药品市场的秩序和公平。
二、行业自律的监管除了法律法规的监管,药品销售与流通环节还依赖于行业自律的监管机制。
行业协会、商会等组织在药品销售与流通环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通过自律规范、行业准则等方式对企业进行管理和约束,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行业自律主要包括规范行为准则、建立行业标准、强调社会责任等方面。
行业协会可以制定药品销售与流通行业的自律规范,要求企业遵守行业道德规范,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同时,行业协会还可以组织对企业进行评估和认证,提高行业整体的素质和信誉。
三、监督机制的监管监督机制是药品销售与流通环节监管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遏制违规行为,保障公众健康。
监督机制包括政府监管部门、第三方机构等,他们通过监督检查、投诉举报和数据分析等方式对药品销售与流通环节进行监督。
政府监管部门负责对药品销售与流通环节进行组织、指导和管理,要保障市场的公平竞争,提高药品安全和质量。
政府监管部门可以通过日常监督检查、定期抽检等方式,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进行整改和处罚。
第三方机构可以对药品销售与流通环节进行独立的监督评估,确保监管的公正与客观。
药事管理中的药品流通与销售管理
药事管理中的药品流通与销售管理药事管理是指对药品的研发、生产、流通、销售和使用等环节进行监管和管理,旨在确保药品的质量、安全和有效性。
在药事管理中,药品的流通与销售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从药品流通和药品销售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药品流通管理药品的流通管理是指在药品从生产企业到最终用户(如医院、药店等)的过程中的监管和管理。
药品流通管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药品分销:在药品流通中,药品经过生产企业的仓储和分装后,通过合法的渠道销售给批发商、零售商或医疗机构。
药品分销商需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登记注册,保证合法经营。
同时,分销商要建立合理的库存管理制度,确保药品的有效期和质量。
2. 药品采购:医疗机构和药店是药品流通中的重要环节,他们通过采购渠道进货,并以合理价格销售给患者。
药店和医院应建立科学的采购制度,确保采购的药品符合质量标准,并且要合理控制库存量,避免过期药物的出现。
3. 药品运输:药品在流通过程中,需要经过物流环节进行运输。
药品运输需要严格遵守药品的贮存和运输条件,防止药品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损坏或变质。
运输过程中要确保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符合要求,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保护药品的完整性和质量。
4. 药品流通监管:药品流通监管是由药事管理部门和相关监管机构负责的重要工作。
他们对药品流通企业进行监督检查,确保药品流通环节的合法经营、质量标准和安全性。
同时,要加强对药品流通行为的监测和审核,打击假冒伪劣药品的流通。
二、药品销售管理药品销售管理是指在医疗机构和药店等销售药品的过程中进行的监管和管理。
药品销售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药品销售许可:医疗机构和药店需要具备相关的医疗许可或药品经营许可,才能合法经营和销售药品。
同时,药品销售者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销售未经批准的药品,并且要按照规定检查药品的质量合格证明和有效期限。
2. 药品储存和陈列:医疗机构和药店的药品储存要符合药品贮存标准,要求有良好的通风、防潮、防火等设施,严禁将药品暴露在阳光直射下。
药事学管理教学大纲同名27223
药事学管理教学大纲同名27223《药事管理学》课程理论教学大纲(供四年制本科药物制剂、药品检验专业使用)Ⅰ前言药事管理学是药学科学的分支学科,是药学与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及行为科学相互交叉、渗透形成的边缘学科。
它是药学科学与药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药学生必修专业课程。
通过《药事管理学》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药事活动的主要环节及其基本规律,掌握药事管理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掌握我国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熟悉药品管理的体制及组织机构;具备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等环节管理和和监督的能力;培养加强药品监督管理,确保人民用药安全的意识,能运用药事管理的理论和知识指导实践工作,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教材中各章节内容的选取与组织,并适度增加课程以外的新内容。
为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达到教学要求,以《药事管理学》课程的基本要求为基础,特编写药学专业《药事管理学》课程大纲。
本课程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全国高等学校教材《药事管理学》第三版,吴蓬主编,共讲授26来源和发展;掌握药品监督管理的概念、主要特性和职能;了解药品标准;了解药学的形成和含义;掌握药学的社会功能和任务;了解药师的定义和类别;掌握药师的功能、执业药师法律和药师的职业道德。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药品和药品分类管理(二)掌握药品监督管理的特征和主要职能(三)熟悉药学的社会功能(四)熟悉我国执业药师资格制度主要内容(五)了解药师职业道德基本方面三教学内容(一)药品(二)药品监督管理概述(三)药学(四)药师第三章药事组织一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掌握药事组织的分类及其功能作用;熟悉我国的药品监督管理体系;熟悉药品监督管理机构和药品检验机构的职责;熟悉国家药典委员会执行委员会的任务和职责。
了解药品生产经营行业管理的主要任务;了解美国、日本药事管理的体制和机构。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药事组织、药事管理体制的定义;(二)熟悉药事组织的类型;(三)熟悉我国的药品监督管理体系;(四)了解药品监督管理机构和药品检验机构的职责。
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暂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第7号局长令]
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暂行)正文:----------------------------------------------------------------------------------------------------------------------------------------------------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7号局长令)《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暂行)于1999年4月12日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局务会审议通过,现予以发布。
本办法自2000年1月1日起施行。
局长:郑筱萸一九九九年六月十五日《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暂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药品监督管理,规范药品流通秩序,保证药品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以下简称《药品管理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所有从事药品购销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地方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辖区内本办法的实施与监督;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对重大、复杂的违法经营案件组织查处,并负责对地方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执行本办法的情况进行监督。
第四条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鼓励和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药品流通实施的社会监督。
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检举和控告。
第二章药品生产企业销售的监督管理第五条药品生产企业只能销售本企业生产的药品。
第六条药品生产企业设立的办事机构不得进行药品现货销售活动。
办事机构必须接受所在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
办事机构所为活动,由设立该办事机构的企业承担法律责任。
第七条药品生产企业不得从事下列销售活动:(一)将本企业生产的药品销售给无《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药品经营企业许可证》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单位或个人以及乡村中的个体行医人员、诊所和城镇中的个体行医人员、个体诊所;(二)在非法药品市场或其它集贸市场销售本企业生产的药品;(三)将处方药销售给非处方药经营单位;(四)销售更改生产批号的药品;(五)销售说明书、标签不符合规定的药品;(六)销售违反药品批准文号管理规定的药品;(七)法律、法规禁止的其它情况。
药品销售与流通环节的监管与管理
药品销售与流通环节的监管与管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药品对于人们的健康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药品的特殊性质以及市场需求的复杂性,药品销售与流通环节的监管与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药品销售与流通环节的监管与管理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一、药品销售环节的监管与管理药品销售环节的监管与管理是确保药品安全和合理使用的重要环节。
在药品销售的过程中,应加强对药品经营者的许可、备案和日常监管,加大对药品质量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销售的药品符合相关质量标准和规定。
此外,还应加强对药品价格的监管,防止价格过高导致药价虚高,影响患者的用药权益。
二、药品流通环节的监管与管理药品流通环节的监管与管理对于保证药品质量的稳定和供应的安全至关重要。
在药品流通环节中,应加强对药品经销商的管理,对合法经营的药品经销商予以奖励和支持,对违法违规经营的药品经销商进行处罚和取缔。
同时,应完善药品流通追溯体系,确保药品的流通透明和可追溯,降低假冒药品的流通风险。
三、加强社会监督与公众参与药品销售与流通环节的监管与管理需要广大社会公众参与和监督。
相关部门应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和交流,听取公众对药品销售与流通环节监管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进展情况。
此外,应积极引导公众在购买药品时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避免购买假冒伪劣药品,保证自身的用药安全。
四、加大执法力度和惩治力度针对药品销售与流通环节存在的违法行为和违规经营行为,相关执法机构应加大打击力度,并加强协作,形成合力。
对于严重违法违规药品经销商和违法生产药品的企业,应依法严惩,加大处罚力度,以起到震慑效果。
综上所述,药品销售与流通环节的监管与管理是确保药品安全和合理使用的重要保障。
在加强药品销售与流通环节的监管与管理过程中,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组织协调、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同时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和参与,形成共治共管的良好局面。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才能够确保人民的用药权益,提升药品销售与流通环节的安全可靠程度,为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中的药品流通与销售管理
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中的药品流通与销售管理食品药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在药品安全领域,药品流通与销售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药品流通环节的监管、销售渠道的规范以及药店经营管理等方面展开讨论,以期加强对药品的监管,保障人民的用药安全。
一、药品流通环节的监管药品流通环节中有诸多环节,如药品生产、经营、运输、销售等。
各个环节的监管都至关重要。
要加强对药品流通环节的监管,首先需要完善法律法规,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与义务,并建立相应的监管机构,加强执法力度。
其次,要加强对药品生产企业的监管,严格控制药品的生产质量,确保药品从源头到终端的安全。
同时,对药品经营企业的许可和备案进行严格把关,严禁无证经营和假冒伪劣药品的流通。
此外,还应加强对药品运输环节的监管,确保药品在运输过程中不会被污染或损坏。
二、销售渠道的规范药品销售渠道的规范是确保药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为了加强对销售渠道的管理,要加强对药店、医院、互联网销售平台等各类销售主体的监管。
首先,要建立健全药品销售许可制度,对销售药品的机构进行资质认定,严禁无证销售。
其次,要加强对药品销售的质量监管,确保销售的药品符合药品质量标准,杜绝假冒伪劣药品的流入市场。
此外,还要加强对药品价格的监管,防止药品价格过高或过低,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最后,要完善对互联网销售药品的监管机制,加强对互联网销售平台的监管,防止非法药品在互联网上的销售。
三、药店经营管理药店是人们获取药品的主要场所,其经营管理的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用药安全。
为了加强药店的经营管理,首先,要加强对药店的许可和备案管理,确保药店的合法经营。
其次,要对药店的经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药品知识及服务意识,促进合理用药。
此外,还要加强对药店的日常检查和监督,在发现问题时及时处理,保障人民的用药权益。
总结起来,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中的药品流通与销售管理是保障人民用药安全的重要环节。
在药品流通环节,需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和监管机构的执法力度;在销售渠道方面,要规范各类销售主体,加强对销售质量和价格的监管;在药店经营管理方面,要加强许可和备案管理,提高经营人员的专业素质。
中药行业中的药物流通与市场监管政策解析
中药行业中的药物流通与市场监管政策解析近年来,中药行业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中药作为传统的中医药领域,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医学知识。
然而,在中药行业的发展过程中,药物流通和市场监管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中药行业中的药物流通和市场监管政策两方面进行解析。
一、药物流通药物流通是指药品从生产到销售的运输和分销全过程。
在中药行业中,药物流通涉及到药材的采购、制剂的生产、进货渠道、销售终端等一系列环节。
药物流通的高效与安全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用药安全和中药产业的良性发展。
在中药行业药物流通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由于中药制剂的生产比较复杂,药材的产地和质量控制是药物流通的关键环节。
不同地区的中药材质量参差不齐,药物流通中的质量安全问题也需要重视。
其次,药物流通渠道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是药物流通难题之一。
中药制剂的生产和销售非常分散,药材市场、中药饮片市场、药店等多种渠道并存,管理和监管难度较大。
另外,药物流通环节的监管缺失也是一个问题。
药物流通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监管部门不够专业化和高效化,导致一些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
为解决中药行业药物流通问题,我国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首先,针对药材的质量问题,加强药材产地的监管,规范药材生产和采购环节,加强对药材质量的抽检和监测,提高药材的质量安全保障。
其次,通过推行中药饮片GMP认证,规范中药制剂的生产环节,确保中药饮片的质量和安全性。
再次,加强对药物流通环节的监管,加强对中药市场、药店等销售渠道的管理,加大对假冒伪劣药品的打击力度,保障药物流通环节的质量安全。
此外,建立健全药品溯源体系,加强对药品生产和流通环节的监管,实现全程追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二、市场监管政策市场监管政策是指政府对市场中的各类主体和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的政策。
在中药行业中,市场监管政策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和促进中药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中药行业的市场监管政策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药品流通监管与经销管理
药品流通监管与经销管理药品作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流通监管和经销管理是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和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
药品流通监管主要包括药品生产、运输、销售和使用的全过程监管,而经销管理则是指药品进入市场后的合理分销和销售管理。
本文将从监管政策、流通环节、风险防控以及健康管理等方面,探讨药品流通监管与经销管理的重要性和挑战。
一、监管政策药品流通监管的核心是依靠国家相关监管部门制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对药品流通环节的监管。
这些监管政策旨在确保药品质量、保障用药安全、打击假药和违法经销行为。
其中,相关政策包括药品生产许可证、GSP认证、药品GMP认证等,这些规定着药品流通环节的经营行为和质量管理要求。
二、流通环节药品流通环节包括药品生产、批发、零售、运输等环节,每个环节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药品生产环节需要严格遵守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确保药品生产过程达到国家标准。
同时,药品批发和零售环节需要掌握药品分销管理、药品库存控制、药品追溯等技术手段,确保药品流通过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此外,药品运输环节需要做好药品温度控制和安全保障,以避免药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损毁和污染。
三、风险防控药品流通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风险和安全隐患,监管部门和企业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进行防控。
一方面,对药品的生产企业要加强质量管理,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确保生产出的药品符合质量标准。
另一方面,药品的中间环节和终端环节的经营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做好药品追溯工作,及时回收并消除具有安全隐患的药品。
此外,消费者自身也应提高药品安全意识,购买正规渠道的药品,避免食用假药和过期药品。
四、健康管理药品流通监管与经销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保障公众的健康。
通过严格的监管和管理,可以有效防止假药、劣药的流入市场,保障公众购买到正规的、合格的药品。
同时,流通监管和经销管理还能在货源管理、价格监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保障市场供应的稳定性和合理性,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药品监管中的药品流通与销售管理
药品监管中的药品流通与销售管理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药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药品流通与销售管理成为了药品监管中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探讨药品流通与销售管理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一、药品流通与销售管理的重要性药品流通与销售管理是指药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包括生产、流通、销售等各环节。
良好的药品流通与销售管理可以保证药品的质量和安全,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具体来说,它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药品质量保障:通过有效的流通与销售管理,可以确保药品在整个流通链条中不受污染或掺假,保障药品质量,避免出现假冒伪劣药品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
2. 合理药品定价:良好的药品流通与销售管理可以确保药品的价格合理,防止药品价格过高或过低,保障患者的用药权益。
3. 规范市场秩序:药品流通与销售管理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的市场准入制度、监督机制和处罚措施,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防止不法商家的违法行为。
二、药品流通与销售管理存在的问题然而,当前我国的药品流通与销售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药品流通环节存在环节短板:药品从生产到消费经历了生产、批发、零售等多个环节,但在一些环节中,监管不到位,容易出现药品变质、掺假等问题。
2. 药品价格不透明:药品的定价由生产企业和供应商自主决定,导致药品价格难以控制,存在价格高企的问题,增加了患者用药的负担。
3. 执法监管不严格:一些地方监管相对薄弱,执法监管不严格,药品市场存在一些违法乱象,对消费者权益形成威胁。
三、解决药品流通与销售管理问题的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来解决药品流通与销售管理问题:1. 强化监管力度:加强对药品流通与销售环节的监管,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确保药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程监管。
2. 建立信息化平台:通过建立药品流通与销售的信息化平台,实现药品全程的可追溯监管,提高药品的质量和安全保障水平。
3. 减少渠道环节:对于一些流通环节多、渠道复杂的药品,可以考虑优化供应链,减少渠道环节,提高药品的流通效率。
药品监管中的药品流通与销售管理
药品监管中的药品流通与销售管理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药品流通与销售管理在药品监管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药品流通与销售管理涉及了药品的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对于保障药品的质量、安全与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药品流通与销售管理的重要性、监管措施以及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药品流通与销售管理的重要性药品流通与销售管理在保障人们用药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药品流通与销售环节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仔细监管,以确保药品的质量、安全与有效性。
首先,对于药品的生产企业来说,透明的生产过程、规范的质量管理体系以及可追溯性管理是保障药品质量的基础。
其次,对于药品的经销商和批发商来说,需要建立起规范的运营机制,从而确保经销的药品符合质量要求。
最后,药品的销售环节也需要严格控制,确保售出的药品是安全、有效的,同时合理规范价格,防止药品流通环节的不当利润。
二、药品流通与销售管理的监管措施为了加强药品流通与销售环节的监管,保障人们用药安全,各国纷纷建立了一系列的监管措施。
首先,对于药品生产环节,不同国家都制定了国家药品标准和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标准,强调药品生产企业应具备一定的生产能力和质量管理体系。
其次,针对药品经销商和批发商,各国建立了合法资质的审批和登记制度,并对药品经营活动进行监管,确保药品完整、无污染。
此外,药品销售环节也受到监管,各国通过建立药店资质审批制度、建立处方药销售备案制度等方式,规范药品的销售渠道。
三、药品流通与销售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在药品流通与销售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
首先,药品市场监管力度不够,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
虽然各国都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但执行力度仍然不足。
其次,药品流通环节的中间环节繁多,企业数量庞大,管理难度加大。
这也导致了流通环节中存在假冒伪劣药品的问题。
此外,药品价格的合理性也是一个困扰药品流通与销售管理的难题,一些缺乏监管的地区存在价格过高或者过低的情况。
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中的药品流通与销售管理
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中的药品流通与销售管理近年来,随着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的不断暴露和加强监管力度,药品流通与销售管理成为了保障公众健康的重要一环。
药品流通与销售管理的规范与完善,对于保障药品质量、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药品流通与销售管理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药品流通与销售管理的背景药品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品种之一,药品质量的安全和有效直接关系到公众的健康。
然而,由于药品的特殊性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药品流通与销售环节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假冒药品、过期药品流入市场,造成患者用药风险加大。
因此,对于药品流通与销售进行规范与加强监管势在必行。
二、药品流通与销售管理的目标及意义1. 保证药品质量和安全药品流通与销售管理的首要目标是保证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通过对药品在流通与销售环节进行严格监管,可以有效减少假冒药品、劣质药品和过期药品流入市场,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
2. 规范企业行为和市场秩序药品流通与销售管理还有助于规范企业行为和市场秩序。
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明确了药品流通与销售的规范要求,进一步整顿药品市场,减少不法商家的存在,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3. 加强信息管理和监督能力药品流通与销售管理的加强也有助于信息管理和监督能力的提升。
通过建立健全的信息系统和监管体系,可以实现对药品流通与销售环节的全程监控和追溯,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提升监督能力和效率。
三、药品流通与销售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措施1. 建立健全药品流通与销售许可制度通过建立健全药品流通与销售许可制度,规范药品流通与销售企业的经营行为。
对于具备相关资质的企业,依法进行许可,确保企业合法合规经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2. 加强药品市场准入管理加强药品市场准入管理,要求所有进入市场的药品都需要进行审批和备案。
通过建立健全的审批制度,严格把关药品质量和安全,杜绝不合格药品流入市场。
3. 健全药品供应链管理健全药品供应链管理是保障药品流通与销售安全的重要环节。
第十章药品市场营销与药品流通监督管理
三、药品零售机构
1、定义
“药品零售企业是指将购进的药品直接销售给消费 者的药品经营企业”。《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
•药品零 售机构
•零售药房
•独立的零售 药房(药店) •零售连锁药店(由总部、配送中心、门店构成)
•中药房(经营中药饮片药房、配方)
•医疗机构药房
•获准配制医疗机构制剂的 •不得配制制剂的
第一节 药品市场
•药品市场营销的含义及作用 •药品市场的确定
第十章药品市场营销与药品流通监督 管理
一、药品市场营销的含义及作用
1、市场
市场是商品经济范畴,哪里有社会分工和商品 生产,哪里就有市场。市场也是一定条件下商品 交换的总和。以下是市场的定义。 “市场是指把有意进行交易的各方面分隔开的空 隙:这里所说空隙是指买卖双方在空间、时间、 感性认识、所有权、价值、品种、数量等方面的 差异。这些差异给交易带来障碍,也带来了商业 机会,空隙越大市场也越大。”
第十章药品市场营销与药品流通监督 管理
二、药品流通监督管理主要方面
(3)推行药品流通质量管理规范 受推行GMP的影响,一些国家由行业协会出面
制定实施药品流通质量管理规范。 GDP 英国皇家药学会根据《药品法》66条规定,
于1979年制定发布了“Guide to Good Dispensing Practice”简称GDP。英国的GDP对 欧洲及原英属国家影响较大。
第十章药品市场营销与 药品流通监督管理
2020/11/28
第十章药品市场营销与药品流通监督 管理
本章要点
₪药品市场 ₪药品销售渠道 ₪药品流通的监督管理 ₪中国的《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药品分类管理和药品价格管理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管理 ₪药品促销道德准则和禁止商业贿赂
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
第二章 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购 销药品的监督管理
第七条 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加强对 药品销售人员的管理,并对其销售行为 做出具体规定。 (第三十一条 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违反 本办法第七条规定的,给予警告,责令 限期改正。 )
第二章 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购 销药品的监督管理
第八条 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不得在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准 的地址以外的场所储存或者现货销售药品。 (第三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药品管理法》第七 十三条规定,没收违法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销售 的药品货值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一)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违反本办法第八条规定,在经药品 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地址以外的场所现货销售药品的; 第三十三条 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违反本办法第八条规定,在 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地址以外的场所储存药品的,按照 《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七十四条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章 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购 销药品的监督管理
第九条 药品生产企业只能销售本企业生产的 药品,不得销售本企业受委托生产的或者他人 生产的药品。 (第三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药 品管理法》第七十三条规定,没收违法销售的 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销售的药品货值金 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二)药品生产企业违反本办法第九条规定 的;)
第二章 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购 销药品的监督管理
第十六条 药品经营企业不得购进和销售医疗机构配制 的制剂。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药品经营企业 购进或者销售医疗机构配制的制剂的,按照《药品管 理法》第八十条规定予以处罚。 [第八十条药品的生产企业、经营企业或者医疗机构 违反本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从无《药品生产许可 证》、《药品经营许可证》的企业购进药品的,责令 改正,没收违法购进的药品,并处违法购进药品货值 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 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 《药品经营许可证》或者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药品市场营销与药品流通监督管理提要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药品市场营销是市场营销的一个专门类型,既有商品市场营销活动规律的共性,又独具特征。
从其本质来看药品市场营销的含义是,药品服务具体化过程。
国家对药品流通实行了较其它商品更为严格的监督管理。
重点药品市场确定的因素及其特征。
药品批发企业和药品零售药房。
药品流通监督管理规范。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其认证。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
药品价格管理。
第一节药品市场一、药品市场营销的含义及作用(一)市场及市场营销1.市场市场是商品经济范畴,哪里有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哪里就有市场。
市场也是一定条件下商品交换的总和。
以下是市场的定义。
⑪市场是商品交易的场所:这是最早对市场的解释,现在亦常用,如国内药品市场,北京药品市场等。
⑫市场是商品交换和流通的领域:这一概念突破了市场的“时”、“空”限制,强调商品交换与流通过程的作用及对社会再生产的调节功能。
⑬市场是指商品供求关系的总和:市场交换活动从本质上看,是交易双方为维持再生产,通过商品的形式进行劳动的交换,体现为商品供求关系,从而构成了市场。
⑭市场是指对某种产品有需要和购买能力的人们。
⑮市场是指把有意进行交易的各方面分隔开的空隙:这里所说空隙是指买卖双方在空间、时间、感性认识、所有权、价值、品种、数量等方面的差异。
这些差异给交易带来障碍,也带来了商业机会,空隙越大市场也越大。
上述市场的含义并不矛盾,而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市场认识的不断补充和完善的表现。
2.市场营销有意进行交易的各方存在空隙,也就是说存在市场潜力,只有在真正实现了交易才成为事实市场。
把潜在市场变成真正的市场过程称为市场营销。
所以,市场营销是“一种使市场具体化过程”,市场营销学就是研究如何预测和消除各种空隙。
市场营销的实质是交易。
市场存在是交易的基础,而不是取代交易。
任何一种交易都应具备:有双方或多方参加;他们都有意满足他们的愿望;他们都有可相互提供的有价值的东西。
从经济意义上讲,拥有货物的一方称“卖主(方)”,拥有货币的一方称“顾客(买方)”。
在市场活动中可能出现4种交易流动,即产品流动、支付流动、使用权流动和信息流动。
产品流动和使用权流动是从卖方到顾客,支付流动是从顾客到卖方,信息流动是双向的。
使上述交易流更好地完成而进行各种活动,如广告、定价、库存、运输、市场研究等等,称为营销活动。
(二)药品市场营销1.药品市场营销的含义药品市场营销(pharmaceutical marketing)是市场营销的一个专门类型。
从其本质来看,药品市场营销的含义是,“药品服务具体化过程”。
药品市场营销的重点是为医疗保健服务。
药品以及任何预测和消除医疗保健空隙的活动、服务或想法,都包括在药品市场营销范围之内。
换而言之,药品市场营销与销售药品不是同义词,而有更广泛的含义。
确定药品市场的是患者。
参与药品市场营销的人员、机构很多,除药品生产企业、批发企业外,还有政府机构、医院药房、社会药房、保险公司,有药师、医师、病人、病人家属等。
药品市场中有各种类型的交易,有药师与病人的双向交易;有从药品生产商—批发商—药师—病人的复杂交易,见图10-1。
2.药品市场营销的作用药品市场营销与制药工业一样,对医疗保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药品市场营销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⑪满足医疗保健的要求:在适当的时机、适当的场合、以适当的品种和数量、以合理的价格、准确的信息进行了药品营销,满足了人们医疗保健所需的药品和药学服务。
⑫药品市场营销增加了药品价值:药品的价值(病人的利益)可以通过药品营销活动使药品的印象质量提高。
韦士顿从社会经济的角度定义药品质量为,药品的质量是若干变量之和,它等于有效性加安全性、加临床验证、加经验、加传递给医师及其他专业人员的信息、加制药厂的信誉。
因此药品销售不是简单的用钱买药的交易,而是通过药品营销增加了药品的价值。
二、药品市场的确定药品生产企业为了实现市场营销战略,必须选择它所从事经营活动的市场,即目标市场。
选择目标市场应对市场进行细分,确定顾客及各种需求。
药品市场和目标市场选择策略、方法等内容广泛,本节主要介绍药品市场的顾客、有关细分因素和主要需求。
(一)市场、药品市场是由什么组成的1.市场是由什么组成的对这个问题有许多答案、定义。
此处选用了这一定义即:“某一商品或服务的潜在顾客的聚集需求。
”此定义强调了对产品要求的重要性,同时又可作为市场细分的入门。
聚集需求是指所有对某一产品的潜在顾客各种要求的聚集,例如,品种、数量、价格、信息服务等。
每一市场都由若干个不同的市场局部构成,每一市场局部又由一群顾客或购买集团构成,他们使这一市场局部区别于其它局部并具有营销意义。
因此,市场不仅是对一种产品的聚集需求,也包括不同市场局部的聚集需求。
2.药品市场组成的特点第一,由于药品是人们用以防治疾病、计划生育、康复保健的特殊商品,可以说整个人类都是药品的潜在顾客。
第二,药品市场的顾客不仅有药品直接消费者——病人,而且还有决定病人用药的处方人——医师,这和其它消费品有很大不同。
药品市场的第三个特点就是疾病本身,除少数药品为计划生育药外,绝大多数情况下,疾病的发病率也决定着药品市场。
(二)确定药品市场顾客方面的因素所有居民都是药品市场的潜在顾客,顾客方面有哪些因素是确定药品市场应考虑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细分因素。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人口统计人口统计诸因素,如性别、年龄、收入、文化程度、民族、宗教、职业等。
对确定药品市场影响明显的有性别、年龄、收入等。
据美国国家卫生服务研究中心调查,妇女在卫生保健市场所占份数,大于其人数比例。
特别是生产雌激素、阴道软膏、口服避孕药等的厂家,对人群的性别构成尤为注意。
所有的药品生产厂对年龄构成比都很注意,一般划分年龄段的方法是6岁以下、6~18岁、19~24岁、25~54岁、55~64岁、65~79岁、80岁以上。
卫生部门、制药工业界、药物研究开发机构对0~18岁和60~79岁这两个年龄组特别关心。
这两组对卫生保健品需求比例要求更大,是研究特别疗效药品的重要对象,也是制定国家卫生保健计划中最常考虑的两个年龄组。
收入高低决定了人们可投入药品市场的费用,所以对人口收入统计也非常重要。
另外收入水平对确定购买卫生保健品类型和水平也有重要意义,不仅对非处方药的消费水平有影响,也表示出对处方药的潜在购买力。
2.地理因素、国内和国外、地区(华东、华北、中南、东北、西南和西北、港澳台等)、城市和农村、地形、气象、城市规模等地理因素,对确定药品市场均有明显影响。
3.行为心理因素确定药品市场中,对医师处方行为分析、病人心理分析极为重视,进行了大量研究。
(三)确定药品市场医师方面的因素医师对处方药市场有决定性影响,因为处方药的销售不以病人(顾客)的任何选择为意志,而是由医师决定的。
为此,可以说是医师制造了处方药市场。
上述影响顾客购药的诸因素,对医师用药习惯也有影响。
通常对以下因素应予注意。
1.医师的专业医师分为各专科医师,各类专科医师面向患各种疾病的病人,各种疾病使用什么处方药,弄清这些对确定药品市场非常重要。
因此医师专科的划分是确定药品市场的重要因素,当然医师专科划分的粗与细与医院规模有很大关系。
内科医师是使用处方药最多的医师,也是处方药生产厂研究最多的医师。
外科医师开出的处方药处方不如内科医师多,但抗生素、抗感染药、镇痛药等处方量也很大。
其他各科医师在用药方面均有特点。
2.年龄从医师处方行为分析调查反映,年龄是影响处方行为的值得注意的因素,特别在对待新药使用上。
另外一些年长的病人喜欢找年龄大的医师。
医师年龄是确定药品市场的制约因素之一。
3.教学医院承担医学院教学医院的教师,对处方药市场有当前的和长远的影响。
4.医师处方行为关于影响医师处方变化的变量,许多研究提出有病人、药师、杂志、广告、药品样品、同行团体等6项因素。
有关研究对分析药品市场的确定很有价值。
(四)政府对确定药品市场的影响各国政府制定的卫生保健计划,对药品市场确定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国家的医疗保障制度、保险公司或社会医疗保健机构,将决定哪些药品可以报销,这些对确定药品市场影响都很大。
(五)疾病发生率各种疾病发生率的统计是药品市场分析很重要的资料,尤其是对新药研究开发。
综上所述,药品市场细分的因素很复杂,应充分利用政府、学会、信息服务机构提供的基本资料,结合某类或某种药品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以确定其市场营销计划、策略。
三、药品市场特征(一)药品市场的供求变化在商品交换或称交易过程中,一般称卖方为供方,买方为求方。
供求关系(又称需求关系)受多种经济、社会影响。
药品市场的供求关系受一般供求的基本特点影响,然而也有许多自身特点。
它的需求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传统买卖关系以外的第三、第四集团的影响。
1.最常见的需求弹性为无弹性需求弹性是指,商品价格变化对相应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影响程度。
商品的需求弹性一般可分为5类,完全弹性需求、弹性需求、部分弹性需求、无弹性需求、完全无弹性需求。
处方药对人们健康必不可少,在合理的限度内,无论价格怎样下降,人们不会也没有理由去购买比实际需要还要多的药品,基本上无弹性需求。
但由于受医师处方考虑价格问题的影响,以及各种仿制药改头换面调整价格,保险公司选择价格较低的处方药列为报销药等的影响,处方药便不是完全无弹性需求。
当然个别特效的抢救药品需求完全无弹性。
从总体上看,处方药的需求属无弹性。
非处方药品种甚多,人们选购时考虑价格因素较多,但与其它消费品如服装、饮料之类也不相同。
因为它有医疗保健的作用,有适应症疗效问题,为部分弹性需求。
2.季节需求季节对药品的总需求量影响不大,但部分处方药、非处方药的需求量受季节变化影响,呈现季节需求。
因为一年四季气温不同,许多疾病的发病率不相同,季节变化时有的疾病发病率增加。
各季节中自然环境有所不同,甚至人们的活动也有所不同,这些均将导致疾病的发病率不同,所需药品也有所不同。
例如冬季患呼吸道疾患的人多,治感冒咳嗽的药品、抗感染药品需求量增加,春季百花盛开,患皮肤过敏的人增多,抗过敏药需求增加;冬夏二季心脏病发病率增高,心血管药品需求量增加;夏季皮肤疾患病人多,皮肤病药品需求增多。
药品的季节需求,对制药厂制定生产销售计划很重要。
3.指导需求美国医师戈萨丁首先将处方药归结为“指导需求的商品”。
这一观点很快被接受,制药厂、医药公司派出的医药代表重点向医师推销处方药,特别是新药。
医师是指导、决定病人使用处方药的人,处方药的消费医师起了决定性作用。
另外,药品标签、说明书、广告等,对使用非处方药的人,也起着极重要的作用。
药师在指导医师、病人使用处方药、非处方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总的来说,由于防治疾病服用药品是专业性很强的活动过程,而且病人病情各异,药品品种成千上万,服用错误可能导致严重后果,为此药品的指导需求很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