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名家杨凤池:给孩子恰如其分的爱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误区三:重学龄后轻学龄前
有一对年轻夫妇在外地打拼,把孩子交给奶奶带。在孩子的心里, 奶奶就成了孩子的母亲。等孩子长大后再回到母亲身边后,眼前这个 母亲只是一个符号,没有实际内容。所以当母亲要教育和管理他,跟 他沟通的时候,孩子心理上就会拒绝,跟父母的沟通甚至会出现很大 的障碍。
为人父母一定要学习掌握科学的育儿理念和必要 的方式方法。 在决定孕育孩子的时候,就要痛下决心,艰苦几 年,把孩子带大。可以请老人帮忙,但不放弃自 己照料孩子的责任。
——当孩子没表达吃奶的愿望时不主动 喂奶;当孩子表达有这个愿望时也不耽搁太 长时间。
理解接纳孩子,开展良性沟通
宽容孩子的迷茫
甘当孩子的谋士
——站在孩子身后, 跟着孩子前进
鼓励异性交往
少男少女在青春期中自然地进入异性世界,直 观地认识异性,在与异性的交往中认识自己,学习 性别尊重、性别平等,进入与自己匹配的性别角色, 这比任何的理论教导都有效。而且这种交往可视为 对未来的恋爱和婚姻的“早期铺垫”和积极准备。
五、四个重要问题——表扬和批评的技巧 ——网瘾少年的帮助 ——考出好成绩 ——单亲家庭的孩子也快乐
六、五个成长关键期——0-6岁:学龄前期心理健康重点问题探讨 ——12~17岁:青春期心理健康重点问题探讨
幸福取决于——
你怎么想你自己 怎么对你自己
怎么想你周围的人 怎么对待周围的人
怎么想你的生活 怎么对待生活
上哪个学校就上哪个学校,因为我爸爸什么都可以办到。”
父亲用自己的能干剥夺了孩子健康成长的机会,扼杀了孩 子学习生存技能的动机。这类父母以为是在爱孩子、帮孩 子,实际上是害了孩子!
基点二:让孩子在肯定中成长
赏识教育是指赏识孩子应该被赏识的行为。 提倡表扬、鼓励和肯定并不意味着没有批评。 小错误确实可以忽视,尤其是无心之过。但严重
案例 : 有一位家长,要求自己上小学的孩子门门功课必须在80
分以上,只要有一门达 不到标准,就暴跳如雷。有一次, 孩子不巧一门课只考了78分。这位 家长就强迫孩子跪在马路边,对着 陌生的路人不停地说:“我是一个 废物、一个特别无能的孩子!”
家长怀着爱孩子的愿望,结果却让孩子朝着不 健康、或者远离健康的方向发展!
的错误一定要给予批评,只是批评的态度要温和 理性,不能训斥责骂,同时批评要对事不对人。
误区一:重物质轻精神
小例子: 聪明妈妈与女儿的交锋:
针对一些小事,妈妈和女儿有 很多沟通,这个过程就包含着丰 富的感情。也许当时孩子不喜欢 这样的方式,但平静下来,可以 理解母亲想表达的愿望。
误区二:重智商轻情商
基点一:让孩子顺其自然地成长
帮助孩子健康成长,除了要他得到他应该得到的,也应该让他失去他 必须失去的。
案例:不想上学的中学生 “你为什么不上学?” “我不想上。” “作为一个学生,应该是上学还是不上学?” “当然是应该上学了。” “你老不上学,当你想上学的时候,学校还要你吗?” “没关系,校长跟我说,学校的大门随时向我敞开着。教育局长跟我说,愿意
人的一生,其实就是在各种各样的 考试之中经历着磨练,当我们不怕 挫折,勇敢迎接挑战的时候,当然 能考出好成绩。
(一)0~1岁,婴儿期 (二)1~3岁,幼儿期 (三)3~6岁,学龄前期 (四)6~12岁,学龄期 (五)12~17岁,青春期
断奶
——讲究策略,应该循序渐进,使其成 为一个自然的过程。母乳断,母爱不断,孩 子就能愉快地逐渐地接受。
谢谢关注!
杨凤池新浪实名微博 杨凤池心理工作室微信公众号
幸福“心” 帮助
换一个想法 换一种态度 换一种方式
也许从此你的 生活大不相同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
一个人的思维和行为,有可能在早期养育中就形成 了固定的反应模式。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从孩子 生命最早期就着手培养他们:
喜欢自己、接纳自己 能够用言语和非言语等多种表达方式表达自己 能够和人正常地交往 能够适应规则和适应环境
“让生命更璀璨”——梁溪区关爱科科学传播首席专家
一、幸福感从小培养——三岁看小,七岁看老 ——爸爸妈妈必知三件事
二、一个中心——一切以孩子为中心
三、两个基点——让孩子顺其自然地成长 ——让孩子在肯定中成长
四、三个误区——重物质轻精神 ——重智商轻情商 ——重学龄后轻学龄前
爸爸必知的三件事:
1.微笑、拥抱、鼓励孩子很重要 2.体罚只有在想阻止孩子进行危险行为时
才用。 3.注重和孩子的交流。
妈妈必知的三件事:
1.0~3岁,妈妈的影响是无比巨大的。 2.4~6岁期间,妈妈需要爸爸的更多帮助,
并创造机会让爸爸与孩子有更多的交流。 3.妈妈需要不断调整教养方式,不断地从
帮助孩子的一线后退。
五、四个重要问题(一)
表扬和批评的技巧
在我们要对孩子提出批评的时候, 应首先表扬和鼓励他,肯定孩子突出 的好品质,强化优点。
网瘾少年的帮助
对网络成瘾孩子的帮助,就是要 从改善家庭环境,营造亲切、和睦的 家庭氛围着手。
考出“好成绩”
家长要做的两件事:
1、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好感觉, 一定要让孩子意识到,学习是我自己 的事,不是爸爸妈妈的事。 2、就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