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平衡综合讲解
第三章相平衡
![第三章相平衡](https://img.taocdn.com/s3/m/3f7dab83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46.png)
1 1 1 1s s
6
相律的推导
• 化学势的等式就是关联(浓度或组成)变量的关 系式,对每一种物质在Φ个相中有(Φ-1)个化学 势相等的关系式,如果S种物质分布在Φ个相中, 则就有S(Φ-1)个化学势相等的关系式,此外,若 体系中还有R个独立化学平衡反应式存在,并有R′ 个浓度限制条件,则变量间的关系式数为 • [S(Φ-1)+ R + R’]
图可用 p – T 平面图来表示.
双变量体系
单变量体系
无变量体系
冰 水 水蒸气
冰水 冰 水蒸气 冰 水 水蒸气
水蒸气 水
面
p = f(T) 线
点
18
水的相平衡实验数据
t/℃
20 15 10 5
0.01 20 40 60 8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374
饱和蒸气压p/kPa
• 若存在下列平衡:H2(g)+ I2(g)= 2HI(g) • 则有一平衡常数可使一个物种不独立,R=1
• K=S-1=2 • 若氢气和碘蒸气按一定比例加入,则又将有一个物种不
独立,R’=1 • 则K=3-1-1=1
4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三、自由度数 • 一个平衡体系中,在不引起旧相消失或新相产生的条 件下,有限范围内可以任意改变的可变因素的数目,称 为自由度f 。通常的可变因素是温度,压强,浓度等。
由度。
• N2+3H2=2NH3 • 若氮气与氢气按1∶3比例加入,则有一个
物质不独立,受到另一物质的限制。
9
• 物理化学第三章习题解答 • 主要公式: • 吉布斯相律: f=k-φ+2 • 克—克方程: lnp2/p1=ΔHm/R(1/T1-1/T2) • 杠杆规则: na/nb=ob/oa aob
相平衡 概念及公式总结
![相平衡 概念及公式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c5164f2998fcc22bcd10d8e.png)
第五章相平衡一、多相系统平衡的一般条件1.相是指系统中宏观上看来化学组成、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均匀的部分。
没有气相的系统称之为“凝聚系统”2.确定平衡系统的状态所需要的独立的强度变量称为“系统的自由度”3.相的性质:➢同一相不一定连在一起,连在一起的并不一定是一相➢相与相之间有明显的界限➢气体只有一相,液体最多有三相,固体可有无数相➢没有气体的体系称为“凝聚体系”β热平衡的条件:Tα=Tβ压力平衡条件:pα=pβ相平衡条件:μAα=μA二、相律1. C = S (组分数) – R(独立化学反应数目)- R′(浓度的限制条件)2. f∗+Φ=C+23. 性质:➢必须正确判断独立组分数、独立化学反应式、相数以及限制条件数才能正确应用相律;➢只表示系统中组分和相的数目,不能指明组分和相的类型和含量;➢自由度只取“0”以上的正值,如果出现负值,则说明系统可能处于非平衡态当Φ=1,单相,f=2;Φ=2 ,两相平衡,f=1;Φ=3,三项共存,f=0三、单组分系统的相平衡(Clapeyron 方程)1.在相图中表示某一个相的状态的点简称为“相点”2.任何纯物质的两相平衡都有:ⅆpⅆT =ΔHTΔV(珂拉伯珑方程)3. Clausius-Clapeyron 方程:ⅆln pⅆT =ΔVaP H mT(nRTp)4.楚顿规则:ΔVaP H mT b≈88J⋅k−1⋅mol−1(正常沸点:101.325Kpa下液体的沸点)在液态中若分子没有蒂合现象,则能较好地体现此规则。
四、相图1.三相点:是指物质自身的物性,不能加以改变2.冰点: 冰点是在大气压力下由压力、水中溶有空气的影响3.蒸气压越高,沸点越低;蒸气压越低,沸点越高4.杠杆规则:混合物中A的总的物质的量为n(总)x A , 应等于气、液两相中A物质的量n(l)x1 的加和n(g)x2 的加和,公示表示为:n(L)⋅CD=n(g)⋅cE。
相平衡的概念和特点是
![相平衡的概念和特点是](https://img.taocdn.com/s3/m/e49fb5d6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9f.png)
相平衡的概念和特点是
相平衡是指系统处于稳定状态,各种相之间的比例和分布保持不变。
以下是相平衡的一些特点:
1. 稳定性:相平衡状态是稳定的,不会自发地发生相变或反应。
2. 平衡条件:相平衡时,系统中各种相的化学势、温度、压力等物理化学性质达到平衡条件。
3. 动态平衡:虽然相平衡时系统中各相的比例和分布不会发生变化,但相平衡状态是动态的,也就是说相之间可能存在微观的迁移和转化,只是在宏观上保持相对稳定。
4. 可逆性:相平衡状态具有可逆性,当扰动平衡状态时,只要扰动被去除,系统就可以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
5. 热力学平衡:相平衡状态是热力学平衡的一种表现,它是系统内部各种相之间达到最稳定状态的一种表现。
6. 熵的最大化:相平衡时系统的总熵达到最大值,也就是说相平衡状态对应于系统的最大混乱状态。
总之,相平衡是指系统中不同相之间比例和分布处于稳定状态的一种状态,具有稳定性、可逆性和热力学平衡等特点。
第六章相平衡讲解
![第六章相平衡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da5077b851e79b896802264d.png)
b
冰 F B
R c O TR
OC 是液-固两相平衡线,当C点延长至压力大于 2 108 Pa 时,相图变得复杂,有不同结构的冰生成。
OF 是AO的延长线,因为在相同温度下,过冷水的蒸 气压大于冰的蒸气压,所以OF线在OB线之上。过冷水 处于不稳定状态,一旦有凝聚中心出现,就立即全部 变成冰。 O点 是三相点 (triple point),气 -液-固三相共存,自由 度为0。三相点的温度 和压力皆由体系自定。
p C 冰 F B 水 b R c O TR A a 水蒸 气 T
H2O的三相点温度为273.16 K,压力为610.62 Pa。
p(NH3)=p(HCl)+2p(H2) ; p(H2)=p(Cl2) R’=2 C=S-R-R’=5-2-2=1, P=2, F=C-P+2=1-2+2=1
§6.2 单组分系统相图
(phase diagram of one component system) 一、相律分析 自由度 数 Fmin=0 F=1 Fmax=2 相数 Pmax=3 P=2 Pmin=1 说 明
TR
OA 是气-液两相平衡线,即水的蒸气压曲线。它 不能任意延长,终止于临界点。临界点 T 647 K , p 2.2 107 Pa ,这时气-液界面消失。高于临界温 度,不能用加压的方法使气体液化。
p C 水
A a
水蒸 气 T
OB 是气-固两相平衡线,即 冰的升华曲线,理论上可延长 至0 K附近。
第六章
相平衡
引言
相平衡是热力学在化学领域中的重要应用之一。 研究多相体系的平衡在化工的科研和生产中有重要意 义,例如:溶解、蒸馏、重结晶、萃取等方面都要用 到相平衡的知识。
物理化学课件第六章节相平衡
![物理化学课件第六章节相平衡](https://img.taocdn.com/s3/m/69f94e84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80.png)
热力学性质测定
利用热力学仪器测量物质的热容、 熵、焓等热力学性质,推算相平衡 常数。
相分离实验
观察不同条件下物质是否发生相分 离,确定相平衡状态。
计算方法
热力学模型法
利用热力学模型计算相平衡常数, 如van der Waals方程、 Redlich-Kister方程等。
表达式
ΔU = Q + W
应用
计算封闭系统中能量的变化,以及热量和功之间的转换关系。
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定义
自然发生的反应总是向着熵增加的方向进行,即系统总是向着更 加混乱无序的状态发展。
表达式
ΔS ≥ 0
应用
判断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以及热量传递和转换的方向。
热力学第三定律
热力学第三定律定义
液液相平衡的应用
液液相平衡是指两种不同物质液体之 间达到平衡状态的过程。
液液相平衡在工业上有广泛应用,如 石油工业中的油水分离、化学工业中 的萃取过程等。
液液相平衡的原理
当两种液体混合达到平衡时,各组分 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系统达到动态 平衡状态。
05 相平衡的实验测定与计算 方法
实验测定方法
蒸气压测定
分子模拟法
利用计算机模拟分子运动,计算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和相平衡常
数。
统计力学法
利用统计力学原理计算相平衡常 数,如Maxwell
分子动力学模拟
模拟分子在相平衡状态下的运动轨迹,分析分子 间的相互作用和排列方式。
Monte Carlo模拟
通过随机抽样方法模拟分子在相平衡状态下的分 布和排列,计算相平衡常数。
界面张力
相界面上的物质传递是相平衡的重要特征之一,界面张力的大小对于物 质在相界面上的吸附、溶解和传递等过程具有重要影响。研究界面张力 有助于深入理解相平衡的机制和规律。
物理化学相平衡
![物理化学相平衡](https://img.taocdn.com/s3/m/e026dc5c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c6.png)
物理化学相平衡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里,物质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存在着,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和共存遵循着一定的规律,这就是物理化学中的相平衡。
相平衡研究的是在不同条件下,物质的不同相之间的平衡关系。
它不仅是物理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许多实际领域,如化工、材料科学、地质科学等,发挥着关键作用。
让我们先来理解一下什么是“相”。
简单来说,相是指系统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均匀的部分。
比如说,一杯水就是一个单相系统,因为水的性质在整个杯子中是均匀的。
但如果在水里加入油,就形成了水相和油相两个不同的相。
相平衡的概念可以通过一些常见的现象来理解。
比如,在一个封闭的容器中,水会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而水蒸气也会不断凝结成水。
当蒸发和凝结的速率相等时,就达到了气液两相的平衡状态。
再比如,在冬天,湖面上的水会结冰,而冰和水在一定温度下能够稳定共存,这也是一种相平衡。
那么,相平衡是如何实现的呢?这就涉及到热力学的知识。
热力学第一定律告诉我们能量是守恒的,而热力学第二定律则指出了自发过程的方向和限度。
在相平衡中,系统的自由能会达到最小值,从而使得相的组成和性质保持稳定。
相律是描述相平衡系统的重要规律。
它由吉布斯提出,表达式为 F= C P + 2 ,其中 F 表示自由度,C 表示组分数,P 表示相数。
自由度是指在不改变相的种类和数目时,可以独立改变的强度性质的数目,比如温度、压力、浓度等。
通过相律,我们可以对相平衡系统进行分析和计算。
比如说,对于一个单组分系统,如水的气液平衡,组分数 C = 1 ,相数 P = 2 (气相和液相),那么自由度 F = 1 2 + 2 = 1 。
这意味着在温度和压力两个变量中,只有一个可以独立变化。
比如,在一定压力下,水的沸点是固定的,改变压力,沸点也会随之改变。
多组分系统的相平衡就更加复杂了。
以盐水溶液为例,盐和水构成了两个组分。
当盐的浓度不同时,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相态,如溶液相、固相(盐结晶)等。
第六章相平衡
![第六章相平衡](https://img.taocdn.com/s3/m/4508e2a90029bd64783e2ce0.png)
设以A,B分别代表甲苯、苯。
* pA 54.22 kPa, (1)
* p总 p A pB p * ( pB p * ) xB A A
* pB 136.12 kPa, p 101.325 kPa
第六章 相平衡
物理化学
OC线:l—s平衡线,也叫冰的熔点曲 ,
F =1。
OB线:g = s平衡线,也叫冰的升华曲线,F =1。 OD线:过冷水与水蒸气平衡共存-亚稳状态。(OA反向延长 线,-10℃的水)。
三条线的斜率: d p Δ vap H m Δ Hm OA: OB: OC:
sub m
d T T ,Δ Vm T .(Vg Vl ) dp Δ H 0 0 d T T (V V ) 0
g l
0
dp Δ fu s H m 0 0 d T T (Vl Vs ) 0
化学热力学
A点不能无线延长,否则水将不存在,全部变成蒸气;C 点延伸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不同结构的水。
§6.1相律
6.1.1基本概念 1.相与相数: 相:系统内部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完全均匀的部分称为一相 ( phase ) 。相与相之间有明显的界面。可以用物理方法将其 分开。
化学热力学
第六章 相平衡
物理化学
相数(P):相的数目
g. 无论系统中有多少种气体存在,都为一相;l.视溶解度不 同,可以有一相、二相、三相共存; s.一般来讲,除固溶体外, 有几种固体物质,就有几个固相。(固溶体:几种固体已达到分子 水平的混合,用物理方法很难分开,如Au-Ag。) 另:同一系统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有不同的相,其相数也可 能不同。如:水 101.325kPa T >373K:g ; 101.325kPa T = 373K: g = l; 101.325kPa T<373K:l;
第四章 相平衡
![第四章 相平衡](https://img.taocdn.com/s3/m/10f098d550e2524de5187ef8.png)
• 例 :在某温度下 , 体系中 PCl5(g)部分分解产生了一定量的 PCl3(g)
和Cl2(g) 并达到了化学平衡, 体系中独立的化学反应数R为多少?
组分数K是多少?
• 体系中只存在下面一个化学反应:
PCl5(g)= PCl3(g) + Cl2(g) • 该体系中独立的化学反应数R=1
• 该体系中物种数S=3
• 解: 有反应: S=3 R=1 R’= 1 分解反应平衡 [p(NH3)=p(H2S)] NH4HS(s) = NH3(g) + H2S(g)
∴
K=3-1-1=1
f = K- + 2=1-2 + 2=1
• 即此体系的温度和压力两变量中只有一个是独立的 . 体系的温度 固定时, NH4HS的分解压力一定,故体系的压力恒定; 反之,若体系 的压力一定,体系的温度必也被确定.
吉布斯相律
• 相律的物理含义是:
体系的自由度等于体系的独立组分数 K 减去相数 再加上环境变量数2(温度和压力).
• 在某些特殊条件下, 环境变量不仅仅为温度和压力, 可能 存在其它变量, 故相律更一般的可表达为:
f=K– +n
• 式中: f为体系的自由度;
K为组分数;
为相数;
n为环境变量数, 一般情况下n=2(T, p).
• 独立组分数(K), 简称为组分数, 指确定体系组成所必须
的变量数.
• 定义:
K=S-R-R’
• S:物种数, R:独立的化学反应数, R’:浓度限制数
• 独立的化学反应数 (R): 一个多相系统存在多个反应时 ,
• 浓度限制数(R’): 同一相中存在的浓度之间的关系。
独立的化学反应指不能由其他反应组合推导出来的反应.
物理化学:相平衡
![物理化学:相平衡](https://img.taocdn.com/s3/m/f3be3968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e4.png)
相平衡是热力学在化学领域中的重要应用之一。研究 多相体系的平衡在化学、化工的科研和生产中有重要的 意义,例如:溶化、蒸馏、重结晶、萃取、提纯及金相 分析等方面都要用到相平衡的知识。
一、基本概念
第一节 相律
1、 相(phase) 体系内部物理和化学性质完全均匀的 部分称为相。相与相之间在指定条件下有明显的界面, 在界面上宏观性质的改变是飞跃式的。体系中相的总数 称为相数,用Φ表示。
三、自由度数(f)
自由度: 确定平衡体系的状态所必须的独立强度变量的
数目称为自由度,用字母 f 表示。这些强度变量通常是
压力、温度和浓度等。
以水为例〔注意是商量平衡态〕∶ a. 当φ=1时,例如液态水的T、p可在肯定范围内改变, φ不变 ∴ f=2 b. 当φ=2时,例如气-液平衡,指定p外,则Tb确定; 而指定T,则水有确定的平衡蒸气压p,∴ f=1 c. 当φ=3时,即气-液-固三相平衡共存时〔三相点〕,T、 p是确定的〔273.16K、6.1×102Pa、由水的性质所决定〕, ∴ f=0,如果变化T或p,则不可能三相共存〔即φ≠3〕。
一、水的相图 水的相图是依据实验绘制的。图上有:
水 的 相 图
(1) 气、液、固单相区∶f=1-1+2=2
(2) 两相平衡线∶
f=1-2+2=1
OC线∶气-液平衡
T与液态水的饱和蒸气压p蒸气的关系
或沸点Tb与p外的关系
OA线∶液-固平衡 凝固点Tf与p外的关系
OB线∶气-固平衡
T与冰的饱和蒸气压p蒸气的关系
dp/dT=ΔHm / T·ΔVm 此方程适合于任何纯物质的两相平衡
2、对于气-液或气-固两相平衡体系 近似处理∶a. 假设蒸气遵守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第六章 相平衡资料讲解
![第六章 相平衡资料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39701f15be23482fb4da4cfd.png)
第六章相平衡一.基本要求1.掌握相平衡的一些基本概念,会熟练运用相律来判断系统的组分数、相数和自由度数。
2.能看懂单组分系统的相图,理解相图中的点、线和面的含义及自由度,知道相图中两相平衡线的斜率是如何用Clapeyron方程和Clausius-Clapeyron方程确定的,了解三相点与凝固点的区别。
3.能看懂二组分液态混合物的相图,会在两相区使用杠杆规则,了解蒸馏与精馏的原理,知道最低和最高恒沸混合物产生的原因。
4.了解部分互溶双液系和完全不互溶双液系相图的特点,掌握水蒸汽蒸馏的原理。
5.掌握如何用热分析法绘制相图,会分析低共熔相图上的相区、平衡线和特殊点所包含的相数、相的状态和自由度,会从相图上的任意点绘制冷却时的步冷曲线。
了解二组分低共熔相图和水盐相图在湿法冶金、分离和提纯等方面的应用。
6.了解生成稳定化合物、不稳定化合物和形成固溶体相图的特点,知道如何利用相图来提纯物质。
二.把握学习要点的建议相律是本章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一定要详细了解相律的推导,而必须理解相律中各个物理量的意义以及如何求算组分数,并能熟练地运用相律。
水的相图是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相图,要把图中的点、线、面的含义搞清楚,知道确定两相平衡线的斜率,学会进行自由度的分析,了解三相点与凝固点的区别,为以后看懂相图和分析相图打好基础。
超临界流体目前是分离和反应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了解一些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在萃取方面的应用例子,可以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
二组分理想液态混合物的相图是二组分系统中最基本的相图,要根据纵坐标是压力还是温度来确定气相区和液相区的位置,理解气相和液相组成为什么会随着压力或温度的改变而改变,了解各区的条件自由度(在二组分相图上都是条件自由度),为以后看懂复杂的二组分相图打下基础。
最高(或最低)恒沸混合物不是化合物,是混合物,这混合物与化合物的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恒沸混合物含有两种化合物的分子,恒沸点的温度会随着外压的改变而改变,而且两种分子在气相和液相中的比例也会随之而改变,即恒沸混合物的组成也会随着外压的改变而改变,这与化合物有本质的区别。
物理化学课件6相平衡
![物理化学课件6相平衡](https://img.taocdn.com/s3/m/96713151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d2.png)
在能源开发中的应用
石油开采
在石油工业中,6相平衡理论用于指导石油的开采和加工过程。通过模拟油、水 、气等不同相之间的平衡状态,优化采油工艺和技术,提高石油采收率和资源利 用率。
可再生能源利用
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如太阳能、风能等,6相平衡理论也有所应用。通过研究不 同相之间的转换和平衡关系,优化能源的收集、转换和储存技术,提高可再生能 源的利用效率和稳定性。
6相平衡的实际应用
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分离和提纯
6相平衡理论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于分离和提纯过程,如蒸馏、萃取、结晶 等。通过控制温度、压力和浓度等条件,实现不同相之间的平衡,从而有效地 分离和提纯物质。
化学反应优化
利用6相平衡理论,可以优化工业生产中的化学反应条件,提高产物的收率和纯 度。例如,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压力和物料配比等参数,实现反应的最佳效果 。
力计、各相物质等。
设定实验条件
根据实验目的,设定相应的实 验条件,如温度、压力等。
实验操作步骤
按照实验操作步骤进行实验, 记录实验数据和现象。
数据处理与பைடு நூலகம்析
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探究各相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变
化。
实验结果与讨论
实验结果展示
将实验结果以图表或数据的形式展示 出来,便于分析和讨论。
结果分析与讨论
物理化学课件6相平衡
CONTENTS 目录
• 相平衡的基本概念 • 6相平衡的原理 • 6相平衡的实验研究 • 6相平衡的实际应用 • 6相平衡的未来发展
CHAPTER 01
相平衡的基本概念
定义与特性
定义
相平衡是指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 下,系统中各相之间达到相对稳 定的状态,各相之间不发生显著 的相变或化学反应。
第四章 相平衡
![第四章 相平衡](https://img.taocdn.com/s3/m/76e1b8bd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68.png)
① 面:固相区、液相区、气相区,f = 1 - 1 + 2 = 2 ② 线:固-气平衡线、固-液平衡线、 液-气平衡线、过冷水-气平衡线 f = 1 - 2 + 2 = 1 ③ A:三相点,273.16 K,0.611 kPa 固-水(纯)-气(水蒸汽)三相平衡共存, f = 1 - 3 + 2 = 0 热力学温标:0和A之间分为273.16格,每一格为1 K, 1 K(Kelvin) = 1/273.16 冰点:101.325 kPa、273.15 K(0℃) 固-液(饱和空气的水溶液)-气(潮湿空气)三相平衡共存。 凝固点:一定外压下,固-液两相平衡时的温度。 B:临界点,647 K,2.2 × 104 kPa
蒸气压-组成图 沸点-组成图 熔点-组成图
一、单组分系统的相图 K = 1,f = 1 - Φ + 2 = 3 – Φ f = 0,Φ = 3;f = 2,Φ = 1
第二节 单组分系统
0.6106
0.6106
0.6106
0.0098
2.338
20
101.325
若B为易挥发组分: (1) B在气相中的浓度大于它在液相中的浓度。 (2) A在液相中的浓度大于它在气相中的浓度。
二、杠杆规则 物系点:表示系统状态的点。 相点:表示平衡系统中某一相状态的点。 (1) 单相区,物系点与相点重合;两相区,物系点与 相点分离。 (2) 自物系点做水平线与 气、液相线的交点为 相点。物系点垂直组 成轴变化,相点则沿 相线变化。
水的相图应用: 冷冻干燥:通过升华从冻结的样品中去除水分或溶剂。 优点:① 在较低温度下进行。 ② 可保留样品的化学结构、 营养成分、生物活性。 ③ 产品的复水性和速溶性好。 ④ 脱水彻底,利于长时间保 存和运输。 设备:生化用冷冻干燥设备。
相平衡综合讲解
![相平衡综合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39dabaf9960590c69fc3763e.png)
l+Bi (s)
l+Cd(s) L2
Bi(s)+Cd(s)
时间
Bi 20
70 Cd
溶解度法: H2O—(NH4)2SO4系统的相图
t
Q
l+(NH4)2SO4(s)
P
S1 H2O(s)+l L
S2
H2O(s)+(NH4)2SO4(s)
H2O
(NH4)2SO4
固态完全互溶系统的相图
理想液态混合物系统
1. 压力—组成图
p l
t=const. a
p
B
L1
l+g
L3 L2
M
G1 G2
p
A
b G3
g
0 xL xM xG
1
A
xB
B
杠杆规则:
nL xGxM MG2 nG xM xL L2M nLL2MnGMG 2
C6H6CH3(A)—C6H6(B)
2. 温度—组成图
可以用来计算两相的相对量 (总量未知)或绝对量(总 量已知)。
真实液态混合物系统 1. 一般正偏差(p-x-y、t-x-y图)
C6H6 (A)-(CH3)2CO (B)系统
pl
t=const.
t
p=const. g
g
l
0
xB
1
0
xB
1
A
B
A
B
2. 最大正偏差(p-x-y、t-x-y图)
CH3OH(A)-CHCl3 (B)系统
t
p=const. g
g+ l g+ l
l
l1+l2
相平衡规律的总结
![相平衡规律的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8c18024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70.png)
相平衡规律的总结1. 引言相平衡是指在一个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作用的力或物质保持一种稳定状态的规律。
这种平衡状态在自然界的各个领域都普遍存在,如化学平衡、力学平衡以及生态平衡等。
相平衡规律的研究对于深入理解自然界的运行以及技术应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相平衡规律进行总结和归纳,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定的启示和理解。
2.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相互关联并保持稳定的状态。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化学平衡的实质是反应前后系统的自由能不发生变化,即达到动态平衡。
化学平衡的规律可以通过平衡常数、热力学计算等方式来描述和分析。
例如,对于一般的反应物A与生成物B的反应:A ⇌ B,可以通过平衡常数K来表示其平衡状态。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摩尔浓度之比等于平衡常数K。
3. 力学平衡力学平衡是指物体在受到各个方向力的作用下,静止或以恒定速度运动的状态。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力学平衡的规律可以通过平衡方程、力的平衡条件等方式来描述和分析。
例如,对于一个静止的物体,其受力情况必须满足力的平衡条件,即受到各个方向的合力为零。
4. 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各个物种之间及其所处环境之间维持一种相对稳定的关系状态。
生态平衡的规律涉及到物种的种群动态平衡、生物多样性维持、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等方面。
例如,一个生态系统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种群数量会达到一种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被称为捕食者-被捕食者平衡。
这种平衡状态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5. 经济平衡经济平衡是指市场供求关系达到一种稳定状态,商品价格与商品数量之间相互调节的规律。
经济平衡的规律涉及到市场需求和供给的动态调节、市场价格的形成等方面。
例如,当市场需求量增加时,供应商会增加产量,以满足市场需求,从而达到市场供求平衡。
经济平衡规律对于诸如产业政策、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决策具有指导作用。
05相平衡讲解
![05相平衡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03423de2fd0a79563c1e72de.png)
相变化:物质从一个相转移到另一相的过程 相平衡:相变过程的极限,达到相平衡的体系, 宏观上没有物质在相间的净转移。
相图(相平衡状态图):相平衡时,T、p及各相组 成间的关系图。
多组分多相体系平衡条件:
各相温度相等 T T T T
各相压力相等 p p p p
各组分在各相中的 化学势相等
(3)自由度数 F
确定相平衡体系的状态所需要的独立的强度变 量(T、p、组成等)的数目叫自由度数。或在保持 相数不变条件下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独立改变的强度 变量数目。
如 H2O(l)
H2O(g) F 1
H2O(s)
H2O(l) F 1
仅温度、压力其中之一能独立改变
2. 相律 相律:确定系统的自由度数 自由度数 = 总变量数-非独立变量数
T、p及组成三者之一可以独立改变
6.2 单组分体系相图
—— 水相图 单组分体系的相数与自由度 F=C-P+2
C=1
F=3-P
当 P=1 单相
F=2 双变量体系
当 P=2 两相平衡 F=1 单变量体系
当 P=3 三相共存 F=0 无变量体系
单组分体系的自由度最多为2,双变量体系 的相图可用平面图表示。
压力从p=610.62Pa → 101325Pa T1=0.00747K
② 空气在水中的溶解度 bB 0.00130 mol (kg水)-1
稀溶液依数性冰点下降
T2=0.00241K 两种效应的总和使冰点下降值:
0.00241K+0.00747K≈0.01K
小结 相律:F =C-P+2
水的相图 三条线:OA,OB,OC O点:三相点 三相点与冰点的区别
第三章相平衡
![第三章相平衡](https://img.taocdn.com/s3/m/67e14b27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07.png)
第三章 相平衡(第一节)
8
例题
解①:当压力一定时, f*=K-Φ+1 即:Φ=K-f*+1 当f*=0时,平衡系统的相数应最多,此时Φ=K+1 因:平衡系统存在下列化学反应:
Na2CO3+H2O= Na2CO3·H2O (s) Na2CO3+7H2O= Na2CO3·7H2O (s) Na2CO3+10H2O= Na2CO3·10H2O (s) 故:R=3,R’=0,K=S-R-R’=2;Φ=K+1=3 结论:在压力一定的条件下,最多可有三相共存。 解②:因Φ=3,故体系中能与碳酸钠水溶液及冰共存的 含水盐最多为一种。
p pAo ( pBo pAo )xB f ( xB )
第三章 相平衡(第三节)
24
一.完全互溶理想溶液的相图
理想溶液的p-x图:
➢液相组成与的蒸气 压的关系:
✓ 液相线: poA与poB 的连线表示的是液 相组成与液面上总 蒸气压的关系。
✓ 液相点:
第三章 相平衡(第三节)
25
一.完全互溶理想溶液的相图
0.0098
0.6106
0.6106
0.6106
20
2.338
-
-
100
101.325
-
-
37相平衡的实验值在p-T图中描出相应的平衡点, 再将平衡点连结成线,就可得到水的相图。
第三章 相平衡(第二节)
16
二.水的相图
水的相图:
p/kPa
dp Hm 1
dT TVm
N
Y
OM 气
B
T/℃
T1 0.0098 100 T2 374
第三章 相平衡(第二节)
19
三.单组分体系的相图
相平衡的基本概念
![相平衡的基本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0c52b77f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c8.png)
相平衡的基本概念相平衡,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神秘又高大上的概念呢?嘿,其实没那么复杂啦,今天我就来和你好好唠唠这个事儿。
我有个朋友叫小李,有一次他在厨房做果酱。
他把水果和糖放在锅里熬煮,一开始锅里就是果汁和糖的混合液体。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猜怎么着?锅里开始出现一些浓稠的部分,和那些还比较稀的液体分开了。
小李就特别纳闷,这到底是咋回事呢?这其实就涉及到相平衡的概念啦。
那什么是相呢?简单来说,相就是系统中具有相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均匀部分。
就好比在一个鱼缸里,水是一个相,要是里面有条金鱼,金鱼可不是水这个相的一部分哦,因为它和水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完全不一样。
再打个比方,咱们喝的咖啡,如果是那种均匀混合没有沉淀的咖啡,那就是一个相。
可要是咖啡放久了,底下有了咖啡渣沉淀,那这时候就有两个相了,上面的咖啡液是一个相,底下的咖啡渣又是一个相。
你看,是不是挺有趣的?相平衡就是在一个多相系统里,各个相之间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
比如说在一个封闭的容器里,有水和水蒸气。
水会不断地蒸发变成水蒸气,同时水蒸气也会不断地冷凝变成水。
当水蒸发的速度和水蒸气冷凝的速度相等的时候,就达到了相平衡。
这就好像是两个人在一个很窄的桥上走,一个从这头走向那头,一个从那头走向这头,当他们俩的速度一样的时候,桥上的人数就保持不变了,这个状态就有点像相平衡的感觉。
咱们再来看一个例子。
我邻居老张,他喜欢研究一些化学小实验。
有一次他把盐溶解在水里,刚开始盐慢慢消失在水里,都变成了盐水溶液。
但是当他不停地加盐进去,到了一定程度,盐就不再溶解了,有一些盐就会沉在容器底部。
这时候,溶液里的盐和沉在底部的盐之间就达到了一种平衡状态。
就像是在一个屋子里,人不断地进进出出,当进来的人和出去的人数量一样的时候,屋子里的人数就稳定了,这就是一种平衡。
那这个溶液和盐固体之间的平衡,就是相平衡在这个小实验里的体现。
相平衡在很多地方都特别重要呢。
在工业生产上,如果是炼油厂,他们要把原油分离成汽油、柴油、润滑油等不同的产品。
相平衡的知识点总结
![相平衡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e9bec5d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33.png)
相平衡的知识点总结在生活中,平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平衡影响着我们的健康、生活质量、工作效率以及人际关系等方方面面。
无论是生理上的平衡还是心理上的平衡,都是我们需要努力追求的目标。
在本文中,我将对平衡的各个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平衡,并找到实现平衡的方法和技巧。
一、生理平衡1.睡眠睡眠是维持生理平衡的重要因素。
良好的睡眠能够帮助身体恢复和修复,保持充足的能量和精神状态。
不良的睡眠习惯会导致疲惫、精神不集中甚至身体健康问题。
因此,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和良好的睡眠习惯对维持生理平衡至关重要。
2.饮食饮食也是维持生理平衡的关键。
适度的饮食能够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促进新陈代谢,维持健康。
过量或不均衡的饮食会导致肥胖、营养不良等问题,进而影响身体的健康和平衡。
因此,科学合理的饮食结构对保持生理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3.运动适度的运动有助于身体的平衡和健康,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改善心肺功能,并且加速新陈代谢。
不适当的运动方式和过度运动都会对身体造成损害,因此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保持适度运动对身体的平衡非常重要。
4.压力管理生活中的压力是每个人都难以避免的,但是过度的压力会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导致身体的失衡。
因此,我们需要学会合理应对和调节压力,通过一些放松、减压的方式,如冥想、音乐、运动等,来缓解压力,保持身体的平衡。
二、心理平衡1.自我认知自我认知是指个体对自己的了解和认知,包括对自己的情绪、能力、兴趣等的了解。
良好的自我认知有利于个体发展自信和自尊,能够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从而保持心理平衡。
2.情绪管理情绪管理是维持心理平衡的一个重要环节。
积极的情绪有助于个体更好地适应环境,而消极的情绪会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的心态,对维持心理平衡非常重要。
3.应对压力生活中的种种压力是每个人都难以避免的,因此,我们需要学会适当应对和调节压力。
7-第七章相平衡剖析
![7-第七章相平衡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12d3a12652ea551810a687f3.png)
●
相变(热效应小):小的转折
相变(热效应大):平台
●
在冷却过程中,
•a~a1段:单相区,液相,
曲线平滑。
•a1:物质的凝固点,两
相共存,f=0,出现平台
•a1’:固相,自由度为1
单组分体系
二元混合物
在冷却过程中, •b~b1段:单相区 •b1:析出A(s), •b1~b2:出现转折点(拐 点) •b2:两固相同时析出, 三相共存,f=0,平台。 •b2’:两固相,f=1,温 度下降。
缓慢加热, 1470℃ -鳞石英转为-方石英,1713℃熔融 缓慢冷却,1470℃转变为-鳞石英; 迅速冷却,在230℃转变为介稳态-方石英; 加热-方石英仍在230℃迅速转变为稳定状态的-方石英
熔融SiO2冷却时往往成为过冷液相-石英玻璃。 在1000℃以上持久加热,会产生析晶。 只有极其缓慢的冷却,才会在1713℃转变为-方石英。
SiO2的多晶转变:
七种晶型分为三个系列:石英-鳞石英-方石英
(1)重建型转变(一级变体间的转变):横向, 转变速度慢,石英-鳞石英-方石英。 (2)位移型转变(二级变体间的转变):纵向,
速度快,α-β-γ,同一系列转变。
饱和蒸气压曲线 晶型转变线 熔点曲线 6个热力学稳定存在的单相区
4个三相点
2.4 ZrO2系统
第二节 单元系统
2.1 水的相图 2.2 具有同质多晶转变的相图 2.3 SiO2系统 2.4 ZrO2系统
本章内容
1.相律 2.单元系统 3.二元系统
4.三元系统
第三节 二元系统
3.1 具有低共熔点的简单二元相图 3.2 生成化合物 3.3 具有多晶转变 3.4 形成固溶体 3.5 具有液相分层 3.6 具体二元系统凝固相图举例
2010-第五章相平衡解析
![2010-第五章相平衡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9aa507a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ef.png)
第五章 相平衡
5.1 引言 5.2 多相系统平衡的一般条件 5.3 相律 5.4 单组分系统的相平衡 5.5 二组分系统的相图及其应 用 5.6 三组分系统的相图及其应 用
5.1 引言
相图表达多相体系的状态如何随温度、压力、组成 等强度性质变化而变化的图形,称为相图。
相系统内部物理和化学性质完全均匀的部分称为相。
Bi-Cd系统的步冷曲线:
1.0Bi 0.20Cd 0.40Cd 0.70Cd 1.0Cd
T/K
时间
Cd-Bi二元相图的绘制
(1)纯Bi和纯Cd的步冷曲线
A点 f* C 1 1 2 1 0 A’点 f*1111
(2)含20Cd,70Cd的步冷曲线。
C点,有Bi(s)析出 f* C 1 2 2 1 1
时间
0 Bi
0.2 0.4 0.6 0.8 1.0
wCd
Cd
(a)Bi-Cd系统的步冷曲线
(b)Bi-Cd系统的相图
有4个相区:
1. AEH线之上 熔液(l)单相区,f * 2
2. ABE之内 Bi(s)+ l 两相区, f * 1
3. HEM之内 Cd(s)+ l 两相区,f * 1
4. BEM线以下 Bi(s)+Cd(s)两相区,f * 1
液相线
g,f *=2
气相线
yA yB
p
* A
x
A
p
* B
x
B
如果 pA* pB*
则 yA xA
返回
2. T-x图
亦称为沸点-组成图。外压为大气压力,当 溶液的蒸气压等于外压时,溶液沸腾,这时的温 度称为沸点。某组成的蒸气压越高,其沸点越低, 反之亦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08 Pa时,相图变得复杂,有不同结构的冰生成。
OF 是AO的延长线,因为在相同温度下,过冷水的蒸 气压大于冰的蒸气压,所以OF线在OB线之上。过冷水 处于不稳定状态,一旦有凝聚中心出现,就立即全部 变成冰。
O点 是三相点 (triple point),气 -液-固三相共存,自由 度为0。三相点的温度 和压力皆由体系自定。
方程式数:
对一种物质(B):相平衡时,(P-1)个方程式
B(Ⅰ)= B(Ⅱ)=…= B(P)
整个系统S种物质: S(P-1)个方程式
独立的化学平衡反应R个:R个方程式
独立的浓度限制条件R’个: R’个方程式
总方程式数:
S(P-1)+R+R’
自由度数:
F=[P(S-1)+2]-[S(P-1)+R+R’]=S-R-R’-P+2
=C-P+2
——Gibbs相律
相律表达式:
F=C-P+2
F:自由度数 C:组分数 2:温度、压力(两个变量)
说明: 1.相律只适合于相平衡系统; 2. S种物质可以不存在于每一相中; 3.考虑除温度、压力外的其他因素对平衡的
影响时,F=C-P+n;
相律应用的注意点 1、相律只适用于平衡系统; 如:石墨和金钢石的共存系统,C=1,P=2,F=C-P+2= 但T、P可独立变化仍是两相,因两相未达化学平衡; 2、假设的S个物种数,不论是否符合实际,皆不影响 相律的形式; 3、F=C-P+2,“2”表示系统整体的温度、压力皆相同; 4、F=C-P+2,“2”表示只考虑T、P对相平衡系统的影响 如有其它因素,则F=C-P+“n”; 5、对于无气相的凝聚态系统,由于压力对相平衡的影响 很小,且通常在1个大气压下研究,即可不考虑压力 对相平衡的影响,故F=C-P+1。
NH4Cl(s)=NH3(g)+HCl(g) 2HCl(g)=H2(g)+Cl2(g),
求此系统的S、R、R’、C、P、F?
解:S=5,R=2 p(NH3)=p(HCl)+2p(H2) ; p(H2)=p(Cl2) R’=2 C=S-R-R’=5-2-2=1, P=2,
F=C-P+2=1-2+2=1
量(自由度)的数目。可以是温度、压力和某 一相组成。
二、相律的推导
数学原理:n个方程式限制n个变量。 自由度数 = 总变量数 –总方程式数 系统:S种物质,分布于P个相中, 确定一个相状态:T、p、(S-1)个相对含量
总变量数:平衡各相的T、p相同,故确定
整个系统的状态的总变量数为: P(S-1)+2
pC 水
A
bR a
冰 F
c O
B TR
水蒸 气
T
H2O的三相点温度为273.16 K,压力为610.62 Pa。
三相点与冰点的区别
三相点是物质自身的特性,不能加以改变, 如H2O的三相点 T 2 7 3 .1 6 K ,p 6 1 0 .6 2 P a .
不能任意延长,终止于临界点。临界点 T 647K,
p2.2107 Pa,这时气-液界面消失。高于临界温
度,不能用加压的方法使气体液化。
pC 水
A
OB 是气-固两相平衡线,即
bR a
冰的升华曲线,理论上可延长 至0 K附近。
冰 F
c O
B TR
水蒸 气
T
OC 是液-固两相平衡线,当C点延长至压力大于
3. 能用相律分析相图,并用杠杆规则进行计 算。(指出各区、线、点的稳定相态、存 在的平衡及自由度数)
§6-1 相律
一、术语:
相数(P):系统达平衡时共存相的数目。 组分数(C):多相系统中所含有的可以独立改变其数
量的物质数目(物种数)。 组分数=总物种数 - 独立化学反应数 –
浓度限制条件 自由度数(F):可独立改变而不影响系统原有相的变
例2:
一密闭抽空容器中有CaCO3(s)分解反应: CaCO3(s)=CaO(s)+CO2(g)
求此系统S、R、R’、C、F?
解:S=3,R=1,R’=0 (浓度限制条件要 同一相) C=S-R-R’=3-1=2,P=3, F=C-P+2=2-3+2=1
例3:
在一个密闭抽空的容器中有过量的固体NH4Cl, 同时存在下列平衡:
§6.2 单组分系统相图
(phase diagram of one component system)
一、相律分析
自由度 数
Fmin=0
F=1
Fmax=2
相数
说明
Pmax=3 P=2
Pmin=1
无变量,固液气三相共存 (三相点)
单变量(T或p),两相共存 (平衡共存线)
双变量(T、p),一相存在 (平面区域)
气体 不论有多少种气体混合,只有一个气相。
液体 按其互溶程度可以组成一相或多相共存。
固体 一般有一种固体便有一个相。两种固体粉 末无论混合得多么均匀,仍是两个相(固溶液除 外,它是单相)。
基本要求:
1. 理解相律的推导和意义,会用相律分析系 统的自由度数;
2. 掌握单组分系统、二组分气-液 (理想和 真实) 系统各种类型相图的特点和应用;
相平衡综合讲解
引言
相平衡是热力学在化学领域中的重要应用之一。 研究多相体系的平衡在化工的科研和生产中有重要意 义,例如:溶解、蒸馏、重结晶、萃取等方面都要用 到相平衡的知识。
相图(phase diagram) 表达多相体 系的状态如何随温度、压力、组成等强 度性质变化而变化的图形,称为相图。
相(phase) 体系内部物理和化学性质完 全均匀的部分称为相。相与相之间在指定 条件下有明显的界面,在界面上宏观性质 的改变是飞跃式的。体系中相的总数称为 相数。
例1:
今有密闭抽空容器中有过量固体NH4Cl, 有下列分解反应: NH4Cl(s)=NH3(g)+HCl(g),
求此系统的R、R’、C、P、F各为多少?
解:R=1,R’=1(同一相,符合比例) C=S-R-R’=3-1-1=1,P=2,
F=C-P+2=1-2+2=1,表明T、p、气相组
成中仅一个可任意变化。
二、水的相图
pC 水 bR
冰
cOLeabharlann FA a水蒸气
B
从图中可以看出:
TR
T
(1)水与水蒸气平衡,蒸气压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2)冰与水蒸气平衡,蒸气压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3)冰与水平衡,压力增加,冰的熔点降低;
(4)在0.01℃和610Pa下,冰、水和水蒸气同时存在,
呈三相平衡状态
OA 是气-液两相平衡线,即水的蒸气压曲线。它